法医物证学基本概念

法医物证学基本概念
法医物证学基本概念

基因(gene):指DNA分子中一个含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位置。

等位基因(allele):一个基因由突变而产生的多种形式之一。

基因型(genotype):个体一个或多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组合,是生物体的内在基因组成。

表型(phenotype):可观察或检测到的生物体的外在性状,是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纯合子(homozygote):同基因座上2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叫作纯合子。

杂合子(heterozygote):同基因座上2等位基因不相同的个体叫作杂合子。

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表达能力强的,必然有基因表达产物的基因。

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表达能力弱的,只有纯合子才有表达产物的基因。

基因组(genome):指一个配子细胞中各种类型的DNA的总称,它包含了生物体全套基因及其基因相关的序列。人体细胞为双倍体,含两套基因组DNA,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根据基因特定碱基序列编码合成特定氨基酸一级结构多肽链,最终形成特定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蛋白质,这种由基因指导合成特定蛋白质的过程叫作基因表达。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具有相对差异的单位遗传性状作为标志来识别携带它的个体、细胞和染色体,或用于研究细胞、个体、家系和群体的遗传方式时,称作遗传标记。

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chance),指某件事未发生前人们对此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一种估计。

频率(frequency)是指某一事件已发生的情况,数据时经过实际调查的,不是估计的。

基因频率(allelic frequency):群体中某种等位基因数目占该基因座上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目的百分比。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在某一群体中,某基因座上的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百分比。

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保持不变,这个群体的遗传组成世代相传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

基因座独立性:是指不同基因座相对独立,遗传过程中不同基因座可随机组合,基因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与连锁。

连锁平衡(linkage equilibrium):基因座之间没有相关性的状态。

连锁不平衡(linkage unequilibrium):基因座之间具有相关性的状态。

杂合度(heterozygosity):指群体中某遗传标记所有基因型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简言之,即杂合子的频率。法医学意义:是评估群体内遗传变异的一种简单方法,杂合度高,源于该遗传标记的等位基因多,在法医学个人识别中的应用价值就越大。

匹配概率(probability of matching, Pm)偶合概率(probability of coincidence):人群中随机抽取二无关个体在特定基因座二者的基因型纯粹由于机会一致的概率。

个人识别能力(discrimination power,DP):在群体中随机抽取两个体,二者的遗传标记表型(或基因型)不相同的概率。

DP的法医学意义:评价遗传标记识别无关个体效能的大小。DP值越大,越接近1,说明该遗传标记区别无关个体的能力越强。

平均基因差异度:对于连锁的遗传标记,不能采用乘积定律,需先计算单倍型的频率,再计算个人识别能力,即个体间的平均基因差异度 (gene diversity, GD)。

非父排除率(excluding probability of paternity, EPP):指孩子的非亲生父亲的男子,能够被遗传标记系统排除的概率。法医学意义:是选择亲权鉴定遗传标记的依据和衡量亲权鉴定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遗传标记系统的多态性程度越高,排除非亲生父亲的效能越高。

变性:在DNA双链间的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的过程叫作变性(denaturation)。

复性(renaturation):当撤除变性因素后,原变性的两条互补DNA单链通过碱基配对又重新缔合成为双链结构的过程叫作复性。

退火(annealing):加热后变性的DNA在温度降低过程中的复性又称为退火。

表观遗传:基因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

表观遗传学:研究表观遗传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基因组印迹:与传统的孟德尔遗传方式不同,分别来自父母方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只有一方呈现表达,另一方被印迹,即不表达或表达甚微,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印迹遗传。动物基因组的这种依赖单亲传递遗传信息的现象称为基因组印迹,又称亲代印迹或基因印迹。出现印迹遗传的基因称为印迹基因

突变(mutation)是遗传物质中任何可检测的能遗传的改变,但不包括遗传重组。

DNA多态性:在基因组DNA中,由不同碱基结构的等位基因所形成的多态性为DNA多态性

DNA 长度多态性:由于片段插入、缺失或重复序列的数目变异所致的两个固定端点间DNA片段长度的个体差异。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由许多长度为7~70bp的串联重复单位组成的DNA序列,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有极大差异,少至数次,多至数千次。特征:存在核心序列;高度多态性;人类基因DNA序列的重组热点

VNTR重复单位的变异: 有些VNTR基因座有部分重复单位内出现碱基的替换突变,形成重复单位变异。这类突变碱基呈随机性,且突变后的碱基序列可以遗传给子代,表现为长度及序列多态性。Jeffreys等建立了检测这类遗传标记的PCR 方法,并称之为小卫星变异重复单位多态性(minisatellite variant repeat mapping,MVR)。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s):由许多长度为2~6bp的串联重复单位组成的DNA序列,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为10~60次。

理想STR基因座条件:

1.PCR产物应小于300bp

2.重复单位为四核苷酸,不含有插入的非重复单位碱基

3.各基因座应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以避免可能存在的连锁关系

4.每个STR系统应有等位基因8~12个

5.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衡,无高频基因出现

6.具有较高的杂合度(H>80%),个体识别能力大于0.9

7.PCR扩增稳定,突变率低。

STR的特征

?分布广泛,平均每10kb出现1个STR位点

?等位基因片段长度一般<400bp,易于扩增,对DNA的质量要求低,适于陈旧降解生物检材的DNA分析

?STR分型的灵敏度较VNTR高,适于微量、超微量检材的DNA分析

?可进行复合扩增

?分型程序明确、规范,有利于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及DNA数据库的建设

DNA序列多态性:一个基因座上,因不同个体DNA序列有一个或多个碱基的差异而构成的多态性。

SNP—— Features

●分布广泛,大约每300bp存在一个SNP

●SNP大多为二等位基因标记,易于分型和确定基因频率

●SNP基因座的片段更短,更适合PCR扩增,更能分析降解DNA

●SNP遗传标记变异程度较STR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SNP分析方法较多,易于进行自动化分析

●cSNPs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研究价值大

由于DNA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序列核苷酸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切位点的产生、消失或移位,酶切所产生的限制性片段数目和长度改变所呈现的DNA多态现象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

RFLPs分析的基本步骤:①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与定量②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消化③凝胶电泳分离酶切DNA片段④印迹转移⑤探针的选择与标记⑥分子杂交⑦杂交信号检测(即谱带显示)

提取DNA总的原则:纯度高、质量好

1 保证核酸一级结构的完整性;

2 其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分子的污染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3 核酸样品中不应存在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有机溶剂和过高浓度的金属离子;

4 其他核酸分子,如RNA,也应尽量去除。

酚/氯仿抽提法

1. 抗凝血用蒸馏水破细胞后离心、弃上清。

2. 沉淀中加入400μl DNA抽提缓冲液(15mM Tris-HCl pH8.0, 15mM EDTA pH8.0, 5mM NaCl),再加入5 μl PK(10mg/ml)(终浓度100 μ g/ml),56℃ 2~3h。

3. 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25:24:1),颠倒混匀几分钟,离心。

4. 上层水相移入另一管中,重复上述步骤一次。

5. 加入等体积氯仿抽提一次。离心后水相移入另一管中。

6. 加入1/10体积3M NaAc(pH5.2),混匀后再加入2倍体积冰冷无水乙醇,沉淀DNA。

7. 离心后,用70%乙醇洗一次。

8. 沉淀干燥后溶于水或TE buffer(pH8.0)。

Chelex-100提取法

1.在1.5 ml EP管中加入1 ml去离子水,再加入 3~300 μl全血或9 ~25 mm2血痕;

2.混匀后室温放置30 min,其间不断轻轻混匀。

3.15,000 g离心2~3 min。

4.弃上清(保留20~30 μl)。若为血痕,应将纤维及沉渣留在管中。

5.加5% Chelex-100至终体积200 μl。

6.56℃孵育15~30 min。

7.高速振荡5~10 Sec。

8.100℃,8 min。

9.高速振荡5~10 Sec 。

10.15,000 g 离心 2~3 min。上清即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DNA的纯度

?DNA的浓度

?DNA的甲基化

?反应温度

?反应缓冲液(MgCl2, NaCl, Tris-HCl, DTT, BSA等)

要得到理想的酶切反应:

?DNA的纯度要高

?采用推荐的酶反应最适条件

?选用高质量的酶制剂

?采用适宜的酶/DNA比例:2~10U/μg

?采用适宜的反应温度和时间

迁移率:带电粒子在一定电场强度下,单位时间在介质中的迁移距离

影响迁移率的因素:凝胶浓度;DNA分子的大小;DNA分子构象;电压;电场方向;碱基组成与温度;嵌入染料的存在;电泳缓冲液的组成

?变性PAGE胶:凝胶中加入尿素作为变性剂,用于分离、纯化单链DNA,迁移率只与DNA分子大小有关

?非变性PAGE胶:用于分离、纯化双链DNA,迁移率受碱基组成的影响,不能确定DNA片段的大小

单基因座VNTR — DNA纹印的优点:

①所得图谱带简单明了,纯合子只有1条带,杂合子有2条带,易于理解。

②灵敏度高,获得标准DNA纹印图谱的最小DNA量为25ng。

③能有效鉴定混合样品,纹印中出现3条或3条以上带时,说明可能有2个或2个以上样品存在,分析为混合样品。

④单基因座DNA探针在序列上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杂交条件为高强度杂交,细菌污染或污染有其它动物的标本,原则上都不会影响对结果的分析。

⑤ DNA纹印图中DNA片段长度相对小(<10kb),可用于分析部分降解DNA样品,获取有关信息。

⑥检测结果重复性好,统计学评估容易理解,便于计算机管理与比对。

DNA纹印与DNA 指纹的比较

引物设计的原则:

◆长度以15~30bp为宜

◆引物的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G + C的含量宜在40~60%

◆引物内部不应形成二级结构,尤其在其3' 末端

◆两条引物之间,特别是3' 末端,不应有互补序列存在,避免形成引物二聚体

◆引物的3‘端与模板DNA一定要配对,否则影响延伸效率,以AT含量多为好,避免GC过多

◆引物的5‘端限定PCR产物的长度,对扩增的特异性影响不大

◆引物的特异性要好

PCR中的污染源:

?标本间的交叉污染

?实验室中非人DNA污染

?技术人员的DNA污染(头皮屑、脱落细胞、毛发等)

?PCR产物的污染(残留污染)

复合扩增 Multiplex PCR:在一个PCR体系中同时扩增多个基因座的方法,为复合扩增,一次扩增即可获得多个STR 基因座的信息,既提高了个人识别能力,又能节约检材,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成本消耗,尤其适用于法医学鉴定。

Y-STR的特点:

?父系遗传特征

?Y-STR基因座之间存在遗传连锁关系,构成单倍型

?用遗传差异度(GD)代表个人识别能力和非父排除概率

?法医学价值在于排除,不能认定

?突变率与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相近,约为0.1~0.2%

Y-STR分型的优势

①Y-STR分型分析男女混合斑时,不受女性成分的干扰,无需分离精液成分

②分型灵敏度高,对于无精子或少精子的混合斑,Y-STR可对精液成分中上皮细胞及白细胞进行分型

③对轮奸案混合斑 ,可以确定嫌疑人的人数

④Y-STR基因座多态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可提示男性嫌疑人所属的人群来源

X -STR 基因座的法医学意义

?个人识别

男性混合样本(尤其是同一父系)

?亲子鉴定

母子关系鉴定

父女关系鉴定

缺乏双亲的同胞鉴定

同父异母半姐妹鉴定

图谱分析:首先看内标是否完整正确;其次看Ladder是否完整正确;第三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最后分析样本。造成杂合子扩增不平衡的原因:两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不等导致扩增效率差异,片段短者优势扩增;引物结合部位的序列变异。

荧光检测系统异常峰分析

?等位基因峰高和面积不对称

?影子带或阴影带(stutter band)

?n峰和n+1峰

?Off Ladder(OL)

?三等位基因

荧光STR分型需要注意的问题:DNA的量;STR的突变率;高度降解DNA的分型

循环测序的基本原理:

?PCR与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的结合,使链延伸产物的数量呈线性增加,为循环测序。

?循环测序PCR与普通PCR的不同: 1)底物包括dNTP和ddNTP 2)只有1条引物,扩增产物以线性方式增加PCR-ASO技术-优势及局限性

优势

1)分型技术简单,结果判定容易

2)无需电泳步骤,避免了片段长度测定的误差

3)结果重复性好

4)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检材质量要求低

局限性

1)基因座较少,个人识别能力有限

2)无法解决混合斑的分型

PCR-RFLP技术-优势及局限性

优势

1)分型技术简单,结果判定容易

2)电泳后不需测定片段长度,避免了测定误差,可以准确判定基因型

3)分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4)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检材质量要求低

局限性

1)基因座较少,个人识别能力有限

2)混合斑结果解释存在问题

3)酶切反应条件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得到错误结果

法医学名词解释

法医学名词解释 1.假死:人体生命功能处于极其危弱的状态,循环呼吸和脑的机能活动高度抑制,用一般 临床检查方法查不出生命指征,以致被误认为死亡,这种状态即假死。 2.脑死亡: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也称全脑死亡。 3.早期尸体现象:指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几种相关的死 后变化。主要包括:肌肉松弛、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斑、尸冷、姿容和自家消化等。 4.尸斑: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血液因其本身重力,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内, 并透过该处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斑痕,称尸斑。出现初为云雾状、团块状,逐渐融合成片状,一般死后1-2小时开始出现,颜色与死因有关。 5.皮革样化:尸体局部表面,尤其是湿润的伤面和黏膜面,水分蒸发较快而局部干燥、变 硬,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如羊皮纸样外观,称为尸体的局部干燥/皮革样化。 6.挫伤:由致伤物作用于皮肤,造成皮内或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皮内或者皮下出血为主要 改变的闭合性损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 7.挫裂伤:由钝器打击形成的创伤,由较强大暴力致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直至内 脏器官破裂的开放性损伤。 8.竹打中空:棍棒打在躯干、肢体等皮下组织较厚的部位,常形成中间苍白、两边平行的 条状镶边型挫伤带,俗称“竹打中空”,又称中空性皮下出血。 9.试切创:在主要切创附近与之平行的表浅切创,仅见于自杀。 10.挥鞭样损伤:交通事故时,由于车体和车内人员的骤然加速或减速以及头部的惯性作用, 使颈部前后过屈或国伸,导致颈椎颈髓及脑组织受到牵拉、扭转、断离及压迫,造成颈椎半脱位,颈髓受压或挫伤,即挥鞭样损伤。多发于第5-6颈椎,其次为第1颈椎。 11.擦伤: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使表皮的一部分或全部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 12.八字不交:当缢死者缢绳的着力部位在颈前部,多在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绕向颈部左 右两侧,斜行向后上方,沿下颌骨角,经耳后越过乳突,升入发际,达头枕部上访而形成提空。 13.水性肺水肿:因溺水者剧烈呼吸使溺液、黏液、空气三者在气道内混合而成泡沫,又因 吸气力量大于呼气力量,泡沫状溺液吸入肺泡而不易呼出形成。这是种生活反应,是溺死的主要征象之一。 14.热作用呼吸综合征:火烧现场中活着的人体具有呼吸功能,热作用于呼吸道产生损伤的 征象反映了生前火烧的证据。现场燃烧产生的烟灰与碳末可沉积于呼吸道黏膜表面,如口、鼻、喉气管等处,火场的热气体、火焰、烟雾和刺激性气体,可引起呼吸道和呼吸器官的烧伤反应:喉头、会厌及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坏死,甚至出现白喉样假膜;肺部明显充血、水肿甚至出血,重量显著增加,富含蛋白性液体。以上改变成为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15.电流斑:又称电流印记,是电流在皮肤的出入口部位形成的损伤,其形成机理是皮肤的 高电阻作用,电流在穿透皮肤通过人体产生高热及电解作用,皮肤角质厚的地方易形成电流斑,常1-2个。 16.皮肤金属化:又称金属异物沉积。指电极金属在高温下熔化或气化后,金属微粒沉积于 受损皮肤表面或深部皮下组织的现象。不同电极金属可产生皮肤不同的颜色改变。17.猝死:又称急死。指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为内在疾病而发生急速、意外的死亡。男性 显著多于女性,有的超过两倍。 18.猝死综合征:绝大多数猝死可查见体内患有致命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但也存在一小部分猝死案例,虽然经过全面尸检,但仍找不到足

法医学重点(参考)

法医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 1.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尸体 2.(选择)法医病理学研究检验目的是: ①确定死亡原因(首要任务) ②判断死亡方式③推断死亡时间④推断致伤物⑤个人识别⑥医疗 事故鉴定⑦推断损伤时间⑧损伤和疾病关系 3.法医物证学:其研究和检验对象是源于人体的生物性检材,主要是 各种人体成分及其分泌物与排泄物,其中最常见的是血液(血痕),其次是精液(斑),阴道液(斑),唾液(斑),毛发,牙齿及骨骼等. 第三节法医学的工作内容(选择) 4.法医学的工作内容: ①现场勘验②活体检查③尸体剖验④物证检 验⑤书证检验(一定要有公章) 5.物证:是指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 第五节法医学发展史及展望 6.现存最早的系统古代法医学著作是《洗冤集录》,为中国古代伟大 的法医学家宋慈所撰。 7.1598年,意大利巴勒莫大学教授Fortunato Fedele出版了《医师 的报告》,这是欧洲第一部全面而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第二章死亡与死后变化第一节死亡 8.死亡方式:心脏性死亡,呼吸性死亡,脑死亡(原发性,继发性) 9.死亡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全身各器官组织并未全部死亡,可

进行器官移植),生物学死亡期(全身所有的组织细胞相继死亡) 10. ①非自然死亡(暴力性死亡) ②自然死亡(非暴力性:生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 生理性死亡:也称衰老死,指由于机体的自然衰老,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直至衰竭尤其是脑,心或肺的自然衰竭以致不能维持生命而导致死亡. 病理性死亡:指由于各种疾病的发展,恶化而引起的个体死亡. 11.(选择)死亡原因:是指直接或间接促进死亡的损伤或疾病. 根本死因:引起死亡的初始原因(原发性自然疾病或暴力性损伤) 直接死因:感染,出血,栓塞,中毒,全身衰竭 辅助死因:根本原因外的自然疾病或损伤 诱因:精神因素 联合死因:两种或两种以上 12.(简答或填空)死亡方式: ①自杀死:蓄意的自己对自己施加暴力手段终止自己的生命的死亡事件. ②他杀死:用暴力手段剥夺他人生命的死亡事件 a.非法他杀死:即故意杀人,是法医学实践中最常见的. b.合法他杀死: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他杀(死刑,正当防卫,合法 堕胎,引产) c.过失伤害死:家庭纠纷,斗殴,虐待老人或儿童,监狱内对犯人 的伤害.

《包装结构设计》习题

《包装结构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1 举例说明包装结构、造型与装潢设计之间的关系。 1-2 用WPO的评奖标准分析一种包装实例并提出改进方案。 第二章结构设计基础 2-1选用厚度≤0.5㎜的白纸板按图2-1制作管式折叠纸盒。 2-2选用厚度为0.5~1㎜的白纸板按图2-5制作盘式折叠纸盒。

2-3什么是内折、外折与对折,分析图2-1盒型中外折、对折与内折组合后的作用是什么? 2-4在瓦楞纸箱设计中如何选择楞向? 2-5在折叠纸盒设计中如何选择纸板纹向? 2-6纸包装制造尺寸为什么不能用L×B×H表示。 2-7纸包装结构点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2-8在图2-18、图2-20、图2-22中所示包装中,哪些压痕线是作业线?

2-9纸包装结构中,角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章折叠纸盒结构设计 3-1 按编号法命名图3-13(b)的各部结构。 3-2 设计正五边形连续摇翼窝进式纸盒。 3-3 设计正六边形连续摇翼窝进式纸盒,但盒底改为自锁结构。 3-4 在图3-69结构中,已知: ? =125 ' 1 α? =55 2 α? =90 n γ 求各折叠角。 3-5 将图3-78(a)盒型改成4×2结构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6 将图3-79盒型改成4×2且b l >的P 型排列结构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7 将图3-72(a)盒形改成b l >的Q 型排列结构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8 将图3-83(b)任一间壁板设计到3-84(c)盒型上并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3-9 设计正六边形环销式组合盒。 3-10 开窗盒盖板位置如何设计,为什么? 3-11 在图2-1中,内尺寸为50㎜×20㎜×200㎜,纸板计算厚度为0.5㎜,修正系数均为0,求制造尺寸与外尺寸。

法医物证试题

法医物证学 要求:掌握法医物证学的内容、任务及对法医物证检材正确处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法医物证学概论 第一节概述 法医物证学是应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方面有关生物性检材的检验与鉴定的一门学科。 应用的学科包括: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血型血清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 一、法医物证的定义及其范围 1 生物物证,物证是指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物证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生物体(人或动物)的组织器官、各种体液、分泌液、排泄物及其斑痕等生物性检材是本学科研究对象。 2 生物检材的范围。 (1) 体液及其斑痕。 (2) 各种人体组织、器官。 二、法医物证学的分类 1.法医血清学 主要是利用血清学的检测理论和检验技术对各种生物检材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各种检材的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检验、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酶型等。 2.法医遗传学 主要是利用DNA分析技术对各种生物检材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核DNA多态性检验和线粒体DNA测序检验。目前,各地DNA检验实验室普遍采用的DN A检验方法是STR复合扩增技术。 第二节法医物证的任务 一、任务:解决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等问题。

二、意义:法医物证的鉴定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缩小侦查范围,可揭露犯罪事实真相为案件的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三、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需作法医物证所涉及的情况。 第三节法医物证学研究方法 法医物证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涉及多种学科包括: 一、化学 二、物理学 三、电子计算机 四、形态学 五、免疫血清学 六、生物化学 七、分子生物学 八、遗传学等方法 第四节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保存 一、一些基本原则 (一)基本规则 1.检材均应直接提取,易携带物品整体提取;不易携带物品提取附着检材的部位。2.根据检材附着的不同载体,应采取擦拭、剪切、刮削、吸附、浸泡、凿锯、挖取等方法提取。 3.在提取检材前后应进行照相或录像。 4.不同部位的检材应分别提取,单独包装。 5.提取用具要洁净。 6.使用适当的封装材料,做好检材提取记录。 7.提取检材时,注意要提取对照样品。 8.提取的各种新鲜液体物证应尽快检验,剩余部分应制成纱布斑迹干燥保存;人体组织应冷冻保存。 9.提取的各种体液性的检材应在阴凉通风、可防止污染处自然干燥成纱布斑迹,禁止暴晒或加热烘干。

法医问答

1、法医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任务:○1为侦查犯罪、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医学依据、揭露犯罪行为、维护保障人民生命安全;○2为医疗卫生立法提供依据;○3开拓新的学科领域。 内容:包括损伤、伤残、疾病及死亡的医学与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对象:○1尸体(主要对象)○2活体○3生物性检材 2、血痕检验一般遵循的程序是什么? 答:肉眼观察预实验确定实验种属实验个人识别○1肉眼观察:可疑血痕的大小、形状、颜色、部位及范围等。 ○2预实验:常做可疑血痕联苯胺实验、酚酞实验来初步判断是否为血痕,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可能为血痕,阴性则不是血液或血液已被破坏。 ○3确认试验:常做可疑血痕的凝集反应来确认是否为血液,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是血液,阴性则不是血液或血液已被破坏。 ○4种属实验:常做血色原结晶实验(或氯化血红素试验)是否为人血,若实验结果为阳性则为人血,阴性则为动物血。 ○5个人识别:血液测定和STR+TCR实验来进行DNA识别,判断是甲血还是乙血。3、猝死的诱因有哪些? 答:诱因:○1强烈的情绪变化、精神紧张,过分的“喜、怒、哀、乐、悲、思、恐”等,是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2过度劳累,较强烈的体育运动等体力活动突然增加,如疾跑、登高、斗殴、搬抬重物等;○3暴饮暴食,主要指饮高度白酒和高脂肪餐饮食;○4气候异常,过冷或过热;○5其他,轻微外伤、过度吸烟、急性感染、性交,甚至睡眠中抑制等状况引起的异常反应等。 原因:包括急性病、潜在疾病或慢性病急性骤恶化、烈性传染病、异常或过敏体质等。 5、诈病、造作病(伤)的特点有哪些?如何鉴别? 答:诈病特点:○1目的性强○2检查困难○3模仿性强○4病程反复○5过分夸大○6体检不配合 诈病鉴别:○1要解决的问题:a、要明确被鉴定人是否存在该病b、该病与其临床表现是否吻合c、被鉴定人的这种表现是否尤其主观故意所致 ○2鉴定要点:案情与病史的审查、询问病情、体检、专家会诊、慎重结论。 造作伤特点:○1共同特点:a、造作上有明确的目的b、损伤轻微c、损伤易诊断 ○2特点:a、造作伤的部位显而易见、力手可达、与目的相符、不毁容不

法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法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 第一章:法医学与法科学 1:法医学(Forensic,legal medicine)概念: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2:法医学的任务:法医学是为社会主义法制服务的,因此提供科学证据和依据,是法医学在为法律解决与医学相关的问题时的基本任务。①为揭露犯罪事实真相提供科学证据和依据②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③为卫生行政机关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科学证据④为处理重大事故提供科学依据⑤为卫生防疫部门处理传染病、职业中毒提供科学依据⑥为保险部门的有关人员伤亡赔偿提供科学依据⑦对立法提供建设性意见 3:法医学的分科:法医病理学,临床法医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血液遗传学,法医人类学,法医牙科学,法医精神病学 4:法科学的任务:为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对物证进行检验和鉴定。 刑事技术研究的则是揭露犯罪的手段。 5:现场:凡发现尸体的场所、遗留犯罪或时间痕迹的地点 现场勘验:为了弄清犯罪事实和揭露犯罪嫌疑人,在现场进行的一系列侦查活动。它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 现场勘验的任务:发现和收集犯罪的痕迹、物证,研究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第7条规定:“勘验有尸体的现场,必须有法医参加” 6:个人识别:是指辨别尸体或活体该个体为谁,或是否与某个体为同一人。 7:尸体解剖:尽量在48小时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进行法医解剖:①涉及刑事案件,必须经过尸体解剖判明死因的尸体和无名尸体需要查明死因及性质者②急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③因工、农业中毒或剧烈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 8:尸体解剖目的:①确定死亡原因②判定致死方式③推定死亡时间④推定损伤时间⑤推定致伤物体 9:尸体检验中注意问题:①尸检不全面②观察不细致③迷信仪器分析结果④检材采取不当⑤尸体检验记录欠详实⑥误认病变或不认识病变⑦结论凭主观臆想而无客观依据⑧摄影缺陷⑨不保留必要的物证 10:法医活体诊察:是为了确定被害人、被告人的伤残状况、生理病理状态及各器官功能状态而进行的人身检查。 法医活体诊察的内容(活检):①损伤鉴定②伤残程度与劳动能力鉴定③疾病的诊察④性问题的检验⑤诈病、造作伤、造作病的诊察⑥虐待的诊察 活体损伤诊察注意问题:①选择适宜的鉴定时机②诊察要全面,方法要得当③要区别对待法医学诊断与临床诊断④要注意审查临床资料是否真实⑤要正确区分损伤与疾病⑥正确运用损伤程度的鉴定标准⑦伤残程度鉴定的特殊性 11:证据:凡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7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诉,被告人供诉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物证:是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体物证和痕迹物证) 法医物证:由生物体而来的涉及刑事案件或民事纠纷的各种痕迹和物体。

法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完整版

名词解释&简答题 ★【法医学】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法医病理学】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法医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尸体。 【物证检验】应用物理、化学、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物证进行检验,确定其性质、种属及个人特征等。【euthanasia安乐死】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临死亡之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全过程。 【尸体的皮革样化】尸体皮肤较薄的局部表面,尤其是湿润的伤面和粘膜面,水分蒸发后干燥变硬,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如羊皮纸样外观。 【巨人观】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使整个尸体膨胀,表现为颜面膨大,眼球突出、口唇外翻如漏斗,腹大如鼓,皮下气肿。 【拳斗姿势】在四度烧伤全身炭化时,肌肉受高热作用而凝固收缩,由于屈肌强于伸肌,所以四肢常呈屈曲状。 【Paltanf氏斑】溺死斑,溺死的尸体,两肺表面湿润,光泽感强,颜色较淡,成浅灰色,其中夹杂有淡红色出血斑块,此为肺泡壁破裂出血并溶血形成的,多见于肺叶之间及肺下叶。 【毒品】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与精神药物的统称,包括阿片、吗啡、海洛因、冰毒、二乙麦角酰胺等200余种。 【吸毒】指某些人为了变换情绪或诱导欣快感,非法使用明令禁止的毒品,包括麻醉品、兴奋剂和致幻剂。 【性窒息】性心理和性行为变态者,在隐蔽处用一种特殊的窒息方式,刺激并增强其性感所进行的一种反常的性行为活动。 【骨珍珠】高压电击时,由于电流热效应而产生骨坏死、胶原破坏和无机物熔化,熔化的特殊产物即骨珍珠,系磷酸钙融合而成。【现场勘验】为了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查明案件的性质、证实并揭露犯罪行为而在现场实施的一系列侦察行为。 【accidental death意外死】由于意外的暴力因素损害人体所引起的死亡,又称灾害死。 【尸体肌肉松弛】死后由于肌肉和皮肤失去了弹性和张力,肢体变软。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面部无表情,沟纹变浅。四肢关节可弯曲。大小便失禁,精液外溢。 【木乃伊】尸体因水分迅速蒸发而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干尸。 【电击纹】电击后在人体表面形成的树枝状或蜘蛛网状的红色条纹。是电击时皮下血管扩张、麻痹、充血或皮肤烧伤的结果。 【强奸】男子违背妇女意愿,采取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他手段使其丧失抵抗,强行与之发生婚姻以外的性行为。【TaqDNA聚合酶】是从一种嗜热性真菌中分离出来的DNA聚合酶,对合成DNA具有比较高的最适温度(70Co~75Co)。 【PCR技术】一种快速的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依赖于靶DNA序列侧翼上所结合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在体外由DNA 聚合酶催化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在耐热DNA聚合酶作用下,以一对特异性序列DNA断片段作为引物,利用加热和冷却交替的循环程序,有选择地放大基因组内某一小区段。 【雷击迟发反应】雷击幸存者,可因周围神经分支受损,引起皮肤营养不良、神经疼、麻木,或其他感觉障碍如白内障、精神障碍及性格改变等。 【鉴定】接受司法或行政机关的委托,对交付的有关材料,依据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检验、认定,就某些专门性问题作出结论并以鉴定书的形式报告委托机关的过程。 【临床法医学鉴定】临床法医学鉴定人接受委托方的委托,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按鉴定事项讨论分析,做出鉴定结论的过程。 ★【亲权鉴定i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nity】应用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检测遗传标记,并依据遗传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损伤程度鉴定】法医工作者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对被鉴定人的非致命伤进行检验,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评定,做出此非致命伤是重伤、轻伤或者轻微伤的判断过程。 【尸冷】死后人体产热基本停止,而体表散热仍在继续,尸体温度随死亡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直至与周围环境的温度一致。 【尸蜡】尸体浸在氧气不足的水中或空气不足的土中,腐败进展缓慢而停止,皮下脂肪因皂化或氧化,形成污黄白色的蜡样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 【尸绿】腐败气体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硫化血红蛋白,透过皮肤呈现绿色,通常在死后24小时后出现,最先出现于右下腹。【医疗事故】合法医疗机构及义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造作伤】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自己(或授意他人)故意损害自己身体,造成自身疾病或损伤者称为造作伤,也称自残。【脑死亡】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 ★【猝死】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内在病变而发生急速、出人意料的死亡。死亡时间一般以24小时为限,具有意外性、自然性和非暴力性。 【法医物证学】就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性检材进行检验,解决亲权鉴定和个人识别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 【医学鉴定人】为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医学问题,接受聘请进行法医学鉴定的临床医生。 【尸斑】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因其本身的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的血管内,并透过该处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斑痕。 【腐败静脉网】内脏血液受腐败气体推动,充盈皮下静脉,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 【硬脑膜外热血肿】头部受火焰高温的作用,脑及脑膜受热后凝固、收缩与颅骨内板分离形成间隙;硬脑膜及颅骨板障内血管破裂,渗出的血液聚集于该间隙形成血肿;一般好发于颞顶交界处。 【维斯涅夫斯基氏斑】冻死尸体中胃粘膜糜烂,胃粘膜下有弥漫性斑点状出血,沿血管排列,颜色暗红、红褐或深褐。 【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呼吸道烧伤所引起的急性喉头水肿、急性坏死性咽炎、急性喉头炎、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等病变。是烧死的确证。 【医疗终结时间】事故(意外或故意伤害事件)致伤者经过一段时

法医物证学教学大纲2015.4.29

《法医物证学》教学大纲 适用成人教育法医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法医物证检验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法医物证的检验、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因此,是法医学专业必修课程。目前使用教材为《法医物证学》(第三版),侯一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本课程主要包括:①法医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多态性遗传标记及分析技术;②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③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检验和个人识别;④亲子鉴定;⑤法医DNA数据库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及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掌握亲权鉴定与个人识别的鉴定原则、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的评价。使学生在结束学习后能基本承担常规法医物证检验工作。 本课程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总学时为39学时,其中理论课30 学时,实验课9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法医物证学》是以生物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是法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属法医学中的物证检验部分,是法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证及法医物证的基本概念;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DNA多态性分析;表达产物水平遗传标记;亲子鉴定;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血痕、精斑、唾液及唾液斑、混合斑、人体组织等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检验与个人识别;法医物证鉴定证据意义的评估;法医DNA数据库等。 (二)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教学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通过对常见生物检材确证试验、DNA

包装结构设计(第三版)部分习题答案

1-1.举例说明包装结构、造型与装潢设计之间的关系。 答:三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折叠纸盒设计中,不是在结构图上随意的设计图案、文字、商标等,而是要考虑装潢的各要素与结构的各要素,然后按一定方式结合。 三者具有共同的目的性,如折叠纸盒设计中,其结构具有容装性和保护性,装潢具有显示性,造型具有陈列性,三者结合具有方便、促销售等功能; 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综合性,如折叠纸盒设计中,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装潢对于产品的销售影响是不同的,必须三者有机的组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2-3.什么是内折、外折与对折 答:纸盒折叠成型后,纸板底层为盒内角的两个边,而面层为外角的两个边,则为内折,反之为外折;如果纸板180°折叠后,纸板两底层相对,则为内对折,反之为外对折。 2-4.在瓦楞纸箱设计中如何选择楞向 答:盘式盒盒体的瓦楞楞向应与纸盒长度方向平行,02类纸箱与纸箱高度纵向平行;只有一组压痕线的瓦楞纸箱,瓦楞楞向应与该组压痕线垂直,瓦楞衬件一般是垂直瓦楞。 2-5.在折叠纸盒设计中如何选择纸板纹向 答:纸板纹向一般可以通过目视观察纸中纤维排列方向进行确定,也可以同时用水湿纸板使其发生弯曲,与弯曲轴向平行的方向即为纸板纵向。 2-6.纸包装制造尺寸为什么不能用LxBxH表示 答:制造尺寸指生产尺寸,即在结构设计图上标注的尺寸,就直角六面体包装容器类来说,还不止一组数据,因此不能用LxBxH表示。 4-1.为什么粘贴纸盒制造尺寸计算公式与折叠纸盒有所不同 答:粘贴纸盒纸材选用由短纤维草浆制造的非耐折纸板,其耐折性能较差,折叠时极易在压痕处发生断裂,所以其制造尺寸就等于内尺寸,而折叠纸盒利用的耐折纸板,其纸页两面均有足够的长纤维产生以必要的耐折性能和足够的弯曲强度,使其在折叠后不会沿压痕处断裂,故其制造尺寸不等于内尺寸。 6-1.塑料容器的选材原则是什么/ 6-2.注射、压制和压铸成型容器的结构设计要素有哪些 6-3.容器壁厚过大和过小有何不利影响 6-4.为提高中空容器的强度和刚度,设计时可采用哪些方法 6-5.为什么说中空容器的肩部形状十分重要怎样设计较为合理 6-6.塑料容器的外形设计需注意哪些与包装生产线相关的问题 6-7.简述造成塑件成型误差的主要因素。 6-8.真空成型容器的壁厚分布有何规律是何原因 7-1.在压制法生产中,为什么随着开模时间的延长,玻璃瓶罐内表面脱模斜度逐渐增大,而外表面脱模斜度逐渐减小 7-2.在异型瓶设计中,为什么拉应力作用区壁厚取大值,压应力作用区壁厚取小值 7-3.螺纹瓶口的种类及特点是什么 7-4.塞形瓶口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同济大学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统编教材第三版) 复习资料 A型题: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法医学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B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C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D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E 以上都错 2、关于法医学的研究领域,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和检验对象主要是尸体 B 临床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C 法医物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D 法医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E 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3、现存最早的古代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4、中国古代法医学家宋慈所撰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5、张举以猪为实验,鉴定烧死和焚尸,记录在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6、下列哪些是诊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征: A 深度昏迷 B 脑反射消失 C 无自主呼吸 D 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 E 脑循环停止 7、下列关于脑死亡的概念正确的是: A 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是最为准确的 B 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器官移植 C 假死即脑死亡,但心跳、呼吸存在 D 深度昏迷的病人只要有自主心跳、呼吸的存在就可以复苏 E 脑死亡的基本概念是大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 8、下列哪项是非暴力死: A 服大量安眠药中毒自杀死 B 意外猝死 C 安乐死 D 医疗事故致死 E 交通事故致死 9、下列关于尸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ATP耗竭有关 B 尸僵顺序以上行性多见 C 尸体痉孪属于尸僵 D 可作为推测死因的参数 E 可作为推测死亡时间的参数 10、关于临床死亡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 B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由大脑皮质波及到皮质下,延髓极度抑制 C 无复苏的可能 D 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 E 血液循环停止 11、下列关于尸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尸斑一般在死后6小时开始出现 B 坠积期形成的尸斑可消失 C 扩散期可见新尸斑的扩展 D 浸润期尸斑固定,但指压尚可退色 E 切开扩散期尸斑处皮肤,无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民法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完整版

五、名词解释题 1.公民——具有我国国籍的自然人。 2.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 3.宣告死亡——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条件和程序,人民法院对失踪公民推定死亡的制度。 4.户籍——是确定·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公民的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依,国民法学教材一般是按民法学总论、分论的结构来展开的,其中总论部分主要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理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理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理论、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根据——民事法律事实(主要是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等;分论部分则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继承权)的理论。因此,民事法律关系理论也是民法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5.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 6.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7.公司法人——是指依据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而设立的法人。 8.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人能够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9.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横向经济联合的一种法律形式。 10.法律上的物——是指民事权利主体能够实际控制或支配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产。 11附期限法律行为一是指在法律行为中指明一定期限,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终止的根据。 12.否定条件——是指以不发生某种客观事实为其条件的内容,又称消极条件。 13.诺成性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14.默示形式——是指不通过语言或文字,而以沉默的形式成立的法律行为。: 15.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对其所进行的民事行为的性质、内容等的理解上有重大的错误。 16.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17.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代理关系。 18.特别代理——是指代理权限被限定在一定范围或一定事项的某些方面的代理.

包装结构设计期末复习资料

包装结构设计复习大纲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简答、计算 第一章包装结构设计总论 1.包装结构及包装结构设计的定义 包装结构指包装设计产品的各个有形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技术方式。 广义的包装结构包括:(1)材料结构(2)工艺结构(3)容器结构 包装结构设计指从科学原理出发,根据不同包装材料、不同包装容器的成型方式,以及包装容器各部分的不同要求,对包装的内、外构造所进行的设计。 2.包装结构设计的几个重要属性(详见课本p1) 从设计的目的上主要解决科学性、技术性; 从设计的功能上主要体现容装性、保护性、方便性、“环境友好”性; 同时与包装造型和装潢设计共同体现显示性与陈列性 3.包装结构设计与相邻课程之间的关系 包装工程可以简化为由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和包装工艺四个大的主要子系统组成,而包装结构设计、包装造型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则同是包装设计这一子系统内更深层次的子系统。 包装设计是包装工程的核心主导,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和包装工艺是包装工程的基础。 包装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装潢设计的关系: (1)三者具有一定关联性(2)三者具有共同的目的性(3)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综合性4.包装容器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应用先进正确的设计方法,应用恰当合适的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使设计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符合有关法规,产品适应批量机械化自动生产。 2)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就是包装结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流通过程中能承受住外界各种因素作用和影响。 3)创新性原则: 4)宜人原则: 5)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包装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减少原材料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要求设计程序合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 6)绿色原则 A在提高包装设计的科学、可靠功能时,不能忘记包装设计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B在提高包装设计的经济效果时又不能单纯地追求利润价值,而要考虑到包装对人们生活各个环节所带来的影响。 C在考虑设计的美观时,还要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在材料选择方面也要遵循环境友好型原则。 5.包装及包装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 设计条件分析·设计构思·确定设计方案·选定包装材料、辅助物料·确定技术要求·包装容器结构强度分析与计算·制作包装样器的模型或试样·容器试验 或者:包装结构设计程序简介: 1)确定设计条件2)设计定位3)确定设计方案 4)试验分析与试销检验5)设计方案鉴定与验收 6.包装容器的典型设计计算

物证技术考试复习内容

物证技术考试复习内容 一、《xx学》部分 5、1948年,(冯文尧)编著的(《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内容涉及指纹学、足迹学、笔迹学、法医物证学、枪弹痕迹学和现场勘查,是当时最具学术性和科学性的司法鉴定学、侦查学专著。 6、司法鉴定所进行的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依据的是客体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 7、()是确定司法鉴定客体特殊本质构成的重要依据。 8、在具体案件鉴定中,可疑客体的范围越大,则对客体的(特殊性)要求越高。 9、客体的稳定性是指客体的特殊性(保持不变)的属性。 10、根据特征的表现形式,客体的特征分为()、()、()。 11、根据特征对构成客体特性的价值不同,客体的特征分为()、()。 12、20世纪20年代,系统的同一认定理论首先在(前苏联)形成,50年代中期,该理论引入我国。 13、(同一认定理论)是司法鉴定学的基础理论。 14、根据被认定客体的属性不同,可以将同一认定分为()、()、()。 15、同一认定的步骤与方法包括()、()、()、()。 16、同一认定鉴定的两种基本的结论形式是()、()。 17、种属认定的任务是()。 18、司法鉴定的一般方法有()、()、()、()、()、()、()。

19、司法鉴定制度是指(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启动制度、实施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及司法鉴定的程序制度)。 20、我国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是()、()、()、()。 21、我国xx人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 22、鉴定材料是指直接用于检验的(一切材料的总称),一般包括(检材)和(样本)。 23、文件检验的对象包括(笔迹)、(印章印文)、(印刷文书)、(污损文件)、(文书制作时间)等。 24、进行文件检验鉴定,委托人应当提供()、()、()、()。 25、委托鉴定时因特殊情况检材原件无法提供的,委托人可 以提供(),但应注明调取的()、()、()、()等内容,并安排技术人员()。()不能提供也无法查看的一般情况下不予受理。 26、笔迹鉴定时,笔迹样本的一般要求是(真实)、(可靠)、(可比)。 27、样本应以(自然样本)为主,(实验样本)为辅。 28、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的,委托人应当()并()。 29、接受委托时,技术部门应当审查以下事项(委托书)、(委托机关)、(书面材料)、(检材、样本名称数量)。 30、在接受委托时,经过审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 ()、()、()、()。 31、检验鉴定应当由 (3)名以上鉴定人参加。

法医物证学

《法医物证学》之非主流考前突击复习完整版 Chapt2 1、何谓遗传标记? 个体的单位遗传性状作为标志用于法医物证分析时,这种遗传性状就成为遗传标记GM。 2、何谓基因、基因型和表型? 1)基因型:是指个体一个或多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组合,是生物体可见性状的实际基因组成。 2)表型:是指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表型由基因型决定。 3、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前提条件和意义 1)前提条件:群体无限大、随机婚配、没有突变、没有大规模的迁移和没有选择因素的影响。 2)结论: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逐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3)意义: 4)反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的平方,杂合子=该两基因频率乘积 的二倍) 5)群体样本的检验 4、非父排除概率(P23) PE是指孩子的非亲生父亲的男子,能够被某个遗传标记系统排除的概率。 PE用于评估某一遗传标记系统在亲权鉴定案件中的实用价值。 5、何谓个人识别概率?(P22) 个人识别概率(DP)是指在群体中随机抽取两个体,两者的遗传标记表型不相同的概率。 DP是评价该遗产标记系统识别无关个体效能大小的指标,DP越高,效能越强。 Chapt3 1、何谓DNA多态性?(P37) 1)在基因组DNA中,由不同碱基结构的等位基因所形成的多态性叫做DNA多态性。 2)按照DNA遗传标记的结构特征,DNA多态性可分为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 2、何谓VNTR?(P37) 小卫星DNA中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称为VNTR。 3、何谓STR? 微卫星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Chapt4 1、RFLP 2、Amp-FLR 3、DNA指纹图谱的基本特征? 1)遗传方式:孟德尔规律、所有片段独立遗传 2)个体的组织同一性:稳定一致 3)群体遗传学特征:

包装功能和包装【结构设计】原则方案

包装功能和包装结构设计原则 纸箱包装要素的确定 在做商品包装纸箱设计时,设计师首先碰到这几个问题: 1.一个纸箱内装商品数量与单箱重量究竟多少为宜?如何来确定? 2.依据什么确定纸箱产品的内部排列方式,如何选择最好的排列组合? 3.所设计的箱体长宽高尺寸是否有利于增强纸箱强度和节省原材料? 纸箱内装产品的数量、重量、排列,纸箱内外尺寸,以及瓦楞纸板材料规格等要素,这些都是首要的考虑内容,因为它们最终决定了包装纸箱的制造、容纳、储运、使用的效率、经济性和总体功能。 单箱重量 根据国际贸易惯例,作为消费品运输包装的瓦楞纸箱的单箱重量一般不超过20为宜,最大25。主要考虑到搬运工或店员的操作方便,不容易导致人体损伤等因素。我国国家标准对人工搬运的单件包装箱最大重量规定为18。据此,一般消费商品的瓦楞纸箱货物的单件重量限定为20当属比较合理。 当然,大中型工业产品的缓冲运输包装纸箱不应受此限制。 由内装产品的数量乘以产品单位重量可计算得到包装货物净重,整个纸箱货物重量(毛重)当然还要包含纸箱本身材料和隔衬材料的重量(皮重)。 需要说明的是,按贸易惯例规定单箱重量不大于20为宜。但若设计纸箱的单箱重量过小也不明智,因为小的纸箱所容纳的产品数少,材料相对耗用率高,又经历与大箱差不多的制造过程,小箱的生产、使用、包装的总体效率不如大箱。所以,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接近20为好,以发挥最大功能。 内容物的数量 纸箱内装产品的数量主要由纸箱最大允许重量除以产品的单位重量来计算确定。 由于要顾及内部产品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排列(它决定了纸箱的综合尺寸),所以,内装物数量也不是可随意选择或确定的。设计时一般可考虑几个不同的数量方案,然后根据既合乎重量限定,又有利于排列方式可灵活调整的原则来确定。 具体来说,内装物品件数应该选择分解因子较多的数值,这样有利于长宽高尺寸的调整。举例来说,7、11、13、17、19、23、29、41、43、47……都不宜选择,因为这些数分解因子只有1和其自身,没有别的更多排列法。相反地,如选12件,12=1×2×2×3,就有12×1×1、6×2×1、4×3×1、3×4×1、3×2×2、6×1×2等许多种可用的长宽高排列方式。而如选10件,10=1×2×5,可用的长宽高排列方式就比12要少得多。所以,在相差不太大的几个数值之间,一般应该选择可分解因子较多的数值。市场上的商品数量传统组合以12(一打)或其倍数用得比较多,显然有利于流通环节的模数化与标准化。 内容物的排列方式 指产品在纸箱内部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具体排列数。 实际上,在确定内装物数量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产品的内部排列了。这里除了数的选择外,还涉及到纸箱的结构强度、用料量等问题。

法医历年题

10 临八法医 名解 15*3 全部英文哟!(刘海宁的名解整理还是很宝的)挫伤轮 脑死亡 医疗事故 缢死 挥鞭伤 电流斑 对冲伤 药物滥用 神经源性休克 急性中毒 造作伤 预检验 父权排除概率 机械性窒息 试切创 简答 1.法医学的分支及内容 10’ 2.如何肯定或否定亲子关系 15’(T . T)

3.中毒案件的法医鉴定要点及注意事项10’ 4.案例分析:一女性在与男友的争吵中手持锐器刺向自己,去医院后,医生对胸壁伤口进行了缝合。次日凌晨患者死亡。尸检发现死者胸壁、心包、心室均有人字形伤口,死者胸腔中发现2000+ml凝血。问:患者死因?死亡性质?是否构成医疗纠纷?作为未来的医生,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25’ 11临五法医学 名解40' 洗冤集录 brain death 缢死 抑制死 造作伤 体位性窒息 Hesitation wound PSA poisoning medical tangle 大题60' 1.医疗纠纷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 2.鉴别溺死和抛尸入水 3.阐述疑似中毒案例应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肯定及否定亲子关系 09临八法医 名解:15题每题3分 1.宋慈 2.forensic pathology 3.brain death 4.hesitation mark 5.bumper injury 6.whiplash injury 7.contrecoup contusion 8.smothering 9.choking 10.sudden death 11.artificial injury 12.poisoning 13.medical tangle 14.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15.drug abuse 大题跟临五的一样 【10临五】法医学

包装结构设计要点

包装结构设计要点 第一章 1、包装结构设计的定义、主要属性、相邻课程关系 第二章 1、包装容器设计原则、要求、方法、计算(展开图面积、容积、合理排列、省料、抗压强度、结构设计) 2、人类工效学的特点,结构设计通则(综述题) 第三章 1、折叠纸盒的定义、特点 2、折叠纸盒各部分结构名称、主体、局部、特征结构、定义和实例 3、折叠纸盒设计的“三三”原则、定义并结合实例说明 4、管式折叠纸盒的定义、旋转成型角特征(三个成型角的计算、关系、求解公式、定义、应用) 5、管式折叠纸盒盒盖的设计要求、固定原理、折插式设计方法 6、盘式折叠纸盒的定义、特点、成型方式(对折锁合、侧边锁合、盒角粘合锁合) 7、盘式盒盖的选择与设计方法(一般了解) 8、管式和盘式平分角的定义与应用(纸盒棱角反揿、盒面错位结构) 9、锁底式盒底的结构要点与设计要点,自动锁底式盒底的设计条件和一般设计方法 10、管盘式和非管非盘式结构功能性结构的表述、折叠纸盒尺寸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1.粘贴纸盒的定义与特点 第五章 1、瓦楞纸托盘、展示架、缓冲衬垫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点 2、新型瓦楞纸板结构及其对瓦楞纸箱行业的意义(论述题) 3、纸箱箱坏结构:压痕、开槽、接头(形式、作用、结构要求) 4、箱型有哪些,表达方法、常用箱型。组合型表达方法、非标准纸箱的类型和特点 5、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理想尺寸比例及确定 6、纸箱封合方式、特点和选用 7、纸箱强度、抗压、堆码的定义、计算和意义,影响抗压的因素 8、安全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第六章 1、塑料容器设计的一般程序,注射、模压成型工艺及特点 2、注射、模压容器的主要设计要素(壁厚、流动比、脱模斜度、支撑结构、加强筋、圆角、分型线、表面型面、铰链的设计) 3、中空吹塑的工艺特点、结构要点(几何形状及设计要点、吹胀比、延伸比、垂直载荷强度、容器刚度、强度薄弱部位结构设计、瓶口结构、圆角、起模斜度、合模线、毛边、自动罐装对瓶子的造型要求) 4、中空吹塑容器壁厚的表达和确定方法 5、热成型容器的加工工艺、特点、设计要点 6、真空成型制品的结构设计要点(几何形状、外观、模壁斜度、片材厚度、制品厚度) 7、泡沫成型制品的加工工艺、特点、结构设计要点(壁厚、制品边缘、圆角、脱模斜度、分型面、出料口) 8、影响注射和模压尺寸精度的因素,设计时如何应用 第七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