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

技术标准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ulti-objectiv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buildings in cold regions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前言

为了落实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编制了《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优化设计流程;4. 性能目标;5. 优化设计参量;6. 约束条件。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学会负责管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技术标准》编制组(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66号1510信箱,邮政编码150006)。

本标准主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XXXXXX

XXXXXX

目次

1总则 (1)

2 术语 (3)

3优化设计流程 (6)

3.1一般规定 (6)

3.2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 (7)

3.3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 (9)

3.4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 (10)

4性能目标 (12)

4.1一般规定 (12)

4.2建筑能耗性能目标 (12)

4.3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目标 (13)

4.4建筑结构性能目标 (14)

4.5建筑碳排放性能目标 (14)

4.6建筑经济性能目标 (15)

5优化设计参量 (16)

5.1一般规定 (16)

5.2形态空间类优化设计参量 (16)

5.3材料构造类优化设计参量 (17)

5.4设备运行类优化设计参量 (18)

6优化约束条件 (20)

6.1一般规定 (20)

6.2优化设计参量约束条件设定 (20)

6.3性能目标约束条件设定 (21)

6.4边界参量约束条件设定 (21)

本标准用词说明 (23)

引用标准名录 (24)

1 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改善寒地人居环境,规范和指导寒地建筑设计,使其多性能目标优化做到技术先进、准确适用、科学客观,制定本标准。

1.0.1 寒地环境气候恶劣,全年温度、日照时长波动大。维持人居环境舒适度所需的建筑能源消耗大,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0.6%,其中北方采暖地区的单位面积能耗约为非采暖地区的4倍,因此寒地建筑性能优化潜力更大。寒地建筑性能受到日照辐射、温湿度、天光亮度和风向风速等多环境因素影响,设计参量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高,通过对设计参量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的各项性能。因此,在寒地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关注建筑设计参量改变对建筑性能的影响,并加以科学优化,对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寒地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1.0.2本标准规定了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技术流程,以及性能目标、优化设计参量和优化约束条件设定方法。

1.0.2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技术流程由建筑与环境信息集成、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关系建构和多性能目标优化搜索三组逐层递进的子流程构成。技术标准规定了各流程阶段的相应成果和上下游数据,建筑设计人员可对照本标准进行流程梳理和数据准备,为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依据。

1.0.3 本标准适用于寒地新建或改扩建建筑项目的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过程。

1.0.3 本标准对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过程进行了规范,可以应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建筑项目的方案设计、扩初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

1.0.4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是进行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的前提条件。本标准重点阐述了与寒地建筑设计主要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设计过程相关的内容,并未涵盖建筑所应有的全部性能要求,故当涉及到本标准未提及内容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如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GB/T 50908-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 51141-2015、《绿色照明检测及评价标准》GB/T 51268-201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JGJ 129-200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建筑热环境测试方法标准》JGJ/T 347-2014、《建筑遮阳热舒适、视觉舒适性能检测方法》JG/T 356-2012以及现行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11-938-2012等。

2 术语

2.0.1 寒地建筑

位于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建筑。

2.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中将我国划分为5个一级热工分区。严寒地区是指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5天的地区;寒冷地区是指最冷月平均温度满足-10℃~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90~145天的地区。寒地建筑即位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

2.0.2 建筑能耗

广义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设计、材料制造、建筑施工,一直到建筑使用和拆除的全过程能耗。狭义的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运行能耗,是建筑在运行维护阶段人们日常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设备等的能耗。

2.0.2 单位建筑能耗是反映建筑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为兼顾计算效率与准确性,寒地建筑能耗常以建筑运行能耗计算,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建筑采暖能耗。

2.0.3 性能目标

建筑设计过程中追求优化的建筑性能水平。

2.0.3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都有一个或多个追求目标,寒地建筑性能优化设计的性能目标主要包括建筑能耗性能、物理环境性能、结构性能、碳排放性能、经济性能等建筑性能指标的优化。性能目标可以用设计变量的函数来加以描述,在优化设计中称为目标函数。当给定一组设计变量值时,就可计算出相应的目标函数值。目标函数通常有显式和隐式两种表现形式:前者指具体的函数方程;后者没有明确的函数式,指基于仿真模拟法、人工神经网络等程序计算的结果,是一种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的映射关系。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的目标函数常常是基于模拟结果、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隐式目标函数。

性能目标优化过程就是通过对设计参量的优化选择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佳值的过程。最佳值可能是极大值,也可能是极小值,利用目标函数值来衡量方案的优劣。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搜索的过程中,目标函数可直接或经过转换后作为评价解适应度的函数。

2.0.4多性能目标优化

多个性能目标在耦合状态下寻求相对最优解的过程。

2.0.4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过程是指在多个目标函数共同作用下,通过限定建筑设计参量的值域范围,使多个性能目标函数通过耦合运算,在限定区域得出建筑设计参量的最优解的优

化过程。

2.0.5 优化设计参量

拟通过调整其数值来改善性能目标的建筑设计参量。

2.0.5 在构成一项建筑设计方案的全部参数中,可能有一部分参数根据实际情况预先确定了数值,它们在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另一部分参数则是需要优选的参数,它们的数值在优化设计过程中是变化的,这类参数称为优化设计参量。

优化设计参量的数目越多,其设计空间的维数越高,能够组成的设计方案的数量也就越多,因而设计的自由度也就越大,从而也就增加了问题的和复杂程度。一般来说,优化设计搜索过程的计算量是随优化设计参量数目的增多而迅速增加的。因此,应该恰当地确定优化设计参量的数目。本标准中的优化设计参量主要指对优化设计性能目标具有显著影响的建筑设计参量,包括建筑形态、围护结构构造、设备运行参数等。

2.0.6解空间

指优化问题所有可行解集合构成的优化搜索空间。

2.0.6 解空间亦被称为可行域、可行集或搜索空间。建立建筑多目标优化模型时,必须选定n个建筑优化设计参量,并使其满足问题约束。一组优化设计参量的可能取值构成了一个n 维向量,称为设计向量,亦被称为可行解,所有可行解构成的向量空间即为解空间。解空间的维度与优化设计参量个数相等,是优化问题的初始候选解决方案集,也是建筑多性能目标导向下优化设计方案的搜索空间。

2.0.7非支配解

假设任何二解S1及S2对所有目标而言,S1均优于S2,则我们称S1支配S2,若S1的解没有被其他解所支配,则S1称为非支配解。

2.0.7 非支配解亦被称为非劣解,在某个非支配解的基础上改进任何目标函数的同时,必然会削弱至少一个其他目标函数。所有坐落在非支配解集中的解皆不被解空间内的其它解支配,因此非支配解较其他解而言拥有最少的目标冲突,可提供设计者一个较佳的选择空间。

2.0.8非支配解集

在解空间中,所有非支配解的集合被称为非支配解集。

2.0.8解空间可以被划分为非支配解组成的非支配解集,以及非支配解集之外的解。非支配解集内的解在目标性能的表现上要优于解空间内的其它解,因此多目标优化搜索需要使搜索到的解尽可能逼近非支配解集并且具有多样化特征。在实际的优化搜索中,通过增加迭代次数来逼近非支配解集。可将不同代解在同一图表中绘制,观察解的收敛情况。

2.0.9建筑与环境信息集成

基于建筑、环境数据潜在互动作用规律,应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将离散分布的建筑信息和环境数据有序组织为具有参数约束关系的系统模型的过程。

2.0.9建筑植根于自然环境,建筑性能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化;同时,建筑几何、材料、构造和运行性能表现差异也影响着其所在室外环境性能。因此,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互动作用。建筑环境信息集成过程并非仅是对上述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而是在对建筑、环境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应用参数化编程和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建立建筑信息、环境信息和建筑与环境交互信息的参数约束关系;应用建筑性能模拟技术,基于环境信息计算相应的建筑性能数据;建立建筑信息、环境信息和性能数据的参数约束关系,使建筑环境信息由无约束的离散分布状态转变为基于建筑环境互动作用规律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模型。

2.0.10建筑性能映射

包含名词和动词两方面含义。名词含义为建筑设计参量与建筑性能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动词含义为建构建筑设计参量与建筑性能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2.0.10“映射”的名词含义为两项元素集合之间的元素对应关系,动词含义为建构两项元素集合之间的元素对应关系。本标准所讨论的建筑设计参量与性能映射关系建构是指建构建筑设计参量与建筑性能目标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

2.0.11边界参量

在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过程中非优化设计参量的其他设计参量或模拟设定参量。

2.0.11 本标准中的边界参量主要包括性能模拟边界条件参量、遗传优化边界条件等,其表现形式多为常量。

2.0.12约束条件

符合设计任务、客观规律要求的优化设计参量数值以及相互关系的限制条件。

2.0.12 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不仅要使选择方案的目标性能逼近最优,还必须满足在实际设计任务中的设计条件和客观规律限制要求,这样所得到的解才是可行的。一个可行设计必须满足相关设计限制条件,这些设计限制条件称为约束条件。

根据建筑多目标优化约束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边界类约束和固有约束,边界类约束又称实际约束,是按实际要求限定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固有约束是依据客观规律、设计标准所导出的,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如建筑结构性能目标优化设计时构件需满足的强度和刚度条件。

3 优化设计流程

3.1 一般规定

3.1.1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宜包含以下三组子流程,各子流程逐层递进。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下内容进行微调,但应做出说明。

1)子流程一: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

2)子流程二: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

3)子流程三: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

3.1.1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是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的第一项子流程,宜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展开。建筑设计者通过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构建包含建筑、环境和性能信息的多学科数据的系统模型。

若该子流程在应用中存在建筑信息不完善的问题,宜基于相关标准限值或参考同类型工程案例在合理范围内预设相关参数,待其确定后,通过参数调整来更新建筑、环境与性能信息,无需重新进行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

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是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的第二项子流程,可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扩初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展开。映射的输入与输出参量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通过敏感性分析、相关性实验来确定映射输入与输出参量类型,选取n个设计参量和m个建筑性能目标,建立起从n维建筑设计向量空间到m维建筑性能目标函数空间的映射模型。该子流程构建的映射模型是进行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的必要条件。

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是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的第三项子流程,可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扩初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展开。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以子流程二中构建的设计参量与性能映射模型计算适应度函数,基于子流程一构建的建筑环境信息模型展开优化设计参量数值寻优。该子流程在设定的迭代次数内以建筑性能目标为导向,得到的设计参量解集逐代向性能目标更优的范围收敛。

3.1.2优化设计工具应采用可靠且得到广泛验证的软件工具。

3.1.2优化设计工具应保证可靠性,因此应尽量采用可靠软件开发企业或专门科研机构开发的多目标优化设计软件,以保证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科学性。

3.1.3优化算法应具备多性能目标寻优能力。

3.1.3Zitzler和Thiele在20世纪末相继提出了SPEA(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和SPEA2遗传优化算法。SPEA与SPEA2算法能够借助外部种群来保存迭代计算过程中获得的非支配解,并按一定比例将保留的非支配解引入下一轮迭代计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遗传优化效率。同时期,NSGA-II算法也被提出。相比NSGA算法,NSGA-II算法整合了快速非支配排序算法,将父代种群跟子代种群进行交叉,降低了计算繁复度,同时引入了精英保留策略,提高了优化精度与速度,而且应用了拥挤度及其比较算子,更好地保留了种群多样性。2008年,Bader和Zitzler提出了基于超空间指标考虑的超空间体估算多目标优化算法(Hypervolume Estimation Algorithm, HypE),该算法强化了解集质量评价方式,达成了对非支配解集的量化评价,利于获得分布更均匀的建筑设计参量相对最优解,更适于应对性能目标较多的建筑设计问题。

3.2 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

3.2.1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启动于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案阶段,并可根据扩初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信息集成需求,补充、更新建筑、环境和性能信息。

3.2.1方案阶段的建筑设计决策是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决策制定的基础。若建筑设计前期对于建筑、环境和性能信息的考虑不全面,会导致方案阶段设计决策制定过程缺乏多学科数据支持,影响建筑的多性能水平。因此,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应启动于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案阶段。

3.2.2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上游数据为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建筑信息,以及建筑基地周边地貌、气候、毗邻建筑等环境信息。

3.2.2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上游数据包括需集成的建筑信息和需集成的环境信息两方面,其为建筑优化设计参量和性能目标选择提供了类别选择。

建筑信息包括建筑形态空间几何信息,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和构造信息,以及建筑运维信息。建筑形态空间几何信息包括建筑平面形式、建筑体量和建筑开窗三类,其中建筑平面形式类参量包括建筑开间、进深、平面几何形式、建筑朝向等内容;建筑体量类参量则包括建筑层高、层数、建筑形体缩放、旋转和倾斜控制参量等内容;而建筑开窗类参量则包括了开窗形式、角度、各朝向窗墙比、开窗高度、宽度和窗台高度参量等内容。构造与材料信息包括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热工参数、力学性能参数、材料厚度等。运行信息则包括空间使用时间和运行负荷两方面内容。空间使用时间包括单位面积人员数量,采暖、制冷和人工照明设备运行时间,通风时间等;运行负荷则包括单位面积建筑采暖、制冷、照明设备负荷,设备启动条件如制冷设备启停温度,采暖设备启停温度和冷热风供给温度等。

环境信息包括了地域气候和场地环境两方面信息。地域气候信息是建筑所处地区、城市的典型年气候数据,具体包括地理坐标数据、环境逐时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数据、室外逐时风速与风向信息、日照直射辐射量、散射辐射量、日照直射照度、天空散射照度、水平全局照度和逐时气压等信息。场地环境信息则是建筑场地地形、周边建筑、道路关系情况。场地地形信息则主要为场地高程信息,以及能够对场地局地风环境和日照辐射、自然采光产生影响的地形信息。周边场地建筑信息具体包括场地内既有建筑信息、对拟建建筑形成日照遮挡的周边建筑信息以及对场地局地风环境能够产生显著影响的周边建筑信息。道路信息则具体包括场地周边道路分布信息和高程信息。

3.2.3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阶段成果为建筑环境信息模型,下游数据为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信息和建筑性能信息。

3.2.3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下游数据包括集成的需优化设计参量信息和建筑性能信息。可依据优化需求选择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信息和建筑性能信息,其为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需优化设计参量信息可为建筑形态、构造、运行等方面的参量信息,例如:建筑形态参量信息有建筑朝向、平面形式、体形系数、建筑层高、开间进深比、窗墙比等;建筑构造参量信息有材料种类、构造方式、保温层厚度、窗构造形式、玻璃性能、材料力学性能等;建筑运行信息有设备类型、设备运行模式、设备运行时间、设备运行效率等。

性能信息可为建筑能耗性能、物理环境性能、结构性能、碳排放性能、经济性能等内容。例如,建筑能耗性能信息可包含采暖能耗、制冷能耗、照明能耗、设备耗能等信息。物理环境性能信息可包含热舒适性能、自然采光性能等信息。结构性能信息可包括抗震性、耐久性等信息。碳排放性能信息可包含建筑运行维护阶段的碳排放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等信息。经济性能信息可包含建筑施工阶段的一次性经济投入及建筑全生命周期总经济投入等信息。

3.2.4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需依托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建筑性能模拟技术和参数化编程技术。

3.2.4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整合了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建筑性能模拟技术和参数化编程技术。建筑信息建模技术是实现建筑信息、环境气候数据和建筑性能信息集成的技术基础;建筑性能模拟技术是建筑性能信息集成的技术基础;参数化编程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信息平台的数据交互和关联。

3.2.5建筑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不仅需集成建筑信息和环境信息,还应建立建筑信息之间、

建筑、环境和性能信息之间的参数化关联关系。

3.2.5建筑环境信息集成是后续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映射关系建构子流程的基础,后者需要基于前者所集成的建筑、环境与性能信息进行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映射关系建构。同时,在寒地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过程中,建筑与环境信息集成还应实现多学科数据的有序叠加和参数关联,提高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信息化水平。

3.2.6建筑环境信息模型宜具备集成标准形态建筑信息和非标准形态建筑信息的能力。

3.2.6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建筑形态更加自由,建筑美学愈发多元,因此建筑环境信息模型具备同时集成标准建筑形态和非标准建筑形态的能力十分重要。

3.3 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

3.3.1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启动于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后,其基于子流程一集成的建筑、环境和性能信息建构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的映射关系,可在方案阶段、扩初阶段和施工图阶段根据建筑与环境信息更新情况多次展开。

3.3.1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在建筑环境信息集成基础上,建立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与建筑性能目标的映射关系。该流程适用于建筑设计过程的任何阶段,可展开多次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

3.3.2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上游数据为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信息和建筑性能信息。

3.3.2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上游数据即建筑信息与环境信息集成子流程的下游数据。对于基于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映射建模过程需采用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信息和建筑性能信息进行映射模型训练、校正和验证。建筑设计参量需根据设计规律和实际工程项目情况确定,由于建筑设计中的变量多为具有一定模数的离散变量,设计参量在不同维度上可选择不同的步长,依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维度的上下限值。建筑性能目标信息依据子流程一中建立的建筑与环境、性能信息之间的参数化关联关系生成。

3.3.3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阶段成果为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模型,下游数据为建筑多性能数据。

3.3.3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模型是优化搜索过程中适应度函数计算的基础,其数据表现为不同建筑优化设计参数组合下的建筑多性能数据。

3.3.4 建立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模型可采用统计学模型、性能仿真模拟软件、机器学习工具等。

3.3.4统计学模型可基于数学统计方法,通过试验测定数据,经过数理统计法求得各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之间的映射关系。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机器学习技术工具能够在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中基于建筑设计参数预测建筑相关性能指标。相比于统计学模型预测值,神经网络模型与支持向量机模型等工具的预测值与目标值呈现出更高的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性能仿真模拟软件可通过建筑性能仿真模拟获得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数据组,为统计学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3.3.5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的上游数据建筑优化设计参量和相应的建筑性能目标参量数据组值域应符合实际工程项目可行性要求,且满足拟优化问题可能性探索需求。

3.3.5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上游数据中的建筑优化设计参量值域应根据建筑、结构和暖通空调设计相关规范和建筑功能需求确定,且设计参量步长符合建筑模数。如:面宽和进深作为设计变量宜以100mm为模数确定取值,其上下限设置要满足设计规范和建筑功能需求;而构造层厚度作为设计变量宜根据具体构造设计问题设置10mm、30mm等取值模数,其上下限设置要满足施工情况,使其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同时,优化设计参量值域和步长的确定也要参考其与性能目标的敏感性和相关性水平,且满足拟优化问题可能性探索需求。

3.4 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

3.4.1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启动于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后,其以子流程二得出的映射模型评价可行解性能目标水平,展开多性能目标导向下的建筑设计参量优化搜索,可在方案阶段、扩初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多次展开。

3.4.1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在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子流程的基础上,根据映射模型在建筑设计解空间内进行寻优搜索。本标准建议采用启发式算法,以迭代改进模式逐步趋近所优化问题的相对最优解,初代种群数对优化搜索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应结合优化设计问题特征及解空间规模来确定初始种群数,较高的种群数利于充分探索建筑设计可能性,但也会增加优化设计耗时,若种群数过低则会导致建筑设计可能性探索不充分;同时,采用的映射模型类型对优化搜索耗时也有显著影响,相比建筑性能仿真模拟软件,基于统计学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映射模型往往预测效率更高。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能在多性能目标导向下,对解空间范围内的建筑设计参量数值展开优化,可应用于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多个阶段。

3.4.2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上游数据为建筑环境信息模型输出的建筑优化设计参

数组,以及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映射模型输出的建筑多性能目标信息。

3.4.2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上游数据分别来自子流程一建筑环境信息模型输出的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信息,以及来自子流程二映射模型输出的建筑设计参量优化数值相应的建筑性能目标信息。优化搜索算法以建筑性能目标为适应度评价指标,评价在迭代过程中每一代解的适应度水平,每一个适应度会有对应的建筑优化设计参量数值。达到较优建筑性能目标水平的解会在优化搜索中被认定具有较高的适应度从而被筛选出来并保留。

3.4.3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阶段成果为多性能目标权衡考虑下的建筑设计非支配解集,下游数据为相对最优的建筑优化设计参量数值组。

3.4.3作为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阶段性成果的建筑设计参量非支配解集应已收敛,且未陷入局部最优。下游数据来源于对非支配解集的筛选和决策,设计者应提出对优化解集的合理评价方法,以得出相对最优建筑优化设计参量数值组。

3.4.4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依托遗传优化搜索技术、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建筑多性能预测技术展开。

3.4.4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是遗传优化搜索、建筑环境信息建模和建筑多性能预测的耦合工作过程。

3.4.5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子流程计算得出的非支配解集宜表达为多轴向的二维解集图。

3.4.5多性能目标导向优化搜索需考虑的建筑性能多为3-5项,得出的非支配解集数据点在多个维度下存在分析困难,在进行决策筛选时不能直观反映各非支配解的数据特征及与其它解之间的关联关系,且高维优化结果难以用二维图像呈现。因此,需要采用降维方法绘制不同性能之间的二维解集图。如果得出的非支配解集个数较多,或是需要进一步了解非支配解之间的联系,可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数据特征的解归为一类,利用箱线图分析每一类内部的数据特征,辅助进行设计决策。

4 性能目标

4.1 一般规定

4.1.1应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与设计问题特征确定性能目标,且选取过程应基于建筑的地域性,与建筑性能评价指标紧密结合。

4.1.1 性能目标决定着建筑性能优化的方向与结果,代表了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旨在实现的建筑性能,应体现建筑的地域性需求。建筑能耗性能、物理环境性能、结构性能碳排放性能、经济性能等性能指标经常作为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可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要求和设计问题特征选取不同的建筑性能作为性能目标。

4.1.2应兼顾建筑各性能要求选取性能目标,所选择的性能目标间宜具有负相关关系,实现多性能目标的权衡考虑。

4.1.2相同建筑设计参数的调整对于不同建筑性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甚至是存在矛盾关系的。建筑设计中可能涉及的矛盾性性能较多,若不便于同时选取,则需要在呈现负相关关系的两类建筑性能中至少各选择一项来制定性能目标,实现对建筑性能的复合权衡考虑。

4.1.3应选取与拟解决的设计主要矛盾问题紧密相关的建筑性能作为性能目标。

4.2 建筑能耗性能目标

4.2.1寒地建筑能耗性能目标应能反映寒地建筑能耗情况,应以采暖能耗为主,宜同时考虑制冷能耗、照明能耗和通风能耗、主要功能设备能耗等。

4.2.2 寒地公共建筑能耗性能目标宜以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量计算,单位可为kW·h/(m2·a)、kgce/(m2·a)、Nm3/(m2·a)、GJ/(m2·a);居住建筑能耗性能目标宜以户均年能耗量计算,单位可为[kW·h/(a·H)]和[m3/(a·H)]。

4.2.2 根据《民用建筑能耗分类及表示方法》GB/T34913-2017建筑能耗涉及的能源种类为电力、化石能源、冷/热量等。其中冷/热量(单位:GJ)可按标准所述方法折算为电力(单位:kW·h)或化石能源(标准煤/标准天然气)(单位:kgce/ Nm3);化石能源按照其对应的供电能耗折合,其中标准煤为1kW·h电=0.318kgce,标准天然气为1kW·h电=0.2m3。本标准推荐公共建筑综合能耗性能目标采用单位面积年耗电量kW·h/(m2·a)为单位,亦可根据能耗的不同类型采用[kgce/(m2·a)](标准煤能耗)、[Nm3/(m2·a)](标准天然气能耗)、[GJ/(m2·a)](冷热量能耗)等单位;而居住建筑能耗性能目标则

宜以户均年能耗量计算各项能耗指标[kW·h/(a·H)]和[m3/(a·H)]。

4.2.3 所选取的寒地建筑能耗性能的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全年8760小时运行时间内的建筑能耗水平。

4.2.3 建筑能耗性能目标指的是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运行能耗,包括由外部输入、用于维持建筑环境(如供暖、供冷、通风和照明等)和建筑内各类活动的用能,不包括建筑材料制造和建筑施工过程的用能。由于建筑能耗与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关系密切,因此,寒地建筑性能评价指标应采用能够反映周期性变化的建筑全年运行能耗水平。

4.3 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目标

4.3.1 寒地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目标应能反映使用者对环境的舒适度感受,宜涵盖热舒适性能、天然采光性能、自然通风性能、声环境性能等。

4.3.1 寒地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目标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适性,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寒地常见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目标有热舒适性能、天然采光性能、自然通风性能、声环境性能等。可根据拟解决的主要设计问题和使用者需求,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进行选取。

4.3.2寒地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目标应以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且计算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多评价指标对同一性能目标进行多方面评价。

4.3.2 寒地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目标应以常用的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现行标准与规范、国内外权威学术文献中的评价指标。例如:热舒适性能目标宜基于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PD)两项指标展开评价。计算条件允许时,寒地建筑热舒适性能目标可采用考虑全年工作时间内热舒适总体水平的全年热不舒适时间百分比(TPMVD)评价寒地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能。对于自然采光性能,性能目标宜兼顾采光系数等静态性能指标采光系数(Daylight Factor,DF)以及全天然采光评价(Daylight Automony,DA)和有效天然采光照度评价(Useful Daylight Illuminances,UDI)等动态性能指标。计算条件允许时宜考虑眩光性能评价,可以用UDI2000评价建筑眩光性能,计算条件允许时宜以DGP评价建筑眩光性能。

4.3.3 寒地建筑物理环境性能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建筑全年8760小时运行时间内的建筑物理环境性能水平。

4.3.3 由于建筑物理环境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显著,因此,寒地建筑物理环境性能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建筑物理环境的周期性变化。

4.3.4当建筑过大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对建筑物理环境性能进行一次性评价或一次性评价结果不准确时,可对建筑进行分区域评价。

4.3.4当建筑体量过大、形体较为复杂或空间类型较多,无法对建筑物理环境性能进行一次性评价或一次性评价结果不准确时。可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以具有相似物理环境性能为依据对建筑物理环境进行分区后进行评价。

4.4 建筑结构性能目标

4.4.1 寒地建筑结构性能目标应能反映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性能或安全性能,宜涵盖建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防火性、防水性等。

4.4.1 寒地建筑结构性能目标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防灾性能,使建筑物的耐久性、使用安全系数增高。可根据拟解决的主要设计问题进行目标选择,在提高建筑物的抗灾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建筑物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4.4.2 寒地建筑结构性能目标应以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且计算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多评价指标进行多方面评价。

4.4.2 寒地建筑结构性能目标应以常用的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现行标准与规范、国内外权威学术文献中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涵盖对于正常条件下结构可靠性和意外灾害条件下结构防灾性能的度量标准。当计算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多指标进行多方面评价,使建筑性能的优化更加全面。

4.4.3 寒地建筑结构性能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结构性能水平。

4.4.3 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对于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等重要评价内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即设计使用年限内进行评价的,因此寒地建筑结构性能评价指标应能反应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结构性能水平,使优化结果满足其在使用年限内的结构性能需求。

4.4.4 当建筑结构过于复杂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对建筑结构性能进行一次性评价时,可对建筑进行分区域评价。

4.4.4 当建筑结构过于复杂,如采用多种结构组合的建筑,或者不同部分建筑结构需满足的性能标准不同等情况时,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对建筑结构进行分区,一般以同类结构或满足相近的结构性能目标等作为分区的标准。

4.5 建筑碳排放性能目标

4.5.1 寒地建筑碳排放性能目标应能反映建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能力,应包括二氧化碳排放

量,宜同时考虑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的排放量。

4.5.1由于二氧化碳是建筑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寒地建筑碳排放性能应主要考虑二氧化碳排放量,如计算条件允许,宜增加对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的考虑。

4.5.2寒地建筑物碳排放性能目标宜以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量进行评价,当计算条件允许时宜同时考虑材料生产阶段、施工建造阶段、拆解阶段及回收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整体评价。

4.5.2 依据《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CECS374-2014,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为材料生产阶段、施工建造阶段、运行维护阶段、拆解阶段及回收阶段5个单元过程。建筑运行维护阶段的碳排放量是建筑全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可用建筑运行维护阶段的碳排放量直接进行建筑碳排放量评价。若计算条件允许,可同时考虑材料生产阶段、施工建造阶段、拆解阶段及回收阶段的排放量进行全方位、精确评价。

4.5.3 寒地建筑碳排放性能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碳排放性能水平。4.5.3 建筑碳排放过程始终贯穿从材料生产阶段至回收阶段的全建筑生命周期,因此寒地建筑碳排放性能评价指标应能体现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建筑总体碳排放水平。

4.6 建筑经济性能目标

4.6.1 寒地建筑经济性能目标应能反映建筑全生命周期总经济投入或工程建设一次性经济投入水平,宜包括建筑运行阶段费用或建筑工程材料费,可同时考虑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等。

4.6.1 建筑的经济投入主要为建筑施工建造阶段的一次性经济投入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总经济投入。建筑运行阶段的费用是建筑全生命周期总经济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用其代替建筑全生命周期总经济投入进行经济性评价。由于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等因地域、政策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由材料费代替建筑施工建造阶段的一次性经济投入可兼顾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当计算条件允许时可进一步考虑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等进行全方面评价。

4.6.2寒地建筑经济性能目标应以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且计算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多评价指标进行多方面评价。

4.6.2寒地建筑经济性能目标应以常用的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现行标准与规范、国内外权威学术文献中的评价指标。例如可基于施工成本进行经济性评价,若计算条件允许时,可结合效费比进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经济性评价。

5 优化设计参量

5.1 一般规定

5.1.1优化设计参量应基于地域性特征选择,且必须符合建筑设计和施工建造客观规律。

5.1.1寒地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不仅要回应寒地气候特征,紧密结合室外温度、光环境和日照辐射影响等气候条件,还必须符合设计建造客观规律。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建筑设计任务选择建筑形态空间、材料构造和设备运行等设计参量作为优化设计参量。

5.1.2寒地建筑优化设计参量应与建筑性能目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性水平可基于仿真模拟实验确定。

5.1.2寒地建筑优化设计参量需与建筑多性能目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水平,因为若所选取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与多性能目标相关性低,将无法通过所选取设计参量的数值调整来优化建筑多性能目标,优化设计过程也难以收敛。考虑到实地测量不适于新建建筑,故可以采用仿真模拟实验来确定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与多性能目标的相关性水平。

5.1.3通过建筑性能仿真模拟实验确定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相关性水平的过程中,宜以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为变量,通过逐项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获得优化设计参量与多性能目标数据组,再应用统计分析工具,通过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等确定优化设计参量与多性能目标的相关性水平。

5.1.3 多设计参量综合作用下建筑性能变化难以反映单个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的相关性,需要进行控制变量实验。根据设计参量的约束条件分别设定控制变量实验中各项设计参量的值域和模拟数值步长,从而使控制变量实验能够符合实际工程客观规律。控制变量实验结果不仅能反映建筑优化设计参量与性能目标之间的量化关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筑优化设计参量对性能目标的影响程度。

5.2 形态空间类优化设计参量

5.2.1 影响建筑能耗性能的形态空间类设计参量可从影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面积和日照得热等方面考虑,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朝向、平面形式、体形系数、建筑层高、开间进深比、窗墙比。

5.2.1调整建筑体形系数、平面形式等参量可改变建筑自身与周围环境热交换面积,从而影响建筑能耗;调整建筑朝向、窗墙比等参量可改变建筑日照得热量,从而影响建筑能耗。

5.2.2 影响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的形态空间类设计参量主要考量对建筑光环境、风环境、声环境以及热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开间、建筑进深、开间进深比、体形系数、建筑层高、窗宽、窗高、窗墙比、窗台高度、开窗位置。

5.2.2 调整建筑开间、窗台高度、窗高、窗宽等会对建筑采光情况产生影响;调整开窗位置等会对建筑通风效果产生影响;调整建筑层高、开间进深比等会对建筑声场分布产生影响;而调整体形系数、窗墙比等会对建筑热环境产生影响。

5.2.3 影响建筑结构性能的形态空间类设计参量主要考量对建筑主体结构抗震性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开间、建筑进深、开间进深比、墙柱尺寸、建筑层高、建筑高宽比、开窗位置、窗墙比。

5.2.3 调整建筑开间、建筑进深、开间进深比、建筑层高等可改变建筑形体,从而影响建筑抗震性;墙柱尺寸、开窗位置、窗墙比等可改变主体结构自身力学特性,从而影响建筑抗震性。

5.2.4 影响建筑碳排放性能的形态空间类设计参量可从影响建筑施工工程量和建筑运行阶段能耗等方面考虑,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开间、建筑进深、建筑层高、建筑体形系数、窗墙比、。5.2.4调整建筑开间、建筑进深、建筑层高等可改变建筑施工工程量,从而影响建筑碳排放量;调整建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可改变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从而影响建筑碳排放量。5.2.5 影响经济性能的形态空间类设计参量主要考量对建筑工程量和建筑能耗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开间、建筑进深、建筑层高、建筑层数、墙柱尺寸、窗墙比。

5.2.5调整建筑开间、建筑进深、建筑层高、建筑层数、墙柱尺寸、窗墙比等形态空间类设计参量可改变建筑工程量,从而影响建筑工程建设一次性经济投入;调整外墙厚度、窗墙比等可改变建筑能耗,从而影响建筑全生命周期总经济投入。

5.2.6形态空间类优化设计参量选取应结合经济、技术水平以及实际应用情况综合考虑。

5.2.6形态空间优化设计参量是影响建筑外观以及建筑预算的重要因素,在选取时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条件,考虑优化设计参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经济合理性,综合权衡后进行选择。

5.3 材料构造类优化设计参量

5.3.1 影响建筑能耗性能的材料构造类设计参量可从建筑内外传热效率和材料蓄热能力等方面考虑,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热工特性、保温构造方式、材料厚度、窗构造形式、玻璃性能。

2020全国建筑学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2020全国建筑学专业大学排名 建筑学专业简介 建筑学专业,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在通常情况下,以及按其作为外来语所对应的词语(由欧洲至日本再至中国)的本义,它更多的是指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 建筑学的毕业生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市政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设计部门从事各项设计工作,在房地产部门从事建筑策划与管理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基础课:建筑概论、建筑美术(一.素描)、建筑阴影与透视、建筑构成、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制图与表达、建筑美术(二.水彩/水粉)、建筑设计基础(二)、风景园林建筑、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一)、建筑美术(三.素描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专业外语阅读、建筑构造(一)、建筑美术(四.马克笔)、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建筑物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二)、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原理(一)、室内设计、建筑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三)、建筑项目管理、环境心理学、地基基础。 培养要求 1.要求:建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工程技术、环境和空间表现、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方式: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并重的方式,强调"进校不离岗"。 核心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 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国内土木工程EI与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 《中外公路》 《现代隧道技术》 《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

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 《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 《现代矿业》(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 《建筑工业》(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 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 /95758X/ 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确认为核心期刊,并在建筑类核心期中列首位;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

中国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doc

2019中国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中国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 2015中国大学建筑学专业排行榜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5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 1 建筑学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清华大学 2 中国研究型中国顶尖大学 2 建筑学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东南大学25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 3 建筑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20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 3 建筑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同济大学22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 3 建筑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天津大学23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 3 建筑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华南理工大学27 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3 建筑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重庆大学33 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3 建筑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33 专业型中国知名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武汉大学 5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浙江大学 6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南京大学8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12 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湖南大学28 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大连理工大

学30 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北京交通大学46 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西南交通大学61 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郑州大学64 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合肥工业大学68 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福州大学77 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昆明理工大学109 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沈阳建筑大学258 应用型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北京建筑大学276 应用型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天津城建大学367 应用型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苏州科技学院367 应用型9 建筑学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央美术学院专业型中国顶尖大学

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0引言 建筑学专业教育作为实践性的职业教育,需要针对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目标,完善专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培养手段;同时,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下,建筑学专业教育必须在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又使其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终生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结合建筑学专业评估和注册建筑师考核制度,在教学体系、内容、方法上逐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并形成自己的专业教育特色与优势。 1机遇与挑战 始于1992年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及其评估制度,本身就是对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其专业教育标准的制定与评估机制广泛借鉴了欧美高校的先进经验,与我国高等院校未来十年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内涵高度契合;而基于专业评估制度的建筑学专业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完善,已形成了非常成熟、高度市场化、极具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在国际层面最开放、最具竞争力的专业教育平台之一。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与竞争压力,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应通过体系化的改革进程,将我国

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与实践机会,转化为专业教育的竞争优势和创新潜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1.1国际化进程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的再思考 建筑学专业是我国最早开展职业教育评估的专业之一,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国内于1992年开始专业教育评估,1995年开始实施注册建筑师制度。2006年开始,由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的建筑教育评估认证机构发起,正式开始讨论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国际互认,经过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开的两次认证圆桌会议,2008年4月,上述机构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共同签署了《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实质性对等协议》,简称《堪培拉协议》[1]。该协议是国际上第一个关于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认证的多边互认协议。加入《堪培拉协议》,标志着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认证体系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以此为契机,国内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但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长期存在的学制过长、专业学位重复[2]等不合理现象,将使我国学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建构多出口的学制体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是提升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自主创新已成为建筑设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团队协作精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在国外,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至少为一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色色,不象国内,我们都是绝对的理科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它确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介于文理之中。但国外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有这门学科,而中国建筑专业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学现在有张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研究室,但却没有建筑学的学生。因此从基本出发点来说,中国的建筑教育存在极大的误区。 有多少中国的“知识分子”能知道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的区别?恐怕少的可怜。我有时会费很大的劲去解释,这么多年来,至少解释了几十次了。对于建筑和土木的区别,以及怎样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的含义,那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也不是我现在力所能及的。 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说,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术要求,也凝聚着审美心理。譬如,结构——怎样保证房屋的牢固,设备——供排水,通风及空调,电器设备,物理环境——隔热保温,光学照明,声响,建筑同城市的关系——交通,绿化等等。因此建筑师的工作是给建筑一个大的框架,他要协调这方方面面,试图最好的满足要求。而土木结构师负责的只是建筑结构这一个方面。建筑师是整个工程的LEADER.建筑从无到有,这一步至为关键,也确实最难,最有挑战性。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的建筑系的学生都会明白。而国内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

在这一层次。所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常培养出画图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师。 更进一个层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LIVING STYLE)。环顾中国的建筑师,能关注到这一层次的非常少,中国的建筑师的作品经不起推敲,没有深度,也与他们缺乏对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关。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中国的建筑师,缺乏这种思考,他们擅长的是对建筑大师作品具体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对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国内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再往高的层次上说,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我们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前,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崇拜,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为什么北京的四合院,以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创造优秀的土木建筑工程,特设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第二条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简称詹天佑大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于1999年联合设立,是“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奖项,是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之一。 (注:“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于2001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首批核准登记,包括詹天佑大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奖。)第三条本奖项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联合颁发,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等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进行。 第四条本奖项的奖励对象是: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本奖项应充分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权威性”。

第五条本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获奖工程一般不超过30项,必要时可设立“特别奖”。 第二章评选工程范围及申报条件 第六条本奖项评选范围包括下列各类工程: 一、建筑工程(含高层建筑、大跨度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小区工程等); 二、桥梁工程(含公路、铁路及城市桥梁); 三、铁路工程; 四、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工程; 五、公路及场道工程; 六、水利、水电工程; 七、水运、港工及海洋工程; 八、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含轨道交通工程); 九、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燃气热力工程); 十、特种工程(含军工工程)。 第七条申报条件 申报本奖项的单位必须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团体会员。申报本奖项的工程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须在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尤其是自主创新),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 二、必须突出体现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有较高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参赛说明

附件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参赛说明 一、比赛背景和意义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已经成为培养中国汽车科技精英的摇篮,五年来从这个摇篮里走出的一批批青年才俊已经成为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正在实践着中国汽车自主发展的“强国梦”。 党和国家提出了实现民族强盛的“中国梦”总体目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目前正处于从大国迈向强国的转型时期。为实现这一理想,汽车产业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于文化大繁荣和文化大发展,完善我会青年工程师差异化阶梯式培养平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又推出了一个更新鲜、更刺激、更有趣的赛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下文简称BSC)。 BSC要求参赛学生团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同一型号发动机,依据规则设计制造一辆单座、发动机中置、后驱的小型越野车。项目及技术性、趣味性于一身,起源于美国,是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前身,适合职业院校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参与。 BSC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过程,会给参赛学生和老师带来新的挑战。大赛真正以兴趣为导向,崇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现代职教精神,可以使参赛学生进一步掌握汽车结构设计、制造、装配、调教维护、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BSC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的竞赛平台。通过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同场竞技,真正体现、提升专业内涵,为汽车产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二、比赛方式和内容 1、大赛以团队方式进行,统计参赛车队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同时各单项成绩单独排名。 2、大赛以车队为竞赛单位,每所院校选仅派1支车队参赛,每支参赛车队总人数不得超过20人(包含指导教师)。每支车队由指导教师至少1名、队长1名、车手至少2名、参赛队员若干名组成。 3、参赛车队限制 首届BSC参赛车队数量不超过30支。其中,职业院校车队15支,本科院校车队15支。参赛学生必须为参赛院校全日制学生,车队成员应年满16周岁。本科院校参赛队员只允许本科学生参赛,研究生不得参赛,大四学生数量不得超过3名。车队车手需持有C1以上驾驶证。 4、比赛项目 每支参赛队都要参加静态项目和动态项目的比赛。 (1)静态项目:技术检查、赛车设计 (2)动态项目:牵引力测试,绕桩测试,2小时耐力测试 (3)比赛项目特点:静态项目除技术检查是必要的,其他项目均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动态项目主要考察车辆的牵引力、转向灵活程度、车辆操纵稳定性、以及耐久性能,由于发动机为组委会统一提供并不得改装,因此无燃油经济性测试。 三、比赛特别提示 1、比赛发动机由组委会统一免费提供,总量30台; 2、赛车设计制造周期大约4个月; 3、赛车设计制造总成本大约5万元人民币左右。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文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文件 中汽学术[2010]7号 关于举办“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的 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10年3月16-17日在上海举行“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 本届研讨会将邀请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及全球知名企业高层出席,组织国内外著名汽车和电子领域专家学者到会做技术报告,内容涉及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电子安全系统、总线技术等。特别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主持各主题时段,组织与会代表就未来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及开发战略展开讨论和互动。 会议期间将安排代表参观第九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 Productronica China 2010)。该展览特设电子元件、功率半导体、线束加工设备、SMT等专区,分类展示汽车电子在汽车发动机电控、安全、通讯、导航、娱乐等领域的应用。2009年共有307家展商与28,165名专业观众参观了展览。 欢迎各单位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主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德国电气电子协会 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承办单位 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日期和地点 2010年3月16-1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5号馆会议区。 会议语言 会议采用中英文同声传译。 会议注册 请于3月10日前填写参会回执进行注册(参见附件2)。 会议注册费为1000元/人,享受优惠代表为800元/人,3月8日前交费注册享受减免200元优惠。 3月15日14:00-18:00于上海景缘国际酒店:(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333号)办理注册和住宿手续。 3月16日08:00-09:00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5号馆会议区办理注册手续。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丽俐,公维洁 电话:031,888 传真:0 E-mail: 附件:1、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初步日程 2、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参会回执 3、酒店预订及会场交通示意图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简介: 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基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是: 1、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2、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以前者为主; 3、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 4、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关键字: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园林与自然高度协同群体组合木结构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 1 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学习,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建筑类学科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研究城乡人居环境的营造、协调、经营和优化的学科。建筑类学科及其专业教学以工程科学为基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特点,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并具有突出的规划或设计创意特征。 建筑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在20世纪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建筑学曾经是统领性的代表学科。它以城镇物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体型艺术和景致审美为基本的评判基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与建筑学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主干学科。我国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于1927年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造园组,1956年北京林学院正式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2003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国家特设专业。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曾长期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012 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科各自相对独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不再满足于常规的经验定性主导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及其实践模式,而是力求与新兴的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创新和交叉学科结合,同时,融合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地域文化,从而将学科推进到国家战略和人居环境学科集群的高度。 与建筑类学科密切相关的城乡建设和建筑业在国家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常常占有支柱性的重要地位。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和城镇化进程,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涵盖了自然地景、城乡土地、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场所营造的广袤对象。通过科学、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营造、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建筑类学科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人居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建筑类学科所依托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丰富的工程实践将会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建筑类主干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建筑类学科群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设计学类、美术学类、历史学类、生态学类、土木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测绘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管理学类、地理科学类、林学类、生物科学类等。 建筑类专业教学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有较强执业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其教学有别于诸多文理学科较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而多采用“案例式研究学习”和“案例式模拟实践”等重实践应用与技能培养的方式。建筑类专业教学通常以执业实践中代表性的具体个案条件作为教学模拟课题设置的依据,通过小组师生间单独或小组的评改、研讨等组织形式,综合运用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知识完成课程练习。教学评价标准可有功能使用、形象审美、空间体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等不同的角度,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遵循共性科学原理基础上,建筑类专业的教学方式及课程成果常呈现多元多样而且丰富的特点。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建筑类(0828)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条例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创造优秀的土木建筑工程,特设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第二条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为“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奖项。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设立,于2001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首批核准,国家建设部认定为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 第三条本奖项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国家创新工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颁发;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等建设主管部门支持与指导下进行。 第四条本奖项的奖励对象是: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本奖项应充分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权威性”。 第五条本奖项评选始于1999年,每两年评选一次,自2003年起本奖改为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获奖工程30项左右,必要时可设“特别奖”。

第二章评选工程范围及申报条件 第一条本奖评选范围包括下列各类工程: 一、建筑工程(含高层建筑、大跨度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小区工程等); 二、桥梁工程(含公路、铁路及城市桥梁); 三、铁路工程; 四、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工程; 五、公路及场道工程; 六、水利、水电工程; 七、水运、港工及海洋工程; 八、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燃气热力工程); 九、特种工程(含防护工程、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塔桅工程、管道工程等)。 第二条申报条件 申报本奖项的单位必须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团体会员。申报本奖项的工程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须在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尤其是自主创新),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 二、必须突出体现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代表性。

对中国建筑的看法

中国建筑要走自我创新之路 在现在建筑的领域里面,中国的建筑与外国的建筑的对比,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与体现,但是有些具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上面的中国建筑好像是外国著名建筑的缩小版,分别有神似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和伊斯兰教的建筑群等等。这些建筑在世界都是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建筑,对于这样的建筑,需要的是学习加以借鉴。对于西方的建筑理念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一些著名的西方现在建筑里面,西方的确表现出它强有力的理念:凯旋门的设计风格属于那种复古风范,它本来是用来作为胜利的一种标志,但是它的强大理念使得它在拥挤的交通里得到了更好的适应。埃菲热铁塔是最著名的高塔,它作为法国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世界无法企及的高度,还有它作为法国旅游最佳选择的文化性建筑。还有悉尼歌剧院、伊斯兰教建筑群……. 中国的建筑为了它更具吸引人的目光,纷纷效仿那些国外知名建造,利用人们想体验世界名胜建筑的心理进行建造,吸引眼球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这些建筑如此的建造风格让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国外的确有很多的建筑设计风格与开放式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对于还处于建筑设计快速发展中来说无疑是喝了大补汤,可以迅速恢复元气与精力,然而中国建筑有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一味的让中国建筑成为外国建筑的缩放是及其不明智的。在解放前期,毛泽东没有一味的照搬马克思主义还有俄国的革命之路,选取了一条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开辟了一条结合当时国情需要的道路而造就了现在的新中国。作为建筑之路的确也需要借鉴外国先进的建筑理论,结合中国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建造建筑是最好的选择,不要在简单的建筑里面加入一些狼七八糟的元素。 建造工程师们相信你们在建筑行业里面都有自己的建筑理念,可能你的理念还有很多的不成熟,可能你还在犹豫这样的建筑风格会不会招惹异样的眼光与非议,坚持你们的设计理念,这个平台帮你实现你的建筑思想,让你的智慧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实现真正属于你的自己的设计建筑。

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教学内容)

四、教学内容 建筑学专业教学内容由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实践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等三方面构成;具体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能力培养。 1、知识体系 (1)建筑学专业的知识体系 建筑学专业的知识由以下四个体系组成: ①工具性知识; 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③自然科学知识; ④专业知识 (2)专业知识体系中的知识领域 建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由以下六个知识领域组成: ①专业基础: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前导 ②建筑设计:直接指导建筑学专业的核心,是建筑设计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③建筑历史和理论:以中外建筑历史和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 ④建筑技术:以建筑结构、建筑物理、环境控制技术、建筑数字技术等知识为主体,构成建筑设计的技术支撑; ⑤建筑师执业基础:与建筑师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策划、合同、管理、职业道德等基础知识; ⑥建筑相关学科:与建筑学紧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3)知识领域的核心部分 以上六个知识领域涵盖了建筑学的核心知识范围,构成了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必修知识。掌握这些领域中的知识及其运用方法,是建筑师分析、思考、设计、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础。 (有几句介绍书的,略。) 2、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接触实际,接触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其作用是理论教学无法 替代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各类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多 种领域和形式;包括非独立设置和独立设置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教学 环节;每一个实践环节都有相应知识与技能点要求。 实践体系分实践领域、实践单元、实践技能点三个层次。它们是建筑学专业的 核心内容。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实验技能、建筑设计和表达能力、科 学研究等的基本能力。 实践体系的教学包括以下领域。 (1)实验领域 实验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两类,本规范仅对专业基础实验提出要求。 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建筑声学、光学、热工学等。 (2)实习领域 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类。 认识实习是按建筑学专业的相关要求设置的,包括建筑环境认知实习和建筑认 识实习等。 课程实习是按相关课程的要求设置的,包括建筑测量实习、历史建筑测绘实习、素描实习、色彩实习、计算机实习、建筑快速设计训练等。 生产实习是按执业训练要求设置的。 毕业实习是按不同专业兴趣和方向设置的。 (2)设计领域 设计包括各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建筑结构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 其中后两者为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按综合性、研究型和一定的复杂性要求设置。 3、创新训练 建筑学专业的整个教学和管理工作应贯彻和实施创新训练,包括:以知识体系 为载体,在课堂知识教学中的创新,结合知识单元、知识点,形成创新的教学 方式;以实践体系为载体,在实验、实习和设计中体现创新,强调创新方法和 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设有关创新与批判思维、能力和方法的相关课程,构建创新训练单元。创新 活动形式多样,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开 设的创新课程可采用授课、讲座、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 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如建筑设计竞赛等。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 《中外公路》 《现代隧道技术》 《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

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 《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 《现代矿业》(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 《建筑工业》(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 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 /95758X/ 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确认为核心期刊,并在建筑类核心期中列首位;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个国内重要的数据库收录,并能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网和重庆维普网全文检索;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网络版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主编:陈生水 国际标准刊号:SSN 1000-4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124/TU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34号 邮政编码:210024 期刊类型:双月刊 创刊日期:1979年 2.工程地质学报 _journal/index.htm /98122X/ 本刊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1993年批准创刊发行,现为季刊,16开本,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工程地质学报》办刊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工程地质学报》着重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学报主要介绍当前规

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标准送审稿) a.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美增汽车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上海技术中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5年12月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2016年1月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标准工作组于2016年3月在上海召开了标准启动会,会议确认了标准工作计划、撰写大纲、章节目录和工作分工。 2016年4月-2016年8月,标准工作组开始成立专项,样车准备,试验方案制订等相关工作。 2016年9月-2017年5月,标准工作组开始开展试验及分析工作。 2017年6月,标准工作组完成了标准初稿的编制、函审及修改。 2017年8月,标准工作组在昆山进行了标准意见稿的评审。 2017年12月,标准工作组在长沙进行了标准终审会议。 2018年1月,标准发布。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美增汽车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上海技术中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

(三)建筑学专业

(三)建筑学专业 1、专业基础平台 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时间(周数):1 一、参考书与资料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的涵意》刘育东天津大学出版社 美术3(Fine Arts(3))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实训102 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 先修课程:美术1、2 六、推荐教材:《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美术3(Fine Arts(3))实训(实操)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102 实训(实操)学时数:102 实训(实操)项目数:5 二、使用教材与参考书《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建筑美术(Architectural Sketch)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实训102 先修课程:美术1、2、3 六、推荐教材:《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建筑美术(Architectural Sketch)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美术 课程总学时:102 实训(实操)学时数:102 实训(实操)项目数:5 二、使用教材与参考书《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建筑力学(1)(Architectural Mechanics(1))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建筑力学》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力学》钟光珞,张为民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理论力学》马棣勋等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力学(2)(Architectural Mechanics(2))一、课程说明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34 推荐教材:《建筑力学》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力学》钟光珞,张为民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代谱琦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文法”,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难点:掌握科普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借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请大家看这些成语,大家都认识它们的意思吗? PPT呈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飞阁流丹、钩心斗角、美轮美奂” 2、先明确需要注意个别成语的特殊用法 3、问题:这些成语都是在写什么。反映了建筑的一些的特点。中国的建筑可谓博 大精深,这刚才成语的积累中我们只见识了一鳞半爪,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看看他对于中国建筑特征的看法 二、初步感知 (一)、文体知识 自然科学小论文(板书) 1、概念:是科普作品的一种形式。 一般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普及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知识的一种文体。 2、特点: (1)“小”:与正规学士论文相比,篇幅更小,内容更浅,具有通俗性、普及性 在叙述内容上要求:深入浅出,以达到向大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目的 (2)“科学”:尽管篇幅较小、内容较浅,但在本质上仍要求具有科学性、严谨性 在叙述语言上要求:简洁、严密、明晰 (3)在表达方式上,以说明为主,兼用议论和叙述 2、作者介绍 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启超之子、林徽因之夫。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建筑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设计,是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3、课文结构分析 课题:《中国建筑的特征》 【明确】偏正结构(中国建筑)的特征 定语中心语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项目名称】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提名意见】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举世罕见:室内材料和物品引发的挥发性 污染均非常严重,危害亿万人健康,有机化合物(VOC)污染、大气雾霾导致的室内PM 2.5 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控制中认知、理论、技术、装置和标准存在明显不足。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资助下,历时十五年,围绕上述难题深入研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系统化创新成果,主要技术发明点为: 1. 发明了室内材料和物品VOC释放特性参数测评系列技术和装置; 2. 发明了基于无量纲参数的空气净化性能测评系列方法和装置; 3. 研发了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和控制设计技术。 该项目发现并克服了以往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标准和方法中的严重缺陷,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获重要应用:被直接应用于项目组主/参编的《木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速率检测逐时浓度法》、《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设计标准》、《空气净化器》、《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等10余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成为我国载人空间站、(核)潜艇空气质量保障平台的关键技术和装置;成为国家标准物质,并被美国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采用;被多家房地产企业用于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和控制设计。成果应用建筑面积逾500万平方米,并将随全国健康建筑评价的推广获大规模应用。 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论文32篇),经济效益逾亿元。部分成果获2010年教育部一等奖、2018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等奖(公示中)。教育部组织的成果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健康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污该项目属土木工程建筑环境领域。我国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PM 2.5 染严重,已成为严重威胁全民健康和平均寿命的主要因素。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资助下,历时十五年,发现并克服了以往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体系中的明显不足,把原先“以VOC为主控污染物、含量评价建材污染度、洁净空气量评价净化 为主控污设备性能、项目验收为主要工程控制手段的技术体系”发展为“以VOC、PM 2.5 染物、可释放量评价建材VOC污染度、洁净空气量和累积净化量评价净化设备性能、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项目验收和运行控制并举的主要工程控制手段的技术体系”。主要发明点如下: 1.建立了基于可释放量等关键参数的室内VOC源头测评技术体系。项目组研究发现:材料VOC释放率和可释放量直接相关,和以往国内外标准采用的含量无直接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