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3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3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3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时间:2004年09月01日浏览次数:71次字体:大中小

一、综述

2003年,湖北省平均降水深1232.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291.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大4.4%。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205.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2.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234.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207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634立方米。全省降水分布总趋势为南多北少,除十堰市中部、襄樊市北部、宜昌荆门荆州结合部降水量小于900毫米,恩施、黄冈局部降水量大于1800毫米以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变化一般在900-1700毫米间。

2003年,全省总供水量245.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6.6%,地下水源占2.8%,其它水源占0.6%;全省总用水量245.1亿立方米,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用水占57%,工业用水占31.5%,生活用水占有11.5%;按新口径统计,其中生产用水占90%,生活用水占9.99%,生态用水占0.01%。全省用水消耗量116.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7.6%。全省人均用水量411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442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349立方米。

2003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2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占17.9%,第二产业污水占77.1%,第三产业污水占5%;对全省6514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I类水质河长占9.1%,И类水质河长占24.3%,Ш类水质河长占45.2%,超标(超Ш类)水质河长占21.4%;评价的20个湖泊中,超标(超Ш类)水库座数占4.2%;评价的7个省界水体水质监测断面,超标(超Ш类)断面个数占28.6%。

二、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03年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或持平,全省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4.4%,属偏丰年份。降水地区分布总趋势为由南向北,由东北、东南、西南向腹地平原湖区递减。除十堰市中部、襄樊市北部、宜昌荆门荆州结合部降水量小于900毫米,恩施、黄冈局部降水量大于1800毫米以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变化一般在900-1700毫米之间。

2003年全省平均降水深1232.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2291.2亿立方米,比上年4.4%,比常年增加4.4%。全省十七个市州年降水量与常年比较,恩施州较常年偏少7.3%;黄石、宜昌、鄂州、荆门、天门、潜江、咸宁等市与常年大体持平;其它市降水较常年偏多,其中以随州市为最,偏多16.1%。全省各市2003年年降水量及其与上年、常年比较见表1。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03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205.4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648.4毫米。比上年增加7.3%,比常年增加19.8%。全省十七个市州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比较,恩施比常年偏少7.2%,其余市州均比常年偏多,其中以荆州市偏多72.1%为最,其次是仙桃市(偏多60.8%)和随州市(偏多60.2%)。全省各市州2003年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见表2。

2003年全省入境水量670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比常年增加5.5%,其中长江干流入境水量为3969亿立方米,汉江水系入境为454.4亿立方米,洞庭湖水系入境为2259亿立方米,富水、倒水等五条中小河流入境水量21.48亿立方米;全省出境水量为771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9%,比常年增加5.6%.其中自长江干流出境7696亿立方米,淮河水系出境6.463亿立方米,华阳河水系出境14.69亿立方米。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河道、湖库、渠系等)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3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312.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03%,比常年增加9.0%,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71.5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42.9亿立方米。各市州地下水资源量见表3。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地下产水总量。2003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234.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8%,比常年增加19.1%。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53.9%,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66.4万立方米。2003年全省人均水资源总量207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总量2634立方米。

2003年全省各市州水资源总量见表3。

三、蓄水动态

对全省59座大型水库和232座中型水库统计,2003年末蓄水总量为281.8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总量增加84.1亿立方米,增加幅度达42.5%。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255.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82.2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26.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9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166.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91.0亿立方米,增加幅度达120.1%,为全省水库之最。

四、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指污水处理再利用量)统计。

2003年全省总供水量24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36.6亿立方米,占96.5%,地下水源供水量6.9亿立方米,占2.8%,其它水源供水量1.6亿立方米,占0.7%。各市州2003年供水量见表5-1、5-2。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指配置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老口径按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用户统计。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公共用水和农村居民、牲畜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新口径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其中生产用水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

2003年全省总用水量245.1亿立方米。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用水136.2亿立方米,占55.6%,工业用水80.7亿立方米,占32.9%,生活用水28.2亿立方米,占11.5%。与上年比较,农业用水与上年持平,工业用水增加3.6亿立方米,占90%,生活用水蒸24.5亿立方米,占9.99%,生活用水0.1亿立方米,占0.01%,各市州2003年用水量见表5-1、5-2。

(三)用水消耗量

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2003年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16.7亿立方米。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耗水量77.0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23.8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15.9亿立方米,分别占用水消耗总量的66%、20.4%和13.6%.按新口径统计,其中生产耗水量104.4亿立方米,占89.46%,生活耗水量12.23亿立方米占10.48%,生态耗水量0.07亿立方米,占0.06%.

五、用水指标

2003年全省人均用水量411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442立方米,低于2002年全国人均用水量428立方米和万元GDP用水量537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45立方米,低于2002年全国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46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为349立方米,高于2002年全国万

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41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78升/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56升/日。湖北与长江流域和全国用水指标对照见表6。

因受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节水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市州用水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人均用水量大于500立方米的有武汉市、黄石市、荆州市、鄂州市、荆门市、仙桃市,小于400立方米的有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黄冈市、随州市、恩施自治州与神农架林区。万元GDP用水量大于600立方米有荆州市、黄冈市、仙桃市、天门市与咸宁市,其余市、州均小于600立方米。各市州用水指标见表7。

六、江河湖库水质

根据湖北省水资源水环境网2003年水质监测资料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长江、汉江干流湖北段及省内46条中小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

在长江干流1046公里评价河长中,Ш类水占100%;在汉江干流864公里评价河长中,И类水257公里,占29.8%,Ш类水607公里,占70.2%。

中小河流水质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在4604.2公里评价河长中,I类水占9.1%,И类水占24.3%,Ш类水占45.2%,受污染的IV类水占9.4%,污染较重的V类水占5.7%,污染严重,丧失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占6.3%,2003年超标(超Ш类)河段长度占评价河长的21.4%。主要污染河流为竹皮河、员水、府环河、蛮河、天门河、神定河、

小清河等;主要污染项目长江干流为石油类,中小河流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等。

评价湖泊20个,评价面积为1264.51平方公里;其中И类水湖泊3个,评价面积

为46.61平方公里,占3.69%,Ш类水湖泊7个,评价面积为956.27平方公里,占

75.62%,IV类水湖泊2个,评价面积为54.4平方公里,占4.3%,V类水湖泊4个,评价面积为168.66平方公里,占13.3%,劣V类水湖泊4个,评价面积为38.57平方公里,占3.1%。主要污染项目为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从湖泊富营养化的角度

评价,其中富营养湖7个,面积551.9平方公里,占43.7%,中营养湖泊13个,面积712.61平方公里,占56.3%。

评价大型水库24个,年平均蓄水量176.5649亿立方米,其中I类水水库2个,占8.3%;И类水库15个,占62.5%,Ш类水水库6个,占25%;劣V类水水库1个,占4.2%。受到污染的水库为咸宁的三湖连江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氨氮。从富营养化程度分析,其中贫营养水库4个,中营养水库19个,富营养水库1个(三湖连江)。

省界水体评价7个断面,其中乌江的唐岩河朝阳寺为I类,洞庭湖水系的西水卯洞、松西河杨家档、危水乌溪沟为И类,长江武穴闸为Ш类,黄盖湖为V类,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唐白河水系的黄渠河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高锰

酸盐指数。

七、重要水事

(一)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

2003年,我省先后发生了梅雨洪涝、盛夏干旱和秋季汉江大洪水。面对汉江发生的198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沿江市县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督办检查,共查处各类险情185处,其中重点险情15处,在汉江堤防近二十年未经大洪水考验、杜家台水位达到分洪标准没有分洪的情况下,确保了汉江的安澜;面对入汛后强降雨袭击造成的局部洪涝灾害,科学调度,累计排水入江102亿立方米,水库削峰78%,使1400万亩基本农田免受渍涝。面对罕见高温伏旱,坚持科学抗旱,合理利用洪水资源,累计提供抗旱用水36.9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478万亩,临时解决了96万人、63.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据测算,全年全省水利工程抗灾减灾效益达452。4亿元,夺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

(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2003年,长江干堤加固16个项目煞尾工程基本完工,部分工程验收全面展开;平垸行洪巩固工程建设完成111处;28个城市防洪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病险水库脱险整治471座,使全省主体工程脱险达1626座,占总数的91%,其中地方负责的一般中型和小型水库已基本完成脱险整治;计划完成的61.69万人的饮水解困任务已完成70%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0平方公里,占年度计划的102.6%;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继续推进,新增装机6万千瓦。

(三)依法治水管水取得新进展

水利配套立法进一步加强,2003年9月15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长江河道开采砂石及管理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湖北省湖泊管理条例》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已报请省人

大审议;水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5100起,调处水事纠纷510起,挽回经济损失1400万元。

(四)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入

2003年7月,省人民政府以鄂政函[2003]101号文批复同意了《湖北省水功能区划》。该区划的批准,对保障我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全面推进,第一阶段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已基本完成。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全面启动,武汉阳逻电厂三期扩建、宣恩桐子营水利水电枢纽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都编制了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并通过了审查。省水利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联合下发了《湖北省用水定额》。定额范围包括全面主要工业产品、城市生活用水及主要农作物用水定额,为我省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

(五)水务管理稳步推进

全省已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市(县),切实理顺职能,创新运行机制,不断摸索水务工作经验。武汉市将城市防洪建设与环境创新紧密结合,投资2.5亿元,完成汉口江滩防洪及环境整治二期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滨江特色,美化江城.利用世行、亚行贷款9.9亿元,实施《武汉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努力做大做强武汉“水文章”,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能力53万吨/日。随州市出台了《随州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随州市城区内河管理办法》,水务管理法规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2014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利厅

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 审定: 张效武 复审: 王家先王德胜 初审: 汪俊飞朱岳松 丁峰张广萍 编写:祝丽萍吴春艳张延孟云侠章莹孙璞储挺韩志国姚梅

目录 一、综述 二、水资源量 三、蓄水动态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五、水质状况 六、重要水事 附:主要指标解释

安徽省水资源计算分区图

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一、综述 安徽省地处中纬度,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受季风气候影响,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全省辖16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个流域。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GDP)20848.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4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958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30.9亿元。常住人口6082.9万人,城镇化率49.2%。全省有效灌溉面积6497.5万亩,实灌面积5206.5万亩。 1.降水量 2014年全省年降水量1278.5毫米,比2013年多24.9%,较常年值多9.0%,属降水偏丰水年。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份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40.5毫米、847.2毫米、156.9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5.3%、63.0%、11.7%。三个流域降水情况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013.8毫米,较常年值多7.5%;长江流域1468.3毫米,较常年值多9.2%;新安江流域2060.9毫米,较常年值多15.2%。 2.水资源量 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778.48亿立方米,比2013年多32.9%,较常年值多8.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12.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8.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5.62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79.78立方米。全省入境水量8854.8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9427.81亿立方米,比2013年分别多1041.78亿立方米、1191.75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78.65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25.75亿立方米。 2014年年末与2013年同期比,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增加14.51亿立方米。 3.供用水量

2013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重庆市水利局 二○一四年五月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数据支撑,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一综述 (1) 二水资源量 (3) 三蓄水动态 (10) 四供用水量 (12) 五水资源质量 (15) 六综合分析 (17) 七重要水事 (19)

一综述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4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 降水量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63.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6.4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57%,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18%,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3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4.3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0.53%,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45%。 蓄水动态201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49.420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0850亿立方米,下降4.05%。 供用水量2013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3.90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7%。 用水指标2013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83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6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77立方米,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28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70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日用水量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前言 《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21年(1980~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以上、龙~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2003年黄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平均降水量为555.6mm,折合降水总量4417.0亿m3。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看,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最大。汛期降水量增加尤为明显,全流域汛期降水在持续6年(1997~2002年)偏少后,转为多雨年。汛期流域总降水量全部为正距平。除兰州以上偏多1.3成外,其余地区偏多都在3成以上。其中泾渭洛河和三花区间汛期降水总量超过了1958年,为历史同期第一位。从汛期各月降水变化来看,月降水量偏多的程度(指距平值)呈递增的趋势,以8、9月份偏多最为突出,流域各分区月降水量偏多均在4成到1.5倍。 2003年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684.0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75.42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08.64亿m3。分别比上年水资源总量和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增大69.7%和5.7%,比1980~2000年均值偏多14.9%和23.3%,比1956~2000年均值偏多10.2%和23.2%。 2003年黄河流域共有大、中型水库148座,其中大型水库22座。大、中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44.13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39.87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各平原(盆地)区浅层地下水位上升者居多,仅有宁夏的银川(包括银南、银北)平原、内蒙古巴盟河套平原、三门峡河谷平原地下水位略有下降,其他平原(盆地)区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3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29.12亿m3(含跨流域调出的地表水量),其中地表水取水量296.04亿m3,地下水取水量133.08亿m3。黄河总耗水量为336.45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243.57亿m3,,地下水耗水量92.88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1.46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9.46亿t,第二产业为29.33 亿t,第三产业为2.67亿t,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为2.18亿t。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

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国供水总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m3,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1.2%。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87.1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和江苏,分别为317.0亿m3、189.6亿m3、127.1亿m3、71.7亿m3、59.6亿m3和52.2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6040.2亿m3。其中,生活用水821.6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

2004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前言 一综述 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供用水量五水环境六重要水事七综合分析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一综述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04年,全市年平均降水深1196.6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985.9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7%,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0%,属平水年份。 水资源量 2004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558.7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5.4%,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6%。 蓄水动态 2004年,全市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2.883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5%。 供用水量 2004年,全市总供水量为67.45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8%;总用水量为67.451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6.8%。 用水指标 2004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15立方米/年,万元GDP用水量为25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30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为96升/日,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31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用水量为49升/日。 河流水质 2004年,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和渠江(以下简称“五江”)共计1288公里河长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若排除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8-10-13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

重庆市2005年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05 重庆市水利局 二OO六年五月

前言 一综述 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供用水量五水环境六重要水事七综合分析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一综述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降水量2005年,全市年平均降水深1131.1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为932.0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5.47%,比多年平均值偏少4.48%,属平水年份。 水资源量 2005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509.7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8.77%,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0.21%。 蓄水动态 2005年,全市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6.529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78%。 供用水量 2005年,全市总供水量为71.157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 5.49%;总用水量为71.157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5.49%。 用水指标 2005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54立方米/年,万元GDP用水量为23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22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10升/日,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40立方米,城镇公共人均用水量为40升/日。 河流水质 2005年,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和渠江(以下简称“五江”)共计1195公里河长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若排除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数字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如果扣除那些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在几大淡水河流域,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以及多数淡水湖,都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形。 以北京为例,这个“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球的1/32,远远低于1000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缺水线,50多年以来,由于年降水量逐年下降,北京地下水深度也跟着逐年下降。北京一份地质规划称,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1800 平方公里,形成了东郊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至东三旗、顺义平各庄、大兴庞各庄等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区,中心区最大累积沉降量已近800毫米。 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统计资料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即便是降水充沛、风景宜人的城市杭州,现在也面临缺水局面。3月20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总工程师胡洪志承认该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该局的资料称,从2003年到2005年,杭州连续三年进入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最低

占有量为1308立方米,已达到“中度缺水”。 除了水资源匮乏,其他原因也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认为,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 水利部一项预测说,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中国有多少人缺水: ?6月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 布《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由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因此,此次记者招待会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展开。 ????在回答“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缺水”这个问题时,解局长说,中国北方有很多地方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他说,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今年,我国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解局长谈及北京市水资源的情况时说,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禁止开采地下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他指出,北京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开始南水北调的工程,最终能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解局长告诉记者: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在污水处理或者回用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不过”,他强调,“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网2003年6月5日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1995 年的人口计算为2238.6 立方来,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也是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为世界第109 位。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13 个贫水国之一。

2015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

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我国北方6区平原浅层地下水计算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1%,2015年地下水总补给量1446.2亿m3,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50.2%、36.5%、7.7%和5.6%。 水资源总量2015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62.6亿m3,比常年值偏多0.9%。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61.8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6%(地下水资源量的86.4%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4733.5亿m3,比常年值偏少10.1%,占全国的16.9%;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3229.1亿m3,比常年值偏多3.5%,占全国的83.1%。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5年对全国624座大型水库和3378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37.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56.0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587.2亿m3,比年初增加14.4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50.1亿m3,比年初增加41.6亿m3。北方6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51.4亿m3,其中黄河区减少66.8亿m3;南方4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增加107.4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参考word

重庆主城区有9个: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重庆市主城区首例“人造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其中一部分渗透到地表以下土层里和岩石的孔隙、裂隙及溶洞中,形成地下水。 我国的水资源以西南部最为丰富. 重庆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 各类水资源合计4648亿立方米, 由当地地表水、过境水和地下水组成。 地表水。重庆当地地表径流总量为511.4亿立方米, 其地域分配与当地降水量成正相关。东南边缘山区, 北部大巴山地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别为741.6毫米(黔江)、753毫米(开县), 而地区西部丘陵地区的永川仅360毫米, 相差达1倍多。当地地表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 最多年为最少年的1.5--4.2倍。重庆地区入境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36条, 通过长江于巫山县碚口出口。据推算, 入境地表径流总量为4005亿立方米, 出口为4292亿立方米。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月平均气温及降水资料,讨论该地区近百余年水资源量的年际及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评估,最后对未来10年重庆主城区水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从1892~2002年共111年重庆主城区年水资源量略有增多的趋势,其变化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近几年水资源量处于增强的偏丰期;未来10年重庆主城区水资源量可能有偏枯的趋势。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水价理论与定价方法研究——重庆市主城区供水价格建议 郭剑 【摘要】:水问题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重大问题。我国的水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洪涝水患频发,经济损失巨大。水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工农业和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大幅增长。1949—1993年,我国的总用水量以每十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的规模递增。1993年,我国缺水225亿立方米。而且,估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水资源需求总量将增加到8000亿立方米左右。因此,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同时,由于缺少必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 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重庆市水资源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重庆市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 一、重庆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三、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 四、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 一、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缺水情况.doc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数字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 28000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4 位,但人均只有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位列世界第 121 位。如果扣除那些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 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 11000 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 源量约为 900 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在几大淡水河流域,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以及多 数淡水湖,都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形。 以北京为例,这个“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 足 300 立方米,仅为全球的 1/32,远远低于 1000 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缺水线,50 多年以来,由于年降水量逐年下降,北京地下水深度也跟着逐年 下降。北京一份地质规划称,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北京市平原 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 1800 平方公里,形成了东郊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至东三旗、顺义平各庄、大兴庞各庄等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区, 中心区最大累积沉降量已近 800 毫米。 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统计资料说,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有 400 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 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 亿立方米。 即便是降水充沛、风景宜人的城市杭州,现在也面临缺水局面。 3

月 20 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总工程师胡洪志承认该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该局的资料称,从 2003 年到 2005 年,杭州连续三年进入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最低占有量为 1308 立方米,已达到“中度缺水”。 除了水资源匮乏,其他原因也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认为,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 水利部一项预测说,到 2030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预计用水总 量为 7000 亿至 8000 亿立方米,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立方米, 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中国有多少人缺水: 6 月5 日上午10 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 布《 2002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由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因此,此次记者招待会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展开。 在回答“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缺水”这个问题时,解局长说,中国北方有很多地方 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他说,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 的保护问题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今年,我国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 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解局长谈及北京市水资源的情况时说,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禁止开采地下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他指出,北京 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开始南水北 调的工程,最终能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解局长告诉记者: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 的潜力相当大,在污水处理或者回用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不过”,他强调,“不管是 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网 2003年6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