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一、一路罗汉十八手

一路罗汉十八手,共十八个动作,从第一招的“父子恭手”到最后一个动作

?“老虎靠山”都贯穿著攻防严密的一条红线,主要发挥手上功夫的抓、撩、

扳、摔、拦、插等,以两手之技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主要是退、转

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的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右,虚实?或攻

防兼备、或一攻一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打,?取胜,无

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和?配合,尤其主

重眼法,招招招作到:“手到眼到,眼随招进,眼随势神,招

招后以眼定略……此乃一路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矣。

1.歌诀:

少林武艺传千秋,独奇罗汉十八手,父子恭手双抱月,白虎洗脸水上流,?泥里

拨葱抽筋骨,推倒隔墙追败狗,花掌一落砍倒树,迎面臂掌血洒流,?双手挥砸千

斤锤,崩肘露势天王愁,一手能砍金砖碎,仙人摘茄独一手,?倒步一砍柴两节,

肘锋能破贼心丢,转身再使肘势把,仿似活龙飞云头,?花手一提紧三步,凯歌

胜归仙回洞,靠山亮出罗汉手,少林英雄传千秋.

少林罗汉十八手

少林罗汉十八手

摘自《少林与太极》德建

一、朝山拜佛(起势)

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图1)。双掌内滚提于胸前,指尖向下(图2).双掌由内外翻,双掌心相对(图3、4)。

二、斩手劈心掌(左势)

右脚后退半步踏实成左虚步,双掌向两侧下方斩出(图5)。左右掌交叉护于胸前,提左膝,上身右转,然后左脚尖向前点地,左臂略上架,右掌劈出(图6、7、8)。本势为虚架,暗藏杀机,右掌虽为劈心掌,但形不外露,出掌距离很短,仅意念用力即可。

三、亮翅斩手劈心掌(右势)

左右脚跳起,双掌同时向两侧劈打,掌心向前,双肘紧贴两肋(图9)。左脚落地踏实,右膝提起,身左转,右脚点地,然后左掌劈出(图

10、11)。要领同上势。

四、拨拦连三掌

右脚右跳右转身成左虚步,右掌前击,左掌前击再右掌前击(图12、13、14、15).

五、斩手穿喉下劈掌

左脚左跳左转身成右虚步,左手下斩,右手护于胸前(图16)。右掌上穿喉,右膝提起,落右脚右掌下劈(图17、18)。

六、托塔双推山

提右膝右转身,双掌心向上,落右脚成右弓步,双掌推出(图19、20)。

七、霸王鞭伏虎掌

提左掌于右肩处,下劈右掌(图21)。勾左脚提左膝,身体右转,提右掌于额前,下劈左掌(图22),震左脚,身子右转,提右膝勾右脚,左掌置于额前,下劈右掌 (图23、24).

八、扳面掌

右脚落地成右弓步,右掌背向前扳击(图25)。

九、力贯千斤砸

提左膝,身体左转,落左脚,跟右脚,全身下蹲,右拳从头上向体前右侧砸下(图26、

27)。

十、回身顶心肘

右脚向后退步,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右肘向后顶击(图28).

十一、火龙步斩手下劈掌

提左膝面部左转(图29),落左脚上右步下劈右掌,全身半蹲,成左虚步,左掌护于右肩(图30)。

十二、撩手下插掌

左脚向左上步左转身,提右膝勾右脚,双掌心向上,由下向前插册(图31)。

十三、双摘裆

双掌由双插掌势握拳上卷臂(图32)。

十四、双冲锤

右脚前落成右弓步,双锤向前击出(图33).

十五、垫步连三锤

右脚垫步,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先冲右拳紧冲左拳,再冲右拳,三锤连击(图34、35、36、37)。十六、回顶肘

身体右转,右肘回顶,左掌置右腕上成右弓步回顶肘(图38).

十七、天地拳

右拳以拳背前击,随即以肘为轴下击,此势也叫上下翻(图39、40).

十八、马步双摔掌

左脚上步右转身,右脚倒步成马步,两掌随之右旋从胸前向两侧下方摔出(图41、42、43)。

十九、白鹤亮翅

双掌置于胸前,身子右转,上左步推双掌成左弓步双推掌(图44、45)。提右膝左转身双掌外翻,震右脚提左膝白鹤亮翅(图46、47)。

二十、仙人归洞显法像

左脚左跳,左转身提右膝勾右脚右掌下盖(图48)。右脚右跳,右转身提左膝勾左脚左掌下盖(图49).左脚左跳踏实,右脚虚点成右虚步,右掌前击(图50)。

二十一、罗汉打虎

右脚向右半步,左脚从右脚前迈过下蹲成歇步,右拳上举置于头顶上,左拳下砸,拳心向后(图51)。

二十二、归山拜佛(收势)

左脚向左迈步,全身直立,双掌劈于两侧(图52)。右脚向左并步,双掌合十于胸前(图53)。

20少林拳

少林拳教学纲要 一、教学目的任务 1、了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精髓,懂得少林拳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扎实的基础; 3、认识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理论渊源及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少林拳的发展情况; 4、了解武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全面发展和修身养性达到较高的境界。

三 、教学内容 内 容 理论知识 1、少林拳概述和简史 2、少林拳的技法 3、少林拳的图解知识 4、少林拳的裁判法 5、国外少林拳发展概况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1、肩臂练习:压肩,单肩,双臂绕环,仆步抡拍 2、腿部练习:压腿,踢腿,扫腿 3、腰部练习:前俯腰,下腰 4、手型手法:掌,拳,勾,冲拳,架拳,推掌,亮掌 5、步型步法: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丁步,击步, 垫步,弧行步 6、跳跃练习:腾空飞脚,旋风脚 7、平衡练习:提膝平衡,靠墙侧立 8、翻滚练习:侧手翻 套路 运动 1、罗汉十八手 2、第三路青年长拳 3、自编少林长拳 球类 乒乓球 其它 1、站桩 2、散打 身体 素质 一般身体素质: 1、耐力:1000米、 800米(女)、12分钟跑、越野跑、 变速跑、间隙跑 2、速度:100米、50米和跑的专门练习 3、力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屈臂悬垂、仰卧 起坐(女)、实心球 专项身体素质:原地正踢腿 四、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 详见“ 第一部分 总纲:考核内容及成绩分配”(P6-P10)。 (一)运动技能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占总成绩30%) 1、考核内容和方法 考 核 内 容 考 核 方 法 套路运动: 罗汉十八手、三路青年长拳、自编少林长拳 按学号逐个进行考核,根据完成情况的优劣分别给予评分

少林寺的禅和武

少林寺的禅和武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的重山密林之中,寺以山名,故称少林寺。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495年,是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依山辟岭而建。在三十二年后即孝昌五年,也就是527年,释迦摩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第二十八代孙菩提达摩历时三年,东渡重洋,折一苇而渡江,到达少林寺,在少室山的以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首传禅宗。 而提起少林寺,大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那神奇的少林武功、那精彩的功夫表演和武侠小说甚至影视剧里把她作为武林泰斗的种种形象。可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少林寺真真正正的镇寺之宝、少林寺得以千年不衰的真正奥秘。她不是那高深的武学秘籍、也不是千年流传的历史传说,而是从北魏一直传承到现在,并且在不断演变、发展、传播和完善,到目前为止仍然有着重大积极意义、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经说过:在艺术领域,一个人只会画画乃是小技,因为比绘画高一层的是书法,比书法更高一层的是文学,比文学更高的,是富有哲理性的音乐。至此仍非大道,因为更上一层的,是印度佛学与中国哲理中老庄思想结合发展而成的禅。那么,什么是禅?少林与禅的关系到底怎样?禅与现实社会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禅,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西天取经的玄奘叫它“静虑”,而少林寺今天的方丈永信大师却一语道破了禅的现实意义,认为禅即智慧。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宗教派别,禅宗不崇拜任何偶像,不信仰任何外在的神和天国。他自称“教外别传”,否认佛教经典、佛祖的权威,他否认诸菩萨乃至净土的实在。他唯一的信仰是在“自心”——即迷在自

心,悟在自心,苦乐在自心,解脱在自心;简单来讲,就是改造思想、自我修养的意思,不注重念经拜佛、也不提倡研究佛法,只要心中能够明心见性,便是证到了无上佛法,这种以坐禅苦心练性为方式修佛的教派即禅宗。可见,禅是一种在认识上、作用上以及对它的修持上都在不断变化的文化,显得高深莫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佛教才有了“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全是错”的缘由。 根据有关佛经记载:佛祖释伽牟尼在一次灵山法会上大梵天王为佛祖献上了金色曼佗罗花,释迦佛便手持曼佗罗花“拈花示众”,众多弟子迷茫难懂,只有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于是释伽牟尼说:“我有万千法藏、无上心法,皆付诸摩诃迦叶。”于是,摩诃迦叶通体大放光明。这就是心传、心心相印。多子塔前佛做一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就是禅宗的法则:实无一法相传,更无一法授人,只能以心传心。 到了北魏时期,摩诃迦叶第二十八代孙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以后,达摩在南京和梁武帝会面,因话不投机,便在长江边上折一苇子,渡江北上到达少林寺,在少室山的以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首传禅宗。 总之,禅就是情不附物,就是平常心。古时候有一个叫赵州的禅师,他一生行化天下,传禅弘法。一天有一批僧人前来礼拜。赵州问其中一个:“你来过这里吗?”“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第二个,僧说“我还没来过这里”,赵州也说:“吃茶去。”院主不解,问:“师父,来过的没来过的,你为什么都叫他们吃茶去?”赵州仍说:“吃茶去!”这就是说,禅在日常生活当中。禅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挑水砍柴,吃饭喝茶,无不有禅机。平常生活中的平常心,淡泊宁静的情怀,才是人生的真味、至味! 少林寺的禅我们讲了,那少林寺长盛不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武”了。“中

少林罗汉十八手教学

少林罗汉十八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段位制》中拳术套路、拳术的的基本技术与练习方法,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二)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的武术技能与知识能够达到公众认可的标准。 (三)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基本教材 (一)理论 1. 基础理论 (详见体育基础理论教材纲要) 2. 体育理论 (1)武德、武术礼仪教育,武术《段位制》实施与开展 (2)武术运动的概述、内容分类、特点作用 (3)武术流派拳种介绍 (4)国际奥委会看中国武术 (二)专项技术 1. 基本技术 手型:拳掌勾 手法:冲拳击掌抡臂 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步插步独立步 腿法:正踢腿侧踢腿弹腿蹬腿扫腿二起脚 练习方法: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 2. 套路技术 (1)少林罗汉十八手单练套路 预备势:并步抱拳 1) 弓步掳手推掌2) 虚步推掌3) 马步掳手挎肘4) 马步架打冲拳 5) 弓步架打冲拳6) 步绾肘7) 翻身马步磕打8) 马步托掌冲拳 9) 弓步格挡冲拳10) 弓步格挡冲拳11) 挂腿勾踢12) 缠腕马步冲拳 13) 伏身后扫腿14) 翻身弓步劈砸15) 冲拳弹腿踢击16) 翻身二起

飞脚 17) 弓步切按举掌18) 偷步绕臂沉肘19) 马步架打冲拳20) 弓步架打顶肘 21) 并步掳手磕打22) 托掌马步冲拳23) 分掌弓步双推24) 虚步护身掌 结束动作:并步抱拳 (2)少林罗汉十八手对练套路 预备势 甲.乙预备势:甲.乙并步抱拳 1) 乙:冲拳击肋甲:鹰掐嗉2) 甲.乙:托肘虚步推掌 3) 乙:冲拳击面甲:挎篮势4) 乙:砍掌击头甲:硬开弓 5) 乙:劈拳击头甲:架梁炮6) 乙:掳手抓腕甲:降龙手 7) 乙:回身横打甲:僧敲钟8) 乙:马步托肘甲:巧纫针 9) 乙:拔手横砍甲:一条椽10) 乙:拔手横砍甲:一条椽 11) 乙:砍掌冲拳甲:金钩挂12) 乙:推掌抓胸甲:扭缠丝 13) 乙:推掌拦挡甲:扫荡腿14) 乙:抢臂劈砸甲:披身锤 15) 乙:屈肘上架甲:踢球势16) 乙:后腿拍脚甲:鸳鸯腿 17) 乙:腾身二起甲:劈柴势18) 乙:弓步抓肩甲:僧缚虎 19) 乙:冲拳击面甲:硬开弓20) 乙:换步劈拳甲:拗鸾肘 21) 乙:弓步按肘甲:僧敲钟22) 乙:退步托肘甲:巧纫针 23) 乙:双掌封耳甲:僧推门24) 甲.乙:虚步护身掌 结束动作:甲、乙并步抱拳、立正收势 (3)少林烧火棍 预备势 1) 掠劈棍2) 弓步戳棍3) 弓步劈棍4) 弓步戳棍 5) 闷头棍6) 败势7) 回头棍8) 横担一架梁 9) 猿猴背棍10) 扑地龙11) 二郎担山12) 扑地龙 13) 跋步连三尺14) 滚身劈棍15) 单叉架棍16) 单叉盖把 17) 隔打18) 回身劈棍19) 舞花劈棍20) 回身劈棍 21) 弓步戳棍22) 弓步劈棍23) 弓步戳棍24) 上步隔打 25) 败势26) 上步劈棍27) 回身劈棍28) 舞花背棍 收势 三、身体素质 (一)1000m(男)/800m(女)、50m、立定跳远、1分钟立卧撑。

罗汉十八手-图文-完整版演示教学

罗汉十八手-图文-完 整版

少林罗汉十八手是少林拳术中最著名的拳法之一。据《少林寺拳谱》记载,远在隋时,少林寺武僧就根据十八罗汉铜像造型创了一路拳法,称为十八罗汉手,后来逐渐演化,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不同练法。 本拳为其中上品,攻防兼备,上下配合,技法多变,极具妙用。 一、预备势 面向南方,站立在东西走向的场地的西南;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腿外侧,掌指朝下;身躯正直,眼向前平视(图1)。 〔要点〕 头须端正,下颏内收,挺胸、直腰、沉肩,两肘自然微屈并向身前微微牵引;神情安静,内虑全消,气沉丹田,精神贯注,做好行拳走势的准备。 二、并步抱拳 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朝上,拳轮贴身;脸向左转,眼向左侧前方注视(图2)。 〔要点〕 1.抱拳与转脸,动作要一致,行动要快速。 2.身体微向前倾,使腿部着力,十趾紧抓地面,防止弯腰拱背;两肘夹紧,使肘尖朝后。 三、弓步掳手推掌(鹰掐嗉)

身躯半面向左转,两腿屈膝稍向下蹲,右脚不动,左脚向正东前方跨出;左拳变掌,臂内旋,从左腰侧贴着身躯向右上方屈肘绕环抄起,伸向右肩前,随着身躯半面左转由右肩处直臂向前、向左弧形平摆绕行横搂,肘微屈,掌指朝上,拇指张开,掌心朝前;眼视左掌(图3)。 上动未停,左掌掳抓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与此同时,身躯转向正东方,右脚跟外展,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在前屈膝半蹲,成左弓箭步;右拳随之变掌,从右腰侧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向右掌前方注视(图4)。 〔要点〕 1.掳手收拳、右掌推出、弓箭步,必须动作一致,不能有先后快慢之分。 2.推掌时,肩须向下沉劲,右腿蹬伸防止右脚向外侧移动,腰须向下塌劲,右掌掌指高与眉齐。 3. “鹰掐嗉”的锁喉动作在单人拳路练习里变作了前推掌,按照传统未作更正。如果更正为叉掌也是可以的,只要使右掌拇指张开、掌心朝下,用虎口向前平伸叉出就行; 四、虚步推掌(僧推门) 身体重心移后,右腿随之屈膝半蹲,左脚收回半步屈膝以脚尖虚点地面,脚面绷平,成左虚步;与此同时,右掌臂外旋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左拳则变掌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身躯随右掌收回之势稍向右转,眼向左掌前方注视(图5)。

少林罗汉十八手教学

少林罗汉十八手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段位制》中拳术套路、拳术的的基 本技术与练习方法,养成自 我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 二)实施武术 《段位制》 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的武术技能与知识能够达到公 众认可的标准。 三)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 激发爱 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 感。 、基本教材 一)理论 1. 基础理论 (详见体育基础理论教材纲要) 2. 体育理论 (1)武德、武术礼仪教育,武术《段位制》实施与开展 (2)武术运动的概述、内容分类、特点作用 (3)武术流派拳种介绍 (4)国际奥委会看中国武术 二)专项技术 1. 基本技 术 拳 掌 勾 冲拳 击掌 抡臂 弓步 马步 虚步 仆步 歇步 丁步 插步 独立步 正踢腿 侧踢腿 弹腿 蹬腿 扫腿 二起脚 练习方法:正压腿 侧压腿 仆步压腿 2. 套路技术 (1)少林罗汉十八手单练套路 预备势:并步抱拳 1) 弓步掳手推掌 2) 虚步推掌 3) 马步掳手挎肘 4) 马步架打冲 拳 5) 弓步架打冲拳 6) 步绾肘 7) 翻身马步磕打 8) 马步托掌冲 拳 9) 弓步格挡冲拳 10) 弓步格挡冲拳 11) 挂腿勾踢 12) 缠腕马步 手型: 手法: 步型: 腿法:

冲拳 13)伏身后扫腿14)翻身弓步劈砸15) 冲拳弹腿踢击16) 翻身二起 飞脚 17)弓步切按举掌18)偷步绕臂沉肘19) 马步架打冲拳20) 弓步架 打顶肘 21)并步掳手磕打22)托掌马步冲拳23) 分掌弓步双推24) 虚步护身掌 结束动作:并步抱拳 2)少林罗汉十八手对练套路 预备势 甲.乙预备势:甲.乙并步抱拳 1)乙 : 冲拳击肋甲:鹰掐嗉2)甲.乙:托肘虚步推掌 3)乙 : 冲拳击面甲:挎篮势4)乙:砍掌击头甲:硬开弓 5)乙 : 劈拳击头甲:架梁炮6)乙:掳手抓腕甲:降龙手 7)乙 : 回身横打甲:僧敲钟8)乙:马步托肘甲:巧纫针 9)乙 : 拔手横砍甲:一条椽10)乙:拔手横砍甲:一条椽 11)乙:砍掌冲拳甲:金钩挂12)乙:推掌抓胸甲:扭缠丝 13)乙:推掌拦挡甲:扫荡腿14)乙:抢臂劈砸甲:披身锤 15)乙:屈肘上架甲:踢球势16)乙:后腿拍脚甲:鸳鸯腿 17)乙:腾身二起甲:劈柴势18)乙:弓步抓肩甲:僧缚虎 19)乙:冲拳击面甲:硬开弓20)乙:换步劈拳甲:拗鸾肘 21)乙:弓步按肘甲:僧敲钟22)乙:退步托肘甲:巧纫针 23)乙:双掌封耳甲:僧推门24)甲.乙:虚步护身掌 结束动作:甲、乙并步抱拳、立正收势 3)少林烧火棍 预备势 1) 掠劈棍2) 弓步戳棍3) 弓步劈棍4) 弓步戳棍 5) 闷头棍6) 败势7) 回头棍8) 横担一架梁 9) 猿猴背棍10) 扑地龙11) 二郎担山12) 扑地龙 13) 跋步连三尺14) 滚身劈棍15) 单叉架棍16) 单叉盖把 17) 隔打18) 回身劈棍19) 舞花劈棍20) 回身劈棍 21) 弓步戳棍22) 弓步劈棍23) 弓步戳棍24) 上步隔打 25) 败势26) 上步劈棍27) 回身劈棍28) 舞花背棍 收势

少林易筋经

少林传统功夫老架 捶谱系列之二十四 少林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是少林寺众僧演练的最早的功夫之一,经过千余年的实践证明,确有养生之益,据传易筋经是少林寺大乘祖师菩提达摩,根据众僧锻炼身体之验所集成,约于宋代译撰成法决,公开出版,广传于世。易筋经内可运气,外可活动肢体,故说:“内外兼修,练者可得皮、得肉、得骨、得髓。”历代学者认为练此功法可以是人体的神、体、气三者周密地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之锻炼,使五脏六腑、十二筋脉及全身得到充分的调理,又能平衡阴阳,舒筋活络,调理人体之新陈代谢,增强各部之生理机能,从而达到强健体质,抗疫祛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之目的。 易筋经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力比较大,来龙去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谁人所创由于年代的久远,也很难考证,有一条肯定的是从少林寺传播出去,相传达摩祖师自印度航海到中国带了三本经典楞伽经洗髓经易筋经。易筋经是其中一部,经过中国历代高僧的演练,而逐步幸承形成了一套有独特效果健身价值的一套功法,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能够提高人的精神活力,让人体更充沛更有精神,少林寺,随体育锻炼的发展,有一个比较细的脉络,由一开始的八段锦八个动作,到现在演变为易筋经十二个动作,以后再发展有罗汉十八手,罗汉先天十八手十八个招式,二十一个动作,再以后发展少林罗汉拳是这个三十六个动作现在称小罗汉,我们现在为了系统地认识学习少林功夫,就奉献出少林易筋经。深受民间群众的喜爱,因为它确有强身健体的价值,通过一千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它对人体的身体健康,确实是利益很大,练起来要求一气呵成意气相连,要柔要缓缓慢适合中老年人进行这个活动筋骨的锻炼,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打通你周身的气脉、任脉、督脉、血脉让你周身顺畅,我们身体只有周身顺畅,气血相通,才能感觉到身轻如燕,身体舒服。 分解教学: 起掌聚气--- 预备式 韦驮献杵第一式----韦驮献杵第二式----韦驮献杵第三式 第四式:摘星换斗式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式 第六式:击爪亮翅式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式 第八式:三盘落地式 第九式:青龙探爪式 第十式:饿虎扑食式 第十一式:打躬式 第十二式:掉尾式(双手盘膝固肾腰) 收势(意气还原) 收功:练习功法一定要有起势和收势,否则对我们身体有损害。调理好自己的五脏六腑,调理好气息。 →少林易筋经上少林易筋经下

武术套路图解推选——少林狼牙棒

少林狼牙棒预备势 1.单掌敬礼 2.弓步撩棒 3.并步冲棒 4.单劈开山 5.横扫莲台 6.泰山压顶 7.拨云见日 8.金鸡独立 9.弓步撩棒 10.金鸡独立 11.力劈华山 12.拨天扫地 13.跪步劈棒

14.单劈开山 15.马步挑把 16回头望月 17.跪步压棒 18.弓步架棒 19.弓步劈棒 20.提膝点棒 21.二郎担山 22.弓步劈棒 收势 (狼牙棒完整套路演示) 预备势 动作要领:两脚并步站立,狼牙棒竖立在身体右前方,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图1)。

图1 1.单掌敬礼 动作要领:左手成掌由左下侧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后收至胸前,成拜佛式,左脚左跨半步,目视前方(图2)。 图2 易犯错误:左掌抬至与肩平就收于胸前。 纠正方法:左掌抬至头上方后方可收于胸前。 2.弓步撩棒

动作要领:右脚向左侧上步后,左脚后撤成左弓步,身体左转一周,棒头由右上方向下抡出一周后向前,向上抡出(图3)。 图3 易犯错误:器械不贴身。 纠正方法:狼牙棒上下垂直,贴身抡一立圆。 3.并步冲棒 动作要领:棒头由左上向右下做一舞花后向右冲出。同时两脚并步站立 ,目视右侧(图4)。 图4

易犯错误:狼牙棒冲出时高低不定。 纠正方法:狼牙棒冲出后要与肩平。 4.单劈开山 动作要领:左脚左跨,右脚向左侧上步,身体左转成马步 ,狼牙棒由右侧向上 ,然后在左侧向下抡出一周后劈下(图5)。 图5 易犯错误:棒花倾斜,不贴身。 纠正方法:扫花时双手手腕灵活,两手之间距离不要过大。 5.横扫莲台 动作要领:震右脚,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狼牙棒棒头向右后方抡出一周。棒头向前冲出后,再在头顶横扫一周停于身体右前方(图6)。

正宗先天少林罗汉十八手doc

正宗少林先天罗汉十八手 一、朝山拜佛(起势) 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图1)。双掌内滚提于胸前,指尖向下(图2)。双掌由内外翻,双掌心相对(图3、4)。 二、斩手劈心掌(左势) 右脚后退半步踏实成左虚步,双掌向两侧 下方斩出(图5)。左右掌交叉护于胸前,提 左膝,上身右转,然后左脚尖向前点地,左臂 略上架,右掌劈出(图6、7、8)。本势为虚 架,暗藏杀机,右掌虽为劈心掌,但形不外露, 出掌距离很短,仅意念用力即可。 三、亮翅斩手劈心掌(右势) 左右脚跳起,双掌同时向两侧劈打,掌心 向前,双肘紧贴两肋(图9)。左脚落地踏实, 右膝提起,身左转,右脚点地,然后左掌劈出 (图10、11)。要领同上势。 四、拨拦连三掌 右脚右跳右转身成左虚步,右掌前击,左掌前击再右掌前击(图12、13、14、15)。 五、斩手穿喉下劈掌 左脚左跳左转身成右虚步,左手下斩,右手护于胸前(图16)。右掌上穿喉,右膝提起,落右脚右掌下劈(图17、18)。 六、托塔双推山 提右膝右转身,双掌心向上,落右脚成右弓步,双掌推出(图19、20)。 七、霸王鞭伏虎掌 提左掌于右肩处,下劈右掌(图21)。勾左脚提左膝,身体右转,提右掌于额前,下劈左掌(图22),震左脚,身子右转,提右膝勾右脚,左掌置于额前,下劈右掌(图23、24)。 八、扳面掌 右脚落地成右弓步,右掌背向前扳击(图25)。 九、力贯千斤砸 提左膝,身体左转,落左脚,跟右脚,全身下蹲,右拳从头上向体前右侧砸下(图26、27)。 十、回身顶心肘 右脚向后退步,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右肘向后顶击(图28)。 十一、火龙步斩手下劈掌 提左膝面部左转(图29),落左脚上右步下劈右掌,全身半蹲,成左虚步,左掌护于右肩(图30)。

少林正宗内功

少林正宗内功 时间:2009-08-24 16:26来源:未知作者:德虔点击:174次 (一)静禅功静禅功是少林气功中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僧人都会做。 因为禅宗的宗旨就是空无,所以入禅则静,静中求纯,纯则为安。其法分坐禅、站禅和卧禅三种。1、坐禅法:分端坐势、单盘势、双盘势和插花势。端坐势:端坐于凳或椅上,膝关节屈成9 (一)静禅功 静禅功是少林气功中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僧人都会做。因为禅宗的宗旨就是空无,所以入禅则静,静中求纯,纯则为安。其法分坐禅、站禅和卧禅三种。 1、坐禅法:分端坐势、单盘势、双盘势和插花势。 端坐势:端坐于凳或椅上,膝关节屈成90度,全脚掌着地,两手自然放在两大腿上,上身端正,两眼微闭,目视鼻尖,舌顶上腭,意守丹田。初学者一次可先练30分钟,以后逐渐增至一小时。 单盘势:盘腿坐于蒲盘或较宽的木具上,左脚放在右腿膝关节上面,脚心向右,脚尖向前;右脚放在左腿膝关节下。两掌在腹前平脐相叠,右掌在上,左掌在下,两掌心均向上,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如端弥陀印。上身端正,两眼微闭,目视鼻尖,自然闭口,舌抵上腭,用鼻呼吸,意守丹田。初练每次半小时,以后逐渐增至两小时。 双盘势:坐在蒲盘或较宽的木具上,两腿屈膝相盘,先将右脚外踝放在左膝上,再将左脚外踝放在右膝上,两腿交叉,架身而坐。上身端正,两眼微闭,目视鼻尖,自然闭口,舌抵上腭,腰部放松,两手按在两大腿根部。气由丹田发,上运百会,下走背中,岔分两路,循两跨外侧下行,缓达昆仑,后达脚心,然后收于丹田。久练之后,两手可改为腹前平脐相叠,如端弥陀印。

插花势:两腿交叉盘坐于蒲盘或较宽的木具上,脚尖向前,上身端正;两手在腹前平脐相叠,如端弥陀印。两眼微闭,目视鼻尖,自然闭口,舌抵上腭,用鼻呼吸。每次练半小时左右。此练法容易掌握,知者较多。 2、站禅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稍向里扣。两臂抬起与肩同高,五指自然分开,两掌心相对,距一尺左右,形如抱球。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下行,落于下腹,两手中指相接,掌心向里。身体保持端正,两眼微闭,目视鼻尖,意守丹田。 3、卧禅法 仰卧:仰卧于床上,两腿自然伸直,两脚尖自然外撇;两手心向下,平放于两腿外侧,五指稍屈;两眼微闭,目视鼻尖;自然闭口,舌抵上腭,用鼻呼吸,意守丹田。 侧卧:身体向右,侧卧于床上,两腿前屈,大腿与身成钝角,右腿着床,左腿放右腿上,稍向前提;两掌放身前,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着床;头稍向前钩,形似螳螂。两眼微闭,目视鼻尖,自然闭口,舌抵上腭。用鼻呼吸,意守丹田。此法容易掌握,每次练功半小时,对治疗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患有显著效果。(二)十段功 “十段功”又名静功十段,是内功的站禅功夫之一。其特点是静纯、放松、施意。久习可施意袪疾,甚则可以意制人。其法是寻一静境入位,两足成八字并步站立;两臂屈肘,两掌环叠,五指并拢,掌心向上,附于脐下一寸入;身胸挺直,两眼微闭,视于鼻尖,用鼻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行功前先运气三周,再静施十段功法。《少林拳法精义》云:凡练静功十段者,每日早晨先内服“通灵丸”六十四粒,片刻,待药将化时,以鼻吸气,注所行功处,以意运气,意走骨髓。切不可施劲,若行力者则与动功无异。练十段功者,初,每段数息,渐渐增加,可焚香记时,每段一寸香,加至二寸香为止。日行三遍,功毕则行打洗神通,暇则自行观心,洗心诸法,十月功成。 第一段、韦驮捧杵:注想尾闾上第二节,气从背上起,直通至指端。 第二段、独立金刚:注想项后,以意领气,气从足心起,到两肘梢,绕膻中经印堂通头顶;下行到手,再归丹田。

正宗少林传统功夫教学片

千呼万唤始出来 ——正宗少林传统功夫教学片即将向世夜幕降临,一蒙面侠客飞身跃上数丈高墙,随后悄无声息地潜入深宅大院……忽然喊声震天,众多护院家丁杀奔而出。但见他微蹲马步,掌护门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出击。拳打四路,脚踢八方,一连串“套路”打得眼花缭乱,竟使舞刀弄棍之徒近不得其身…… 这是传统“功夫片”里的一组镜头。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西部片”同时崛起而风糜于世的一种影片样式,“功夫片”所创造的仗义行侠的银幕形象,几乎与“牛仔明星”一样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然而事实上,那些“飞檐走壁”无所不能的“功夫明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完成了某些完美无缺的特技动作而已。尽管如此,被西方人称之为“功夫”的中国武术,却因此得以广为世人所知。 正宗的中国功夫也许不像人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般神乎其神,但至少也是令人惊叹的。在河南郑州市郊的嵩山脚下,十多个剃着光头的少林寺和尚,展示了差不多只有在影视片里借助于特技才能完成的高超武功——头置地而不倒、枪刺喉而不进、人“上吊”而不死、掌能碎砖、指能碾石、舌能舔火、拳脚更是了不得……—作为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少林武僧几乎人人身怀绝技,他们代表的是一种不同于体育表演和影视欣赏范畴的传统的中国功夫。几个世纪以来,少林武僧为少林功夫赢得了赫赫声威,以至于从古至今,一说中国功夫,必言少林功夫。 为弘扬正宗的少林功夫,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李燕与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三赴中原,在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大师全力支持

下,以少林寺武僧队总教头释德扬法师为代表的正宗少林功夫老架捶谱教学片、欣赏片,进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系列。 2003年4月9日下午3时33分,这个吉时良辰,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少林传统功夫老架捶谱拍摄开机仪式在嵩山脚下隆重举行。由德扬法师的师父、少林寺曹洞正宗素喜大师默颂佛经,为拍摄举行开镜仪式。为向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展示正宗的少林传统功夫,2003年4月13日,1000名武僧后备队在少林寺山门口,由德扬法师带领,表演了少林寺大洪拳、大通背等名拳套路。这次推出的2张少林功夫欣赏光碟,把少林寺的景点风光与少林功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在雄伟壮观的少林寺山门前千人表演少林大洪拳、在塔林前表演少林心意拳、达摩洞前表演罗汉十八手、易筋经、捶谱堂前表演的小洪拳、鼓楼石碑前表演的通背拳、大雄宝殿前表演的心意拳、紧那罗殿前表演的烧火棍和疯魔棍、嵩阳书院表演的紧那罗王棍、炼魔台前的八段锦……48个套路48个景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欣赏五乳峰下嵩山少林寺风光的同时,少林传统功夫尽收眼底,一饱眼福。日后若有幸购得此碟,可谓一举多得,珍藏之精品,岂不美哉! 据悉,由广州俏佳人和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联合派出的拍摄组,将拍摄德扬法师演练的少林连环拳、八步连环拳、小洪拳、大洪拳、八段锦、易筋经、小通背、大通背、昭阳拳、小罗汉、心意拳、小炮拳、大炮捶、罗汉十八手、六合拳、五群羊刀、疯魔棍、烧火棍、阴手棍、紧那罗王棍、龙泉剑、月牙铲、达魔杖等40多个套路的教学片。摄制人员在少林寺要与和尚同吃、同住,历时一个半月,开“中华武术展现工

罗汉十八手-图文-完整版

少林罗汉十八手是少林拳术中最著名的拳法之一。据《少林寺拳谱》记载,远在隋时,少林寺武僧就根据十八罗汉铜像造型创了一路拳法,称为十八罗汉手,后来逐渐演化,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不同练法。 本拳为其中上品,攻防兼备,上下配合,技法多变,极具妙用。 一、预备势 面向南方,站立在东西走向的场地的西南;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腿外侧,掌指朝下;身躯正直,眼向前平视(图1)。 〔要点〕 头须端正,下颏内收,挺胸、直腰、沉肩,两肘自然微屈并向身前微微牵引;神情安静,内虑全消,气沉丹田,精神贯注,做好行拳走势的准备。 二、并步抱拳 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朝上,拳轮贴身;脸向左转,眼向左侧前方注视(图2)。 〔要点〕 1.抱拳与转脸,动作要一致,行动要快速。 2.身体微向前倾,使腿部着力,十趾紧抓地面,防止弯腰拱背;两肘夹紧,使肘尖朝后。 三、弓步掳手推掌(鹰掐嗉) 身躯半面向左转,两腿屈膝稍向下蹲,右脚不动,左脚向正东前方跨出;左拳变掌,臂内旋,从左腰侧贴着身躯向右上方屈肘绕环抄起,伸向右肩前,随着身躯半面左转由右肩处直臂向前、向左弧形平摆绕行横搂,肘微屈,掌指朝上,拇指张开,掌心朝前;眼视左掌(图3)。 上动未停,左掌掳抓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与此同时,身躯转向正东方,右脚跟外展,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在前屈膝半蹲,成左弓箭步;右拳随之变掌,从右腰侧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向右掌前方注视(图4)。

2.推掌时,肩须向下沉劲,右腿蹬伸防止右脚向外侧移动,腰须向下塌劲,右掌掌指高与眉齐。 3. “鹰掐嗉”的锁喉动作在单人拳路练习里变作了前推掌,按照传统未作更正。如果更正为叉掌也是可以的,只要使右掌拇指张开、掌心朝下,用虎口向前平伸叉出就行; 四、虚步推掌(僧推门) 身体重心移后,右腿随之屈膝半蹲,左脚收回半步屈膝以脚尖虚点地面,脚面绷平,成左虚步;与此同时,右掌臂外旋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左拳则变掌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身躯随右掌收回之势稍向右转,眼向左掌前方注视(图5)。 〔要点〕 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两脚虚实一定要分清;身法保持正直,防止弯腰凸臀;左腿屈膝要使小腿微成坡形,右腿屈膝要防止膝部向里跪倾。 五、马步掳手挎肘(挎篮势) 左脚向前踏实;左掌臂内旋直腕使拇指张开朝下,从前直臂向下、屈肘向右肩处弧形绕环抄起,随着左脚的向前踏实再由右肩处屈肘向上、经右耳侧向前弧形绕环摆动;右掌随之变拳,直臂伸直向身后下方;眼视左掌(图6)。 上动未停,左掌掳抓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与此同时,右脚向前跨步,身躯随之左转向北,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右拳随身转动从身后直臂向下、屈肘向身前绕环挎起,拳面朝上,拳眼朝右,高与眉齐;脸向右转,眼向右侧前方注视(图7)。 正:反: 〔要点〕 1.收拳、马步、挎肘,必须在同一时间一起完成。 2.成马步时,右肩向前、左肩向后微微错开,两肩不在一条直线上;身法须顶平、项竖、肩沉、背直、腰塌;两腿须屈平,防止两膝向前跪腿。 六、马步架打冲拳(硬开弓) 右脚尖外展,身躯从右向后转,右拳随之臂内旋从身前向右侧上方屈肘环举上架,拳轮朝上;与此同时,左脚随身转动向东跨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左拳在转身之后从左腰侧向左侧直臂平伸冲出,拳心朝下;眼向左拳前方注视(图8)。

少林武术与少林戒约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完善

少林武术与少林戒约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完善少林寺诞生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与其同时诞生的还有少林武术与少林戒约,他们也随着少林寺的兴衰繁荣而不断的成长。 一、达摩时期的戒约 达摩全名菩提达摩,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佛教禅宗第二十八世祖,梁大通元年(527年)从水路先到广州,后入魏嵩山少林寺(《中华武术辞典》194页)。专传“大乘派”佛教,主张坐禅入“道”,他身体力行。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说:达摩“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使众徒效仿之,其修行的根本法则是:参禅打坐,闭目敛心,抛却邪念,专意悟道。从而达到由静入定,由定入慧的目的。为确保入慧的速达,兼施严格的“大乘”五戒律,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佛教持诵必要》44页)。入“道”首在“五戒”能持否。在当时这些佛道教法戒似乎与少林戒约没有什么联系,但随着原古武术雏形的形成,戒约也以零散的形式开始出现。像“谦让为本,其意至善”、“禁暴丰财、孝悌仁义”等。由于中国武术的起源早于少林拳术约两三千年,在这之间战争频繁,军队里为适应作战逐步提高了格斗实战技术,使武术得到了一定发展,这时民间流传的习武戒约也有所增加。“尊师重道,抑强助弱,济困扶危”,“仅对恃力称凶,惹事生非或助桀为虐”,“艺勿尽传,留下—手”等,这为后来的少林戒约雏形奠定了基础。无谷等人在《少林寺资料集》中谈到,少林拳法也是在军事实战与民间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可以推断,在达摩时期少林武术只是一个雏形,其戒约吸收了民间武术戒约的只言片语,又引用了佛道教戒约的内容,从总体上看还较为零散、模糊,在史料中尚未查到有关具体内容的条款。 二、觉远上人时期的戒约 觉远和尚为金末元初严州(今浙江建德)人,是继福裕禅师之后,颇有声望的高僧。在名扬少林武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迨觉远以将达摩禅师罗汉十八手,增为七十二手,至秋月禅师乃融会旧时宗法”-吴图南《国术概论》42页。不仅如此,他还吸收了达摩及达摩以后历代住持所立的戒规、要约等,制订了较为完备的十条戒约,有效促进了明代少林武术的中兴,正如“四百馀僧,各习武,武艺俱绝”(王士性《嵩山游记》)之情景。 当时所立的十戒约具体内容如下: 1、习此术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宜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辍。 2、宜深体佛门悲悯之怀,从于技术精娴,抵可备以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犯者与违反清规同罪。 3、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一、一路罗汉十八手 一路罗汉十八手,共十八个动作,从第一招的“父子恭手”到最后一个动作“老虎靠山”都贯穿著攻防严密的一条红线,主要发挥手上功夫的抓、撩、 扳、摔、拦、插等,以两手之技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主要是退、转 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的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右,虚实 或攻防兼备、或一攻一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打, 取胜,无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和 配合,尤其主重眼法,招招招作到:“手到眼到,眼随招进,眼随势神,招 招后以眼定略……此乃一路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矣。 1.歌诀: 少林武艺传千秋,独奇罗汉十八手,父子恭手双抱月,白虎洗脸水上流, 泥里拨葱抽筋骨,推倒隔墙追败狗,花掌一落砍倒树,迎面臂掌血洒流, 双手挥砸千斤锤,崩肘露势天王愁,一手能砍金砖碎,仙人摘茄独一手, 倒步一砍柴两节,肘锋能破贼心丢,转身再使肘势把,仿似活龙飞云头, 花手一提紧三步,凯歌胜归仙回洞,靠山亮出罗汉手,少林英雄传千秋。 少林罗汉十八手 少林罗汉十八手 摘自《少林与太极》德建 一、朝山拜佛(起势) 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图1)。双掌内滚提于胸前,指尖向下(图2)。双掌由内外翻,双掌心相对(图3、4)。 二、斩手劈心掌(左势) 右脚后退半步踏实成左虚步,双掌向两侧下方斩出(图5)。左右掌交叉护于胸前,提左膝,上身右转,然后左脚尖向前点地,左臂略上架,右掌劈出(图6、7、8)。本势为虚架,暗藏杀机,右掌虽为劈心掌,但形不外露,出掌距离很短,仅意念用力即可。三、亮翅斩手劈心掌(右势) 左右脚跳起,双掌同时向两侧劈打,掌心向前,双肘紧贴两肋(图9)。左脚落地踏实,右膝提起,身左转,右脚点地,然后左掌劈出(图10、11)。要领同上势。 四、拨拦连三掌 右脚右跳右转身成左虚步,右掌前击,左掌前击再右掌前击(图12、13、14、15)。

罗汉十八手

罗汉十八手 1) 弓步掳手推掌(鹰掐嗉) 2) 虚步推掌 3) 马步掳手挎肘(挎篮势)4) 马步架打冲拳(硬开弓)5) 弓步架打冲拳(架梁炮) 6) 步绾肘(降龙手)7) 翻身马步磕打(僧敲钟)8) 马步托掌冲拳(巧纫针)9) 弓步格挡冲拳(一条椽)10) 弓步格挡冲拳(一条椽)11) 挂腿勾踢(金钩挂)12) 缠腕马步(扭缠丝)13) 伏身后扫腿 (扫荡腿)14) 翻身弓步劈砸(披身捶)15) 冲拳弹腿踢击(踢球势) 16) 翻身二起飞脚(鸳鸯脚)17) 弓步切按举掌(劈柴势) 18) 偷步绕臂沉肘(僧缚虎)19) 马步架打冲拳(硬开弓) 20) 弓步架打顶肘(拗鸾肘)21) 并步掳手磕打(僧敲钟22) 托掌马步冲拳(巧韧针)23) 分掌弓步双推(僧推门) 24) 虚步护身掌 结束动作:并步抱拳(2)少林罗汉十八手对练套路 甲.乙预备势:甲.乙并步抱拳 1) 乙:冲拳击肋甲:鹰掐嗉 2) 甲.乙:托肘虚步推掌 3) 乙:冲拳击面甲:挎篮势 4) 乙:砍掌击头甲:硬开弓5) 乙:劈拳击头甲:架梁炮 6) 乙:掳手抓腕甲:降龙手7) 乙:回身横打甲:僧敲钟 8) 乙:马步托肘甲:巧纫针9) 乙:拔手横砍甲:一条椽 10) 乙:拔手横砍甲:一条椽11) 乙:砍掌冲拳甲:金钩挂 12) 乙:推掌抓胸甲:扭缠丝13) 乙:推掌拦挡甲:扫荡腿 14) 乙:抢臂劈砸甲:披身锤15) 乙:屈肘上架甲:踢球势 16) 乙:后腿拍脚甲:鸳鸯腿17) 乙:腾身二起甲:劈柴势 18) 乙:弓步抓肩甲:僧缚虎19) 乙:冲拳击面甲:硬开弓 20) 乙:换步劈拳甲:拗鸾肘21) 乙:弓步按肘甲:僧敲钟 22) 乙:退步托肘甲:巧纫针23) 乙:双掌封耳甲:僧推门 24) 甲.乙:虚步护身掌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修订稿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一路罗汉十八手一路罗汉十八手,共十八个动作,从第一招的“父子 恭手”到最后一个动作“老虎靠山”都贯穿着攻防严密的一条红线,主要发挥手 上功夫的抓、撩、扳、摔、拦、插等,以两手之技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 主要是退、转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的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 右,虚实或攻防兼备、或一攻一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 打,取胜,无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和 配合,尤其主重眼法,招招招作到:“手到眼到,眼随招进,眼随势神,招招后 以眼定略……此乃一路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矣。 1.歌诀: 少林武艺传千秋,独奇罗汉十八手,父子恭手双抱月,白虎洗脸水上流,泥里拨 葱抽筋骨,推倒隔墙追败狗,花掌一落砍倒树,迎面臂掌血洒流,双手挥砸千斤 锤,崩肘露势天王愁,一手能砍金砖碎,仙人摘茄独一手,倒步一砍柴两节,肘 锋能破贼心丢,转身再使肘势把,仿似活龙飞云头,花手一提紧三步,凯歌胜归 仙回洞,靠山亮出罗汉手,少林英雄传千秋。 少林罗汉十八手 少林罗汉十八手 摘自《少林与太极》德建 一、朝山拜佛(起势) 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图1)。双掌内滚提于胸前,指尖向下(图2)。双掌由内外翻,双掌心相对(图3、4)。 二、斩手劈心掌(左势) 右脚后退半步踏实成左虚步,双掌向两侧下方斩出(图5)。左右掌交叉护于胸前,提左膝,上身右转,然后左脚尖向前点地,左臂略上架,右掌劈出(图6、7、8)。本势为虚架,暗藏杀机,右掌虽为劈心掌,但形不外露,出掌距离很短,仅意念用力即可。 三、亮翅斩手劈心掌(右势) 左右脚跳起,双掌同时向两侧劈打,掌心向前,双肘紧贴两肋(图9)。左脚落地踏实,右膝提起,身左转,右脚点地,然后左掌劈出(图1 0、11)。要领同上势。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_少林寺七十二绝技

拳法 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但修习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为最厉害的武功。正印证了“大智若愚,无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当年五大门派集会黄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天下第一拳”美誉,可惜如今已不幸失传。 3.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罗汉堂专研。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罗汉堂专研。 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又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掌法 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般若堂专研。 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类似于“飞花摘叶”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指法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达摩院专研。 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达摩院专研。 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需有深厚的铁指禅劲功夫为基础。 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可随意插入石碑之中。 抓法 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形态创出的一套轻灵翔动的抓法 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30.因陀罗抓:般若堂专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专研。 擒拿手 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专研。 33.龙爪擒拿手:共三十六式。戒律院专研。 34.十二擒龙手:戒律院专研。 剑法 35.达摩剑法:著名剑招有“一苇渡江”等。达摩院专研。 刀法 36.菩提刀法:菩提院专研。 37.破戒刀法:名为破戒,即是大开杀戒,因此这套刀法全是攻势,狠准威猛。 38.慈悲刀法:名为慈悲,即慈悲为怀,这套刀法招式柔和,没有杀招,与破戒刀相反。 39.燃木刀法:菩提院专研。

少林七十二绝技

少林七十二绝技 一、拳法 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但修习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为最厉害的武功。正印证了“大智若愚,无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当年五大门派集会黄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天下第一拳”美誉,可惜如今已不幸失传。。。。。。 3、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罗汉堂专研。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罗汉堂专研。 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又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二、掌法 0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般若堂专研。 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类似于“飞花摘叶”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三、指法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达摩院专研。 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达摩院专研。 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26、一指禅功:被称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伤人。需有深厚的铁指禅劲功夫为基础。 27、铁指禅劲:一指禅的基础内功,练到登峰造极时五指可随意插入石碑之中。 四、抓法 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龙蛇虎豹鹤猿鹰”等十三种动物的形态创出的一套轻灵翔动的抓法 29、寂灭抓:般若堂专研。 30、因陀罗抓:般若堂专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专研。 五、擒拿手 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专研。

少林罗汉十八手图解

一、一路罗汉十八手 一路罗汉十八手,共十八个动作,从第一招的“父子恭手”到最后一个动作 ?“老虎靠山”都贯穿著攻防严密的一条红线,主要发挥手上功夫的抓、撩、 扳、摔、拦、插等,以两手之技法进攻对方要害部位,其防法主要是退、转 缩等避开对方之攻招,同时又巧妙和合理的利用攻上防下,攻左防右,虚实?或攻 防兼备、或一攻一防等,达到攻则不露蔽,防则寻机攻,遇强不挨打,?取胜,无 战则健身,有战则胜敌的目的。同时也很注意腿法、肘法、身法和?配合,尤其主 重眼法,招招招作到:“手到眼到,眼随招进,眼随势神,招 招后以眼定略……此乃一路罗汉十八手之功法妙诀矣。 1.歌诀: 少林武艺传千秋,独奇罗汉十八手,父子恭手双抱月,白虎洗脸水上流,?泥里 拨葱抽筋骨,推倒隔墙追败狗,花掌一落砍倒树,迎面臂掌血洒流,?双手挥砸千 斤锤,崩肘露势天王愁,一手能砍金砖碎,仙人摘茄独一手,?倒步一砍柴两节, 肘锋能破贼心丢,转身再使肘势把,仿似活龙飞云头,?花手一提紧三步,凯歌 胜归仙回洞,靠山亮出罗汉手,少林英雄传千秋. 少林罗汉十八手 少林罗汉十八手 摘自《少林与太极》德建 一、朝山拜佛(起势) 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图1)。双掌内滚提于胸前,指尖向下(图2).双掌由内外翻,双掌心相对(图3、4)。 二、斩手劈心掌(左势) 右脚后退半步踏实成左虚步,双掌向两侧下方斩出(图5)。左右掌交叉护于胸前,提左膝,上身右转,然后左脚尖向前点地,左臂略上架,右掌劈出(图6、7、8)。本势为虚架,暗藏杀机,右掌虽为劈心掌,但形不外露,出掌距离很短,仅意念用力即可。 三、亮翅斩手劈心掌(右势) 左右脚跳起,双掌同时向两侧劈打,掌心向前,双肘紧贴两肋(图9)。左脚落地踏实,右膝提起,身左转,右脚点地,然后左掌劈出(图 10、11)。要领同上势。 四、拨拦连三掌 右脚右跳右转身成左虚步,右掌前击,左掌前击再右掌前击(图12、13、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