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优质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公开课优质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公开课优质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专题八【公开课优质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把握时代、阶段特征】(第1课时)

1、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变式题:从多种史观角度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基础知识掌握】

1、必修一: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1课时)

2、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时)

3、必修三:康、梁维新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第3课时)

4、选修一:戊戌变法(第3课时)

5、选修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1课时)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孙中山”近三年江苏高考真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无

2、义和团运动:无

3、辛亥革命:

(2012·江苏单科·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D)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011·江苏单科·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2013·江苏单科·22)(13 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右侧示意图)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冶,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 年7 月24 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 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5 分)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 分)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4 分)

答案 (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

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

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

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

【备考提醒】

【练习巩固】

1、19世纪末,外资银行开始落户北京东交民巷。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上述言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C

A.列强已控制中国的政治中心B.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列强加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D.中国半殖民地化最终形成

2、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政治近代化的过程。政治近代化的尝试开

始于C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3、晚清时期,从北京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走出了两位皇帝,分别是光绪和溥仪。以下历史

事件,于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在北京的是D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义和团运动兴起

③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④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4、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

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D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5、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20世纪初中国政治近代化成果的是A

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文件

6、1912年,孙中山对袁世凯说:“十年之内,大总统非公莫属。”“希望您当十年总统,

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您练精兵五百万。”这段话反映了此时孙中山的救国理念已转向A

A.实业救国B.教育救国C.军事救国D.法制救国7、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

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列资料中,有可能属于他亲身经历并留下的是B

①《北京条约》签订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

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清帝退位②武昌起义③成立中华民国

④《辛丑条约》签订⑤四川保路运动

A.①③②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④⑤②③①D.④⑤②①③9、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

族),这种变化反映了B

①专制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的深入③民族平等的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中,最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主张是C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1、(14分)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材料二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2分)

(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3分)

(4)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2分)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2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孙中山的什么精神?(1分)

33.(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4分)

(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2分)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分)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分)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2分)与时俱进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

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doc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条件: A、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B、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D、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F、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合作探究】1: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条件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集中(垄断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要求有自由的身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们的理念还是争取自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竞争的意识已经成为时尚。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随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 模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设计思想及预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从身边生活中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成就导入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成就还有哪些它 是怎样兴起的又是如 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 世界的 体验、思 考、回答 PPT1 引导学生在现实 环境中认识问 题,思考问题是 新课标下转变教 学方式的策略之 一;激发学生学 习热情和信心, 积极参与教学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问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 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 情况下兴起的 回忆,阅 读、思考, 回答 PPT2做到知识的有效 迁移,为学生学 习新内容打下基 础; 自然科学有哪些成就 呢在以后,我们将要 学到,这里是英国科 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 感应现象这一科学发 展有什么实际意义 观察,思考 PPT3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就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准备参加“看谁发现多”的有奖竞赛。

探究问题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发明 创设学生体验历 史的情境;让我们穿 过时空去看一看英国 商人查尔斯先生的生 活,他有哪些行为在 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成果,为什么 阅读,思 考,发言 PPT4 通过任务驱动, 创设学生体验历 史的情境,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学习发 明家的优秀品 质,对学生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教育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多 姿多彩,请同学们填一 填一表格。 观察,记忆 PPT5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的发明家,成就最突 出的是发明大王爱迪 生,老师讲爱迪生的 故事,从故事中我们 又可以学到什么呢 体验,回答PPT5 过渡结合教材和上表,我们能否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的独特之处呢 探究问题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引导学生结合分析表 格,得出第二次工业 革命有何特点第二 次工业革命还有何特 点呢为什么 阅读,思 考,回答问 题 PPT5 培养学生阅读材 料,提取有效信 息的能力、比较 历史事物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加餐拔高练 |课后加餐练|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 解析:选D 英国在19世纪仍是世界霸主,经济实力急剧衰落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作用下的产物,不属于前提,故排除B项;自然科学研究出现重大进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特点的成因,故排除C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前提条件是英国代议制的确立,由此推断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的政治前提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故选D项。 2.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 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 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 解析:选B 材料体现的是交流电问世后,受到传统技术和观念的抵制,被爱迪生攻击,故B项正确。 3.《全球通史》曾经这样形容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下列发明属

于“定制”的是( ) A.珍妮纺纱机B.电灯 C.汽船D.蒸汽机车 解析:选B 珍妮纺纱机、汽船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属于“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属于“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故B项符合题意。 4.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创制并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汽车、飞机、远洋轮船,带动了石油开采和化工产业的发展。 5.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图中虚线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 A.轮船B.火车 C.汽车D.飞机 解析:选C 轮船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工具,故A、B两项错误;结合图示中的时间限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和速度变化可以判断虚线表示的交通工具应是汽车,故C项正确;飞机虽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但是速度明显与题干虚线不符,故D项错误。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教案_1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 2.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难点】 重: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课前预习】 基本史实: ①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________ (时间)_______ (国家)________ (部门)。 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 ③瓦特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⑤进入19世纪,______ 逐渐被__________ 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导入新课】 由历史播报员兼课堂主持人负责播报《历史上的今天》,然后对学生预习进行课堂验收。 (设计意图:通过每堂课的课堂播报,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轮流担任课堂播报员兼主持人,更具课堂主人翁意识;验收课堂预习成果,方便掌握学生预习情况,也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向更深方向深化。) 【讲授新课】 什么叫工业革命?人们把生产领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业革命的爆发?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一章(背景篇)喷薄欲出的时代一一无法满足的市场 情境创设:假如你是一位商人,你打算开一个工厂,你要考虑哪些条件?一资金、市场、原料、劳动力、技术和政策。看来同学们都比较具有商业头南啊!这些因素中起直接作用的是一一市场,但是有一个因素又是你不得不优先考虑的?政策! 活动探究:我们知道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那请你们根据课本以及所学知识,讨论一下:英国是如何具备这些条件的?(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要条件:资本—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劳动力—圈地运动原料—本国+殖民地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高级中学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doc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电力的广泛运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2)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过程的关系。 (3)运用:探讨垄断的影响;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与影响。 (2)运用范例教学,培养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辨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价值。 (2)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应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知识认知方法和观念的培养,注重培育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同时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人‘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发展”,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以“启发一发现”教学法为主。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重点、难点作必要的阐释。为使教学过程更具形象性,更有互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来丰富课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就本单元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 师生互动:什么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 过程评价:所谓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18世纪末以后,先后在欧美、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4)改变了世界面貌,密切了各地联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过渡: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

第二十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十九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 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八步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温故知新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标志:五月流血周。 3、《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巴黎公社的失败。 第二步:明确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 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时间、标志、进入时代、代表国家、重大发明、影响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3、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步:自主学习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2)突出国家:美国、德国; (3)核心: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重要发明: 美国:爱迪生—碳丝灯泡;莱特兄弟—飞机; 德国:西门子—第一台发电机;卡特—汽车; (5)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影响: (1)生产力社会的巨大飞跃(最直接影响) (2)垄断组织出现(重要影响) (3)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3、发明创造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科技革命的发展领域及方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一、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启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英国,一系列机重要的发明创造,把人类带入到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在大机器生产的推动下,19世纪末,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再次跃上一个新台阶,人类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出示课题:第2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新课学习)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我们先学习教材第一目。(出示第一目标题:一、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PPT3

PPT4 PPT5 PPT6 PPT7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新技术、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附:教学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我来自历史名城——鄂州市,坐公共汽车来到美丽的育才高中,公共汽车以什么作动力。(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坐电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鍊条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知道的请举手,还有补充的吗? 我们归纳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请看投影: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 主要成就 和发明 第二次工业 革命人兴起 的背景和特 点 分析讨论第 二次工业革 命的影响 通过创设情境,体验 历史,分组讨论,观 念交流,引导学生进 行自主学习、探究学 习、合作学习,体验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 了世界和人们的生 活,掌握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成就,理解其 特点 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和世 界的过程,学习发明家求 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积极 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 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产生 的原因、垄 断组织的 形式 垄断的出现 是生产力发 展的结果, 它的出现促 进了生产力 的发展 分析垄断的 实质和作用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模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设计思想及预测 创设情 境导入新 课从身边生活中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成就导入课 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成就还有哪些?它是怎 样兴起的?又是如何改 变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的? 体验、思考、回 答 PPT1 引导学生在现实环 境中认识问题,思考 问题是新课标下转 变教学方式的策略 之一;激发学生学习 热情和信心,积极参 与教学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探究问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 景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工 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情况 下兴起的? 回忆,阅读、思 考,回答 PPT2 做到知识的有效迁 移,为学生学习新内 容打下基础; 自然科学有哪些成就 呢?在以后,我们将要 学到,这里是英国科学 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现象?这一科学发展有 什么实际意义? 观察,思考 PPT3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就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准备参加“看谁发现多”的有奖竞赛。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能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荷特点;能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能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1870年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问题: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试分析一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1)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科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A、内燃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 B、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1896年,亨利·福特)和汽车工业兴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等相继问世。 C、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4)钢铁工业: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发展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2、生产关系领域: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出现原因

《优质教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17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

行还需要什么条件? 史料1 如图。 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教师归纳: 史料2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 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

历史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docx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识记理解运用 第二次第二次工分析讨论第通过创设情境,体 第二次工业革业革命人二次工业革验历史,分组讨论, 工业革命的主兴起的背命的影响观念交流,引导学 命要成就景和特点生进行自主学习、 和发明探究学习、合作学 习,体验第二次工垄断产垄断的出分析垄断的 业革命改变了世界 生的原现是生产实质和作用 和人们的生活,掌垄断组因、垄断力发展的 握第二次工业革命 织的形组织的结果,它的 的成就,理解其特成形式出现促进 点 了生产力 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和世 界的过程,学习发明家求真务实的科学态 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创新 的精神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课时】 1 【教学资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二次工业革命》上册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 模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 从身边生活中第二次体验、思考、 工业革命的成就导入回答 创设情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 境 命的成就还有哪些? 导入新 它是怎样兴起的?又PPT1 课 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 活和世界的?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设计思想及预测 引导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是新课标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策略之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积极参与教学 探究问题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 景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回忆,阅读、工 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思考,回答情况下 兴起的 ? PPT2 自然科学有哪些成就观察,思考 呢?在以后,我们将 要学到,这里是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 磁感应现象?这一科 PPT3 学发展有什么实际意 义? 做到知识的有效 迁移,为学生学习 新内容打下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就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准备参加“看谁发现多”的 过渡 有奖竞赛。

高中历史必修2重要微知识点第8课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8课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解析:D。本题就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命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贫富悬殊,不利于缓和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2.右下图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 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能力。漫画的中心是被垄断组织操控的参议院,说明垄断组织渗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A项不正确。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的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的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③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最新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完美版讲课稿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 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 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至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 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 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联系现实: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乘坐的公共汽车、汽车是以什么作动力的?(汽油,它 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 (有踏板和链条的脚踏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动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 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一百多年后,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 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主要条件 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提示:从政治、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着手)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殖民地掠夺 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原因) 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类别年代内容国别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答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学法·素养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和主要成就的基础上,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的素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创新能推动生产力迅 猛发展,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念。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成就 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电的广 泛使用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 功 (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 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3)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 器产品纷纷涌现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 作为新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 得到广泛应用 内燃机 的创制 和使用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 功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 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 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 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发展,人们在制造业 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 来的木材和铁 促进了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发 展 垄断组织的出现 1.条件 (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 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 弃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 成了垄断组织。 4.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 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 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 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 的联系。 (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 分世界的狂潮。 2.表现 (1)世界贸易额增长: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 3.影响: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新】《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 2.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革命的特点。 【新课讲授】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教师讲述: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出示相关图片) 2.纺织技术革新的历程 教师依次出示欧洲的旧式纺车、欧洲的旧式织布机、飞梭、珍妮机的图片和相关发明者的介绍材料,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纺织技术革新的历程。(详见课件)需要重点强调: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蒸汽机发明和改进前棉纺织生产领域的变化情况以及工厂制度的确立的相关史实。(详见课件) 2.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教师出示瓦特的画像及其改进的蒸汽机的图片,然后通过相关材料(详见课件)来帮助学生了解蒸汽机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极大提高生产力。 (2)教案讲述: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据此向学生介绍对比工厂 与工场的区别。 3.教师结合教材介绍火车的诞生——铁路时代的到来。 (1)教师出示斯蒂芬孙图片及其制造的火车机车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斯蒂芬孙和火车的相关史实。 (2)教师出示“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提示:火车的发明。 4.教师结合教材向学生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扩大。 (1)蒸汽机的应用由棉纺织业扩展到更多的行业。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区域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等地区。5.教师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6.教师通过表格来帮助学生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