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养生浅谈——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太极养生浅谈——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太极养生浅谈——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太极养生浅谈——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索爱连

序言

我一口气读完了索爱连先生的《太极养生浅谈——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他将其数十年学、练太极拳的切身感受与体会,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感人至深的真情,解说了太极文化的内涵,奉劝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参与、体会、享受太极养生。同时告诫人们要预防、克服学习打太极活动的几种糊涂思想及错误观点。爱连先生真诚地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弘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为传播太极养生活动、为华夏子孙后代、世界人民的健康幸福当好带头人、宣讲员。我深信,太极养生健体活动定会蓬勃开展起来!

作者:刘树新

前言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人文环保,蓬勃发展。高科技成果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向世界强国迈进。中华民族越来越令世界各国瞩目。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幸福生活的同时,要有所总结和发现,追求更高境界的美好健康人生。

我在多年学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深感太极拳给人带来的好处——健康长寿。所以逢人便宣讲练习太极拳之重要性。把自己学练太极拳的体会、经验,不断总结,传播给身边的群体。为了更广泛地宣传与奉献,传承与弘扬太极精神,我愿意把自己脑海中多年形成的《太极养生浅谈——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思想,成文上网,与更多更广的人见面与分享,把它宣传到每家每户。人人都学,都练太极拳,人人健康、幸福、长寿,这是我的梦想。

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认同《太极养生浅谈——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的思想理念,积极练习太极拳,在运动养生,太极养生,人类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享太极拳给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太极养生浅谈

——练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遗产。太极文化就是其中十分珍贵难得的一枝奇葩。

太极即无极、太极圆周也。周而复始、混元一体。太极运动从始至终弧线贯穿,是完整的圆之运动。

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明末清初,陈王廷文武兼备,他研究了道家的呼吸大法,参照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所著拳经,即民间十六种拳法,在清朝初年创编了陈式太极拳。后来传于河北省永年广府杨露禅,经改进自成一家,成为杨式太极拳。其气势宏伟,舒展大方,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当代一大主流门派。

太极拳文化将传统辩证思维,武术、引导术完美融为一体,其内涵包容了阴阳、虚实、刚柔、动静、左右、进退、开合、化聚等诸多矛盾的对立与转化。是极高层次而美妙动人的人体文化。打太极拳概括为五个字:松、匀、圆、顺、整,技术技巧五字诀。

打太极拳呼吸极其规律,要求呼吸与动作紧密配合,吸气始动作起,呼气尽动作终。呼吸讲究“深、匀、细、长”。对提高肺活量、运气行气、疏通经络、血管、功力长进,非常专一效果一流。真正达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功效”。(手、眼、身、法、步,要向资深的老师学习。)

打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开合有序,虚实分明、刚柔并济;动中求静,静中有动,似动非动,似静非静,用意不用力、意图劲道皆不外显,一切变化都在无形之中。无形也有形,有形也无形,形神兼备,内外相合,前后左右,变化莫测,意向着力,捉摸不透,动作皆可转化,含蓄变幻、不拘套路所限。均在随意应对周转之中。这就是太极拳的真正内涵和灵魂。

打太极拳精神放松,情绪内敛,心神安静,立身中正,既不丢顶或顶头悬,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是区别于外家拳的显著特点。

打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动作如抽丝。柔和缓慢、顺畅自然是外家拳所无法比拟的风格。平稳舒缓的步法,松静自然的节奏,完全适合人体器官运行循环的生理规律。对人身健康非常有益而无一害处。

打太极拳之形像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作连贯,起承转合,连续不断,即动作之间不断经、一气呵成。很完整。)其姿势造型:舒展大方、协调对称、平衡稳定、松静自然。打起拳来像美妙动人的音乐、人体活的雕塑与人物山水画、是人体艺术美的充分展示与享受,奥妙无穷,其乐无限。

什么叫养生保健?上医医国,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医未,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医病,医有病之病,谓之医疗。养生保健就是“治未病保健康”。在身体未得病时,就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阻止生病,铲除身体发病的根源。永远保持身体在健康的状态,这就是养生保健的确切含意。那么身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是身体没有任何疾病、强壮有力且功能健全。那么又怎样养生保健呢?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如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等等。

太极之所以能养生保健是因为:

第一,太极拳遵循了自然规律和人体的生理规律。通过太极运动锻炼达到生理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通过太极拳沉稳舒缓的太极步法,时间久了练出了活步桩功、气功。人老了后不但不会感到腿沉,腿疼、腿麻而且腿轻便灵活、沉稳有力,脚下有根,面貌年轻。打破了”人老腿先衰“的说法。因为打太极拳练了气,同时养好肾起到壮腰健肾之作用,所以肾好精神好,心态好,当然功能也好。完全符合人身体健康的标准。太极养生防身,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益寿延年。

第二,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是运动养生。太极拳是首选的运动养生。俗语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延缓衰老”;“人老先老腿,百练走为先”;“走是百练之祖”;“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毛主席养生法说:“遇事不怒、饭后散步、劳逸适度、基本吃素”。综上所述“动”和“走”是养生的关键。太极拳就是最好的“动”和“走”之锻炼。公园通常是选择安全优美的地方,不用去马路上转圈、遛弯和冒风险。好方法是必须要仿效的,“要管住嘴、迈开腿”、“动则不衰”,打太极拳吧!

第三、太极运动赋予了高雅之艺术、科学技术、音乐书画的内涵,所以更完美、更具合理性、可塑性、趣味性、娱乐性,让人们在艺术之美的精神享受中锻炼保养了身体。俗话说:“心安寿长”“乐则长寿”。打太极拳最能使人心安入静、心静体松。打拳时必须做到排除杂念,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乐观平和。人只有放松,才能入静。人若入静则心安,心安则寿长。长期不间断地练习太极拳,就能疏导排泄烦恼和压力使精神身心一直保持在祥和、安稳、泰然的心理状态,延寿是必然的。这就更加说明打太极拳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好方法。太极养生、众所共知、无可置疑,更不可否认。

第四,通过太极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排除体内垃圾、疏通筋络和血管、使血液畅通,有效预防脑梗,心梗的发生。俗语说:“通则不疼,疼则不通,疼轻麻重木乃伊”。感觉肢体疼痛是轻的,麻木就严重了。有人说“气是血的帅,血是气旳兵,气在前边走,血在后边跟”。的确如此,历史悠久的中医疗法就讲究气与血的关系,“气淤血滞”正是此理。不过太极更注重意念“气血通靠意领,意领气,气领血。以意行气,以气贯指。意到气到,血到力到。意领身随,内外相合,动则不乱。气血通顺,百病不生”。长期练太极拳,不会腿疼腿麻,手臂抬不起来。

练太极好处之大,数不胜数,太极能养生保健之理,已为世界爱好者推崇倍至。明白人、聪明人,理应重视和效仿,应该感到知之恨晚也,习之晚也,迅急行动起来吧,为了不留遗憾,要树立牢固的运动养生之思想理念,坚定学练太极的决心和信心。自古习武之人都有一个好身体,一辈子无疾无病,老而善终。运动养生话不虚传。

人活着就要活得健健康康、漂漂亮亮、质量高高。只有健康才能活得幸福。而健康的取得,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养生保健和“治未病”。要靠长时间的运动锻炼之积淀。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往外走,能活九十九”。清晨锻炼很重要。早起练一练,身体好全天;天天早起练,天天身体好。年年早起练,年年身体好。运动养生,太极养生,见效快,持久性强。衷心奉劝那些中青年爱睡懒觉的朋友,清晨要往外走,晚学不如早学,迟练不如早练。早学早练早收效,为健康多赢得点时间。年轻时养成锻炼的好习惯,把身体健康打下一个好基础,就能使自己健康一辈子。这是一个人的健康福。若等到人老了,腿脚不灵了,感觉出行、走动困难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养生保健主要靠运动,运动最好的选择是太极。太极拳运动疗法是最初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能治未病保健康防患于未然。不用吃药打针、不用看医生,不用花钱进医院,只是投入点时间和功夫。简单易行,老少皆宜。因为有了超前的思想观念,预防在先,所以避免了生病的痛苦,节省了沉重的医药费之经济负担,一省百省,欢乐无限,福寿双全。要相信练与不练绝对不一样,到底好与不好,自己亲身体验后就知道了——打太极拳运动养生就是好。认准的理儿,就要坚持到底。但是,得首先确立太极养生的思想观念,不能变也不能动摇。

在认识了解太极养生的基础上,确立牢固的太极思想观念。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纠正种种错误观点和想法。顶住各种干扰,不能犹豫和半途而废。

一、坚定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就是太极思想观念,就是要求人们不惜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打好太极拳、运动养生保健康。人的生命除了为革命事业捐躯,为救灾或为他人危难献身。就一般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安全更重要,比健康更重要,一点也马虎不得,在人的安全健康方面,咱们谁也输不起。人们只有在安全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上,才能争取其他。怎样保证安全、健康这个人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永久研究的一个大课题。

二、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没有健康便没有一切。有一位朋友给我发短信说:“体验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苦辣酸甜,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身体是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自己真正宝贵的财产。无论人生的路还有多远,切记尽力去爱护她、保护她。”所以我劝人们为养生保健、毫不犹豫的去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去练太极拳。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一定有收获。如果真正如此保住健康,回头想一想应感庆幸才是。健康是第一位的、去掉健康,就是失去一切。尽管有人再怎么有钱、有豪车豪宅,有再多的物质财富,若没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再好也无法享受了。一旦有了病,谁也不能替代,有罪只能自己受,有难只能自己扛。如果真丢掉了健康,回头想一想,如果当初能确立太极养生的思想观念分出一点时间打拳锻炼搞健康,以运动养生那该多好啊,怎么会吃后悔药呢?

三、太极养生,必须理清太极与健康,健康与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练太极能保证健康,健康需要太极;健康能保证工作和生活,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健康。所以,练太极能保证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当然不是唯一,不反对也不排斥其他运动方式。练太极对健康、工作、生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和任何负作用,你练地越多,好处就越多,练一段时间自有体会。这一点要坚信不疑。

四、太极养生还必须清除思想意识上的糊涂观念和错误认识。尤其不能把学练太极与工作、生活或其他健身方法矛盾、对立起来,甚至排斥练太极。恰恰相反,要更加完美、合理的融合、统一起来、相铺相成、更加完善,达到极致。可以与其他锻炼相结合,那会更好。不能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我走访了很多中青年人,他们都说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没时间和精力搞健康养生,搞打拳运动锻炼。很多搞生意做买卖的人也说根本没心思锻炼身体,就一门心思挣钱赚钱。一些老年人照看孙子孙女都说还没熬到养生保健的份上,一切行动都被小孩给拴住了。抽不出空余时间锻炼身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误区;为了人生的一个目标,忽视了人生的另一个主要目标,那就是健康长寿。他们都在拼老本,老本拼光就完事。

一个人在一天的生活中不能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就连晚上睡觉也不心静,老想事儿,一天一天永远没有放松、心静的时候,长此下去时间久了,恐怕就要生出病来。俗语说:有张有弛,弦绷得太紧就要断,人若劳累过度,得不到适当休息与调整,就要生病,正所谓“积劳成疾”。不能不警惕啊!人们往往为

了工作、生活,真正做到劳逸结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养生,就更是一种奢望,真需要慎重思考一下。

有些退休的老年人爱清闲,退休在家,什么也不学不练,什么爱好也没有,什么事也不做。殊不知闲人无乐趣,烦恼随处生。思想生活不能空虚啊。应管管自己身体,乐活晚年生活。

五、劳动干活,不能替代太极养生。我常听到一些农民朋友说:“劳动干活,打工,做家务啥都有了。”其实不然,区别大了。劳动,固然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但是,这些活动大多姿势单一、机械,时间长了,常会感到很苦很累。太极运动则不同,打太极拳上下左右全方位,全身心协调动作,打完拳感觉很舒服,很畅快。锻炼效果,差别之大更不可同日而语。有经验、有体会的久练高手,不仅颇有同感,而且言之不尽,赞叹有加。打拳和干活要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替代、矛盾对立,就像运动可替代药物治疗,药物不能代替运动一样。思想上一定要认清打太极拳的作用和意义。

六、为了健康,为了多福多寿,把养生保健,把健身运动、把打太极拳练习当头等大事。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要放到第一位,就要忙里偷闲,合理安排,让一切事物让让道。要学会放松,心里不能老有事儿,要千方百计,挤出点时间和空间,打拳放松放松自己,松松松太极功,太极最讲究放松。为太极养生大开绿灯,坚定的投入进去。学练太极不停步,不达目的不罢休。好身体是练出来的。健康也需要勤奋。懒人是等不来健康的,越坐越懒,越懒越瘫。糊涂、愚昧、固执、无知之人,热衷和喜好种种危害健康的不良嗜好,只能默默地加速衰老和消亡。只忙工作、事业,不顾身体的人,终不能持久,是极不可取的。

七、练太极拳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我了解到有的朋友,因为某些原因练拳中间,停了3个月,甚至半年,这样一来前功尽弃,别说功力提升,就连原来的套路都忘了,再练还得从头再来;还有的朋友在练拳的过程中,练练停停,隔三差五总是停几天,或三日或五日,甚至一个星期,十天半月也是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练法根本出不了效果,或效果甚微。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殊不知“三天不练手生,七天不练腿软。”独立站不稳,下势很困难。精气神大减,身体感觉不如前。打太极拳要经常的练,不间断的练,不能停练。我看见有的朋友练拳刮风下雨都不停,坏天气转移到室内,客厅,楼的过道,走廊,不论严寒酷暑,一天也不停。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才可能提升功力,攻防兼备。不仅保证身体健康,得到延寿的目地,还能防身助人,敌御不测,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当明星成大师都有望可得。

八、练太极拳不是件难事。俗话说:“拳打卧牛之地”,只要有一席空地就能练习。一套拳短则五分钟,长则二十分钟。一般根据个人情况练半个小时以上到两小时之间比较适宜。练拳几乎不需要多少投资,只要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练拳简单易行,并非难事。

九、学练太极拳,不要闭门造车。最好有组织,有团体,有好老师和教练,还要积极参加各种表演、比赛活动。这样有助于观摩学习,提高。拳友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更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动作做到位,纯正规范,美观大方。“学拳容易改拳难”,切记不能找水平差的人当老师,避免误导走弯路,不能不注意这一点。

十、学练太极拳,非同儿戏。必须要严肃认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平易近人。热情好学,尊师爱友。武德很重要,以善养德、以德养寿。“行善之人德必高,德高之人寿必长。”真正应了这句名言。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是首要的,

不可或缺的起码素质。要经常注意和坚持培养规范自己做事行为的道德水平,净化灵魂,提高爱人民爱国家忠于党的政治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永不掉队。

健康不能等,生命不等人啊!生命一刻也不停步。明白人重视健康,聪明人投资健康。为了自己的健康与长寿,人们理应高度给予重视和警惕并切实可行,刻不容缓的去做。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留出一点空间,放松放松紧张的神经,做做有益健康的事。学练太极切不可等闲视之。

人活百岁不是梦,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今社会无论国内国外,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和学练太极拳。太极拳是养生保健延寿的好方法,是人们各种疾病的克星。已为人所共知,太极养生健身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潮流。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看见太极拳之亮丽的风景、优美壮观,令人驻足欣赏留恋忘返。可见,人们养生保健,太极运动成风。重视和追求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学练太极拳也越来越迫切。又逢高科技时代,医学发达,加之人们思想进步,识别能力增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人活百岁的实例越来越多。学练太极拳这是走向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一条捷径,已为大多数人们所认知。只要坚持付出不懈的努力,梦想就能实现。

人活着要有需求和目标,那就是活得健康长寿。要健康长寿,首先要树立牢固的健康意识和积极养生保健的思想理念。健康还需要自己勤奋好学和刻苦努力。否则,若没有思想意识上的需求,就没决心去学去练。先认识,后行动,知而后行。有需求才会有认知,有认知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提高,有提高才会有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发奋努力去学练。有了努力付出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有亮点,有亮点才会出彩、当明星。人活着首先要有健康,还要不断追求新目标,创造出人生之亮点。“养生国术数太极,内外兼修精于勤”。太极养生,作用非凡。练太极好处多多,行动吧!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光没发现不行,有计划没行动不行。有能力没发挥等于零,有价值没实现等于零,光说不练,只有愿望没毅力等于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不畏艰难,勇于向前、尽力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成功就不会太远。

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太极养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宣传太极文化言恐不及,意恐不尽,我衷心希望大家都学都练,身体都好和长寿。也希望有识之士,太极名家高手给予批评指正和协助。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之精典,向精典致敬,与时代同行。弘扬和传承太极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义务和责任,让传统更流行,让传承更久远,让绚丽多彩、神奇的太极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四海传播,造福子孙后代、造福全人类。

注:以上内容仅自身体会,如需学习,还要向资深教师学习,切莫自己模仿!否则,后果自负!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来电指教切磋。

索爱连撰稿

2017年9月19日定稿

体弱多病练哪种太极拳 原来这种太极拳效果最好

体弱多病练哪种太极拳原来这种太极拳效果最好太极拳是很多中老年人比较热衷的健身运动,但是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太极拳学习方法,到底哪种太极拳能够改善人体体弱多病的状况,大多数人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杨氏太极拳是能够增强人体体质,改善体弱多病的状况的。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 练养生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浅谈太极拳的健身意义

浅谈太极拳的健身意义 选择理由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投入到了健身大军中,太极拳也随着享誉国内外。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搏击技艺的双重性,尤其是它的医疗保健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摘要 追溯太极拳的起源,发现其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是为了在战争中生存而创造的功法。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这句话充分的证明了太极拳正朝着体育健身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的分析,了解太极拳的历史以及太极拳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再综合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观点,证明太极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良好作用。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传统武术,体育,国粹。 1.1太极拳的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着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②结合了道家引导、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家拳”之一。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以意行气,

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1.2太极拳的技法: ①、虚灵顶劲 ②、气沉丹田 ③、含胸拔背 ④、松腰敛臀 ⑤、圆裆松胯 ⑥、沉肩坠肘 ⑦、舒指坐腕 ⑧、尾闾中正 ⑨、内宜鼓荡、外示安逸 ⑩、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1.3太极拳的锻炼价值: 太极拳的锻炼价值在于它是人们对运动的一种需求,由运动功能决定。太极拳作为体育运动的一部分,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人们深深体会到了太极拳运动的养生效果。 2.1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通过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职能活动,所以,太极拳可以治疗和预防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此外,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练太极拳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地运动,它要求“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是合乎生理规律的。由此从医学的观点上来看,它是

常练太极拳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常练太极拳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1)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这是因为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此外,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拙力”,动作要以意命力引导,安详中全神贯注,这样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才能获得更好的调整。 (2)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练拳时,全身肌肉放松并引起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腹压不断改变,从而促使下肢及腹部的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加强了心肌的营养,也防止了因血流不畅引起的血管硬化。常打太极拳的人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疾病的较少。据一项调查,把打太极拳的人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分为两组,太极拳组平均血压为134。1/80。8mmHg;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是39.5%,对照组是46.4% (3)有助于骨骼、肌肉和关节组织的健康。太极拳是“动无有不动”的全身性运动,全身各大小肌群和关节都参加活动,因此长期练习有助于使关节运动灵活,改善关节韧带弹性,增强肌肉坚韧和伸缩力。举例说明,太极拳组发生脊柱畸形的有25.8%,对照组为47.2%。两组人员腰椎活动的幅度也有很大差异,太极拳组人员弯腰时手能触地者占77.4%;对照组只有16.6%。最近,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常练太极拳的老人的摔倒和骨折率都远低于不练拳的老人,他们认为,太极拳有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作用。 (4)太极拳对改善呼吸及消化系统有良好作用。经常打太极拳者,胸部呼吸顺畅,膈肌有力,肺瘀血的发生,对老年人易发生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太极拳运动中腰部动作多,它能活跃腹腔的血液循环,促进胃畅蠕动。此外,太极拳的呼吸动作对胃畅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5)太极拳动作复杂,刚柔相济,绵绵不断,能很好地培养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太极拳好”,真是健身一宝。美国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常练太极拳,可降低血压。中医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常练太拳,可以健肾,延年益寿。美国有一位太极拳爱好者,高兴地发表文章说“打太极拳治好了我的癌症”。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保健项目之一,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太极拳是把拳术、导引术和吐呐术结合起来,在演练中贵在心静,静中求动,并注意呼吸运动和神经肌肉主动放松,使动作、心静、呼吸三者密切结合,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太极拳有养生作用,亦称养生学。练杨氏太极拳就象写功笔楷书一样,一笔一画的写。它讲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要求每式要有定势。所以它的架子出来比较端正,姿势舒展,再加劲的内涵,练出来它的形象在武术项目中比较优美。不仅中国人爱好,许多外国人都说它是“东方舞蹈”,“东方文化的瑰宝”。能强身健体,修心治病,是西方体育无与伦比的。 (二)太极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习练过程中,要思想集中,处于平静状态。一般人们通过活动,都感到良好。太极拳如果现在只局限于二人搏斗,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适应面。它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由单纯的武术发展为多功能的活动项目。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老少皆宜,不分性别,不分老幼,不分脑体劳动,它的适应性强。现在很多体力劳动者也参加这项活动,因为它能起到调节的作用。一般的劳动是局部劳动,精神系统没有得到调节。通过太极拳活动,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达到体内平衡。“平衡”是中国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使身体内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杨氏太极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动作平稳缓和,式式均匀。比如心脏病患者,其心脏很脆弱,还

有肝炎,都需要新鲜血液,凡是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是激烈的运动对他们不适宜,接受不了。比如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练武术中的长拳,它的动作比较激烈,劲形于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而练太极拳可以,它的动作缓慢、柔和、均匀。他们都能接受。只要坚持活动锻炼效果就明显。“流水不腐,户枢不蠢”,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就是这个道理。。练太极拳不仅神经衰弱能痊愈,对高血压也起作用。一般高血压都伴随着心脏病,属于循环系统。此病大部分由精神因素所致。因为精神、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变化,心情愉快时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新陈代谢等都处于平衡、协调状态。反之,情绪不好,生点气,马上血压就增高。如果能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开阔,情绪稳定,血压就会正常。这种“精神因素”从药物中难于索取。但在练拳活动中能够获得。这种病要求“心静”,环境“安静”,同样练拳也要求“心静”、“体松”,环境“清静”,二者统一在“静”中,在“静”中进行活动。思想集中,气沉丹田,气沉下去大脑感到清新,一般说静着顺,气血畅,感觉舒服,反之,气血上涌,就感到头昏、心烦,血压就起变化了。如果气沉丹田,气血比较舒畅,大脑就很清楚。特别是头正颈直,身体各部位自然舒展,在心理上始终保持安静状态,练拳后就感到很轻松愉快、血压也就稳定了。这就希望老年朋友们既要练功法,又要练功德,即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要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美国哲学家斯奥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痛苦而降”。练太极拳,贵在坚持。“坚持”,说着容易,做着难。在以后的学习和生

太极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太极养生_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北京迈凯奇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瑰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 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预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 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乾坤盘球

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养生作用

中华武术?研究 第2卷 第3期 2013年3月 ★ Chinese Wushu Research Vol.2 No.3 Mar.2013 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养生作用 魏 州 Taijiquan’s Promoting and Health-Keeping Roles for El-derly People Wei Zhou 【摘要】太极拳是在我国广为流传、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人群健身的优秀拳种之一,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首选推广运动项目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太极拳运动也得 到了广泛普及,太极拳的健身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本文通过对太极拳 养生与保健原理的研究,阐述了太极拳在平衡与姿势控制、心脏血管与心肺呼吸、骨质疏 松与风湿性关节炎、压力与抑郁缓解、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方面的作用。为喜爱太极拳运动 的人们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太极拳;老年人;健康;养生 Abstract: Taijiquan (tai chi chuan,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 as one of the excellent boxing sorts spread widely in China, suits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people for fitness,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sports events for preferred promotion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in our country. With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aijiquan exercise has gained broad popularity, and its functions of fitness and disease prevention have also been accepted by people. Through a study on taijiquan’s health-keeping and healthcare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roles that taijiquan plays in such aspects as balance and posture control, cardiovascular and cardio-respiratory diseases, osteoporosis and rheumatic arthritis, pressure and depression remission, and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aijiquan enthusiasts. Keywords: taijiquan (tai chi chuan); elderly people; health; health-keeping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太极拳运动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注重天人合一,既强调肢体的协调统一,又注重呼吸、意念的密切配合,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独特健身运动,它汲取了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太极拳发展至今,已涵融了中国

太极拳锻炼健身作用的研究(精)

太极拳锻炼健身作用的研究 朱生根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338031)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项目,它具有对人体调整中枢系统机能活动,改善循环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等的作用。 关键词:太极拳,机能,改善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项目,历年来,太极拳锻炼对我国人民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提高人体抵抗力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太极拳具有用意、阴阳八卦五行、动作呈弧形、懂劲四方面的特点[1]。它把用意与运气、运劲三者自然结合起来,通过意守调整呼吸使其逐步达到缓、细、深、长,给大脑皮层以良好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得以发挥对机体内部的主导调节作用,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促进全身气机通畅,加强胃肠消化功能和全身物质代谢,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阳、保健强身、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目的。本文就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作一综述。 1对呼吸机能的改善 太极拳节奏缓和、强度适中、以腹式呼吸为主,是有氧代谢运动。它讲究用意与用气,用劲自然结合,通过意守,强调呼吸使其逐步达到缓、细、深、长,促进全身气机通畅[2],长期坚持锻炼能促进肺功能的改善。徐明[3]等研究发现,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安静时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MIV)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运动组)(p<0.01)。练习后即刻的MIV比安静时显著增大(p<0.05),太极拳还能使安静时的呼吸深度加深和呼吸频率减慢,可提高呼吸效率。梁永文[4]通过研究发现,长期坚持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肺活量显著优于普通人,表明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倪红莺等[5]通过42式太极拳定量负荷对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心肺机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但肺活量升高,而且在连续五次肺活量测试中,第一次肺活量分别与第四次和第五次肺活量比较增加的例数较多,与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1)。这表明,太极拳有助于老年人呼吸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许胜文等[6]对36名老年人太极拳师做了肺功能检查,发现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拳师无论在通气功能与换气功能方面的指数均较同年龄组少运动的老年人为高,而胸部的形态结构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太极拳锻炼要求练习时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精神高度集中,以达到“气沉丹田”的境界。 2.1心血管机能的改善 太极拳对外周循环和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曾对32名练拳老人和53名相应年龄不运动老人做了心血管功能检查比较,结果发现练拳组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低于不运动老年组[6]。刘玉萍等[7]通过研究也发现经过练习太极拳后血管外周阻力降低,外周循环改善,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舒张压下降对冠状动脉血液和心肌供血有利。 李士英等[8]的研究表明,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提高老年人的心室厚度和收缩幅度,尤其是提高左心室后壁厚度和收缩幅度,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明显升高,提高了心脏泵血功能。梁永文[4]和倪红莺等[5]通过对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的中年人的研究表明,太极拳锻炼可增强心脏收缩机能,为老年人参加太极拳运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2.2 对血液成分的改善 脂类代谢和人类健康及其衰老友密切关系,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

论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发挥作用

论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的作用摘要:通过对太极拳的健身、调节心理、调节神经及修身、产 业等作用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人们对太极拳的高度重视,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和太极拳的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全民健身;太极拳;作用 pick to: taiji can help us to gain fitness, adjust psychology, adjust nerve and cultivate one’s morality, industry and so on. here we want to caus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tai chi, promote the nationwide fitness campaign and taijiquan sport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thorough development. keywords: national fitness; taijiquan; role 中图分类号:r1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0000--02 前言: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幻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拳是我们 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优秀拳种,由于蕴涵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哲理,常被称之“哲拳”。特别是经过无数 仁人志士的反复研究和锤炼,已成为一项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健身术。在举国掀起全民健身热潮的今天,本文希望通过对太极拳特有作用的探究,以求使人们进一步的认识到太极拳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运动推波助澜。 1.太极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手段

练习太极拳带来的益处

练习太极拳带来的益处 1. 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这也是太极拳兴盛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像是当今社会广泛流传的“广场舞”一样,针对老年人的“广场太极”也是相当的普及,成为了老年男性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其目的是非常单纯的,就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全民太极时代的到来,把太极拳的基本功能扩展到了极限,表明了大众对于太极拳带来的健身效果是非常肯定的。 2.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 练习武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首先是保护自身,其次是保护亲人和朋友。虽然在练习武术的时候,教练是绝对不允许学员有这种思想的,但实际上这一点却是武术练习者最主要的思想之一。而在这一方面,选择太极拳的并不是太多,原因是因为太极拳单从表面来看,其实用性太差,没有足够的表现进攻的技术供人观赏。通过对太极拳教练的采访了解到,实际上和我们所看到的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差异性不是太大,太极拳的实战性却是不是很强,但是前提是对于不了解太极拳的人来说的。 在社会中广泛流传的太极拳主要是老年太极拳,老年太极拳的主要作用是又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因天气的寒冷或者气温的突变带来的感冒发烧等症状的发生。而在武校中接触的太极拳主要是青年太极,是太极拳中较为实用的太极拳术,对于动作的要求和老年太极的差异性也是非常大的,表现出来的力量性也是很有观赏性的。 只是太极的实战价值并不像散打、跆拳那样,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体现出来,太极拳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训练练习者的心态,以达到修身养性为主要的目的,而不是用来争勇斗狠的。但是,当练习太极拳的时间长了以后,太极拳的真正意义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候太极拳的实战价值也就随之显现出来了,有可能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并不是很在意,但真正使用的时候就会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太极拳的推手,在练习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到其实用价值,但是当把推手动作放在实战的情况下,其对于对方动作的制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仅可以化解对方的击打力量,还可以通过锁腕的方式迫使对方的重心转移,这就是所谓的“拳练千遍,不如名师一点”的真正的意义所在。

太极拳及养生作用(以整理)

太极拳及养生保健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划分: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医理基础:太极拳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健身性。传统医学的导引吐纳术在太极拳里直接运用。“形神兼备”、“内外皆修”、“以意导动”等传统医理都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和练习规则。? 据报道,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有1.5亿人,太极拳因此被誉为“

世界第一运动”和“世界健身运动”。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 太极拳的作用 1 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是由起落开合动作组成的,要求起(向上)的动作要吸气,落的动作要呼气;开(两臂张开)时为吸,合时为呼。无论哪中呼气方式都应求其自然。动作与意念的配合在练拳时首先要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运动过程中,以意识引导动作,做到“意领身随” 2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功效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价值 ******学院 *** 20103615*** 24式简化太极拳由原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有关太极拳专家,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改编、整理而成。套路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是大学体育教学常选的内容之一。 各式太极拳虽然风格不同,各具特征,但是拳理相通,其运动特点、动作要领和健身作用,基本一致。 (1)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因此,适宜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锻炼,尤其对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更是一种较好的体育医疗手段。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因此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4)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意识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这也能直接作用于命门,使命门精气充足,增进健康。 动作要领: (1)意识引导动作。即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所有的动作都要用意识来支配,“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形随”。要做到这点,在未动之前就要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情绪安宁,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一切安排就绪,自觉全身放松,心静气和,然后开始动作,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活性。 (2)注意放松,不用拙力。太极拳的放松,不是全身的松懈疲怠,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立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放松。只有全身应该放松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无阻碍地集中到一点,避免了僵劲和拙力,体现出太极拳那种轻灵而有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 (3)虚实分明,重心稳定。练太极时,身体的姿势不断改变,处处贯穿着手法、身法、步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活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势势相连。要使虚实变化得当,身体必须平衡稳定。凡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凡进退的动作,应先落脚而后再慢慢改变重心,以达到太极拳“中正安舒”的要求。 ( 4)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练太极拳时,不要因为动作而引起急促呼吸,要求呼吸自然。一般来说,凡是由实转虚,劲力含蓄、动作屈合时,配以吸气;凡是由虚转实,劲力沉实集中、动作开伸时,配以呼气。但在练一些过渡动作及个人感到呼吸难以结合动作时,仍需进行自然呼吸,这样才能保证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自然妥善,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要求 总之: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自然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一说浅谈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一说浅谈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摘要: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拳术,太极拳具有修心防身、强身健体的效果和理论,因此受到各个年龄阶层人士的青睐。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与演练,可以治疗、缓解和控制一系列心理、身体疾病,达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境界。身心素质的下降使得当代大学生更迫切需要一种合适恰当的方法来进行锻炼。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养生,心理,大学生 一、前言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精髓以及其特有的技击理论,具有增强社会适应力、调节生理机能,改善心理状况等作用。对调节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道德性亚健康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增强体质、健身防病、提高身体各个系统器官的机能以及心理素质,从而使得人沉浸在太极活动中,精神世界青春常驻。 二、太极拳的起源及特点 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对于太极拳的起源地,大部分人们普遍认为,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李仲李信与陈王廷姑表三兄弟在唐村千载寺共同创制太极拳养生功后,陈王廷回到陈家沟,勤学苦练,于拳术更加研究,尤多所心得,并将其发扬光大,历代进行相传,从而成为特得之秘。陈氏家族从此人才辈出,在后辈出现了诸如陈鑫、陈长兴等一代代的武术拳师,太极拳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不断发展,衍生出来了诸家太极拳。在陈家祖祖辈辈人才中,十四世陈长兴在祖传套路基础上重复地方裁之,由博而约精炼归纳,不足之处补之,拳艺高超,造诣极深,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现在的陈式老架也称大架太极拳便是由此而来。关于太极拳的源流及创始人说法尚未统一,所以目前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尚无定论,对此有五种说法:(1)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创。(2)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3)唐代徐宣平、孝道子所传。(4)明初14世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卜所创。(5)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根据唐豪先生的考证,大多武林同行倾向于“太极拳为陈王廷首创”一说。 太极拳流派众多,历史悠久,既有动作复杂,保留发力,刚柔相济的陈式太极拳,又有 以松、慢、轻、柔为特点的其它各式太极拳。国家先后整理并推广了24 式简化太极拳,48 式以及42 式、88式太极拳;为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最近几年国家又推出了8 式、16 式简化太极拳,从而方便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太极拳进行练习。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拳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在训练的同时,练习太极拳对器材、场地的要求较低,根据场地的大小练习者可以选择练习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大部分情况下,太极拳的练习也几乎受不到季节与时间的影响。 太极拳的创编主要是结合中国的经络学说和古代的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并不断吸取其他各家学说精华而成,从而使太极拳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养生文化精髓,对于各个年龄人士来说,太极拳对他们的身心和谐具有非常有效的积极调节作用,所以就目前统计的结果来看,国内外大概有数千万人进行健身康复锻炼的方式是以太极拳为主的,并且常年参加练习,通过文献和调查发现,练习太极拳对人身体有着显著地积极作用,例如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们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达到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因此太极拳既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符合身心健康的健身运动, 对于太极拳,许多领导人曾经亲自题词或赞许,伟大总理周恩来曾说过:“太极拳是中华的一种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密切。太极拳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 谈太极拳文化与养生,首先要先弄清什么是太极文化,什么是太极拳文化。因为有许多人将太极文化与太极拳文化混二为一,不先弄清这两个问题,就很难阐述清楚太极拳文化与养生的关系。弄清什么是太极文化,什么是太极拳文化,有助于理解太极拳拳谱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太极拳技法的提高,更加清楚地揭示太极拳与养生理论。进而推动太极文化和太极拳文化的健康发展。 太极文化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八卦学说、河洛文化、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的总称。而太极拳文化是太极文化、中医中药文化、武术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 过去我阐释过《太极拳与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和《太极拳与河洛文化》,这篇《太极拳文化与养生》其实就是《太极拳与十天干、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过去的老拳谱上只是提到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在太极拳中的应用,而没有更清楚地解释,所以使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很难理解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与太极拳和养生的关联,更谈不上怎样将它们才能结合起来。 第一节太极拳、养生与十天干 一、十天干 1、十天干是指什么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十天干的含义什么 十天干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

指万物可揆度。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3、十天干的阴阳之分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4、十天干的五行属性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5、十天干配方位及四时 甲乙东方木,属春;丙丁南方火,属夏;戊己中央土,属长夏;庚辛西方金,属秋;壬癸北方水,属冬。 6、十天干配人体 ⑴十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⑵十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7、十天干合化 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 解曰:甲己之年丙作首,丙为火,火生土,故甲己合化土。乙庚之年戊为头,戊为土,土生金,故乙庚合化金。丙辛之年寻庚上,庚为金,金生水,故丙辛合化水。丁壬壬寅顺水流,壬为水,水生木,故丁壬合化为木。戊癸之年甲寅之上好追求,甲为木,木生火,故戊癸合化火。 二、十天干在太极拳与养生中的应用

太极拳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但是,这次接触下来感觉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养生的运动。它,随动由静。因而既不求速,也不可因静而一味求慢,总要绵绵不断,往来无间,神到意到,贯穿如一,乃是太极之妙也。太极拳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科学内容:精奥细致、理论深切。 这学期我学习太极拳,从而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这是因为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太极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我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唐老师一次又一次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要认真复习。终于在快学期末时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 每个人开始学太极拳,老师一定教诲要放松,但是因自己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很好接受,甚至怀疑太极理论的真实性,往往产生不用力、劲等怎么能把人轻松的扔出去,所以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为了好看而故意摆姿势,从练拳劲路上分析产生了断劲,和外家拳没有什么两样,与健身和技击不利。 下面来谈一下学习太极后的感受: 首先,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在学了一套太极拳后,每天晚上总会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其次,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形,也就是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无暇想其他的;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最后,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现在瑜珈大热,其实,瑜珈和太极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二者都是调身、调心、调意、调气相结合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恒心和毅力,我个人觉得学习瑜珈比学习太极还要麻烦,并且不是每个场所都适合练,这方面太极就占优势了。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可以更好的利用学习时间,不在犹豫,做事有调理,不循规蹈矩,这可能就是太极拳的内在精神,更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学习。篇二: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浅谈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小的时候,每次清晨跟奶奶去公园散步,总是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而且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太极拳的好处。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能学一学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能学会。 来到大学,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练太极的机会。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已经连续学了三个学期的太极拳了。第一次练太极拳是在年级集体组织的晨炼那会,一个师姐教我们的。当时觉得太极拳很柔,的确很适合女生练,特别是我这种没什么力气的女生。大二上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太极拳课,更细致的学习了二十四势简化太极拳。老师告诉我们,“太极拳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人们不断与侵害肌体的疾患斗争着,经常在抗病中活着,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养生知识和祛病方法,我国的太极拳就是其中一种。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的目的。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此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具有圆(浑然一体)和远(辽阔无边)的特点,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可见所谓“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一种拳法。其形在“太极”,意在“太极”,故而得名。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上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 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 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 太极拳理深受我国古代中医学说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医阴阳理论。中医从人体生理机能的整体出发,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治病注重整体论治和辨证论治,讲阴阳对立与互根,讲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求以虚无为本,虚无中又包罗万象,含无数虚实变化。这种虚无的精神状态称“无极”,即“太极者无极而生”。由太极拳动静无端的状态分化出阴阳两仪。一般称动为阳,静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运用动静、刚柔、内外、徐疾、快慢、松紧、开和、虚实、升降等阴阳法则来调节人体内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拳动作柔和、平稳,意领身随,连贯均匀,以腰为轴,上下相连,虚实分明,灵活自然。运动中强调练意、练气和练身三者密切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法,其医疗价值正广为人们所认同,不仅已发展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运动,已作为一种医疗康复手段得到广泛普及。现代科技理论和方法证明了太极拳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太极拳以缠绕螺旋的运动方式,产生合理的运动负荷,使骨骼、关节、肌肉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增强了骨的新陈代谢。关节面骨密质增厚,肌腱和韧带增厚,加上肌肉力量的增强,加大了关节的稳固性。肌纤维长度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也可拉长,锻炼日久,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和毛细血管数量也会增加。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2、太极拳与消化系统 太极拳采用深长的腹式呼吸,形成了对肠胃等器官的良好按摩。促进了消化液的分泌,缩短了消化时间,使营养物质的吸收更为顺畅。所以,练习者能够增强食欲、提高消化能力,有助于消化不良、肠胃官能症及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3、太极拳与神经系统 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清静用意、精神内守,可以增强意念控制能力,减少外界干扰,使本体感觉皮质部位的兴奋抑制过程在一定时间内能严格地、有节奏地转移,兴奋与抑制更加精确的配合,感受器能更准确的摄取外界信息。同时能够增强神经系统的扩散性,使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及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皮质的其他部位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打破了慢性病的病理兴奋灶,消除了病灶的反馈影响,最终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同时,太极拳是一种松柔圆活的运动,这种运动能使气血充沛活跃,使分布在脑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从而保证了脑组织的供血,使脑健康。

【开题报告】体育论文-浅谈太极拳与健康

体育论文-浅谈太极拳与健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浅谈太极拳与健康 系别:体育系 专业:体育教育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极其精湛的拳艺和深刻而丰富的哲理。 太极拳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略难易套”的奠基,更重要的是“去繁从简”的推广普及。20世纪下半叶,太极拳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向简化方向发展,从20xx年代中的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20xx年代末的四十八式太极拳,20xx年代的四十二式等竞赛套路到20xx年代的八式、十六式太极拳等,一个简化太极拳系列逐步形成。它与各流派的传统太极拳共同构成有利于当代“全民健身”的运动体系。这个体系已突破过去的“适应性”,它即适合中老年人,体弱病患者,上班族,也适合运动员竞赛和青少年锻炼。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中国太极拳之类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加强老人双腿的稳定能力,降低因为摔倒而受伤的可能性。这一发现是基于从美国8个治疗中心为老年人计划的锻炼项目获得的结果。这些持续时间从10周到9个月不等的项目分别涉及举重、肢体伸展、耐力和平衡训练等内容,参与

者随后接受最长达4年之久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参加锻炼的2328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的可能性减少了大约13%。而这些锻炼形式中,太极拳效果最好,年龄至少在70岁以上者摔倒的可能性下降了25%。 就美国老年人而言,摔倒是其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大约30%的65岁以上的老人一年至少摔倒一次,其中10―15%的摔倒过程会导致股骨或其他部位骨折,进而促使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恶化甚至死亡。 科学家们指出,比较之下,动作舒缓,注意平衡的太极拳或许能帮助老年人意识到自己的体能,灵活和耐力的极限,使其在行动中更为小心,达到防止摔到的目的。 总之,太极拳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系统、循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均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对于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只要长期坚持习练,就可以使少年智慧超群,青年人朝气蓬勃,老年人焕发们青春。人历来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变了,由于社会进步,生活改善,再加上坚持修炼太极拳,就有可能变成:“七十古稀不古稀,八十还是小弟弟,九十赛场去比武,百岁摆设寿星宴。”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太极拳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也非常灵验。我们可以从观察到大量事例证明,凡是长期坚持习练太极拳的人,绝大多数举止沉稳,性情温和,谈吐不俗,气质高雅。我们说太极拳是身心兼修的高级典雅的文化活动和健身运动,这是多少代人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之谈,不是一句空话。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是从太极拳对人体健康入手,对太极拳,如何运用太极拳加强健身的问题展开研究,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些理论上的认识。 1.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