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3 第三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动物遗传学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二、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 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三、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 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四、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五、4.DNA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六、5.GT-AG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 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RNA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 七、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八、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 一个基因家族。 九、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 部核苷酸序列。 十、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 烙印的过程。 十一、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十二、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十三、二、选择题 十四、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十五、A.引发酶连接酶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 十六、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十七、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十八、,2Aa,48aa ,42Aa,9aa ,10a ,50aa 十九、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二十、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二十一、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A.前期 B.

普通遗传学习题集

一、什么叫细胞质遗传?它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二、何谓母性影响?试举例说明它与母性遗传的区别。 三、如果正反杂交试验获得的F1表现不同,这可能是由于(1)性连锁;(2)细胞质遗传;(3)母性影响。你如何用试验方法确定它属于哪一种情况? 四、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五、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有何异同?二者在遗传上的相互关系如何? 六、试比较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异同。 七、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几种类型?其遗传基础如何? 八、一般认为细胞质的雄性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DNA上,为什么? 九、如果你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你如何确定它究竟是单倍体、远缘杂交F1、生理不育、核不育还是细胞质不育? 十、用某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F1全部正常可育。将F1的花粉再给不育系亲本授粉,后代中出现90株可育株和270株不育株。试分析该不育系的类型及遗传基础。 十一、现有一个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但有的F1不育株也能产生极少量的花粉,自交得到少数后代,呈3:1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将F1不育株与可育亲本回交,后代呈1:1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分离。试分析该不育材料的遗传基础。 (参考答案) 一、 (P273-274)遗传方式为非孟德尔式,后代无一定比例.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质遗传:表现不同,某些性状只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 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 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即可传递给其它细胞。 基因定位困难。 ∵带有胞质基因的细胞器在细胞分裂时分配是不均匀的。 二、 (P274-276)。 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母性影响不属于胞质遗传的畴,十分相似而已。 特点: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三、 连续进行自交。F 2出现分离则属于性连锁;若F 2 不分离,F 3 出现3:1分离则属于母 性影响;若F 2、 F 3 均不分离,则属于细胞质遗传。 四、真核生物有性过程: 卵细胞:有细胞核、大量的细胞质和细胞器(含遗传物质); ∴能为子代提供核基因和它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胞质基因。 精细胞:只有细胞核,细胞质或细胞器极少或没有; ∴只能提供其核基因,不能或极少提供胞质基因。 ∴一切受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其遗传信息只能通过卵细胞传给子代,而不能通过精细胞遗传给子代。 五、共同点:

遗传学期中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内容《遗传学》第一章到第四章专业________年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本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题号一二三四核分人题满分20 10 30 40 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题,每道题2分,满分20分。) 1、同源染色体 2、端粒酶 3、等位基因 4、遗传标记 5、RFLP 6、PCR 7、BAC 8、YAC 9、染色体步移 10、微卫星DN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0.5分,满分10分) 1、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授予了被誉为______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同样的在1933年美国科学家____因对基因研究成果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发现了遗传学第三定律。 2、列举出遗传学三大定律___、____、___。 3、遗传学重要实验生物有:原核生物_____;真核生物___、果蝇、线虫、____、鼠和人类。 4、DNA复制是从DNA分子的特定部位开始的,此特定部位称为复制起始点,用______表示。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I的___期,会出现___,这是减数分裂的关键,是区别于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 6、遗传学标记的两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 7、三点测验是通过____________,同时确定3个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和排列顺序的方法。 8、原核生物三种遗传过程:____,_结合__,__转导__。 9、第一个发现在细菌间转移的质粒称为:____。 10、若有三对基因独立,只有一种比例(1:1:1:1)测交;若三对基因连锁,有__比例测交;若一对独立,两对连锁,有__比例测交。 三、作图题(1、2题每空1分,第3题8分,第四题9分,满分30分) 1、在方框内填上所指结构的的名称。

孟德尔遗传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孟德尔遗传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2011年11月20日

1859年达尔文正式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里程碑式的巨著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将整个科学界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时代。简单点说,达尔文进化论可以概括为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学说的中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即人们常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然而,由于时代的因素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进化论也存在着很大缺陷。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达尔文学说的主要缺点是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阐述不够。 首先,要指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中,“生存”这两个字是不够的,因为如果适者只是能生存而不能繁殖和留下后代,它的适应性特点便不能影响进化。其次,假使生物能繁殖而它的适应性特点不能遗传的,那同样对进化也不能产生效果。因而一个完美的进化理论,必然要牵涉到遗传的问题。而在达尔文发表进化学说的时期,由于近代遗传学还没有出现,这种缺陷是不可避免的。达尔文所采用的遗传学是当时流行的前人遗留下来的融合遗传的学说,其要点是,在两性繁植的过程中,亲本的遗传性能象两杯溶液一样,在子代里混合。例如在杂交的过程中,将父本比作一杯墨水,母本比作一杯清水,而子代是一杯浓度较低颇色较淡的墨水。 后来,1869年,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提出了“泛生论假设”。大致地说,达尔文的遗传学理论是这样的达尔文设想父母传递给子女的“建筑平面图”是父母的性腺通过汇集身体各部分的信息而形成的。更确切一点说,达尔文假设,机体的数十亿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把他称之为“胚芽”的各种信息粒子传送到性器官。达尔文之所以对这一理论感兴趣,是因为它说明了机体的“建筑平面图”怎样才能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由于使用而发生改变的某些器官,如,鸭脚和长颈鹿的脖子,则传送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改变的胚芽。换言之,达尔文的遗传学理论为“后天获得性”,即在环境与自然选择的共同影响下由某些种逐渐传递给其他种的性状的遗传提供了解释。可以看出,达尔文提出的遗传理论强调的是外界环境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根本因素,这遭到了不少生物学家的质疑。遗传学基础的不牢固也是达尔文进化论受到怀疑的重要因素。 1866年,孟德尔写下《植物杂交的实验》,提出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表明,遗传是颗粒式的,而不是融合性的,这种颗粒式物质结构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程中只彼此分离和自由组合,但绝不发生融合。因此变异在杂交之后并不消失,而是一代一代地保留着,虽然有时并不表现出来。只有这样,自然选择才可能把变异积累起来形成新种,物种也才能不断进化。显而易见,孟德尔的这种颗粒式遗传理论不仅代表了遗传学的正确发展方向,现代遗传学已

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库是: A.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B.2代C.2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 4. 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型血有l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 A.非遗传平衡群体B.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 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 *5.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X-连锁基因D.A+B E.A+B+C *6.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50%和10%,b基因的频率为:A.0.65 B.0.45 C.0.35 D.0.30 E.0.25 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D.0.04 E.0.1 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E.0.3 *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 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 11. 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A.健康状况B.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 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A.无变化 B.发病率降低 C.发病率升高D.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 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A.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的关系是: A. q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 B. q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q无关D.无论q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 *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 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十B *1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A.1/4 B.1/100 C.1/200 D.1/300 E.1/400 17.下列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 A.AA:0.20;Aa:0.60;aa:0.20 B.AA:0.25;Aa:0.50;aa:0.25 C.AA:0.30;Aa:0.50;aa:0.20 D.AA:0.50;Aa:0;aa:0.50 E.AA:0.75;Aa:0.25;aa:0

普通遗传学第三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考试复习题

第三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 1、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 4、表 现度 5、外显率 、不完全显性(半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 8、共显性(并显性) 9、表型模写10、显性致死 11、隐性致死 12、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 14、基因互作 15、互补作用 16、积加作用 17、重叠作用 18、上位作用 19、显性上位作用20、隐性上位作用 21、抑制作用22、多因一 效23、一因多效 二.是非题 1、玉米中形成叶绿素是由基因A控制,AA或Aa在有光的条件下,应该 100%形成叶绿体,而在无光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叶绿体,我们就可以 说在无光的条件下,基因A的外显率为0。 ( ) 2、黑色鸡和白花鸡杂交,F1都为蓝色鸡,F2中出现了黑色鸡、蓝色鸡 及白花鸡,其比例为1:2:1,该遗传方式为等位基因间的不完全显 性。 ( ) 3、在缺氧条件下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携带者(Hb A Hb S)的血细胞进行 显微镜观察,发现有部分红细胞显示出镰刀状,从该结果我们可得出结 论:Hb A和Hb S共显性。 ( ) 4、白貉的毛色白色由显性基因W控制,其对应的普通毛色由是隐性基因 w控制,但白貉白色显性基因有致死作用,所有白貉个体均为杂合体Ww, 则W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 ( ) 5、O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没有任何抗原。 ( ) 6、Rh阳性个体红细胞表面含有Rh抗原,血清中不含抗Rh抗体。Rh阴性 个体红细胞表面不含Rh抗原,血清中含有抗Rh抗体。

( ) 7、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的胎儿肯定是Rh+的,母体肯定是Rh-的。 ( ) 8、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等位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 ) 9、上位作用是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作用。 ( ) 三、填空题 1、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是 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2、基因型不是决定某一性状的必然实现,而是决定发育性状的可能性, 即决定着个体的 。 3、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等位基因yy的个体 呈黄色。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 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这种现象被称为 。这种喂养了银盐 后成黄色的果蝇自交,其后代体色是 的。 4、基因互作的两种情况为 与 。其中前者 又有5种具体表现形式为 、 、 、 、 。 5、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黄豆与黑豆 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F2表现型为1/4黄色 种皮、2/4黑黄镶嵌、1/4黑色种皮,该遗传方式为 。 6、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 体上出现,称为 。如果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 。 7、基因互作有好几种类型,它们自交产生F2代的表现型分离比应为: 互补作用 ;积加作用 ;显性上位作用 ;抑制作用 。

《普通遗传学》教学大纲

《普通遗传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遗传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普通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核心课程,也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普通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较全面地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的遗传分析方法;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系统掌握经典遗传、细胞遗传、数量遗传、微生物遗传、群体遗传、基因工程等相关理论与技术,为学习和掌握育种学及其它生命科学课程等专业课程的遗传学分支理论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初步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和技能,阐明和解决生命科学中有关遗传学的一般问题以及与遗传有关的人类健康问题。 2.能通过查阅文献理解最新的遗传学成果,更深入理解遗传学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可以跟上遗传学发展的步伐, 3.能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染色体的显微结构、组成和功能,理解经典遗传规律、基因突变、染色畸变以及细胞质遗传和群体遗传规律。 4.能深入分析基因分离、独立分配和连锁互换三个规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基因突变及其变异的分子基础;理解遗传过程中的核质互作关系;理解基因概念的发展及其微细结构。 5.能区别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其一般分析方法;掌握基因定位、鉴定变异的有关方法;掌握数量遗传统计方法。 三、学时分配表 章序章题讲授学时1绪论2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43孟德尔式遗传分析54性别决定与伴性基因的遗传45基因的连锁与交换66数量性状遗传分析57染色体变异58群体的基因结构与进化49核外遗传分析410细菌的遗传分析411病毒的遗传分析312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2合计48 四、教学教法建议遗传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其基本理论和定律均由实验而来,基本上遵循由现象或实验结果提出基本概念,然后进行假设,再进行验证,最后用来解释现实现象或指导实践这一规则,学习时把握这种规则能收到好效果;对一些没有条件进行实验,也需要对以果蝇和大肠杆菌为材料的经典实验有所了解,这些实验本身就是遗传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理论课教材每章后面有习题,这些习题以思考题和分析题为主,对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理解教材中内容有很大帮助,需认真解答,并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时了解最新的遗传学研究动态,。 该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及其自学相结合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进行。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普通遗传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普通遗传学网上作业题 绪论 1.遗传学当今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研究方法有哪几类? 2.什么是表现型和基因型?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1.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有何异同? 2.简述3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3.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4.试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1.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 2.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几部分?有哪些类型? 3.试述染色体的结构。 4.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说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章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遗传方式遵循分离定律的性状,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例 是否都应该是3:1,为什么?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黄子叶的籽粒和绿子叶的籽粒的比例为3:1。试问这 是统计哪一代植株所结的籽粒的结果?请说明你的理由。 3.已知玉米红色果皮对白色果皮为显性,黄色胚乳对白色胚乳为显性。今以白色果皮、白色胚乳的玉米纯合体为母本,与红色果皮、黄色胚乳的玉米纯合体杂交,试问杂交 当代母本植株所结的籽粒,具有什么颜色的果皮,什么颜色的胚乳?为什么?

4.纯种甜粒玉米和纯种非甜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粒种子。而非甜粒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粒的种子。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第四章 1.试述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遗传的特点及规律。 2.简述2对基因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 3.何谓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4.在人类群体里,一般色盲的男人多于女人.如果外祖父是色盲,其女儿不是色盲。但外孙可能患色盲,试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5.为什么单交换最多只能产生50%重组基因型? 6.重组率、交换值、遗传距离的关系是什么? 7.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重组既可以发生在姊妹染色单体间又可以发生在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它们的遗传效应是什么?对后代的遗传变异有何影响? 8.一个父亲是色盲而本人正常的女子,与一个正常的男子结婚。但这个男子的父亲是色肓。问这对夫妇的子女表现正常和色盲的几率是多少? 第五章 1.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有什么不同? 2.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有何异同? 3.1个Dd的椎实螺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怎样?如子代个体自交,它们的下一代表现型又怎样?本题中开始做实验所用的Dd椎实螺的表现型是怎样的? 4.正反交在F1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能由于①基因组印记;②细胞质遗传;③母性影响。如果你得到这样的一种结果,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是属于哪一种范畴? 5.在水稻中,“珍汕97”是野败型不育系的保持系,却同时又是红莲型不育系的恢复系;而“泰引1号”对这两种不育性的恢保反应与“珍汕97”刚好相反。请解释该现象。 6.试比较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异同。 第六章

2019年现代遗传学之父_孟德尔简介.doc

2019年现代遗传学之父_孟德尔简介 篇一:《孟德尔遗传定律(一)》讲课稿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简介(2’) 1822年的奥地利刚刚恢复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举国上下一片繁盛之景。在这繁盛之景下没有人会注意到位于西海岸的海因策道夫村有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园艺家,小男孩自小受到园艺学和农学知识的熏陶,对植物的生长、开花都非常感兴趣。小男孩白天在稻田里奔跑,夜晚与繁星畅谈。宁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小男孩长大了,成为了一名翩翩少年。21岁那年他进入了布隆城奥古斯汀修道院,成为了一名修道士。在修道院的日子里他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进行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其中有一个豌豆实验,他挑选出22个品种的豌豆用于实验。这些豌豆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特征,例如高茎或矮茎、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八个寒暑的辛勤劳作,他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打开了遗传学的大门。他就是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谁未曾到这个曾在田野中奔跑的小男孩,半个多世纪后,因为在遗传学上的中大发现而名垂青史。今天就让我们重走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之路,看看当时的孟德尔到底发现了什么。 二、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的原因。(8’) 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豌豆这种植物的特点。

通过观看刚才这段视频我们可以得知豌豆这种植物的第一个特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这种特点使豌豆花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除了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这个特点外,豌豆还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课本第3页图1-3。我请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表格中展示了豌豆哪些方面的特征(7个)。我们发现豌豆的这些特征都是非常明显而易于区分的,这就是豌豆的第二个特点—具有易于区分的特征。在生物学上我们将这种“特征”称为“性状”。我们给来性状下一个定义: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豌豆的这两个特点使得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正因如此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三、相对性状的概念(8’) 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把双手伸出来,五指分开,然后双手自然交叉,握紧,和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握手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有的人双手交叉后是右手拇指在上,有的人是左手拇指在上。其实双手交叉时大拇指的位置是人的一种性状,而我们将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明白了这一概念后让我们来看随学随练第1题。(答案是C)请一名同学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这道题。 四、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0’) 明白了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的原因和相对性状的概念之后我们来继续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之路。

普通遗传学 教学大纲

1、课程概况 课程学时:讲课56 课程学分:3.5 课程分类:必修 适用专业:植物生产类各专业 课程负责人:刘庆昌 2、课程内容与结构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中一门体系十分完整、发展十分迅速的理论科学,同时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普通遗传学》是植物生产类各专业的骨干基础课程,在这些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表达与调控、遗传物质的进化等,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工程、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的调控、遗传与发育、群体遗传与进化等16章。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了解遗传学的最新发展,学会应用遗传学基本原理分析一般遗传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育种学及其他有关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3、教学大纲 绪言(2学时) 1、遗传学研究的对象,遗传、变异、选择 2、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主要遗传学家的主要贡献 3、遗传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学时)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染色质、染色体 2、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大小、类别,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体的结构模型,染色体的数目,核型分析 3、细胞的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过程及遗传学意义、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及遗传学意义 4、配子的形成和受精:生殖方式、雌雄配子的形成、受精、直感现象、无融合生殖 5、生活周期:生活周期、世代交替、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4学时)

《动物群体与数量遗传学》课程练习题库

《动物群体与数量遗传学》课程练习题库 第一部分总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总练习题 1.在小鼠群体中,A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A1和A2)。研究表明在这个群体中有384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 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 A2,26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2 A2。问该群体中这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是多少? 2.在实验室里的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4%的果蝇体色为黑色(黑色即常染色体隐性基因b 决定),96%为棕色(正常体色,B基因决定)。如果这个群体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B、b 的等位基因频率是多少?BB和Bb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3.一个随机交配的隔离的野生鸡群,三种羽色鸡的比例为黑羽490只:灰羽420只:白羽90只。试对此比例加以解释。 4.一个基因型频率为D=0.38,H=0.12,R=0.50群体达到遗传平衡时,其基因型频率如何?为什么?5.MN血型的基因频率,白人是L M=0.54,L N=0.46;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是L M=0.18,L N =0.82。假如对白人的男性与澳大利亚土著女性结婚所生的1000个后代进行调查,可望M型、MN型、N型各有多少人? 6.苯酮尿症是在隐性基因纯合体中表现出来的遗传病。以万分之一的比例产生苯酮尿症后代的群体里,以杂合状态保持该基因的人(带基因者)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在2万人中有1人的群体里,其出现率又是多少? 7.已知牛角的有无由一对常染色体基因控制,无角(P)为显性,有角(p)为隐性。计算一个无角个体占78%的平衡群体的基因频率。 8.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牛群中,无角牛比率为64%,其余的都是有角牛。问: (1)该牛群中无角基因频率和有角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2)牛群中有多大比率的纯合无角牛和杂合牛? (3)如果从此代开始淘汰所有的有角牛,那么,在第5世代还会出现多人比率的有角牛? 9.芦花基因B和非芦花基因b是二对位于鸡的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已如某鸡群的母鸡中非芦花鸡的比率为1/1000。试计算母鸡群中基因B和b的基因频率。 10.就与人的Rh血型有关的等位基因D、d来看,DD、Dd都是阳性,dd是Rh阴性。日本人的Rh 阴性的频率是1%,白人是16%,对这两个群体试作下列计算: 1)D、d两基因的频率。 2)Rh阳性个体中DD与Dd的比例。 3)双亲的一方为Rh阳性,另一方为Rh阴性时,Rh阴性的孩子出生的概率。 4)双亲都是Rh阳性时,Rh阴性的后代出生的概率。 11.以日本人群体血型遗传的基因频率作为i=0.55,I A=0.28,I B =0.17计算时,下面的概率各约占百分之几? 1)A型人中I A i杂合体的概率。 2)A型人彼此结婚时,出生O型后代的概率。 3)B型与O型结婚时,出生O型后代的概率。 4)A型与B型结婚时,出生O型后代的概率。 12.决定兔毛色的基因中有三个等位基因C、C h、c。C是决定全色的基因,C h是决定喜马拉亚色的

孟德尔生平事迹简介

孟德尔生平事迹简介 孟德尔(1822-1884)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这一门重要生物学科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822年7月22日,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家。孟德尔受到父母的熏陶,从小很喜爱植物。 当时,在欧洲,学校都是教会办的。学校需要教师,当地的教会看到孟德尔勤奋好学,就派他到首都维也纳大学去念书。 大学毕业以后,孟德尔就在当地教会办的一所中学教书,教的是自然科学。他能专心备课,认真教课,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1843年,年方21岁的孟德尔进了修道院以后,曾在附近的高级中学任自然课教师,后来又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受到相当系统和严格的科学教育和训练,为后来的科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孟德尔经过长期思索认识到,理解那些使遗传性状代代恒定的机制更为重要。 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布鲁恩不久,孟德尔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首先从许多种子商那里,弄来了34个品种的豌豆,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用于实验。它们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例如高茎或矮茎、圆料或皱科、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 孟德尔通过人工培植这些豌豆,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运用这样的实验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他酷爱自己的研究工作,经常向前来参观的客人指着豌豆十分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儿女!” 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开始进行豌豆实验时,达尔文进化论刚刚问世。他仔细研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保存至今的孟德尔遗物之中,就有好几本达尔文的著作,上面还留着孟德尔的手批,足见他对达尔文及其著作的关注。 起初,孟德尔豌豆实验并不是有意为探索遗传规律而进行的。他的初衷是希望获得优良品种,只是在试验的过程中,逐步把重点转向了探索遗传规律。除了豌豆以外,孟德尔还对其他植物作了大量的类似研究,其中包括玉米、紫罗兰和紫茉莉等,以期证明他发现的遗传规律对人多数植物都是适用的。 从生物的整体形式和行为中很难观察并发现遗传规律,而从个别性状中却容易观察,这也是科学界长期困惑的原因。孟德尔不仅考察生物的整体,更着眼于生物的个别性状,这是他与前辈生物学家的重要区别之一。孟德尔选择的实验材料也是非常科学的。因为豌豆属于具有稳定品种的自花授粉植物,容易栽种,容易逐一分离计数,这对于他发现遗传规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普通遗传学》习题答案

张飞雄《普通遗传学》课后题答案 第2章 1、AAb b ×aaBb 或 Aabb × aaBB 2、AaCCRr 第3章 2、(1) AB 0.45; ab 0.45; Ab 0.05; aB 0.05 (2) AB 0.05; ab 0.05; Ab 0.45; aB 0.45 3、a . 在X 染色体上。因为题中杂交子代的雌果蝇都是野生型,雌果蝇的一条X 染色体是父本传递的,而父本是野生型的。 b. 数量最多的两个为亲本型配子即ab +c, a +bc + ; 数量最少的两个为双交换型配子即a +bc, ab +c +; 用双交换的配子与亲本型比较可知c 被交换了,因此c 基因位于三个基因的中央,即基因顺序为acb 或bca Rf(a-c)=(32+27+1+0)/1000=6% a-c 相对遗传距离为6cM Rf(c-b)=(39+30+1+0)/1000=7% b-c 相对遗传距离为7cM Rf(a-b)=(39+32+30+27)/1000=12.8% a-b 距离为12.8cM 绘图 c. 并发系数C=1‰/6%×7%=0.24 4、Rf(a -b )=10% Rf(c -b )=20% C =60%=实际双交换率/10%×20% 实际双交换率=60%×10%×20%=0.012 双交换配子的频率为0.012/2=0.006 即aBc 及AbC 表型的频率为0.006 a - b 单交换产生的配子频率为(0.1-0.012)/2=0.044;即aBC 及Ab c 表型的频率为0.044 b -c 单交换产生的配子频率为(0.2-0.012)/2=0.094;即abC 及ABc 表型的频率为0.094 两种亲本型配子频率为(1-0.012-2×0.044-2×0.094)/2=0.356;ABC 及abc 表型的频率为0.356 ABC m 3562 2 62942441000=?-?-?-= m abc m aBC z %10%1001000 =?+++x x z z z =44 Abc z abC y %20%1001000 =?+++x x y y y =94 ABc y a c b 6 7

普通遗传学教学大纲

普通遗传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10030 课程名称:普通遗传学(Normal genetics) 学分:5 总学时:84学时 理论学时:58学时 实验学时:26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 适应专业:生物技术 教材: 《遗传学》刘庆昌主编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教材: 1.遗传学(第3版) 刘祖洞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普通遗传学(第2版) 张飞雄科学出版社; 2010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中发展最迅速、与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交叉最多的学科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动力学科。本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实验性强、学习难度大。教学要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疑点,精简适当。注重理论的同时强化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了解遗传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触摸到本学科发展动态的前沿,认识到遗传学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位置,为将来适应本质工作及科研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实验、习题及考试,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统计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了解遗传学的最新发展,学会应用遗传学基本原理分析一般遗传问题。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遗传学知识体系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 三、课时安排 1、本大纲配套使用的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遗传学》第二版。 2、本大纲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级要求学习及掌握。其中,考试内容中“掌握”占 70% 左右;“熟悉、了解”的内容占 30% 左右。“掌握”部分要求理解透彻,包括有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等内容细节,并能运用其理论及概念于相关学科的学习及今后科研工作;“熟悉”部分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部分要求能对其中的概念有一定认识,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3、本大纲供四年制生物技术使用。 4、总教学参考学时为84学时,即讲授理论学时为50,实验学时为26学时,讨论课8

背景资料: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背景资料 (1)当时研究生物遗传的状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及欧洲各国的植物育种学家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一些国家的科学院甚至公开悬赏征求研究课题。荷兰科学院的题目是:“一种花用另一种花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精而产生新的种和品种,这个经验说明了什么?用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和繁育什么样的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巴黎科学院出题:“从杂种的可育性及其性状的持久性和非持久性的观点出发来研究植物杂种。”一些学者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提出了还未认识到的遗传学理论上的关键问题。例如,奈特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认识到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豌豆有许多性状区分明显的品种,是严格的自花受粉物种,在子代中性状的表现很容易区分等。特别是奈特第一次发现豌豆种子灰色对白色是显性,用杂交种子和白色种子回交,子代中有灰色和白色两种子粒。可惜的是他没有计算两种种子的数量比。 克尔罗伊特(J.G.Koelreuter,1733—1806)是第一个从事植物系统杂交研究的科学家。他成功地用黄花烟草与另外一种烟草杂交,得到了中间类型的杂种。他还提出用杂种与某一亲本反复回交,杂种可“转化”为该亲本。 盖尔特纳(Gartner,1772—1850)分析了9 000多个实验结果,得出用混合花粉授粉,子代中不会出现性状混合的结论。他认为受精的只有一种花粉,每一花粉粒都各自独立地起作用。同一胚珠里不会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胚胎。 萨叶里(1763—1851)用西葫芦做杂交实验时,第一次把两个亲本的性状排列成一组组相对性状。杂交后得到的杂种,性状既不混合,也不是中间型,表现与亲本之一完全相同。杂种的每一个性状对另一个性状来说是显性的。他认为杂种之所以像它的双亲,并不在于每个亲本各种性状的直接融合,而是这些性状均匀或不均匀地分配;自然界使它的产物具有无限多样性和避免单调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以不同方式组合起来的性状的结合和分配,由此就能产生无数个变种。萨叶里的贡献在于进一步明确一个性状对另一个性状的显性关系以及性状的独立分配。遗憾的是他没有用杂交后代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没能说明性状在后代中的分配情况。

《普通遗传学习题集》

《普通遗传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与变异 五、简答题 1、什么是遗传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遗传学的任务是什么? 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4、遗传学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保健上有何作用? 5、在遗传学发展中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有那些人做出了重大贡献? 6、写出下列科学家在遗传学上的主要贡献。 (1)Mendel, (2)Morgan, (3)Muller, (4)Beadle和Tatum, (5)Avery, (6)Watson和Crick, (7)Chargaff, (8)Crick, (9)Monod和Jacob。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姊妹染色单体 2、非姊妹染色单体 3、异固缩现象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mitosis and meiosis) 5、交叉与联会 6、胚乳直感 7、果实直感 8、无融合生殖 9、世代交替 二、简答题 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3、设某生物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请绘出减数分裂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的主要特征(示意图) 4、何谓无融合生殖?它包括哪几种主要类型? 三、分析题

1、用A//a、B//b和C//c分别表示三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斜线两边的字母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试问: (1)含A//a和B//b的个体可产生几种配子类型? (2)含A//a、B//b和C//c的个体可产生几种配子类型? 写出其配子的基因型。 2、人的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试问: (1)一个人从其父亲那里接受多少染色体? (2)人的配子中有多少染色体? (3)人的卵细胞有多少性染色体? (4)女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常染色体? 3、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一、名词解释 1、单位性状与相对性状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3、基因型与表现型 4、互补作用 5、积加作用 6、返祖现象(返祖遗传) 五、简答题 1、纯种甜粒玉米和纯种非甜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粒的子实,而非甜粒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粒的子实。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怎样验证你的解释? 2、若在某生物群体中出现了某种突变,如何鉴定是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 3、用什么方法可鉴定一群体是纯种还是杂种? 4、基因型和表现型有何关系?举例说明。 5、某种植物紫花×蓝花产生的后代为紫花和蓝花,其比例相等。而蓝花×蓝花只产生一种蓝花后代。蓝花和紫花的基因型是什么?哪一种表型是显性的? 6、你对显性和隐性如何理解?举例说明显、隐性的相对性。 7、什么是复等位基因?举例说明。 8、有一个小麦品种能抗倒伏(D),但容易感染锈病(T)。另一小麦品种不能抗倒伏(d),但能抗锈病(t)。怎样才能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 六、分析题 1、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中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的小麦若干株? 2、某A血型的妇女控告某B血型的男子,说他是她的O血型孩子的父亲。请问:

遗传学第三版答案 第3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以说明。 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1)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而减数分裂一般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2)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数由2n-2n,减数分裂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由2n-n。 (3)有丝分裂在S期进行DNA合成,然后经过G2期进入有丝分裂期。减数分裂前DNA合成时间较长,合成后立即进入减数分裂,G2期很短或没有。 (4)有丝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独立活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会发生配对、联会、交叉、交换等。 (5)有丝分裂进行的时间较短,一般为1-2小时,减数分裂进行时间长, 例如人的雄性配子减数分裂需24小时,雌配子甚至可长达数年。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通过有丝分裂维持了生物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组织及细胞间遗传组成的一致性);并且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单细胞生物及无性繁殖生物个体间及世代间的遗传组成的一致性)。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交替(2n-n-2n),保证了物种世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是随机的(染色体重组) ,加上同源染色体的交换(染色体片断重组) ,大大增加了配子的种类,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提高了生物的适应性,为生物的发展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生物体自身的分裂生殖或其体细胞生长发育形成个体过程一般没有和其他个体或结构发生基因交流,自身也不发生减数分裂,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分离,但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通过无性生殖方式产生的个体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