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

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和实践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的成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思考和研讨。也许非均衡发展战略给我们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还是认为,非均衡发展作为一种运作理念和机制,不仅体现了区域空间差别存在的客观性,而且表征了对这种区域空间差别调节的主动性,也正是非均衡发展的作用,促成了区域经济社会从非均衡逐步走向均衡,从不和谐逐步走向和谐。因此,应坚持把非均衡发展及其战略选择作为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经济战略;动态均衡;和谐发展 赫希曼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把非均衡看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现实的存在方式。他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只能在有条件的某些地域出现,区域经济增长将会形成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均衡发展目标。邓小平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出发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我们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不只是由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而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国情的特殊性使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现条件畸形化所导致的,因此,我们提倡区域间根据自身条件非均衡发展。 一、对非均衡发展的认识误区 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社会现象,诸如两极分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一些问题。甚至,有些人认为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悖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非均衡发展战略是一种发展手段,社会主义利用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实际上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之所以出现人们对非均衡发展的否定性认识,主要是由于对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没有全面的认识,导致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对发展战略认识的片面性、局部性、短期性 无论是国外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还是我国所特有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其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邓小平应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把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点面结合、“台阶式”发展等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这些战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_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答案 一、简述题 1.管理信息 答: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一种资源。 2.决策支持系统 答:DSS以MIS管理的信息为基础,是MIS功能上的延伸。DSS是把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具有管理、辅助决策和预测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DSS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3.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答:一般来说,依据信息系统的不同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 5.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 答: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对我国各类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般认为诺兰阶段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是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6.信息系统 答: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答: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8.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答: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在于:

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审计上

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审计(上) (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9-12) 编者按: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编制财务报表,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必须考虑信息技术的影响。同时,信息化也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带来革命性变化。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助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研究编写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财务报表审计》一书,即将出版。本刊约请作者加以摘编,分期连载,以飨读者。 注册会计师在完成信息系统审计工作计划之后,就要进入信息系统审计的执行工作。我们将对信息系统审计的执行工作从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应用控制和数据三个领域分别阐述。 信息系统一般控制是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的基础和内核,对被审计单位的应用控制和数据保驾护航,对整个财务报表产生普遍性的影响。如果信息系统一般控制没有得到有效设计或运行,依赖于其上的自动控制和手工控制就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无法对财务报表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如果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均在审计范围内,我们一般应该先安排执行信息系统一般控制的审计工作。在大致确保一般控制整体有效的前提下,再进行相关的应用控制审计的执行工作。如果一般控制整体无效或部分无效,我们需要评估无效的控制点对依

赖其上的应用控制的影响,确认是否仍然可以依赖该应用控制点,以及在此背景下该应用控制点的审计策略和方法是否需要有所调整。 简言之,应用控制是否有效并可以被依赖、以及如何测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般控制的有效性。因此,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审计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系统建设 (一)系统建设活动中与审计相关的特定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活动可能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例如,信息系统建设活动是否与财务报表相关?相关程度如何?如果新建的信息系统与财务报表不相关(如工程辅助设计系统),注册会计师并不需要将其纳入审计范围。反之,注册会计师需要进一步考虑系统建设活动中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特定风险,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系统建设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审计风险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8 页

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 应急信息系统的内涵 当社会发生犯罪、火灾、医疗急救、煤水电抢修、地震等各种应急事件时,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应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日益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应急联动系统(iEMS:IntegratedEmergencyManageSystem)就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的号码,用于公众报告紧急事件和紧急求助,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的系统。iEMS大大加强了不同警种与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做出有序、快速而高效的反应。 “应急联动”源于南宁系统,笔者认为这一叫法并不很严谨,更倾向于称为“城市综合应急系统”,或遵循国务院《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思想,称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 一个完整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系统称为应急管理系统 EMS(EmergencyManagementSystem),即进行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恢复/评估/分析五个过程的系统;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处置指挥的系统称为应急指挥系统ERS(EmergencyResponseSystem),有报警、接警、处警(调度)和指挥、现场处置、处置结束等环节。其中,处警(调度)à处置à反馈à处警(调度)是一个反复过程,直到事态被克服、制止或消灭,达到正常、均衡和平稳的状态。应急指挥系统 第 2 页共 8 页

08-系统切换方案电子教案

系统切换方案2014年10月23日

工程名称:鲁山县中医院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建设单位:鲁山县中医院 承建单位:河南省新星科技有限公司

导读 经项目组与院方各位领导协商,系统正式切换时间拟定为2014年10月23日21时00分。为保证系统切换顺利进行,且医院正常业务不受影响,特将整个切换过程分为以下3个阶段: ●系统切换前准备阶段 ●系统切换与数据迁移阶段 ●系统切换后适应阶段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以往项目实施经验,对本项目各阶段风险预测及对策体现在本方案第4部分:风险预测及控制。对本项目系统切换人力资源配备情况体现在本方案第5部分:系统切换人员分工安排。 1.系统切换方案准备阶段 1.1.工作任务 1.1.1.结合院方对旧系统下的数据迁移要求,通过跟踪工具,设计切换方案。完 成基础数据的部分迁移工作。节省切换时间,确保一次性数据迁移和系统切换成功。 1.1. 2.医院工作模式的确定,基础数据的维护核对(如药典、收费项目等)。

1.2.时间安排 2014年10月23日至2014年10月24日 1.3.注意事项 院方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必需准确及时,数据维护完后必需经院方签字确认。 1.4.各部门切换具体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1.4.1.门诊收费子系统 1.4.1.1.2014年10月23日21:00前,既老系统停止运行前,各收费员必须 做“日结算”,并将老系统中需要打印的报表打印保存。 1.4.1. 2.2014年10月23日21:00至2014年10月24日08:00期间,门 诊病人划价、交费暂时由手工处理,新系统切换成功后,将此期间的手 工数据录入电脑既可以。 1.4.1.3.2014年10月23日21:00至2014年10月24日08:00期间,门 诊收费更换两台划价机器。 1.4.1.4.系统切换之前对于病人在老系统中发生的费用退费问题,建议切换前理 清,切换后不再牵扯老系统中病人费用问题。 1.4.1.5.由医院对三级收费项目、四级明细收费项目、二级财务归类项目、门诊 科室名称、门诊医生名称审核并签字认可。 1.4.1.6.系统切换前新系统关于农合病人收费问题进行测试。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和E-R图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和E-R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共10分)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共15分)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进书数据流程: F3.2不合格采购单 售书业务流程: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为了整合和优化内部控制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模式 1.独立模式 即建立独立运行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便于单位管理层和内部控制职能部门使用该系统开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工作。该模式常见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初期,通常需将系统开发工作外包给有丰富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开发经验的第三方软件公司,对单位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不高,但随着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需要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拓展及与其他系统的融合。 2.整合模式 即利用现有管理系统进行整合。整合模式是指将多个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的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与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形成单位整体的管控体系。比如,单位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中建立流程管理、风险管理、控制点管理、

自我评价管理、缺陷整合管理和内部控制报告等核心模块及功能,并建立该系统与单位ERP系统、办公系统、流程管理系统、审计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综合报告系统等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关系,实现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与其他各类系统的数据共享。整合模式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边界逐渐模糊,内部控制将完全融入单位的管理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 3.附加模式 即在现有管理系统中增加内部控制管理功能。对于内部控制信息基础较好,且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单位,可以采用附加模式对已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比如,单位可以在已有审计系统或流程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内部控制管理功能模块。附加模式可利用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开发成本较低,但内部控制管理功能模块后续扩展可能会受到原系统架构和现有开发能力的限制。 (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步骤 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应当以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基础和起点。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同时规划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一般采用以下四个步骤: 1.内部控制体系建立 单位根据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结合业务现状以及相关业务流程,梳理单位内部业务流程、主要风险及控制点,

信息管理系统之系统转换

6.4信息系统的转换 6.4.1数据转换前的准备 系统转换前,要做好转换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织结构准备、人员准备、数据准备和文档准备。 1.组织结构准备 为使系统转换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管理。组织建立专门机构,并明确权力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的分工,使系统的转换工作能够有序地顺利进行。 2.人员准备 对系统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是系统投入应用的重要前提。所以在系统转换之前要做好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这些人员包括管理决策人员、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员。 对管理决策人员、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培训的侧重点不同。管理决策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系统能做什么,子系统有什么功能、是怎么工作的,系统能够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哪些信息等;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是在系统操作使用层面上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相关功能子系统的操作使用等;对系统管理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系统运行安全与数据备份等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技能。 3.数据准备 除了能做好组织结构准备和人员培训以外,最重要的而且工作量最大的是数据准备工作。数据准备是指按照系统分析所规定的内容,组织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数据。在数据准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准备工作要科学化,首先企业需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在具体收集准备数据时, 方法要做到程序化和规范化; ●收集数据的计量工具、计量方法和数据采集渠道及程序都应固定化、程序化; ●各类统计和数据采集报表要标准化、规范化。 4.文档准备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文档,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说明书等,在系统转换之前,这些文档应当移交给用户,以便于用户对系统的理解、使用和维护。 6.4.2 系统转换 新系统试运行成功后,就可以再某一时刻进行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所谓系统转换是指由旧的系统向新的系统切换,此时新系统开始正式运行,同时旧系统停止运行。 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方式主要有直接转换、并行转换盒分段转换3种方式。 1.直接转换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共10分)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 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共15分)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 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 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进书数据流程:

售书数据流程: 4.背景 报损处理,即这些货品清除出库房。具体报损流程如下:

5. 工具等产品,其流程描述如下: 库存台账并记录出库流水账。 (1)根据以上描述,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业务流程图。(10分)(2)根据上题的业务流程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数据流程图(5分)

浅析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浅析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摘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分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1、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梯度推移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试图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为缩小地区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 增长极开发模式。增长极开发模式是空间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开发中心的运用。增长极开发模式备受青睐,它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然而准确把握增长极的内涵和运用条件,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试验成功者很少。有观点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的内向型特征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适合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这一观点尚待实证。 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网络开发模式。在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区域,进一步开发就可采用网络开发模式,进而构造现代区域空间结构。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节点”,即各级城镇;“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通信网等组成。网络开发是强化网络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区域发展中一种较完善的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完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A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 D ) 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前三个选项都对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B )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 ) A、数据项 B、记录 C、文件 D、数据库 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 是将( B ) 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 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C ) 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C )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系统 9. 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C ) A、职能结构 B、横向综合结构 C、总的综合结构 D、纵向综

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与功能

1.基础建设 1.1中心机房建设 满足需要,考虑冗余 1.2 各类客户终端 不需采购,但要根据项目进程提出各阶段的需求 2. 院内信息集成平台 在同一医院环境下,集成不同厂商的产品就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一开始几个厂商的产品要达到互连互通,往往是采用点对点的接口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且成本低,例如,将一个医疗保险的结算系统与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病人的费用管理系统集成。然而,当医院的应用扩展到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应用系统时,问题就变得困难起来。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如何把这些系统连接实现各部门各专业信息共享就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以传统的方式在各系统之间做接口的话就将出现众多的接口,这将给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效率等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以让医院的运行维护成本成倍增长,如果医院要对其中一个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换就必须再做众多数据接口。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实施落实,以医院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信息共享是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医疗信息的区域化共享,同样需要在医院内部把不同数据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在此背景下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来代替原来数量众多的点到点数据接口,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只要各应用系统都支持这些标准和规范,原则上就能与应用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并能同与平台相连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 建设目标 2.1实现医疗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 为实现各业务系统信息互联互通,如果采用推倒重建的方法,就有可能将浪费大量的资金,并引起业务震荡。通过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医院原有的各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通过医院信息平台提供的接口实现整合,继承已有的数据资源和服务。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将原先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整合到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就医、方便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各类管理人员分析决策。 2.2实现医院数据中心建设 为了使医疗活动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医疗服务者不但要接收到清晰的医疗指令信息,还需要掌握服务对象相关各方面信息、记录服务对象在医疗活动中的情况及结果;因此要保证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达到一处采集多处利用;以病人为主线,将病人在医疗机构中的历次就诊时间、就诊原因、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相关信息有机地关联起来,并对所记录的海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和抽象描述,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建设医院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组织机构间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数据实时更新,确保信息同步;满足管理决策、临床决策、科学研究、对外信息共享;实现统一的数据仓库的设计及技术文档、元数据管理等功能。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需制定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统一卫生信息标准与数据字典。 2.3提供管理决策及临床决策支持 凭借数字化医疗信息服务的先进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利用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掌握工作的

医院信息系统切换方案一

医院信息系统切换方案一 旧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全部上线。具体操作如下: 1、门诊西药房盘点延用老药典信息将药品库存录入新系统,门诊收费及门诊药房全部运行新系统。 2、住院收费处将全部在院病人在旧系统中办理出院,在新系统中重新办理入院。 3、临床科室:原在院病人切换系统后病历、医嘱、处方需要手写,病人费用需护士手工划价记帐。 4、住院药房、中西药库盘点将药品库存录入新系统,住院药房、中药房全部运行新系统,原在院病人按医生手写处方划价、发药。 5、医报报销:所有在院病人产生两张发票(住院号相同)、两份费用清单,报销需要手工报销。 6、信息科负责将收费标准、科室信息、人员信息等基本信息录入新系统。 优点:系统切换后,药房、药库全部运行新系统,电脑库存 与实物库存相符。 缺点:原在院病人出院后报销需要手工报帐,医院必须提前与市合疗办及市医改办进行协调。

医院信息系统切换方案二 旧系统、新系统同时运行。具体操作如下: 1、门诊西药房盘点延用老药典信息将药品库存录入新系统,门诊收费及门诊药房全部运行新系统。 2、住院收费处新、旧系统同时运行,新入院病人在新系统中办理,原在院病人在旧系统中记帐直到病人出院。操作员应每天打印两份结帐单与财务科结帐。 3、临床科室新、旧系统同时运行,原在院病人操作不变,新入院病人在新系统进行操作。 4、住院药房、中药房新、旧系统同时运行。药房进行盘点将库存录入新系统,原在院病人发药操作不变,新入院病人在新系统中发药操作。 5、医报报销:医保科做两个接口,切换系统前出院病人用老接口报销,切换系统后出院病人用新接口报销,。 6、信息科负责将收费标准、科室信息、人员信息等基本信息录入新系统。 7、药房库存问题:新系统录入盘点库存,老系统以虚拟库存发药,实际库存以发药为准(备注:月底对帐老系统消耗多少为真实库存)。原在院病人全部出院后,药房再次盘点,校正药房库存。 优点:病人出院后报销电脑报帐不需要手工报帐。 缺点:1、住院收费处、住院药房、临床科室必须运行两套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利用某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规范交易行为,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业务和信息进行集成处理的程序、数据和文档等的总称。 第三条公司在信息系统管理过程中,至少应关注涉及信息系统一般控制的下列风险: (一)信息系统开发与使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信息系统开发与使用未经适当审核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信息系统设计功能不科学、维护与变更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公司经营效率与效果低下。 (四)信息系统外包服务未恰当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公司权益受损或违约损失。 (五)信息系统访问安全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商业秘密泄露。 (六)信息系统硬件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公司资产或股东权益受损。 第四条公司在建立与实施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过程中,至少应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科学合理,重大信息系统开发与使用事项应履行审批程序。 (二)信息系统开发、变更和维护流程应清晰合理。

(三)应建立访问安全制度,操作权限、信息使用、信息管理应有明确规定。 (四)硬件管理事项和审批程序应科学合理。 (五)会计信息系统流程应规范,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管理、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应完善。 第二章岗位分工与授权审批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岗位一般包括: (一)系统分析: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制定设计或修改程序的方案。 (二)编程: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执行系统分析岗位的设计或修改方案。 (三)测试:设计测试方案,对计算机程序是否满足设计或修改方案进行测试,并通过反馈给编程岗位以修改程序并最终满足方案。 (四)程序管理:负责保障并监控应用程序正常运行。 (五)数据库管理: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管理,维护组织数据资源。 (六)数据控制:负责维护计算机路径代码的注册,确保原始数据经过正确授权,监控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协调输入和输出,将输入的错误数据反馈到输入部门并跟踪监控其纠正过程,将输出信息分发给经过授权的用户。 (七)终端操作:终端用户负责记录交易内容,授权处理数据,并利用系统输出的结果。系统开发和变更过程中不相容岗位(或职责)一般应包括:开发(或变更)立项、审批、编程、测试。系统访问过程中不相容岗位(或职责)一般应包括:申请、审批、操作、监控。 第六条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重要信息系统政策等重大事项应经由董事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应与公司业务目标保持一致。信息系统使用部门应该参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重要信息系统政策等的制定。 第七条公司应指定专门部门(或岗位,下称归口管理部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归口管理,负责信息系统开发、变更、运行、维护等工作。财会部门负

信息系统复习(终极版)

第一章 3.(3)简述信息系统的功能。(P13) 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 ①信息处理是信息系统必备的基本功能,它一般包括信息的收集和输入、传输、处理及输出等。 ②信息系统还具备业务处理的功能。可以分为联机事务处理和脱机事务处理两种类型。 ③对组织管理的支持也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④信息系统还能提供辅助决策功能。 (4)简述C/S模式的基本结构,并分析其特征。(P19) 作为一种主流的计算模式,该模式中信息系统式一个交互性的分布式平台,不同逻辑体或不同节点在系统结构中承担不同的职能。 基本结构:在客户端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完成屏幕交互和输入。输出等前台任务;服务器端运行DBMS,完成大量数据处理及存储管理等后台任务。 特征:其交互性就表现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应答关系。 不足之处(也是特征?): ①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逻辑处理分配存在两难问题 ②客户端庞大,应用复杂 ③业务处理逻辑不能被多个客户端所共享 ④开发环境复杂,扩展性差 (5)试分析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P16) 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是从抽象的概念层次表示信息系统的宏观结构,是对信息系统特征的宏观描述。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层维、职能层维和功能层维的三层维宏观逻辑结构。 ①管理层维:分为事务管理、策略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层次。 ②职能层维:计划、生产、市场、供应、财务、人事、技术、设备、工艺、质量等组织职能。(注:图1-7中仅列出:销售、生产、市场、人事、财务) ③功能层维:主要包括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4个层面。 (6)试述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P11) ①单项事务处理,最初,有关管理业务在计算机上时按项目分别进行的,不同项目之间在计算机上没有联系。 ②系统处理,20世纪6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发展起来,最大的特点在于高度集中。为管理者提供预定的报告。 ③支持决策(DSS),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④综合集成,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过程重组(BPR)概念和企业资源计划(ERP)思想的提出而产生。扩大了信息系统的作用范围以及处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细节见表1-2(P13) (7)试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和主管信息系统的异同。(P23-26) 主管信息系统是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其为核心,继承了它的一切光荣传统!除了决策支持外,还有信息挖掘、信息交流、企业管理和办公助理功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1 一、填空题 1. 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两个方面。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和等三个层次。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文件和。 4. 所谓数据的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而数据的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和等几种。 二、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 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前三个选项都对 3.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 A、数据项 B、记录 C、文件 D、数据库 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 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 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 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系统 9. 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 A、职能结构 B、横向综合结构 C、总的综合结构 D、纵向综合结构 10.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数据关系图 B、数据流程图 C、数据结构图 D、功能结构图 11.VFP语言属于第( )代计算机语言。 A、一 B、二 C、三 D、四 12.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方式。 A、直接切换 B、并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试点后直接切换

百货商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doc

目录 第一章百货商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 1.1系统开发简要介绍 (1) 1.1.1系统开发背景 (1) 1.1.2系统规划 (1) 1.1.3.系统目标 (1) 1.2 进行系统调查 (2) 1.2.1组织结构调查 (2) 1.2.2管理功能分析 (2) 第二章百货商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3) 2.1业务流程分析 (3) 2.2绘制数据流程图 (5) 2.3系统输入与输出情况分析 (5) 2.4 系统数据字典: (6) 2.5 数据流的定义 (11) 2.6 百货商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12) 第三章百货商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3) 3.1系统目标设计 (13) 3.2 新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3) 3.2.1资料录入 (16) 3.2.2资料修改 (16) 3.2.3资料删除 (16)

3.2.4资料查询 (16) 3.2.5报表输出 (16) 3.3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计 (17) 3.4 代码设计(略) (18) 3.5 输出设计 (18) 3.6系统硬、软件配置 (19) 个人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21)

第一章百货商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系统开发简要介绍 1.1.1系统开发背景 某百货商场是一个商业销售机构,该商店的主要业务是从批发商或产品制造商处进货,然后,再向顾客销售。按照有关规定,该百货商店每月需向税务机关交纳一定的税款。但该百货商店的全部数据处理都由人工操作。由于经营的商品品种丰富,每天营业额很大,因此业务人员的工作量相当大。 最近,因百货商店大楼扩建后,营业面积有所增加,从而使商品的经营、销售等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需要建立一个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业务管理水平,适应新的发展。 1.1.2系统规划 (1)实现整个百货商店业务信息流程的计算机管理。 (2)销售子系统的订货单处理、缺货处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增加自动登记新顾客数据的功能;货物售出后,自动建立售货历史记录和修改库存记录。 (3)采购子系统的缺货单汇总、缺货货物统计和编发订货单由计算机完成,核对订货单和修改库存也用计算机进行。 (4)会计子系统的全部数据汇总计算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报表的编制、打印也由计算机完成。 1.1.3.系统目标 (1)实现登记、整理数据,处理核对顾客订货单。 (2)向经理提供各种业务统计报表。 (3)提供各级查询。 (4)销售、采购、会计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处理实现自动化。

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分析

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分析 【摘要】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和信息处理流程的角度,提出了对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概念、重要风险以及关键控制活动的认识和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信息系统; 一般控制; 应用控制 一、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 (一)概念定义 对于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国内有学者认为:信息系统一般控制是应用于一个单位信息系统全部或较大范围的内部控制,其基本目标为保证数据安全、保护计算机应用程序、防止系统被非法侵入、保证在意外中断情况下的继续运行等。有效的一般控制是保证应用控制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提供应用系统运行和应用控制实施的环境。如果一般控制薄弱,将会严重地削弱相关的具体应用控制的可靠性。 《日本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在基本沿袭COSO报告框架的同时,结合日本实际情况,在COSO报告三个目标和五项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各增加一项,规定为四个目标和六项基本要素。其第六项基本要素为“信息技术的应对”,并把对信息技术的控制活动分为信息技术相关的全面控制和业务处理控制。《日本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认为:信息技术相关的全面控制,意味着为保证业务处理控制有效运行的环境而进行的控制活动,通常是指与多项业务处理控制相关的政策和手续。信息技术相关的全面控制,通常是以支持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等)作为单位构建的。 综合借鉴国内外学者的意见,笔者认为: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是指为保证各信息系统有效执行业务处理控制而对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环境进行的控制活动。包括职责分工与授权审批,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维护与变更控制,信息安全、硬件管理等,它作用于所有的信息系统。 (二)重要风险 在分析信息系统一般控制面临的风险时,可以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环境需要关注的重要风险。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战略规划、计划、设计和开发、运行维护几个阶段,企业应该在对各阶段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关键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清单,确定其所有人和负责人,对其实施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战略规划和计划阶段对应于COBIT框架中的策划和组织过程域;设计和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