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对比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对比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对比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对比

1引言

1971年德国学者Blastchke等人首先提出了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1985年德国学者Depenbrock又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思想[1]。这两种控制方法都可以使感应电机获得优良的控制特性。也使得感应电机应用于各种高性能传动系统中成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GBT、MOSFET等全控型功率开关器件及IPM智能功率模块的出现,以及可用于电机控制的DSP等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出现,为感应电机的各种高性能控制算法的数字化实现奠定的坚实的基础。矢量控制需要的电机参数多,定向准确度受参数变化的影响大,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需要的电机参数少,参数鲁棒性更好转矩响应更快[2]。近年来,对矢量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数鲁棒性和无速度传感器的低速性能研究[4,5],而直接转矩控制多集中在恒频控制和低速性能的改进上[5-6]。对两种控制系统的比较分析较少,而且缺乏对超低速性能的分析研究,因此本文基于Matlab6.5/simulink建立了矢量控制系统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了转子电阻和定子电阻对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性能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2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分析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定子电流作为控制变量,通过磁场定向和矢量变换实现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的解耦控制。通过对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的单独控制,模拟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思想。

在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M-T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形式为

(1)

电磁转矩方程

(2)

要实现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关键是获得转子磁链信号。转子磁链估算分为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本系统采用转子磁链电流模型。根据方程(1)可得描述磁链与电流关系的磁链方程为

(3)

(4)

三相定子电流经过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得到α-β轴电流分量。在经过两

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旋转坐标变换得到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M-T轴电流分量。再由磁链方程(3)和转差频率方程(4)可得图1所示的转子磁链电流模型。

图1转子磁链电流模型

基于转子磁链电流模型的具有转矩内环的转速磁链双闭环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如图 2 所示。转速闭环经PI调解得到转矩给定,而转矩PI调解可以作为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磁链PI调解输出可以作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在M-T旋转坐标系中,要得到电压给定的M轴分量和T轴分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旋转坐标系中的电压电流方程直接计算得到。一种是采用T轴电流PI调解作为T轴电压分量,M轴电流PI调解作为M轴电压分量。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法。进而实现了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的解耦控制。再经过两相旋转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的旋转坐标变换得到ABC三相电压调制信号,经PWM调制驱动IGBT,构成一个完整的矢量控制系统。

图2矢量控制系统

3 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分析

3.1 直接转矩基本思想简介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是,直接以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为控制变量。准确估计定子磁链和负载转矩,并保持定子磁链幅值基本恒定,通过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的滞环控制以及定子磁链的空间位置选择合适的瞬时开关电压矢量来控制电动机定子磁链的瞬时旋转速度,以改变负载角,进而达到直接控制输出转矩和转速的目的。

与矢量控制相比,直接转矩控制通过直接控制转矩和定子磁链来间接控制定子电流,整个过程都

在静止坐标系内进行,不需要复杂的旋转坐标变换。使控制系统结构更为简单,获得了更快的转矩响应和更好的参数鲁棒性。

3.2 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估计

定子磁链估算模型分为U-I模型、I-N模型和U-N模型。其中基于U-I模型最为简单,因此本文仅以U-I模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定子磁链U-I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5)

其中,ψα、ψβ和uα、uβ及iα、iβ分别为定子磁链电压及电流在α-β坐标系中分量;T e为电磁转矩;n p为电机的磁极对数。图3所示的基于U-I模型的定子磁链估算模块只与定子电阻有关,与转子参数无关。

图3基于U-I模型的定子磁链估算模块

3.3 扇区判断模块和开关表状态模块

与SVPWM一样对于电压型的三相半桥型逆变器,共有8个电压空间矢量,其中6个非零矢量,2个零矢量。与SVPWM方法不同的是区间的划分是以相邻矢量的平分线作为扇区的边界线。扇区边界如图4中虚线所示,也分为6个扇区。

图4扇区划分及开关矢量分布

在不同扇区内,根据各开关电压矢量对定子磁链矢量的作用效果合理选择开关电压矢量的作用次序,得到附表所示的开关状态表。

附表开关电压矢量查询表

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基于定子磁链估算的U-I模型得到定子磁链幅值及定子磁链矢量与α轴间的夹角,进而算出扇区号和电磁转矩。根据Δψ、ΔT和所在扇区选择合适的电压空间矢量,使定子磁链增大或减小,负载角增大或减小。从而在使定子磁链保持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负载角的调整来控制电磁转矩和速度。

图5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4仿真结果分析

电机参数:线电压460V,定子电阻R s=0.087Ω,定子自感Ls=8mH,转子电阻R r=0.228Ω,转子自感L r′=8mH,定转子间互感L m=34.7mH,转动惯量J=1.662kg·m2,额定转速n=1500r/min,极对数n p=2。仿真条件:给定转速为150r/min,以100Nm的负载启动,在0.25s是突加到200Nm负载运行。仿真时间0.4s。

4.1 理想情况下的仿真结果

假设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对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图6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波形,图7是基于U-I模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波形。图6a)和图7a)是电机启动过程中的转矩响应曲线,直接转矩系统响应速度更快些,主要是由于直接转矩以定子磁链为控制对象定子磁链可以更快的进入圆形稳态轨迹,因此转矩也很快的达到最大值。图6b)和图7b)是电机启动过程中的转速响应曲线,图6d)和图7d)是0.995到1的输出转矩波形,可以看出两种控制系统都具有较小的转矩波动,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图6c)和图7c)是转矩突变时仿真结果,矢量控制转矩响应时间为30ms左右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响应为10ms左右,具有更快的转矩响应。主要是由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是直接以转矩为控制变量,而矢量控制是直接以定子电流作为控制变量来间接控制转矩。

图6矢量控制仿真波形

4.2 转子电阻变化时的仿真结果

转子电阻变为原来2倍时,对两系统进行仿真。图8是基于U-I模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波形与图7的波形基本相同,转子电阻对基于U-I模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没有任何影响,从直接转矩U-I模型的方程(6)可以看出,基于U-I模型的直接转矩系统只与定子电阻参数相关。图9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波形,启动转矩由图6a)的300Nm增大到图9a)的近600Nm,并且呈下降趋势。相应的转速也在0.01s左右即达到给定。同时,转矩波动明显增大,稳态转矩由图6d)的9Nm增大到图9b)的15Nm。转矩脉动明显增大。转子电阻增大导致时间常数减小,在转子磁链闭环的情况下由公式(3)知计算磁链小于实际磁链,因此导致实际磁链大于给定磁链甚至饱和。虽然稳态运行时由于转速转矩闭环可以减小参数变化的影响,但转矩脉动依然明显增大。从而导致损耗增加运行效率降低。

4.3 定子电阻变化时的仿真结果

定子电阻变为原来2倍时,对两系统进行仿真。图10是基于U-I模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波形,启动转矩由图7 a)的300Nm降到图10 a)的210Nm。定子电阻的增大,使定子磁链估算值大于实际值,因此实际定子磁链明显减小,由公式(6)知,最大输出转矩也明显减小。稳态时转速闭环抵消了转矩内环的扰动但带负载能力显著下降。图11所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不受定子电阻影响。

图7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果

图8转子电阻变化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波形

图9转子电阻变化时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波形

图10定子电阻变为2倍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波形

图11定子电阻变为2倍时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波形

5结束语

本文对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下抗参数扰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系统都具有比较优良的动静态特性。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具有更快的转矩响应。转子电阻变化对矢量控制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对于基于U-I模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几乎不受转子电阻的影响。定子电阻变化对矢量控制系统影响较小,对直接转矩控制影响显著。

更多请访问:中国自动化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914326065.html, )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1.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是非线性变化的,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一般是相对于恒功率控制而言。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2.VF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转矩不可控,系统只是一个以转速物理量做闭环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他只能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E1=4.44f1N1Φm式中:E1--定子 每相由气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 ;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Φm- 每极磁通量由式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 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 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 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 率从基频向上可以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 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 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3.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转矩可控,系统是一个以 转矩做内环,转速做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它既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可以控制电 机的扭矩。 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带PG 的V/f 控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 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 具体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分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两种,前者精度高后者精度低。矢量控制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方式,首先必须解决电机转速和转子磁链位置角的在线辨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基于检测定子电流信号的辨识方法,有同时使用电流检测信号和电压检测信号的辨识方法,还有根据电流检测信号和逆变器的开关控制信号重构电压信号的方法。

力矩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力矩电机控制系统 一、设计目的及任务 力矩电机分直流力矩电机和交流力矩电机,其工作原理和普通直流和交流电 机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是直流力矩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电阻比普通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电阻大,同样交流力矩电机转子的电阻比普通交流电机的转子电阻大。对于力矩电机我们注重它的技术参数主要是额定堵转电压,额定堵转电流和额定堵转电流下的堵转时间。 力矩电机的特点是具有软的机械特性,可以堵转。当负载转矩增大时能自动 降低转速,同时加大输出转矩。当负载转矩为一定值时改变电机端电压便可调速,但转速的调整率不好。因而在电机轴上加一测速装置,配上控制器,利用测速装置输出的电压和控制器给定的电压相比,来自动调节电机的端电压,使电机稳定。 设计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控制系统来控制力矩电机,使其产生满足要求的力矩。 1、能产生所要求的力矩,可用于一些地面模拟设备上,用来模拟设备运行时的干扰力矩; 2、可用于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实验设备或是控制算法的验证。 二、设计要求 本系统为力矩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如下: 1、可以产生三种固定的力矩波形; 2、可以根据要求任意设定力矩波形,这样可以大大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3、可以实现单片机和PC的相互传输; 4、控制精度高,响应快; 5、力求简单,实用。 三、设计方案 系统的装置由光电码盘,稀土永磁直流力矩电机和飞轮组成。 在控制器的设计上,为了做到简单、实用,选择了常用的PID控制;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从软件上对系统进行误差补偿。 1、系统工作原理 通过控制向力矩电机施加的电流,向飞轮施加力矩,使飞轮加速后减速旋转,反作用力矩通过模拟器机械装置的底座同时施加到连接的转台上,达到向状态施加力矩的作用,全部过程再闭环控制下进行。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框图 2、控制系统描述 电机转动的角度经光电码盘检测转化为脉冲输出,对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就得 到角度转动的累计值,控制计算机将指令与光电码盘输出的角度信号相比较,得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简要原理

关于1.5KW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初步方案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自身的结构特点,要实现对转速及位置的伺服控制,采用矢量控制算法结合SVPWM技术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电压频率即可实现调速,为防止失步,采用自控方式,利用转子位置检测信号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频率,同时转子位置检测信号作为同步电机的启动以及实现位置伺服功能的组成部分。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上设法模拟直流 电动机转矩控制的规律,在磁场定向坐标上,将电流矢量分量分解成产生磁通的励磁电流分量id和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iq分量,并使两分量互相垂直,彼此独立。当给定Id=0,这时根据电机的转矩公式可以得到转矩与主磁通和iq乘积成正比。由于给定Id=0,那么主磁通就基本恒定,这样只要调节电流转矩分量iq就可以像控制直流电动机一样控制永磁同步电机。 根据这一思想,初步设想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主控制板部分,电源及驱动板部分,输入输出部分。 其中主控制板部分即DSP板,根据控制指令和位置速度传感器以及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运算,并输出用于控制逆变器部分的控制信号。 电源和驱动板部分主要负责给各个部分供电,并提供给逆变器部分相应的驱动信号,以及将控制信号与主回路的高压部分隔离开。 输入输出部分用来输入控制量,显示实时信息等。

原理框图如下: 基本控制过程:速度给定信号与检测到的转子信号相比较,经过速度控制器的调节,产生定子电流转矩分量Isq_ref,用这个电流量作为电流控制器的给定信号。励磁分量Isd_ref由外部给定,当励磁分量为零时,从电机端口看,永磁同步电机相当于一台他励直流电机,磁通基本恒定,简化了控制问题。另一端通过电流采样得到三相定子电流,经过Clarke变换将其变为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再通过park变换将其变为d-q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电流Isq,Isd,分别与两个调节器的参考值比较,经过控制器调节后变为电压信号Vsd_ref 和Vsq_ref,再经过park逆变换,得到Vsa_ref和Vsb_ref作为SVPWM

两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两相步进电机 学院计信学院 专业10自动化 班级2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文远熔 2012 年12 月28 日

两相步进电机课程设计报告 步进电机是一种进行精确步进运动的机电执行元件,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的数字控制,为使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可维护性以及性价比最优,根据控制系统功能要求及步进电机应用环境,确定了设计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划分,从而实现了基于8051单片机的四相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存储器、I/O 接口、中断、键盘、LED 显示器的扩展、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频器、驱动及保护电路、人机接口电路、中断系统及复位电路、单电压驱动电路等的设计,实现了四相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急停等功能。为实现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系统设计了两个外部中断,以实现步进电机在某段时间内的反复正反转功能,也即数控机床的刀架自动进给运动,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步进电机的应用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用它来驱动时钟和其他采用指针的仪器,打印机、绘图仪,磁盘光盘驱动器、各种自动控制阀、各种工具,还有机器人等机械装置。此外作为执行元件,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步进电机是机电数字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由于其精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灵活,因此在智能仪表和位置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单片机技术的迅速普及,为设计功能强,价格低的步进电机控制驱动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源。 关键字: 步进电机单片机

力矩电机控制器 工作原理

本控制器为代替三相自耦变压器,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先进的全电子化控制装置,能工作在电阻、电感性负载。广泛适用于五金机械塑料、电线、电缆、绳网、印刷、造纸、纺织、印染、化疑纤、橡绞、电影胶皮等各种机械、机电行业。 与三相自藕调压器相比较,本控制器由于采用了电子调节,无触点磨损,电压调节平衡,起动性能好,本控制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小、节约能源(经测定平均节能17%以上),使用寿命长、安装、维修方便。 二、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25℃~+55℃。 2、空气相对湿度:≤85%(20℃±5℃)。 3、无显著冲击震动外。 4、工作电压:三相电压交流380V、220V(±10%)。 5、50~60HZ。 三、工作原理: 三相调压器调速控制器主回路采用进口双向可控硅,改变可控制硅的开放角大小,就能使电机或其它负载的工作电压从0至375V连续可调,也就实现了平衡地调压调速过程,以满足不同生产的工艺要求。 在可控硅控制电路中采用了三相同步集成模块,加入了电流正反馈,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既提高了力矩电机的机械性硬度,又改善了力矩电机在低电压时的起动性能,同时还提高了力矩电机的过载能力,扩大了力矩电机的使用范围。为了使调速过程尽快进入稳定状态,在控制回路中还加入了电压反馈,以提高控制器的技术性能。 四、使用方法: 接线说明:请严格按以下接线示意图接线,D1、D2、D3三点为控制器的输出端,接力矩电机的电源线柱W1V1U1(Ⅱ型力矩电机必须为Y接法及星型接法,电机中性点W2V2U2必须严格接电源零线N,否则,本控制器无法正常工作或烧毁本装置。) 1、调速旋钮旋至零位。 2、接通总电源,打开控制器开关。(指示灯亮) 3、整好面板上反馈设定按键。(一般不需调节,出厂时已按常规设定好,可适用不同启动电压的力矩电机)。 4、调节调速电位器旋钮,使电机达到你所需的速度。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1.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仿真 1.1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 异步电机矢量变换控制系统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都是目前已经获得使用的高性能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对比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矢量变换系统有可以连续控制,调速范围宽的优点,因此矢量变换控制系统为现代交流调速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采用的是转子磁场间接定向电流控制型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1],如图1所示。 图1矢量变换控制系统仿真原理图 如果把转子磁链方向按空间旋转坐标系的M轴方向定向,则可得到按转子磁场方式定向下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方程。 (1) (2) (3) (4)

(5) 上列各式中,是转子励磁电流参考值;是转差角频率给定值;是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是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是定子频率输入角频率; 是转子速度;是转子磁场定向角度;是转子时间常数;和分别是电机互感和转子自感。 图4所示控制系统中给定转速和实际电机转速相比较,误差信号送入转速调节器,经转速调节器作用产生给定转矩信号,电机的激磁电流给定信号根据电机实际转速由弱磁控制单元产生,再利用式(1)产生定子电流激磁分量给定信号,定子电流转矩分量给定信号则根据式(2)所示的电机电磁转矩表达式生成。、和转子时间常数Lr一起产生转差频率信号,和ωr相加生成转子磁场频率给定信号,对积分则得到转子磁场空间角度给定信号。和经坐标旋转和2/3相变换产生定子三相电流给定信号、和,和定子三相电流实测信号、和相比较,由滞环控制器产生逆变器所需的三相PWM信号。 1.2 异步电机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建模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利用电气系统模块库中的元件搭建交流异步电机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2],电流控制变频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电流控制变频模型图 整个仿真图由电气系统模块库中的元件搭建组成,元件的直观连接和实际的主电路相像似,其中主要包括:速度给定环节,PI速度调节器、坐标变换模块、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 F 控制解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转矩控制、矢量控制和VF控制解析 1.变转矩就是负载转矩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是非线性变化的,如风机水泵 恒转矩就是负载转矩不随电机转速增大而增大,一般是相对于恒功率控制而言。如皮带运输机提升机等机械负载 控制就是变频器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比值为恒定值或正比。例如:50HZ时输出电压为380V,25HZ时输出电压为190V即恒磁通控制;转矩不可控,系统只是一个以转速物理量做闭环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他只能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E1=4.44f1N1Φm式中:E1--定子每相由气 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Φm-每极磁通量由式 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 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 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 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3.矢量控制,把输出电流分励磁和转矩电流并分别控制,转矩可控,系统是一 个以转矩做内环,转速做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它既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可以控制电机的扭矩。矢量控制时的速度控制(ASR)通过操作转矩指令,使得速 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的反馈或速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带PG的V/f控 制时的速度控制通过操作输出频率,使得速度指令和速度检出值(PG的反馈或速 度推定值)的偏差值为0。 矢量控制原理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一系列坐标变换把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电机的转矩电流分量和励磁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在转子磁场定向后实现磁场和转矩的解耦,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使异步电机得到接近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具体做法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XX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2012年7 月9 日至2012年7 月20 日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内容 利用51单片机开发板设计并制作一个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实时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 2.要求 (1)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掌握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3)制定设计方案,绘制系统工作框图,给出系统电路原理图。 (4)用汇编或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5)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6)撰写一篇7000字左右的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2) 1.1 系统方案 (2) 1.2 系统构成 (2) 1.3 电路工作原理 (2) 1.4 方案选择 (3) 2 硬件电路设计 (3) 2.1 系统分析与硬件设计 (3) 2.2 单片机AT89C52 (3) 2.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4) 2.4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4) 2.5 键盘电路设计 (4) 3软件设计 (5) 3.1 应用软件的编制和调试 (5) 3.2 程序总体设计 (5) 3.3 仿真图形 (7) 4 调试分析 (9) 5 结论及进一步设想 (9) 参考文献 (10) 课设体会 (11)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12) 附录2 程序清单 (13)

力矩电机调速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论文)专用纸力矩电机调速控制器的设计 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 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姓名: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81 指导教师单位: 应用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仉月仙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设计(论文)专用纸Torque motor speed controller design Universit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ulty: Facul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Name: Wu Wen Ya Professional clas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081 Faculty Adviser Unit: Facul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Faculty Adviser Name: Zhang Yue Xian Professional Title: Lecturer

设计(论文)专用纸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3) 第一章绪论 (5) 1.1力矩电机 (5) 1.2调压调速 (6) 1.3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7) 1.4设计的主要目标任务 (7) 第二章设计方案及其论证 (9) 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2) 3.1电源模块设计 (12) 3.1.1 电源的方案设计 (12) 3.1.2 元器件的选择 (12) 3.1.3 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15) 3.1.4 元器件明细表 (15) 3.2主电路的模块设计 (16) 3.2.1 主电路方案设计 (16) 3.2.2 元器件的选择 (16) 3.2.3 主电路电路图 (19) 3.2.4 元器件明细表 (19) 3.3控制电路部分设计 (20) 3.3.1 控制电路方案设计 (20) 3.3.2 控制电路元件的选择 (20) 3.3.3 控制电路电路图 (30) 3.3.4 元件明细表 (31) 第四章调试与制作 (33) 4.1制作过程 (33) 4.2调试过程 (33) 结论 (36) 总结与体会 (37) 谢辞 (39)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之我见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之我见 My Opinion on Vector Control and Direct Torque Control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变频器开发部 刘宏鑫 MDI R&D Department of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LTD Liu Hong Xin 摘要:本文阐述采用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变频器性能的优劣,提出了两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变频器 Abstract: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inverter using VC and DTC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trend of VC and DTC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Vector Control Direct Torque Control Inverter 一、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发展 自从70年代初期西德Blaschke等人首先提出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简称VC)理论,到80年代中期德国人M.depenbrock等人首先提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Direct Torque Control,简称DTC)以来,全世界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各大变频器公司投入巨大资金和精力来研究,高性能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由于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均是基于异步电机的动态模型,而且均采用外环为速度环,内环为转矩和磁链控制,从而实现转速和磁链的近似解耦,获得了较好的动态性能[1]。 矢量控制的研究重点在于矢量控制环路的结构、无速度传感器速度辨识和电机参数的离线和在线辨识。DTC的重点在于无速度传感器速度辨识、磁链和转矩自控制、脉冲优化选择器等方面。两者的目的在于提高系统转矩控制动态响应、稳态速度精度(速度辨识的精度、转矩脉动大小、冷态热态情况下的自适应能力)、系统的鲁棒性。由于两者算法对于数字化要求非常高、对运算的速度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受CPU速度的限制,真正高性能全数字化的无PG变频器在90年代中后期才陆续出现的。表1是1999年8家公司商用化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比较[2]。 近几年来,变频器的控制水平又有很大提高,如日立SJ300具有电压检测电路,可以达到1∶500以上的调速范围,而且零速可以达到150%的转矩,富士VG7由于具有电压检测电路,开环辨识精度较高,号称达到开环伺服水平。由于欧洲变频器研发工作着重于V/F 控制或者闭环矢量控制模式,欧洲开环矢量控制变频器的技术水平与日本的差距较多。由于欧洲的制造业非常发达,推动了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相比日本有一定的优势。 二、通用变频器控制技术的现状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XX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2012年7月9日至2012年7月20日 课程设计的容及要求: 1.容 利用51单片机开发板设计并制作一个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实时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 2.要求 (1)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掌握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3)制定设计方案,绘制系统工作框图,给出系统电路原理图。 (4)用汇编或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5)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6)撰写一篇7000字左右的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目录 0 前言1 1 总体方案设计2 1.1 系统方案2 1.2 系统构成2 1.3 电路工作原理2 1.4 方案选择3 2 硬件电路设计3 2.1 系统分析与硬件设计3 2.2 单片机AT89C523 2.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4 2.4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4 2.5 键盘电路设计4 3软件设计5 3.1 应用软件的编制和调试5 3.2 程序总体设计5

3.3 仿真图形7 4 调试分析9 5 结论及进一步设想9参考文献10 课设体会11 附录1 电路原理图12附录2 程序清单13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XXXXX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本篇论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N调速的基本办法,直流电机调速的相关知识以及PWM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MCS-51单片机的用软件产生PWM信号以及信号占空比调节的方法。对于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速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起动、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电动机调速系统采用微机实现自动控制,是电气传动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采用微机控制后,整个调速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操作维护方便,电动机稳态运转时转速精度可达到较高水平,静动态各项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工业生产中高性能电气传动的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最小系统;PWM ;直流电机调速; 0 前言 电动机作为最主要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和办公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如电冰箱,空调,DVD等)中,都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据资料显示,在所有动力资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电动机。同样,我国生产的电能中有百分之六十是用于电动机的。电动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电气时代,电动机的调速控制一般采用模拟法,对电动机的简单控制应用比较多。简单控制是指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然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市场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直流电动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性能、过载能力强等特点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能够适应发展的要求,单闭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作为单片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单片机,正朝着多功能、多选择、高速度、低功耗、低价格、大存储容量和强I/O功能等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档次的不断提高,功能的不断完善,单片机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领域的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特别是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中。这是因为单片机具有很多优点:体积小,功能全,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结构合理,指令丰富,控制功能强,造价低等。所以选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力矩控制器原理与接线

力矩控制器 一.概述 力矩控制器为代替三相自耦变压器,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先进的全电子化控制装置,能工作在电阻、电感性负载。此控制器广泛应用于五金机械塑料、电线、电缆、绳网、印刷、造纸、纺织、印染、化疑纤、橡绞、电影胶皮等各种机械、机电行业。 与三相自藕调压器相比较,本控制器由于采用了电子调节,无触点磨损,电压调节平衡,起动性能好,本控制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小、节约能源(经测定平均节能17%以上),使用寿命长、安装、维修方便。 二.技术参数 1.输入电压:三相交流电压 380V±10% 2.输出电压:三相交流电压 0-380V 3.额定电流:标称电流(面板上标称的电流) 4.输出电压可以无极调节,从而使电机实现无极调速 5、频率50~60HZ。 三.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25℃~+55℃。 2、空气相对湿度:≤85%(20℃±5℃)。 3、无显著冲击震动。 四.工作原理 三相调压器调速控制器主回路采用进口双向可控硅,改变可控硅的开放角大小,就能使电机或其它负载的工作电压从0至380V连续可调,也就实现了平衡地调压调速过程,以满足不同生产的工艺要求。 在可控硅控制电路中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路,加入了电

流回馈, 构成一个循环控制系统。既提高了力矩电机的机械性硬度,又改善性能,同时还提高了力矩电机的超载能力,扩大了力矩电机的使用范围。为了使调速过程尽快进入稳定状态,在控制回路中还加入了电压回馈以提高控制器的技术性能。 五.使用方法 1. 接线说明:请严格按以下接线示意图接线:D1、D2、D3三点为 控制器的输出端,接力矩电机;A 、B 、C 、为输入端接三相380V 电源。 N 为零线接口,接零线。 2.旋钮旋至零位。 3.总电源。(指示灯亮) 4.控制开关,调节调速电位器旋钮,使电机达到你所需的速度。 5. 电位器为精密长寿电位器。 六.注意事项 1.严禁输出短路。 2.严禁使用中,负载电流超过过面板标称电流值。 3、严禁零线N 接入电机星点. 4、若控制器出现问题务必请专业人员检修,以免使故障范围扩大. 六.接线图 A B C D1D2D3A B C 输入 380V 输出 0~380V V 1 U1 W1 W2V 2U2力矩电机 A B C D1D2D3 A B C 输入 380V 输出 0~380V V 1 U1 W1 W2V 2U2力矩电机 N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江南大学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江南大 学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设计题目: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的仿真 设计要求: 1.分析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对系统各个组成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2.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建立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3.在不同给定、负载下进行仿真分析; 4.按规范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撰写规范: 1.报告由封面、设计要求、正文和设计心得体会组成; 2.封面包括:课程设计名称、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成绩; 3.正文报告格式请按照江南大学学报的要求。 摘要:本文从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着手介绍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的感应电动机仿真模型,使用时只需要输入不同的电机参数即可。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典型的直接矢量控制系统,然后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该控制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仿真研究。 关键字:MATLAB/SIMULINK;感应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引言: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虽然通过坐标变换可以使之降阶并化简,但并没有改变其非线性多变量的本质。因此,需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具有高动态性能,必须面向这样一个动态模型。目前电机调速行业内有几种控制方案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动态模型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直

接矢量控制系统就应用的很广泛!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建立一个通用的仿真模型。然后用到直接矢量控制系统中去,对该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一、各部分原理介绍 1、矢量控制系统原理 既然异步电动机经过坐标变换可以等效成直流电动机,那么,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策略,得到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再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就能够控制异步电动机了。由于进行坐标变换的是电流(代表磁动势)的空间矢量,所以这样通过坐标变换实现的控制系统就称为矢量控制系统,简称VC 系统。VC 系统的原理结构如图2.1所示。图中的给定和反馈信号经过类似于直流调速系统所用的控制器,产生励磁电流的给定信号*m i 和电枢电流的给定信号*t i ,经过反旋转变换1 -VR 一得到*αi 和* βi ,再经过2/3变换得到*A i 、*B i 和*C i 。把这三个电流控制信号和由控制器得到的频率信号1ω加到电流控制的变频器上,所输出的是异步电动机调速所需的三相变频电流。 图2.1矢量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图 在设计VC 系统时,如果忽略变频器可能产生的滞后,并认为在控制器后面的反旋转变换器1-VR 与电机内部的旋转变换环节VR 相抵消,2/3变换器与电机内部的3/2变换环节相抵消,则图2.1中虚线框内的部分可以删去,剩下的就是直流调速系统了。可以想象,这样的矢量控制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在静、动态性能上完全能够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 2、坐标变换的基本思路 坐标变换的目的是将交流电动机的物理模型变换成类似直流电动机的模式,这样变换后,分析和控制交流电动机就可以大大简化。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在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A i 、B i 、C i ,通过三相——两相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交流电流αi 和βi ,再通过同步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d i 和q i 。如果观察者站到铁心上与坐标系一起旋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以及矢量控制基本原理,然后利用Matlab /Simulink软件进行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分别建立了交流异步电机模块、逆变器模块、矢量控制器模块、坐标变换模块、磁链观测器模块、速度调节模块、电流滞环PWM调节器,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构成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系统转速动态响应快、稳态静差小、抗负载扰动能力强,验证了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异步电机;坐标变换;矢量控制;Simulink仿真 一、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 型和坐标变换 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 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由下述电压方 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组成。 电压方程: 礠链方程: 转矩方程: 运动方程: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比较复杂, 坐标变换的目的就是要简化数学模 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三相 静止的ABC坐标系上的,如果把它变 换到两相坐标系上,由于两相坐标轴 互相垂直,两相绕组之间没有磁的耦 合,仅此一点,就会使数学模型简单 了许多。 (1)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 在三相静止绕组A、B、C和两相 静止绕组a、b 之间的变换,或称三相 静止坐标系和两相静止坐标系间的变 换,简称 3/2 变换。 (2)两相—两相旋转变换(2s/2r变 换) 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 标系 M、T 变换称作两相—两相旋转 变换,简称 2s/2r 变换,其中 s 表 示静止,r 表示旋转。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引言无刷直流电机最本质的特征是没有机械换向器和电刷所构成的机械接触式换向机构。现在,无刷直流电机定义有俩种:一种是方波/梯形波直流电机才可以被称为无刷直流电机,而正弦波直流电机则被认为是永磁同步电机。另一种是方波/梯形波直流电机和正弦波直流电机都是无刷直流电机。国际电器制造业协会在1987年将无刷直流电机定义为“一种转子为永磁体,带转子位置信号,通过电子换相控制的自同步旋转电机”,其换相电路可以是独立的或集成于电机本体上的。本次设计采用第一种定义,把具有方波/梯形波无刷直流电机称为无刷直流电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生产、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家用电器、工业机器人等设备都向着高效率化、小型化及高智能化发展,电机作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因此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也发展迅速[1]。 1.1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概况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由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 19世纪40年代,第一台直流电动机研制成功,经过70多年不断的发展,直流电机进入成熟阶段,并且运用广泛。 1955年,美国的D.Harrison申请了用晶体管换相线路代替有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电刷的专利,形成了现代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雏形。 在20世纪60年代初,霍尔元件等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换向线路的发现,标志着真正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人Blaschke提出矢量控制理论,无刷直流电机的性能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电机在高性能领域的应用。 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德国金属加工设备展览会上,西门子和博世两公司展出了永磁自同步伺服系统和驱动器,引起了我国有关学者的注意,自此我国开始了研制和开发电机控制系统和驱动的热潮。目前,我国无刷直流电机的系列产品越来越多,形成了生产规模。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发展的初期,由于大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性能差,价格贵,而且受永磁材料和驱动控制技术的约束,这让无刷直流电动机问世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矢量控制是交流电机最为完美的控制方案;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粗况的控制方案。 1971年,F Blaschke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矢量控制理论。矢量控制是通过坐标变换和矢量旋转,将交流电机完全等效为直流电机,然后应用成熟的直流电机控制方案,控制交流电机。因此从控制方案上讲,应用矢量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和直流调速系统具有同样的控制性能。又由于交流电机没有换向器,而且转子结构的特殊性,使得交流调速系统的最终控制性能要优于直流调速系统。 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下, 矢量控制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交流电机控制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同其他理论一样,矢量控制理论从提出到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也经历了坎坷的过程。 1.在当时的情况下,矢量控制的计算量相对较大,各个子单元的计算速度能否满足控制系统整体要求, 2.磁场定向的准确性,受电机参数时变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应用的初期,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人们在理论的先进性,和实际的应用效果之间做了一定的取舍。在此背景下,于1977年,A.B.P iunkett在IEEE 杂志上首先提出了直接转矩的控制思想,1985年,由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取得了实际应用。 直接转矩控制德语称之为Direkte Selb-Stragelung, 英语称之为Direct Self-Control。由于它控制的是转矩,因此后来也经常称之为Direct Torque Control。 直接转矩控制的思想源于矢量控制,其原理框图如下, P214 图6-62 由于直接转矩控制是在两相静止坐标系内,省去了矢量控制中的旋转变换,因而使计算量减少,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运行速度。这在90年代初,鉴于当时的集成芯片的水平,这样的减少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由于直接转矩控制采用定子磁场控制,避免了转子电阻时变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电机参数时变对系统的影响。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范本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设计

XX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7 月 9 日至 7 月 20 日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内容 利用51单片机开发板设计并制作一个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实时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 2.要求 (1)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掌握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3)制定设计方案,绘制系统工作框图,给出系统电路原理图。 (4)用汇编或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5)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6)撰写一篇7000字左右的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目录 0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体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系统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系统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电路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方案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硬件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分析与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单片机AT89C52............................................................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键盘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应用软件的编制和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程序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仿真图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调试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直流力矩电机》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 1.概述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是一种特殊的控制电机,是作为高精度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适应大扭矩、直接驱动系统,安装空间又很紧凑的场合而特殊设计的控制电机。 实际上,许多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的运动速度相对是比较低的,比如:地面搜索雷达天线的控制系统;陀螺平台的稳定系统;单晶炉的旋转系统;精密拉丝系统等等,在这些控制系统中如果采用齿轮减速驱动,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精度,增加系统的惯量和反应时间,加大传动噪声。如果采用力矩电机组成的直接驱动系统,就能够在很宽的范围内达到低速平稳运行,大大提高系统的精度,降低系统的噪声。还有一些负载运行在很低的速度,接近堵转状态,或是负载轴端要加一定的制动反力矩,这些场合,都适合采用力矩电机。 2.性能特点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的性能有以下特点: 2.1高的转矩惯量比 一方面力矩电机设计成在一定体积下输出尽可能大的转矩,另一方面,实现无齿轮传动,从负载轴端看,折算到负载轴上转矩与惯量之比比齿轮传动大一个齿轮传动比的倍数,使系统加速能力大大增加。 2.2高的藕合刚度 力矩电机直接装置于负载轴或轮毂上,没有齿隙,没有弹性变形,传动链短,使系统伺服刚度得以提高。 2.3快的响应速度 力矩电机具有高转矩惯量比,使电机机械时间常数比较小,同时,电气时间常数也很小,保证了在宽广运行速度下都能快速响应,大大提高系统的硬度和品质。 2.4高的速度和位置分辩率 与齿轮或液压传动系统相比,没有齿隙引起的零点死区,减少了传动链 中传动部件的非线性因素,使系统的分辩率仅取决于误差检测元件的精度。 2.5高线性度

转矩的增长正比于输入电流,不随速度和角位置而变化,转矩~电流 特性基本通过零点,非线性死区很小。 2.6结构紧凑 典型的力矩电机设计成分装式的薄环形状(由定子、转子、电刷架三大 件组成),安装时占用较小的空间,尤其在对轴向尺寸、体积、重量要求严格的场合,具有较大的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 3. 性能指标说明 3.1峰值堵转转矩 电机受磁钢祛磁条件限制及设计中考虑最佳性能时,施加峰值电流电机处于瞬间堵转状态,此时输出的转矩为峰值堵转转矩。 3.2峰值堵转电流 对应峰值堵转转矩时输入的最大电流。 3.3峰值堵转电压 对应于产生峰值堵转电流时的电枢电压。 3.4连续堵转转矩 电机受发热、散热条件及电机绝缘等级条件限制,允许的长期堵转输出的转矩。 3.5连续堵转电流 对应连续堵转转矩时施加的电流。 3.6连续堵转电压 对应于产生连续堵转电流时的电枢电压。 3.7最大空载转速 力矩电机在空载时加以峰值堵转电压所达到的稳定速度。 4.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