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的制作技术

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的制作技术
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采用当前监测站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并根据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范围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本技术特点是基于“远水不解近渴”思想构建前期降水指数API,基于“气候背景+扰动”思想,并采用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SAPI)和常年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构建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克服了基

于“等权累加”建立的综合干旱指数CI由于前期降水移出计算窗口而导致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本技术气象干旱指数(DI)的建立及应用,将明显提升干旱监测、评估业务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可以精细刻画干旱发生、发展和结束动态,为干旱动态监测评估等相关服务和研究工作提供核心方法。

技术要求

1.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其特征在于,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采用当前监测站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并根据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范围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定义单站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

式(1)中,SAPIi为第i日前期降水指数API的标准化变量SAPI,为当前监测站常年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表征当前监测站常年平均干湿状况年变化;

第二步:计算式(1)中第i日前期降水指数API:

APIi=Pi+KAPIi-1 (2)

式(2)中,APIi为第i日API,Pi为当日降水量(mm),APIi-1为前一日的API,k为衰减系数,取经验值0.955;

第三步:计算式(1)中当前监测站第i日常年同期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

S1、逐站计算历史同期30年(1981—2010)逐日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

式(3)中为第i日30年(1981—2010)平均降水量,单位为毫米;为为第i日30年(1981—2010)平均可能蒸散量,单位为毫米,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取i=1~365,i表示一年中日序号,闰年2月29日取3月1日值;

S2、对次30天滑动平均处理;

S3、理论范围为-1~∞,为避免因为接近于0时导致趋于∞,

当时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式(4),约束变化范围为-1~1。

(4)计算出定义的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并根据DI范围对应的干旱类型、干旱等级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其特征在于,每个监测站从建站开始逐日滚动计算API,初始API设为0,建站开始后的头4个月API受边界效应影响舍弃不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与干旱等级的关系为:

若-0.5

技术说明书

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暖干化背景下,区域性、季节性干旱对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风险性日益加剧,对气象干旱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的气象保障需求日益加大。干旱监测指标问题一直是干旱研究领域的国际性学术难题;一直到20世纪90年气象部门还在使用基于“无透雨日数”的干旱指标,不能精细刻画干旱发生、发展动态过程,不适应精细化监测需求。国内广泛使用的综合干旱指数CI,基于过去一段时间降水等权累加思路建立的,存在由于前期降水移出计算窗口而导致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因此,构建一种新的干旱检测方法是相关领域内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采用当前监测站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并根据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范围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定义单站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

式(1)中,SAPIi为第i日前期降水指数API的标准化变量SAPI,为当前监测站常年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表征当前监测站常年平均干湿状况年变化;

第二步:计算式(1)中第i日前期降水指数API:

APIi=Pi+KAPIi-1 (2)

式(2)中,APIi为第i日API,Pi为当日降水量(mm),APIi-1为前一日的API,k为衰减系数,取经验值0.955;

第三步:计算式(1)中当前监测站第i日常年同期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

S1、逐站计算历史同期30年(1981—2010)逐日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

式(3)中为第日30年(1981—2010)平均降水量,单位为毫米;为为第i日30年(1981—2010)平均可能蒸散量,单位为毫米,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取i=1~365,i表示一年中日序号,闰年2月29日取3月1日值;

S2、对次30天滑动平均处理;

S3、理论范围为-1~∞,为避免因为接近于0时导致趋于∞,

当时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式(4),约束变化范围为-1~1。

(4)计算出定义的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并根据DI范围对应的干旱类型、干旱等级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优选地,每个监测站从建站开始逐日滚动计算API,初始API设为0,建站开始后的头4个月API受边界效应影响舍弃不用。

优选地,所述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与干旱等级的关系为:

若-0.5

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基于“远水不解近渴”思想构建前期降水指数API,基于“气候背景+扰动”思想,并采用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SAPI)和常年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构建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克服了基于“等权累加”建立的综合干旱指数CI由于前期降水移出计算窗口而导致的“不合理旱情加剧”问题,可以精细刻画干旱发生、发展和结束动态;本技术气象干旱指数(DI)的建立及应用,可以为干旱动态监测评估等相关服务和研究工作提供核心方法,将明显提升干旱监测、评估业务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对应对气候变化、调整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采用当前监测站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并根据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范围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气象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标,其特征在于,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采用当前监测站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并根据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范围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定义单站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

式(1)中,SAPIi为第i日前期降水指数API的标准化变量SAPI,为当前监测站常年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表征当前监测站常年平均干湿状况年变化;

第二步:计算式(1)中第i日前期降水指数API:

APIi=Pi+KAPIi-1 (2)

式(2)中,APIi为第i日API,Pi为当日降水量(mm),APIi-1为前一日的API,k为衰减系数,取经验值0.955;

第三步:计算式(1)中当前监测站第i日常年同期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

S1、逐站计算历史同期30年(1981—2010)逐日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

式(3)中为第i日30年(1981—2010)平均降水量,单位为毫米;为为第i日30年(1981—2010)平均可能蒸散量,单位为毫米,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取i=1~365,i表示一年中日序号,闰年2月29日取3月1日值;

S2、对次30天滑动平均处理;

S3、理论范围为-1~∞,为避免因为接近于0时导致趋于∞,

当时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式(4),约束变化范围为-1~1。

(4)计算出定义的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并根据DI范围对应的干旱类型、干旱等级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每个监测站从建站开始逐日滚动计算API,初始API设为0,建站开始后的头4个月API受边界效应影响舍弃不用。

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与干旱等级标准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计算出的逐日气象干旱指数范围可判断当前监测站的干旱等级:

表1气象干旱等级标准

干旱类型DI范围

无旱-0.5

轻旱-1.0

中旱-1.5

重旱-2.0

特旱DI<=-2.0

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全国智慧农业气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 全国智慧农业气象能力建设2019年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贯彻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总体 安排,依靠科技和机制创新,强化综合统筹和合理布局,通过“三个平台、两个能力”(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业务支 撑平台、服务平台以及农业气象观测试验能力、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推进全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联动与融合,推进农业气象服务规模化、集约化、智慧化、品牌化发展。2019年,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初步建成全国农业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实现国家级、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数据、产品的快速访问。全国农业天气通APP(基础版)正式发布并试运行,WebCAgMSS客户端实现业务试用,10个特色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基本建成。完成年度农业气象业务核心技术项目研发与区域联合试验任务。初步实现国家级、省级基础农业气象产品格点化制作。多种渠道的“直通式”服务覆盖全省6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较2018年增长10%以上。 二、建设任务及分工 (一)农业气象大数据业务能力建设 1.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

(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建立国家级、试点省农业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各类农word 教育资料 .. 业气象大数据的上传、存储与管理。建立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分布式存储方案,开发农业气象数据服务MUSIC接口,为农业气象业务系统与服务平台提供高效数据服务。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通过加工流水线实现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加工、数据挖掘、算法运行、产品生成等功能。 (2)国家气象中心 开发基于WEB的国家级农业气象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实 现农业气象基础观测、基础地理与环境信息、基础格点产品、服务主体等各类农业气象数据显示、浏览、分析及下载。(3)各省(区、市)气象局 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开发本级农业气象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强化农业气象大数据在业务服务中的应用。 2.农业气象大数据建设任务 (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负责全球及全国日值气象数据、全国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入库,通过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实现共享;负责存储和管理国家级、省级业务单位上传的农业气

农业干旱指标研究综述

农业干旱指标研究综述 王友贺,谷秀杰 河南省气象台,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干旱是对人类及其社会危害很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总的来说,干旱可分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其中农业干旱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灾情和影响最严重的干旱类型。为了全面地认识农业干旱,有效地进行旱灾风险管理,减轻旱灾损失和影响,本文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业干旱分析指标系统地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不同指标的优点和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干旱;干旱分类;农业干旱;农业干旱指标 引言 干旱目前已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世界性问题。1990年国家科委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五号《气候》,将干旱列为了我国气候灾害之首[1]。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日趋变暖,干旱和旱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越来越严重。干旱不仅直接导致农业减产,食物短缺而且其持续累积会使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制约可持续发展。因此,预防和减轻旱灾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全面认识旱灾本质、成因及其发生规律则是有效预防和减轻旱灾的前提[2]。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干旱研究的进展作一简介和综述。 1. 农业干旱的定义 对于干旱的研究,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国外始于19世纪末,国内始于20世纪初。各部门对干旱定义有所不同,综合起来看,干旱可分为四类: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就农业干旱而言,是指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发生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减产或失收的现象。它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类对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是各类干旱中最复杂的一种。它不仅是一种物理过程,而且也与生物过程和社会经济有关。按其成因的不同还可以将农业干旱分为:土壤干旱、生理干旱和大气干旱[3]。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 Weather Condition Ratings for Electric Power Requirement (征求意见稿) 、/. —L-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标准由湖北省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国平、胡宗海、罗学荣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条件的改善,致冷、取暖等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 会用电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城市致冷、取暖用电比例更高,经常带来电网高峰或尖峰负荷,这部分电能是很难预测、很不稳定、又常常给电网运行安全带来隐患,我们称之为气象敏感负荷(电量),科学预测致冷、取暖导致的气象敏感负荷和用电是各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部门非常关心的技术。而致冷、取暖完全是由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决定的,研究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与电力负荷、用电量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各因子对气象敏感负荷(电量)的贡献,分别组合成气象敏感负荷指数和气象敏感用电量指数。统计分析气象指数不同范围对应的不同级别负荷或用电量,从而实现对气象敏感负荷和气象敏感用电量的评估和预测。到目前为止,全国很多地方都 开展了气象要素对用电需求影响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适用的方法和标准,缺乏同一性和可比性,不利于气象部门开展电力气象服务工作,为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实现气象服务“五满意”,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行业标准,为气象部门更好地开展电力气象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随着技术进步及电力气象服务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标准尚需不时修订,由于气候差异性大,不同地方使用本标准时须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加以修订,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规范性。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的制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需求气象条件包括:气象敏感负荷条件和气象敏感电量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气象敏感负荷条件等级和气象敏感电量条件等级制定方法及其计算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需求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 本标准适用于适用于气象敏感电力负荷、气象敏感用电量的评价,适用于气象敏感电力负荷、气象敏感用电量的预测。 2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下列术语及定义、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2.1 术语及定义 2.2.1 气温 气温Temperature 空气的温度,用C表示。 2.2.2 日最高气温 日最高气温daily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一日内空气温度的最高值。以摄氏度(C)为单位。 2.2.3 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daily mean air temperature 一日内空气温度的平均值。以摄氏度(C)为单位。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干旱

环境资源学院 气象学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干旱的分析与研究 学生姓名:陈璐璐 学号:201018010206 系(部、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102 指导教师:张方方 2011年9月24日

气象学文献综述 中文摘要: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灾害之一。就今年来说,江苏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就出现了罕见旱情,对当地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气象灾害干旱江苏长江中下游 英文摘要: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at affect the most widespread disasters. Both land and sea in China, most of the region controlled by the monsoon, the climate is very unstable, the decision of China's inter-annual seasonal rainfall and the uneve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Lead to many kind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But one of drought impact on agriculture in China the most extensive damage, one of hardest-hit disaster.This year, the Jiangsu Yangtze River in some areas and there have been rare drought, causing a very serious local impact. 关键词:China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rought Jiangsu Province Yangtze River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海南岛干旱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18-07-31 基金项目:海南省气象局项目(HNQXJS201605) 作者简介:张亚杰(1987-), 男,河南登封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灾害研究,E-mail :zhyajie87@163.com 第37卷第1期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7No.1 2019年3月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Mar.2019 文章编号:1004-1729(2019)01-0041-10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海南岛干旱特征分析 张亚杰1,3, 陈升孛2,3,吴胜安1,3,邢彩盈1,3(1.海南省气候中心,海南海口570203;2.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海南海口570203;3.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03) 摘 要: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60 2017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综合气象 干旱指数在海南地区的适用性,统计了各地区年、季干旱发生频率、日数、强度和覆盖范围,分析了海南岛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Inew 指数在不同地区3次典型干旱过程的监测中,显著减少了不 连续旱情加重现象;海南岛各市县年干旱发生频率在47% 74%之间,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年干旱日 数在56 104d 之间,呈西南部沿海多、中部少的分布特征;年干旱强度在-209 -123之间,呈现西南部沿 海强、中东部弱的分布特征.季节干旱发生频率、日数、强度均为春季最严重,冬季次之,夏、秋季较弱.全年发 生大范围干旱的年份有9年, 1969、1977、1979和2004年干旱覆盖范围达到100%.关键词:干旱;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干旱特征;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P 429文献标志码:A DOl :10.15886/j.cnki.hdxbzkb.2019.0007海南地处热带,属季风海洋性气候,水汽来源充足,是同纬度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旱季为11月 翌年4月,雨季一般出现在5 10月,雨季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时有夏旱或秋旱现象[1].干旱是海南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危害[2-3]. 为开展干旱监测和评估工作,国内外学者发展了大量的气象干旱指数[4],常用的气象干旱指数有帕 默尔干旱指数[5]、 降水距平百分率[6]、标准化降水指数[7]、相对湿润度指数[8]、Z 指数[9]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10]等.但由于干旱形成机制复杂,影响广泛,具有普适性的干旱指数并不存在,不同干旱指数各 有优缺点.目前,气象干旱监测业务中常用的为CI 指数,该指数不仅考虑了不同时间尺度(月、季)降水量异常对当前干旱的累积效应,还考虑了降水和蒸发对干旱的影响[10],在各省气象部门干旱实时监测评估 中得到了推广使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河南、新疆、安徽、福建、贵州、河北、甘肃、湖南等省,以及淮河流域、渭河流域、黄土高原等区域对CI 指数的业务应用、改进方法及适用性进行了较多研究 [11-28].结果表明,CI 指数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较只考虑单一降水因子的干旱指数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在干旱过程监测中会出现不连续旱情加重现象[15-18].海南省在干旱监测和评估方面研究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3,29-30]中采用的干旱监测指标均为单一的降水因子指标,未考虑蒸发的影响.因此,笔者利用海南岛18个气象 台站1960 2017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引入不等权重思想[16]改进CI 指数, 分析研究干旱发生频率、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并采用累积频率法[14]修正干旱指数阈值, 研究适用于海南的气象干旱指数,旨在克服传统CI 指数存在的问题,寻求适用于海南的气象干旱指数,为海南省的气象干旱监测、预测、预警及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文中所用资料为海南岛1960 2017年18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日降水量、

鹤壁市近50年气象干旱趋势分析

鹤壁市近50年气象干旱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5T13:07:00.07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9期作者:陈道培 [导读] 利用鹤壁市淇县观测站1965~2014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和线性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河南鹤壁 458000) 摘要:利用鹤壁市淇县观测站1965~2014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和线性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近50年鹤壁市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以及春季、初夏、伏天和秋季降水距平变化趋势的分析,得出鹤壁市年降水量总体呈9.9mm/10年的下降趋势,50年来鹤壁出现干旱年7年,其中有1年(1997年)为中旱;夏季呈明显干旱发展趋势;而冬季和春季有向湿润发展趋势;秋季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气象干旱;趋势分析;防御措施 引言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半干旱气候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干旱发生概率高、灾害损失大。影响干旱的直接因素是降水量,本文以鹤壁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等级标准,初步确定了鹤壁地区气象干旱判定指标,着重分析鹤壁市近50年气象干旱变化趋势,以期为当地在干旱趋势预测和政府抗旱决策等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适合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干旱等级标准(国标GB/T20481-2006)作为分析指标(表1),利用统计法和线性趋势法分析降水的变化趋势,研究鹤壁市近50年气象干旱特征及变化趋势。 表1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的干旱等级 1.2数据来源 选用鹤壁市淇县气象站1965~2014年的逐年、月降水资料,按照气象上的季节划分,以3~5月、6~8月、9~11月的降水量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降水量;将鹤壁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初夏、伏天降水量定义为关键期降水量。将1965~2014年的平均值确定为历年均值,用当年降水量值与历年均值求得该年的年、四季及初夏、伏天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2、结果与分析 2.1 年降水量及气象干旱趋势 2.1.1 年降水量特征 鹤壁市区平均年降水量为602mm,属于半干旱地区。鹤壁市年降水量曲线波动较大,而且波动周期很不规律。近50年降水呈下降趋势,并以9.9mm/10年的速率递减。年降水最多的年份是2000年(970.1mm),最少的年份1997年(268.3mm);年降水量极差达到701.8mm,超出多年平均值61.1%,年降水距平百分率为-55.4%~61.1%。年降水量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在平均值以下的居多,进入90年代后有增多增强的趋势并伴有干旱年份,2000年以后变化幅度放缓。 2.1.2 年气象干旱总趋势 下面用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分析年际干旱变化趋势。近50年年降水距平百分率<0的发生频率26年占52%,其中以20世纪80年代偏少频率最高达到60%,70、90年代和本世纪偏少频率达50%,2011年后呈偏少趋势。按降水距平百分率≤-25%为干旱年份,50年中有7年干旱,其中1990年前4年,1990年后有3年。 依据线性趋势分析,降水距平百分率以1.6%/10年的速率递减,说明鹤壁市1965年至2014年降水距平一直呈下降趋势。 2.2 季降水及干旱变化趋势 2.2.1 季降水特点及变化 春季降水距平百分率以2.2%/10年的速率递增,说明鹤壁市1965年至2014年春季降水距平呈上升趋势。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以3.3%/10年的速率递减,说明鹤壁市1965年至2014年夏季降水距平一直呈下降趋势。秋季降水距平百分率以0.05%/10年的速率递增,说明鹤壁市1965~2014年秋季降水距平是平稳趋势。冬季降水距平百分率以2.2%/10年的速率递增,说明鹤壁市1965年至2014年降水距平呈上升趋势。 鹤壁市春季平均降水量为91.8mm,占全年降水的15%;春季干旱发生最为频繁,就是降水偏多的年份,也有不同时段的春旱发生,出现干旱的频率达86%。 夏季雨热同期,季降水量为376.5mm,占全年降水的63%,7月最多180.8mm,夏季干旱发生的频率为22%;其中初夏(5月下旬到7月上旬)降水量为165.2 mm ,占年降水量的27%,初夏旱发生的频率为45%,也是干旱多发期。伏天(7月中旬到8月中旬)降水量为215mm,占全年降水量的36%,伏旱俗称“卡脖旱”,伏旱发生的频率为32.5%。 秋季平均降水量为105.6mm,占全年降水的17.5%,秋旱发生的频率为48%,中旱以上的干旱平均每4-5年发生一次。 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5.4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6%,12月最少,为4mm左右,冬旱发生的频率为48%,降水时空分布及不均匀,特多和特少的年份较多。 2.2.2年际降水量变化 年降水量是80年代最少,较常年偏少40mm,70、90年际偏多,2000年以后趋降。春季降水量是70年际最少,较常年偏少17.3mm,80、90年际偏多,2000年以后趋降,2010后的近几年达到最低距平为-22.9%;冬季是两头多,中间少,与春季形成互补;夏季降水是80年际最少,比70年际偏少117.1mm、比常年偏少42.7mm;秋季降水量在前期和后期最多,70~90年际均偏少,80年际最少15.2%。

预警级别颜色气象预警等级介绍预警颜色级别怎么划分

预警级别颜色气象预警等级介绍预警颜 色级别怎么划分 这些颜色的图标正式的名称为气象预警信号,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高温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黄、橙、红表示。 (一)高温蓝色预警信号 预警级别颜色标准:48小时出现最高气温为35℃及以上。 (二)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三)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四)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雾霾预警级别颜色 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的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气污染。 霾黄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 1.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2.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减少外出。 暴雨预警级别颜色介绍: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预警级别颜色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预警级别颜色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气象干旱监测与预测方法与设计方案

图片简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气象干旱监测与预测方法,属于气象干旱监测与预测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从权威机构网站获取某时间段的降水遥感影像数据;将遥感影像数据转换为降水量;以连续30天组成一个月尺度的计算时段,将所述计算时段内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即可得到所述计算时段的降水量,分别计算所述计算时段与历年同期的降水量,并计算得到月尺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制作目标区域的月尺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本技术能够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获取未来各天的天气状况和温度范围,计算未来各天预计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从而达到对未来各天进行定量化干旱预测的目的。 技术要求 1.一种气象干旱监测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从权威机构网站获取某时间段的降水遥感影像数据; S2、将遥感影像数据转换为降水量; S3、以连续30天组成一个月尺度的计算时段,将所述计算时段内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即可得到所述计算时段的降水量,分别计算所述计算时段与历年同期的降水量,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月尺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其中,PA是某时段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单位为%;P是计算时段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是计算时段同期平均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n是同期降水量的个数;Pi是计算时段第i年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 S4、制作目标区域的月尺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 S5、根据国标《气象干旱在在》划分的标准和计算得出的PA计,在分布图上在在不同在在旱在的分布范围,并旱计不同在在旱在面积和占比在况,实现目标区域的旱在定量化监测; S6、从气象部门获取目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天气预报数据,包括未来多天的天气状况和气温计化范围; S7、根据《天气状况与旱在计化计查找表》和《日平均温度与旱在计化计查找表》,分别将各天的天气状况和日平均温度转换成相应的天气类型旱在计化计和温度旱在计化计,将天气类型旱在计化计与温度旱在计化计相加,得到目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各天的旱在总计化计; S8、根据目标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各天的旱在总计化计制作各天的目标区域旱在计化分布图; S9、将第N天的月尺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与第N+1天的旱在计化计相加,得到第N+1天的PA预测计;将第N+1天的PA预测计与第N+2天的旱在计化计相加,得到第N+2天的PA预测计;依此类推,分别得到N+3……在未来各天的PA预测计; S10、按照国标《气象干旱在在》划分的标准,根据PA计分别旱计分旱未来各天的旱在等在及分布范围,实现未来各天的旱在定量化预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干旱监测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权威机构网站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服务网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象干旱监测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月尺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提取出目标周边区域的降水影像数据,依据目标周边区域的矢量边界进行数据裁剪;

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一、玉米全生育期农气指标 玉米播种期:(4月下旬-5月上旬) 1、适宜气象指标 地中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 1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60-80%,偏沙壤土58-75%。 温度适宜、墒情不足50%,以出现透雨为适宜指标。 2、不利气象指标 低温:日平均气温低于8℃,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出苗。 干旱:10厘米相对湿度小于50%。 涝害:土壤相对湿度连续3天在90%以上,就会发生涝害。 透雨延迟:5月上旬前未出现第一场透雨。 3、不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大连地区春季易发生干旱,在旱情较轻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点 播等措施,以减少播种期的墒情损失,保证玉米顺利出苗。玉米苗期:(5月上旬-6月上旬) 1、适宜气象指标 苗期温度18-20℃,最低温度大于10℃。 5厘米地温20-24℃。 土壤相对湿度60-75%,蹲苗时55-60%。 2、不利气象指标 最低气温小于-1℃,幼苗受伤;小于-2℃死亡。

幼苗时遇到2-3℃低温影响正常生长。 出现5天以上连阴雨,玉米出苗慢。 苗期降水量不足50毫米,影响幼苗生长。 3、不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注意抗旱浇苗和排涝,避免出现内涝渍灾。 玉米拨节孕穗期:(6月中旬-7月中旬) 1、适宜气象指标 日均气温18℃以上。 最适宜温度24-26℃ 土壤相对湿度70-80%,无卡脖旱。 拔节后侯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上,侯平均气温25-27℃。 2、不利气象指标 日平均气温低于18℃,生长缓慢。 大喇叭口期土壤相对湿度小于60%。 雨水过多,光照不足,对发育不利。 7月份低温阴雨,相对湿度大于85%,易导致病虫害发生。 玉米抽雄前后一个月是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特别敏感,二十天 内无透雨,田间持水量≤60%。玉米拨节抽穗叶子凋萎,雌穗 不孕空杆,秃尖增多,严重减产。 3、不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如遇“卡脖子旱”,及时灌溉浇水。 玉米抽穗开花期:(7月下旬-8月中旬) 1、适宜气象指标 最适宜温度25-28℃。 空气相对湿度65-90%。

环境气象指数

\I CS07.060 A47 DB65 环境气象指数 environmental weather inde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气象指数 (1)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计算方法与等级划分 (2) 4.1紫外线指数 (2) 4.2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3) 4.3 草原火险天气等级 (5) 4.4城市火险天气等级 (8) 4.5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 (9) 4.6 地质灾害天气等级 (10) 4.7 体感温度 (12) 4.8 旅行气象指数 (13) 4.9 中暑指数 (13) 4.10 穿衣指数 (14) 4.11 寒冷指数 (15) 4.12 人体舒适度指数 (16)

前言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政策法规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彦、陈春艳、杨静、胡列群。

环境气象指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气象指数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和量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发布和描述的环境气象指数。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气象指数environmental weather index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气温、气压、湿度、风等多种气象要素和地理、天文和季节等其它因素综合进行计算而得出的用来描述人类生存环境和各种活动的、客观量化的气象条件预测指标。3.2 紫外线指数ultraviolet index 衡量某地正午前后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眼睛等组织和器官可能的损伤程度的指标。指数确定主要取决于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平流层臭氧、云、地面反照率和大气污染状况等条件。 3.3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forest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s 综合考虑气温、湿度、降水、连续无雨日数、风力和物候季节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后,林区内可燃物潜在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或易燃程度、蔓延程度)。 3.4 草原火险天气等级grassland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s 综合考虑气温、湿度、降水、连续无雨日数、风力和物候季节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草场可燃物潜在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或易燃程度、蔓延程度)。 3.5 城市火险天气等级urban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s 充分考虑湿度、可燃物表面和内部的干燥程度、环境热状况、风力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后,城市内一般性可燃物潜在的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 3.6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air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不考虑城市及周边污染源、大气成分等因素的影响,只单纯从天气角度的变化分析作出空气污染潜势预报指数。 3.7 地质灾害天气等级geological disaster weather ratings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等地质结构参数、山区积雪融化情况、降水持续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后,山区及其附近地区潜在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 3.8 体感温度apparent temperature 考虑了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云量)及着装的多少、色彩等因素后,人体所感觉到的环境温度。 3.9 旅行气象指数travel meteorological index

农业干旱监测预报指标及等级标准

附件1 农业干旱监测预报指标及等级标准 农业干旱指标包括土壤相对湿度、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降水距平、遥感植被供水指数。上述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农业干旱的程度,但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土壤水分的优势在于能直观地反映旱地作物农田水分多少,但无法进行水田旱情监测,同时也忽略了蓄水量对干旱的抑制作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虽能反映作物水分的满足程度,但在气候干燥的区域需水量偏大,且灌溉作用无法考虑;降水距平虽能直观反映出雨养农业的水分供应状况,但不能表征降水对作物利用的有效性;遥感方法虽直观,但在云和植被状况影响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发挥各种指标的优势,根据所处区域的土壤、气候、植被特点等加权集成综合农业干旱指数作为农业干旱监测预报的指标。 一、农业干旱综合指数计算与等级划分 农业干旱综合指数是对土壤相对湿度、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降水距平、遥感植被供水指数4种农业干旱指标的加权集成,计算方法如式(1): ∑=? = n i i i w f DRG 1(1)

其中,DRG为综合农业干旱指数,f1、f2……f n分别为土壤相对湿度、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降水距平、遥感干旱指数等; W1、W2……W n为各指数的权重值,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也可由专家经验判定。 农业干旱综合指数的等级划分如表1。 表1 农业干旱等级 序号干旱等级综合农业干旱指数 1 轻旱1<DRG≤2 2 中旱2<DRG≤3 3 重旱3<DRG≤4 4 特旱DRG>4 二、各种单指标的计算方法 1.土壤相对湿度 土壤相对湿度直接反映了旱地作物可利用水分的状况,它与环境气象条件、作物生长发育关系密切,也与土壤物理特性有很大关系,对于不同作物品种、同种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质地土壤,作物可利用水的指标间存在一定差异。考虑作物根系发育情况,在旱地作物播种期和苗期土层厚度分别取0-10厘米与0-20厘米,其它生长发育阶段取0-50厘米。 土壤相对湿度的计算如(2)式:

农业周年气象服务方案

务川自治县2009年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切实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切实把我县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气象在“三农”服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我局为了认真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成立了“务川自治县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方案和对气象为农业服务日常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要求各业务人员负责本区域该项工作。并在6月底前将本区域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总结(主要是现在已开展的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项目、进展等情况和计划增加的一些服务项目),分析不足,找出差距,制定应对措施。同时,要对当地“三农”情况和“三农”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情况进行一次普查摸底,分类登记,突出重点,全面启动,切实把气象为农业服务落到实处。 二、做好农业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针对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全程系列化服务

1、我局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个过程不放过”的要求,重点加强作物播种期、收获期和其它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的旱涝和强降温等监测预报工作;加强春播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力度,给各级领导当好参谋,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地进行对口服务;积极做好森林、火灾监测和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工作,为各地党政领导部门组织农业防灾减灾、指挥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2、我局根据农业生产状况与气象预测、预报、情报,及时向各级政府、农业生产决策指挥部门及广大农户发布农业气象专题信息,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并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春播、夏收、夏种、夏管和秋收、秋种等重要农时季节及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前后,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受灾区域,了解农情,并以“农业气象专题”形式,及时告知决策指挥部门和广大农户,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全程系列化服务。 三、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导工作 我县历年来,干旱较严重,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我局充分应用常规天气雷达资料,做好人工增雨指导工作,抓住一切有利降水的天气过程,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以抗旱减灾和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业.

小麦干旱灾害等级标准-中国气象局

ICS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 香蕉、荔枝寒害灾害等级 Disasters Grade of cold damage to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rops for banana and lychee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参加。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治国、杜尧东、姜燕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引言 华南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冬暖气候优势明显,最冷月平均气温10℃以上,11~3月的热量资源约占全年的1/3以上,为充分利用冬季气候资源,近年来各地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华南地区却时常受到冬季低温寒害的袭击,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其中仅20世纪90年代的4次寒害就给广东农业造成了213亿元的经济损失;其中香蕉、荔枝受害尤为严重。因此为客观、定量地评估香蕉、荔枝寒害灾害的等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编制本标准,旨在规范区域通用的、具有相对空间和时间可比较性的香蕉、荔枝寒害灾害等级标准,使香蕉、荔枝寒害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业务规范化、标准化。为国家农业防灾减灾,特别是有针对性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其防御,以及制定救灾政策、措施,调整农业布局和结构等提供科学依据。 香蕉、荔枝寒害是指在冬季遭受0℃以上(有时稍低于0℃)的一种低温危害现象。一直以来,香蕉、荔枝寒害的致灾因子都是沿用表征寒潮的过程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但最新研究表明,70%以上的寒害是由中弱冷空气多次补充造成的,并未达到寒潮标准。因此,仅考虑寒潮过程及其指标,不能准确地表征香蕉、荔枝寒害。为此,本标准对香蕉、荔枝寒害的过程进行了重新界定,优选出年度寒害过程的极端最低气温、≤5.0℃持续日数、≤5.0℃有害积寒、最大降温幅度作为致灾因子,计算出不同致灾因子对寒害影响的权重系数,以及综合寒害指数。以综合寒害指数为基础,将香蕉、荔枝寒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四个等级。本标准采用相对变化指标,具有普遍适用性。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 《气象干旱等级》是2006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8个气象国家标准之一,是我国首次发布的用于监测干旱灾害的国家标准,这将结束我国气象干旱监测和评估技术方法多,各地和各部门所得出的干旱等级不一致的历史,标志着我国今后在气象干旱监、干旱影响评估等方面有了统一标准,气象干旱监测技术和评估方法将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干旱监测和评估将有章可循。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规定了全国范围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等,并界定了气象干旱发展不同进程的术语。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五种监测干旱的单项指标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五种单项指标为: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湿度干旱指数和帕默尔干旱指数。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以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指数和降水量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综合指数。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1.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 2.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3.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5.特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规范全国通用,具有空间和时间可比性,能较为客观地描述干旱的发生、发展、持续、解除等过程,以及干旱发生程度和范围的等级标准的干旱监测指标。 (中国气象网)

盐城市抗击建国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工作反思与对策

盐城市抗击建国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工作反思与对策 盐城市抗击建国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工作反思与对策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盐城市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连续长时间降雨量异常偏少和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同步发生长时间干旱,导致全市水源供需矛盾突出,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S342.1 文献标识码:A 1、旱情 本次旱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本地降雨严重偏少。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23日,盐城市累计面平均降雨量167.5mm,比常年同期440.2mm偏少61.9%,为近60年来同期最少,其中2011年1月至6月23日,全市累计面平均降雨量13 2.2mm,比常年同期330.2mm偏少59.9%。同时,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也是导致水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因素。时间上,除2010年12月和2011年2月、5月(其中2011年2月、5月实施人工增雨)与常年同期接近外,其它月份均显著偏少。空间上,盐城中、南部相对较多,北部严重偏少,其中最大降雨量为东台站205.6mm,最少降雨量为响水站95.1mm。 1.2内部河湖蓄水不足。由于本地降雨严重不足,全市抗旱农灌用水量明显大于往年,从2011年3月中旬起,主要河湖水位逐步走低,特别是进入6月份的农业用水高峰期,河湖水位急剧下降。6月21日,里下河主要站点黄土沟、盐城、东台站水位分别比常年同期偏低74cm、70cm、30cm,分别下降至0.19m、0.13m、0.71m;6月22日建湖站水位下降至-0.13m,比常年同期偏低90cm;23日阜宁站水位下降至-0.24m,比常年同期偏低99cm。 1.3外部水源调引困难。盐城地处淮河入海尾闾,为平原河网地区,无大的湖库应急储备水源,河湖蓄水调节能力差,主要依赖江水和淮水外部水源补给。2010年10月份至2011年6月上旬,长江和淮河流域同步发生全流域长时间干旱,盐城市外调水量严重不足,

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

附件 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 —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

目录 前言 (1) 1.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 (2) 1.1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概念 (2) 1.2促病指数预报模型技术 (2) 1.3病害气象等级预报资料要求 (3) 1.3.1 模型建立资料 (3) 1.3.2预报服务资料 (4) 1.4气象等级分级 (4) 2.促病指数预报模型 (5) 2.1促病暖湿日的判断 (5) 2.2促病暖湿日出现时间的影响系数 (5) 2.3促病暖湿日连续出现的影响系数 (6) 2.4促病指数模型 (6) 2.5气象等级分级 (6) 2.6模型检验 (6) 3.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 (7) 3.1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资料 (7) 3.2促病暖湿日判断 (8) 3.3促病指数计算 (8) 3.3.1影响系数的确定 (8) 3.3.2计算赤霉病促病指数(Z) (9) 3.4气象等级分级标准 (9) 3.5气象等级预报检验 (9) 4.水稻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 (10) 4.1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资料 (10) 4.2促病暖湿日判断 (11) 4.3促病指数计算 (11) 4.3.1影响系数的确定 (11) 4.3.2计算稻瘟病促病指数(Z) (11) 4.4气象等级分级标准 (11) 4.5气象等级预报检验 (12) 5.注意事项 (12) 5.1预报模型的多样性 (12) 5.2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检验 (13) 5.3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效益评估 (13)

前言 由国家气象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详细介绍了以促病指数预报模型为主要方法的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是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技术中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该指南规范国家级和省级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指标体系、预报模型及相关技术方法,推动气象部门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服务的全面发展。 小麦赤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赤霉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415 万hm2以上,其中长江流域麦区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最严重的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和四川等省。在小麦整个生长季赤霉病均可危害,造成苗枯、茎腐、茎基腐和穗腐,最常见的是穗腐。麦穗受害后,麦粒变的皱缩干瘪,品质低劣,产量降低、种子出苗率低,并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毒素造成人畜中毒。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真菌型水稻病害,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发生。稻瘟病主要影响水稻产量,其次是影响水稻品质,流行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0%~30%,严重时可达40%~50%。稻瘟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造成苗瘟、叶瘟、秆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其中尤其以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近30年来我国稻瘟病的年均发生面积约为465万hm2。 气象部门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赤霉病、稻瘟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2007年开始,气象部门深入开展了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和业务服务,在2008-2009 年中国气象局基础建设项目、2015-2016年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国家气象中心先后联合江苏、安徽、四川、重庆等省农业气象业务科研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技术方法和产品制作发布平台,为赤霉病和稻瘟病的适期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但是,我国小麦和水稻种植区域广阔,小麦和水稻品种多样、抗病性差异较大,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感病机理复杂,相关的指标与预报技术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业务服务工作中,应针对本地气候特点、小麦和水稻品种抗性以及种植管理特点开展本地化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