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综合设计说明2017.11.03

管线综合设计说明2017.11.03
管线综合设计说明2017.11.03

管线综合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东西全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米,用地面积140公顷多。

道路性质为城市主干道,为已建道路,其余均为城市规划道路。

管线综合设计主要原则如下:1、各工程管线尽量避免布置在车行道下;2、弱电综合管线(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采用同槽施工;3、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下,各专业管线检查井尺寸、井室尺寸尽量采用较小值,检查井间距尽量采用较大值。三、管线现状调查根据各方提供的资料,道路红线范围内涉及到的市政管线有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燃气管、供电管线、电信管线等。

1、雨水管:规划雨水管道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处,管径DN400~DN1400。有两路市政雨水接出点,分别位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一处,地块东南角规划道路一处。雨水管的附属设施有雨水口和检查井,道路两侧雨水口较多,雨水管布置还要考虑车行与施工,在道路中心线上有利于道路两侧雨水口连接支管的接入。

2、污水管:规划污水管道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处,,管径DN400~DN1000。有两路市政污水接出点,分别位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一处,地块东南角规划道路一处。从卫生角度考虑,应与给水管分设在道路两侧。污水管的附属设施有检查井、化粪池、食堂的隔油池等。

3、给水管:规划给水管考虑两路进线,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处,均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市政给水接入点,管径DN300。规划给水管与消防用水管一并合用,其附属设施有水表井、检查井和消防栓等。

4、燃气管:本次燃气管道仅为预留管位,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处,考虑为双管布置,现预留中压燃气管线从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其附属设施有燃气调压站。

5、电力电缆:考虑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处,10KV高压电力电缆和380V低压电力电缆同路由布置,便于施工。规划电力电缆考虑两路进线,一路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一路从地块西侧规划道路引入。引入电缆均应为10KV高压电力电缆。设计为8 孔φ 150 混凝土管

6、弱电电缆:弱电综合考虑为单排布设,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处,移动、电信和广电等管线同槽,规划弱电电缆考虑两路进线,一路从地块最北侧市政道路处引入,一路从地块西侧规划道路引入。设计为6 孔φ 150 混凝土管。

各类管道布置原则上按如下规定进行布置:

1.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敷设位置宜相对固定。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2.工程管线在建筑外墙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和埋设深度确定,其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热力。当燃气管线可在建筑物两侧中任一侧引入均满足要求时,燃气管线应布置在管线较少的一侧。

3.本规划管线敷设顺序原则:

在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安排污水管、煤气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在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安排雨水管、给水管、电讯电缆、电讯导管。

4.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埋深由浅入深依次为:电信管(沟)、小于10kV电力管(沟)、大于10kV 电力管(沟)、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此次设计电力管(沟)一般埋深为1.2米左右,

电讯管(沟)埋深为1.3米,燃气管覆土控制在1.5米左右,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4米左右,而将雨、污水起点覆土控制在1.8、2.5米左右,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管线避让原则:

(1)压力管让自流管;

(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3)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4)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让现有的;

(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各管道的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和覆土要求均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相关要求。

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 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 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留远景发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规范、标准 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 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 3.设计原则 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3.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3.3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 3.4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 3.6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 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宜按下列原则规定处理: 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一) 01-001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 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3)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5) 3.1管道定线 (5)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5)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5)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5)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6) 3.1.4污水干管定线 (6) 3.2水量计算 (7) 3.3水力学计算 (9)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9)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11) (四)图形绘制 (13) (五)管材设计 (14)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经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能 够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能够采用各自独立的分 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 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 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 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2014010650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2)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4) 3.1管道定线 (4)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4)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4)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5) 3.1.4污水干管定线 (5) 3.2水量计算 (6) 3.3水力学计算 (8)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8)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9) (四)图形绘制 (10) (五)管材设计 (11)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 (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通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以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可以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力的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后直接排入水体,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而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与不完全分流制两种。前者包括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后者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立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与分流制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最新综合管线设计说明电子教案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 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 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留远景发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规范、标准 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 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 3.设计原则 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3.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 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3.3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 3.4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 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 况下,使路线简捷; 3.6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 考虑; 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宜按 下列原则规定处理: 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一)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2) 1.1 给水现状 (2) 1.2 规划用水单位 (2) 1.3 水源选择 (2) 1.4 水压要求 (2) 2. 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 管网设计 (4) 3.1 管网定线 (4) 3.2 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以及流量出分配 (4) 3.3 管网平差计算 (8) 4 泵站流量扬程计算 (9) 5. 管网设计校核 (9) 5.1 消防工况校核 (9) 5.2 事故工矿校核 (11) 第二篇污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2) 2. 管道定线及设计管段、面积划分 (12) 3. 设计流量、比流量计算 (13) 4. 污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表 (14) 5. 污水干管水力和埋设深度计算 (14) 第三篇雨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6) 2. 雨水量计算 (16) 2.1 暴雨强度公式 (16) 2.2 综合径流系数 (16) 3. 雨水管网定线 (16) 4. 划分设计管段 (17)

5. 汇水面积划分 (17) 6. 管段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 算 (18) 7. 各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 算 (19)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1 给水现状 目前镇区没有统一给水,居民用水多采用自发组织引山泉水及地下水,其水量不能满足镇区用水量的要求,此外,镇区给水管网不成系统,管径和管材都不能满足要求。 1.2 规划用水单位 镇区规划以居住生活用地为主,用水量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公建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规划可根据远期镇区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工业的性质及水资源的情况,同时参考国家有关规及相似城镇的用水标准,

综合管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综合管网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合同,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 2、涪陵区滨江路一期综合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建设方提供的1:500实测地形图; 4、涪陵区滨江路一期综合改造工程地勘资料; 5、业主提供的道路选址红线。 6、《重庆市涪陵区税务局关于滨江路一期综合改造工程道路排水设计方案的批复》(2014(73)号涪水务发) 7、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 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7)《城市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7。 9)《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1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11)《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二、设计原则 统一设计,统一实施。 现状地下管网尽量保持不动,以节约造价及缩短工期,做到技术合理,经济可行。 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 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a)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b)支管线避让主管线。 c)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三、工程概况 滨江路一期(长江段)综合改造段起点顺接滨江路一期双向六车道部分,终点与正在施工的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相接,道路整体较为平坦,起伏不大。道路纵坡在现状滨江路一期双向四车道纵坡基础上进行微调,终点段纵坡和设计标高与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中滨江路改造段一致。道路设计起点K0+000与滨江路双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规范 LED死灯原因分析探讨(第1页) 来源:光电新闻作者:浏览:4528人次发布:2009-12-22 注:其他网站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载而不注明出处者,一经查实,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经常会碰到LED不亮的情况,封装企业、应用企业以及使用的单位和个人,都有可能碰到,这就是行业内的人说的死灯现象。究其原因不外是两种情况:其一,LED的漏电流过大造成PN结失效,使LED灯点不亮,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影响其它的LED灯的工作。 我们经常会碰到LED不亮的情况,封装企业、应用企业以及使用的单位和个人,都有可能碰到,这就是行业内的人说的死灯现象。究其原因不外是两种情况:其一,LED的漏电流过大造成PN结失效,使LED灯点不亮,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影响其它的LED灯的工作;其二,LED灯的内部连接引线断开,造成LED无电流通过而产生死灯,这种情况会影响其它的LED灯的正常工作,原因是由于LED灯工作电压低(红黄橙LED工作电压1.8V—2.2V,蓝绿白LED工作电压2.8—3.2V),一般都要用串、并联来联接,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电压,串联的LED灯越多影响越大,只要其中有一个LED灯内部连线开路,将造成该串联电路的整串LED灯不亮,可见这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要严重的多。LED 死灯是影响产品质量、可靠性的关健,如何减少和杜绝死灯,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封装、应用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下面是对造成死灯的一些原因作一些分析探讨,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 静电对LED芯片造成损伤,使LED芯片的PN结失效,漏电流增大,变成一个电阻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静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魔鬼,全世界因为静电损坏的电子元器件不计其数,造成数千万美元的经济损失。所以防止静电损坏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行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LED封装、应用的企业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造成对LED的损害,使LED性能变坏甚至失效。我们知道人体(ESD)静电可以达到三千伏左右,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原始资料 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与规模: 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 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的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与水压。 3、气象情况: 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 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采用统一给水系统。用水普及率为100 %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 二.设计内容 1、给水量定额确定 (1)参照附表1(a)选用的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 (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2、d。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 L/m2、d。 (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 (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与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与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

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 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22L/s (二)工业用水量计算 工业生产用水 2000+1000+600=3600m3/d=41、7L/s。 工业生活用水 (600*25+1500*35)+1500*25+1500*25=142、5m3/d=1、65L/s。 工业淋浴用水 600*60*3+450*40*3+400*40*2=194m3/d=2、25L/s。 工业用水量 Q2=3600+142、5+194=3940m3/d=45、6L/s。 (三)浇洒道路与绿化用水计算 道路面积按街区面积的15%算,绿地面积按街区总面积的5%算,街区总面积为48000002m。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米路面每天2、5L计

调整-排水、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排水管道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合江县城少岷新区48米大道工程排水管网设计子项。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放体制,雨水主管管径D500~D600,污水主管管径D400;雨水排入下游出水口,污水排入城市截污干管。 2.设计依据: (1)合江县总体规划; (2)设计合同及其他有关资料; (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 3.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排水检查井》(02S515) (8)《雨水口》02S518 4.图中尺寸单位: 高程及距离以米计,管径、井径以毫米计;管道大小均指管道内径。 高程、坐标系统和里程桩号均与道路设计图相一致。 设计地面标高为道路中心标高,交叉口道路标高如与道路设计标高有出入,以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图为准。 5.平面位置:本设计道路红线宽度为24m和48m;24m道路管线为单边布置,48m道路管线为双边布置,详见管线排列图。 (1)对于本项目各雨、污水排水管道下游末端处,施工单位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就近接入已建成排水管网中,并注意防止形成壅水或倒灌。 (2)对于现状公路路面已经敷设的给水、燃气、通信、电力等管线,施工时应及时通知并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合理的迁改和维护。6.根据当地实际运行经验和业主要求,市政道路下污水管径D≥d400;雨水管径D≥d500。 7.管材及基础: (1)雨、污水管道及D30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 (2)雨水口连接管与预留过街雨水管分别独立设置。 (3)管材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技术要求。 8.管道基础 (1)雨、污水管道120°C20混凝土基础。 (2)雨水口连接管采用360°混凝土(C25)满包,包封厚度不低于2倍管壁厚,且不得小于10cm。 (3)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未扰动的原状土层上,要求地基承载力P≥0.15M Pa。若遇流砂、淤泥、松散杂土及回填土等软弱地基时应采取换土回填砂砾石等加固措施,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换填深度根据现场情况由建设、监理、施工、勘察以及设计等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商定。 9.接口: (1)管节刚性接头: 管缝处水泥砂浆填缝,1:2.5水泥砂浆抹带,抹带内配20号10×10钢丝网。 (2)柔性接头: 以热沥青浸麻絮,填满接缝,管外顺接缝裹以热沥青浸制麻布四层。 10.雨水管径的确定: 根据各计算管段汇水面积和泸州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流量,再根据设计坡度确定管径。设计重现期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结合山地城镇地貌综合考虑确定,本工程设计重现期P=3年。降雨历时t=t1+mt2,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延缓系数m=2,综合径流系数取0.65。 11.污水管径的确定: 采用污水面积比流量及转输流量进行设计计算。污水面积比流量取值为q=1.0L/s·ha。12.雨、污水支管: 一般按60m~80m间距设置雨、污水支管。雨水支管管径为D≥d500,坡度为1.0%,污水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为1%。 13.雨水口的设置: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原始资料 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和规模: 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 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的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3.气象情况: 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 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采用统一给水系统。用水普及率为100 %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 二.设计内容 1.给水量定额确定 (1)参照附表1(a)选用的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 (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2.d。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 L/m2.d。 (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 (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

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 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22L/s (二)工业用水量计算 工业生产用水 2000+1000+600=3600m3/d=41.7L/s。 工业生活用水 (600*25+1500*35)+1500*25+1500*25=142.5m3/d=1.65L/s。 工业淋浴用水 600*60*3+450*40*3+400*40*2=194m3/d=2.25L/s。 工业用水量 Q2=3600+142.5+194=3940m3/d=45.6L/s。 (三)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计算 道路面积按街区面积的15%算,绿地面积按街区总面积的5%算,街区总面积为48000002m。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米路面每天2.5L计

管线综合设计

管线综合设计 1.机电设备专业室内管线综合设计依据 根据各相关专业提供的图纸及国家规范。 2.综合管线 综合管线主要包括:给排水专业管线、空调通风专业管线及电气专业管线。其中给排水管线主要包括生活给水管(其中又经常分高、中、低区生活给水管)、排(雨、污、生活废)水管、消防栓给水管(高、低区)、喷淋管(高、低区)以及生活热水管、蒸汽管等;空调通风管线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管、平时排送风管、消防排烟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凝水管、以及冷却水管等;由于电气专业管线占用空间较少,因此在设计综合管线时只是将动力、照明等配电桥架和消防报警及开关联动等控制线桥架纳入涉及范围。 3.设计原则 3.1各种管线的平面排列及标高设计互相放生冲突时,先按以下原则处理: (1)压力管道让无压(自流)管道; (2)可弯管道让不可弯管道; (3)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 (4)冷水管道让热水管道; 在满足以上条件下,再尽量按以下原则安装: (1)电气管线在上,水管线在下; (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3)风管尽可能贴梁底安装(交叉式在中下) 3.2室内明敷给水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检修的要求。除注明外,可参照下列规定: (1)横干管:与墙、地沟壁的净距>100mm;与梁、柱的净距>50mm(在无接头处)。 (2)立管管道外壁距柱表面>50mm;与墙面的净距参照表1. 表1不同管径的立管与墙面的净距要求

(3)当共用一个支架敷设时,管外壁距墙面不宜小于100mm,距梁柱不宜小于50mm。 (4)管道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道上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尽量错开位置,若必须并列安装时,阀门外壁最小净距不宜小于200mm。 (5)电线管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0mm。 4.具体规则 (1)管线布置基本原则: 首先应该了解结构专业各平面的梁位、梁高、板厚等问题;其次是了解建筑天花的控制高度及天花的结构形式。各专业管线的布置总则是:尽量错开、并排、向上、紧凑安装,且必须有足够的安装检修高度(空间)。 (2)根据实际层高,按规范规定及建筑要求,确定装修安装高度。如: a、走廊的净空要求通常为:≥2200mm(具体以建筑要求为准) b、地下室车库的净空高度要求通常为:车道:≥2400mm(至少不应小于2200mm)单层车位区≥2200mm(至少不应小于2000mm)双层车位区≥3600mm (3)各管线的平面布置及走向应以综合管线平面图为准,同事参照水、电气、空调施工图施工。 综合管线图纸绘制过程及注意点 (1)首先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将所有设备专业的每张图纸的管道逐一进行详细分析,每种管道最好采用两个图层,一个是管线图层,包括阀门及设备等,另一个是说明图层、用来标注该种管的管径、编号、文字说明等,为了便于区分,每种类型型的管线图层和说明图层采用一种颜色,比如风管、给水管、喷淋管、排水管、动力桥架采用各自不用的颜色(打图时为了突出显示管道线,可临时修改各说明图层颜色)。另外,由于喷淋管较多,为了图面的清晰一般在较小的支管处断开,标上断开符号,施工时可参照喷淋平面。 (2)将经细致处理后得到的空调风水管、电桥架、各种给排水管及喷淋主管汇总于一张图中,最好是将水、电气的管线复制到空调通风图中,因为通风空调图纸图形相对比较复杂。汇总后对重叠的各种管道进行调整、移动,同事确定十几种管道的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且必须注意某些管道的特定要求,如电气管线不能受湿,尽量安装在上层;排污管、排废水管、排雨水管有坡度要求,不能上下移动,所有其他管道必须避之;生活给水管宜在上方(以免受污染)

(完整版)小区室外管网及管线综合设计指引

小区室外管网及管线综合布置 1、小区内主要考虑给水(包括消防)、污水、雨水、强电、弱电及燃气等管线的布置。 2、各种管线必须与城市管线合理衔接;走线尽量避开首期园建区,特别是燃气、强弱电等后期进场施工的管线。 3、强弱电室外管道埋深均应保证不小于0.7米。当管道穿越车行道时,应加深到1.0米以上或者加装套管。室外强电专变管根据电缆大小分别采用PVC75或者PVC110管,室外强电公变管均采用PVC160管。室外弱电管采用PVC110管。管孔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应根据发展预留备用管孔。备用管孔不宜小于实际需要管孔数的20%。强电管线与弱电管线宜远离,尽量分道路两边布置,并按照强电管线少穿越道路的原则布置;电缆直埋时,应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100mm 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板,覆盖的电缆保护层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4、强弱电室外管线变更敷设方式或转角分支时应设置人(手)孔;当室外管线直线长度超过100米时,应在中间部位增加人(手)孔;人孔井内线缆应绕人孔井内壁1.5圈,手孔井内线缆应绕手孔井内壁0.5圈。 5、小区市政给水管应该成环,两路引入(尽量从不同市政自来水管段接驳),环管用阀门适当分段,室外消火栓间距约100米,沿市政

道路或小区消防通道边走,(必要时可以走道路中间)应避免走地下室;引入管上要装水表和倒流防止器,从环管上接出的给水管除地下水池进水管外,均应装水表;DN≥100时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承插连接,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一道防腐。DN≤80时采用衬塑钢管,丝扣连接,做两布三油防腐层(总厚度不小于3毫米),锌层破坏处先刷红丹二道。 6、小区加压给水管应该成环,环管用阀门适当分段,走线优先走地下室,必要时可以走小区道路中间。管材采用衬塑钢管,DN≥150时采用法兰连接,衬塑层破坏处需要补塑,埋地法兰用热塑套保护;DN ≤100时采用丝扣连接,埋地管道做两布三油防腐层(总厚度不小于3毫米),锌层破坏处先刷红丹二道。 7、小区消火栓给水管和喷淋给水管必须成环,消防泵必须有两条出水管与环管连接,环管用阀门适当分段,走线优先走地下室,必要时可以走小区道路中间。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DN≥150时采用法兰连接,埋地法兰用热塑套保护;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埋地管道做两布三油防腐层(总厚度不小于3毫米),锌层破坏处先刷红丹二道。 8、小区雨污水管网沿道路边布置,应充分利用周边市政条件分散排出,避免过分集中导致排水干管管径大,埋深大,接出困难;雨水管网的布置应综合考虑路面雨水、楼栋屋面雨水、广场雨水、园林绿化雨水和人工湖、游泳池溢排水的顺畅排出。楼栋屋面雨水允许接入人工湖。污水管网主要考虑各楼栋生活污水的顺畅排出,化粪池前的检

地下管线工程设计说明书

地下管线工程设计总说明 一、 设计依据 2、《威宁县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2030)》;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04S520); 8、《给水排水标准图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9、市政工程施工图集第3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2版); 11、1:1000的地形图; 12、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二、 设计参数 1、 雨水管的设计参数: 雨水流量公式: Q=φqF (升/秒) 雨水暴雨强度公式: )/(28.26691 .2637.7165) /()17() lg 875.01(505595 .0ha s L ha s L t P q ?==?++= 其中:暴雨重现期P=3a ; t=t 1+t 2; t=8—15min;(t 取15min) 综合径流系数φ=0.60 2、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根据规划的要求,本道路不同路段接受污水的范围不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250L/(cap ·d )。沿线埋没污水管对污水进行收集,出水口设置在道路低洼处,排水均排入低洼地带,后期在低洼处设置污水泵将污水抽至指定处理厂。本道路检查井位置见管线平面布置图。 本道路污水管道为机场大道的排污主水管道,除本道路的污水外,后期在道路外的开发建城后的污水亦将通过此污水管进行排放,结合规划情况,为本道路的污水管道设计管径采用适当加大。 三、 排水管渠设计 1. 设计原则:根据《威宁县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2030)》,本工程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2. 雨水管渠分区及流向: 本项目雨水管道在遇涵洞与桥梁处排入天然沟渠,在路线低洼处侧向排出路外,引入河沟,进入天然水体或低洼地带。 3. 污水管渠分区及流向: 全线污水均采取自重力流至低洼处,接入相对应的排污沟内,全路段以两头下坡为污水分流点,以两头上坡的地方为污水合流点,集中引排,使之排放有序。本项目所有污水均沿路外的截污沟或排污管道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 管材、基础、接口 雨水主管都用承抽式钢筋混凝土II 级管,根据汇水面积的大小,雨水主管道的 管径为DN600、DN800、和DN1000、DN1200、DN1500,污水主管的管径为DN500、

市政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施工方案 (3) 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4) 第二节、施工程序 (4) 第三节、施工顺序 (5) 第四节、施工方法 (5) 第三章、施工劳动进度计划 (29)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30) 第二节、劳动计划 (32) 第四章、保证质量措施 (34) 第五章、保证安全措施 (42)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是整个小区的重点工程,对安装质量标准要求较高,所以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提前调配充足的人力和材料,对各工种作业时间顺序及同土建施工的配合进行总体规划和布署,确保给排水、消防、燃气、电气的安装以及路面、绿化景观的建设等施工任务均能保质如期完成。本工程安装前的大致情况如下: 小区内设一处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站设在B区地下室一层,电源由市政引来。各地块室外照明电源分别由各地块变电站低压配电柜引出。 电话、有线电视电缆的进线由当地主管部门及运营商提供容量, 由市政引来电信、广电电缆。 区内的水源由市政自来水供给,从市政管网两处不同位置引入一根De160和De200的进水管,区内生活用水和商业用水分开计量。给水管以De160的管道在

区内连成环网。 在区内的地下室设置有效储水容积≥432.0m3的消防水池,区内共设3 个消防取水口供消防车取水。 1

第二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1、时间部署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地下工程要抢,结构工程要快。周密细致的安排,确保按期优质完成任务。 2、空间部署原则:采取立体交叉施工。在时间与空间安排上为创造精品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劳动力部署原则:必须优选技术操作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工种进场施工,人数充足合理。 4、机械设备配备部署原则:配足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满足垂直运输。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5、施工管理部署原则:要调配知识层次高、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6、现场布置部署原则: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达到市级文明施工的要求。 第二节、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应根据总平图标高,分层施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进行给排水、燃气管网、消防管道、电力电缆沟施工,然后进行照明、弱电线管的敷设,最后进行地面道路及景观、绿化的

(完整版)给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2017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5年06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章管网布置方案比较 第三章最高日最高时水量计算表 第四章管网水力计算 第五章水力计算 第六章管材管件设置 第七章排水资料 第八章总结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市A城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设计目的 通过给定城市给水管网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选择,设计参数的确定,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的设计打下基础。 三、设计依据 通过长春发28号文件,同意长春市A城建设给水管网工程。 四、设计任务 1 某城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一张 2 某城给水管网结构图一张 3 某城排水管网平面图一张 4 某城污水管网剖面图一张 5 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资料 1 某城规划图一张(比例 1:10000 ,等高线间距1.0m) 2 城市分区人口,房屋层数及卫生设备标准

3 居民用水每小时百分数 4使用城市管网的主要工厂资料 甲厂:3600人,分3班生产,1/3工人在热车间工作,2/3在一般车间工作。一般车间工人下班后,50%的工人洗澡。生产用水量为2400m3/d,生产用水和上班职工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乙厂:1200人,分2班。每班1/2在一般车间工作。生产用水量3600m3/d,生产用水和上班职工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丙厂:1200人,在热车间工作,分三班生产,生产用水每小时800m3/d,生产用水和上班职工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丁厂:1600人,分2班生产,800人在热车间工作,生活用水大小间隔使用,大的15%,小的10%,生产用水960m3/d,。 5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长江以北每区每次100m3,一天两次,9:00-10:00,15:00-16:00;长江以南每区每次120m3,一天三次,9:00-10:00,15:00-16:00,19:00-20:00。 6 工人上班时间:8:00-16:00,16:00-24:00,0:00-8:00 7 车站用水情况 每天用水量1200m3,5:00-6:00,6:00-7:00为全天用水量6%,19:00-20:00,20:00-21:00为全天用水量7%,其它小时均匀供水。

管线综合设计总说明

管线综合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内的莲花路,北起芙蓉路,南至繁华大道,全长约603.954m,红线宽45米,道路性质为城市主干道,为已建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相交道路有芙蓉路、北海路、繁华大道。 二、设计依据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合肥市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设计指导手册》; 3、各管线产权单位提供的相关管线资料及建设要求。 三、管线现状调查 根据各方提供的资料,道路红线范围内涉及到的市政管线有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供电管线、电信管线等。 1、雨水: 现状雨水管道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2米处,管径d400~d1400。 2、污水: 现状污水管道为单排布置,芙蓉路至北海路段,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2米处,管径d400;北海路至繁华大道段,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18米处,管径d1000。 3、给水: 现状给水管道位于中心线以西10米处,管径DN300。 4、电力: 现状电力为入地电力排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16.5米处,电压等级为35Kv。 5、电信: 现状电信为入地电缆,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12米处。 四、设计原则 本次实施的莲花路为已建道路,管线综合设计主要原则如下: 1、各工程管线尽量避免布置在车行道下; 2、弱电综合管线(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采用同槽施工; 3、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下,各专业管线检查井尺寸、井室尺寸尽量采用较小值,检查井间距尽量采用较大值。 四、设计内容 根据各管线单位提供的新建、改建、扩建等要求,结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有关规定,结合9.25召开的管线综合协调会确定的管线断面,进行本次管线综合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管综平面设计、管综断面布置。管线断面布置图仅作为参考,具体位置参见管综平面设计图。 1、管线综合设计 (1)雨水 本次道路实施范围内的现状雨水管道全部废除新建。

管线设计说明

1、本次设计依据为建筑总图、单体图纸和市政管道资料。施工时请对照现场情况和建筑总图核对标高,并结合单体图纸施工。 2、根据单体图纸设计说明,园区最大日用水量为946.4m^U3^U,最大时用水量为91.5m^U3^U。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区内雨污水分流排放,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3、总平面图中管道标高为绝对标高(黄海高程)。管道标注DN为公称直径。管径、井径单位为毫米。标高和平面距离单位为米。 4、生活给水埋地管采用PE管,热熔对接连接,详见《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10S507)。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焊接,二次镀锌。室外埋地用排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热熔连接;执行标准为《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CJ/T250-2007)。。 以上管材宜在供应商的指导下安装敷设,管道基础做法和施工沟槽回填土夯实要求详见国标图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 5、雨污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详见02S515。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 6、道路上有雨水检查井处沿道路两侧做雨水口,就近接入井内。雨水口位置可由景观设计单位根据道路及景观做法进行设计。人行走道及绿化的雨水收集由景观设计单位设计,就近接入雨水井。 雨水口与检查井连接管管径DN200,i=0.01坡向检查井,起点埋深0.65米,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埋深。

车行道下塑料管管顶覆土厚度不足800mm处,均应采取加强措施。给水干管埋深0.6M,支管埋深0.4m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高。埋地金属管道应采取防腐措施(两布三油)。 7、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SS100-1.0型。每栓流量按15L/s考虑。其布置原则: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消火栓距路边不超过2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并不大于40m。 8、倒流防止器选用带水表类型,水表型号LXLC-150。 9、管道交叉处如有标高相碰,可根据以下原则调整: 小管道让大管道。易弯的管道让不易弯的管道。电管在水管上。给水管在排水管上。压力管道让自流管道。新设管道让已建管道。 标高无法调整时,雨污水管可做倒虹井。个别检查井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10、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 均应按国标(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试压和试水,埋地管应试验合格并经专业技术人员鉴定后方可回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