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鹅绒)紫薇与日本红叶乔木紫薇对比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东西方企业中,双方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价值观、文化背景、教育模式、思维方式都不相同,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员工组成的各种组织,对工作又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追求,而西方在经营目标、市场选择、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及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变革要求等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管理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管理冲突,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招聘、报酬和福利、培训和发展、绩效评估、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社会等各方面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下面主要介绍东西方在人才使用上产生的差异。 一、在人才理念方面:东西方企业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 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但核心理念不同:西方企业往往以企业及个人的美好前景、对个人的尊重、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等人性的光辉来吸引人才。例如:美国 GE 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 我们为生活带来美好的东西 (We BringGood Things To Life )", 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理念是: " 为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创造机会 , 培养并实现他们的梦想 ";而摩托罗拉公司则强调对人持久不变的尊重 , 提出:" 摩托罗拉是一个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公司 " 。 而在东方 , 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思想和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的传统 , 对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都以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来激励员工、吸引人才。比如:深圳华为公司的企业理念是:" 以公司文化为纽带 , 大我与小我相融合 , 共铸民族通讯业的辉煌 "; 而韩国三星公司的基本理念是:" 人才第一、事业报国、合理经营" 。 二、在选人方面:每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 都要不断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在人才的选择标准方面 , 东西方明显不同:西方企业在选人方面通常是以寻找最好的人才为最高标准。比如Intel公司提出了用聪明人吸引聪明人的口号 , 而微软则要寻找比我们 ( 微软现有员工 ) 更优秀的人才。在具体的招聘技巧方面:Intel 公司有一套严谨的招聘程序 , 通过面试、心理测试、模拟测试( 最终测试 ) 来获得需要的人才 , 而微软则对心理测试不感兴趣 , 它更注重通过面试中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可塑性 , 而且强调高层管理者亲自参加招聘。微软用来测试个人创造性的面试题目可以说广受推祟。 东方企业在选人方面 , 虽然也希望得到优秀的人才 , 注重个人的品质、才能和发展潜力 , 但它往往并不一味地追求最优秀的人才 , 而是强调合适, 希望获得适合于企业的、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人才。比如日本松下电器就奉行寻找 70 分人才的招聘原则。正如松下创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 (一)日本企业文化 团队精神和家族意识,强调组织风土建设,教育意识强,重视企业家族. 影响因素:1.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2.民族传统心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务实心理;"忠""和"心理 3.日本宗教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儒家的"忠""和"思想;佛家的"惊世济众"的思想 4.日本的历史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大化革新,明治维新,二战之后 5.战后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倾斜生产方式"的决策 特点:1、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2、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 3、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美国企业文化 美国企业以"个人主义"为企业文化,强调个人奋斗,竞争意识强烈,员工有着明显的雇佣概念,重视企业利益,忽视人际关系. 美国企业的团队文化:自由竞争;自主管理日趋取代被动管理;白领人员挤走了企业主;参与制排斥了家长制;利益共同体的文化趋势.

特征: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倡竞争和献身:奖励创新:利益 共享 特点:1、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绩效及个人能力的发挥。 2、重视个人责任和权利。 3、具有典型的西方价值观。 4、实施制度化管理。 5强调重视顾客,一切为了顾客的观念。 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决定美国经济 振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管理方面的先进性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美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美国创立了与其传统文化 和价值观念协调一致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及 其外化的冒险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了美国科学管理理论的深厚 文化基础,注重物质追求,讲求实用主义的经营哲学以及理性主义的 管理方式构成了美国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核。具体表现一是美国 企业树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后理性主义认为,人是企业发 展的根本性和决定性的要素,生气勃勃的企业来自主动热情的员工。 在企业组织管理中应突出强调对人的关心、尊重和信任,并以此激发 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提出的关心、尊重和信任工人的思想, 一方面是试图摆脱企业与员工的对立局面,创造一种和谐的企业环境,消除企业的文化性内耗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为 企业目标服务。同时,政府和企业都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造,保护专 利权,保护独家市场,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和殊荣,因而新一代美国员工中自尊,自信,敢闯敢干,立志一鸣惊人者居多。二是建立了开 放性的管理体制。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一改过去僵化呆 板的管理体制,开始建立开放性的管理体制。在开放性的管理体制下,可以运用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默契合作来纠正僵硬化的行政协调措施。美国开放性的管理体制还提倡企业内部竞争,以内部竞争补充内部行 政协调,提高企业效率,以利于企业创新。三是树立了一切为了顾客 的企业形象。首先,提出尊重顾客,同顾客建立长久联系的主张;其次,改变过去那种“只要卖掉就是成功”的经营思想,做到对顾客负责;

日本京都刺绣(精.选)

日本京都刺绣 刺绣自诞生之时开始便与养蚕,缫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传统工艺中最为古老,留存最为久远的传承之一。精致细微处显露的不仅仅是华美的表象,背后穿针引线的都是手工职人的心血。 日本刺绣汲取来自中国的技术后,结合独自对美的意识同优雅形成日本风格。传统生活习俗中培育出各式图案与纹样,将家纹绣于和装服饰上的传统亦流传至今。尤其是对四季变换的感性体察,诞生出多样的装饰纹样。天象、花鸟、唐草,甚至来自西洋纹样的影响皆成为装饰的题材。春的樱花、紫藤、牡丹;夏之牵牛花、锦葵、泽泻草;秋的胡枝子草、菊、红叶;冬之山茶、水仙、梅花、松等,无不显现对变幻时光的深切且细腻的感知,而季节感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多姿的色彩。刺绣的色彩源自丰富的丝线,釜染色的丝线曾有上千色之多,经历现代染色技法也有万色变化,可谓风情万种。

金泽周边自古就是传统工艺的昌盛之地,留存的加贺绣因技法多样与极其高超的表现力而享有崇高的声誉,博得极高的人气。纤细华丽的表现方式为高级和服锦上添花,亦成为点缀摩登披肩,提包等现代生活元素中的装饰。金泽市内数

间工房中“今井刺绣”曾为最古,誉为“加贺绣IMAI”。认定为“传统工艺士”的“横山佐知子”师从于主宰工房的祖母“今井フクヱ”,是活跃的传承人。而祖母自嫁入今井家开始,承袭传统加贺绣60余载,开设工房培育后继者。只是近年对传统刺绣工艺需求的减少,后继乏人,与机织刺绣的冲击,各工房也举步维艰。不幸的是曾为最古的今井刺绣铺今年2月倒闭破产,祖母也在上月他界,仅留下珍世绣品流芳。我们常认为刺绣女红多为贤淑女子的喜好,其实非也,也颇有些须眉不让巾帼的架势。“猪上雅也”是江户刺绣的职人,近年受到各方的瞩目。诞生自经营和服的家庭,身为次子似乎更多选择的余地,父母外出辛劳工作,陪伴他是自己的祖母,祖母刺绣的身影深深影响着他,小学时从家中找来碎布,将当时风靡的卡通形象以针线表现,显露出对刺绣的喜爱与才华。后进入工艺高中学习设计,毕业后也曾访问过数间设计公司,同时跟随父亲拜访和服相关的传统工房,散发橙色光晕的灯泡下,刺绣职人的身影让他联想到自己的祖母,触动了内心,遂走上刺绣之路。拜师从艺也非一帆风顺,获知受到严厉对待后,首先被父亲阻拦表示反对,师傅又中途离世,先后跟随两位职人长达10年的修业,终于出师独立。刺绣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工艺,同样的纹样因不同职人的感性,不同的针法,不同的色彩,都会有不同的表现。磨练自己的感性奉为天职的刺绣,成为他针尖对麦芒一绝胜负的动力。 艺术家“清水あさみ(Asami Kiyokawa)”还在文化服装学院学习中便成为模特活跃于时尚杂志,之后以丝线布料作为她表现的工具,崭新的刺绣作品彰显她的个人情绪。现在更将作品触角延伸到衣装、空间设计、影像、广告、插画等领域,受到各个年龄层的厚爱,去年于“水户艺术馆”举办题为《美女采集》的个展,亦因最年轻美女艺术家个展一度成为话题。

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论文名称:二战后美日关系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专业名称教育硕士(历史) 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研究生姓名龙本宁 学号Z11420209001 任课教师周倩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二战后美日关系 摘要:战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变为扶植。美国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基地,日本也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把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接受了“美主日从”的美日同盟,确立了“以美日关系为基石”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冷战中发挥了反苏反共的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 关键词:崛起美日同盟战略转型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政府决定独占日本,其基本目标是防范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为此,美国政府对日本采取以“打击和限制”为主的政策,力图通过民族化、非军事化、发展和平经济把日本改造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随着美苏冷战的不断加剧,美国迅速调整对日政策,放弃打击和限制改为支持和扶植,并开始把战略重点从中国转向日本,把日本纳入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防线之中。日本出于对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判断和“只有务实的民族主义、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以牺牲部分国家主权为代价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美国结盟的政策。在随后的冷战岁月中,美国逐步把日本建设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军事支柱,美日同盟就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日本则成为美国对亚洲大陆实施遏制的冷战前沿。与此同时,日本审时度势接受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奉行对美“一边倒”的外交路线,美日同盟的建立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美日同盟的调整对东亚安全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衡作用,有利于防止东亚地区危机的爆发。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强大,中国必将成为东亚地区安全秩序建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美日同盟便是遏制和防范中国的有效战略武器。美日合作领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区域走向全球化,美日同盟走向强化。 一、日本的崛起 (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日本文化演变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日本文化演变 一、变幻激荡的昭和文化 昭和时代历时63年。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基本表现为社会动荡、变 化莫测。这是日本现代史上唯一一个能够代表20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 时期。在昭和文化史上,也表现在日本文化在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 退的较量中艰难前行。19世纪20年代初,在文化领域,一种新的社会变革思想产生,即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自从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诞生, 各种无产阶级文艺团体相继出现。1928年12月“全日本无产者艺术团体协议会”“、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相继诞生。1931年“全日本 无产阶级文化联盟”又创刊了《无产阶级文化》杂志,一批积极进步 的革命力量———无产者,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指导无产阶级的新 文化运动。此时一批具有无产阶级进步思想的文学作家,陆续开始创 作出宣传无产阶级进步思想的文学作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 反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斗争,比较著名的有:描写无产者生活的优秀作 品如小林多喜二的《蟹船工》、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坚持揭 露社会黑暗的左翼剧团上演的进步戏剧《暴风雨》《怒涛》和《永远 向前》等。历史规律证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思想截然不同的是法西斯主义。无产阶级主张民主、 自由;法西斯主义主张独裁、战争。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及极右翼份子 正在悄然地蓄谋战争。昭和时代后期,日本加速了帝国主义法西斯化 的进程,在无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状况下,他们蓄谋发动对外侵略 战争。为了在思想上做好战争准备,日本大肆宣扬国家主义、超国家 主义,发展日本世界大帝国思想,叫嚣要称霸世界。整个政界、思想 界和文化界硝烟弥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成立了 “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目的是为了向日本国民灌输发动对外侵略 战争的必要性,从思想上彻底洗脑,肃清异己分子,排除一切不必要 的思想,一心报效国家。1934年军部在《国防的真实意义和增强国防 的主张》中,鼓吹“战争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叫嚣战争是大日 本帝国发展的一切源泉,为创造大日本帝国的未来,战争是唯一出路。

枫叶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枫叶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世界众多的红叶树种中,枫树的秋叶独树一帜,极具魅力。树姿优美,叶形秀丽,秋季叶渐变为红色或黄色,还有青、紫色,为 著名的秋色叶树种。可作庇荫树、行道树、或风景园林中的伴生树,与其它秋色叶树或常绿树配置,彼此衬托掩映,增加秋景色彩之美。在我国,古人对槭树红叶观赏价值早有认识。如西晋人潘岳在秋兴 赋中有“庭树槭以洒落”之句,可见在西晋(公元三世纪)以前,我 国人民已将槭树栽在庭院中观赏。 由于枫树之美得到各地人民的共识,在各地园林风景中栽培的枫树也较普遍。 欧、美、日本的枫树资源和我国相比数量较少,且开发利用也较晚,但近二、三百年以来,他们在枫叶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选种 育种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早已形成遍及各地的秋景红叶风 光大型和微型景观。其中,日本是引种、培育红叶枫树最好的国家,秋天的日本是枫树红叶的海洋。 近百年来,枫树作为观叶园林树种,对它的栽培工作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公园、风景名胜区,特别是植物园,都十分重视 枫树的引种驯化工作。随着我国各地对城市绿化质量和新园林树种 推广工作的更加重视,人们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枫树。 枫叶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经济价值,尤其是糖枫和黑枫,本身就是熬制糖浆的上好原料。枫树液含糖量为0.5%至7%,高达10%,一株15年树龄的枫树每年可连续产糖50年以上。 枫叶糖是以槭树科植物美洲糖槭(Acersaccha-rumMarsh.)茎内流出的液汁蒸发后制成,成品呈浆状,故又称“枫树糖浆”。糖味甜 美醇厚,含85%蔗糖,除用于烹饪调味外,亦可供制甜食、糖果之用。

经过处理的槭树汁,具有独特的风味。最有名的用法是涂在煎饼及鸡蛋饼上,但是也可以用于槭糖奶油、槭糖蛋糕、饼干、烤豆子、冰淇淋、烤火腿、糖霜、糖渍马铃薯以及烤苹果中。爱用者声称它 是无法取代的食品。 在我国,枫叶黑糯饭是贵州省荔波县布依族群众的季节性美食佳品。每年四月到端午节期间,人们便相约到景区山上采摘鲜嫩枫树叶,经捣烂、凉晒、滤筛等简单加工后,挤出汁液浸泡糯米,蒸出 风味黑糯饭。用树叶汁液做染料蒸出的饭,不但有糯米的黝黑油亮感,还增加了植物的清香气息,口感软糯,味道微甘、平和醇正, 柔嫩鲜美。这秀色可餐的黑色珍品既是人们味觉的感受,又是人们 的精神享受。 枫叶之国 加拿大国花为枫树叶、(Sugarmaple)。该国境内多枫树、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长期以来,加拿大人民对枫叶有着深厚的感情,视美丽的枫叶为宝。枫叶作为加拿大的标志,可追溯到1700年 前后。 加拿大把枫叶作为国家的象征。人们把枫叶作为国徽,国旗正中绘有三片红色枫叶。 加拿大境内有10余种枫树,以黑枫和糖枫为主,在安大略省和 魁北克省分布最多。每年3月,加拿大还要举办传统的“枫糖节”,人民可以尽情地去品尝甘美的枫糖。 中国枫叶之都 2011年9月,辽宁省本溪市被评为“中国枫叶之都”。 枫树是本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姹紫嫣红的枫叶则是大自然赐予本溪市的瑰宝,和其他地区相比,本溪的枫叶有以下三个显著 的特点: 一是枫叶种类之多独一无二。全市现有枫树面积26.5万亩,占 林地面积的3.2%,其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枫叶种类百态纷呈,从 3角枫、5角枫到13角枫等多达16种,色有杏红、猩红、血红,形

中日礼仪差别

中日礼仪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他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的许多文化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中日之间也存在着泾渭分明的差别。历史的发展证明,中日的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各自的礼仪文化方面更是显示着强烈的民族性特点。 在日常交往中,见面礼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礼仪修养,在中国和日本都是如此。中国的见面礼可分为握手礼、鞠躬礼、致意。在中国,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在一般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在日本,见面时多以鞠躬为礼,并且对鞠躬弯腰的幅度有十分严格的规定,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 在商务礼仪上,中日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中国人在讲话过程中不做夸张的动作或者面部表情, 而且不欣赏别人做出类似动。日本人在商务活动中很注意名片的作用,他们认为名片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总是随身携带。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而商务之后或者之前的娱乐是商务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日本商人经常邀请他们的商业伙伴赴宴,宴席几乎总是设在日本饭店或夜总会里,十分丰盛,往往要延续好几个小时。在日本,互相赠送礼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际礼仪。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它把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了。中国人的礼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而现在的社会更是无礼不行的,不管是人际交往还是商业之间的合作,都是离不开送礼。中国人送礼讲究礼轻情意重,喜欢将送礼的态度及言谈举止做到最好以打动人们的心意。 饮食礼仪是各民族礼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礼仪,由于地域辽阔,饮食礼仪繁多且各不相同,但大部分还是通用的。比如用餐时主人长辈先食,不伏碗吃饭,不举碗喝汤,不用筷子搅拌热汤,不伏汤而饮。任何餐具反扣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在中国,吃饭或者喝汤的时候是不能发出声响的,但是在日本,发出声响不仅不忌讳反而欢迎。因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用膳者对饭菜的赞美或吃得香甜的表现。受款待的时候,在中国要稍微剩下一点饭菜。这个是“我吃饱了”的意思。但是在日本这个则是“这个不好吃”、“我不喜欢吃这个”的意思。 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 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国的影响。日本的诸多礼仪都与中国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又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主要还是源于两国文化传统差异。中国的礼仪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形成了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礼仪道德体系。中国的“礼”的本质更在于实现一种非法律维持的社会组织方式。 日本人的礼仪文化中强调和,主张人人安守本分。这种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南开大学政治学系徐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不久,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表明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对日政策是非军国主义化和民主化,并陆续采取了诸如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剥夺军国主义头目和职业军人的公职、整肃一批极右政界人物、恢复日本共产党合法地位、解散财阀、实行土地改革、制定新宪法,推进民主化等一系列措施。然而,随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国际形势的骤变,美国对日政策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遏制转为扶植,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重新武装日本,使其成为美国反共战略的急先锋和亚洲的盟友。 具体的说,促使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战后,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开始反目,分歧和矛盾日益突出,美苏冷战日趋表面化。日本处于两大势力圈的交点,战略地位重要,又是亚洲唯一可以执行美国冷战政策的国家。 其二,蒋介石政权的垮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美国以中国为基地称霸亚洲的迷梦,这就促成了美国与日本结盟的趋向。美国政治家乔治·凯南曾发表一段名言:“面对一个真正友好的日本和一个有名无实的敌对的中国,我们美国人会感到相当安全,但一个有名无实的友好的中国和一个真正敌对的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已为太平洋战争所证实;一个敌对的中国和一个敌对的日本更糟。然而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大部分胜利必然增强对日本共产主义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获得成功,那我们面临的日本将显然是一个敌对的日本。”这一观点对美国政府制定对日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必不可少的伙伴。 其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认为,日本“对于今后远东可能发生的新的极权主义的威胁,可以发挥防波堤的作用”。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必然要把日本变为自己的“亚洲兵工厂”和反共盟友。 基于以上原因,美国重新调整部署了对日的经济、政治、军事政策,而这一系列的转变对日本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上,美国实行了从限制转为扶植的政策。主要表现在:第一,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到原方案的30%。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这样,日本的850个军需工业和其他主要工业部门的大企业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使日本的军事工业基础根本没有受到损伤。第二,撤消了解散日本大企业的大部分指令。1946年,为控制日本经济,美国占领当局曾在日本进行了经济民主化的改革,解散财阀,分割大企业。但到1947年末和1948年初,随着美国政策的改变,日本一些企业又重新集结,大垄断企业得以复活。第三,美国增加了对日本的经济援助。在1945年到1951年占领期间,美国政府向日本提供的经济援助高达21.28亿美元,占同一时期日本进口总额的38%。这些资金主要被用于煤炭、钢铁、电力等基础工业部门,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的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首先在距离朝鲜战场最近的日本大量采购军需物资,以现款直接向日本订货和使用日本廉价劳务,这被称作“特需”。从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日本获得的特需收入累计达23.8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机械B0903班 姓名: 学号: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摘要:中国人信奉儒教、讲顺从孝顺;西方人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要与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字:文化差异影响 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在饮食、礼仪、教育等方面,都与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一个电影叫做《刮痧》,这部电影充分显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刮痧”是中国的非常有效一个治病的方法,通过刮皮肤,什么病都好了,只不过会在皮肤上留下一些斑斑点点的血印子,在美国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是虐待孩子。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 中国人信奉儒教, 讲顺从孝顺。而西方人就有所不同了!他们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中国人民与外国人的吃饭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常常围着一大桌,同吃一盘菜,虽然热闹,但一点儿也不卫生。西方人自己吃自己的,这就是自助餐,既卫生又方便;中西方教育也大不相同,中国人教育学生,大多是一种封闭教育,得遵守校规,西

方教育完全是一种开拓自由思维的空间,他们是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我们可以从语言上来考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己;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己,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西方很早就出现民主和人权的概念,这和西方重视个体的文化有关;东方的传统的专制制度则是和重视整体的文化相适应。日本的文化源于中国,然而又把这种重视整体的文化发挥到极端。日本人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就是整体的利益,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东方文化里对事物的考量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西方则是定格在现在。对于西方人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是对于东方人来说,自己是整条链中的一环,承上启下。东方人因此很重视传宗接代,如果没有儿子来接替自己,那么整条链则是断在自己的手里,是没有脸去见先人的。西方人努力奋斗是为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及时享受。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另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光宗耀祖,泽披后人。这种东方式的时间思维方式使我们考虑问题全面和连贯,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中国人的处女情结也是起源于此。而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反而显得更开明,也更容易带来幸福。东方的文

中日文化的异同

中日文化的异同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两襦咫尺”,自古交往密切。日本文化秉承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起步发展沿袭了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民以食为天,在饮食方面,中日两国的主食都以大米为主,大米在中日两国饮食文化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日两国人都喜欢品茶,都把喝茶当作一门艺术;中日两国都喜爱书法并在书法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很努力发奋,自强不息,还有,两国都很重视文明礼仪,都是“礼仪之邦”,但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又有一定的差异。 首先,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文化属于辩白文化,而日本属于道歉文化。日本人喜欢表达歉意,比如受到别人帮助就习惯说“对不起”,这种“道歉”并不仅仅是狭义的道歉,更重要的是对他人帮助自己而给他人带来麻烦而表达的歉意,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谢谢”,然而日本人所“对不起”的频率却远远高于说“谢谢”的频率,这种情况就是由日本的“道歉文化”而致。中国人喜欢“解释”,尤其在犯了错误之后,通常情况下会首先解释原因。这种解释原因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说明自己所犯错误对他人造成不便的无意性,并不是刻意的不尊重,因而也相当于道歉。但是,众所周知,中国人好“面子”,所以“作解释”也有为自己开脱,寻找借口的成分,而这种情况是由中国的“辩白文化”所致。总体而言,文化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也不同。比如一个学生迟到,在走进课堂里的时候,中国学生会首先向老师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而日本学生会首先向道歉同时要鞠躬,两种不同的表现本质上是由两种不同的文化性质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第二点是从中日文化背景下人的成长与社会方面进行比较。在社会大背景下,日本崇尚“自由合理”,而中国崇尚“奋发图强”。 首先是少儿时期两国国民与社会的关系。日本总体呈现少子化趋势并面临保育院超员现象;日本的专业主妇减少,政府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这些是日本现如今的社会形式。在教育方面,日本实行轻松教育,重视社会规范的引导崇尚的是团队化的生活方式。日本孩子注重就培养团队化生活方式和观念,讲究合作和团结,“重在参与,不强调争第一”。中国不同于日本,中国人口持续快速增长,政府鼓励计划生育政策。由于少儿多,相应的幼儿园数量庞大,因

二战后美国改造日本的一系列措施

[导读]战后日本最终形成了依存于美国的结构。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种美国实施的课业,可以说成功地规训了日本。民主主义、经济的繁荣、军事力量的抑制,这些成为美日两国异口同声赞叹的成就。 1945年8月30日,美国军用飞机抵达东京近郊的厚木机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踏上日本土地,“仿佛是二十世纪的拿破仑皇帝一般”。美日关系的故事情节从这一刻起发生转折: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开始上演一出包含着温情、理解与敬意的交流剧目。美国精英对日本国民的柔顺感觉讶异,而日本人对美国的宽宏大量则感恩戴德。此后,双方结成“美日同盟”。这是否皆大欢喜?由于美日同盟的性质已然超乎人们的一般理解,人们对其本质及意义缺乏准确的把捉。这本《战后日本的美国软实力》(《戦後日本におけるアメリカのソフト?パワー》)就给读者这样的印象;不过,它为我们洞察这种同盟关系的本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历史素材。 这是一部讨论二战后美国如何实施对日文化政策的著作。作者京都大学教授、日美外交史专家松田武基于新近解密的档案资料,详细描述了占领军司令部、美国国务院、民间财团、日本学术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过程。这些互动均指向一个冠冕堂皇的目标:促进美日文化交流。在作者历史学的解剖刀下,(美国与日本)政府-财团-大学三个组织的“共生关系”得到了展现;标题中的“美国软实力”正是对这种关系的另一种表达。一般而言,在硬实力的背景下,软实力要发挥作用,还需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学术界对对象国进行过长期研究,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二是政策制定者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制定者最大限度地使用了美国的日本研究成果,从而卓有成效地发挥了其软实力。 作者于是得出结论说,日本已经完全陷入了美国软实力的控制中,“在精神上与心理上形成了对美国永久性的半依存结构”。这句话并非耸人听闻,因为“在精神上与心理上”这个限定性描述性命攸关。这个结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对美国对日政策成功的赞歌,还是对日本国民的命运与生存状况敲响的警钟?思考如果驻足在“民族国家”层面上,我们将无法获得关于“美日同盟”的本质认识。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视野:这里所言的战后美日关系,对于世界史、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

日本的著名洞窟

龙泉洞 龙泉洞,是日本三大钟乳洞之一,位于岩手县中部、宇灵罗山的山麓。该洞是一座石灰岩洞,已被指定为国家级天然纪念物。洞内的长度仅已知的部分就达2500 多米。从里面涌出的丰沛的清水形成了洞内的地下河,还有几个很深的地底湖。 经考察已确认龙泉洞中有“蝙蝠洞”、龟岩支洞等许多支洞,洞内生息着5 种蝙蝠,都已被指定为国家级天然纪念物。 从入口处到约700 米处的第3个地底湖之间,有一段已对外开放。地底湖的透明度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其中第 3 个地底湖深达98 米,被灯光点缀的湖面闪烁着绿宝石般的光辉,漂忽着一种神秘的美感。 熊野市 熊野市位于三重县南部,其东面面朝熊野滩。海岸线的北部是里亚式海岸,形成了峻峭的断崖绝壁。其南部是呈缓缓的弧线状的砂砾海岸。沿着海岸可以通向东熊野街道。此街道是去曾经被称作熊野三山(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的三大神社)参拜的道路“熊野古道”之一。 面朝熊野滩的海岸有持续600米的高70~100米的花岗岩的岩壁“盾崎”,还有由于受海水侵蚀在断崖处形成无数大小不一的洞窟和洞穴的“鬼城”等风景胜地。鬼城里有一条长一公里左右的徒步游览路。沿路有被叫作千塌敷的洞窟、犬回、蜂巢窟等各种各样的奇岩。游览这些景点需要花40分钟的时间。 伊势志摩天线是从伊势神宫内宫前经浅间山山顶附近去鸟羽的非常舒

服的开车兜风路线。沿着天线有国家重要文物的金刚证寺,山上公园也值得一看,在山上公园的瞭望台上可以远眺鸟羽湾、知多半岛和渥美半岛。 井仓洞 井仓洞处在高达240 米的峭壁上,是由从鸟取县附近的源头,流入仓敷市的高粱川中游的河水,经长年冲刷石灰岩所形成的。它是日本三大钟乳洞之一,巨大的洞窑全长1200 米。洞内是成片的钟乳石,取上了各种名字,这里充满了幻想色彩,可以领略地底探险的乐趣。为了便于脚力不好的游客观光,还开辟有短程游览路线。 井仓洞一带称为井仓峡,是高粱川河冲刷石灰岩高地后形成的溪谷,景色秀美。这里还是秋天观赏红叶的著名胜地。上方是草间喀斯特地貌的高地。满奇洞是全长400 米的钟乳洞,虽然规模不及井仓洞,但在洞窟最深处有一个地底湖,成了它的一大特色。湖上架有一座红色的龙宫桥和其他几座桥,在灯光点缀下分外漂亮

浅谈中日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日文化的差异 班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132 姓名:薛珂珂 引言: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反映中日文化差异最突出之处,在习俗方面,如,见面问候的差异:在中国特别是男士,很多场合下是通过握手来表达问候;而日本人之间问候,鞠躬是最基本的礼节;其次就是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最后是两国在节日上的异同。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就有“一衣带水,两襦咫尺”之称。但是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的文化不是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也成不了日本的文化.假如非要说什么日本的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者恐怕不仅是不尊重中国文化,也是对日本人的极端不尊重.所谓大化改新前后,日本大规模吸收中国唐朝文化,并利用汉字造日文,大规模吸收中国的技术和制度,由此得出中日文化同宗同源,是极不负责的想法,既对中国不负责,也对日本不负责。日本曾吸收中国文化这不错,但理智的来说,中日的文化只是略有历史遗留下的少许相似之处,不能相提并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中日文化的异同之处。 一.中日习俗中“见面礼”比较

中日两国都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看看两国在这方面的异同: 在中国,特别是男士,很多场合下是通握手来表达问候。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均以握手表自己的善意,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告别礼。有时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或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习惯上都是以握手为礼。这样既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基本礼仪,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礼仪来化解一些矛盾,使大家可以和平相处。 而在日本,鞠躬是最基本的礼节。鞠躬也有很深的学问,地位低的人首先鞠躬,而且鞠得最深。鞠躬鞠得愈深,鞠得愈久,所表示的尊敬、感谢、恳、敬意、谦恭、悔悟等等的程度就愈强烈。 二.中日“饮食”比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日两国在饮食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的异同之处。 相同方面 1,中日两国的主食都以大米为主,大米在中日两国饮食文化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日两国均认为大米是理想的主食。中国是农业大国,南北方人都喜欢吃大米,特别是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且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北方人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制,虽以小麦、小米、大豆等杂粮为主,但如有大米也很爱吃。而日本自古以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加之气候土壤适宜稻米生长,所以整个大和民族一直食用大米,并把大米品种改良得好吃、好存,使日本民族以大米为主食,并钟情日本大米。

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次我们就详细的讲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政治文化的差异。我们又可将其分为两个主要的差异:一是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的差异,二是中西方政治监督实践的差异 第一:巩固权力还是制约权力--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的差异。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权力是腐败孽生的温床,腐败寄生于权力,无权力则腐败无从谈起。阿克顿勋爵有一句至理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可谓是权力与腐败关系的最好描述。孟德斯鸠则以他天才的"本质的直观"一针见血的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这一理念集中反映了西方政治文化对国家权力的怀疑态度,也由此引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如何使权力不致滥用和产生腐败? 其实,在这些论断和命题的背后,存在着一个预设的前提:即运用权力必须防止滥用和腐败。为什么运用权力一定要防止滥用和腐败?拥有权力者滥用权力,可以为所欲为,从他个人而言,不是一件很幸福很自由很快乐的事情么,何必要作茧自缚呢? 同样的一件事情,出发点也是不一样的。在古老的中华帝国时代,政治就是夺取、运用和巩固专制权力,维系皇帝的"家天下"统治。但偌大的中华版图,仅靠皇帝一人是无法把家天下的统治意志贯彻到全国的,于是设立官制,给一些人共享不同权限的权力和利益,让他们帮助维系"家天下"的局面,权力就不再是皇帝一人独掌了。 拥有了权力因而在中华帝国称为官员的人,一旦滥用权力压榨百姓,由于他的官员身份是代表着皇帝意志和利益的符号,其行为就会被草根百姓所愤恨和唾弃,官民矛盾激化,激起民变,皇帝就做不成了,江山就会易姓,成为另一个人的"家天下";也可能出现官员徇私舞弊,玩弄权术,培植党羽,罗织同上同下的死党派系的力量,直接威胁和挑战皇权。 所以聪明的中华皇帝们"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建立起一套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监察系统,以实现对全国文武官吏乃至人民的全面监视。作为中华专制制度思想集大成者的韩非子,他站在中国同时代所有政治思想家的最高点,提出君主掌握法权,君主忠实的执行法权,君权

苏州红叶日语培训学校

苏州红叶日语培训学校 苏州红叶日语学校 “红叶日语”品牌,是一家专业日本语教育服务机构,主要提供日本语培训、日语口译、翻译培训、外资企业员工培训、日语教师培训、日本留学培训等教育服务。 首创引进了完善的日本本土日本语教育体系,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日籍教师授课;专业的课程顾问会根据各式学员自身的特点量身制作相关课程计划、并做好全程的课程服务跟 踪。红叶日语,打破了传统的只能考试不能听说的应试制日语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 一个教师一本书、老师讲学生听的的哑巴式学习方式。呈现给您的是全新见效的教学模 式和负责的态度,这也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 红叶日语通过项目经营、品牌经营和模式经营三个阶段的发展,通过打造教育市场经营 开发、专业化咨询服务和咨询服务营销三支优秀队伍,通过推进相应领域的咨询研究和 服务创新,逐步构筑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实现持续成长和持续为客户创造服务 价值,为教育升华人生价值和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师资 所有教师均有留日经验,均有丰富的日语授课经验,均有多年日企工作经验,日语发音 纯正、口语流利。。上岗前都经过我校统一的培训后上岗。 教材 全部为日本原版教材,大量的辅助教材及听力资料均为日本原版。并配有大量听力资料。小班制 业余制普通班限定在15人以内,精品班限定在9人以内。全日制班限定在6人保证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听说时间及日语交流时间。 详尽的教学计划

红叶日语使用日本原版教材,每节课都有详细到每一个语法点和单词的教学计划,都是按分钟计划设立,只要是在红叶日语接受培训的学员,无论是哪个老师上课,您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经过慎密研究过的、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的,不会因为不同老师而产生差异。 QC群 每个班都有独立的QC群,用于上传资料、布置家庭作业,实时解答疑难。图文式教学大量的卡片,直观快速理解单词及语法。 语音资料 所有的语音资料全部做成MP3格式,免费提供给学生。 三包一免 包缺课补课(一课不拉,专人对应) 能力考试通过(不通过全额退费) 听说能力同步(不达标专人补课,直至达标) 免一次交费,同级别课程终身免费(转班不限次,反复学习不限次,延期不限次) 学费包括教材和所有资料费用,不再另行收费。 付费可一次性付清,也可分期付款,也可按月付款。特殊情况可以先学后付款。出勤和成绩第一名可获得免费优惠,每个班,每个级别一名免费名额。 每班设一名免费就读名额 学生的成绩好,就是我们无形的广告。红叶日语为了对学习态度认真、成绩出众的学员进行奖励,每个班每个级别设一个免费名额。如果你有信心就可以从零开始学到高级不用花一分钱。 免费名额按以下标准执行: 出勤率(每节课有记录) 考试成绩(每节课有10分钟的考试) 家庭作业(每节课留有家庭作业) 按以上三条内容决定免费名额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苏州红叶日语就是运用领先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对日文的理解,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日本文化 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文化。我们的教学中有大量的日本文化内容,日本人的习惯、喜好、日企文化等丰富内容可真正了解日语和日本。 最新口语 语言是会发生变化的,有些词、有些说法经过一段时间会慢慢不用,而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词汇和用法会出现。我们会用最新的日语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真正的日语口语。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

1955-2010年日本GDP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 年份名义GDP(亿日 元)名义增长 (%) 实际增长 (%) 名义GDP (亿美元) 年平均汇率(美 元兑日元) 1955 83,695.0 232.49 360 1956 94,222.0 12.6 7.5 261.73 360 1957 108,583.0 15.2 7.8 301.62 360 1958 115,383.0 6.3 6.2 320.51 360 1959 131,903.0 14.3 9.4 366.40 360 1960 160,097.0 21.4 13.1 444.71 360 1961 193,365.0 20.8 11.9 537.13 360 1962 219,427.0 13.5 8.6 609.52 360 1963 251,132.0 14.4 8.8 697.59 360 1964 295,413.0 17.6 11.2 820.59 360 1965 328,660.0 11.3 5.7 912.94 360 1966 381,700.0 16.1 10.2 1060.28 360 1967 447,305.0 17.2 11.1 1242.51 360 1968 529,749.0 18.4 11.9 1471.53 360 1969 622,289.0 17.5 12 1728.58 360 1970 733,449.0 17.9 10.3 2037.36 360 1971 807,013.0 10 4.4 2241.70 360 1972 923,944.0 14.5 8.4 2999.82 308 1973 1,124,981.0 21.8 8 4150.15 271.07 1974 1,342,438.0 19.3 -1.2 4591.89 292.35 1975 1,483,271.0 10.5 3.1 4989.81 297.26 1976 1,665,733.0 12.3 4 5622.73 296.25 1977 1,856,220.0 11.4 4.4 6953.96 266.93 1978 2,044,041.0 10.1 5.3 9833.27 207.87 1979 2,215,466.0 8.4 5.5 10007.53 221.38 1980 2,401,759.0 8.4 2.8 10592.57 226.74 1981 2,579,629.0 7.4 3.2 11696.88 220.54 1982 2,706,007.0 4.9 3.1 10864.01 249.08 1983 2,817,671.0 4.1 2.3 11863.38 237.51 1984 3,005,430.0 6.7 3.9 12653.38 237.52 1985 3,204,187.0 6.6 4.4 13432.49 238.54 1986 3,354,572.0 4.7 2.9 19906.08 168.52 1987 3,497,596.0 4.3 4.2 24181.39 144.64 1988 3,739,732.0 6.9 6.2 29182.46 128.15 1989 3,999,983.0 7 4.8 28993.79 137.96 1990 4,300,398.0 7.5 5.1 29700.93 144.79 1991 4,582,991.0 6.6 3.8 34021.16 134.71 1992 4,710,207.0 2.8 1 37190.74 126.65 1993 4,753,811.0 0.9 0.3 42750.10 111.2 1994 4,884,500.0 2.3 0.6 47788.87 10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