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 总结材料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

康复医学 总结材料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
康复医学 总结材料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

康复医学总结

总论+功能评定

康复:帮助经历者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并维持最佳功能状态的一系列措施。

康复医学:研究各年龄组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功能、降低障碍,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并促使其重返社会为目的。

误用综合征:对肢体及关节不正确的摆放和不合理用力所致炎症,韧带、肌腱和肌肉等的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的增强及异常痉挛模式等。

残疾(功能减弱或丧失)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几乎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都有暂时或永久性的损伤及相应的功能障碍,而步入老年的人将经历不断增加的功能障碍。

康复实现医疗终极目标

医学的发展已经从“治病救命”到“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聚焦人的整体功能,体现临床各个专科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终极目标。

康复医学给临床各个专科提供支撑性服务的学科,是最广泛深入整合了多个学科的临床知识、技能和服务。

早期康复的核心理念

克服绝对制动的不利影响

启动早期活动训练

防治并发症

减轻/改善功能障碍

康复途径

改善:通过训练和其它措施改善生理功能。例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心肺功能训练等。

代偿:通过各种矫形器和辅助具,使减弱的功能得到放大或增强。例如助听器、各种矫形器、拐杖、助行器等。

替代: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的生理功能。例如轮椅、假肢等。

WHO康复的定义包括四个层面

一、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诸多方面的措施。

二、以伤病残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三、强调功能训练和再训练。

四、以提高躯体/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与康复有关的学科和疾病

团队:

康复医师 physiatrist

康复治疗师 therapist

①物理治疗师(士)physical therapist

②作业治疗师(士) occupational therapist

③言语治疗师(士) speech therapist

④矫形治疗师(士)P&O therapist

⑤心理治疗师(士)psychologist

⑥传统康复治疗师 TCMT

⑦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

康复护师(士)rehabilitation nurse

康复功能评定(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判断功能障碍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动态观察其变化,康复治疗效果

◆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肌力测定

肌力: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测定: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方法:徒手肌力测定(manual muscle test, 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

临床意义:对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尤其周围神经)病损的功能评定十分重要。主要目的:评价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评定康复治疗的疗效。

MMT肌力分级标准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Range of Motion, ROM)

ROM异常的原因:

1. 关节骨或软骨的损伤、病变、退行性病变、畸形;

2. 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挛缩疤痕粘连、软组织的

疼痛、肌肉无力瘫痪等。

3. 肌无力或瘫痪时主动ROM变小,被动ROM正常。

目的:

1. 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

2. 确定治疗目标;

3. 评价治疗训练效果。

肩胛带屈曲、伸展正常值:屈曲 0-20°伸展 0-20°

肩胛带上升、下降正常值:上升 0-20°下降 0-10°

肩关节屈曲、伸展正常值:屈曲 0-180 伸展 0-50

肩关节内收、外展正常值:内收 0-75 外展 0-180

肩关节水平屈曲、水平伸展正常值:水平屈曲 0-135 水平伸展 0-30

肩关节内旋、外旋正常值:内旋 0-90 外旋 0-90

肘关节屈曲、伸展正常值:屈曲 0-150 伸展 0 过伸展 0-10

前臂旋前、旋后正常值:旋前 0-90 旋后 0-90

腕关节掌曲、背曲正常值:掌曲 0-90 背曲 0-70

腕关节桡偏、尺偏正常值:桡偏 0-25 尺偏 0-55

髋关节正常值:前屈 0-120 向后伸展 0-30

髋关节内旋、外旋正常值:内旋 0-45 外旋 0-45

膝关节屈曲、伸展正常值:屈曲 0-135°伸展 0°过伸 0-10°

胸腰椎前屈正常值:前屈0-45

胸腰椎后伸正常值:后伸0-4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反复地进行的、最具有共性的和最必要的基本活动。评定范围:

评定目的:确定病人的自理能力、判定预后、制订和修订训练计划、评定训练效果、安排返家后的训练或就业等。

ADL评定方法:Barthel 指数

脊髓损伤康复

脊髓休克:脊髓受外力打击后,损伤平面下立即发生的完全性迟缓性瘫痪。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中央综合征(central cord syndrome):常见于脊髓血管损伤,血管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然后再向外周扩展。(与动脉分布有关。)好发于老年人。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nw-Sequard Syndrome):脊髓仅损伤半侧,常见于刀伤或枪伤。由于痛温觉纤维在脊髓发生交叉,因而对侧痛温觉丧失。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

脊髓前动脉/前索综合征(anterior cord syndrome):脊髓前部损伤(损伤),不同程度的运动和痛温觉丧失而本体感觉保留。

圆锥综合征(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脊髓圆锥(骶3-5和尾节)损伤和椎管内腰神经根损伤。双下肢多无明显运动障碍,肛门和会阴部有鞍状感觉障碍,性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肛门等反射消失。偶尔可保留球海绵体反射和排尿反射保存。

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椎管内腰骶神经根损伤所致膀胱、肠道功能障碍及下肢反射消失。

脊髓震荡(spinal concusion):指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一般认为并没有机械性的压迫,也没有解剖上的损害。

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

脊髓休克

感觉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大小便、性功能、体温调节、出汗反应方面。

损伤类型

完全损伤

1.截瘫- T1以下

2.四肢瘫- T1以上

不完全损伤

1.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

2.中央综合征(Central Cord)

3.脊髓前动脉/前索综合征(Anterior Cord )

4.后索综合征(Posterior Cord)

5.圆锥综合征(Conus Medullaris)/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脊髓损伤ASIA评定

评价时间:一般认为能够预示预后的检查时间是损伤后72小时到一周。太早,会受到其他损伤、患者的觉醒水平、受伤前所服用的药物或酒精的影响。

ASIA必须检查的部分

神经损伤水平(NLI)

1)感觉平面

2)运动平面

3)损伤程度评分

4)部分保留区

5)完全或不完全

6)截瘫和四肢瘫

7)球海绵体反射

感觉平面:最远端感觉正常的平面,双侧分别测试

每部位检查两种感觉: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

分别

打分:感觉不到=0感觉受损=1正常=2

运动平面

最尾端平面肌力在3/5级或以上,而相邻头端的肌力都

在5/5,即确定为3/5那个平面。

运动检查十群肌肉及代表节段

C5 屈肘肌群

C6 伸腕肌群

C7 伸肘肌群

C8 指深屈群

T1 小指展肌

L2 屈髋肌群

L3 伸膝肌群

L4 踝背屈肌群

L5 拇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群

肛门括约肌的收缩

肌力的分级

0=完全瘫痪

1=可触及或可见到收缩

2=无重力状态下的主动运动

3=抗重力主动运动

4=抗部分阻力主动运动

5=正常

该平面关键肌肌力>=3级,上一平面关键肌肌力5级

如果运动定在C5平面,C4以上的感觉必须正常。

ASIA脊髓损伤程度量表

A =完全损伤

B =部分感觉残存,无运动

C =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小于3/5

D =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大于3/5

E =正常

完全和不完全

完全损伤:无骶部残存

不完全损伤:有骶部残存

四肢瘫的定义:脊髓T1以上水平的损伤

截瘫的定义:脊髓T1以下水平的损伤,不涉及上肢功能

判断预后

完全性四肢瘫:大部分病人获得1个水平提高

部分保留区越长,区内恢复多

每个受伤节段恢复情况并不一样,取决于初始运动水平

紧邻损伤平面下方的肌力恢复更早更好

上肢的恢复1-6月内,头三个月最快

运动恢复可以持续,到第二年进步减少,尤其初始肌力0级的病人更早时间、更高平面具备初始肌力,比无肌力者更好

不完全性四肢瘫:下肢预后更好

B级病人的刺痛觉保留的患者,其移动能力的预后较触觉保留者

完全性截瘫

平面越低:下肢运动和功能恢复越好

-T9以上,下肢几乎不恢复

-T9及以下,33%

功能性移动的预后低(5%),源于有限的下肢功能恢复

不完全性截瘫

下肢运动和功能预后好

头2个月恢复速度最快

恢复机制与四肢瘫不一样:神经根的恢复和损伤节段的恢复

损伤的水平与ASIA的平面

胸段损伤更倾向于完全损伤

大多低水平的损伤是D级

完全损伤下一节段恢复的平台时间:12月不完全损伤恢复达平台期更快:9-12月

脊髓损伤功能目标

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的关系

C7-8 肱三头肌、

桡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

手肌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

厕所、浴室间转移

大部自理

T1-6 上部肋间肌、

上部怒背肌群轮椅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扶

拐短距离步行

大部自理

T12 腹肌、胸肌、

背肌用长腿支具扶拐步行,长距离

行动需要轮椅

基本自理

L4 股四头肌带短腿支具扶拐步行,不需要

轮椅

基本自理

远期目标:回归社会的程度:工作、学习等

生活自理(ADL)的程度:进食、洗澡、修饰、大小便控制和管理等

近期目标:活动能力的恢复:例如上肢和手功能、下肢功能

C7-功能独立的关键水平:进食、洗漱、穿衣、转移、轮椅活动,膀胱功能

康复目标---胸髓损伤

上胸部: 截瘫,生活大部自理,仅站立

下胸部: 截瘫,生活基本自理,治疗性步行

康复目标---腰、骶髓损伤

腰:生活全部自理

L1-L3:家庭功能性步行(室内行走)

L4以下:社区功能性步行(上下楼梯)

康复目标是:病人的功能最大化。(医疗、身体、心理、社会/娱乐、职业)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使用物理因子治疗病、伤、残的方法称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PT)。物理治疗包括如热、冷、水、电流、光线、体操、牵引、按摩、手法以及器械等进行治疗。

运动疗法:利用人体肌肉、关节的各种运动来防治病损,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它是康复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措施,属物理治疗范畴。

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基本作用

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②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③维持与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④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的基本类型

运动疗法的方式方法很多,按肌肉收缩的形式(肌肉收缩有等张与等长收缩两种形式)和主动用力的程度可分为可分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及抗阻运动)等几个基本类型。

等张练习: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采用等张收缩进行的操练为等张练习。

等长练习:等长收缩(静力性收缩)是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的距离无变化,其肌纤维长度虽稍有缩短,但肌腱部反稍被拉长,因而肌长度基本不变,亦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采用等长收缩进行的操练为等长练习。

主动运动:是指完全由患者主动用力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在运动疗法中应用最广泛。肌力有相当的恢复(3 级)时,应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

助力运动:是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助力可由医务人员或患者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帮助完成动作。

抗阻运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须克服外加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阻力可由人力施加,亦可用重物或器械提供。适用于肌力达4级以上的病人,主要用于创伤、瘫痪后恢复肌肉力量。

被动运动:是指病人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外力可来自人力或器械,前者通常由医务人员施行,亦可由患者腱肢进行。

运动疗法适应证

1.运动系统伤病;

2.神经系统伤病;

3.内脏器官疾病;

4.代谢疾病;

5.其他;

禁忌症:严重衰弱;脏器功能失代偿期;发热;疾病的急性期;剧烈疼痛;有大出血倾向;运动中可能发生严重合并症者。

几种常用的运动疗法

◆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ROM练习)

◆抗阻练习

◆牵拉练习

◆平衡练习

◆关节松动术

◆牵引治疗

◆易化技术

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ROM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其中作用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外加一定助力使关节运动所通过的运动弧为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范围;完全由外力使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运动弧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称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治疗作用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①减轻挛缩;②维持肌肉弹性;③促进血液循环;④增加滑膜关节面软骨的营养;⑤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⑥缓解疼痛;⑦增加病人对活动的意识;⑧预防制动的合并症;⑨用其来说明所设计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主动和主动 - 助力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除具有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相同的作用外,还具有:①保持肌肉的收缩性;②给予收缩肌肉感觉反馈;③刺激骨组织形成;④加快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⑤发展协调性和功能性的运动技巧。

抗阻练习

抗阻练习是一主动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抵抗外加阻力进行静力性或动力性收缩。它是发展肌力与耐力、改善身体功能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可分为手法抗阻练习与器械抗阻练习。

手法抗阻练习的原则

?评测需训练肌肉的肌力,当肌力尚弱(4级以下)时,可采用此种练习方法;

?向病人解释练习计划与程序,病人取舒适体位及在练习中要最大用力;

?确定施加阻力的部位与阻力方向,确定动作的重复次数;

?在运动的关节近端提供固定,随时纠正不当的阻力部位、阻力方向及阻力量。

器械抗阻练习的基本方法

?渐进抗阻练习

?短促等长练习

?短促最大负荷练习

?等速练习

牵拉练习

牵拉练习是一种使病理性缩短的软组织延长的治疗方法。

分类:

被动牵拉①手法被动牵拉②机械被动牵拉

主动抑制主动抑制技术只能放松肌肉组织中具有收缩性的结构, 而对结缔组织则无影响。

自我牵拉利用其自身重量作为牵拉力量。

目的:

改善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

预防可不逆的组织挛缩。

增加力量练习前的柔韧性,防止或减少肌肉肌腱损伤。

适应症挛缩、粘连、疤痕组织形成等使肌肉、结缔组织及皮肤缩短;挛缩影响日常功能活动;肌肉无力而其拮抗侧组织紧张;关节活动受限可导致结构畸形。

禁忌症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特别是在急性期;新近发生的骨折;新近发生的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有其他创伤体征存在;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剧痛;严重的骨质疏松。

平衡练习

系指操练时着重要求维持人体平衡的各种练习。通过这种训练,能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主要适用于因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的病人。

基本原则:主要是从最稳定体位通过训练逐步进展至最不稳定的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至动力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难度。

关节松动术

指治疗者用手法使组成关节的骨端能在关节囊和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所限范围内发生移动的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

治疗作用

①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改善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防止关节退变;

②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③保持软组织的伸展性关节松动术直接牵拉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保持或改善其伸展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④增加本体感觉反馈关节松动术可刺激位于关节、关节囊与肌腱内的本体感受器,传入神经将感受器接受的冲动传入中枢神经,增加位置觉与运动觉。

手法分级

Ⅰ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即起始部分小幅度活动。

Ⅱ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与终末端,即中间部分大幅度活动。

Ⅲ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且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即中末部分大幅度活动。

Ⅳ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松动关节,即终末部分小幅度活动。

Ⅰ、Ⅱ级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Ⅲ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伴僵硬;Ⅳ级用于治疗因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适应症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

禁忌症关节活动已过度、关节肿胀、关节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

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功能牵引将受累关节近端肢体适当固定,在其远端肢体按需要的方向(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用适当重量进行牵引。

易化技术(facilitation)

易化技术是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改善脑病损者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又称为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疗法。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治疗项目

?力量性项目

?放松性项目

?矫正性项目

?耐力性项目

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强度

?治疗频率

?治疗持续时间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电(理)疗法

低频电疗法:应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脉冲电流以小于1,000Hz的频率来回振荡,使机体内离子和带电胶粒沿电场方向冲击式移动,对运动、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中频电疗法:应用频率为1 -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中频电流的皮肤阻抗低于低频电流,由于治疗时皮肤电阻下降,可以用较大的电流强度达到较大的深度,又因为采用交流电,没有电解作用,避免电极灼伤,使用更为安全。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高频电疗法:应用频率大于100KHz的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根据波长将高频电流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五个波段,近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仅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高频电疗包括:短波电疗、超短波电疗、微波电疗(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

光疗法:以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能量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光疗法所采用的人工光源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四种。超声波疗法: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属于超声波。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超声波疗法所采用超声波频率多为800 - 1000KHz。

磁疗法: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磁疗法,简称磁疗。磁场可以通过对神经的刺激反射作用于全身,通过对体液的作用影响组织的新陈代谢和生理病理过程,还能通过对经穴的刺激影响经络的感传。

治疗作用:镇痛、镇静、降压、消炎与消肿、软化瘢痕与松解粘连、促进骨痂生长。

热疗法

石蜡疗法

泥疗法

治疗作用:1.温热作用 2.机械作用 3.滑润作用或化学作用

适应症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扭挫伤、骨折后关节肿胀与功能障碍、手术后粘连、疤痕、关节挛缩、新鲜创面、慢性溃疡、冻伤、慢性关节炎、腱鞘炎、滑囊炎、肌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痛等。

禁忌症高热、化脓、厌氧菌感染、肿瘤、结核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温热感觉障碍等。

冷疗法:冷疗法即以低于人体温度的致冷物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在皮肤或粘膜上应用寒冷刺激一过性降温的治疗方法。冷疗法常用致冷源为冷水、冰块、氯乙烷等,全身降温有时应用95%的酒精。这些致冷源使作用于人体体表时吸收人体的热,使组织温度下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有效。

适应症运动创伤、矫形外科手术后,急性刺激期关节病、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肌肉挛缩、褥疮、带状疱疹、瘙痒症、毛囊炎、蜂窝织炎、上消化道出血、高热降温、中暑等。

禁忌症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与皮肤感觉障碍、对冷过敏等。老年人、婴幼儿及恶液质者慎用。

水疗法:利用水的温度、静压、浮力和所含成分,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水疗法。

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脊髓损伤、颅脑外伤及脑血管意外偏瘫恢复期等。

禁忌症皮肤传染性疾病、癫痫、心功能衰竭、血压过高或过低等。大小便失禁者慎用或只能短时间治疗。

矫形器在康复中的应用

作业疗法是一门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活动的科学和艺术。目的是消除病态,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治疗作用

?增强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改善认知和感知功能

?提高生活活动自理能力

?改善社会、心理功能

治疗原则

?通过功能评定选择治疗活动

?激励患者参与意识

?发挥集体治疗优势

?有利于调动患者潜能

?注意强度的渐进性

?突出个体兴趣

?不以创造价值为目的

适应证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损、脊髓炎、老年性痴呆等。

骨关节疾病:骨折、截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性关节病、手外伤、强直性脊柱炎、烧伤等。

内科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

儿科疾病:脑瘫、发育不良等。

精神科疾病:神经症、抑郁症等。

禁忌证

意识不清、严重认知障碍、危重症、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等需绝对休息者。

作业治疗评定

?感觉运动功能:触觉本体感觉前庭觉视觉听觉关节活动度肌力运动协调性活动精细度

?认知综合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注意力理解能力决策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社会和心理功能:自我识别主观能动性情感表达知识交流安全

?环境

作业疗法处方:康复医生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生活环境、个人爱好、身体状况,残疾程度的评定结果, 拟定作业治疗计划或阶段性实施方案。

?治疗前准备

?治疗进程

?阶段处理

?治疗环境与观察

?治疗时间

?治疗记录

训练内容

◆器具训练(单项功能训练)

◆生产、劳动训练(综合性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生活技能训练)

床上运动与身体转移

个人的ADL

家务活动

社会交往

◆改造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

矫形器(Orthosis)

矫形器是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以保护、稳定肢体;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治疗骨、关节、神经和肌肉疾病及功能代偿的体外装置。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稳定与支持:通过限制肢体或躯干关节的异常运动来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其承重或运动的能力。

?复位与矫正:对已经出现畸形的肢体或躯干,通过固定病变部位来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保护与免荷:通过固定病变的肢体或关节,防止或限制其不合理的活动,减轻疼痛,保持肢体、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对某些承重的关节(如髋关节),可以减轻或免除肢体或躯干的长轴承重,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时,采用坐骨承重下肢矫形器,可以减轻躯体对髋关节的负荷。

?代偿与助动:通过某些装置如橡皮筋、弹簧等来提供动力或储能,代偿已经失去的肌肉功能,或对肌力较弱的肢体或躯干给予一定的助力来辅助肢体的活动,或使瘫痪的肢体产生运动。

下肢矫形器

?维护关节正常对线

?预防或矫正肢体畸形

?减轻或免除患肢负荷

?代偿站立行走功能

?增补不等长的短肢

适应证

1.麻痹:

周围性及中枢性驰缓性麻痹

外伤性、获得性和先天性截瘫

脑性运动障碍、痉挛性偏瘫

2.骨及关节损伤:

骨折、假关节

韧带损伤、关节脱位、过伸、挛缩关节病、关节炎、坏死

3.畸形:

先天性畸形

后天性畸形

截瘫矫形器

a) 辅助运动

b) 帮助正常站立和练习

c) 进行行走时步态训练

上肢矫形器

?保持肌体的功能位

?促进肌腱修复

?预防或矫正肢体畸形

?帮助无力肌

?促进功能活动

适应症

?先天性手部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

?骨,关节,韧带及肌腱外伤?外伤后遗症

?风湿性关节炎

?变形性关节病脊柱矫形器

?防止和限制脊柱病变区域的运动和变形

?减少椎体承重

?支持麻痹的肌肉

?固定支撑脊柱

?矫正脊柱畸形

颈托

?固定颈椎、保持正常体位

?限制颈椎过度活动、保持稳定

?减轻负荷、改善椎间隙的负荷状态

脊柱侧弯的矫形器治疗,是矫正中度脊柱侧弯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应于侧弯角度(Coob’s)小于50度,尚处于发育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绝对适应征度数是科布氏角25°~40°。

矫正器临床应用

一、骨、关节病损

(一)骨折、脱位

骨折、脱位后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肢体活动异常,功能障碍。复位固定,消除水肿,功能训练

早期:

—维持骨胳正常生理对线,保持关节功能位

—减少渗出、促进水肿、炎症吸收、减轻疼痛

恢复期:

—辅助肌力训练,维持肌肉的正常体积及弹性

—促进韧带、肌腱软组织修复

—保持关节正常活动度

—恢复肢体功能

(二)骨、关节疾病

1、先天性、发育性畸形:造成脊柱变形,关节非正常对线,骨骼异常弯曲,软组织挛缩,功能活动受限。

2、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小关节可能出现畸形。

3、腱鞘及滑囊炎:局部疼痛、指发僵、屈伸受限、弹响指。

4、化脓性感染:剧烈疼痛、红肿发热、骨破坏,易病理性骨折

5、无菌坏死:骨骼轮廓变形,关节损伤,疼痛、功能障碍。

6、骨结核:疼痛、骨破坏,肢体/脊柱变形。

7、骨肿瘤:肿胀、疼痛、畸形、易病理性骨折。—减少/限制活动,缓解症状(红、肿、痛)—避免/延缓/减轻/矫正关节畸形

—保护肢体或脊柱,减少负荷,有利创伤修复—促进早期活动或保持适当的活动

二、中枢性病损

急性期:

—保持肢体正常体位

—保护手部的抓握功能

—防止肩关节脱位

痉挛期:

—持续牵伸,降低肌肉过高的张力

—减轻痉挛所致的疼痛

恢复期:

—辅助功能活动

—控制畸形发展

三、神经-肌肉疾病

—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

—促进肌力恢复,使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促进下肢的站立行走

四、烧伤

早期—保持在休息位,减轻疼痛、

促进创伤修复。

—保护免压部位。

伤口愈合后

—压力治疗,防止疤痕增生。

—矫正因疤痕挛缩造成的畸形。

五、辅助用具

—增加上肢活动范围

—便于单手操作

—代偿握持功能

—为了安全便利地学习和工作

矫形器不良作用与预防

?制动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肌无力

预防:肌肉等长训练;合理的运动时间与强度。?固定造成的关节挛缩

预防:关节的被动运动;避免邻近关节活动受限。?引起肌痉挛加重

预防:避免短时间内时穿时脱;合理的受力部位。?皮肤压疮

预防:避免对骨突起、关节的压迫;合适的压力。

康复医疗的工作内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理疗与运动疗法)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假肢矫形器配制与训练

?心理咨询

?传统疗法

?其他:文娱疗法、康复护理,等等

物理治疗(理疗)的原理

(1)原发效应阶段

离子迁移温度梯度改变自由基形成

(2)物理-化学变化阶段

温度升高---酶反应加快

离子迁移---组织酸碱度改变

(3)生物学效应阶段

物理治疗的分类

?电疗法:直流电疗法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光疗法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激光

?超声疗法

?磁疗

?水疗

?传导热疗

?冷疗

物理治疗的适应证

?瘫痪偏瘫截瘫周围性瘫癔病性瘫

?炎症与感染

?疼痛

?软组织损伤与劳损

?神经功能障碍

?关节功能障碍

物理治疗的禁忌证

?恶性肿瘤

?金属内固定

?心脏启博器

?出血、高热性疾病(热疗)

直流电治疗作用

?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改善局部营养与代谢

?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直流电疗适应证

血栓性静脉炎、营养不良性溃疡、骨折不连

电疗药物选择

?药物必须能电离

?药物有明显的极性

?最好不被酸碱破坏

?浓度在5-10%

?既能溶与脂又能溶与水

适应证

很广如神经炎瘢痕粘连神经损伤皮肤溃疡失眠及导入离子功能所定消炎等

?低频脉冲电疗法:

应用频率小于1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

1-10Hz可引起肌肉单个收缩

20-30Hz引起不完全强直收缩

50Hz肌肉强直收缩

100Hz产生镇痛和镇静中枢神经系统

4-10Hz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20-40Hz可兴奋迷走神经

低频脉冲电疗生理和治疗作用

1、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

1-10Hz可引起肌肉的单个收缩

50-100 Hz可引起肌肉的强直收缩

2、镇痛作用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轴突反射

肌肉代谢产物

植物神经的影响

4、消炎作用

5、催眠作用

NMES: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以恢复其功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正常神经肌肉电刺激:是指电刺激正常的神经支配的肌肉,加强肌肉力量,防止废用性萎缩,训练肌肉新的功能。

失神经肌电刺激:选用一定波形(三角波)和频率和波宽(轻度失神经征10 - 50ms,中度失神经征50 - 150ms,重度失神经征150 - 300ms)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使其产生节律性收缩有利于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再支配。

作用

?延缓肌肉萎缩

?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发生电解质和收缩物质的破坏

?保留肌中结缔组织正常功能

?抑制肌肉纤维化

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方法:是应用两组脉冲宽度0.3ms的方波,频率0.66-1Hz的低频电流,两者延时0.1-1.5S,分别刺激痉挛肌的肌腱和拮抗肌的肌腹,达到降低肌张力的目的。

功能性电刺激

应用电刺激作用于已经丧失功能或者部分丧失功能的肢体或肌肉,重建肢体或肌肉的功能。

感应电疗法

应用感应线圈获得的低频交流电为感应电

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60-80Hz 强直收缩

兴奋植物神经

兴奋感觉神经

适应证

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

训练肌肉做新动作

防止肌肉与组织粘连

产后术后尿储留

治疗癔病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

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经皮肤作用与人体,利用所产生的无损伤性镇痛作用,来治疗以疼痛为主的疾病。

?中频电疗

应用频率为1 - 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

特点:①总和效应。

②感觉运动分离。

③无极性区别。

④有明显的镇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

干扰电疗法:将两组频率相差0 - 100Hz的中频正弦交流电交叉地输入人体,在电力线交叉处形成干扰场并产生差频变化为0 - 100Hz 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利用这种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干扰电疗法。

治疗作用

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内脏平滑肌的张力,改善其血液循环,调整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

适应证痉挛期的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雷诺氏病、关节和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周围神经麻痹、肌肉萎缩、胃下垂、习惯性便秘、产后尿潴留等。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使用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其频率为2000 - 5000Hz,调制频率为10 - 150Hz,调制幅度为0 - 100%。有连续调制、断续调制、等幅调制、变频调制四种类型。除全波调制外,还可以用正半波、负半波调制,通过组合,共有十二种变化。各波的调制幅度有25%、

50%、75%、100%等数种,其频率幅度的不断变化以减少人体对中频电流的适应,并达到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

?镇痛是调制中频电疗的主要治疗作用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锻炼肌肉

临床应用

适用于关节周围组织的劳损、挫伤,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关节痛、周围神经麻痹、肌肉萎缩、内脏平滑肌张力低下等

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

是应用频率在音频范围内的中频正弦交流电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音频电疗法。等幅正弦波电流频率1000 - 5000Hz,目前国内常用2000Hz。

作用软化疤痕、松解粘连是等幅中频正弦电疗的主要作用,可使疤痕颜色变淡、质地变软,并使粘连松解

适应证疤痕粘连、疤痕增生、肌腱粘连、关节僵硬、肠粘连等

?高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大于100KHz的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根据波长将高频电流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五个波段,近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仅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生理作用

?热效应

镇痛、血液循环增强、消炎

?非热效应小剂量高频电作用于人体,局部无温热感,但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如使急性炎症消散,神经组织与肉芽组织再生加速,这些不是通过加热而达到的,称为非热效应。

短波治疗

频率为3 - 30MHz,波长为100 - 10m的电流为短波电流。应用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电疗法。短波电疗法通常采用频率为13.56MHz、27.12MHz,波长为22.12m、11.26m的电流。

治疗作用:短波疗法的温热作用比较明显,改善血液循环、镇痛、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比较突出。大功率短波有治癌作用。

临床应用

(1) 适应证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扭伤、腰背筋膜炎、胃炎、肺炎,也可用于急性肾功衰,恶性肿瘤(大剂量时)。

(2) 禁忌证恶性肿痛(小剂量时)、妊娠、出血倾向、心肺功能衰竭、带有心脏起博器与金属异物者

微波疗法

将频率为300 - 300,000MHz,波长为1m - 1mm的高频电流称为微波电流,应用微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微波疗法。微波又分为分米波(波长1m - 30cm)、厘米波(波长30cm - 1cm)、毫米波(波长1cm - 1mm)等三个波段。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波长为12.24cm、频率为2450MHz的厘米波和波长为33cm、69cm,频率为915MHz、433MHz的分米波

治疗作用:

微波具有高频电疗法共有的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由于微波的频率特别高,因此非热效应明显,尤其是毫米波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非热效应,具有提高免疫力、消散炎症、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而分米波疗法温热效应比厘米波强,改善血液循环,消散炎症作用比较突出

适应证小剂量的微波可用于急性炎症、感染、损伤;中等剂量的微波常用于慢性疼痛,软组织损伤劳损,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大剂量微波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禁忌证与短波、超短波疗法相同

标准短波、超短波、微波区别

短波超短波微波

波长22.1M 7.37M 69cm 12.25cm

作用高频电磁场高频电磁场电磁波

热的分布

(脂肪:肌

肉)

9:1 1:1

作用深度双极深透深3-5cm

电极单、双单、双单

剂量不够准确不准确准确控制

治疗方式与机体接触与机体接触不接触

副作用易致烫伤热量可致烫伤不易烫伤

适应症慢性疼痛

无菌性炎症

(关节痛、神经痛)

大剂量治癌

急性炎症

(肺炎附肺炎等)

伤口感染

大剂量治癌

小剂量急性炎症

急性损伤

小剂量慢性疼痛

大剂量治癌

光疗法

以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能量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光疗法所采用的人工光源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四种。

红外线疗法

为0.4mm - 760nm。以1.5m为界,红外线可分为两部分,>1.5m者为(远红外线),<1.5m者为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长波红外线穿透能力小,约为5mm,大部分被表皮吸收,短波红外线穿透比较深,可达50 - 80mm。

治疗作用:红外线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热作用.

(1) 热可加速化学反应,导致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加速,从而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

(2) 热加速代谢过程,有利代谢产物和病理产物的清除,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肿、消炎作用

(3) 热可以增加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改善机体的免疫功

(4) 热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使肌张力下降,肌肉松弛,故有镇痛作用。热使平滑肌松弛,胃肠蠕动减弱。

(5) 热能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的生长,加速伤口愈合,松解粘连,减轻瘢痕挛缩。

威伐光是一种能量极强的光,亮度在治疗现场属于中强度光,威伐光因其属于560---1400nm的光,用于疼痛、组织修复、慢性病治疗。

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是紫光之外的不可见光线,故有紫外线之称,波长短于紫光。紫外线的波长为180 - 400nm,可分为三段:

180 - 280nm为短波紫外线,

280 - 320nm为中波紫外线,

320 - 400nm为长波紫外线。

生物学作用

(1) 红斑反应:皮肤经过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在照射区会出现均匀的、界线清晰的红色色斑,称为紫外线红斑生物剂量:通常情况下,把能引起最弱的可见红斑所照射的时间叫做最小红斑量(MED),习惯上称之为一个生物剂量(MED)(2) 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是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又一种反应。黑色素是一种黑色或黄褐色的色素,存在于黑色细胞中,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由酪氨酸产生。紫外线可使黑色素立即变黑,同时激活黑色素生成

(3) 对免疫机能的影响皮肤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和生理屏障,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离子平衡发生改变,蛋白质变性,刺激免疫功能。

(4) 对细胞的影响DNA与RNA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此紫外线可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小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刺激细胞的DNA与RNA,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繁殖。较大剂量的紫外线可促使细胞的DNA与RNA发生变化,使细胞的生长繁殖呈现先抑制后兴奋的过程。

治疗作用

(1) 促进伤口愈合

(2)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 镇痛

(4) 杀菌253 - 260nm的短波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最强

(5) 消炎

(6) 脱敏

(7) 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

紫外线疗法临床应用

适应证皮肤皮下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神经痛、急性关节炎、感染或不愈合的伤口、佝偻病、软骨病等均有特殊疗效,亦可用银屑病、斑秃、白癜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

禁忌证恶性肿瘤、心肺肾功能衰竭、活动性结核病、急性湿疹、光敏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应用光敏药物(光敏治疗除外)等。

?超声波疗法

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属于超声波。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

治疗作用

1. 软化和消除疤痕,松解组织粘连。

2. 镇痛与解痉:超声波刺激神经,使其兴奋性降低,传导速度减慢,肌肉组织兴奋性减低,肌张力下降,因而有明显的镇痛与解痉作用。

3. 消炎、消肿:由于超声波的热效应能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渗出吸收,故能消炎、消肿。

4. 促进骨愈合:超声波能使骨、软骨、骨膜、骨髓等骨组织局部升温,骨髓充血,改善其营养,故加速骨折修复过程,促进骨的愈合。临床应用

适应证软组织扭挫伤、血肿、神经炎、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瘢痕增生、体表组织粘连、注射后硬结、血栓性静脉炎、冠心病、支气管炎等。

禁忌证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心绞痛、心力衰竭、高热、孕妇下腹部等。

?传导热疗法

以各种热源为介体,将热直接传导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传导热疗法。常用热源有泥、蜡、砂、蒸气、热空气、坎离砂、化学热袋及中药热袋等。

石蜡疗法

石蜡是石油蒸馏的产物,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医用石蜡是白色半透明无水的固体,无臭、无味,呈中性反应,比重为0.9,熔点50 - 60℃,沸点110 - 120℃,热容量较大,导热系数小,蓄热能量大,加热的石蜡冷却时,放出大量的热能。随着石蜡冷却、变硬,其体积可缩小10% - 20%,产生机械压迫作用。

治疗作用

(1)温热作用加热的石蜡具有较强、较持久的温热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增强组织营养,加速组织的修复生长,缓解肌肉痉挛。

(2)机械压迫作用石蜡冷却过程中体积缩小,对组织产生压迫作用,有利于减少渗出,消散水肿。

临床应用

适应证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扭挫伤、骨折后关节肿胀与功能障碍、手术后粘连、疤痕、关节挛缩、新鲜创面、慢性溃疡、冻伤、慢性关节炎、腱鞘炎、滑囊炎、肌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痛等。

禁忌证高热、化脓、厌氧菌感染、肿瘤、结核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温热感觉障碍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抑郁症

偏瘫

失语

吞咽困难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02017

第一单元环境元健康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l.环境,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种社会条件。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食物是一种重要形式,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索关系称之食物链。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相对的,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影响。 5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生产条件,并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以及潜在危害称为环境污染。 6·环境污染物,进人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7·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壳的历史变迁中,地壳表层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某元素分布过多或过少,人通过水、食物摄取某元素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8·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如氧、氮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子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而形成阳,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离子。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0.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 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中毒的浓度。 11.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14·次生环境,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15·大气中的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 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 16·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各个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17·半数致死剂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18水体富营养化: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 氮的污水时,水中磷、氮等营养元素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19·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 于-1者均为有效氯,是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20·红斑作用,是指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局部出现 皮肤潮红现象。这是人体对?UV-B段紫外线的特异反 应。原发性红斑可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发生:继发性 红斑在紫外线照射后6h-8h发生。红斑反应是由于皮 肤的上皮棘细胞层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组织胺或类 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皮肤毛细血管 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发红、水肿。 21.阈剂量,是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 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绿低剂量。在此剂量 下的任何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最小有作用 剂量(minimal?effect?level,?MEL). 22.22.高危人群:由于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其 中一些个体体质不同,而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在同等 剂量下,这些人群出现某种健康损伤效应的反应明显 增加,这部分人群称高危人群。 23.23·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的总称。它是由 汽车尾气排入大气中的?NOX、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 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具刺激性很强 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属于二次污染物。其中主要成 分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24.24·混凝沉淀,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 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然 后从水中沉降下来,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 25.25·环境的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 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 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26.26·游离性余氯,是指加氯消毒一定时间(30分 钟以上)后,水中所剩余的游离性氯。 27.27·痛痛病,是指由于含镉稻米或直接饮用了含 镉的水而形成的慢性镉中毒,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 叫,故名痛痛病。 28.28.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 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疾患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 世界上第一个被报道的公害病,因最早发生在日本熊 本县水俣湾地区故得名水俣病。 29.29·介水传染病:凡是能由水作为疾病传播媒介 的疾病称为介水传染病,它包括三大类:细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和一些寄生虫病。 30.30,功能蓄积,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 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 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 改变可逐渐累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 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 的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31.31.需氯量,是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 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32,剂量一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 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3·剂量一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 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 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34.相加作用: 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 时毒效应的总和。 35,相乘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 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6拮抗作用:多化学物同存在时毒效应小于化学物 分别作毒效应的总和 37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化学物由不同的作用 部位或靶官,而这些不同的化学物对作用部位、靶器 官产生的毒效应不相干、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8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空气中粒径范围为0.1微 米到100微米的颗粒物,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 第二单元营养与食品 1.营养生理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状态,达到应 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的完成各项生活和劳 动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的必要量。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旧标准的营养素平均 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 摄入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推 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 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相互搭配而混合使用,使混合 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 3.必需脂肪酸EFA,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 多不饱和脂肪酸。 4.膳食纤维: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热能和蛋白质缺乏而 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和水肿的营养缺乏病。 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人体由于设施所引起的一种 额外热能消耗,是消化吸收食物营养时所需热能消耗。 7.食品的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所满 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 及其相应比例适宜且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及利用。 8.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及每日膳食中各 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9.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化学成分明确,无需消 化就能被肠道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渣膳食。 10.血糖指数分别使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 的葡萄糖后体内血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乘以 100所得的值。 11.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 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2.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 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成或天然物质。 13.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 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 食品添加物等。 第三单元职业与环境 1.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者在执业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 害因素而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 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3.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五微米的粉尘颗 粒,一到达肺泡也能从呼吸道呼出,这类粉尘粒子称 为呼吸性粉尘。 4.空气动力学直径:在生产环境中,某种粒子a不论 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的沉降 速度与一种标准b球形比重为1的粒子的沉降速度一 样的话,则b的直径就为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5.速发性矽肺: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持续吸入高 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几十至几百毫克高游离状态的 sio2粉尘,经过1到2年即发生矽肺者,称为速发性 矽肺 6.晚发性矽肺:在粉尘作业场所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 度的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了粉尘,作业时未发病,但 若干年后病变才表现出来,称之为离尘后矽肺或晚发 性矽肺。 7.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浓度与慢性阈浓度之比值, 值越大说明有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 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故发 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发生慢性中毒的危 险性小。 8.急性毒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量与极性阈浓度的比 值,值越小说明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 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亦然。 9.永久性听域位移:随着接触噪音时间的延长,会出 现在前一次接触噪音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 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 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域位移。

康复医学试题含答案汇总(供参考)

感谢协和班同学收集试题,由Yahoo M.D.整理输入答案。有的东西实在很难翻到,答案大部分需手工输入,所以耗费时间较长,祝考试顺利! 048 一系康复医学 一、选择题30个。不定项选择。 二、名词解释: Rehabilitation: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理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Neurotmesis:神经断裂,指神经的连续性中断,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Dysarthria:构音障碍,构音是指将已经组成的词转变成声音的过程,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音、共鸣、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患者通常听理解正常并能正确地选择词汇以及按语法排列词句,但不能很好地控制重音、音量和音调。 Kinesis therapy: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属于物理疗法。 作业治疗处方:康复医生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生活环境、个人爱好、身体状况、残疾程度的评定结果,拟定作业治疗计划或阶段性实施方案,如增加手的抓握功能、增加上肢的协调性、增强下肢的肌力,改善和调整心理状态等,称作业治疗处方。包括作业治疗的项目、目的、方法、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三、问答: 1、CVA不同阶段的康复目标和措施(脑血管意外即中风) (1)急性期:指发病后的1~3周,相当于Brunnstorm分期1~2期。此期患者从偏瘫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康复治疗实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此期的康复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同时,偏瘫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1肢体摆放和体位转换○2偏瘫肢体被动运动○3床上活动○4物理因子治疗○5传统疗法 (2)恢复早期:指发病后的3~4周,相当于Brunnstorm分期2~3期。此期患者从偏瘫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偏瘫肢体,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本期的主要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外,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偏瘫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同时注意减轻偏瘫肢体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 ○1床上与床边活动○2座位运动○3站立活动○4平行杠内行走○5室内行走与户外活动○6物理因子治疗○7传统康复治疗○8作业治疗○9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10言语治疗 (3)恢复中期:一般指发病后4~12周,相当于Brunstorm分期3~4期。此期患者从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明显,能主动活动主动活动偏瘫侧肢体,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到肌肉痉挛减轻,开始出现选择性肌肉活动。本期主要治疗目标是以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为主,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上肢和下肢实用功能的强化训练,同时注意抑制异常的肌张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上。相当一部分偏瘫患者的运动障碍与感觉缺失有关,因此,改善各种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对运动恢复十分重要。 ○1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2下肢的治疗性活动○3作业性治疗活动○4认知功能训练

系解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 1.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 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骨髓bone marrow:为骨的构造之一,存在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 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存在于松质和幼儿的骨髓腔内;5岁以后长骨骨髓腔的红骨髓被脂肪组织所代替,称黄骨髓,无造血功能。 3.板障diploe:颅骨的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4.肋弓costal arch:第(7)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结形成肋 弓。肋弓是触摸肝、脾的重要标志。 5.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连结相邻两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其 构造可分为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具有弹性垫样缓冲震荡的作用。 6.颅囟(xin)cranial fontanelles: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 与骨之间的间隙由结缔组织膜封闭,在多骨相交部位结缔组织膜较大称颅囟。 7.腱膜aponeurosis:阔肌的腱性部分呈薄片状,称腱膜。 8.Pterion(翼点)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 最为薄弱(该处骨板较薄),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骨折时柯道子颅内出血。 9.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al recess: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 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10.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 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1.肝门porta hepatis:在肝的脏面中部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 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12.肝蒂hepatic pedicle:出入肝门的结构,即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 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又称肝十二指肠韧带。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 (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 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刘鹗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文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简牍出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时期。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张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孔壁书:西汉景帝末年拆毁孔子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秦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汲冢书:西晋太康年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史称“汲冢书”。后整理得《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佚 汲古阁:明末常熟人毛晋私家藏书阁,藏书达48000册,多宋元善本。毛氏既藏书又刻书,汲古阁刻书为古今私家刻书之冠,刻有《十七史》、《十三经》、《六十种曲》等。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和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素。 3、【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能力的活动。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7、【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8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8、【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 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本体形式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10、【合理营养】是指通过膳食及其加工烹调,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 11、【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并能全面达到营养需求的膳食,即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12、【环境】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 13、【环境卫生】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14、【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5、【社会环境】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构成。 16、【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 17、【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相当高。 18、【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19、【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

操作系统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多道批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 P 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2)分时系统:分时系统用于满足用户需求,使用户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还有共享主机与便于用户上机。 (3)实时系统:指系统能及时(或即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4)实时调度:为了满足实时系统对实时进程或任务的调度。(5)设备独立性: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6)系统调用:P261 (7)共享存储器系统:相互通信的进程共享某些数据结构和共享存储区,进程之间能够通过这些空间进行通信。 (8)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9)线程:将进程的两个属性分开,由操作系统分开处理。 (10)调度算法:根据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所规定的资源分配算法。 (11)局部性原理:程序在执行时将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较短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局限与某个部分;相应地,他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局限于某个区域。(12)SPOOLING技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实现脱机输入、输出功能。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对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我们把这种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称为SPOOLing。 (13)图形用户界面:P273 (14)程序并发执行:程序彼此互不依赖,则程序间可以并发执行。

(15)进程同步:是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进行协调,以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的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16)信号量机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程同步机制。 (17)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为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18)可重入代码:又称为纯代码,是一种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代码。(19)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之和所决定,其运行速度接近于内存速度,而每位的成本却又接近于外存。 (20)Shell重定向命令:Shell向用户提供了这种用于改变输入、输出设备的手段,此即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出的重新定向。 (21)内中断:P179 (22)管道通信系统:P66 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是利用“管道”进行通信的系统,称为管道通信系统。 所谓“管道”是指用于连接一个读进程和一个写进程,以实现它们之间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 (23)哈希算法:利用哈希快速查找的优点,以及空闲分区在可利用空间表中的分布规律,建立哈希函数,以实现最佳分配策略。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的总体概括,它从医学科学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医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指导医学工作者观察、思考、解释和解决医学科学中的问题。 2.健康观: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下,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 3.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健康是一种状态,健康和疾病是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动态过程。 4.环境:围绕着某一中心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即环境是某个主体周围的介质、条件和状况。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被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许多因素是人体健康的必需条件,而某种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影响当地居民健康。 6.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自然条件发生改变的物质环境,如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和转化,使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8.剂量-反应关系: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9.剂量-反应关系: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与在受影响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10.空气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空气中出现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对人类、动物及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人或动物接触噪声环境后听阈发生变化,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可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1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是评价食物蛋白质在体利用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为储留氮和吸收氮之比。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多种食物共同食用,用含氨基酸较多的食物搭配含氨基酸较少的食物,以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平均需要量(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50%个体的需要。 15:推荐摄入量(RNI):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达RNI水平时,可以维持机体有适当的储备。 16: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实验或观察获得的健康人对某营养素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复习题名词解释 1.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 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WHO将康复定义为“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2.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 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 3. 4.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包括物理因子疗法(非力学疗法)和运动疗法 (力学疗法)A物理因子疗法 5.使用电、光、声、磁、水、蜡等物理因子治疗,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 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6.B运动疗法 7.强调力的应用,是通过手法操作、医疗体操以及器械锻炼等,采用主动(为主)和/或 被动运动的方式达到改善或代偿躯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8.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 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9.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10.有效的作业治疗需要患者主动地参与选择性活动,以达到有目的地利用时间、精力进行 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和娱乐 11.残疾(disability)是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 12.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并且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13.残疾人(disabled person)是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和损伤或先天 性异常,使得全部或部分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群的总称。14.残障(handicap)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和适应能力的障碍,包括工作,学习 和社交等,个人在社会上不能独立,是社会水平的障碍。 15.活动(activity)是指个体从事的活动或任务涉及的是与生活有关的所有个人活动, 是一种综合应用身体功能的能力 16.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丧失和工

重点!!《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问答题 1、列表说明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列表说明口腔的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3、胃由哪些动脉供血?这些动脉来源于何处?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12、膈位于何处?其上有哪些孔裂?它们分别平对何处?有何结构通过? 13、试说明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1、2、3略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入毛细胆管经肝内的各级胆管流入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流入肝总管,未进食时则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时,Oddi…s括约肌舒张,胆囊平滑肌收缩,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流入胆总管,经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右心房的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右心室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 左心房的入口为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 左心室的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 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下腔静脉瓣附于下腔静脉口;冠状窦瓣附于冠状窦口)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下颌底、咬肌前缘可摸到面动脉;环状软骨弓后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或摸到颈总动脉;锁骨上大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股二头肌内侧沟或摸到肱动脉;肘窝内、股二头肌腱内侧可摸到肱动脉;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处可摸到足背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主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附近向左侧偏斜,向上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它收纳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它收纳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部的淋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由睫状体产生,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回流至眼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第1级纤维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内上行称薄、楔束;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第2级纤维在延髓的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内侧丘系;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上行投射至3、1、2区(中央后回)的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至第三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至第四脑室,和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由池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沿该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以后再经窦汇、直窦、乙状窦回流至颈内静脉。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四名词解释: 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续写,修 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 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讲解学习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残疾: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个体水平残疾和社会水平残障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9 用Carroll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Ⅰ~Ⅶ七类。其中Ⅰ~Ⅳ类主要检查抓握,Ⅴ、Ⅵ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简答题:

系解复习--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食管: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含有3个狭窄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15cm; 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三个狭窄部均为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名解麦式点(McBurney点)。有时也以Lanz点表示,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由于阑尾的位置变化有常,所以诊断阑尾炎时,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非十分重要,而是在右下腹部有一个局限性压痛点更有诊断意义。 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肝脏面的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胆囊三角:胆囊管、胆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区域 名解4、咽隐窝:是位于咽鼓管哭后方的一个凹陷,是鼻咽癌好发部位之一 5、梨状隐窝:是喉口两侧与咽侧壁之间的深窝 呼吸系统填空 上呼吸道:鼻、咽、喉 呼吸道 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 1、组成 实质组织:支气管树 肺 间质组织: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神经 2、功能:交换气体、发音、嗅觉、内分泌协助静脉血回流入心 气管

一、分部:腹部abdominal part、盆部pelvic part、壁内部intramural part 二、狭窄: 上狭窄:肾盂输尿管移行处 中狭窄:小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 下狭窄:输尿管壁内部 第二节、尿道 一、大题男性尿道:细长,弯曲,有排尿、排精功能 分为三部分:前列腺部prostatic part、膜部membranous part、 海绵体部cavernous part 有三个狭窄:尿道内口interal urenthral orifice、尿道膜部、 尿道外口external urenthral orifice 有三个膨大: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舟状窝navicular fossa 有两个弯曲:耻骨下弯subpubic curvature:凸向下后方、 恒定、包括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 的起始端 耻骨前弯prepubic curvature:凹向下、可变直 而消失 名解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有一由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形成的三角区,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重点

名词解释 1)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 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连接方式 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核苷酸:核苷或脱氧核苷中的戊糖的羟基与磷酸脱水后形成磷脂键,构成核苷酸或脱氧 核苷酸。 4)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 5)维生素: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必需营养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 少,必须有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6)全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组成,前者称为酶蛋白,后者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和辅助 因子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7)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其一级结构上可能相差甚远,但肽链经过盘绕、 折叠形成空间结构,这些基团可彼此靠近,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换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8)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剂(Ι)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分子竞争酶的活 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9)生物氧化:有机化合物在体内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 程称为生物氧化。 10)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T磷 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1)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 (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12)呼吸链:物质代谢过程中脱下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 步传递,最终与氢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线粒体进行,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13)无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又称糖酵解。 14)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15)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叫糖异生作用。 16)三羧酸循环:线在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 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这一循环反应过程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17)酮体:脂肪酸在肝细胞中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大部分缩合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 和酮体,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18)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 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19)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 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20)血桨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 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21)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这些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