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与可控硅的区别

继电器与可控硅的区别
继电器与可控硅的区别

可控硅与继电器的区别:

可控硅与继电器都是应用于快速电热水器控制系统中最为核心的控制元件,但是可控硅与继电器有着本质的区别。

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利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的触点开关,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瞬间电流,外在特征表现为产生火花、火花*和触点烧灼,从而不能很好的保护负载(加热管)的寿命,加速了负载功率衰减;同时因为火花*,使控制系统的工作不稳定;其三对加热功率实行分档调节,不能精确地调节水温。大多数快速电热水器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均采用此种元器件——继电器运用于控制系统。

从控制加热管的输出功率来看,由于继电器控制的状态只有“开”和“关”,那么加热功率就决定在“打开几支发热管”,这种状态下,有的发热管必须长期满负荷工作,有的发热管则经常闲着。

可控硅

而于此相反,可控硅是另外一种安全性能较高,根本不会产生瞬间电流的且造价成本较高的电子元器件。用可控硅来调控加热功率,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了无触点控制,不会产生火花(即瞬间电流)不会火花*和触点烧灼的现象,同时使电路中的所有负载(加热管)无论功率大小都始终一起工作,从而①减少了负载的负荷、延长了负载(加热管)寿命,减少功率衰减;②杜绝火花*,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③对加热功率实行无级微调,能更精确地调节水温。

从控制加热管的输出功率来看,可控硅控制下的发热管是“共同工作”、“共同休息”的,每个功率都由所有发热丝分担,设计更加合理。

交流接触器和继电器的区别

交流接触器和继电器的区别 2016-10-18 1、二者工作原理一样、实现的控制方式也一样。 2、接触器的一般作为控制回路主体执行元件使用,触点分主、辅,触点数量较少,触点容量较大、通断负荷能力大,大容量通常有灭弧罩增强开断能力。除此而外,它也有1-2对辅助触点作为控制用。 3、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数量较多,容量小,没有主、辅助之分,一般作为控制回路的中继续转换使用。 4、继电器的触头容量一般不会超过5A,小型继电器的触头容量一般只有1A或2A而接触器的触头容量最小也有10A到20A; 5、继电器的线圈有直流和交流之分,而接触器的线圈只有交流; 6、接触器的触头通常有三个主触头另外还有若干个辅助触头,而继电器的触头一般不分主辅; 7、继电器的触头有时是成对设置的,即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组合在一起,而继电器一般主触头都是常开触头,不会成对设置; 8、继电器针对特定的要求,会与其它装置组合设计成时间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等,有附加功能,而接触器一般不会具有附加的功能。电磁式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应

该说是一样的。有时就是同一个器件,用在这个电路作为接触器,用到另外一个电路又作为继电器使用。如何区别呢?区别的方法就是看它们具体的用途了。 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则是起信号检测、传递、变换或处理用的,它通断的电路电流通常较小,即一般用在控制电路(与“主电路”对比)。 接触器主要作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所谓主电路是指一个电路工作与否是由该电路是否接通为标志。主电路概念与控制电路相对应。一般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比控制电路大。因此,就如一楼的朋友说的,容量大的接触器一般都带有灭弧罩(因为大电流断开会产生电弧,不采用灭弧罩灭弧,将烧坏触头)。 如果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较小,这时完全可以采用通常作为继电器用的电器来作为通断主电路的器件。即将继电器作为接触器使用。但若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非常大,以至于使用通断主电路的接触器容量非常大,要使这样的接触器工作的电流也非常大,也就是说它的控制电路中流过的电流非常大,用普通的继电器难以通断其控制电路。这时,可以选择某个原来作为接触器使用的电器来作为该控制电路的通断用,这个接触器在这个场合的作用就是继电器了。

固态继电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固态继电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S),简写成“SSR”,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件(如开关三极管、双向可控硅等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可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无触点开关”,它问世于70年代,由于它的无触点工作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的电控及计算机控制方面得到日益广范的应用。 一、固态继电器的原理及结构 SSR按使用场合可以分成交流型和直流型两大类,它们分别在交流或直流电源上做负载 的开关,不能混 下面以交流型的SSR为例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图1是它的工作原理框图,图1中的部件 ①-④构成交流SSR的主体,从整体上看,SSR只有两个输入端(A和B)及两个输出端(C和 D),是一种四端器件。工作时只要在A、B上加上一定的控制信号,就可以控制C、D两端之间的“通”和“断”,实现“开关”的功能,其中耦合电路的功能是为A、B端输入的控制信号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通道,但又在电气上断开SSR中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联系,以防止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耦合电路用的元件是“光耦合器”,它动作灵敏、响应速度高、输入/输出端间的绝缘(耐压)等级高;由于输入端的负载是发光二极管,这使SSR的输入端很容易做到与输入信号电平相匹配,在使用可直接与计算机输出接口相接,即受“1”与“0”的逻辑电平控制。触发电路的功能是产生合乎要求的触发信号,驱动开关电路④工作,但由于开关电路在不加特殊控制电路时,将产生射频干扰并以高次谐波或尖峰等污染电网,为此特设“过零控制电路”。所谓“过零”是指,当加入控制信号,交流电压过零时,SSR即为通态;而当断开控制信号后,SSR要等待交流电的正半周与负半周的交界点(零电位)时,SSR才

LRDC热过载继电器

C 4D-0:型号LR 耐品牌:施德 0.4-0.63A 电流范围:产品认证:CCC 流要交用于器称(载系LRD列热过继电器以下简热继电)主的长期工作或间断长期,电流690V0.1-80A50Hz/60Hz、额定电压工作的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与断相保护。热继电器具有断相保护、温度补偿、动作指示、手动复位、停止功手动复位与停止功能通过同一按钮实现),该产品性能稳定可靠。能( IEC60947-4-1—等标准。本产品符合GB14048.4、(激励量)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英文名称:继电器relay)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故在自动开关”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元件符号 因为继电器是由线圈和触点组两部分组成的,所以继电器在电路图中 的图形符号也包括两部分:一个长方框表示线圈;一组触点符号表示触点组合。当触点不多电路比较简单时,往往把触点组直接画在线圈框的一侧,这种画法叫集中表示法。

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主要功能 用低电压远程控制高电压电路通断的开关(用安全低电压12V~72V控制不安全的高电压300V~1000V); 主要作用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以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并在电路中与其它元器件组成安全保护机制与转换电路等作用; 主要特点 具有动作快,体积小,灭弧安全性高,动作可靠性高,寿命长久; 继电器与接触器有什么区别? 答:有人将交流上的叫接触器,直流电上的叫继电器,原因就是交流有的则全叫接触电上的接触器比较大,直流电的上的接触器比较小,

空开断路器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区别

空开断路器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区别 1 断路器:不仅能够断开额定电流,还能够断开短路电流后再正常运行,用来开断电气设备的供电回路; 2 空气开关:断路器中的一种型式,其灭弧原理采用空气综吹或横吹方式,所以称为空气开关。不仅可以开断额定电流,也能开断回路的短路电流; 3 交流接触器:只能开断回路的额定电流,不能开断回路的短路电流。由于其操作寿命在30万次,一般用其作为回路的操作元件,而将空气开关作为回路的保护元件; 4 中间继电器:继电器的一种,带有多对常开和常闭接点,可以将一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同的信号。使用在二次回路中。 电气设备常用文字符号新旧对照表 名称文字符号 新旧 (一)常用基本文字符号 电桥 AB DQ 晶体管放大器 AD DF 集成电路放大器 AJ 印刷电路板 AP 抽屉柜 AT 旋转变压器(测速发电机) TG CF 电容器 C C 发热器件 EH RJ 照明灯 EL ZD 空气调节器 EV 过电压放电器件避雷器 F BL 具有瞬时动作的限流保护器件 FA SX 具有延时动作的限流保护器件 FR YX 具有延时和瞬时动作的限流保护器件 FS YSX 熔断器 FU RD 限压保护器件 FV RD 同步发电机 GS TF 异步发电机 GA YF 蓄电池 GB XC 声响指示器 HA YS 光指示器 HL GS 指示灯 HL SD 瞬时有或无继电器,交流继电器 KA J 接触器 KM C 极化继电器 KP JJ 簧片继电器 KP 延时有或无继电器 KT SJ

电感器 L L 电抗器 L DK 电动机 M D 同步电动机 MS TD 异步电动机 MA YD 电流表 PA I 电压表 PV U 电能表 PJ Wh 断路器 QF DL 电动机保护开关 QM 隔离开关 QS GLK 电阻器 R R 电位器 RP W 控制开关 SA KK 选择开关 XK 按钮开关 SB AK 电流互感器 TA LH 控制变压器 TC KB 电力变压器 TM LB 电压互感器 TV YH 整流器 U ZL 二极管 V D 晶体管 B 晶闸管 KG 电子管 VE G 控制电路用电源的整流器 VC KZ 连接片 XB LP 测试插孔 XJ 插头 XP CT 插座 XS CZ 端子板 XT JX 电磁铁 YA DT 电磁制动器 YB ZD 电磁离合器 YV CLH 电磁吸盘 YH CX 电动阀 YM 电磁阀 YV (二)常用辅助文字符号 电流 A L 交流 AC JL 自动 A,AUT Z

固态继电器介绍及工作原理

固态继电器介绍及工作原理(2)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 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所需的功率极低,因此可以用弱信号控制强电流。同时交流型的SSR采用过零触发技术,使SSR可以安全地用在计算机输出接口,不会像E MR那样产生一系列对计算机的干扰,甚至会导致严重当机。比较常用的是DIP封装的型式。控制电压和负载电压按使用场合可以分成交流和直流两大类,因此会有DC-AC、DC-DC、AC-AC、AC-DC四种型式,它们分别在交流或直流电源上做负载的开关,不能混用. 按负载电源的类型不同可将SSR分为交流固态继电器(AC—SSR)和直流固态继电器(DC—SSR)。AC—SSR是以双向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用来接通或断开交流负载电源的固态继电器。AC—SSR的控制触发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过零触发型和随机导通型两种。过零触发型AC—SSR是当控制信号输入后,在交流电源经过零电压附近时导通,故干扰很小。随机导通型AC—SSR则是在交流电源的任一相位上导通或关断,因此在导通瞬间可能产生较大的干扰。 工作原理 过零触发型AC—SSR为四端器件,其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1、2为输入端,3、4为输出端。R0为限流电阻,光耦合器将输入与输出电路在电气上隔离开,V1构成反相器,R4、R 5、V2和晶闸管V3组成过零检测电路,UR为双向整流桥,由V3和UR用以获得使双向晶闸管V4开启的双向触发脉冲,R3、R7为分流电阻,分别用来保护V3和V4,R8和C 组成浪涌吸收网络,以吸收电源中带有的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防止对开关电路产生冲击或

干扰。 要指出的是所谓“过零”并非真的必须是电源电压波形的零处,而一般是指在10~25V或-(1 0~25)V区域内进行触发,如图2所示。图中交流电压分三个区域,Ⅰ区为-10V~+10V范围,称为死区,在此区域中加入输入信号时不能使SSR导通。Ⅱ区为10~25V和-(10~2 5)V范围,称为响应区,在此区域内只要加入输入信号,SSR立即导通。Ⅲ区为幅值大于2 5V的范围,称为抑制区在此区域内加入输入信号,SSR的导通被抑制。 当输入端未加电压信号时,光耦合器的光敏晶体管因未接收光而截止,V1饱和,V3和V4因无触发电压而截止,此时SSR关闭。当加入输入信号时,光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光敏晶体管饱和,使V1截止。此时若V3两端电压在-(10~25)V或10~25V范围内时,只要适当选择分压电阻R4和R5,就可使V2截止,这样使V3触发导通,从而使V4的控制极上得到从R6→UR→V3→UR→R7或反方向的触发脉冲,而使V4导通,使负载接通交流电源。而若交流电压波形在图2中的Ⅲ区内时,则因V2饱和而抑制V3和V4的导通,而使SSR被抑制,从而实现了过零触发控制。由于10~25V幅值与电源电压幅值相比可近似看作“零”。因此,一般就将过零电压粗略地定义为0~±25V,即认为在此区域内,只要加入

如何选择交流接触器、空开、过热继电器、电缆截面

已知一台低压380V电动机功率,试问应如何选择交流接触器、空开、过热继电器、电缆截面 电机如何配线?选用断路器,热继电器? 如何根据电机的功率,考虑电机的额定电压,电流配线,选用断路器,热继电器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常用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低压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 高压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高压六千伏电机,八个千瓦一安培。 一台三相电机,除知道其额定电压以外,还必须知道其额定功率及额定电流,比如:一台三相异步电机,7.5KW,4极(常用一般有2、4、6级,级数不一样,其额定电流也有区别),其额定电路约为15A 。 1、断路器:一般选用其额定电流1.5-2.5倍,常用DZ47-60 32A, 2、电线: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15A,选择合适载流量的电线,如果电机频繁启动,选相对粗一点的线,反之可以相对细一点,载流量有相关计算口决,这里我们选择4平方, 3、交流接触器,根据电机功率选择合适大小就行,1.5-2.5倍,一般其选型手册上有型号,这里我们选择正泰CJX2--2510,还得注意辅助触点的匹配,不要到时候买回来辅助触点不够用。 4、热继电器,其整定电流都是可以调整,一般调至电机额定电流1-1.2倍。 断路器继电器电机配线 电机如何配线? (1)多台电机配导线:把电机的总功率相加乘以2是它们的总电流。 (2)在线路50米以内导线截面是:总电流除4.(再适当放一点余量) (3)线路长越过50米外导线截面:总电流除3.(再适当放一点途量) (4)120平方以上的大电缆的电流密度要更低一些, 断路器: (1)断路器选择:电机的额定电流乘以2.5倍,整定电流是电机的1.5倍就可以了,这样保证频繁启动,也保证短路动作灵敏。 热继电器?热继电器的整定值是电机额定电流是1.1倍。 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选择是电机流的2.5倍。这样可以保证长期频繁工作。 其他答案 根据电流来选择但一定要留有余量 看电机的铭牌,电流有好大,只有热继电器要选合适的,其它东西的电流大一倍就可以了。主要取决与电动机的功率,也就是工作电流的大小,交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应该比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要大些,空气开关应大于或等于接触器的额定电流,热继电器一般有调节范围,应该把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包括在热继电器电流调整的范围内即可.电缆可根据电机电流的大小及长度进行选择,15KW内近距离每平方毫米铜电缆可带3.5KW左右. 额定功率就是电动机铭牌上标注的的功率,计算公式是电流等于功率除以(1.732乘以电压乘以功率因数再乘以效率)功率因数一般选0.85,效率一般选取0.9.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是什么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区别是什么? 2016-06-12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电磁式开关电器,但前者属于工作在控制回路中的开关电器,而后者属于工作在主回路中的开关电器。 我们先看两者的共同特征: 第一个概念,叫做转换深度: 式中的叫做断开或者截止时的电阻, 叫做接通或者导通时的电阻,h叫做转换深度 对于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对于无触点的电器, 。 正是由于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它的转换深度比较高,从而保证在接通电路时,开关电器的执行电流电能损耗小,对被控电路的影响也小;断开电路时,有触点的开关电器,其执行电路ide电阻非常高,从而可以保证电器的耐压水平。 相比之下,无触点电器在开断后,它不会产生电弧。但无触点电器的转换深度比较低,因此其损耗较大,且发热相对要严重得多。 第二个概念,关于电磁式电器的结构 电磁式电器的结构包括触头部件、操动系统和线圈等部件,还有灭弧系统及部件。电磁式电器分为三类,有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其它专门功能的继电器(例如温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等)。 接触器也具有这些结构特征。

简单描述: (1)当电磁式继电器的激磁线圈通电后,激磁线圈电流逐渐增加并在电磁系统中产生磁通,其中衔铁与铁心之间气隙中的磁通将作用于衔铁。 随着工作磁通逐渐增加,作用于衔铁上的电磁吸力(转矩)也越来越大。当电磁吸力大于系统反力时,衔铁将绕其转动轴转动带动其执行部分(触头系统)的动触头C0运动,从而实现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变位。 (2)激磁线圈断电后,激磁线圈电流逐渐减小,电磁系统中的磁通也逐渐降低,工作气隙磁通也随之降低,作用于衔铁上的电磁吸力越来越小。当电磁吸力小于衔铁反力时,衔铁在系统反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其初始位置返回,带动动触点C0向其初始位置运动,直至常开触点和常闭触头复位。 第三个概念,叫做电磁式电器的返回特性

固态继电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固态继电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下面以交流型的SSR为例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图1是它的工作原理框图,图1中的部件①-④构成交流SSR 的主体,从整体上看,SSR只有两个输入端(A和B)及两个输出端(C和D),是一种四端器件。工作时只要在A、B上加上一定的控制信号,就可以控制C、D两端之间的“通”和“断”,实现“开关”的功能,其中耦合电路的功能是为A、B端输入的控制信号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的通道,但又在电气上断开SSR中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联系,以防止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耦合电路用的元件是“光耦合器”,它动作灵敏、响应速度高、输入/输出端间的绝缘(耐压)等级高;由于输入端的负载是发光二极管,这使SSR的输入端很容易做到与输入信号电平相匹配,在使用可直接与计算机输出接口相接,即受“1”与“0”的逻辑电平控制。触发电路的功能是产生合乎要求的触发信号,驱动开关电路④工作,但由于开关电路在不加特殊控制电路时,将产生射频干扰并以高次谐波或尖峰等污染电网,为此特设“过零控制电路”。所谓“过零”是指,当加入控制信号,交流电压过零时,SSR即为通态;而当断开控制信号后,SSR要等待交流电的正半周与负半周的交界点(零电位)时,SSR才为断态。这种设计能防止高次谐波的干扰和对电网的污染。吸收电路是为防止从电源中传来的尖峰、浪涌(电压)对开关器件双向可控硅管的冲击和干扰(甚至误动作)而设计的,一般是用“R-C”串联吸收电路或非线性电阻(压敏电阻器)。图2是一种典型的交流型SSR的电原理图。 直流型的SSR与交流型的SSR相比,无过零控制电路,也不必设置吸收电路,开关器件一般用大功率开关三极管,其它工作原理相同。不过,直流型SSR在使用时应注意:①负载为感性负载时,如直流电磁阀或电磁铁,应在负载两端并联一只二极管,极性如图3所示,二极管的电流应等于工作电流,电压应大于工作电压的4倍。②SSR工作时应尽量把它靠近负载,其输出引线应满足负荷电流的需要。③使用电源属经交流降压整流所得的,其滤波电解电容应足够大。图4 给出了几种国内、外常见的SSR的外形。 二、固态继电器的特点SSR成功地实现了弱信号(Vsr)对强电(输出端负载电压)的控制。由于光耦合器的应用,使控制信号所需的功率极低(约十余毫瓦就可正常工作),而且Vsr所需的工作电平与TTL、HTL、CMOS等常用集成电路兼容,可以实现直接联接。这使SSR在数控和自控设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相当程度上可取代传统的“线圈—簧片触点式”继电器(简称“MER”)。SSR由于是全固态电子元件组成,与MER相比,它没有任何可动的机械部件,工作中也没有任何机械动作;SSR由电路的工作状态变换实现“通”和“断”的开关功能,没有电接

接触器和热继电器区别

接触器在电路里起到什么作用 1就接触器简单来说,作用就是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负载,可以远距离控制,同时可以自锁互锁,防止误动作造成事故,由于是小电流控制,使得保护电路简单可靠 2继电器和接触器在电路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本质区别就是承受的载荷不同,电流容量大的是接触器,小的是继电器,还有区别使用在主回路的用接触器,控制回路用继电器。 3热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都能躲过电机的起动电流吗?为什么啊?里面的什么装置在起作用能 热继电器,启动前双金属片是冷的。启动电流虽大,加热双金属片也要有个过程。如果时间短,不会热到跳闸的地步。 其他两种情况也类似。 4简要说明热继电器,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作用 接触器和热继电器都是电动机起动工作及保护线路中的器件,它们的作用是电动机出故障或负载超过额定负荷,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后,热继电器触点动作,一般是常闭触点打开,切断了给电动机供电的接触器线圈回路,接触器开路,切断了电动机电源,保护了电动机,避免了损坏 5指出接触器,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并说明它们在实际电路应用中有何区 接触器的作用是用来接通和分断较大的电流信号,驱动电机等功率设备; 继电器的作用是用来进行信号的转换,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之间控制信号的接口,其触点承载能力一般较小,用来驱动接触器等电器元件。 6简要说明热继电器,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作用 接触器和热继电器都是电动机起动工作及保护线路中的器件,它们的作用是电动机出故障或负载超过额定负荷,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后,热继电器触点动作,一般是常闭触点打开,切断了给电动机供电的接触器线圈回路,接触器开路,切断了电动机电源,保护了电动机,避免了损坏。 7试以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Y/△降压启动为例,说明动力电路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特点 这玩意有什么特点,无非就是启动的时候电机内绕组接成星形,电机内每相绕组电压为220V。 正常运行时,电机内绕组接成三角形,电机内每相绕组电压为380,才用星三角启动,可以降低启动时的电压 8指出接触器,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并说明它们在实际电路应用中有何区 接触器的作用是用来接通和分断较大的电流信号,驱动电机等功率设备; 继电器的作用是用来进行信号的转换,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之间控制信号的接口,其触点承载能力一般较小,用来驱动接触器等电器元件。 举例说明自锁,互锁的作用 假设有两个接触器:A,B,分别控制两台电机。A接触器的起动接点为Qa,把A的常开辅助点,并联于Qa,即为自锁。 自锁的作用:起动接点Qa闭合,A接触器吸上,A的常开辅助点闭合,即使Qa断开,A接触器由自己的辅助点保持吸上状态,此为自锁。 把A的常闭辅助点串联在B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同时,把B的常闭辅助点串联在A接触器的线圈回路,则为互锁。 互锁的作用:A接触器吸上;则B接触器不能吸上,反之亦然。

固态继电器工作原理解析

杭州国晶 固态继电器(SSR)与机电继电器相比,是一种没有机械运动,不含运动零 件的继电器,但它具有与机电继电器本质上相同的功能。SSR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元件,他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点,磁和光特性来完成输入与输出的可靠隔离,利用大功率三极管,功率场效应管,单项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等器件的开关特性,来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被控电路。 固体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固体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 SSR)是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触点电子开关器件。它可以实现用微弱的控制信号(几毫安到几十毫安)控制0.1A直至几百A电流负载,进行无触点接通或分断。固体继电器是一种四端器件,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输入端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负载、电源串联,SSR实际是一个受控的电力电子开关,其等效电路如图。 由于固体继电器具有高稳定、高可靠、无触点及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在电动机调速、正反转控制、调光、家用电器、烘箱烘道加温控温、送变电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电力拖动、印染、塑科加工、煤矿、钢铁、化工和军用等方面。 固体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固体继电器与通常的电磁继电器不同:无触点、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光(电)

隔离、由分立元件.半导体微电子电路芯片和电力电子器件组装而成,以阻燃型环氧树脂为原料,采用灌封技术持其封闭在外壳中、使与外界隔离,具有良好的耐压、防腐、防潮抗震动性能。 固体继电器由输入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 这里仅以应用较多的交流过零型固体继电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该电路采用了过零触发技术,具有电压过零时开启,负裁电流过零时关断的特性,在负载上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因此电路的射频干扰很小。 该电路由信号输人电路、零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工作指示电路、双向晶闸管控制电路和吸收电路几部分组成。采用了光电耦合器GD作为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的隔离元件,VD是防止Vin正负接反烧坏GD。 电路工作过程:当无输入信号时,GD中的光敏三极管裁止,VT1是交流电压零点检测器,通过R3获得基极电流而饱和导通,将VTH的门极箝在低电位而处于关断状态。当有输入信号时,光敏三极管导通,此时VTH的状态由VT1决定,如此电源电压大于过零电压时,分压器R3、R2的分压点P电压大于VBE1,VT1饱和导通,SCR门极因箝位在低电位而截止,TR的门极因没有触发脉冲而处于关断状态。只有当电源电压小于过零电压,P点电压小于VBE1时G1截止,SCR门极获得触发信号而导通。在TR的门极获得触发脉冲,TR就导通.从而接通负载电源。 当输入信号关断后GD中的光敏三极管截止, G1饱和导通使SCR门极箝位在低电位而关断,但是此时TR仍保持导通状态,负载上仍有电流流过,直到负载电流随VAC减小到小于双向晶闸管TR的维持电流后才会自行关断,切断负载电源。

中间继电器(KA)与接触器(KM)的应用区别

. KA 一般是中间继电器。 KA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器(即开关)。它上面是4付常闭角触点,下面是4付常开角触点,当线圈通电后,利用电磁力把动*铁拉下来,使上面4付常闭角触点分开,下面4付常开角触点闭合。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中间继电器有两种作用:1 将一种信号输出转变为多个信号输出。当需要变压器保护、信号、控制、测量等有多点输出,供给不同用途时,先将原始信号进入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有多个接点随即动作,向你所需要的地方输出信号。2 上述原始动作继电器的触点允许额定电流太小,不能驱动下一级设备,可以先动作大容量触点的中间继电器,然后用中间继电器来驱动下一级设备。使用中间继电器后,下一级得到信号的时间,将因为中间继电器而延后0.2-0.5S 左右 KM或K表示的是接触器 KM接触器用以接通和分断负载。它与热过载继电器组合,保护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它与继电控制回路组合,远控或联锁相关电气设备。交流接触器: 典型结构分为双断点直动式(LC1-D/F*)和单断路转动式(LC1-B*)。前者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后者维护方便、易于配置成单极、二级和多极结构,但体积和安装面积大。直流接触器: 其动作原理与交流接触器相似,但直流分断时感性负载存储的磁场能量瞬时释放,断点处产生的高能电弧,因此要求直流接触器具有一定的灭弧功能。中/大容量直流接触器常采用单断点平面布置整体结构,其特点是分断时电弧距离长,灭弧罩内含灭弧栅。小容量直流接触器采用双断点立体布置结构。真空接触器: 真空接触器(LC1-V*)其组成部分与一般空气式接触器相似,不同的是真空接触器的触头密封在真空灭弧室中。其特点是接通/分断电流大,额定操作电压较高。半导体式接触器:主要产品如双向晶闸管,其特点是无可动部分、寿命长、动作快,不受爆炸、粉尘、有害气体影响,耐冲击震动 交流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直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联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控制其它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照明、电焊机、电容器组等。接触器按被控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又可分为电磁式和真空式两种 '.

(精华)为什么断路器有过载功能还要加热继电器保护电机

根据GB14048.1断路器标准,工业用断路器要求1.30In的2小时必须脱扣 民用的,如63A一下的微断,标准要求1.45In的一小时必须脱扣 而根据电机的线圈要求电机线圈1.2In的2小时就会烧 同时如果选择开关的电流与电机的电流一样的话,会导致电机启动过程跳闸而无法起动 很显然断路器QF选用了带长延时过载保护无法保护电机线圈的过载 热继电器是要求1.2In的2小时必须跳闸,并且能够保护电机线圈 一般主开关选用单磁的QF就足够了 但是单磁的QF价格会贵一些,并且货期也会长 所以选用的时候就直接用热磁的QF 这也是有时候在启动过程中QF跳闸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此处选择QF一定要慎重 举个例子,如果电机额定电流是40A 如果选择单磁的开关,要选择13In磁脱扣的 如果选择热磁的,选择方法13×40/10=52A 需要选择热磁的10In的额定电流大于52A的 过载保护是长延时的,因此断路器检测到过载(其实也是双金属片发热弯曲)后要有一定的延时才能跳闸,这对于线路过载发热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电机的一般过载发热也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当电机发生断相时这时定子电流增加并不很多,但是转子温度很快上升,电机很快就烧毁了。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的。如果有热继电器的话,热继电器迅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迅速跳闸,可以有效保护电机(当然,也有不少时候是没法有效保护的)

电动机回路需要实现起动、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 动电动机回路配置方案:第一种为框架断路器(能实现起动、过载、短路保护)+电动机; 第二种为塑壳断路器(短路保护)+接触器(起动)+热继电器或带过载保护功能的控制保护 装置(过载保护);第三种为塑壳断路器(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接触器(起动)。 正常情况下:大电机用框架断路器来实现过载保护;小电机断路器只配单磁保护+热继或控 保来实现过载,小电动机还可以用电动机启动器来实现过载。 楼主所说的情况,一般不推荐,原因是对于稍大电动机,起动时间过长情况下,电动机起动 时断路器会认为过载误动作。但这种配置并不是不可以,在这种配置下,断路器要选的稍微 大些。楼主所说的情况,在电动机厂家带控制箱,控制箱带热继,而供电回路按馈线配置时 存在。 以上大家讨论了,为什么常用热继做电动机过载保护,而少用断路器热脱扣功能做过载保护 原因。《《可参考14楼:断路器作为过载保护有其局限性。 1、带热脱扣的断路器作为过载保护时候,电机启动次数受限制,保护范围较小。 2、热继作 为过载保护,保护范围连续可调,还可带断相保护。这两点应该是最根本的区别。》》还有 主要一点,就是热继过载保护是二次控制接触器跳开,而断路器过载时断路器跳闸。 接触器用热继过载保护要优于断路器对电动机过载保护条件是断路器对于电动机过载保护 功能不完善,对于大电机就是用框架断路器来实现其过载保护的,框架断路器过载保护功能 完善。而对应用塑壳断路器时可采用其他元件实现过载保护。对于小电动机回路,ABB生产 的电动机启动器可实现过载保护,并有足够的操作次数。 在电动机回路配置方案的第三种配置就是用ABB生产的带电动机过载保护的塑壳断路器, 即电动机启动器来实现电动机过载,但这种情况仅限于小电动机,这时因为断路器厂家不断 进行技术研发完善其性能。 对于不重要的小电动机,回路可以配置热继实现过载。对于不重要的小电机,也可以采用电 动机启动器配置方案。 而对于重要的电机,一般重要工矿企业中都用控保来实现过载,对于大电机用框架断路器实 现过载功能。 ABB ,施耐德,西门子都新出了断路器,叫电机启动器断路器(也就是电机保护型断路器),这种新型的断路器既有断路器还有热继电器的过载和断相保护,并且电流整定值也可调。 在低功率电机回路中,我认为完全可以取代热继电器,这种模式在欧洲设备中普遍使用。

接触器和继电器的区别全解(终审稿)

接触器和继电器的区别 全解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继电器个接触器的区别 电磁式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应该说是一样的。有时就是同一个器件,用在这个电路作为接触器,用到另外一个电路又作为继电器使用。如何区别呢区别的方法就是看它们具体的用途了。 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则是起信号检测、传递、变换或处理用的,它通断的电路电流通常较小,即一般用在控制电路(与“主电路”对比)。 接触器主要作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所谓主电路是指一个电路工作与否是由该电路是否接通为标志。主电路概念与控制电路相对应。一般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比控制电路大。因此,就如一楼的朋友说的,容量大的接触器一般都带有灭弧罩(因为大电流断开会产生电弧,不采用灭弧罩灭弧,将烧坏触头)。 如果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较小,这时完全可以采用通常作为继电器用的电器来作为通断主电路的器件。即将继电器作为接触器使用。但若某个主电路工作电流非常大,以至于使用通断主电路的接触器容量非常大,要使这样的接触器工作的电流也非常大,也就是说它的控制电路中流过的电流非常大,用普通的继电器难以通断其控制电路。这时,可以选择某个原来作为接触器使用的电器来作为该控制电路的通断用,这个接触器在这个场合的作用就是继电器 接触器主要是用于一次回路的,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可达几百到一千多A),继电器是用于二次回路的只能通过小电流(几A到十几A),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继电器的触点较多,种类也很多,有时间继电器,交流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等分类很细,主要用于二次保护用接触器电流

固态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固态继电器(SolidStateRelay,缩写SSR),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与传统继电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无触点开关。 一、什么是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件(如开关三极管、双向可控硅等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可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无触点开关”。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四端有源器件,其中两个端子为输入控制端,另外两端为输出受控端。它既有放大驱动作用,又有隔离作用,很适合驱动大功率开关式执行机构,较之电磁继电器可靠性更高,且无触点、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对外界的干扰也小,已被得到广泛应用。 二、固态继电器结构及原理 常用固态继电器几乎都是模块化的四端有源器件,其中两端为输入控制端,另外两端为输出受控端,其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器件中多采用光电耦合器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输出受控端利用开关三极管、双向晶闸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实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外接控制电路的目的。整个器件无可动部件及触点,可实现相当于常用电磁继电器一样的功能。只是相比传统电磁继电器,可通断的负载一般比较小。 固态继电器按输出端极性的不同,可分为直流式和交流式两大类。直流固态继电器(DC-SSR)控制电压由输入端IN输入,通过光电耦合器将控制信号耦合至接收电路,经放大处理后驱动开关三极管VT导通。显然,直流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OUT在接入被控电路回路中时,是有正、负极之分的。交流固态继电器(AC-SSR)的电路原理与直流固态继电器不同的是,其开关元件采用了双向晶闸管VS或其他交流开关,因此它的输出端OUT无正、负极之分,可以控制交流回路的通断。

固态继电器工作原理解析

固态继电器工作原理解 析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杭州国晶 固态继电器(SSR)与机电继电器相比,是一种没有机械运动,不含运动零件的继电器,但它具有与机电继电器本质上相同的功能。SSR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元件,他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点,磁和光特性来完成输入与输出的可靠隔离,利用大功率三极管,功率场效应管,单项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等器件的开关特性,来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被控电路。 固体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固体继(SolidStateRelaySSR)是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触点电子开关器件。它可以实现用微弱的控制信号(几毫安到几十毫安)控制0.1A直至几百A电流负载,进行无触点接通或分断。固体继是一种四端器件,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输入端接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负载、串联,SSR实际是一个受控的电力电子开关,其等效电路如图。

由于固体继具有高稳定、高可靠、无触点及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在电动机调速、正反转控制、调光、家用、烘箱烘道加温控温、送变电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电力拖动、印染、塑科加工、煤矿、钢铁、化工和军用等方面。 固体继的工作原理 固体继与通常的电磁继不同:无触点、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光(电)隔离、由分立元件.半导体微电子电路芯片和电力电子器件组装而成,以阻燃型环氧树脂为原料,采用灌封技术持其封闭在外壳中、使与外界隔离,具有良好的耐压、防腐、防潮抗震动性能。 固体继由输入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 这里仅以应用较多的交流过零型固体继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该电路采用了过零触发技术,具有电压过零时开启,负裁电流过零时关断的特性,在负载上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因此电路的射频干扰很小。 该 电路由 信号输

热继电器原理

热继电器原理 热继电器是一种电气保护元件。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推动动作机构使触头闭合或断开的保护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保护、电流不平衡保护以及其他电气设备发热状态时的控制。 热继电器是用于电动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如拖动生产机械进行工作过程中,若机械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或电路异常使电动机遇到过载,则电动机转速下降、绕组中的电流将增大,使电动机的绕组温度升高。若过载电流不大且过载的时间较短,电动机绕组不超过允许温升,这种过载是允许的。但若过载时间长,过载电流大,电动机绕组的温升就会超过允许值,使电动机绕组老化,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使电动机绕组烧毁。所以,这种过载是电动机不能承受的。热继电器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在出现电动机不能承受的过载时切断电动机电路,为电动机提供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使用热继电器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时,将热元件与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串联,将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串联在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的控制电路中,并调节整定电流调节旋钮,使人字形拨杆与推杆相距一适当距离。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热元件的电流即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热元件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后弯曲,使推杆刚好与人字形拨杆接触,而又不能推动人字形拨杆。常闭触头处于闭合状态,交流接触器保持吸合,电动机正常运行。 若电动机出现过载情况,绕组中电流增大,通过热继电器元件中的电流增大使双金属片温度升得更高,弯曲程度加大,推动人字形拨杆,人字形拨杆推动常闭触头,使触头断开而断开交流接触器线圈电路,使接触器释放、切断电动机的电源,电动机停车而得到保护。 可见,热继电器通常是直接断开接触器的控制回路来断开主回路的 由电阻丝做成的热元件,其电阻值较小,工作时将它串接在电动机的主电路中,电阻丝所围绕的双金属片是由两片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压合而成,左端与外壳固定。当热元件中通过的电流超过其额定值而过热时,由于双金属片的上面一层热膨胀系数小,而下面的大,使双金属片受热后向上弯曲,导致扣板脱扣,扣板在弹簧的拉力下将常闭触点断开。触点是串接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的,使得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的动作线圈断电,从而切断电动机的主电路。 热继电器的基本结构 包括加热元件、主双金属片、动作机构和触头系统以及温度补偿元件。 热继电器的种类 热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JR0、JR16、JR16B、JRS和T系列。

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

1。接触器用来接通或断开功率较大的负载,用在(功率)主电路中,主触头可能带有连锁接点以表示主触头的开闭状态。 2。继电器一般用在电器控制电路中,用来放大微型或小型继电器的触点容量,以驱动较大的负载。如可以用继电器的触点去接通或断开接触器的线圈。一般继电器都有较多的开闭触点,当然继电器通过适当的接法还可以实现某些特殊功能,如逻辑运算等。 3。以上两者相同之处:都是通过控制线圈的有电或无电来驱动触头的开闭,以断开或接通电路。属于有接点电器。线圈的控制电路与触点所在的电气回路是电气隔离的。 4。触发器一般是指数字逻辑器件(如集成芯片),通过外部触发条件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如d触发器、t触发器、j-k触发器、r-s触发器等。简单的触发器也可以用分离电子器件来实现。触发方式有多种,如:上升沿、下降沿、高电平、低电平。 什么是接触器对于延时继电器或延时头来说,延时接通与延时断开的区别是什么何为自锁型接触器LC1-D15000M7C接触器不能吸合的说明 什么是接触器 接触器用以接通和分断负载。它与热过载继电器组合,保护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它与继电控制回路组合,远控或联锁相关电气设备。 交流接触器: 典型结构分为双断点直动式(LC1-D/F*)和单断路转动式(LC1-B*)。前者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后者维护方便、易于配置成单极、二级和多极结构,但体积和安装面积大。 直流接触器: 其动作原理与交流接触器相似,但直流分断时感性负载存储的磁场能量瞬时释放,断点处产生的高能电弧,因此要求直流接触器具有一定的灭弧功能。中/大容量直流接触器常采用单断点平面布置整体结构,其特点是分断时电弧距离长,灭弧罩内含灭弧栅。小容量直流接触器采用双断点立体布置结构。 真空接触器: 真空接触器(LC1-V*)其组成部分与一般空气式接触器相似,不同的是真空接触器的触头密封在真空灭弧室中。其特点是接通/分断电流大,额定操作电压较高。 半导体式接触器:主要产品如双向晶闸管,其特点是无可动部分、寿命长、动作快,不受爆炸、粉尘、有害气体影响,耐冲击震动。 对于延时继电器或延时头来说,延时接通与延时断开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延时头或延时继电器都含有一开一闭两个触点,且必经过一段延时才动作。 所谓延时接通型,即上电后触点不立即动作,经一段延时后才动作,一般情况下常开常闭触点同时动作(特殊产品除外)。 所谓断电延时型,即上电时立即动作,断电时不立即动作,经一段延时后动作。它与延时接通型的区别在于计时的起始点不同,它是在断电时开始计时,而延时接通型是在上电时开始计时。它与延时接通型一样,一般情况下常开常闭触点同时动作(特殊产品除外)。 何为自锁型接触器 CR1系列接触器为自锁型接触器, 电流范围为150A---1800A, 它有两个线圈, 一个为吸合线圈, 另一个为释放线圈, 它们都为脉冲控制型, 当给通电线圈一个电脉冲时接触器吸合并自锁, 当给释放线圈一个电脉冲时接触器释放,脉冲宽度最好大于1秒。 二、接触器的符号 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如图l所示,文字符号为KM。

继电器和断路器的区别

接触器:是用在主电路系统上,控制单一设备,如某台电机,也是一种开关,但它能被控制,如用继电器控制,适合作频繁动作,但一般容量比较小,没有保护功能,事故时不能自己跳闸; 断路器:也是用在主电路系统上,即可控制单一设备,又可控制多个设备,但不适合频繁动作,容量可作的很大,有保护功能,事故时能自己跳闸; 继电器:是辅助电路上的,不能通过大电流,是典型的“小”东西控制“大”东西。 举一个例子,某一条线路带一个小型电机,电机开5分钟停5分钟;这要在线路的出口安装断路器,当电机出现问题时及时跳闸,在电机的电源入口处串入接接触器,用它实际控制电机的开、停,用继电器组成5分钟延时电路,来控制接触器。 接触器线圈是220V的交流,也有直流,个比较大 继电器线圈是24V直流,作用是小电压控制大电压,个比较小 断路器就是闸,一过流自动跳,想再通电需要合闸。 接触器:接触器有电磁线圈静衔铁动衔铁触点及灭孤罩等部件组成,通过按钮或相关控制线路控制线圈牵引动衔铁带动动触点以实现电路(主要是负荷回路)通断的目的,在对线路断开时有良好的消孤功能; 断路器:应用在主电路上实现主电路通断的开关,一般由定触头动触头组成(常见如闸刀开关),过负荷能力大,通断状态直观可见,没有其它保护功能; 继电器:在传统的控制系统中起着各种指令及控制信号驱动接触器动作和实现系统逻辑程序的功用,结构跟接触器相似,触点多少不一因应使用要求而先择(通断电流较小,不具备消孤功能), 接触器断路器继电器谈不上有啥特别联系,在系统中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功能作用; 1、接触器: 灭弧能力强(相对来说),一般加按钮用来控制电路中频繁启动的设备,实现按钮控制,很方便。(关键:控制某一设备) 2、断路器: 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具体保护功能视型号决定。一般用来控制线路的通断某一线路和控制小容量设备的启动。(关键:控制某一线路或小设备) 3、继电器 1)、用于构成保护回路。相当于保护回路的“CPU”。简单来说:保护回路是由电流电压互感器采集信号,通过继电器判断是否需要动作。 2)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它们是可以构成延时效果,或者增加触头数目,或者增加触头容量等效果。(关键:用于二次回路) 接触器:是用在主电路系统上,控制电机。如行车CJ12-100A的大接触器,380V,给电就吸,一吸住电机就转。 继电器:是辅助电路上的,不能通过大电流,控制逻辑程序的和信号的。如延时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保护继电器、控制电机的过流保护。 断路器:应用在主电路上实现主电路通断的开关,如空气开关,过流、短路可以跳闸。如:DZ47-1O0的小型断路器控制电机和照明开关。 继电器,接触器应该说是同一类型的器件,通过线圈而达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作用。一般使用在电气的自动控制回路上。 断路器就是通常说的自动开关,是一种开关器件,它具有分断负载电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