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学》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大纲

《组胚学》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大纲
《组胚学》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大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基本要求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本科

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课程为医学基础课,是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只有学好了正常的人体组织学,才能进一步学好人体功能、人体代谢、人体免疫、异常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培养适应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医学新目标,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比较系统地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具有创新精神、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具有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基本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等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就业领域: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预防保健。

学位:理学学士

《组织学和胚胎学》课程类型:考查

《组织学和胚胎学》课时:48(理论30:实验18)

一、性质和任务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和生长及其发育机理的科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是医学专业的主要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组织和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熟悉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人体胚胎的发生和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理论知识和技能

(一)基本理论知识

1. 熟悉生物学有关概念、细胞的结构及其相关功能。

2.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并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3.掌握各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和重要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4.熟悉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形成、构造和机能意义,熟悉人体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了解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以及主要致畸因素和致畸敏感期。

(二)基本技能

1.能有效使用教科书和学校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能科学地安排课外自学时间,提高自学能力。

2.熟练使用和维护普通光学显微镜。

3.熟悉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的基本过程。

4.能用光镜辨认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并能辨认组织和器官的主要超微结构。

5.能用绘图、语言、文字正确描绘或描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

6.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技术,石蜡切片、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过程,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等。

7. 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专业外文词汇,并列入考试内容。

(三)基本素质

1.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新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描述表达能力等。加强实验课,通过直观多媒体实验教学和绘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能力。

三、参考性学时范围

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8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为1:0.6。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表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前言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和生长及其发育机理的科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是医学专业的主要基础医学课程。本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坚持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施教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理解胚胎发生过程和常见畸形成因,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采用讲授、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多种形式,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包括教师授课评价和学生成绩测试两部分。以提问、理论测试、抽查、实验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作用,全力实现本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

本教学大纲根据全国统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科书内容制定,规定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范围以及大致的广度和深度。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指出要掌握、熟悉与了解的三级要求。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通过讲课、实习、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约为1:0.6。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关系。

二、了解组织学发展简史和当代组织学现状。

三、熟悉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一、织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基本组织的概念和分类。

二、组织学发展简史和现状。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四、组织学技术简介。

光镜技术:石腊切片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嗜酸性、嗜碱性和中性的含义。

电镜技术: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的图象观察。

组织化学术、放射自显影术、图象分析术、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等(自学)。【教学重点】

重点H.E染色石蜡切片技术与超薄切片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实习内容】

录像片: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电镜图像:透射电镜的细胞结构图像、扫描电镜的结构图象。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二章上皮组织

【目的要求】

一、熟悉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二、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外分泌腺的结构。

三、了解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

一、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二、被覆上皮: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的结构和功能。

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浆液性细胞、粘液性细胞;浆液性腺、粘液性腺、混合性腺。(自学为主)

四、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与功能。(自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几种被覆上皮的形态、分布与主要功能。

难点上皮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实习内容】

录像片:上皮组织

光镜标本: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电镜图像: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三章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一、熟悉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

二、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三、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内容】

一、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及来源。

二、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的特点。基质(蛋白多糖生物大分子和分子筛、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

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自学为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镜与电镜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分子筛,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实习内容】

录像片:固有结缔组织

光镜标本:疏松结缔组织切片。

电镜图像: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四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目的要求】

一、熟悉血液的组成。掌握血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二、了解淋巴的概念和基本组成成分。

三、了解骨髓的结构。

四、了解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概念。了解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规律。【教学内容】

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分类和计数的正常值。

二、红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正常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网织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计数意义。

三、白细胞:白细胞的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功能。

四、血小板的结构及功能。

五、淋巴的形成及基本成分。(自学)

六、骨髓和血细胞发生:骨髓的结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及形态演变规律。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发生。(自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难点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造血诱导微环境。

【实习内容】

录像片:血液

光镜标本:血涂片

电镜图像: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五章软骨和骨

【目的要求】

一、熟悉软骨组织的结构、类型和功能。掌握骨组织的结构及功能。了解长骨的结构。

二、了解骨发生的基本过程和骨发生的方式。

【教学内容】

一、软骨(自学)

软骨组织的结构:软骨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软骨的纤维与基质。软骨膜的结构与功能。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软骨的生长方式。

二、骨(自学)

(一)骨组织的结构:骨基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骨板、密质骨、松质骨的

结构。骨组织的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二)长骨的结构:骨干(环骨板、哈佛氏系统和间骨板)的结构、骨骺的结构、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三、骨的发生(自学)

(一)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骨组织的形成和骨组织的吸收)。

(二)骨发生的方式: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

(三)骨的进一步生长:骨的加长和骨的增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长骨的组织结构(几种骨板),骨发生的两种方式。

难点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长骨发生的基本过程,骨的加长和增粗。

【教学方法】

一、(自学)

第六章肌组织

【目的要求】

一、熟悉肌组织的特点和类型。

二、掌握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三、了解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和功能联系。

【教学内容】

一、肌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二、骨骼肌: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肌原纤维、肌节、明带与暗带)。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丝、横小管、肌质网、三联体)。肌肉的结构(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

三、心肌: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特点。

四、平滑肌: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骨骼肌与心肌纤维的光镜、电镜结构。

难点肌原纤维、肌节与粗、细肌丝。

【实习内容】

录像片:肌组织

光镜标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纵横切面

电镜图像: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纤维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七章神经组织

【目的要求】

一、了解神经组织的组成及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二、掌握神经元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联系。了解神经元的分类。

三、掌握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

四、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功能。

五、了解神经纤维的类型与结构。了解神经的结构。了解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和几种代表性神经末梢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二、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形态。神经元的胞体、树突、轴突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联系。神经元的分类。

三、突触:突触的概念。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

四、神经胶质细胞:各种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五、神经纤维和神经: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神经的一般结构。

六、神经末梢:神经末梢的概念与分类。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及肌梭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运动终板的结构与功能。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神经元的结构,突触,有髓神经纤维。

难点突触,有髓神经纤维。

【实习内容】

录像片:神经组织

光镜标本:脊髓运动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纵、横切面。

电镜图像:神经细胞、突触、运动终板。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八章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一、熟悉大脑皮质、小脑皮质的结构及功能。

二、熟悉脊髓灰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三、了解脊神经节的结构及功能;了解血-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丛的概念。

二、大脑皮质: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种类。大脑皮质的六层结构(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及神经传导通路。

三、小脑皮质:小脑皮质的神经元种类。大脑皮质的三层结构(分子层、蒲肯野细胞层、颗粒层)及功能。

四、脊髓灰质的结构及功能。

五、脊神经节的结构及功能。

六、血-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脑皮质、小脑皮质、脊髓的结构与功能;血-脑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大脑皮质、小脑皮质与脊髓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通路。

【教学方法】

一、自学。

第九章眼和耳

【目的要求】

一、了解眼球壁各层结构与功能。

二、了解晶状体和玻璃体的结构。了解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途径及作用。

三、了解眼睑的结构。

四、了解外耳、中耳的一般结构。

五、了解内耳壶腹嵴、位觉斑和螺旋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

一、眼

(一)眼球壁: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

纤维膜:角膜各层结构与生理特性。巩膜的结构。角膜缘与巩膜静脉窦。

血管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结构与功能。

视网膜: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光镜结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功能。黄斑和视盘的结构。

(二)眼球内容物:晶状体和玻璃体的结构与功能。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三)眼睑:眼睑的结构,睑缘腺、睫腺和睑板腺。

二、耳(自学为主)

(一)外耳: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的结构。

(二)中耳:鼓室和咽鼓管的结构。

(三)内耳:骨迷路的管壁结构。膜迷路的组织结构。螺旋器的结构与功能。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及壶腹嵴的位置、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眼球壁中角膜、视网膜,内耳中壶腹嵴、位觉斑及螺旋器。

难点螺旋器的结构

【教学方法】

一、自学

第十章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心壁的结构。了解心瓣膜的结构和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类型和结构特点。

二、掌握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及其与功能联系。

三、掌握毛细血管的类型、结构及与功能联系。

四、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

五、了解微循环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心壁的结构:心壁的构成。心瓣膜的结构与功能。心脏传导系统的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蒲肯野纤维的结构特点。

二、动脉: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及结构与功能联系。

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分类。各类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分布。

四、静脉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毛细血管的结构、分类与分布;三种动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心脏壁的结构。

难点毛细血管的结构与物质交换。

【实习内容】

录像片:循环系统。

光镜标本:心脏、中动脉、大动脉。

电镜图像: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十一章皮肤

【目的要求】

一、熟悉皮肤的组成及功能。

二、了解表皮的结构。

【教学内容】

一、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表皮:表皮的分层。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棘细胞、颗粒层细胞、透明层细胞、角质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角化过程。非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皮肤的分层;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的分布、结构和功能;毛球和毛乳头的结构及毛发的生长。

难点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教学方法】

一、自学

第十二章免疫系统

【目的要求】

一、了解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了解主要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了解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三、了解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念。

四、了解胸腺的结构和功能。

五、掌握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主要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的类型与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再循环。巨噬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和种类。

三、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的组成。淋巴组织的类型(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

四、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念。胸腺(胸腺的一般结构,胸腺皮质和髓质的结构与功能。血-胸腺屏障的结构基础。胸腺的功能)。淋巴结(淋巴结的一般结构,皮质和髓质。浅层皮质、副皮质区、淋巴窦和淋巴索的结构与功能。淋巴结的功能)。脾(脾的一般结构,白髓和红髓。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脾索及脾血窦的结构与功能。脾的功能)。

五、扁桃体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免疫的关系。(自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淋巴组织,胸腺、淋巴结和脾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难点胸腺细胞的分裂、分化与胸腺微环境;淋巴细胞再循环。

【实习内容】

录像片:免疫系统。

光镜标本:淋巴结、脾。

电镜图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

【目的要求】

一、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了解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二、了解甲状腺的结构。

三、了解甲状旁腺的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四、了解肾上腺的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五、了解垂体的分部。掌握垂体远侧部和神经部的结构及功能。了解丘脑下部与腺垂体及神经垂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二、甲状腺:甲状腺的一般结构。甲状腺滤泡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甲状腺素的形成和释放过程。滤泡旁细胞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三、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的一般结构。主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功能。嗜酸性细胞的光镜结构特点。

四、肾上腺:肾上腺的一般结构。皮质: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光镜结构及分泌的激素。皮质细胞共有的超微结构特点。髓质:髓质细胞(嗜铬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五、垂体:垂体的分部。腺垂体:远侧部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分泌的激素,嫌色细胞的光镜特点。中间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结节部的结构特点。垂体门脉系统的组成。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神经垂体的结构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甲状腺滤泡与滤泡旁细胞。肾上腺皮质、髓质的结构特点及其分泌的激素。腺垂体远侧部、神经垂体的结构特点及其分泌的激素。

难点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甲状腺素的合成、碘化、储存与释放过程。

【教学方法】

一、自学。

第十四章消化管

【目的要求】

一、熟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二、了解口腔的一般结构。

三、掌握食管、胃、小肠、大肠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食管:食管的结构特点(上皮、食管腺、肌层)。(自学)

三、胃:胃粘膜的结构。胃粘膜上皮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胃底腺的结构,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颈粘液细胞的特点,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功能。

四、小肠:小肠粘膜的结构。肠绒毛的结构与功能,吸收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小肠腺的结构,潘氏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内分泌细胞和干细胞的功能。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结构特点。

五、大肠:结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六、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淋巴组织的分布及功能,微皱褶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自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化管的一般结构。胃粘膜、小肠粘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小肠的三级放大。

难点胃小凹与胃底腺的关系,肠绒毛的结构与小肠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消化管

光镜标本:食管、胃、空肠、回肠、阑尾。

电镜图像:主细胞、壁细胞、小肠上皮、胃肠内分泌细胞。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十五章消化腺

【目的要求】

一、了解唾液腺的一般结构,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掌握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三、掌握肝的结构,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熟悉肝的血液循环特点及胆汁排出途径。

【教学内容】

一、唾液腺:唾液腺的一般结构,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胰腺:胰腺的一般结构。外分泌部(腺泡与导管)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部(胰岛)的分布,A、B、D、PP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三、肝:肝的一般结构。肝小叶的形态与结构。肝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肝血窦的结构特点,肝巨噬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窦周隙的结构,贮脂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胆小管的超微结构及胆汁排出途径。门管区的结构及肝的血液循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胰腺外分泌部结构特点及胰岛的细胞类型和功能。肝小叶的光镜、电镜结构及功能。

难点肝小叶的光镜结构及肝细胞、肝血窦与窦周隙、胆小管的电镜结构和功能。【实习内容】

录像:消化腺

光镜标本:胰腺、人肝、猪肝。

电镜图像:肝细胞、肝血窦、胆小管、窦周隙与贮脂细胞。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一、了解鼻粘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了解气管与主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三、掌握肺的一般结构。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结构,肺泡的超微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

一、鼻腔:鼻粘膜前庭部、呼吸部和嗅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自学)

二、气管与主支气管:气管的管壁结构与功能。主支气管的结构特点。

三、肺:肺的一般结构。肺导气部的组成及管壁结构变化规律。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结构特点。肺泡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肺泡隔、肺泡孔的结构。气血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导气部的组成及管壁结构变化。肺的呼吸部组成及肺泡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肺泡的结构与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呼吸系统

光镜标本:肺。

电镜图像:气管上皮、肺泡与肺泡隔、气血屏障、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目的要求】

一、熟悉肾的一般结构。

二、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及功能。

三、熟悉集合管系的分布、光镜结构及功能。

四、掌握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球旁细胞、致密斑的结构和功能。

五、了解肾间质的结构。

六、了解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七、了解排尿管道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一、肾的一般结构:被膜、皮质、髓质、肾锥体、髓放线、皮质迷路的分布。泌尿小管的组成。

二、肾单位:肾单位的组成,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滤过屏障的组成及功能。肾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三、集合管系:集合管系的分段,各段的分布、光镜结构及功能。

四、球旁复合体: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球旁细胞、致密斑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五、肾间质:肾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自学)

六、肾血液循环的特点。(自学)

七、排尿管道:输尿管、膀胱的结构特点。(自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肾小体、肾小管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功能。

难点肾小体的光镜和电镜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实习内容】

录像片:泌尿系统

光镜标本:肾、膀胱。

电镜图像:肾小体、足细胞、滤过屏障、近曲小管、远曲小管。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一、熟悉睾丸的一般结构。

二、掌握生精小管的管壁结构。各级生精细胞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过程,支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三、掌握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四、了解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的结构。

五、了解前列腺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

一、睾丸

(一)睾丸的一般结构:浆膜、白膜、睾丸纵隔、睾丸小叶、生精小管、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二)生精小管:生精上皮,各级生精细胞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过程,支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血-睾屏障的组成及精子发生的微环境。

(三)睾丸间质: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四)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的结构。

二、生殖管道

(一)附睾(输出小管、附睾管)的结构与功能。(自学)

(二)输精管的结构特点。(自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生精小管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②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难点生精细胞的分化。

【实习内容】

录像片:男性生殖系统

光镜标本:睾丸与附睾。

电镜图像: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精子。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一、熟悉卵巢的一般结构。掌握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掌握各级卵泡的结构。掌握

黄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

二、掌握子宫的结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的关系。

三、了解输卵管、阴道、乳腺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卵巢:卵巢的一般结构。卵泡的发育成熟过程与排卵,各级卵泡(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的结构与内分泌功能。黄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白体的形成。闭锁卵泡与间质腺。

二、输卵管:输卵管的结构与功能,上皮细胞的类型与周期性变化。

三、子宫:子宫的一般结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的结构特点。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机理。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的关系。

四、阴道:阴道的结构,上皮细胞的周期性变化。(自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功能与转归。②子宫内膜周期

性变化及其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难点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实习内容】

录像片:女性生殖系统

光镜标本:卵巢、子宫(增生期与分泌期)。

电镜图像:卵细胞与透明带和放射冠、子宫内膜上皮、子宫腺。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二十章胚胎学绪论(自学为主)

【目的要求】

一、了解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二、了解胚胎学的几个主要分支学科。

三、了解胚胎学发展简史与现代胚胎学。

【教学内容】

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胚胎发育经历的三个时期(胚前期、胚期、胎期)。

第二十一章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目的要求】

一、了解生殖细胞的成熟和精子的获能。熟悉受精的条件、地点、过程和意义。

二、掌握胚泡的形成、结构及其植入。了解蜕膜的结构及其分部。

三、掌握胚层的形成。

四、掌握三胚层的分化及胚体形成。

五、了解胎膜的形成、功能和演变。

六、掌握胎盘的结构和功能。

七、了解双胎、多胎和联胎。

【教学内容】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两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精子的获能,受精的时间、地点、

条件、过程和意义。

二、胚泡形成和植入:卵裂,桑椹胚和胚泡的结构,胚泡植入的过程、部位与条件,异常植入。

三、胚层的形成:二胚层胚盘期(羊膜腔与卵黄囊的形成,胚盘的组成。细胞滋养层、合体滋养层、胚外中胚层、体蒂的结构)三胚层胚盘期(原条的形成及意义。原沟、原凹、脊索、口咽膜和泄殖腔膜)。

四、三胚层的分化及胚体形成:外胚层的分化(神经管和神经嵴的形成及分化),中胚层的分化(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内胚层的分化(原始消化管的形成及分化)。胚体的形成。

五、胎膜和胎盘:胎膜(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的形成、演变及其在胚胎发生中的作用。胎盘的结构,胎盘的血液循环和胎盘膜,胎盘的功能。

六、双胎、多胎和联胎:双卵孪生、单卵孪生,多胎,联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受精、植入。胚盘的形成。胎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致畸敏感期。

难点胚盘的形成与分化。胚体卷褶。

【实习内容】

录像片:人体胚胎早期发生

模型:人胚早期发生(卵裂、胚泡形成、三胚层的形成),胚泡植入,胎膜、胎儿与子宫关系。

大体标本:胎盘,各胚龄、胎龄正常胚胎标本,各种畸形胚胎标本。

【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护理学》第三版教材,按照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 标,内科护理学教学要求和目的,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护理人才,适应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大趋势 而制定的。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 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 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关密切的联系,故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 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 内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课程的教学可通过采用讲授、演示、讨论、和实验课等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专业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内科护理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逐步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完整版)内科护理学: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部分归纳整理

内分泌部分重点内容梳理 1. 参与内分泌调节的腺体及各自分泌的激素(激素中文名称及英文缩写)。 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 ) 抑制激素:生长抑素(SS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MIF ) 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生长激素(GH ) 垂体 促卵泡素(FSH )催乳素(PRL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 ) 甲状腺: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 ) 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肾上腺 性激素(少量雄激素和微量雌激素)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胰腺:胰岛素(Regular insulin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 卵巢/睾丸:雌激素(Estrogen )/雄激素(male hormone ) 2. 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为例简述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机制。 TRH TSH T3、T4 T3、T4 身体器官 3.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因:1、功能减退;2、功能亢进;3、激素敏感性缺陷 4.简述应从哪几个方面对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 病史:患病经过,诊治经过,个人史、生活史及家族史,心理和社会支持; ? 身体评估:一般情况,皮肤粘膜等; ?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含激素水平),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同位素检查。 5.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①营养失调(高于/低于机体需要量);②身体意像紊乱;③ 活动无耐力;④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研究患内科疾病的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以达到促进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本科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它阐述的内科疾病诊治要点、基本诊疗技术操作、内科疾病护理理论等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以胜任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护士注册考试大纲为参考,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重在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好内科护理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疾病、配合用药及临床综合能力,也为从事其他专科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及常用诊疗技术配合和操作,理解临床表现、治疗及诊断要点,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能够对内科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对内科急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和处理。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及考试等。系统学习包括课堂讲授常见病、多发病和配合课堂教学进行的临床见习。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通过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启用了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临床见习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挂图、模型、具体病人等,结合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各种疾病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毕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内科病人的整体护理,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阶段性考试、理论考试和实习考核三种,阶段性考试是指敏位教师在授课结束时进行的理论测试,是对学生重点内容掌握的初步了解;理论考试是指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学生学完内科护理学的总体测试;实习考核是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具体疾病的掌握情况。在毕业时,学生应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自学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及内科护理学对社会的要求。 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自学消化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思考题 1、肝脏的功能。

《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实训指导(十六) 鼻饲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说

《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实训指导(十六) 鼻饲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说出灌管饲法的定义、鼻饲法的定义、要素饮食的定义 2、能理解并记忆鼻饲法的目的及要素饮食的目的 3、理解要素饮食的应用方法及掌握其注意事项 4、通过教师示教,学生练习,能正确为病人实施鼻饲法 5、在鼻饲法操作中,注意掌握操作注意事项 6、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做好沟通与交流并注意观察 实验主要器材: 1、模拟病人 2、鼻饲法用物 主要教学内容: 1、讲授管饲法定义、鼻饲法定义及目的、要素饮食的定义、目的 2、讲授要素饮食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鼻饲法的注意事项 3、示教鼻饲法的操作步骤 4、老师指导、带教操作,学生练习 管饲饮食 一、管饲饮食 1、管饲法: ——对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为保证其能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可通过导管供给其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的方法。 2、鼻饲法: ——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目的】对昏迷患者或不能由口进食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患者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评估】 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的合作程度。 3、患者的鼻腔情况。

【实施】 操作步骤: (一)插管 1、护士自身准备,备齐用物 2、核对、解释 3、采取合适体位: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 4、打开鼻饲包,垫治疗巾,放好弯盘 5、选择一侧鼻腔并用棉签清洁 6、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并做记号 7、润滑胃管前端 8、一手托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插入,至10~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配合插管 9、如是昏迷患者,插管前去枕、头后仰,当插入15cm,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再缓缓插入。 10、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于鼻翼和颊部 (二)灌注食物 1、每次灌注前先确定胃管在胃内,并注入少量温开水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2、缓慢灌注鼻饲液或药液 3、鼻饲结束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 4、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橡皮圈系紧,并固定于大单上 5、整理床单位 6、洗净用物 7、洗手,记录鼻饲的种类、量、患者的情况 (三)拔管 1、弯盘放于患者颌下,夹紧胃管末端置于弯盘内,撕去固定的胶布 2、嘱患者深呼吸,在患者呼气时拔管,拔出时用纱布包裹胃管,到咽喉处要迅速拔管,拔出后置于弯盘内。 3、清洁鼻腔,擦去胶布痕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安置患者于舒适卧位。 4、洗手,记录拔管时间,患者反应。 注意事项: 1、胃管插入长度为:前额发迹至胸骨剑突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成人为45~55cm 2、插管时,动作轻稳以避免损伤患者鼻腔粘膜 3、插入过程中患者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嘱患者深呼吸,如果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说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后再重新插入 4、证实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绪论 概念:护理,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第二章:呼吸系统 1.总论: 呼吸道的构成,上下呼吸道的构成及分界; 肺泡,II型肺泡细胞的特点,呼吸膜,胸膜腔的构成与特点; 肺通气功能常用的几个指标; 氧气与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气血分析中pH、PaO2、PaCO2、BE的正常参考值; 概念: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 2.COPD COPD、慢支、肿的定义;P41 COPD的常见病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蛋白酶-蛋白酶失衡;其他如自主功能失调等。P40 吸烟对COPD病人的影响;P40 COPD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甚至头痛、焦虑,抑郁等。体征: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检查及诊断: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尽量采取半坐卧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 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对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应避免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可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张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30min 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肺炎病人的护理: 体温过高: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喝水;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儿童要预防惊厥,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大汗、脱水、和干扰热型观察;监测并观察生命体药用嘱医遵;征. 清理呼吸道无效: (1)环境:室温18-20℃,湿度50-60% (2)饮食护理:1)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油饮食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课程代码:Byh15- Byh1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10 学时数:160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学类专业 先行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医学基础必修课、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 后续课:外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奠基性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通过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发挥内科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其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随着护理实践的范畴从病人向所有人,从个体向群体,从医院向社区扩展,内科护理学就与各门临床课程,如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专业课,既要以普通的医学原理作为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护理对象的特殊情况,采取恰当的评估手段和护理措施。因此,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要点;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了解内科护理中各系统的专科操作及其护理。 2. 能力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并分析,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能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判断病情变化,分析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3. 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同情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勇于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护理程序内容及作用,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 2.健康的有关概念。 【熟悉】 1.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2.成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 1.内科护理学的范围、结构和内容。

妇产科护理学精品课程5套模拟无答案

妇产科护理学试卷 综合练习1 1.正常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分泌期发生在月经的第()天 A.1-4 B.11-14 C.15-24 D.25-28 2.保持正常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阔韧带B.圆韧带C.主韧带D.宫底韧带 3.脐带中有几条静脉() A.4条B.3条C.2条D.1条 4.正常足月妊娠时,羊水的量约为() A.500ml B.1000ml C.2000ml D.2500ml 5.枕左前位时,胎儿的枕骨在母体骨盆的() A.左前方B.右前方C.左侧D.左后方 6.下列关于胎先露的指示点,描述错误的是() A.枕先露----枕骨B.面先露----颏骨C.臀先露----臀部D.肩先露----肩胛骨 7.末次月经1999年5月28日,其预产期是() A.2000年2月28日B.2000年3月5日C.2000年3月6日D.2000年3月7日 8.出口的横径正常值应为() ?18-20cm B.12cm C.10cm D.8.5-9.5cm 9.胎头的最大横径为() ?枕下前囟径B.枕颏径C.枕额径D.双顶径 10.枕右前位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以下列哪条径线衔接() ?枕颏径B.枕额径C.枕下前囟径D.双顶径 ?有关于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产后第1日,宫底稍下降B.产后初期产妇脉搏增快 C.产后宫缩痛多见于初产妇 D.子宫复旧因授乳而加速 ?一产妇,G 1 P 1孕40周,因羊水三度粪染,产钳分娩,新生儿出生1分钟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不规则四肢屈肌张力略小,吸痰有喉反射,肤色青紫,正确的Apgar的评分应是() ?4分B.5分C.6分D.7分 13.新生儿出生后体重下降,能恢复到出生时体重的时间是() A.2-3天B.4-6天C.7-10天D.11-14天 14.妊娠图中最主要的曲线为() A.体重B.血压C.腹围D.宫底高度 15.正常胎动为每小时() A.每小时1-2次B.每小时3-5次C.每小时6-10次D.每12小时3-5次 16.关于难免流产,叙述正确的是() A.阴道流血量较多,伴阵发性腹痛B.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经休息和治疗后流产可以避免 C.宫颈口关闭D.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17.妊高征患者发生抽搐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使病人取头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B.加床挡,防止受伤C.观察病情,详细记录 D.用舌钳固定舌头,防止舌咬伤及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 18.诊断前置胎盘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是() A.阴道检查B.肛门检查C.放射线检查D.B型超声检查 19.孕妇血容量达高峰值是在()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张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 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 建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1、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学好护理学基础为临床专业课打好基础。 2、熟悉护理学基础有关操作的目的,适应症。 3、熟悉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4、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临床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实验学时分配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护士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内容提要】护士的仪表要求与行为规范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正确的颈、胸、腰、腹、臀部姿态;正确的站、坐、行走、下蹲姿态。 2、掌握正确的端治疗盘、持病历夹、推治疗车、下蹲捡物的方法;护士仪表 的要求。 实验二环境 【内容提要】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及护理工作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门诊及病区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实验三入院和出院护理 【内容提要】 1、病员床单位的设施。 2、铺床法。 3、运送病人法。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员床单元的设施。 2、掌握三种病床的铺法。 3、掌握搬运病人法。 实验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内容提要】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2、保护具的应用。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种操作目的、要求和适用对象。 2、熟悉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4、掌握正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实验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内容提要】 1、清洁、消毒、灭菌。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3、隔离技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清洁、消毒、灭菌观念。 2、熟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概念。 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4、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实验六患者的清洁护理 【内容提要】 1、口腔护理。 2、床上梳发洗发。 3、床上擦浴。 4、压疮护理。 5、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6、全背按摩法。 【目的要求】 1、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应用。 2、熟悉压疮护理、全背按摩的方法。 3、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梳发洗发、床上擦浴、卧床患者更换床单、递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容,也为其他临床护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二)技能目标 1.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 2.制定护理措施。 3.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式、案例分析讨论式、启发式、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示、讨论、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条件 1.课程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或护士执业资格并获得卫生技术系列职称的教师承担,有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有理论知识扎实和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教师,本课程有师德高尚、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的教学团队。教师每年有1-2个月时间到临床进行护理实践,每60名学生有1位专职教师、1位校实训带教老师,每百名学生至少有20名临床实践现场带教老师。 2.教材选用情况: 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为原则,采取选用、引进和自编相结合措施进行教材建设。 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选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科护理学》第2版,主编.秋萍。这一教材以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容新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易于接受。我校科教研组成员在2009年完成《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的编写工作。 课程组计划把本科教材放到“科护理学专题学习”上,适时更新和补充,形成国特色的以网络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材。 3.配套教室、实训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护理实训基地,现有护理实训基地2000多平方米,设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急重症护理实训室(ICU)、新生儿抚触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等。护理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总价达500多万。其中科护理实训室及模拟病房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多媒体、诊查床、四大穿刺模拟人、穿刺包、胰岛素笔、血糖仪等一整套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等约135万,供学生课余时间开放练习。目前我校拥有三个“三甲”和三个“三乙”教学医院作为教学实训基地。吕一婷老师还专程到各教学医院培训带教老师。 在校园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视频系统,将《科护理学》的实训基地延伸到学生宿舍,学生能在宿舍里一边观看操作演示录像,一边相互练习各项操作技能,反复强化操作技能演示,弥补课堂上技能示时间的不足,教师定期抽查,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通过实训为护理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整体护理思维和基本技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试题库建设: (1)以护士执照考试的要求建设科护理学课程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出题目,由教研室主任最后审定。(2)护试题库应用于我校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通例考试,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测定。 (3)护课程出题以护理、助产专业培养方针为基本依据,并服务于培养方针而开展教学工作。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知识点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一.慢性心力衰竭 1.病因: A.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和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增加,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和容量负荷(前负荷)增加。 B.诱因: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妊娠和分娩;血容量增加;治疗不当等。2.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 A.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主要的症状。 B.咳嗽、咳痰和咯血:与长期慢性肺淤血有关。 C.疲乏、乏力、头晕、心悸:主要是由于心排量降低。 D.尿量变化及肾功能损害:少尿,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增高。 体征: A.一般情况:脉搏加快,出现交替脉,为左心衰的特征表现;血压下降;呼吸浅促; 皮肤苍白或发绀;病人被迫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B.肺部湿啰音:是左心衰竭的主要体征,以双肺底部多见。湿啰音的多少及分布范围的大小,常与肺淤血及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有关,甚者可伴有哮鸣音。 C.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心率加快、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 症状: A.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右心衰最常见症状。 B.呼吸困难 体征: A.水肿:其特征为对称性、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可伴有胸腔积液。 B.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 C.肝脏体征:肝大,伴压痛。 D.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全心衰竭:先出现左心衰竭,而后出现右心衰竭。但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肝淤血缓解,呼吸困难反而有所减轻。 心功能分级: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内科护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个层次,即:(1)生理的需要;(2)刺激的需要;(3)安全及保障的需要;(4)爱与归属的需要;(5)尊重与自尊的需要;(6)自我实现。Maslow 的理论认为: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当所有的需要被满足时,就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 2.应用:(1)生理的需要:例如空气、水、食物、温度、排泄、休息、避免疼痛等;(2)刺激的需要:例如帮助患者在床上活动、翻身,给予肢体或背部按摩以增进患者 独立的生活能力等;(3)安全和保障的需要: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清洁、安全,防止感染,进行人院介绍、术前教育等;(4)爱和归属的需要:例如让亲属探视和陪伴,与患者建立友好的关系等;(5)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例如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虚心听取患者的意见等;(6)实现“自我满足的需要”:例如为患病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让患者参加力所及适应过程→成功一身心平衡;失败一患病。其中,应激原含义可以是躯体、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为两类即生理、心理反应。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 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2.应用:在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应激原多是疾病,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控制心理应激反应的方法有:(1)正确对待问题;(2)正确对待情感;(3)利用可能得到的社会支持;(4)减少应容应依据患者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而定。她设计了三种护理系统:(1)全补偿系统:是针对没有能力自理的患者,要求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自理需要;(2)部分补偿系统:是患者不能完成全部自理,要求护士和患者都参与才能满足自理需要;(3)辅助教育系统:即患者能完成自理,但要通过学习,护士指导患者学会自理活动。总之, Orem 自理模式认为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教会患者 学会自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2.应用:(1)全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疾病如昏迷、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患者;(2)部分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和稳定,或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但尚能完成部分自理活动;(3)辅助教育系统多用于康复期及慢性病稳定 及评价。护士所收集的资料不仅涉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应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评估在护士与患者第一次见面时就已开始,直到患者出院或护理 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说明。是计划、实施及评价的基础。护理诊断分为三类,即“现存的”护理诊断,“有……危险的”护理诊断和“健康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有:(1)三部分陈述,PES 公式:即健康问题(P)、原因(E)和症状体征(s); (2)二部分陈述,PE 公式:护理诊断一问题+原因。(3)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合作性问题是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一些生理并发症的发生和情况的变化,是要护士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处理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合作性问题有其固定的陈述方式,如“潜在并发症:肺栓塞”。 (2)制 制定护理措施。 的是保证护士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针对患者具体需要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 2.护理程序的运用需要护士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3.护理程序的运用是以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健康保健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基础的。 4.护理程序具有普遍适用性。 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2)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壁上有直径约5~10微米的小孔称肺泡孔,与邻近肺泡或细支气管相通。(3)肺泡上皮细胞由I 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组成,Ⅱ型细胞散在工型细胞间,数量较少,它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液膜,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量的稳定性,防止肺泡萎陷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4)呼吸膜:工型细胞与邻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贴,甚至两者基底膜融合为一,构成气血屏障,是肺泡腔内与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交换的场所。(5)肺循环:由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构成,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其特点为:肺循环是一个低压力、低阻力系统;肺毛细血管网最丰富,总面积约lOO 平方料,十分有利于气体交换;肺动脉携带脱氧血,肺静脉输送氧合血。(6)胸膜腔是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腔隙。胸膜腔的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以减少两层胸膜间的摩擦。 2.呼吸系统的功能:(1)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为有效通气量。(3)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4)肺的防御功能: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拦阻作用;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的防御机制;咳嗽反射;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3.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化学调节主要指动脉血或脑脊液中氧、CO2和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1)缺氧:缺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尤其是颈动脉体来实现的。(2)二氧化碳:CO2对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都有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变化尤为敏感。(3)H+浓度:H+浓度的改变可以刺激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当浓度增高时,使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呼吸运动受抑制。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0—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 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 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 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 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edical Nursing课程编码:Z103205 总学分:8.5总学时:134 理论学时:96 实验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单位:医学院护理系 大纲制定者:倪志宏大纲审定 者:审定日期: 课程简介: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核心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重点阐述各系统主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及各系统疾病护理与健康教育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临床内科护理思维,能够在内科护理理论框架下通过运用护理手段观 察和处理患者的健康问题而达到维持和促进患者健康。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理论、内科学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还有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上的一门护理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认识疾病、防治疾病、护理疾病、促进疾病康复的一门重要临床护理学科,是临床其他各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与关键。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知识及护理思维的训练,集中表达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中。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目的,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护理价值观,扎实的内科护理学专业理论及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从事临床护 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护理学专业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内科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说明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肾源性水肿 1.水肿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按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肾炎性水肿,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潴留而产生水肿,主要由肾小球肾炎引起;肾炎性水肿多从颜面部开始,重者可波及全身。肾病性水肿,主要指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内,产生水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肾病性水肿一般比较严重,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常为全身性、体位性和凹陷性。 2.护理措施及依据:体液过多 A.休息:严重水肿应卧床休息,下肢明显水肿者卧床休息时可抬高下肢。 B.饮食护理:钠盐,限制钠盐摄入,予以低盐饮食,每天以2-3g为宜;液体,若每天尿量小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应不超过前一天24小时尿量加上不明显失水量(约500ml);蛋白质,若无氮质潴留,可给予 0.8-1.0g/(kg*d)的优质蛋白,有氮质血症的水肿病人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 给予0.6-0.8g/(kg*d)的优质蛋白,慢性肾衰竭病人需根据GFR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热量:补充足够热量;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C.病情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尿量变化;定期测量病人体重;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 D.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二.尿路刺激征 1.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2.护理诊断及措施:排尿障碍 A.休息 B.增加水分的摄入 C.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 D.缓解疼痛 E.用药护理 三.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四.尿异常: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管型尿。 五.肾区痛:肾区痛系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所致,表现为肾区胀痛或隐痛、肾区压痛和叩击痛阳性。多见于肾脏或附近组织炎症、肾肿瘤等。 第二节肾小球疾病概述 第三节肾小球肾炎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绝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良好。2.病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3.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为2-6岁,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