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第六章 离子聚合

(完整word版)第六章 离子聚合
(完整word版)第六章 离子聚合

第六章 离子聚合

重点、难点指导

一、重要术语和概念

离子聚合单体、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和共引发剂、离子聚合中活性中心形态与溶剂、离子聚合的机理特征、活性阴离子聚合、嵌段共聚物制备

二、重要公式

活性阴离子聚合速率:

]][[][M B k dt M d R p p -=-= 活性阴离子聚合物的聚合度:

][])

[]([0C M M n Xn -= 三、难点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活性阴离子聚合

1、阴离子聚合

(1) 阴离子聚合单体

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包括三种类型,即:(1)带吸电子取代基的。α-烯烃;(2)带共轭取代基的α-烯烃;(3)某些含杂原子的化合物(如O 、N 杂环)。

(2)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主要有三类:即:(1)碱金属烷基化合物如正丁基锂( LiBu)等;(2)碱金属如Li 、Na 、K 等;(3)碱金属络合物如萘钠、苯基锂等。

(3) 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阴离子聚合届连锁聚合反应的一种类型、其反应也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机理特征是慢引发、快增长、无终止、无转移、成为典型的活性聚合,可用来合成分子量窄分布的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合成嵌段共聚物时,应使pKa 值较大的单体先聚合,再加pKa 值较小的单体后继聚合。

(4)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活性中心离子的存在形态是影响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结构的最重要因素.分析如下:

①溶剂的影响

溶剂对明离子聚合引发剂、单体及活性离子对具有“溶剂化作用”。极性溶剂的溶剂化作用使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成为松离子对甚至自由离子,因此在极性溶剂中进行的阴离子聚合反应速率快.但聚合物的结构规整性差;非极性溶剂的溶剂化作用较弱,活性中心多为紧离对、聚合反应速率较馒而聚合物的结构规整性较好。

②反离子的影响 ‘

在非极性溶剂中.阴离子聚合链增长速率常数随反离子半径增加而增加.聚合产物的规整性下降;在极性溶剂中。链增长速率常数随反离子半径增加而降低,聚合物的规整性提高。 ③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包括对聚合反应本身的影响和对镕转移副反应的影响。首先温度升高使聚合反应速率升高,同时使聚合物结构规整性降低;其次活性明离子容易与质子性物质发生链转移反应而终止,且链转移反应的话化能又高于链增长活化能,所以升高温度往往使链转移反应加剧。另外,除活性中心为紧离子对外,阴离子聚合的活化能稍低于自

由基聚合的活化能,因此一般阴离子聚合反应湿度选择低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温度。

④烷基铿的缔合作用

研究发现,烷基锂在非极性溶剂(如苯、甲苯等)中存在不同程度缔合作用,缔合态烷基锂不具有引发活性,只有处于单分子状态的烷基锂才具有引发作用。

2、阳离子聚合

到目前为止,阳离子聚合反应研究远没荷阴离子聚合反应深入,实际应用也没有阴离子聚合广泛,唯一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阳离子聚合只有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两例。

(1)阳离子聚合的单体:(1)带推(供)电子取代基的。一烯烃;(2)带共轭取代基的。α-烯烃和共轭二烯烃;(3)某些含杂原子的化合物。其中异丁烯和烷基乙烯基醚最容易进行阳离子聚合。

(2)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属亲电试剂,常见的有质子酸、Lewis的破和高能辐射引发等三类。

(3)阳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阳离子聚合反应也属于连锁聚合的范畴,聚合反应过程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个基元反应。

(4)阳离子聚合动力学

阳离子聚合反应的特点是快引发、快增长、易重排、易转移、难终止。阳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比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困难得多.因为阳离子聚合体系多为非均相体系;链引发增长速率快;微量杂质的存在对聚合反应速率影响都很大;稳态假定在阳离子聚合反应中难于建立。因此,阳离子聚合反应理论研究并不十分成熟。

(5)阳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阳离子聚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溶剂的极性和反离子的种类,是通过影响活性中心离子对

的存在形态而对聚合反应速率以及聚合物立体规整性产生影响。

①溶剂极性的影响

与阴离子聚合相似,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中心也可能存在共阶键、紧离子对、松离子对和自由离子等四种形态,且在大多数阳离子聚合体系中活性中心都以一种以上的离子对形态同时存在。介电常数(溶剂的极性指标)大的溶剂能使阳离子聚合活性中心离子对变得更松甚至交成自由离子,聚合速率将增加,聚合物的立体结构格变差。而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中阳离子活性中心离子对将以紧离子对的形式与单体进行链增长反应,聚合反应速率较侵而聚合物的立体结构规整性较好。

②反离子的影响

在阳离子聚合中反离子的亲核性大小对聚合反应能否进行具有很大影响。若反离子的亲核性太强则链增长反应无法进行。反离子的体积大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表现为体积大的反离子与正碳离子之间的库仑力较弱,反离子的亲核性较差,离子对变松,聚合速率较快。

③温度的影响

根据ΔG=ΔHf—TΔS,因烯类单体在多种连锁聚合反应中都是π键转变成σ键的过程。所以无论自由基聚合还是离子型聚合其聚合焓ΔH和聚合熵ΔS大体都相等。但各种不同机理连锁聚合反应的活化能却有差别。

阳离子聚合链引发反应活化能很小.且多数情况下链引发话化能、链终止活化能和链转移活化能都大于铭增长活化能.所以大多数阳离子聚合综合活化能量均为负值,即温度降低聚合反应速率加快,聚合度增加。

所以具有负温效应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重要特点,阳离子聚合反应往往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

第六章图片word版

当活载作用在四层及以上时,对所考虑的柱截面仅有轴力影响,故还有下面两种情况: 考虑如下荷载组合:恒载+活载;恒载+风载;恒载+0.9(活载+风载);恒载(为主)+(0.7活载+0.6风载);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作用(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 恒载分项系数对可变荷载控制的场合取1.2,对恒载控制的场合取1.35(对结构有利时取1.0),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重力荷载代表值分项系数取1.2(对结构有利时取1.0),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 (1)梁截面内力组合 梁截面的荷载效应组合与内力组合示于表6-11。组合前,梁的内力已先换算到支座边。在从表中选取控制内力时,对地震效应组合还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对梁抗剪,γRE=0.85。即地震作用组合的内力还应乘以γRE。如此得到梁截面的控制内力示于表6-12。 表6-11梁截面荷载效应组合与内力组合(设计值) 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作用

表6-12 梁截面的控制内力设计值(已考虑γRE ) 注:每格第二行数表示P-Δ效应增大后的内力。 (2)柱截面内力组合 C30混凝土2 14.5/c f N mm =,钢筋用III 级钢筋,'2 360/y y f f N mm ==。 取' 35s s a a mm ==。 5 0.80.8 0.5176 360110.0033210b y cu s f E ξε= = =+ + ?? 故界限轴力设计值为 014.55004600.5176000b c b N f bh N kN ξ==???== 按标准值计算有: 5 0.8 0.8 0.5176 110.0033210bk yk ci s E ξε= ==+ + ?? 020*******.5176000bk ck bk N f bh N kN ξ==???== 可判断给定的轴力是有利还是不利根据N b 或N bk 可判断给定的轴力是有利还是不利。 轴压比为0.15时的设计轴力: 0.150.150.1514.5350450000c N f A N kN ==???== 柱截面的内力组合见表6-13。柱截面受偏压时,当轴压比小于0.15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为0.75;当轴压比不小于0.15时,γRE 为0.8。显然,此处的轴压比是进行承载力抗震调整之前的轴压比。柱截面受剪时γRE 为0.85。从而得柱截面内力组合结果如表6-14所示,此表中的地震作用组合项已计入了γRE ,方法是,对正截面内力,弯矩M 和轴力N 均乘以γRE ;对抗剪计算中用到的剪力V 和轴力N ,仅剪力V 乘以γRE 。 表 6-13 柱截面荷载效应组合与内力组合(力的单位为为kN ;弯矩的单位为kN· m )

自由基聚合与离子型聚合特征区别

引发剂种类> 自由基聚合: 采用受热易产生自由基的物质作为引发剂<偶氮类 过氧类 氧化还原体系 引发剂的性质只影响引发反应,用量影响Rp和 > 离子聚合: 采用容易产生活性离子的物质作为引发剂 * 阳离子聚合:亲电试剂,主要是Lewis酸,需共引发剂 * 阴离子聚合:亲核试剂,主要是碱金属及其有机化合物 引发剂中的一部分,在活性中心近旁成为反离子 其形态影响聚合速率、分子量、产物的立构规整性单体结构 自由基聚合<带有弱吸电子基的乙烯基单体 共轭烯烃 离子聚合:对单体有较高的选择性 <阳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带有强推电子取代基的烯类单体 共轭烯烃(活性较小)阴离子聚合:带有强吸电子取代基的烯类单体 共轭烯烃 环状化合物、羰基化合物 溶剂的影响 自由基聚合<向溶剂链转移,降低分子量 笼蔽效应,降低引发剂效率 f 溶剂加入,降低了[M],Rp略有降低 水也可作溶剂,进行悬浮、乳液聚合 离子聚合<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化能力,对活性种的形态有较大影响:离子对、自由离子影响到RRp、Xn 和产物的立构规整性 溶剂种类:阳:卤代烃、CS2、液态SO2、CO2;阴:液氨、醚类(THF、二氧六环) 反应温度自由基聚合:取决于引发剂的分解温度,50 ~80 ℃ 离子聚合:引发活化能很小 为防止链转移、重排等副反应,在低温聚合,阳离子聚合常在-70 ~-100 ℃进行。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多为双基终止<双基偶合 双基歧化 离子聚合:具有相同电荷,不能双基终止<无自加速现象

阳:向单体、反离子、链转移剂终止 阴:往往无终止,活性聚合物,添加其它试剂终止 机理特征:自由基聚合: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可转移阳离子聚合: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阴离子聚合: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 阻聚剂种类自由基聚合:氧、DPPH、苯醌 阳离子聚合:极性物质水、醇,碱性物质,苯醌 阴离子聚合:极性物质水、醇,酸性物质,CO2 问题:有DPPH和苯醌两种试剂,如何区别三种反应?

第四章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第四章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4.1离子聚合及其工业应用 定义:单体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作用下,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统称为离子型聚合反应。 离子型聚合反应: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配位离子型聚合 应用: 丁基橡胶、聚异丁烯、聚甲醛、聚硅氧烷、聚环氧乙烷等;高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顺丁橡胶等;活性高聚物、遥爪高聚物等。 4.1.1阳离子聚合反应 单体:具有强推电子取代基和共轭效应的烯烃类单体、羰基化合物、杂环。 工业化生产所用的主要单体有:异丁烯、苯乙烯、环醚、甲醛、乙烯基醚类、异戊二烯等。 引发剂 共性:阳离子聚合所用的引发剂为“亲电试剂”。 作用:提供氢质子或碳阳离子与单体作用完成链引发过程。 常用的引发剂 阳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以异丁烯为单体,以三氟化硼为引发剂,水为助引发剂 ●链引发: 链增长: 链转移: (活性中心向单体转移):

另一情况 显然,以上一种方式为主。 向反离子转移,离子对重排: 向助引发剂转移 链转移结果又产生了新活性中心,它仍然可以进行反应。对于向单体转移终止的发生比自由基聚合时要快得多,同时,又是控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阳离子聚合多采用低温聚合。 链终止 终止之一(与反离子中的阴离子作用而终止): 终止之二(与水、醇、酸等终止剂作用而终止) 阳离子可控聚合 根据:阳离子聚合反应难以控制的原因在于碳正离子非常活泼。通过亲核作用使碳正离子稳定则可以获得“活性”阳离子增长链。 方法:1.选择适当的亲核对应离子B-;2.外加路易士碱(X) 方法1:采用碘化氢/碘(HI/I2)引发体系。对应阴离子B-由被碘分子活化的碘阴离子(I-—I2)组成,它使碳正离子处于活性种状态。例如乙烯基醚的活性阳离子聚合反应:

第六章 离子聚合 重点、难点指导

第六章 离子聚合 重点、难点指导 一、重要术语和概念 离子聚合单体、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和共引发剂、离子聚合中活性中心形态与溶剂、离子聚合的机理特征、活性阴离子聚合、嵌段共聚物制备 二、重要公式 活性阴离子聚合速率: ]][[][M B k dt M d R p p ?=?= 活性阴离子聚合物的聚合度:][])[]([0C M M n Xn ?= 三、难点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活性阴离子聚合 1、阴离子聚合 (1) 阴离子聚合单体 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包括三种类型,即:(1)带吸电子取代基的。α-烯烃;(2)带共轭取代基的α-烯烃;(3)某些含杂原子的化合物(如O 、N 杂环)。 (2)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主要有三类:即:(1)碱金属烷基化合物如正丁基锂( LiBu)等;(2)碱金属如Li 、Na 、K 等;(3)碱金属络合物如萘钠、苯基锂等。 (3) 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阴离子聚合届连锁聚合反应的一种类型、其反应也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机理特征是慢引发、快增长、无终止、无转移、成为典型的活性聚合,可用来合成分子量窄分布的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合成嵌段共聚物时,应使pKa 值较大的单体先聚合,再加pKa 值较小的单体后继聚合。 (4)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活性中心离子的存在形态是影响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结构的最重要因素.分析如下: ①溶剂的影响 溶剂对明离子聚合引发剂、单体及活性离子对具有“溶剂化作用”。极性溶剂的溶剂化作用使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成为松离子对甚至自由离子,因此在极性溶剂中进行的阴离子聚合反应速率快.但聚合物的结构规整性差;非极性溶剂的溶剂化作用较弱,活性中心多为紧离对、聚合反应速率较馒而聚合物的结构规整性较好。 ②反离子的影响 ‘ 在非极性溶剂中.阴离子聚合链增长速率常数随反离子半径增加而增加.聚合产物的规整性下降;在极性溶剂中。链增长速率常数随反离子半径增加而降低,聚合物的规整性提高。 ③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包括对聚合反应本身的影响和对镕转移副反应的影响。首先温度升高使聚合反应速率升高,同时使聚合物结构规整性降低;其次活性明离子容易与质子性物质发生链转移反应而终止,且链转移反应的话化能又高于链增长活化能,所以升高温度往往使链转移反应加剧。另外,除活性中心为紧离子对外,阴离子聚合的活化能稍低于自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六章测试Word版包含答案

第六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下图是我国东部两地土地利用现状,读图回答1、2题。 1.若两图都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土地资源适宜进行立体开发 B.甲地地形比乙地平坦 C.乙地不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D.甲地要继续增产粮食,就要靠扩大耕地面积 2.若乙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 ①湖泊调节径流能力下降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④ 读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的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 ②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 ③“环境决定论”思想表现最突出 ④大规模耕作、灌溉使生态系统更稳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B.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C.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暖D.河北省三河市为通州区供应天然气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对图中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 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北京B.江苏C.山西D.海南 9.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④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 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损耗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11、12题。

1 离子型聚合与自由集溶液聚和对溶剂的要求有何区别

1 离子型聚合与自由集溶液聚和对溶剂的要求有何区别? 离子聚合:需使中性分子生成离子对,此时要求较高的能量,所以生成的粒子不稳定,必须在聚合之前用溶剂在低温下使之稳定,不能使用强极性溶剂,多在低温弱极性溶剂中反应,选择溶剂的原则应考虑极性大小。溶剂的极性增加有利于链增长,使聚合速率加快,而阴离子对溶剂的要求是采用极性较低或中等极性的溶剂,极性较高可分解成强亲电基团或强亲核基团;自由基溶液聚合对溶剂的要求是:1.选择溶剂的连转移常数Cs较小的溶剂2.选择良溶剂,构成均相体系,有可能的消除自动加速效应。 2阴离子配位催化剂的主要组成由哪儿? 住催化剂:由周期表中第3-8族的过渡金属构成的化合物 助催化剂:由周期表中1-3族的金属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第三组分:通常是具有给电子能力的路易斯碱,如含N,P,和O等化合物,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定向性和引发活性 3如何提高配位催化剂的效率 加入第三组分,扩大催化剂的表面积,增加活性组分的有效活性中心 4什么是活性聚合 引发体系的引发之前,预先100%迅速变为活性中心,然后以相同的速率同时引发单体增长,直至单体耗尽任保持活性。 5 何谓定向聚合 能制备立构规整性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立构规整性聚合物也称立构规整性高分子、定向聚合物。自然界存在着许多立构规整性聚合物,如天然橡胶、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等 6 目前那些高分子是采用离子型和配位阴离子型合成工艺来生产的? 写出反应式并注明所用催化剂 7.铝-钛催化剂为何能制的结构规整的聚烯烃 乙烯先于钛原子配位,然后插入Ti-C键并与之形成桥键。当单体与聚合物链的次甲基生成r键的同时,原来的碳铝桥键破裂而形成新的碳铝桥键,因此增长一个链节。如此重复进行则的聚乙烯大分子。 8.比较正.负离子聚合,配位阴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自由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有转移阴离子: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阳离子:快引发慢增长易转移难终止配位聚合:1.采用Z-N催化剂2.聚合机理为配位聚合3.具有定向性4.配位聚合用的单体有选择性5.溶剂要求严格 缩聚反应 1.试述缩聚反应的分类及实施方法 分类:按反应热力学特征分为:可逆缩聚和不可逆缩聚;按所生成产物结构分:线性缩聚和体型缩聚;按参加反应单体分类:均缩聚异缩聚和共缩聚实施方法:熔融缩聚:聚合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熔点,反应在熔融状态下进行。溶液缩聚:单体加适量催化剂,在溶液中进行的聚合方法称为溶液聚合。界面缩聚: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在两相界面进行的缩聚反应。乳液聚合: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以乳液状分散于水中进行聚合方法。固相缩聚:在原料和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的缩聚称为固相聚合。2.再生产中,熔融,溶液,界面缩聚对单体的纯度,单体克分子比要求不同,为什么? 熔融聚合:对原料单体纯度的数值要求精确,负责,投入原料的比例有误差,直接影响产物的分子量;单官能团的杂质易引起封端作用;有些杂质影响反应速度,产物结构,分子量分布等等。溶液聚合:总希望单体浓度尽可能高的情况下进行,但浓度太高会使反应物料变得粘稠影响正常反应。界面缩聚:静态界面缩聚与单体浓度无关,动态界面缩聚,对单体浓度要高。

第三章 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

第三章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共价键均相断裂产生两个自由基,非均相断裂则产生离子。 离子聚合反应:乙烯基单体、二烯烃单体以及一些杂环化合物在某些离子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称为离子聚合反应。 根据增长链链端离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分为:阳离子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 配位聚合反应:由配位聚合催化剂引发乙烯基单体,二烯烃单体进行空间定向聚合,是一类特殊的离子聚合反应体系,称之为配位阴离子聚合反应,简称配位聚合反应。 配位聚合催化剂:由过度金属卤化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组成的络合型聚合催化剂体系,由于属于配位络合结构,所以称为配位聚合催化剂。 第一节离子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一、阳离子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1、阳离子聚合反应 阳离子聚合反应是乙烯基单体或某些杂环单体如环醚、环缩醛、环亚胺、环硫醚、内酰胺、内酯等在阳离子引发剂(或称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相应离子进行聚合的反应。例如:乙烯基单体在阳离子引发剂作用下进行的阳离子聚合反应为: 链引发 链增长 链转移与终止 向单体链转移 由于阳离子增长链末端带有正电荷,所以具有亲核性的单体或碱性单体易于发生阳离子聚合反应,但容易从单体分子中夺取质子而发生向单体链转移的副反应或与亲核杂质反应终

止。即使在很低的温度下,也容易发生链转移反应,因而不易得到高分子量产品。所以工业上用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经阳离子聚合反应生产丁基橡胶时聚合温度须低至—100℃。 氧正离子、硫正离子等的活性低于碳正离子,所以杂环单体经阳离子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量聚合物可在65℃以上进行。 2、工业应用 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应用阳离子聚合反应生产的聚合物主要品种如下: 聚异丁烯:异丁烯在阳离子引发剂AlCl3、BF3等作用下聚合,由于聚合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单体浓度、是否加有链转移剂等的不同而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因而具有不同的用途。 低分子量聚异丁烯(分子量<5万),为高粘度流体,主要用作机油添加剂、粘合剂等。高分子量聚异丁烯为弹性体用作密封材料和蜡的添加剂或作为屋面油毡。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物称作丁基橡胶,其聚合度为5万~50万。所用引发剂为AlCl3,溶剂为二氯甲烷,于173K聚合而得。 聚甲醛:由三聚甲醛与少量二氧五环经阳离子引发剂AlCl3、BF3等引发聚合。用作热熔粘合剂、橡胶配合剂等。 聚乙烯亚胺:主要是环乙胺、环丙胺等经阳离子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亚胺均聚物或共聚物,它是高度分支的高聚物。用作絮凝剂、粘合剂、涂料以及表面活性剂等。 3、阳离子聚合得到的特殊聚合物 可合成分子量较狭窄和可控制分子量的聚合物。在适当引发剂作用下阳离子增长链可以表现为“活性’’增长链,从而有控制的合成适当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 可以进行活性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单体有:乙烯基醚类单体、异丁烯,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等,其中以乙烯基醚类单体最为重要。 具有功能性悬挂基团的聚合物,为梳形结构。

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教学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在文章中如何插入图片,并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排版方式,去美化自己的文章。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自主学会在文本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以及如何调整图片与文字的排列方式。 2、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把课前制作好两个《福娃迎春》的Word文档出示给同学们,让他们进行认真比较。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哪一幅作品更漂亮。有什么区别?你想不想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把你们自己制作《福娃迎春》的作品也做的和我现在做的这个《福娃迎春》一样或者更漂亮呢 探究新知 任务1: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插入5个福娃的图片)

操作步骤:(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片”选项。 (2)选择单击“来自文件”选项。 (3)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单击“查找范围”的下拉列表,选择“五个福娃”的图片。 (4)单击“插入”按钮,图片就插入到文章中。 (5)单击图片,图片周围出现八个控制点,移动鼠标指向这些控制点,鼠标光标就会变成双向箭头,这时按下鼠标左键上下左右拖动,就可以调整图片的大小。 (6)单击“保存”按钮,关闭文件。 2、小组合作练习 任务2;设置图片的版式和位置 演示操作步骤:(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单击“图片”工具栏中的“文字环绕”按钮。 (2)单击“四周环绕型”选项,就可以实现“文绕图”。 (3)移动鼠标指向图片,光标会变成十字形状,此时按下鼠标左键,上下左右拖动鼠标就可以调整图片的位置。将图片放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鼠标就可以了。 2、学生打开自己的作品,利用教师刚才演示的方法自由选择图片进行练习操作。 任务3;插入剪贴画 1、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雷达成像技术(保铮word版)第六章 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

第六章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 机载SAR运动补偿可分为实时运动补偿和成像处理运动补偿。实时运动补偿就是利用飞机上的惯性导航设备和运动传感器测出飞机的姿态和速度变化,对雷达参数进行实时调整,根据飞机姿态变化调整天线波束指向,根据飞机速度调整脉冲重复频率,消除不均匀采样误差,根据天线相位中心到场景中心线的距离,调整快时间采样起始时刻。实时运动补偿能消除部分运动误差,但要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还需要在成像处理中进行精确的运动补偿,成像处理运动补偿可又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运动传感器的运动补偿,二是基于雷达高分辨回波数据的运动补偿。成像处理运动补偿中,基于回波数据的运动补偿本质上和基于运动传感器的运动补偿相同,只不过运动参数(主要是多普勒中心和调频率参数)是通过回波数据估计得到。 由载机引起的合成孔径阵列误差主要可分为沿着航向的误差和垂直航向的误差,下面分别讨论对它们的运动补偿。 6.1 垂直航线运动分量的补偿 由大气扰动引起的运动误差的补偿是机载SAR系统中一个关键问题。在SAR成像系统中因运动误差而引起的主要影响表现有:空间和辐射分辨率的下降,方位模糊,几何和相位失真。 运动误差通常可用捷连惯导单元(IMU)和惯性导航系统(INS)测得。对从IMU或INS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重构出飞机的三维运动轨迹(即沿航向,垂直航向,天顶方向),同时也可得到IMU位置的三个角度分量(即偏航角,俯仰角,滚转角)。由于我们关心的是天线相位中的运动误差,所以需要知道IMU和天线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以便将IMU位置的运动信息换算到相位中心位置,同时需要将惯导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把相位位置转变为绝对位置。由于从惯导系统得来的运动参数常常受到系统误差(例如,加速度计的积分引起的偏差)的影响,通过从SAR数据中估计可进一步提高运动参数的精度。 下面,我们先分析SAR处理中的运动误差对成像的影响。我们假设机载SAR

第六章离子聚合

第六章离子聚合 一、名称解释 1. 阳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的连锁聚合。 2. 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3. 化学计量聚合: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量聚合。 4. 开环聚合:环状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合物的聚合反应。 5. Ziegler-Natta引发剂:Zigler-Natta引发剂是一大类引发体系的统称,通常有两个组份构成:主 引发剂是Ⅳ~Ⅷ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共引发剂是Ⅰ~Ⅲ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6. 配位聚合: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手插入烷基—金属键中。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7. 定向聚合:任何聚合过程(包括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配位聚合)或任何聚合方法(如本体、悬浮、乳液和溶液等),只要它是经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定向聚合。定向聚 合等同于立构规整聚合。 二、选择题 1. 下列单体中哪一种最容易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 B ) A.CH2=CH2B.CH2=CHOCH3C.CH2=CHCl D.CH2=CHNO2 2.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B ) A.正碳离子盐B.有机碱金属C.质子酸D.Lewis酸 3. 四氢呋喃可以进行下列哪种聚合---------------------------------------------------------( C ) A.自由基聚合B.阴离子聚合C.阳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 4. 在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中,阴离子无终止的原因是(C ) A 阴离子本身比较稳定 B 阴离子无双基终止而是单基终止 C 从活性链上脱出负氢离子困难 D 活化能低,在低温下聚合 5. 合成聚合物的几种方法中,能获得最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是( A ) A 阴离子聚合 B 阳离子聚合 C 自由基聚合D自由基共聚合 6. 能引发苯乙烯阴离子活性聚合,并且聚合度等于两倍的动力学链长的是(D) A. BuLi B. AIBN C. AlCl3+H2O D. 萘+钠 7. 制备分子量分别较窄的聚苯乙烯,应该选择(B) A阳离子聚合B阴离子聚合反应C配位聚合反应D自由基聚合反应

第六章 专题地图word文字版

第六章专题地图 本章要点 掌握专题地图的定义、基本类型、构成要素及其基本特征。 掌握专题地图的十种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点值法、范围法、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动线法。 能使用上述专题地图表示方法进行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绘。 掌握地图集的定义。 第六章预习思考题 2学时 专题地图的定义与普通地图的定义有什么区别? 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相比有什么特征? 专题地图是如何分类的?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其相互关系如何? 定点符号法按其形状分为哪几种?它如何表示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特征? 线状要素用什么方法表示?其定义特点是什么?它如何表达质量特征?它有哪几种定位方式? 2学时 质底法是如何表示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的?编制的步骤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范围法?其特点是什么?其与质地法有哪些异同点? 什么是等值线法?它的用途是什么?等值线法的编制步骤是怎样的? 什么是定位图表法?其与定点符号法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点值法?布点的原则是什么? 2学时 什么是分级比值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其级别是如何划分的?其与质底法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分区统计图表法?它的特点是什么?其与定点符号法的异同点是什么?它与分级比值法是如何配合使用的? 动线法是如何表示专题要素移动的方向、运动路线、数量与质量的? 线状符号法和动线法有哪些区别? 表示方法配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表示方法是如何表达专题要素特征的? 什么是分级比值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其级别是如何划分的?其与质底法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分区统计图表法?它的特点是什么?其与定点符号法的异同点是什么? 第一节专题地图概述 一、专题地图定义和基本特征 1、定义 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域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人

离子型聚合

第六章离子型聚合 1.基本概念: 活性聚合(Living Polymerization):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化学计量聚合(Stoichiometric calculation Polymerization):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量聚合。 开环聚合(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环状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合物的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定向聚合活性聚合 开环聚合定向指数(立构规则度)立构规整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 2. 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单体、引发剂及引发反应 3. 各种连锁聚合反应的特点比较 4. 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反应机理特点 5. 影响离子聚合的因素 6. 离子聚合活性中心的的四种形态 7. 基本计算 1)阳离子聚合动力学 阳离子聚合动力学研究较自由基聚合困难,因为阳离子聚合体系总伴有共引发剂,使引发体系复杂化;离子对和(少量)自由离子并存,两者的影响难以分离;聚合速率极快,引发和增长几乎同步瞬时完成,数据重现性差;很难确定真正的终止反应,稳态假定不一定适用等。 为了建立速率方程,多选用低活性引发剂,如SnCl4进行研究,并选择向反离子转移作为(单分子)终止方式,终止前后引发剂浓度不变。得到聚合速率方程为 推导如下: 阳离子聚合机理为 链引发反应

链增长反应 向反离子转移终止 各步的速率方程如下 引发 增长 终止 式中 为所有增长离对的总浓度 K为引发剂、共引发剂配合平衡常数 ki、kp、kt分别为链引发、增长、终止反应的速率常数

第六章离子聚合

6 离子聚合 6.1 课程的知识要点 离子聚合基本原理;阴(阳)离子聚合的简单机理、引发剂;活性聚合的特点及应用、活性聚合的制备、遥爪聚合物;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的比较。 6.2 本章习题 1.下列单体选用哪一引发剂才能聚合?指出聚合机理类型。 2、用n-丁基锂引发100g苯乙烯聚合,丁基锂加入量恰好是500分子,如无终止,苯乙烯和丁基锂都耗尽,计算活性聚苯乙烯链的数均分子量。 3、将1.0×10-3mol萘纳溶于四氢呋喃中,然后迅速加入2.0mol苯乙烯,溶液的总体积为1L.假如单位立即混合均匀,发现2000内已有一半单体聚合,计算聚合2000s和4000s时的聚合度。 4、将苯乙烯加到萘纳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苯乙烯和萘纳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1×10-3 mol?L-1。在25℃下聚合5s,测得苯乙烯的浓度为1.73×10-3mol?L-1,试计算: a.增长速率常数 b. 引发速率 c. 10s的聚合速率 d. 10s的数均聚合度 5、将5g充分纯化和干燥的苯乙烯在50ml四氢呋喃中的溶液保持在-50℃.另将1.0g钠和 6.0g萘加入干燥的四氢呋喃中搅拌均匀,形成暗绿色萘纳溶液.将1.0ml 萘纳绿色溶液注入苯乙烯溶液中,立刻变成橘红色,数分钟后反应完全.加入数毫升甲醇急冷,颜色消失,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室温,聚合物析出,用甲醇洗涤,无其它副反应,试求聚苯乙烯的.如所有大分子同时开始增长和终止,则产物应为多少? 6、25℃时,在四氢呋喃中,以C 4H 9 Li作引发剂(0.005mol·L-1),1-乙烯基萘(0.75mol·L-1) 进行阴离子聚合,计算:a.平均聚合度;b.聚合度的数量分布和质量分布。

(完整word版)马原第六章 思维导图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6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圣西门 空想社会主义傅里叶社会科学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 欧文 空想发展为科学社会大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确立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激烈 理想到现实欧洲革命壮大无产阶级力量 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第二国际诞生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 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期 苏维埃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联模式苏联解体 新经济政策时期 从一国到多国欧洲、美洲、亚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为代表的共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革命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大以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 主要内容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最革命的阶级,肩负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目的 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合乎自然规律地利用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二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一般原则 如何正确把握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原因:各国生产力发展情况、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差异性;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如何探索从当时当地历史条件出发 充分吸收一切人类的文明成果

(完整word版)CorelDraw服装设计教程_第六章.服装的整体设计

第一节:牛仔裤 下面以牛仔裤为例,介绍牛仔裤的绘制方法(如下图) 牛仔裤的前幅 (1)先设置好单位和画图的比例:用鼠标双击标尺栏,弹出选项窗口,在单位栏里水平(Z):点击设置为厘米,为单位:在点击编辑比例(S):弹出绘图比例的窗口:在典型比例(T)设置为1:10的比例,在按确定,在回到选项窗口里:

(2)【绘制外筐】:利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矩形。同过【变换】对画筐的大小按钮,设置矩形的高度 为100CM;宽度为40CM;利用挑选工具选中矩形,通过【变换】对话筐的大小按钮,将矩形的高度设置为4CM:宽度改为28CM,单击【应用到在制】按钮,再制一个小矩形,按住Ctrl键,将取移动到大矩形的上方,同时也通过【辅助线设置】对话筐,设置相应的若干辅助线。(如下图)

(3)【在绘制裤身】:利用挑选工具,选中大小两个矩形,在单击排列(A)的工具栏,拉出子菜单工具栏,在用鼠标点击转换成曲线的图标,将其转换成曲线,在利用形状工具,通过点击,在 点击添加节点的工具添加节点,在大矩形的底边线添加脚口的宽度点和中线点,用鼠标按住中线点拖上裤档部位,在大矩形和小矩形的端点上加上两个节点,把大矩形往内移动,和小矩形的宽度对齐。利用 形状工具,在大矩型的左右两边的侧缝边,点击一个点,在用鼠标点击直线转换为曲线的工具,使之弯曲以符号人体曲线行状。(如下图)

(4)【修改腰围形状】:利用形状工具,单击小矩形的上下线的中点,在点击直线转换为曲线的工具,在用鼠标点击节点,向下拉出弯形的腰头形状,在利用手绘工具,绘出一条线,表示可以看出裤子后片的效果,和画出裤子前片的链环线。选中形状工具,在脚口直线中部点击一个点,在用鼠标点击直线转换为曲线的工具,向下弯曲使之具有立体感,(如下图)

第六章 离子聚合.doc

第六章离子聚合 思考题 6.1试从单体结构来解释丙烯腈和异丁烯离子聚合行为的差异,选用何种引发剂?丙烯酸、烯丙醇、丙烯酰胺、氯乙烯能否进行离子聚合,为什么? 答丙烯腈中氰基为吸电子基团,同时与双键形成丌-丌共轭,能使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减弱,有利于阴离子的进攻,并使所形成的碳阴离子的电子云密度分散而稳定,因此丙烯腈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进行阴离子聚合时,可选用碱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碱金属烷基化合物、碱金属烷氧化合物等作为引发剂。 异丁烯中两个甲基为推电子基团,能使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阳离子的进攻,并使所形成的碳阳离子的电子云密度分散而稳定,因此异丁烯能够进行阳离子聚合。进行阳离子聚合时,通常采用质子酸、lewis酸及其相应的共引发剂进行引发。 丙烯酸、烯丙醇、丙烯酰胺、氯乙烯不能进行离子聚合,因为没有强烈的推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 思考题6.2下列单体选用哪一引发剂才能聚合?指出聚合机理类型。 答苯乙烯三种机理均可,可以选用表中5种引发剂的任一种。 偏二腈乙烯,阴离子聚合,选用Na+萘或n-C4H9Li引发。 异丁烯,阳离子聚合,选用SnCl4+ H2O或BF3+H2O。 丁基乙烯基醚,阳离子聚合,选用SnCl4+ H2O或BF3+H2O。 CH2=C(CH3)CO2CH3,阴离子聚合和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选用Na+萘或n-C4H9Li 引发;自由基聚合选用(C6H5CO)2O2作引发剂。 思考题6.3下列引发剂可以引发哪些单体聚合?选择一种单体作代表,写出引发反应式。 (1)KNH2(2)A1C13+HCl (3)SnCl4+C2H5Cl (4)CH3ONa 答(1) KNH2是一类高活性的阴离子引发剂,可以引发大多数阴离子聚合的单体进行聚合。如引发苯乙烯进行聚合 (2) A1C13活性高,用微量水作共引发剂即可。A1C13+HCl配合时,C1-亲核性过强,易与阳离子共价终止,因此很少采用。 (3) SnCl4+C2H5Cl以引发异丁烯、乙烯基烷基醚及共轭烯烃进行阳离子聚合 (4) CH3ONa可以引发高活性和较高活性的单体进行阴离子聚合。高活性单体如硝基乙烯、偏二氰乙烯。较高活性单体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以及环氧烷烃(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的开环聚合。 思考题6.4在离子聚合中,活性种离子和反离子之间的结合可能有几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受哪些因素影响?不同形式对单体的聚合机理、活性和定向能力有何影响? 答离子聚合中,活性种离子近旁总伴有反离子。它们之间的结合,可以是共价键、离子对,乃至自由离子,彼此处于平衡之中。如下所示,结合形式和活性种的数量受溶剂性质、温度及反离子等因素的影响。 Bδ-Aδ+,?B-A+ ?B-║A+ ?B- + A+ 极化共价键紧密接触溶剂隔离自由离子

在word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在word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在word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在word2003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学会调整插入图片的大小。实现图文混排。教材先安排了文字的输入及文字格式的设置、排版。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图片的插入方法及图片格式的设置。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文字的输入及格式的设置还学会了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学生还没有掌握。但学生在平时经常接触图文混排的电子作品,对这样的作品很感兴趣,都很愿意学会这部分操作内容,学生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因此学会图文混排成为了必然。 三、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是一种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既有枯燥的理论知识又有学生感兴趣的操作内容。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感兴趣的任务驱动下逐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利用网络的优势,展示优秀的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学生自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其他学生作为小老师指出不足,提出改正建议。教师做为课堂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 掌握在work2003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能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文字环绕工具。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 图片的美与文字巧妙的结合,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美术学科的整合。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难点: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 六、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激趣,引出主题 首先,展示风景图片,同学们一定会被眼前美丽的风景所打动。此时,问道: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同学们想不想马上就到去看看呢?你们想不想让外面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更多的人知道呢?那么,今天我就让大家当一回设计师,用我们所学的Word软件为家乡旅游事业设计一份宣传单,让更多的人来我们的家乡旅游、投资,带动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好不好? 同学们的激情一下了被调动起来,使新知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环节: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同学们的激情被调动起来后,个个跃跃欲试,紧接着有一些同学会由喜悦转为疑惑:怎样为家系的旅游发展作宣传呢?

精品导学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滚动测试8 Word版缺答案

葫芦岛市八高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必修一)AB滚动测试卷(8)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A卷) 命题人: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 )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2.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形③畸形改变④酶活性降低⑤色素沉着 ⑥易分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⑧膜透性改变 A. ②④⑤⑦⑧ B. ①③⑥ C. ①②⑤⑦ D. ②④⑥⑧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①分裂间期②分裂前期③分裂中期④分裂后期⑤分裂末期 A.④②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④ 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 5.如右图所示能够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 A.甲→乙 B.乙→甲 C.甲→甲 D.乙→乙 6.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均可正常进行新陈代谢 7.下图是某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 (b)和DNA分子数(c)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

第六章 离子聚合

第六章离子聚合 一、名词解释 活性聚合(Living Polymerization):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阴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阴离子的聚合方法。 阳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阳离子的聚合方法。 二、问答题 1.试从单体,引发剂,聚合方法及反应的特点等方面对自由基,阴离子和阳离子聚合反应进行比较。

2.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能否出现自动加速效应?为什么? 解: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不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中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的原因是: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的粘度不断增大。当体系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双基终止受阻碍,因而k t 明显变小,链终止速度下降;但单体扩散速度几乎不受影响,K p 下降很小,链 增长速度变化不大,因此相对提高了聚合反应速度,出现了自动加速现象。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由于相同电贺互相排斥不存在双基终止,因此不会出现自动加速效应。 3.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活性中心离子和反离子之间的结合有几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存在形式和单体的反应能力如何? 解:在离子聚合中,活性中心正离子和反离子之间有以下几种结合方式: A A +A +A ++B - 共价键接触离子 对(紧对)溶剂分开的离子对(松对)自由离子 以上各种形式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形式和活性种的数量受溶剂性质,温度,及反离子等因素的影响。 溶剂的溶剂化能力越大,越有利于形成松对甚至自由离子;随着温度的降低,离解平衡常数(K 值)变大,因此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松对甚至自由离子;反离子的半径越大,越不易被溶剂化,所以一般在具有溶剂化能力的溶剂中随反离子半径的增大,形成松对和自由离子的可能性减小;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溶剂中,随反离子半径的增大,A +与B -之间的库仑引力减小,A +与B -之间的距离增大。 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的不同结合形式和单体的反应能力顺序如下: A ++B ->A +//B ->A + B - 共价键连接的A-B 一般无引发能力。 4.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解:因为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一般为碳阳离子。碳阳离子很活泼,极易发生重排和链转移反应。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421010---≈M C )比自由基聚合(541010---≈M C )大的多。为了减少链转移反应的发生,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所以阳离子反应一般需在低温下进行。 5.何为活性聚合物??为什么阴离子聚合可为活性聚合? 解:活性聚合物是指在链增长反应中,活性链直到单体全部耗尽仍保持活性的聚合物,再加入单体还可以继续引发聚合,聚合物的分子量继续增加。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带相同电荷的活性链离子不能发生双基终止;活性链负碳离子的反离子常为金属离子,而不是原子团,它一般不能夺取链中的某个原子或H +而终止;活性链通过脱去H +离子发生链终止又很困难,所以当体系中无引起链转移或链终止的杂质时,实际上是无终止聚合,即活性聚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