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明-暗挖施工做法及环境控制

地铁车站明-暗挖施工做法及环境控制
地铁车站明-暗挖施工做法及环境控制

地铁车站明\暗挖施工做法及环境控制探析摘要:本案例为纪实型案例,文章采用的案例分析方法是对比分析法。目前在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以及盖挖法等,各种施工方法各有优势和缺点,其中,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但是对施工场地的要求较高。暗挖法施工虽然施工风险相对较大,但其对施工场地要求简单。这两种施工工艺是城市地铁施工中最常用到的,现对明挖法、暗挖法在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适当的解决措施以做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铁,车站,明挖法,暗挖法

abstract: the case for documentary type case, this paper adopts case analysis method 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t present in the city subway station in common u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re wafa, type of method and cover wafa, etc,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 methods each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mong them, the ming wafa has the construction is simple, quick, economic, and security advantages, bu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higher. type of construction method although construction risk is opposite bigger, but its construction site requirement is simple. these two kind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n urban

[北京]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方案

[北京]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车站结构:三层三跨框架结构 车站总长:172.6米 施工方法:顶板纵向分幅盖挖逆作法施工 【内容节选】 护筒采用0.8?1.0cm 厚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内径比桩径大 100?150mm 护筒在 探明 地下无障碍物时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埋设,护筒,, 当出现断桩相象,采取调整桩间距,紧临断桩位置再补做一根桩,在开挖时,在 断桩位 置增设,, 钢管柱采用上下两端同时定位法固定。钢管柱下端定位主要依赖于自动定位器, 上端用 花篮螺栓调节定位。自动定位器,, 结合盖挖逆作钢管柱的结构特点,选择高位抛落无振捣法。其原理是利用混凝土 自管口 自由下落时所获得的重力加速度冲击能量,使混凝土挤密而无须振捣。其抛 落高度,, 当基坑开挖时顶板以下位置时,进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主要包括钢筋工程、模 板及支 架、防水工程、混凝土工程。在进行顶板,, 模板安装时,应从一端向另一侧顺序铺设,相邻两块模板的肋孔均用U 型卡卡紧, 卡紧方向应正反相间,不得按在同一方向。在结构拐 ,, 【内附图表】 I. 盖挖系统施工流程 2.格构柱立面图 3.格构柱基础配筋示意图 4.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标准 5.格构柱吊装允许偏差 6.加工成型的四角锚栓 7.加工成型的定位器 8.定位器安装示意图 9.钢管柱顶部定位示意图10.冠梁施工工艺流程 II. 冠梁配筋图 12.盖挖车站结构施工流程总图 13.盖挖逆作车站工序图 14.支护示意图 15.盖挖顶板断面图 16. 中层板地模施工工艺

200 L6?0 良200 TO 格构柱断面配筋 定位器安装示意图

地铁车站明挖顺作法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明挖顺作法 施工技术 ****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地铁车站主要施工工序流程 (1) 三地下连续墙施工 (2) 3.1 导墙制作 (3) 3.2 泥浆工艺 (5) 3.3 成槽施工 (6) 3.4 清底及接头处理 (8) 3.5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 (9) 3.6 水下砼浇注 (14) 3. 7 锁口管提拔 (15) 3. 8 质量控制及预防措施 (15) 四钻孔灌注桩 (18) 五高压旋喷桩 (18) 5.1 二重管旋喷桩工艺流程 (18) 5.2 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及技术要求 (19) 六井点降水 (20) 6.1 降水目的 (20) 6.2 基坑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20) 6.3 针对⑦层进行基坑抗突涌性验算 (21) 6.4 基坑稳定性分析 (21) 6.5 坑内疏干井设计 (22) 6.5.1 疏干井数量的确定 (22) 6.5.2 疏干井深度 (23) 6.5.3 降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和控制 (23) 6.5.4 管井构造 (24) 6.6 设计要求 (24) 6.7 成井施工 (25) 6.8 封井方案 (28) 6. 8.1 封井原则 (28) 6. 8.2 封井方案 (28) 七基坑开挖及支撑 (30) 7.1 基坑开挖 (30) 7.2 支撑体系 (32) 7.2.1 施工准备 (32) 7.2.2 钢支撑安装 (32) 7.2.3 支撑拆除: (34) 八内部结构 (35) 8.1 顺作法内部结构施工流程 (35) 8.1.1 底板施工 (35) 8.1.2 侧墙施工 (35) 8.1.3 中板施工 (36) 8.1.4 顶板施工 (36)

地铁车站出入口暗挖段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3号出入口暗挖段专项施工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2工区第一项目部

1.编制说明 (6) 1.1编制依据 (6) 1.2编制围 (7) 1.3编制原则 (7) 2.工程概况 (7) 2.1站址环境 (7) 2.2工程地质及水纹地质条件 (8) 2.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9) 2.4结构设计情况 (9) 2.4.1断面设计 (9) 2.4.2结构设计 (11) 2.5暗挖段管线情况及保护措施 (13) 2.6主要工程量 (14) 3.施工计划 (15) 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5)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6) 3.3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6) 3.4劳动力计划 (16) 3.5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7) 4.施工法与技术措施 (18) 4.1初期支护施工 (18) 4.1.1初期支护施工组织 (18) 4.1.2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 (19)

4.1.4隧道开挖 (21) 4.1.5钢格栅制作与安装 (24) 4.1.6喷射混凝土 (25) 4.1.7锁脚锚管注浆 (26) 4.1.8初期支护背后回填注浆 (26) 4.1.9初期支护施工重难点及控制措施 (26) 4.2防水施工 (27) 4.2.1防水层施工 (27) 4.2.2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28) 4.2.3特殊部位防水 (28) 4.3二次衬砌施工 (30) 4.3.1二次衬砌施工步序 (30) 4.3.2二次衬砌钢筋制作安装 (31) 4.3.3二次衬砌模板施工 (33) 4.3.4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35) 4.3.5二次回填注浆 (37) 4.3.6施工缝注浆 (39) 4.3.7中隔壁及临时仰拱拆除 (40) 4.4施工监测与测量 (40) 4.4.1施工监测 (40) 4.4.2施工测量 (42) 4.5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42)

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概述

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概述 目前国内外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盾构法等。主要阐述了修建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的原理、施工流程、优缺点,为我国各大城市修建地铁车站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还在增加、再加上机动车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为了改善交通环境,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兴建地下铁道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如最近几年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便兴建了大量的地下铁道。由于在城市中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将就城市地下铁道施工方法分别加以介绍。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面和地下障碍物、施丁设备、环保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明挖法 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是各国地下铁道施工的首选方法,在地面交通和环境允许的地

方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施工属于深基坑工程技术。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十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常被作为首选方案。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明挖法施工程序一般可以分为4大步:维护结构施工→内部土方开挖→工程结构施工→管线恢复及覆土,如图1。 上海地铁M8线黄兴路地铁车站位于上海市控江路、靖宇路交叉口东侧的控江路中心线下。该车站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长166.6m,标准段宽17.2m,南、北端头井宽21.4m。标准段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结构,端头井部分为双柱双跨结构,共有2个风井及3个出人口。车站主体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在标准段深26.8m.墙体厚0.6m。车站出人口、风井采用SMW桩作为基坑的维护结构。2盖挖法 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以逆作。 在城市繁忙地带修建地铁车站时,往往占用道路,影响交通当地铁车站设在主干道上,而交通不能中断,且需要确保一定交通流量要求时,可选用盖挖法。 2.1盖挖顺作法

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

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 摘要:文章对地铁施工中明挖车站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以后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地铁;明挖车站;施工 1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同时,城市聚集的人口也出现了逐年增多的情况,因此,就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地铁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地铁在运行过程中优势非常明显,其速度非常快,而且,载客量非常大,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非常小,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地铁是一个综合体,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对其设计、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和材料都要进行重视,同时对其施工的精度要格外注意。在地铁工程建设中,车站不仅仅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市政工程、过街通道以及地下商城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因此,在进行地铁车站建设的时候,通常在结构方面比较复杂,而且,其建设的规模也比较大,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施工质量,对施工的技术一定要进行很好的把握,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行的质量。 2地铁明挖法施工的特点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明挖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速度快以及施工作业面多的特点,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的工程造价以及施工的质量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明挖法是常用施工技术,因此,在很多的地铁施工中,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明挖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制约,这种方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场地要求比较严格,一定要保证施工场地够大,这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麻烦,因此,在施工条件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不能进行使用。在施工中,明挖法施工技术在建设空间方面非常大,很多的地铁站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不仅仅能够满足出行换乘站的需求,而且成为了人们休息和购物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3 地铁车站的明挖方法 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的开挖方法非常多,文章对几种比较常见的而且集中的开挖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以后的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3.1悬臂支护法开挖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将基坑围护结构插入到基坑的底部,接下来对基坑内的土地进行开掘,这种施工方法就是悬臂支护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开挖的结构处于悬臂状态,土体产生的压力依靠开挖面下的深度和本身的刚度来实现平衡,在开

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最新版】

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 本文就城市地下铁道施工方法分别加以介绍。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面和地下障碍物、施丁设备、环保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明挖法 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是各国地下铁道施工的首选方法,在地面交通和环境允许的地方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施工属于深基坑工程技术。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十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常被作为首选方案。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明挖法施工程序一般可以分为4大步:维护结构施工→内部土方开挖→工程结构施工→管线恢复及覆土。

上海地铁M8线黄兴路地铁车站位于上海市控江路、靖宇路交叉口东侧的控江路中心线下。该车站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长166.6m,标准段宽17.2m,南、北端头井宽21.4m.标准段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结构,端头井部分为双柱双跨结构,共有2个风井及3个出人口。车站主体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在标准段深26.8m.墙体厚0.6m.车站出人口、风井采用SMW桩作为基坑的维护结构。 2、盖挖法 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以逆作。 在城市繁忙地带修建地铁车站时,往往占用道路,影响交通当地铁车站设在主干道上,而交通不能中断,且需要确保一定交通流量要求时,可选用盖挖法。 2.1盖挖顺作法 盖挖顺作法是在地表作业完成挡土结构后,以定型的预制标准覆萧结构(包括纵、横梁和路面板)置于挡土结构上维持交通,往下反复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方案3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方案 依据车站设计图纸、所处位置的地质勘查报告及车站周边环境等,经综合分析故本车站深基坑开挖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钢支撑,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逆筑法。 1.地下连续墙施工 1.1施工概述 地下连续墙施工选用一套成槽设备,在膨润土泥浆护壁条件下成槽的成槽工艺;配一台履带吊和一台吊车进行钢筋笼和锁口管安装;采用导管顶升置换法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灌。 1.2施工流程 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如下: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1.3导墙施工 1.根据地下连续墙轴线定出导墙挖土位置,然后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修整相结合的方法开挖导墙,挖土标高由人工修整控制。在挖至标高后,如表土较好,且导墙外侧土壁能保持垂直自立,则以土壁代模,避免回填。如表土开挖后外侧土壁不能垂直自立,则外侧需设立模板,还应在导墙外侧利用粘土回填密实,以防成槽过程中地面水从导墙背后渗入槽内,引起槽段坍方。 2.导墙制作深度按照设计图纸确定,成倒L型,插入老土,其底部须筑于坚实的土面上,不得以杂填土为地基。若遇暗浜土及障碍物,原则上应挖除,并加深至老土。 3.导墙分段施工时其水平钢筋必须预留足够的长度与下段施工的水平筋搭接,使之能成为一体。导墙在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墙间支撑,支撑按每1.5米设上下两道原则布置,采用80*80mm木方或回填土,以增强其稳定性。 4.导墙施工过程中应严密注意附近地下管线,对分布在地连墙轮廓线位置的已知地下管线应加强保护措施,先利用挖机开挖,待挖至离管线标高50㎝时再采用人工继续开挖,然后临迁至指定地点。 5.导墙施工接头应与地下连续墙接头位置错开。沟槽开挖时,为确保土壁稳定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区段附近的堆载,不允许车辆在上面行驶和碰撞。 6.导墙施工时必须特别注意导墙的内孔尺寸,严防砼浇筑时涨模造成槽宽减小,进而妨碍抓斗挖槽。 7.导墙采用┑形,倒挂于原地面上,内侧墙面应垂直,净距为墙厚增加50 mm,平面位置的容许偏差为±10mm,墙面不平整度小于3mm。 8.导墙施工结束后,即在导墙顶面上画出分幅线,用红漆标明单元槽段的编号;同时测出每幅墙顶标高,标注在施工图上,以备有据可查。同时还应经常观察导墙的间距、整体位移、沉降,并作好记录,成槽前做好复测工作。

某地铁车站出入口暗挖施工方案

某地铁车站出入口暗挖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况 (2) 2.2工程地质概况 (6) 2.3水文地质概况 (6) 2.4暗挖隧道周边管线情况 (6) 3.施工准备及施工安排 (7) 3.1施工准备 (7) 3.2施工安排 (7) 3.3施工计划 (8) 4.施工方案 (8) 4.1进洞施工 (8) 4.2暗挖隧道初支施工 (12) 4.3施工测量、监测 (15) 暗挖隧道监测点布置图 (18) 5.施工重难点及加强措施 (18) 5.1加强地层加固 (18) 5.2路面保护 (18) 5.3其他加强措施 (19) 6.应对突发事故的措施 (19) 7.质量保证措施 (20) 8.安全保证措施 (22) 8.1施工安全制度 (22) 8.2主要安全措施 (22) 9.环境保护措施 (24)

某地铁车站出入口暗挖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和相关技术标准; 2.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工程某车站出入口结构设计图纸; 3.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工程某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图纸; 4.国家及北京市关于地铁施工的其他相关规定和标准; 5.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计划; 6.我公司现阶段的施工能力及以往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共设五个出入口,其中西南1号出入口、东南2号出入口设置在北辰路辅路边绿化带内,西北、东北3号、4号出入口预留,车站北端顶板设置5号出入口;1、2号出入口分别穿过北辰路西、东主路、辅路,埋深浅、主路上交通量大,且北辰路下南北向市政管线较多,对施工影响大。 1、2号出入口在北辰路下方部分为暗挖结构,1号出入口暗挖隧道长70.1m,2号出入口暗挖隧道长68.6m。覆土厚度4m左右,为超浅埋隧道。结构断面形式如图所示,结构形式主要为单跨单层拱顶直墙结构,开挖断面尺寸7.66*6.0m,采用CRD法施工;过管线部分为平顶直墙结构,开挖断面尺寸7.66*5.1(4.9)m,采用CD法施工。

某地铁车站风井及风道施工方案_secret

某地铁车站 风井及风道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一、工程概况 1、车站风井及风道工程概况 1)车站风井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南北端各设置一处风井,位于车站西南和东北角,两处风井兼做暗挖车站施工时的施工竖井。西南风井的中心里程为K6+007,东北风井的中心里程为K6+182。风井断面形式为矩形,净空尺寸为12m ×4.6m,开挖尺寸为13.7m×6.3m.西南风井深度26.5m,东北风井深度 24.8m。 2)车站风道工程概况 西南风道与车站正洞相交里程为K5+984.14,风道中线与正洞中线交角为52°5′33″,总长为47.808m;东北风道与车站正洞相交里程为K6+154.24,风道中线与正洞中线交角为52°37′16″,总长为54.300m;风道结构为马蹄形双层拱型结构,净宽10m,净高10.8米,以3‰的坡度向车站正洞下坡。 2.主要建筑材料和工程数量 1)主要建筑材料 (1)混凝土:初期支护采用C20早强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0级。 (2)钢筋:HPB—235 , HRB—335 (3)钢材:采用A3钢

(4)防水材料:采用膨润土防水毯、止水条、钢边橡胶止水带等。 (5)混凝土优先采用双掺技术(掺高效减水剂、加优质粉煤灰)。 (6)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7)混凝土选用低碱性骨料;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3.0kg/m 3。 2)主要工程数量 (1) 某地铁车站风井主要工程数量见“风井主要工程数量表”。 (2)车站西南风道靠近风井一端13.500m 长的一段和东北风道靠近风井一端16.980m 长的一段的主要工程数量见“风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风井主要工程数量表

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梁拱施工方案

车站中洞纵剖面图 车站中洞横断面图 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梁拱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全长180m ,车站为三拱两柱双层结构形式,上层为站厅层,下层为站台层。车站主体宽21.87m ,高14.933m 施工采用中洞法暗挖施工。施工顺序简单概括为:先施工中洞初期支护,中洞初期支护贯通以后,施做中洞二衬结构,中洞的施工整体完成后,再对中洞两侧的边洞的进行开挖初支及二衬施工,施工时完成边洞与中洞的结构连接。即将一个整体的大断面结构分成三个小断面结构,三个小断面结构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大断面结构。 中洞二衬及体系转换方法 中洞二衬结构施工包括:底纵梁及底板、钢管柱、中纵梁及站厅板、顶芯梁及顶拱等结构的施工。本次二衬结构施工范围为:中洞两端两对钢管柱之间的所有主体二衬结构,所施工的各部位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拆除中洞中隔壁初支混凝土时,要逐渐拆除,及时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是否继续增大拆除初支的长度,若监测数据满足安全值要求,便逐渐扩大拆除长度并继续监测,直至拆除长度达到方案要求。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初支拆除期间,各种监测数据一直在安全范围以内。 在中洞二衬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优缺点,为以后的施工积累数据。 方案一: 中洞二衬结构施工顺序:底纵梁分段仰拱施工→钢管柱底节施工→中纵梁与分段站厅板施工→钢管柱顶节施工→顶芯梁施工→顶拱施工→剩余站厅板施工→剩余仰拱施工。

①底纵梁仰拱施工 底纵梁和部分仰拱施工同时进行,施工时跳槽拆除初支、跳槽施工二衬。每次施工底纵梁长度18m 、底板长度为9m 。施工时考虑到中洞初支中隔壁为型钢支撑,所以在拆除初支支撑时,型钢支撑每隔1m 预留30cm 到底板二衬混凝土面以下,待底板二衬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施作剩余部位的底纵梁,底板不做以使该部位的中隔壁保持原状。该步施工时,须作好监控量测工作,并根据现场监测的数值确定施工工序。 ②中纵梁站厅板板、顶芯梁中拱的施工 底板底纵梁二衬完成后,安装站台层钢管柱并浇筑钢管柱混凝土,施工中纵梁与局部站厅板,使中纵梁、站厅板与钢管柱纵向形成框架结构。中纵梁每节施工长度为18m ,站厅板每节施工长度为6m ,两者间的关系是:每施工18m 中纵梁,同时施工6m 站厅板联接左右侧中纵梁,使中纵梁与站厅板形成框架结构,增加稳定性。未施工的12m 站厅板部位的中隔壁初支混凝土不破除,保持初支结构的整体性。如图3: 图3 站厅板施工断面图 站厅板隔12米浇筑6米 中纵梁 Ⅰ-Ⅰ剖面图 Ⅰ Ⅰ 站厅板二次衬砌 中隔壁初期支护 站厅板二次衬砌 中隔壁初期支护 车站中洞站厅层二衬平面图 图3-10

地铁车站及明挖施工技术试题

地铁车站及明挖施工技术试题 (含选择题125道,填空题40道,简答题15道) 一、选择题:(共125题) 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该工程项目的(A)负责编制。 A 项目经理 B 项目总工程师 C 项目工程部长 2、为了更好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合理部署施工队伍,安排各种资源投入时间及选择施工方法,首选要做好( B) 工作。 A 项目管理交底 B 施工调查 C 图纸审核 3、为加强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B )。 A 三检制度 B 内部旁站监理制度 C 抽查制度 4、施工过程不合格的标识一般不能由(C)等记录来实现。 A 进货检验 B 测试记录 C 质量评定表 5、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是(B)。 A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B 施工方案的确定 C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6、购入的计量器具应是具有经计量确认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的产品,应有检验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和(C)标志。 A 计量检测认证 B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C 计量认证 7、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当气温低于(C)度时,应覆盖保温,不得洒水。 A 0 B 3 C 5

8、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逾(B)个月时,必须再次进行强度试验。 A 6 B 3 C 2 9、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采取控温措施,保证表面和内部温差不宜超过(C)度。 A 10 B 15 C 25 10、基坑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轮廓线应采用有效的( C )手段进行控制。 A 开挖 B 支护 C 测量 11、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可分块进行浇筑,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小于( B )平方米。 A 30 B 50 C 80 12、常用模板设计需要考虑设计荷载和(B)。 A 模板刚度 B 计算荷载 C 预拱度 13、在计算支架或拱架的强度和刚度时,除了考虑在支架或拱架的设计荷载外,还应计入(B)。 A 风力 B 温度变化力 C 冲击力 14、墩台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B)mm。 A 0.1 B 0.2 C 0.3 15、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不宜使用( A )进行测量。 A GPS B 全站仪 C

4.暗挖地铁车站案例

暗挖地铁车站案例一 北京地铁劲松车站 一、工程概况 劲松站位于东三环与大郊亭路相交的十字路口东侧辅路下,跨路口设臵,呈南北走向,从北向南按2‰下坡设臵,线间距15m,为双柱三联拱双层岛式暗挖车站。车站与规划地铁M7线形成“十字形”换乘。车站结构长190m,共设4个出入口,两座风道。车站主体结构及风道采用柱洞逆筑法施工,出入口采用暗挖台阶法施工。车站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车站总平面图 车站通过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层、粘土层、粉细砂、中粗砂、细砂和粉质粘土,车站拱部结构位于粉细砂层,中板以下结构位于粉土⑥2层和粉质粘土⑥层。车站所处位臵地下水丰富,第一层上层滞水在结构顶部,水量不大。第二层潜水在上层导洞的拱脚位臵,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粉细砂层,透水性好,水量较大。第三层层间潜水赋存于粉土⑥2层,该层水分布在车站的中下部,疏干难度大,对施工影响很大。车站各部位所处地层如图2所示。 图2 劲松车站结构及地质横断面图

工程重点及难点:(1)车站结构形式复杂,独立及组合构件对结构设计要求高;(2)地面建(构)筑物多、地下管线多、沉降要求高;(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差、拱部开挖支护风险大;(4)施工工序繁多,施工难度大。 二、车站结构设计 (一)车站横断面设计 (1)内轮廓制定 内轮廓设计时考虑以下因素:①横断面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本站最终选用柱洞逆筑法施工,为配合钻孔桩施工需要,采用直墙带拱结构断面形式。②根据车站跨度及埋深条件,对单跨两层大断面、双跨两层联拱、三跨两层联拱等几种内轮廓形式进行了比较,因单跨两层大断面施工难度极大,并且,目前国内在类似地层中尚无成功的先例。双跨两层联拱断面施工风险大,工序转换多,废弃工程量大,且楼梯及设备、管理用房布臵不便。三联拱断面形式是使用功能较好的断面形式,断面利用率高,在国内外,尤其是北京地铁中已有成功实例。由于两柱的减跨作用,使得单跨的跨度不超过8m,安全性高,风险小,且对防水较弱的联拱的相交凹槽采用注浆回填的方法进行堵水可达到理想效果,综合比较后最终采用三联拱断面形式。③除了设臵临时支顶措施外,在拱部内轮廓设计中考虑柱两侧拱型的严格对称以及三联拱力学的平衡,避免因水平应力的不均衡引起结构位移而造成初支结构不稳定。 (2)断面结构检算 断面结构参数是在对车站结构进行检算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类比后综合确定的。结构检算采用“荷载- 结构”模型,按确定的施工方法分别计算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结构受力状况。通过分析,确定车站结构施工中的三个阶段并据此确定结构断面参数。 第一阶段:站厅层开挖至中板附近,未施作中板,天梁与侧墙边桩之间及两天梁之间设臵临时斜撑或横撑,将边桩冠梁及天梁视为固定支座,主要荷载由拱部初支承担,检算初支的承载能力。如图3所示。

地铁车站内部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1.3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2) 3施工部署 (3) 3.1工程总体目标 (3) 3.2施工总体部署 (3) 3.3施工组织管理 (3) 3.4工期保证措施 (4) 4施工分块及施工顺序、工艺流程 (5) 4.1施工分块 (5) 4.2施工顺序 (6) 4.3施工流程 (6) 5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7) 5.1钢筋施工 (7) 5.1.1普通钢筋施工 (7) 5.1.2钢筋植筋施工 (7) 5.1.2.1工艺流程 (7) 5.1.2.2注重事项 (9) 5.2模板施工 (9) 5.3混凝土施工 (10) 5.3.1 砼施工技术措施 (10) 5.3.2 施工缝缝面处理 (11) 5.4预埋件及预埋留孔 (11) 5.5支架施工 (11) 5.5.1 支架搭设 (11) 5.5.1.1模板支架搭设型式 (11) 5.5.1.2支架材料及构件的选用 (12) 5.5.1.3 支架搭设流程 (12) 5.5.1.4 支架搭设与拆除 (13) 5.5.2轨顶风道支架体系设计验算 (15) 6质量保证措施 (16) 6.1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6.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6.3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17) 6.4支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18)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内部结构主要施工图纸表表1.1-1 图纸名称图号出图日期×××××车站主体建筑KMDT1.SS.131-JZ-01 2010年5月 ×××××车站主体结构KMDT1.SS.131-JG-02 2010年1月 ×××××车站附属结构KMDT1.SS.131-JG-03 2010年5月 ×××××车站内部结构KMDT1.SS.131-JG-05 2011年6月 2、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8)《钢筋混凝土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0)《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3、业主、设计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4、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 1.2编制范围 本次施工为×××××内部结构土建工程,包括轨顶风道、站台板及站厅层、站台层的楼梯钢筋、混凝土、预留孔洞、预埋件处理等施工。 1.3编制原则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工艺简述(80页)

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工艺 简述 北京****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地铁车站施工常用工艺 .................................. - 1 - 1.1地铁车站简介 ............................................ - 1 - 1.2地铁车站施工常用工法 .................................... - 3 - 1.2.1明挖法............................................. - 4 - 1.2.2 盖挖法 ............................................ - 4 - 1.2.3 浅埋暗挖法 ........................................ - 6 - 1.2.4几种主要工法的比较................................. - 8 - 第二部分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工艺 ................................ - 9 - 2.1明挖法施工概述 .......................................... - 9 - 2.1.1明挖法的特点....................................... - 9 - 2.1.2支护结构形式...................................... - 10 - 2.1.3施工工艺流程...................................... - 10 - 2.2支护结构施工 ........................................... - 10 - 2.2.1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施工............................. - 11 - 2.2.2钻孔灌注桩+土层锚杆............................... - 24 - 2.2.3土钉墙支护........................................ - 29 - 2.3车站主体防水施工 ....................................... - 36 - 2.3.1防水工程基本概念.................................. - 36 - 2.3.2防水施工.......................................... - 36 - 2.4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 - 50 - 2.4.1施工工艺流程...................................... - 50 - 2.4.2结构施工的准备.................................... - 51 - 2.4.3结构施工方法...................................... - 52 - 2.4.4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 56 - 第三部分监测方案 ............................................. - 72 - 3.1监测目的 ............................................... - 72 - 3.2监测项目 ............................................... - 73 - 3.3检测实施方案 ........................................... - 73 - 3.4监控标准及资料 ......................................... - 77 -

6-1(地铁车站及区间暗挖工程)项目管理考试题库

6-1(地铁车站及区间暗挖工程)项目管理考试题库 (含单项选择题101题、填空题39题、简答题14题) 一、选择题(共101题) 1、地下工程选择施工方法应根据( C ) A.隧道长度 B.工期要求 C.地质条件 2、现行规范中明确深度超过 C 的基坑称为深基坑,需要另外设计基坑围护方案。 A 2m B 3m C 5m 3、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 C) A.初期支护完成1.5个月后 B.初期支护完成后 C.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4、喷射混凝土因质量问题,不需凿除喷层重喷的是( C ) A.喷层有空响 B.喷层有裂缝 C.露筋 5、整体式衬砌施工设置沉降缝的位置不应该是(C) A.对衬砌有不良影响的软硬岩分界处 B.II-I类围岩洞0.50m范围内 C.IV-VI类围岩分界处 6、监控量测应达到的目的是(A ) A.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B.充实竣工资料 C.积累资料 7、下列哪项不是PVC塑料防水板焊接要点(C) A、搭接宽度10cm B、两侧焊缝宽2.5cm C、铺设后立即焊接 8、在全断面开挖时机械通风风速(B)

A.不小于0.5m/s B.不小于0.15m/s C.不大于4m/s 9、下列哪项不是稳定开挖面、防止地表地层下沉的辅助施工方法(A) A.超前小导管 B.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 C.管棚钢架超前支护 10、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边墙马口开挖应(C) A.左右边墙马口应同时开挖 B.同一侧的马口宜跳段开挖 C.左、右边墙马口应交错开挖,不得对开 11、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下列叙述正确有( C) A.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空隙,由于对隧道结构影响不大,为了节约成本可不填 B.泵砼浇注二衬时,可先从一边浇注完后再浇注另一边 C.二次衬砌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已铺设的防水层有无破损,并同时清除防水层表面粉尘和洒水润湿 12、某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支撑+双层钢筋网+系统锚杆支护体系,下列施工方法正确(B ) A.架立格栅钢支撑挂好双层钢筋网再喷射砼 B.架立格栅钢支撑挂第一层钢筋网喷射砼再挂第二层钢筋网喷射砼 C.喷射砼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拱后墙,自上而下地进行喷射 13、隧道通过松散地层施工,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时常用的手段(A ) A、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 B、强爆破,弱支护 C、全断面开挖

深圳地铁车站出入口施工方案

深圳地铁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明、暗挖通道) 一、通道施工 通道出入口斜坡段采用明挖施工,钻机施工钻孔桩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尽量使用挖掘机开挖,剩余部分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卷扬机提升架牵引外运;通道出入口暗挖段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土方运至站厅层后卷扬机提到地面外运;二衬采用简易衬砌台架立模,泵送商品混凝土入模,机械捣固。 1、通道明挖段施工 (1)、通道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 钻孔桩均采用回旋钻机正循环钻孔,连续成桩的方法施工,钢筋笼在地面加工好,利用钻机吊入孔内,清孔后水下灌筑混凝土成桩。钻孔桩工艺流程图如下: ⑤、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钢筋的制作在就近的场地上进行,采用焊接制作,先用主筋与内加强箍点焊形成笼架,然后安装外箍筋,外箍筋也须与主筋焊牢。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用汽吊或钻机吊放入孔内。 ⑥、灌注水下混凝土: 施工准备:①用铁皮制作一个能容0.8立方米以上的储料槽(漏斗);②检查钢导管的强度,钢导管必须作水密和涨裂实验;③检查球塞是否能顺利通过钢导管,球塞直径比钢导管内径小1~2厘米;④钢导管和套管的提升采用钻机提升。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一经开始必须连续不断

的进行并不得中断。 开始灌注前的准备工作:①仔细调整下料钢导管的高度,导管底至桩基底面的距离为导管内径加10厘米左右,使球塞能顺利从管底排出。②悬吊于储料槽(漏斗)颈口处的球塞必须用绳子或铁丝缚牢,开始灌注前在漏斗内装满混凝土,漏斗的最下面与球塞接触的第一盘拌合物应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不可有石子混入,以防石子卡球造成事故。③商品混凝土的准备量为能灌注整根桩的混凝土量。 灌注混凝土:①开始灌注混凝土时,用快刀将绳子砍断或用钳子将铁丝剪断,同时开动振动器。当储料槽(漏斗)内混凝土开始下降时,立即向储料槽(漏斗)源源不断地输送混凝土。当球塞顺利地通过导管并确认已排出导管时,可将导管下降20厘米,使导管下混凝土尽快扩散和升高,可靠的埋住导管底。②灌注混凝土过程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高度,推算钢导管埋入混凝土的高度。随灌随提升和拆除钢导管。灌注过程中要确保导管插入深度不小于1米,但也不能过深。上提的原则是少提、勤提。 混凝土的灌注须高出设计高度50厘米,以保证桩顶砼质量。待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先拆除钢导管然后紧跟着拔出套管。 ⑦、冠梁的施工: 人工清除冠梁位置及其外缘50厘米范围内泥土,清除深度为冠梁底以下5厘米;凿除桩头超出设计高度内的混凝土及浮浆,调直桩头预埋钢筋,并在桩两侧作5厘米厚,10厘米宽的砂浆垫层。 冠梁钢筋在制作场地进行制作、配筋,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绑扎。冠梁混凝土模型采用δ=2cm厚的胶合板,外背小方条和方木,内拉外撑的加固方法。冠梁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直接放入槽,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2)、通道出入口明挖段土方开挖及结构施工方案 ①、通道出入口明挖段土方开挖 土方尽量采用机械开挖,剩余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卷扬机提升架配提升斗起吊出土,手推车运至基坑旁临时屯土场,随开挖架设钢支撑,并注意开挖过程中对钢支撑的保护。机械开挖至基底0.2~0.3m 时,采用人工捡底,避免扰动基底而影响其稳定性。基坑开挖过程中作好排水,由于未作专门降水,采用超前挖设集水深井进行基坑超前降水,将基坑内积水引排至集水井中用抽水机抽排至基坑外,经沉淀合格后排放到城市地下排水管道中。钢支撑采用基坑外拼装,汽车吊车起吊整根安装。 ②、通道出入口明挖段结构施工 通道出入口明挖段均为一层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结构竖向分两部分施工,即结构底板为一施工部分,结构侧墙及顶板为另一施工部分,通道结构施工顺序详见图: 明挖段通道结构施工顺序图 通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力。 ,以保证外露面质量。

浅谈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浅谈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地铁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近十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纷纷兴起了建造地铁的热潮。而建造地铁车站,大都采用明挖施工形式。本文以大连地铁南关岭车站明挖施工为例,简述明挖地铁车站施工工艺。 关键词:地铁施工,明挖法,结构 一、工程概况 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204标段包括姚家站、南关岭站、姚家站-南关岭站区间。全长1.9km,其中南关岭车站为地下二层结构,站台宽度2*14m+12m,车站主体长度708.8m,宽64.9m。车站基坑深度8m~19m,建筑面积约79200平米,共设置6个人员出入口5个疏散口,3组风亭,均采用明挖施工。 二、主体结构施工流程 1)主体结构施工分段 南关岭站,分为站前段、站后段和车站主体等五个部分进行施工,主体施工分段进行,每段长度根据设计情况初步确定为20米左右,共12节段。每节段的施工时间为25天,考虑到各阶段的搭接施工时间,节段施工按20天计算,南关岭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的原则施工,施工分段的原则是施工缝位于两个中间柱跨距的1/4~1/3处,并结合其它因素一并考虑。 2)施工前准备工作 (1)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仔细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2)掌握车站结构浇筑和支撑拆除的要求及操作程序,对侧墙、中(顶)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3)对内部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4)垫层浇筑前,认真做好接地网等的施工。 三、钢筋施工 3.1钢筋加工制作 (1)钢筋必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 (2)钢筋进场时分批抽样物理力学试验。使用中发生异常(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要补充化学成份分析试验。 (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保持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4)钢筋的弯钩或弯折按国标GB规定执行。 3.2钢筋焊接 (1)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2)焊接成型时,焊接处封锁水锈、油渍等。焊接后在焊接处无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必须校直或切除。 (3)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4)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采用焊接。 普通砼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和轻骨料砼中直径大于20mm的I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mm的Ⅱ、Ⅲ级钢筋的接头,均采用焊接。 3.3钢筋绑扎与安装 (1)所配置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探讨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要点

探讨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7-07-10T16:40:47.1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作者:杨朝云[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非常快,由于地铁速度快、载客量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摘要: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非常快,由于地铁速度快、载客量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地铁车站施工是地铁的基础建设内容,其不仅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地下商城、过街通道和市政工程的综合多功能建设,具有结构复杂、建设规模较大的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一定要明确把握其施工技术。车站明挖施工技术是地铁车站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之一, 主要通过先挖开地面完成车站的主体结构,再回填基坑,最后恢复地面的方法完成地铁车站的建设。 关键词:地铁车站;明挖法;工程施工引言 明挖法就是指在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先将地铁车站部位的岩体全部挖除,然后在进行车站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的施工,之后对施工区域进行回填的施工作业方法。明挖法相比于其他施工作业方法具有施工作业技术简单、施工进度快、经济安全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在城市地铁车站的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隧道工程施工工序较多,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石方开挖、结构施工以及防水工程施工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施工或者后期投入使用阶段出现安全隐患。因此,结合明挖工程施工技术特点,合理的制定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已经成明挖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这对于提高地铁工程建设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1地下连续墙施工 1.1导墙施工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一般要先施工导墙,并以导墙作为控制地下连续墙各项技术指标的基准。导墙主要是起着支护槽口土体、承受地面荷载以及稳定泥浆液面的作用。现阶段在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作业中,导墙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取分段施工的作业方式,分段长度一般为30~50m左右控制,具体施工工序为首先对施工作业场地进行平整,并完成作业测量定位,之后进行挖槽完成钢筋绑扎以及模板的支立,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即可拆除模板。导向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是控制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内外导墙间距误差、导墙内墙面垂直度、导墙内墙面平整度以及导墙项面平整度等指标的控制。 1.2泥浆的制备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泥浆主要是在挖槽施工中起到护壁的作用,对于泥浆施工质量主要是控制泥浆的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对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以及PH值等指标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泥浆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1.3成槽施工 对于地下连续墙槽段的划分,应该按照设计图纸的划分进行施工作业,但是在转角位置应该综合考虑成槽机开口宽度以及入岩施工要求。成槽施工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最为关键的工序,现阶段在车站明挖施工作业中一般使用抓斗成槽施工工艺,在施工方法上一般采用跳槽法的施工工艺,按照槽段长度与成槽机开口宽度,明确首开幅和闭合幅,确保成槽机切土时两侧邻界条件的均衡性,保证槽壁垂直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成槽后以超声波检测仪检查成槽质量,重点确保墙面垂直度、槽深、槽宽、槽段长度以及墙顶中心线等进行控制。之后利用导管采取泵吸反循环进行二次清底并不断置换泥浆,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1.4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 对于钢筋笼的使用,为了缩短施工工序,可以采取整体制作、整体吊装入槽的施工工艺。在施工作业前,应该对钢筋笼的主筋间距、水平筋测距、钢筋网长度宽度等指标进行控制。钢筋笼的吊装应该采取平吊的施工作业方式。在钢筋笼吊装完成后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严禁强行冲击入槽,在吊装结束之后。 1.5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前必须对灌注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经检查,重点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初凝时问以及终凝时间等指标控制,采取分层浇筑的施工作业方式,并及时的振捣密实。 2冠梁施工 冠梁施工的目的是将地下连续墙连接成一个密闭的整体框架,是连接作用非常强的环节,在施工中,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第一,混凝土的凿除。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必然会产生多余的泥浆,在施工后,要及时清除顶部的泥浆,同时在混凝土终凝并达到施工要求后,及时将地下连续墙超灌部分的混凝土进行凿除,以防其影响后续的施工。第二,土方开挖。在冠梁施工中,土方开挖工作应保留基坑外侧的导墙,同时将基坑内侧的导墙破除掉,可以用破碎锤或是风镐等工具,然后通过挖掘机从内侧开始进行挖掘。第三,钢筋的绑扎和支模。对于冠梁钢筋的绑扎,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集中加工法进行现场绑扎,以保证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在绑扎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支模,使体系更加牢固。 3土石方工程施工 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在整个地铁施工中的作用十分重大,若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则会引起许多麻烦,因此,在地铁车站的土石方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施工方法是由两侧向中间开挖的方式。在开挖时应根据钢支撑来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挖一层土就设置一层钢支撑,这样能够使其安全性有效提升。在土石方工程开挖之前,一般要先完成降水设施的施工工作。按照设计规定的标高,在逐步开挖至标高以上约0.2米左右时停止机械挖掘,采用人工挖掘至设计规定的标高,在达到标高后,即开始展开接地网工作,同时要完成底板垫层等相关工作。 在土石方开挖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在施工过程中若是遇到岩石,则可以先利用机械以及相关工具等对岩石结构进行破坏,使其破碎,然后利用挖土机将破碎的岩石吊至地面;在施工中,对于出入口通道、风道等位置的施工,由于这些地方相对较窄,所以其可以采取由内向外开挖的形式,同时利用多配支撑来减缓部分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多配支撑的施工方式,即在设计好的钢支撑的位置上方,在一定高度上先装一道临时的钢支撑,因为是临时的,所以其可以在使用后及时撤出,这样既能够保障相关机械工作的高度,同时也能对周围的围护结构进行保护。 4主体结构以及防水工程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