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03-04T16:18:33.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作者:苏秋彦

[导读] 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在治疗之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大的降低,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应用。广西合浦县中医医院,广西北海 536199

摘要:目的:探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接收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患者的血浆浓度,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血浆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浆浓度下降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在治疗之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大的降低,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风后眩晕;小柴胡汤加碱治疗;实际效果

中风是目前临床治疗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眩晕是中风后的主要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说患者必须要及时的接受治疗。眩晕的主要临床病症就是自身出现旋转的现象,眼前发黑,并且患者很难站立[1]。患者在出现眩晕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病症就会逐渐的消失,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若是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就属于重症眩晕者。本次实验主要是采用小柴胡汤加碱来进行治疗,以下就是具体的实验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接收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实验组中共有2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4~6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6±3.1)岁[2];对照组中共有18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5~7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3±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医院均会给予患者常规性的检查,随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碱进行治疗。小柴胡汤加碱的主要成分有柴胡,炙甘草人参以及半夏等,这是最主要的成分。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适时的改善小柴胡汤加碱的主要成分,若是患者出现痰浊的症状时,便可在小柴胡汤中加入一些茯苓以及白术和陈皮[3]。患者在服用小柴胡汤加碱时,必须要持续的接受治疗,否则的话实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一旦患者的眩晕感消失的话,就可以立即停止用药,若是过多的服用小柴胡汤加碱,不仅不会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更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3评价指标

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患者的血浆浓度,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可以划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主要是使用SPSS21 .0软件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使用%来进行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所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血浆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浆浓度下降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4%,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实验组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对治疗方式非常满意、12例患者对治疗方式基本满意、2例患者对治疗方式不满意,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为96.1%;对照组患者中共有18例患者对治疗方式非常满意,11例患者对治疗方式基本满意,5例患者对治疗方式不满意,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为85.2%,根据两组患者数据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

3讨论

眩晕是目前临床治疗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眩晕多见于老年人群中,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所以老年人脑组织常常会出现缺血以及缺氧的现象,这就是常见的眩晕。

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在治疗之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较高,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应用[9]。4参考文献

[1]郭伟霞.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50-52.

眩晕中医辨治进展

第15卷第7期V01.15No.7 中莲药导敏 GuidingJournal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2009年7月 July.2009 蔗★喃:带●靠渤 {新‘善;视’誊;点j 眩n晕、中?医一辨t治进展 李志,指导:张崇泉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师承博士学位班,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及从脏腑论治(肝、肾、脾、胃、肺)眩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辨证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1眩晕;中医辨治 【中图分类号】11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09)07-0090-03 ProgressintheTreatmentofVertigo 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L/Zhi,Director.ZHANGCong-quan TheAt嚣IiatedHospitalofHunanProvineial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angsha,C由i玎&410006【Abstract]Itwassummarizedthattheprogressonetiologicalfactorsandpathogenesisofvertigo,treatmentfromfiveviscerabasedonrecentfiveyearsliteratures.Thatsuppliedsomethinkingwayandmethodforthetreatmentofvertigo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Keywords】Vertigo;Treatment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按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11指出:“眩晕是l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多种疾病。凡梅尼埃病。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节(指眩晕)有关内容辨证论治。”2003年4月全国(重庆)眩晕会议将眩晕分为耳性眩晕,前庭神经性眩晕,脑性眩晕和颈性眩晕4大类。其中以梅尼埃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等为最常见诱因1wI。现就近年来中医辨治眩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的研究 袁静14I等总结了肾精亏虚,肾阳不足,肝血不足,阴虚阳亢,中气不足,中阳虚弱,心脾两虚均可致眩晕之“无虚不作眩”的病因病机,认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皆可发为眩晕。王永钦l斗认为梅尼埃病眩晕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多由风、痰、瘀作祟,缓解期多由心、脾、肝、肾失调为患,发病有标本缓急之分。孟真等lo认为耳性眩晕发病病因为内因,外因属诱因。其病有实、有虚、有虚实夹杂之分,累及脏腑,主要为肝、脾、肾,可旁及心肺。李芳17l从瘀论治眩晕,详细列出痰浊血瘀,气滞血瘀,阳亢血瘀,肝热血瘀,气虚血瘀,阳虚血瘀,血虚血瘀,外伤血瘀所致眩晕的病因病机。王鹏阀总结导师范炳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2007BAll0801-063)华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经验,认为《灵枢》和张介宾的“上虚作眩”,与现代医学的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十分相似。常富业口认为从严用和“六淫致眩说”得到启示,必须抓住眩晕可因六淫致病,而六淫之邪可首犯肺脏,亦可由它脏累及肺。麻晓汞嘲等认为耳源性眩晕病变在耳,病根在肾,病机特点是耳中积水,肾主耳,因此要抓住“肾”与“水”这一邪正矛盾的特点,其病理特征是水湿瘀积。积水不运。王秋风…J等总结路志正教授经验,从调理脾胃论治眩晕,认为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升降失司。皆可致眩晕。方志坚【-2l等总结罗翌教授治眩晕经验.结合岭南地区多湿的气候特点,认为湿邪易困脾,脾虚生湿聚痰,痰凝则气滞,气滞血瘀,故眩晕的发生以痰、虚、瘀为主因,而三者之中。又以虚为主,并多属本虚标实之证。郭亚红【131总结陶根鱼教授经验,认为痰瘀互结是眩晕的根本病机,表现为气虚血瘀痰阻,气滞血瘀痰阻,痰瘀互结。因此提出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秦润笋114l介绍郑绍周教授治老年眩晕经验,认为其病机特点以虚为本,本虚标实,虚包括元气亏虚和脾肾亏虚,实则以风痰瘀为主。故主张治疗应该以补肾益气健脾为原则。 2从脏腑论治的研究 临床大多从肝脾肾辨证论治,最近亦出现了从肺论治的新观点。分述于下。 2.1从肝论治任绍林㈣以滋肝熄风立法,方用:生地20g,麦冬20g,白芍30g,钩藤20g,桑叶10g,丹皮12g,益母草30g,生牡蛎30g。茯苓15go治疗38例患者总有效率81.6%。刘占涛I蝈 万方数据

这八种问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解决!

这八种问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解决! 导读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源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在仲景的众多方剂中,此方是一个疗效显著、适用范围极广的方剂,后世对此方的评价也甚高,可为是中医众方中一个出类拔萃的方剂。在妇科病的治疗上,小柴胡汤也有很独特的功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柴胡汤在妇科病中的运用吧!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在《伤寒论》中用小柴胡汤的有17条条文,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差后5篇。其中12条明文指出有发热,有胸胁满痛等症的有9条,该法寓于众法之中,适用于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肝胆俱病的柴胡证。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既可疏利肝胆,清散郁热,透邪外出,又可调和肝脾、胃肠、气血、营卫,协调阴阳,畅达气机,通行津液,扶正祛邪。其主要通过调和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和解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以祛除病邪,达到治疗目的。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寒热之邪,内伤七情引起的妇科疾患。其应用指征是在错综复杂的疾病中只要具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情绪异常、恶心呕吐、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其中一二症或一组确实无误地反映肝脾或肝胃或气血营卫失调,或气机

不畅,肝胆郁热,或邪在半表半里,或病有休作者皆可用之。临床应用甚广,故小柴胡汤为《伤寒论》调治妇科病最常用的方药,主治的病证最多,且疗效可靠。1.主治热入血室经期,外感风寒后,头痛、发热恶寒,3日后经水净,烦躁,意识模糊,夜间则胡言乱语,食欲欠佳,舌质淡,中有瘀斑,苔厚,脉沉弦。因妇人中风,初起当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七八日后续得寒热,发作有时,以其得病之初,月经已来,发病之后,邪热内传,月经不当停而停,必有瘀血而与邪热相搏,血室瘀阻,气血不通,正邪相争,故使寒如疟状。治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通调三焦,助正达邪,使邪从外出,邪去则寒热除,血结自散。以小柴胡汤加桃仁、牡丹皮、焦山楂治疗。单以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尚嫌不足,因为少阳病是半表半里之热证,况且热入血室是一种血热证、血瘀证,故加入活血凉血之品更为合拍,也是祛瘀退热法的良好体现。2.崩漏因某些不良精神刺激或感受外邪,使肝胆郁火迫经妄行或肝脾不和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致崩漏。症见月经提前,经期延长,甚至经乱无期,经血淋沥不净或量多,色鲜红,时有血块。伴有头痛或头眩,口苦,心烦,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者,以大剂量小柴胡汤疏达气机,调和肝脾,透热散火,宁血固崩。3.围绝经期诸症有些妇女围绝经期常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如月经紊乱、面部潮红、阵汗、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抑郁、耳鸣、眩晕、食欲不振、口

【新提醒】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小柴胡汤(3)

【新提醒】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小柴胡汤(3) 4、小柴胡加石膏桔梗合苓桂术甘汤方证: 耳鸣案: 来某,女,61岁,2011年3月24日诊。 诉右耳鸣、耳聋3个月,时眩晕,张口时耳中“刷”响一下,天热时头亦热,耳鸣声大时头胀,脸麻,晨起口干,后背凉,怕风多年,近日感冒咽痛,身怕冷,睡眠时好时坏,纳可、小便可,起夜1—2次,大便日1次不成形,舌淡润苔白根稍腻,脉沉弱数,右寸浮。 辩六经属太阳少阳太阴阳明合病挟饮证,辩方证为小柴胡加石膏桔梗合苓桂术甘汤方证。 柴胡12,黄芩10,清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6,生石膏45,生姜15,桔梗10,桂枝10,茯苓12,苍术15,大枣4枚。7剂,水煎服。结果:耳鸣、耳聋减轻,眩晕、咽痛、恶寒已不明显。 按:耳鸣、耳聋眩晕、咽痛、口干为少阳证小柴胡汤证。遇热头热、耳鸣声大时头胀、脉数为阳明里热,故加石膏、桔梗清热利咽。后背凉、怕风多年、感冒后怕冷、眩晕、张口时耳中响声、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根稍腻脉沉弱数等为表寒里饮之象,故合苓桂术甘汤解表利水。 关于耳窍病的认识:多从脏腑、经络角度解,“实则泻肝,虚

则补肾”为主要治法。然临症所见,多数耳鸣绝非泻肝、补肾可以取效。冯老认为,耳窍病多属于半表半里证,实证多为少阳。《伤寒论》少阳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264条提到“两耳无所闻”、“目赤”等皆属孔窍病变。故对耳病的治疗,冯老多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入手,用小柴胡汤和解之,顺应了人体疗病的自然功能。 读后感悟:“耳窍病为半表半里,多从少阳论治,用小柴胡汤和解之”。耳属体侧,为少阳经所属,耳病从少阳治,冯老好思路! 5、小柴胡加石膏桔梗合半夏厚朴汤方证: 咳嗽案: 魏某,女,7岁,2011年3月15日诊。 诉咳嗽3日,有痰咳不出,晨起鼻塞,咽稍痛,发热,无汗,大便少,舌淡苔薄白,脉弦数。 辩六经属少阳太阴阳明合病挟痰饮证,辩方证为小柴胡加石膏桔梗合半夏厚朴汤方证。 柴胡20,黄芩10,清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6,生石膏45,生姜15,桔梗10,厚朴10,杏仁10,茯苓12,苏子10,大枣4枚。2剂,水煎服,2日1剂。结果:痊愈。按:本案表证、阳明里热均不明显,咽稍痛、发热、脉弦数为少阳小柴胡加石膏桔梗汤访证。咳嗽、鼻塞为痰饮所作;有痰咳不出,舌淡苔薄白为太阴里寒半夏厚朴汤方证。冯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应用效果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9-09-23T14:11:27.2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6月12期作者:龚月霞 [导读] 分析汤剂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治疗效果。 龚月霞 (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江苏无锡214437) 摘要:目的:分析汤剂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中风后眩晕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地芬尼多片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剂,每组25例,一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一周后的治疗效果,记录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8例治愈,9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中有5例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观察组的综合治愈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综合治愈有效率为88.00%,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反馈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意义。 关键词:小柴胡汤;中风;眩晕;效果分析 眩晕症产生的病理原因是内耳迷路积水造成的,发作表现为眩晕、听力下降、恶心、旋转加重等。看待眼前的物体发晕,发黑,成为眩。自身身体相对外界出现旋转,摆动不稳定为晕。二者一同发生成为眩晕。对于轻度患者,可以采用休息闭目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对于重度的患者,出现恶心、心慌、肢体偏斜等状况,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中对于眩晕患者采用口服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给予小柴胡汤加减剂进行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分布在2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岁左右。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分布在26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左右。对患者均给予口服地芬尼多片的基础上,同时给以小柴胡汤剂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年龄、性别、原发病上,两组患者无明显的差异,符合可比价值分析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每次25mg,一日三次,一周为一个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剂配合治疗。小柴胡汤剂中含有柴胡、党参、黄芩、生姜、半夏、甘草、大枣等。对于颈部眩晕的患者,给予钩藤,白蒺藜。对于梅尼埃病的患者,需要加丹参;对于脑梗死的患者,需加红花、川芎;对脑神经细胞炎的患者,需要加板蓝根。一日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1.3临床效果分析 治愈表示眩晕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表示眩晕临床症状有改善,无眩晕症状,可以正常生活;有效表示眩晕临床症状有改善,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但是还存在眩晕感,不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无效是眩晕无改善,甚至存在加重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和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 1.4统计分析 按照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处理,确定实际的组建比例关系,采用有效的差异统计分析标准,P<0.05,表示符合实际的统计分析过程。 2 结果 观察组中有8例治愈,9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中有5例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观察组的综合治愈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综合治愈有效率为88.00%,P<0.05。 3 谈论分析 眩晕症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以中老年发病为主,常发于中风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脑供血不足、缺氧、缺血等,造成局部组织的病变和坏死问题。早期治疗主要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等调理方式,通过肝脾同治,化痰解毒,有效的实现眩晕治愈的效果。在《伤寒论》中有关于小柴胡汤剂的记载,小柴胡汤剂以柴胡、黄芩、半夏、大枣、生姜、炙甘草等组成,具有舒达、和解、扶正、驱邪的功效。在寒热交替反复出现的情况的伤寒少阳症中,表现为目眩、口苦、咽干等症状[1]。柴胡具有有效的疏肝解郁的效果;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降血压等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生姜辛而散温,益脾胃,善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呕为长。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可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2]。上述药物作为基础药剂,能润肺通气、补血通气、健胃保脾,从表里改善患者机体循环,缓解患者眩晕、恶心反胃、腹痛呕吐等病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临床收治的50例患者中,均患有中风后眩晕症状,通过对比分析显示,采用口服地芬尼多片配合小柴胡汤剂加减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综合治愈有效率更高,符合整体治疗效果和治疗标准,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意义。临床上需要加强对相关症状的分析,判断临床治疗眩晕患者的治疗方法,通过临床治疗的研究,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同的中药加减计量,分析符合整体治疗效果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临床上对加减有分型。 肝阳上亢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胀、耳鸣、目眩。容易恼怒,诱发头晕、头痛、两颊潮红、急躁、易怒、口干、舌苔红、脉弦。使用小柴胡汤剂,配合钩藤、石决明、丹参、白芍、牛膝、生地、生姜、枳实配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痰浊中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重、多寐、少食、舌苔白腻。小柴胡汤剂中增加茯苓、砂仁、陈皮、白术、菖蒲等。如果出现心悸、心烦、口苦口干、小便黄赤等为痰浊化火。需要配以黄连、陈皮、茯苓、菖蒲。 肾虚型患者,表现为眩晕、健忘、耳鸣、腰膝酸软、多梦等症状。患者往往出现阴虚,五心烦热、脉弦细。小柴胡汤剂中增加黄柏、熟地、知母配合治疗。对于四肢冷、小便频、脉细沉、舌苔淡、胖的患者,需要在小柴胡汤剂中增加肉桂、白芍、白术、熟地、杜仲。对于肾阴阳亏虚的患者,需要增加菟丝子、肉桂、桑寄生。 气血两虚的患者,表现为眩晕、疲乏、食少、动则乏力加重,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脉细弱,小柴胡汤剂中增加茯苓、白术、黄芪、

黄煌教授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黄煌教授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由于外分泌腺被淋巴细胞所破坏,腺体的分泌功能逐步丧失。因唾液分泌量减少而引起口干、舌质红绛、舌开裂、唾液粘稠,需频频饮水,严重时感到吞咽干粮困难,夜间要起床喝水等;泪液分泌减少使患者感到眼内干燥,欲哭无泪,患者经常有眼红、异物感、烧灼感、眼分泌物增加等。除腺体功能受影响外,部分病人还有轻度、自限性关节疼痛,以及血管炎、周围神经炎、肺纤维化等表现。本病尚无法根治,目前主要是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还常用人工泪液或唾液的代用品以改善口、眼干燥症状,用抗生素眼膏、眼药水以减轻外眼部炎症和感染。 传统中医学认为,干燥综合征属于“燥证”的范畴,病理关键在于阴虚燥热,轻则肺胃阴伤,重则肝肾阴虚,皆因阴虚在先,燥热自内而生,治疗重点当滋阴救液,清燥生津,故滋阴药当属改善病理的首要药物,以此改善口鼻眼腺体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患者大都对气候特别是天气湿度的变化敏感,遇气候干燥则病情加重,这也可以看作是小柴胡汤主治的“往来寒热”的一种类型,故可使用小柴胡汤治疗。黄教授将小柴胡汤视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对于许多免疫系统及胶原性疾病表现为对气压、温度的变化敏感者,临床常使用小柴胡汤加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均具有显著的免疫药理活性,其作用的总趋向是抑制变态反应,增强防御性免疫反应。 黄教授经验,小柴胡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常有两种加味法,见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体质患者中,需要鉴别。最多见的是阴虚体质,在口鼻眼干的情况下伴见患者形体偏瘦,肤白唇红,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腿抽筋,大便干结者,此时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白芍、枸杞子、天花粉、生地、麦冬等养阴药。还有一种脾虚型干燥综合症患者,表现为脸色暗黄,缺少红光,唇舌暗淡,舌体胖大有齿痕,大便稀等,此时不能仅根据患者口鼻眼干而一味地使用滋阴药,需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合用五苓散等以健脾利湿治疗。 下面是黄煌教授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两例验案,以供参考。 病案一:丘某某,女,74岁。患者形体中等偏瘦,头发白,较精神,肤白唇红。初诊时患者口渴喜饮,夜间起来喝水3次,舌体疼痛,鼻中时有血丝,下肢抽筋,大便正常,食欲、睡眠尚可,舌红无苔。黄教授处以小柴胡汤加味方:柴胡6克,黄芩12克,制半夏6克,党参10克,北沙参10克,生甘草6克,生白芍30克,石斛20克,连翘15克,枸杞子12克,干姜5克,红枣20克。药后一周患者腿抽筋明显好转,坚持服药服用半月后患者体重增加。口干仍有,舌体疼痛缓解。患者坚持服用本方加减,至2007年7月3日口干有所改善,夜间起来喝水1次,鼻中无血丝,下肢抽筋偶有。后停药去四川旅游,期间疲劳、辣食、喝水少等后症情反复,嘱咐患者当继续服药。此患者形体偏瘦,肤白唇红,口渴喜饮,舌红少苔,大便干结,腿抽筋等,属典型的阴虚体质,故以小柴胡汤调整免疫的同时加入白芍、枸杞子、石斛、北沙参等养阴药。因患者鼻中常有血丝,故加大黄芩的剂量,并入连翘以清热泻火。 病案二:王某某,女,58岁。形体瘦小,脸色暗黄,缺少红光,略显贫血貌。2007年6月23日初诊。患者口干没有唾液3月余,入院诊断为干燥综合症。服用养阴药多剂后,口渴

小柴胡医案

小柴胡汤之各家医案选 (2007-04-15 07:17:19) 转载 分类:方剂 小柴胡汤各家医案 治疗少阳病有三禁:禁汗、禁吐、禁下。故必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剂。方中药物可分三组:一为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又能疏利肝胆气机,为和解少阳、表里之主药;二为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并通过其辛散作用,兼助柴胡透达经中之邪;三是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调中,既能鼓舞胃气以助少阳枢转之力,又能预补胃以杜少阳之邪内传之路。诸药共伍,少阳经、腑同治,又旁顾胃,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郁开气活,则枢机自利。 使用小柴胡汤还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本方主要作用在于柴胡,必须重用。《时方妙用》说:“方中柴胡一味,少用四钱,多用八钱。其剂量以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为宜;②抓住柴胡汤证的主证、主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③本方证或然证较多,当在辨明主证、主脉的基础上,随证灵活加减。 【运用】 一、邪人少阳 齐秉慧医案:张女,寒热间作,口苦咽干,两侧头痛,默不欲食,眼中时有红影动。其家以为雷号,来寓备述,予日:非也。少阳热溢于肝经,目为肝窍,热乘肝胆,两目昏红。予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当归、香附宣通血分,羚羊角泻肝热而廓清目中,不数剂而愈。 (《经方应用》1 98 1:2 9 6<引自《齐氏医案》)) 按语:本案脉证所现,显系邪入少阳之证,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因挟肝胆郁热,故加当归、香附、羚羊角以理肝郁、清肝热。 二、少阳病胁痛

许叔微医案:董齐贤病伤寒数日,两胁挟脐痛不可忍,或作奔豚治。予视之日:非也。少阳胆经,循胁入耳,邪在此经,故病心烦,喜呕,渴,往来寒热,默不能食,胸胁满闷,少阳证也。始太阳传人此经,故有是证。仲景云: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胁下满,干呕者,小柴胡汤主之。三投而痛止,续得汗解。(《伤寒九十论·证六十四》) 按语:少阳病兼太阳证,当和解少阳为法,续得汗解。 三、少阳病气上冲 刘渡舟医案:张某某,女,59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初冬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胁发满,兼见心悸,时觉有气上冲于喉,更觉烦悸不安,倍感痛苦。脉来时止而有结象。此为少阳气机郁勃不舒,复感风寒,由于心阳坐镇无权,故见脉结而挟冲气上逆。此证原有风心病而又多郁,外感内伤相杂,治法:解少阳之邪,兼下上冲之气。处方: 柴胡1 2克,黄芩6克,桂枝10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5枚,炙甘草克。 3剂后诸症皆安。(《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90~9 1) 按语:本案治疗用小柴胡汤加桂枝法。加桂枝一药,起到治疗三种证候的作用:一、桂枝解表,二、桂枝通阳下气,三、桂枝又治风心病’。柴胡汤方后注云:“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不渴,为邪未入里;外有微热,是兼有表邪。故以柴胡汤去人参之壅补,加桂枝以解外。可见本方是用于少阳病兼表邪不解之证。本案患者素有心脏病又兼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胸胁发满、心悸等少阳气机不利而兼表证不解。此外,患者还突出表现为“气上冲’’而致烦悸不安。桂枝于解表之中又善于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下气。刘老常将小柴胡去人参加桂枝汤用于治疗少阳病又兼有心悸、气上冲等症,疗效确切。 四、黄疸 祝谌予医案:李某,男,40岁。患病月余。胃纳不适,口苦咽干,轻度黄疸,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血胆红:3.6毫克%,肝功能正常,胆囊造影、十二指肠引流均未发现异律证属:肝胆湿热。用小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 服上方1 2剂,小便即不甚黄,胃纳增加,口苦咽干均减。原:服至18剂,诸症消失。血胆红素2.4毫克%。原方又服18剂,胆红素降至1.2毫克%,食、睡、二便如常,无

二陈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美尼尔氏病痰浊中阻型32例疗效对比观察

二陈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美尼尔氏病痰浊中阻型32例疗效对比观察 发表时间:2011-02-22T14:28:46.9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段定山袁杰[导读] 重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和景物旋转感,头身不敢转动;或单纯头昏、心烦意乱、难以胜任工作。段定山袁杰(成都市青白江中医医院 610306)【中图分类号】R246.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412-02 美尼尔氏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膜迷路积水,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眼球震颤、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属内耳疑难症。中医把本病归于眩晕范畴,笔者自2003年来以二陈汤合小柴胡汤治疗该病(辩证为痰浊中阻证型者)32例,取得满意效果,兹将临床诊治情况与同期西医常规治疗31例相关资料对比分析报告总结如下: 1. 病例选择标准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1996年全国美尼尔氏病学术年会拟定标准: ①出现发作性旋转性眩晕,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无意识丧失。 ②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波动,即间歇期听力有所提高。 ③耳鸣 ④耳内胀满感,且临床发作3次以上。 1.1.2 中医眩晕证痰浊中阻型辩证标准: 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或耳鸣、耳聋;或伴恶心、呕吐。头重昏蒙、胸闷身困、食少多寐、如坐舟车,甚至不能睁目视物。舌苔白腻或黄厚,脉濡滑、弦滑、滑数等。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1.2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西医美尼尔氏病的诊断标准,且经中医辨证为痰浊中阻证型,方纳入观察病例。 1.3 排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在18—65周岁以外。 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③严重神经精神性疾病。 ④合并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及伴有心、肝、肾等其它系统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2. 病情分级标准 ①轻度:自觉头晕目眩,无自身及或景物之旋转感或晃动感,或单纯头部昏沉而不影响活动。 ②中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旋转或晃动感,但不影响生活;或单纯头昏而影响活动,但能坚持工作。 ③重度:自觉头晕并有自身和景物旋转感,头身不敢转动;或单纯头昏、心烦意乱、难以胜任工作。 3.分组方法 把符合标准的63例病例,按照就诊先后序号分组,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病例之轻、中、重情况见下表:分组总数轻中重 治疗组 32 10 14 8 对照组 31 10 13 8 治疗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8±2.5岁。对照组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6±2.3岁。 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4.治疗方法 4.1治疗组: 以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原方:柴胡10克、党参20克、黄苓10克、大枣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加减如下:苔白腻者,去党参加藿梗、苍术;苔黄、口苦甚者,加栀子;呕吐因于热偏重者,加黄连;兼有胸闷者,去大枣加枳壳;胁痛者加元胡、青皮;心悸者加龙骨、牡蛎、远志、枣仁;津亏肠燥者加麻仁、当归、白芍。以六天为一疗程,每日一剂,加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3次服用,呕吐剧烈者,宜缓缓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4.2 对照组: 常规给予镇静剂:安定5毫克,3次/日;血管扩张剂:烟酸片0.1克,3次/日;复合维B糖丸2丸,3次/日;利尿剂:速尿片25毫克,3次/日;中、重度患者加用丹参注射液40毫升,1次/日静滴。以六天为一疗程。 5.疗效观察方法 5.1疗效观察标准:两组均参照1996年全国美尼尔氏病学术年会制定的疗效标准,于治疗第六日进行评定: 痊愈: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显效:眩晕基本控制,恶心、呕吐消失、耳鸣、耳聋偶发。 有效:眩晕明显减轻,恶心、呕吐消失,耳鸣、耳聋轻度发生。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 5.2治疗结果: 5.2.1 两组疗效比较见下表:

中风眩晕患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的临床评价

中风眩晕患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的临床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10T15:07:55.90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作者:郑国书 [导读] 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应用于中风后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平江县城关镇卫生院湖南平江 414500 摘要: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应用于中风后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血浆黏度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为(0.93±0.28)mPa·s,对照组血浆黏度为(1.64±0.59)mP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中风后眩晕患者中选择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症状显著改进,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小柴胡汤;血浆黏度;中风后眩晕;临床效果 眩晕即视物时出现眼前发黑或视觉昏花,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临床可表现为恶心、耳鸣、发作性眩晕等症状,内耳迷路积水是导致眩晕的主要病理原因[1]。中风后患者很容易出现眩晕症状,其治疗难度较大,随着人们对中医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中风后眩晕患者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为了解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在中风后眩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中风后眩晕患者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67例中风后眩晕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67例患者经过临床病例诊断确诊为中风后眩晕,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药物过敏以及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53~72岁,平均年龄(61.8±5.4)岁。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介于52~73岁之间,平均(61.9±5.6)岁。研究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对照组比较,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案中的治疗措施治疗,给于患者盐酸地芬尼多片(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1022358),口服,使用剂量为50mg/次,每天3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其基本方药组成为:柴胡24g、半夏9g、人参9g、炙甘草6g、黄芩9g、大枣4枚、生姜9g。若患者存在痰浊上蒙症状,可加用白术9g、茯苓9g和陈皮9g;伴有气血亏虚的患者可增加黄芪30g、当归6g和葛根12g;肝阳上扰患者可增加加钩藤9g、天麻9g;具有肝肾阴虚症状的患者应增加菟丝子、山茱萸肉、枸杞以及熟地黄各9g;血瘀阻窍的患者应增加川芎、赤芍和桃仁各9g,若患者肝火过旺则可加龙胆草6g和栀子9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于早晚服用,持续治疗14d,观察治疗效果。 1.3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变化,将患者血浆黏度变化程度作为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如果患者治疗后眩晕效果未复发,能够独立生活,则评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眩晕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眩晕症状减轻,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则为有效;患者眩晕等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是显效患者与有效患者的总数,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差异比较用χ2差异,(x±s)代表计量数据,差异用独立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浆黏度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比较[(x±s),mPa·s] 3.讨论 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老年群体由于自身机体功能和免疫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眩晕现象,尤其是中风后患者,其发生眩晕的风险更大。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导致脑供血不足,造成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等是导致眩晕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2]。中风后眩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效果。方法15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97.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7%、7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的血浆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可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浆粘度,还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中风后眩晕;临床效果 眩晕是指人们两眼昏暗、视觉昏花,感觉外界物体旋转晃动,无法站立。相关研究显示内耳迷路积水是引发晕眩的主要因素[1,2],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听力减弱、发作性眩晕以及耳鸣等,若眩晕程度较轻,闭目休息症状会自行消失,若病情严重,会出现旋转、晕船以及难以站立的情况,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中医研究中,将眩晕分成风、火、淤、痰等类型,主要发病机制为脑部供氧不足引发的脑组织坏死病症,且具有反复发作性的特点,西医治疗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研究发现小柴胡汤治疗中风后眩晕可取得较高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具体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0.1± 2.1)岁;对照组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1.1±2.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后眩晕的诊断标准,且均了解自身情况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肺功能障碍者、严重精神病患者、不配合治疗者、对药物过敏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主要药物为地芬尼多片,3次/d,2片/次,口服,1个疗程为1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药量的加减。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大枣5枚、黄芩10 g、生姜10 g、柴胡24 g,人参10 g、半夏10 g、炙甘草5 g。若出现气虚血亏情况应加入葛根10 g、黄茂32 g、当归5 g。若患者眩晕期间伴随痰浊,应加入白术10 g、茯苓10 g和陈皮10 g。若出现血瘀应加入川芍10 g、赤芍9 g和桃仁10 g。1剂/d,1剂煎2次,每次煎出药汁为550 ml,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03-04T16:18:33.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作者:苏秋彦 [导读] 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在治疗之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大的降低,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应用。广西合浦县中医医院,广西北海 536199 摘要:目的:探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接收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患者的血浆浓度,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血浆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浆浓度下降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在治疗之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大的降低,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风后眩晕;小柴胡汤加碱治疗;实际效果 中风是目前临床治疗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眩晕是中风后的主要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说患者必须要及时的接受治疗。眩晕的主要临床病症就是自身出现旋转的现象,眼前发黑,并且患者很难站立[1]。患者在出现眩晕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病症就会逐渐的消失,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若是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就属于重症眩晕者。本次实验主要是采用小柴胡汤加碱来进行治疗,以下就是具体的实验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接收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实验组中共有2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4~6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6±3.1)岁[2];对照组中共有18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5~7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3±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医院均会给予患者常规性的检查,随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碱进行治疗。小柴胡汤加碱的主要成分有柴胡,炙甘草人参以及半夏等,这是最主要的成分。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适时的改善小柴胡汤加碱的主要成分,若是患者出现痰浊的症状时,便可在小柴胡汤中加入一些茯苓以及白术和陈皮[3]。患者在服用小柴胡汤加碱时,必须要持续的接受治疗,否则的话实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一旦患者的眩晕感消失的话,就可以立即停止用药,若是过多的服用小柴胡汤加碱,不仅不会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更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3评价指标 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患者的血浆浓度,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可以划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主要是使用SPSS21 .0软件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使用%来进行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所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血浆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浆浓度下降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4%,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实验组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对治疗方式非常满意、12例患者对治疗方式基本满意、2例患者对治疗方式不满意,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为96.1%;对照组患者中共有18例患者对治疗方式非常满意,11例患者对治疗方式基本满意,5例患者对治疗方式不满意,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为85.2%,根据两组患者数据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 3讨论 眩晕是目前临床治疗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眩晕多见于老年人群中,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所以老年人脑组织常常会出现缺血以及缺氧的现象,这就是常见的眩晕。 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在治疗之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较高,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应用[9]。4参考文献 [1]郭伟霞.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50-52.

眩晕的经方治疗

眩晕的经方治疗 眩和晕是两种不同的症状。眩指眼花,视物模糊;晕系头晕,或昏蒙不清或摇晃不定。因二者往往互相并见,故统称眩晕。本证在《伤寒》、《金匮》里没有专门论述,而见于多种病变之中,如《伤寒》太阳病中有吐,下后,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者,言为脾胃虚弱饮邪为患者,有邪在少阳的目眩;有肾阳虚,寒水为泛之头眩。《金匮》书中论述更详。如第三篇百合病之头眩;第五篇附篇中记载脾肾阳虚家挟风寒之头眩,历节病中之头眩;黄疸病之头眩,皆为湿热所致者;虚劳病篇阴阳两虚之头眩;痰饮病篇多处论述有关头晕等等。归纳起来不外有寒热虚实证,虚证多责之脾肾,实证多为痰饮,湿热,外邪为患,是后世医家治疗眩晕的重要理论指导,现将临证较常用而且有效的分类方证分析以下。 1、外邪内传,邪留少阳 证候: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耳聋耳鸣,脉弦,舌红或淡红苔薄黄,或呕吐,胸中烦,或产后眩冒,寒热无汗脉微弱。治法:和解少阳,驱风清热。方药:小柴胡汤,头痛加菊花,夏枯草,口渴去人参加花粉;胁下痞硬明显加瓜蒌;腹痛加芍药;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泽泻。近年来以药理手段,提取各味药及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研究,明确其对人体各系统、体液、细胞内外环境,病原体等多方面作用机理,总结有十大作用。 ①退热解毒:认为柴胡甙、柴胡皂甙A、黄芩甙,黄芩素等均有抗炎性渗出,抑制肉芽生长,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均有影响,起退热解毒作用。河北李仲兴氏认为柴胡的抗炎作用类似强的松龙……,参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抗炎、抗过敏作用。②化饮渗湿作用:临床实践证明本方有抗炎,改善组织血管的通透性和细胞内外环境作用,故对胸膜炎、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③蔬肝利胆作用:治传染性肝炎黄疸。④活血化瘀作用:含大量菸酸可降低血胆固醇,使纤维旦白溶解,软化血管,从而使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有治疗预防作用。⑤止咳平喘。⑥健脾利湿。⑦解痉除痫:柴胡,生姜能抑制引起痉挛的戊四唑听觉神经细胞电位变化,抑制电位除极相,有微弱麻醉作用。并举治癫痫和美尼尔氏征案例。⑧扶正驱邪。⑨调理冲任。⑩疗奇治疑。 2、脾胃虚弱,水饮内停 证候:痰饮病头眩短气,心下动悸,胸胁支满,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或胃气失和,呕恶眩晕,胸胁逆满,气上冲胸,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脉弦,或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或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而悸,舌苔白滑,脉弦者。治法:健脾行水,和胃降逆。方药: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据报道,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肺胀、带下证、泄泻、眩晕、脚气冲心和湿热痹等病证的经验,认为中阳亏虚,脾运失调,饮停湿滞证,皆可用本方治疗。阳虚湿滞,郁火化热证,只要病机未变,仍可用此方,少佐一二味清热药即可。有作者报告苓桂术甘汤药理作用,现代应用,指出本方有利水、镇痛、镇静、强心作用。有报告用泽泻汤加味(白术15g,泽泻25g,枣仁18g,川牛膝12g,五味子15g),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59例,多数患者不超过6剂可获显着疗效。有人用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20例,以服药6天症状消失,3个月不发作为痊愈,结果有12例痊愈,4例好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