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

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

作者:赖朝晖陈宏明周丁国林家威张求军鲍汉科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3期

摘要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水稻田中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呈聚集分布,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

关键词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理论抽样数

中图分类号S96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68-02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属腹足纲瓶螺科,原产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象山县养殖,后失管扩散到稻田、河塘。近年,福寿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部分地区还对水稻幼苗造成严重危害。为准确测报和指导大田防治,笔者对水稻田福寿螺的空间分布及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

1.1调查方法

2007年8月中旬在石浦镇选福寿螺不同发生程度的单季稻田10块,每块面积1 000m2以上,直线间隔式取样,每田抽查50个样点,每样点1m2,分别记载幼螺、成螺、卵块数。

1.2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种群空间分布型

得α>0,β>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其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并呈聚集分布。

2.1.3Taylor法测定。利用Taylor(1965)的幂法则V=am,即lg(V)=lga+blgm,拟合方差(S)与平均数(m)的幂相关回归方程式,其结果分别如下。

成螺:lg(V1)=0.325 6+1.309 8lgm1R=0.973 9**

幼螺:lg(V2)=0.440 1+1.370 0lgm2R=0.995 7**

幼成混合:lg(V3)=0.289 4+1.477 0lgm3R=0.993 7**

卵块:lg(V4)=0.176 3+1.086 5lgm4R=0.973 6**

因lga>0,b>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聚集分布,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

2.2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结论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结果表明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在水稻田中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田间调查时宜采取小样点、多点取样,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由此可得出福寿螺在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4参考文献

[1] 胡长效,朱静,丁梁斌,等.EXCEL在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植保,2006,29(3):105-108.

[2] 俞晓平,和田节,李中方,等.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和治理[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5):9-14.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必修三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 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增长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J”型曲线是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有竞争条件下的真实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解答】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呈现“J”型。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甲图为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乙图为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 T时刻,对应的甲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 B. 防治害虫时,应控制其数量,使之保持在K/2处

C. 渔民捕鱼时,应将某种鱼类种群数量控制在A点左右 D. 利用性外激素引诱雄虫,可直接影响昆虫出生率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和增长速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T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数量为K/2,A错误; B.因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防治害虫时要将害虫数量控制在K/2以下,B错误; C.捕鱼时应该将种群数量控制在K/2左右,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 D.利用性外激素引诱雄虫改变了昆虫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影响昆虫出生率的目的,D 错误。 故选C。 3.下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 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阻力最大时酵母菌数量为60000个 B. 可用数学模型N t=N0λt表示 C. 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为零 D. 对酵母菌计数时采用抽样检测法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解答】 A.环境阻力最大时为种群数量的K值,酵母菌数量为120000个,A错误; B.该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不可用数学模型N t=N0λt表示,B错误; C.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不是出生率为零,C错误; D.对酵母菌计数时采用抽样检测法,D正确。 故选D。 4.“水稻杀手”福寿螺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 500 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9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三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三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A.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 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分布在细胞中央,有利于吸收和转运物质 D. 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次有少量的糖类,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者糖脂,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因此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2、在代谢旺盛的 细胞内分布有大量的线粒体,以保证能量的供应,同时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的核仁体积较大,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保证了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3、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含有中央液泡,液泡内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以及花青素等物质,有利于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维持植物细胞坚挺的状态。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代谢旺盛的细胞内,核仁的体积较大,A 正确;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因此有利于接收信息,B 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分布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吸收和转运物质,为了便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物质的吸收,线粒体应该集中分布在小肠绒毛膜附近,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D 正确。 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中的RNA 都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合成的 B. 遗传信息在表达为氨基酸序列的过程中会有损失 C. 翻译时,一种tRNA 可能携带多种氨基酸 D. mRNA 翻译后只能得到一条多肽链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通过转录DNA 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 上;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其次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以发生。翻译是以mRNA

课练30 生态系统的结构--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全程训练(统考版)

课练30生态系统的结构 ————————[狂刷小题夯基础]———————— 1.[2019·江苏宿迁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放养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杂性 C.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D.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2.[2020·广东七校联考]某生态鱼塘中有如下食物链:浮游植物→A种鱼→B种鱼。如图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个体数量的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三种生物中,物种甲所含总能量是最多的 B.若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甲的数量会增加 C.物种丙表示B种鱼,该种群所处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D.不同地段、不同层次上获得的能量不同,可能导致物种乙在鱼塘中分布不均匀3.[2020·安徽芜湖联考]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表所示: 种群甲乙丙丁戊 同化量(102 kJ) 7 50 20 0.98 500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 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相等 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 D.去除甲和丁后,丙增多乙减少 4.[2020·陕西西安铁一中月考]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组分1、2、3即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一定是真核生物 C.能量只能通过组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 D.在该生态系统中,组分1、2、3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5.[2019·安徽芜湖期末]为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我国各地涌现新型稻田基地。利用鸭子取食稻田里的杂草和福寿螺等害虫,不仅减少农药的使用,而且鸭子品质更优。鸭子粪便可以肥田,使水稻健康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鸭子引入水稻田里,原有的食物链营养级可能增加 B.与传统稻田相比,新型稻田中福寿螺种群的K值会减小 C.在鸭粪被植物利用过程中,其能量进入植物体内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发生于7月7日的柳州食人鲳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警醒与行动,外来物种入侵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已经逐渐暴露出来,逐渐被人们察觉和重视。其实,不光广西柳州,在全中国,尤其是沿海城市。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加之沿海城市有利的交通条件,这里便成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前沿阵地与港口,但由于未经过实地的生态系统考察和治理,加之一些非法的引入途径,以至于大量的引入物种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想要的地位、目的和作用,反而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不利因素与危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入侵的外来物种。那么在我们身边到底有一些怎样的外来物种呢?请看报告。 1、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8月16日 2、调查地点:××市以及全国各地重大外来物种入侵地 3、调查人:××× 4、调查方式:以捕捉物种并走访,查找图鉴、资料来确定生物种类,以此确定是否为 外来物种,并同时辅以利用网络进行查找,以此来了解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 用、影响与地位。全方面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与深度。 5、调查内容:地区本土物种数量、种类以及外来物种数量、种类和对生态系统造成的 破坏。 二、调查结果 1、巴西龟——本土龟的杀手 乌龟作为宠物市场的重要交易品,每年都占据了一定比例量的销售金额与空间,而巴西龟又逐渐成为了龟市场的主导商品,但是由于每年有大量的巴西龟被放生,所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巴西龟又叫做红耳彩龟,顾名思义,这种龟的头顶后部两侧的区域上有两块红斑且其属于彩龟家族的一个亚种。巴西龟最初是因为港澳的宠物市场中巴西彩龟供不应求,又因为巴西龟的幼崽形似巴西彩龟,所以逐渐取代了港澳台市场上的巴西彩龟。 "巴西龟"当初引进和"福寿螺"一样作为食用为目的,同属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引进后在中国各地均有养殖。由于"巴西龟"整体繁殖力强,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中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而且在只要适于生存的旅游景点加上民众"积极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满塘皆是"巴西龟"的震撼景象! 虽然"巴西龟"寿命仅为二十几年,但只要达到生殖期,就能顺利交配,顺利孵化,顺利成活,近几年"巴西龟"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个体已呈几何状繁衍,占据了大面积属于中国本土龟种的野外生存空间!所以爱好放生的人们切记不要购买巴西龟用来放生,否则放生则会变成“杀生”。

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

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 作者:赖朝晖陈宏明周丁国林家威张求军鲍汉科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3期 摘要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水稻田中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呈聚集分布,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 关键词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理论抽样数 中图分类号S96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68-02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属腹足纲瓶螺科,原产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象山县养殖,后失管扩散到稻田、河塘。近年,福寿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部分地区还对水稻幼苗造成严重危害。为准确测报和指导大田防治,笔者对水稻田福寿螺的空间分布及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 1.1调查方法 2007年8月中旬在石浦镇选福寿螺不同发生程度的单季稻田10块,每块面积1 000m2以上,直线间隔式取样,每田抽查50个样点,每样点1m2,分别记载幼螺、成螺、卵块数。 1.2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种群空间分布型

得α>0,β>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其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并呈聚集分布。 2.1.3Taylor法测定。利用Taylor(1965)的幂法则V=am,即lg(V)=lga+blgm,拟合方差(S)与平均数(m)的幂相关回归方程式,其结果分别如下。 成螺:lg(V1)=0.325 6+1.309 8lgm1R=0.973 9** 幼螺:lg(V2)=0.440 1+1.370 0lgm2R=0.995 7** 幼成混合:lg(V3)=0.289 4+1.477 0lgm3R=0.993 7** 卵块:lg(V4)=0.176 3+1.086 5lgm4R=0.973 6** 因lga>0,b>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聚集分布,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 2.2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结论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结果表明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在水稻田中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田间调查时宜采取小样点、多点取样,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由此可得出福寿螺在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4参考文献 [1] 胡长效,朱静,丁梁斌,等.EXCEL在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植保,2006,29(3):105-108. [2] 俞晓平,和田节,李中方,等.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和治理[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5):9-14.

福寿螺正文

福寿螺的空间分布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及数据处理相结合,对福寿螺的空间分布进行 了探讨,揭示了福寿螺的一些基本的分布情况。2013年五月份,在广西师范大学附近的冷家村进行该研究的系统调查。通过拉样方法,对福寿螺生境选择,数量,场所机质类型展开调查,调查分析发现,福寿螺主要集中在各类流速缓或静止的淡水水体中,如沼泽、沟渠、池塘、河流、湖泊、以及各类水田。福寿螺生境一般水草丰盛、通气良好;它们能够忍受污浊的水质,但是更喜清洁的水体。通过分析得知福寿螺的空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 关键词:福寿螺空间分布聚集分布防范措施 福寿螺( Pomacea canaliculata )又叫大瓶螺、苹果螺、雪螺,是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瓶螺科(Ampullariidae)瓶螺属(Pomacea)的软体动物。瓶螺科与田螺科(Viviparidae)密切相关,与之共同构成瓶螺超科(Berthold,1989)。福寿螺是稻田区严重的水稻害虫。它们通过直接啃咬水稻根茎造成植株枯死,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福寿螺于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因此,研究福寿螺在稻田以及周围田埂,水沟和池塘的空间分布动态。评价生境对福寿螺的影响,为生境调查调节在福寿螺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此,我们于2013年5月份在广西师范大学附近冷家村对福寿螺展开其空间分布的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桂林市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m,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平均海拔150m,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眀。年平均降雨量1900mm,平均温度19.3℃。最冷的月份为一月,平均温度4℃-8℃。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福寿螺的生长繁殖。 1.2调查方法 在2013年5月份选择在桂林冷家村的农田去及附近周围的池塘沟渠进行调 查,分别拉了三个样方,总面积是670 m2,水稻田面积是300 m2,沟渠面积是 70 m2,池塘面积是300 m2,将水稻田划分为2×5m2的小样方,即划分为5×6=30 个小样方,记录每一个小样方的福寿螺只数,分析水稻田的福寿螺的分布类型。 同理沟渠则划分为2×5 m2,分为7个小样方,池塘划分为3×5 m2的小样方, 分为5×4=20个,分别分析它们的福寿螺的空间分布类型。 调查表格

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空间分布

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空间分布 黄红英;易道生;徐剑;章家恩 【摘要】采用随机取样对韶关学院人工湖(东湖、西湖、望湖)及韶关学院周边乡镇(白土镇、一六镇、江湾镇、大塘镇)的不同生境(水稻田、弃耕稻田、荷塘、农用水渠、湖边)的福寿螺卵块进行综合调查,并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M★一m 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人工湖、荷塘、稻田、弃耕稻田、农用水渠的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是弃耕水田>水稻田>农用水渠>荷塘>人工湖,福寿螺的卵块在不同生境中的空间分布型总体呈聚集分布,只有望湖卵块呈均匀分布,没有出现随机分布.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04 【总页数】5页(P37-41) 【关键词】福寿螺;卵块;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 【作者】黄红英;易道生;徐剑;章家恩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3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又称大瓶螺、苹果螺、雪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自引进在中国南方地区大面积养殖,因其口感不佳市场不好而遭弃养逸生成自然种群;由于福寿螺具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缺少天敌等特性,很快在我国南方省份的稻田、池塘和农用水渠迅速繁殖,严重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福寿螺被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定义成为第一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学者们纷纷在寻找遏制福寿螺的治理方法,在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2]、性状遗传[3-4]、食性[5-6]、营养价值[7]、繁殖产卵习性[8]、富集重金属[9]、寄生虫[10]及生物治理[11-12]等方面做出贡献. 目前为止控制福寿螺繁殖的生物防治方法是捕捉成螺和灭螺卵两种办法,化学方法是喷施灭螺药,短期见效,治标不治本.通过捕捉成螺达到灭螺工作量大,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对于深水的池塘和河道,相比之下杀灭螺卵法比较可行,因为卵块附生于水面之上,颜色鲜艳容易辨认,是有效降低福寿螺密度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空间分布型,研究福寿螺产卵繁殖的生态学特性,为找到福寿螺繁殖扩散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1.1样地的概况 2012年夏季,采用随机取样法对韶关学院人工湖(东湖、西湖、望湖)及韶关市周边乡镇(白土镇、一六镇、江湾镇、大塘镇、侦江区猴山村)的不同生境(水稻田、秧田、弃耕、荷塘、农用水渠)的福寿螺卵块进行采集调查.样地生境概况见表1. 1.2 抽样方法 对6种样地分别随机选取30个样方,取样面积为1 m2,记录各样方内福寿螺的卵块数,共调查记录卵块611块. 1.3聚集度指标 采用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

小溪河福寿螺的危害与调查

小溪河福寿螺的危害与调查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被释放到野外,进而繁殖危害。 一、形态特征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二、生活习性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适宜水温为18℃~30℃。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交配后3~5天开始产卵,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卵圆形,粉红色,卵径2毫米左右。卵粒相互粘连成块状,每次产卵一块,200~1000粒,一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5万粒。 三、危害与防治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30 群落及其演替

考点规范练30群落及其演替 一、选择题 1.某江上游沿岸发生山体垮塌,形成堰塞湖,随着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道路、桥梁被淹。后经抢险救灾,人工开挖泄流槽,江水以5 000 m3/s左右的流量奔流而下,堰塞湖水位下降,险情解除。假设A地是堰塞湖形成前河段沿岸的一片无人区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堰塞湖形成后,A地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受影响 B.有一片草地泄流时被冲刷为裸露的土地,在其上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C.若A地没有出现大量动物被淹死的现象,则A地原有的食物链不受影响 D.堰塞湖的形成可能会改变A地群落演替的方向 2.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 B.两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3.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种间竞争关系 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竞争 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 4.科研人员将一块水稻田均分成两个区域,其中一个不养鸭(常规区)、一个养鸭(稻鸭区),一段时间后统计这两个区域的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的数量比例,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12 种群、群落 Word版含答案

专题突破练12 种群、群落 一、选择题 1.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 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A、B两点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B.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D.田鼠种群数量在AD期间先升后降,在CD期间一直在下降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可知,R=出生率/死亡率,R>1时,出生率>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增加;R<1时,出生率<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减少。据图可知,A、B两点对应的R值相等,即A、B两点时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相等,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所以A、B两点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A项错误。由图可知,在CD期间,R<1,即出生率<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在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C项错误。由R值的变化可推知,在AD期间,田鼠的种群数量先增 加后减少;在CD期间,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D项正确。 2.下图为某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200)。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在S1点时不存在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 C.渔业捕捞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K值-种群数量)/K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和曲线的信息可知,该种群数量为“S”型增长。在“S”型增长曲线中,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K/2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A项错误。该种群曲线所示的任何时候

2022高考生物(全国卷 地区专用)总复习_阶段滚动练5(十~十一单元) Word版含解析

阶段滚动练5(十~十一单元) (建议用时:80分钟) 一、选择题 1.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缘由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假如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2.(2021辽宁沈阳二中月考,43)科学家通过争辩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猎物和捕食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整 C.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3和P3 D.图中猎物和捕食者的关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双方种群的繁衍都有利 3.(2021河北定州周练,6)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 的植物种子,蚂蚁喜食小粒的植物种子。1974—1977年间连续争辩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争辩结果,不合理的是() A.啮齿动物和蚂蚁间存在竞争关系 B.大粒种子植物与小粒种子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竞争影响蚂蚁种群数量 D.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4.入侵水生动物福寿螺严峻危害稻田生态系统,争辩表明植物五爪金龙分泌的香豆素类物质对福寿螺具有毒杀作用,争辩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试验中的植物在稻田中的分层现象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B.香豆素类物质对福寿螺的毒杀效果与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 C.防螺可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使水稻增产 D.栽培适量的五爪金龙植物就可降低水稻与稗草的竞争强度 5.(2021四川绵阳二诊,6)某山坡25年前因发生火灾而焚毁全部树木等植被,今年争辩人员调查了该区域的几种主要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结果如下表。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树龄 树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赤杨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栎树21 15 12 10 7 4 2 0 0 0 0 松树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 A.山坡上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B.山坡最早消灭的树木是栎树,在25年间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最先受到环境制约而停止增长的是松树,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赤杨 D.被火灾焚毁的山坡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物种丰富度渐渐变高 6.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种群实际大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寒假总动员】2020高考生物专题14 种群与群落(测)(解析版)

(测试时间:2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水稻杀手”福寿螺是对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块500 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同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B.由于没有天敌,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第11周福寿螺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调查期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大 2.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大豆田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为“S”型曲线增长 D.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3.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西花蓟马及各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K值上下波动

B.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C.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D.西花蓟马的入侵改变了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 4.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不变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四校联盟”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四校联盟”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 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正确叙述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说明了发育晚期,遮光70%条件下更有利于光合产物分配到种子 2.有关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这两个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的基因可通过转录、翻译决定多种性状 B.转录时,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 C.翻译时,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配对形成氢键需要酶的催化 D.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的传递过程中有损失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盐酸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 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抑制性神经元可使其后的神经元更不容易产生神经冲动。下图中的Ⅰ、Ⅱ是两种常见的神经中枢抑制方式,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神经元,1、2表示突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抑制性神经元b是所在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B.抑制性神经元b可抑制神经元④和⑤的活动 C.抑制性神经元a释放神经递质促进神经元③的Na+内流 D.突触1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及向突触后膜转移都需消耗ATP 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B.静息状态下,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可测得静息电位的大小C.维持神经细胞内外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消耗能量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3.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 B.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记忆是对新信息的储存和检出 4.人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又称为细胞内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等构成 B.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乙酰胆碱和细胞因子,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5.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与RNA 聚合酶结合 ⑤每三个相邻的核糖核苷酸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公众号高中僧试题下载 ⑦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 片段⑧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或者核糖核苷酸A.①④⑥⑦B.①③⑤⑥C.①②⑥⑦D.①④⑥⑧ 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C.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7.如图是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图中有两个完整的突触结构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8.小麦发生突变可能出现矮生性状,矮生的小麦突变体在增加产量上有优势。研究人员用正常小麦和某种单基因突变矮生小麦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据此推测该突变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

【配套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 专项练(5)种群和群落

(5)种群和群落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随机分布、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B.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C.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 2.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个体大,有巨型田螺之称。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成为外来入侵的生物,对当地的植物造成严重的损害。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若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的感染。下列有关我国野外福寿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B.福寿螺进入野外初期,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近似于“S”型 C.气候、天敌、食物等均会影响福寿螺的种群数量 D.出生率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也是造成福寿螺蔓延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随着观鲸旅游的风靡,观鲸船的数量大幅增加,观鲸船的引擎噪音严重干扰了鲸鱼休息和育幼。研究表明与没有船经过的情形相比,有观鲸船经过的时候,抹香鲸种群中母鲸平均花费在休息上的时间少了1/3,照料幼崽的时间少了4/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观鲸船向抹香鲸传递的物理信息会影响其生命活动 B.母鲸体力消耗会降低幼崽能量摄入,对幼崽存活造成不利影响 C.无序的观鲸活动会使抹香鲸的栖息地遭受破坏,影响其种群数量 D.无序的观鲸活动会使抹香鲸种群数量增长由“J”形变为“S”形 4.某学习小组用杀虫剂和电离辐射分别处理某昆虫的两个数量相同的群体,电离辐射能导致雄虫不育,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水分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地区会形成植被稀少的群落,这类群落属于() A.森林群落B.草原群落C.荒漠群落D.苔原群落 2.某发育成熟的森林在发生严重火灾前后,研究人员该地带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调查。调 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c段草本植物可获得充足阳光而生长繁茂 B.ef段不一定已恢复成为火灾前群落 C.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类型不变 3.黄山风景区群山连绵,三大主峰海拔超1800米,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外四季差 异显著,以松柏类为优势种,还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山的不同海拔分布着相同的植被 B.食物是影响黄山风景区动物垂直分布的唯一因素 C.植被外貌四季不同是因为尚未达到顶极群落状态 D.群落中不同生长型植物配置在不同高度,与植物对光的利用有关 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演替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B.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进程和方向 C.群落演替总是朝着物种丰富度增加的方向进行 D.演替到顶极群落后,物种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禾本科,两性花。水稻常采用集中育苗后移栽。入侵物种福寿螺危害水稻,福寿螺除产卵或遇不良条件时迁移外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长达几个月。福寿螺的治理,除了农药防治外,还可在某些年进行旱地作物的轮种,或在水稻田放养鸭子。

1.下列关于水稻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合理密植直接影响其种群密度 B.集中育苗使水稻有稳定型的年龄结构 C.水稻有合适的性比例能提高结实率 D.幼苗移栽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种群密度 2.下列关于福寿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福寿螺适应水稻田的环境,在生存斗争中有极大优势 B.稻田养鸭是利用外源性因素对福寿螺种群数量进行调节 C.水稻田进行旱地植物的轮种提高了福寿螺的死亡率、迁出率 D.旱地作物轮种、引入鸭子均可提高福寿螺的环境容纳量 6.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 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物种甲和乙在同一个群落中生态位的分布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曲线重叠部分越大竞争越激烈 B.该群落中物种甲的数量比物种乙少 C.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中的生态位可能不同 D.生态位分化是指有生态位重叠的物种通过迁移而避免竞争 7.研究人员用外源性赤霉素(GA)处理玉米,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矮化型玉米内源性GA含量不足

陕西省商洛市2020年高一(下)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商洛市2020年高一(下)生物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基因突变的图解(示基因的一小部分),该变异属于 A.增添B.改变C.缺失D.易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据图分析,突变前的基因片段的序列为 -ATGCATGCGCAT-,突变后的基因片段的序列为-ATGATGCGCATC-。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突变前的基因片段的序列为-ATGCATGCGCAT-,突变后的基因片段的序列为 -ATGATGCGCATC-,对比两个序列发现突变后的基因序列中缺少了正常基因中的第四位(C),因此属于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能根据图中碱基种类或数量的变化判断该变异的类型。 2.某研究人员成功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Boc5)。现用一些各项条件都适宜的糖尿病小鼠进行一项验证性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空腹)的血糖含量分别为a1、b1、c1、d1(四组数据大致相同),下表表示4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含量。下列对四组实验前后血糖含量的比较可能不合理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实验组别 在饲料中添加普通胰岛素 饲喂在饲料中添加Boc5饲 喂 注射普通胰岛素 药物 注射 Boc5 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 含量 a2b2c2d2 A.a2

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4组小鼠的初始数据大致相同,这样就可推知,实验的结果就是因实验处理而产生的。分析表中的信息:甲组添加普通胰岛素饲喂,由于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食后易被分解,但因饲喂了饲料,故a2>a1,选项A错;由于Boc5是一种小分子,所以注射与口服同样能起到效果,故B、D 正确;用普通胰岛素药物治疗糖尿病时只能是注射,使血糖含量降低,故C正确。 3.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 ①埃博拉病毒②酵母菌③大肠杆菌④念珠藻⑤水稻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内容,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明确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详解】 埃博拉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适用孟德尔遗传规律,①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可进行有性生殖,②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适用孟德尔遗传定律,③错误;念珠藻属于蓝藻,为原核生物,不适用孟德尔遗传定律,④错误;水稻为真核生物,可进行有性生殖,适用于孟德尔遗传定律,⑤正确,故选B。 【点睛】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 4.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图显示: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还没有完全与DNA模板链脱离就与核糖体结合,据此可判断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A、D项错误,C项正确;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B项错误。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专题14 种群与群落(原卷版)

专题14种群与群落(原卷版) 1.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 B.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保持不变 C.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D.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小 2.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使用标志重捕法比较适宜 B.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则小型犬浣熊种群数量在b~c时期不断减小C.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二营养级 D.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死亡率-出生率)的变化,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b时期不断减小 3.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能合理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特点及与R关系的是()

A.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B.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D.田鼠种群数量在A~D间先升后降,而C~D间一直在下降 4.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t2时刻,甲、乙两种群间的竞争程度最低 B.0-t2,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 C.t1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死亡率相同 D.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5.如图是某海域的大黄鱼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曲线图(a、b点对应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点时大黄鱼的出生率要大于a点时的出生率 B.该海域的大黄鱼的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 C.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的种群密度时,估计值一般都偏大 D.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6.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 C.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 D.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