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三甲氧基苯甲醛缩合反应产物同分异构体和快速监测中间体的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三甲氧基苯甲醛缩合反应产物同分异构体和快速监测中间体的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三甲氧基苯甲醛缩合反应产物同分异构体和快速监测中间体的含量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种类数目的判断方法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种类数目的判断方法 在有机化学学习中,同分异构体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常见的出题形式是以有机物的推断与有机合成为题来考察学生对有机物知识的理解,对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种类数目的判断,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为了让学生正确书写同分异构体和判断同分异构体种类数目,我认为同学们要使掌握下列要点和技巧: 一、同分异构体的异构方式 绝大多数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高中阶段的同分异构现象主要有4种情况。即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顺反异构。 1. 碳链异构 碳链异构是指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由于烷烃分子中没有官能团,所以烷烃不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和官能团类别异构,而只有碳链异构。再如,CH 3CH 2CH 2CH 2CHO (戊醛)与(CH 3)2CHCH 2CHO (2-甲基丁醛)也属于碳链异构。 2. 官能团位置异构 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如, 33CHCH CH CH =和223CH CH CH CH =;CH 3CH 2CH 2CH 2 COH (1-丁醇)与CH 3CH 2CH (OH )CH 3(2-丁醇)。 含有官能团(包括碳碳双键、叁键)的有机物一般都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互为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的有机物属于同类物质异构。 3. 官能团类别异构 所谓官能团类别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官能团类型不同所引起的异构。除烷烃以外,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都存在与其对应的官能团类别异构体,如:烯烃与环烷烃,二烯烃与炔烃,饱和一元醇与醚,饱和一元醛与酮,饱和一元羧酸与酯,芳香醇与芳香醚及酚,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第1章绪论 1.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都是关于分子如何构成的理论。价键理论主要关注于σ键和π键的形成,通过研究受成键情况影响的轨道形状描述分子的形状。分子轨道理论研究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运动状况,用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来描述分子的形成。 2.u=78/12+1=6, C6H6 3.均裂,发生游离基型反应,异裂,发生离子型反应。 第2章烷烃 1.(1)3-甲基戊烷(2)3-甲基-3-乙基己烷 2. 3.(1)CH 3 C CH 2 CH 3 3 CH 3 2,2- 二甲基丁烷 (2) CH 2 CH 3 C 2 H 5 C CH CH 3 CH 3 C H 3 2, 3- 二甲基3-乙基戊烷 (3) CH CHCH 3 3 CH 2 CH CH 3 CH 3 (CH 3 ) 3 C 2,2,3,5,6-五甲基庚烷 4.(1) CH 3 C CH 3 3 CH 3 (2)CH2CH2 C H 3 CH 3 CH 2 (3) CH 2 CHCH 3 3 C H 3 (4) CH 3 C CH 3 CH 3 CH 3 5. (1) 第3章烯烃与红外光谱 1.答: (1)1-己烯(2)2-己烯(3)己烯(4)2-甲基-1-戊烯(5)3-甲基-1-戊烯(6)4-甲基-1-戊烯

(7) 2-甲基-2-戊烯 (8) 3-甲基-2-戊烯 (9) 4-甲基-2-戊烯 CH 3CHC=CH 2 CH 3 3 CH 3CCH=CH 2 CH 3 CH 3CH 3C=CCH 3 3 CH 3 CH 3CH 2C=CH 2 CH 2CH 3 (10) 2,3-二甲基-1-丁烯 (11)3,3-二甲基-1-丁烯 (12) 2,3-二甲基-2-丁烯 (13) 2-乙基-1-丁烯 其中(2)、(3)、(8)、(9)有顺反异构。 2.答:(1) (2) (3) (4) (5) (6) (7) 3.答:无顺反异构 4.答: 5.答: 1) Cl I 2) 500Cl ClOH ℃ 3) OH 4) or 5) Br 第4章 炔烃与共轭双烯 1.答: (1)2,2,5-三甲基-3-己炔 (2)1,3-己二烯-5-炔 (3)5-庚烯-1,3-二炔 (4) (5) H H (6) 2. 答: (1) H H 2Na H 322T.M (2) (3) H H 2CuCl /NH Cl Br HBr/H O (4) NH Na/乙醚H H Na H CH CH Br 2HCl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实验类型: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苯甘氨酸的拆分实验,理解对映异构体的各种拆分方法; 2、理解有机物溶解、结晶的原理及意义,并将其用于分离提纯; 3、掌握拆分、结晶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与仪器 1、实验原理 对映异构体(也称光学异构体、对映体)就是指分子为互相不可重合的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其主要的拆分方法有机械拆分法,微生物化学拆分法,选择吸附拆分法,诱导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 诱导结晶拆分法就是指在外消旋体(两种对映体的等量混合物)的过饱与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一种旋光体的纯晶体作为晶种,形成溶液中该种旋光体过量,且在晶种的诱导下优先结晶析出。将这种结晶滤出后,则另外一种旋光体在滤液中相对较多。再加入外消旋体制成过饱与溶液,于就是另外一种旋光体优先结晶析出,如此反复进行结晶,就可以把一对对映体分开。 化学拆分法就是指利用手性试剂作为拆分剂加入外消旋体混合物中,使它与外消旋体发生反应,生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复盐(非对映异构体指具有二个或多个非对称中心,并且其分子互相不为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例如溶解度、蒸汽压、吸收系统等)的不同,用常规的方法将其拆分,最后再把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分别复原为原来的对映体。化学拆分法最适用于酸或碱的外消旋体的拆分。 对于苯甘氨酸,诱导结晶拆分法得到的产物光学纯度较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溶剂使得两种对映体在其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且循环量较大,因此本实验采用化学拆分法,利用手性拆分剂与外消旋体形成的复盐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结晶拆分。 本实验中,D,L-苯甘氨酸(简写D,L-PG分子式如I),手性拆分剂为d-樟脑磺酸(简写d-CS,分子式如II),二者形成的复盐在水中溶解度有很大差异(如表1),可用结晶方法分离。D,L-苯甘氨酸与d-脑磺酸溶于热溶剂中,形成非对映异构体复盐的饱与溶液,降低温度则复盐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与溶液,在饱与溶液中结晶与溶解存在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降温与/或加晶种破坏其平衡使一种结晶优先析出。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简写D-PG-d-CS分子式如ⅡI)溶解度相对较小,则加入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晶种后D.苯甘氨酸-d 一樟脑磺酸优先结晶析出,过滤时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被滤除,L-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留在母液中与结晶分离,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如图1) 影响拆分效率的因素有: (1)温度。 1)起始的结晶温度。起始的结晶温度就是控制其溶液过饱与程度的,如果让溶液在结晶前过度地饱与, 专业: _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 (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8-癸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解:(1)③>②>① (2)①>③>②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 (2)④>③>②>① (3)③>②>①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 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1) CHO +H 2N CH N (2)HC 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 (3) O + N H N (4) O +NH 2OH NOH

(5) O HCN/OH - CN H 2O/H + COOH (6) O 3 (7)Ph O 2Ph OH Ph O Ph 次 +主 次 (8) O CH 3 + O EtO -O CH 3 O (9) O O + CHO EtO - CHO O O (10)CH 32Br O 22HCl O C O CH 3CH 2Br (11) O CH 3 +H 2 Pd/C O CH 3 CH 3 CH 3 CH 3 O (12)CH 3 CH 3 CH 3 OH NaBH 432H 3O + CH 3 CH 3 CH 3 OH +主 次

最新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制备荧光增白剂汇总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制备荧光增白剂

目录 1 引言..............................................................1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1 引言 1.1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及用途 白色物品一般对可见光(波长范围400~800nm) 中的蓝光(450~480 nm) 有轻微吸收,而造成蓝色不足,使其略带黄色,由于白度受到影响而给人以陈旧不洁之感. 为此,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使物品增白、增艳。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蓝增白。即向预增白的物品中加入少量蓝色颜料(如群青) ,通过增加蓝色光部分的反射来遮盖基体的微黄色,使其显得更白。加蓝虽可增白,但一则效果有限,二则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而使亮度有所降低,物品色泽变暗。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漂白,通过对带有色素的物体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因此对纤维素不可避免有破坏作用,而且漂白后的物体带有黄色头,影响视觉感受。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的荧光增白剂弥补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并显示了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吸附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一方面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同时还能将吸收的不可见紫外光(波长为300 ~400nm) 转变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发射出来,蓝色和黄色互为补色,因而消除了物品基体中的黄色,使其显得洁

白、艳丽。另一方面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发射率,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人们用眼睛看上去物体的白度增加了,从而达到增白的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色彩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而荧光增白所具有的增白,增艳和增亮作用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要求,使其在纺织/洗涤/塑料和纸张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荧光增白剂的应用行业使用量及所占比例大体如下:纺织行业25%;洗涤行业40%;纸张行业30%;塑料/合成纤维着色用荧光增白剂的使用量增加较快,有资料显示占有比例已达到10%。 1.2 荧光增白剂的发展与前景 1921 年,A. V. Lagario 发现了增白原理;1929年,Krais 发现二氧代香 豆素的配糖体七叶甙能增白人造丝进一步证实了增白原理,世界上第一只香豆素类FWA诞生,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耐晒牢度很差,且不易合成,因而无实用价值;1934 年英国卜内门公司发现4 ,4’- 二氨基二苯乙烯- 2 ,2’双磺酸(DSD 酸,国外称DAS 酸) 可增白纤维素织物及纸张。发表了专利第一只DSD 酸类FWA 的合成,开创了荧光增白剂历史的先河.九十年代初,国外生产荧 光增白剂的厂家就近30 个,年产量约12 万t。目前,国际知名企业主要有Ciba ,Eastman , Clariant (Sandoz 和Hoechst) ,3V sig2ma ,Bayer ,Basf ,日本的住友和药化等。他们既有相同的产品又有独具特色的品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染料工业快速发展,荧光增白剂呈现蓬勃发展 态势。目前我国染料年产量约30万吨,其中荧光增白剂产量占 10%左右,而且有相当数量出口。 我国荧光增白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仍以低档和 通用型为主,许多国内急需的新型高档产品仍要依赖进口。我国荧光增白剂主要产品是传统的VBL和DT,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品种有C BS、CXT、ER、FP、OB -1、KCB、EBF、OB等。 荧光增白剂的发展虽然很快,新牌号层出不穷,但结构类型并没有增多,目前对荧光增白剂的研究与生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仍为主流,主要改变母体基上取代基,改善应用性能,力求降低成本与毒性,有更广的应用范围且为液体剂型;

美国FDA关于开发立体异构体新药的政策简介

美国FDA关于开发立体异构体新药的政策简介 作者:黄晓龙 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1前言与背景 立体异构体是指原子的组成及连接方式相同,而其三维空间的排列不同的分子。此处最引人注意的对映异构体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不对称(手性)中心,相互间成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对”,它们的物理(旋光性除外)及化学(手性环境下除外)性质相同。 本文着重于单一对映异构体及消旋体的药学研究与开发,此类立体异构体通常需要特殊的手性技术来正确地鉴别、定性、分离及定量。然而它们可被生物体系区别,而体现出不同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和不同的药效或毒性,这种不同可以是数量或性质上的。 当立体异构体能被生物识别时,它们就成为不同的药物。尽管过去开发了消旋体(即50∶50的对映体)药物,而对单一的对映异构体的性质通常并没有很好地研究,因为消旋体的廉价分离是比较困难的,是否需开发对映异构体主要还是一个学术问题;而现在,技术的进步(大规模手性分离方法或不对称合成)使得许多对映异构体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所以有必要了解FDA对立体异构体混合物的政策。消旋体的开发带来了诸如合成与杂质的生产控制、足够的药效及毒性评估、代谢与分布的合理定性、临床的正确评价等问题。 应注意的是,“立体异构体”为一个总的概念,泛指所有因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而形成的异构体,它不仅包括镜像异构体,也包括几何异构体(顺反异构)及非对映异构体(有多个手性中心、互不为镜像的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与几何异构体均存在化学及药效的差异(除非它们在体内可相互转化),并且可不通过手性技术分离。因此几何异构体与非对映异构体应按单独的药物对待,但当它们会在体内相互转化时除外。开发几何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没有必要,除非它们恰好形成一合理的复方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应严格检查这两个异构体的最佳比例是否不加控制即可合成。非对映异构体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在此处不做深入探讨。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两个对映异构体可有相同的活性:如多巴酚丁胺的两个对映体均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布洛芬的两个对映体均为抗炎药,华法林及苯丙羟基香豆素的两个对映体均为抗凝剂,布比卡因的两个对映体均产生局麻作用。 其中一个对映体有药理活性,而另一个则没有,如左旋普奈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而右旋体则不是,另如都具有抗菌作用的喹啉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即为此类。 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不同的活性,如右旋索它洛尔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而左旋体则为β-受体阻滞剂,或者对于一个特定的作用具有不同的浓度-效应关系。 尽管无活性的对映体可不予考虑,但存在毒性与该对映体有关的实例(如粒细胞减少与右旋多巴有关;左旋咪唑的呕吐作用是其中的右旋体杂质引起的;当从消旋卡尼丁中去掉右旋体后,就再也观察不到严重的肌无力不良反应),也存在一个对映体影响另一个的分布的例子。另外,很多对映异构体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也不同,这种不同不一定会引起治疗问题,尽管它会使非手性的血药浓度及与之相关的活性的解释变得困难,同时当异构体在动物中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与人不同时,也会影响非临床数据的解释。 虽然某些“对映异构体对”(如消旋索它洛尔、消旋多巴酚丁胺)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没有理由希望其组成与外消旋体一样,正好为1∶1,即其剂量效应曲线不一定是成正比

3_4_5_三甲氧基苯甲醛合成工艺改进

第18卷第4期1996年10月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JO U RN A L OF N A NJIN G U N IVER SIT Y O F CHEM ICA L T ECHN O L OG Y V o l.18No.4 Oct.1996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合成工艺改进 杭 超 刘国智 (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南京,210009) 摘 要 羟基苯甲醛在氧化剂存在下溴化生成3,5-二溴-4-羟基苯甲醛,后者用氯化亚铜作催 化剂,在DM F溶剂中与甲醇钠反应,生成丁香醛。丁香醛在pH9~10之间用硫酸二甲酯甲基 化得到医药中间体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对各步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整个工艺路线 简便,总收率达70%。 关键词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 合成 甲氧基化 甲基化 中图法分类号 O625.41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TM B)是磺胺类药物增效剂T M P的中间体。生产T M B的路线较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是以对甲酚为原料,通过溴化、水解、甲氧基化及甲基化而制得该产品[1]。但此路线溴的消耗量较大。自从我校研制出对甲酚氧化生产对羟基苯甲醛的工业方法后,以此为原料来生产TM B就成了目前国内的主要方法。我们也对该路线进行了研究,并对每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本工艺的反应如下: a收稿日期:1996-04-01

1 实验部分 熔点未校正。元素分析用240C 元素分析仪测定;IR 用170SX-FT -IR 仪测定;对羟基苯甲醛为高淳县化工总厂产品,用水重结晶,熔点115~117℃;甲醇钠溶液为南京制药厂产品,含量27%~33%;溴素,氯化亚铜,DM F ,硫酸二甲酯皆为市售C P 级试剂。 1.1 溴化反应 在250mL 四颈瓶中加入对羟基苯甲醛(Ⅰ)24.4g (0.20m ol),邻二氯苯110mL,水15m L ,氯酸钠7.5g (0.07m ol )。搅拌下滴加溴素33.6g (0.21m ol ),用水浴控制反应温度35~45℃,滴加速度以溴的红色不停留为宜,约1h 加完。再继续搅拌1h 。冷至室温,过滤、水洗、烘干,得3,5-二溴-4-羟基苯甲醛(Ⅱ)52.1g (产率93%)。熔点180~182℃。(文献值[2]180~181℃)。 1.2 甲氧基化反应 将Ⅱ28.0g(0.10mol),DM F 50mL 及氯化亚铜1.25g 放入一锥形瓶中,微热使均匀混合,备用。 在反应瓶中加入甲醇钠甲醇溶液72g (约0.4mol ),油浴加热,控制溶液温度90~100℃,搅拌下蒸出大部分甲醇。冷至85℃,在85~90℃滴入上述混合液。滴毕,在90~95℃继续反应2h,再升温至95~100℃,反应1h 。趁热把反应物转移至蒸馏瓶中,减压蒸出DM F 。加水50mL,煮沸,冷后结晶出丁香醛的钠盐Ⅲ。过滤,将黄色结晶溶于50m L 热水中,并趁热滤去少量不溶物,滤液冷后用盐酸酸化,得丁香醛15.1g ,熔点110~112℃(文献值[2]112~113℃),IR(cm -1):3290,1750,1329,1101,728。(与sadtler 标准图谱一致)另将母液用乙醚萃取,干燥,再蒸去溶剂,又得丁香醛1.3g ,合计收率90%。 1.3 甲基化反应 将Ⅲ18.2g (0.10m ol )、氢氧化钠4.0g (0.10m ol )、碳酸钠5.3g (0.05mo l ),放入反应瓶中。再加水15mL,硫酸乙甲酯18.9g(0.15m ol),在45~60℃搅拌反应,不断用40%NaOH 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 值,使其在9~10之间。反应2h 后,再加入硫酸二甲酯18.9 g (0.15mo l ),同样再反应2h 。 此时生成白色粒状沉淀,将反应温度升至60~75℃,并维持10m in 。冷却,过滤,水洗、烘干,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醛(TM B)(Ⅳ)18.2g(93%)、熔点71~73℃。粗品用乙醇-水3∶4(体积比)重结晶得针状晶体。熔点74~76℃。(文献值[2]71℃~74℃),C 10H 12O 4计算值:C,61.22;H ,6.16;实测值:C,61.41;H,6.37。IR(cm -1)2900,2861,1685,1584,1455,1223,1120(与Sadtler 标准图谱一致)。 粗品亦可减压蒸馏,收集145~150℃/1.1kPa 馏分,回收率95%,熔点74~76℃。2 结果与讨论 2.1 溴化反应 2.1.1 溶剂的影响溴化反应的溶剂通常有乙醇、氢溴酸及含卤有机溶剂。其中含卤有机溶剂因不溶于?34?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第18卷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实验类型: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苯甘氨酸的拆分实验,理解对映异构体的各种拆分方法; 2、理解有机物溶解、结晶的原理及意义,并将其用于分离提纯; 3、掌握拆分、结晶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和仪器 1、实验原理 对映异构体(也称光学异构体、对映体)是指分子为互相不可重合的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其主要的拆分方法有机械拆分法,微生物化学拆分法,选择吸附拆分法,诱导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 诱导结晶拆分法是指在外消旋体(两种对映体的等量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一种旋光体的纯晶体作为晶种,形成溶液中该种旋光体过量,且在晶种的诱导下优先结晶析出。将这种结晶滤出后,则另外一种旋光体在滤液中相对较多。再加入外消旋体制成过饱和溶液,于是另外一种旋光体优先结晶析出,如此反复进行结晶,就可以把一对对映体分开。 化学拆分法是指利用手性试剂作为拆分剂加入外消旋体混合物中,使它与外消旋体发生反应,生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复盐(非对映异构体指具有二个或多个非对称中心,并且其分子互相不为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例如溶解度、蒸汽压、吸收系统等)的不同,用常规的方法将其拆分,最后再把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分别复原为原来的对映体。化学拆分法最适用于酸或碱的外消旋体的拆分。 对于苯甘氨酸,诱导结晶拆分法得到的产物光学纯度较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溶剂使得两种对映体在其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且循环量较大,因此本实验采用化学拆分法,利用手性拆分剂与外消旋体形成的复盐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结晶拆分。 本实验中,D,L-苯甘氨酸(简写D,L-PG分子式如I),手性拆分剂为d-樟脑磺酸(简写d-CS,分子式如II),二者形成的复盐在水中溶解度有很大差异(如表1),可用结晶方法分离。D,L-苯甘氨酸和d-脑磺酸溶于热溶剂中,形成非对映异构体复盐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则复盐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在饱和溶液中结晶和溶解存在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降温和/或加晶种破坏其平衡使一种结晶优先析出。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简写D-PG-d-CS分子式如ⅡI)溶解度相对较小,则加入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晶种后D.苯甘氨酸-d一樟脑磺酸优先结晶析出,过滤时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被滤除,L-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留在母液中与结晶分离,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如图1) 影响拆分效率的因素有: 专业: _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

专题——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 1、某烷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烃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 ) A .C 2H 6 B . C 4H 10 C .C 5H 12 D .C 8H 18 2、C 4H 10的二氯代物有( )种 A .5种 B .6种 C .8种 D .9种 3、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几种( ) A .5种 B .6种 C .8种 D .9种 4、分子式为C 9H 11Cl ,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有( ) A. 5 种 B. 9 种 C. 12 种 D. 15 种 5、分子式为264Br H C ,具有环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6种 B. 9种 C. 10种 D. 12种 6、麻醉剂三氟氯溴乙烷(CF 3CHClBr )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3种 B. 4种 C.5种 D. 6种 7、分子式为C 8H 16O 2的有机物A ,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 和C ,且B 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 。则有 机物A 可能的结构有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8、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 ( )。 A .C 4H 8 B . C 3H 8 C .SiO 2 D .P 9.已知分子式为C 12H 12的物质A 的结构简式为,A 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 断A 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 A .10种 B .9种 C .11种 D .12种 10.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 、—Y 、—Z ,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 构体数目是 ( )。 A .10种 B .8种 C .6种 D .4种 11. 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7种 B .6种 C .5种 D .4种 12、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一些性质及应用,并讲述其应用发展。叙述了对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与技术,并对方法的优缺点作了简要对比。其合成方法较多,以苯酚、对氨基苯甲醛、对硝基甲苯和对甲酚为原料均可合成对羟基苯甲醛。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探讨,当反应时间为6h,碱用量140g,反应压力19.6~24.5Pa为最佳。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醛;应用;发展;合成; Synthesis of p-hydroxybenzaldehyde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properties of hydroxyl benzene formaldehyde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describes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Narrated on the synthesis methods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thods are compared briefly. The synthesis method is more, phenol, amino benzaldehyde, p-nitrotoluene and p-cresol as raw material can be the synthesis of p-hydroxybenzaldehyde.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method is discussed, when the reaction time was 6h,140g alkali dosage, reaction pressure is 19.6 ~24.5Pa is the best. Key words:P-hydroxybenzaldehyd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ynthesis 一、绪论 1.1 对羟基苯甲醛的主要性质 对羟基苯甲醛又称对甲醛苯酚,4一羟基苯甲醛(简称PHBA),分子式CH6O2,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芳香味。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醇和醚。熔点116℃,密度:1.129。在常压下升华而不分解。半数致死量(小鼠,腹腔)500mg/kg。有刺激性。水蒸气中不挥发。与氯化铁作用生成淡紫色;与钠汞齐作用生成4,4′-二羟基苯偶姻;与锌和盐酸作用生成对甲苯酚。它以苷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经水解,从水中得针状体;或由苯酚与氯仿及吡啶反应获得。其合成方法较多,以苯酚、对氨基苯甲醛、对硝基甲苯和对甲酚为原料均可合成对羟基苯甲醛。以其为原料可以合成香兰素、丁香醛、茴香醇、茴香醛和覆盆子酮等香料。在医药工业中用于合成羟氨苄胺嘧啶、三甲氧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醇葡萄糖、对羟基甘氨酸、祛痰药杜鹃素、人造天麻、艾司洛尔等。还用于杀菌剂、照像乳化剂、

有机化学(习题1)第8章习题与答案

第八章 醛、酮、醌 8.1 用IUPAC 及普通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a.(CH 3)2CHCHO b. CH 2CHO c. H 3C CHO d.(CH 3)2CHCOCH 3 e.(CH 3)2CHCOCH(CH 3)2 f. CHO OH 3C g. (CH 3)2C=CHCHO h. β-溴化丙醛 i. 1,3—环已二酮 j. 1,1,1—三氯代—3—戊酮 k. 三甲基乙醛 l. 3—戊酮醛 m. 苯乙酮 o. CH 2=CHCHO p. C O 答案:a. 异丁醛 2-甲基丙醛 2-methylpropanal isobutanal b. 苯乙醛 phenylethanal c. 对甲基苯甲醛 p -methylbenzaldehyde d. 3-甲基-2-丁酮 3-methyl -2-butanone e. 2,4-二甲基-3-戊酮 2,4-dimethyl -3-pentanone f. 间甲氧基苯甲醛 m -methoxybenzaldehyde g. 3-甲基-2-丁烯醛 3-methyl -2-butenal h. BrCH 2CH 2CHO i.O O j. CCl 3CH 2COCH 2CH 3 k. (CH 3)2CCHO l. CH 3CH 2COCH 2CHO m.CH=CHCHO n. C CH 3O o. 丙烯醛propenal p. 二苯甲酮 diphenyl Ketone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a.CH 3COCH 2CH 3+H 2N -OH b.Cl 3CCHO + H 2O c.H 3C CHO + KMnO 4 + d.CH 3CH 2CHO 稀NaOH e.C 6H 5COCH 3 +C 6H 5MgBr H + 2f.O +H 2NNHC 6H 5g.(CH 3)3CCHO 浓NaOH h. O +(CH 3)2C(CH 2OH)2 无水HCl O i.+ K 2Cr 2O 7+ j. CHO 4

习题11(醛酮)

P379 习题11.1 命名下列化合物: (1) HOCH 2CH 2CHO (2) CH 3CHBrCOCHBrCH 3 3-羟基丙醛 2,4-二溴-3-戊酮 (3) CH 3COCH=CHCOCH 3 (4) O CH 3 3-己烯-2,5-二酮 4-甲基环己酮 (5) CHO Br (6) C CH 3CH 3O 4-溴苯甲醛 对甲氧基苯乙酮 (7) CHO C CH 3 O (8) CHO HO OCH 3 4-乙酰基苯甲醛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9) C O 环己基苯基甲酮 习题11.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甲基异丁基酮 (2) 丁二醛 CH 32CH(CH 3)2 O CH 2CH 2H H O O (3) 三甲基乙醛 (4) β-环己二酮 (CH 3)3CCHO O O (5) β-羟基丁醛 (6) 对羟基苯丙酮 CH 3CHCH 2CHO OH HO C CH 2CH 3O P336 习题11.3 选择合适的原料及条件合成下列羰基化合物: (1) 2-己酮 解:CH 3(CH 2)3OH CH 3CH 2CH 2CH 2MgBr Mg dry ether CH 3(CH 2)3Br

3dry ether H O + CH 3CH 2CH 2CH 23 OMgBr CH 3CH 2CH 2CH 23 OH CH 3CH 2CH 2CH 23O K Cr O 24 或者: HC CNa + BrCH 2CH 2CH 2CH 3 HC C CH 2CH 2CH 2CH 3 CH 32CH 2CH 2CH 3 O H O 244 (2) 丁醛 解: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O [(CH )CHO]Al , (CH )C=O 66 或者: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O CrO Pyridine (3) O 解: OH Br OH H O 24 ? O OH [(CH )CHO]Al , (CH )C=O 66 或者: O O Br O NaOH/ C H OH 23 (4) CHO Cl Cl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

浙江大学 化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化学专业实验Ⅱ 实验名称:光学异构体得分离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学生: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得 1、通过苯甘氨酸得拆分实验,理解对映异构体得各种拆分方法; 2、理解有机物溶解、结晶得原理及意义,并将其用于分离提纯; 3、掌握拆分、结晶得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与仪器 1、实验原理 对映异构体(也称光学异构体、对映体)就是指分子为互相不可重合得镜像得立体异构体,其主要得拆分方法有机械拆分法,微生物化学拆分法,选择吸附拆分法,诱导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 诱导结晶拆分法就是指在外消旋体(两种对映体得等量混合物)得过饱与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得一种旋光体得纯晶体作为晶种,形成溶液中该种旋光体过量,且在晶种得诱导下优先结晶析出。将这种结晶滤出后,则另外一种旋光体在滤液中相对较多。再加入外消旋体制成过饱与溶液,于就是另外一种旋光体优先结晶析出,如此反复进行结晶,就可以把一对对映体分开。 化学拆分法就是指利用手性试剂作为拆分剂加入外消旋体混合物中,使它与外消旋体发生反应,生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复盐(非对映异构体指具有二个或多个非对称中心,并且其分子互相不为镜像得立体异构体),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例如溶解度、蒸汽压、吸收系统等)得不同,用常规得方法将其拆分,最后再把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分别复原为原来得对映体。化学拆分法最适用于酸或碱得外消旋体得拆分。 对于苯甘氨酸,诱导结晶拆分法得到得产物光学纯度较低,难以找到合适得溶剂使得两种对映体在其中得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且循环量较大,因此本实验采用化学拆分法,利用手性拆分剂与外消旋体形成得复盐溶解度得差异进行结晶拆分。 本实验中,D,L-苯甘氨酸(简写D ,L-PG 分子式如Ⅰ),手性拆分剂为d -樟脑磺酸(简写d-CS ,分子式如Ⅱ),二者形成得复盐在水中溶解度有很大差异(如表1),可用结晶方法分离。D,L-苯甘氨酸与d-脑磺酸溶于热溶剂中,形成非对映异构体复盐得饱与溶液,降低温度则复盐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与溶液,在饱与溶液中结晶与溶解存在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降温与/或加晶种破坏其平衡使一种结晶优先析出。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简写D-PG -d -CS 分子式如Ⅲ)溶解度相对较小,则加入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晶种后D.苯甘氨酸-d一樟脑磺酸优先结晶析出,过滤时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被滤除,L-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留在母液中与结晶分离,从而达到拆分得目得。(如图1) COOH NH 2 Ⅰ S O OH Ⅱ COOH 3H D-PG (+)-CS Ⅲ · 表 1 PG-d-C S复盐溶解度

对羟基苯甲醛的生产工艺及下游产品的开发

对羟基苯甲醛的生产工艺及下游产品的开发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07年7月3日 对羟基苯甲醛(PHB)分子式为C7H6O2,呈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溶于甲醇、丙酮和苯等有机溶剂。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等领域,其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 1 生产工艺 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辽宁新民有机化工厂、南京晶美化学有限公司、安徽潜山药物化工厂、山东淄博大华化工公司、山东春光化工有限公司、盐城隆达公司农药厂、高邮市康乐精细化工厂、上海宝山月浦化工厂等十余家企业。对羟基苯甲醛合成路线较多,国内多采用苯酚-甲醛法,而国外则多采用空气氧化对甲酚法。目前国内对羟基苯甲醛与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内精细化学品工业发展的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虽然国内有多家企业计划采用对甲酚路线建设该项目,如大庆萨南实业有限公司、湖州市加成石油化工厂、嘉兴市华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但是技术不甚成熟,尤其是对甲酚氧化产物分离技术不过关,导致产品质量较差,不能满足下游精细化学品对纯度的要求。下面介绍一下各种合成工艺的概况。 1.1 苯酚法 (1)苯酚-甲醛法 苯酚和液体氢氧化钠混和反应物形成钠盐,在50℃下慢慢加入甲醛,得到邻和对位的羟甲基苯酚;产物不需分离,在50℃下通入氧气,并加入苯酚质量分数5%的Pt/C催化剂和Bi2(SO4)3,反应1.5h后过滤催化剂,再经酸化、蒸馏得到PHB。以间硝基苯磺酸为催化剂时产率为55%左右,若以氟硼酸作催化剂,产率则可达80%以上。 该法对设备要求不高,合成路线较短,技术成熟,但产率和选择性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国内多采用该法生产。 (2)氯仿法(Reimer-Tiemann法) 在碱金属氢氧化物作用下,苯酚与氯仿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醛和PHB。将三氯甲烷加入苯酚碱溶液中,在80℃下反应4h,得到PHB和邻羟基苯甲醛,混合物经酸化、蒸馏、分离、纯化,得到PHB,收率50%左右。 该法原料价廉易得,但缺点是反应时间长、反应收率低,对羟基苯甲醛的选择性较低,一般对、邻位之比约为1:5,高者可达1:10。不过因其反应温度比较低,也容易控制,故国内目前主要采用此法生产水杨醛。近几年国外对该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从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考虑。国外还对采用该法制备高选择性的PHB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在氢氧化钾存在下,通过加入α-或β-环状糊精作为催化剂,使PHB的选择性可达100%。 (3)苯酚与三氯乙醛法 在碳酸钾的催化下,苯酚与三氯乙醛缩合,得到的中间体经甲醇钠分解得到PHB。

GC法测定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含量和有关物质

GC法测定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含量和有关物质 发表时间:2013-06-07T10:23:00.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葛晓强李亚珍高旭 [导读] 精密度试验选定三名分析人员按2.2项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并配制样品溶液每份样品分析两次。 葛晓强李亚珍高旭(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1137) 【摘要】目的:建立用GC法测定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含量和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1701型色谱柱 (30m×0.53mm×5um),以高纯氮气作为载气,将待检测样品配制成10mg/ml的溶液(二氯甲烷溶解),各成分在色谱柱中分离进入FID 检测器检测;柱温:220℃;检测器温度:300℃;进样量:2ul。用百分面积法计算主含量和杂质含量。结果:TMBA峰与溴代杂质峰的分离度良好,相邻峰之间分离度良好。在1-12ug/ml的浓度范围内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和溴代杂质峰面积与浓度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中溴代杂质百分含量RSD为0.01﹪,TMBA含量的RSD为2.0%;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11.4%,106.0%;5-Br杂质定量限低于0.02﹪;耐用性试验中在色谱条件发生变化或样品处理条件发生变化检测的主峰含量和溴代杂质的相对标准偏差 ≤15.0﹪。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好、精密度高、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高、定量限低,耐用性高。 【关键词】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溴代杂质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26-01 前言: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中文别名:TMBA;是合成抗菌增效药甲氧苄啶的重要中间体。溴代杂质全称3-Br-4,5-二甲基苯甲醛。经分析发现甲氧苄啶中某杂质{5-(3-溴代-4,5-二甲氧基苄基) 嘧啶-2,4-二胺}是由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中的溴代杂质衍变而来,欧洲药典甲氧苄啶专论中对该溴代杂质命名为杂质F,并规定限度为小于0.1%。因此必须通过控制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中溴代杂质含量来控制甲氧苄啶中的杂质F水平。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梅特勒-托利多AE240型电子分析天平,AFZ-6000-U分子生物型超纯水机。 1.2. 试药试剂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对照品由某化工厂提供,溴代杂质对照品购自TCI公司(目录号B3130,批号UIZA);二氯甲烷 为色谱纯。 3-Br-4,5-二甲基苯甲醛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 图1 结构式 2.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30m×0.53mm×5um固定相为 14%的氰丙基苯基-86%的甲基聚硅氧烷;检测器:FID;载气流度:2.2ml/min;(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汽化室温度:280℃;(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柱温: 220℃;(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测器温度:300℃(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样量:2ul。 2.2 系统适用性试验分别准确称取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对照品和溴代杂质标准品各100mg于100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摇匀。再精密吸取此液1.0ml,用二氯甲烷稀释至10.0ml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进样0.2ul,重复六针;TMBA峰和溴代杂质峰的分离度大于 2.5;6次进针TMBA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0%。见图2: 图2 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色谱图 3.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称取样品100mg,用二氯甲烷溶解至10.0ml,摇匀。 4.方法学验证 方法专属性验证准确称取溴代杂质标准品100mg于100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摇匀作为贮备液。精密吸取此贮备液1ml于10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摇匀。称取样品100mg,用二氯甲烷溶解至10.0ml,摇匀。精密吸取5-Br杂质贮备液1ml于10ml装有100mgTMBA的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摇匀。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分别进一针样品溶液,标准溶液,样品加标准溶液进行色谱分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分子式:C7H6O2 分子量:122.12 分子结构图: °H刺激性物品 风险术语R36/37/38lrritati 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对羟基苯甲醛的性质 外观性状红棕色粉末 熔点114-118 °C 沸点191 ° 50mm 密度1,129 g/cm 3 闪点174 °C 水溶性13 g/L (30 C)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 稍溶于水(在30.5 C水中溶解度为 1.388g/100ml ),溶于苯(在65 C苯中溶解度为3.68g/ml )。 对羟基苯甲醛的用途 【用途一】用作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羟氨基苄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三甲氧基苯甲醛等药品 【用途二】用作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羟氨苄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三甲氧基苯甲醛等药品 【用途三】对羟基苯甲醛用于医药及有机合物的合成 【用途四】该品为医药、香料、液晶的中间体。对羟基苯甲醛用于生产抗菌增效剂TMP (甲氧苄氨嘧

啶)、羟氨苄青霉素、羟氨苄头孢霉素、人造天麻、杜鹃素、苯扎贝特、艾司洛尔;用于生产香料茴香醛、香兰素、乙基香兰素、覆盆子酮。 【用途五】对羟基苯甲醛『123-08-0』在医药工业中,主要用合成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抗菌增效剂甲甲氧苄胺嘧啶(TMP)、3,4,5-三甲氧基甲醛、对羟基苯酐氨酸、羟氨苄头抱霉素、人造天麻、杜鹃素、艾司洛尔等;在香料工业中用于合成香兰素、乙基香兰素、洋茉莉醛、丁香醛、茴香醛和覆盆子酮等香料;在农药中主要用作除草剂溴苯腈和羟敌草腈的合成;在化工中主要用于合成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甲酸苄酯、醋酸对羟基苯酚酯;在国外还用于生产杀菌剂、照相乳化剂、镀镍光泽剂、液晶等. 【用途六】用作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羟氨基苄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三甲氧基苯甲醛等药品。高分子聚合物和制药原料。 应用领域 用作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羟氨基苄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三甲氧基苯甲醛等药品 对羟基苯甲醛安全说明书(MS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