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摘要:(中文)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特点是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但砌体结构裂缝有一定原因和客观规律。本文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The bricking-up structure is refers to the wall, the column which becomes by the block body and the mortar masonry and building takes the building main stress component the structure.The characteristic is the integrity is bad, anti-pulls with the shearing strength is low, compared with easy to produce the crack.But the bricking-up structural cracks have certain reason and the objective law.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bricking-up structural cracks and the distortion analysis, may propose has the pointed prevention and the processing measure

关键字:砌体、裂缝、控制措施、预防

前言:目前,裂缝是砌体结构质量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尤其是砖砌体房屋居多。房屋受损时,首先以墙体开裂的形式出现。目前砌体结构的房屋出现各种形式的裂缝,非常常见,是质量通病。

其裂缝程度轻重不一,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和美观,重则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房屋裂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分析砌体结构裂缝的原因,讨论砌体结构开裂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与之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砌体结构裂缝一般分为荷载裂缝和非荷载裂缝,其中荷载裂缝是由于荷载对砌体产生的应力大于砌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力所产生的裂缝,而非荷载裂缝是:砌体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差作用下形成的剪应力超过了砌体的材料的抗剪力,是砌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常见的砌体裂缝有温度型裂缝和干燥收缩裂缝,从而降低了墙体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随着国内外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住房环境和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怎么样提高建筑的质量,避免出现裂缝成为了当今建筑业研究的课题。

1,砌体结构工程

砌体结构是用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原称为砖石结构。砌体结构与混合结构是密不可分的相关结构类型。混合结构,广义地讲,是指不同材料的构件或部件混合组成的结构。通常是指建筑物的墙、柱、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由砌体结构组成,而屋盖、楼盖等水平承重构件由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木结构等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根据块体材料不同,砌体结构可分为砖砌体、砌块砌体、石材砌体、配筋砌体等。

1.1砖砌体

在房屋建筑中,砖砌体用作内外承重墙或维护墙及隔墙。其厚度是根据承载力及高厚比的要求确定的,但外墙厚度往往还需考虑到保暖及隔热的要求。砖砌体一般多砌成实心,有时也可砌成空心,砖柱则应实砌。

1.2砌块砌体

砌块砌体是用中小型混凝土砌块或硅酸盐砌块与砂浆砌筑而成的砌体,砌块尺寸一般为180-350mm,称为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砌体,中型砌块高度,一般为360-900mm,有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砌体和硅酸盐实心中型砌块砌体2种。空心砌块内加设钢筋混凝土芯柱,称为

钢筋混凝土芯柱砌块砌体,可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层砌体房屋或高层砌体房屋。

1.3石材砌体

采用天然料石或毛石与砂浆砌筑的砌体称为天然石材砌体。石材砌体分为料石砌体、毛石砌体和毛石混凝土砌体。天然石材具有强度高、抗冻性强和导热性好的特点,是带形基础、挡土墙及某些墙体的理想材料。

1.4配筋砌体

在砌体水平灰缝中配置钢筋网片或在砌体外部预留沟槽,槽内设置竖向粗钢筋并灌注细实混凝土的组合砌体为配筋砌体。这种砌体可提高强度,减小构件截面,加强整体性,增加结构延性,从而改善结构的抗震能力

2、裂缝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砌体结构的房屋的裂缝一般是单因素典型裂缝,而这种裂缝的形态与产生的原因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大致分为温度收缩裂缝、地基沉降差异裂缝、受力裂缝及干缩裂缝等几种类型。

2.1.温度裂缝:

热胀冻缩,是各种物质的一个物理物征,各种建筑材料及其所形成的构件也不例外。在建筑中,各构件相互连接成一空间整体,混凝土和砌体之间的变形差异导致构件中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这类裂缝裂缝常在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混凝土平屋盖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门窗洞两边,以及砌体女儿墙根部。温度裂缝形态呈“八”字型或直线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又仅一端有。譬如混凝土平屋盖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八”字缝。由于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较小;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型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型缝。而在温度上升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膨胀大于砌体,楼板的膨胀受砌体的约束,从而在女儿墙根部形成向外的剪应力;而气温下降时,对女儿墙根部形成向内的剪应力,周而服始,墙体根部水平裂缝就产生了。

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所以温度裂缝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即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往下轻、阳面重阴面轻。砌体结构的房屋的裂缝一般多产生于房屋的顶层,特别是房屋两端的纵横墙体,裂缝沿屋顶圈梁与墙体交接面水平

分布及墙体外角斜向分布,其次是门窗洞口45度斜向分布。这类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结构温度收缩变形不协调所致。

有些温度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温差太大的原因,例如,西气东输西段工程的阀室和站场建成后发现,在很多房屋的圈梁处出现了水平裂缝,严重的呈连续状。通过现场实地认真的勘察,发现除了以上裂缝外,其他地方均没有异常情况,排除了地基沉降的原因,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由于温度引起的温度裂缝。因为西气东输西段工程的阀室和站场大多处于位于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近沙漠,有些直接位于砾漠(戈壁滩)区,属大陆干旱气侯区。这些地方具有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夏季受阳光直射时间较长,温度可达40℃左右,而温度极端最低值也可达-40℃。所以这些地方气温变化很大,我们知道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0X10-6m/℃)远大于砖墙的线膨胀系数(5X10-6m/℃),这样使得两者的温度变形差别很大,因此在圈梁和砖墙接触处产生一个剪应力使砖墙处于受剪及受拉状态而出现裂缝。

2.1.1温度裂缝产生机理

对于砖砌体的结构,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5×10-6,是混凝土的一半。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屋盖相同。在夏季阳光照射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屋面最高温度可达40℃~50℃,而顶层外墙平均最高温度约为30℃~35℃。屋面和顶层外墙存在10℃~15℃的温差,两者的温差可能引起墙体开裂。另外,从材料上

看,相同砂浆强度等级下抗拉、抗剪强度混凝土砌块比砖砌体小了很多,沿齿缝截面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30%~35%,沿通缝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45%~50%,抗剪强度仅为砖砌体的50%~55%。因此,在相同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砌块抵抗拉力和剪力的能力要比砖砌体小很多,所以更容易开裂。

2.12 温度应力的估算

砌体结构的温度应力可通过下式估算:

(1-1)

(1-2)

当顶板与墙体材料不同时,

式中,Cx-水平阻力系数,混凝土板与墙体Cx=0.3~0.6N/mm3,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圈梁Cx=1.0N/mm3;

t-墙厚;

b-一面墙负担的楼板宽度;

h-顶板厚度;

Es-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α1-墙的线膨胀系数,砖砌体5×10-6;

α2-顶板线膨胀系数,混凝土10×10-6;

T1-墙的温度;

T2-顶板的温度;

L-墙长。

式(1-1)中τmax为弹性剪应力。考虑升温较快,取应力松弛系数H(t)=0.7~0.8,则砌体的徐变剪应力为:

(1-3)

对于顶层墙体,墙体的压应力较小,墙体的剪应力近似等于主拉应力。根据式(1-1),墙体的剪应力与温差、水平阻力系数Cx以及建筑物长度有关。

从式(1-1)可知,墙体剪应力与温差成正比。因此,采取隔热措施以减少温差,可达到减小主拉应力的目的;墙体剪应力与成正比。如水平阻力系数Cx降低30%,则剪应力降低16%。因此,可通过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来减少顶板与墙体的约束作用,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剪应力和建筑物的长度呈非线性关系,增加长度,剪应力随之增加。

(一).3 温度变形的估算

粘土和混凝土砌体都有与温度变化成比例的特性,温度变形的大小可以根据热膨胀系数计算。构件受到温度变化为△T的构件,长度变化△L可以表达为

(1-4)

其中,△L-温度变形;

α-热膨胀系数,砖砌体5×10-6,混凝土砌块10×10-6;

L-受到温度变化的构件长度;

△T-温度变化。

2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相对很小,但变形完成比较快。粘土砖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在含水率降低时砖不会收缩,即这种膨胀不会因为在大气温度中变干而收缩。砖中的含水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和烧制温度范围,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满足了龄期的砖,一般不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当砖从窑中取出时尺寸最小,然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即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当砌体暴

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开始膨胀,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膨胀最大,膨胀会以很低的速率持续几年,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

收缩裂缝不是结构裂缝,但它们破坏了墙体外观。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收缩裂缝一般多出现在下部几层,有的砌块房屋山墙大墙面中间部位出现了由底层一直延伸至3、4层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叶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叶墙裂缝较内叶墙严重。此外,由于砌筑砂浆强度不高,灰缝不饱满,干缩引起的裂缝往往呈发丝状分散在灰缝缝隙中,清水墙时不易被发现,当有粉刷抹面时就显露出来。干缩引起的裂缝宽度不大,且裂缝宽度较均匀。砌体结构中的混凝土相对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因为在砌体结构当中,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其中的水分更容易逐渐蒸发, 使毛细孔中形成负压,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当收缩受限制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而产生干缩裂缝。此类裂缝,无方向性,裂缝较细0.1mm-0.3mm 。

平常我们看到的有些面层空鼓的斜裂缝,往往也是由于墙体面层空鼓、水泥干缩引起的。阳台栏板与砖砌体接槎处裂缝多由于混凝土二次浇筑引起。施工时未能在构造柱上留出钢筋进行搭接和焊接,导致钢筋混凝土栏板由于温度变化而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形成裂缝

2.1干缩裂缝的产生机理

粘土砌体和混凝土砌体对含水率变化的反应不同。粘土砌块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在含水率降低时砖不会收缩。即这种膨胀不会因为在大气温度中变干而收缩。砖中的含水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和烧制温度范围。当砖从窑中取出时尺寸最小,然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当砖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开始膨胀,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膨胀最大,膨胀会以很低的速率持续几年,砖的长期湿膨胀在0.0002和0.0009之间。

混凝土砌块是混凝土拌合物经浇注、振捣、养生而成。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逐渐失水而干缩,砌干缩量因材料和成型质量而异,并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在自然条件下,成型

28天后,混凝土砌块收缩趋于稳定。其干缩率为0.03%~0.035%,含水量在50%~60%

左右。砌成砌体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含水量继续下降,可达10%左右,其干缩率为

0.018%~0.07%[6]。对于干缩已趋稳定的混凝土砌块,如再次被浸湿后,会再次发生干缩,通常称为第二干缩。混凝土砌块在含水饱和后的第二干缩,稳定时间比成型硬化过程的第

一干缩时间要短,一般为15天左右。第二干缩的收缩率约为第一干缩的80%左右。当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受到约束并且收缩引起的拉应力超过了块材的抗拉强度或块材与砂浆之间的

抗弯强度,会出现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不是结构裂缝,但它们破坏了墙体外观。

2.2干缩变形的估算

粘土和混凝土砌体对含水率变化的反应不同。当失去水分时,混凝土砌块会收缩,而粘土砌块会随含水率的增大而膨胀。由水分变化引起的变形可以根据与热膨胀相同的原理估计:式中,k-对粘土砌体采用湿膨胀系数k e,对混凝土砌体采用收缩系数k m;L-砌体长度;-收缩变形。

《砌体标准联合委员会(Masonry Standards Joint Committee,缩写为MSJC)规范》规定粘土砌体的湿膨胀系数值k e为0.0003。由控湿的混凝土砌块砌筑的砌体k m=0.15s l,由非控湿的混凝土砌块砌筑的砌体k m=0. 5s l。s l为混凝土砌块的总线性干缩值,其值不超过0.00065。

3地基变形:

房屋下面的地基承受整幢房屋的荷载而产生压缩变形,房屋随之沉降。当地基土层不一致或土层一致而上部荷载不均匀时,结构物刚度差别悬殊时,地基就产生不同的压缩变形而形成不均匀沉降,使房屋的墙体中产生弯曲和剪切引起的附加应力。当差异沉降较大时,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将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墙体中会出现裂缝。地基、基础、建筑物构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其内力和变形形态与土的性质、建筑物与地基的刚度、基础与建筑物的尺寸形状、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徐变等影响因素有关。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裂缝随时间长期变化,裂缝宽度较宽,有时宽至数厘米。地基变形裂缝主要分为剪切裂缝和弯曲裂缝,常见的有八字裂缝和斜向裂缝,多出现在房屋中下部且发生于房屋中下部的裂缝较上部宽度大。地基沉降差异是引起砌体结构建筑物裂缝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由于地基沉降差异引起的裂缝多为斜裂缝,此类裂缝一般情况下裂而不鼓,往往贯通到基础。尤其对于软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地基处理

不当时,很容易在底层墙体产生斜向裂缝和窗下墙竖向裂缝。在房屋纵横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将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稍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会导致墙体开裂。另外,当房屋层数相差较多而没有设置沉降缝时,容易在交接部位产生竖向裂缝,这类裂缝常伴有较大的地基不均匀下沉。

3.1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产生机理

3.1.1. 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正八字裂缝

一般情况下,地基受到上部传递的压力,引起地基的沉降变形呈凹形,常称为“盆形沉降曲面”。这是由于中部压力相互影响高于边缘处相互影响,以及边缘处非受载区地基对受载区下沉有剪切阻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地基反力在边缘区较高。这种沉降使建筑物形成中部沉降大、端部沉降小的弯曲,产生正弯距。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特别是由于端部地基反力梯度很大,端部的剪应力很大,墙体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应力破裂,裂缝呈正八字形。

由于墙体中上部受压并形成“拱”作用,墙体裂缝越靠近地基和门窗孔越严重。且中下部开裂区的墙体有自重下坠作用,造成垂直方向拉应力,可能形成水平裂缝。

3.1.2.墙体斜向裂缝

当地基中部有回填砂、石,或中部地基坚硬而端部软弱,或由于荷载相差悬殊,建筑物端部沉降大于中部时,会形成负弯距。主拉应力将引起墙体的斜裂缝或倒八字裂缝。局部的沉降不均不仅可以引起斜裂缝,由于垂直沉降还可能引起砌体的水平裂缝。

3.2 影响地基沉降裂缝的因素

地基、基础、建筑物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其内力和变形形态与土的性质、建筑物与地基的刚度、基础与建筑物的尺寸形状、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徐变等有关。

3.2.1. 徐变

建筑物的下沉、水平位移、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变形,除了绝对数量外,变形速率是一个重要因素。只要变形是缓慢的,则多数建筑物能经受较大的变形而不破坏。其主要原

因就是由于建筑材料都具有徐变特性,在变形过程中,其内应力会随着变形速度的下降而松弛。

3.2.2.建筑物的形状

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如“I”、“T”、“L”、“E”字形等,在纵横单元交叉处基础密集,地基附加应力重叠,使地基沉降量增大。同时,此类建筑物整体性差,刚度不对称,在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容易发生墙体开裂。因此,遇不良地基时,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平面形状简单的建筑形式。

4.受力裂缝

受力裂缝多出现在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上,虽然有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等整体连接,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出现裂缝。比如发生在房屋底层窗台处的竖向裂缝,多数是由于纵墙开窗较大,地基受荷载后变形不均匀,窗台墙起到反梁的作用而引起的。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中,基础内一般均未设置基础梁,仅靠圈梁、构造柱等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当地基受荷载较大时,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

有些受力裂缝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和温度的双重因素形成应力而产生的,我们把这种情形也归为受力裂缝。比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跨中裂缝,如果地基不均匀沉降,将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单边下沉而其他边又受到支座的约束,这样会导致在混凝土现浇板内部产生拉应力,而且,跨中多是施工缝的留置处,按照规范的要求: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所以,板在其他支座的约束下,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的作用,加上混凝土现浇板受温差作用的影响,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在周围支座的约束下,要求在现浇板的最薄弱位置释放能量,于是在板跨中产生裂缝。

(六)其他裂缝

当然裂缝产生不是单一因素产生,还与材料、施工、环境及荷载等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例如施工材料的不当应用和环境温度温差的叠加,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规范的做法与荷载都可能使砌体结构产生裂缝。总之在砌体结构中应变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砌体结构所能承受的应力就会在结构中产生微裂缝,微裂缝随荷载的增加而发展,结构塑性变形也逐渐增加,最后形成比较明显的裂缝。

3.裂缝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我们尚不能完全防止和杜绝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只能通过一些合理的构造措施,使砌体房屋墙体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五)、防止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1.在局部软弱地基中如处理不当,则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当上部结构刚度不足以抵抗由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内应力时,即发生开裂。

2.房屋过长或型体复杂,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或温差裂缝。

3.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地基易产生附加沉降。

4.设计时未进行荷载不利组合,导致使用荷载分布与设计值相差过大。

5.砌体强度设计不足。

6.圈梁设计过小或强度过低,洞口过梁搭接长度小于250毫米等。

7.大梁搁置在砌体上,砌体局部承压面不足或偏小,发生开裂。

8.因大梁刚度偏小而产生挠度,嵌固在墙内的梁端发生位移造成墙体开裂。

(一)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宜采取下列构造措施:

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减缓热胀冷缩动力源;

2、在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或刚性防水层适当部位设置分仓缝(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88第5.3.2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5、女儿墙一定范围增加构造柱,分散温度应力;

6、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内,配置适当转角钢筋。

(二)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

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

3、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m为宜;

4、构造措施之一(设置控制缝):

(1)控制缝的设置位置:

a.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b.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

c.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

d.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e.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

f.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g.控制缝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2)控制缝的间距:

a.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

b.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

c.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5、构造措施之二(设置灰缝钢筋):

(1)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

(2)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

(3)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

(4)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小于600mm;

(5)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纵向钢筋不小于25,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6)对均匀配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局部截面配筋,如底、顶层窗洞上下不小于38;

(7)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8)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mm;

(9)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防腐处理;

(10)当利用灰缝钢筋作砌体抗剪钢筋时,其配筋量应按计算确定,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尚不应小于75d和300mm;

(11)不配筋的外叶墙应设控制缝,控制缝间距不宜大于6m;

(12)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6、构造措施之三(在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

(1)在楼盖处和屋盖处;

(2)墙体的顶部;

(3)窗台的下部;

(4)配筋带的间距不应大于2400mm,也不宜小于800mm;

(5)配筋带的钢筋,对190mm厚墙,不应小于2ф12,对250~300mm厚墙不应小于2ф16,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

(6)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

(7)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

(8)当配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

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置;

(9)对地震设防裂度≥7度的地区,配筋带的截面不应小于190mm×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

(10)设置配筋带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三)防止主要由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可采用下列措施:

1、建筑物的平面、体型尽量简化、力求简单;

2、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设置沉降缝;

3、减轻结构自重;

4、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特别是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纵横墙,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基础形式,大跨度窗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梁并根据规范要求在窗洞两侧增加构造柱等;

5、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改变基础地面尺寸,尽量简化基础受力,采用单一基础类型,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

6、采用天然地基做持力层的,基槽清理一定要到位;

7、钻孔混凝土搅拌桩在打桩钻孔时清孔要彻底,减少桩基础的沉降。

(四)、受力裂缝防治措施

1.嵌缝填补法。将裂缝两侧抹灰凿掉,并清理干净,采用M10聚合水泥砂浆,(掺入107胶),用勾缝刀、抹子、刮刀等工具将砂浆填入缝内,然后重新抹灰,经过一段时间后,填严的裂缝还会开裂,但一般要比原来小许多,可用白胶泥填补,最终可以从外观上消除裂缝。此法对微型小裂缝最适宜。

2.在墙体单侧或两侧加钢筋网加固法。先将墙体的抹灰铲去,刷洗干净,用U形钢筋按一定的间距钉入砖缝,以固定钢筋网,再用M10水泥砂浆分层抹平。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裂缝大于1mm的贯通裂缝的处理。

3.剔缝埋入钢筋法。在裂缝处每隔5皮砖剔开一道砖缝,每边长50cm,深5cm,各埋入1φ6钢筋,钢筋端部加直钩,钩子深入砖墙裂缝中,用M10水泥砂浆灌缝。采用此法应注意不要在墙体的两侧剔同一条缝,且必须在加固好一面、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处理另一面,防止

因扰动而降低砂浆强度,另应注意浇水养护。

4.钢筋混凝土联结法。在裂缝处,每隔8~10皮砖,抽砖嵌入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四周要清扫干净,润水以M10水泥砂浆砌筑,保证四周密实且按原砖墙砌法及裂缝走向而定,混凝土标号C15,内配φ4钢筋,其他部位以M10水泥砂浆填补密实。

5.加设拉条法。沿裂缝每隔5皮砖钻孔4个,分别埋入φ10螺栓和φ6 S形钢筋拉杆将裂缝两侧螺栓焊接,然后以M10水泥砂浆将砖洞及裂缝补抹。

6.拆砖重砌法。裂缝处拆除50~100cm长砖墙,用比原设计标号高一级且不低于M5的砂浆重新按原砌体走向进行砌筑,新老砌体结合密实。处理时要注意拆除一处修补一处并注意安全。

(五)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1.对局部软弱地基应作加强处理,同时应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对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应作特殊处理。

2.相邻建筑物间基础应留有一定间隙,同时应计算相邻基础应力叠加时产生的沉降量,使该沉降量与整个建筑物沉降量相同。

3.计算时,认真进行不利荷载组合;设计中,注明使用荷载值。

4.认真验算砌体强度、验算砌体局部承压,当局部承压不足时应设置砼垫块。

5.各构件刚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变形要求。

6.对较长的房屋,其顶层的房屋端开间应加强刚度。

7.做好屋面保温层设计。

(六)其它裂缝

这些缝比如未可遇见的由于地震引起的裂缝;施工洞预留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过程中的通缝;砌体砂浆不饱满、砌体上墙不浇水等形成的缝隙等。

1、设计时按抗震规范要求设计并适当提高砌体砂浆标号;

2、施工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需上岗前开碰头会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上岗证;

3、建筑材料需合格;

4、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监督,特别在填充墙方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时会疏忽。

四.防止或减轻房屋其它有关部位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

根据砌体材料、结构形式选择或采用下列构造措施:

(一)增强砌体抗裂能力的措施

1、设置基础圈梁或增加其刚度。

2、在底层窗台下砌体灰缝中设置3道2Φ4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或采用现浇混凝土配筋带或窗台板,灰缝钢筋或配筋带不少于3Φ8并应伸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3、在墙体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沿竖向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对砖砌体拉结筋的数量每120mm厚墙不少于1Φ6,竖向间距不大于500mm;对砌块砌体拉结网片不小于2Φ4,竖向间距不大于600mm。拉结钢筋和钢筋网片埋入砌体的长度,从转角墙或交接墙内侧算起每边不小于600mm。

4、对灰砂砖、粉煤砖砌体房屋尚宜在下列部位加强:

1)在各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2)当实体墙的长度大于5m,在每层墙高中部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Φ6的通长水平钢筋,其竖向间距为500mm。

5、对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尚宜在下列部位加强:

1)在门窗洞口两侧不少于一个洞口中设置不小于1Φ12钢筋,钢筋应在楼层圈梁或基础梁锚固,并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灌实;

2)在顶层和底层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高度宜为块高的模数,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C20混凝土,其它各层门窗过梁上方及窗台下的配筋要求,宜符合本节4.1)的要求;

3)对实体墙的长度大于5m的砌块,沿墙高400mm配置不小于2Φ4通长焊接网片,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为200mm,直径同主筋。

4)在门窗洞口两边墙体的水平灰缝中,设置长度不小于900mm,竖向间距为400mm的2Φ4焊接网片。

6、灰砂砖、粉煤灰砖砌体宜采用粘结性好的砂浆,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b10。

(二)在墙体中设置竖向控制缝

本措施可用于所有材料的砌体,但更适于干缩变形较大的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砌块等砌体结构的裂缝控制,房屋墙体控制缝设置的位置和间距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在建筑物墙体高度或厚度突然变化处,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并宜在房屋阴角处设置控制缝;

2、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的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列部位设置;

3、控制缝在楼、屋盖的圈梁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圈梁外侧宜留宽度和深度均为12mm 的槽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4、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9m;落地门窗口上缘与同层顶部圈梁下皮之间距离小于600mm者可视为控制缝;建筑物尽端开间内不宜设置控制缝;

5、控制缝可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宜通过计算,且不宜大于12mm。控制缝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填缝。

结论

综上所述,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复杂,所以要预防为主,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设计时考虑周全,尽量排除因荷载对砌体结构的影响;

2、施工图审查时,对设计中的不足提出补救措施;

3、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验收规范和施工图要求施工;

4、质量监督时严格按照国家验收规范和图纸把好材料和技术关,对施工中不符合要求的严令整改;

5、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如场地土及地震设防裂度、基础结构布置型式、建筑物平面、外形等,综合采用上述抗裂措施。

总而言之,只要认真对待,砌体中的裂缝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砌体结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砌体结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摘要] 本文通过不均匀沉降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分析,总结此类裂缝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砌体结构;不均匀沉降,裂缝,预防措施。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裂缝的产生主要由材料因素、施工因素、温度因素、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本文仅对由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1、产生墙体裂缝原因的分析 如果房屋建筑在高压缩的土层上,往往由于传到土层上的荷载不均匀,造成房屋基础下土层压缩的不均匀。此时,建筑物中心处地基的压缩层达到最大深度,而建筑物中心到周边,压缩层深度逐渐减小,在建筑物周边具有同类土的水平界限处于不受力的状态。 土的变形,除了因静荷载作用使土受压缩产生,还可能由于:地下水冲刷在土中形成空隙,施工时机械等使土受振动,地下水的变化,土的冻融循环引起土的破坏,或房屋周边有不同的容许持力层。 除上述因素与外部各种影响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土的变形以致房屋产生裂缝,往往可能是由下列房屋及建筑物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房屋及建筑物对地基作用不均匀的荷载,同一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同一房屋或两个相邻房屋中并列基础的相互影响,在原有房屋旁接建新的工程等造成。 土本身的性质和房屋结构的特点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可能使房屋出现裂缝,在不利条件下,例如,在地基发生最大不均匀沉降处,基底下土有软弱下卧层,上述影响将叠加,更加不利。 2、预防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裂缝的措施 为了避免或预防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墙体裂缝,在地基基础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首先考虑在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采取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必要时才采取其它的地基基础方案。 建筑措施

砌块开裂原因控制措施

如何正确使用国标图集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是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首次组织编制的以各种砖和砌块为墙体材料的填充墙结构构造图集。所包括的墙体材料有: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及烧结普通砖。图集提供了两种拉结方式,预埋钢筋方式和预埋铁件方式,并包括砌体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拉结。填充墙与柱、剪力墙的相对位置有:一字形、L形、T字形、十字形;形式有:墙居柱中、墙与柱外齐、墙与柱内齐、墙全外包、墙半外包;墙居剪力墙中、墙与剪力墙外齐、墙与剪力墙内齐、墙与剪力墙垂直相交。图集还包括填充墙顶部拉结、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构造柱布置原则及做法。图集提供了非承重墙常用矩形截面墙体允许计算高度[H0]的选用表,供设计参考。 由于在地震时,因填充墙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不合理会导致主体结构开裂或结构破坏,填充墙与结构没有形成有效连接会使填充墙倒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也就是说填充墙的布置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影响着结构的抗震性能。 填充砌墙的布置对结构的影响:平面不规则会使结构产生扭转破坏;竖向不规则会使结构形成短柱、短梁以及形成薄弱层,造成结构破坏坍塌。从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考虑,填充墙与主体应柔性连接,使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刚度不产生影响。 填充墙与结构的连接:一般填充墙四边与框架(剪)结构连接,如果墙顶及两端与结构的梁(板)、柱没有可靠的连接,那么填充墙就成为竖立在楼(地)面上的一片悬臂墙,其平面外强度非常小,地震时就会形成平面外倒塌。从填充墙本身的抗震性能考虑,填充墙与主体应有牢固的连接,也就是刚性连接。 由此可看出,填充墙的连接要求与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建筑和结构工程师共同解决的问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简称“高规”)对抗震设计时采用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有明确规定:“6.1.4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轻质墙体。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如采用砌体填充墙,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避免形成上、下刚度变化过大;2 避免形成短柱;3 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6.1.5 抗震设计时,砌体填充墙及隔墙应具有自身稳定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图集只给出了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剪)结构的拉结做法,也就是上述“高规”中6.1.5条的要求,但是“高规”中6.4条的要求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要正确的应用图集,在工程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填充墙的平面布置均匀对称,尤其应避免布置成一侧(如沿街)开通窗的情况。 2.填充墙的竖向布置均匀,避免形成短柱、强梁弱柱及薄弱层。如底层或中间某层取消填充墙,在沿街面开带形窗等,这些都影响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7-05-11T14:29:51.8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期作者:张佳滨[导读] 砌体结构是指由砂浆和建筑物块联合砌筑而成的,属于建筑物的主要受力构件。 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砌体结构是指由砂浆和建筑物块联合砌筑而成的,属于建筑物的主要受力构件。砌体结构的裂缝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相关的研究在建材行业中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本文将结合我国砌体结构领域发布的两本主要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中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原则和工作内容,概述砌体结构的安全控制在我国行业中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意义。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建议随着我国建筑业建设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砌体结构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杜绝质量通病,必须严格控制砌体结构的裂缝,以保障建筑物质量。在一定的设计使用寿命内,砌体结构要求在正常维护下可以按其目的正常使用,不会出现对于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大的裂缝问题,并且不需要额外的大修或者加固工作。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不同,但都有相应的防止与解决措施,砌体结构裂缝的控制需要工程施工方面的技术人才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分析总结。 1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1.1地基不均匀沉降 砌体结构的裂缝控制是建筑物结构合理化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砌体结构的裂缝控制是建筑物结构合理化设计、建筑物达到安全使用功能必须考虑的因素。地基是一个建筑物建设的基础工程,地基基础的合理设计和施工决定了上层结构安全。地基问题的勘察复杂且重要,一旦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直接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和寿命。地基不均匀沉降必将导致不同沉降尺寸的砌体结构之间出现相对的空间位移,这些位移带来的是附加拉力、剪切力从而造成墙体拉裂。不同类型的砌体结构,如含钢筋或者不含钢筋,普通砖或者烧结多孔砖,其强度等级和刚度不同,抗拉应力与抗剪切力也不同。门窗等在墙壁上开孔的部位及其附近较容易在位移作用下出现倾斜的裂缝,这些裂缝往往都是位移带来的附加应力大于砌体结构本身的抗力的作用结果。建筑物墙壁的尺寸中部沉降过大时,建筑物的两端在对角由下往上形成两条倾斜裂缝。两端部沉降过大时,则在建筑物墙壁中部形成与上一种裂缝上下对称的倾斜裂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这一端部形成沉降端高的缝。当外墙采用特殊的凹凸设计情况下,一侧不均匀沉降会导致交接处的竖缝。裂缝数量越多且缝隙越大越长的部位证明是强度和刚度较弱的部位,要注意进行加强加固的技术措施。 1.2环境温度变化与收缩与膨胀 建筑工程必然且长久受到外、内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差、干湿度、震动等,使砌体结构的不同程度的干化收缩与遇潮湿空气吸水膨胀。当屋顶温度变化时,墙体容易产生裂缝。横纵向的尺寸跨度较大的建筑物的顶层两端,内外墙面上容易出现呈对称性的倾斜裂缝,较为严重的达到房屋两端1/3纵长,并不断向下发展。所以,施工及技术人员应注意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超过砖砌体其材料的抗拉强度。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下部的砌体垂直压力从小到大变化,压差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很大。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或者冷缩时,都会出现不同形状的裂缝。某些房屋的纵方向过长,在某些特殊时期的室内外温差又过大,就会出现周圈裂缝。钢筋混凝土的屋顶以及墙体对于温差的承受能力和反应程度不同,门窗等开孔部位往往会发生裂缝,该类型的裂缝会引起建筑物承压结构存在断裂的危险性。横向尺寸很大时,门窗等部位会出现水平裂缝。最后,钢筋混凝土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也会引起裂缝产生。两部分的收缩系数和线膨胀系数不同,附加应力增大的结果是墙体上产生局部竖向裂缝。 1.3所用的建材质量不合格,设计、施工过程操作不规范 一项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设计和施工要求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其实是比较小的。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砌体结构出现裂缝与建筑材料本身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环境、人员操作、技术、管理水平等,并与监督单位、设计图纸等诸多因数有关。如砌体材料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主要为强度、孔隙率不达标,施工过程没按图纸要求、砌筑规范规定进行施工,造成墙体不平不直、砖缝过厚或太薄或不饱满等,特别是砌至梁底时没有预留足够的沉降稳定时间而砌筑最后一皮砖;作为质量监督人员对砌筑过程中没严格按规范及施工方案进行监督、检查,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设计方面只要出现在由于各个专业设计不同,对需要在墙上开孔、或设置其他构件的情况下,造成墙体二次破坏或附加力等不同受力情况,逐渐引起墙体开裂。国家标准规范对于砌体结构的主要参数要求有两个,砌体的受压强度和抗震能力,虽然已经有专家对于砌体结构缝隙产生进行了防治措施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但在实际施工中还是存在不正确执行规范规定,产生裂缝的潜在风险,所以,选用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甚为重要,也是主要预防或控制的关键过程。砌体结构裂缝的安全控制微观上是对生产厂家、设计院、施工单位的肯定,宏观上是对国家建筑行业稳步发展的认真负责。 2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必要性 2.1砌体结构裂缝的危害性 国家要求现代化的建筑行业达到技术先进,注重;绿色施工、环境保护,安全质量第一,工期成本受控,符合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一个建筑物中必然会运用砌体结构,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性,砌体结构的裂缝控制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砌体结构主要包括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三种。三种砌体结构所产生的具有危害性的裂缝并不包含建筑本身设计的伸缩缝和控制缝。砌体具有一定刚性和强度但仍属于脆性材料,出现了裂缝会影响墙体的支撑能力、使用寿命和抗震能力。且墙体开裂都有内外贯通性,室内墙面裂缝还直接影响安全使用功能,降低观感质量。外墙面裂缝就更加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及实用性,因为出现裂缝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造成坍塌,影响承重、隔离作用,也能导致渗水、漏水、漏风等局部破坏影响使用功能。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产业快速前进,高品质的建筑楼房越来越多,居住过程中出现裂缝这一问题必须避免,全面提升建筑物内在质量及观感质量。建筑物墙面上的裂缝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直观、敏感的大问题。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应该深刻意识到砌体结构出现裂缝这一现象的危害性,并共同关注研究出最合理最完善的砌体裂缝控制措施。 3砌体结构裂缝安全控制的几项有效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6-0098-02 房屋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收稿日期:2012-10-11 作者简介:李小平(1958-),男,工程师李小平 (山西汾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建安公司,山西介休032000) 摘要: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砖体裂缝,主要从施工过程及环境对材料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分析了砖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以保证砖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裂缝,预防,承载力,温度 中图分类号:TU755.7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往往是由材料本身性质所决定,属于物理范畴,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砖体的裂缝,往往是人力所难以避免的。裂缝对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有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因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施工中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找到可以尽量减少裂缝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 1砖体由于缺乏承载能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砖砌体不属于延性材料,因而整个材料呈现出脆性特点,当局部受力不均,产生偏心拉力时,容易因为不具备足够的约束能力导致裂缝的产生,这类裂缝属于结构上的开裂,这种裂缝主要发生在有较大高厚比的小偏心受压区间和材料中心承受压力的柱转角处和柱窗间,对这种裂缝的成因要有充分的认识以便在工程实际中能够通过材料的选择、附属加固措施,包括设计上的规避得以减小裂缝的开裂范围。大梁下的墙面,由于其端部局部受压,而负弯矩筋处较脆,也容易引起受力的不均而导致砖体的开裂。此外,主要由砖砌体构成的建筑物挑檐,由于其受力主要为竖向剪力,因此容易在挑檐端部产生砖体裂缝,在砌砖墙时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导致的砖拱处受力,也容易引起结构之外的开裂,这种开裂与上述结构开裂不同,往往是不能预知的,因此更容易给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2由于建筑地基土体受力结构的改变,造成不均衡沉降所引起的裂缝 根据结构力学知识,建筑物的受力是由柱子传给基础,再由基础扩散给周围的地基,因此在整个受力途径中由于结构力学特性及局部点的受力不稳可以形成由下而上的裂缝,这种裂缝形式多样,有竖向有水平。水平跨度大的建筑物,往往由于其本身的柱子设计导致整体受力不均,如果使用密集度高的中部承受了大部分的质量,而作为附属设施的两端结构承受了相对较小的重量,容易形成从下往上的墙体斜裂缝,若情况倒置成两端主要受力而中部次之,则裂缝方向变为从上往下。实际施工中裂缝的开裂程度及方式与工程所在地的土质有很大的关系,土体不密实,则在受力后容易松散流动,这样在沉降开裂的基础上会由于后期土体的变形造成进一步开裂,如若土体较密实,且颗粒较小,则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的墙体裂缝又往往会大于实际情况。 墙体设计时外侧墙体的凹凸设计往往会导致另一侧墙体的不均匀受力,这种受力状态会导致水平推力的增强使墙体受力不均匀。这在工程中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状态,如果建筑物受到较大的外力,就会发生大面积的墙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我们要以预防为主,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尽量追求墙体裂缝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研读施工图纸,有不清楚的地方要进行标注并在第一时间提出图纸会审,在不可避免的结构裂缝处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工程隐患。 在工程实际中还会遇到竖向的裂缝。这种大裂缝常常发生在最下层窗台的下端,这种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窗户的存在,导致窗户下面的墙体重量小于周围墙体的重量,进而形成窗下基础的反向弯曲,导致墙体受力不均而开裂。在地基的局部塌陷处,偶尔还会有水平裂缝的产生,主要表现形式为在窗户之间的墙体容易因为基础沉降而产生裂缝,裂缝在下的一侧往往沉降量较大,反之裂缝在上的一侧往往沉降量较小。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施工中各种裂缝的产生机理,只有清楚裂缝是怎么产生的,才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有可能造成的危害。 3基于环境温度变化的裂缝产生机理 3.1裂缝成因 任何材料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砖体在处于温差较大的环境中时,由于热胀冷缩过程的反复,就会产生局部的变形,砖砌体的结构特征是材料之间的紧密组合,局部的变形会产生对周围部件的应力,应力在一定范围内传递,造成了构件内部相互约束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会随着热胀冷缩现象的加强而越来越大,当超出构件的应力承受范围时,则导致墙体开裂,习惯上称这种裂缝为温度裂缝。工程实际中若屋面板与墙体使用了不同的材料也会构成裂缝,因为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线胀系数a值,线胀系数的差异使得当在一个温度周期内进行胀缩时,其膨胀程度不同,前后温差越大这种现象就越明显,最后的结果是导致了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构件的紧密连接制约着位移的发展,因此产生了剪切应力。这种剪切应力往往还与光照强度息息相关。日常生活里,屋面板总是能比墙体接受更多的光照,因此温度较高,变形也就相对较大,因而剪切应力有进一步加强。与砖体的各个技术指标相比,剪切应力大于不同的设计值会产生不同的裂缝状态,当比抗拉强度大时,这时会在位移处发生斜向裂缝,同样,出现水平裂缝则是因为剪切应力大于砖体的抗剪强度。门窗洞口的裂缝主要是因为应力集中,而楼板常见的斜裂缝主要是由于两个方向的框架梁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产生推力,推力持续发展最终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承受范围,斜裂缝由此产生。 3.2对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进行修补 工程实际中往往技术人员看到由于温度产生的裂缝就会急于修补,这种做法是不够妥当的。施工人员应该观察裂缝状态,待其稳定后再进行修复。如果产生原因在于屋面保温隔热措施没有满足实际要求,则应该着手对其改造,从根本上抑制裂缝的拓 · 89 ·第38卷第36期 2012年12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8No.36 Dec.2012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背景: 日期:2007-11-2 作者:佚名编辑:点击次数:1032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论文编号:lw2278704论文字数:5309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论文地区:论文语种:中文 注释: 收藏:https://www.360docs.net/doc/ea3079361.html, google书签雅虎搜藏百度搜藏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关键词:职称论文 提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该措施已引入我院编制的大庆油田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 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KG-*2]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KG-*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KG-*2]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KG-*2〗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周拥军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7期 摘要砌体结构裂缝经常出现在砌体结构建筑物中,其使建筑物功能降低、使用年限缩短、抗震能力下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及其正常使用。为应对砌体建筑结构房屋堵体裂缝的产生,针对八字形裂缝、倒八字形裂缝、水平裂缝、垂直裂缝、X形裂缝等常见的裂缝类型及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总结各类裂缝形式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分析结论墓础上结合裂缝发展严重程度,提出形成裂缝主要原因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裂缝;裂缝类型应对措施 在建筑中作为常用结构形式的砌体结构,其取材比较方便、价格较低、技术相对简单,因此,其具有多样化、经济的优点而普遍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1.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 裂缝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深度可划分为:浅表裂缝、纵深裂缝、贯穿裂缝;按肉眼是否可见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一般以0.05mm为量化界线。 2.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分析 2.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裂缝随时间长期变化,裂缝宽度较宽,有时宽至数厘米。地基变形裂缝主要分为剪切裂缝和弯曲裂缝,常见的有八字裂缝和斜向裂缝,多出现在房屋中下部且发生于房屋中下部的裂缝较上部宽度大。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建筑物基础深浅不一;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及基础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建于软弱土质上,如在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上,即使上部结构均匀,但由于压缩模量较小、强度较低、变形较大,因荷载差异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等,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2.2 温度变形裂缝 热胀冷缩是绝大多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能,砌体也不例外。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各种建筑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最常见的裂缝是在混凝土平屋面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灰缝的水平裂缝。

浅谈砖砌体房屋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砖砌体房屋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陈学文中铁工程设计院(天津)有限公司 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石或者砌块为块材,用砂浆砌筑的结构,具有悠久的历史。迄今为止在很多中小城市或城镇中,新建房屋仍采用砌体结构。由于结构设计考虑欠妥或施工中的不当,导致砖砌体结构房屋普遍存在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和整体性,也给房屋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裂缝主要体现在墙体及楼板,因此防止墙体和楼板这两个部位开裂十分重要,但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妥善处理。下面就各种裂缝的状态、产生原理及预防措施作一下概述。 1.墙体材料自身因素 ①砖是脆性材料,其极限应变很小,它的抗拉强度只有混凝土的十分之一,且一般墙体为无筋砌体(局部拉结筋仅为构造设置),抗裂性能极差,且砌体内部应力分布很不均匀,因此在拉应力区域易产生裂缝。 ②砖与砂浆强度的离散性较大,使砌体强度均匀性差; ③砌体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下,其收缩变形较大,导致墙体开裂。 ④烧砖用土的土质目前都较差,一般的机砖不满足抗冻性能的要求,经多次冻融作用后,就很可能出现砖砌体酥松脱皮现象,最终产生裂缝。 2.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砖砌体结构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差别大,前者约为10×10^-6,后者为5×10^-6,如华北地区冬季和夏季极限温度在-15℃一+38℃范围,如果屋面保温和隔热层不符合要求,将使钢筋混凝土层产生较大的膨胀和收缩、变形,砖墙对其产生约束作用阻碍其变形,这种附加温度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据有关资料分析,环境温差超过10一15℃时,砖砌体就可能产生裂缝,现将一般温度裂缝产生的部位和机制概述如下: ①房屋顶层两端一至二开间的内外纵墙产生斜裂缝或八字形裂缝,如果端部有窗户,则在窗角应力集中部位产生斜裂缝,房屋越长,裂缝越明显,南墙比北墙严重,纵墙比横墙严重。 ②钢筋混凝土挑檐一般不作保温层,夏天日光曝晒,其表面温度可达60℃左右,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近几年商品住宅楼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作为住宅楼的主要承重结构形式的砌体结构——砖砌体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墙体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砌体裂缝的产生导致墙体渗漏,有的危及结构安全,从外观上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可见预防砌体裂缝的产生及正确处理修补裂缝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 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下面谈一下砌体裂缝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砌体结构虽然已广泛应用,但材料脆性大,抗剪强度差。在很多不利条件下,墙体都比较容易出现裂缝。 造成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由于地质勘探不利,没有搞清地基土层情况,很容易引起地 基的不均匀沉降。当房屋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大时,形成正向弯曲而造成正八字缝;房屋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小时,其形成反向弯曲而造成倒八字缝。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当房屋一端地基较弱,建筑物一端较高或荷载较大时,造成一端沉降大而出现斜裂缝;当房屋出现正八字缝和倒八字缝时,若房屋的刚度较弱, 随着沉降的加剧,会在八字缝的中间出现一些竖向裂缝,一般是由砌体内的主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强度引起的。 2、温度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类裂缝比较容易出现在墙体与其它构件接触的地方,比如,墙体与圈梁 的交接处。这是因为,由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有相当大的差别,在相同温差下,混凝土的伸缩要比砖砌体大1 倍左右。所以当温度变化较大时,容易产生裂缝。除了以上情况之外,局部荷载过大、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等也可能引起墙体的裂缝产生。 3 预防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措施从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不难看出,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中采取 必要的措施,就会控制裂缝的产生,目前普遍采用的预防措施有:(1)为了防止因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裂缝,可按规范规定的房屋长度设伸缩缝,同时综合考虑房屋的使用功能,布置施工顺序,同时应避免楼盖错位,一般情况下,宜在房屋平立面变化处设伸缩缝,缝宽为30㎜,缝中填沥青麻丝;(2)构造柱除了按抗震要求设置外,在女儿墙上适当设置构造柱,一般根据开间设置,间距一般不超过2M;(3)砌体在墙体转角、交叉与构造柱相连处,墙体筋沿墙体之高度间距1000㎜设加强筋两根,同时还要考虑到温度应力引起的抗剪强度及变形方面考虑, 确定砌体材料砂浆标号。一般外墙体特别是两端宜用370㎜厚砌体且砂浆标号不小于M5.0;(4)构造柱之间,女儿墙顶部加钢筋混凝土卧梁压顶,使之与砌体混凝土浇筑连接成一个整体,砌体被包在上下有梁、两侧有柱的局部范围内;(5)建筑物的顶层,斜屋面底可采用设置圈梁以抵抗一部分温度变化引起的推力;(6)设沉降缝可按规范要求在适当部位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把基础和墙同时分开,它一般设在平面转折部位、高度差异之处,地基土压缩性显著差异处,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 措施的建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提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该措施已引入我院编制的大庆油田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KG-*2]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KG-*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KG-*2]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KG-*2〗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叶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叶墙裂缝较内叶墙严重。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系部:石油工程系 论文答辩日期: 2013年 6月 8日

【摘要】 近年来大量的多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常使砖砌体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影响观感和使用,甚至危及房屋的结构安全。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关键词】建筑物;砖砌体裂缝;原因;防治措施【Abstract】Agreatdealofinrecentyearsofseveralbuildingadoptionth ebrickmixstructure,becauseofvariousdifferentreason,o ftenmakethebrickcarveabodycreationmultiformcrack,inf luenceimpressionsandusage,evenendangerthestructureof housesafety.Therefore,exactitudeanalysisreason,pract icaltakeintopreventionandcureverynecessity,veryurgen t. 【Keywords】Building;Thebrickcarvebodycrack;Reason;Preventionand curemeasure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1.前言 (4) 2.产生裂缝的原因 (4) 2.1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 (4) 2.2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6) 2.3其它裂缝 (7) 3.裂缝防治措施 (7) 3.1对于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7) 3.2对于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8) 4.总结 (9) 5结论 (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毕业实践报告 专业班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082 学生姓名张琭 学号20084003 班级序号33 实践性质顶岗实习 实践成绩 指导教师陶喜闻 长江职业学院工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月印制

毕业实践须知 1. 毕业实践报告撰写的篇幅要求在3000字以上。 2.毕业实践报告包括毕业实践任务书、毕业实践工作鉴定、毕业实践工作报告及实践报告评语等四个部分。毕业实践任务书和毕业实践工作鉴定由实践单位填写,毕业实践工作报告由学生撰写,毕业实践报告评语由指导教师写出。 3.毕业实践报告的内容包括实践工作概述(岗位、工作及要求),实践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实践工作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与所学专业课程、所开展的职业训练的关系,实践工作中运用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收获、体会和今后还要努力的方向等五个方面。 4.毕业实践学生在实践期间,要严格遵守实习的规定,认真执行实践计划,遵守纪律,服从安排,文明礼貌。指导教师须对所指导学生实践报告进行客观评价并评定成绩。 5. 毕业实践报告装入学生毕业实践资料袋。

毕业实践任务书 注:本任务书由实践单位指导教师填写后,下达给课题组学生。

毕业实践工作鉴定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提要: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该措施已引入我院编制的大庆油田砌块建筑构造图集。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目录 1 裂缝的性质 (7) 1.1温度裂缝 (7) 1.2干缩裂缝 (7) 1.3 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 (8) 2 砌体裂缝的控制 (8) 2.1 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8) 2.2 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 (8) 3 现有控制裂缝的原则和措施 (9) 3.1 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 (9) 3.2 我国《砌体规范》抗裂措施的局限性 (9) 4 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10) 4.1 防止混凝土屋盖的墙体开裂采取的措施 (10) 4.2 防止由墙体材料的裂缝所采用的措施 (10) 4.3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综合采用抗裂措施。 (11) 参考文献 (12)

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

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 发表时间:2009-02-13T15:40:59.263Z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9月下供稿作者:赵盼坤 [导读] 重点介绍了四种砖砌体裂缝及其防治方法。 摘要:重点介绍了四种砖砌体裂缝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砖砌体裂缝;原因;防治 建筑砖砌体出现裂缝,轻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形美观和使用功能,损害结构整体性,降低工程寿命;重者会使建筑物失去使用价值,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既有地基温度、干缩的因素,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因素。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显示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现就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的查处谈几点认识。 1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建筑物不均匀下沉,造成建筑物开裂破坏。产生这种破坏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上部结构的荷载差异大、建筑物的体形复杂、土层均匀性差等,都会导致不均匀下沉。地基发生了不均匀沉降后,下沉较大部位与下沉较小部位之间,出现了相对位移。即基础底的地基表面出现了局部凹陷。在局部凹陷处,基础及上部结构失去了支承,其重量只能由砖砌体承担,使得砖砌体上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这种附加拉力和剪力超过了砖砌体的承载能力后,砖砌体上便出现裂缝。这类裂缝一般都与地面成45°左右的角,上宽下窄,斜缝朝向凹陷处。对于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砖砌体裂缝,最根本的措施是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为此需在设计、施工方面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首先,设计方面:(1)对于表层有密实土层时,应充分利用其作为天然地基的持力层;(2)减少建筑物作用于地基上的压力;(3)铺设砂垫层或采用砂井、砂井预压、电渗法等促使土层刚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其次,施工方面:(1)施工速度和加荷速率不要太快,使地基土有充裕的时间逐渐固结,强度逐渐提高,避免基础发生塑流挤出;(2)在建筑物地基的四周打板桩围墙,以防止地基软土被挤出,板桩应有足够的刚度和锁口拉应力,以抵抗向外的水平压力;(3)用反压法防止地基土塑流挤出,可在基础两侧堆土反压,减小作用在基底平面处土体上的压力差,增加地基的稳定性;(4)施工时要注意对软土基坑的保护,减少扰动。 2 温度裂缝 热胀冷缩是各种物质的一个物理特征,各种建筑材料及其所形成的构件也不例外。砌体和与之相联系的构件,因温差影响而出现不均匀的伸缩也会使砌体出现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在阳光照射下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而在其下的砖砌体仅为30~35℃,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下部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对于温差变形引起的裂缝,其防治的主要方法:一是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二是减缓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体,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 3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刚出窑的砖。一般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忽略不计。但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对于砌块、石渣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 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等。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1)设置控制缝。在墙高度突然变化处、墙厚度突然变化处及当房屋刚度较大时窗台下或窗台角处设置竖向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控制缝做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2)设置灰缝钢筋。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灰缝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的距离不小于600mm;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对均匀配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mm;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防腐处理;当利用灰缝钢筋作砌体抗剪钢筋时,其配筋量应按计算确定,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尚不应小于75d和300mm;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3)在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在楼盖处和屋盖处、墙体的顶部、窗台的下部均宜设置配筋带。配筋带的间距不应大于2400mm,也不宜小于800mm;配筋带的钢筋,对180mm厚墙,不应小于2Φ12,对250~300mm厚墙不应小于2Φl6,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当配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置;设置配筋带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针对砼砌块、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注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 4 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 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而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目前,砌体结构的房屋出现各种型式的裂缝,非常常见。其裂缝程度轻重不一,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房屋裂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⒈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按裂缝的成因,墙体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各种直接荷载作用下,墙体产生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而砌体因收缩、温度、湿度变化,地基沉陷不均等引起的裂缝是非受力裂缝,又称变形裂缝。砌体房屋的裂缝中变形裂缝占80%以上[1],其中温度裂缝更为突出。相对于受力裂缝,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复杂得多,本文主要分析砌体结构的变形裂缝。 1.1砌体房屋的温度变形 1.1.1温度裂缝的主要形态 最常见的温度裂缝出现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的顶层两端墙体和山墙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山墙上部的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等。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温度裂缝有明显的规律性: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往下轻,阳面重阴面轻。

1.1.2温度裂缝产生机理 对于砖砌体的结构,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5×10-6,是混凝土的一半。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屋盖相同。在夏季阳光照射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屋面最高温度可达40℃~50℃,而顶层外墙平均最高温度约为30℃~35℃。屋面和顶层外墙存在10℃~15℃的温差,两者的温差可能引起墙体开裂。另外,从材料上 看,相同砂浆强度等级下抗拉、抗剪强度混凝土砌块比砖砌体小了很多,沿齿缝截面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30%~35%,沿通缝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45%~50%,抗剪强度仅为砖砌体的50%~55%。因此,在相同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砌块抵抗拉力和剪力的能力要比砖砌体小很多,所以更容易开裂。 1.1.3温度应力的估算 砌体结构的温度应力可通过下式估算[2]: (1-1) (1-2) 当顶板与墙体材料不同时, 式中,Cx-水平阻力系数,混凝土板与墙体Cx=0.3~0.6N/mm3,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