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软件工程的研究者将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概括为()大活动。

A.5

B.7

C.8

D.3

2、()是职业软件工程师的必要条件。

A.自律、善于沟通、具有一定的软件技能

B.编程速度快

C.熟悉众多的软件环境

D.语言天赋

3、计算机病毒是指()。

A.计算机系统的漏洞

B. 一组自我复制和自动执行的具有破坏能力的代码

C.一种细菌

D. 程序中的BUG

4、软件需求具有()。

A.主观性

B.不确定性

C.多变性

D.以上全部

5、描述软件需求通常不用哪个工具()。

A.数据流程图

B.数据字典

C.模块结构图

D.E-R图

6、软件结构图中没有()元素。

A.模块B.调用参数C.返回结果D.判断

7、程序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的关系()。

A.不确定B.数据流程图可以转换成程序流程图

C.数据调用关系D.程序流程图可以转换成数据流程图

8、包含关系用于构造多个用例()。

A. 关系

B.共性的部分

C.角色

D.特殊活动

9、如果说用例F被用例T扩展,意思是()。

A.F是一个一般用例,T是一个特殊用例

B.F是一个特殊用户,T是一个一般用例

C.都是一般用例

D.都是特殊用例

10、用()对需要长久保存的信息进行建模。

A.实体类

B.数据库表

C.E-R图

D.对象类

11、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制定的SW-CMM是()。

A.软件工作规范

B.软件工作流描述

C.软件成熟度模型

D.软件描述的一般方法

12、螺旋模型是一种将()结合起来的软件开发模型。

A.原型化模型和增量模型

B.风险判断和瀑布模型

C.瀑布模型和原型化模型

D.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

13可行性研究的四大要素是()。

A.经济、技术、法律和社会环境

B.经济、技术、开发组织能力和领导者水平

C.经济、技术、计算机硬件环境和网络带宽

D.经济、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和人员的稳定性

14、软件调研报告是在()提交的。

A. 可行性分析之前

B. 需求分析之前

C.签合同之前

D.设计的时候

15、系统流程图的主要作用().

A.描述系统的物理模型

B.业务流程

C.系统处理过程

D.数据处理过程

16、PDL是一种()语言。

A.低级程序设计语言B.建模语言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D.过程设计语言

17、结构化设计方法划分模块的原则是()。

A.模块扇出小于5 B.模块扇入小于5 C.低耦合,高内聚D.模块深度小于7

18、配置视图体现了系统的实现环境,反映系统的()。

A. 逻辑架构

B. 物理架构

C.组成结构

D.体系结构

19、角色可以有四种类型:系统的使用者,硬件设备,外部系统和()。

A.数据库

B.接口

C.对象

D. 时间

20、功能模型用于表达系统的需求,为软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设计打下基础。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实现。

A. 场景描述

B.活动图和场景描述

C. 用例图和场景描述

D.交互图和场景描述

21、下面的哪个选项不是软件工程的宗旨()。

A.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

B.研究算法

C.及时交付软件

D.生产无故障软件

22、针对需求不确定的软件开发,比较好的模型是()。

A. 快速原型化模型

B. 瀑布模型

C.软件成熟度模型

D.系统化模型

23、可行性分析研究的费用大约是项目总经费的()。

A.2%

B.6%

C.20%

D.5‰

24、业务需求描述的是()。

A.功能需求

B.用户需求

C.用户的具体业务流程

D.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

25、一个数据流程图中的图形符号有且仅有()种。

A.3

B.5

C.4

D.7

26、非直接耦合的模块独立性最强,()的模块独立性最弱。

A.内容耦合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D.外部耦合

27、信息隐藏的核心内容是()。

A.把数据都放在公共的区域

B.数据不能被其他模块访问

C.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不允许其他模块直接访问

D.把信息加密,只能让有密钥的模块访问

28、面向过程的方法最关心的是(),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参数传递的。

A.参数

B.主体

C.过程

D.数据结构

29、()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集。

A. 组件视图

B.逻辑视图

C. 用例视图

D.对象视图

30、用()模型建立系统组织结构。

A.组织

B.CMM

C.数据

D.静态

31、对象模型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实现。

A.顺序图

B.类图

C.状态图

D.组件图

32、如果对象之间的耦合是通过()来实现的,则这种耦合就是交互耦合。

A.消息机制

B.参数

C.方法

D.公共数据区

33、定义类的属性类型时尽量使用已有类型,太多自定义类型会降低系统的()指标。

A.有效性

B.安全性

C. 可维护性

D. 开发效率

34、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包括()测试用例。

A. 可能产生无效输出的输入情况

B.无效的和不期望的输入情况

C.有效的和期望的输入情况

D.上面所有情况

35、()属于功能测试方法。

A.等价类划分和判定覆盖

B.边值分析和等价类划分

C.边值分析和判定覆盖

D.判定覆盖和回归测试

36、一个软件项目大约()的工作量在开发阶段,()的工作量在维护阶段。

A.30%,70%

B. 70%,30%

C. 30%,30%

D. 70%,70%

37、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A.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B. 技术和算法

C.软件配置管理

D.软件开发进度计划

38、通俗的说,软件项目管理中常说的基线是()。

A.管理的基本思路

B.一种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

C.基本的技术路线

D. 通过正式复审的文档

39、科学计算领域一般选择()语言。

A.HTML

B.C

C.汇编语言

D.XML

40对于嵌套的循环和分支程序,层次不要超过()层。

A.1

B.2

C.3

D.5

41、在分析模型内表示协调、顺序、事务处理以及控制其他对象的类是()。

A.控制类

B.组件类

C.主函数

D.事务类

42、继承耦合是()之间的一种关联形式,设计时应该适当使用这种耦合。

A. 虚类与实体类

B. 一般化类与特殊化类

C.控制类与界面类

D.数据类与处理类

43、构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这项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构架设计师主持完成。

A.类图

B.确定系统数据结构

C.处理流程

D.确定系统总体结构

44、测试用例是一组()。

A.测试用的输入数据以及对应的预期结果

B.测试驱动程序

C.测试数据

D.测试程序及数据

45、由于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消息机制,使得软件测试()。

A.更加简单

B.更加复杂

C.没变

D.不确定

46、软件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一般是由()引起的。

A.算法说明

B.修改程序

C.优先级

D.环境要求

47、项目计划活动的主要任务是()。

A.估算项目的进度

B.分配工作量

C.计划资源使用

D.以上全部

48、如果程序代码的()好,则调试的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A.性能比

B. 可扩充性

C. 可读性

D.可移植性

49、两个浮点数X0和X1比较相等时,应该用()比较。

A.X0==X1

B.X1-X0<ε

C. |X0-X1|<ε

D.X0=X1

50、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是()。

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适用可变需求 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缺乏灵活性

51、()不是分析建模的目的。

A. 定义可验证的软件需求

B. 开发一个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案

C. 描述客户需求

D. 建立软件设计的基础

52、对用例进行设计,发现实现用例功能的(),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A. 算法

B.业务流程

C.数据结构

D. 关键类

53、框架是一组可用于不同应用的()的集合。

A.类

B.数据结构

C.函数

D.过程

54、从狭义上讲,软件测试是()的过程。

A. 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

B.为了验证程序正确

C.用不同的数据验证程序正确性

D.区分程序员水平

55、在设计黑盒测试用例时,主要研究()。

A. 概要设计说明书

B.详细设计说明

C.项目开发计划

D. 需求规格说明

56、()时,测试人员必须接触到程序源代码。

A、黑盒测试

B、白盒测试

C、压力测试

D、外观测试

57、一般维护程序代码的策略()。

A. 从需求开始重新开发

B.根据维护申请读源程序,并修改

C.找一个新的模块替换

D. 不用读源程序,从新编写代码

58、Gantt图直观简明、易学易用,但它不能()。

A.直接反应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和关键路径

B.反应任务的分解情况

C.直接反应任务的起止日期

D.反应具体任务的时间段

59、()针对开发过程中的程序、数据、文档提出使用和管理策略。

A.组织管理B.过程管理C.风险管理D.软件配置管理

60、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

A.判断结构

B.说明结构

C.输入结构

D.输出结构

61、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具有层次化结构,最底层是质量保证层,中间层是(),最上层是工具层。

A.过程层

B.方法层

C.过程层和方法层

D.系统层

62美国著名软件工程专家B.W.Boehm于1983年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条基本原理。

A.7

B.5

C.3

D.12

63、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

A. 生产无故障的软件

B. 精通一门编程语言

C.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

D.生产及时交付的软件

6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系统做什么

B. 确定性能

C.确定功能

D. 进行一次简要的需求分析

65、用户需求描述的是()。

A.用户使用该软件要完成的任务

B.业务需求

C.功能需求

D.软件目标、规模和范围

66、数据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

A.描述模块组成

B.说明用户数据结构

C.描述软件功能

D. 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

67、软件设计的目标是()。

A.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可靠性、可维护性俱佳的软件方案。

B.为软件编码设计模块结构。

C.确定软件要做什么。

D.确定软件的实现算法。

68、内容耦合是模块间最紧密的耦合,()是模块间最松散的耦合。

A.数据耦合B.非直接耦合C.控制耦合D.外部耦合

69、面向对象是“先”确定()“后”()。

A.属性/方法

B.数据结构/方法

C. 动作的主体/执行动作

D.动作/操作

70、UML是一种()语言。

A.高级编程语言

B.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C.分析方法

D.过程

71、软件工程强调将()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之中。

A.规范化

B.系统化

C.可度量

D.以上全部

72、软件开发活动的顺序应该是()。

A.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B.问题定义、设计、可行性研究、编码和测试。

C.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D.需求分析、编码和测试、试运行。

73假定银行的存款年利率是2%,请问现在存5000元,两年后的价值应为()元。

A.5202

B.4500

C.5100

D.4712

74、系统物理模型用()表示。

A.系统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E-R图

75、关于软件需求特性不正确的描述是“软件需求具有()”。

A.多变性

B.模糊性

C. 准确性

D.主观性

76、随着模块规模减小,模块开发成本(),模块集成成本()。

A.减小/减小B.减小/增加C.增加/减小D.增加/增加

77、反映模块独立性的指标是()。

A.模块的复杂性B.模块的大小C.模块的参数D.内聚和耦合

78、面向过程的方法最关心的是(),而过程实施的对象是作为过程参数传递的。

A.过程

B.主体

C.参数

D.数据结构

79、UML是一种()语言。

A.建模工具

B.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C. 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D.过程

80、用()模型分析和定义用户的需求。

A.数据

B.静态

C. 动态

D.用例

81、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特性。面向对象方法中,常用()实现。A.状态图 B.交互图 C.活动图 D.以上全部

82、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界限是(),从分析到设计是一个逐渐扩充模型的过程。

A.清晰的

B.模糊的

C.非线性的

D.确定的

83、每个子系统的接口定义了若干(),体现了子系统的功能,而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应该是隐藏的。

A. 操作

B.参数

C.算法

D.控制

84、测试最早的开始时间是()。

A.从详细设计阶段开始

B.从编码阶段开始

C.从需求分析阶段开始

D.以上都对

85、从测试对象的粒度上划分测试为()。

A.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B.压力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系统测试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D.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86、维护的工作量与软件规模成(),软件的规模可以由源程序的语句数量、模块数、输入输出文件数、数据库的规模,以及输出的报表数等指标来衡量。

A.反比

B.正比

C.没关系

D.不确定

87、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的研究结果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原因,造成项目失败。

A. 技术不精

B.管理不善引起

C.测试不充分

D.人员不够

88所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都可归纳为:数据成分、()、控制成分和传输成分。

A.循环成分

B.运算成分

C.说明成分

D.输入成分

89程序结构清晰且简单易懂,一个函数的规模一般()行。

A.等于300

B.大于500

C.不超过30

D.100左右

90、不属于软件项目管理的是()。

A.软件销售利润

B.项目风险评估

C.质量监控

D. 开发机构能力评估

91、用()模型描述和分析业务流程。

A.交互

B.业务

C.数据

D.动态

92、用()描述系统与角色之间的接口。

A. 表单

B.界面类

C.窗体

D.对话框

93、对类进行详细设计,主要是设计类的(),优化类之间的关系。

A. 数据结构

B.处理流程

C. 属性和方法

D.算法

94、面向对象设计强调定义(),并且使它们相互协作来满足用户需求。

A.软件对象

B.物理模型

C.E-R模型

D.接口

95、软件测试的目标是设计优秀的测试用例,()。

A.最快速地找出程序中的问题

B.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C.保障程序的正确性

D.区分出程序员的编程水平

96、()不符合软件测试原则。

A.对每个测试结果进行检查,不漏掉已经出现的错误迹象

B.程序员应该仔细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代码

C.程序员要避免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代码

D.测试工作越早开始越好

97、引起软件改变的原因主要有()。

A.运行环境变化

B. 需求变化

C.系统有错

D.以上全部

98、()针对开发过程中的程序、数据、文档提出使用和管理策略。A.组织管理B.过程管理C.软件配置管理D.风险管理

99、现在人们更强调程序代码的()。

A.可维护性

B.可移植性

C.可扩充性

D.高效性

100、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

A.判断结构

B.说明结构

C.输入结构

D.输出结构

二、简答题

1、试从软件的特点出发分析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

2、一个程序片段如下,请设计符合条件组合覆盖的测试用例。

……

if (a>=4) && (b<0)

c=a+b;

else

c=a-b;

if (c>3) || (c<1)

printf(“c不在计算区域\n”)

else

printf(“%d\n”, c);

……

3、面向对象的分析通常要建立三个模型,请问三个模型的作用?

4、软件工程为什么要强调规范化和文档化?

5、读懂下面的程序,调整格式,使其更容易理解,并添加注释。

int main()

{

int a[10];

for (int i =0;i<10;i++)

scanf(“%d”,a[i]);

int max=a[0],min=a[1];

for (int j = 0;j<10;j++)

{

max=(max>a[j]?max:a[j]);

min=(min

}

printf("max= %d",max);

printf("min= %d",min);

printf("\n");

return 0;

}

6、软件需求可以分为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请分析业务需求与用户需求的区别?

7、一个程序片段如下,请设计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

if (a>=5) && (b<0) {

c=a+b;

else

c=a-b;

if (c>5) || (c<1)

printf(“c不在计算区域\n”)

else

printf(“%d\n”, c);

8、请说明对象模型的作用是什么?

9、请说明IPO图的作用,并给出一个IPO图的模板。

10、什么是耦合?什么是内聚?

11、请画图说明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并详细分析中间两层的内容。

12、请为下面的程序设计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

int main()

{

int a,b,c,x,y,z,t;

scanf(“d%,d%,d%,d%”,&a,&b,&c,&t);

if a>5 && t<1 x=10 else x=1;

if b>10 y=20 else y=2;

if c>15 z=30 else z=3;

printf(“d%,d%,d%\n”,x,y,z)

}

13、请说明快速原型化模型的基本思想。

14、下面的程序段A被程序员误写成程序段B,请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发现其中的错误。

15、请举例说明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的区别?

16、软件设计中的抽象是什么意思?

17、孩子阅读疲倦时,一定要休息。如果不疲倦,但是对所阅读的内容不感兴趣,就跳到下一章;如果不疲倦,对内容有兴趣,理解无困难,则继续阅读;如果不疲倦,对内容有兴趣,但理解有困难,则应该重读。请对上面的描述设计判定表。

18、活动图与状态图的区别?

19、试分析结构化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0、请说明判定表的作用及其结构。

21、请给出软件工程七条基本原理中的任意三条基本原理。

22、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23、某学校开发了学生网上选课的系统,学生在网上查找到希望选修的课程,并查看是否还有名额,若有名额就输入学号,系统自动记录该学生的选课信息,并返回选课成功。下面的顺序图描述了选课成功的情形,请将以下对象填入最合适的位置:系统界面、学生、学生基本信息、学生选课记录、课程基本信息。

24、软件需求可以分为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请分析业务需求与功能需求的区别?

25、对功率大于50马力的机器或已运行10 年以上的机器,应送到专业的维修公司处理;如果功率小于20马力,并且有维修记录,则在车间维修;否则送到本厂的维修中心维修,请建立判定表。

三、应用题

1、某企业的设备维修委托给专业的技术公司完成,现在要开发软件对设备维修信息进行管理,具体描述如下:

车间主任填写维修申请单,内容有设备名称、型号、故障描述、维护时间要求、预计费用;填好后交给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审计规定对维修申请单进行审计,填写审计意见和审计结果,审计意见可以修改费用,审计结果是同意或不同意;车间主任可以随时查询审计意见和结果;审计通过的维修申请单送给总经理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和结果,审核也是以修改费用,审核结果是同意或不同意。审核通过后,车间把设备送去维修。维修后由车间主任组织对设备维修结果进行验收,企业对每台有设备验收标准。验收通过后,由财务人员进行结算,填写支付单并支付维修费。最后收取发票后,财务人员填写发票记录。

请画出设备维修信息管理软件的数据流程图。

2、某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如下:

(1)基本信息管理:教务管理人员输入或修改学期教学计划、学生名单和教师名单;

(2)学生选课:学生根据教学执行计划进行选课;

(3)分配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为符合开课条件的课程分配教师;

(4)教师查询并打印课表;

(5)成绩管理:每门课程的教师在考试评分结束后将考试成绩录入,学生可查询。

请根据要求画出该问题的数据流程图。

3、一个简化的养老院软件需求描述如下:老人来到养老院,接待人员将老人的基本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管理员读取老人信息,进行护理级别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配床位、确定护理方案,床位的分配信息存入床位分配数据表,每位老人的护理方案也要保存到数据库表中。财务人员根据收费标准、床位分配信息、护理方案和老人的日常护理记录计算应收费用,老人的家属可以查询应收费信息和老人的日常护理信息。护士根据老人基本信息、护理方案对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并向系统录入每日的护理信息。请你根据以上的描述,画出数据流程图。

4、学校教师工资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如下:教师每月末将本月的工作量输入到系统中,学院负责人对教师输入的工作量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对审核后的工作量计算本月工资,本月工资=基本工资+各种补贴+工作量奖金-税收-保险一公积金金。基本工资、各种补贴、保险、公积金信息由人事处负责输入和维护,教师可以查询月工资明细。银行系统每月从本系统读入每位教师的实发工资,并向每位教师的银行卡帐户打入月工资。教师可以查询自己银行卡的金额。

请针对上面描述的需求画出数据流程图。

5、学校开发的网上作业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如下:教师使用本系统将作业题输入到数据库中,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学生在网上查看教师给自己布置的作业,并完成作业,完成的作业放在学生作业表中。教师在网上批阅作业,并可以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可以查看教师批阅的作业,修改作业中的错误,教师仍然可以查看学生修改作业的情况,并给予批阅。

请仔细阅读上面的描述,画出数据流程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可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答案

1. C

2. A

3. B

4. D

5. C

6. D

7. A

8. B

9. A 10. C

11.C 12..D 13. A 14. B 15,A

16.D 17.C 18. B 19. D 20.C

21.B 22. A 23. B 24.D 25.C

26.A 27.C 28.A 29.C 30.D

31. B 32.A 33.C 34.D 35.B

36.A 37.B 38.D 39.B 40.C

41.A 42.B 43.D 44. A 45.B

46. B 47.D 48.C 49.C 50.D

51. B 52. D 53.A 54.A 55.D

56. B 57.B 58. A 59.D 60. A

61.C 62. A 63.B 64.D 65.A

66.D 67. A 68.B 69.C 70.B

71.D 72.A 73. A 74.A 75.C

76.B 77.D 78.A 79.C 80.D

81.D 82. B 83.A 84.C 85.C

86.B 87.B 88.B 89.D 90.A

91.D 92.B 93.C 94.A 95.B

96.B 97.D 98.C 99.A 100.A

二、简答题

1、答案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具有抽象性,无法看到软件本身的形态,必须通过观察、分

析、思考和判断才能了解它的功能和性能。

2)软件对硬件和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导致了软件升级和移植的问题。计算

机硬件和支撑环境不断升级,为了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软件也需要不断维护,并

且维护的成本通常比开发成本高许多。

3)软件生产至今尚未摆脱手工方式,软件开发的手工行为造就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

是为应用“量身订做”软件。长期以来,软件给人的感觉是修改几条指令很简单,

客户总是强调软件要适应自己的业务需求。因此,软件产品大多是为客户“订做”

的,通用性差。

4)软件涉及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常常涉及一些行业知识,这对软件工程师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

5)软件是与文学艺术作品相似的精神作品,与体力劳动相比,精神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不可见性”,这大大增加了组织管理上的困难。

2、答案

a>=4 b<0

a>=4 b>=0

a<4 b<0

a<4 b>=0

c>3

c<=3

c<1

c>=1

综合以上条件组合,设计测试用例如下(注意结果不唯一,只要满足上面的组合条件即可):a=4 b=-1 c=3

a=4 b=0 c=4

a=-1 b=-1 c=0

a=-1 b=0 c=-1

3、答案

1)功能模型:表达系统的详细需求,为软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设计打下基础。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用例图和场景描述组成。2)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

性质。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3)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的“控制”特性。

4、答案

软件工程强调规范化和文档化。规范化的目的是使众多的开发者遵守相同的规范,使软件生产摆脱个人生产方式,进入标准化、工程化的生产方式。文档化是将软件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和实现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以便于后人的使用和维护,在开发过程中各类相关人员借助于文档进行交流和沟通。另外,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档使得软件的生产过程由不可见变为可见,便于管理者对软件生产进度和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在用户最终验收时可以通过对提交的文档进行技术审查和管理审查,保证软件的质量。

5、答案

int main()

{

int a[10];

//读入10个数据

for (int i =0;i<10;i++)

scanf("%d",a[i]);

//max存放最大值,min存放最小值

int max=a[0],min=a[0];

//从10个数中发现最大、最小值

for (int j = 0;j<10;j++)

{

max=(max>a[j]?max:a[j]);

min=(min

}

//输出结果

printf("max= %d",max);

printf("min= %d",min);

return 0;

}

6、答案

业务需求是用户高层领导机构决定的,它确定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业务需求一般在进行需求分析之前就应该确定,需求分析阶段要以此为参照制定需求调研计划、确定用户核心需求和软件功能需求。业务需求通常比较简洁,大约三~五页纸就可以描述清楚,也可以将它直接作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一部分。

用户需求是用户使用该软件要完成的任务。这部分需求应该充分调研具体的业务部门,详细了解最终用户的工作过程、所涉及的信息、当前系统的工作情况、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等等。用户需求是最重要的需求,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

7、答案

条件:

a>=5 b<0

a>=5 b≮0

c<1

1

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不唯一):a=5,b=-1,c=4; a=5,b=5,c=0;

8、答案

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类图是构建对象模型的核心工具。

9、答案

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本应该放在数据字典中进行定义,但是由于处理与数据是有一定区别的两类事物,它们各自有独立的描述格式,因此在实际项目中通常将处理说明用IPO图标描述。下面是项目中常用的处理说明模板:

10、答案

在软件设计中应该保持模块的独立性原则。反映模块独立性的有两个标准:内聚和耦合。

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衡量模块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软件设计时追求高内聚、低耦合。

11、答案

软件工程的内容具有层次化结构,最底层是质量保证层,中间是过程层和方法层,最上层是工具层。见图:

其中过程层定义了一组关键过程域,目的是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方法层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各种方法,包括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如何实现设计,如何测试和维护等方法。

12、答案

条件:

a>5,t=0

a<=5,t=0

b>10

b<=10

c>15

c<=15

测试用例(不唯一):a=6 t=0 b=11 c=16;a=5 t=0 b=10 c=15

13、答案

在需求分析的同时,以比较小的代价快速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统。用户在原型系统上可以进行基本操作,并且提出改进意见,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完善原型,然后再由用户评价,提出建议,如此往复,直到开发的原型系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为止。基于快速原型化模型的开发过程基本上是线性的,从创建系统原型到系统运行,期间没有反馈环。这是由于开发人员是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而原型已经通过了用户和开发组的审查,在设计阶段由于有原型作设计参考,所以设计的结果正确率比较高。

14、答案

条件组合:

A>=1 B>=2;

A>=1 B>2

A<1 B>=2

A<1 B<2

X>=90 Y>=75

X>=90 Y<75

X<90 Y>=75

X<90 Y<75

由此获得测试用例:A=1 B=2; A=1 B=1;A=0 B=2;A=0 B=1;X=90 Y=75;X=90 Y=1;X=1 Y=75;X=1 Y=1;其中X=90 Y=75能够发现错误。

评分标准:答案不唯一,不管用什么方法,给出的测试用例能够发现错误就给满分。参考答案为X=90 Y=75。

15、答案

包含关系用于构造多个用例共同的活动。例如,在ATM系统中,取钱、查询、更改密码

等功能都需要验证用户密码。这种情况下应该将密码验证功能独立出来,便于复用、减少冗余。一个用例扩展另一个用例的功能,例如,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读者还书时,系统检查所还图书是否有预订记录,如果有则执行“通知”用例。

16、答案

所谓抽象就是将事务的相似方面集中和概括起来,暂时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者说,抽象就是抽出事务的本质特性而暂时不考虑它们的细节

17、答案

18、答案

1)描述的重点不同:活动图描述的是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状态图描述的是对象的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移。

2)使用的场合不同:在分析用例、理解涉及多个用例的工作流、处理多线程应用等情况下,一般使用活动图;在显示一个对象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行为时,一般使用状态

图。

19、答案

1)结构化方法分析和设计阶段所应用的模型之间存在鸿沟。分析阶段的主要模型是数

据流程图,设计阶段的主要模型是软件模块结构图,数据流程图和软件模块结构图

之间需要进行转换。不同的人转换出的模块图可能不同,有很大的随意性。

2)需求分析的细化程度没有标准,只能凭借分析人员的经验自己把握;需求分析的过

程是在一种瀑布形式,当需求变更时,功能变化就会导致软件模块结构发生变化,造成了软件结构不稳定。

3)结构化程序设计将数据定义与处理数据的过程相分离,不利于软件复用。

4)结构化方法设计的软件结构不稳定,缺乏灵活性,可维护性差。

20、答案

判定表是结构花设计的工具,用于描述多重条件的处理。分为4各部分:条件列表、条件组合、操作列表、特定条件下的操作组合。

21、答案

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原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原理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原理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原理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

原理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原理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22、答案: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征如下:程序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程序中只包含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23、答案

24、答案

业务需求是用户高层领导机构决定的,它确定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业务需求一般在进行需求分析之前就应该确定,需求分析阶段要以此为参照制定需求调研计划、确定用户核心需求和软件功能需求。业务需求通常比较简洁,大约三~五页纸就可以描述清楚,也可以将它直接作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一部分。

功能需求定义了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用户从他们完成任务的角度对软件提出了用户需求,这些需求通常是凌乱的、非系统化的、有冗余的,开发人员不能据此编写程序。软件分析人员要充分理解用户需求,将用户需求整理成软件功能需求。开发人员根据功能需求进行软件设计和编码。

25、答案

二、应用题

1、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结果不唯一。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水平考试

3.5.5 FCB与文件目录 1 FCB OS管理文件时必须的控制信息的数据结构,文件存在的唯一标志, 四个部分:基本信息:名保护信息:密码位置信息:存储位置,长度使用信息:最迟使用者 2 文件目录 FCB的集合为文件目录,其被组织成为--》目录文件 一级目录结构,最简单, 二级:主文件和用户文件目录:用户名和指向用户目录的指针|文件名,指向具体要求位置的指针 多级:多层次分类文件体系,增加了灵活,适应典型为树型。可反映层次结构关系,还得保护和共享3.5.6 文件的使用 1工作目录当前目录,为提高效率,每用户有自己工作目录,先调入主存,且可随时改变 2 文件的使用一组命令专用于文件,目录的管理,目录管理(建立、删除)|文件控制(建立、删除)|文件存取命令(显示内容) 3 文件共享和安全指不同用户使用同一文件|文件的保密和保护,限制未受权用户使用 若两用户可同时打开文件存取则为动态文件共享 安全措施:常在系统及(口令),用户级(用户分类限定),目录级(操作权限)、文件级(只读、执行、隐藏)实施 3.6 作业管理 任务是作业调度和作业控制 1简介用户|系统角度:A:系统为完成一个用户的计算任务所做工作总和,每一步为作业步B:比程序更广泛的概念,由程序、数据和作业描述书组成,在批处理中,作业是抢内存的基本单位作业管理程序:OS中控制作业进入、执行和撤销的一组程序,可把作业步细化,用进程来实现 用户作业提交方式:联机|脱机 2 用户作业管理 1作业控制:A:联机输入:大多用于交互式系统中,外围设备速度远低于CPU,浪费CPU B:脱机输入;预输入,需一台低档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提高了主机资源利用率,且需要人式干预,灵活性差,无法直接提交紧急事务 2 作业状态及其转换:提交、收容、执行和完成4阶段 用各种终端,输入设备提交到辅存,全进入时为后备状态,(收容),OS建立JCB,作业控制块,其包含了作业主要信息,作业调度程序从后备中取一个调入主存,建立进程并分配资源,处于运行状态,完成时结果输出,回收所占资源 3 作业调度后备—》执行|执行—》完成须作业调度完成 1调度目标:4点:对所有作业公平,响应时间快(交互系统),周转(加权)时间快(批处理),高资源利用率 基于不同观点,会冲突。周转时间:提交到完成的时间加权:周转时/运行时反应时间:提交到处理器首次服务 2 调度算法:单批道:主要任务:合理有效实现作业间链接,提高利用率,减少人干预三种 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法(忽略了等待时间),响应比高者优先(作业响应时间/运行时间,开销大),多道程序:优先级算法(照顾某些紧迫作业)|均衡调度算法(均衡使用资源,力求用户满意) 4 用户接口用户界面,用户与OS交互的途径和通道,即OS的接口|交比环境的控制方式,即操作环境

最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

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大热点,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本文就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和就业形势略作分析。 一、IT人才短缺 (1)世界IT人才短缺,需求理性调整 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IT人才需求缩水,这是产业发展中的正常调整。尽管一些IT公司大幅度裁员,但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世界范围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20%。美国从2002年初开始,IT人才需求稳步回升,2003年从业人员比2002年提升了4.2%,至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67万人。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将达到170万人。发达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需要从中国、印度等国招聘。 (2)我国IT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 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据报道,2005年我国IT人才缺口为42.5万人。

(3)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2008年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目前只有4000人,IC人才严重短缺。2002年我国存储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6亿元,且以10%~20%的年增长率递增。2004年我国存储市场人才需求在3万人以上,而国内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到500人,网络存储人才匮乏。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可达120000亿美元,我国互联网用户正在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未来十年大约需求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4000多人,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04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高达2633万,市场收入为24.7亿元,而我国游戏技术开发人员不到3000人。到2006年我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年均人才需求超过2万。 (4)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2002年我国不合理的橄榄型软件人才结构中博士、硕士4.3万人,占7%;本科生19.6万人,占33%;大专生9.9万人,占17%;其他人员29.4万人,占43%。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0540 适用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硕士 适用年级2020级 学院名称计算机学院 填表日期2020年6月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2020年4月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代码:0540 一、学科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84年,是广东省内最早设立从事计算机学科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校之一,目前已建立学士、硕士、博士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广东省计算机领域培养了上万名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学院于1995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2003年获得“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准自设“计算机应用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2年3月,广东工业大学在国内第一批获准设立“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2002年5月获准设立“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点。 计算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6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IEEE Fellow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6人、广东省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学院凝练形成了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数据工程与高性能计算、网络空间安全与可信计算、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与泛在计算等四个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现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8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5年,获国家级项目47项,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科研规模与水平位居全省同类学科前列。2018年,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跨入国内高水平学科行列。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计算机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计算机技术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和方法,在相关领域具有独立承担计算机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应用一门外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技术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技术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技术方向)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现代开发方法和工具按照国际规范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的软件工程师。 二、培养标准 依据专业培养标准~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 1、基础理论 毕业生应具备数学及自然科学知识、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嵌入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主要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知识: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知识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 ,2,具有本专业领域较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工程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和运作、软件开发管理、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知识。 ,4,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知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及与本专业的关系~具有较宽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工作适应性。 2、专业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 重点具备掌握常用软件开发技术~能够根据软件工程规范开展软件开发工作的能 力。主要培养的专业能力包括: ,1,掌握并熟练应用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软硬 件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信息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计算机网络架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软件测试基本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架构的技术和相关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架构的基本原理、 方法和主要设备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平台~具备选择最佳性价比硬件的能力, ,3, 能够进行需求分析~并根据用户需求确定系统目标和要求, ,4, 掌握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概要,总体,设计的能力, ,5, 掌握根据模块功能需求开展详细设计的能力, ,6, 掌握采用UML工具进行类库设计和采用E-R图进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的能力, ,7, 掌握软硬件接口设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接口设计的能力, ,8, 掌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撰写各类技术说明书和文档的能力, ,9, 掌握按照软件工程和项目需求规范~进行编码的能力, ,10,掌握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具有软硬件系统接口编程、集成的能力, ,11,具备快速掌握和改造现有软件系统的能力, ,12,精通两种以上集成化的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并能够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 ,13,精通数据库开发技术、两种以上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工具及相关 技术~掌握根据软件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的能力, (14) 掌握基本的测试方法和常用测试工具~进行单元测试、组合测试、确认 测试的方法、软硬件系统整合测试能力, (15) 具备跟踪当前技术热点~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工具的能力。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07年下半年电子商务设计师上午试卷 (考试时间9 : 00~11 : 30 共150分钟) 1.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正规2B 铅笔在你写入的准考证号下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75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1分,满分 75 分。 3.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 当的选项作为解答,在答题卡相应序号下填涂该选项。 4.解答前务必阅读例题和答题卡上的例题填涂样式及填涂注意事项。解答 时用正规2B 铅笔正确填涂选项,如需修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否则会导致不能正确评分。 例题 ●2007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88)月(89)日。 (88)A.12 B.11 C.10 D.9 (89)A.6 B.5 C.4 D.3 因为考试日期是“11月3日”,故(88)选B,(89)选D,应在答题卡序号88 下对 B 填涂,在序号89 下对 D 填涂(参看答题卡)。

●在指令系统的各种寻址方式中,获取操作数最快的方式是(1)。若操作数的地址包含在指令中,则属于(2)方式。 (1)A.直接寻址B.立即寻址C.寄存器寻址D.间接寻址 (2)A.直接寻址B.立即寻址C.寄存器寻址D.间接寻址 ●在Windows系统中,通过设置文件的(3),可以使其成为“隐藏”文件。 (3)A.类型B.格式C.属性D.状态 ●若文件系统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则操作系统应采用(4)来实现。 (4)A.索引表B.索引文件C.指针D.多级目录 ●设有关系Students(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家庭住址),其中,属性“系名”是关系DEPT的主键,用户要求访问“家庭住址”的某个成分,如邮编、省、市、街道以及门牌号。关系Students的主键和外键分别是(5)。“家庭住址”是一个(6)属性。 (5)A.学号、家庭住址B.姓名、家庭住址 C.学号、系名D.姓名、系名 (6)A.简单B.复合C.多值D.派生 ●若某人持有盗版软件,但他本人确实不知道该软件是盗版的,则(7)承担侵权责任。 (7)A.应该由软件的持有者B.应由该软件的提供者 C.应该由软件的提供者和持有者共同D.该软件的提供者和持有者都不 ●(8)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 (8)A.地理标志权B.物权C.邻接权D.商业秘密权 ● W3C制定了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规范,称为(9)规范。 (9)A.XML B.SMIL C.VRML D.SGML ●对同一段音乐可以选用MIDI格式或W A V格式来记录存储。以下叙述中,(10)是不正确的。 (10)A.W A V格式的音乐数据量比MIDI格式的音乐数据量大 B.记录演唱会实况不能采用MIDI格式的音乐数据 C.W A V格式的音乐数据没有体现音乐的曲谱信息 D.W A V格式的音乐数据和MIDI格式的音乐数据都能记录音乐波形信息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近年来整体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各行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标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在我们所熟知的工作行业与领域中,都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供相关的技术帮助,才能拥有当前快速的发展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教育、医疗、科技、工业等众多领域,它的高科技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成为控制这些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应用广泛 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对推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在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正不断引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动力来推动科技的生产。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很好的使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数量,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化表现越来越明显 有些设计公司,比如CAD平面设计公司或者一些设计院等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设计软件,他们就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所以,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化表现越来越明显,形成很多相关的产业,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比如在高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图书馆自助还书设备。过去,我们借书、还书都需要在图书馆专门的服务窗口才能完成这些步骤,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自助还书设备步入校园,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服务,满足了广大师生群体的需要,专业化表现越来越突出。 (三)走向专业化、多功能化 目前,许多企业和行业正在朝着专业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因此,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只有这样,它才能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指导书2.doc

《计算机科学导论》 实验指导书 欧阳一鸣王浩编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该实验指导书共安排六个实验,内容包括:Windows的基本操作、使用Word 进行文字处理、利用Excel进行表格编排等等。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需要写明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题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实验一 Windows 基本操作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Windows 的启动和安全退出的方法。 (2)掌握Windows 的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及任务栏的基本操 作。 (3)掌握Windows 常用快捷键的使用方法。 (4)掌握应用程序的多种启动方法以及切换和退出应用程序的 方法。 (5)掌握Windows 环境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6)掌握Windows 帮助的使用。 (7)实验内容

(8)启动Windows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熟悉Windows 窗 口组成,然后对窗口作下列操作: 1)移动窗口。 2)改变窗口的大小、使滚动条出现,然后滚动窗口的内容。 3)最大化、最小化、复原和关闭窗口。 (9)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再打开“控制面板”中的“字体” 窗口,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1)通过任务栏和快捷键切换当前的窗口。 alt + tab 或alt +esc 2)以不同方式排列已打开的窗口(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 3)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查看”菜单下的“大图标”、 “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命令项,观察窗口中的各 项的变化。用工具栏上的“查看”命令按钮重复做一遍。 (10)通过二种方法查看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日期和时间不 正确,请进行修改。 (11)分别通过以下方法启动“画图”程序(windows-xp下程序 文件路径为" C:\WINDOWS\system32 \mspaint.exe" ,在windows2000下程序文件路径为" C:\WINNT\system32 \mspaint.exe"),然后退出该程序。 1)通过“开始”菜单→“程序”→“附件”,启动“画图”程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级软件工程试卷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软件工程》期末试卷(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01、工程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 C )的媒介。 A. 社会服务 B. 经济价值 C. 生产力 D. 政治统治 02、软件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时间的关系是(D )。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单调递减的 D. 单调递增的 03、Defini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1) the application of a systematic, disciplined, quantifiable approach to the ( D )of software; that is,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to software. (2) The study of approaches as in (1). A. plan B. design C. test D.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04、( A )是软件规划阶段应包含的活动。 A.可行性分析 B.绘制模块流程图 C.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D.编码和测试 05、概要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C )。 A. 各个模块的详细过程 B. 软件所需的费用 C. 软件的体系结构 D. 软件的功能 06、模块内聚性最低的是(B ) A. 逻辑内聚 B. 巧合内聚 C. 时间内聚 D. 功能内聚 07、模块耦合程度最高的是(D )。 A. 数据耦合 B. 非直接耦合 C. 控制耦合 D. 内容耦合 08、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全面指导模块划分的最重要原则是(B ) A. 程序模块化 B. 模块独立性 C. 模块高内聚 D. 模块低耦合 09、白盒测试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主要研究的文档是(B ) A. 需求规格说明 B. 详细设计说明 C. 项目开发计划 D. 概要设计说明 10、UML中的“序列图”是按照(A )来构图的。 A. 时间顺序 B. 对象关系 C. 消息传递 D. 空间组织 11、UML十类图中的实施图(Deployment Diagram)描述的是( D )。 A. 功能需求 B.对象间的交互活动 C.对象间的关系 D.软件(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就业前景 就业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

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需求分析 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

关于《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4152934.html, 关于《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作者:乐天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04期 摘要:《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引导作用。本文指出《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给出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导论;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引导性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的新生提供了关于该专业学科的入门介绍。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在该领域工作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开设,新生虽然具有计算机的基本使用能力,但在计算机理论知识上的专业性不够,大部分的知识对新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果一味地想把如此广的知识介绍给学生,理解上的难度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并不好。根据该课程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给出思考。 ●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虽然相对浅显,但是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几乎包括计算机领域所有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热点研究问题等。在授课中不仅要把基本的概念介绍清楚,还要对最新的专业动态有所介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合适教材难以选择 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教材非常多,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内容为计算机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等同[1];二、将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四年要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浓缩,内容 涉及面广;三、计算机和计算的本质属性用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来刻画[2],内容进行系统 化、形式化的概括。由于目前中小学已开始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新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选择第一种教材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过于简单,失去“专业引导”课程的本质属性;第二种教材在广度和深度上是比较难以把握的;第三种教材过于抽象,教师难讲,一般院校的学生难以理解。再加之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变化非常快[3],可谓日 新月异,许多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严重滞后。 2.理论教学过于复杂 新生非常渴望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对第一学期开设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抱有很大的期望。教师希望通过讲授该课程给学生初步建立整个学科的框架,指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历年试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2004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卷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A4000H到CBFFFH,共有(1)个字节。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2)片。 (1)A.80K B.96K C.160K D.192K (2)A.2 B.5 C.8 D.10 试题解析: CBFFFH - A4000H + 1 = 28000H = 160K。 160K / 32K = 5。 答案:(1)C (2)B ●中断响应时间是指(3)。 (3)A.从中断处理开始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B.从发出中断请求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C.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D.从中断处理结束到再次中断请求的时间 试题解析: 中断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中断响应过程和中断服务过程。中断响应时间是中断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即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答案:C ●若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部分,且三部分的 时间分别是t 取指=2ns,t 分析 =2ns,t 执行 =1ns。则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 (4) ns。 (4)A.163 B.183 C.193 D.203 试题解析: 100条指令的执行时间=(2 * 100)+3=203。 答案:D ●在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须(5)。 (5)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要求内容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围绕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标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领域方向,重点开展理论、原则、方法、技术、系统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它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两者互为作用,高度融合,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突出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计算理论、信息与编码理论、自动机论与形式语言理论、程序理论、形式语义学、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度理论、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理论以及并发、并行与分布处理理论等,同时涉及到感知、认知机理、心理学理论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可概括为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根据这些领域的相互关联度,可以分为四个研究方向,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目前,计算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计算也已成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独

特的实验和分析方法,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领域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支撑了其它学科如生物、制药、化学、物理等的进步,继续保持了在高新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1世纪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开拓人类的认知空间提供更强大的手段与条件,并对整个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数学、计算理论、信息与编码理论、算法复杂性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理论、形式化理论以及并发、并行与分布处理理论等紧密相关学科的相关基本知识,以及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及趋势。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诚实守信,严格遵守科学技术研究学术规;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坚持实事、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课件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2004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卷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A4000H到CBFFFH,共有(1)个字节。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2)片。 (1)A.80K B.96K C.160K D.192K (2)A.2 B.5 C.8 D.10 试题解析: CBFFFH - A4000H + 1 = 28000H = 160K。 160K / 32K = 5。 答案:(1)C (2)B ●中断响应时间是指(3)。 (3)A.从中断处理开始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B.从发出中断请求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C.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D.从中断处理结束到再次中断请求的时间 试题解析: 中断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中断响应过程和中断服务过程。中断响应时间是中断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即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答案:C ●若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部分,且三部分的时间分别是t 取指=2ns,t分析=2ns,t执行=1ns。则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4)ns。 (4)A.163 B.183 C.193 D.203 试题解析: 取指 分析执行 取指 分析执行 分析执行 取指

100条指令的执行时间=(2 * 100)+3=203。 答案:D ●在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须(5)。 (5)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B.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 C.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D.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 试题解析: 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tream,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同一条指令控制多个处理器的运行。在这种计算机中有多个处理单元,但只有一个控制部件,所有处理单元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刻执行同一条指令,处理不同的数据。 答案:B ●单个磁头在向盘片的磁性涂层上写入数据时,是以(6)方式写入的。 (6)A.并行B.并-串行C.串行D.串-并行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C ●容量为64块的Cache采用组相联方式映像,字块大小为128个字,每4块为一组。若主存容量为4096块,且以字编址,那么主存地址应为(7)位,主存区号应为(8)位。 (7)A.16 B.17 C.18 D.19 (8)A.5 B.6 C.7 D.8 试题解析: 以字编址,字块大小为128个字,容量为4096块主存,则128×4096=219,主存地址为19位; 由于采用组相联方式映像,Cache容量为64块,则主存区数=4096/64=64=26,主存区号为6位。 答案:(7)D (8)B ●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9)。 (9)A.构件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 C.面向对象方法D.快速原型方法 试题解析:

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

2016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序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11201024201刘桃茹张丹彤21201024202陈昆张丹彤31201024203张旭宋阳41201024204张佳静逯波51201024205张帅郭喜61201024206金玉逯波71201024207司碧莹杨峰81201024208李园园杨峰91201024209司晓秋宋阳101201024210姜姗张丹彤111201024211窦婉禹张丹彤121201024212邓向阳逯波131201024213张雨张丹彤141201024214宋晓娜申宏亮151201024215张悦陈泰宇161201024216吴学敏张丹彤171201024217赵婧含张雪181201024218王磊张丹彤191201024219温建平张丹彤201201024221刘彦庆张丹彤211201024223王子鹏刘明221201024224孙佳欣姜雪梅231201024225胡君涛丰雪琰241201024226吴显龙申宏亮251201024227吕成伟董启明261201024228杨文冰王延松271201024229王振宇段君伟281201024231李俊锋申宏亮291201024232董强徐承彬301201044101张奇李冰洁311201044102姚依男郭喜

321201044103高吴多徐承彬331201044104孙裕卿马玉萍341201044105李昊原徐承彬351201044106宋培元戴红361201044107解传奇戴红371201044108席望博徐承彬381201044109张金元刘君玲391201044111田野平孟宇桥401201044112王超马玉萍411201044113温玉龙戴红421201044115李建园杨峰431201044116郭吉庆杨峰441201044117张小强马玉萍451201044118李福顺孙超461201044119王冠刘君玲471201044120刘阳王延松481201044121张宇董启明491201044122陶乐戴红501201044123高崇王延松511201044124黄淯付宏杰521201044125贲莘媛初作玮531201044126陈学敏董启明541201044127孙红月徐承彬551201044128张卓戴红561201044129韩蕊陈泰宇571201044130李金菲曲丽娜581201044131黄爽王延松591201044132史冬梅杨峰601201044133律烨王延松611201044134王婷婷齐艳茹621201044135钟玲姜雪梅631201044136郝继莹孟宇桥641201044137李营姜雪梅651201044138牛晓雪李冰洁661201044139王航李冰洁671201044140吕薇郭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雷建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雷建强 发表时间:2017-11-09T17:12:01.2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雷建强 [导读] 摘要: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实至名归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日渐加深,其发展也越来越高速化。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实至名归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日渐加深,其发展也越来越高速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更是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本文就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起源、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详细的论述了计算机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计算机科技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现状 上世纪20年代,计算机的诞生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要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在当今计算机信息时代,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广度越来越宽,发展高度不断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从单一的信息技术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的领域技术,光学计算机技术、纳米计算机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状况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而它所取得的成就是人力社会迄今为止任何一种技术都无法比拟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的计算机ENICA在美国诞生,掀开了电气时代向电子时代的迈进历程,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都是围绕着硬件展开的,先后走过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逐步进入后来的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以及现在的智能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深入;截至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靠拢网络、软件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发明最早是为了进行军事研究,这奠定了在通讯、计算、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其逐渐应用到了其他领域,比如教育领域、医疗领域、工业领域和社会生活。在如今的快速经济时代,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陆续出现并且不断的升级更新,各种智能化家用电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目前,计算机科技越发的要求高速化、微型化、精确化。根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计算机是由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浮点运算速度为33.86千万亿次每秒,比第二名快将近一倍。 2、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 2.1、发展高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主频上。计算机主频发展程度越高,计算机的性能就越稳定,运行速度就越快。目前,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超过10亿晶体管的计算机微处理器,也就是说计算机可以有多个处理器共同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2、发展广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度主要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范围。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计算机已经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无处不在。并且,目前人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笔记本、冰箱、洗衣机等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电子化产品。很可能在若干年要以后,纸质书籍被淘汰,人们普遍使用电子书进行学习。 2.3、发展深度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深度指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课题主要包括人机互动、信息选用等。人工智能要求计算机具备多种思维逻辑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够与人进行自由交流。现阶段,计算机人工智能主要运用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普及。 3、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3.1、高速计算机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发明了空气绝缘体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技术。并且,纽约保利技术公司发明了计算机使用的新型电路。在这种电路中,芯片之间用胶滞体所包裹的导线连接,而胶滞体的大部分物质是空气。胶滞体导线不吸收任何信号,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并且,胶滞体导线能够节约成本,降低计算机的耗电量,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但是,胶滞体导线的散热性较差,保利公司针对这一问题研发出了电脑芯片冷却技术。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积极借鉴美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积极研发提升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科学技术,高速计算机技术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3.2、超微技术生物计算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到生物领域,积极研制生物计算机。生物金计算机主要运用生物芯片,以波的方式传递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普通计算机的十万倍。并且,生物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十分强大,计算机消耗较小,与普通计算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计算机已经突破了超微技术领域,实现了超微机器人。在生物计算机背景下,我国加强重视生物计算机的优势,积极探索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超微技术在生物领域的运用,尤其强调生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医疗行业的运用,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3.3、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用光作为计算机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光的信息传输速度远远高于普通计算机,并且,光的偏振特征和光的频率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传输的能力。另外,光学计算机不需要任何导线,光线交叉也不会造成信息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智能水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等六十多个国家组成了科研队伍进行光学计算机研究。现阶段,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加快研发光学计算机技术,光学计算机成为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结束语 总体上说,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几乎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人

计算机科学导论复习整理

计算机科学导论复习整 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考试重点知识 考试说明: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综合题(共5小题,选做3小题。其中强化班同学必作1、2、3小题,普通班同学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一、考试范围:1~10、15章,每章都有一定量的题目。 二、课后习题中的选择题全部要求。 三、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1.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就是合理管理并控制计算机系统内软、硬件资源,并能够合理组织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通常我们将操作系统的功能概括为两大功能:扩展的虚拟机功能、资源管理功能。 其中,资源管理功能包括了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四大功能。而扩展的虚拟机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以及程序级接口,使得计算机看上去像是功能扩展了的机器。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最终结果和处理程序。为了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管理,把存储器划分成存储单元,每个单元的编号称为该单元的地址。各种存储器基本上都是以1个字节作为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器内的信息是按地址存取的,如要访问存储器中的某个信息,就必须知道它的地址。向存储器里存入信息也称为“写入”,写入新的内容将覆盖原来的内容。从存储器里取出信息也称为“读出”,信息读出后并不破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因此信息可以重复读出,多次利用。 通常把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也可以说主机是由CPU与内存储器组成的,而主机以外的装置称为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