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高考真题(优选.)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高考真题(优选.)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高考真题(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题组一元素和化合物

1.(2013·重庆高考)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解析:选A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最多,因为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H2O),A项正确;DNA分子含碱基:A、G、C、T,而RNA分子含碱基:A、G、C、U,B项错误;多糖在细胞中可以与其他分子如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等,C项错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有的还含有S、P等,脂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其中的磷脂由C、H、O、N、P组成,D项错误。

2.(2012·海南高考)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N

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需要ATP

D.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N元素

解析:选A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量不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C、O、H、N;植物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为共生关系,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N元素。

3.(2010·上海高考)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A.纤维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

C.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 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解析:选C A项,纤维素的组成元素为C、H、O,而尿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B项,脂肪酸的组成元素为C、H、O,而磷脂中还含有P;C项,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D项,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H、O,而血红蛋白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为C、H、O、N等。

题组二水和无机盐

4.(2013·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B.水从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与细胞壁无关

C.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

D.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解析:选C贮藏中的种子自由水含量较少,但并非不含水分,A项错误;水分从根系向地上部分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拉力,但其要经过由死亡的、只有细胞壁构成的导管向上运输,B项错误;在高渗环境中,动物可通过其自身的水盐平衡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项正确;缺水时,动物体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D项错误。

5.[多选](2011·江苏高考)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 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解析:选BCD A项,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是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决定的;B项,As 可能是有关酶的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使酶丧失活性,从而影响细胞

的代谢;C项,P与As以主动运输方式被吸收时,载体的种类相同,而P更易与载体结合,从而抑制植物对As的吸收;D项,磷脂、核酸和ATP中都含P,而这些化合物是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可见P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题组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6.[多选](2013·江苏高考)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在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解析:选AD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能使小麦种子中的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等还原糖。1~4号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因1、3号试管中是蒸馏水而无还原糖,故显示斐林试剂本身的蓝色,2号试管中虽含还原糖,但未水浴加热,故仍呈蓝色,4号试管进行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5、6号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因5号试管中是蒸馏水,加入的双缩脲试剂中的A液和B液可呈蓝色,6号试管中含淀粉酶等蛋白质,故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反应。

7.(2013·全国卷Ⅰ)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选填“C ”“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1)脂肪可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或红)色。(2)该油料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会转变为糖类,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氧含量较低,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元素主要是O。(3)由题中信息可知,到第11 d时,脂肪的含量减少了90%,种子干重继续下降,说明种子贮存的营养物质已经基本消耗殆尽,若要使其干重增加,必须为其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理想条件。由于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故要使萌发的种子(含幼苗)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或红)(2)O(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8.(2011·重庆高考)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得豆腐乳。

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越高。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

处理编号处理方法显色结果

①37 ℃放置0 min 加入等

量双缩紫色

②37 ℃放置10 min ?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________,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________,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分解。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解析:双缩脲试剂A液为NaOH溶液,加入该试剂后样液的颜色不变;处理④中100 ℃加热的目的是破坏蛋白酶的活性;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在高温时酶变性失去活性,在适宜温度下,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作用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少,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后颜色越浅。

答案:不变使酶失活浅浅蛋白酶(肽酶)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 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 无机物无机盐 组成细胞蛋白质 的化合物脂质 有机物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盐, 糖类 有机化合物脂质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③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 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制得Fe2O3、Al2O3和金属Cu,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G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 Fe2+、Al3+稀盐酸或稀硫酸 2Fe2+ + Cl2 = 2Fe3+ + 2Cl— 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含Fe3+、Al3+、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废铁屑,发生反应2Fe3++Fe=3Fe2+,Fe+ Cu2+= Fe2++Cu,而铁屑是过量的,因此固体A的成分是Fe和Cu;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反应产生的Fe2+和废水中原有的Al3+; (3)向Fe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试剂G能产生溶液B和固体C,则试剂G为稀盐酸或稀硫酸,而固体C为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Cu; (4)向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氯水,Fe2+被Cl2氧化成Fe3+,而Al3+不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2 = 2Fe3+ + 2Cl—; (5)溶液D的成分是Fe3+和Al3+,向其中加入过量的H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E,且沉淀F经过灼烧生成铁红,则F为Fe(OH)3;溶液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且一定条件下能得到Al2O3,说明含有铝元素,则E为Na[Al(OH)4];经过以上分析,可知H为NaOH溶液。 2.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有CuCl2和FeCl2生成.如图是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生氢材料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2g甲固体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可燃性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2g化合物丙。 ②用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 请回答: (1)乙的分子式____。 (2)写出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丙中的阴离子_____。 【答案】H2 2NaH+O2点燃 2NaOH 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 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解析】 【分析】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据此分析。 【详解】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 (1)乙的分子式为H2; (2)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O2点燃 2NaOH; (3)丙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2.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D 【解析】分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 点睛:本题以废旧电池的回收为载体考查金属元素的回收,明确流程中元素的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2018新课标2卷】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18年高考试题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B.根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点睛: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3.【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其中的颜色多种多样,试根据图中框图,按要求填写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铁;Fe (2)Fe2O3+3CO 2Fe+3CO2;Fe+Cu2+=Cu+ Fe2+;2Fe+3Cl22FeCl3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红棕色粉末A为氧化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黑色粉末B为铁,与蓝色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为铜,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为氯化亚铁。 (1)根据上述分析,A是氧化铁,B是铁,故答案为氧化铁;Fe;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 Fe2+,故答案为Fe+Cu2+=Cu+ Fe2+; 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考点:考查了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 2.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右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

纯A(单质)B溶液D固体G溶液 颜色银白色黄色红棕色浅绿色 ③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G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2OH- =Fe(OH)2↓,4Fe(OH)2+O2+2H2O=4 Fe(OH)3 2Fe+3Cl22FeCl3 2Fe3++SO2+2H2O=2Fe2++SO42-+4H+ 2Fe2++2HClO=2Fe3++Cl-+ H2O+ClO-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D固体是红棕色,则D为Fe2O3;A、B、C、D、G含有相同元素,且G溶液为浅绿色,则G中含有Fe2+;C可以生成Fe2O3,推出C为Fe(OH)3;A为单质,银白色,则A为Fe,B溶液为黄色,说明含有Fe3+;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推出B为含有Cl-,则B为FeCl3; 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为H2,F能和Fe反应生H2和Fe2+,且属于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则F为H2SO4, 【详解】 (1)D为Fe2O3; (2)G中含有Fe2+,C为Fe(OH)3,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A为Fe,B为FeCl 3,则反映式为2Fe+3Cl22FeCl3; (4)F为H2SO4,因此氧化物是SO2,2Fe3++SO2+2H2O=2Fe2++SO42-+4H+,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即2Fe2++2HClO=2Fe3++Cl-+ H2O+ClO-。 3.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高考题汇总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试题汇总—钠及其化合物1.某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向其中加入x molNa2CO3?5H2O或ymolNa2CO3, 可析出相同质量的Na 2CO 3 ?10H 2 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可能为39%,x一定大于yB.a%可能为39%,x可能大于、等于、小于y C.a%可能为30%,x一定大于yD.a%可能为30%,x可能大于、等于、小于y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和O 2B、NaOH和CO 2 C、NaHCO 3 和NaOHD、Na 2 CO 3 和HCl 3.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 4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NaBH 4 +2H 2 O=NaBO 2 +4H 2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NaBH 4 中H为-1价)() A.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是氧化剂,H 2 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或Na 2 O 2 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B.1molNa 2O 2 与CO 2 足量反应时,转移2N A 个电子 C.1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 A D.1molNa 2O 2 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 A 5.某溶液中含有HCO 3-、SO 3 2-、CO 3 2-、CH 3 COO-等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 2 O 2 固体 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CO 32-B.HCO 3 -C.SO 3 2-D.CH 3 COO- 6.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 2放出B.溶液中OH-总数不变,有O 2 放出 C.溶液的pH增大,有O 2放出D.溶液中Na+总数减少,有O 2 放出 7.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 2O 2 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 Na 2O 2 +SO 2 =Na 2 SO 4 ,2Na 2 O 2 +2SO 3 =2Na 2 SO 4 +O 2 ,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 ①2Na 2O 2 +2Mn 2 O 7 =4NaMnO 4 +O 2 ↑②2Na 2 O 2 +2NO 2 =2NaNO 2 +O 2 ③2N 2O 3 +2Na 2 O 2 =4NaNO 2 +O 2 ④2N 2 O 5 +2Na 2 O 2 =4NaNO 3 +O 2 A.只有①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8.往含和(OH) 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 2 气体,当气体为 6.72 L(标态)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 2 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BCD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的生物知识是比较多的,考生们要想在高考拿到好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知道考前需要巩固哪些生物知识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 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 脂质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l的NaOH乙液:0.05g/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l的NaOHB液:0.01g/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相关文章: ★ 2020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固体化合物A,按图所示发生系列变化,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答案】Fe(OH)3 Fe2O3+6H+=2Fe3++3H2O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A为氢氧化铁,Fe(OH)3,A加热分解生成B为Fe2O3,C为H2O,依据流程分析判断D为FeCl3,X为Fe,E为FeCl2 溶液,据此分析。 【详解】 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A为氢氧化铁,Fe(OH)3,A加热分解生成B为Fe2O3,C为H2O,依据流程分析判断D为FeCl3,X为Fe,E为FeCl2 溶液。 (1)依据推断可知A为Fe(OH)3; (2)反应②是盐酸和氧化铁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 =2Fe3++3H2O; (3)反应④是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也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2.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H为固态氧化物,F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的名称是___。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常见无机物A 、B 、C 、D 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D 为2CO ,举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33Fe(NO ) 治疗胃酸过多、发酵 粉、泡沫灭火器等 【解析】 【详解】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为氨气,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B 是NO ,D 是氧气,C 是二氧化氮,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故答案为: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 是Fe ,B 能和D 反应生成C ,则A 是硝酸、B 是硝酸铁、C 是硝酸亚铁,则B 的化学式为33Fe(NO ), 故答案为:33Fe(NO );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C 是二氧化硫,A 是硫化氢、D 是氧气、B 是S ,A 的电子式是 , 故答案为:;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Na 元素,D 为2CO ,A 为NaOH 、B 是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B 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碳酸氢钠能水解,所以其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

专题一高考常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用途

高考常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用途(含有机) 专题一 F: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HF可腐蚀玻璃 Cl:是黄绿色气体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 NaClO具有漂白性,是漂白液的有效的成份,“84”消毒液的有效成份 ClO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 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漂粉精的主要成份 S: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的脱水性 S2O32-+H+=SO2+S+H2O S淡黄色固体,易溶于CS2 H2S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N:NH3可作制冷剂N2经常作保护气NO2是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气体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a: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Na2O2淡黄色固体,具有漂白性,可作供氧剂NaHCO3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 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3 H2O2 用作漂白剂,消毒剂 Al: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单质 Al2O3耐火材料 Al(OH)3医用中和胃酸剂的一种KAl(SO4)2明矾作净水剂,水解生成Al(OH)3也可以吸附色素 Cu:铜盐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 CuSO4易溶于水,常用来配制电解液和农药 Si:SiO2是酸性氧化物,实验室盛NaOH试剂瓶用胶塞 H2SiO3凝胶经干燥脱水,可制“硅胶”干燥剂,也可作催化剂载体 人工制造分子筛(铝硅酸盐)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 Na2SiO3(泡花碱)可用作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等原料 SiC俗称金刚砂,用作砂纸、砂轮磨料 石英砂主要成份SiO2 有机物性质及用途 (一)常见有机物的俗名 聚2-甲基-1,3-丁二烯(聚 天然橡胶 异戊二烯) 电石气乙炔CH≡CH 天然气、沼气、坑 甲烷CH4 道气 甘油丙三醇C3H5(OH)3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分析 第一章主要概括的介绍生命的最基本组成元素—细胞。第二章则深入分子水平对细胞进行阐述。第一节介绍的是组成细胞分子的最基本元素和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本节学习的内容比较的简单比较容易理解,重点在于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三个实验,着重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并掌握实验的具体方法。 2. 学生分析 本节的知识相对简单,学生需要牢固的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好实验技能。高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生物,动手能力比较差,在做实验的时候阐述清楚实验原理并且做好演示实验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树立学生不断思考的能力,学会用探究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掌握 (1)阐明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2. 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说出生物的组成元素与化合物以及其中的差异,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命的差异,并能够说出其中的生物学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生物组成的元素以及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阐明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 解释.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3.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教学策略 1.思路设计

导入:地壳元素与细胞元素含量对比表格得出差异并引入细胞中元素的概念 具体介绍元素 (包括元素的分类,占细胞干重鲜重的百分比,并重点讲解C元素之所以是基 本元素的原因) 由元素引出化合物概念,并介绍化合物 (包括化合物的分类,主要化合物种类以及其含量的差异)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细胞中化合物应该如何提取并引出一下三个实验 分别介绍糖类,脂肪,蛋白质检测的具体原理方法并做演示实验 并进行学生实验 2.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列出地壳与细胞中元素差异的表格(教材16页),提出问题:“从表格中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硅元素在地壳含量比较高,但是在细胞中含量就比较低,但是地壳中所元素细胞中都有……”通过学生的回 答可以总结得出结论如下: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 生命特有的; 2.但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 从而引入组成生物元素的概念。 (2)新课讲授 <1>组成细胞的元素 分别在黑板上列出常见化学元素,通过画图来区分元素含量所划分的元素种类,即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含有Fe2+、Fe3+、Cu2+)处理和资源回收很有意义,下列是回收金属铜和刻蚀液再生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是_________。 (2)通入的气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滤液与气体C反应生成刻蚀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 Cl2 2Fe2++Cl2=2Fe3++2Cl- 【解析】 【分析】 废液中含有Fe2+、Fe3+、Cu2+,废液中加入过量铁屑后发生反应:Fe+2Fe3+=3Fe2+、 Fe+Cu2+=Fe2++Cu;过滤后得到的沉淀A为Fe、Cu;滤液中含有Fe2+,滤液中通入气体C,得到刻蚀液FeCl3溶液,则气体C为氯气;沉淀A与过量盐酸反应,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铜不反应,则沉淀B为Cu,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沉淀A为Fe、Cu,沉淀B为Cu,滤液含有Fe2+,气体C为Cl2。 (1)废液中含有Fe2+、Fe3+、Cu2+,向废液中加入过量Fe屑,发生反应Fe+2Fe3+=3Fe2+、 Fe+Cu2+=Fe2++Cu,所以沉淀A中含有过量的Fe和反应产生的Cu,即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Fe、Cu; (2)A中含有Fe、Cu,向A中加入盐酸,铁溶解生成FeCl2,而Cu不溶解,过滤得到沉淀B 是Cu,向含有FeCl2的滤液中通入Cl2,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 (3)Cl2与FeCl2反应产生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机推断,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2.下图为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未标出)。A、C、E、G为单质,其中A、C、G为金属,E为气体。B为常见无色液体,L为红褐色固体,I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常温下A、G投入J的浓溶液无明显现象,K是反应①所得溶液中的唯一溶质。

高考真题训练(元素及其化合物+轮考题001)

一周一测一评一讲之高考真题训练(元素及其化合物+轮考题001)1.【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现象结论 A 含HCl、BaCl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 2 B 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3.【2017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Fe FeCl2Fe(OH)2 B.S SO3H2SO4 C.CaCO3CaO CaSiO3 D.NH3NO HNO3 4.【2016新课标2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 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 C.Na2SO3、BaCO3D.Na2CO3、CuSO4 5.【2016浙江卷】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6.【2016海南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7.【2016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点汇总

组成细胞的元素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大量元素有_等。 3.微量元素有_等。 4.构成细胞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其中4种元素含量最多。 鲜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O > C > H > N ; 干重状态下,4种基本元素的含量是C > O > N > H。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细胞中的无机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大多数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水在细胞中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形式存在,其中_____________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占细胞中水的绝大部分,以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3.细胞中无机盐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的水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1)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即自由水含量高时),代谢强度高,抗寒、抗旱性等抗逆性差。如种子萌发时,先要吸收大量的水分,以增加自由水的含量,并加快代谢速度。 (2)当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即结合水含量高时),抗寒、抗旱性强,代谢强度差。如冬季,植物吸水减少时,细胞内结合水相对含量升高,由于结合水不易结冰和蒸腾,从而使植被抗寒性加强。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存在及其功能的验证 (1)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 (2)干种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 (3)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有水珠―→失去结合水。种子浸泡后不萌发―→失去结合水的细胞丧失生理活性。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温度略升高,自由水含量将升高,反之则自由水含量降低。相同条件下,自由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旺盛。结合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较弱。 环境恶化——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衰老——自由水↓,结合水↑。生命活动增强——自由水↑,结合水↓。 细胞中的无机物 1.含量: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仅占细胞鲜重的1%-1.5%。 2.存在形式: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无机盐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Mg2+是叶绿素的成分缺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含有Fe2+、Fe3+、Cu2+)处理和资源回收很有意义,下列是回收金属铜和刻蚀液再生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是_________。 (2)通入的气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滤液与气体C反应生成刻蚀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 Cl2 2Fe2++Cl2=2Fe3++2Cl- 【解析】 【分析】 废液中含有Fe2+、Fe3+、Cu2+,废液中加入过量铁屑后发生反应:Fe+2Fe3+=3Fe2+、 Fe+Cu2+=Fe2++Cu;过滤后得到的沉淀A为Fe、Cu;滤液中含有Fe2+,滤液中通入气体C,得到刻蚀液FeCl3溶液,则气体C为氯气;沉淀A与过量盐酸反应,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铜不反应,则沉淀B为Cu,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沉淀A为Fe、Cu,沉淀B为Cu,滤液含有Fe2+,气体C为Cl2。 (1)废液中含有Fe2+、Fe3+、Cu2+,向废液中加入过量Fe屑,发生反应Fe+2Fe3+=3Fe2+、 Fe+Cu2+=Fe2++Cu,所以沉淀A中含有过量的Fe和反应产生的Cu,即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Fe、Cu; (2)A中含有Fe、Cu,向A中加入盐酸,铁溶解生成FeCl2,而Cu不溶解,过滤得到沉淀B 是Cu,向含有FeCl2的滤液中通入Cl2,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 (3)Cl2与FeCl2反应产生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机推断,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2.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C、D间能发生反应。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1)B的同素异形体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E的燃烧热为QkJ/mol,试写出表示E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A、B、C、X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元素甲,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 (1)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A、X、B、C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NaOH CO2 Na2CO3 NaHCO3 b.Na O2 Na2O Na2O2 c.NH3 O2 NO NO2 d.Fe Cl2 FeCl2 FeCl3 (2)X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B中混有少量C杂质,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C为红棕色气体,则A是_______或________(填化学式),若A的水溶液显碱性,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和C可相互转化,写出 C→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为淡黄色固体,则B为___________,写出C在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牵涉的两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除(1)涉及的转化外,再写出一组符合转换关系的A、X、B、C ____ (填化学式)。 【答案】abc NaHCO3 2NaHCO3ΔNa2CO3+H2O+CO2↑ NH3 N2 4NH3+O24NO+4H2O 3NO2+H2O=2HNO3+NO Na2O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S(H2S)、O2、SO2、SO3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或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详解】 (1)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 b.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 c.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2012高考化学复习专题3·元素及其化合物 结构网络图解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也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点,在高考中元素化合物是考查的重点。元素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考查某一族元素的结构、性质、制备以及用途等;二是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结合,与化学计算相结合,与无机推断相结合,与化学实验相结合等,它们是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进行考查,虽然在这些考查中是以考查后者为主,但它必须是建立在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首先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不仅要注意各主族元素中典型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还要在各族间架起桥梁从而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复习中我们可按下列的复习线索,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一、熟练掌握各主族中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用途 在中学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氮气、氧气、硫、碳、硅等这些非金属以及它们的相应化合物的性质,金属钠、镁、铝、铁等这些金属元素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在复习中首先要重视这些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的复习,不管高考中的试题的种类或题型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都是考查的出发点,即使是在考查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时,仍然是需要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复习中,建议通过画物质间转化关系图的方法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对某元素的性质复习有效,同时还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将知识由知识块转化为知识线、知识链、知识网。如以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为例:

二、重视物质制备的复习 物质的制备是中学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每年的高考中这是一个必考内容,它出现在Ⅰ卷的选择题中和Ⅱ卷的实验题中,同时还可能在无机推断中作为“题眼”,特别在近年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物质的制备从本身看是某种物质的制备,它可考查反应原理、操作要点、实验数据分析等,而物质制备的相关知识不止于此,它还连接着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体现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在制备过程中除杂或干燥以及尾气的处理等无一不贯穿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复习,同样可起到将知识点连接成块、线、链、网的作用。复习物质的制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如常见气体O2、Cl2、H2、N2、CO2、NH3、HCl、SO2、CO、NO、NO2、H2S等的制备;二是一些物质的工业制备,如H2SO4、NH3、HNO3、HCl、CO2、Cl2、Al、Fe、Na2CO3等物质的制备。在复习中对实验室常见物质的制备不仅着眼于课本上所详细介绍的实验室制法,同时要对其它也用于实验室获得该物质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复习,并将这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辨析。如Cl2的获得,在实验室中一般是用MnO2和浓HCl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获得,那么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代替呢?如用KMnO4代替MnO2与浓HCl反应制备Cl2,两者相比各有怎样的优缺点?如果用NaCl和浓H2SO4代替浓盐酸与MnO2反应,同样可获得Cl2,能写出其反应的方程式吗?等等,这样就不仅复习了该实验,同时也将多个知识点进行串联,从而将知识网络化。在复习工业制备物质时,一定要注意制备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反应的条件等。 三、依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化元素化合物知识 每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各族间元素及化合物间的转化等无不是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指导下从知识点发展到知识链,如通过依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可以将一种元素的结构和性质与它的同族元素进行比较和辨析,同时也能将该元素在横向中与同周期的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比较和辨析,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能很好地掌握该元素的性质等,同时还能从横向和纵向联系其它元素,也就巩固了其它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同时也能将各独立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块转化成知识网,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再如将元素及化合物放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下进行复习,这样不仅能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同时还能进一步巩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同时还可将各种元素或化合物在氧化和还原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授课人刘金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重点)。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难点)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重点、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书中的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2、教师通过视频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理解C元素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无论它们的个体大小、形态、结构如何,它们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那么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又构成哪些主要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重要作用?对不同的化合物可用哪些方法鉴定呢? 1、PPT展示三维目标 2、预习反馈:(学情分析) ⑴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⑵不知道如何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⑶不明白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为什么是碳 评价: (二)课堂探究 1、预习检测——教材初探 ⑴、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与非生物界的关系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够找到,但各种元素的____________大不相同。 ②种类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 大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构成细胞的元素中______________4种元素含量最多; 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______。 ⑵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