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下】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下】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下】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下】

磁场要点解读一、磁场的性质1.磁场是存在于磁极或电流周围的特殊物质。磁极与磁极之间、磁极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等一切磁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2.磁感线(1)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假想的曲线,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2)磁铁外部磁场的磁感线从N极到S极,内部则从S极回到N极,形成闭合且不相交的曲线。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方向用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相当一条形磁铁。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完全重合,存在磁偏角。3.磁感应强度B(1)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2)在磁场同一地方,电流受到的安培力F与IL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在磁场中不同地FF可用来描述某处磁场的强弱。定义磁感应强度B?,ILIL 但B与F、IL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反映了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即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二、磁场的作用

1.安培力F: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1)大小:当B与I垂直时F=BIL,式中L是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I为流过导体的电流;当B与I不垂直时,F<BIL;当B与

I平行时,F=0。(2)方向:F垂直于B与I、L所决定的平面,既与B垂直,又与I、L垂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3)应用: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发生转动的原理。2.洛伦兹力F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1)大小:当v与B垂直时,F洛最大;当v 与B平行时F洛=0。v是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2)方向:安倍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体现,所以也可以用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判定方法是,先根据电荷运动方向判断其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然后运用左手定则判定其受力方向。(3)应用:电视机显像管利用了电子束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发生偏转的原理。三、磁性材料1.物体磁性的变化(1)磁化:物体与磁铁接触后显示出磁性的现象。(2)退磁:由于高温或受到剧烈的震动使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现象。2.磁性材料的应用(1)根据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撤去外磁场时剩磁的强弱,把铁磁性材料分为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方F与IL的比值一般不同(2)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不同材料:永磁铁要有很强的剩磁,所以要用硬磁性材料制造;电磁铁需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失去磁性,所以要用软磁性材料制造。

第三章电磁感应第四章电磁波及应用要点解读一、电磁感应现象1.磁通量:(1)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越多,穿过这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越大;(2)磁通量用Φ表示,单

位是韦伯,符号Wb。B Φ=BS如图:两个闭合电中路S1

和S2的面积相同,从穿过S1 、S 2的磁感线条数可以判断,穿过S1的磁通量Φ1大于穿过S2的磁通量Φ2。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产生感应电流的办法有很多,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运动,实验电路中开关的通断,变阻器阻值的变化??,从这些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内容:电磁感应中线圈里的感应电动势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2.表达式:E?n?? ?t(会考计算题)n为线圈的匝数;ΔΦ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单位是Wb;Δt是磁通量变化所用的时间。三、交流电1.交流电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由于在不同时刻磁通量的变化率不同,产生大小、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叫交流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叫正弦交流电。2.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1)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正弦(或余弦)图象来表示正弦交流电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2)交流电的峰值、周期、频率Um、Im是电压、电流的最大值,叫做交流电的峰值。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做交流电的周期T;交流电在1s内发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交流电的频率f,单位是Hz;周期和频率的关1;我国电网中的交流电频率f =50Hz。

T3.交流电的有效值(1)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把交流和直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我们就把这个直流电压、电流的数值称做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2)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它的有效值和峰值之间的关系是(Ue、Ie分别表示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IUUe =m=0.707Um

Ie=m=0.707Im 22四、变压器1.变压器构造:变压器由原线圈、铁芯和副线圈组成。系是f?2.变压器工作原理(1)在变压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通过,在闭合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穿过副线圈,在副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等于副线圈未接入电路时的电压U2;U1n1 ?U2n2(2)因每匝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是相等的,匝数越多的线圈,感应电动势越大,电压越高。原线圈匝数为n1,原线圈匝数为n2,如果n2>n1,则U2>U1,这种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如果

n2<n1,则U2<U1,这种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五、高压输电根据输电线上损失的热功率?P?I2R,减少输电损失的途径有:(1)阻,可以采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做导线,或使导线粗一些;(2)减少输送的电流,根据电功率公式P =UI,在输送一定功率的电能时,要减少输送的电流就必须提高输送的电压,采用高压输电。六、自感现象、涡流1.自感现象:自感,通俗地说就是“自身感应”,由于通过导体自身的

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磁通量变化时,导体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1)导体中的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2)对于不同的线圈,在电流变化快慢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不同的,在电学中,用自感系数来表示线圈的这种特性。线圈越粗、越长,匝数越多,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线圈有铁芯时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2.涡流: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叫涡流。可以利用涡流产生的热量,如电磁炉;涡流有时也有害,需减少涡流,如变压器的铁芯。七、电磁波及其应用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要点(1)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麦克斯韦预示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传播不需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3)电磁波与机械波一样,其波速c、波长?、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c??f。3.电磁波谱无线电波:波动性明显;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可见光:人眼可见;紫外线:产生荧光反应;X射线:贯穿能力强;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以上排列的电磁波频率由低到高,波长由长到短。4.电磁波的发射、传输、接收(1)采用开放电路及调制技术向外发射高频信号,调制有调频和调幅两种方式。(2)电磁波的传输:卫星传输、光缆传输、电缆传输。(3)电磁波的接收:

调谐获取信号、检波(又称解调)让信号还原。5.传感器(1)作用: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如力、热、光、声、化学、生物等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学量或信号。(2)常用传感器:双金属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6.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止(1)应用:电视机、收音机、摄像机、雷达、微波炉等。(2)防止:电磁污染、信息犯罪等。十一、物理学史:1、伽利略最早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获得极大成就。2、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3、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最早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

4、富兰克林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

5、伏打于1800年春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6、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英国化学家斯旺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家,发明和改进了电灯。

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8、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9、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0、我国的沈括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是地磁的北南极。十二、物理主要基本概念、规律: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2、质点:

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是一。3、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4、位移—时间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速度—时间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8、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9、实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1)电磁打点计时器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的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Hz,周期为0.02s。10、。11、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1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13、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14、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

产生弹力的原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15、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16、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17、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18、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即F=0)。19、的理解:;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0、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2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物体受力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 a ? 运动学公式? 物体运动情况22、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23、力学单位: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24、功: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功率是标量。25、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6、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Ek∣=∣△Ep∣ 实验可不需要天平27、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

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8、物体实际所做的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29、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30、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但大小不变;速率、角速度、周期、频率不变。3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2、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

7.9km/s。3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摩擦和感应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34、电场强度既有方向相同。35、电流的概念:大量电荷的形成电流。电流产生条件:。36、电流的方向:规定反。37、和的周围都,规定为向。38、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39、不论是直线电流的磁场还是环形电流的磁场,都可以用断方向。40、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41、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电热毯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天线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微波炉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 end —扩展:1.备战2017高考:化学基础

知识记忆口诀2.记住这5条,数学大题轻松拿分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提纲

4.英语高分必背的62个句型

5.你要像太阳一样闪耀【艾锋说】

6.物理这么学想低分都难!!现在知道还不晚!

7.你害怕背历史事件时间吗?给你记忆轴,轻松背!

8.高考英语备考--语法填空解题技巧

9.98%的同学学习效率低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的先后关系10.【中·高考·真题训练】苦难有什么价值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Δx/Δt,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Δv/Δt=(v t-v0)/Δ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 =若t?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t x v v t =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 位移公式:2 02 1 at t v x+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2 2 2= -平均速度公式: t x v v v= + = 2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A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A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必背公式知识点

高中会考丨物理必记公式知识点 必修1: 1.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总 总t x v = (填空:打点计时器)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 02 1at t v x +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 02 t t t v v v v += =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 2 2 32122T x x T x x T x a (填空: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S I :S II :......:S N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多选题常用)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 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gh v 22= (会考不常用) 5.胡克定律: F = kx (F 是弹簧弹力,k 是劲度系数,x 是形变量)(单选题必考) 6.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N F f μ=(计算压轴题必考) 7.两个共点力合力范围:|F 1-F 2| ≤ F 合≤ F 1+F 2(单选题必考)

8.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9、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 三个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 必修2 1.平抛运动:(填空题常考) (1)水平方向分运动:???==t v x v v x 00 (2)竖直方向分运动:??? ??=?==g h t gt h gt v y 2212 (3)合运动: ?? ?? ?+=+=2 222y x s v v v y x x y v v = θtan 夹角是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θ x y = ?tan 夹角是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 (4)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 2.匀速圆周运动:(单选题必考) (1)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r v π2= (2)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π ω2= (3)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4)圆运动的向心力:ma r T m mr r v m F ====222 24πω (5)周期和转速的关系:T n 1 = (6)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7)匀速圆周运动中变化的物理量:向心力、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因为它们的方向变化) 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计算题文科选作) (1)万有引力:2 r Mm G F = (2)黄金代换公式推导:2 2gR GM mg R Mm G =?= (3)人造卫星的决定式: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2018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2018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2 第一、二章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 2 2 1 at t v x += (2)重要推论 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 2 =- ②平均速度:2 2t v v v v =+=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概念公式考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 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 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Vt 指末速度,Vo 指初速度。若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时,做加速运动(a>0); 反向时做减速运动(a<0)}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速率、功、功率、能量等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 2 x t at v =+ 速度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共涉及5个物理量(0v 、t v 、a 、 t 、x ),每个公式涉及4个物理量。求解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知三求二”(只要知道任意的三个物理量,其余两个物理量用上述公式都可求出) (4)自由落体:初速度为0(Vo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末速度gt V t = ?下落高度2 2 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③gh V t 22 = 注:☆(1)a =g =s 2 ≈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北极处最大。在高山处 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g h t gt h 2212=?= ☆☆(3)末速度由下落高度决定:gh V t 22 = (5)☆☆☆☆实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 ?电磁打点计时器用6V 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周期为。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 的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Hz ,周期为。 ☆☆☆☆☆?利用纸带上的点求瞬时速度及加速度的方法 ☆☆☆☆求瞬时速度: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如上图中,求点1的瞬时速度: ☆☆☆☆求加速度:在连续相邻且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2 aT x =? (△X :连续且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时间) 如上图中, (T=t 0-1=t 1-2) 注意:在计算中一定要单位的换算 (6)☆☆☆☆☆位移时间图像(x —t )和速度时间图像(x —t ) 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甲图中,直线的斜率(倾斜程度)能反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乙图中,直线的斜率能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大小代表位移。如丙图所示三角形面积代表质点在0—t 1时间段内的位移。位移时间图像中,面积无意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为抛物线(因2012x t at v =+,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s 2 ≈10m/s 2 ,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及附近,可看做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弹力:☆☆☆☆(1)胡克定律:x F k =弹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由弹簧自 身决定,大小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产生弹力的条件:两物体接触、且有形变;产生弹力的原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3)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处于同 一条直线并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4)方向:压力和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轻绳弹力沿绳子收缩方向,轻杆弹力 可沿任意方向。 3、摩擦力的公式: 乙:速度时间图像 甲:位移时间图像 O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aT x =?

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 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二学业考物理知识点 第一节机械运动 1.参考系 同一个运动,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就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及描述。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一般来说路径远大于物体大小的移动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可看着质点 而转动问题,肢体运动问题不可看着质点。 3.位移和路程:位移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注意,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2)速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5.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 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 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 s=v 0t+ 2 1 at2 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2=2as 平均速度V= 2 0t v v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第一部分 必修一 必修二内容总结 (这部分知识要求文理科学生均要掌握)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 1at t v x += (2)重要推论 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 02 =- ②平均速度:2 2t v v v v =+=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要点解读 一、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法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t x v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t V V t V a t ?-=??= 0,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 度 t S V V = =21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式考点总结理科

物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脉络 ? ??? ? ??? ??????????? ???? ?斜率图像中加速度是图像的在慢的物理量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单位:-==表达式:的比值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定义:速度的变化跟发加速度的规律意义:速度随时间变化横轴代表时间做法:纵轴代表速度,速度-时间图像t -v m/s t v v t v a 20t 二、说明 1、质点: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3、路程和位移: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及加速度: 速度V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速度变化量ΔV则反映了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a则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压6V以下,频率是50 Hz时,每 隔0.02 s打一次点. 2、电火花打点计算器:交流电源,电压220V,频率是50 Hz时,每 隔0.02 s打一次点.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试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知识脉络 二、知识点说明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 提出假设 →运用逻辑得出推论 →实验进行检验 → 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 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 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动快慢④确定位移或时间等 速度-时间图象 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 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 主要关系式: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at v v +=0 2 0v v v += 202 1 at t v x += ax v v 22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 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 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 取9.8m/s 2,粗略计算g 取10m/s 2 自由落体加速度(g )(重力加速度) 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只要把v 0取作零,用g 来代替加速度a 就行了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式考点超全超实用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 式考点超全超实用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脉络 二、说明 1、质点: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3、路程和位移: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V 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速度变化量ΔV 则反映了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a 则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压6V 以下,频率是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 次点. 2、电火花打点计算器:交流电源,电压220V ,频率是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 次点.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试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知识脉络 二、知识点说明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 提出假设 →运用逻辑得出推论 →实验进行检验 → 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 3、运动规律的推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 (1)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 202t t v v v += 图象 位移-时间图 象 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方向 (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主要关系 式: 速度和时间的关 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 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 取9.8m/s 2,粗略计算g 取自由落体加速度(g )(重力加速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 0取作零,用g 来代替加速度a 就行了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2020年九月整理).doc

学 海 无 涯 第一、二章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 02 1at t v x += (2)重要推论 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 02=- ②平均速度:2 2t v v v v =+=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 二、三种常见的力 1.重力 (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2)三要素①大小:G =mg 。②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 ③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三要素 ①大小:弹簧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 =kx 。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 ②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③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 3.摩擦力 (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三要素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会考知识点复习 第一、二章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 1at t v x + = (2)重要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