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二学业考物理知识点

第一节机械运动

1.参考系

同一个运动,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就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及描述。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一般来说路径远大于物体大小的移动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可看着质点

而转动问题,肢体运动问题不可看着质点。

3.位移和路程:位移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注意,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2)速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5.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

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

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

s=v

0t+

2

1

at2

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2=2as 平均速度V=

2

0t

v

v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9.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

(3)公式: 1、位移公式:h=1/2gt22、速度公式:v t=gt 3、推论:2gh=v t2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X1处 A-B段,速度从0匀加速到V1

B-C段,物体静止 B-C段,物体以V1的速度匀速运动

C-D段,物体从X1处反方向匀速运动 C-D段,速度从V1匀减速到0

到原点处。 D-E段,物体从静止开始反方向匀加速

D-E段,物体继续反方向匀速运动

第二节相互作用

一、力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

2.大小:G=mg.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两极出外),通常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

3.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1)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相对于水平面而言,垂直向下是相对于接触面而言.(2)一般不指向地心(赤道和两极除外).

4.重心

(1) 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2)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三、弹力

1、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形变而引起.例如a对b的弹力是由于A形变而引起.

2.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

3.弹力的方向

⑴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受力物体.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簧弹力大小的计算.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跟弹簧的形变量x 成正比,即: 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因素(材料、长度、截面)确定,与F、x无关.

四、摩擦力

F 1

F 2

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其中F N 是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 ,无单位. 说明: 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 N ,其中的F N 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

4.静摩擦力大小

(1)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相对静止而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

(2)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 f =μF N 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 m =μF N

⑵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有关.求解静摩擦力的方法是用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F f ≤F m 5.摩擦力方向

⑴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⑵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 六、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作用效果相等。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①共点的两个力(F 1、F 2)的合力(F)的大

小,与它们的夹角(θ)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F 1与F 2同向时合力最大;F 1与F 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 1-F 2│≤F ≤F 1+F 2 ②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

4.力的分解

(1)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二、惯性

1.惯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1)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处于什么环境中(是否受力,运动状态如何),总是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3)惯性在解题中的应用:车转弯、刹车、加速,人的感觉是人的惯性的缘故。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1)惯性的大小:同样的外力作用下,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惯性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无关(如温度、物态、位置、速度);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合 =ma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问题有两类情况:

①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需要:

①做好两项分析——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

②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灵活地运用整体法与局部隔离法.

③运用数学。

3、超重与失重:

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

超重:向上加速、向下减速

失重:向上减速、向下加速

三、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的。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的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

第四节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无论速度的大小变或不变,运动的速度总是变化的,故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注:物体做曲线运动与是否受恒力作用无关,如平抛运动(恒力)圆周运动(变力)

3。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等时性;②独立性;③等效性.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三、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在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实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在水平方向: a X=0;V X=V0;X=V0t

在竖直方向: a Y=g;V Y=gt;Y=gt2/2

t 时刻的速度与位移大小:S=2

2Y X +;V=2

20y V V +

2、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具有等时性;

3、求解方法:分别研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二分运动,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和运动;

三、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 ,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

3、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

(1)v=2πr/T; (2) 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⑴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⑶特点:①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②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 (4)计算公式:F 向=mv 2/r=m ω2r 5、向心加速度:a 向= v 2/r=ω2r

注: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可以是弹力、摩擦力或几个力的合成,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注:受力分析时没有向心力) 第五节 万有引力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F = G 22

1r m m .G =6.67×10-11N ·m 2/kg 2 (卡文迪许测量)

人造地球卫星 (1)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

F 万= F 向 即

G 2r Mm = m r v 2

G 2r Mm =m ω2r G 2r Mm =

r T m 2

2??? ??π 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的加速度越小、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2)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卫星要与地球自转同步,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且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 等于24h)。

2.卫星运行的圆形轨道必须与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 3.卫星的的轨道高度一定。 宇宙速度

??

?=??

?=??

?

??=需的最小发射速度是卫星挣脱太阳束缚所

也叫逃逸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的最小发射速度卫星挣脱太阳束缚所需

也叫脱离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发射速度是人造卫星所需的最小大环绕速度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也叫环绕速度大小第一宇宙速度./2.11./2.11./9.7221s km v s km v s km v

第六节 功和能

一、功 :W=F ·s ·cos θ,其中F 是力,s 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力与位移间垂直时,力不做功。 二、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

2、求瞬时功率:p=Fv,当v 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三、功和能间的关系: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1)概念:重力势能EP=mgh 重力做功WG=mg(h 1-h 2) 重力势能的增加量△Ep =mgh 2-mgh 1 W G = -△Ep

(2)理解:(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3)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4)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是和地球共有的,即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弹性势能

弹簧的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动能

动能:EK=21

mv 2 标量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W=21mv 22-21

mv 12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3.公式:E 2=E 1,E K2+E P2=E K1+E P2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低速运动,宏观物体,弱相互作用。 (2)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 第七节 电和磁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1)自然界的两种电荷:玻璃棒跟丝绸摩擦, 玻璃棒 带正电;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 (2)元电荷e= 1.6×10-19

C,所有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 整数 倍。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无论哪种方法,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的转移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是不变。

库仑定律

(1)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如果带电体间距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3)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4)表达式:F=2

2

1r Q kQ ,k= 9×109 Nm 2/ c 2 .

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

(1)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的特殊物质。实物和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 (2)电场强度的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

表达式:E=F/q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 。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3)电场强度方向的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 正 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相反 。

(4)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会相交;(3)电场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因此电场线线不仅能形象地表示电场的方向,还能大致地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1、产生电流的条件:(1)自由电荷; (2)电场;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磁场 磁感线

(1)磁场:磁体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

(2(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的特点:a.磁感线是假想的线b.两条磁感线不会相交c.磁感线一定是闭合的

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

(1)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 奥斯特 (2)安培定则: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当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的安培力跟电流与导线长度乘积的比值,即B=F/IL 。单位:特(T )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场的方向

(3)磁通量: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多少。 安培力的大小 左手定则

(1)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安培力 (2)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 ;

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F=BIL ;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此时安培力有最小值F=0。

(3)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方向

(1)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2)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3) 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正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负电荷的受力方向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1)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 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电磁感应定律

(1) 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 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 公式: (单线圈)

应用:电磁炉、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的关系式:

电压关系:U 1/U 2 =n 1/n 2 (变压比),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电磁波

(1)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a.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b.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3)电磁波的特点:

E (n匝线

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电磁波本身是一种物质,电磁波具有能量;

c .波长、频率和波速:c=fλ(c 波速;λ波长; f 频率)

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c=3.00×108m/s

(4)电磁波谱:

a. 电磁波按波长又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b. 不同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频率,因此具有不同的特点

①无线电波适用于通信和广播,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也是一种无线电波

②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应用有:夜视仪、红外摄影、红外线遥感

③可见光能引起视觉,不同颜色的光是频率范围不同的电磁波

④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能灭菌消毒;具有荧光效应,能激发许多物质发光

⑤ X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能透视人体,检查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

⑥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能治疗某些癌症,探测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

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1)静电利用原理: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

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会向负极运动,带负电的粒子则向正极运动。

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避雷针等。

(2)静电危害:放电火花可能引起易燃物的爆炸。人体静电在与金属等导体接触时放电会使人有刺疼感。

(3)静电防止的方法:及时把静电导走。如给空气加湿、地毯中加入导电金属丝等。

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

(1)电热器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热效应。如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等。

若某电热器功率为1000瓦,工作1小时,耗电___1___度。

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1)家用电器都应该有接地线,家庭电路中都有保险装置。

(2)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同样的电压或电流加在人体上,交流电的危害更大。

(3)节约用电途径:家电不要待机、照明电器换用节能灯;降低输电导线电阻;提高输电电压从而降低输电电流。原理:输电线发热Q=I2R=(P/U)2R

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装置。

电容器作用:储存电荷;在电路中,电容器起到:通交流隔直流作用。

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小,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

单位:法拉F,1F=106uF=1012pF

(3)电感器:线圈

电感器作用:阻碍电流的变化;在交流电路中起到:通直流阻交流作用。

线圈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自感系数就越大。

实例:变压器、日光灯中的镇流器、电磁铁等。

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的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1)发电机: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有交流和直流发电机之分。

发电机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当转子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2)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有交流和直流电动机之分

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安培力)。

传感器及其应用

(一)传感器:能将温度、力、声、光等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元件。

(二)常见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

a.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原理: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

b.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原理: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光传感器:

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3)压力传感器:电容器的电容随两极板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距离减小电容增大)

物理学史

1、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提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洛仑兹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矢量: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标量:路程、速率、质量、时间等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千克、米、秒、安培。

原理与应用

离心现象:洗衣机脱水桶

电流热效应:白炽灯、电炉、电饭锅、熨斗、电热水壶等

电流磁效应:电磁铁

安培力:电动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吹风等)

电磁感应:发电机、电磁炉、变压器

电磁波:微波炉、手机、广播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知识点文科

平均速度:v - 加速度:a 冷乂丄V (速度变化率) t t 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速直线运动:x v t ; 1 2 2 2 2. 匀变速直线运动:x v o t at , v x/t v o at , v t v 0 2ax 2 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像:“面积”=位移 3. 平均速度:v x/t v 匕(匀变速直线运动)=v t/2 (匀变速直线运动) 4.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特点:v 0 0,只受重力,a=g 且方向竖直向下) (1 ) 速度公式: vt gt (2) 位移公式:s 2 gt2(3) 速度位移公式:* 2gh 三、相互作用 1 ?重力:G mg ( g GM ^ , r , g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r 2. 弹力:F k x 四、牛顿第二定律:F 合 ma 牛顿第三定律: 物体的平衡条件:F 合=0 五、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的速度:与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5.实验:a s n s n 1 ,v n s n s n 1 2T 3.滑动摩擦力 F F N ;静摩擦力 F 静:0? ^Fmax ,用力的平衡观点来分析 3 ?合力: F 1 F 2 F 合 F 1 F 2 4. F 2 1 F 1 2

2. 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x V o t, V x V o ,ax=0 1 2 . --------------------------- 竖直方向:y 2gt , v y gt 2gh ‘a y =° 3. 匀速圆周运动 七、机械能 1功:W F Icos ;力F 做负功=物体克服力F 做功 2. 功率:P W F v (当P 为机车功率时,F 为机车的牵引力) 经时间t 的速度: V t V x 2 V y 2 ■. V 。 2 (gt)2 、位移 s ■. x 2 平抛运动时间: 2h g (取决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1) 线速度:v (2)角速度: (3) (4) 向心加速度: 周期: (5) 向心力:F 2 v m — r 4 2 m —2 r T 2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1) 万有引力定律: mm 2 G 厂 r (2) 应用:把天体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1) 主要公式:G^^ m^ m r 2 r m —r ; G Mm T 2 2 mg (黄金代换式) r 2) 天体质量M 的估算: m —r M T 2 4 2r 3 GT 2 3) 人造地球卫星: v GM r , GM 3 r 4) 5)

海南省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汇编()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汇编 知识框架 力和运动 功和能 电磁学 1、机械运动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 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3.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s v 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运动 )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x=vt 6.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t v v t v a t 0-=??=,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4-6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0v v at =+ 位移公式: 20s v t at =+ 位移速度公式:22212as v v =- 平均速度公式:_02 2t t v v x v v t +?===?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加速度指速度的变化率,也就是说加速度是V —t 图像的斜率。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必背公式知识点

高中会考丨物理必记公式知识点 必修1: 1.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总 总t x v = (填空:打点计时器)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 02 1at t v x +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 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 02 t t t v v v v += =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 2 2 32122T x x T x x T x a (填空: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S I :S II :......:S N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多选题常用)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 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gh v 22= (会考不常用) 5.胡克定律: F = kx (F 是弹簧弹力,k 是劲度系数,x 是形变量)(单选题必考) 6.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N F f μ=(计算压轴题必考) 7.两个共点力合力范围:|F 1-F 2| ≤ F 合≤ F 1+F 2(单选题必考)

8.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9、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 三个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 必修2 1.平抛运动:(填空题常考) (1)水平方向分运动:???==t v x v v x 00 (2)竖直方向分运动:??? ??=?==g h t gt h gt v y 2212 (3)合运动: ?? ?? ?+=+=2 222y x s v v v y x x y v v = θtan 夹角是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θ x y = ?tan 夹角是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 (4)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 2.匀速圆周运动:(单选题必考) (1)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r v π2= (2)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π ω2= (3)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4)圆运动的向心力:ma r T m mr r v m F ====222 24πω (5)周期和转速的关系:T n 1 = (6)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7)匀速圆周运动中变化的物理量:向心力、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因为它们的方向变化) 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计算题文科选作) (1)万有引力:2 r Mm G F = (2)黄金代换公式推导:2 2gR GM mg R Mm G =?= (3)人造卫星的决定式: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大全 1.平均速度:t x v ??=6 2.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02t t t v v v v +==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22)(T n m x x T x a n m --=?=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 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 S I :S II :......:S N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 gh v 22= 5.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分运动:?? ?==t v x v v x 00 竖直方向分运动:

?????=?==g h t gt h gt v y 2212 合运动: ?? ???+=+=222 2y x s v v v y x 6.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T r v π2= 角速度:T πω2= 圆运动的向心力: ma T mr mr r v m F ====22 224πω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f 1= 匀速圆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 角速度、周期、频率、线速度的大小(线速度变化,因为它的方向变化) 7.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万有引力:2r Mm G F = 人造卫星线速度公式:r GM v = 人造卫星周期公式:GM r T 3 2π= 同步地球卫星:?? ????≈==km h s km v h T 7106.3/1.324 8.力 胡克定律:F = kx 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 N F F μμ= 9.功和能 功的定义式:αcos Fs W = 平均功率:__v F t W P ==

物理会考复习知识点文科

高二物理会考重要知识汇总 一、运动的描述 平均速度:t x v = 加速度:t v t v v a t ??=-=0(速度变化率)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t v x ?=; 2.匀变速直线运动:202 1at t v x +=, at v t x v +==0/ , ax v v t 2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像:“面积”= 位移 3.平均速度:t v v t x v t +==0/(匀变速直线运动)=2/t v (匀变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特点:00=v ,只受重力,a=g 且方向竖直向下) (1)速度公式:gt v t =(2)位移公式:22 1gt s = (3)速度位移公式:gh v t 22= 5.实验:212T s s T s a n n --=?=,T s s v n n n 21++= 三、相互作用 1.重力:mg G =(2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3.滑动摩擦力 N F F ?=μ;静摩擦力F 静 :0~F max ,用力的平衡观点来分析 3.合力:2121F F F F F +≤≤-合 4. 四、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牛顿第三定律:1221→→-=F F 物体的平衡条件:F 合=0 五、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速度:与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2.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平抛运动是匀

变速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00 ,v v t v x x == ,ax=0 竖直方向:22 1gt y = , gh gt v y 2== ,a y =0 经时间t 的速度:22022)(gt v v v v y x t +=+= 、位移22y x s += 平抛运动时间:g h t 2= (取决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3.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T r t s v ?==π2 (2)角速度:T t πφ ω2== (3)r v ?=ω (4)向心加速度:v r r v a ?===ωω22 周期:ω π2=T (5)向心力:r T m r m r v m a m F 22 224πω===?=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1)万有引力定律:221r m m G F = (2)应用:把天体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1)主要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224πω===;mg r Mm G =2(黄金代换式) 2)天体质量M 的估算: r T m r Mm G 2224π=23 24GT r M π=? 3)人造地球卫星: r GM v =, 3r GM =ω, GM r T 324π= 4)第一宇宙速度7.9km/s /===R GM gR v 。 5)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 。同步卫星只能位于 赤道正上方特定的高度(h ≈3.6?104km ),v 、ω均为定值。 七、机械能 1.功:αcos l F W ?= ;力F 做负功 = 物体克服力F 做功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文科会考物理知识 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二学业考物理知识点 第一节机械运动 1.参考系 同一个运动,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就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及描述。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一般来说路径远大于物体大小的移动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可看着质点 而转动问题,肢体运动问题不可看着质点。 3.位移和路程:位移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注意,路程和位移的计算。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2)速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5.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 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 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 s=v 0t+ 2 1 at2 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2=2as 平均速度V= 2 0t v v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

高中文科物理会考 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文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

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2)重要推论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会考知识点复习 第一、二章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 1at t v x + = (2)重要推论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doc

必修1必考知识点 一、质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二、参考系 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三、时间和时间间隔 时间: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第一秒末) 时间间隔: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第一秒内)四、 路程和位移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符号:x单位:m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v,力 F,加速度a)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电流I ,时间 t,温度) 五、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x位移 2.定义式: v t时间 3.单位: m s (或 m s 1 ) , km h 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x 1.平均速度: v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 t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七、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 4 ~ 6V 低压交流电 2.电火花计时器: 220V 交流电 3. 使用 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0.02s 4. 下面有【公式:v B S1 S 2 ,v D S 3 S4, 2T 2T (S4 S5 S6 ) (S1 S2 S3 ) a (3T )2 】 八、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v v末 - v初 ,其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2. 定义:a t t 3.当 a 与 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 a 与 v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 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意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 a 恒定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恒定,当a与v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a 与 v0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时间关系:(2)位移时间关系:v v0at x v0t 1 at 2 2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大全(文科) 一、运动学基本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at v v t +=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 =- 2、计算平均速度t x v ??=【计算所有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平均速度V 平=△x /△t(定义式) ②有用推论V 2-Vo 2=2ax ③中间时刻速度V t/2=V 平=(V+Vo)/2 ④末速度V =Vo+at ⑤中间位置速度2 2 22t o v v V S += ⑥位移x =(V+Vo)t/2=V o t+at 2/2 ⑦加速度a =(V-Vo)/t =△V/△t{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V):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2、自由落体运动: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V =gt ③下落高度h =gt 2/2(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V 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4、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 (a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压(6V 以下) 交流电 频率50HZ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 交流电 频率50HZ 【计数点要看清是相邻的打印点(间隔)还是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0.1s)】 (2)纸带分析 (a (b)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 =【会根据纸带计算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二、力学基本规律 1、不同种类的力的特点 (1).重力:mg G =(2 r GM g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它的材料,粗细等元素决定的,与它受不受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t x v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t V V t V a t ?-=??= 0,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 度 t S V V = =21

高中文科物理会考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总结(文科)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 ②有用推论V2-Vo2=2ax ③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Vo)/2 ④末速度V=Vo+at ⑤中间位置速度 ⑥位移x=(V+Vo)t/2=Vot+at2/2 ⑦加速度a=(V-Vo)/t=△V/△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m/s;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自由落体运动: ①初速度Vo=0 ②末速度V=gt ③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V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滑动摩擦力:F滑=μFN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等于G;也可小于G。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4、静摩擦力:O≤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F合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2、牛顿第三定律:F=-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共点力的平衡:F合=0 4、超重现象:N=G+ma 失重现象:N=G-ma (无论失重、超重,物体重力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理科)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理科) 运动学知识点 第一节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机械运动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宇宙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一些看起来不动的物体如房屋、树木,都随地球一起在转动. (2)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同一个运动,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就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及描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质点的概念 (1)如果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可以不考虑它的大小和形状,就可以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而得到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对具体物体是否能视作质点,要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形状是否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 三、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一)时间和时刻 (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对应数轴上的各个点,时间则对应于某一线段;时刻指过程的各瞬时,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2)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秒、分、时,实验室里测量时间的仪器秒表、打点计时器。(二)位移和路程 1、位移 (1)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来反映位置变化的多少,用初位置对末位置的指向表示位置变化的方向. (2)位移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箭头表示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2.位移和路程的比较 位移和路程是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用从物体运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路程是标量,用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来表示. (三)速度

1.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变化率J 是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2.平均速度的定义 (1)运动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定义式是V =s/t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米/秒,符号m /s ,也可用千米/时(km /h ),厘米/秒(cm/s )等. (3) 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3.平均速度的计算 平均速度的数值跟在哪一段时间内计算平均速度有关系.用平均速度定义式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使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个位移的时间t 相对应。. 4.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如果各时间段取情越小,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就越细致,当把时间段取极小值时,这极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能精确描述出运动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这就是瞬时速度. (2)若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是对(m /s ),则就意味着该物体假如从这一时刻开始做匀速运动,每1s 内的位移就是v (m ). 4.速度和速率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四)加速度 1.加速度 (l )在变速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 (2)加速度的定义式是a=t v v t 0 . (3)加速度是描述变速运动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越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运动速度的变化越大. (4)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表示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表示速度减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

必 修1必考知识点 一、质点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 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二、参考系 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三、时间和时间间隔 时间: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第一秒末) 时间间隔: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第一秒内) 四、路程和位移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符号:x ? 单位:m 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v ,力F ,加速度a )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电流I ,时间t ,温度) 五、速度 1.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 定义式:()() 时间位移t x v ??= 3. 单位:)(1 -?s m s m 或,h km 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t x v ??= 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七、打点计时器

1. 电磁打点计时器:V 6~4低压交流电 2. 电火花计时器:V 220交流电 3. 使用HZ 50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0.02s 4. 下面有【公式:??????+=+= ,2,2432 1T S S v T S S v D B 2 321654) 3() ()(T S S S S S S a ++-++= 】 八、加速度 1. 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 定义:t v v t v a ?=??= 初 末-,其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 当a 与0v 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0v 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 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意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a 恒定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0v 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0v 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2)位移时间关系:2 02 1at t v x + =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式考点总结理科

物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脉络 ? ??? ? ??? ??????????? ???? ?斜率图像中加速度是图像的在慢的物理量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单位:-==表达式:的比值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定义:速度的变化跟发加速度的规律意义:速度随时间变化横轴代表时间做法:纵轴代表速度,速度-时间图像t -v m/s t v v t v a 20t 二、说明 1、质点: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3、路程和位移: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V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速度变化量ΔV则反映了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a则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压6V以下,频率是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电火花打点计算器:交流电源,电压220V,频率是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试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知识脉络 图象位移-时间图象 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 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③比较运动快慢④确定位移或时间等 速度-时间图象 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 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 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 主要关系式: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at v v+ = 2 v v v + = 2 02 1 at t v x+ = ax v v2 2 2= -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 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 取9.8m/s2,粗略计算g取10m/s2 自由落 体加速 度(g) (重力 加速度) 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