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本期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气污染源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现将具体情况阐述一下:

1、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它可分为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两类。自然污染源是指自然原因向环境释放污染物的地点,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飓风、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生物腐烂等自然现象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即污染物集中于一点或相当于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源,如工厂的烟囱排放源;面源,即在相当大的面积范围内有许多个污染物排放源,如一个居住区或商业区内许多大小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可将人为污染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大类。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大气污染源又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用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2、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质相比较,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了解该特点,对于获得正确反映大气污染实况的监测结果有重要意义。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密切相关。

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大气湍流、大气稳定度总在不停的改变,故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情况也不断变化。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所造成的地面空气污染浓度往往相差数十倍;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也相差甚大。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浓度在一天之内也不断地变化。一次污染物因受逆温层及气温、气压等限制,清晨和黄昏浓度较高,中午较低;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因在阳光照射下才能形成,故中午浓度较高,清晨和夜晚浓度低。风速大,大气不稳定,则污染物稀释扩散速度快,;反之,稀释扩散慢,浓度变化也慢。

污染源的类型、排放规律及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其空间分布特点也不同。一个点污染源(如烟囱)或线污染源(如交通道路)排放的污染物可形成一个较小的污染气团或污染线。局部地方污染浓度变化较大,涉及范围较小的污染,称为小尺度空间污染或局地污染。大量地面小污染源,如工业区窑炉、分散供热锅炉及千家万户的饮炉,则会给一个城市或一个地

区形成面污染源,使地面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比较均匀,并随气象条件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这种面源所造成的污染称中尺度空间污染或区域污染。就污染物自身性质而言,质量轻的分子态或气溶胶态污染物高度分散在大气中,易被扩散或稀释,随时空变化快;质量较重的尘、汞蒸气等,扩散能力差,影响范围较小。

(完整版)气温的分布规律

气温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 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 前后。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第3题 3.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 4.右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下图为“大陆和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大陆气温年较差和海洋气温日较差的曲线分别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6.曲线丙在南、北纬30°附近达最大值的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多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D.距海洋远,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7—9题 7.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1 7时B.18~次日7时 C.17~次日9时D.19~次日6时 8.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B.200米C.400米D.500米 9.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A.大气环境质量好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C.较有可能阴雨天气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右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00~16∶30 B.17∶00~23∶00 C.16∶30~7∶00 D.23∶00~5∶00 11.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 12.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14—15题

雾霾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文献综述穆迪

1.雾霾污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1)雾霾的概念 雾霾中的雾是近地面的云,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硫酸、灰尘等组成的气溶胶。在一定光照,温度,湿度和动力因素雾和霾相结合就形成了雾霾。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直径不大于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称为。首先 PM 是“particulate matter”的英文缩写,是指可吸入颗粒物质,在环境领域被称为颗粒物,在大气科学领域被称为大气溶胶粒子。按气象学定义,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的定义,霾则由包含 PM 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通常将相 对湿度大于 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则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形成的,称之为雾霾。 (2)雾霾污染的形成机制 雾霾污染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大气原因。人类活动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使得污染物大量排放,为雾霾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说“污染是元凶”;大气运动包含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在雾霾污染形成过程,空气运动扮演“帮凶”的角色。根据中国科学院最新调查发现,中国大陆雾霾污染源主要是燃煤、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物质燃烧以及扬尘沙尘。其中是主要污染物,其污染源所占比重如图 1-1 所示。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排放物形成的一次颗粒物通过地面的界面反应,形成二次无机颗粒;同时其他废气通过大气输送和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有机颗粒物,这样就形成雾霾的物质基础。气溶胶与湿润的空气在大气条件出现水平方向连续静风和垂直方向逆温时,就产生雾霾,而雾霾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或轻雾。 图 1-1 主要来源占比图 (3)雾霾污染的危害 1-3-1雾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国民经济运行、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居民身心健康。雾霾天气发生时,空气湿度低于百分之六十,可吸入颗粒物质均匀浮游在于空中,颗粒物质对大气具有一定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空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通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可入肺颗粒物通过进入人体循环系统,造成呼吸道炎症、肺炎等病症,加重了人们对于雾霾污染的恐惧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雾霾天气发生后,严重的视程障碍威胁着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航空港、海港、航道的安全。2013年1月北京雾霾事件中,曾发生多起交通事故,1月31日雾霾天气加 冻雨双重影响,导致望京往太阳宫方向高架桥上发生100多辆车追尾事故。 (4)雾霾的分类及物理特征 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 4 个不同阶段。雾、湿霾阶段的相对湿度平均为 95%、91%,轻雾和霾阶段平均相对湿度接近,均为 79%。4 个阶段的主要发生顺序为霾?轻雾→湿霾→雾→湿霾→轻雾?霾,雾前湿霾阶段持续时间长于雾后。尺度>2μm 以雾滴为主的粗粒子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在雾阶段均显著大于其他 3 个阶段,其中霾阶段浓度最低。雾滴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谱在 5μm、13μm 及μm 处分别存在峰值,对雾水体积和液水含量的贡献最大的尺度范围为 10~30μm,而轻雾、湿霾和霾阶段粗粒子谱均为单峰型。尺度>μm 的细粒子表面积浓度谱形在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分别相似,雾和湿霾阶段数浓度占优势的尺度范围分别为 ~μm 和 ~μm,轻雾及霾阶段数浓度优势粒子尺度范围均为~μm。4 个阶段数浓度最大差异出现在 ~μm 范围,从高到低依次为轻雾、霾、湿霾、雾。<μm、~μm 和>μm 的气溶胶粒子最高数浓度分别出现在霾、轻雾和雾阶段。从霾、轻雾、湿霾到雾的转换过程中,以 ~μm 为界,小粒子减少,大

地理区域时间分布特征

陆军军官学院五四比武 数学建模竞赛 参赛组编号:022******* 所属队别:学员二旅26队 参赛队员姓名:夏旭东刘小均刘豪 参赛选择的题号是: A 论文题目:地理区域气温时间分布特征

地理区域气温时间分布特征 摘要 1.问题一 问题一是对较短时间内气温的预测,为了能够较准确的预测较短时间段的气温,我们需要对所给数据进行处理,由于问题一是为了求出一天、几天或者一周的气温,我们首先需要计算出三个区每天的平均温度,其次引入三次指数平滑法,并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较精确的预测出较短时间的气温,预测结果如下: 20070624 20070624~26 20070624~30 原平均温度22.4 25.37 25 预测值23.91 26.17 26.43 2.问题二 问题二要预测冬季的最高或最低气温,实际上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预测冬季三个月的气温,但这加大了运算量,其实对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获得的,因此对一年四季随机抽取三天,观察其气温变化曲线,得出了两个时间段,即0-6时和12-16时能达到每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再利用问题一中的基于EMD的神经网络预测,以所给数据为输入,预测下一年同期气温,比较得出最高和最低气温,如下图: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时间20070221 20061223 平均温度17.6 -9.5 3.问题三 问题三要对2007年冬季气温整体进行分析,由于没有给出2007年的真实冬季气温,我们首先要预测出2007年冬季的气温,第二问我们利用基于EMD的神经网络预测法对2006年的冬季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进行了预测,而得出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相比,非常接近。因此我们预测2007年冬季的平均气温,也在原有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求解。然后分析:1.对07年冬季气温的整体性分析2.对07年冬季气温的地域情况的分析3.对2007年冬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的分析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 EMD经验模态分解法神经网络预测时间序列法

福建省沿海城市大气气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福建省沿海城市大气气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对福州、泉州和厦门三个沿海城市2016年大气SO2、NO2、O3、CO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泉州和厦门三地气态污染物的日均值和年均值均达到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二級(GB 3095—2012)。泉州的SO2浓度全年的总量和峰值都高于福州和厦门,福州处于盆地且相对于泉州和厦门靠近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小,导致福州全年污染物除SO2外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标签:福州;泉州;厦门;气态污染物;时空分布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eb10078314.html,ki.16723198.2017.21.097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大气污染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通过历史监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依靠科技进步和资金支持,可以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有便于污染物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以达到对气态污染物污染的有效控制。 1 研究区域 以福州,泉州,厦门三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可大致了解福建沿海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情况。 2 气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1 气态污染物时间变化特征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会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气态污染物浓度时间分布特征主要从福州、泉州、厦门各污染物月均值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得出全年内各地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分布特征。 2.2 气态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 综上表4 表5 表6表7可总结泉州的SO2浓度全年的总量和峰值都高于福州和厦门,参考三市2015年的GDP占比,泉州的第二产业占比高达61%,由此可以推断这是因为过高的工业产业占比导致的SO2排放量大于福州和厦门。福州处于盆地且相对于泉州和厦门靠近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小,导致福州全年污染物除SO2外都處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三市的污染物浓度还与城市定位、产业结构、排放政策等有关。 3 结论 (1)福州、泉州、厦门全年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二级(GB 3095—2012)标二类区标准。(2)三地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大气污染物检测及分析方案

大气污染物检测及分析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 1.1.1形成原因 (1) 1.1.2危害 (1) 1.3大气污染物监测的意义 (2) 1.4大气污染物监测的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 第二章大气污染物的测定与分析技术 (4) 2.1大气污染物的各种测定方法 (4) 2.1.1大气中S02的测定方法及其特点 (4) 2.1.2大气中NO x的测定方法及特点 (5) 2.1.3大气中TSP的测定的方法 (6) 2.2实验方法的最终选择 (6) 2.2.1大气中S02的测定 (6) 2.2.2大气中NO x的测定 (10) 2.2.3大气中TSP的测定 (12) 第三章绘制标准曲线 (15) 3.1S02标准曲线 (15) 3.1.1标准曲线绘制前的工作 (15) 3.1.3测定数据 (15) 3.2NO X标准曲线 (16) 3.2.1标准曲线绘制前的工作 (17) 3.2.2配置好的标准色列图 (17) 3.2.3测定数据 (17) 第四章废气样品的测定分析 (19) 4.1废气采样 (19) 4.1.1 S02的采样 (19) 4.1.2 NOx的采样 (19) 4.1.3 TSP的采样 (19) 4.2样品的测定与分析 (20)

4.2.1 S02的测定与分析计算 (20) 4.2.2 NOx的测定与分析 (21) 4.2.3 TSP的测定与分析 (21) 4.3结果与讨论 (22) 4.3.1 S02的采样分析结果 (22) 4.3.2 NOx的采样结果分析 (24) 4.3.3 TSP的采样结果分析 (26) 4.4误差分析 (29) 第五章VB编程 (31) 第六章全文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实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建议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北盛夏月尺度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试验

第26卷 第4期2008年12月 干 旱 气 象 AR I D METEOROLOGY Vol .26 No .4 Dec,2008 文章编号:1006-7639(2008)-04-0051-05 东北盛夏月尺度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试验 张运福1,金 巍2,曲 岩 2 (1.沈阳区域气候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1;2.辽宁省营口市气象局,辽宁营口 115001) 摘 要:利用1961~2004年东北地区53个测站7~8月逐月气温资料及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500 hPa 高度场和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场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近44a 东北地区盛 夏月尺度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借助典型相关系数,对场与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多因子场预测未来要素场的典型相关方法,对东北地区盛夏逐月气温进行了预测及评估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 7、8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致性比较好,分别占总方差的65%和72%;东北地区盛夏7、8月气温主要 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型和东西型等几种主要空间类型。通过实践检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2005~ 2006年东北地区盛夏7、8月份月尺度气温趋势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东北地区;E OF 分析;时空特征;典型相关分析;预测中图分类号:P468.0+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08-29;改回日期:2008-11-14 作者简介:张运福(1962-),山东省安丘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预测及研究.E -mail:zyf mail@vi p.sina .com 引 言 东北境内东、北、西3面为低山和中山环绕,中部是大平原,南北和东西相差约15个纬度或经度,因此气温变化差异较大。近44a 资料表明盛夏高温、低温等气候灾害异常活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过去许多专家对中国气温分布特征及其预测进行了研究 [1-16] ,但逐月的详细探讨东北地 区盛夏气温异常的气候分析并不是很多。本文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东北3省53个测站、44a (资料序列1961~2004年)夏季7、8月气温资料,应用场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盛夏(7、8月)气温的空间异常结构进行了研究;应用典型相关分析作区域性短期月尺度的气候预测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月尺度气温异常的变化规律和预测。 1资料和方法 所用资料来自国家气候中心和沈阳区域气候中 心,包括东北3省分布均匀的53个站点1961~2004年7、8月气温资料,1961~2004年逐月北半球500 hPa 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500hPa 环流特征量。 采用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E OF )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盛夏月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CCA )方法作区域性月尺度平均气温的短期气候预测研究。 预测趋势评分方法:对逐个站点预测趋势与实况趋势评估,趋势一致时评为正确,趋势相反评为错误,正确趋势的站点除以所有站点的总和作为正确的百分率。评估办法评分:利用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估方法,当预测趋势与实况趋势一致,或者当实况与预测相反,但实况值在正常±0.5℃以内,为正确。 2 盛夏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1961~2004年,7月份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在18~25℃之间(图1),气温最低的站点位于黑龙江省最北端的漠河,最高的站点位于辽宁省的锦州和营口;气温北部低、南部高,同纬度沿海气温低于内陆,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8月份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在15~24℃之间(图

厦门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厦门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林长城1 王宏1 陈彬彬1 赵卫红2 洪荣林3 (1.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350001 2.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 福州350010 3. 厦门市专业气象台,福建 厦门 350020) 摘要 本文利用2002-2006年厦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厦门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间的关系开展分析研究,寻找影响厦门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厦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治理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期间厦门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城市空气质量的优良率平均达98%,轻微污染的出现频率低于2%。厦门市PM10和SO2的浓度年变化相对保持稳定,NO2的浓度则呈逐年增大趋势。(2)厦门市PM10、SO2和NO2浓度的月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浓度值从7月份起开始逐月增大,进入春季的4月份则出现下降趋势;SO2和NO2浓度月平均值均为优,PM10浓度月平均值除了6-8月份为优外,其余月份的空气质量都为良。(3) 厦门市4个监测站间的PM10、SO2和NO2浓度变化具有较一致的正相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同相位变化特征,可为今后开展厦门市空气质量精细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及污染源分布对其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4) 影响厦门市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大陆高压最多,占44.74%,其次是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和槽线系统,低涡系统最少,只占3.3%。7类天气系统影响厦门市时,SO2和NO2浓度平均值均达到优级标准;PM10浓度在大陆高压和暖区辐合系统控制时最高,副热带高压和低涡控制时最低。从浓度的不同等级分布上看出,副热带高压控制时PM10浓度为优的出现频率高达77%,且不会出现轻微污染现象,大陆高压和暖区辐合控制厦门市时PM10浓度为优的出现频率低于26%;暖区辐合为7类天气系统中出现轻微污染事件最多的系统,其次为槽线、低涡、大陆高压等。(5) 2002-2006年期间影响厦门市的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其次为东北风和西北风,南风出现机会最小。风向变化对厦门市SO2和NO2浓度分布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偏南风下厦门市PM10浓度总体上比其余5个方位低,且空气质量出现优的频率高,但出现轻微污染的机会也多;北风影响下厦门市空气质量为优的机会最少,但不会有轻微污染事件发生;东北风、东风、西风和西北风影响下的空气质量基本以良为主,偶于也有轻微污染事件发生。 关键词:厦门 空气质量 气象条件 1.引言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近年来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市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1],虽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加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的治理力度,使得厦门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厦门市空气质量优级率已从2000年的75%下降到2005年的38%[1],足以说明城市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的严峻。当前影响厦门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2],研究表明PM10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城市能见度产生直接影响,加上其污染物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对城 ?基金项目:福建省气象局2006年开放式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林长城(1958-),福建莆田人,汉族,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空气污染物相关性统计分析

数理统计课程作业报告 题目:郑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相关性分析课程:数理统计 学院:物流工程院 专业:物流工程专业 姓名:原上草 学号: 666666666668 2015年12月20 日

目录 一、研究背景 (4) 二、污染物各月数据特征分析 (4) 三、郑州与杭州空气质量比较分析 (6) 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7) 4.1 PM2.5浓度相关性分析 (7) 4.2建立模型 (8) 4.3求解模型 (8) 4.4残差分析 (9) 4.5模型预测 (9) 五、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件程序 (12)

摘要 本文选取了2014年12 月至2015年11月期间郑州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首先分析了郑州市各个月空气中PM2.5、PM10、CO、SO2和NO2的污染物浓度数据的特征值, 探讨了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规律;然后对比了郑州市和杭州市AQI指标,分析空气污染物的空间变化规律;最后采用MATLAB软件分析了PM2.5与其它主要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 350.39*143.99*20.032 =-+++-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12月份的y x x x x 数据进行预测PM2.5浓度与真实值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拟合PM2.5与其它污染物间相关性。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特征分析;空气污染物;相关性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长期积累的环境风险开始出现。在2 0 1 2 年2月,国家出台了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调整了部分污染物浓度限值,并增设PM2.5和O3浓度限值,对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研究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通过分析各污染物浓度之间相关性,才可能准确掌握城市大气污染规律,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郑州市PM2.5浓度与其他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 二、污染物数据特征分析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的特点在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上也是表现的十分明显。本文对郑州市最近12个月空气中PM2.5、PM10、CO、SO2和NO2的污染物浓度特征值进行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如下所示: 表一:PM2.5浓度特征值 表二:PM10浓度特征值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T55-200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O78—1996;16171—1996;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定义 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 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 按照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在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4.2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 根据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按规定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4.3采样频次的要求 按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或者实行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在进行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实际安排的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4.4对于低矮有组织排放源造成影响的处理 依照上述规定设置监控点所测得的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并非都是由无组织排放所造成,事实上某

近两年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第40卷第6期2018年11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ube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Vol.40一No.6一Nov?2018一收稿日期:20180305 基金项目:武汉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400 ̄099673)资助 作者简介:莫彩芬(1993)?女?硕士生?E ̄mail:1263664091@qq.com?陈红兵?通信作者?实验师?E ̄mail:hbchen7112@163.com文章编号:10002375(2018)06059308 近两年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及污染源解析 莫彩芬?陈帅?陈红兵?柯杰?陈默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 2017年武汉市环境空气10个国控点10个市控点的6个空气质量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分布差异性?辨识主要污染因子?解析污染成因.结果表明:2016 2017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有变好的趋势?主要是因为PM2.5和PM10同期月均浓度下降?SO2二NO2二PM10二PM2.5浓度排序依次为:冬>春>秋>夏?CO浓度排序依次为:冬>秋>春>夏?O3浓度排序依次为:夏>秋>春>冬?武汉市监测点位空气质量从好到坏的顺序为:远郊区>中心城区>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春季的主要污染物因子为NO2二CO二O3二PM10?夏季的主要污染物因子为NO2二SO2二PM2.5?秋季的主要污染物因子为NO2二PM2.5二CO二O3二PM10?冬季的主要污染物因子为NO2二CO二O3二PM2.5二PM10?近两年?机动车尾气二工业废气排放以及建筑扬尘构成武汉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秸秆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逐渐减小. 关键词:空气质量?时空分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污染源解析 中图分类号:X832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DOI:10.3969/j.issn.1000 ̄2375.2018.06.008 Spatio ̄temporaldistributionofairqualityandsourceidentificationofpollutioninWuhan MOCaifen?CHENShuai?CHENHongbing?KEJie?CHENMo (Faculty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Abstract:PCAandCAwereappliedforanalysisofthespatio ̄temporaldistributionofairqualityand identifyingthemainpollutionfactorsandthecausesofpollutionbasedon6airqualityindicesof10state ̄controlledand10city ̄controlledinWuhanfrom2016to2017.TheresultsshowedthattheairqualitychangedbetterinWuhanfrom2016to2017becauseofthedeclineoftheaveragedconcentrationofPM2.5andPM10intherespectivelyseason?ConcentrationofSO2?NO2?PM10andPM2.5sortedintheorder:winter>spring>autumn>summer?SortofCOconcentrationwasintheorder:winter>autumn>spring>summer?SortofO3concentrationwasintheorder:summer>autumn>spring>winter?ThedecreasingorderofWuhancity sairqualitywas:outersuburbs>centerurbanarea>industrialparkoreconomicdevelopmentzone?ThemainpollutionfactorsofspringwereNO2?CO?O3?PM10?themajorpollutionfactorsofsummerwereNO2?SO2?PM2.5?themajorpollutantfactorsofautumnwereNO2?CO?O3?PM10andPM2.5?themainpollutionfactorsofwinterwereNO2?CO?O3?PM2.5andPM10?Inthepasttwoyears?motorvehicleexhaust?industrialemissionsandconstructionfugitivedustwerethemainsourceofairpollutioninWuhancity?strawburninggraduallyhadreducedtheinfluencetoairquality.Keywords:airquality?spatio ̄temporaldistribution?PCA?CA?pollutionsourcesidentification

雾霾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文献综述 穆迪

雾霾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文献综述 1.雾霾污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1)雾霾的概念 雾霾中的雾是近地面的云,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硫酸、灰尘等组成的气溶胶。在一定光照,温度,湿度和动力因素雾和霾相结合就形成了雾霾。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直径不大于2.5 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称为PM2.5。首先PM 是“particulate matter”的英文缩写,是指可吸入颗粒物质,在环境领域被称为颗粒物,在大气科学领域被称为大气溶胶粒子。按气象学定义,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的定义,霾则由包含PM 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通常将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则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形成的,称之为雾霾。 (2)雾霾污染的形成机制 雾霾污染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大气原因。人类活动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使得污染物大量排放,为雾霾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说“污染是元凶”;大气运动包含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在雾霾污染形成过程,空气运动扮演“帮凶”的角色。根据中国科学院最新调查发现,中国大陆雾霾污染源主要是燃煤、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物质燃烧以及扬尘沙尘。其中PM2.5是主要污染物,其污染源所占比重如图1-1 所示。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排放物形成的一次颗粒物通过地面的界面反应,形成二次无机颗粒;同时其他废气通过大气输送和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有机颗粒物,这样就形成雾霾的物质基础。气溶胶与湿润的空气在大气条件出现水平方向连续静风和垂直方向逆温时,就产生雾霾,而雾霾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或轻雾。 图1-1 PM2.5主要来源占比图 (3)雾霾污染的危害 1-3-1雾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国民经济运行、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居民身心健康。雾霾天气发生时,空气湿度低于百分之六十,可吸入颗粒物质均匀浮游在于空中,颗粒物质对大气具有一定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空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通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可入肺颗粒物通过进入人体循环系统,造成呼吸道炎症、肺炎等病症,加重了人们对于雾霾污染的恐惧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1.3.2雾霾天气发生后,严重的视程障碍威胁着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航空港、海港、航道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67-2001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吸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不能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 3.职责 3.1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 试验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2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 4.分析方法 4.1测量方法简述 4.1.2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样品的采集 污染源中尘氟和气态氟共存时,采样烟尘采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在采样 管的出口串联三个装有75ml吸收液的大型冲击式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 氟。 若污染源中只存在气态氟时,可采用烟气采样方法,在采集管出口串联两 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2.0L/min的流速采集5~20min。 采样管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选用聚四氟乙烯管,并应尽量短。 注:连接管液可使用聚乙烯塑料管和橡胶管。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操作步骤,按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 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关规定进行。采样频次和时间, 按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样品的保存 采样结束后,将滤筒取出,编号后放入干燥洁净的器皿中,并按照采样要 求,做好记录。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移至聚乙烯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三次吸 收瓶,洗涤液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采样管与连接管先用50ml吸收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专题复习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专题复习 高考考点: 高考考点: ◆描述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时间:季节年际日) [空间:水平垂直纬度(南北)海陆(东西)] ◆阐释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成因、原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 例1:读图3,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 美洲)。 答案分析: 此题要求描述的是点状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图 中给出的是海陆简图,不是地形图,不需要考虑 海拔差异。又因为这些城市都是分布在陆地上, 也不必考虑海陆差异。所以只需纬度(南北)差 异。 例2: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 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 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 分)(08广东卷)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 答:地理分布特点: 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 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 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疏 密 方 位 叠 加

1、点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2.读图6,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多数分布在季风区内,沿河近海的平原地区; 多数 分布在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人口、城市密集地 区。 3.读“某国南部水系及其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 问题:概括乙河南部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城市多沿河分布,较为均匀,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 少,且距离较远。

大气污染源的检测方法及污染物控制策略

大气污染源的检测方法及污染物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16-09-28T11:35:46.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1期作者:谢淑萍[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燃料使用量也大幅度提高,从而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使空气遭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气污染问题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针对目前我国空气污染不断加重的问题,本文就大气污染源的检测方法及污染物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惠州市中科华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001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燃料使用量也大幅度提高,从而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使空气遭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气污染问题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针对目前我国空气污染不断加重的问题,本文就大气污染源的检测方法及污染物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气污染源;检测方法;污染物控制;措施前言 由于一些工业企业部门在生产、生活等应用中,不断产生较多的气体污染物,致使气体污染物排放越来越严重,对于大气的污染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的雾霾天气使得大气污染问题再次受到高度的关注。我国环境保护有关部门对此作出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因此,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进行检测尤为重要,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污染物的变化和规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使环境得到保护。 1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 1.1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大气污染。 首先,大气逆温现象严重影响着空气质量,逆温现象使得低层大气的稳定性增强,大气垂直对流减弱,污染物无法有效扩散,以致危害人们的健康。其次,风力也影响大气污染,一般风力越大污染物扩散越快,污染物浓度越低,而微风或无风则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重。 1.2城市发展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指导思想下,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由于过去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大气污染加重。一是工业企业的影响,工业排污是大气污染最重要的来源,而且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二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特别是私家车的大量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加大。在这方面关注的重点应是柴油汽车,据相关资料显示,一辆柴油汽车排放的尾气是一辆汽油汽车危害的100倍以上。三是城市绿化程度不够,植物能够有效缓解大气污染,但目前城市绿化率还很低,只有一些政府部门和事业性单位能完成绿化任务,其它方面对绿化关注较少。 2大气污染源的检测方法 2.1.对大气污染源的采样与检测 2.1.1采样位置确定 空气污染物质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为了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应准确定位采样位置。以下就采样时必备的要求进行简述。 对大气污染源进行检测采样,在采样的过程中,要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一般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控制:采样的断面,对其延期的流速要控制在大于5m/s,同时要考虑优先使用垂直管段。采样的位置,要在气流相对平稳管道内,一般情况下要在弯头和接头等的变径管段的下方出,其下游的方向最好要大于6D,也可以在上游的3D处。需要注意的是,最小不能少于烟道的直径1.5D。对于采样的位置,不能设在很容易积存一些微尘颗粒的有关水平的烟道处,这是为了避免因气流带走的积存灰尘造成的误差情况,也不能设在水平烟道顶部,是为了防止在取出滤筒的同时,将捕捉到的尘粒倒出,造成误差情况。对于采样孔及采样点的选择,要注意到在采集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时,要对样品在排管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测定位置的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在排气管的中心点或者是进入地方直接进行采集。在采集时,若有尘粒的烟气时,就要按照烟道的断面情况再进行布点和采集。 2.2.2采样数量与采样次数的确定 大量实验表明,增加采样数量能够有效提高测量准确性。大气污染物检测也不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采样数量,以减少测量误差。为了获得空气污染的变化趋势,应做好长期采样的心理准备。做好长期采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空气污染变化情况,还可以根据此变化情况,作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2.2污染物含量的检测 污染物含量采样完成之后,便要对采集的污染物进行检测,以明确其成分含量,为治理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我国一些化工企业大都采用化石燃料,所以,污染物成分基本都是含硫化合物或者含碳化合物。如某一化工厂对加热炉中排放的气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用石油作为燃料时,污染气体有两种成分,分别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前者浓度为447.1mg/m3,后者为144.4mg/m3。当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时,污染气体也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其中前者浓度为27.3mg/m3,后者为16.2mg/m3。该检测结果和国家规定的有害气体排放含量相对比,均在排放范围之内,符合国家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污染物状况分析 3.1污染物含量分析 上面测量结果显示,当化工厂使用原油或者天然气作为燃料时,排放的污染气体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含量最高。这些物质在实际检测中,具有难度,因为它们之中通常含有大量的灰尘及其它颗粒物质,不仅增加了采样难度,而且增加了分析难度。 3.2污染状况分析 在污染物含量分析时,除了关注单个排放烟道的排放量,还要关注总排放量,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做到位,才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在烟尘中的尘粒,其降尘与飘尘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有的飘尘可在大气中漂浮从数小时到几年不等,如果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则会粘附到人体的支气管壁上面以及肺泡壁上,使人们的身体受到极大损害。另外,烟尘的污染对工农业以及林副产业都有危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工业中的设备及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4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措施

气温的时空分布

气温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等温线的判读 (导学案) 学习目标:1、阅读P230、P231,识记世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识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理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差异和原因 2、阅读P54,等温线图的判读,理解识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和基本规律。 学习重点:气温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 导学过程: 一、自学P230,识记气温的时空分布 (一)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1、气温日变化(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应为当地地方时14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应为日出前后;一般地沿海△T日< 内陆△T日;阴天△T日<晴天△T日低纬高原△T日>附近平原△T日 2、气温年变化(年较差)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海洋最热8月;陆地上最冷月1月;海洋最冷月2月。 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1月,海洋最热月 2 月;陆地上最冷 7 月,海洋最冷月 8 月。 一般地,低纬△T年<高纬△T年;沿海△T年<内陆△T年,低纬高原△T年<附近平原△T年 例:热带地区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度化小

亚热带:夏高温,冬温和,四季分明 温带(季风、大陆性):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寒带地区: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读P230,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 区域地理P23世界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 1、宏观整体性:全球气温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 2、微观差异性:同纬度,夏季陆 高 海 低 ;冬季陆 低 海 高 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内陆地区:同纬度,海拔高的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沿海: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影响因素: 洋流 (三)影响气温因素: 纬度差异 季节变化 天气状况 大气密度、大气透明度 大气运动 海陆差异 地形 洋流 地表反射 植被 水库 城市热岛 a :主要因素:太阳辐射 H 午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b :主要因素:大气自身 C :下垫雨 D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