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企业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企业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企业研发投入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摘要:研发投入是一项创新投资,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关于研发投入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而鲜有研究涉及研发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梳理归纳了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企业价值和IPO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述评,以期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研发投入、经济后果、价值、盈余管理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Abstract:R&D investment is an innovatio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vesting in R&D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research on R&D investment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Existing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D investmen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ut few studies have involve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R&D invest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impact of R&D investment on corporate behavior, corporate value, and IPO, and briefly reviews it,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in-depth research. Keywords: R&D investment;economic consequence;value;earning management

1.引言

创新引领时代的潮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项目实施后,我国在科技、物流、医药等诸多行业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投入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因此各国企业为了增强竞争优势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如富士通公司2018年的研发支出高达12.2亿美元,占销售额的3.4%,且高于11.7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富士通集中于研发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等七大技术领域,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融合多领域技术并积极整合传统业务的优势,从而寻找新市场。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就需要通过研发活动提升产品优势。因此,研发投入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的热点话题。已有学术文献从企业性质、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企业内部环境和政府补助、财政政策、金融支持等外部环境分析了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而鲜有学者研究研发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梳理归纳了近年来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企业价值和IPO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述评,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包括盈余管理、资本结构决策等)

当企业业绩不能满足管理者的期望和目标时,管理者通常有较大的动机进行盈余操纵。研发投入作为一项创新投资行为,往往会成为管理者粉饰业绩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角度出发,探究研发投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本上认为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以及研发投入自身特性增加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2. 1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

Schipper最早提出盈余管理这一概念,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有目的地改变企业会计信息的欺诈行为,自此盈余管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学者发现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会影响盈余管理程度,Markarian等(2008)、许罡和朱卫东(2010)发现新准则实施后,研发支出资本化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盈余更加倾向于使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Cazavan-Jeny等,2011)。李晓慧和梁立彬(2014)分析了天源迪科2010年财务数据,发现该企业存在调整会计信息的行为,并提出研发支出大的企业资本化政策会对盈亏程度产生重大影响,最终降低盈余质量。王曙光和郭纯孜(2019)指出企业基于债务契约、薪酬契约和收益平滑等动机更容易利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1]。傅贵勤和李卓翊(2018)研究了A医药股份公司研发数据,发现对于研发密集型的医药行业来说,由于投入较大,研发支出资本化界定标准不明确会给企业利润造成巨大影响,管理者为了吸引投资者和增加融资渠道会进行隐蔽的盈余管理措施[2]。总体来说,修饰后的业绩虽然能够满足管理者的期望,但向市场传递了错误信号,迷惑投资者的判断,对企业健康发展不利(张炳红,2018)[3]。

2. 2研发活动中的真实盈余管理

调整投资行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操纵业绩的常见手段(林华,2019)[4]。研发投入高风险、复杂性和高度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决定了研发投入成为盈余操纵的有效途径。Osma(2008)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具有盈余管理效应,且会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投入中的真实盈余管理现象。研发投入资金大且调整成本较高,Bereskin等(2018)认为企业可能会通过更改研发支出管理盈余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在此之前Tahinakis(2014)、朱红军等(2016)的研究就表明削减研发投入可以使企业达到“保盈”,特别对于任职后期的管理者来说,通过削减研发支出以实现短期盈利目标更为强烈。范海峰等(2013)认为这种方法会受到控股股东产权性质的影响。而Sun(2016)的研究却表明当管理者期望维持较高的股市估值时,削减研发并不是一种可行的

选择[5]。

2.3.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投资需要融资,研发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决策,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持。关于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学者们基本上发现这两者之间呈负向影响,原因可能在于研发投入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代理问题以及自身高风险会减少债务融资。Vicente-Lorente(2001)研究表明研发与企业低负债相关,这是因为研发产生的无形资产缺乏担保价值。同年Rahim在研究融资次序与研发投入时发现研发投入低的企业持有更高的现金水平。周艳菊等(2014)以高新技术企业2008-201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负债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王亮亮和王跃堂(2015)的研究支持这一结论。柴斌锋(2011)、赵立韦(2012)、张学慧和彭剑巍(2019)的研究均指出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研发投入高的企业会更倾向于内源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减少负债融资。而Bragoli等(2016)以意大利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时,发现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关系[6]。

3.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研发投入如何影响企业价值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企业绩效好、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向市场传递了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最终表现为企业价值高,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企业绩效

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改善经营业绩。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能够实现技术变革,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Kafourosa等,2018;齐秀辉等,2016)[7,8],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Ehie和Olibe(2010)以美国26500家企业为样本,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行业集中度和杠杆等因素后发现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表现明显。国外学者Rafiq等(2016)、Spescha和Andrin (2018)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后,绩效得到明显提升。曹阳和易其其(2018)研究认为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可以将研发过程集中起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品成本并提高了质量,从而有利于创造更多的销售业绩。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陈丽霖和冯星昱,2015),原因是研发投入周期长,在前期会占用较多企业资源,对短期绩效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对较弱,但有利于构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如尚洪涛和黄晓硕(2018)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滞后一到三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业绩,反而会产生负向影响。如Berchicci(2013)发现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会产生较多的创新

绩效,但如果研发强度过高反而会降低业绩。黄洁莉等(2014)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业绩会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和周期长特征使得企业难以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经济效益。Aguiar和Gagnepain (2017)认为虽然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活动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4.4%,但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有限的,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10]。武咸云等(2017)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当期绩效的产生,但却显著提高了滞后两到三期的业绩。张洁(2018)认为当研发强度在适当的水平有利于绩效的增加,企业投入过多会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研发投入难以转化为创新产出,降低了创新效率,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11],而韩先锋(2018)研究却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负向倒“N”型非线性关系[12]。刘诚达(2019)用员工总数和销售收入衡量企业规模时,结果表明更大的企业规模会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行为的收益,而随着资产总额进一步增加却给企业绩效带来不利影响[13]。武志勇等(2020)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当期、滞后1期以及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即当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高于第一门槛值后,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开始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4]。

3.2 盈利能力

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上,Dhaoui(2010)以2001-2006年160家美国跨国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收入。王文涛等(2012)认为医药制造企业进行研发后可以获得很多药品的垄断性收益。杜勇等(2014)、Schimke和Brenner(2015)研究均表明研发投入显著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辛超和王文飞(2015)用销售毛利率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有利于产生更多的利润。Shin等(2017)研究表明具有研发投入的半导体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率[15]。而也有部分学者得到研发投入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结论。如朱丹等(2012)研究发现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与总资产收益率负相关,这是由于研发投入大,当期产生的效益还不能弥补亏损,同时人员经费的投入增加了企业负担。张涛和姚解云(2017)认为研发高风险特征使得管理者研发意愿弱,导致研发不足,难以保持研发的积极性,从而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6]。

3.3成长性

成长性体现了企业发展速度,国内外研究基本表明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成长性。梁莱歆和曹钦润(2010)认为研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能够使企业快速抢占新市场,推动行业发展。李华晶等(2017)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样本,研究发

现研发费用和人员投入都对企业成长性起到了积极作用。研发资金投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生新技术从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研发人员投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成长性,两者都促进了企业长期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会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张栓兴等,2017)。Oliveira和Fortunato(2017)认为投资有利于加快企业成长,尤其坚持研发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收益率[17]。杨松令等(2018)认为先进技术、专业人员和充足资金这三者的投入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使社会使用创新成果,对行业的成长做出很大的贡献[18]。

4. 研发投入对IPO的影响

关于研发投入对IPO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基本上从研发投入的信息不对称性出发进行研究。Hull等(2013)认为研发不足不利于IPO短期估值。胡志颖等(2015)认为研发投入的高度信息不对称性导致当企业增加研发强度时会促进IPO抑价。而Efrata(2016)以82家制药公司1998-2005年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研发强度与IPO抑价现象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张学勇和张叶青(2016)认为创新能力对IPO市场表现发挥关键作用,企业进行研发后由于创新能力增强会持有较低的IPO抑价率。王宇峰和李玲(2016)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与IPO抑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大的企业信息不对称性越高,导致一级市场定价过低,从而加剧了IPO抑价,风险资本的介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对这一关系起到弱化作用[19]。徐欣等(2016)也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促进了IPO折价[20]。Currim等(2017)研究表明企业更愿意投入以维持较高的市场估值。张志宏和史梦鸽(2020)发现创业板公司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均会促进IPO市场表现,短期会提高IPO,长期会获得超额收益[21]。

5. 结论与建议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探讨研发投入的经济后果对推动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发投入通过影响企业行为,最终体现在对企业价值和IPO的影响上。本文主要探讨了研发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但有些结论存在矛盾甚至相反。究其原因有:(1)受行业因素的影响,各行业研发投入力度不同导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如科技型企业需要进行更多的研发来实现科技转型,其影响大于生活服务业这类研发规模小的企业,且绩效反馈时间也大不相同。除此之外,变量的选择、样本容量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研发信息披露不规范。研发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集中了企业的核心资源,如果被同行业掌握或者信息泄露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生存。因此,有些企业会为了保护研发机密而披露较少信息,导致研究中数据的获取存在难

度,结果出现偏差。(3)忽视了政府背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融资约束会导致企业研发不足,而在政府的作用下,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的关系更加微妙。政府控制着大量资源,拥有政府背景的企业进行研发会通过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优先得到支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同时也向市场传递了一种良好信号,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中小企业才是研发的重要主体,多数文献都是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对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研究却屈指可数,探究中小企业研发决策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具有现实意义;(2)应该拓宽研发投入对企业影响的研究维度和深度。研发投入除了影响企业行为和价值外,也会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产生影响,比如研发投入对企业内部控制、高管持股、控制权配置的影响等。另外引入公司治理因素后深入探究企业管理者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研发投入造成经济后果的内在机制;(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发挥审计治理作用。由于我国当前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才会增加盈余管理的空间,对研发信息的披露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表现在财务报告中,准确划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对于划分存在分歧的给与书面解释,增减变动大的情况需要详细说明其产生的具体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曙光,郭纯孜.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财会研究,2019(03):18-22.

[2]傅贵勤,李卓翊.研发支出的盈余管理发现与抑制——以A医药股份公司为例[J].财会月

刊,2018(14):109-116.

[3]张炳红.基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2018(07):80-83.

[4]林华.创业板研发支出、企业绩效和盈余管理——来自创业板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务与金

融,2019(02):24-31+11.

[5]Sun E. The Differential Role of R&D and SG&A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Stock Price

Manipulation[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6.

[6]Bragoli D , Cortelezzi F , Marseguerra G . R&D, capital structure and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evidence from Italian microdata[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16, 23(3):223-242.

[7]Kafourosa M , Wangb C , Mavroudia E , et al. Geographic dispersion and co-location in global

R&D portfolios: Consequences for firm performance[J]. Research Policy, 2018, 47(7).

[8]齐秀辉,王维,武志勇.高管激励调节下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6,33(15):76-82.

[9]尚洪涛,黄晓硕.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动态交互效应[J].科学学研

究,2018,36(03):446-455+501.

[10]Aguiar Wicht L, Gagnepain P. European Cooperative R&D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Based on Funding Differences in Key A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17, 53.

[11]张洁.企业研发投入、资源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组织“行为—特征”匹配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02):82-89.

[12]韩先锋.自主研发对智慧城市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异质门槛效应的视角[J].华东经济

管理,2018,32(02):154-161.

[13]刘诚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规模的异质

门槛效应[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31(01):33-43.

[14]武志勇,王则仁,马永红.研发投入、国际化程度与制造业企业价值的门槛效应分析[J].科技

进步与对策:1-8.

[15]Shin N, Kraemer K L, Dedrick J. R&D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17, 24:1-18.

[16]张涛,姚解云.研发强度影响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吗?[J].山东财经大学学

报,2017,29(01):90-99.

[17]Oliveira B , Fortunato A . Firm growth and R&D: Evidence from the Portugu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17, 27(3):1-15.

[18]杨松令,王志华,刘亭立,牛登云.企业创新投入对行业成长性的影响——行业研发环境和

企业市场势力的调节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42):1-10.

[19]王宇峰,李玲.风险资本、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6(04):37-42.

[20]徐欣,夏芸,李春涛.企业自主研发、IPO折价与创新能力的信号效应——基于中国创业板

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6,38(06):71-85.

[21]张志宏,史梦鸽.融资约束下研发创新对IPO市场表现的影响——基于创业板公司的实证

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02):3-12.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一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 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资本市场的规则之一,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时候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制度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本质进行深入的解析。并采用采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研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问题。希求理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认清经济后果的实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根据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的分类,制度分为程序性制度(又称元制度)与实 体性制度两大类。程序性制度是保证实体制度实现特定目标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规定的区值内选择的结果。因此,本文中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经济后果和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经济后果性决定了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后果性。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各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表现形式和经济后果性的 程度有所不同。在美国,由于其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会计准则的制定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会计准则实质上是一份“社会契约”。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准则制定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较低以及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具有弱显性与宏观性的特点。随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准则制定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提高和对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完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显性会逐步增强而宏观性会逐步减弱。 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针对会计准则的各利益相关者中的特定利益相关 I 言的,而并非是针对全体利益相关者。如果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来看会计准则 就失去了经济后果性。因此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是具有相对性的。本文提出,在评价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时,我们可以引入罗尔斯(Rawls)的社会福利评价规则,即使社会中福利最差的参与者的福利得以改善的制度是最佳的制度来判断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性的相对公平性,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试图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但不过是触 及到经济后果问题的“皮毛”而已。一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研究视野所限,对相关问题未做进一步深入探讨。二是因为资料搜集困难,缺乏深入研究的素材。本文的分析,侧重于理论的演绎和推理,对所提出的结论,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诸如新会计准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实施效率如何;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广度和深 度究竟如何;会计准则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财富的非公平转移,都未及研究。这 些问题是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完成的。 鉴于本文的局限性,围绕“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主题,今后的研究可 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扩展:第一,细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从特定的会计准 则入手,从实证的角度,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进行经验检验。第二,运用博弈论来进一步分析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各利益相关者在会计准则的演化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规制理论;罗尔斯规则;会计 寻租 Abstraet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财务管理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企业重组及股权交易等产权交易活动已蓬勃开展起来。而开展产权交易的前提与核心无疑是企业价值大小,因此,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同时,伴随着财务理论的发展,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得到了广泛认可,这就要求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能准确反映为股东创造的价值,EVA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运而生。如今,EVA价值评估法已经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从理论上而言,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EVA价值评估法,知道EVA价值评估法是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法——自由现金流估价法的演进,其提出了新的价值观,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从现实意义而言,研究可以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便于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的定价,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投资。引导企业管理者重视价值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助于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 预期目标:研究将主要通过财务预测,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熟悉、了解了EVA价值评估法的基础上,用EVA价值评估法对得润电子的历史价值进行评估,并对今后几年该公司的价值进行预测,以利于投资者、管理者了解该企业的价值,做出相应决策。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公司价值评估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原先的模型进行修正,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准确。Hemnatha S B Herath和John S Jahea Jr(2002)在他们的论文中,基于期权定价理论,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于在股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评估管理弹性的价值。 (2)在原先的理论基础上,加入新的理论,让两者相互结合,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Alvaerz和Stenbacka(2001),为了确定多阶段技术项目中的最优临界值,将马尔可夫链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的研究表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同时增加了更新技术和采用现有技术的实物期权价值。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以下是关于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商都县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市建设"五区"战略部署,立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一条通道"、夯实"两个基础"、发展"三个特色产业"、打造"三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商道文化,积极构筑北接二连、通达蒙古,东联**、面向京津**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通道;夯实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基础;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自生釉陶瓷和高新医疗科技特色产业;打造全市最大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区首个自生釉陶瓷产学研基地和华北地区首个高新医疗科技产业基地,积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亮点。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分 ·

别同比增长15%。 壮大支柱产业,经济建设加速发展 商都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集中全力抓项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作为扩大投资、强化基础、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引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认真落实"三三制"工作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招商机制,组建了6个招商分局,聘请了38名企业负责人为招商局副局长,发挥了以商招商的优势,加大了"点对点"招商力度。2013年,全县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06.5亿元;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41个,到位资金6.76亿元。一大批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商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措施育产业,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建设了太美和希森马铃薯加工、恪青蔬菜加工、冷山糖业甜菜加工、奥淳酒业粮食加工、大北农生猪养殖、中谷奶牛鲜奶加工"七大龙头",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田间地头变成了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201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专用薯7万亩、脱毒种薯6万亩;蔬菜 ·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以下简称综述),不同于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是作者亲自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后所做的文章。综述是一种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情报资料,属于三次文献。具体地说,是指对某一专题的近期文献,经过阅读、摘选、融会贯通、分析、对比、归纳、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评述。文献综述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二是“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文献综述虽不是科学论著,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却不容低估。通过阅读近期原始文献而写成的综述,可以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水平、新发现、新趋向以及未来展望。因此,综述被看作是新知识突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开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毕业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应该先写一篇有关的综述,以便掌握该专题的最新信息,从而为选定研究论题和修订研究计划提供有益的信息和依据。 二、收集资料:文献综述写作的基础 收集文献资料是写作文献综述的基础。因此,收集的文献资料力求广泛与全面,且尽可能收集与研究论题有关的原始文献,同时也应收集相关的权威的综述性文章。 一般地,收集文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进行检索。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主要应用近2~3年内的文献,这样才能体现出文献综述的新观点、新水平。二是从其它文章的参考文献追溯。即从一篇或数篇最新发表、有权威性的论著或综述,及这些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中寻找所需资料,这是一种较为快速而方便的方法。 收集到的文献如何阅读取舍?通常,阅读文献大致有三个步骤:

旅游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旅游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引言 旅游的影响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了解和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相互效应,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大多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设施的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带动经济的增长;中国国内的情况更是如此。旅游在经济方面巨大的积极影响,是现代旅游得以迅速发展和大众化的最主要原因。旅游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估旅游经济影响的方法与模型也数量众多。在期刊网上搜索了1990-2010年间近50篇关于旅游的经济影响的论文,并仔细阅读了近20篇论文,参考文献,整理并归纳了旅游的经济影响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 一、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 评价旅游经济影响就, 则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 收集被评价对象的相关信息, 这更适合于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 (一)乘数效应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第一个时期是以利用“乘数原理”为主要分析工具的简单数学模型时期。凯恩斯在20 世纪30 年代提出的所谓“乘数原理”, 本来是考察投资增量与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乘数原理应用于旅游研究时, 变为考察旅游收入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考察旅游就业的增量和国民就业增量的倍数关系。在1996匡林关于乘数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有所论述。但是乘数关注的是这一变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 而实际过程并不在它的研究视野之内。因而学者又进一步设计出其它模型。 (二)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I/O , Input/Output)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 解决乘数研究无法回答的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过程问题。有广泛的应用。如2007年宋增文写的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2010年钟歆玥、钟方雷写的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业产业关联分析。并且分析结果很好的表明了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波及影响作用、相对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等特点。但是投入产出分析还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假设:“技术系数”的不变倾向, 即在同一张分析表中, 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都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 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但其实,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摘要]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解决了在我国现阶 段自然资源交易价格的决定和初始权的分配以及对污染企业的税收额度的确定等问题上的困境。本研究也发现在实验室中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可以最低成本得到最优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做到有的放矢,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 [关键词]环境外部性;实验经济学;双向拍卖 外部性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导致市场失灵。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很多都涉及环境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政策手段。具体包括7个方面: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由于实验的可控性,能够通过在实验中设计不同的交易机制包括双向拍卖、标签价格制度等,比较不同的交易机制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市场中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交易机制对环境配置的问题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中。 1 国内外关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综述 外部性的概念是马歇尔首次提出的,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马歇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而把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1920年,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马歇尔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正式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庇古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按照庇古的观点,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庇古税”方案。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期末课程论文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姓名:郭兆凯 学号:20125587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试图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和演化,通过探究,去发现制度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活动,新制度经济学摒弃了传统的假设,即制度是外生,进而强调制度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四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发源于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的两篇巨著,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在哈耶克、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完整理论体系。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定义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此并无统一的说法。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德姆塞斯把交易费用定义为“交换所有权的成本”。阿罗则把交易费用说成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威廉姆斯把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诺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而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 深入分析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问题,对此,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和诺斯都做过分析。 威廉姆斯认为发生在市场间和企业内的资源转移意义上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种,即合约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费用和签订合同的之后的“事后”交易费用。关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是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诺斯是从广义上理解交易费用的。即是说,在他看来,交易费用主要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以及政治型交易费用。而针对市场型的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诺斯是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来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认识不尽相同,可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一致,他们的分析实际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助于人们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因素。 2.企业理论 一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理论基石,主要是这篇论文解释了关于企业的起源以及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他的企业理论着重点是把企业当做是一种资源配置。对于企业组织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科斯给出的解释是:“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生产

执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执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07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01-08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会计准则也经历着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会计准则作为一种会计信息的技术规范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企业的有效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一项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1978年,美国会计学者泽夫首先提出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这一概念,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越来越被重视。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一套新的会计政策,构建了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实现了我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2006》已经实施4年,它促进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已经凸显。企业在执行准则过程中选择和以往不同的会计政策,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而当前和未来要使用会计信息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政府等也会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些个人或团体的决策行为后果可能会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因此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必然会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分析的。 (二)选题意义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由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在同一会计准则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处理同一经济事项时所导致的不同会计信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层以及政府等团体通过不同的会计信息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也会影响各个团体的利益。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的博弈对象,因此在制定会计准时,必须考虑各个团体的利益,从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最终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会计准则,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会计准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个政治性的问题。会计不单单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规范。所以,研究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三)文献综述 1.关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

最全的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

1绪论 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与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进行资本扩张,增强市场影响力。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带来了国民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各级政府也相应地出台了许多规范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及其配套指引,这些都促使资本市场中的并购历程向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 企业并购活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1984年7月,保定市纺织机械厂以承担兼并企业全部债权债务的形式,并购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该厂已处于连年亏损,几乎面临倒闭状态的企业,这是发生在中国的首例并购案例,它开创了中国国有企业间并购活动的先河。过去的几十年里又相继发生了许许多多类似的并购活动,掀起了一股股来势凶猛的企业并购浪潮。但由于企业并购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西方国家晚了整整几十年,加之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时期,资本运营的体系不完善,许多制约企业并购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并购活动与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应用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企业的并购动力主要是来自政府方面的推动,尤其体现在一些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当中。但随着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不断推进,许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角度,主动进行并购活动。 第二,并购价值的评估方法陈旧。虽然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并购活动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配套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并购的良性发展。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价值的评估最常用的方法是重置成本法和收益法,它们被盲目地广泛使用,而没有考虑到不是所有的并购类型都适用这两种方法。重置成本法主要侧重于对当前企业资产价值的静态度量,而没有考虑到企业资本未来的收益能力。重置成本其实评估的并不是企业的价值而是当前资产的价值。同时,收益法在我国某些并购案例中也并不适用,因为使用收益法所需的部分行业参数中目前市场条件下很难获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并购中的评估方法应用。 第三,我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大多是通过并购双方直接接触完成的,投资银行等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在西方发达国家,从并购发动、融资安排到价格确定等各个环节,中介机构都起到推动作用。但我国尚处于缺位状态的中介机构,不得不使我国的企业并购仍处于初级阶段,很难市场化、规范化。 .2研究意义 资本市场中并购事件无一不牵涉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产权的转移,能否成功转移都需要合理的定价来支撑,这使并购资产的定价机制也面临考验。能否合理地评估并购资产的价值,决定了交易价格对资产真实价值的反映程度,也就决定了企业间并购交易能否顺利实现,同时它还影响着资本市场能否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纵观资本市场中层出不究的并购案例,其并购的方式各不相同,参与并购的主体也各不相同,那么目标企业定价所适用的评估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所体现的评估方法特点也就不同,因此,在并购资产的评估过程中,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评估方法的运用对资产交易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中国资本市场中企业间的并购活动为切入点,立足于不同的并购类型,着眼于研究以并购为目的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分析不同的并购类型下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试图在资产定价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上提出一些有用之策,从而体现了以并购为目的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对于今后并购活动中的资产定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2)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贸易地区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4)国际金融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被看作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加剧了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收益大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级》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级)》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 教材: (1)课件讲义 (2)马中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 (ISBN7-04-019360-4),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阅读文献: 第一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述 ●David Pearce.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nu. Rev. Energy Environ. 2002. 27:57–81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6 ●[美]A?克尼斯等.经济学与环境.北京:三联书店,1991 第二章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配置效率

●Tom Tietenberg. (Ch. 2)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7th edi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 Inc., 1996. 中译本 ●Solow, Robert M. “Sustainability: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In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Selected Readings. 4th Edition. Ed. R. N. Stavins. NewYork:Norton & Company, 2000. 第三章外部性 ●Tietenberg. (Ch. 4, pp. 62-80). 中译本 ●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0 第四章、公共物品 ●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3859), 1243-1248. 第五章物质平衡理论 ●克尼斯等著,马中译. 经济学与环境..北京:三联书店,1991 ●克尼斯和鲍威尔著,王增东译. 环境质量与残余物管理.北京:三联书店, 1990:18 第六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Krutilla J., Fisher A.著.《自然环境经济学——商品性和舒适性资源价值研 究》(RFF环境经济学丛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汤姆?泰坦伯格.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五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张象枢等著,《环境经济学》,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 第七章环境经济评价 ●Stavins R. 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edited by L. Blume and S. Durlauf),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Ltd. 2004 ●USEPA.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Clean Air Act 1990-2020 (summary report). March 2011 第八章环境价值评估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6 ●Goulder, Lawrence H., and Donald Kennedy. “Interpreting and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Ecosyst em Services,” in Gretchen Daily et al., eds., Natural Capital: Theory & Practice of Mapping Ecosystem Servi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2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深广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毕业生适宜在国家各级综合管理部门、企业集团、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工商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2.能源工业经济与管理 3.国际石油合作 4.国际经济贸易 5.公司金融 6.金融市场与投资 7.银行经营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年2四、学分要求:学分。16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28总学分最低 五、课程设 学课程类学学备课程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362GS00001 公践研必 80基础外4GS00001-2 应用统计方56GS000031 二 选高级运筹48S080231 管理研究方3222必S0803 产业组织理S0*******

区域经济322S08061 发展经济S0******* 能源经济S0******* 国际经济322S08032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S0******* 金融衍生产品与金融工S0******* 风险管S0******* 高级经济S0******* 2 232计量经济S08046公共体1611-2GS0000次以上学术报告,参3 S08001交一篇学术报必 环31专业外S0800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1S08002 自然辩证法概18 GS0001必1 投资322S08072 2232S0804技术贸 2S0807系统动力322 1高效生态经济专题研32S08022 2S080532跨国公司经营管2 22GS000132技术经济 1世界经济专2S080632 2国际石油经S0804232 2国际贸S0803232 1S0804金融经济232 1金融市场与金融工232S08041银行经营管S0807232 2公司理S0802322 2322S0800财务战略与财务分132S0803国际金融研2 2博弈232S08004 1 2 32 管理决策计算机方法S08030.

国内外企业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国内外企业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摘要】营运资本是经营现金流量的重要组成成分,经营现金流量是自由现金流量估计的一部分。现金相当于企业的血液,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可能面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风险。因此,营运资本是企业的“造血干细胞”。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营运资本政策,这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为了便于学者对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并对其进行评述,为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企业绩效 一、引言 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管理层逐渐认识到,营运资本在满足企业经营所需费用的同时,也能够预留一定的资金以满足资金到期时的需要。如果营运资本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和减少公司利润,从而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能力。换句话说,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性,公司可以减少其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提高公司财务的灵活性。虽然营运资本是短期筹资和投资的具体表现。过多的营运资本会使企

业的投资收益下降。但公司的营业收入是在营运资本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没有营运资本在企业的循环周转,将使公司的整个供应链处于瘫痪状态,无法为公司的利润创造价值。因此要使企业的收益达到最大化,必须加强其管理,保证营运资本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在企业财务文献中,许多学者集中研究长期财务决策,特别是股息、资本结构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营运资本是企业的造血干细胞,是用于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基础。于是,营运资本管理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关于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探讨在国内外均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我国在2009年建立了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以便时刻关注国内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动态,不断汲取国内外典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实践,提高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尽管如此,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相对比较成熟,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稍微走在我国研究的前沿。因此,本文主要从营运资本的界定、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经济后果进行归纳总结,为我国营运资本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二、营运资本的界定研究成果 (一)国外文献综述 营运资本的概念起源于西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完善,不断对其概念进行修正。起先,营运资本是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分析报告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地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地工具,正确评价企业地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地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地重要领域.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地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地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地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地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he 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地作用,采用什么样地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地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地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地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但其实,立足于我国地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地方法.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