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word版本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word版本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word版本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

(五年级第二学

期)

健康路小学数学课题组

练习一

1、根据算式填空。

★(1)12X3=36,12 是36 的(),36 是12 的()。

★(2)54W=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 (3):54是()的倍数。

★★(4)既是3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的数是().

★2、写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

9

13

18

24

36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4个)

5

8

11

24

4、判断题。

(1)因为30^5=6,所以30是倍数,5是因数。()

(2)4的倍数有100000个。()

(3)16 的因数有

2,4,6,8,16 。()

(4)一个数有倍数,但不一定有因数。()★★(5)—个数一定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6)—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5、数学智慧园。

★★★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

2、有一些苹果,如果三个三个的装,还剩一个;如果7个7个的装,恰好

也剩一个,这些苹果有几个?(这些苹果不超过30)

3、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和7的倍数,你能想出几个这样的数?

4、10 0以内,同时满足既是2又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

大是(

★ 5、.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

★★ 6 —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 9, 这个

数是( )。

★★ 7、用& 2、5、0组成的四位数重,最小的偶数是()。最大的偶数是 ()。

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

最小的数是( )。

★★★ & 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 1、(

★ 2、(

5的倍数。 ★★ 3、一个数(

练习二

)是2的倍数,( )叫做奇数。

)是5的倍数,( )叫做偶数,

)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

)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最

2整除的数是();能被3

整除的数是();能被5整除的数是( );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 是();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

)。

★★★ 9、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 10、一个四位数5A6B,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是()。

★★★ 11、从0、1、3、4、5、8中选出四个数字,排列成同时是2、3、5倍数的四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 12、五位数5A89B既是3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求这个五位数?

练习三

★1.下面的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

1、13、24、29、41、57、63、79、87

合数有:

质数有:

★2.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

★3.写出两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

★4.判断: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3)7的倍数都是合数。()

(4)20以内最大的质数乘以10以内最大的奇数,积是171。()

(5)只有两个约数的数,一定是质数。()

(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

(7)2是偶数也是合数。()

(8)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质数。( )

(9)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10)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的和是7。()

★★ 5.在()内填入适当的质数。

10=( ) + ()

10=( )X()

20=( ) + () + ()

8=( )x( )x()

★★ 6.分解质因数。

65 56 94 76 135 105 87

★ 7.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

★★ 8. 一个两位质数,交换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这个数是()。

★★ 9.用10以内的质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3、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 10.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七位数,从高位到低位排列依次是:最小的质

数,最小的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3的最小倍数,最大的一位数,最

小的奇数和8的最大的约数。请你猜一猜,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个电话号码的几个约数吗?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 ),它的因

《初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案例 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广探索”题时,我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案例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 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A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 优等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学困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 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一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B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 C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的目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

(五年级第二学期) 健康路小学数学课题组

练习一 1、根据算式填空。 ★(1)12×3=36,12是36的(),36是12的()。 ★(2)54÷6=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3):54是()的倍数。 ★★(4)既是3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的数是(). ★2、写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 9 13 18 24 36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4个) 5 8 11 24 ★

4、判断题。 (1)因为30÷5=6,所以30是倍数,5是因数。() (2)4的倍数有100000个。() (3)16的因数有2,4,6,8,16。() (4)一个数有倍数,但不一定有因数。() ★★ (5)一个数一定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6)一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5、数学智慧园。 ★★★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 2、有一些苹果,如果三个三个的装,还剩一个;如果7个7个的装,恰好 也剩一个,这些苹果有几个?(这些苹果不超过30) 3、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和7的倍数,你能想出几个这样的数?

练习二 ★1、()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叫做奇数。 ★2、()是5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100以内,同时满足既是2又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最 大是() ★5、.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数是();能被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 ★★6、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9,这个数是()。 ★★7、用8、2、5、0组成的四位数重,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 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数是()。 ★★★8、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9、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10、一个四位数5A6B,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是()。 ★★★11、从0、1、3、4、5、8中选出四个数字,排列成同时是2、3、5倍数的四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论证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校数学教研组申报的银川市级教研课题《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逐步通过县级、市级逐级审批,于2014年元月六号成功立项。为此,我代表银川十四中数学教研课题组做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审议,各位老师讨论。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等特点,数学学习更需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反观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由于内容偏难,要求偏高,若再加上作业布置的不合理,自然会形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即使付出努力也不见得能有很好的分数的情况。 因此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巨大,对毅力较弱的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也成了常有的事,造成恶性循环。由于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激情得不到刺激,中等生则有一种安逸感。总之,与我们教师设想结果相差甚大。 任何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主动发展。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理应发挥它的反馈作用:找出教学中是否有疏漏,学生是否消化吸收;发挥它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树立自信,克服恐惧感,为后继学习扫除障碍。 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改变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可以改变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标准;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研究时我们必

须注意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是否合适;学生智力分层是否恰当;学生作业量的多少;学生的作业难度是否适宜。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现状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这一问题。有的同学接受得快,一点就通,甚至无师自通;一些同学要经过努力也能过得去;另一些同学则是不能拿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否则会使他们学起来非常吃力。这一现象几乎在所有班级都出现过,在所有学科中出现过。对于数学作业来说更是这样。所以,数学作业很有必要分层。 尽管分层布置作业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分层次布置作业使得作业的布置不再一刀切,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别的作业,用意是好的,但却带给了学生谁好谁坏的暗示,程度较差的学生容易受歧视,自卑;而且分层次布置作业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有些时候为了布置好合适的作业,需要花上一早上的时间。作业的批改量也大大的提高;还有布置适合的作业,题目不能全部来自课本和学案。题目如何呈现给学生也是一个难题,我现在采取的措施是打小纸条或打在大屏幕上,但学生容易丢;最后, 由于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无论你给他布置什么样的作业,都在那里应付,抄袭,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总会给自己“自寻烦恼”的感觉,这使得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推行陷入困境。 美国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定位在十个方面:一是提供练习机会;二是作好课堂准备;三是参与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学生的个性;五是改善亲子关系;六是加强交流;七是促进同伴互动;八是执行有关政策;九是树立学校的形象;十是惩罚问题学生。

谈谈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中的实践与思考

谈谈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中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06-14T16:21:12.2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作者:张跃震 [导读] 作业分层布置因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学272000 作业分层布置因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大部分学生从成绩到心理品质上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分层布置作业后再分层评价,则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 案例1: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前面解直角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和提高。今天在讲完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第一课时后,让学生做课后的随堂练习及部分习题。我布置作业后就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过了5、6分钟,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懂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 案例2:有些家长向我反映,双休日布置的作业多,也比较难,孩子需要做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会做的不多;还有的学生家长反映,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少,学生做不了多长时间就出门玩去了,担心这样成绩会下降的。 案例分析:课后,笔者找他们了解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后进生说:每天的作业因为不会做而做不完,老师要求交作业时,不是抄作业就是欠作业。其他人用20分钟完成的作业,而我们用一个小时都不能解决,建议老师给我们少布置一点作业,布置简单一些的作业;而优等生说:老师布置作业比较简单,我们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做完了,觉得无事可做,所以我们就出去玩了。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就像一个人只能背50千克的重物,不能勉强他一定去背100千克,这样会出问题的,做任何事都必须量力而行。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往往有一种无名的担心——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教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把作业分层布置,让优等生“吃得饱”,中层学生“吃不好”,后进生“吃得了”,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下面将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做一简单介绍。 一、分层作业的实施措施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在发展区’,是教学的出发点;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发展水平,是教学应该努力的目标。”而美国教育家卡罗尔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两种理论殊途同归,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分层作业就是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已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使作业的内容、难度、形式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学生分层。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其中成绩最好的命名为“精英层”(即A层);成绩中等的命名为“奋进层”(即B 层);成绩较差的命名为“励志层”(即C层)。其中“励志”就是不甘落后、砥砺志向。我在分层时便给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2.布置作业。在教学中我根据各层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作业、创新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等生不做,中等生、后进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优秀生、中等生的实际,可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作业,供优秀生和奋进层完成。设计一些创新性、综合性较强的作业,视为创新作业,便于精英层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拓展自己的能力,收到学习的喜悦。 3.作业后反思。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各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来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同时我鼓励“励志层”的同学去思考和尝试做“奋进层”的作业;“奋进层”的同学去尝试做“精英层”的作业。我再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地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4.分类评价。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评价学生,就是对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后进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等生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等生、后进生可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后进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的基础题;中等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作业题;优等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例如,对后进生,做对基本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一道拓展性作业题,一倍加分。对中等生,做对综合性作业,一倍加分。再如,对中等生、后进生,作业做错了,可暂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后进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便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练习,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对优生的作业也采取分类评价。课堂作业,我让优等生与优等生比作业的准确性、规范性,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思维质量,改变那种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等生的作业,在优等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在评价时也分层评价,在一张试卷中设计基础题、中档题和拔高题。拔高题在试卷中注明,只供优等生完成,中档题是优、中等生都要完成,而基础题是每个同学都要做的。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值设计不同,采用附加分的形式来提高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5.激励。教学中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动态调整的方法。在两次考试或一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上一层的要求,可以进入到上一层:如励志层的同学可以进入奋进层,奋进层的可以进入到精英层。当然,若精英层的同学学习感到困难,不能跟上队伍也可以暂时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 层设计习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五年级第二学期) 健康路小学数学课题组 练习一 1、根据算式填空。 ★(1)12×3=36,12是36的(),36是12的()。 ★(2)54÷6=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3):54是()的倍数。 ★★(4)既是3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的数是(). ★2、写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 9 13 18 24 36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4个) 5 8 11 24 ★ 4、判断题。 (1)因为30÷5=6,所以30是倍数,5是因数。() (2)4的倍数有100000个。() (3)16的因数有2,4,6,8,16。() (4)一个数有倍数,但不一定有因数。() ★★ (5)一个数一定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6)一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5、数学智慧园。 ★★★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 2、有一些苹果,如果三个三个的装,还剩一个;如果7个7个的装,恰好 也剩一个,这些苹果有几个( 这些苹果不超过30) 3、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和7的倍数,你能想出几个这样的数? 练习二 ★1、()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叫做奇数。 ★2、()是5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100以内,同时满足既是2又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最 大是() ★5、.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数是();能被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 ★★6、一个能同时被 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9,这个数是()。 ★★7、用8、2、5、0组成的四位数重,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数是()。 ★★★8、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9、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中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中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寿县迎河中学龙如山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中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本案例拟通过对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与探讨,从影响中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我们尝试从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教学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时,笔者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

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 教学案例2: 我们利用课堂时间来检测“整式的加减”的掌握情况。我把练习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做开了。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做得差的有近十个人在四十分以下。他们一节课做题完全没有进展,因为这些同学数学基础差,再加上每天都跟着“大部队”走,天天“坐飞机”,作业不是抄就是欠,所以练习更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了。这些同学在练习时也很累,他们心理很着急,一节课咬着笔杆,心急如焚。成绩下来后更是“伤口上撒盐”,学困生就是这样多次受伤而造成的。 1、案例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

五年级下册 数学作业

五年级数学作业 姓名: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 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是( )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28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8米=( )分米=( )厘米 4、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锯成2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 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长( )米。 7、平角的21 是( )度,是( )角。 8、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121 ,4天修全长的( )。 9、七折指现价是原价的( ),一套原价75元的书,现八折出售,每套( )元。 10、正方形的边长34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1、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一数学信息中,( )是“一个整 体”,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59 =女生人数。 12、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4 米,还剩下( )米。 13、 1吨的58 等于( )吨的18 。 二、火眼金睛 1、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 2、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体的长方体,其他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3、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表面积也扩大2倍。( ) 4、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 ) 5.一件商品打六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106 。( ) 计算 109-53 134 - 51 117+158 1-198 158-3 2

初中数学分层次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初中数学分层次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在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我尝试使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案例1: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的提高。今天我们学完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这节课是习题课,做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笔者在作业布置后就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有的把方程组列好了,解方程组又有问题。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 案例2: 今天,我们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检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掌握情况。我把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做开了。两节课很快过去了,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做得差的有近十个人在四十分以下。他们两节课做题完全没有进展,因为这些同学从小数学都很差,没有数学基础,再加上每天都跟着“大部队”走,天天“坐飞机”,作业更是不抄就欠,所以考试更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了。这些同学在考试时也很累,他们心理很着急,两节课咬着笔杆,心急如焚。成绩下来后更是“伤口上撒盐”,后进生就是这样多次受伤而造成的。 试卷发下来后,笔者找他们交流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他们说:每天的作业因为不会做而做不完,老师要求交作业时,不是抄作业就是欠作业,其他人用20分钟完成的作业,而我们用一个小时都不能解决,建议老师给我们少布置一点作业,布置简单一些的作业。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就象一个人只能背50千克的重物,不能勉强他一定去背100千克,这样会出问题的,做任何事都必须量力而行。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往往有一种无名的担心-----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结题报告doc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结题报告 篇一: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凤州初级中学陈天慧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备课组决定探索一种作业分层教学法,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如何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如何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让作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现在的班级授课模式下,很多老师作业的布置并非“量体裁衣”,不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做相同内容、相同标准、相同要求的作业,可毕竟“十个手指,各有长短”,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会使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也易使优

等生自满。因而,作业功能的发挥很难尽如人意。 在对我校各年级各层次的同学进行了“关于数学作业问题”的问 卷调查后,我发现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1)大多同学认为作业量偏多,完成作业的时间太长;(2)大部分同学把作业看成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无关乎兴趣。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胡乱完成作业, 1 质量低下。仅小部分“数学迷”对作业“情有独钟”,有着浓厚的兴趣;(3)多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模式固定化、作业组织形式极其单一。(4)更有甚者认为:老师留下的书面作业才可称得上作业。这是学生对于“作业”认识的误区。 的确,数学作业有很多需要“动手”写下来的作业,但还有许多 需要“动脑”理解、思考和总结的作业。若无思考和总结,作业的功效就减半了。这就促使我思考布置能结合书写的作业与思考及探索的作业,让学生带着好奇走出课堂,带着体验回到课堂,于是我决定走“分层作业的蜀道”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层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班级:姓名:学籍号: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 (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现阶段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思考 默认分类2010-04-11 19:14:23 阅读196 评论0 字号:大中 小订阅 关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 摘要: 面对作业的是个人,就要从个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和发展化的分层作业,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 在一次家访中,一位家长无意说到孩子近期数学作业做得时间特别长,有时候甚至还觉得厌烦做作业,倘若认真做的话,常常要做到深夜,家长又是痛心又是无奈。我愕然,深知该生虽然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但也不至于如此。了解原因,原来是该生觉得最近数学学习的能力要求提高了,知识内容又晦涩难懂,尤其是面对几何,更是棘手,遇上一题往往要被卡好久,所以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在做数学作业上。久而久之,积压的困惑越多,越觉失落,渐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降低了,恶性循环,作业开始拖拉、马虎、抄袭……

这一情况发起了我对数学作业布置问题的深思。刚刚开始的初三学习怎么就让学生怠倦了呢?长期以往下去,那将是怎样的恶性循环效应呢?可怕!确实,在长期以来的“一刀切”的作业布置中存在种种问题:它让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感到自卑、害怕,却又使部分学生因“吃不饱”而感到厌倦、烦躁,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人性化、个性化、发展化的作业!——于是,分层作业构思一提出,马 上就得到了大家的共鸣。 一、何谓“分层作业”?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所以作为我国教育先哲的孔老夫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而分层作业理念的提出也正是基于学生这种差异的存在。 所谓的分层作业,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这不仅关乎到作业“量”的多少以及作业“质”的高低,更关乎到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并选择合适的作业完成,及其将来的 继续持续化发展。 二、如何考虑分层作业? 作业分层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而一个群体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的个体,如何去实现真正的有效的分层?真正地实现“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减负提质增效方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减负、增效、提质 教学方案 遵义县第五小学杨忠辉粟明珊 问题背景: 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及遵义县教育科技局的指示,我校被列为遵义县小学减负、提质、增效的试点学校,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能在五年级数学中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特制定本方案。 理论依据: 1、实验假设 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教师可以补充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这一类实践性的作业。 2、理论依据: 六年级数学属于新课程标准的第二段学习阶段,本阶段的三维目标主要有以下3个目标,其中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同属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历数据的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经整掌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方案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课题的 结题报告 摘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 爱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案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

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我校学生学习现状 当前,在我校初中部各个班级,都存在着学生照抄作业现象,尤其是理科作业。有的班级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案质量和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照抄作业,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教师自身原因。主要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业太难,学生不会做。 2、教师布置作业量过大。 3、学生上课没听懂。 4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 (二)、对学生数学基础及学习现状的分析 在现实教育中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在农村初中占3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数学“优等生”也只占30%左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1.9%的学生认为初中、小学的最大不同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了,授课方法也与小学不一样了;20.6%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明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五 年 级 数 学 作 业 1、3 5 块可以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或者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2分=( )时 36时=( )日 50千克=( )吨 25厘米=( )米 3、小红去书店买了x 本书,每本6.2元,付出了50元,买书用了( )元。当x=3时,应找回( )元。 4、把一袋重3千克的巧克力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千克巧克力的( )( ) ,是这一袋巧克力的( ) ( ) 。 5、在○里填上“>”、“<”或“=” (1)当x =7时,x +9○15 (2)当x =0.2时,5x ○1 (3)当x =1.3时,x ×100○13÷0.01 (4)当x =5.5时,x ÷9○0.7 6、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她的同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是(___,___),也可能是(___,___)。 7、在8x 中,x 是非0自然数。当x 是( )时,8 x 是真分数;当x 是( )时,8x 是假分数;当x 是( )时,8 x 是整数。 8、右图是2010年3月的月历卡,用形如 的长方形去框月历卡里的日期数,每次同时框出3 个数。框出的3个数和最大的是( ),最小的 是( );一共可以框出( )种不同的和。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2010年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五年级上册自主分层作业

第一单元 一、基础巩固(★) 1.积累诗句。 有关白鹭的诗句: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种”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种”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如下,A.种;量词,表示类别、式样。B.指胆量或骨气。C.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 以下词中的“种”各是哪个意思:种地;有种。 3.按课文内容填空。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它的果实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的果实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你们看它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落花生》的这段话运用写作手法。写出来花生的品质。 二、技能过关(★★) 1.选择题 (1)根据课文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桂花雨》课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B.《白鹭》一文通过描写白鹭来赞扬品质高洁的人。 C.《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下列标点符号的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省略号:列举的省略) B.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破折号:解释说明) C.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双引号:特定称谓) (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比喻) B、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设问) C、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拟人) 2.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缩句: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

初中数学分层设计方案作业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设计作业课题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初中数学设计分层作业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还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教师树立作业分层设计的意识,掌握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 2、通过研究,使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能练有适合的习题,练有各自的收获,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研究,能丰富作业的内容层次,丰富作业的呈现形式,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4、通过研究,形成分层评价作业实用操作模式、发挥策略激励语言的教育功能,构建分层辅导作业操作模式和课堂教案模式,规范作业教案,提高教案质量。 三、教案案例 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时,笔者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

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 案例2: 今天,我们利用课堂时间来检测“整式的加减”的掌握情况。我把练习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做开了。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做得差的有近十个人在四十分以下。他们一节课做题完全没有进展,因为这些同学数学基础差,再加上每天都跟着“大部队”走,天天“坐飞机”,作业不是抄就是欠,所以练习更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了。这些同学在练习时也很累,他们心理很着急,一节课咬着笔杆,心急如焚。成绩下来后更是“伤口上撒盐”,差生就是这样多次受伤而造成的。 四、案例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案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案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案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案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案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