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堤防规范的冲刷公式

新堤防规范的冲刷公式
新堤防规范的冲刷公式

5.1 设计计算

5.1.1 防冲计算

5.1.1.1 计算公式

墙基冲刷有纵向冲刷和斜向冲刷两种情况,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平顺护岸冲刷深度公式如下:

0[()1]cp n s c

U h H U =?- 21cp U U ηη

=+

050()c H U d = 其中:

h s —局部冲刷深度(m);

H 0—冲刷处的水深(m);

U cp —近岸垂直平均流速(m/s);

U —行近流速(m/s),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取最大流速1.20m/s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取n=1/4。

η—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根据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α 查表D.2.2 采用。; d 50—床沙的中值粒径(m);

γs ,—泥沙的容重(kN/m 3)

γ—水的容重(kN/m 3)

5.1.1.2 计算结果

经计算,

顺向冲刷深度为0.6~1.0m,故顺向冲刷埋深取1.0m;

斜向冲刷深度30°以内,冲刷深度为0.9~1.18m,故30°以内的斜冲基础埋深取1.2m;

斜向冲刷深度30°以上,冲刷深度为1.2~1.46m,30°以上的斜冲基础埋深取1.5m。

表5.6.1防冲计算结果表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cm cg c c d p h B B Q Q A h 66 .090 .02)1(04.1? ??? ? ?-? ??? ??=μλ 12t c c Q Q Q Q += 15 .0???? ??=z z d H B A 式中: h p ——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Q p ——频率为P %的设计流量(m 3/s);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Q p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部分设计流量(m 3/s); Q t1——天然状态下桥下河滩部分设计流量(m 3/s); B cg ——桥长范围内的河槽宽度(m),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桥孔总长度; B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宽度(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宽度; λ——设计水位下,在B cg 宽度范围内,桥墩阻水总面积与过水面积的比值;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 h cm ——河槽最大水深(m); A d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山前变迁、游荡、宽滩河段当A d >时,A d 值可采用1. 8; H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平均水深(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平均水深。 ②非粘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桥渡冲刷的产生是由于桥墩阻碍了水流,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一般在墩前两侧发生集中现象,引起动能增加;另一方面水流受阻后部分动能转化为位能,由于水流形态变化,桥墩附近水流冲刷能力加大,在桥墩处产生冲刷坑。 局部冲刷计算公式 当V ≤V 0时,???? ??-=0015.06.012'V V V h B K K h p b ηε 当V >V 0时,2 0015.06.012'n p b V V V h B K K h ??? ? ??-=ηε 24.02 .22375.00023 .0d d K +=η 5.00)7.0(28.0+=d V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计算公式 等额本金: 本金还款和利息还款: 月还款额=当月本金还款+当月利息式1 其中本金还款是真正偿还贷款的。每月还款之后,贷款的剩余本金就相应减少: 当月剩余本金=上月剩余本金-当月本金还款 直到最后一个月,全部本金偿还完毕。 利息还款是用来偿还剩余本金在本月所产生的利息的。每月还款中必须将本月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付清: 当月利息=上月剩余本金×月利率式2 其中月利率=年利率÷12。据传工商银行等某些银行在进行本金等额还款的计算方法中,月利率用了一个挺孙子的算法,这里暂且不提。 由上面利息偿还公式中可见,月利息是与上月剩余本金成正比的,由于在贷款初期,剩余本金较多,所以可见,贷款初期每月的利息较多,月还款额中偿还利息的份额较重。随着还款次数的增多,剩余本金将逐渐减少,月还款的利息也相应减少,直到最后一个月,本金全部还清,利息付最后一次,下个月将既无本金又无利息,至此,全部贷款偿还完毕。 两种贷款的偿还原理就如上所述。上述两个公式是月还款的基本公式,其他公式都可由此导出。下面我们就基于这两个公式推导一下两种还款方式的具体计算公式。 1.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比较简单。顾名思义,这种方式下,每次还款的本金还款数是一样的。因此: 当月本金还款=总贷款数÷还款次数 当月利息=上月剩余本金×月利率 =总贷款数×(1-(还款月数-1)÷还款次数)×月利率

当月月还款额=当月本金还款+当月利息 =总贷款数×(1÷还款次数+(1-(还款月数-1)÷还款次数)×月利率) 总利息=所有利息之和 =总贷款数×月利率×(还款次数-(1+2+3+。。。+还款次数-1)÷还款次数) 其中1+2+3+…+还款次数-1是一个等差数列,其和为(1+还款次数-1)×(还款次数-1)/2=还款次数×(还款次数-1)/2 :总利息=总贷款数×月利率×(还款次数+1)÷2 由于等额本金还款每个月的本金还款额是固定的,而每月的利息是递减的,因此,等额本金还款每个月的还款额是不一样的。开始还得多,而后逐月递减。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等额本金还款,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由于还款利息是逐月减少的,因此反过来说,每月还款中的本金还款额是逐月增加的。 首先,我们先进行一番设定: 设:总贷款额=A 还款次数=B 还款月利率=C 月还款额=X 当月本金还款=Yn(n=还款月数) 先说第一个月,当月本金为全部贷款额=A,因此: 第一个月的利息=A×C 第一个月的本金还款额 Y1=X-第一个月的利息

广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文说明(参考Word)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广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45 ××××——2010 条文说明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9-11-20)

目次 1 范围 (1) 3 术语和符号 (1) 3.1 术语 (1) 3.2 符号 (1) 4 总则 (1) 5 一般性土地基 (2) 5.1 一般规定 (2) 5.2 一般性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2) 5.3 一般性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2) 5.4 一般性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3) 6 岩石地基 (3) 6.1 一般规定 (3) 6.2 岩石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3) 6.3 岩石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4) 6.4 岩石地基处理与检测 (4) 7 膨胀岩土地基 (4) 7.1 一般规定 (4) 7.2 膨胀岩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4) 7.3 膨胀岩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5) 7.4 膨胀岩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5) 8 红黏土地基 (6) 8.1 一般规定 (6) 8.2 红黏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8) 8.3 红黏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9) 8.4 红黏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0) 9 软土地基 (10) 9.1 一般规定 (10) 9.2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1) 9.3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12) 9.4 软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2) 10 填土地基 (10) 10.1 一般规定 (12) 10.2 填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3) 10.3 填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13) 10.4 填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4) 11 混合土地基 (14) 11.1 一般规定 (14) 11.2 混合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4) 11.3 混合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14) 11.4 混合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14) 12 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基 (15)

房贷等额本息还款公式推导(详细)

等额本息还款公式推导 设贷款总额为A,银行月利率为β,总期数为m(个月),月还款额设为X,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 第二个月A(1+β)-X 第三个月(A(1+β)-X)(1+β)-X=A(1+β)2-X[1+(1+β)]第四个月((A(1+β)-X)(1+β)-X)(1+β)-X =A(1+β)3-X[1+(1+β)+(1+β)2] … 由此可得第n个月后所欠银行贷款为 A(1+β)n –X[1+(1+β)+(1+β)2+…+(1+β)n-1]= A(1+β)n –X [(1+β)n-1]/β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因此有 A(1+β)m –X[(1+β)m-1]/β=0 由此求得

X = Aβ(1+β)m /[(1+β)m-1] ======================================================= ===== ◆关于A(1+β)n –X[1+(1+β)+(1+β)2+…+(1+β)n-1]= A(1+β)n –X[(1+β)n-1]/β的推导用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1、(1+β)、(1+β)2、…、(1+β)n-1为等比数列 ◆关于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 (1)等比数列:An+1/An=q, n为自然数。 (2)通项公式:An=A1*q^(n-1); 推广式:An=Am·q^(n-m); (3)求和公式:Sn=nA1(q=1) Sn=[A1(1-q^n)]/(1-q) (4)性质: ①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5)“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6)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所以1+(1+β)+(1+β)2+…+(1+β)n-1 =[(1+β)n-1]/β 等额本金还款不同等额还款 问:等额本金还款是什么意思?与等额还款相比是否等额本金还款更省钱?

冲刷计算精编版

4.2.1洛河冲刷分析计算 a.冲刷计算 冲刷深度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以下简称《规范2013》)附录D.2计算。 其冲刷深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s 01n cp c U h h U ?? ????=- ??????? (D.2.2-1) 21cp U U η η =+ (D.2.2-2) 公式中: h s ——局部冲刷深度(m ); h 0——冲刷处的水深(m ),取3.85m; U cp ——近岸垂线平均流速,取4.42m/s ;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取n=1/5; η——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根据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α查《规范2013》附录D2表D.2.2,取1.00; U ——行近流速(m/s ),取4.42m/s ; U c ——泥沙起动流速(m/s ),对于卵石的起动流速,可采用长江科学院的起动公式(D.2.1-6)计算; 1 7 050 501.08s c H U gd d γγ γ ??-= ??? (D.2.1-6) g ——重力加速度(m/s 2),9.8m/s 2; d 50——床沙的中值粒径,0.0215m ;

H 0——行近流速水深(m ),取4.09m ; γs 、γ——泥沙与水的容重(kN/m 3),γs 取1.7kN/m 3;γ取1.0kN/m 3。 使用以上公式,经过计算机软件计算,结果列表4.18淄阳河冲刷水深计算成果表。 表4.18 洛河冲刷水深计算成果表 综上所述:该管道穿越河道处冲刷深度为1.5m,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管道开挖深度应位于河道冲刷深度0.5米以下,即管道开挖深度应大于等于2m 。 河流名称 U (m/s ) η g (m/s 2 ) d 50 (m ) H 0 (m ) r s (kN/m 3 γ (kN/ m 3 h 0 (m ) H s (m ) 洛河 4.42 1.00 9.8 0.0215 4.09 1.7 1.0 3.85 1.50

冲刷计算

4.3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建桥后,由于桥墩的束水作用,桥位处河床底部将发生下切冲刷。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该桥桥址处,河床冲刷层为亚粘土。河床的冲刷计算按粘性土河床处理。 4.3.1一般冲刷计算 采用《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中8.5.4-1式 8 5 1 3 5'233.0?????? ? ? ????? ????? ??=L c mc c p I h h B Q A h μ (4-3式) 式中, h p --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Q 2 --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 /s ) ;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查《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中 表8.5.3-1; h mc --桥下河槽最大水深(m ) ; c h --桥下河槽平均水深(m ); A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5 .0??? ? ??=H B A ,B 、H 为平滩水位时河槽宽 度和河槽平均水深。A=1.0~1.2 'c B --桥下河槽部分桥孔过水净宽(m ) ,当桥下河槽扩宽至 全桥时'c B 即为全桥桥下过水净宽;

I L --冲刷坑范围内粘性土液性指数,在本公式中I L 的范围为0.16~1.19。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牧野桥I L =0.67。 经计算得: 现状河道条件下,该桥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2.73m 时,一般冲刷完成后,主槽最大水深h p 为9.19m ,最大冲坑深3.58m 。 按规划整治后的河道条件下,该桥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1.30m 时,一般冲刷完成后,主槽最大水深h p 为6.42m ,最大冲坑深1.26m 。 4.3.2 局部冲刷计算 牧野路卫河桥设计墩宽b=2.40m ,桥墩的走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墩形计算宽度B 1=2.40m ,查《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附录16,K ξ =0.98。 一、现状河道条件下,该桥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2.73m 时,一般冲刷完成后,主槽最大水深h p 为9.19m ,H p /B 1=3.83>2.5,根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采用该规范中的8.5.4-3式 V I B K h L b 25 .16.0183.0ξ= (4-4式) 式中,h b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m); K ξ --墩形系数; B 1 --桥墩计算宽度(m ) ; h p --一般冲刷后最大水深 (m); d -- 河床泥沙平均粒径, d =0.0145(mm );

工程勘察常用技术规范

勘察常用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10《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 22/46-2004); 11《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22/45-2004); 1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1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063-2007) 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1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2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2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 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24《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2007); 2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2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2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建质[2010]215号); 28《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30《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3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 32《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379-2006); 3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等额本息法及等额本金法两种计算公式.doc

精品文档 等本息法和等本金法的两种算公式 一: 按等额本金还款 法:贷款额为: a, 月利率为: i , 年利率为: I , 还款月数: n, an 第 n 个月贷款剩余本金: a1=a, a2=a-a/n, a3=a-2*a/n ...次类推 还款利息总和为Y 每月应还本金: a/n 每月应还利息: an*i 每期还款 a/n +an*i 支付利息 Y=( n+1)*a*i/2 还款总额 =( n+1)*a*i/2+a 等本金法的算等本金(减法):算公式: 每月本金=款÷期数 第一个月的月供 =每月本金+款×月利率 第二个月的月供 =每月本金+(款-已本金)×月利率 申10 万 10 年个人住房商性款,算每月的月供款?(月利率: 4.7925 ‰)算果: 每月本金: 100000÷120= 833 元 第一个月的月供:833+ 100000×4.7925 ‰=1312.3 元 第二个月的月供:833+( 100000- 833)×4.7925 ‰= 1308.3 元 如此推?? 二 : 按等本息款法:款 a,月利率 i ,年利率 I ,款月数n,每月款 b,款利息和 Y 1: I =12×i 2: Y=n×b- a 3:第一月款利息:a×i 第二月款利息:〔a-( b- a×i )〕×i =( a×i -b)×( 1+ i ) ^1 +b 第三月款利息:{ a-( b- a×i )-〔 b-( a×i - b)×( 1+ i ) ^1 -b〕}×i =( a×i -b)×( 1+i ) ^2 + b 第四月款利息:=( a×i - b)×( 1+ i ) ^3 + b 第 n 月款利息:=(a×i - b)×( 1+ i ) ^( n- 1)+ b 求以上和:Y=( a×i -b)×〔( 1+ i ) ^n- 1〕÷i + n×b 4:以上两Y 相等求得 月均款 :b = a×i ×( 1+ i ) ^n ÷〔( 1+ i )^n - 1〕 支付利息 :Y = n×a×i ×( 1+i ) ^n ÷〔( 1+ i ) ^n - 1〕- a 款 :n ×a×i ×( 1+ i )^n ÷〔( 1+ i ) ^n- 1〕 注:a^b 表示 a 的 b 次方。 等本息法的算 ----- 例如下: 如款 21 万, 20 年,月利率 3.465 ‰按照上 面的等本息公式算 月均款 :b = a×i ×( 1+ i ) ^n ÷〔( 1+ i )^n - 1〕即: =1290.11017 即每个月款1290 元。 。 1欢迎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目录 1、P19 勘探深度的计算 (2) 2、P210 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2) 3、P225 地震液化判别计算 (4) 4、P69 湿陷性土总湿陷量计算及地基的湿陷等级确定 (6) 5、P70 红粘土的状态分类及复浸水特性分类 (8) 6、P77,多年冻土平均融化下沉系数δ0计算及融沉性分类表 (9) 7、P82盐渍土按化学成分分类表及按含盐量分类表 (9) 8、P246 花岗岩残积土液性指数计算 (9) 9、P103 浅层及深层平板载荷实验的变形模量计算 (10) 10、P110 旁压试验旁压模量计算 (10) 11、P111 扁铲侧胀试验有关参数计算 (11) 12、P28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动贯入阻力计算 (11) 13、P289 十字板剪切试验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 (11) 14、P292 利用旁压曲线的特征值评定地基承载力 (12) 15、P298 波速测试小应变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计算 (13) 16、P12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有关计算 (13) 17、P13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计算(需用计算器统计功能) (14) P136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15) 表A.0.1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15) 表A.0.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15) 表A.0.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15) 表A.0.4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 (15) 表A.0.5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15) 表A.0.6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定 (15) P141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15) P143 附录C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15) P144 附录D 膨胀土的初判方法 (15) P145 附录E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1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2 孔隙水压力测定方法和适用条件 (15) P146 附录F 取土器技术标准 (15) P147 附录G 场地环境类型 (16)

冲刷计算

4.4.1自然冲刷 河床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然过程,目前尚无可靠的定量分析计算方法,根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中7.2条的要求,河床的自然冲刷是河床逐年自然下切的深度。经深入调查,桥位处河段整体无明显自然下切现象,由于泥沙淤积,河床会逐年抬高,本次计算不考虑自然冲刷的情况。 4.4.2一般冲刷 大桥建成后,由于受桥墩阻水影响,桥位断面过水断面减小,从而引起断面流速增大,水流挟沙能力也随之增大,会造成桥位断面河床冲刷。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桥位处河床为砂卵石层,河床泥沙平均粒径为40(mm )。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的技术要求, 非粘性土河床的一般冲刷可采用64—2简化公式计算: ()max 66 .029 .02104.1h B B Q Q A h c c p ??????-???? ? ?=μλ 公式中: h p ——桥下河槽一般冲刷后最大水深(m );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流量(m 3/s ); A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 15 .0??? ? ??=H B A ; B C ——计算断面天然河床宽度(m ); λ——设计水位下,桥墩阻水面积与桥下过水面积比值;

μ——桥台前缘和桥墩两侧的漩涡区宽度与桥孔长度之比; B 2——桥下断面河床宽度(m ); h max ——桥下河槽最大水深(m )。 经计算:桥址处各设计频率一般冲刷深度成果见表4.4—1。 表4.4—1 XX 大桥一般冲刷计算成果表 4.4.3局部冲刷 根据XX 大桥桥型布置图,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的技术要求,局部冲刷计算采用65—1修正式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当V >V 0时, 1 0,00, '006.011,b )(K n V V V V v B K h v ? ?????---=ηξ h b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m )从一般冲刷后床面算起; K ξ—墩形系数,K ξ=1.05; K η1—河床颗粒影响系数; B 1—桥墩计算宽度; V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m/s );

勘察相关规范的理解

勘察专业方面有关技术问题的解答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4.1.20之2“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用“或”是否说明“原状土样”、“原位测试”二者可取其一?另外,该条条文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场地较小时,可利用场地邻近的已有资料”。“较小”和“邻近”的量的概念?具体如何掌握? 答:GB 50021—200l第4.1.20条2款对94版第3.1.16条之二进行修订,现规范对每一场地每一主要土层,只要原状土样不少于6件(组)或原位测试不少于6件(组)即可,不一定两者同时满足。 该条文说明明确“规定了原状土试样和原位测试的最少数量,以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原状土试样的数量关键取决于试验的数据量和数据的离散程度,对于不均质土土样的数量应更多一些。”原状土试样数量与原位测试的数量必须满足条款要求,对于土质不均或结构松散难以采取土试样的(如砂砾石层、卵砾石层等),可采用原位测试;对于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样或进行原位测试,没有数量的要求,可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和地区的规定确定。南京市规定土层厚度大于1m的稳定地层应满足规范的条款,厚度小于1m时原状土样不小于4件,可作参考。 第4.1.20条的条文说明“当场地较小时,可利用场地邻近的已有资料。”规范没有给出量的规定,对“较小”的理解可考虑为单幢一般多层建筑场地;“邻近”场地资料可认为紧靠的同一地质单元的资料,若必须有个量的概念,以距场地不大于50m的资料为好。 2、很薄的主要土层是否仍需要六个土样? 答:对于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样或进行原位测试,没有数量的要求,可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和地区的规定确定。 南京市规定土层厚度大于lm的稳定地层应满足规范的条款,厚度小于lm时原状土样不少于4件,可作参考。 3、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六件(组),对于普通单栋六层住宅楼,只打六个钻孔,取6个土样或6个舶探孔,取6个原位测试数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整理

GB+HBDB 岩土工程勘察常用资料 摘 录 版

目录 1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勘察等级标准 (1) 2 岩土的分类 (3) 3 碎石土、砂土、粉土的密实度 (6) 4 建筑抗震 (7) 5 岩土层、标贯、静力触探与剪切波速的关系 (8) 6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9) 7 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指标 (10) 8 岩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 (17) 9 岩土指标统计精度表 (19) 10 原位测试 (20) 11 统计方法及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5) 12 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6) 13场地和地基 (28) 1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32) 15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37)

工程重要性等级标准 工程类型 破坏效果 工程重要性等级 说 明 重要工程 很严重 一级工程 规范条文说明: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30层以上定为一级;7~30可定为二级;6及以下可定为三级 一般工程 严重 二级工程 次要工程 不严重 三级工程 GB 50021-2001 3.1.1条款 场地等级(复杂程度)标准 场地等级 等级标准 说明 一级场地 (复杂场地) ①建筑抗震危险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强烈破坏④地形地貌复杂⑤多层地下水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题研究。 1、第⑤条为新增, 2、从一级开始推, 3、抗震有利、不利按GB50011规定确定。 二级场地 (中等复杂场地) ①建筑抗震不利阶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 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 场地。 三级场地 (简单场地) ①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②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③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④地形地貌简单⑤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GB50021-2001 3.1.2条款 地基等级(复杂程度)标准 地基等级 等级标准 说明 一级地基 (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②严重失陷、膨胀、盐滞、污染的特殊岩土,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将原规范的地 下水影响去掉了,强调了岩性的均匀性 二级地基 (中等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性质变化较大②一般地基规定以 外的特殊岩土 三级地基 (简单地基) ①沿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②无特殊性岩土。 GB 50021-20013.1.3条款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标准 勘察等级 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条件 说明 甲级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注:建筑在岩土地基上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与原规范一致) 乙级 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GB50021-2001 3.14条款

等额本息还款法

一、按揭贷款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 1、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其中:每月利息=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 每月本金=每月月供额-每月利息 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虽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2、商业性房贷案例 贷款本金为300000元人民币 还款期为10年(即120个月) 根据5.51%的年利率计算,月利率为4.592‰ 代入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公式计算: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300000×4.592‰×(1+月利率)120]/[(1+月利率)120-1] 由此,可计算每月的还款额为3257.28元人民币 二、按揭贷款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公式 1、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每月本金=总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利息=(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计算原则: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2、商业性房贷案例 贷款本金为300000元人民币 还款期为10年(即120个月) 根据5.51%的年利率计算,月利率为4.592‰ 代入按月递减还款计算公式计算: (第一个月)还本付息金额=(300000/120)+ (300000-0)×4.592‰ 由此,可计算第一个月的还款额为3877.5元人民币 (第二个月) 还本付息金额=(300000/120)+ (300000-2500)×4.592‰ 由此,可计算第一个月的还款额为3866.02元人民币 (第二个月) 还本付息金额=(300000/120)+ (300000-5000)×4.592‰

勘察规范

m 工程重要性等级标准 工程类型 破坏效果 工程重要性等级 说 明 重要工程 很严重 一级工程 规范条文说明: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30层以上定为一级;7~30可定为二级;6及以下可定为三级 一般工程 严重 二级工程 次要工程 不严重 三级工程 GB 50021-2001 3.1.1条款 场地等级(复杂程度)标准 场地等级 等级标准 说明 一级场地 (复杂场地) ①建筑抗震危险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强烈破坏④地形地貌复杂⑤多层地下水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题研究。 1、第⑤条为新增, 2、从一级开始推, 3、抗震有利、不利按GB50011规定确定。 二级场地 (中等复杂场地) ①建筑抗震不利阶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 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 场地。 三级场地 (简单场地) ①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②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③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④地形地貌简单⑤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GB50021-2001 3.1.2条款 地基等级(复杂程度)标准 地基等级 等级标准 说明 一级地基 (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②严重失陷、膨胀、盐滞、污染的特殊岩土,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将原规范的地 下水影响去掉了,强调了岩性的均匀性 二级地基 (中等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性质变化较大②一般地基规定以 外的特殊岩土 三级地基 (简单地基) ①沿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②无特殊性岩土。 GB 50021-20013.1.3条款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标准 勘察等级 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条件 说明 甲级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注:建筑在岩土地基上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与原规范一致) 乙级 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 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GB50021-2001 3.14条款

渗流井取水工程勘察规范-条文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渗流井取水工程勘察规范 DB××/××—2020 主要条文说明

目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1 5 勘察范围及勘察等级 3 5.2 渗流井取水工程勘察范围 (3) 5.3 勘察区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4) 5.4 渗流井取水工程勘察等级划分 (4) 6 水文地质测绘4 6.1 一般规定 (4) 6.2 水文地质测绘内容与要求 (5) 7 地球物理勘探5 8 工程地质测绘6 9 钻探6 9.1 钻孔的布置 (6) 9.4 钻探岩芯编录 (7) 9.5 岩石样品采集与测试 (8) 12 围岩稳定性评价8 13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8 13.1 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 (8) 14 渗流井可开采水量评价8 14.1 一般规定 (8) 14.2 可开采水量计算与确定 (9) 16 渗流井取水水质评价9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拟建渗流井取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和设计勘察阶段的勘察工作。说明和明确了本标准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0.1 本标准是在引用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渗流井取水工程勘察中应达到工作深度、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做了规定,针对渗流井取水工程特点和特别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和补充,对有关常规性技术要求,按照引用相关规范进行规定,本标准在实施中应与引用规范配套使用。 3 术语和定义 3.0.1 渗流井目前还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渗流井”定义。《中国规范术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中就没有收录渗流井的术语,有关论文中基本是从工程结构上来定义“渗流井”的,就是在河流岸边施工竖井,在竖井一定深度往河流施工主平巷,在顺河流上下游施工支平巷,在支平巷两端和支平巷中间隔不同距离各布设硐室,在硐室中往上部含水层施工渗流孔,将具有这种工程结构的取水工程就叫为渗流井,是从工程结构形式上来进行定义的,也没有论述渗流井取水的水量来源机理;并且工程结构变化较大,受场地和含水层特征影响,有些渗流井支平巷并没有顺河流上下游布置,而是仅顺河流一侧甚至布置于河流对岸,按照工程结构形式定义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次按照取水来源机理和工程结构独特性进行综合定义,以期建立可广泛接受和规范性“渗流井”定义。渗流井是在与竖井连通的多个岩层硐室中向上部潜水含水层设置辐射孔群,以激发河流渗流补给来增大出水量的傍河取水工程,其工程结构通常由竖井、平巷、硐室和辐射孔群四部分组成。首先,渗流井是一类傍河取水工程或傍河取水井,说明激发河流渗漏补给将是其取水量的一个主要来源;其次,具有从多个岩层硐室中往上部潜水含水层设置辐射孔群,以提高河流渗漏补给来增大单井出水量的井,反映了渗流井取水工程的独特工程结构,确定渗流井是从取水含水层下部多个硐室通过辐射孔群来取水,不从上部扰动和破坏整个含水层结构,并且是多个硐室,这是渗流井与大口辐射井、渗渠等水平取水工程不同和区别的主要特征。再其次,取水来源机理旨在说明主要以提高河流渗漏补给水量来达到增大单井取水量的取水工程。 3.0.7 分段抽水试验渗流井取水机理研究表明,取水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是影响渗流井取水量最为敏感因素,是勘察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求取的水文地质参数。求取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目前实用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多孔非稳定流分段抽水试验。就是在整个取水含水层中将辐射孔预计能够伸入的下部含水层段作为一个试段,进行抽水试验,并在抽水含水层段和其上部含水段设置水位观测孔,依据抽水试验观测资料计算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的方法。取水含水层上、下部岩性有差异或上、下部有相对透水性较差夹层时,则以岩性差异处或透水性较差夹层处划分分段抽水试段;如取水含水层垂向上岩性较为均一,则人为将取水含水层下部层段划定为分段抽水试段,并在抽水试验过程中,对分段抽水试段和分段抽水试段的上部含水段,布置观测孔,同步观测其水位降深值。 4 基本规定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条文说明

JTJ250—98 条文说明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90交函工字210号文的要求,由主编单位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会同天津大学、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交通部第一、二、三、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依据《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规定的原则,开展了地基可靠度(包括岩土基本变量统计方法、边坡稳定和地基承载力以及地基沉降可靠度等研究)和风化岩特性及风化带划分研究;总结十几年来筑港经验,尤其是软基处理的成熟经验与方法;吸收部分国外先进经验;并与有关规范协调配套;广泛征求部内外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及大专院校等单位意见;经编写组反复修改,于1996年3月完成送审稿。为便于使用,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规范条文,在编制和修订条文的同时,编写了条文说明。修订本规范各章节条文及附录和编制条文说明的编写人员如下: 第1章张忠恕 第2章陈环孙万禾 第3章申伯熙崔冠英张忠恕 第4章陈环孙万禾黄传志申伯熙张忠恕 张美燕詹明张萼芳梁之劲 第5章孙万禾黄传志陈环郭怀志申伯熙 张忠恕詹明张萼芳梁之劲 第6章俞季民 第7章孙万禾张美燕陈环刘翼熊范期锦 柴长清 第8章刘翼熊孙万禾 附录D 黄传志孙万禾陈环张忠恕 规范总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仉伯强 副组长:姜明宝 成员:杜延瑞贺铮孙毓华孙万禾 本规范总校组: 组长:贺铮 副组长:孙毓华孙万禾 成员:仉伯强姜明宝杜廷瑞申伯熙张忠恕 俞季民 本规范于1996年9月11日通过部审,1998年4月1日发布, 1999年6月1日起实施。 目次 1总则 3岩土分类 3.1岩的分类 3.2土的分类 4地基承载力 4.1一般规定 4.2地基承载力验算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还款原理解释及公式推导过程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还款的解释及公式推导过程 住房贷款的分期还款方式分为等额本息付款和等额本金方式付款两种方式,两种付款方式的月付款额各不相同,计算方式也不一样。网上分别有着两种还款方式的计算公式,然而,对于这两个公式的来源却很少有解释,或者解释是粗略的或错误的。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运用数学理论推导出了这两个计算公式。本文将从原理上解释一下这两种还款方式的原理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无论哪种还款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月的还款额(也称月供)中包含两个部分:本金还款和利息还款。 月还款额 = 当月本金还款 + 当月利息 其中本金还款是真正偿还贷款的,每月还款之后,贷款的剩余本金就相应减少:当月剩余本金=上月剩余本金 — 当月本金还款 直到最后一个月,全部本金偿还完毕。 利息还款是用来偿还剩余本金在本月所产生的利息,每月还款中必须将本月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付清。 当月利息 = 上月剩余本金 × 月利率 其中月利率=年利率÷12,由上面利息偿还公式中可见,月利息是与上月剩余本金成正比的,由于在贷款初期,剩余本金较多,所以贷款初期每月的利息较多,月还款额中偿还利息的份额较重。随着还款次数的增多,剩余本金将逐渐减少,月还款的利息也相应减少,直到最后一个月,本金全部还清,利息付最后一次,下个月将既无本金又无利息,至此,全部贷款偿还完毕。 两种贷款的偿还原理就如上所述,下面推导一下两种还款方式的具体计算公式。1.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比较简单顾名思义,这种方式下,每次还款的本金还款数是一样的。以下结合一事例帮助理解公式推导过程。比如贷款24万,年利率7.2%,则月利率为7.2%÷12=0.6%,分20年还完。 当月本金还款=总贷款数÷还款次数=240000÷(12×20) =1000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还款法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还款法】: 一、 月还款计算: 计算公式:月还款=月还款系数*贷款金额的万元倍数 (注意贷款的年数与系数相对应) 二、 总利息的计算: 计算公式:总利息=月还款额*总期数-总贷款额 【等额本金还款法】: 一、月还款计算: 月供本金=贷款总额/总期数 月利息=贷款余额*月利率 即: 月利息 推算: =(贷款总额-已还本金)*月利率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已还本金=0 已还本金=月供本金*1 已还本金=月供本金*2 第n 期:已还本金=月供本金*(n-1) (备注:n 为当前还款期数) 那么: 已还本金=月供本金X n-1) 月利息=[贷款总额-月供本金N n-1)]*月利率 月还款=月供本金+[贷款总额-月供本金N n-1)]贷款月利率 即: 月还款=贷款总额 /贷款总期数+[贷款总额-贷款总额/贷款总期数N n-1)]贷款月利率 二、总利息的计算: 第一期:月利息=(贷款总额-0) x 贷款月利率 第二期:月利息=(贷款总额-月供本金X ) x 贷款月利率 第三期:月利息=(贷款总额-月供本金X 2) X 贷款月利率 第n 期:月利息=[贷款总额-月供本金X n-1)] x 贷款月利率 已还本金=月供本金*(n- 1) 把n 期的月利息加起来,即是客户总共所需支付的总利息。 即:总利息=(贷款总额-0)X5款月利率+ (贷款总额-月供本金X ) X 贷款月利率+ (贷款总额-月供本金X 2) X 贷款月利率+….. [贷款总额-月供本金X n-1)] X 贷款月利率 已还本金=0 已还本金二月供本金*1 已还本金二月供本金*2

即:总利息={贷款总额Xi —月供本金X n X n-1)/2]}贷款月利率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指的是你每个月向银行还一样多的钱,(包括本金和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优点:1、每月还款金额一样,便于还款,不易产生逾期 2、前期还款压力较小, 缺点:还款期支付的总利息增加 使用人群:前期还款收入较少,后期收入会增加或前期还款压力较大的人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指的是,每个月你还的贷款本金一样,根据剩余本金支付利息,这种还款方式随着剩余的本金越来越少你的还款额也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指将本金每月等额偿还,然后根据剩余本金计算利 息,所以初期由于本金较多,将支付较多的利息,从而使还款额在初期较多,而在随后的时间每月递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由于在初期偿还较大款项而减少利息的支出,比较适合还款能力较强的家庭。 优点:在贷款期间支付的总贷款利息比等额本息要少,也就是节省利息 缺点:每期还款金额不同,容易产生逾期 使用人群:收入会越来越少的中老年人或还款压力不大,想节省贷款利息的人。 计算公式: 一:按等额本金还款法: 设贷款额为a,月利率为i,年利率为I,还款月数为n,an第n个月贷款剩余本金 a1=a,a2=a-a/n,a3=a-2*a/n...以次类推 还款利息总和为丫 每月应还本金:a/n 每月应还利息:an *i 每期还款a/n +an*i 支付利息丫=( n+1)*a*i/2 还款总额=(n+1)*a*i/2+a 二:按等额本息还款法: 设贷款额为a,月利率为i,年利率为I,还款月数为n,每月还款额为b,还款利息总和为丫1:1 = 12为 2: Y= nxb —a 3:第一月还款利息为:a Xi 第二月还款利息为:〔a —( b —a X)〕X=( a X —b) X (1 + i)的1次方+ b 第二月还款利息为:{a — ( b —a X) —〔 b — ( a X —b) X (1 + i)的 1 次方一b〕}X = (a X—b) X (1 + i)的2 次方+ b 第四月还款利息为:=(a X—b) X (1 + i)的3次方+ b 第n月还款利息为:=(a X —b) X (1 +门的(n —1)次方+ b 求以上和为:Y=( a X i—b) X 〔( 1 + i)的n 次方一1: 4 + n X b 4 :以上两项丫值相等求得 月均还款b = a X i X( 1 + i)的n次方十〔(1 + i)的n次方一1〕 支付利息丫= n X a X X( 1 + i)的n次方4〔( 1 + i)的n次方一1〕一a 还款总额n X a X X( 1 + i)的n次方4〔( 1 + i)的n次方一1〕 第一种简单,第二种一定要考虑再减上一月还款时里面有利息需要扣掉,否则你就想不明白原理的.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cm cg c c d p h B B Q Q A h 66 .090 .02)1(04.1??? ? ??-??? ? ??=μλ 1 2t c c Q Q Q Q += 15 .0??? ? ??=z z d H B A 式中: h p ——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Q p ——频率为P %的设计流量(m 3/s);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Q p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部分设计流量(m 3/s); Q t1——天然状态下桥下河滩部分设计流量(m 3/s); B cg ——桥长范围内的河槽宽度(m),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桥孔总长度; B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宽度(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宽度; λ——设计水位下,在B cg 宽度范围内,桥墩阻水总面积与过水面积的比值;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 h cm ——河槽最大水深(m); A d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山前变迁、游荡、宽滩河段当A d >1.8时,A d 值可采用1. 8; H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平均水深(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平均水深。 ②非粘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桥渡冲刷的产生是由于桥墩阻碍了水流,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一般在墩前两侧发生集中现象,引起动能增加;另一方面水流受阻后部分动能转化为位能,由于水流形态变化,桥墩附近水流冲刷能力加大,在桥墩处产生冲刷坑。 局部冲刷计算公式 当V ≤V 0时,??? ? ??-=0015.06 .01 2'V V V h B K K h p b ηε 当 V >V 0时,2 0015.06.012'n p b V V V h B K K h ??? ? ? ?-=ηε 24 .02 .22375.00023.0d d K += 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