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的分类代码实例

耦合的分类代码实例
耦合的分类代码实例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全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180 生物学 180.11 生物数学(包括生物统计学等) 180.14 生物物理学 180.17 生物化学 180.1710 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180.1715 核酸生物化学 180.1720 多糖生物化学 180.1725 脂类生物化学 180.1730 酶学 180.1735 膜生物化学 180.1740 激素生物化学 180.1745 生殖生物化学 180.1750 免疫生物化学 180.1755 毒理生物化学 180.1760 比较生物化学 180.1765 应用生物化学 180.1799 生物化学其他学科 180.21 细胞生物学 180.2110 细胞生物物理学 180.2120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180.2130 细胞生理学 180.2140 细胞进化学 180.2150 细胞免疫学 180.2160 细胞病理学 180.2199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180.24 生理学 180.2411 形态生理学 180.2414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180.2417 心血管生理学 180.2421 呼吸生理学 180.2424 消化生理学 180.2427 血液生理学 180.2431 泌尿生理学 180.2434 内分泌生理学 180.2437 感官生理学 180.2441 生殖生理学 180.2444 骨骼生理学 180.2447 肌肉生理学 180.2451 皮肤生理学 180.2454 循环生理学 180.2457 比较生理学 180.2461 年龄生理学

180.2464 特殊环境生理学 180.2467 语言生理学 180.2499 生理学其他学科 180.27 发育生物学 180.31 遗传学 180.3110 数量遗传学 180.3115 生化遗传学 180.3120 细胞遗传学 180.3125 体细胞遗传学 180.3130 发育遗传学(亦称发生遗传学) 180.3135 分子遗传学 180.3140 辐射遗传学 180.3145 进化遗传学 180.3150 生态遗传学 180.3155 免疫遗传学 180.3160 毒理遗传学 180.3165 行为遗传学 180.3170 群体遗传学 180.3199 遗传学其他学科 180.34 放射生物学 180.3410 放射生物物理学 180.3420 细胞放射生物学

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数值模拟

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数值模拟 罗苏瑜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结合土壤源热泵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地下蓄能技术的优点,提出了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及其地下管群换热器的布置方式。并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管群换热器蓄热、释热和停止运行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埋管间距对蓄热与释热的运行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蓄热;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地下管群换热器;管间距 中图分类号:T K523;O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948(2007)06-0012-04 1引言 土壤源热泵技术因其使用可再生的地热能且有益于环境保护,被称为是当今世界上一项最具发展前景的空调技术[1]。地下蓄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工业余热、废热和太阳能进行有效利用,由此能显著降低地区的CO2、NO x、SO x及CFC排放量[2,3]。本文结合这两种技术的优点提出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该系统是将土壤源热泵技术与土壤蓄热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土壤蓄存能量大和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优点,将蓄热装置转移到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中,使地下埋管换热器与蓄热装置合二为一,省去了传统蓄热系统中占地面积大、耗资较多的蓄热装置,解决了蓄热装置的占地面积及配置问题。 土壤蓄能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在供热为主供冷为辅严寒地区的冬季供热工况运行时,通过地下埋管换热器将集热器收集起来的太阳能或工业余热、废热部分或全部地贮存到地下土壤中,而后通过开启循环水泵使载热剂在地下盘管中循环流动与埋管周围的土壤进行热交换,将蓄存于土壤中的热量提取出来进行供暖,当地下蓄存的热量不足建筑物所需的冷负荷时,系统可按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供热工况运行,此时换热器起纯取热的作用。土壤蓄能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对地下埋管换热器的要求不一样,冬季供热工况的以上两种运行模式要求地下埋管换热器的功能也不同,这就使得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不同的运行模式需要对地下埋管群有不一样的结构优化。本章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将分别对土壤蓄热、释热运行模式和冬季纯取热运行模式的换热器进行结构优化。 2物理模型 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主要应用于工业余热、废热或太阳能比较富足的,以供暖为主供冷为辅的寒冷地区,在冬季对土壤蓄热、释热而言,地下管群换热器当作换热器和蓄热装置使用,因此该系统使用的地下埋管换热器具有土壤源热泵的换热和土壤蓄热双功能,所以亦称之为双重功效地下管群换热器。为了减小土壤蓄热、释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及埋管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双重功效的地下管群换热器应采用垂直铺设的方式,其埋管换热器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垂直U型管式、垂直套管式及垂直螺旋管式等。 本文研究的埋管换热器采用垂直U型管,同时为了减少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在蓄热与释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应尽量减少外层管的数量,所以管群的布置形式为等间距的八边形排列(见图1)。管群的U型管总数为52根,其中内层管32根,外层管20根。在冬季供暖时52根联供,夏季可隔根使用以此增大排热体积。当在冬季纯取热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较大的管间距能减轻管间的热干扰问题,更有利于盘管取热,但是如果在冬季纯取热工况运行时仍采用以上的埋管布置形式和埋管间距,既影响到系统的取热性能,又不利于地温恢复以及系统的长期运行。因此,当冬季纯取热工况下运行时,为保证埋管间距有利于系统的长期运行,只取管束中的部分埋管参与冬季取热工况的运行。冬季纯取热工况埋管布置形式如图2所示,本文选取了4根内层管、8根外层管进行联管联供。 3土壤蓄热、释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土壤蓄热、释热过程中,地下埋管换热器与土壤的传热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盘管的埋深、尺

学科分类与代码表.pdf

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110数学 110.11数学史 110.14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110.17数论 110.21代数学 110.24代数几何学 110.27几何学 110.31拓扑学 110.34数学分析 110.37非标准分析 110.41函数论 110.44常微分方程 110.47偏微分方程 110.51动力系统 110.54积分方程 110.57泛函分析 110.61计算数学 110.64概率论 110.67数理统计学 110.71应用统计数学 110.74运筹学 110.77组合数学 110.81离散数学 110.84模糊数学 110.87应用数学 110.99数学其他学科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20.1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120.20系统学 120.30控制理论 120.40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120.50系统工程方法论 120.60系统工程 120.99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130力学 130.10基础力学 130.15固体力学 130.20振动与波 130.25流体力学 130.30流变学 130.35爆炸力学 130.40物理力学 130.45统计力学 130.50应用力学 130.99力学其他学科 140物理学 140.10物理学史 140.15理论物理学 140.20声学 140.25热学 140.30光学 140.35电磁学 140.40无线电物理 140.45电子物理学 140.50凝聚态物理学 140.55等离子体物理学140.60原子分子物理学140.65原子核物理学 140.70高能物理学 140.75计算物理学 140.80应用物理学 140.99物理学其他学科 150化学 150.10化学史 150.15无机化学 150.20有机化学 150.25分析化学 150.30物理化学 150.35化学物理学 150.40高分子物理 150.45高分子化学 150.50核化学 150.55应用化学 150.99化学其他学科180.24生理学 180.27发育生物学 180.31遗传学 180.34放射生物学 180.37分子生物学 180.41生物进化论

地源热泵还可以分这么多种类

地源热泵还可以分这么多种类 地源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浅层地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近年来在我国新建的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尤其是别墅区,应用的更为广泛,甚至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得到较好的利用。这项技术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防止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省去了燃煤、燃气、燃油等锅炉房系统,无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排污等污染;供冷时省去了冷却水塔,避免了冷却塔的噪音、霉菌污染及水耗。机组运行无任何污染,无燃烧、无排烟,不产生废渣、废水、废气和烟尘,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非常友好,特别是PM2.5的防治,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它。一、分类二、基本原理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由双管路水系统连接起建筑物中的所有 地源热泵机组而构成的封闭环路的中央空调系统。在冬季,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埋在地下的封闭管道(称为环路)从大地收集自然界的热量,而后由环路中的循环水把热量带到室内。再由装在室内的地源热泵系统驱动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把 大地的能量集中,并以较高的温度释放到室内。在夏季,此运行程序则相反,地源热泵系统将从室内抽出的多余热量排入环路而为大地所吸收,使房屋得到供冷。尤如电冰箱那样,从冰箱内部抽出热量并将它排出箱外使箱内保持低温。三、

各种地源热泵技术简介1、土壤耦合热泵冬季夏季室外环路:在地下,由高强度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其中间传热介质为水或防冻液。竖直U型埋管的换热器采用在钻孔中插入U 型管的方法,一个钻孔中设置一组或两组U型管。然后用封井材料把钻孔填实,以尽量减少钻孔中的热阻,并防止地面污水流入地下含水层,钻孔的深度一般为60~100m。钻孔之间的配置应考虑可利用的面积,两个钻孔之间的距离为3~6m之间。制冷剂环路:即热泵机组内部的制冷循环环路。室内环路:室内环路是将热泵机组的制热(冷)量输送到建筑物,并分配给每个房间或区域。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初投资约220~350元/m2。3、地下水水源热泵室外环路:在夏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将空调空间中的热量取出,放热给从地下抽取的的浅层水,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吸收地下浅层水的热量。室内环路同土壤源热泵。初投资约200~330元/m2。2、河、湖水源热泵在闭式地表水(如江、河、湖、海)换热系统中常采用的换热盘管,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松散捆卷盘管,即从紧密运输捆卷松散盘卷,重新组成松散卷,并加重物;二是伸展开盘管或“slinky”盘管。其余均同土壤源热泵。河、湖水源热泵系统初投资约210~240元/m2。3、污水源热泵原生污水热能的采集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原生污水直接进入原生污水源智能自清防堵塞热能采集器;二是采用污水防阻机处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学科分类与代码 共设5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并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且赋予代码的一种学科。《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3. 相关术语: 3.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3.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4.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4.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4.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6 唯一性原则: 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5. 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6.编制原则: 6.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学科分类与代码

学科分类与代码 (三位数字为一级学科,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为二级学科,小数点后三位数字的为三级学科)提示:按Ctrl+F键,输入你要查询的关键字,就可轻松找到你所需的学科代码。 110 数学 110.11 数学史 110.14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110.1410 演绎逻辑学 110.1420 证明论 110.1430 递归论 110.1440 模型论 110.1450 公理集合论 110.1460 数学基础 110.1499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其他学科 110.17 数论 110.1710 初等数论 110.1720 解析数论 110.1730 代数数论 110.1740 超越数论 110.1750 丢番图逼近 110.1760 数的几何 110.1770 概率数论 110.1780 计算数论 110.1799 数论其他学科 110.21 代数学 110.2110 线性代数 110.2115 群论 110.2120 域论 110.2125 李群 110.2130 李代数 110.2135 Kac-Moody代数 110.2140 环论 110.2145 模论 110.2150 格论 110.2155 泛代数理论 110.2160 范畴论 110.2165 同调代数 110.2170 代数K理论 110.2175 微分代数 110.2180 代数编码理论 110.2199 代数学其他学科

110.24 代数几何学 110.27 几何学 110.2710 几何学基础 110.2715 欧氏几何学 110.2720 非欧几何学 110.2725 球面几何学 110.2730 向量和张量分析110.2735 仿射几何学 110.2740 射影几何学 110.2745 微分几何学 110.2750 分数维几何 110.2755 计算几何学 110.2799 几何学其他学科110.31 拓扑学 110.3110 点集拓扑学 110.3115 代数拓扑学 110.3120 同伦论 110.3125 低维拓扑学 110.3130 同调论 110.3135 维数论 110.3140 格上拓扑学 110.3145 纤维丛论 110.3150 几何拓扑学 110.3155 奇点理论 110.3160 微分拓扑学 110.3199 拓扑学其他学科110.34 数学分析 110.3410 微分学 110.3420 积分学 110.3430 级数论 110.3499 数学分析其他学科110.37 非标准分析 110.41 函数论 110.4110 实变函数论 110.4120 单复变函数论110.4130 多复变函数论110.4140 函数逼近论 110.4150 调和分析 110.4160 复流形 110.4170 特殊函数论 110.4199 函数论其他学科110.44 常微分方程 110.4410 定性理论 110.4420 稳定性理论

学科门类及代码查询

学科门类及代码查询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欧美热泵发展历程

欧美热泵发展史 摘要:简要介绍热泵空调系统在欧美地区的发展历史,以及各种类型热泵的使用及技术改进。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美国欧洲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初,人们对能否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介质“泵”送到温度较高的介质中这一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热泵的理论起源于十九世纪早期法国科学家萨迪.卡诺(Sadi karnot),卡诺在1824年首次以论文提出“卡诺循环”理论,30年后,英国科学家开尔文(L.Kelvin)于1850年初提出:冷冻装置可以用于加热,之后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热泵进行了大量研究。1852年,W.Thomson教授(即大家熟知的Lord Kelvin勋爵)发表论文,他指出制冷机也可用于供热并第一个提出了热量倍增器(Heat 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热泵的设想。 1912年瑞士的苏黎世成功安装一套以河水作为低位热源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这是早期的水源热泵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热泵系统。霍尔丹(Haldane)于1927~1928年实现了热泵供暖,在他的伦敦办公室和埃斯科的住宅安装了热泵系统,其工质为氨,用空气为热源,共室内采暖及水加热用。霍尔丹的热泵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认为这一装置是现代蒸汽压缩式热泵的真正原型。同时,在他的论文中,已经认识到通过简单的切换制冷循环来实现现装置在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的可能性。 20世纪30年代,热泵首次进入商用阶段,并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早期得到迅速发展,家用热泵和工业建筑用的热泵开始进入市场,热泵进入了早期发展阶段。 在美国,1930年,阿里萨拉州特斯康的一间房间采用热泵供暖方式。尤其1931年,洛杉矶一幢13层的办公大楼配备了一套1628kW的制冷装置,主要用于冷却办公室,但其中1/4的能量用于供暖。1937~1940年该公司在四幢大楼内安装了热泵。其他公司于1934~1940年在美国东部为8幢大楼配了热泵。1936~1940年间在加利福尼亚还安装了5台热泵。1935年左右一些私人住宅实现热泵采暖。1938年在洛杉矶同时安装了20台装置。在1940年前美国已安装了约50台热泵。在此期间,一些制冷设备制造商已经认识到热泵作为家用空调与供暖设备的市场潜力和重要性。美国开始工厂化装配热泵空调机组,最早的工厂化装配机组起源于盖尔森(Galson),它提出的全年运行空调机组的方法至今仍用于美国。1938年,洛杉矶的塞梅多电器制造公司造了20台配有3马力压缩机的空气/空气热泵机组,安装于单元住宅,收到了好的效果。1940年威斯汀豪斯公司制造了第一台用于供暖和供冷的便携式机组,用空气做热源。虽然该机组还没有融霜系统,但已经用了首次大批生产的制冷剂循环换向阀。 在瑞士,1938年苏黎世市政厅安装了供热热泵;1939年在大型建筑物内安装了热泵的空调系统。采用透平式压缩机,以泉水作为低温热源。 20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对热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到1948年小型空气源热泵的开发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家用热泵和工业建筑用热泵大批投放市场。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市场上开始出现以地下水或者河湖水作为热源的地源热泵系统,并利用它来实现采暖,但由于采用的是直接式系统,很多系统在投入使

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立项投资融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项目概论 (1) 一、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1 二、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 6 七、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生物质能、空气与土壤源耦合热泵系统成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三、设备的选择 (27) (一)设备配臵原则 (27) (二)设备配臵方案 (28)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9)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最新学科分类号查询

学科分类与代码 自然科学(一)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1、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其分 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2、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 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代码结构为X X X〃X XXX,例如570〃2520,其中570为一级学科,25为二级学科,20为三级学科。 3、本标准共设58个一级学科,分别选用“XX学”、“XX科学”、“XX科学技术”、“XX工程”、 “XX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排列顺序是: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 4、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1)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 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2)“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 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3)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 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4)“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为三级学科,属特例。 (5)“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 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一级学科:3位数XX X;二级学科:5位数XX X〃X X;三级学科:7位数XX X〃X XX X。 一级学科:110 数学

地源热泵系统的四大分类

地源热泵系统的四大分类 一、埋管式土壤源热泵系统 又称地下耦合热泵系统(Ground-couple heat pumps GCHPs)或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Ground heat exchanger heat pumps),包括一个土壤耦合地热交换器,它或是水平地安装在地沟中,或是以U形管状垂直安装在竖井之中。通过中间介质(通常为水或者是加入防冻剂的水)作为热载体,使中间介质在土壤耦合地热交换器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热交换的目的。 1、水平埋管地源热泵系统(Horizontal ground-coupled heat pump):比较简单的方式是,当室内负荷比较小,土壤换热器长度比较短,可以把与单回路管子随开挖土方施工直接埋入地下,如图2-1所示.。 图2-1水平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当室内负荷比较大,土壤换热器长度比较长,就需要考虑换热器的布置问题,常有的布置方式有以下两种. (a)串联式水平埋管:将地下水平埋管换热管串接成一个或有限的几个独立的水循环管路,如图2-2所示。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管路系统流动阻力大,且部分管路段换热效果差。 图2-2 串联式水平埋管 (b)并联式水平埋管:将地下水平埋管换热管并联连接成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水循环管路,如图2-3所示。优点是管路系统流动阻力小,且管路段换热比较均匀;缺点是连接比较复杂,且可能产品换热管路间的水力不平恒。 图2-3并联式水平埋管 2、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Vertical borehole ground-coupled heat pump) (a)换热器井管路直接接入机房:比较简单的方式是,当室内负荷比较小,土壤换热器长度比较短,换热器井数比较少可以直接接入机房,如图2-4所示。 (b)换热器井管路汇集到集水器:当室内负荷比较大,土壤换热器长度比较长,就需要考虑换热器井群的布置问题,一般是若干口井汇集到集水器中,然后统一由干管接入机房,如图2-5所示。 图2-4 换热器井管路直接接入机房2-5 换热器井管路汇集到集水器(c)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有一种特殊形式叫:桩基换热器(或叫做能量桩,Energy Piles),即在桩基里布设在换热管道,如图2-6所示。 图2-6 桩基换热器 (d)地热智能桥,类似桩基换热器,由桥板中埋管的地源热泵自动融雪的桥被称为地热智能桥。雪落到桥面后,这些盘管利用地热将雪融化。地源热泵的开启靠输入的当地气象参

行业类别及代码2019

本标准按照GB / T 1.1-2009中给出的规则起草。 与GB / T 4754-2011相比,本标准的主要变化如下: -保留了GB / T 4754-2011的主要内容,并调整了主要类别和中小型类别的项目,名称和范围;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结构比较见附录A; -国民经济分类的新旧分类比较请参见附录B。 本标准是采用重新起草的方法并参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制定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的第四版,ISIC Rev. 4,2006年)编制的,未与ISIC Rev.4保持一致。当量。有关所有经济活动的国家经济工业分类与国际标准工业分类之间的比较,请参见附录g。 本标准由国家统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起草单位: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子林,雷平平,杨晓刚,王卓,曾飞,孙洪娟,孙文峰,张艳琪。 该标准的先前版本如下: ——GB / T 4754—1984,GB / T 4754—1994,GB / T 4754—2002,GB / T 4754—2011。 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2019年修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业等宏观管理中的经济活动分类,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档。 2.1行业 从事同一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主要活动 当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最大份额的活动称为主要活动。如果增加值不能用于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则可以根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注:主要活动对应于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 2.3次要活动 在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外,单位还从事外部活动。 2.4辅助活动 在单位的所有活动中,它不向外界提供商品和服务。 注意:辅助活动是内部活动,以确保该单元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的正常运行。 2.5单位 有效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部门的载体。 2.6工业活动单位评估

土壤源热泵地埋管系统知识

土壤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系统是以大地作为热源,热泵的换热器埋于土壤中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的地源热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采用闭式环路,将大地作为蓄能体,具有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效益。国际上将地下蓄能技术和高效热泵同时引入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50项新技术之中。世界能源理事会(WEC)、国际能源署(IEA)、国际制冷学会(IIR)、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等国际著名组织及所从事热泵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在目前和将来土壤耦合热泵是最有前途的节能装置和系统之一,是国际空调和制冷行业的前沿课题之一,也是浅层地能利用的重要形式。1998年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的技术奖也授予了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点: 1.土壤温度全年波动较小且数值相对稳定,热泵机组的季节性能系数具有恒温热源热泵的特性, 这种温度特性使土壤耦合热泵系统比传统的空调运行效率要高40%~60%,节能效果明显; 2.土壤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冬、夏季从土壤中取出(或放入)的能量可以分别在夏、冬季得到自然补偿; 3.当室外气温处于极端状态时,用户对能源的需求量一般也处于高峰期,由于土壤温度相对地面空气温度的延迟和衰减效应,因此,和空气源热泵相比,它可以提供较低的冷凝温度和较高的蒸发温度,从而在耗电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提高夏季的供冷量和冬季的供热量; 4.地下埋管换热器无需除霜,没有结霜和融霜的能耗损失,节省了空气源热泵结霜、融霜所消耗的3%~30%的能耗; 5.地下埋管换热器在地下吸热与放热,减少了空调系统对地面空气的热、噪声污染。同时,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对减少了4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电供暖相比,相对减少了7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量; 6.运行费用低。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系统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维护费用。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缺点: 1. 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供热性能受土壤性质影响较大,长期连续运行时,热泵的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受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波动; 2. 土壤的热传导率小而使埋管换热器的持续吸热率仅为20~40W/M,一般吸热率为25 W/M左右。因此,当换热量较大时,埋管换热器的占地面积较大; 3. 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受土壤的热物性参数的影响较大。传递相同的热量所需传热管管长在潮湿土壤中为干燥土壤中的1/3,在胶状土中仅为它的1/10; 4. 初投资较高。仅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投资约占系统投资的20%~30%左右。土壤热物性 土壤的热物性对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热物性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和研究过程诸多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他直接和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埋地换热器的面积和运行参数有关,是计算有关地表层中的能量平衡、土壤中的蓄能量和温度分布特征等所必需的基本参数。 据有关研究表明,干燥土壤的地源热泵的性能系数要比潮湿土壤的性能系数

地源热泵 基础知识

地源热泵基础知识 一、地源热泵系统原理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低品位能源,通过热泵技术获取可供空调使用的冷热水的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根据地热的利用方式,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二者不同之处是:水源热泵直接利用水作为热源,土壤源热泵需要通过换热器从土壤中获取能量。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常由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地源热泵机组与常用的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仅水源部分的温度有所差别。此外,地源热泵冷热工况的转换,一般是通过机组以外管道阀门的切换来实现的。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的重要组成部分。垂直地埋管方式,是在垂直钻孔内埋置U型换热管道,然后由水平管将U型管并联成系统,水从管道内流过并与土壤换热。垂直地埋管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运行比较稳定和可靠。还有一种是水平地埋管方式。 二、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的能量作为能源的新型热泵技术。该技术可以同时供暖和制冷,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热水。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出热量,以30~40℃左右的热风向建筑物供暖,夏季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排热,以10~17℃左右的冷风形式给建筑物制冷。地源热泵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的理想的“绿色技术”。从能源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三、地源热泵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地源热泵在国内也被称为地热泵。根据利用地热源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类:土壤源热泵或称土壤耦合热泵(GCHP)、地下水热泵(GWHP)、地表水热泵(SWHP)。 (一)土壤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以大地作为热源和热汇,热泵的换热器埋于地下,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土壤源热泵系统主机通常采用水—水热泵机组或水—气热泵机组。根据地下热交换器的布置形式,主要分为垂直埋管、水平埋管和蛇行埋管3类。 垂直埋管换热器通常采用的是U型方式,按其埋管深度可分为浅层(<30

行业分类国标代码

行业分类国标代码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行业国标代码: A:农、林、牧、渔业, A01:农业, A02:林业, A03:畜牧业, A04:渔业, A05:农、林、牧、渔服务业, B:采矿业, B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B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B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B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B10:非金属矿采选业, B11:开采辅助活动, B12:其他采矿业, C:制造业, C13:农副食品加工业, C14:食品制造业, C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C16:烟草制品业, C17:纺织业, C18:纺织服装、服饰业,

C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C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C21:家具制造业, C22:造纸和纸制品业, C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C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C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C27:医药制造业, C28:化学纤维制造业, 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C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C33:金属制品业, C34:通用设备制造业, 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C36:汽车制造业, 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C40:仪器仪表制造业,

C41:其他制造业, C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C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D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D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D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E47:房屋建筑业, E48:土木工程建筑业, E49:建筑安装业, E5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F:批发和零售业, F51:批发业, F52:零售业,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53:铁路运输业, G54:道路运输业, G55:水上运输业, G56:航空运输业, G57:管道运输业, G58: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学科分类与代码表110数学 110.11数学史 110.14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110.17数论 110.21代数学 110.24代数几何学 110.27几何学 110.31拓扑学 110.34数学分析 110.37非标准分析 110.41函数论 110.44常微分方程 110.47偏微分方程 110.51动力系统 110.54积分方程 110.57泛函分析 110.61计算数学 110.64概率论 110.67数理统计学 110.71应用统计数学

110.74运筹学 110.77组合数学 110.81离散数学 110.84模糊数学 110.87应用数学 110.99数学其他学科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20.1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120.20系统学 120.30控制理论 120.40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120.50系统工程方法论 120.60系统工程 120.99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150.40高分子物理 150.45高分子化学 150.50核化学 150.55应用化学 150.99化学其他学科130力学130.10基础力学 130.15固体力学

130.20振动与波130.25流体力学130.30流变学 130.35爆炸力学130.40物理力学130.45统计力学130.50应用力学130.99力学其他学科140物理学 140.10物理学史140.15理论物理学140.20声学 140.25热学 140.30光学 140.35电磁学 140.40无线电物理140.45电子物理学140.50凝聚态物理学140.55等离子体物理学140.60原子分子物理学140.65原子核物理学

教育部《学科分类与代码》分类查询

教育部《学科分类与代码》分类查询(摘录) 一、使用说明 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代码结构为XXX·XXXX,例如570·2520,其中570为一级学科,570.25为二级学科,570.2520为三级学科。 二、教育部学科分类与代码(部分) 760 艺术学 760.10 艺术心理学 760.15 音乐 760.1510 音乐学(包括音乐史、音乐美学等) 760.1520 作曲与作曲理论 760.1530 音乐表演艺术 760.1599 音乐其他学科 760.20 戏剧 760.2010 戏剧史 760.2020 戏剧理论 760.2099 戏剧其他学科 760.25 戏曲 760.2510 戏曲史 760.2520 戏曲理论 760.2530 戏曲表演 760.2599 戏曲其他学科 760.30 舞蹈 760.3010 舞蹈史 760.3020 舞蹈理论 760.3030 舞蹈编导 760.3040 舞蹈表演 760.3099 舞蹈其他学科 760.35 电影 760.3510 电影史 760.3520 电影理论 760.3530 电影艺术 760.3599 电影其他学科 760.40 广播电视文艺 760.45 美术 760.4510 美术史 760.4520 美术理论 760.4530 绘画艺术 760.4540 雕塑艺术

760.4599 美术其他学科 760.50 工艺美术 760.5010 工艺美术史 760.5020 工艺美术理论 760.5030 环境艺术 760.5099 工艺美术其他学科 760.55 书法 760.5510 书法史 760.5520 书法理论 760.5599 书法其他学科 760.60 摄影 760.6010 摄影史 760.6020 摄影理论 760.6099 摄影其他学科 760.99 艺术学其他学科 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520.10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20.1010 自动机理论 520.1020 可计算性理论 520.1030 计算机可靠性理论 520.1040 算法理论 520.1050 数据结构 520.1060 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 520.1099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520.20 人工智能 520.2010 人工智能理论 520.2020 自然语言处理 520.2030 机器翻译 520.2040 模式识别 520.2050 计算机感知 520.2060 计算机神经网络 520.2070 知识工程(包括专家系统) 520.2099 人工智能其他学科 520.30 计算机系统结构 520.3010 计算机系统设计 520.3020 并行处理 520.3030 分布式处理系统 520.3040 计算机网络 520.3050 计算机运行测试与性能评价 520.3099 计算机系统结构其他学科 520.40 计算机软件 520.4010 软件理论

浅谈土壤耦合热泵技术发展及应用

浅谈土壤耦合热泵技术发展及应用 作者姓名:徐文华 作者单位:土木建筑学院建环2班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地源热泵(GSHP)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土壤耦合热泵及其在工程中的具体实例。首先对地源热泵技术的主要特点、优点、热泵原理等方面进行简单综述。其次对土壤耦合热泵的传热模型及其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等进行简单分析。结合土壤耦合热泵的具体事例对土壤耦合热泵与传统采暖制冷系统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阐述土壤耦合热泵热泵系统的局限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土壤耦合热泵技术传热模型局限性发展前景 1引言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特别是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也对建筑节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能源转换技术,已经体现出传统空调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并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在21世纪里,地源热泵技术将是传统空调和热水供应替代技术之一。它将克服传统空调和热水供应中用能的单向性、能耗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它将实现能源、暖通空调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地源热泵技术 2.1地源热泵原理 在自然界中,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人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实现水由低处向高处流动,热泵同样可以把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地源热泵是利用水源热泵的一种形式,它是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工作时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电能,却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4-7倍于电能的装置,提升温度进行利用,这也是热泵节能的原因。 2.2地源热泵热源 地源热泵已成功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水库水、海水、城市中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 2.3地源热泵组成部分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地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地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2.4地源热泵形式 ①按循环形式可分为:闭式循环系统、开式循环系统和混合循环系统。对于闭式循环系统,大部分地下换热器是封闭循环,所用管道为高密度聚乙烯管。管道可以通过垂直井埋入地下150-200英尺深,或水平埋入地下4-6英尺处,也可以置池塘的底部。在冬天,管中的流体从地下抽取热量,带入建筑物中,而在夏天则是将建筑物内的热能通过管道送入地下储存;对于开式循环系统,其管道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