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篇精华版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篇精华版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篇精华版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我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十分适宜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取。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

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

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个性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

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好处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

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够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能够自我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我明白自我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取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透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我和他人,提高自我和帮忙他人的潜力。期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状况下,如何让自我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我,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2):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500字

本我能够看做是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它非理性地运作着,它跟随冲动运动并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不思考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被社会认可。本我被快乐原则所支配,无节制的寻找快乐,这种快乐个性指、生理和情感快乐。

超我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对应。当儿童开始将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对于某些社会禁忌作为他的价值观一部分时,超我便逐步发展起来。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这是一个人想让自我努力成为的样貌。这样,超我经常和本我出现矛盾。本我想要做精神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强迫本我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自我是一个基于现实的自我方面,来调整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自我代表一个人关于生理和社会现实的观点,是他关于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理性认识。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选取那些能满足本我冲动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同时又不会带来不愿看到的结果。自我是受现实原则支配的,这种原则为快乐的需求带给现实的选取。比如,自我会阻止考试作弊的冲动,因为他思考到被抓住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他会用以后更努力的学习行为或者寻求教师同情等方法来代替作弊。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后,自我会进行折中来尽量满足两者的需要。然而,当本我和超我之间压力十分紧张时,自我很难制定出最优的折中。

引用原文定义

从上方的定义看很好理解本我、超我与自我的概念。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冲突与矛盾都是这三个我之间的思想斗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不想上班,而想出国旅游,游山玩水的过一辈子这个想的过程就能够理解为本我欲望的驱动力,也就是内在本我的体现,然而她哀叹了几声后第二天又不得不乖乖的去上班了,为什么呢?哲学

上说,物质决定意识,也能够理解为现实决定思想。在心理学上来讲,又是一个超我与自我的过程,超我可能会说:工作是你的职责,是你就应完成的分内的事,是你该做的事,这个该做是以必须的社会道德观及个人价值观为基准的,超我往往是自我想成为的那个成功的我的样貌;自我是什么呢,它是现实的我,理性的我,它会分析,如果不上班会有什么后果,会意识到自我还没有足够多的享受生活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所以一般状况下自我会帮忙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会做出合理的决定及决定。而且这个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加会愈加明显,即我们会愈加倾向做出贴合现实的正确的事。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是会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观的事情,譬如打架斗殴,是因为他们本我意识很强烈,甚至超越超我范围,而由于社会经历的缺乏,又不能意识到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即自我的现实性不强。诸多因素造成的行为。

一句话,本我是感性的我,超我是礼貌的我,自我是理性的我。

一个人的内心若想没有冲突或把冲突减到最小,就要合理并协调发展这三个我。

个人觉得最佳状态是本我、超我与自我是处于同一个发展方向的,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与舒适。即本我上想完成的事是贴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又具有现实好处。由此想到了许三多这个在许多人眼里的笨人,明显看出在他的心中内在的快乐就是奉献,奉献贴合社会道德观又具有现实好处,所以虽然在别人看来他很傻,但他的内心却是无比充实和快乐的。相比较那些过于计较得失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很精明会算计,但他的内心却是挣扎的,不和谐的,最终会心病缠身,将自我妖魔化,害人又害己。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有工作有钱花却不快乐?两个可能,要么他没有切实的爱他的工作,将其化作一种情感快乐的源泉;要么他很清楚自我的快乐不在工作上只是为了挣工资敷衍了事,他本能的快乐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内心的冲突感和压抑感。

弗洛伊德说,人是带着道德面具的动物。这也看出为什么人的心会那么复杂,人远没有动物单纯,要保证人像个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缚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驱使。比如地上有个钱包,你的本能欲望是去捡,归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层面,是要遭到批评的,所以这个行为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当然也正因为有这个道德观的束缚,我们的社会才会井然有序。

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抛弃超我,即以现实的手段来满足个人快乐与欲望而不顾社会道德观,那么短期看,他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为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付出代价。所以我觉得这种人能够看做短视者。

总之,这三个我最重要的是平衡发展,过分压抑哪一个都是不好的。

并非专业人士,纯属个人感想。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3):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3000字

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

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完美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务必理解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我决定未来。谁都有可能成功,谁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只有自我才能使一切完美的愿望得以实现。

或许我们正为进入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正为过了学生会的面试而庆祝。但想到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压力和挑战。此刻的虚度或许我们还很满足,但真正让我们再回首往事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伤感和悔恨。死亡,一个可怕的字眼。但它却是十分现实的。我们如果一味的沉沦和堕落,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们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机遇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掌握此刻,做到问心无愧,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去悔恨的了。我们必须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坚实的步伐永往向前,胜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

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能够参加各类社团,能够出去爬山野炊旅游等,情绪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齐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拎上小包,挎着同学漫步街头感受城市的繁华,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一齐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我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我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情绪。。330011。coM

当然大学生活中不仅仅仅只是简单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师兄师姐们,我默默地告诉自我: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前途是自我的,自我不努力谁也帮不了,高中时老师就一再告诫过我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期望当我划过大学天空后,我能大声对自我说:我无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自我计划。

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取适合自我的用心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潜力。了解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我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帮忙。所以,认真学习心理学十分重要。

1、观察者偏见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通常,人们看到的只是、听到的只是

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的面目。大多数人都是有偏见的。要克服偏见,可透过加强团体合作增强相互的依靠感(感到对方存在的价值)和信任感,产生深厚的友谊。

2、安慰剂效应个体对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导致的健康的增强。因此,在必须的

情景下,个体心里认为我就应如何,有时结果也常常会真的表现为如何、如何。

3、触觉的妙用:经常触摸你所关心的人,并鼓励他人采用恰当的方式经常抚摸你,既能

传递爱,同时对你和他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

4、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透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自我知识和良好

状态。冥想时,人们的意识在自我的呼吸上,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能够减少焦虑,个性时那些对环境中充满应急的个体。它也许会导致其他类型的认知提升。

5、酒精(心理学好处上属于镇静剂)的影响:一些人变得愚蠢、狂暴、友好、多话;而另一些人变得口出恶言和凶暴;还有一些人变得沮丧。短时光内消耗超多酒精会使中枢神经系统负

担过重。

6、无组织信息的记忆术:自我以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概念构成表象或构成句子或故事。

7、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同样一件事,分别从喜欢和取消的角度分析,喜欢的会更喜欢,取消的理由也会更充分,看决策者需要什么样的结果了。

8决策的参照点很重要:反复告知下属将加薪,真的加薪时他也不会高兴,因为他已有了

参照点,如果意外加薪,可能会使他喜出望外。当然人们常用的还是雷打不动的目标激励。

9、人们热衷于自我做决策。

10、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家庭和朋友的影响在生命历程中一向交替出现。

11、中老年人的再生力对他人有职责心,以某种方式为社会做贡献,个性是要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是中老年人继续成长的关键。

12、学会成功地成长:巩固一个人的收获,减少损失。要永远选取自我最重要的目标,

根据目标来优化个人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的阻碍要及时补偿或调节。

13、用进废退规则:许多认为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其实是由于不使用,而不是由于衰退。

14、拖沓的健康成本:更长时光的焦虑,以至于可能引发生理的病痛。

15、压力的评估因人而异:对一个人带来剧烈痛苦的情景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只是日常

工作;有些状况给你造成压力,你的朋友和家庭却没事,所以人有时要有些钝感力。

16、改变认知,减少压力:重新标定应激源,想象他们处于较小威胁(甚至是可笑的)情

景中,做当前可做能做的事或干脆想点别的事。反应过度,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损害。

17、传统的健康实践:透过放松仪式来提升生活品质。(四个条件: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舒服的姿势、类似心中反复吟诵一个短语等的安详的心理刺激)

18、到达个人最佳健康状态的10步:1)有规律的锻炼;2)营养饮食,膳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3)维持适当的体重:4)每晚睡7--8小时,每一天休息或放松;5)系好安

全带;6)不吸烟,不吸毒;7)适度饮酒;8)有保护、安全的夫妻生活;9)定期的健康检查,采

用医学养身法;10)持续乐观态度和发展友谊。

19、工作倦怠的影响:超负荷的、环境竞争压力大的工作会使人产生倦怠感,甚至影响

健康,这不仅仅仅是一个个体的问题,也是一个组织的机能失调问题,需要重新检查组织的目标、价值、工作负荷及奖励结构。

20、人格会影响健康:C型(隐忍的)性格(过分自我牺牲、个性能合作、不果断、特有耐心、服从外部权威,从不将消极情绪外露,悲观主义,将失败的原因更多的归为内因)十分不

利健康。乐观的、用心的态度才有利于免疫系统的强大!

21、男人抑郁症少的原因:男人善于将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或能投入体育运动,而女

人的风格偏向与思考和回味,过度集中在自我的问题上。

22、身体的魅力:人们相信有身体魅力的人更友善、更外向。

23、喜欢一个人或厌恶一个人,往往观念在先。

24、同样教养的人因为处在了不一样的情境条件下,会很逼真地扮演起情境要求的主角,因此情境的设置与人的直接教育同样重要。常说环境塑造人!

25、民主的领导者从下属那里能得到更为友善的响应!下属们之间也会相互有更多的赞赏,更多友好的话语,更多分享和更多乐趣!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4):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名是《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于当时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便选取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看过后,在网上百度了下,原先心理学教材中的经典。

是我孤陋寡闻,实属惭愧。这本书不仅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还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

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至此,这本书我已经完整的读过一遍,其实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

此书中虽然只是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小的细节。这本书它让我学会试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众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与生活》资料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后归纳为以下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最后,我也推荐大家有时光就去看看这本书,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更就应去看看这本书!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5):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取。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

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

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个性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

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好处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

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够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能够自我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我明白自我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取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十分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忙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6):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0字

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十分适宜的一本入门教材。

包括书中的参考材料列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心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案例,都会让初学者感受到心理学不是那么神秘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身边的科学。

读这本书,越读,我的心境越平和。

刚刚看了介绍,说原版的更好,我想我会去读的。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7):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完美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务必理解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我决定未来。谁都有可能成功,谁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只有自我才能使一切完美的愿望得以实现。

或许我们正为进入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正为过了学生会的面试而庆祝。但想到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压力和挑战。此刻的虚度或许我们还很满足,但真正让我们再回首往事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伤感和悔恨。死亡,一个可怕的字眼。但它却是十分现实的。我们如果一味的沉沦和堕落,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们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机遇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掌握此刻,做到问心无愧,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去悔恨的了。我们必须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坚实的步伐永往向前,胜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

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能够参加各类社团,能够出去爬山野炊旅游等,情绪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齐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

里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拎上小包,挎着同学漫步街头感受城市的繁华,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一齐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我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我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情绪。

当然大学生活中不仅仅仅只是简单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师兄师姐们,我默默地告诉自我: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前途是自我的,自我不努力谁也帮不了,高中时老师就一再告诫过我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期望当我划过大学天空后,我能大声对自我说:我无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自我计划。

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取适合自我的用心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潜力。了解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我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帮忙。所以,认真学习心理学十分重要。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8):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我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十分适宜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取。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个性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好处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

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够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能够自我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我明白自我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取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透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我和他人,提高自我和帮忙他人的潜力。期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状况下,如何让自我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我,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9):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取。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

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

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个性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

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

的好处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

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够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能够自我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我明白自我在

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取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十分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忙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焦老师上课的时候有问到,你觉得给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哪一本书,大概是这么问的,不能是教科书,不能是小说。我第一本想到的是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那时候看这本书差点没看疯掉。不能否认佛洛依德果真是一个天才,他大胆的想象与逻辑推断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的解析》对于我这个非心理学专业,又刚开始接触心理学的人来说是很难懂的,几乎是一本天书,但是我还是坚持读了下来。还记得那时候整整一个月的时光我都用《梦的解析》中写的方法为自我解梦,还拉这周围的同学为他们解梦,呵呵,很疯狂。这是一本十分搞笑的书,最近打算重读等重读完再介绍吧。或许有同学也在看这本书我们能够互相研究一下,因为我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宿舍的人都被我研究怕了。记得当时每一天早上,我第一句问他们的话就是你们昨晚做了什么梦

而这次介绍的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书,是《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国外的译本,是国外心理学的入门教程,写得十分通俗易懂,书中用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看过这本书的人对心理学都有大概的了解,而且会对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我以前向很多同学和朋友推荐过这本书,我认为,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必须要看这本书,而如果是一个已经对心理学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觉得这本书同样很值得去看。我自我也已经读过几遍,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偶尔翻开某些章节看看,里面写得很多东西都很有意思,对生活似乎很有启发的样貌,让你不由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周围的人和事。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介绍教育技术学基础的书也完全能够仿照这本书的写法。国内的学科基础的教材,总是很喜欢介绍很多学科的概念性的东西,介绍很多有关学科历史的东西,介绍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方法,让刚刚学习这个学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就应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更多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发,运用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让初学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同样,期望已经看过这本书的同学和打算看的同学,我们能够多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觉(圣才出品)

第5章知觉 5.1 本章重点 1.知觉与感觉之间的关系; 2.真实、模糊和错觉的概念; 3.在知觉过程中注意的作用; 4.前注意加工和指向性搜索的概念; 5.图形、背景和封闭性的格式塔原则; 6.知觉组织的原则; 7.在知觉过程中知觉恒常性的重要作用; 8.在整个的知觉过程中,辨认和识别的重要作用; 9.比较知觉中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5.2 复习笔记 一、感觉、知觉、辨认与识别 (一)近刺激与远刺激 1.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人们在环境中导航。 2.知觉过程

从广义上讲,知觉这一术语是指理解环境中客体和事件的总的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广义的知觉分成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与识别客体。如图5-1所示。 图5-1 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和识别阶段 (1)感觉,是把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 (2)知觉组织,是指形成一个客体的内部表征以及对外部刺激的知觉的过程。这种表征为观察者外部环境提供了有用的描述。知觉加工包括对一系列简单特征如颜色、边界、线段等的综合(整合和联结),形成可被再认的客体的知觉。 (3)识别与再认,赋予知觉以意义。辨认与识别一个物体是什么,叫什么以及如何对它做出最佳反应,要涉及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人们的理论、记忆、价值观、信仰以及对客体的态度。 3.近距和远距刺激 (1)远距刺激:环境中的物理客体,人们知觉过程中会对远距刺激给予一个很强的假设,以在辨认阶段辨认。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5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5篇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下面是的WTT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3000字 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 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完美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务必理解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我决定未来。谁都有可能成功,谁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只有自我才能使一切完美的愿望得以实现。 或许我们正为进入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正为过了学生会的面试而庆祝。但想到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压力和挑战。此刻的虚度或许我们还很满足,但真正让我们再回首往事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伤感和悔恨。死亡,一个可怕的字眼。但它却是十分现实的。我们如果一味的沉沦和堕落,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们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机遇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掌握此刻,做到问心无愧,也就

没有什么值得去悔恨的了。我们必须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坚实的步伐永往向前,胜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 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能够参加各类社团,能够出去爬山野炊旅游等,情绪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齐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拎上小包,挎着同学漫步街头感受城市的繁华,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一齐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我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我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情绪。。 当然大学生活中不仅仅仅只是简单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师兄师姐们,我默默地告诉自我: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前途是自我的,自我不努力谁也帮不了,高中时老师就一再告诫过我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期望当我划过大学天空后,我能大声对自我说:“我无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自我计划。 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取适合自我的用心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潜力。了解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笔记

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由南开大学副教授管健主讲。课程总共有5讲:第一讲《发现自喔之旅》,第二讲《 A型人格》,第三章《吸引力的秘》,第四章《非言语沟通》,第五章《告别压力山大》。每一讲都很精彩。 第一讲的《发现自我之旅》分五个方面来讲,分别是:自我概念,文化与自我, 自尊与社会比较,自我实现预言,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表明最核心的部分是自己;在第三节的自尊与社会比较中,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会对我们的自尊产生影响。而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在第五节自我服务偏差中讲到很多人都有盲目乐观的行为。 第二讲,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包括:(1)喜欢过分争先和有雄心壮志者。(2)有过高的工作要求,经常不满足现有的工作成就。(3)情绪易波动。(4)有闯劲,表现为好斗、敏捷和强烈的进取心。(5)过分争强好胜。(6)经常匆匆忙忙。(7)习惯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使休息也难以松弛下来。(8)不耐烦,情绪急躁。(9)常常同时进行多种思维与动作,言语动作的节奏快者。而B型人格却与之相反,B型人格的人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更愿意授权委托他人,去允许多元化的存在方式。A型人格的正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工作特别努力,他们有很强的工作动机,成就动机,他们比其他人要更多地沉浸在工作当中而且还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负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的抑郁感

会更强,他们的内控性比较低,愉悦的体验较少,较多的情绪的压力,较低的幸福感,较低的幸福满意度,较低的健康的满意程度,较弱的家庭归属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最后,A型行为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克服完美主义的克服暴怒,多做一些艺术的活动,多一些鉴赏的活动,更多地去交一些朋友,能够去享受到生活当中的一些乐趣,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运动。 第三讲,吸引力的秘密。《吸引力的秘密》这一讲包括: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关系中的回报以及外貌吸引力。接近性的特质体现在易得性与交往性;相似性则指出相似的他人会认同我们的信念和倾向,相似性有助于顺畅地互动;而互补性则指人们之间因为可以在角色或需求上以相互扬长补短和互相满足而形成人际吸引。 第五讲,告别亚历山大。《告别亚历山大》讲了压力的本质,压力的反应,压力阶段模型,压力的来源,压力的管理与应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压力也叫应激,使机体在对生存环境中多种不利因素进行适应的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其反应。压力通常来源于生活变故,像分居、被监禁、亲密家庭成员死亡、受伤或生病、结婚、被解雇等。最后,要管理应对压力,就要改变压力来源,发长应对技巧,平衡生活方式,发展合力思维。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精华版

《心理学与生活》 【美】格里格,津巴多著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1、定义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另定义见第二章) 行为(behavior):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2、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1)描述发生的事情 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 (2)解释发生的事情 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也称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或情境变量(situational)。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量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通常依据它们能多好地做出精确且全面的预测来判断它们的优劣。 科学的预测也必须被足够精确地加以叙述,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1、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1)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的内容 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数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是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结构主义即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2)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目的的心理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第1篇】 一提到心理學,我的第一反應是神秘難懂,然後是接着想到心理咨詢師這種職業,甚至有會閃現“變态”這樣貶義的詞彙,總之就是覺得深奧但又很好奇。讀了《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後我發覺,原來心理學也可以這麽幽默有趣且生活化,容易被非專業學生理解和接受。我想就其中的“戀愛心理學”闡述自己的一些觀點。 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從我們出生就緊密相随直到我們逝世。親人的疼愛,友人的友愛,情人的相愛都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美好感情。而對于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不管正确或科學與否,這都是個人的感受和追求的方式。 愛情的成分有三種:激情、親密和承諾。事實證明,激情會随着時間流逝而慢慢減少,而親密和承諾卻恰好相反,它們随時間的增加而越來越高。但在學生時期的校園戀情,我覺得會存在以下一些誤區。一、把友情誤認爲愛情。有些同學不能真正區分愛情和與異性之間友情兩種不同性質的情感,然後會相互揣度彼此的心思,平白增加彼此的煩惱。二、把愛情置于最高地位。有些同學完全沉溺于戀愛的甜蜜,時刻都想和對方在一起,甚至點點滴滴都爲對方着想導緻忽略了學習,這是不可取的。因爲在大學時期,學生還是得以學習爲主。如果彼此能在這個關鍵時期努

力奮鬥,那麽畢業後走到一起的機率就會更大,未來也會更有保障。三、跟風式的戀愛。有些同學看到周圍的人都戀愛了,然後認爲自己也不能落後,所以就随便找個人滿足自己寂寞的心理,同時也維護了自己的面子。但這種戀情不會長久,因爲沒有投入自己真正的情感。四、片面化的戀情。有些人會因爲對方出色的外貌或者優越的家庭條件而産生戀情。這種戀情也會很短暫,因爲他們看到更好的人後移情别戀的可能性極大。相比較之下,我認爲校園戀情都比較單純,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珍惜。 兩個陌生人爲什麽會相愛?在心理學上把相愛的原因分爲三種: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和有原因的愛。在我看來,無條件的愛才是最高境界。兴苤界才子梁思成和才女林徽因之間的愛情一直被傳爲佳話,讓我印象深刻。梁思成曾經問過林徽因:“有一句話,我隻問一次,以後不會再問,爲什麽是我?”林徽因淡淡回答:“這個答案很長,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這簡短的對話卻感人至深,讓人感受到彼此的深情和長情。而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身邊一直不乏追求者,和英年早逝的詩人徐志摩爲她寫詩對她熾熱的愛相比,我更欣賞哲學家金嶽霖對她默默溫存一生的愛。他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寫了一副挽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表達了林徽因在他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最後金嶽霖先生也終身未娶。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顯出一種超脫凡俗的襟懷與品格。這使我想起了柏拉圖的那句話:“理性是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正因爲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优秀作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优秀作文 《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取。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个性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好处””“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够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能够自我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我明白自我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取你喜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经济学院金双2班冯承杰 2014141013025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 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讲的就是感觉、知觉、行为上的心理学基础; 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讲的是教学心理学的内容; 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讲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学特性; 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主要讲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内容; 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之中的心理学。 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的部分章节后,我可以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着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真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 通过对第一章详细的阅读和理解,我认为当代心理学有以下观点:(1)生物学观点: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身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体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2)心理动力学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对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治疗(圣才出品)

第16章心理治疗 16.1 本章重点 1.心理障碍治疗的整体目标; 2.当代治疗模型的发展趋势; 3.各种治疗者间的不同; 4.心理疾病治疗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5.心理治疗中的主要理论模型的不同; 6.个体治疗; 7.团体治疗; 8.药物治疗和精神动力治疗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9.支持治疗有效的证据。 16.2 复习笔记 一、治疗的背景 (一)主要治疗学派的目标 1.对心理障碍治疗涉及以下四个主要的目标 (1)诊断,即说明个体的问题类型,可能的话对现有问题做出精神病学(DSM-IV-TR)诊断并对障碍进行归类。 (2)提出一个可能的病因学(问题的原因)的看法,即确定障碍发生并持续的可能原

因。 (3)提出对于预后的看法,即对进行治疗或不进行治疗所可能出现的病程进行估计。 (4)确诊并进行治疗,即减轻或消除问题症状,有可能的话,铲除症状产生的根源。 2.心理治疗的两种类型 (1)生物医学治疗 关注的是改变硬件,即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运转的机制。这种治疗被精神病学家和医生大量采用,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学的干预,试图改变大脑机能,这类干预包括外科手术、电击、药物等直接作用于脑与身体的联系的多种手段。 (2)心理治疗 关注的是改变软件的功能,即人们习得的不良行为,如话语、想法、解释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类治疗被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采用。心理治疗包括四种主要的派别:精神动力学、行为、认知和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治疗。 ①精神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人的内部的未能解决的创伤和冲突而造成的。精神动力学派的治疗师采用“谈话疗法”治疗心理障碍,通过这一方法,治疗师帮助个体把外显症状与内部未能解决的冲突联系起来,并引导其产生领悟。 ②行为疗法认为治疗的对象应是本身失调的行为,必须对行为进行矫正。在这里,障碍被看做是习得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心理疾病的症状。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对适宜的或不适宜的行为的强化,对条件作用引起的反应进行消退和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③认知疗法试图通过个体对问题的自我陈述重建其思维方式。这种认知的重建可以改变个体对于困难的理解和认识,使个体有能力应付问题和困难。 ④传统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治疗学派强调人的价值。治疗的方向直接指向个体的自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 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讲的就是感觉、知觉、行为上的心理学基础; 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讲的是教学心理学的内容; 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讲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学特性;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主要讲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内容;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之中的心理学。 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的部分章节后,我可以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着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真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通过对第一章详细的阅读和理解,我认为当代心理学有以下观点:生物学观点: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

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身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体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心理动力学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对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原则能同时应用在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把人看做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弗洛伊德之后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在新的方向上采用了心理动力学模型。 行为主义观点: 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剌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行为主义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尽管行为主义者使用非人动物进行了大量实验,行为主义的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 发现自我之旅

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今天,我们在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中,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自我的内容。我们将其成为发现自我之旅。有一位哲学系的朋友,从另外一个高校过来到南开,他跟我说,南开的门卫真的很了不起。我说此话怎讲呢,他说门卫拦住我的车子,问了我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觉得难死老夫也。我说,他问你什么问题了,他说他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他说这是哲学里面的最难回答的三个问题。作为哲学系的教授,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是好。的确,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是自我研究当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同时,它也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的一个中心的问题。另外,认识你自己,也是携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一句箴言。也许是受到了这句箴言的启示,所以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发现自我之旅。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来了解以下什么是自我概念,文化对自我是不是产生影响,因社会比较,自我在自尊的影响当中是怎么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来了解以下,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服务性的偏差。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经常会说的我是说的问题或者who I am 的问题,那你会给出怎么样的答案呢。(提问学生)我们请第一排的学生给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如果你对面说,我是谁,你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话,你做怎么样的回答呢。 一会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他们几个如果算做被试的话,给我们的答案有特别惊人的一致性。那么呢,我们一会儿会看到在西方人的被试中,西方人会强调who am I 的实验的时候,他常常说,我是男性,我是女性。然后呢,我是开朗的或者我是乐观的。我是怎么样,他完全是个人的特质。但是,你从他们的回答当中发现一个特性。他们都是关系中的人,他们都是某一种关系群体当中的人,当然这是很典型的一个中国人的特性了。一会儿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会看到。好了,如果我们来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了,威廉詹姆士在100年前的时候就指出来,他说,自我是个人心里宇宙的中心。那自我呢,也连接着我们在心理活动当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看自我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自我概念就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性的信息。库里在1902年的时候,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这本书中,提到了,他说我们的自我,其实来自于什么呢,我们的自我来自于镜中我。也就是说,别人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呢,是通过他人这面镜子,去了解自己。比如说,别人认定的我们是开朗的,别人认定我们是敏感的,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信息,而改变对自己的一些看法。之后又有一位社会学家叫戈夫曼,这会社会学家在自我的概念当中,提出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概念。正所谓我们在梅兰芳先生的语句中经常看到,他说,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整个的是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我们世间的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而已。那戈夫曼提到了前台和后台的概念,他说,前台是我们展现给他人的自我,而后台使我们可以自我的去暴露,最本真的自我的一些方式。他最早发现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一些研究是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他发现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斯文,非常的端庄,而且看起来饱览群书,对学生态度也非常的亲切。但是这些老师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以为他们教学条件比较有限,所以三四十个人挤到办公室,这些老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依然会存在着,根据一些非常小的琐事,可能会打架,甚至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的跟他的上课的状态不一样。那这样戈夫曼就提出了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老师来讲,那就是前台。而回到办公室,就是后台,之前他是这样理解的,可是后来他就发现了,在办公室当中,依然有很多的教师,是仍然非常斯文非常端庄的。他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些老师就没有生活中的后台吗,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如既往的这样斯文呢。后来他通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这几个女教师,都是未婚的女教师。她看到了在这个办公室里面,有未婚的男性,她希望这个男性来约会自己,这样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后台展现出来。仍然是把前台展现出来,所以戈夫曼就提到了人有前台后台之分。这样我就想到了我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周末喜欢睡懒觉,在星期天的早上别的同学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范文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范文 心理学于生活和人的内心,处理一些事情的方式方法都有很大的联系。心理学与生活》为美国心理学家Floyd L. Ruch撰写的一部心理学教科书著作。小编整理了几篇读后感,供 大家参阅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 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 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 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 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 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 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 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 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 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 到心理学!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名是《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格 里格。 由于当时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便选择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看过后,在网上百度了下,原来 心理学教材中的经典。 是我孤陋寡闻,实属惭愧。这本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 极高的知名度,还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 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心理学与生活》——(美)查理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1、定义:把心理学(Psychology )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与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且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 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机体变量(内部)、秉性变量(决定性)、环境变量(外部) 3、19世纪末,当实验室技术开始应用于来自这些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心理学才开始作为 一门学科出现。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4、结构主义:铁钦纳在跟随冯特学习后回到美国,他强调心理的内容,他的观点以结构 主义著称于世。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 分的联合来理解。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5、当代心理学7种观点 心理动力学: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 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特定的环境刺激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通过实验室实验收集数据。 生物学观点,人本主义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的观点,文化观点

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发现的背景 理论(theory)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大多数 心理学理论有一个一般的核心,即决定论的假设。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 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 2、观察者偏见 补救措施,标准化,操作性定义,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法,安慰剂效应,双盲控制 相关法,相关并不代表因果 3、心理测量,包括自我报告法和行为测量法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篇一:《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 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 常生活的关系。 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 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人在杜会环境中的行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受 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是社会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这些心理与行为是 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哪些受环境影响,哪些由先天遗传 决定?这些是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 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和改善人的发展?人们 怎样才能学习、记忆得更有效?这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工作 中和家庭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工作是为了什么?领导是怎么起作 用的?怎样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这些是组织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 今天的工业设计如何使人更舒适更有效?从仪器仪表到工作环境怎样 设计才能使人的疲劳或伤害减到最小,效率达到最高?这些是工程心 理学、劳动心理学关心的话题。1以上的一段话只是提到了心理学与 生活的一些方面,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作者诠释了心理 学与生活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即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中,我们 都不知不觉的在和心理学打交道,比如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好, 这是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管理的有效性,这是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内容;怎么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这是消费心理学的内容??从书地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知 道这本书的一个大概的内容。 从全书的结构出发,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我们把心理学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义中的关键 2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以及心理。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讲 2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序言第2页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一 章第3页 3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章第21页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一):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我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可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十分适宜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本事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可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XX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异常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记忆(圣才出品)

第8章记忆 8.1 本章重点 1.不同的记忆类型; 2.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系统以及长时记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3.干扰理论的内容; 4.系列位置效应的内容及启示; 5.加工水平理论; 6.记忆术的特点和功能; 7.记忆重构过程的重要性; 8.人类记忆搜索和网络搜索的不同; 9.记忆痕迹研究中涉及的重要方面; 10.遗忘症的定义及其相关的脑区; 11.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对记忆研究的影响。 8.2 复习笔记 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即是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一)艾宾浩斯定义的记忆

1.材料:无意义音节。它是由两个辅音夹着一个元音构成的无意义的三字母单元。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测量,可以对记忆进行“纯”的测量(一种没有被由被试带入实验记忆任务中的先前学习或联想所污染的测量)。 2.学习方法:机械学习。通过机械复述来识记,以完成任务。 3.过程:机械学习无意义音节直到能背诵所有项目,然后他强迫自己学习很多其他音节序列来分心,而不去复述最初的音节序列。一段时间后,艾宾浩斯通过考察重学最初的音节序列需要的学习遍数来测量他的记忆。如果他重学需要的遍数比最初学习需要的遍数要少,那么从最初的学习中信息得到了保存。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8-1所示):记忆的最初迅速遗忘,跟随着是逐渐下降的遗忘率。艾宾浩斯的曲线代表了机械学习实验的结果。 图8-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记忆类型 1.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1)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也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2)外显记忆:在意识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影响,也称为意识控制的记忆。 2.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_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_读心理学与 生活有感 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一) 上完今天的课,我有很多感触,可又不知如何更好地去表达,所以想就几个感触很深的点谈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1、“不幸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传播,幸福需要很努力才能传播。” 当屏幕上出现这一行字时,当听到丁老师讲到婚外恋所导致的诸多不幸,以及一连串的循环效应时,我有点难以置信,原来抽象的情感也可以比枪弹炮药更具有摧毁性的。 2、还有那句“有帮人的欲望却没有帮人的能力时去帮人也许会害人。”生活中的我只会单纯的想“乐于助人”却没有考虑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一种同情的心理以及姿态去单纯的给予我认为是对他有益的帮助,却没有理性的去思考,我自己是否有充足的能力,并且我的这种帮助是否真的对他有益。通过这节课,

我懂得了以后的日子里,我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恩恩,真正做到给予别人真正需要的帮助,把正能量传达给别人,同时要有保护自己的不被别人的不幸传染的能力。 3、“当你认为习以为常的东西被人拿走后,要学会接纳。”丁老师在这里讲到,被抢走习以为常玩具的小朋友,为了那一个玩具,而忽视了诸多的其他玩具。老师解释说失去会导致聚焦,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接纳,分散注意力。曾经听过一篇*讲的是“气”与中国人的上访,貌似是说中国人为了气(我理解为面子)去上访,而这次,丁老师换个角度,讲了这么个例子。一个人非常有前途,他自己也认为未来非常美好,却因为一次偶然成为跛子,因此他去上访,希望别人赔偿他无限美好的未来,最终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距离美好的未来越来越远。相反,吉林大学的一名因疾病成为跛子且上肢畸形的女生坦然接受自己的残缺,并凭借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这确实这的我们每个人思考,当我们不能改变我们所不能改变的时候,我们只能坦然的接受,淡然的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为自己尽最大的可能争取。 4、自尊即Self-esteem 把自己看做什么。听完丁老师自己学英语的艰难历程之后,我似乎看到自己学英语存在的问题了,我一直告诉自己的是,我的听力不好,去迟迟未采取行动去补救,每次英语考试考差事,我都安慰自己,是听力错多了,看来以后我要换用另一种角度去激励自己学习英语了。“到此一游”似乎也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600字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600字 《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我曾经向很多同学和朋友推荐过这本书,我认为,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一定要看这本书,而如果是一个已经对心理学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觉得这本书同样很值得去看。我自己也已经读过几遍,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偶尔翻开某些章节看看,里面写得很多东西都很有意思,对生活似乎很有启发的样子,让你不由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周围的人和事。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介绍教育技术学基础的书也完全可以仿照这本书的写法。国内的学科基础的教材,总是很喜欢介绍很多学科的概念性的东西,介绍很多有关学科历史的

东西,介绍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方法,让刚刚学习这个学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应该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更多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运用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让初学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从高中一个高大幽默的心里老师给我们上了心理课后,我对心理方面的知识越来越感兴趣,经常会找一些心理小测试来做或者去心理咨询室找心里老师聊天。大一第一学期,抢选修课,第一眼就认准了跟心理有关的《学习心理学》,还特地嘱咐帮我选课的人,如果选不到《学习心理学》就选其他心理类的,反正我只要心理类的。幸运的我选到了《学习心理学》。学了学习心理学后,觉得真的很喜欢,心里默默决定下一次的选修课我还要再选心理课,幸运如我,在此选到了。 塞万提斯说,把认识自己作为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认识你自己”也是一条镌刻在德尔菲智慧神庙上的箴言。“我是谁”这一问题是古往今来一直让人类迷惑的问题。通过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我审视了我自己。首先,我是广东白云学院大二的英语专业学生,同时我还是个文静内敛,耐心细致的学生。在第三节的自尊与社会比较中讲到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会对我们的自尊产生影响,这让我想到了高二的时候,一个男生说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女生。听了他的话后,脑海里总是会不断地出现这句话,然后每次跟别人特别是他一起玩,一起聊天的时候总是刻意地爽朗,对一切不那么在意,可以地让自己不多愁善感。这应该就是第三节所说的“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会对我们的自尊产生影响”吧。第一讲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四节的自我实现预言。学习了这一讲,我的收获是多鼓励他人,给他人积极的影响。 你是时间紧迫感很强、做事速度快的人吗你是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火急火燎的人吗你是争强好胜、雄心勃勃、喜欢竞争的人吗一个来自心理

学中的术语概括了这类人的特质,这就是A型人格。说实话,我有时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有时却毫不在意时间,我不缺乏耐心但是有时会有小小的暴躁,不喜欢竞争但却也不甘于人后。居于此,我迷茫了,我这种情况极不像A型特质的人也不像B型特质的人。那么,我是怎样的人呢这一讲让我知道了什么是A型特质,什么是B型特质,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特质的人,知道我上百度查过后才知道,原来我是典型的B型人格的人。这就是我听完第二讲之后的感受。 人们经常说“莫名我就喜欢你”。初高中时,我问喜欢我的人为什么会喜欢我时,他们也是这样回答我的。我也如心理学家一样,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以,在听了第三讲《吸引力的秘密》之后我明白了。那些喜欢我的人都是经常跟我在一起做各种事的人,他们见过我的各种笑、各种哭、各种悲伤、各种感动,与我非常熟识。他们有些人从我身上发现了与他们共通点,所以不知不觉想要靠近我,因此就有了好感,这就是相似性带来的吸引力。当然,我的外貌也算可以,所以,不排除有外貌上的吸引力。而我跟我男朋友则算是互补型的,他是典型的理科男,冷静不善于表达,而我却热情,情感外露,毫不掩饰对他人在意。这使得我们互相喜欢,而且在性格上也互补,互相满足,一起进步。 通过第四讲《非言语沟通》我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一种不那么直接的方式获取他人的反应信息:我们仔细关注他们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动作以及其他的表达性行为的变化所提供的菲言语线索。甚至在他人试图对我们隐藏他们的内在感受时,这些信息仍会通过非言语线索以多种方式泄密。通过非言语线索传递的信息和我们对这些信息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1.1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重要性; 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 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 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 5.心理学的目标; 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 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 一、心理学独具特色 (一)心理学的定义 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

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 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 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3)描述的原则:客观 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2)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