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与教育同行

让爱与教育同行
让爱与教育同行

让爱与教育同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幼儿,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幼儿,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幼儿、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

“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幼儿、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幼儿的教师没有资格做幼儿教师。热爱幼儿,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幼儿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幼儿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幼儿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关爱幼儿,也就是关爱自己;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幼儿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幼儿;使幼儿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里健康成长。

师爱,倾心而为了教育,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充满激情地爱幼儿,就能赢得幼儿对自己的尊重与爱,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导。

(一)教师对幼儿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

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理解幼儿、宽容幼儿。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的确是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他告诉我们要用爱来呵护幼儿。“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幼儿不也是一样道理吗?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幼儿,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我们的教育把老师的训斥、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爱的教育》中爱的教育,应该引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了。

爱与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张丽丽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

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

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 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

小学师德论文:让爱与教育同行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所以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师爱有时该如润物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师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重:师爱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充斥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爱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 因此,让我们用爱的职业责任去培植希望的奇葩,做一个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 一、对教育事业的爱 为人师者,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是开启民智,继往开来,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事,是关系祖国未来的铸魂工程。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

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教师从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责任感、使命感,这两个沉甸甸的词汇意味着我们要去承担,要去奉献。当第一次、第二次……每一次站在学生面前,面对着真诚的注视时,我真切的感受到身上责任的重大,学生的未来在那时好象都与我连在了一起。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来迎得桃李满天下。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他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许多扎根边远山区的老师,守着清贫,克服重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用知识的甘泉浇灌祖国花朵的感人事迹,岂不令我们个别“站三尺讲台,想四方生意”的为人师者感到汗颜? 二、对学生的爱 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把爱生作为我们的天职,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教师是因为有学生而存在,教是因为有学而存在。每一个教师一定要象对自己的儿女那样对学生的充满爱,让师爱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绽放光芒。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南白象一小 第二篇:《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书中认为教师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善于以自己的德识才学影响和教育学生; 2、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德才兼备,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也如此; 3、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时,教育才会收到最大的效果。

4、教师除自身应努力工作,以身作则外,如何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并使之持久不息,乃是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 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一定都是智者了么?我看不见得,至少我觉得自己还不是一个智者,只是一个比学生“多半桶水”的学习者。在我看来,智慧人人都有,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1.智慧是靠“想”出来的 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教师如果能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就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2.智慧是靠“勤奋”出来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靠积累,聪明靠勤奋。”先天的聪明还要靠后天的努力来完成,只有在长期一点一滴的学习中才能形成一定的积累。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把握学生在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教师唯有热爱学习,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

爱与教育(讲座文稿) 漳周中心小学瞿兴甫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今天得讲座我只就是抛砖引玉,把自己这次参加80学时培训与平时得学习工作得体会向大家作个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句话就是我得座右铭,也就是我永远得精神支柱。每每读这句话,我都有新得感悟。有了对家庭得爱,就有了生活得激情,再累我也就是幸福得;有了对事业得爱,就有了工作得动力,再苦我也就是甘甜得。有了对学生得爱,就有了开启学生心智得钥匙,就有了教育得理想与信念,也就有了去除满腹牢骚与职业倦怠得心灵鸡汤。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得人,她才能教育学生。“教育得全部技巧就在于:爱”。 我今天得主题就就是“爱与教育。” 爱就是人类最好得老师!教师得真诚关爱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得营养素,就是唤醒、激励、鼓舞学生得兴奋剂,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得金钥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得过程中渗透爱得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得爱。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80多年前把《爱得教育》翻译至中国时,曾在序言中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得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得生命得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象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得所以为池得要素得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得水就是什么?就就是情,就就是爱。作为教育得主导——教师,眼里除了分数,就是否更应关注到学生得终生发展?作为教育得主体——学生,除了成天加减乘除、横撇竖捺,就是否还应拥有快乐得童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得池,任您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师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得引路人,作为一名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得“人类灵魂得工程师”,该如何用爱教育学生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面向全体,平等对待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真心关爱,严格要求 ?四、学会宽容,善于发现 一、面向全体,平等对待 ?大家假想一下,把著名人物如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麦克尔·乔丹、柏拉图与马丁·路德·金放在同一个班级,谁更“聪明”呢?加德纳得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瞧待“聪明”问题得全新视角。每个人都拥有八种智能,我们可通过培养学生得多元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兵法 文\李素怀 最近看到李镇西老师写的一篇文《班主任:兵法用来对付谁?》,虽然我没有赏析过万玮老师《班主任兵法》,但我从同事那里听说过这本书。尤其从同事表情里投射出的激动,他们如获至宝的谈兵法,整治学生妙招。就如李镇西老师说的,很多老师误解了万玮的“兵法”他应该是教育学生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是一种爱的智慧。尊重的诠释。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真的把学生看成了对立面,成了你的敌人,有这种思想和观念是很残忍的,因为孩子是成长的,是需要老师用爱和尊重引导和帮助的。耐心和信任和他一起长大。 在当班主任的最初,因为苦恼一个“问题班级”的管理,曾看了一些班主任工作妙招和技巧,也曾研究一些所谓的“兵法”

来应付学生的小错误和坏习惯。当我庆幸终于可以压制这群孩子时,偶尔听到了一段话,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无意间带给学生的伤害。刚升入初中时,班级都是各地小学调皮的学生,有他们所谓的“四大金刚”,“六小龄童”,这群孩子行为习惯不好,但最重哥们义气,团结的如一家人,每当犯了错误,他们就会联合起来蒙骗老师,并接二连三的犯错误。给我惹来的麻烦让我应接不暇,这件没有处理完,另一件又发生了。 当时很恨这群孩子,也抱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怎么非让我接手这样的班级,但没有办法,既然接手了就要想对策,来管制他们。当时想出了一个办法,要“拆散”他们,让他们这个小团伙,不再团结。 当时在六个人中先选择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做他工作。拉拢他,逐渐的让他做我的内奸。当把六个人的“将军”孤立起来,我很庆幸,兵法的功效。可以解决军事,商业,更可以解决教育。可是当那个“将军”失望的对我有了敌意,失去朋友的他选择了转学之后,我才反思,我伤害到了孩子。 “将军”说老师让他失去了人生最珍贵的朋友,因为他从小爸爸妈妈离婚,当妈妈带着两个姐姐离开了他,他成了被遗弃

爱与责任同在 初次给这么小的孩子当班主任,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有了一点自己的感触和理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取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谈一下。 我班学生xxx,除了学习其它各方面都不错,活泼开朗,有礼貌,乐于助人,嘴巴特别甜,每一次看见老师都会主动打招呼。可一到上课,注意力就是不集中。记作业慢腾腾的,做作业动作更是慢,磨蹭磨蹭,还不断做小动作,影响别的同学。别人写了一大半,他只写了一两个字,特别聪明而但不肯动脑筋。家庭作业十次九次不做,即使一次做了,也带不回来,而且还撒谎,有时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据他同校车的孩子说,他把作业放在校车的座位底下。于是,我找他谈话,告诉他要按时完成作业,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跟他父母交流了几次,他当面答应得好好的,可依旧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我的心都快冷了,我把他的座位调到了最前面,可还是收效甚微。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力争转化这孩子! 为了转化他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想做好孩子的对吗?但还有一点小毛病,你想改正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不撒

谎”“上课不做小动作”“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互相拉钩。之后,只要他在纪律上,学习上,都有了点进步,我就夸大的给予表扬、激励,让他有改进的动力。在做作业时我发现xxx的书写进步了,准确率提高了。教室里特别安静,我大声的说:“同学们,这次作业许多同学都全对,我非常高兴。”边说着,我边举起了一叠作业本,稍作停顿,我接着说:“告诉同学们,今天老师还发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他是谁的呢?”不待我讲完,同学们就一下子把目光投到曹凯杰身上。我再一次停顿了一下,激动地大声宣布:“苑——牛——磊——!虽然这次作业中还有两个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他是最努力,也是他最优秀的。”从同学们的眼神和小声的嘀咕中,我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我翻开作业本,把上面的AA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用掌声向xxx表示祝贺!”我带头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为了表扬他,我同时把收作业的任务交给他,并叫他提醒那些完成作业慢的同学,坚持一段时间后,效果还真不错。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还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xxx)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xxx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作业也一次比一次完成的好,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为了督促他进步,我还积极和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共同纠

让教育与爱同行 泊头市营子镇大鲁道小学刘建新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儿童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是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孩子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孩子,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呼声,和孩子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孩子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

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导学案,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

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教育故事之一 有一道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他信巫医和占,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个,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来,读大学时曾经吸过毒,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第三个,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但没想到却是错的。有史料记载: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个是丘吉尔,第三个是希特勒。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没有想到,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样的大好人,身上还有这样的缺点;而希特勒,这个杀人的魔鬼,他的身竟还有如此多的闪光点。由此我们想到了孩子,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成功者,如后来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他们所谓的一些缺点怎么也比不过早先的罗丘两人吧。所以孩子一时错误,不代表会什么,我们对孩子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 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 教育故事之二教育从尊重开始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 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 做这样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单纯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权,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他们毕竟还小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头,走一段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却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更深沉一些、艺术一些。 教育故事之三让教育多份选择和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

爱和教育议论文范文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爱和教育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爱的教育 我很爱读书,那种渴望的神情,爸妈妈只好帮我买书。这不我看中了一本名为《爱的教育》的书。买回家后,我细细的“品尝起来”,这本书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为了读完它,可谓是废寝忘食啊!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望,并且教会了我良多的道理。我想起了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夸姣的人间!”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利柯,他是一个善良、天真而又不失通信的小男孩,他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他的同学、朋友、老师、家人都非常的友好。诺琵斯的父亲是个名流、卡隆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克洛西是个手有残疾的人、培谛的父亲是卖炭的、可莱谛的家里很穷,华梯尼的家里很富有……他们都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他们与安利柯在同一个学校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早已有了割舍不断的友情,并且持久!安利柯与他的朋友们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包含喜怒哀乐的事情,当然也发生过许多小矛盾,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间那种吓毅后己、乐于助人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本书里还有每月故事呢,这些故事都非常感人,讲的都是爱国的少年,或者是安利柯的爸爸和妈妈的信。很多故事的情节让人忍不住泪如雨下,激动万分。 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很多与人交去的道理,让我与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能更好的交流。而且让我交了更多的新朋友,与自

己同学之间的情谊越来越深,越来越真切。里面的一些事情让我懂得了做事情要一丝不苟,哪怕有一丁点毛病也要将它改正,这是必须的,不能视而不见。做事情还要三思而后行,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想怎样就怎样,一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慨感染,这样会伤害了别人,做事不要太莽撞,我平时就是一个莽莽撞撞的人,所以这一点我真的受益匪浅。在做人这方面,让我受益的也良多。好比做人要助人为乐,不要琐屑较量,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的礼貌,有时候我们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去去说出的话,会伤了人家的自尊心,损害别人的利益,,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出。还有良多良多,总之,这本书真的教会了我良多,教我如何爱家人,如何爱朋友。 我觉得一本好书就像一杯茶,每杯茶都有它独特的味道。而这本《爱的教育》,我觉得这是一杯龙井茶,要慢慢品才能喝出其中的韵味,要喝得彻底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相信卧冬喝了它肯定会让你神清气爽! 这本书真的很好看,我推荐大家去看看,了解了解这本书。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让我受益良多。 爱与教育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时,我才知道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真正的享受到爱,感受到爱。书中人与人之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让我感动不已!

《爱与信任》 主要演员:庄琳琳、董丹洁、黄彩霞、潘丽君、马文兰 助演:本校中大班小朋友 【场景一】 (老师与自己的孩子上场) 老师:齐齐,上了幼儿园等一下可不能再叫我妈妈了,要叫我老师。记住了么?齐齐(嘟着小嘴):为什么不能叫你妈妈?我才不要呢! 老师(蹲下)说:别的小朋友都没有爸爸妈妈陪着一起上幼儿园,妈妈本来就是来工作的,就是一个老师啊。如果其他的小朋友听到了,会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的。齐齐:我不,我就不,那我就不要进教室了,进了教室就不能叫你妈妈了。(走到教室门口) 老师:那你就在门口先好好想想,想好了你再进来吧! 【场景二】 (浩浩妈带着浩浩进学校) 浩浩妈妈:快点,快点,妈妈要上班迟到了。 (正好到教室门口,看到站在一边的齐齐) 浩浩妈妈轻声嘀咕:这个孩子怎么站在教室门口呀? (老师迎了过来) 老师:浩浩早啊! 浩浩:老师早! 浩浩妈妈:要听老师话哦!妈妈走啦! 老师:跟妈妈再见。 浩浩:妈妈再见。 【场景三】 老师:浩浩你的晨检牌插了么? 浩浩:我现在去插。 (浩浩出去插牌子,在门口看起了小照片。熙熙妈妈带着熙熙进校) 熙熙妈妈:熙熙,等一下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哦!然后把这张卡片送给老师,

还要祝老师节日快乐。 熙熙:好的。 (熙熙妈妈和熙熙来到门口,老师迎出来) 熙熙说:老师,祝你节日快乐,这是我送你的卡片。 老师笑着接过卡片说:谢谢熙熙,老师很喜欢。 (熙熙妈妈打完招呼离开) (老师打开卡片,发现了一张购物卡) 【同时发生场景】 浩浩妈妈:瞧我这记性,手帕忘了给他了。 (浩浩妈妈正好看到浩浩站在门口) 浩浩妈妈(蹲下):浩浩,你怎么站在门口呀? (浩浩妈妈领着浩浩进门想找老师理论,正好看见老师手中的卡片,老师忙合上卡片) 老师笑着问:浩浩妈妈,你怎么回来了? 浩浩妈妈:哦,我忘了给他小手绢了。浩浩,把手绢放好了,妈妈走了。 (浩浩妈妈走) 【场景四】 (老师带着户外活动,浩浩不听话,乱跑,老师在后面追,浩浩不小心摔跤,老师急忙去扶,老师扭伤脚) (自由发挥) 【场景五】 (放学了,家长都来接孩子) 教室里,老师把卡放回了熙熙的书包,然后和熙熙说:老师把卡放在你的书包了,回去和爸爸妈妈说一声啊! (浩浩妈妈第一个走进教室,突然看到浩浩的伤) 老师:浩浩妈妈,浩浩今天户外活动的时候,摔了一跤,胳膊上蹭破了一点,其他地方检查过了,没事的。 (浩浩妈妈赶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检查了一遍) (浩浩妈妈站起来,指着老师说)

最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让教育多份选择和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喜欢虾子,这好啊!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脚有多少只?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孩子放学回家忙着捉虾,这事若落在我们手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家长传来!左一个"不遵守纪律",右一个"不注意安全",通常会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教育从尊重开始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 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单纯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权,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他们毕竟还小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头,走一段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却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更深沉一些、艺术一些。 你的眼神它能察觉到

教育与爱同行 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强化职业情感;让教育与爱同行。 “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里健康成长。 师爱,倾心而为了教育,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充满激情地爱学生,就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爱,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

教导。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二)“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师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博爱积极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默默的赞许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都在传递爱、分享爱。关注这样的细节,是表达师爱的微妙与伟大,是彰显关爱的亮点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在剖析了师爱、理解了师爱、注重师爱的表达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与爱同行。 爱,使我们不言放弃,不言自我,不容选择,不堕入低潮。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的使命,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然而,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让爱与教育同行张美玲 发表时间:2019-08-20T09:35:02.7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1期作者:张美玲 [导读] 爱是宽容,是尊重;爱是激励,是赏识是了解;爱是公正,是平等,是宽严并济。 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江山路第二小学266510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真谛是爱,有爱才有教育。教育从爱开始,爱是宽容,是尊重;爱是激励,是赏识是了解;爱是公正,是平等,是宽严并济。 关键词:爱沟通成长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过程。教师是教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而这关键在于教师的爱心,在于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因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应当与爱同行。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都说明,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学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递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上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书育人,还要承担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职责,让学生悦纳老师,敬重老师,进而追随教师的教育步伐,这就要求教师用心去爱学生,用爱架起沟通的桥梁。 爱学生的基础是了解。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与孩子建立心与心的沟通。我们既要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也要了解孩子的闪光之处,更要了解孩子的短板,让每个孩子认为自己都是备受关注的,老师对自己是充满爱心的,这样便于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 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而关心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爱学生的关键是平等,我们应该公平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老师的关爱,这是真正的爱学生。公平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他们公正的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 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的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不能以“权威”自居,不能搞“一言堂”,不能“偏心眼”,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真理、与学生共同进步,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以个人的好恶选择喜爱某些学生,或厌恶另一些学生。这样不但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有损教师的人格。爱学生不应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不应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应以家庭条件为标准,对学生的爱,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对学生的爱是真心的,发自肺腑的,是出于自己的职业良心。这样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孩子的成绩如何,在心灵上、在老师的内心中,他们都是平等的,这就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塑造。 爱学生的标准是宽严并济。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优生,对优生的过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对犯点小错的后进生则严而又严。这样会使优生弱化自控能力、品德滑坡,而后进生则因为老师处理问题的不公平而产生反感、对抗情绪,从而对学习及各种活动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牢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严爱相加。 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只要教师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所有的嫩芽在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中,将会更好地茁壮成长。因此,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颗爱生如爱子之心去对待每个学生。把爱化成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把爱化成一丝丝春雨,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把爱化成一座座桥梁,沟通每一个心灵;把爱化成一句句赏识,助推每个学生的成长。

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共同思考和探讨的话题。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很多孩子在家做惯了小皇帝、小公主,来到学校还是依然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或者是因为家庭的变故,使得孩子的性格以及想法也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孤僻、不合群或者是自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可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育,其首要前提必须是学生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而交流的前提便是信任与尊重,可现在有些孩子并不会折服于教师的权威之下,不会因为你是老师而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这需要老师不断地进行开导和教育,将爱不断地注入孩子的心中,让他们真正信任并且尊重老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正文: 我于2006年毕业之后进入南昌十四中工作,除了单纯地教学之外,学校还赋予了我更加艰巨的一项工作,那就是接了初一年级的一个班,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回顾班主任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体会也异常深刻。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我们学校班主任工作,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教育学生们的重担。我们

学校的每个办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所以说对于我这个初次接班主任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更是不敢怠慢一点。 有时候觉得与其说我是在带这个班,倒不如说我是在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任何带班的经验,遇到的各种情况都是第一次,所有的解决办法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连我自己都无法预知这样的处理办法是好还是不好。幸而在学校得到很多前辈的指导,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还比较得体。而经过对学生很多错事的处理之后,例如学生不完成作业、上课顶撞老师、进网吧、迟到、打架、逃课、缺考等等情况,我得出的体会还是在教育中爱应该是被置于首位的,这是我们解决问题最根本有效的方法,而其它均只是辅助,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们才有可能真正贴近老师,真正地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师长、尊重父母和尊重他人。一个班级体有几十个学生,而其家庭情况、教育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均有不同,所以理应因材施教,可是如果希望教育可以取得好得效果,真正使教育得以落到实处,唯有先将爱心教育,情商教育放在首位,使学生懂得为自己而学,为自己而活。 谈到爱,就不得不谈一谈学校的德育工作,而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或者说是主要工作便是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教师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书笔记 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的自序题为《用一生写三本书》,也就是《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艺术与趣味》三卷本教育随笔系列。实际上,肖川老师后来还写了《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形成了四卷本的系列。《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是第二册,这本书对我触动依然很大,读这样的书总是有一种愉悦感,读肖川的随笔总会有一种亲切感。 这本谈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的书,读来完全没有已往教育类书籍教条式的说教,就象是一位朋友就坐在我对面,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真情向我娓娓道来,既让我沉浸在对教育理论的沉思中,又让我对他独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开朗;既像一个导师一样给我指明教育的方向,又像一个知心朋友一样向我倾诉他对教育的感悟,让我不断地激起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活泼中更深地去感悟我们的教育,使我对教育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本书,很想一下看完,又想慢慢回味一段段精妙缜密的美文,是越看越爱不释手,丝毫没有一点倦怠。看完后感觉进入了一个智慧氧吧,使人心旷神怡,心灵得到真诚的洗礼,思想得到朴实的升华,眼界得到至善的开阔。在优美的文字和广博的知识中,我阅读和写作

的欲望得到最大的激发。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思考能力的,但是我们通过智者的思考来更好地认识教育。 在中国教育界,肖川的美文可谓几乎“家喻户晓”,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数十万中国一线教师的阅读习惯(刘铁芳语),魅力何在?刘铁芳认为肖川的教育随笔对传统教育学社论体话语模式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还对传统教育写话语框架的突破拓宽了教育学的视野,积极回应社会问题和时代问题。最重要的是,肖川对教育生活,对教师,对教育中的生命个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情眷顾。来看看书中的两个话题。 一、教育的方向由谁决定? 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谈“教育的方向与方法”,肖川说“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也不禁产生了质疑:教师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我们能吗?我马上想到了这么多年来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我们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往指挥棒所指的地方努力地挤、冲、拼,尽最大的力让学生考出最高分。作为老师,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出高材生吗?然而,用分数衡量太唯一,一个优秀的学生,其优秀之处除了学习,还有性格,更重要的还有品德。所以,肖川教授讲: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老师。”正因为他有了这一观点,才敢

让爱与教育在幼儿园同行 【摘要】爱是教育之源,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中。本文从爱之诠释、爱之表达、爱之实践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耐心、宽容、引导”的方针,将爱贯彻于每天的教育工作中。希望能够给幼儿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爱的教育;亲子课程 有人说,孩子是花朵,教师就是精心栽培的园丁,用爱浇灌了孩子们每一个成长;有人说,孩子是树苗,教师是枝剪,用教育使他们更加茁壮。其实,爱与教育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密不可分,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源泉,而教育是爱的实践,实践中教师和幼儿都会感受到爱的升华。 一、爱之诠释 (一)教师对幼儿的爱。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超出血缘关系的关切和期望,是教育工作的源动力和最终落脚点。师爱源于幼教对教育工作的高度理解和认同,并由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种道德素质,也是幼儿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一个热爱孩子和教育的教师才会真正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才会正确运用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成长。2012年震惊全国的温岭教师虐童案中,犯罪女幼师不仅多次将幼儿的嘴用胶带封住,还揪着5岁孩子的耳朵使

其身体悬空,孩子嚎啕不止而该教师却神情愉悦。又有照片显示该教师曾多次将幼儿倒插垃圾桶进行虐待。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这名幼儿教师完全不理解教育的精髓,根本不懂什么是爱。相比之下,很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把班上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对孩子的爱,也是对教育的爱。 (二)幼儿的爱。另一方面,对于幼儿来说,爱是早期情感的重要成分,而早期情感的健全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爱的教育是幼儿德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除此之外,如今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宠溺使得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一味索取而不懂给与,一味争抢不识谦让,自私任性,并将之当做常态,为以后健全人格的形成埋下隐患。因此,对幼儿“爱的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二、爱之表达 (一)耐心。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耐心是是师德的体现,更是心中爱的体现。当小朋友学不会某项技能时,温柔耐心的鼓励和循循善诱的教导会成为他们战胜自己的最大动力。相反,幼儿教师若是显示出不耐烦的情绪,便极易给孩子们错误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感觉自己笨,不讨人喜欢,从而不愿再尝试,更有甚者会导致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 (二)宽容。在幼儿教师工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小朋友犯错的时候,与一味的批评相比,抱着一颗宽容之心与之

让教育与爱同行 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一、师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 教师充满激情地爱自己的学生,就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爱,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对之的教导,使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进程。 二、师爱的表达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每次追忆我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在反思——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严厉批评过“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凶一点。家长对我说:“你把我的孩子管严一点,如果他不听话,揍他几下也是可以的。”自己也沾沾自喜以“严师出高徒”自慰。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善良,我们的家长太老套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太落后了。竟把老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这应该引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了。 (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如在对5.12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进行默哀中,我组织了本班学生自主地进行了哀悼,并精心组织,庄重地开展了这一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孩子感受到了“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