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设置标准1111

公交站设置标准1111
公交站设置标准1111

北京公交车站台规范:停靠公交线不宜超6条

2009年10月13日03:33来源:新京报

北京首部《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地方标准将于11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每个站台停靠线路数不宜超过6条,线路超过6条时,可分站台布设,站台间距不宜小于25米,站台总数不宜超过3个。

对于站台的设置,标准提出,站台应靠近客流集散点设置,距地铁站、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及住宅小区出入口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不宜大于200米。站台宜结合停车港湾设置,一般设在距交叉路口50米以外处。在主干路上,宜设在距交叉路口100米以外处。在快速路上,站台宜设在距出入口100米以外处。

标准指出,站台不应设置在坡度大于5%的道路上。

对于站台的规模,标准规定,站台宽度不宜小于2.2米,人均面积不宜小于0.5平方米。站台地面宜高出路面0.2米。站台地面面层应防滑、易于维修,材料应依照所在地区的景观特色确定等。

公交站台规范中要求,站台应设在地铁站、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及住宅小区出入口等客流集散点200米范围内。此外,《规范》还要求快速道路出入口100米内不宜设置站台。一个站台的停靠位不应超过两个,每个停靠位20米。站台长度不应小于停靠位之和。每个站台停靠的线路数不宜超过6条,线路超过6 条以上时,可分站台布设,站台间距25米,站台总数不宜超过3个。站台宽度不宜小于2.2米,人均面积不小于0.5平方米。站台高度宜高出路面0.2米。

第2.2.8条一般中途站仅设候车廊,廊长宜不大于1.5~2倍标准车长,全宽宜不小于1.2m。

在客流较少的街道上设置中途站时,候车廊可适当缩小,廊长最小宜不小于5m。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1 术语和定义 1.1 公交首末站指常规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站,承担客流集散服务,公交车辆的始发终到服务,司乘人员的后勤服务,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检修清洗、夜间停车服务等。 1.2 公共交通标准车(以下简称标准车)是为准确衡量各类型公交车辆占用设施资源的大小关系而选取的基准车型。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其它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表1-1各类型公交车辆换算系数标准 1.3 回车道指场站内供车辆进出、移位、回转方向使用的道路。

1.4 场站停车能力指公交首末站所能停放的最大公交车辆数,以标准车计。

2 建设规模 2.1 公交首末站应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每处首末站最小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最大用地面积不宜大于5000平方米,停放线路不超过5条。 2.2 按照公交首末站影响区域内服务人口不小于10标台/万人的公交车辆配置标准确定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规模。 2.3 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可分为小型站(10-20 标准车)、中型站(21-40 标准车)和大型站(41-50 标准车)三类。 2.4 本指引以21-4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为研究重点。对于10-2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21-40标准车规模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乘以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对于41-5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乘以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

3 建设内容 3.1 公交首末站功能包括客流集散、场站管理、车辆停放、调度管理、车辆清洗、车辆检修和后勤保障等。 3.2 为实现功能要求,公交首末站应建设停车坪、回车道、上下车区和候车廊、调度管理用房、场站管理用房、休息用房等设施。 3.3 对于位置较为偏远的公交首末站,为方便工作人员值晚班和发早班车,可根据需要设置夜间休息室。 3.4 具体功能及建设内容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独立占地公交首末站建设内容表

公交站台施工方案

公交站台施工 一、测量准备 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及建设单位给予的平面位置图对建筑物定位控制点进行精确的复合,保证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准确性。根据建筑物的施工平面图,依据投测在基础上的纵横轴线点,逐步测放出立柱基础的平面位置。 二、基础施工 施工流程: 基础开挖→垫层浇筑→立模→预埋立柱钢板及钢筋网→基础浇筑及振捣→养护及拆模。 立柱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由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顶部20cm,剩余由人工开挖;挖土设计标高为-1.2m,且应开挖至二层黏土持力层,基础底未至二层黏土持力层的采用素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基础底部浇筑10cm厚的C15素混凝土垫层,尺寸为超出基础边缘10cm。 模板采用竹胶板,用对拉螺栓及斜支撑固定;模板要求平整,接缝严密,拆装容易,操作方便。 在基础顶、底部各预埋一层Ф12@100钢筋网,按设计要求预埋立柱钢板;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浇筑。砼的拌和采用商品砼;砼振捣要均匀,振动棒要紧插慢拔,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振动棒应避免碰到模板及预埋件。砼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再进行拆模。 三、主体结构安装 立柱、铸铝承托弓与雨棚为铝合金材质,主要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工地进行拼接。构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防止构件变形和损伤的措施。 基础预埋件、立柱、铸铝承托弓和雨棚各自之间的连接均采用高强螺栓摩擦连接。高强螺栓孔采用钻模成孔。 3.1、作业条件 (1)、编制高强螺栓安装操作规程,或施工工艺卡,并进行技术交底。 (2)、齐操作机具设备,并进行维修、试用,使处于完好状态;钢尺,电动、手动扭矩扳手应经计量部门检定校正,并取得证明。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得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城市规划得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得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与出租汽车新建、扩建与改建得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得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得其它有关标准与规范得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首末站得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得为大型站;26~50辆得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得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得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得需要与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得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与道路客流主要方向得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得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得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得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得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得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得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得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研究(DOC)

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研究 0.引言 城市公交专用道是一项改善公交服务、优化道路功能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应看到,如果在公交需求不大的道路设置专用道或者专用道设置不合理,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道路资源浪费,影响道路使用效率和路权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应该根据城市的道路交通情况制定适宜的设置标准,使得专用道设置不仅合理可行而且是必需的。本文为优化和改善公交服务,对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进行了研究。 1.国外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分析 1.1美国 美国公交专用道设置较为广泛,其设置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美国相关专用道设置标准[1]

1.2英国标准 英国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相对较宽松,主要指标是公交车流量和公交客流量,具体要求如下: ?高峰小时公交车流量达到50辆以上。 ?公交车载客量达每小时2000人以上。 1.3台北标准 1)设置需求 公交车专用车道设置需求评估,主要依据道路上公交车之行驶班次来界定,台北市订定之标准如下: ?高峰小时单向公交车数至少须60 班次。 ?12 小时单向公交车数至少须400 班次。 2)设置条件 道路上之公交车行驶班次符合需求标准后,仍须考虑其道路之几何设施是否可供布设公交车专用车道设置,其设置条件主要依据道路之宽度、布设车道数及

可布设公交车专用道之宽度来界定,台北市订定之标准如下: ?有效行车路宽至少30 公尺,或单向行驶道路宽度至少20公尺。 ?车道数单向至少3 车道。 ?使用车道净宽至少3公尺。 若需于前述条件外增设公交车专用道时,由交通工程师认定。 1.4标准 改造道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如下: ?公交专用道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网的主要干线上,公共汽车流量大于100辆/ h; ?道路单向机动车道至少有两条,道路红线宽度≥40m; ?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不导致道路整体运输效率的下降。 2.国相关研究 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置标准和条件。 2.1两个约束条件的设置标准 1)道路条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单向应具备两条以上的机动车道,单向具备3~4 条车道更佳。 2)交通条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公交车流量应占总流量的比例大于20 %。

浅析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公交停靠站课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1009053班 学号101006231 姓名王岩

公交停靠站课程设计 【摘要】现在的市政道路中,车流量大,尤其是上下班时间经常会出现堵车情况,在这种状况下,研究和发展一种既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又经济合理,且能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有效的缓解了市政交通压力。公交站点虽然只占城市道路中很短的一段,却是公交和道路包括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字】公交停靠站现状公交停靠站设置不足公交站点选型设计公交站点站间距布局设计 城市交通拥挤和由此带来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已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在这种状况下,研究和发展一种既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又经济合理,且能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公交站点虽然只占城市道路中很短的一段,却是公交和道路包括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城市公交站点的建设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站点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公交站点间距过长或过短,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位置选择不合理,路段公交停靠站类型选择不合理等,导致公交车辆和其它非公交车辆相互干扰严重,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使得公交停靠站停靠延误增大。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之外,站点优化设计不足是十分重要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方面。 由于公交站点的建设与设计涉及到道路以外的用地、道路条件、站点与站点之间以及其它交通方式站点之间的关系、站点内的布局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仅仅有宏观规划层面的站点数、站场选址、用地规模技术标准等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微观层次上提高公交站点的设计水平,为交通管理的高效实施创造条件。 公交站点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子系统,承担着客流集散的功能,对于公共交通服务的方便度与舒适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公交站点选址、站点形式的选择、站点的容量设计和站点设施的完善等不仅影响到公共交通本身的运营效

最新-照明工程技术交底

照明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d.开挖出来的土石方统一堆放,然后工程车运输车统一外运,运距10Km。 ④路灯基础 a.根据设计院给出的道路桩号,结合地面照明施工图纸定出灯基础,采用人工开挖。 b.根据放出的手孔井开挖线,在线外四周设置安全警示带。以免安全事故发生。 c.根据标注的基础开挖线,按照图纸深度,炮锤破除路灯基础。如遇到不良地质土层应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承载能力设计值要求不小 nbm于120MPa。 d.按规范要求施工,基础深度允许偏差值不大于+100mm,-50mm。当土质原因等造成基础坑深度与设计偏差+100mm以上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偏差在+100—+300mm 时,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2)偏差超过+300mm 时,超过+300mm 的部分可采用填土、沙石夯实处理,分层夯实厚度不大于100mm,然后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e.破除建筑垃圾外运. ⑤电缆井 a.根据放出的电缆井开挖线,在线外四周设置安全警示带。以免安全事故发生。 b.据施工图定位电缆井位置,同时标出电缆井开挖线,基底四周工作面各加宽50cm. c.据开挖线,图纸深度,炮锤破除电缆井基础,之后人工清理建筑垃圾。 d.电缆井基坑开挖之后必须用锥形标对电缆井基坑进行围护、遮盖。以免安全事故发生 e.开挖的建筑垃圾外运。 ⑥砌筑手孔井、电缆井、浇筑路灯基础 砌筑手孔井 a.手孔井基础铺筑20cm厚三七灰土,人工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然后铺筑垫砖两层,干砂填缝。 b.砌筑手孔井砖墙体,墙体两侧预留φ50穿线管孔。 c.复合塑料井盖安装。 ⑥浇筑路灯基础 法兰盘基础示意图 a.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制作好钢筋笼。基础内预埋4根M24地脚螺栓。 b.在已挖好的基础内打入Ф20长度为2.5米的接地圆钢,接地圆钢等钢筋笼放入后,焊接其上,并用镀锌扁钢引出至灯杆基础后的手孔井中与Ф20的接地线,形成统一的接地系统。 c.支撑垫层、基础混凝土模板。模板采用木模板。 d.放入钢筋笼,及Ф32两根PE管,一根穿照明电线,一根备用。 e.浇筑C20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进行合适的振捣,并放好法兰盘。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的养护,直到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90%以上,然后拆模。 f.检验、校准:基础固定后,用水平尺测量法兰水平高度,用卷尺测量其中心位置,若有偏差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条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

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条 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条 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条 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1 术语和定义 1.1 公交首末站指常规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站,承担客流集散服务,公交车辆的始发终到服务,司乘人员的后勤服务,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检修清洗、夜间停车服务等。 1.2 公共交通标准车(以下简称标准车)是为准确衡量各类型公交车辆占用设施资源的大小关系而选取的基准车型。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1.0,其它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1.3 回车道指场站内供车辆进出、移位、回转方向使用的道路。 1.4 场站停车能力指公交首末站所能停放的最大公交车辆数,以标准车计。 2 建设规模 2.1 公交首末站应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每处首末站最小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最大用地面积不宜大于5000平方米,停放线路不超过5条。

2.2 按照公交首末站影响区域内服务人口不小于10标台/万人的公交车辆配置标准确定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规模。 2.3 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 定。可分为小型站(10-20 标准车)、中型站(21-40 标准车)和大型站(41-50 标准车)三类。 2.4 本指引以21-4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为研究重点。对于10-20 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21-40标准车规模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乘以0.8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对于41-50 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乘以 1.1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 3 建设内容 3.1 公交首末站功能包括客流集散、场站管理、车辆停放、调度管理、车辆清洗、车辆检修和后勤保障等。 3.2 为实现功能要求,公交首末站应建设停车坪、回车道、上下车区和候车廊、调度管理用房、场站管理用房、休息用房等设施。 3.3 对于位置较为偏远的公交首末站,为方便工作人员值 晚班和发早班车,可根据需要设置夜间休息室。

侧平石技术交底

侧平石技术交底

————————————————————————————————作者:————————————————————————————————日期:

中电建路桥兰考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 文兴路和金牛大道 侧平石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兰考县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第三项目部 二○一六年十一月

一、工程概况 文兴路和金牛大道道路横断面具体布置为:4.5米人行道(含1.5米树池)+5米非机动车道+2.5米机非侧分带+11.5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2.5米机非侧分带+5米非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含1.5米树池),路幅全宽为50米。 道路路拱采用直线路拱,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路拱横坡为1.5%,坡向道路外侧,人行道横坡为-1.5%,坡向道路内侧;道路中分带宽3米,侧分带宽2.5米。 本工程中央分隔带、侧分带侧石及非机动车道侧石,均采用花岗岩侧石;平石采用C35混凝土预制,其中中央分隔带、侧分带、非机动车道侧石规格为:长*宽*高=75*20*35。为方便机动车道排水至侧分带内,侧分带靠近机动车道一侧侧平石每隔40m设一个雨水篦,在道路最低点必须设置加密。平石为C35砼预制平面石规格为:长*宽*高=50*25*15。 二、编制依据 (1)《兰考县文兴路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2)《兰考县金牛大道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4)《文兴路和金牛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本公司以往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设备状况。三、适用范围 本侧平石技术交底内容适用于兰考县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文兴路和金牛大道道路工程。 四、材料及施工要求 (1)侧石采用花岗岩,平石采用C35混凝土预制,花岗岩侧石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侧平石的相关技术等级、光泽度、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对质量差、尺寸规格不一致的侧平石要进行退场处理,坚决不能进行安装施工。 (2)交叉路口八字范围及隔离带端头所采用的侧石应根据圆弧大小定制0.3~0.5m长的侧石,侧平石圆弧形端头采用圆弧模具加工,不得用折线代替圆弧,保证圆弧段位置准确线性美观。 (3)根据设计要求,中分带侧石比路面高出25cm,侧分带及非机动车道外侧侧石均比路面高出20cm。 (4)所有侧平石大小尺寸、内侧倒角及倒角大小应一致,包括色泽、材质均要求一致。 (5)混凝土平石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稳固、砂浆饱和、外露面清洁、线条顺畅,平石不阻水。 (6)进场前对侧平石加工尺寸进行检测,应从长度、宽度、高

城市公交停靠站规划设置方法综述

城市公交停靠站规划设置方法综述 公交停靠站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公交设施,几乎分布在城市任何一条有公交车辆运行的道路上。它虽然只占城市道路很短的一段,也只是公交线路上的一个点,但它不但影响着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和路段通行能力,也影响其他社会车辆通行的能力。尤其是道路交通流量高峰期间,公交车辆的停靠往往使公交停靠站所在路段形成道路瓶颈,是造成交通堵塞的重要因素[1]。基于此,本文对公交停靠站规划设置方法及其适应性做了研究,提出了不同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下公交停靠站的合理规划和设计。 1路外侧公交停靠站规划设置方法 路外侧公交停靠站是指沿城市道路人行道或机非分隔带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可以分为直线式(即传统

的无港湾式)和港湾式两种形式。由于路外侧公交停靠站在路外侧是否设置公交专用道的情况下并无明显差别,要设置公交专用道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外侧车道作为公交专用道即可。因此,本文仅以无公交专用道的情况说明其规划设置方法及适应性。 1.1直线式公交停靠站 直线式公交停靠站是传统的公交停靠站设置方式,它直接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机动车道上,如图1所示。1.2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港湾式停靠站是指在公交停靠站处将道路适当拓宽,将公交车辆的停靠位置设置在正常行驶的车道之外,以减少公交车辆停靠时形成的交通瓶颈对其他车辆的影响,保证路段车辆的正常运行。但是港湾式停靠站的设置对道路条件有一定的选择适应性,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研究。

(1)利用人行道设置 一般机动车流量较小(小于1000veh/h),人行道宽度比较富裕(大于6.5m),没有机非分隔带或分隔带很窄(小于2m),且机动车道上车流量较大,不易设置直线式公交停靠站的路段,可采用沿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方式。如图3所示。 仅用划线或隔离栏进行机非分隔和机非分隔带很窄(<2m)的路段,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量饱和度均大于0.6,且人行道宽度大于6.5m,由于非机动车流量大,图3设置方法公交停靠对非机动车干扰大,且不易使非机动车上人行道行驶,可以沿人行道设置为准港湾式的公交停靠站,港湾加公交停靠站的宽度应该大于4m,如图4所示。(2)利用机非分隔带设置

深圳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及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及建设指引 (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二O一四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符号 (1) 4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 (2) 4.1公交专用道设置原则 (2) 4.2路段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 (3) 4.3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设置标准 (4) 4.4公交专用道设置类型 (5) 4.5公交专用道使用时段 (6) 5公交专用道建设指引 (6) 5.1在路段上的设计指引 (6) 5.2在交叉口处的设计指引 (7) 5.3在出入口处的设计指引 (14) 5.4在公交停靠站处的设计指引 (16) 5.5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指引 (17) 条文说明: (26) 附录: (31)

前言 本指引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指引起草单位:XXXX。 本指引主要起草人:XXXX。 本指引文件为首次发布。 1范围 本指引规定了深圳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及设计要求。 本指引适用于深圳市辖区内城市道路上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与设计,不适用于快速公共交通(BRT)和有轨电车车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502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GA/T 507-2004 公交专用道设置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CJJT 15-2011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SZDB/Z 12-2008深圳市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 3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引。 3.1 公交专用道:在较宽的城市道路上,用交通标线或物理隔离的方法划出

城市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 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 第四节渡轮站 第三章停车场 第一节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 第二节停车场的用地和布置 第三节停车场的进出口 第四节低级保养 第五节工间 第六节油料管理 第七节清扫机械 第八节办公及生活性建筑 第九节绿化 第十节多层与地下停车库 第十一节出租汽车停车场 第四章保养场 第一节功能与场址 第二节平面布置和用地 第三节生产与生活性建筑 第四节油库 第五节出租汽车保养场 第六节保养中心 第五章修理厂 第一节建厂与用地 第二节库房、道路、其它 第三节渡轮修理厂 第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

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第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第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第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规划。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候车廊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各城市应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合。第首末站周围宜安排绿化用地(包括死角及发展预留用地),其面积宜不小于该站总用地的15%。 第首末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每条营运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数量确定。规划部门作城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规划时,应配套安排首末站的规划用地。对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的首末站宜结合用地条件适当放宽用地标准。 第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90~100m2计算。若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少于10辆或者所划用地属于不够方正或地貌高低错落等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之一时,宜乘以1.5以上的用地系数。首末站安排在建筑物内时,用房面积

公交车出租车停 靠站设计

南京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用于指导南京市市区范围内轨道站点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中的公交 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工作。 文件规定了公交车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控制指标、平面几何尺寸、附属设施配置及设计要求等。 2 编制依据 CJJ 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GB 50220-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 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 专业术语 公交停靠站 仅具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 出租车停靠站 仅具有出租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出租车停靠站点。 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用局部拓宽路面的方法设置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浅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一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深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多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非港湾式停靠站 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上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 车辆驶入交叉口的车道为进口道,车辆驶出交叉口的车道为出口道。 平面交叉口的上游、下游 车辆驶入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上游,车辆驶出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下游。 站台 供乘客候车及上下车的道路铺装部分。 4 一般规定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须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交通 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原则上设于轨道站点主要行人出入口50m范围内。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须与站台所在的道路、交叉口及人行过街通道等交通设施 进行一体化设计。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还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施规模与位置,兼顾城 市道路交通运行要求。 在用地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 5 公交停靠站设计 公交停靠站形式的选择 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一般也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当条件受限时可以布置为非港湾式停靠站。 表1 港湾式停靠站建议设置原则 设置条件设置类型 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小于250人或停靠线路数小于3条非港湾式 停靠线路条数超过5条港湾式 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大于500人港湾式

公交站台及雨篷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公交站台及雨篷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一、测量方案 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及建设单位给予的平面位置图对建筑物定位控制点进行精确的复合,保证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准确性。根据建筑物的施工平面图,依据投测在基础上的纵横轴线点,逐步测放出立柱基础的平面位置。 二、基础施工 施工流程:基础开挖→垫层浇筑→立模→预埋立柱钢板及钢筋网→基础浇筑及振捣→养护及拆模。 立柱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由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顶部20cm,剩余由人工开挖;挖土设计标高为-1.2m,且应开挖至二层黏土持力层,基础底未至二层黏土持力层的采用素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基础底部浇筑10cm厚的C15素混凝土垫层,尺寸为超出基础边缘10cm。 模板采用竹胶板,用对拉螺栓及斜支撑固定;模板要求平整,接缝严密,拆装容易,操作方便。 在基础顶、底部各预埋一层Ф12@100钢筋网,按设计要求预埋立柱钢板;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拌和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振捣要均匀,振动棒要紧插慢拔,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振动棒应避免碰到模板及预埋件。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再进行拆模。 三、主体结构安装 立柱、铸铝承托弓与雨棚为铝合金材质,主要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工地进行拼接。构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防止构件变形和损伤的措施。 基础预埋件、立柱、铸铝承托弓和雨棚各自之间的连接均采用高强螺栓摩擦连接。高强螺栓孔采用钻模成孔。 1、作业条件 (1)、编制高强螺栓安装操作规程,或施工工艺卡,并进行技术交底。 (2)、齐操作机具设备,并进行维修、试用,使处于完好状态;钢尺,电动、手动扭矩扳手应经计量部门检定校正,并取得证明。 (3)、检查安装钢构件的轴线和连接部位的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公交车专用车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概述

公交车专用车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作者:

-----------------------日期:

实施方案 一、需求分析 二、整体构思 三、目标定位 四、技术手段 五、人员组织 六、质量控制 七、进度安排 八、验收方案 九、安全管理 十、应急预案 十一、服务承诺

一、需求分析 1.1项目背景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它体现了一种以城市公共交通为机动化出行主体、以城市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布局结构,是一种受资源、环境、安全等条件约束下的最佳城市建设形态,是一种综合效率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数量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的出行总量和出行距离呈现大幅增长。同时,城市交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机动化出行比例迅速上升,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压力不断加剧。 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选择30个城市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在示范城市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公共电汽车运行速度明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2011年,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开展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交运发〔2011〕635号),正式启动了公交都市创建工程。 南京市是中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公布的第一批示范工程创建城市,自2012年至2016年,创建基年指标值及年度发展目标值均已达到公交都市的发展目标值,特别是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2012年的53%上升到61.2%,公共交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2017年,对公交都市的预期目标值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江宁区作为南京城市重要的发展增长极,区域内人口众多,对公交系统的需求旺盛,作为南京市的江宁副城,承担着构建公交都市,打造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重要任务。 在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宁政办发〔2017〕29号《关于印发2017年公交都市创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1 术语和定义 1.1 公交首末站指常规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站,承担客流集散服务,公交车辆的始发终到服务,司乘人员的后勤服务,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检修清洗、夜间停车服务等。 1.2 公共交通标准车(以下简称标准车)是为准确衡量各类型公交车辆占用设施资源的大小关系而选取的基准车型。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其它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表1-1各类型公交车辆换算系数标准 1.3 回车道指场站内供车辆进出、移位、回转方向使用的道路。 1.4 场站停车能力指公交首末站所能停放的最大公交车辆数,以标准车计。

2 建设规模 2.1 公交首末站应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每处首末站最小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最大用地面积不宜大于5000平方米,停放线路不超过5条。 2.2 按照公交首末站影响区域内服务人口不小于10标台/万人的公交车辆配置标准确定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规模。 2.3 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可分为小型站(10-20 标准车)、中型站(21-40 标准车)和大型站(41-50 标准车)三类。 2.4 本指引以21-4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为研究重点。对于10-2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21-40标准车规模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乘以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对于41-5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乘以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

公交站台候车亭施工方案

临汾市滨河西路与彩虹桥、景观大道立交桥项目 公交站候车亭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临汾市滨河西路与彩虹桥、景观大道立交桥项目 二○一七年九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工程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交站候车亭施工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施工总体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配备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总施工顺序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体结构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体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体顶棚结构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体灯箱结构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电器安装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庆市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

重庆市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1 术语和定义 1.1 公交首末站指常规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站,承担客流集散服务,公交车辆的始发终到服务,司乘人员的后勤服务,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检修清洗、夜间停车服务等。 1.2 公共交通标准车(以下简称标准车)是为准确衡量各类型公交车辆占用设施资源的大小关系而选取的基准车型。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 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1.0,其它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表1-1各类型公交车辆换算系数标准 1.3 回车道指场站内供车辆进出、移位、回转方向使用的道路。 1.4 场站停车能力指公交首末站所能停放的最大公交车 辆数,以标准车计。

2 建设规模 2.1 公交首末站应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每处首末站最小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最大用地面积不宜大于5000平方米,停放线路不超过5条。 2.2 按照公交首末站影响区域内服务人口不小于10标台/万人的公交车辆配置标准确定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规模。2.3 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可分为小型站(10-20 标准车)、中型站(21-40 标准车)和大型站(41-50 标准车)三类。 2.4 本指引以21-4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为研究重点。对于10-2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21-40标准车规模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乘以0.8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对于41-5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乘以1.1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

3 建设内容 3.1 公交首末站功能包括客流集散、场站管理、车辆停放、调度管理、车辆清洗、车辆检修和后勤保障等。 3.2 为实现功能要求,公交首末站应建设停车坪、回车道、上下车区和候车廊、调度管理用房、场站管理用房、休息用房等设施。 3.3 对于位置较为偏远的公交首末站,为方便工作人员值晚班和发早班车,可根据需要设置夜间休息室。 3.4 具体功能及建设内容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独立占地公交首末站建设内容表 3.5 公交首末站应同步建设智能信息系统。智能信息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系统:LED动态信息显示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等(参见图1)。

第4节公交停靠站设计-09

第八章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交通设计 第四节公交停靠站设计 一、公交停靠站分类 1.公交停靠站的定义及类型 在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公交停靠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起到了提供公交车辆停靠、乘客上下车服务的作用。根据公交停靠站的所处位置、设置方法及站台形式,公交停靠站具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所处位置分类 根据公交停靠站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 上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上游区域进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近端公交停靠站(Near-side bus stops,NS)。对于交叉口上游停靠站,公交车辆进出站点受交叉口信号灯和进口道机动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与控制。 (2)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 下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下游区域出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远端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3)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 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公交车辆运行、停靠不受交叉口影响的纯路段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中端公交停靠站(Mid-block Stops,MS)。 在保证公交线路站点平均站距最优的基础上,具体某一个公交站点的定位是有较大弹性的。不同所处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位于交叉口附近的公交停靠站在减少了乘客公交换乘距离的同时加剧了交叉口的瓶颈效应。设置在交叉口上游、交叉口下游及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的优缺点总结见表8-4-1所示。 不同所处位置公交停靠站优缺点比较表表8-4-1

2)根据设置方法分类 根据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路侧型公交停靠站 路侧型公交停靠站是指沿城市道路人行道或机非分隔带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如图8-4-1所示。对于三块板和四块板的道路且机非分隔带宽度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机非分隔带上,这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设站形式。当不存在机非分隔带或机非分隔带宽度不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人行道上,对于这种形式的公交站,公交停靠要占用和穿过非机动车道,容易与非机动车产生干扰。 图8-4-1路侧型公交停靠站示意图 (2)路中型公交停靠站 路中型公交停靠站是指当沿中央分隔带,在城市道路每个方向内侧车道设置公交专用道时,为避免公交车辆进出路外侧公交停靠站时变换过多车道,而沿公交专用道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如图8-4-2所示。对于两块板和四块板的道路且中央分隔带宽度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由于我国的交通规则是车辆靠右侧行驶,公交车辆的乘客门也都是设置在右边,对于正常行驶的公交车辆如果要在这种停靠站停靠,则必须在左侧车身上设置乘客门,存在一定的技术与安全问题。另外,沿中央分隔带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如果没有设置专门的人行天桥或地下过街通道,乘客需要穿越机动车道才能到达和离开停靠站,这不仅会影响乘客的安全,而且也会影响社会车辆的正常行驶。因此路中型公交停靠站在我国并不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