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乘法(一)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峨山县甸中小学

施丽红

用乘法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教材容为依托,以《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数学活动活动中经历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进行教学。

教学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科书第59页例6及做一做。

学情与教材分析:

“用乘法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能熟练的背诵1-5的乘法口诀,并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可以用乘法计算。教材大象运木头这个例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求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其实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这就转换成我们学过的乘法的问题。接着教材安排了“试一试”的情景图,让学生能够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然后用后面的练习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

难点: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2×6= 3×5= 3×4= 1×2=

5×5= 2×4= 3×6= 5×6=

3、出示练习: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3+3+3+3= 4+4+4+4+4=

师小结: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的旧知,为用乘法解决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知道再过几天我们峨山有一件什么大喜事吗?(县庆)

是啊,再过几天就是我们峨山彝族自治县60周年了,到时要举办一台大型文艺晚会。这不,工人叔叔正忙着建一个大型舞台呢。(课件出示工人施工建舞台图。)森林里的大象一家听到这个消息,也来帮忙了。瞧,它们运木头多卖力啊! (课件出示例6的情景图)

【设计意图】结合峨山即将到来的县庆导入课题,即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学习例6.

1、孩子们,你们开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头大象运木头,每头大象运2根,)

2、数学小精灵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请看老师写。(师板书:一共运多少根木头?)谁能完整的读一读这个问题。

3、我们怎么来解决“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呢?

①请小朋友们先用小棒两根两根地摆一摆。摆好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是根据学生说的把小棒摆在黑板上。

②现在你会列式解决吗,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跟伙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学生充分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有不同的多听听他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2+2=6(根)

3×2=6(根)

或2×3=6(根)

答:一共运6根木头。

5、这道题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减法计算,那你们说说哪种方法更简便些。学生说出乘法时,师在乘法算式前贴一个笑脸图片。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容:用乘法解决问题。(出示板书:用乘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求“一共运了多少根小棒?”其实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并通过让学生充分的说想法,培养学生的动口表达能力。

6、变式练习,建立模型

看到3头大象这么辛苦,又来了2头勤劳的大象来帮忙,(课件出示5头大象运木头),先来读一读屏幕上的问题,你会解决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5×2=10(根)说说你的想法。(可多请几个学生说说。)

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5头大象就运了5个2根,二五一十,就是10根。【设计意图】通过变化数学信息,让学生建立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模型。(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听到峨山县庆要举办文艺晚会,许多小动物正聚在一起商量着要表演什么节目呢。我们去看看。(课件出示试一试情景图)

1、说一说有哪些小动物?

2、我们来看看天鹅。(课件放大天鹅)谁能把天鹅的信息说的完整些?

引导学生说出:一组天鹅有3只,有3组天鹅。师在黑板上贴出天鹅图。

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

3、你能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4、这个问题怎么解答?指名说说。

5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一种动物,先收集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再把算式写下来。(小组活动,师巡视参与活动)

6、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图片表示简单的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一种动物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后,放手让学生小组活动,从而体现从引到放的一个教学过程,并让学生经历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7、你们不仅自己收集了数学信息,还会提出问题自己解决,真棒!夸夸自己吧,看到小朋友们学得这么棒,老师送点礼物给大家(课件出示礼物盒。)想不想知道礼物盒里藏着什么礼物?(课件打开:出现五彩棒棒糖)

你能找出一道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把问题写下来:礼物盒可以用一个正方形代替,棒棒糖可以用一个圆圈加一竖代替。并用算式解决。(学生写问题,师巡视),指名一人到黑板上写。

一盒礼物盒里有3根棒棒糖,5盒礼物盒礼物盒里有多少根?3×5=15(根)全班一起订正,写对的自己在算式旁边画一颗智慧星,从这道题开始,你做对一道题,就在旁边画一颗智慧星,比一比谁得的智慧星最多。

【设计意图】因为平时的练习中有让学生写问题,并解答的题,所以设计用送礼这个情境,提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学习写出简单的问题,并解答。

8、孩子们,这就是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乘法问题。不光这里有这样的乘法问题,超市里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超市一角)出示:1、买2个毽子要多少元?

指名学生到黑板写算式,其余的写在练习本上。全班订正,对的画一颗智慧星。

再出示:2、买5个杯子要多少元?

学生写算式,全班订正。对的画智慧星。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检测学生能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8、开放题

超市里的乘法问题真多,说也说不完。我们再来找找餐厅里的乘法问题吧。(课件出示餐厅图:有5桌子,一桌子可以坐4人,有22人去餐厅吃饭,能坐得下吗?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伴说说自己的看法,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脱离具体的图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7、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吗?指名说问题并自己解答。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现在数数你一共的了几颗智慧星啊?

指名说说,并根据星星的数量及时给予表扬。你今天的表现棒吗?觉得自己很棒的夸夸自己。

【设计意图】根据星星的数量来判断这节课的效果。让学生在数智慧星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

五,扩展练习。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你学会了吗?(学生会说会了)那我看看你们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儿歌。课件出示:数青蛙图。我们来抢答。

一只青蛙一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四声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五声跳下水;

孩子们能学以致用,真棒!你们。

【设计意图】以儿歌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即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

六、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问题

3头(大象的图片)运木头,每头(大象的图片)运2根。

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2+2+2=6(根)

3×2=6(根)

或 2×3=6(根)

答:一共运6根木头。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imple calculation based o n multiplication distribution law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 进行简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容易混淆,特别是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二、活动尝试 1.出示例题场景图。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列出算式:32×102 4.你会先估计,再算一算吗?

5.交流算法。(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师生探究 1.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1)自学课本,完成书上例题的运算过程。 (2)同桌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01×84=()×84+()×84 92×203=92×(200+□)=92×200+92×□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3.试一试: 用简便的方法计算46×12+54×1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交流: 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②你是怎样算的?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板书(略)。 4.师生共同小结: 四、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填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课题:解决问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13~14页的例8 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呼号激趣,揭示课题 快乐六加一,轻松来学习 二、明确目标,学前检测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43 52×2 1 2、列式计算。 20的51是多少? 6的43 是多少? 三、精讲点拨,排疑解惑 出示例题8 1、阅读与理解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完成课本填空。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

2、分析与解答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41,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4 1,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4 1。 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讨论不同的解法。 小组交流。 组织汇报。 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学生折一折。 ②计算萝卜地的面积:480×2 1=240(平方米) 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学生动手折一折。 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4 1=60(平方米) 列综合算式解答。 480×21×4 1=60(平方米) 先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21×41=8 1 再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8 1=60(平方米) 综合算式是:480×(21×4 1)=60(平方米)

四、巩固训练,评价检查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 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五、回顾重点,课堂小结 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 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六、扩展延伸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3题。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 认真听取了各位数学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对我启发很大。现将对这 节课进行再次反思。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学习分数乘法中的第一个解决问题,它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上节课已初步学习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这节课 学生学会用线段图分析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知道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 的难点放在探索第二个数量关系,在这里设计的三个问题对学生动手画线段图 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学生交流讨论线段图的画法和形成解决问题思路环节, 应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说得好的同学应及时表扬肯定,激发学生想表达的积 极性。在本节课讲得过多,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巡视过程中应快 速的搜集学生的资源,也许在这些学生资源的交流中问题才会更能深入教学的 难点,学生讨论的会更透彻。课堂很自然的体现生生互动,这一过程培养了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求知探索的欲望。要做好这一方面就要多去关注学生、研 究学生、课前做好对学生的预设。

文库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意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 学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常规练习,齐背8的乘法口诀。 (2)听算: (3)课件演示:教材例3。 (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枝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个4元……)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钱? 橡皮每块2元,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铅笔3元一枝,要买5枝一共多少钱? 日记本每个4元,买6本,一共多少钱? …… (3)解决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问题。 汇报学习过程。

三、练习巩固 (1)xx,算一算。 出示练习十九的第2题:让谁算得又对又快。 (2)看图列算式。 出示练习十九第1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3)每横排有6颗星,4排有几颗星? 每列有4颗星,6列有几颗星? (3)第横排有7个圆,3排有几个圆? 每列有3个圆,7列有几个圆? 四、拓展学习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们说一说。 (2)小兰买3块橡皮,每块橡皮3角钱,小兰一共花了多少钱?妈妈给了她1元钱,应该剩下多少钱? 分析:这是一道先乘后减的应用题,首先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小兰花钱总数,再用妈妈给的钱数减花掉钱数求剩余。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问题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 分析:求3个文具盒的价钱总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word教案

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而得出三个数连乘,可以先把任意两个数相乘再和另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的规律。 2. 在经历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对连乘算式的简算技能。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行为。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在经历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掌握对连乘算式的简算技能。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呈现信息的课件,以及活动用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铺垫引入 1. 比赛(男左、女右) 37×6 5×6 9×23 25×4 (通过呈现难易程度不同的两组题,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对这些数的关注,得出右边的数计算比较容易。) 2. 根据学生的质疑,建立“凑整”的数学概念。 举例有哪些数是这一种情况,共同归纳。 25×4 2×45 15×6 50×2......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 谈话引入

2.“我们学校要在这个课室召开一次会议,大约有200人参加,这个教室的固定座位够吗?” 3. 小组合作,统计教室的座位。(先统计,然后写出计算过程) 让四人小组,离开座位数一数。然后汇报。 把各个小组计算的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让其说出理由。 把用乘法计算的方法展示出来。 6×2×10 2×6×10 6×10×2 12×10 比较这些小组的方法和结果,归纳其规律。 6×2×10 = 2×6×10= 6×10×2 =12×10 “从以上的计算,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三个数连乘的规律:三个数连乘,可以把其中两个数先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三感知,类推应用 “我们的教室,坐得下这么多人吗?” “不能的话,怎么办?” “我们可以加一些凳子,看能不能坐得下?” 呈现信息:每一行加多一个座位,再加5排,现在可以坐多少人?(电脑出示图例) 让学生解答。板演展示。 7×2×15 7×15×2 2×15×7 比较一下以上各题,哪一种计算比较简便。 质疑,理解 四实际应用,巩固拓展:(表演) 根据提供的信息,小组合作,把情景呈现。(通过购物环境,把知识应用) 呈现信息: 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当好采购员。 1.如果有4个班要买足球,每个班买25个,每个足球要49元,共要多少钱? 2.操场上排了5个方队,每个方队有13行,每一行12人,操场上共有多少人? 3.我们教学楼,有六层,每一层有5间课室,每个课室要安装8支光管,要买多少支光管? 4.拓展题: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8,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出示例8情境图,但不出示问题) 这个大棚共480㎡,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1/4 2、提取信息: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要求的是

()的面积。 3、分析与解答 (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1/2 ②学生折一折。 让学生取了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③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1/2=240(㎡) (2)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①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1/4 ,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1/4 ,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1/4 。) ②学生动手折一折。 ③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1/4 =60(㎡) (3)列综合算式解答。 480× 1/2×1/4 =60(㎡)(4)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①教师让学生将整张纸展开,观察并说说:从这张纸上,你能看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 ②小组交流。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③组织汇报。先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综合算式:480×(1/2 ×1/4 )=60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16例9及练习四第6~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讨论及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采用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来理解题意,同时启发学生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先小组交流,再解答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迁移推理,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坐过什么车?(学生自由回答,有坐公交、出租车、自家的轿车、骑自行车和走路等) 教师: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 二、探索新知 1.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出示: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汇报。 (1)出租车3 km以内(含3 km)收费7元。 (2)单程行驶3 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 (3)不足1 km按1 km计算。 2.出示教材第16页例9。 教师: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 km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同桌相互交流订正。教师引导: (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6.3 km,但不足1 km按1 km计算,共需要付7km的费用。 (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3 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 (3)前面3 km应付7元,后面4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0课时:解决问题(二)(总第10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3. 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 5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2 5 。 (3)一条路,已修了 3 10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1 11 。 (5)甲数比乙数少1 5。 2.口头列式:(1)32的3 8 是多少?(2)120页的 1 6 是多少?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1)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 ①两种数量:一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已知数量;二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所要求的未知数量。 ②理解关键句,找出单位“1”。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是什么意思? (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多的部分占青少年的4 5 ,青少年 的心跳次数是单位“1”。) 课件出示: 阅读与理解: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次。婴儿每分钟心 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多的部分是的 4 5 。要求的是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③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题目中有“青少年”和“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 青少年: 5 4 婴儿: (2)探究解题方法。 解法1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加上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的心跳 次数,就等于婴儿每分钟的心跳次数。75+75×4 5 =75+60=135(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解决问题(一)》教案

笔算乘法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 3.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头列式。 (1)买3支同样的钢笔用了12元钱,平均每支钢笔用多少钱? (2)一本练习本2元钱,买5本练习本一共要用多少钱? 2.动脑筋:口头提问题再解答。 (1)4位小朋友共搬了20盆花,___________?(强调平均)(2)小白兔1天需要吃6个胡萝卜,吃了5天,__________? 3.谈话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阅读与理解:读题,你从题中获知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示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1)仔细看图示,要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①板书: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②再求什么? 板书: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2)谁能完整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求什么?(3)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8。 18÷3=6(元)……一个碗多少钱 6×8=48(元)……8个碗多少钱 用综合算式怎么列式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8÷3×8 =6×8 =48(元) 3.回顾与反思:现在已算出买8个碗要48元,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验证,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看看书上是怎么验证的?翻开教材第71页看“回顾与反思”。 4.巩固练习: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先尝试后交流。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天穆小学许秀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学具、教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趣,激思迁移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谁把口诀记得最熟练。请准备抢答。 1、看算式,说口诀 6×6=4×4=5×5=4×6=2×3= 2×6=3×2=5×2=3×5=3×6= 2、写算式 (1)、2个4是多少? (2)、3与6的和是多少?

师:你能画图表示这两个算式的含义吗?在答题卡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亲身实践,感知探究 师:看来大家对旧知识掌握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要用旧知识来“解决问题”。(出示ppt)这几个小朋友在摆桌椅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我们来看看。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题,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①4排桌子每排5张②一排4张一排5张 求一共有多少张?求一共有多少张? 2. 培养画图意识。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组织学生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把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 (2)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汇报交流的结果 部分学生作品图示如下,请学生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第(1)题: ●●●●●■■■■■▲▲▲▲▲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小数乘法 的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10页例7及后做一做、练习三第4、5、6、7、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懂得整数乘法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下面各题,怎么简便怎么算,并说说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25×16 101×37 36×99+36 25×(4+57) 二、探索新知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 生计算第九页下的三组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相等。) (2) 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 (3) 生汇报:第一组算式用到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用到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4) 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你们的发现吗?(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学教材第10页例7. (1)出示题目,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试着用简便方法算一算。 (2)学生试算。 (3)汇报算法,并说明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第一个题:方法一: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4.78. 方法二:0.25×4.78×4 =4.78×(0.25×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78×1 =4.78 第二个题: 0.65×201 =0.65×(200+1)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8)》公开课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3~14页例8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 找一找,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 (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 2. 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1)篮球有35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足球有多少个? (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六(1)班有女生多少人? 3.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一)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 积占整块萝卜地的。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要求的是()的面积。 (二)分析与解答 1. 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动手操作。 2. 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3.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240(m2);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60(m2)。 思辨:求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整个大棚面积)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五环导学——《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竖式练习本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铺垫助学) 1、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左右两组,进行口算比赛,看哪组读题准确,计算正确,声音整齐洪亮。(课件出示口算题) 第一组题: 5×3= 4×4= 1×6= 2×3= 6+2= 5+5= 第二组题: 2×4= 6×2= 1×3= 5×5= 3+6= 4+4= 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 2、课件出示两道算术题(显示两道题的占格方法),学生在竖式练习本上根据算术题画图。要求占格正确,画面清晰、工整。 2 +3 6×5.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教学例7(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例7中第一个问题:(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教师:仔细读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2、教师出示例7中第二个问题:(1)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教师:再认真读第二道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3、比较这两道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两道题都是说桌子的事情,问题都是求一共多少张桌子,两道题的条件都有4和5。 4、让学生说一说第一题的数学信息是什么? (教师板书:数学信息:) 学生:4排,每排5张 教师:从这道题中,同学们找到了两个数学信息,我们现在把这两个数学信息,分别圈起来。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案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 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能力点目标: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目标: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7--9的乘法口诀。 课时安排: 1、7的乘法口诀 4课时 2、8的乘法口诀 3课时 3、9的乘法口诀 4课时 4、整理复习 1课时 1、7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 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德育点: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具准备:每人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看能摆出那些可爱的图案。 学生独立拼摆,在班里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用这七个七巧板摆自己喜欢的图案,那你们看七巧板还能摆出哪些可爱的图形?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2020-04-11 四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8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引入课题 1.过渡:我们已经能解决生活中一步计算的问题,下面有两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口答算式及结果) (1)妈妈买了8个碗,每个6元,共用多少钱? (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每个碗多少钱? 2.引出:如果我们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就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例8。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阅读与理解:读题,你从题中获知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示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1)仔细看图示,要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①板书: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②再求什么? 板书: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2)谁能完整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求什么? (3)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8。 18÷3=6(元)……一个碗多少钱 6×8=48(元)……8个碗多少钱 用综合算式怎么列式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8÷3×8 =6×8 =48(元) 3.回顾与反思:现在已算出买8个碗要48元,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验证,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看看书上是怎么验证的?翻开教材第71页看“回顾与反思”。 4.巩固练习: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先尝试后交流。 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③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71页做一做。 (1)尝试解答;(2)交流解题思路;(3)综合算式分别怎么列出;(4)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练习十五第7题。 (1)尝试解答;(2)交流解题思路;(3)综合算式怎么列出。 3.练习十五第8题。 (1)看懂表格里分别是求什么。 (2)每格分别怎么解答? (3)说说解题思路。 4.练习十五第9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教案

1.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P29例8(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各自的特点,通过体验、感悟,熟练、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在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聪明的小猴子最爱动脑筋了,他正在思考谁能给这个数字找个好朋友,与它相乘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像这样的好朋友,还有哪些? 教师板书: 25×4 125×8 15×2 ……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些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新课讲授】 一、定向梳理 1.回忆,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定律的内容。

我们怎样应用乘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2.情境一:导游设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子都成熟了,你们想到果园去采摘吗?但在出发前,导游想考考同学们,必须先闯过她设的一道关。比一比,男生和女生谁先坐上车? 符合定律形式的基本题: 8×(125+7) 19×37+19×63 教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想到了应用什么定律? 19×37+19×63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个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1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整百数乘19比较容易。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37与63的和再乘19比较简便。) 3.出示教材例8情景图。 让学生自己观察图上内容,根据问题(1)列出算式12×25,请同学用自己最快方法算出结果,然后展示学生计算方法。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学生1: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运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试卷)

《运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运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意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常规练习,齐背8的乘法口诀。 (2)听算: 第一组:2×8,3×8,8×2,4×8,5×7 第二组:8×4,4×7,7×4,6×8,8×5 (3)课件演示:教材例3。 (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枝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个4元……)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钱? 橡皮每块2元,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铅笔3元一枝,要买5枝一共多少钱? 日记本每个4元,买 6本,一共多少钱? …… (3)解决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问题。 汇报学习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练习十九的第2题:让谁算得又对又快。 (2)看图列算式。 出示练习十九第1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3)每横排有6颗星,4排有几颗星? 每列有4颗星,6列有几颗星?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2-6的乘法口诀第6课时 解决问题》精品教案

第6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61~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哪些同学会背这些口诀? 1.全班试背1~6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背口诀。 3.师生对口令。 二六——十二五五——二十五 三六——十八四五——二十 六六——三十六一六——得六 三四——十二四六——二十四 【进行新课】 1.口算。 6×2+6= 6×3= 6×3+6= 6×4= 6×4+6= 6×5= 6×5+6= 6×6= 5×3+5= 5×4= 5×4+5= 5×5= 2.找朋友(连线)。

6+6+6+6 四六二十四5×4 4+4+4 三四十二3×2 5+5+5+5 二三得六6×4 3+3 四五二十4×3 3.在()里填上“+”、“-”或“×”。 3()3=6 4()3=12 5()6=30 4()2=8 3()3=9 2()6=12 6()4=10 6()6=36 4.解决问题。 (1)每6枝彩笔装一盒,2盒装几枝?3盒装几枝?4盒装几枝? (2)1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几条腿?6只蜜蜂几条腿? 【课堂作业】 1.看谁算得都对。(教材练习十三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答案。 2.填表说口诀。(教材练习十三的第7题) (1)引导观察表格。 练习指导:把左边第一列上的1~6各数和上面第一行上的1~6各数都看作因数。把乘积写在两个因数交叉的位置上。 (2)示范填写表格。 1×1=1把1写在第二列与第二行交叉的位置上。1×2=2,1×3…… (3)学生独立填表格。从第一行开始,按顺序一行一行地填,边填写,边说口诀。 (4)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3.在○里填上“+”、“-”或“×”。(教材练习十三的第8题) 4.游戏。(教材练习十三的第9题) (1)3人一组,每组准备好数字卡片。 (2)组长任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问:“几和几相乘得12?”两名组员回答:“2和6、3和4。” 5.游戏。(教材练习十三的“数字游戏”)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口算。 4×( ) =12 100÷( )=25 4×()=32 1000÷( )=125 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 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简便计算。 5×13×4 32×(200+4) 5×99+5 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 方法一: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方法二: 12×25 ‘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 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方法三是把25看成100,扩大到原来的4倍,为使积不变,再除以4。 引发思考:想一想,大家为什么不用竖式计算呢?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线段图分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43 52×21 2.55 4 2、列式计算。 (1)20的51是多少? (2)9 11的43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课件出示)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5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1、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2、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3、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 指名板演) 2500㎡

?㎡ | | | | | | 5 2 4、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5、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学生说) (师出示)“求2500的5 2是多少?“ 6、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指名板演): 2500x 5 2=1000(平方米) 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 7、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8、通过计算知道了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9、师:同学们,这是2003年进行的统计,想知道2011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7页的第8题) 10、对比最后得到的结果,让同学们说说感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他家小狗的体重是淘气的 6 1,他家小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①、找出单位“1”,谁能解决,动手试试 ②、列式解决,讲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