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

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
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

11级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

根据法理老师给的重点从《法理学》光盘里挑选出来的习题,希望对大家期末复习有帮助。 -- 黄志民C1:导论:

一、名词解释:

法理学

二、单项选择题:

1.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A)的关系。

A. 一般与特殊

B. 整体与局部

C. 理论与实际

D.论与史

2. “法理学所关心的不是法律的知识(knowledge),而是法律的思考或者思想(thought)。”这一观点是(C)提出的。

A. 罗尔斯

B. 庞德

C. 哈特

D.卢曼

3. 在中国,(C)在其《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最早使用了“法理学”一词。

A. 康有为

B. 黄宗羲

C. 梁启超

D.杨度

三、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些是法理学研究的一般性问题(AB)。

A. 法律解释

B. 法的适用

C. 刑事责任

D. 行政处罚

2. 美国法学家霍尔认为,法理学包括(ABCD)。

A. 法律价值论

B. 法律社会论

C. 法律形式论

D. 法律本体论

C2:法的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A.(D)是社会调整的主要依据。

A.法律B.道德C.伦理D.行为规范

2.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A)。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出现D.氏族公社的瓦解

3.法产生的标志是(B)。

A.原始社会的习惯B.习惯法C.成文法D.奴隶制国家4.(A)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A.奴隶制法律制度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5.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C)。

A.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在本质上已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了

B.各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虽然有现有后,但其法律的产生却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

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6.最早依法建立维护代议制和民主制的法律是(C)。

A.奴隶制法律制度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7.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表述正确的是(D)。

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英美法律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8.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B)。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

C.教会法D.罗马法

9.在19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典编纂运动中,开创“民商分立”传统的法典是(A)。

A.《拿破仑法典》B.《德国民法典》

C.《苏俄民法典》D.《普鲁士法典》

二、多项选择题:

1.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过程。

A.习惯B.习惯法C.成文法D.法典

2.原始习惯和法的区别有以下方面(ABCD)。

A.产生方式不同B.体现本质不同

C.适用范围不同D.实施方式不同

3.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CD )。

A.由无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规范的调整

B.由个别调整逐渐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C.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判例法

D.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和私法并重

4.在原始社会中,(BCD )。

A.没有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B.没有习惯法

C.也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则

D.没有责任生产与生活秩序的公共权力机关

5.按照法的历史类型标准,法律发展史上曾先后产生过几种类型的法律制度?(ABCD)

A.奴隶制法律制度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6.(AB)属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A.奴隶制法律制度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7.源于罗马法,以法国《拿破仑法典》为代表,风行世界各大洲的大陆法系又被称为(ABD) A.罗马法系B.法典法系C.普通法系D.民法法系

8.关于普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B)。

A.普通法是英国在二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

B.普通法是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普遍使用的法律

C.普通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普通法是调整某一社会关系的法律

9.下列哪个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的情形?(ABC)

A.商法的兴起B.罗马法的复兴

C.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D.教会法的编纂

10.西方社会两大法系的区别错误的有(AC)

A.阶级本质不同B.判例的地位不同

C.经济基础不同D.司法诉讼制度上的差别【大陆:职权主义;

英美:当事人主义】C3:法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

二、单项选择题:

1.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 统治阶级意志

B. 阶级斗争状况

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 历史传统

2. 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D)。

A. 行政规章

B. 行政法

C. 法律

D. 行政法规

3. 中国古代把“律”字解释为“均布”,着重体现的含义是(C)。

A. 规范

B. 刑罚

C. 公平

D. 正义

4. 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C)。

A. 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 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5. 被认为是法律的由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C)。

A. 国家行政机关的裁决

B. 审判机关的判决

C. 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D. 公安机关的逮捕证

6. 法的调整的对象(A)。

A. 行为关系

B. 思想社会关系

C. 利益关系

D.各种社会资源

7. 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B)。

A. 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B.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 上层建筑之一

D.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8. 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B)。

A. 民间社会逐渐形成

B. 国家制定和认可

C. 国家领导人颁布

D.大才人物的创造

9. 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C)。

A.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B.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 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 法是由严格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

10. 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D)。

A. 强制性

B. 统一性

C. 权威性

D. 规范性

11. 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B)意志。

A. 社会

B. 共同

C. 集体

D. 个别

12.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D)。

A. 规范性

B. 物质制约性

C. 意志性

D. 国家强制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些表述是非马克思主义的(ABC)。

A.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B. “法者,刑法也,所以禁强御暴也”

C. “法是使人们的行为服从规矩治理的事业”

D. “法律就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

2. 以下哪些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的观点?(ABD)

A. “法是公共意志”

B. “法是民族意志”

C.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法是主权者的意志“

3. 法的规范性表现在(ABC)。

A. 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

B. 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

C. 法是反复适用的

D. 法表现为权利和义务

4. 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马克思的这句话精辟的说明了(BCD)。

A.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B. 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

C. 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D. 法仅仅调整和约束人的外在行为

5. 法的特征表现为(ABCD)。

A. 规范性

B. 统一性

C. 普遍适用性

D. 强制性

6. 法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在(ABCD)。

A. 制定的方式不同

B. 表现的形式不同

C. 对人们的要求不同

D. 发展得前途不同

7.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BD)。

A. 修改

B. 制定

C. 颁布

D. 认可

8. 法与法律的关系是(ACD)。

A. 含义不完全相同

B. 含义完全相同

C. 法是法律的内容

D. 法律是法的形式

9. 法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是(ABCD)。

A. 法反映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B. 法不是统治阶级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反映

C. 有些具体的法律规范不一定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D. 统治阶级的利益是通过一定的个人和机关的活动上升为法

10. 法与国家意志的关系是(ACD)。

A. 法是根据意志的体现

B. 国家意志就是法

C. 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的

D.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四、论述题:

1. 法的本质;

2. 法的特征。

C4: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法可以分为(A)。

A. 根本法与普通法

B. 国内法与国际法

C. 一般法与特别法

D. 实体法与程序法

2. 根据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C)。

A. 根本法与普通法

B. 国内法与国际法

C. 一般法与特别法

D. 实体法与程序法

3. 根据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D)。

A. 根本法与普通法

B. 国内法与国际法

C. 一般法与特别法

D. 实体法与程序法

4.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B)。

A. 公法和私法

B.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 制定法和判例法

D. 普通法和衡平法

5. 在普通法国家中,除制定法外,正式意义上得法律渊源还有(B)。

A. 权威的法学著作

B. 判例

C. 公平和正义概念

D. 道德

6. 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是(B)。

A. 《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B. 1804《法国民法典》和1896《德国民法典》

C. 《法国民法典》和《人权宣言》

D.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7. 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在法学上称为(A)。

A. 法的溯及力

B. 法的空间效力

C. 法的时间效力

D. 法的对象效力

8. 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C)

A. 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 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C. 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D. 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9.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C)是否适用,适用,则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

A.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B. 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C. 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D.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10. 对于旧法的废止,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是(A)。

A. 明示废止

B. 默示废止

C. 立即废止

D. 共同废止

11. 当前各国在法律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一般原则是(C)。

A. 从新兼从旧

B. 从新

C. 从旧兼从新

D. 从旧

12. 中国的法律之适用于中国领土上的公民,这体现了法律对人效力(B)的原则。

A. 属人主义

B. 属地主义

C. 保护主义

D. 综合主义

13. 公私法逐步混合的现象最早出现在(D)。

A. 17—18世纪

B. 18—19世纪

C. 20世纪中

D. 20世纪初

14. 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法混合法律关系的是(B)。

A. 婚姻法律关系

B. 票据法律关系

C. 公司法律关系

D. 合同法律关系

15.在当代中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D)。

A. 公法法律关系

B. 私法法律关系

C. 绝对法律关系

D.公私法混合法律关系

16.根据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从高到低排列的是(C)。

A. 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B.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

C.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 宪法、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17.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B)。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 国务院总理

D. 省、自治区、直辖市

18.地方性法规如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时,(B)有权撤销地方性法规。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全国政协

19.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于(D)

A. 古中国

B. 古希腊

C. 古印度

D. 古罗马【乌尔比安】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决议(执行)》第

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D)

A. 属人主义

B. 属地主义

C. 保护主义

D. 综合原则

21.A国公民汤姆劫持B国航空器,试图进入C国,但在强行驾机飞越D国和中国领空时,

油料耗尽,飞机只得迫降在中国领域内。适用中国刑法对汤姆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的是

(B)

A. 属人主义

B. 属地主义

C. 保护主义

D. 综合原则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

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

不予追究。”该条款所体现的是以下哪一原则?(A)

A. 属人主义

B. 属地主义

C. 保护主义

D. 综合原则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

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这反映法的(C)效力。

A. 对象

B. 对事

C. 空间

D. 时间

24.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

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某居民20XX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如果该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个

人所得税。这样处理,违背了法的效力规则中的(C)。

A. 法律优位原则

B.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D.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是当代中国法的形式?(AB)

A. 宪法

B. 行政法规

C. 经济法

D. 司法判例

2.下列哪些选项是法典编篡的特点?(BC)

A. 不改变法的内容

B. 可以改变法的内容

C. 是国家立法活动

D. 不是国有立法活动

3.以下哪些是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ABCD)

A. 国家机关制定的决策和决定

B. 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

C. 国际法

D. 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

4.宪法在法的形式体系中居于最高、核心地位,其根本大法的地位表现为(BCD)

A. 宪法有全国人大以出席会议的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B. 宪法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C. 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D.宪法的修改应由五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5.根据《立法法》,(ABCD)属于基本法律,应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订。

A. 特别行政区法

B. 行政诉讼法

C. 人民法院组织法

D. 居民委员会法

6.以下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CD)

A. 基本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进行修改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效力低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C. 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

D. 商标法属于基本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

7.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包括(ABD)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C. 市人大

D. 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8.以下关于公法和私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 率先提出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的是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

B.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民法法系

C.普通法法系过去没有公、私法划分的传统,即使到现在也不认同这种划分

D. 公法一般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程序法

9.法理学所称法的效力,通常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般法的效力,即在适用(ACD)方

面的效力范围。

A. 对象

B. 对事

C. 空间

D. 时间

10.各国法的对象效力所实行的原则有(ABCD)

A. 属人主义

B. 属地主义

C. 保护主义

D. 综合原则

11.中国公民甲在日本盗窃了美国公民乙价值2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于此案的甲

(AB)

A本国可以属地原则为依据适用日本刑法审判

B中国可以属人原则为依据适用中国刑法追究乙的刑事责任

C依据中国刑法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求乙的刑事责任

D依据中国刑法不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求乙的刑事责任

三、简答题:

1.简述法的渊源;

2.简述现代国家法的渊源;

3.简述法的内容和形式;

4.简述法的形式的价值。

四、论述题:

1.论述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C5:法的要素:

一、名词解释:

1. 法律规则;

2. 法律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这一规则是(C)。

A.规范性规则B.标准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2.“在住宅区内机动车车速应限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这一规则是(A)。

A.规范性规则B.标准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3.根据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划分为(A)。

A.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B.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与指导性规则D.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第3款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

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C)。

A.规范性规则B.标准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5.将法律规则分为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主要规则是设定义务的规则,次要规则是授予权

利的规则,这是新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法学家(C)的观点

A.庞德【法律三含义】B.边沁C.哈特D.奥斯丁【命令模式】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

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一个(A)规则。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权义复合规则D.禁止性规则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7条规定:“全

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

至少应有代表一人。”这是一个(D)规则。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标准性规则D.规范性规则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2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

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这样的规则属于(A)A.强行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指导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9.联合国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则课以联合国成员国以保护人权的义务,这样的规

则属于(C)。

A.强行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指导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10.根据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A)。

A.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B.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原则覆盖面】C.实体性原则和程序原则【原则内容】D.公法原则和私法原则11.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

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则?(A)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命令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12.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A.既有强行性规则又有指导性规则B.有强行性规则而无指导性规则

C.无强行性规则而有指导性规则D.既无强行性规则又无指导性规则三、多项选择题:

1.综合各家关于法律要素的学术,法律要素包括(ABC)。

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解释

2.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法律规则的改变要比法律原则容易

B.法律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意识

C.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要素

D.法律原则可以指引人们正确地适用规则

3.判断一个社会的法律要素质量高低的标准通常有(ABC)。

A.法律要素涵义的明确性与确定性程度B.法律要素间联系的紧密性及协调性C.法律要素的专门化、技术化程度D.法律要素的分类的科学程度

4.新自然法学派的德沃金认为法是由(BCD)组成的。

A.概念B.原则C.规则D.政策

5.社会法学派泰斗庞德将法律归结为(ABD)要素。

A.律令B.技术C.规则D.理想模式

6.以下关于法律要素的观点正确的是(ABCD)。

A.法律要素质量的优劣通常是衡量法律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B.法律进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律要素的质和量提高的过程

C.法律要素质量越高,法律的可预测性程度就越高

D.法律要素的确定性程度越高,所包含的正义和理性就越多

7.法的要素具有(ABCD)的特征。

A.个别性和局部性B.多样性和差别性

C.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D.稳定性和灵活性

8.依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来分,法律概念有(ABC)。

A.涉人概念B.涉事概念C.涉物概念D.涉时概念9.在美国的黑格斯诉帕尔默案中,16周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为的是更快地继承祖父的财产,而那时没有法律规则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继承人不能继承遗产,我们可以如何处理

(B CD )

A.按照严格法定原则,没有法律规则规定的这种情况,必须按照一般法律规则让继承人继承遗产

B.一般的法律规则在这里与社会伦理不符

C.可以适用“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行为中得利”的法律原则

D.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

10.就适用行政诉讼法法律原则来说,以下(ABD)原则属于基本法律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原告、被告恒定原则D.辩论原则

11.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律规则?(ABD)

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D.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12.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该规范属于

(BCD)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确定性规则

四、简答题:

1.简述法律规则的特点:【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高】

2.简述法律规则分类的意义:【有利于对法律规则进行研究,编排,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的体系;有利于对法律规则的理解,确定其效力等级,适应范围等等】。

3.简述法律原则的功能:【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

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直接作为审判依据;可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五、论述题:

论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C6:法律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是(B)。

A.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B.法制体系包含着法律体系

C.法律体系说明的是呈静态状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法制体系说明的是呈动态状的法制运转机制系统

D.法制体系组合在法律体系之中

2.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

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D)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可称为(C)。

A.法规体系B.立法体系C.法律部门D.法律体系

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

A.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部门法

B.特别行政法是指对特别的主体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行政法和行政法规是法律体系中两个不同的部门法

D.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

A.法学体系为健全和发展法律体系指出方向、目标和任务,法律体系为法学体系提供条件和对象

B.从版权法和专利法的主导因素看,将它们列入行政法部门比列入民法部门更合适C.作为部门法的行政法【调整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指国务院以及地方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D.作为一个部门法的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生活领域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多项选择题:

1.最早的制定法有(ACD)。

A.习惯法的整理和记载B.法典C.个别立法文件D.最主要的判决的记载

2.以下关于法律体系概念叙述正确的有(BCD)。

A.法律体系不仅包括一国正在施行的法律,也包括一国将要制定的法律

B.法律体系包括现行的国内法和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

C.法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呈现为一个体系化、系统化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3.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AB)。

A.法律的调整方法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社会关系法律所调整的机制D.法律的制定时间

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BC)。

A.法律体系是关于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

B.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法律体系,就不会有立法体系;没有一定系统的立法,也就不会有什么法律体系

C.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统一协调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每个部门法又是由相对独立各具特征的法所构成的

D.划分部门法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历史上和现行的法

5.下列诸项中说法的正确是(ABC)。

A.法律体系中的各部门法是由同类法律规范构成的

B.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调整方法都是划分部门法的客观标准

C.一个部门法包括了很多法律规范和具体的法律制度,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往往也可以涉及多个部门法

D.环境保护法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因此它所调整的对象是自然现象而不是社会关系6.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下述哪些?(BD)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D.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7.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包括(ACD)。

A.整体性原则B.规范性原则

C.均衡原则D.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8.以下关于宪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是我国最重要的主导的法律部门

C.宪法是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D.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基本原则三、简答题:

简述法律体系的特点

C7:权利与义务:

TT一、名词解释:

1. 法律权利;

2. 法律义务;

3. 应有权利;

4. 应有义务。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西方思想史上权利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在罗马法中没有确定的、单独的权利概念和权利分类

B.中世纪末期权利观念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

C.19世纪中期以后,“权利”和“义务”被作为法律(法学)的基本概念总结出来,权利和义务研究进入实证化阶段

D.20世纪初期,英美自然法法学家摆脱权利分析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而注重分析权利概念包含的丰富内容,深化了对权利]的理解

2.关于中国思想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在中国古代,“权利”和“义务”的词语已经出现,并且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定权利义务的观念

B.中国古代有关权利和义务及其社会价值的观念、思想、理论相当匮乏

C.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所说的,社会之需要法律,在于“定分止争”,其实质并非要明确权利和义务及各自的界限

D.法律权利和义务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是19世纪西学东渐之后的事情,经历了漫长的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3.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万元。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

元。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正确的是(C)。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

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

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C)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5.(A)是典型的一般权利。

A.物权B.债权C.知识产权D.继承权

三、多项选择题:

1.从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形式可以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ABCD)。

A.应有权利和义务B.习惯权利和义务

C.法定权利和义务D.现实权利和义务

2.以下哪些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ABCD)。

A.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B.依法纳税

C.依法服兵役D.遵守宪法和法律

3.以下哪些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B)。

A.劳动权B.受教育权C.休息权D.检举权4.(ABC)属于第二性权利。

A.恢复原状B.停止侵害C.起诉权D.缔约权

5.根据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ABCD)。

A.个体权利和义务B.集体权利和义务

C.国家权利和义务D.人类权利和义务

四、简答题:

1.简述法与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通贯法律的远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

2.简述现实权利和法定权利的关系。【现实权利是主体实际享有并行使的权利,是权利运行的终点,又是新权利运行的起点。因此,现实权利是法定权利的另一种参照和评价标准。法定权利只有转化为现实权利,才能成为或再现生活的事实,才对主体有实际的价值,才是真实的和完整的;对于国家来说,才算实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法律的价值。】

五、论述题:

结合马克思“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来论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即对立统一。权利和义务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它们又是相互依存,贯通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个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互相包容。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权利提供不确定的指引,义务提供确定的指引;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的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自由。

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社会成员皆为法律上平等的权利主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范围里,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在于保障权利的实现,权利是第一性的因素,义务是第二性的因素,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或强制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权利推定;权利主体在行使其权利的过程中,只受法律所规定的限制,而确定这种限制的目的又在于保证对其它主体的权利给以相同的承认,尊重和保护,以创造一个尽可能使所有主体的权利都得以实现的自由,公平而且安全的法律秩序。

C8:法律行为:

一、名词解释:

法律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判断一个行为的法律性质和类别,除了要看有没有法律规定和有什么样的部门法规定以外,还应当参考以下标准(ABC

A.行为的主体B.行为的程序C.行为的时效D.行为的客体

2.法律行为的特征是(ABCD)A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B法律有法律性C.法律行为具有意志性D.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

的行为3.以下哪些是事实行为(ACD A.先占B.赠与C.遗失物的拾得D.埋藏物的发现

4.根据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ABD

A.个人行为B.集体行为C.团体行为D.国家行为

5.以下属于多方行为的是(CBD A.遗嘱B.赠与C.代理行为D.缴纳个人所得税

6.以下属于从行为的是(BD。

A.遗嘱B.添附C.担保D.赠与

三、简答题:

简述法律行为的特点

四、论述题:

论述法律行为的结构

C9:法律关系:

一、名词解释:

1. 法律关系;

2. 法律事实。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C)。

A.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B.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

C.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

2.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A)。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3.按照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D)。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4.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B)。

A.法律事实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D.法律关系的内容

5.(C)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A.财产权B.人身权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6.凡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称为(C)。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内容

7.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D)。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8.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那一项是错误的?(B)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是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9.(B)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A.法律主体B.法律事实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三、多项选择题:

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BD。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规范D.法律事实

2.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BC。

A.公民(自然人)B.组织C.国家D.动物

3.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是(ABCD)A.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B.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C.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D.公民神志是否正常

4.公民的行为能力根据其内容不同分为(ABC。

A.权利行为能力B.义务行为能力C.责任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

5.世界各国一般把本国公民的行为能力划分为(ABC

A.完全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

C.无行为能力人D.不完全行为能力

6.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以下几类(ABCD

A.物B.人格C.精神产品D.行为

7.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

存折上扣划1300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CD)。

A.基本法律关系B.隶属性法律关系

C.相对法律关系D.普通法律关系

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BCD。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

B.某区警方查出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C.何某为急事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9.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正确揭示了这一关系?(ACD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四、简答题:

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

五、论述题:

试论法律关系的种类及其分类的意义

C10:法律责任:

一、名词解释:

法律责任

二、单项选择题:

1.(A)是归责的基础和前提,是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

A.因果关系B.责任主体C.法律责任D.主观过错

2.违法行为的发生不是有行为者自由的意志,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而只能根据行为人行为的环境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来确定法律责任的有无或轻重。此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理

论?(D)

A.规范责任理论B.历史责任理论C.环境责任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3.以哲学和伦理学上的非决定论亦即自由意志论为理论基础的关于法律责任本质问题的理

论是(C)。

A.规范责任理论B.历史责任理论C.道义责任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4.认为行为的规范评价是法律责任的本质的是(A)。

A.规范责任理论B.历史责任理论C.道义责任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不能减轻与免除法律责任的是(D)。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蒋某押送到40里外的派出所

B.蒋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6.法定免责条件是指(A。

A.权利主张超过实效B.有效补偿C.自愿协议D.不可抗力7.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处罚

50元,这种处罚属于(B)。

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违宪制裁D.民事制裁

三、多项选择题:

1.西方法学在法律责任的本质问题上的三种主要理论是(ACD

A.规范责任理论B.历史责任理论C.道义责任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2.下列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的是(ABCD

A.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B.责任主体C.损害后果D.因果关系3.按照法律责任的类型对法律责任所作的分类包括(ABCD A.民事法律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

4.按照责任的实现形式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AB)。

A.惩罚性责任B.补偿性责任C.有限责任D.无限责任5.按照引起责任的法律实施与责任人的关系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BCD。

A.自然人责任B.直接责任C.连带责任D.替代责任6.法律责任的实现形式包括(ABC。

A.惩罚B.补偿C.强制D.制裁

7.在我国,补偿主要包括(ABCD

A.民事补偿B.国家赔偿C.行政赔偿D.司法赔偿

8.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下列哪些选项是该原则的要求?(ABCD)A.法律责任应由法的规范预先规定

B.不允许任何法的类推适用

C.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来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

D.没有法律授权的任何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不能向责任主体认定和归结法的责任9.下列哪些情况将会导致法律责任?(AD)

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费,并不给收据

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C.冯某被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挤伤

D.某厂要求工人每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每小时5元

四、简答题:

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五、论述题;

论述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C11:法律程序:

一、名词解释:

法律程序

二、单项选择题:

1.(A)是“正当程序”原则的源头。

A.《大宪章》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美国宪法》

2.程序的对立物是(B)。

A.规范B.恣意C.法律关系D.法律责任

3.(A)是英美法中有关程序的最高准则。

A.正当法律程序B.自然正义C.辩论D.自治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律程序最基本的分类是按照法律行为的内容和性质,把程序分为(ABCD A.立法程序B.行政程序C.审判程序D.调解与仲裁程序

2.法律程序以(AB)作为最基本的要素。

A.法定时间B.法定空间方式C.法律行为D.法律手续

3.法定时间要素包括(AB。

A.时序B.时限C.空间关系D.行为空间上的关联性

4.法定空间方式包括(CD)。

A.时序B.时限C.空间关系D.行为方式

5.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 E)A.抑制B.向导C.分工D.感染E缓解

6正当程序的意义是(ABCD E)权利平等的前提B.权力制衡的机制C.解决纠纷效率的保证D.法律权威的保障E权利实现的手段

7.法律程序的外延指(ABCD)A.立法程序B.审判程序C.行政程序D.一般法律行为程

8.美国正当程序条款由以下法律构成(AB)。

A.美国宪法第5条B.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C.《权利法案》D.美国联邦法院判例

四、论述题:

论正当程序

C12: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法律演进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在法律演进与发展的模式上,基本上有“进化论”和“建构论”两种法律演进的理论模B.在法律演进与发展的道路上,对应于以进化论和建构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本土化和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 葛洪义主编的版本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对已经制定、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形式规范,内容协调的成文法系统。 3、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 4、法律清理:亦指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制定的或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文件从体系、内容上进行审查、分析和整理,并作出继续适用,需要修改、补充或废止决定的活动。 5、法律体系: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各个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 6、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对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7、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8、权力: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者处理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能力。 9、人权:人权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人得以维护生存、从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最普遍的权利。 10、法的规范作用: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1、法律的指引作用: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到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12、法律的预测作用: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法理学重要知识点

法理——基础阶段——补充笔记 备注1:(XX)表示在书本的位置备注2:空白地方授课时手写备注3:最后两题我印好 一、法学三大流派(书上无) 法与道德→分离——实证主义→权威性——分析实证主义 →社会实效——社会法 →历史——历史法(法和语言风俗建筑一样都 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民族历史中自发形成,起源于人们的习惯) A柏拉图理念中的法才是本质上的法律,其他的法律都必须与理念的自然法保持一致 B托马斯把法律划分为四种类型:永恒法、自然法(由人之物理的和心里的特性组成)、神法(圣经)、人 法(一种不正义的、理性的而且与自然法相矛盾的法律,根本就不是法律)。 C洛克则把它说成是“和平、自由、平等”和个人拥有自己财产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天 生地享有自由、平等和对财产的占有等“自然权利”,“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不存 在从属或受制关系 D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保护个人自由并不是法律的唯一目的,法律的目的是在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之间 行程的一种平衡。 E边沁和耶林的学说中,就已经隐含有法律实质上是国家的命令或规范性声明这种分析实证主义观点。 F英国的奥斯丁是分析法学派的奠基人,实在法最为本质的特征乃是它的强制性或命令性。并非每一种命 令都是法律,只有一般性的命令——强制某个人或某些人必须为某类行为或不为某类行为——才具有法律 的性质。 G德国法学家科勒指出:法乃是通过确使现存价值得到保护并使新的H价值得到增进而在人类文化生活的 进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奥地利思想家埃利希认为,“现在以及别的任何时候,法律发展的重心既不在于立法,也不在于法律科学和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 二、概念区分(整本书) 1.法学——知识体系法律科目——学科 2.法学体系=法学分科体系——各个分支学科的构成法学理论体系——理论观 点思想和学说体系法学课程体系——课程设计 A一个国家的法学体系大致统一,可以并存不同法学理论体系 B法学课程体系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分支学科(法学体系的核心是给分支学科的划

法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7744 法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Learning experience of Jurisprudence

法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法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篇【1】 1. 重在理解。法理学的学习切忌死记硬背,尽量多思考,用书上所举例子、其他课程中相应的知识或已掌握的现有知识来理解法理学,使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问题。不要单纯地把法理学看成是独立的部分,而应该将法理学与其他部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法理学可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抽象的法理,也就是一般考试教材中放在最前面的那些内容;另一部分是具体的法理,即是教材中的宪法、刑法、民法等内容。了解了法理学,便于学习其他的法律知识,而学习了其他法律知识再反过来可以验证一下法理部分讲的对不对、有没有用。如果能做到这样学习和思考,就会在法理学复习中产生兴趣,使整本教材所列的内容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2. 高人指点。法学理论博大精深,对于法学专业人士常常也会感觉拿捏不准,更别说那些初来乍到的非法本零基础司考考生了。这种情况下,最大的忌讳应该是闭门造车了。想必任很多朋友捧着本法理学教材,看上几天几夜,也不见得能参透其中的要领。此时名师的指点,高人的点拨是相当有必要的。我当时就报了独角兽司法考试网的VIP保过班,不仅法理学老师讲得精彩,其他学科名师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精到的分析,都让我受益匪浅!记得扣扣是800086007,

大家一定要听听看哟! 3. 对选择、判断这类题型,一定要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个或这几个答案,而选其他的就错。判断题要知道错在哪里、怎么改是对的,千万不要背辅导书上的答案。出题主要考察是否掌握了一般与特殊、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分类标准与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因此,遇到一个问题有不同划分标准(如法律规范的分类、法的分类),一种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怎么样、特殊条件下是怎么样的(如违法的构成一般要求行为人有过错,但特殊侵权行为则不要求;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一般适用中国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类知识时,需格外注意,要弄清搞懂,不能存在“差不多是”、“好像是这样”的模糊认识。 4. 对分析题,注意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复习时自己可以设计若干具体说法,然后从法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冷静考虑出题者的用意和角度,把与之有关的原理一一对照,从中找出合理的根据。对论述题,复习时重点在于知道有几个要点,尽量用法言法语,回答的顺序要准确,同时要对要点进行简单说明。答题时做到要点明确、解释清楚。大家不妨听一下独角兽司考网校VIP保过班的课件,几位老师对于论述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有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很实用滴! 在掌握了好的复习方法的基础上,再针对法理学的重点进行学习,对难点进行理解,对易错点加以注意、避免。这样,离成功会越来越近。 法理学的学习心得体会篇【2】 法律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当今社会的主流观点是:法律是人类在人类社会生活、工作等活动中相互定立契约而产生的。 法律规定了权利与义务,权利义务相对来说就是自由与限制,绝大多人都是

大一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 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 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 4、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 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 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 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 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 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 17、法律编纂是一种() 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 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法的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

法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知识讲解

法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第1,2章导论,法的概念 导论 1.法学的定义: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知识和学科的总称,我们的理解:一类是可见的外在的法律现象,即为规范——制度型法律现象;另一类是不可见的内在的心理——观念型法律现象。 2.应当注意的是,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学术分科实际上阐明的是法学的不同品质。首先,法学是理论性的。其次,法学是实践的。 3. 法理学的概念:法理学,以一般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求法的一般原理为任务的学问。现代法理学注重于对法律用语及专门名词的分类和进一步理解。 4. 法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方面,法理学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制度。 另一方面,从法学体系的内部关系看,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 5.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两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他们揭示了法律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根源于利益的冲突,法律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等客观规律。他们指出法律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揭示了法律与阶级、国家的联系。 6.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7.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和法权制度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西方法治文明和中国国情特点三者结合。 ◆核心架构:马克思主义法学三位一体的本原结构,即人、国家和社会的辩证统一。人、国家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核心内容。 ■体现上述基本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共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 展之目的)。 ◆理论特色:“五个更加”。更 加关注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帮助;更 加重视以社会公共利益约束和限 制个人以享有和行使权利为名的 任性;更加重视以公共社会福利平 等再分配来调节在自由的经济交 往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强弱分化、 贫富差别;更加重视防止阶级分 化、阶级矛盾、阶级冲突在我们这

(完整版)法理学考试归纳总结

法的现象:是指能够经验的、凭直观的方式可以认识的法的外部联系的总和,是直观的感性对象--法本身;法的本质则是深藏于法的现象之后以至凭借直观的方式无从把握的法的内在联系,是人们对可感知的法的外部联系的真实本源的一种主观把握和理性抽象。 法的作用:概念: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分类:1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别2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对人与社会的有益性3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作用于人于社会关系的形势与内容之别。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形式与实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法通过其规范作用而实现其社会作用。 法的演进: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法律制度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长期而缓慢发展的过程与路径。 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法律义务: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因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包括了法律制度的变迁、法律精神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过程与趋势。法律继承:不同历史类型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承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原有法)对新法律制度(现行法)的影响,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继受。 法律移植: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移植的范围:一是外国法;二是国际法律与惯例。 法制改革: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其社会基本属性和社会基本制度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其现行法律制度的基本属性也不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整体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在法律的时代精神、法律的运作体制、具体法律制度等方面,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法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法制观念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立法:特定主体依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立法体制: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关于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体制是一国立法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立法原则: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它反映立法主体在把立法指导思想同立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什么,是执政者立法意识和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反映。 守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大一新学期学习计划【5篇】

大一新学期学习计划【5篇】 大学生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光,做好学习计划才能够合理利用时光,才能让大学时光充实起来。下而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大一学习计划”,欢迎阅读与借鉴! 大一学习计划1 有人说:"大学四年没有挂过科、没有逃过课、没有谈过恋爱,人生不完整。"按此理论,我的大学人生极英不完整;也有人说"university"音译就是"由你玩四年",但从我现在的工作经验来看,这种理解也是存在巨大偏差的。大学生活究竟怎样过,且听我跟你慢慢说?????? 大学就好像是一条珍珠项链,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幺幺线,多姿多彩的活动和色彩斑训的生活是珍珠。珍珠固然夺目,但如果失去了丝线,也就失去了展现美丽的件骼。切记,不要迷失在珍珠璀璨的光芒之中,努力学习依然是我们重要的使命与工作。 必修课的学习 重视基础、扎实学习。本科四年的学科学习本质上来看只是一个基础知识普及的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与拓展涉及不多。所以,大一期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从基础学科入手。我是法学专业的,大一第一门课是法理学(即法哲学),学起来真的是枯燥无味,与我想象的法庭上唇枪舌剑、慷慨陈词的场景背道而驰。当时没有任何学习法理学的动力,甚至想过放弃,但是后来发现一切基础知识都是后来学习学术发展的依据,在大三我参加模拟法庭活动时,慷慨陈词的很多内容也都来自基础知识的积累。 注重兴趣、专业立向。学必修课还要充分考虑个人对于学科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科兴趣等方而。很多同学到了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才开始考虑是否要继续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自己是否对专业课学习有兴趣,这个问题我更建议大一学习专业课伊始就考虑。其实我们对于专业的兴趣分为两方面:一是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二是在学习中培养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们要准备好在学习中积极培养对于专业的兴趣、左位专业发展方向,让自己最终顺利选择考研升学的专业以及学校,同时对于以后择业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关注授课重点、感受人文气息。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一泄要注意学习重点的梳理,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的总结。在大学中,完整的笔记就是最好的考试复习材料和考研的专业课复习材料,甚至可以复印后"内部销售"的。所以,在大学中要学会记录课堂内容,并且能够及时整理总结

《法理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了解西方法学流派的发展历史。名词解释:各法学流派。 第二章法学的研究方法总体上来说,本章几乎没有什么考点,大体了解即可。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体上来说,本章几乎没有什么考点,大体了解即可。 第四章法理学概述本章的核心问题是:法理学是什么?其答案的四个要点都要展开掌握。其他知识点了解即可。 第五章法的概念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法的作用(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2简答题: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本质;法的作用;法的局限性。 第六章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的渊源;法的形式;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尤其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规章;行政规章等概念;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法的清理;法的汇编;法的编纂;法的分类(六种分类各自涉及的概念;法的效力;法的溯及力。(2简答题: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法的形式和法的渊源的界分;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法的汇编和法的编纂的区别;法的一般分类;法的效力范围;法的效力的冲突与协调 第七章法的要素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的要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分类(具体各种分类的概念都要掌握;法律原则;法律原则的分类(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性原则(2简答题:法的要素的特征及分类;法律概念的功能;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特点;法律规则的分类;法律原则的功能;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法律原则的适用。 第八章法律体系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1名词解释:法律体系;法律部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是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的概念(2简答题: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

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可编辑修改word版)

《法理学》200510 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1)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1)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1)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8)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2) ?论述题复习指导 (14)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 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多项选择题为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名词解释题为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简答题为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论述题为1 小题,每题20 分,满分100 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大一学习策划.doc

大一学习计划 新学期初始,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新生活意味着新开始,新开始象征着新的挑战。作为学生,我一直秉着不断进步的宗旨,在新学期我有以下学习计划 一、首先,明确自己的专业,明确自己即将面对的专业先充分了解它. 二、积极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到主题突出,色彩鲜明,同时广纳各方意见,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注重学生会部门之间的宣传交流工作,互相沟通。 四、积极配合我院内部其它部门的工作,以及我院学生会的工作,共同努力,全力以赴。不管是生活,学习,思想,人际关系,工作等等,都要全面发展。 第一学期是我的摸索阶段,现在是我的实施阶段,我要结合以前的学习经验来指定这学期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要在学生会中磨炼自己,并且可以充实自己的课外生活. 其次,我要在社会上寻找机会,找一些我能干的工作,来丰富自己的入社的能力. 第三,广交朋友,寻找机遇。 第四,学习还是挺重要的,合理安排自己的自习时间. 第五,不管今年有什么活动,我只要能参加的,尽量参加。 第六,生活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 第七,认真抓住每一次机会,让自己的能力尽量发挥.

第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能舍得和放弃的,我都不会太在意,细节成就成功. 第九,努力的完成每项任务,无论是大事、小事,都认真的对待,命运是可以靠自己争取的. 第十,活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对自己做全面详细的分解,争取在毕业之前,合理利用学校的天时、地利、人杰,在学校多考一些证件,丰富自己的人生空白。 第十一,学会自定目标与计划,有了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有了计划才能合理规划,才会有奋斗的激情。 第十二,2014年一起加油吧!

法理学知识点归纳

法理学知识点归纳 1、法的外延:(1)国家专门机关(立法机关)制定的“法”(成文法);(2)法院或法官在判决中创制的规则(判例法);(3)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认可的习惯(不成文法);(4)其她执行国 法职能的法(教会法)。 法的特征:(1)法就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即法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包括:可为、勿为与应为三种);(2)法就是由国家制定(即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创制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或认可(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承认其她社会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包括明示与默示两种)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就是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 制性;(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5)法就是有严格的程 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2、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有三种:(1)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2)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3)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应为模式)。 3、判决书、公证书、委任书、结婚证书等就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书,不具有普遍的效力,而仅对特定的人有效。 4、法的认可有两种方式:(1)明示认可(在规范性文件中明确规定);(2)默示认可(通过法院判决时援引)。 5、一切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而法律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6、法的作用:(1)规范作用;(2)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与教育作用。指引作用又分为确定的指引与有选择的指引。预测分为对如何行为的预测与对行为后果的预测。法的社会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维护阶级统治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7、法的作用的有限性:(1)法只就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2)法作用的范围不就是无限的;(3)法自身特点产生的有限性(它就是规范不就是规律总体现着人的意志;它就是概括性的规范;它具有稳定性与保守性;其作用的实际发挥还有赖于物质与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的实施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的实施 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一、法的实施的概念 二、执法 1.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司法考试采用狭义说,狭义的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的活动。一般所说的执法指狭义的执法。 2.执法的特点:

3.执法的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所谓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不得越权执法、滥用权力或违反程序。 (2)讲求效能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在严格遵循依法行政原则的前提下,要端正执法态度、完善办事流程,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3)公平合理原则。 公平合理指行政机关在执法时应当权衡多方面的利益因素和情境因素,在严格执行规则的前提下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适度,避免由于滥用自由裁量权而形成执法轻重不一、标准失范的结果。 三、司法 1.司法又叫法的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法运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

活动。 2.司法的原则:司法公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等原则,具体内容参照《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部分的相关内容。【真题示例】

关于司法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可以成立?(2007/1/54,多选) A.司法的依据主要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而当代中国司法原则"以法律为准绳"中的"法律"则需要作广义的理解 B.司法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 C.司法权不是一种决策权、执行权,而是一种判断权 D.当代中国司法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分析】司法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名义对具体纠纷进行认定和裁决的专门性活动,而外部行政行为属于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因此,司法权不是一种决策权、执行权,而是一种判断权。选项AC正确。司法的依据主要是正式的法律渊源,而当代中国司法原则“以法律为准绳”中的“法律”则需要作广义的理解,它包括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特别情况下还包括习惯、政策等。在当代中国,司法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也就是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统一,合法性即法律效果,合理性即社会效果。因此,正确选项为ACD。 四、守法

(完整版)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

《法理学》200510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0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0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0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7)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1) ?论述题复习指导 (13)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为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为1小题,每题20分,满分10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法理学简答题(附答案)

法理学简答题(附答案)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为法学领域带来了根本变革 2.法有哪些的基本特征 3、法的产生有哪些共同规律 4、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 5、当代中国法学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6、法的规范性作用可分为哪几种作用 7、如何理解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8、学习法理学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9、我国法律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矛盾时应遵循哪些准则 10、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法律大体上有哪几种 11、法制一词大体上有哪三种含义 12、西方法律思想史中法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有哪些重要观点 13、当代中国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有哪些 14、简述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5、简述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16.划分部门法的原则 17.法的适用的特点 18、广义违法行为的概念及构成因素 19、法律关系客体和分类 20.科技进步为什么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推进 21.法的执行的特点 22、立法的特征 23、简述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24、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2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 27、权利本位法的特点 28、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28、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29、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异同点 30、法的价值的特征 参考答案:1答: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科学地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分) 其次,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制定出来的,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2分) 再次,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法将趋向于灭亡。(2分) 2答: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2分) 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分) 3、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2分)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分) 3答:1、对人的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即不是对特定的人和事的调整,而是对一般人和事的调整。(2分) 2、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2分) 3、从法律、道德和宗教三种规范混为一体逐渐转化为各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社会规范。(2分) 4答: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5分)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1.5分)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1.5分) 4、国家赔偿与司法责任(1.5分) 5答:1、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1分) 2、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理论和实践。(1分) 3、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分) 4、贯彻双百方针。(1分) 5、借鉴一切有用的知识。(1分) 6、专业法学工作者对法学所作的努力。(1分) 6答:1、指引作用。又对本人行为的指引,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2分) 2、评价作用。(1分) 3、教育作用。(1分) 4、预测作用。(1分) 5、强制作用。(1分) 7答:1、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1.5分) 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1.5分) 3、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性的矛盾。(1.5分) 4、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1.5分) 8答、1、对学习其他法学学科或课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2分) 2、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民主与法制观念。(2分) 3、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划清马克思主义法学和资产阶级法学的原则区别。(2分) 9答、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1.5分)2、兼顾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1.5分)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5分) 4、善于选择最佳方案。(1.5分) 10答、1、为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如有关自然资源、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已经基本社会秩序的法律。(1.5分) 2、有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法律。(1.5分) 3、有关技术规范方面的法律,如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等方面的法律。(1.5分) 4、有关一般文化事务的法律。(1.5分) 11答、1、静态意义的法律和制度,简称法律制度。(2分) 2、动态意义的法律,即立法、执法、守法、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改革环节构成的系统。(2分) 3、“依法办事”的原则,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分) 12答:1、法本身代表正义,法与正义是等同的。(2分)2、正义是衡量法(指实在法)是否符合法的目的及正义的准则。(2分) 3、法与正义(道德)是无关的,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不正义、不道德的法律,只要合法地制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2分) 13答:1、维护秩序,促进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富强、民主与文明。(1分) 2、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分配利益,确认和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1分) 3、为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并对他们滥用权力或不尽职责行为实行制约。(1分) 4、预防和解决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国家机关之间或国家机关之间的争端。(1分) 5、预防和制裁违法行为。(1分) 6、为法律本身的运作和发展提供制度和程序。(1分)14答:1、经济原因:法的产生是由多种社会因素相互 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阶级因素最终起决定作 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 产物。(2分) 2、阶级原因:是当时阶级划分、阶级斗争的结果,产 生了私有制、国家和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利 用国家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2分) 3、其他原因:随之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比以往 的原始社会复杂,为了处理这些事务,原始社会中的简 单的习惯不能适应,因而需要一种新的行为规则即法 律。还有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促进了法的产生,人文、 地理等因素也有影响。(2分) 15答:1、社会主义立法直接确认和保障人权(1.5分) 2、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直接维护和保障人权(1.5分) 3、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得以实现的环境发生作用(1.5 分) 4、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1.5分) 16答:1、合目的性原则(1分)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1分) 3、适当平衡的原则(1分) 4、相对稳定的原则(1分) 5、重点论原则(1分) 6、辩证发展的原则(1分) 17答:1、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根据法定职 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具有国 家权威性。(1.5分) 2、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法律的活动, 具有国家强制性。(1.5分) 3、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 动,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和合法性。(1.5分) 4、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这些法律文 书具有法律约束力。(1.5分) 18答:违法行为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 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1分) 由五个构成因素: 1、以违反法律为前提(1分) 2、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1分) 3、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的行为(1分) 4、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1分) 5、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1 分) 19答: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3 分) 分类:物、精神财富和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3分) 20答:1、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加以确认 (1.5分) 2、科技活动引起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调整(1.5分) 3、参加国际科技经济的竞争与合作需要法律的保障 (1.5分) 4、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可能造成的社会危机需要 法律加以防治(1.5分) 21答:1、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 家权威性(1.5分) 2、法的执行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1.5 分) 3、法的执行具有国家强制性(1.5分) 4、法的执行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1.5分) 22答:1、是一项国家机关的活动,是同国家权力紧密 联系的活动(1.5分) 2、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活动,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专门国家机关的职权活动(1.5分) 3、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1.5分) 4、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活动。(1.5分) 23答:1、经济对社会主义法具有决定作用(1分) 立法应考虑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分) 立法应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1分) 2、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具有服务作用(1分) 法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并保障其顺利实 现,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1分)法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分) 24答: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 观念层面,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基本是同一的。(1分) 从秩序层次来看,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是很难区分的。 (1分)从阶级本质看,阶级本质相同的法律与道德的 功能是一致的。(1分)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1分)表 现形式不同。(1分)体系和结构不同。(1分)作用范 围不同。(1分)作用机制不同。(1分)保障实施力量 和制裁方式不同。(1分) 25答: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2分)数量上的等值关系。(2分)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1分) 26答:法律与宗教的区别 产生的条件不同。(1分)创制的主体不同。(1分)调 整的范围不同。(1分)适用的对象不同。规范的内容 不同。(1分)实施的方式不同。(1分) 27答:权利本位法的特点 第一,社会成员皆为法律上平等的权利主体。(2分) 第二,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 段。(2分)第三,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或强制的情况 下,可以作出权利推定。(2分)第四,权利主体在行 使其权利的过程中,只受法律所规定的限制。(2分) 28答: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一,法律制度是在私有制和阶级逐渐形成的社会 背景下孕育、萌芽,并与国家组织相伴发展和确立起来 的。(2分)第二,法律制度形成过程是一个行为的调 整方式从个别调整发展为一般调整的过程。(2分)第 三,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 成为成文法的长期过程。(2分)第四,法律、道德和 宗教等社会规范从混饨一体逐渐分化为各自相对独立 的规范系统。(2分) 29答: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异同点 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一致性: 经济基础相同。(1分)阶级本质相同。(1分)指导思 想相同。(1分)历史使命相同。(1分) 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区别: 体现的意志不同。(1分)实施的方式来不同。(1分) 表现形式不同。(1分)调整的范围不同。(1分)稳定 程度不同。(1分) 30答:法的价值的特征 社会性与阶级性的统一。(1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 一。(1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1分)目的性与 手段性的统一。(1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1分) 1

法理学重点整理

法理学重点整理 1.法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论(了解分析法学派、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及本书观点) 2.法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有哪几种) 3.法理学的性质 4.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的进程(了解三次飞跃,重点是第三次飞跃) 5.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6.法的基本特征 7.法的作用及其分类(学会区分法的作用的分类,重点法的规范作用) 8.法的局限性 9.法的定义(了解各种学说,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定义) 10.法的渊源的内涵及类别(注意区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和习惯) 11.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12.法的分类(了解划分方法,注意一般法和特别法的效力位阶) 13.法的效力范围(掌握法的对象效力遵循的原则;法的时间效力中最重要的是法的溯及力及原则;了解法的空间效力) 14.法的效力冲突及处理原则 15.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特点 16.法律部门的概念及特点 17.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意已经形成了,注意和法治体系不要混淆;了解当前九个主要法律部门) 19.法律概念的分类 20.法律规则(了解三要素说、二要素说,重点法律规则的三大特点) 21.法律规则的分类 22.法律原则的概念及作用(了解) 23.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24.法律原则的分类(了解) 25.法律原则的适用

26.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了解各种学说,重点是P131页) 27.权利和义务的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重点应有权利和义务,现实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一般权利和义务与特殊权利与义务;第一性权利和义务与第二性权利和义务) 2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了解关系,重点是权利本位的四个法律特征) 29.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30.法律行为的结构(了解内在方面与外在方面包含哪些) 31.法律行为的分类(了解即可,注意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公法行为与私法行为;主行为与从行为) 32.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33.法律关系的分类(了解有哪几种分类,重点是调整性法律关系与创设性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34.法律关系的主体(了解有哪几种) 35.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重点是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6.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及种类 37.法律规范的概念 38.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种类(注意区分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9.法律责任的概念 40.法律责任的构成 41.法律责任的种类(了解即可) 42.法律责任的原则概念及种类 43.法律责任的认定与规则原则 44.法律责任的承担(了解有哪些方式,注意违宪制裁) 45.法律责任减轻的情形 46.法律责任免除的条件和方式 47.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48.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 49.法的历史类型(了解有哪几种) 50.法律演进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大一新生的学习计划

大一新生的学习计划 一:主要目标 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勤奋的学风。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 二:具体安排 1.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内容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并且在老师上完一章的内容后,能够主动复习。温故而知新。 2.每周抽一天时间早起背诵英语课文。 3.每周坚持到校晚自习 4.坚持去校图书馆借书阅书,坚持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5.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获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6.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己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进。 7.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8.身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和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9.多学习一些例如《文心雕龙》,《易经》之类的中国古文化典籍。 10.争取利用周末时间多学一门外语。 学习是要靠自己自觉的,在已经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我们而言,也许很多人都会因此放纵自己,但是我们要坚信,如果在大学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就等于是浪费了的,这是人生的黄金时光,我们应该努力多学点东西。因此坚决执行此计划,鼓励自己,学有所成! 大一新生的学习计划篇二 有人说:“大学四年没有挂过科、没有逃过课、没有谈过恋爱,人生不完整。”按此理论,我的大学人生极其不完整;也有人说“university”音译就是“由你玩四年”,但从我现在的工作经验来看,这种理解也是存在巨大偏差的。大学生活究竟怎样过,且听我跟你慢慢说…… 大学就好像是一条珍珠项链,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丝线,多姿多彩的活动和色彩斑斓的生活是珍珠。珍珠固然夺目,但如果失去了丝线,也就失去了展现美丽的骨骼。切记,不要迷失在珍珠璀璨的光芒之中,努力学习依然是我们重要的使命与工作。 必修课的学习 重视基础、扎实学习。本科四年的学科学习本质上来看只是一个基础知识普及的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与拓展涉及不多。所以,大一期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从基础学科入手。我是法学专业的,大一第一门课是法理学,学起来真的是枯燥无味,与我想象的法庭上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