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的七个经典案例,投资业内必藏

资本运营的七个经典案例,投资业内必藏
资本运营的七个经典案例,投资业内必藏

资本运营的七个经典案例,投资业内必藏

2014-06-17摩根盛通

【一】

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k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

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二】

十几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经过几年打拼,经营起了一家经营家电的商店,后来又变成若干家连锁店,同时也做过一点房地产。尽管他干的很成功,但也默默无名。最近由于进行了资本运作,突然身价百亿,成了中国首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

做法是:他首先把房地产作价与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把低于1港元钱一股的股票叫仙股)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从而很容易就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然后迅速扩张他的连锁店,由几家变成几十家,无形资产迅速膨胀。经过评估,再次作价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上市公司随即变成市值超过百亿的几十家家电连锁店的控股公司。

小伙子也从拥有看不见的、迅速膨胀的、一时无法变现的、说不清楚的无形资产,一夜之间变成了拥有价值上百亿的可以随时变现的上市公司股票。

评论:经营家电零售业,据说利润很低。很多商店经营困难。而为什么,这个小伙子能成功。

关键是,一、他看到了连锁店的好处,即一家成功的模式可以迅速复制,而实际投入的资本不需要增加太多,但无形资产却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二、他通过学习,成功地掌握了资本运作的技巧,无须花费太多的资金就实现了市值上百亿上市公司的控制。

【三】

前些年,有一个所谓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据说可以代替现行冰箱或空调中的制冷剂的环保产品。

为了推广该产品,他在全国各地注册了许多家公司,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推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免费更换更环保的制冷剂的名义,向宾馆、饭店、机关单位、广大的家庭住户直接推销该产品。由于产品具有垄断性,国内市场又是如此庞大。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和概念化包装,他终于使自己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上市后,由于故事毕竟是故事,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于是改变主意,打着整合制冷行业的大旗,利用上市所融资金以及其他杠竿资金,大肆收购国内的空调、冰箱企业,经过合并报表,使上市公司的业绩,由虚变实。几年下来,发明家已不再是单纯的发明家,而更多的是行业内的财富人士。

评论:发明家如果只是将发明专利卖掉,撑死了也就是个百万富翁。

但此案例中的发明家,把发明专利与特殊的营销方式结合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并用这个故事在股市中圈钱,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故事无法再讲下去的时候,一个新的故事又开始,而且做得很成功,的确不是常人所能为的。

【四】

网上传说,有一高官之子,在国外读完书,当然读金融或MBA,之后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可能也攒了一些钱,即使没有钱,估计也有人会借给他。

做法是:于是他大肆收购了一家在内地经营燃气,但不太景气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

前期工作完成之后,他通过正常渠道,从中牵线搭桥并运作,使国内某大型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出巨资参股该燃气公司。该高官之子当然就成为该燃气公司之董事长。

消息一传出,燃气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两个月之内,股价翻了一番。股票则由原来的垃圾股,变成了热门股。随之可以想象的是,高官之子,也变成了财富之子。

评论:此案例是典型的利用人际关系资源,经过合法的资本运作手段创富的例子。

尽管常人会对此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并表示自己的不满,但我相信,如此高明的高官之子,绝对不会因此而犯法。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无可挑剔。案例中,所有交易各方当事人所获得的好处,都是不言而喻。

【五】

有一个文化人,几年前去了香港,发了财。后来回国投资失败,变得几乎一无所有,甚至欠了一屁股债,于是他打起了资本运作的主意。

做法是:先在维京群岛注册一个A传媒公司,并以A名义与各地方电视台签了一揽子协议,协议规定,A公司将免费为各电视台提供一定时段的节目,回报是给A公司每天几分钟广告时间。

接着,他又找到某节目制作公司,承诺向该公司进行投资,回报是制作公司必须向A公司每年提供若干小时节目。一切搞定之后,他向一家股票已成仙的香港上市公司老板讲,他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广告时段经营权,这足以使他每年获得几个亿的广告收益。老板听后,心知肚明。

于是决定以现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购A公司30%的股权,该文化人立即成为上市公司第2大股东,所获现金拿出部分投资给制作公司,以兑现诺言。文化人如此这般一番后,又成了有钱人,时间不超过两年。

评论:只要善于整合资源,把各方利益摆平,就会结出硕果。这是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纵观当事各方,电视台有广告时段,没节目制作能力;制作方有节目制作能力,没有节目制作资金,上市公司有资金却又没有项目。

而文化人什么都没有,却把他们整合在一起,从而突显了文化人的价值。再通过资本运作,使这种价值得以在股市上以具体数字体现出来。

【六】

香港一家经营化装品的上市公司,上市不过三年,却因连年亏损而停牌。仔细研究后发现,公司经营虽然困难,甚至行将倒闭,但公司发起人却发了财。

做法是:她先找了两个合伙人,一个是有技术、有配方的高级研究人员,另一个则是有十几年著名品牌运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首先她们合伙用极少量资金在加拿大、香港、台湾分别注册了研究公司、品牌公司、经销公司并开了几家店铺。经过一年打理,各公司独自取得了产品配方、许可证、商标以及其他商誉,也卖出了少许产品,有些收入。

之后,她们在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壳公司,并以壳公司名义高价收购先期注册的公司股权,壳公司资产迅速膨胀到创业板上市要求的规模,收购资金则由大股东先借给壳公司,壳公司以债务形式列支在帐目上,而现金实际上已作为收购款,重新流入回了大股东腰包。

经过一番努力,壳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并融到一大笔资金,其中一半用于还债,归还大股东。另一半用于公司日常经营。由于发起人夫妻双方都是执行董事或董事,按香港标准,仅两人年薪总计就达300--400万港币。两年过去了,公司经营虽没有起色,但发起人的收益却可观。

评论:总的感觉,此案例发起人有欺骗之嫌,但其所做又似乎合理合法,无可指责,因其在招股书中有明确的风险提示,所有帐目之信息披露也很充分。

发起人之所以能创富,很大程度上是:

一、充分运用关联交易的资本运作技巧,使其前期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迅速膨胀;

二、通过垫资的形式,将这些无形资产以负债的形式体现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三、成功运作上市,将大股东的债权迅速变现,实现大股东资产增值。当然,公司如果不能成功上市,大股东前期的投资,的确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七】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有一红色资本家的公子,当别人挨饿时,他还能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尽管如此,他们家族的家产绝大多数已充公是不言的事实,否则,他的老爸也不可能在解放后成有赫赫有名的权贵。正是这种权贵,造就了他今日的财富。

过程是:他先到美国读书,并创立了一家技术公司,变卖后,获得了几百万美圆。于是他来到香港,在老爸管理下的大公司打工(注意,该公司并不为他老爸所有)。

老爸为了国家的利益回大陆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位之后,公司董事长的位置当然就是他的了。有了权、有了老爸的福荫,也有一些钱,对公司进行MBO式的改革也就水到渠成。公司变成自己的后,更强烈的扩张欲望就是必然的了。于是一系列的资本游戏就此展开。

先是低价收购一家上市的垃圾公司,并引入李氏等大亨为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股价随即上扬,于是增发股份筹集资金,收购国泰航空,出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好戏。

之后,利用其在大陆不言自明的优势,连续作战,进行多个重大项目投资或兼并收购,屡获战果,其上市公司的市值也由当年的亿上升到现在的亿。

公子个人身价,也已跻身中国大陆首富,几百万的人造红色跑车也早已换成几千万的纯天然骏马。每年英国度假时所表现出来的贵族气息,是其他中国大陆爆发富们所无法比拟的。

评论:其实资本运作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必要的关系网络和运作能力。

试想:1、如果他不是他老爸的儿子,他能当上公司的董事长吗?2、如果没有家族的权贵,李氏等大亨能和他合作吗?3、如果不看在他老爸的面子上,他能那么容易在大陆拿到好的大项目吗?4、如果没有这些好的项目,公司的业绩能好吗?股票价值能升吗?

当然,这一切仅仅是前提。公子的运作能力也是不容质疑的。否则的话,即使有了这些前提,

要想创富也是不可能的。

X

套期保值经典案例十个

套期保值经典案例十个 案例一(成功) 棕榈油的套期保值 棕榈油在国内完全是依赖进口的植物油品种,因此,国内棕榈油的消费完全依赖于贸易商进口棕榈油到国内销售。国内贸易商在采购棕榈油的时候,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国内棕榈油期货推出之后,国内贸易商就可选择在国内卖出相应的棕榈油期货合约进行卖出保值。 2007年10月10日,国内某棕榈油贸易商,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为8270元/吨的时候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货商 签定了1万吨11月船期的棕榈油定货合同,棕榈油CNF价格为877美元,按照当日的汇率及关税可以计算出当日的棕榈油进口成本价在8223元/吨,按照计算可以从此次进口中获得47元/吨的利润。由于从定货到装船运输再到国内港口的时间预计还要35天左右,如果价格下跌就会对进口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于是,该贸易商于10月10日在国内棕榈油期货市场卖出12月棕榈油合约1000手进行保值,成交均价为8290元/吨。到11月15日,进口棕榈油到港卸货完备,该贸易商卖到10000吨棕榈油现货,价格为795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

买入1000手12月棕榈油合约进行平仓,成交均价为7900元/吨。 通过此次保值,该贸易商规避了棕榈油市场下跌的风险,保住了该贸易商的47元/吨的进口利润并从期货市场额外获得了70万元赢利。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因此,卖出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 案例二(失败) 铝套期保值 郑州第二电缆厂客户 该客户是郑州市第二电缆生产企业,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专业厂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高、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PVC绝缘电力电缆、安全清洁电缆(环保型)、耐火和阻燃电缆等十多个品种。为了避免铝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该企业长期在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并在我郑州营业部期货账户上持有期铝多头头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案例一:中信集团的运作模式 中信集团作为国家经济改革试点及对外开放窗口,通过强大资本运作能力开拓了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为国家开放和建设服务的发展之路,现在已成为一家金融(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与实业(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并举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控股集团。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放大资本效应,在保证资本控制力的同时延伸产业范围,是典型的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 一是模式定位。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定位于大资本集团运作模式,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股东平等的市场化机构,多元化投资,放大资本杠杆效应的同时实现资本超价值管理。各子公司通过以金融为主体,制造业、文化体育、信息产业、房产为辅助的多元化专业化经营,提升运营水平,保障资本价值的放大。 二是模式路径。中信集团通过构建银行、信托、资产管理、保险等金融业务与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等实业业务的内部资本运作平台,强化集团对金融及实业板块的资本管理、控制、监管能力,利用多层持股等方式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保障资本价值最大化,利用产融结合实现资本的超价值管控。 三是模式价值。中信集团跳出单纯金融或单纯实业的产业经营思维,以投资、金融服务等资本运作作为驱动力,以信息、制造、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承包等产业实体形成支撑力,通过金融与实业的结合形成资本组合效应,获取结构价值;以资本杠杆撬动实业资源获取运营价值。同时还通过集团整体对成本的压缩和风险的管理获取负向价值和风险价值。 四是模式进化。中信集团可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对银行、证券、信托、保

风险投资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投资管理 案例分析 陈聪明

案例一:风险企业成功典范:苹果电脑公司成长之诣 1、外部环境对风险投资成功的影响? A.文化氛围: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高科技文化环境,允许失败的创新,崇尚竞争,平等开放的硅谷精神激励着风险资本家和风险投资创 业者的不断进步。 B.制度环境: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保证风险资本退出渠道的通畅;完善的法律法规 为风险资本的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C.政府支持:政府相关鼓励政策降低经营成本,促进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资本 家和创业者的集聚和风险投资市场的形成。 D.产业集群效应(经济):一流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专门开辟的工业园区,地理位 置的邻近促进高新技术迅速交流;由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便于跟踪服务和管理。 综上,硅谷为风投家和创业家之间的交流合作竞争提供自由公平的市场化平台,提 高了风险投资的效率和成功率。 2、产品和技术对风险投资的影响? 产品和技术是风险投资的基础,没有产品和技术,风险投资就无从谈起。首先,苹 果公司拥有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有利于减少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风险投资实现更多利润、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其次,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是公司保持创新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的动力支撑,是不断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 点的基础,苹果研发出新技术和更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有利于风险投资实现持续稳 定增长的收益;最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快,决定了这一行业风 险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要比其他行业更高。 3、风险企业家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及作用? 在公司成立时是风险投资项目的开创者,在这个阶段企业家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 维是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行业能够成形的重要原因,乔布斯在电脑销售过程中通过 详细地分析和研究生产、技术、产品、市场等因素,加上其大胆的创新想法,决定 了苹果公司的创办和PC行业的开创。 在公司经营活动中是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起到引领公司甚至行业发展 的风向标作用。优秀的企业家作为管理者对内应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和个人魅力,从 乔布斯最初能说服沃兹合伙到后来两人成功引进风险投资推动苹果公司腾飞,其领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这时,风险注资还未开始,壳公司架构搭建已经完成,壳公司的结构和预计注资完成后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这样设置壳公司结构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税,一方面是为蒙牛将来上市做准备 ②风险投资的进入 2002年9月24日,在完成了壳公司结构搭建后,风险投资正式开始。 第一步,股本结构准备: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扩大股本1亿倍,即从原来的1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共计1亿股,并将股本分为A类股5200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其中,A类股每股拥有十票投票权,B类股每股拥有一票投票权,另外规定了AB类股票的分红权,中国乳业同时规定,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原先持有的1000股为A类股。这些关于投票权和分红权的规定为双方之后的对赌协议提供了条件。 第二步,注资过程开始: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三家风险投资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中国乳业公司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注入资金2597.3712万美元。 第三步,注入蒙牛公司资产:中国乳业将得到的全部资金以增资的方式,转移给毛里求斯公司,毛里求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2597.3712万美元)购入内蒙古蒙牛66.7%的股份。中国乳业是毛里求斯公司的母公司,因此,中国乳业间接成为了蒙牛乳业最大的股东 第四步,股权分配,金牛公司与银牛公司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第一轮注资后,蒙牛股份的股权结构如下

战略风险投资博弈模型分析

战略风险投资博弈模型分析 本文此处将通过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处于成长阶段创新企业的活动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来分析企业向风险投资公司传递信号(企划书)对价值评估结果的影响,给风险投资公司进一步量化风险和预期投资收益提供思路和参考。 4.1 如何对风险投资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目前国际上对一个成熟的企业的价值评估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分析历史绩效、预测绩效、资本成本评估、连续价值评估、计算并解释结果。这几个步骤有些因为创新企业还远未成熟而无法进行,比如历史绩效分析时很可能财务数据不健全,目标市场价值权数选取时也因为主观预测成分很大而具有很大风险性;最重要一点,由于创新企业急需要注入大笔资金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完考查工作,因为时间价值可谓创新企业的生命价值,错过发展时机肯定是要牺牲的。在这尽量短的时间内,创新企业需要一定的融资技巧,而且有很强的信息优势,风险投资公司除应在投资合约中对其进行约束之外,也要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给企业定价,以作为谈判和投资的基础。本文拟引入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风险投资公司结合以往投资经验和统计结果对相应估计结果进行调整,以便客观评估企业的价值及是否值得投资。作为创新企业经营者一方面应利用信息优势影响评价结果,另外对企业有初步的估价以免在价格谈判中贱卖了企业,所以该模型对谈判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4.2 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介绍 信号传递模型(Signaling Games)是一种比较简单但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这类博弈中,有两个参与人,i= 1,2,参与人1称信号发送者,参与人2为信号接受者;参与人1的类型是私人信息,参与人2的类型是公共信息。博弈顺序如下: (1)“自然”首先选择参与人1的类型θ∈Ω,此处Ω={θ1,…,θK}是参与人1的类型空间,参与人1知道θ,但参与人2不知道,只知道参与人1属于θ的先

国内PE机构投资策略及经典案例解析讲解学习

国内PE机构投资策略及经典案例解析 2013年IPO暂停,VC/PE行业洗牌,加之监管部门“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政策的出台,VC/PE机构一味追求Pre-IPO的投资模式不可持续。各家活跃机构结合自身在私募股权行业积累下来的经验与优势,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投资策略。格上理财在投资阶段、投资行业、投资地域、项目挖掘四个方面,对活跃在我国的VC/PE机构的投资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 图1 国内PE机构投资策略 来源:格上理财研究中心 一、从投资阶段看投资策略 企业的成长一般会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在投资阶段方面,VC/PE机构有不同的投资偏好,分为天使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VC)、狭义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因近年VC/PE行业“PE 趋向VC化”的发展趋势,风险投资和PE投资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鉴于此,依据机构在投资阶段的投资策略,我们把机构分为天使投资人(机构)、VC/PE投资机构两类。 1、天使投资人(机构) 专门对种子期企业进行投资的机构是天使投资机构。天使投资多以个人形式进行。天使投资人(机构)的投资特征有以下几点: (1)投资于极具成长性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投资风险较高,因此要求的投资回报也很高。如真格基金于2007年投资兰亭集势10万美元,2013年因兰亭集势在纽交所上市,真格基金账面退出回报253倍,内部收益率高达173%。 (2)以较小的投资金额获得较多的股份。在我国,每笔天使投资的投资额约为100万美元以内;且一般不会要求控股,股份在10%到30%不等。 (3)更注重提供增值服务。为使所投企业顺利发展壮大,天使投资机构通常会对企业的主营业务、商业模式、人才需求、财务规范、法律事务等提供帮助。 目前,硅谷拥有7万多活跃的天使投资人,而中国则有1000多活跃者。中国天使投资还处在初级阶段。表1 我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机构)及其投资情况 来源:格上理财研究中心据公开资料整理 2、VC/PE投资机构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解密碧桂园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解密碧桂园 碧桂园公司概况1992年发家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以开发超级大盘见长,且近年来扩张迅速,截至2008年4月,已有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以及在湖南、内蒙古、江苏、辽宁、安徽等地的45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1992年起 家于广东顺德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于2007年4月3日确定以上限5.38港元 定价,发售24亿股,当中21.6亿股(90%)为国际配售,2.4亿股(10%)作公开 认购,集资超过129亿港元。每股招股价4.18至5.38港元,4月20日正式挂牌。碧桂园上市后,总市值即突破了千亿港元,成为来自内地在港上市的房地 产第一股。报道显示,碧桂园近年的收益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建筑及装饰、 物业管理和酒店营运四方面业务,其中房地产开发是获利最丰厚的一块。截至 去年年底,碧桂园在内地共拥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位于广东省内,此外还开发有10家四至五星级的酒店。碧桂园上市重组过程翻开碧桂园招股说明书中的"历史、重组及集团架构"部分,可能谁都想不到,一向以低调务实示 人的碧桂园,在资本化之路上能够使出如此眼花缭乱的手段。令观者叹服。4 月20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一大早 开盘报7.01港元,全天最高价达到7.350港元,收市报7.270港元,较其招股价5.38港元高出35.130%,全日成交额为72.26亿港元,成交量10.04亿股。 碧桂园的股价果如之前市场预期,远超每股净资产。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比 起上市后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精彩表现,碧桂园在上市重组过程中的一系 列资本运作同样令人眩目。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碧桂园的重组就开始,动作不大,神神秘秘,因为是典型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有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的 特性,更多的是内部瓜葛不清的资本结构,这个重组计划似乎不太容易。典型 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海外上市重组,一般要做三件事:第一步,企业转制,把 原来结构不清楚的转成外资企业,这是为境外上市做准备。第二步,就是重组 复杂的结构,让公司成为业绩漂亮、业务特色明显、发展有前途、财务状况良 好的企业。第三步,就是调整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政策,为上市铺平最后、也 是最关键的道路。剥茧抽丝般的重组方案据粗略统计,碧桂园目前有顺德碧桂 园公司等15家地产公司,增城凤凰城酒店公司等10家酒店,以及1家物业管 理公司广东管理公司,2家建筑公司、装修及装饰公司腾越建筑工程公司和雅 骏装饰公司,以及一家主题公园公司红荔文化村公司。总计28家有名有姓的企

利用根本原因分析解决风险投资管理问题

利用根本原因分析解决风险投资管理问题 孙浩 引言 1985年,我国第一家专营新技术风险投资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1]。国在风险项目投资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但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只是停留在对风险认识的表面水平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不多[2]。制约我国风投行业因素很多,如龚国光提到的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等[3]。对风险投资管理问题的分析一般基于对问题本身的描述、总结,引入分析方法、利用工具、手段对风险投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的研究也很少。因此可以尝试应用一些分析的方法对风险投资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剖析,而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二者结合可以做个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决风险投资管理的问题。 1.风险投资与根本原因分析方法介绍 1.1 风险投资概念及其重要性 风险投资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顾名思义风险投资必定是伴随着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技术成果初次交易和连续交易中的定价困难, 使其价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20201008191625)

在介绍几个案例之前 小冰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究竟什么是资本运营? 西方经济学中没有这一概念,90年代在我国出现,它是形成于中国的一个经济学 新名词 我们通常认为资本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那么我们可以把资本运营理解为是为价值 增值而进行的市场投资活动。换句话说,资本运营就是通过对资本的运作,在资本安全 的前提下实现资本的增值和取得最大的收益。资本运营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涵盖整个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既包括证券、产权、金融,也包括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因此我们可以将资本运营界定为一种通过对资本的使用价值的运用。 看过资本运营的概念介绍后,小冰分享给大家几篇有关资本运营的文章,这些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资本运营的类型及模式,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资本运营的核心等等。结合着文章知识的学习,再看看下面的七个案例,我相信大家对于资本运营会有个较清晰的理解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类型及其模式选择浅析_姚江红.pdf (115.77 KB)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_重心与实践创新_王增孝.pdf (87.9 KB)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雅翠.pdf (100.57 KB) 论科学资本运营观—丁浩.pdf (64.65 KB)

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 活k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 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 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 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 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 挥到了极致。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西安培华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 院系: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的科研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高风险的高科技项目,旨在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它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资金有效使用的支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并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关键词:风险投资;投资主体;投资资本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绪论 (2) 2风险投资概述 (3)

3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 3.1?风险投资资本总量不足,缺乏合格的风险投资主体 (5) 3.2?风险资本退出缺乏有效渠道 (5) 3.3?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滞后不健全 (5) 3.4?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发展滞后 (6) 3.5?风险投资人才极度缺乏 (6) 4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策略 (7) 4.1拓宽资金来源,实行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 (7) 4.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8) 4.3优化风险投资环境,加快制定相关法令法规 (8) 4.4加快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的发展 (8) 4.5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8) 5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的科研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投资实质上是一种高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将资金投入风险极大的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中,从而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的新型投资机制。它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资金有效使用的支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风险投资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我国风险投资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的运作,使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许多方面还需完善。 2风险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又被译为创业投资。根据美国全面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具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

创业投资案例分析

不确定性决策 案例一: 美国维萨公司的营销战略与万事达卡公司的竞争策略 (1)乐观主义管理者 大中取大选项(使最大的可能收益最大化)——乐观:好中选好。 上表可选择:1400、1800、2400、2800万美元,最后设定2800万美元。 (2)悲观主义管理者 小中取大选项(使最小的可能收益最大化)——悲观:差中选好。 上表可选择:1100万美元、900万美元、1500万美元、1400万美元,最后设定1500万美元。 (3)“遗憾”最小化管理者 大中取小选项——遗憾:最高当中选最低。根据上表计算得: 万美元、700万美元。大中取小选项会使最大化遗憾最小化。通过选择应为:700万美元收益的遗憾。 案例二: 2013年广州苏宁电器营销战略与国美电器股份竞争策略 (1)乐观主义管理者 大中取大选项(使最大的可能收益最大化)——乐观:好中选好。

上表可选择:33亿元、21亿元、31亿元、37亿元,最后设定37亿元。(2)悲观主义管理者 小中取大选项(使最小的可能收益最大化)——悲观:差中选好。 上表可选择:18亿元、9亿元、19亿元、27亿元,最后设定27亿元。(3)“遗憾”最小化管理者 大中取小选项——遗憾:最高当中选最低。根据上表计算得: 大中取小选项会使最大化遗憾最小化。通过选择应为:6亿元收益的遗憾。 案例三: 某项风险投资项目建设问题如下损益值表 1)按“大中取大法”决策方法选择一决策方案。 2)按“小中取大法”决策方法选择一决策方案。 3)按“最小最大后悔法则”决策方法选择一决策方案。 解: (1)按“大中取大法”决策方法选择方案为: 建设大型项目的最大收益为:200万元 建设中型项目的最大收益为:150万元 建设小型项目的最大收益为:100万元 在各最大收益中再选取最大,最大值为200万元,所以选择建设大型项目。(2)按“小中取大法”决策方法选择方案为: 建设大型项目的最小收益为:—20万元 建设中型项目的最小收益为:20万元 建设小型项目的最小收益为:60万元 在各最小收益中选取最大,最大值为60,所以选择建设小型项目。 (3)按“最小最大后悔法则”决策方法选择方案为:

风险投资管理机制分析(doc 6页)

风险投资管理机制分析(doc 6页)

在我国,风险投资是新生事物,由于各地政府,特别是发达地区政府对风险投资的重视,在探索风险投资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由于我国的经济、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我国风险投资的投资机制仍未形成。 风险投资仍由政府投资为主 从全国风险投资发展较早的几个地区分析,北京地区约有十余家正式注册的风险投资公司,另外还有若干从事风险投资的管理公司、顾问公司和基金。北京风险投资最为发达,民间投资最为活跃,这除了因为中关村地区有30几所高校,50于家国家级研究所,60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之外,北京地区海外风险投资进入较早,整个地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活跃的创新气氛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和现代金融的结合。 深圳的风险投资起步于1993年。深圳市政府在风险投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从一开始就明确风险投资要市场化运作,按经济规律办事,政府不干预风险投资的经营。深圳市还走了外向型的道路,1999年,在境外成立了风险投资基金。此外,深圳市对科技风险投资的扶持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措施包括:(1)对投资机构的资本金逐年增加;(2)70%的资本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 上海也是风险投资非常活跃的地区,其经验主要有三点:(1)政府管理到位。1999年8月,上海市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上海市科技创新投资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全市的风险投资工作。由于管理得力,政府主办的投资公司取得明显效果,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并且带动大型国营企业集团投资的社会化风险投资公司的迅速发展,其注册资金占到浦东总量的70%以上。一些吸纳民间资金的风险投资机构也有所发展;(2)规范的风险投资运作模式。上海创投公司实行风险基金的管理模式,作为投资公司,与7家管理公司和4家托管银行建立起合作关系。创投公司是资本的所有人,负责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总体运作;管理公司负责为资金寻找项目和撰写可行性报告,目前已有7家管理公司签约,在项目投入时,管理公司还必须匹配5%--10%的资金;托管银行选定了民生银行、建行、上海银行负责资金款和财务监测,同时提供配套的融资服务;(3)1999年底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创办成立,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一﹑蒙牛简介

牛根生,生于1954年。从1992年开始,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到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随后,自立门户,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蒙牛集团在3年内销售额增长50倍、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在2001年,蒙牛股份有限公司刚起步,还未进行过大规模融资。作为零售行业,蒙牛急需提升其生产能力、铺开其物流链来占领市场,对资金有大量需求,而这些资金主要通过融资市场来取得。蒙牛选择了引入风险投资者,计划在企业取得一定的成长后,再到主板上市。对蒙牛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有三家,为摩根士丹利(美国),英联(英国),鼎晖投资(中国)。 二﹑投资背景 国际风投公司在退出了互联网等高科技领域后,把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险较低的行业,其中餐饮食品企业由于发展前景好、风险较低而被看好。1999年成立之初,蒙牛的营业额只有3700万元。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摩根等投行进入了蒙牛使其近10年快速发展,仅2008年上半年蒙牛的营业额即达到137亿元,其中仅2002年蒙牛的销售额就增长了20倍。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三、风险投资实施过程 1.第一轮投资计划实施 2002年12月,摩根士丹利公司、北京鼎晖创业投资中心和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注资蒙牛2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亿元),获得了蒙牛乳业49%的股权。这个注资的过程,可分为壳公司结构的搭建、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对赌协议的签订三个过程。 ①壳公司结构的搭建 2002年6月5日,在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跨国公司的帮助下,蒙牛在境外注

最新【小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一、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风险信息的传递通道不畅 项目重要信息及时获取,能有效的化解风险、降低风险的损失,这是开展有效风险工作的前提,是项目顺利进行和成功的保证。目前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和项目企业进行沟通时,由于项目风险信息传递路径过长,导致沟通的频率、效率不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应对风险。由于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创业者对治理结构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加之项目管理人员不主动积极地去识别、分析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没有建立有效风险信息传递通道,缺乏详细风险应对预案。当意外事件不断出现时,项目管理者无所适从,只能疲于应付。 (二)项目风险的分析方法单一 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通常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项目风险的分析进行评估,虽然对获取信息资料较为便捷,但是分析结论不够精确。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项目风险定性分析时,往往采用单一风险逐个分析方式使得分析结论缺乏综合性,在分析层次上缺乏深度。例如SWOT分析在项目风险识别上有较为全面的应用,但是在与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结合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没有充分运用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优势进行互补。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单一,加之缺少使用不同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对项目分析结论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出现与正确结果意见相左的情况,严重影响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项目的投后管理手段落后 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循环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日趋成熟,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对于投资项目的价值增值,风险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企业通常是被动的参与企业管理,强调以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的价值,往往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否快速增长。为了适应风险投资的特殊运作方式与满足管理需求,必须要创新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机制,将投资收益与项目风险管理者的业绩挂钩,提高项目风险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使得风险管理的效果符合预期目标。 二、提升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应对方案 (一)建立与项目相关的多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建设是项目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没有有效的信息管理,就没有成功的项目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企业要以项目信息的辐射范围为条件,建立与项目有关的多信息通道。产品的市场信息渠道。绝大部分商品在国际、国内都有相关行业性市场价格,这些价格有些是实时价格,有些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性价格的波动得到一个期间的平均价格,这些价格都是透明公允的信息。如钨产品国内有两个行业性指导价格,一个是江西赣州钨业协会指导价格,另一个是中国五矿有色的指导价格,这些价格信息都反映了市场未来的价格走势,对企业生产经营有方向性指导作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信息反馈渠道。建立项目所在当地政府部门、

风险投资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分析一:大鹏证券对奥沃国际的风险投资(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 大鹏证券在1995年就开始涉足创业投资。其涉足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奥沃国际的伽马刀技术。大鹏证券在奥沃国际公司注册成立当年就注资1000万与奥沃国际联手开发此项目。即主要从事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大型放射治疗设备 OUR-XGD 型旋转式伽玛刀(头部伽玛刀)及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 1、大鹏证券为什么选择奥沃国际? 大鹏证券决定注资1000万帮助奥沃进行项目开发,是因为认为该项目(公司)具有以下几点投资价值: (1)、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的领先性(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伽玛刀只是一把虚拟的手术刀,医学上称为“伽玛射线(X 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出的X 射线通过精确的定位坐标系统对生物肌体(病灶)的定向照射而产生破坏作用以此达到摧毁病变组织的治疗目的。作为对传统手术的一项突破,它实现了不开颅、不流血、无创伤、无痛苦地治疗脑瘤及其他疾病。与传统手术刀相比,这就是其明显的附加值及技术领先性。 (2)、奥沃国际拥有一流的研发能力和人员 伽马刀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这一产品涉及众多尖端技术,应具备世界一流的科研开发能力(R&D),在这方面奥沃具有很强的实力。在开发伽玛刀技术的过程中,奥沃国际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物理学家、核学家、计算机软件、精密机械、自动控制、同位素等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多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和技术队伍。他们先后与中科院高能所、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7家所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参与该项目研制的包括我国核物理、核医学、放射化学及计算机等领域的30多位科学家。1996年该项目被国家科委确认为改进级科技攻关项目。同年奥沃公司和国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天坛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旋转式伽玛刀。其研发能力是过硬的。 (3)、产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我国的医疗器械虽有万余个品种,但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20年左右,主要医疗器械产品中己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我国癌症病员大致有300万,每年新增病员大致有160万,其中包括13万的头部肿瘤患者(伽玛刀手术一次费用:约30000元¥ /每个病员)。1990年,世界上有13台伽玛刀进入应用。到1996年底,才增加到110 台。目前我国共拥有30台,13台由瑞典进口,另外17台由奥沃制造。我国的病员市场巨大,再加上尚未开发的市场,我们当时预计在今后10年内,全国需要300至500 台伽玛刀(2000万¥/台)。国际市场的需求会超过1500台,产值将突破300亿美元。(4)、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及垄断性

中国境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排行榜

中国境内着名风险投资公司排行榜 1.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最早引入中国的VC,也是迄今国内投资案例最多的VC,成功投资过腾 讯,搜狐等公司) 投资领域:软件产业电信通讯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IT服务网络设施生物科技保健养生2.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日本孙正义资本,投资过阿里巴巴,盛大等公司) 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主导亚洲区域投资的企业,在中国、印度和韩国有分支机构。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参与投资近20亿美元。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领域横跨几个高成长性部门,涵盖消费品&服务、技术、媒介、电信、金融服务、医疗保健、旅行和旅游业,和制造业。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致力服务于中国、印度、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投资团队集中在香港、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印度(海得拉巴,新德里),和韩国(首尔)。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形成了的投资团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并为其与合作企业建立的牢固伙伴关系而感到自豪。 投资领域:IT服务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硬件产业网络产业 3. 凯雷投资集团(美国着名PE,投资太平洋保险集团,徐工集团) 投资领域:IT服务软件产业电信通讯网络产业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 4.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美国着名互联网投资机构,投资过甲骨文,思科等公司) 红杉资本,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共有18只基金,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总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 5. 高盛亚洲(着名券商,引领世界IPO潮流,投资双汇集团等) 6. 摩根士丹利(世界着名财团,投资蒙牛等) om 7.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投资哈药集团,国美电器等公司) 8. 鼎晖资本(投资过南孚电池,蒙牛等企业) 9.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国内着名资本) 投资领域:软件产业IT服务半导体芯片网络设施网络产业电信通讯 10. 浙江浙商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民企) 投资领域:关注(但不限于)电子信息、环保、医药化工、新能源、文化教育、生物科技、新媒体等行业及传统行业产生重大变革的优秀中小型企业。 11. 今日资本(投资项目包括我要钻石网、土豆网、真功夫等)

投资经典案例

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 1、可口可乐:投资13亿美元,盈利70亿美元 120年的可口可乐成长神话,是因为可口可乐卖的不是饮料而是品牌,任何人都无法击败可口可乐。领导可口可乐的是占据全世界的天才经理人,12年回购25%股份的惊人之举,一罐只赚半美分但一天销售十亿罐,净利润7年翻一番,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美元市值,高成长才能创造高价值。 2、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投资亿美元,盈利70亿美元 巴菲特用了70年的时间去持续研究老牌汽车保险公司,。该企业的超级明星经理人,杰克伯恩在一个又一个的时刻挽狂澜于既倒。1美元的留存收益就创造了312美元的市值增长,这种超额盈利能力创造了超额的价值。因为GEICO公司在破产的风险下却迎来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在20年中,这个企业20年盈利23亿美元,增值50倍。 3、华盛顿邮报公司:投资亿美元,盈利亿美元 70年时间里,华盛顿邮报公司由一个小报纸发展成为一个传媒巨无霸,前提在于行业的垄断标准,报纸的天然垄断性造就了一张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水门事件也让尼克松辞职。 从1975年至1991年,巴菲特控股下的华盛顿邮报创造了每股收益增长10倍的的超级资本盈利能力,而30年盈利160倍,从1000万美元到17亿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4、吉列:投资6亿美元,盈利是37亿美元 作为垄断剃须刀行业100多年来的商业传奇,是一个不断创新难以模仿的品牌,具备超级持续竞争优势,这个公司诞生了连巴菲特都敬佩的人才,科尔曼莫克勒,他带领吉列在国际市场带来持续的成长,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美元市值的增长,14年中盈利37亿美元,创造了6倍的增值。

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 个人投资理财的经典案例分析 财富手记 undefined出于工作的需要,两人的应酬比较多,所以小两口每个月的基本生活开销在5500元左右,平均每月还要负担200元左右的医疗费。 定存到期欲换新驹 王好夫妇现在只有一辆便宜的奥拓车(目前价值约4万元)。到今年5月份,他们存的总共21万元的定期存款就要到期了,目前预备把这部分钱拿出来换一辆20万元以内的新车。他们想着,挣了那么些钱,还不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换一部好一点的轿车,用起来舒服,面子上也好看些。 投资的房产怎么办 王好夫妇现有的住房市场价约为85万元。去年夏天,他们买了一套总价102万元的新房,今年8月份可以拿到房钥匙了。由于这套房子买时只交了首付款,余额是向银行贷款进行的投资,这样每个月给他们增加了5500元的还款负担。王好想用那房子开家美容院自己当老板,但丈夫觉得自己做老板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还是租出去坐着收租金比较方便。到现在两个人还在犹豫中,未做出最后决定。 余钱如何投资 两人目前除了存钱、买车、买房,基本上还没怎么接触过其他理财和投资的手段。基金、股票、债券从未碰过。除了拥有现金和活期存折中的9万元之外,两人还各投了一份10万元保障额的寿险,每年保费支出为5300元。 如何在工作状况好,收入超出预计的情况下将余钱进行投资,以便保证将来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算是家庭理财中根本的困惑了。 家庭资产配置建议 目前家庭财务状况和理财目标分析 A.财务状况分析 综观王好家庭的收支情况和资产状况,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既有不错的收入(尽管稳定性有所不足),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家庭资产,有房有车,勉强可以算一个中产了。 从家庭资产的配置来看也基本合理,家庭债务属于良性的合理范围。但细究起来还是可以看到有两点不足。一个是房产资产占家庭资产的比重稍高了一点,达到了85%,金融资产比例不到14%。不过因为该家庭的现金流非常充裕,所以流动性问题并不大,而且随着每年收入的节余,金融资产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该问题将会逐步解决。只是要注意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不应当再购买大额的固定资产了。一般来说,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不应当低于20%;另千个问题是金融资产基本都是在银行里存着,没有做适当的投资。 B.理财目标分析 王好没有比较明确的理财目标,倒是有不少具体的理财问题。总结王好的理财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条: .换一辆好一点的车7 .当寓公还是当老板? .如何投资7

【财技!】7个最经典资本运作案例,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财技!】7个最经典资本运作案例,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一】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做法: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二】十几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经过几

年打拼,经营起了一家经营家电的商店,后来又变成若干家连锁店,同时也做过一点房地产。尽管他干的很成功,但也默默无名。最近由于进行了资本运作,突然身价百亿,成了中国首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做法:他首先把房地产作价与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把低于1港元钱一股的股票叫仙股)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从而很容易就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迅速扩张他的连锁店,由几家变成几十家,无形资产迅速膨胀。经过评估,再次作价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上市公司随即变成市值超过百亿的几十家家电连锁店的控股公司。小伙子也从拥有看不见的、迅速膨胀的、一时无法变现的、说不清楚的无形资产,一夜之间变成了拥有价值上百亿的可以随时变现的上市公司股票。评论:经营家电零售业,据说利润很低。很多商店经营困难。而为什么,这个小伙子能成功。关键是,一、他看到了连锁店的好处,即一家成功的模式可以迅速复制,而实际投入的资本不需要增加太多,但无形资产却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二、他通过学习,成功地掌握了资本运作的技巧,无须花费太多的资金就实现了市值上百亿上市公司的控制。 【三】前些年,有一个所谓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据说可以代替现行冰箱或空调中的制冷剂的环保产品。做法:为了推广该产品,他在全国各地注册了许多家公司,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推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免费更换更环保的制冷剂的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及管理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及管理建议 摘要:固定资产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企业的运营与发展。科学管理固定资产,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其中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实际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风险,给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建议 为适应经济及技术发展,企业需要投资固定资产,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有投资就有风险,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日趋扩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也开始不断积累,下文笔者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规避固定资产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通常包含多种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项性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往往结合单个项目进行,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专项性,使其无法兼顾到项目外的生产经营需求,影响了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升。 (二)滞后性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需经过项目立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审批程序,导致项目实施滞后,极可能影响项目工作的进行。 (三)资金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贷款、国家拨款等。 近几年来,较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享受了国家的财政支持,但自有资金、贷款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企业的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收益留存,由于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收益难以准确预测。如果企业资金紧张、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筹集难度将会非常大。 采用银行贷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必然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近年来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宏观货币政策趋紧,企业融资压力逐步加大,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持续上升,给企业风险管理带来较大压力,如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回报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固定资产投资将不能按期收回,导致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必将影响资金周转和运营,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另一方面,汇率、利率的波动,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投资报酬率波动的潜在风险。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时,汇率、利率的上升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提高;投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