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期末作业

劳动经济学期末作业
劳动经济学期末作业

Q1: 如何看待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应采取什么对策?

答: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的的现状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从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来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总体规模主要受到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政策壁垒的影响。正如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劳动力流动规模激增,城市化率提高了11.9个百分点1,这既是我国东南沿海的轻重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劳动力需求猛增导致的结果,也是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战略与中国的人口红利得到深入挖掘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育意愿逐渐随养育成本的上升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扎根而转淡,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997年下降到了1%以下,到2000年后更是一路走低,但因为此时“人口红利”依然没有用尽,加之政策决策层对于利益集团的妥协,人口政策仍然没有调整2。到了2012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劳动力进入退休阶段,老龄化问题正式摆在了我们的眼前。从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中40~49岁、占比17.28%的群体进入退休年龄后,只有10.99%的青年人口补充进入劳动力市场,将会产生约6.5%个百分点的差额3,从这个角度看来,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正在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力的供给一方面会影响到我国劳动力流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08年

2杨才勇. 增加劳动力供给,引导劳动力更合理流动[J]. 国际融资, 2014, (1):35-37.

DOI:10.3969/j.issn.1009-5810.2014.01.009.

动的规模,另一方面也为我国通过对劳动力流动的引导来实现劳动力区域、行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其次,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仍然非常复杂,但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有望实现7.5%左右的增速,在此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将总体保持稳定。

最后,从政策壁垒上面来看,自从1958年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得到确立之后,中国政府便开始了对人口流动实行合法的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并建立了而完善的户口迁移审批制和凭证落户制4。随后,国家开始依此对城乡居民采取经济上的差别对待,并衍化出了一系列的二元性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和医疗制度等。这就在间接上排挤了进城农民,并日渐成为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桎梏5。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更是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2014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6。从政策看来,政府为推动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在逐步降低和打破对劳动力流动的壁垒和限制。但是个人认为这项已经存在了近六十年的政策的影响在短期内对居民跨地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

5祖智君, 咬亮. 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J]. 河北学刊, 2007, 27(2):247-249. DOI:10.3969/j.issn.1003-7071.2007.02.061.

区工作所产生的有形(例如户口,社保,教育)或者无形(社会认可,职业歧视)的阻碍仍将继续存在。

从劳动力流动的流向来看。我国劳动力主要有四大流向,分别是:城乡间,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地区间,从内地落后城市想沿海发达城市流动;行业间,由各地传统经济部分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部门间,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向技术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者技术雄厚的部门和单位之间流动。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加之城镇户籍制度及其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在大量向城镇流动。2013年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7官方鼓励土地的流转、鼓励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权益以及激发生产活力。而土地流转可以促进产业规模经营,吸引社会资金反哺农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且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8从政策上来说是可喜的,但是就显示情况而言,从《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同时,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进入了“结构调整为主”、“中小城市”加速发展和“回流”的阶段,就地城镇化条件已基本具备9。而且早在2011年,我国农村人口有65656万人,其中15-31岁人口比重为

7《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2013)

8武峰, 陶志刚. 对天水市麦积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2):138-142.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40122.

27.15%,大约17825万人,而其中流动农民工占比达到55%左右10,如果刨除仍接受教育、残疾等无法工作的人口,“80后”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占该年龄段农村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65%左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未来进一步转移的空间已经不大。

在地区劳动力流动中,《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流向集中的趋势不变,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中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与2010年基本持平;西部地区为7.1%,比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2.4%,比2010年上升0.5个百分点。同时,不同省份的跨省流入人口数量发生较大变化:北京、上海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广东、江苏跨省流入人口减少幅度较大11。由此可见,我国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仍旧十分明显,且“因特大城市中人均公共资源的缺乏而转向西部中小城市寻找工作的行为”不甚明显,特大城市一般来说拥有丰富的工作资源和发展机会,甚至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在社会保障方面相比其他城市来说也有着较大的优势,对劳动力有较大的吸引力。而从国际地区中劳动力的流动来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少,可以预见我国廉价劳务输出将住进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在全球经济化,亚投行顺利建立以及一带一路伟大畅想提出的背景下进行的技术性知识分子的输出和交流。

跨行业进行的劳动力流动总的来说在短期时间内较难实现,这是因为劳动力对于相关技术的获取需要一定时间和成本的付出。无可否认,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新技术会催生新的岗位需求,技术扩张更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

是会被所带来的就业所吸收,但是这种就业或者是劳动力产生流动的实现却是存在时差的,往往是一种对劳动力获取技术和技能的导向作用。例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计未来从事互联网数据挖掘或者网络工程师的劳动力会增加,而在这部分人中,有为参加劳动的学生,也会有已经在相关行业工作多年在权衡收支之下转行的劳动力。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应该从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减少流动壁垒做起。

1.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壁垒,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就业结构失衡,城乡分隔的“户口制”以及部门所有的“档案制”,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都大大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彻底改革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壁垒,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优化组合;

2.对流动劳动力建立完善的物质、法律与制度保障。在有过剩劳动力的地区创造就业岗位或者通过采取发放津贴、工资优惠等物质福利鼓励其流动就业。在法律层面,完善《劳动法》,从法律的角度来确保流动劳动力能够有法可依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当然,同时也要做好普法宣传的工作,增进流动劳动力对于法律和劳资关系的清楚认识;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就是要确保流动劳动力

在流入地相关的医疗、教育等基本资源的获取,另一方面就是要逐步放松捆绑在社会福利与户籍之间的无形的锁链,建立覆盖到全够各地各行业的的社会化保障体系,消除地区差别。但是,由于地区间财政分割现实情况的存在,故这一步的实现可以预见仍需要较长时间。

3.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系统。不通畅的就业信息,有时候往往会导致劳动力的不合理配置以及劳动力市场中买方的串谋和垄断,故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统一化的就业信息平台成为政府有效配置和统筹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的一项利民之策。

4.扎实推动基础义务教育与技能培训。政府应该规范化高等教育科研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增大使用效率,并将结余的资金投入推动基础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推动建设与当地产业和优势相关的职业发展学习,逐步推动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和专业只是水平的提高,以适应个人提高,行业转型,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竞争的需要。

5.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对劳动力的流向采取一定的宏观引导,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弥补市场存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继续坚持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同时协同推进“一路一带”等倡议,以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

Q2: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歧视,若存在,请提出解决措施。

答:劳动力市场中出现歧视现象,是个人情感因素被引入劳动力市场所产生的结果,这种情感,可能是雇主由于自身的偏见或者其实所产

生的,也有可能是由于顾客或者工作场所中的雇员歧视所造成的。随着时代进步以及平等法治思想的普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现象逐渐减少,但是由于旧有观念,劳动力市场运行不甚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监督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的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大体存在以下三种就业歧视现象:

地域歧视,即一个被分割了的劳动力市场中,限制某些劳动力进入某一局部,通常是区域性的劳动力市场。有一部分学者在探究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时提到了中国特有的户籍歧视,但是,个人认为劳动者户籍的不同从本源上看还是由于其流出地的不同;而且劳动者户籍的不同也只是导致其受到歧视的其中一个诱因,其他诸如对某一省份劳动者或者农村劳动者的偏见同样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出现地域歧视。大体上来看,地域歧视体现在两个方面:农村歧视和外来地歧视,具体表现为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小城市的人,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他们或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从事重体力、低报酬的工作,或在从事于当地居民相同工作的同时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全世界劳动力市场中都不可避免也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再加上我国“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大大高于对其社会角色的期待。”女性由于生理原因,企业需要提供给女性雇员产假,而女性在生产之后大部分精力都会被分与小孩和家庭也成为了企业在雇佣员工时考虑的因素,这对于女性求职者来说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此

外,性别歧视还体现在家庭对于男女分别愿意承担的人力资本投入,这个是影响男女未来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年龄歧视。指纯粹以年龄偏大或者偏小来判断劳动者相对于该职位来说的适合程度。例如现在很到企业在进行招工的时候直接就标明了需要应聘者的年龄范围,将年龄过大或者年龄过小的劳动者排除在外,这对于年龄过大的劳动力的影响尤其明显,例如部分企业会采取强迫的办法使达到一定年龄的受雇者自动离职或者退休,在部分企事业单位中,年纪较大的受雇者的升迁几率还会受到其年龄的影响。过去,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业结构年轻化,而随着中国老龄化脚步的逐渐加快,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用人单位苛刻的年龄限制使一大批年龄较大的求职者被排斥在外,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其他歧视。我国还存在着残疾人歧视、本科院校歧视等等情况。所谓的本科院校出身歧视,是指部分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无论硕士和研究室所就读的院校和专业都是怎样,他们只招收本科在211或者985就读的学生。这一做法将求职者的本科院校来作为考察的方面,忽视了该求职者管理经验或在研究生期间所提高的理论分析经验,将那些致力于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劳动者拒之门外。

解决歧视现象的措施如下:

抛除旧观念,培养平等意识。在企业、农村或者不发达地区宣传男女平等的口号和思想,让大家意识到平等的重要性,在源头上保证男女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公平性,“减少人力资本在开发过程中的

歧视,避免人力资本歧视的恶性循环。”12

在法律方面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中歧视问题的立法和管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反歧视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向社会以立法的形式宣扬政府注重就业公平、反对雇佣歧视的态度和导向,另一方面也会“加大歧视者的风险和成本,如果有歧视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将大大减少歧视行为。”13

减少政策壁垒和干预。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就业结构失衡,城乡分隔的“户口制”以及部门所有的“档案制”,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都大大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减少就业歧视,关键在于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当务之急是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彻底改革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壁垒,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优化组合;

宣传和培养求职者的维权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企业的歧视行为都是隐形的,即不会直接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而潜藏于企业的招聘和运营的过程之中,而这些部分恰是法律监督所无法触及和发掘的。这个时候,求职者们联合起来,勇于揭发企业的歧视行为,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便显得尤为重要。

12刘宁. 劳动力市场歧视原因与对策分析[J]. 改革与战略, 2005, (11):29-32. DOI:10.3969/j.issn.1002-736X.2005.11.007. 13刘凤英, 糜海燕. 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6, (12):235-236.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试题集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在远古时期,在()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 B、色诺芬的《经济论》 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 B、斯密 C、李嘉图 D、萨伊 4、()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D、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6、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 B、忠实于雇主 C、身怀一技之长 D、具有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7、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链条为()。 A、动机→需要→行为→目标 B、需要→行为→动机→目标

C、目标→需要→动机→行为 D、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8、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 A、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 B、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交 C、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D、生理、尊重、安全、社交、自我实现 9、在人力资源所包括的几个素质中,()是基础。 A、科学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 D、技能能力素质 10、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A、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智力和技能开发 1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市场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家庭性因素 D、个人偏好 1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最大的劳动供给量,最好的办法是()。 A、实行奖励工资 B、实行计时工资 C、实行固定工资 D、进行道德刺激 13、劳动力供给等于()。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 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4、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 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 C、家庭因素的强弱 D、个人偏好 15、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 A、市场性要素 B、组织性要素 C、社会性要素 D、工会、政府 16、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可分为()两类。

劳动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长期劳动力需求与短期劳动力需求中的长期,意指() A.三年以后的时期 B.五年以后的时期 C.与时间长短无关,是根据资本要素可否调整为依据的 D.十年以后的时期 2、若劳动力需求弹性为E D=1,则表示工资率上升1%,劳动力需求量将() A.增加1单位 B.减少1单位 C.增加1% D.减少1% 3、资本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的上升速率越快,则() A.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B.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C.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D.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有() A.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B.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C.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D.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5、在劳动者的效用曲线中,通常得到满足时可有如下结论成立() A.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停止变动 C.最大总效用出现在边际效用为0时 D.边际效用始终是递减的,从没有任何递增的阶段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是保持主体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A.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B.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C.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D.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7、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A.局部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 C.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 8、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和一定时间段内的总劳动时间分别是() A.存量和流量 B.流量和存量 C.都是流量 D.都是存量 9、费尔德斯坦和弗莱明把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作不同的要素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结论认为劳动时间对生产的影响比劳动者人数对生产的影响() A.要大 B.要小 C.一样 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10、若劳动者根据期望总工资收入来决定是否流动,可以预期一般情况下() A.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B.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C.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D.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11、在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的理论中,他们将子女看做是父母的() A.耐用消费品 B.投资品

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A ) A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 劳动者、企业、政府、中介组织 C 劳动者、企业、政府D劳动者、企业、中介组织 2、工资水平上升了1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3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 B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3、下列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动表述正确的是(D ) A 其他因素不变,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青年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B 其他因素不变,复杂劳动报酬增加,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 其他因素不变,居民家庭生产率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D 其他因素不变,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5、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在国家鼓励女性和老年人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6、如右图,L为洛伦兹曲线,a为OA与L之间夹的面积,B为OBA与L之间夹的面积,下列关于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基尼系数=(a-b) B 基尼系数= 1/(a+b) C 基尼系数= a/(a+b) D 基尼系数= b/(a+b)

初级劳动经济学考试(华师)12版 (1)

初级劳动经济学90分 1.第1题 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的投资主体包括()。 A.家庭 B.个人 C.企业 D.政府 E.国际有关基金组织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产生磨擦性失业的原因有()。 A.市场组织不完备 B.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灵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取代一部分劳动力 D.季节变化 E.行业与企业发生调整或转移 您的答案:A,B,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影响个人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 A.歧视 B.在职培训 C.正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D.家庭背景 E.社会关系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社会保障的类型主要有()。

A.传统型社会保障 B.福利型社会保障 C.储备金型社会保障 D.国家型社会保障 E.家庭个人型社会保障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各国都将降低失业率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其原因是( )。 A.失业的存在对经济效率的不良影响大 B.失业是对失业者本人的打击 C.失业使劳动者生活水平迅速下降 D.失业使劳动者丧失生活来源 E.失业能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1劳动报酬业绩化表明()。 A.A、谁年龄大、职务高、职称高、报酬也就高 B.B、谁工作时间越长,报酬就越高 C.C、知识含量高的劳动,其报酬就高 D.D、劳动报酬与劳动业绩成正比 E.E、岗位工资制被业绩工资制所取代 您的答案: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18题 46、下面属于雇主提供的重要福利项目有()。 A.节假日支付的报酬 B.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项目

川大成人教育《劳动经济学》综合练习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劳动经济学》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如右图,L为洛伦兹曲线,a为OA与L之间夹的面积,B为OBA与L之间夹的面积,下列关于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基尼系数=(a-b) B 基尼系数= 1/(a+b) C 基尼系数= a/(a+b) D 基尼系数= b/(a+b) 2、为了缓解我国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我国鼓励相关人才从事技术工人的工作,促使大家消除“重文凭,轻技能”的观念,这反映在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市场均衡上上是( C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A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量减少 B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减少 C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增加 D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量增加 3、下列不属于宏观财政政策的是(D ) A政府购买 B 转移支付 C 税收D公开市场业务 4、实际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B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先成正比后成反比 5.人力资本投资是劳动力市场的(A ) A供给机制B需求机制 C 保障机制D调节机制 6、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D )。 A.统一数额的最低工资标准 B.不同行业中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C.只在某些部门中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D.按地区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7、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B )来支付。 A.企业B.员工 C.政府D 8、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A)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A.西奥多·舒尔茨B.马歇尔 C.加里·贝克尔D.卢卡斯 9、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B)。 A.农业发达B.农业剩余 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工业化 10、技术进步对( B ) A.熟练工B.非熟练工 C.技工D.女工 1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D ) A 工资与社会保障 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D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12、工资水平上升了3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1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A)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13、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不移动,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则劳动力供给曲线向移动,均衡工资率。(A ) A 左,上升 B 右,上升 C 左,下降 D 右,下降 1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劳动经济学(专升本)

河南工程学院 2017年秋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课程:劳动经济学(专 升本)总时长:180分钟 1.? ( 单选题 ) 划分短期和长期的依据是()。(本题 2.0分) ?A、? 时间? ?B、? 产量? ?C、? 规模? ?D、? 厂商的调整?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货币职能有()。(本题2.0分) ?A、? 一种? ?B、? 五种? ?C、? 三种? ?D、? 四种?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3.? ( 单选题 )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增税(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2 4.? ( 单选题 )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确定是以效用最大化为基准的。(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5.? ( 单选题 ) 在正常的经济社会情况下的失业率是()。(本题2.0分)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自然失业率? ?D、? 周期性失业率?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2 6.? ( 单选题 ) 无差异曲线有无数多条,任意两条都不相交。(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7.? ( 单选题 )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实行()。(本题2.0分) ?A、? 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B、? 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C、? 紧缩的财政策? ?D、? 紧缩的货币政策?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A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B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B )影响。 A.有正向 B.有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C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0. 技术进步对( C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11.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 B ) A.“互益”基准 B.“互惠”基准 C.“互助”基准 D.“互利”基准 12.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 D )

劳动经济学试卷和答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级(普本)《劳动经济学》 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D ) A 工资与社会保障 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D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2、工资水平上升了3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1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A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3、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不移动,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则劳动力供给曲线向移动,均衡工资率。( A ) A 左,上升 B 右,上升 C 左,下降 D 右,下降

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5、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在居民家庭生产率下降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6、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个人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是( A ) A 使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B使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 劳动力参与率不变 D 与工资水平上升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方向相同 7、下列关于劳动负效用补偿性工资差别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 为补偿由于某些职位劳动环境恶劣而给劳动者带来的精神损失、健康损失 B 为补偿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负效用

初级劳动经济学

初级劳动经济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不涉及价值判断,仅说明"是什么"的分析方法是_____________。 2.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称为_____________。 3.劳动力需求是对劳动力的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统一。 4是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社会角度看,没有人遭受损失的交易称为() A.互惠 B.互利 C.互益 D.互助 2.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供给()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判定 3.劳动力需求增加而劳动力供给不变时,均衡工资率()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4 我国男子的法定劳动年龄上限是() A 57岁 B 58岁 C 55岁 D 60岁 5 菲利浦斯曲线表明( A ) A失业减少,工资增长快 B失业减少,工资增长慢 C失业增加,工资增长快 D失业与工资增长无关 6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A越来越多 B 越来越少 C保持绝对稳定 D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全部转移到第三产业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 A迟效性 B单一性 C 广泛性 D 多面性 8.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发端于()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西奥多·舒尔茨 D.加里·贝克尔 9.某地区劳动力总量为20万人,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共 2.6万,每个失业者失业的平均长度为2周,则该年该地 区的失业率为() A.0.26% B.0.5% C.1% D.5% 10.认为"失业问题可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得到解决"的经 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伊 D.凯恩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劳动力 2.人力资本投资 3.劳动力市场歧视 4奥肯定律 5就业弹性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何谓配第-克拉克定理?我国的就业结构与该定理的预测是否相符? 2列举失业主要的类型并谈谈其治理办法。 3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 13分,共25分) 1.试述人力资本的特征 2论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 1 规范分析; 2劳动年龄人口 3意愿,支付能力 4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选择题 1A 2B 3A 4D 5A 6A 7A 8C 9B 10C 三名词解释 1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 2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而为其进行的一种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它也是在当前付出一 定的成本并期望在将来能够带来收益 3劳动力市场歧视: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 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 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4奥肯定律: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对美国经验数据进行的分析中,发现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之间存在规则性联系或数量关系: 1

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A. 向前弯曲 C.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B ) 的。 B. 向后弯曲D.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B ) 影响。 A. 有正向C. 没有 B. 有负向D. 不确定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C ) A.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 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 大,陡峭 B. 大,平缓 C. 小,陡峭 D. 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 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 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 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 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 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 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 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 来支付。 A. 企业 B. 员工 C. 政府 D.社会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B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不确定 10. 技术进步对( C )的就业影响较大。 A. 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 技工 D.女工 11. 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 B ) A. “互益”基准 B. “互惠”基准 C. “互助”基准 D. “互利”基准 12. 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 D ) C. 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 工资率

初级劳动经济学5-华师人力资源本科2016作业

1.第5题 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 )。 A.统一数额的最低工资标准 B.不同行业中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C.只在某些部门中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D.按地区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6题 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C.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不变 D.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8题 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是( )劳动力。 A.一级劳动力 B.二级劳动力 C.高级劳动力 D.农民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21题 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也增加,则均衡工资率( )。

A.减少 B.增加 C.不确定 D.不变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27题 菲利浦斯曲线表明() A.失业减少,工资增长快 B.失业减少,工资增长慢 C.失业增加,工资增长快 D.失业与工资增长无关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28题 人力资本理论是在20世纪()建立起来的。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40年代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29题 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段后才产生的。 A.资本主义 B.封建主义 C.知识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A

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1.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2.实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认识客观现象,说明现象是什么。用于预测人们的行为选择。两个基本前提:稀缺性;人是有理性的 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分析):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现象应该是什么。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3.派生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4.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5.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 替代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 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6.劳动力: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 7.家庭生产:家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生产的实质: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是物品和时间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效用。 8.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9.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10.补偿性工资:为了吸引工人,它所必须支付的额外工资称为补偿性工资差别。 11.劳动力市场歧视: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12.雇主歧视: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偏见,他为了达到与这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雇员歧视: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 顾客歧视:指在有些场合下,顾客可能偏好于让某类劳动力来提供服务,在有些场合则偏好让另一类来提供服务。 13.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在某些情况也叫劳动力迁移,一般包括多重含义,即地域性流动、行业性流动和职业流动。

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二章 1劳动力市场是怎样运行的:1劳动力需求2劳动力供给3均衡工资的变化(很多图) 2如何定义工资过高或过低:判断工人的工资与市场均衡工资的高低关系,从而判断工作过高或过低。 第三章 1.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技术因素:生产函数:投入量和产出量的依存关系;投入要素间的配比关系。技术函数:固定技术系数,可变技术系数。时间因素:短期,长期,超长期。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社会制度安排: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2.完全竞争下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基本假设条件:工人是同质的,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竞争性市场。短期是技术资本都不变L变,使用原则:利润最大化MRP=MC,关键假设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则。根据使用劳动力原则,企业将MRP 与W比较饥渴,雇佣一个MRP>W的工人总是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同样,雇佣一个MRP

劳动经济学考试试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__劳动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 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合计24分) 1.劳动力供给 2.劳动参与率 3.人力资本 4.垄断工资差别 二判断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1.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会增加个人劳动力供给。()2.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工资率。()3.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减少和增加。()4.蛛网的稳定条件是指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劳动力供给弹性。()5.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大,形状陡峭。()6.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企业比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来说将雇用更多的劳动力。() 7.在短期内,其他生产要素是不变的,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 8.当市场现时工资率高于均衡工资率时,劳动力供给会大于劳动力需求。() 9.与横轴平行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为无限弹性。()10.结构性失业是经济达到均衡时仍然存在的一种失业类型。() 三图形分析题(每题10分合计20分) 1.结合以下两个图形,说明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2.结合以下图形,说明企业在进行特殊培训时如何与受训人分担成本和收益。 四简答(每题8分合计16分) 1.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两种劳动力假说是什么? 2.说明劳动力地区间流动对均衡工资的影响。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合计20分) 1.什么是失业?我国的失业率统计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造成我国失业率不断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劳动经济学1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专科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长期劳动力需求与短期劳动力需求中的长期,意指(C) A.三年以后的时期 B.五年以后的时期 C.与时间长短无关,是根据资本要素可否调整为依据的 D.十年以后的时期 2、若劳动力需求弹性为E D=1,则表示工资率上升1%,劳动力需求量将(C) A.增加1单位 B.减少1单位 C.增加1% D.减少1% 3、资本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的上升速率越快,则( B) A.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B.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C.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D.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有(A) A.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B.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C.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D.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5、在劳动者的效用曲线中,通常得到满足时可有如下结论成立(C) A.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停止变动 C.最大总效用出现在边际效用为0时 D.边际效用始终是递减的,从没有任何递增的阶段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是保持主体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A) A.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B.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C.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D.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7、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是(A) A.局部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 C.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 8、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和一定时间段内的总劳动时间分别是(A) A.存量和流量 B.流量和存量 C.都是流量 D.都是存量 9、费尔德斯坦和弗莱明把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作不同的要素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结论认为劳动时间对生产的影响比劳动者人数对生产的影响(A) A.要大 B.要小 C.一样 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10、若劳动者根据期望总工资收入来决定是否流动,可以预期一般情况下(A) A.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B.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C.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D.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11、在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的理论中,他们将子女看做是父母的(C) A.耐用消费品 B.投资品 C.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 D.替代品 12、如果一劳动者只从事家务等非市场劳动,且未到市场上寻找工作,则他被归入(C) A.就业者 B.失业劳动力 C.非劳动力 D.经济活动人口 13、根据奥肯法则,则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失业率会(B) 1

2016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样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2. 略 3. 略 4. 略 二、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0分,共20分) 1. 工资率提高对家庭成员只有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诱使家庭成员退出市场回到家中;替代效应——促使家庭成员走出家庭,从事有酬工作。 2. 略 三、图形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下图是存在雇主歧视企业中的雇员均衡就业水平图,请结合图形分析以下问题: 1. 雇主为什么会歧视雇员,歧视为什么使得他们得不到最大化的利润? 2. 如果一个企业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将如何生存? 3. 针对雇主歧视雇员的企业,你有何对策? 四、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每问15分,共30分) N 1 N 0 工资( W ) 边际收益产品 ( M R ) W F W F +d O 被雇用的劳动力人数

2014年中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结束,有“奶奶大学生”之称的65岁的仝正国赶上了报名的“末班车”。1日,她称自己正在积极备考,欲三冲考研,或将成为中国“奶奶研究生”。 2008年9月,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商学与人文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迎来了中国经统招录取的年龄最大的大学生仝正国,师生都称她为“奶奶大学生”。她在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2012年6月份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以该校“学士后”身份留校学习一年。她曾两次考研,第二次以243分遗憾落榜。······ 自高考取消年龄限制以来,中国不断有老年人上大学的新闻见诸报端。仝正国成了校内外的明星,也引来了各种争议。对此,该校商学与人文部党总支书记李莉曾表示,仝正国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她这种精神值得在当代大学生中宣传。她对理想的执着、对知识的渴求,也向年轻人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 与一些大学生相比,仝正国考研的目的少了许多功利性,她说:“我不是为拿文凭,就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增长学问,人活着,就要永不停止地前进。” 1.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和劳动力供给的角度,分析你对“奶奶研究生”这件事情有何看法? 2. 略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8山东工商学院期末考试《劳动经济学》复习题集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C )。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在远古时期,在( A )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 B、色诺芬的《经济论》 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 )。 A、配第 B、斯密 C、李嘉图 D、萨伊 4、( A )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C )。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D、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6、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 D ) A、健康的身体 B、忠实于雇主 C、身怀一技之长 D、具有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7、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链条为( D )。 A、动机→需要→行为→目标 B、需要→行为→动机→目标 C、目标→需要→动机→行为 D、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8、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 C )。 A、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 B、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交 C、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D、生理、尊重、安全、社交、自我实现 9、在人力资源所包括的几个素质中,( C )是基础。 A、科学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 D、技能能力素质 10、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D )。 A、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智力和技能开发 1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 )。 A、市场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家庭性因素 D、个人偏好 1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最大的劳动供给量,最好的办法是( A )。 A、实行奖励工资 B、实行计时工资 C、实行固定工资 D、进行道德刺激 13、劳动力供给等于( C )。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 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4、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D )。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 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 C、家庭因素的强弱 D、个人偏好 15、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 A )。 A、市场性要素 B、组织性要素 C、社会性要素 D、工会、政府 16、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可分为( D )两类。 A、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B、种族歧视、身体障碍歧视

(完整版)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同学们: 劳动经济学定于14周周六9:00-11:00在A411进行期末考试。 考试内容是1-6章,选择题的范围基本都包括在复习题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主要掌握基础知识。关注的重点是人力资本和工资2章的内容。模型推导关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短期劳动需求模型。 先前布置的论文考试结束后与试卷一同提交,要求资料详实,基础知识运用得当,观点明确,论述逻辑清晰。3000字以上,用A4纸打印。论文题目是“运用劳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B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B )影响。 A.有正向 B.有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C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