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宁波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39p共40页

2019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2019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政策发展趋势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在经济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行业政策态度出现了微妙变化,也给2019年政策调整留了空间:首先,强调了房地产的民生属性。涉房表述不再单独成项,而是作为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一项。而在住建部2019年的十大工作“稳定”和“租赁”仍是工作重点,其中,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第一位。其次,政策更强调地方的能动性和主动性。2018年末,菏泽、广州、杭州、珠海等城市房地产出现的微调,预计未来因城施策是主基调,更以地方为主导。 总体来看,展望2019年,当前房地产市场缓降、预期稳定的格局来之不易,因此整体不可能调控宽松。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定调将与稳增长、促民生更加相关,而“房住不炒”仍然是硬约束,更多采用因城施策的模式,而不是全局性老路。 第二节行业发展趋势 2019年房地产行业运行继续下行,预计销售面积受棚改货币化安置走弱影响同比负增长,低库存环境下新开工面积增速同比放缓,地产投资增速或仍正增长但受土地购置费用增长放缓,增速同比回落。

一、棚改政策变动导致三四线城市销售下滑商品房销售将下降 预计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下降,结构上一二线城市会略微回升而三四线城市会有所降温。由于三四线城市占比更高,带动整体销售下降。2019年一二线城市销售会略微回升,主要原因在于推盘提提升,以及去化率处于较低水平;三四线城市销售预计将明显回落,主要受棚改货币化安置放缓影响,叠加改善类等需求自然回落。从各区域情况来看,中西部棚改货币化安置面积占当地销售面积的比例更高,例如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贵州、湖南、甘肃、湖北、云南、陕西等地区受棚改货币化影响相对更大,而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 二、谨慎预期下投资拿地积极性受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同比放缓 2018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土地购置费增长。本年土地购置费用与本年上半年和上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相关度较高。2018年土地市场先扬后抑,2季度开始,土地成交价和溢价率同比走低。待开发土地面积增速10年新高叠加市场销售趋冷,房企拿地意愿减弱。预计2019年土地购置费用增长将显著放缓。受此影响,预计2019年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增速低于2018年。 三、需求放缓、土地市场回落等因素致房企新开工动力不足 预计2019年房屋新开工面积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低于2018年。首先,截至2018年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待开发土地面积累计为45597.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4%,当前房企的存货组成中有较多待开发土地资源,预计为2019年新开工提供较强支撑。但是2018年土地成交溢价率较低,企业新开工面积意愿下降。其次,商品房销售面积是开工面积的先行指标,当销售情况发生变化时,

2019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项目遍地开花,投资(含投机)购房盛行,消费者追涨购买使大量需求提前释放……可以说,20**年10月以前,无论是上海、XX、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或是XX、南京、XX、武汉、北海等非一线城市,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值有史以来最红火也是最疯狂时期。 从20**年“国八条”算起,到后来的“国六条”、限制外资政策、增加个人所得税、增加二手房交易营业税、发行国债、调低利息税、历次加息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多部门联手严查、加强住房保障,再到20**年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出台的房贷新政、国土资源部的39号令(236号文),两年多时间,调控政策出台之密集、数量之多、时间持续之长、措施之严厉,在我国房地产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无疑,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关键的一年。 宏观调控得到落实执行 20**年,宏观调控将进一步深化,并得到落实执行,叠加效应将日益显现。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房地产热将降温,投资将有所回落,开工项目也将适量减少。 但由于持续很久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使得市场的前行仍具有相当的惯性,不少地区房地产发展投资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未完工项目的继续,使得20**年尤其20**年上半年的各地市场热点区域增多。 正因为城市房地产项目遍地开花,使城市轮廓线向四面八方同步外

延,使得城市的市场热点区域也增多。如XX,不再是城中、城东独领风骚,城北、城南、河西的地区供应比重也将增加。 不过,正因为这种城市轮廓线向四面八方同步外延的发展趋势,使得城市的热点区域增多,却让热点的相对热度下降。所谓热点多了就意味着热点丧失或减弱,不在少数的你我彼此彼此使得难分彼此。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就39号令土地供应调控的相关政策向记者做进一步解读时表示,国土资源部强调要保障住房供应量,首先是重点保证住宅用地需求,特别是要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的供应。其中规定,必须单独列出城市建设用地中涉及的住宅用地,其中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不得低于申报住宅用地的70%。不符合该要求的,不得批准用地。要优先安排、供应列入年度供地计划的廉租住房用地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对未完成供地计划的,第四季度不得供应其他商品住宅用地。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宏观调控的落实,城市房地产产品结构将更科学化、合理化:70/90新政的影响将逐步体现,90平米以上房型将继续向节约面积发展。 在XX,从20**年本人曾服务过的“同升湖”、“山水芙蓉”开始到20**年的“保利”、“绿城”等几十个别墅物业的集中放量,可以预见XX高端房地产市场还将加大,高档住宅市场将出现分水岭。而其实,这一趋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差不多。只是,一些别墅等高档住宅市场相对刚性但需求相对不足,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同时,另一方面,政府将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住房保障制度,

2019年地产行业:一二三四线城市变化趋势分析

房地产行业研究: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变化趋势分析 2019年4月14日 第一部分、中观层面,银行将趋势性增加一二线按揭配置 中观层面,银行将趋势性增加一二线按揭配置:商业银行对一二线城市按揭表态发生重大拐点性变化、一二线和三四线按揭利率走势出现结构性差异、一二线城市杠杆放款速度出现拐点性变化。而这背后主导大逻辑就是过往几年三四线低质量杠杆施加太多,这个时间点银行理应对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杠杆态度出现结构性逆转,这是趋势性的。 1、银行对一二线城市按揭态度发生重大拐点性变化 银行公开表态,按揭贷款将向一二线倾斜。 以按揭总量较大的某国有大行为例,2019年初发布的2018年报中对于按揭表态是:重点支持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按揭,审慎对待三四线城市。而过去2-3年的表态一直是:支持三四线按揭,支持去库存,热点城市按揭比例逐步下降,并且过去2-3年在三四线发放按揭比重持续保持在50%左右。通过对比发现,银行态度发生较大变化。

某大型股份制银行在2016年公开表态,认为其按揭比较安全的核心逻辑是主要发放在了一二线城市。2018年年报中则指出房地产行业风险主要集中在部分去库存速度慢的三四线城市。 2、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按揭利率走势出现结构性差异 一二线城市按揭利率明显下行,而三四线相对平稳。根据融360数据,2018年11月起按揭利率为近几年最高点,此后开始下行,截至2019年2月,一线城市首套按揭利率下降11bp,二线城市下降16bp,三四线城市下降只有5bp。 3、一二线城市杠杆放款速度出现拐点性变化 一二线城市杠杆放款速度出现拐点性变化。2018年10月以来,尤其是2019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放款周期明显缩短。2018年银行整体房贷额度紧张,放款速度较慢一般在3-6个月左右,而今年以来,房贷额度明显宽松,多数城市基本7个工作日即可放款。 4、变化的支撑逻辑是趋势性的 银行态度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是趋势性的:变化背后主导大逻辑就是经济增长中枢下行后,银行对于按揭偏好是长期的。而过往几年三四线低质量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