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措施、办法的说明报告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措施、办法的说明报告

一、教育网络措施、办法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的整体功能,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道德素质,为此,特制定本措施、方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围绕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

三、工作内容

1.学校方面: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引导和生活指导,使学生知事、明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方法。

2.家庭方面:学生家长是学生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社会方面:

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和谐社区活动,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提供条件,组织有意义的社区教育活动;主动配合社区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净化育人环境。

四、教育共建、家教共担

加强对社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统筹和指导,定期沟通情况,研究工作,组织活动,做到学校、社区、家庭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1、3月17日下午2;30学校召开全校1500余师生及家长会请区交警大队李云警官到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3月23日晚上7:30全校住校生开展生活技能培训,住校学生240人参加;

2、5月18日下午学校四年级95名同学参加福源社区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

3、5月19日学校组织四、五年级16人参加“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演讲比赛,五(2)班李树仙获一等奖;

4、5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思茅镇关工委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六年级100多人参加。响应思茅区关工委号召,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演讲比赛)。

思茅第五小学

2017年5月24日

中小学校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有具体方案、有实际效果。

一、思茅五小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普洱市师德建设工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强化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切实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履行师德规范,努力建设一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

教师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结合起来,与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依法治教的法制意识和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识。

2、建立健全奖励惩处制度

学校要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并与年度奖惩、职称评聘、晋级晋职和评先树优挂钩。

(三)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1、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10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