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发生哪些历史事件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发生哪些历史事件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发生哪些历史事件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发生哪些历史

事件

宋朝遣往辽国的使节中贺岁使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贺岁使包括生辰使和正旦使。宋统治者为了与辽国维持和平外交,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宋朝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在司马光《涑水记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此即金匮之盟的来历。《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

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在司马光《涑水纪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宋朝历史事件二:宋辽战争宋辽战争,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来,终于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最终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结束了25年宋辽战争。百年后金朝建立,宋徽宗与金太祖订立海上之盟,于1122年派童贯、种师道、刘延庆率军联合金朝攻打辽国南京,未能成功。

五代后唐清泰末,辽(契丹)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朝攫取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之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后周建国初,辽又扶植北汉政权割据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作为附庸以屏蔽燕云。后周显德七年(辽应历十年,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称帝,建北宋后,辽继续支持北汉与宋抗衡。时南方尚存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独立割据政权。为实现统一,赵匡胤在实施先南后北进军方略过程中,曾寻机分兵攻取北汉,试图铲除辽附庸,以便收复燕云,但每次进攻均遭辽援军阻挠而未果。乾德二年(964年),宋攻北汉辽州(治辽山,今山西左权),辽遣耶律挞烈率军6万往援,是宋辽之间首次大规模作战。开宝元年(968年)至二年,宋再次攻北汉,兵围太原,辽又出兵援北汉,被宋军击退。直至开宝末年,不仅未能灭北汉,反使宋辽间冲突迭起,矛盾日深。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南方统一大局已定,遂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率大军攻北汉。先败辽援军,继破太原灭亡北汉,为进取燕云创造了条件。自此,开始了长达25年余的宋辽战争。

宋朝历史事件三:咸平之治宋真宗咸平时期,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社会一片繁盛,后世称为“咸平之治”。

宋真宗统治时期,北宋的统治日益巩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史称咸平之治。宋真宗,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朝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宋朝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那么关于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宋朝时期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据《湘山野录》记载:开宝九年10月20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你来我往,赵光义不时添酒。三更鼓敲过,地上积雪已数寸厚。太祖突然心神不宁,摔碎酒杯,步出寝阁,用柱斧戳入雪地之中,“嚓嚓”声在寂静的寒夜更是特别的清晰。一会儿,内侍们又听得赵匡胤凄厉的喊叫:“好做!好做!”但不明其意。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据《烬余录》记载: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据《涑水纪闻》记载: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

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注:当时后周世宗柴荣遗下7岁皇儿,无法掌朝,于是赵匡胤在后来的“陈桥兵变”中被群臣拥立为帝)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预盟”,也就是赵光义“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但是“金匮预盟”在初版的《太祖实录》却未见记载,在第二次编修的新录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确有其事,仍是疑点重重。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出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的三处疑点: 一、赵匡胤死时的“烛影斧声”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中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中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不明其意的呼喊。显然,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通传赵德芳,却传

当代著名女作家

当代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龙应台(台湾散文作家),毕淑敏,萧红,林海音,林徽因,林白,亦舒(香港人,主写言情小说,亦舒的作品以情节取胜,故事往往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结局受欧·亨利的影响,常常出乎意料,富有传奇色彩。在语言形式上,亦舒小说都是以一、两句话为一个段落:跳跃性大,节奏感强,这各香港惜时如金的紧张生活很吻合。)须兰(多历史小说,如《仿佛》《红檀板》《宋朝故事》《武则天》) 琼瑶,原名陈吉吉,1938年出生于四川,后随家人来到台湾。琼瑶是言情小说界名家,在华人读者中享有盛名。 虽然已经过了看琼瑶的年龄,并且开始难以忍受老年琼瑶的媚俗,但我却无法否认在少年时自己曾经迷恋过她的童话爱情世界,并且曾经为《窗外》而流泪。因此,我不愿全盘否定琼瑶,正如我不愿全盘否定过去的自己。 三毛: 原名陈平,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现已辞世。其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的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吸引许多读者的关切。三毛的世界也许带有某种虚幻的成分,但她带给读者的却是真实的阅读乐趣,而穷究作品内容是否真实,也实在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 席慕容 席慕蓉,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张晓风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北宋历史简介

北宋历史简介 本文是关于北宋历史简介,感谢您的阅读! 年号纪年庙号名字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备注建隆960太祖赵匡胤(960)341750父是赵弘殷仕后周,以军功累至殿前都典检,掌禁军。恭帝显德七年(960年)一月,领兵到陈桥驿,与部将策动兵变,被拥立为皇帝,国号宋乾德963开宝968太平兴国976太宗赵光义(976)382259太祖弟即位前任开封府尹、中书令,加封晋王,位在宰相之上。太祖卒,嗣位,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雍熙984端拱988淳化990至道995咸平998真宗赵恒(997)302655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另外,宋真宗时,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景德1004大中祥符1008天禧1017乾兴1022天圣1023仁宗赵祯(1022)134254真宗第六子以皇太子嗣位,原名受益,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但是为人宽厚,可称为仁君。死于1063年。明道1032景佑1034宝

元1038康定1040庆历1041皇佑1049至和1054嘉佑1056治平1064英宗赵曙(1063)32536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死于1067年。熙宁1068神宗赵顼(1067)201938英宗长子以皇太子嗣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元丰1078元佑1086哲宗赵煦(1085)91624神宗第六子以皇太子嗣位,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绍圣1094元符1098建中靖国1101徽宗赵佶(1100)192654神宗第十一子即位前封端王。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崇宁1102大观1107政和1111重和1118宣和1119靖康1126钦宗赵桓(1126)27262徽宗长子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皇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12月,受父禅即帝位。靖康元年(1126年)11月,金兵攻破汴京。明年二月,金废钦宗及太上皇徽宗为庶人,虏诣金国,北宋亡。帝在位一年又四个月。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属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

高三历史常识:宋朝皇后列表及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宋朝皇后列表及简介 对于宋朝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宋朝的每一位皇帝,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皇帝背后的女人——皇后。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 事件。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宋朝皇后列表及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宋朝的 那些皇后。 高三历史常识:宋朝皇后列表及简介宋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追尊)1.昭宪 皇后——杜夫人(?—961年6月),正室、皇太后、初谥明宪皇后,生赵光继、陈国长公主、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太祖大孝皇帝赵匡胤(960 年—976年在位)1.孝惠皇后——贺夫人(929年—958年),贺氏,开封人,宋 太祖的第一位妻子。944年(后晋开运初年),赵弘殷(宋太祖父)为太祖迎聘贺氏;956年(后周显德三年),太祖任官定国军节度使,贺氏封为会稽郡夫人, 贺氏生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魏王赵德昭;958年(后周显德五年), 贺氏逝世,年三十。太祖登基后,在962年(建隆三年)四月,追封贺氏为皇后。964年(乾德二年)三月,上谥孝惠皇后。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宋神宗时,与宋太祖孝章皇后、淑德皇后,宋真宗章怀皇后并祔太庙。2.孝明皇后——王皇后(942年—963年)(960年—963年12月为皇后),继室、皇后。孝明皇后王氏,邠州新平人。958年(后周显德五年),宋太祖在第一任妻 子贺氏逝世后,迎娶王氏为继室,宋太祖当时为殿前检点校,王氏为人“恭勤 不懈,仁慈御下”。后来,后周世宗赐王氏冠帔,封为琅邪郡夫人。太祖即位,960年(建隆元年)八月,册王氏为皇后。她常服宽衣,佐御膳,善弹筝鼓琴, 早上起床,便会诵读佛书。王皇后事奉杜太后至孝。生子女三人,皆夭。乾 德元年十二月崩,年二十二。二年四月,葬安陵之北。神主享于别庙。太平

历史小说研究

新历史小说研究综述 文秘1222班学号: 众所周知,对历史文化的情有独钟是中国历代文人知识分子的一个永恒的情结。近人章学诚有“六经皆史”之云,今人顾准称中国是一种“史官文化”,可坚古今所见略同。文学也往往就此被纳入历史的光圈,分享历史的崇高威望。直至今天,“再现历史”还是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相当高的赞誉,“史诗性”更是意味着精品杰作出现的标帜。从这个意义上来审度90年代历史小说,可以认为,90年代的历史小说在潜移默化地沿承着历史的血统的同时,又呈现出某种“修复”或“删定”之趋势。可谓“新”的往往又是最“旧”的,最“现代”的常常亦为最“古典”的。 从文体上来观照,叙事文类分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小说在叙述方式上呈现出传统历史小说、“红色经典叙事”、新历史小说等不同的形态和格式。传统历史小说和“红色经典叙事“由“正史视角“出发,富有明显的“春秋笔法”意味,强调创作的忧患意识和文学的史诗风貌;新历史小说从“野史视角”切入,在一种整合或多元化的视界中试图实现向历史的“本然性”的回归。传统历史小说和“红色经典叙事”对“历史”的艺术转载方式是将历史演绎化,并凭借着这种方式来展示历史前行的规律和趋势;新历史小说则倾向于对“历史”的感性化叙述方式,由此生发出“因文生事”的运思方式和“随意点染”式的叙写,并表现出 对“历史”的某种“改写”。 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在新历史小说研究中的有关观点与看法。 首先,新历史小说的概念范围。在新历史小说的概念界定这个课题上,评论者们大多倾向于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崭新的历史观念和独异的艺术手法描述历史的小说称之为新历史小说。他们认为这个历史小说群不仅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判然有别,而且与50--70年代间的革命历史小说也大异其趣,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审美取向都大大有别于后两者的既成规范,显示出历史小说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尽管论者们对新历史小说此一概念所蕴涵的主要质素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围绕着时间界定这一关键环节,却又诞生出了壁垒分明的两大阵营。一类论者将新历史小说反映的时间跨度明确圈定在现代。另一类评论家对新历史小说的时间界定就要宽泛与含糊得多。如王彪就把“在往事叙说中始终贯注了历史意识与历史精神”,“以一种新的切人历史的角度走向另一层面上的历史真实”,“用现代的历史方式艺术地把握着历史”的相关小说全归属为“新历史小说”。 第二,新历史小说的范围。由于新历史小说在概念上的模糊性,将哪些作品归入新历史小说的版图,哪类作品可以构成新历史小说的主体,也就显得十分含混。颜敏的界定比较宽泛,他认为其主要作家是乔良、张炜、莫言、周梅森、洪峰、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刘震云、刘恒、方方、池莉、李晓、杨争光、李锐、陈忠实等人的部分创作。张清华则将范围界定在先锋小说之内,认为“其中最典范的作家,从莫言到苏室、格非、叶兆言,再到方方、杨争光、北村甚至包括余华等”。把《红高粱》系列小说、贾平凹的《烟》等四部“土匪系列”、池莉的《预谋杀人》、杨争光的《赌徒》等等视为“匪行小说”,并将之归为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的副产品,将《白鹿原》、《丰乳肥臀》、《家族》以及《少年天子》、《曾国藩》、《白门柳》视为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历史简介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简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的分分合合不间断,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朝代更替中,还夹带有春秋战国、楚汉争霸、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时期。但是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又与其他时期有着严格的区别:这些朝代的中国大部分是处在统一的阶段。 秦朝,西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君主代表就是秦始皇,著名事件是“焚书坑儒”。创立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灭六国,修灵渠,统一越族,统一西南,击退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朝代功绩是创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从此在中央集权统治下货币统一土地私有,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长城抵御外敌。灭亡主要原因是秦朝的暴政统治。人民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而秦国一直沿用“苛政”(有功重赏、有错重罚)。随着秦统治的扩大而秦政越来越苛刻,被压迫的人民,在忍无可忍的后决定揭竿起义,秦朝在起义反抗之下崩溃了。汉朝,西元前202年由汉高祖刘邦建立。创立过程从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楚汉之争开始,到刘邦的获胜并创立汉朝结束。君主代表为汉武帝,最著名事件让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朝代功绩主要集中在经济科技方面,开辟丝绸之路,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地动仪”,司马迁还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等等。灭亡的主要原因有①皇帝昏庸,苛捐杂税众多②政权旁落宦

官专权,政局混乱。 隋朝,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589年灭了南朝陈,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正式确立隋朝。君主代表是隋文帝,著名事件是兴修了至今仍能使用的大运河。朝代功绩有①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②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③经济文化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增加政府收入,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导致劳动力空前缺乏,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爆发起义。 唐朝,由李渊于618年建立。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隋末农民起义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但是在618年李渊夺位称帝,定国号为唐,唐朝正式确立。君主代表是唐太宗,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让世界记住了唐朝。朝代功绩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经济得以发展,繁荣了文化、美术、宗教领域,最瞩目的就是唐诗。灭亡最主要原因是君主昏庸无能,战事不断,经济衰退,藩镇割据,经过黄巢起义后,、唐朝的基础被打破,很快就灭亡了。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公元960年正式确立。君主代表是宋徽宗,著名事件就是“靖康之耻”。

宋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其艺术成就

宋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 其艺术成就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宋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其艺术成就 宋代绘画在唐、五代基础上发展到相当完备成熟的阶段。城市繁荣及商业手工业的发达使大批职业画家进入手工业行列,扩大了与社会的联系。士大夫收藏、鉴赏以至亲笔作画成为风气,形成具有影响的士大夫绘画潮流。宫廷绘画也处于历史上的鼎盛阶段,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取得很高成就,不同风格流派纷呈异彩。绘画创作的兴盛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有关画史画论的着述纷纷问世,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泛都大大超过前代。五代十国分裂,绘画活动中心除中原外特别向比较安定的西蜀、南唐统治区转移,五代及北宋初年记述地区性绘画发展面貌的着述应运而生。理学影响宋代绘画的图式语汇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我们结合以沃尔夫林为代表的风格理论主要从形式角度和潘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图像学理论主要从绘画作品生成的文化背景的优点来发掘理学对宋代绘画观念的影响,即主要透视绘画伦理观念对绘画作品的题材、构图等影响。这也是对宋代画论、画品强化理学伦理观念的实践检验。反映中原地区绘画面貌的着述有胡峤《广梁朝画目》及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录四川地区绘画资料的则有仁显《广画新集》、辛显《益州画录》,以及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录江南地区绘画的有无名氏《江南画录》及徐铉《江南画录拾遗》。宋王朝建立后相继平定割据政权,各地区名画家多聚集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中原地区绘画又展现出繁盛局面。宋代前期的画家活动史料被刘道醇收入《圣朝名 画评》一书中。 宋代画论着述以山水画论最为突出。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从美学高度多方面的论述了山水画艺术创作的种种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韩拙《山水纯全集》细致具体地阐述了山水画法和有关理论知识,反映了宋代绘画对格法的严格要求。苏轼、米芾等人在许多零散的言论中,从士大夫审美要求对绘画标准提出看法。《益州名画录》、《圣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等书或通过叙论或单立章节,也都明确阐发各自对绘画创作的见解,这些都 是宋代画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与更多的群众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一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及临安都有纸画行业。汴京大相国寺每月开放5次庙会,百货云集,其中就有售卖书籍和图画的摊店;南宋临安夜市也有细画扇面、梅竹扇面出售;汴京、临安等地的酒楼也以悬挂字画美化店堂,作为吸引顾客的手段。市民遇有喜庆宴会,所需要的屏风、画帐、书画陈设等都可以租赁。适应年节的需要,岁末时又有门神、等节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20大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20大历史事件 1.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蛮族所灭 2.焚书坑儒:秦始皇的“文化大革命”。从公元前213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 3.最软弱的王朝结局:公元316年西晋悲惨地灭亡 4.王朝的丧钟:公元612年隋军远征高丽的惨败 5.靖康之难:“南京大屠杀”的翻版,1127年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金人在开封犯下的暴行,堪称又一次“南京大屠杀”的翻版。 6.第一次被外族统治:1279年南宋灭亡,1279年3月19日,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在广东崖山被蒙古军队包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自杀。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南宋的抵抗势力宣告瓦解。 7.领导人被俘的最大耻辱: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 8.辫子引发的血案:公元1645年清军血洗扬州 9.近代耻辱的开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10.

中国史学对东亚史学的影响与交流

中国史学对东亚史学的影响与交流 2016-05-03 14:45:26 《历史教学问题》孙卫国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历史进程中,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文化传统。诚如日本学者西嶋定生所指出的,汉字、儒教、佛教和以中国传统律令制度为核心的法律系统,构成了传统东亚世界的四大支柱。①这四大支柱中,佛教之外,皆兴起于中国,佛教则是中国最早从印度学习过来,然后再传到东亚其它地区,因而中华文明构成了东亚文明的中心,中华文明成为东亚传统文化的源动力,影响深远。中国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韩国和越南在内的周边国家史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周边东亚诸国的史学正是在中国史学的影响下,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史书在东亚的流布 中国史学在东亚影响深远,首先表现在中国史籍在周边的流传与影响。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国书籍先传入朝鲜半岛,然后再传到日本和其它地区,周边各国对中国典籍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自箕子朝鲜以来,朝鲜使行人员抵达中国后,总是想方设法搜求中国典籍。同时,朝鲜历代王朝总希图中国王朝官方赐书,这样经过朝廷赐书与使行购求两条途径,将中国许多典籍都传入了朝鲜半岛,成为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鲜半岛一直以汉字为官方文字,科举考试也仿效中国王朝,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考试范围,因而促进了朝鲜士人阅读中国典籍,也进而推动了中国典籍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中国史学对日本的影响,也首先表现在古代日本对中国典籍的重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日之间的海上航路可称之为“书籍之路”,②经、史、子、集四部书籍纷纷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几乎每一部比较重要的中国史书,都传到了日本,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对于琉球和越南,也有着类似的影响。 朝鲜半岛何时开始接触中国史学,无确切记载。传说时代的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实施“八条之教”,③将中华文化传入朝鲜半岛。箕子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长期受关注的一段历史,也为其以后效仿中国文化提供了先例。西汉时期,汉武帝征服朝鲜:卫满政权,并于公元前108年设立真番、乐浪、临屯三郡,次年又置玄菟郡,朝鲜半岛进入中原王朝直接管辖时期,一直持续了400多年。这期间,在朝鲜半岛上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中国史书也在朝鲜半岛得以广泛流布。三国时代,中国史书已被广泛阅读。《周书》载百济“俗重骑射,兼爱坟史”。④《北史高句丽传》载:“书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⑤《旧唐书·高丽传》曰:“俗爱书籍……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 虽然宋代给后世的印象是重文轻武。但鲜为人知的是,宋朝拥有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 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 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 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 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 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 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 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 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 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 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 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 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 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 过重,因而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宋元时代有一个很嚣张的国家,金国,它最强盛的时候曾经把北宋灭了,和南宋隔江而治,但是最后在南宋和蒙古国的夹击之中灭亡。金国的灭亡很具有戏剧性,荒唐又悲催。 穷途末路的金

(整理)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宋辽金夏习俗史之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发布时间:2009-6-6 阅读次数:91 字体大小: 【小】【中】【大】 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一)食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身体健康关系至为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增加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良好的烹调方法,可以防止病菌和有害物质侵入人体,还可以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并且增加食物的鲜美。饮食关系着民族的发展。饮食文化体现了人类的文明,各民族、各地区、各历史阶段人们都有不同的饮食习俗,饮食习俗也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宋朝经济发展,都市繁荣,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北宋都城是东京汴梁(今开封),地处中原,盛产小麦,且在黄河之滨,鱼类丰富。地理条件决定了北宋都城人以面食为主食,以各种肉类和蔬菜为副食。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都城食店,多是旧京市人开张(《都城纪胜》)。饮食方面既具有北方带来的特点,又融汇了南方饮食的习俗,呈现了南北合流的特色。吴自牧《梦梁录》卷十面食店一条有说明: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饭店),以备江南往来士人,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宋代统治阶级,尤其是南宋统治阶级讲究享乐,使宋代饮食更趋于精美、丰富、奢华。 宋代主食花样品种很多,除了饭食以外、更有面食、■■、馄饨、米面,还有从食,包括各种饼,各种馒头、包子等,另外还有各种粥。根据《东京梦华录》卷二、卷三,《梦梁录》卷十六、《武林旧事》卷六、《增补武林旧事》卷八等所提供的材料,我们把宋代主食分列于下: 面: 晻生软羊面桐皮面大燠面(《东京梦华录》卷二) 猪羊盒生面丝鸡面鱼桐官面盐煎面斋面面筍淘面 插肉面 三鲜面胡蝶面笋拨肉面血脏面炒鸡面大麃面 子料浇虾燥面(《梦梁录》卷十六) ■■ 馄饨粥 拔刀鸡鹅面家常三刀面大熝■■大燥子料浇虾■■燥丝鸡■■三鲜■■丁香馄饨(《梦梁录》卷十六) 七宝素粥五味粥糖豆粥糖粥馓子粥绿豆粥六) 各种菜面(《都城纪胜》) (《梦梁录》卷十六) 栗米粥糕粥肉食粥(《梦梁录》卷十 饭: 石髓饭 大骨饭 泡饭 软羊浙米饭(《都城纪胜》) 麸笋羹饭菜羹饭 (《梦梁录》卷十六) 馒头: 荷包白饭随饭(《东京梦华录》卷二)

宋朝故事

1、今天晚上单爆大宋故事: 1)首先做提问: 单爆大宋故事的本质是什么? 单爆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去单爆? 如何进行这些故事目标细分? 是按时间顺序做单爆? 还是按人物顺序做单爆? 还是按各相关门类进行单爆? 大宋朝的纪年顺序是怎样的? 一共多少个皇帝在位? 每个皇帝即位多久? 在位期间都有哪些故事发生? 除正史以外,还有哪些传说故事? 人物是按门类分还是按时间分? 按门类分可分为哪些方面(军事、政治、文艺、书画、诗词、音乐等)? 这些历史故事是正史还是野史? 对现如今有没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影视和文学作品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故事? 戏曲和曲艺故事有哪些? 如何去挖掘这些故事? 要不要按战争、文学、儿童等故事类型来划分? 大宋朝周边都有哪些国家? 这些国家和大宋的关系怎样? 这些国家有没有故事可讲? 都出过哪些名人? 有没有相关故事可讲? 2)细分单爆故事的目标: 结合对大宋历史的市调,以各位皇帝在位期间时间顺序讲来比较合适,也就是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起,其中某些历史名人的时间不确切,但也在该时间段内发生的,顺序如下: 北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太宗赵光义(976年-997年)→真宗赵恒(998年-1022年)→仁宗赵祯(1023年-1063年)→英宗赵曙(1064年-1067年)→神宗赵顼(1068年-1085年)→哲宗赵煦(1086年-1100年)→徽宗赵佶(1101年-1125年)→钦宗赵桓(1126年-1127年) 南宋:高宗赵构(1127年-1162年)→孝宗赵昚(1162年-1189年)→光宗赵敦(1189年-1194年)→宁宗赵扩(1194年-1224年)→理宗赵昀(1224年-1264年)→度宗赵禥(1264年-1274年)→恭帝赵隰(1274年-1276年)→端宗赵是(1276年-1278年) →幼主赵昺(1278年-1279年) 现在就把这个宋朝分割为18个时间段,然后单爆每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故事。3)各个小时间段内的故事: 赵匡胤的故事:赵匡胤偷瓜、千里送京娘、赵匡胤遭姐追打、赵匡胤喜爱读书的 故事、杯酒释兵权、雪夜访赵普、巧对徐铉、赵匡胤宽厚待人、武学宗师、誓碑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新)

---------------------------------------------------------------最新资料推荐------------------------------------------------------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新)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宋朝(公元 960 年公元 1279 年),分为北宋(960 年1125 年)和南宋(1125 年1279 年)两个阶段,历 18 帝,国祚 320 年。 一、宋朝的历史地位。 (一)政治方面一、宋朝的历史地位。 (一)政治方面 1.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带来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朝统治者继续执行后周先南后北的战略方政,先后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北汉。 至此,五代十国的分立割据局面宣告结束,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朝代。 政府终于可以进行有序的统治、人民也得以安居乐业。 2.在中央设立了二府三司,削弱了宰相权利,加强了皇权。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 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 1 / 17

这样就把原本宰相一人掌握的权力分成政权、军权、财权,由很多人掌握,有效防止了宰相专权。 3.地方上,缩小行政单位,分散地方长官权力。 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 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宋太宗至道三年,由将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 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 这样,地方官的权力分散,任期短暂,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发展了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 宋朝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在防止徇私舞弊方面,对考官实行了锁宿制度,对试卷进行封弥、誊录法。 创立殿试: 从宋太祖开宝六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太宗雍熙二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录取的士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改革为宋朝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宋朝历史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宋朝都有哪些福利制度?宋朝福利制度简介 导语:孤老院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养老院,是收养孤寡、穷苦老人的官方组织;慈幼局、婴儿局则是儿童福利机构,南宋时候,临安城及州一级城市中多设有 孤老院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养老院,是收养孤寡、穷苦老人的官方组 织;慈幼局、婴儿局则是儿童福利机构,南宋时候,临安城及州一级城市中多设有慈幼局、婴儿局,“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 ”福田院、居养院的主要功能是接济、收容“老疾孤穷丐者”,北宋在 汴梁设有四个福田院,神宗熙宁二年,京师雪寒,皇帝诏令“老幼贫疾 无依(而)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补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 ”。徽宗崇宁初年,宰相蔡京又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以钱米救济。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就读”。 施药局、安济坊则是为穷困群体设立的医疗福利机构,北宋崇宁年 间,朝廷“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南宋时,“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依方修制丸散咀,来者诊 视,详其病源,给药医治,朝家(朝廷)拨钱一十万贯下局。令帅府多方 措置,行以赏罚,课督医员,月以其数上于州家,备申朝省 (朝廷)。或民以病状投局,则畀之药,必奏更生之效。” 漏泽园则类似于现在的福利性公墓,北宋真宗朝,官府“于京城近郊佛寺买地,以瘗(埋葬)死之无主者”。徽宗朝蔡京当政时,又在全国推广此制,曰“漏泽园”,各州县均设,到了南宋,漏泽园福利之设仍是“岁以为常”。

宋朝发生的历史故事

宋朝发生的历史故事 宋仁宗是两宋时期乃至历史上都获评价很高的皇帝,他宽恕仁厚,节俭爱民,然而, 宋仁宗的一生却充满着悲情色彩。他一出生,就被从生母怀里抱走,成为与自己并无血缘 关系的刘皇后的养子,直至生母死后数年,才得以相认。他的身世,也被后人改编成为著 名的戏剧故事《狸猫换太子》,在民间广为传唱。 做了皇帝后,妃嫔众多的仁宗生有三子,却都不幸早夭,一直面临着无人承续皇位的 窘境。虽然在他亲政的第三年,皇后曹氏就早有预见地把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四 岁的赵宗实接到宫里抚养,但仁宗一直未册立养子为太子,心有不甘的他仍想生个儿子, 让亲生儿子来接掌皇权。仁宗的后半生就是在这种盼子心切的焦灼中度过,而且随着年龄 的不断增长,他也很清楚,这种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可他依然不肯放弃最后的一丝希望。 《宋人轶事汇编》载,仁宗与御史张升叙家常,仁宗说:“卿孤寒,凡言照管。”意 为体恤张升身历两朝,却寒微无依的处境。张升说话行事素以耿直著称,答曰:“臣非孤寒,陛下乃孤寒。”仁宗不解,张升说:“臣家里有妻子儿女,外面有亲戚可以走动,可 是陛下却只有曹皇后和贵妃二人而已,这难道不是孤寒吗?”张升的本意,是提醒仁宗不 要再抱不切实际的希望,赶紧册立养子为太子,作为储君。可这番话却触动了仁宗的伤心事,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内宫休息,曹皇后见他的神色不悦,问原因,仁宗将刚才张升的话 复述了一遍。曹皇后当即伤心落泪,仁宗也是泪盈于睫,不胜感喟。由此也可以想见,仁 宗对于子嗣的渴望,是何等殷切。 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仁宗皇祐二年1050,有个叫冷青的人面见开封知府钱明逸,自称是仁宗的儿子。冷青自述,其母王氏本为宫女,曾获仁宗宠幸,已经怀有身孕,因宫中 失火,逃亡失散到了宫外,无以为生,只得嫁给一个叫冷绪的老百姓,生下儿子取名冷青。实际上冷青是龙种帝子,仁宗的血脉。如今长大成人的冷青依据母训,前来认父,并有当 初仁宗赐予王氏的绣花兜肚为证。 开封知府钱明逸是个头脑糊涂的庸人,见冷青说的故事有板有眼,又有证物,心中早 信了几分。冷青察言观色,知道自己编造的故事已经起到了效果,遂将戏演得愈发逼真。 他对着公堂上端坐的钱明逸喝道:“明逸安得不起?”钱明逸见他气势迫人,更是吃惊, 心想冷青若真是仁宗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将来是要嗣承大统的,哪里还敢得罪,只得乖 乖地站起来,在冷青面前表现得很恭敬。事情传开之后,御史中丞韩绛上报朝廷,仁宗也 不知真伪,就让开封府推官赵概、谏官包拯共同审理此案。 然而,冷青毕竟是江湖草野之人,在审理的过程中,几个回合后就露出了马脚,最后 供出他本是一家药铺的杂役,因其面相不凡,气质秀美,又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举止若定,有个叫高继安的人便为之策划,让他自称是仁宗流落在外的儿子,企图利用仁宗望子若渴 的心理,蒙混过关。

公共安全服务供给的可选择机制

摘要:公共安全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有多样化的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机制与制度安排,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安全需求应通过不同途径得到满足。根据供给主体和运行方式的不同,结合公共安全服务的固有特征,公共安全服务领域存在三种基本提供机制:一是以政府公权力为运作方式、以实现公共安全利益为目的来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权威性模式;二是以营利性组织为主体,以市场交易的方式,并以营利为目的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商业型模式;三是以非营利组织或公民个人为主体,以慈善帮助方式和以满足社会安全需要为目的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志愿模式。三种机制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在决策、执行、筹资、激励约束等四个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不完善的政府、市场及社会供给机制之间,较为明智的选择是建立一种有效的互惠协作的公共安全合作供给网络。 关键词:公共安全服务;权威性模式;商业型模式;自愿供给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4-0065-06 公共安全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有多样化的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机制与制度安排,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安全需求应通过不同途径得到满足。在国内外学者有关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供给主体和运行方式的不同,结合公共安全服务的特征,我们认为公共安全服务领域也存在三种基本提供机制:一是政府以权力为运作方式、以满足公共安全需要为目的来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权威性模式;二是以私人营利组织为主体,以市场交易的方式,并以赢利为目的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商业型模式;三是以非营利组织或公民个人为主体,以慈善帮助方式和以满足社会安全需要为目的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志愿模式。 一、警察官僚制与城市“守夜人” 政府的公权力根源于人类对秩序、规制和安全的需要。在亚当·斯密所描述的“小政府”时代,政府最基本的职能便是通过专业化的警察队伍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秩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充当着“守夜人”角色。“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家起源的经典论述,也明确地表明了政府与城市安全秩序维护的内在逻辑。国家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这既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也是政府合法性和相对自主性的基础。”因此,出于政府职能、犯罪控制和公共安全服务特性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政府供给公共安全的独特优势,政府主导供给公共安全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共识。 其中,政府部门中的警察是公共安全秩序中的一支专业性的主力,他能以强制手段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社会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权益的调控职能。“自1829年专业化警察在伦敦街头诞生开始,警察就被公众誉为‘抵御犯罪的卫士’。我们可以把警察的具体职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政权,镇压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二是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持公共秩序和政府法律;三是提供社会性的安全服务。”警察制度形成于19世纪,主要是由城市化所引起的高度社会动荡所推动。于是有学者认为,警察是城市扩张和建设的一个象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城市警察官僚制度逐步走向专业化与社会化,警民关系日益和谐,警察服务方式和手段日益灵活多样。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区警务的兴起,更是意味着警务哲学思维上的重大转变,对犯罪的管理实现从被动应对为主转变为以服务社区为主的主动防控,主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持社会公共安全秩序,重视警察机构和社会之问的信任与协作。 那么,以警察为专业主力的政府部门在公共安全秩序的维护中具体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对于政府在公共秩序维护中的内在角色,莱斯利·里普森曾这样论述道:“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职能被扩大到了要围绕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建立的一种安全机制,这就是秩序。秩序只有在安全得到保障之后才能发展起来,而政府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过上有序的生活。”结合政府与公共安全的特征,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政府在其中的角色。 首先,政府是公共安全的“守护神”。在城市化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公安机关一般都是维

有关宋朝历史小故事.doc

有关宋朝历史小故事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历史课堂更有趣味性,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 历史课堂还具有实用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宋朝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有关宋朝历史小故事篇一:宋朝的皇宫失火案最后如何判决 时宦者置狱治火事,得缝人火斗,已诬伏,下开封府使具狱。权知府事程琳辨其不然,乃命工图火所经处,且言:"后宮人多,所居隘,其锅醦近板壁,岁久燥而焚,此殆天灾,不可以罪人。"监察御史蒋堂亦言:"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陛下宜修德应变,今乃欲归咎宮人,且宮人付狱,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帝为宽其狱,卒无坐死者。——《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一百一十一公元1032年,即宋仁宗明道元年,北宋皇宫发生了一场大火。本来在这一天,刚刚修好了文德殿,当天夜晚却发生火灾,火势很猛,一路蔓延到崇德殿、长春殿、滋福殿、会庆殿、崇徽殿、天和殿、承明殿堂、延庆殿这八处宫殿,宫室基本被烧毁。当时已经就寝的宋仁宗和皇太后慌慌张张跑到御花园避火灾,"上与皇太后避火于苑中"。火灾后,皇帝没了处所,只好移居到延福宫。 事后,为了追究失火责任,大内临时成立了火灾事故追查小组,查来查去,得出一个结论:是裁缝的熨斗失火所致。该裁缝不知道是不是屈打成招,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案件和嫌疑犯都下达到了开封府,等着判罪,开封府的权知府事程琳却执不同意见,出于科学负责的态度,他画了一张火灾路线图,分析说:"后宫人口密集,御厨里的锅碗瓢盆和灶都接近宫殿的木制建筑,时间久了,质地又干燥,很容易起火,这是天灾,不是人祸。" 除了科学的分析,监察御史蒋堂则从天意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场火灾没有明显的缘由,说不定是老天爷惩戒陛下呢。陛下您应该加强道德修养,以应付这场天变,而不是一味归咎于后宫的人。他们都是弱势群体,一旦投入监狱,吓得什么都会招供,如果你再进一步赐死,那简直是加重天谴。" 在两人的劝说下,宋仁宗宽大处理了此事,没有人因为火灾而处死。 有关宋朝历史小故事篇二:宋朝如何监管食品安全 中国市场曾经充斥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现在比之前好了很多。古代的话会有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吗?答案很遗憾,是有的,而且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以宋朝为例来看看。 制假售假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淳朴,那时候也有很多奸商通过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牟利。 宋朝就已经有了这种恶风陋俗。奸商们为了多赚黑心钱,想尽各种办法坑害消费者,他们在肉里注水,在粮食里洒水,在盐里掺灰土,往鸡肚子里塞沙子,把鹅和羊的身体吹胀,把腐烂的蔬菜装扮出新鲜的样子,把伪造的物品假冒成正宗的品牌,真是一点儿良心都不

历史人物与戏剧人物的变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02984.html, 历史人物与戏剧人物的变奏 作者:沈鸿鑫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6年第10期 前几年,一些描写历史人物的电影、电视剧引起纠纷的情形屡屡出现。比如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由李安执导的影片《色·戒》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并在各地上映,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议论。张爱玲的小说是根据抗日传奇女子郑苹如的故事改写的。生活中的郑苹如在上海参加策划了绑架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儿子,并刺杀汪伪特务丁默村未遂,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然而,张爱玲的小说和李安的电影中所写的知识女青年王佳芝,她参加一个抗日组织,定下美人计,引诱敌伪特务易先生,企图将他刺杀。但是她在与易先生假恋爱里,发现易先生是真爱她的,在关键时刻提醒易先生逃跑,而她和她的同学们却被易先生处死。电影出来后,在上海的郑苹如的亲属严正声明,郑苹如与《色·戒》无关。有的网友对张爱玲、李安如此的“改编”郑苹如的故事,也提出了质疑和异见。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比如有人重新拍摄“霍元甲”的电视剧,增添了许多男女情事,引起了霍元甲后人的不满和抗议;电影《梅兰芳》公映后,也发现多处不符史实的地方;后来又在报端读到消息,因红军军长汤慕禹被拍成反共分子,烈士后人欲起诉《人间正道是沧桑》剧组;而南京海军指挥学院袁振威将军向媒体投诉,称电视剧《叶挺将军》中,对父亲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描写与史实严重不符,纯属造假,损害了烈士的形象。如此等等。 以历史上、现实生活里的真实人物编写的戏剧,我们往往称之为历史剧、时事剧。这类剧目中所写的人物大多与历史和生活里的人物相一致或相近似。但是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生活中的人物写到戏剧里却大相径庭的情况。 比如元末明初的南戏《荆钗记》,写王十朋与钱玉莲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永嘉书生王十朋以荆钗为聘,娶钱玉莲为妻。后王十朋入京赶考,得中状元。当朝宰相万俟欲将女儿许配给他,王十朋因已经成婚而不肯答应。因此万俟把他贬至朝阳为官。钱玉莲在家,被他继母的侄儿孙汝权看中,偷换王十朋家书,诡称王十朋已入赘相府,逼钱改嫁于孙。钱玉莲不从,投瓯江自尽,嗣得解救,终与十朋团圆。另有传说故事称,钱玉莲本来是妓女,和王十朋相好,约为婚姻。后来王十朋中了状元,便不复理她,钱愤而投江而死。王十朋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县人,南宋初年中状元时,已经四十七岁,后官至龙图阁学士。王十朋有妻贾氏,乃世谊姻亲,夫妻白头偕老,并没有入赘权门、致妻投江之事。在生活中,孙汝权是王十朋的朋友。另见《坚瓠集》引《南窗随笔》云,有人曾在一个寺庙的殿梁上,看到题有“信士孙汝权同妻钱玉莲喜舍”的字样,可见钱玉莲也实有其人。据传,王十朋在做御史时,曾经与孙汝权谋划,弹劾当时的宰相史浩八项罪状。因之史浩怀恨在心,他指使门客做了这本《荆钗记》来诬蔑王十朋和孙汝权。 王十朋在《荆钗记》里还算没有答应招赘,事情出于小人阴谋和由此引起的误会;可是蔡伯喈在戏中的形象则更加“面目可憎”了。在南宋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中,作者写儒生蔡二郎上京赶考,做了大官,就把自己的妻子和父母抛擗乡下,蔡二郎的父母因贫穷而饿死,接着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