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选择题(20分)

二、名词解释(20分)

1.对外贸易依存度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2.转移定价

答:转移定价又称划拨价格、调拨价格或转让价格,是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之间转移产品和劳务时所采用的定价方法。国际转移价格不是自由市场交易价格,而是以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和谋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目标,综合分析交易双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及交易公司的盈利水平之后确定的价格。

3.进口配额

答:进口配额是指一国为保护本国某些行业的生产,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限额内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或虽不完全禁止进口,但同时征收较高关税或罚金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按一国政府采取的限制措施为标准,可将进口配额分为禁止性配额和非禁止性配额(关税配额);以指向区域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以贸易国间的相互关系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单边配额、双边协定配额、多边配额和某种商品的国际组织配额。

4.金本位制度

答: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也就是货币钉住黄金,以保证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性。金本位制度经历了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度大约形成于1880年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有:①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用黄金来对它们的货币定值,币值比较稳定,给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以准确的核算依据,这就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信用的扩大,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它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它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外汇市场的波动不会超过法定平价加减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出/入点;

③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④国际金本位制促进国际资本流动。这种资金流动,可以暂时改善国际收支,起到“缓冲器”作用,以减轻国内经济面临紧缩的痛苦。

三、简答题(60分)

1.政府干预自由贸易的理由。

答:(1)政府干预自由贸易的政治理由

政府干预自由贸易的政治理由包括保护就业、维护国家安全、对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做出反应、获得对他国的影响力。

①当国际贸易威胁到国内就业时,几乎所有的政府都会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

②不论进口还是出口,政府常常会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工业进行保护。国家安全与对某些进口产品的限制往往是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名义下进行的。

③如果其他国家都积极地保护本国工业,那么仅仅某个国家允许自由贸易就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他国不在一些不公平贸易问题上进行让步的话,一些国家往往会威胁不允许该国船只进入本国港口,或者对来自该国的进口商品征收极高的关税。换句话说,如果一国政府认为另一个国家没有进行“公平贸易”,它就会威胁将对该国实行“不公平”待遇,除非双方能达成某些共识。

④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获得对其他小国的控制力也会干预贸易。

(2)政府干预自由贸易的经济理由

当市场本身自我调节失效,出现经济过热或者衰退、通胀、失业等诸多问题的时候,政府就要干预,初衷是弥补市场的不足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动机主要包括:在竞争中保护新生工业和促进具有战略意义的贸易政策的实施。根据幼稚产业保护论,一国的新兴产业在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保护以免受国际竞争的压力,一直到该产业具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为止,这是以陡峭的学习曲线为理论依据的。换句话说,只有当一个产业成长并成熟时,它才能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变得更具创新、高效以及竞争的能力。新贸易理论者认为政府的干预可以帮助企业在规模经济上取得优势,并成为行业中的先行者。先行者优势的产生是由于生产上的规模经济限制了该行业可承受的企业数量。

(3)政府干预自由贸易的文化理由

国家经常通过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贸易来达到一些文化目的,其中最常见的便是保护民族特性。文化和贸易紧密联系,并且相互之间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民和产品的进入,本国的文化也会逐渐改变。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贸易使人们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的语言、思想、产品和生活方式。但是,不良文化的影响可能会给一国带来极大的危机,因

此,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尽力控制其对本国文化和经济的不利影响。

2.WTO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规定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种类有哪些?

答: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提出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①版权和相关权利;②商标;③地理标识;④工业品外观设计;⑤专利;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⑦对未披露信息的保护。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这七种知识产权规定了最低保护要求,并涉及对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问题,规定和强化了知识产权执法程序,有条件地将不同类型的成员加以区别对待。该协定宗旨是促进对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范围内更充分、有效的保护,以使权利人能够从其创造发明中获益,受到激励,继续在创造发明方面努力;减少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扭曲与阻碍,确保知识产权协定的实施及程序不对合法贸易构成壁垒。

3.邓宁的国际投资周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我国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答:(1)邓宁的国际投资周期理论的内容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提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之后,进一步用动态分析方法发展了他的折中理论,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周期”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一个国家的投资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邓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调查了67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在1967~1978年间的对外投资、吸收外资和净对外投资额的分布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关系,发现了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邓宁把对外直接投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①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人均GDP≤400美元),较少吸收外资,没有对外直接投资,

净对外投资为零或是负数。因为该国的企业没有所有权优势,所以没有对外投资;因为国内缺乏投资国满意的区位优势,所以较少的外资进入。

②处于第二阶段的国家(人均GDP400~1500美元),吸收外资增加,但对外直接投资为零或较少,净对外投资额仍然是负数,并且负数额日益增大,原因是吸收外资增长的速度大于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速度。在这一阶段,随着国内市场扩大,外国投资增加,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吸收外资增加。但与吸收外资相比,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较少。虽然这些国家的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所有权优势,但企业对外投资开始上升,因为当地企业发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特有的所有权优势。

③进入第三阶段的国家(人均GDP2000~4750美元),资本流出快于资本流入,虽然资本流出的净值仍是负的,但差额逐渐缩小。在这一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逐渐具有所有权优势,而原来的外国投资者的优势逐渐消失。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来投资的特点是:吸收外资时,主要将外资投在本国比较区位优势最强的部门,对外投资时,主要将本国资金投在国外区位优势可能不好,但能充分发挥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的部门和行业。

④处在第四阶段的国家(人均GDP2600~5600美元),这些国家已成为净对外投资国,对外投资总额大于吸收外资总额,这反映了这些国家企业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或者正逐渐削弱外国企业在本国的区位优势。对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致使本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或者由于外国对该国大量出口导致的贸易壁垒日益增加。

(2)我国目前处于邓宁投资周期的第四阶段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对外投资下滑的背景下,中国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1830亿美元,同比增长44%,是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连续两年进入资本净输出国行列。中

国企业正在形成自己独有的所有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日益提升,外国来华企业看重的低成本优势已经慢慢消失,因此,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外国在华企业将会有可能转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从而进一步拉大我国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差额,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是符合邓宁的对外投资周期理论的。

4.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六种模式。

答:企业通常运用六种不同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出口、交钥匙工程、技术授权、特许经营、与东道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以及在东道国成立全资子公司。

(1)出口

出口进入模式是指跨国公司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在目标国境外生产,然后再销售到目标国。这是一种相对简单,而又比较普遍的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种方式。直接出口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进口国的代理商或本公司在国外的分支机构进行出口。间接出口是利用本国的经销商或者代理商从事出口业务。

许多制造企业在刚开始进行全球扩张时采取了出口的形式,而在以后才转向其他的模式以服务于外国市场。出口有两个显著的优点。首先,它避免了在东道国进行制造经营活动通常所需的巨大成本。其次,出口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经验曲线以及区位经济。通过在一个中心区域制造产品,然后把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市场,企业可以从它的全球销量中实现巨大的规模经济。

(2)交钥匙工程

交钥匙工程是指承包商同意把工程所有的细节都移交给外国客户,其中包括对经营人员的培训。一旦合同期满,外国客户就得到了已经可以全面经营的工厂“钥匙”,故而也称之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 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 ——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 2 ………………………………………………………密……………………………………………………封………………………………………………… 密封线内不 院(系):专年级:学生姓学号: 课堂________

得分评阅人 六、结构分析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题要求】:从下列给定的素材出发,按各小题指定的类型分别构造一个相应格式的推理。 小李。小王。1课堂同学。2课堂同学。武汉人。非武汉人。南京人。非南京人。 湖北人。江苏人。中国人。人。非人。 1. 特称肯定判断的矛盾关系推理。 【例】1课堂有的同学是武汉人,所以,并非1课堂所有同学都不是武汉人。 2. 单称否定判断的差等关系推理。 【例】1课堂小李同学不是武汉人,所以,1课堂有的同学不是武汉人。 3. 全称肯定判断的换位法推理。 【例】所有武汉人都是湖北人,所以,有的湖北人是武汉人。 4. 特称否定判断的换质法推理。 【例】1课堂有的同学不是武汉人,所以,1课堂有的同学是非武汉人。 5. 三段论第二格AEE式。 【例】所有武汉人都是湖北人,所有江苏人都不是湖北人,所以,所有江苏人都不是武汉人。 6.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例】1课堂、2课堂都有武汉人,所以,1课堂有武汉人。 7.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例】小李要么是1课堂同学,要么是2课堂同学;已知小李是1课堂同学,所以,小李不是2课堂同学。 8.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例】小李只有是湖北人,才会是武汉人;既然小李不是湖北人,那他也一定不会是武汉人。 9. 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 【例】若小李是武汉人,则小李是湖北人;若小李是湖北人,则小李是中国人。所以,若小李是武汉人,则小李是中国人。 10. 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例】若小李是武汉人,则小李是湖北人;若小李是南京人,则小李是江苏人。小李或者不是湖北人,或者不是江苏人,所以,小李或者不是武汉人,或者不是南京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法学方法论》期末作业

一、试分析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判断 (一)概述 法律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法律适用一般被称为法的实施。狭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其职权范围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事项的活动,特指拥有司法权的机关及司法人员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笔者认为这里论述的法律适用主要是狭义的法律适用,是司法裁判活动中的法律适用。 价值判断,就是在司法裁判活动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判断争议所涉及的法律利益,以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 事实上,法律规范中充满了价值判断,因为任何完整的法律规范都是以实现特定的价值为目的的,并对特定的法益和行为方式作出评价。正如魏德士所言,“在法律规范的事实构成与法律效果的联系中,总是存在着立法者诸如正义、自由、平等、效率、安全等价值判断。” 根据王利明老师的观点,价值判断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判断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它是裁判者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在裁判中所作出的选择。 2.价值判断具有受拘束性。要通过方法论的探讨,来规范价值判断的活动。 3.价值判断具有指导性。亦即价值判断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的意旨,从而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指导法官根据立法者确定的法律意旨,为纠纷的解决提供妥当的判断依据。 4.价值判断必须在司法三段论的框架内进行操作。法官的价值判断都必须在司法三段论的框架内进行,必须确定大前提,并在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连接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 (二)价值判断在法律适用中存在的必然性 1.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价值判断 在司法裁判中,法律适用的过程既不是一个完全取决于法官的个性而无法预测的神秘酿造过程,也不是一个纯粹依据经验简单判断的过程。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逻辑演绎的运用,它常常需要法官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对规则、条文以及案件事实进行认定、解释和说明,并凭借实践经验、感觉感受等做出一定的裁判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价值判断。 2.价值判断在法律适用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正如张继成教授所言:“在法律推理中,价值判断是由事实判断推出规范判断的逻辑桥梁,是由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法律规范判断(法律规则)和一个具体的事实判断推出另外一个具体的法律规范判断(判决结论)的逻辑中介。”“价值判断具有发现、比较、选择、归类、定性、量裁、导向等功能,没有价值判断就没有法律推理。”“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不仅与法律规范所指涉的事实要件相符合,而且与蕴涵于法律规范中的价值判断相符合,因此,法律推理的大、小前提之间不仅具有同一性,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目——统计与数学学院 编辑:凯程静静学姐 统计与数学学院 0714统计学 ★0714Z1经济统计学 复试:1092计量经济学1093应用统计11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高敏雪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经济计量学》,李占风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3、《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王黎明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多元统计分析》,何晓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0714Z2金融统计、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 复试:1092计量经济学1093应用统计11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高敏雪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经济计量学》,李占风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3、《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王黎明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多元统计分析》,何晓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0714Z3应用统计 复试:1092计量经济学1093应用统计11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高敏雪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经济计量学》,李占风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3、《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王黎明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多元统计分析》,何晓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0714Z4数理统计学 复试:1092计量经济学1093应用统计11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高敏雪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经济计量学》,李占风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3、《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王黎明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多元统计分析》,何晓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016浙大801经济学综合完美回忆版(西经部分+政经部分+计量简答及分析部分) 写在最前面: 自从浙大2014起便不对外公布真题,对我们考研同学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复习时也有种完全找不到路的感觉,想拿最近真题练手又无路可寻,笔者在考完后,本着为考研筒子谋福利的想法,努力回想一番,整理出了西经部分,政经部分以及计量除计算题以外的部分,希望为各位提供一定的帮助吧。 一、西经部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部分 1.需求弹性 2.价格上限 3.经济增长 4.人力资本 (二)计算部分 5.微观部分:微观考了一个求最大利润的问题,比较简单,参考意义并不大) 6.宏经考研计算题:(与2013年考研题类似) Y = C + I +G +NX C = 300 + 0.8Yd I = 200 – 1500r G = 200 NX = 100 + 0.04Y – 500r 税率:t = 0.2 L = 0.5Y – 1500r M = 550 P = 1 (1):求IS曲线 (2):求LM曲线 (3):求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下的r,Y是多少? (4):求在均衡下的C,I,NX各为多少? (三)简答部分 7.请简答价格歧视的条件 8.请简答通货膨胀能够造成正的产出效应的三个条件 (四)论述部分 9.请作图分析并论述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三种情形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如何形成并分析其特征。 10.请从寻找工作,最低工资,工会,效率工资四个方面来论述失业是如何形成的。 二、政经部分(50分) 简答题: 1.商品的使用价值及价值与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2.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Jessie已被分享19次复制链接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丰富,它除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还涉及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变动。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指国家境内投资的生产资源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个概念都是衡量一国一年内经济总量变动的指标,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的生产总量,其中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的投资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8097187.html,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指出:积极应对法学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媒体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体现法学用户意愿的资源建设与营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5、体现用户意愿的资源建设与营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6、夯实工作基础、净化学术环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制度建设实践为例 7、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问题调查分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为例 8、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9、填补世界会计史的空白——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道扬 10、伟大的人格,卓越的贡献——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纪念杨时展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1、相对“就业易”形势下财会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心理与指导——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政治经济学丛书”评介——兼评《生产关系二维理论与产权分析》和《交汇与分野》 13、论公法学博士培养机制改革——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其他典型培养单位的比较分析 14、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索--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为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8097187.html, 15、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思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 汉学院为例 16、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先行者——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 17、特色鲜明成绩显著——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博士点导师文集 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灿明同志为《湖北财税》题词 19、探索就业举措抵御就业寒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促进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 20、水污染防治须出台“硬’’法——专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吕忠梅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大全 1、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2、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战略及其实现机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3、中国新型法治智库研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 4、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模式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卢现祥教授访谈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王波作品选登 6、高校研究生导师聘任制度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7、科研训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为例 8、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 9、将风险评估引入食品安全风险行政调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戚建刚谈风险评估与行政调查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台生刘哲瑜曾经的合唱队领唱讨厌现在 的民进党

2016年北外高翻英汉互译考研真题回忆 版 将第3-5段翻译成中文。25分。 Corporate boards and the critical oversight function they play have come to the fore over the last year. You don\'t need to look any further than the scandal roiling ExxonMobil to understand the high stakes at play. Exxon is facing a moment of truth with potentially huge financial ripples. Using internal company documents, Inside Climate News and The Los Angeles Times recently reported that Exxon deliberately misled the public about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even though its own scientists began warning the company about the dangers of warming global temperatures in 1977. Within days, the New York Attorney General confirmed that it has been investigating whether Exxon misled investors in a manner that violated state securities laws. Exxon presents a perfect case for examining how building sustainability into board governance can help prevent and manage risk. In the case of Exxon, climate risk is a sustainability issue that has been raised by investors through shareholder resolutions for well over a decade. So it\'s logical to ask how much did Exxon\'s board know about the company\'s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and did any of the board members have the expertise necessary to question it? Did the company\'s research factor into board conversations on performance, risk and opportunity? And, importantly, did the board engage with stakeholders to inform its views? Investors are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the decisions made by corporate boards on corporate strategy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incorporates sustainability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In 2013, a group of over 75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ollectively managing more than $3.5 trillion in assets sent letters to 45 of the world\'s largest fossil fuel companies, including Exxon, urging them to address the risk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including carbon asset risk. (Carbon asset risk is the potential of fossil fuel reserves being unusable - \'stranded,\' in Wall Street parlance - as the global economy transitions to low-carbon energy sources. Those risks are especially severe for fossil fuel companies if carbon-reducing efforts are successful in preventing Earth\'s temperatures from rising more than 2 degrees Celsius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Board oversight and intervention have had a major impact on how companies respond. For example, only three of the fossil fuel companies initially targeted have endorsed the use of a 2 degree scenario analysis in their business planning: BHP Billiton, Statoil and ConocoPhillips. In each of these cases, the decision to move forward with the analysis was initiated from the board rather than from management. But this type of proactive approach remains the exception rather

环境资源法学 考试题型: 1、单选; 2、判断改错; 3、名词解释; 4、简答; 5、论述; 6、案例分析; 复习重点(考试重点) 第一章环境资源与环境关系 第二章环境资源法概述 第三章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第八章环境资源责任制度 第九章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 (重点为环境资源民事责任与环境资源民事诉讼;案例分析考我国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损害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无过错原则)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内容明确不考 重点内容整理(根据考试重点整理自老师课件)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环境资源的概念亦是如此) 二、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1、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第一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和第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 2、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同,可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 (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自然环境破坏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使得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 三、全球环境问题阶段的环境问题 1酸雨(包括酸雪、酸雾等各种酸沉降) 2臭氧层破坏 3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赛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 5大规模的生态破坏(非洲大饥荒) 四、环境法的本质特征 (一)环境法是社会法 (二)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 (三)环境法是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 (四)环境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法 五、环境法的概念

参考答案 2007年真题 第一部分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 一、简答题 (一)详见会计学原理教材(P389) (二)答: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股份支付、债务重组、与资产相关的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可适当展开回答)。 二、计算分析题 (1)A设备入账价值=80×7.8+10×0.85=632.5(万元) 借:银行存款-美元 624 财务费用 4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628 借:固定资产-A设备 632.5 贷:银行存款-美元 624 预计负债 8.5 (2)B设备入账价值:100+2+17+11=130(万元) 2006.5.10 借:在建工程 1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 贷:银行存款 130 借:固定资产—B设备 130 贷:在建工程 130 (3)办公楼入账价值=234+80+100×17%+20×(1+14%)+52-1.17=404.63(万元)借:在建工程 405.8 贷:工程物资 234 库存商品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 -职工福利 2.8 银行存款 52 借:原材料 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 0.17 贷:在建工程 1.17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404.63 贷:在建工程 404.63 (4)A设备2006年应计提折旧额=(632.5-32.5)×5/15×3/12=50(万元)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50 贷:累计折旧 50 (5)B设备2006年应计提折旧=130×2/5×6/12=26(万元)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6 贷:累计折旧 2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薪火相传,学校秉持博文明理middot;厚德济世之校训,传承希贤希圣middot;不舍昼夜之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中南财经大学2015的排名: 2015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总分 全国排名 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 办学类型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65.21 59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64.40 73 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3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64.25 76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63.97 81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63.72 87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63.20 111

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62.48 138 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62.19 159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61.58 200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0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61.57 202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016年南开347应用心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带答案

2016年南开347应用心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遗忘曲线(2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以往的进程并不均匀,先快后慢,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遗忘曲线。 2.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3.情景记忆:自身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4.光环作用(3次):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5.角色内冲突:指由于角色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冲突。如对教师的角色,好学生希望老师严格要求,差学生希望老师对他们放任自流。再如丈夫期望妻子既温柔体贴操持家务,又希望她在事业上出人头地。 6.阻抗:是指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开

展,甚至使咨询难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现象。 7.释义: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信息内容加以解释后,再反馈给来访者本人。 8.项目分析根据被试的反应,对组成测验的各个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帮助筛选和修订项目。定性分析主要指项目编写的恰当性、有效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定量分析主要指对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的分析。 9.重测信度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实测,两次测验分数所得的相关系数为再测信度。 10.霍桑效应 11.社会促进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12.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更趋极端的现象。 二.简答 1.过去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知觉定势、知觉习惯及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 知觉特点:选择性、整体性、礼节性、恒常性。 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第一章风险理论与保险学说 一、风险的定义:在保险学中,风险是指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可保风险:保险所能承保的风险简称为可保风险,也称为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一定时期的保险市场而言的) 三、风险管理程序: (1)风险识别。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 (2)风险估测。在风险识别基础上,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 (3)风险评价。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全面进行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4)选择风险管理技术。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并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技术:a.控制型: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b.财务型:提供基金和订立保险合同等方式,对无法控制的风险做出财务安排。 (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对风险管理技术的实用性及其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检查、修整和评估。---考察实施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保险的本质、功能、分类 一、保险的功能与作用(简答与论述) 分散风险的功能、保障功能、储蓄的功能、投资的功能、社会管理的功能。 二、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保险方式不同、承担的主体不同、保费缴纳不同、保险的内容不同、覆盖面不同。 (1)是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属于政府行为,是一种福利事业,具有非盈利性质。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契约关系;具有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 (2)是目的不同。社会保险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商业保险的根本目的则是获取利润,只是在此前提下给投保者以经济补偿; (3)是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承担。商业保险完全是由投保个人负担; (4)是待遇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从稳定社会出发,着眼于长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还要随着物价上升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商业保险着眼于一次性经济补偿。 (5)是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社会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力。政府对社会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商业保险则受市场竞争机制制约,政府主要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以保护投人的利益。 三、保险的类别: 1、按制度分类: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政策保险 2、按保险的对象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3、按风险的转嫁形式分类:原保险,再保险,共同保险 原保险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直接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在原保险关系中,保险需求者将其风险转嫁给保险人,当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直接对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再保险是在原保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承保的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

2016年河南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回 忆版) 真题是考研复习中含金量最高的辅导材料,真题的利用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时间和精力有限,建议考生重点做近十年的真题。凯程整理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希望能帮大家更好的复习! 2016年河南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翻译硕士英语: 一、20个单选,词义辨析。 二、完型15个。 三、翻译 四、3篇阅读,15个 五、作文:is chinese being enriched or spoiled by english? 英语翻译基础: 一、英译汉,15个 Tigermom;bluetooth;a major economic persuit;second billing;fax machines。 二、10*2句子 三、40分,关于winner,loser的汉译英。 百科: 一、名词解释 古典柱式;IMF;BRT;人文主义;林纾;国家软实力;棱镜计划;仿拟;隐喻;蝴蝶效应;以意逆志;为而不恃;绿色信贷;《孟子》;书院;脸书;金砖国家;客家人;裸官;《尔雅》。 二、应用文 外语学院关于举行演讲比赛的决定,字数为300-500. 三、命题作文:勤奋。 翻译硕士英语: 一、改错 二、阅读(关于NatureorNurture哪个更重要) 阅读题又改格式了,以前是5个选择题,5个文中找词,5个最佳词意,1个问答题,再给出相反观点的一篇文章,叫你写总结,然后问你支持哪个观点,今年的5个最佳词意没有了,改成2个100字以内的小真题: 1、这篇文章作者关于Nature,Nurture哪个重要的观点是怎么样的。 2、说你自己一个亲身经验,来证明后天教育(Nurture)比天赋(Nature)更重要。然后后面在给出一篇文章,叫你说出这篇文章作者的观点,然后问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 两篇文章的大意: 1:作者提到一个朋友,说他要把他的小孩儿养成天才,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把他的小孩儿都培养成象棋天才,文中就主要讲他的一个女儿,经过后天努力成为象棋天才,就引起人们激励讨论Nature和Nurture哪个更重要,他女儿说后天的练习更重要,如果人太懒,有天赋也没用(我认为这个是文章的中心观点)。最后说人生就像下象棋。 2:对于文章1,这个作者给予了反驳观点,说并不是所有经过后天不断练习的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考研学费总额及 学制几年 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凯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专业课五大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考研学费是多少?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专业招生人数为129人,包括推免生20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硕士法律(法学)研究生的学费总额为24000元,学制三年;与北大法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相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考研相对较低,相对于其他专业,法硕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专业,没有一流的老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请最好的老师培养法硕人才,这是行业需要。确实,法硕就业薪水高是事实,只要将法律学精了,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顺。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就业怎么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社会上地位也不容小觑,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现今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工作单位当然可以是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亦可以从事原有专业与法律结合的管理工作等等。 凯程考研常年从事法硕考研辅导,根据多年经验,认为法硕就业前景不错。但由于研究生的常年扩招,还需要好的工作还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才能在就业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专业招生人数为129人,包括推免生20人。相对于其他院校来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复试分数线较低,招生人数也不少,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据凯程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统计数据得知,95%以上都是跨专业的考生,而且法硕也是跨专业考研最多的专业。 只要能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多听取过来人的考研经验,考上法硕也不难,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跨专业考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身对本科的要求没那么高,且复试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一丝都不能懈怠,法硕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

2013~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法学(2)期末考试重点1.名词解释 6X3(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二者会择一考) 3.简答题 6X6(主要考查合同的知识) 4.论述题 2X16 5.案例分析 1X14 合同的知识占65% 名词解释: 1、关注基本制度:如缔约过失责任、不安抗辩权 2、关注各种分类:如债的分类、合同分类,一个或某几个会作名释 简答、论述 如缔约过失、抗辩权、代位权、违约责任、合同解除等。 案例分析若为合同法部分,关注: 合同是否成立(要约、承诺、有效条件) 联系总论里的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以及违约责任、有担保的情况。 重点内容:

债法总论 要约与承诺的成立方式、要件 合同成立和生效 无效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 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 可撤销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 债的保全方式、使用条件 双务合同的抗辩 双务合同的要件、效果 债法总论 要点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 债是指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一方请求另一方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可以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为债权,应他方要求必须为一定行为的义务为债务。 二、债的法律特征 1、债为特定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2、债是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结合关系; 3、债是具有财产属性的法律关系; 4、债是当事人实现其特定利益的法律手段; 三、债的要素 1、债的主体: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务人。 2、债的内容:是指债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即债权和债务。 3、债的客体:是指债务人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应为的特定行为。 要点二债的分类 一、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1)意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而决定的债。 (2)法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法律加以规定的债。 二、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 (1)特定物之债是指在债成立时,标的物已经特定的债。 (2)种类物之债是指在债成立时,以特定的种类物为标的的债。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2016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的题型跟14年的一样。 选择题类似2014年的,共40道选择题。其中操作系统16道,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均12道。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都是很基础的,计组稍微难一点,不过仔细复习注意联系还是都可以轻松地选出正确答案的。 操作系统 1.页表的题。(但是跟往年的差距很大) 一个计算机的逻辑地址空间有64个页,每个页的大小是2048B。物理地址空间占用32个页框(frame)。一个程序P占用6个页框,并且0到5号逻辑页分别分配到3,4,1,7,10,11号页框(具体数字不太确定,只确定最后两个)。 (1)P的逻辑地址有多少位 (2)该计算机的物理地址有多少位 (3)P运行时,逻辑地址为06045H和0C234H的物理地址分别是什么(这两个数字的具体是多少也不记得了,但是每个数字的前两位我确定是对的,而且都是5位16进制数)(4)若访问CPU的时间是200us,访问页表的时间是40us,命中率为90%,则有效访问时间是多少。(具体数字记不清了)

2.文件系统的题。(比较类似15年王道书上的237的第7题) 一个文件系统有10个索引块,每个磁盘块大小为2048B。 (1)若这10个索引块都是直接索引,则最大的文件是多大 (2)若有7个直接索引,2个一级间接索引,1个二级间接索引,最大的文件系统有多大 (3)若不用索引用FAT,FAT的大小已给。(具体想不起来数据了QAQ,反正这个题比较简单) 3.生产者消费者的题 有三个进程,一个进程往缓冲区里放数,缓冲区里面最多只能放n个数。另外两个进程,一个从缓冲区里取负数,另一个从缓冲区里取非负数。实现这三个进程的同步过程。 数据结构 1.想一个从10万个数里面选出最小的10个数的实现方法,不需要用算法实现,分析你的算法为什么高效。 2.一个数组,写一个算法找出这个数组中最大的逆序差。(逆序差就是i<=j的情况下,A[j]-A[i]的差。比如4 15 5 6 9 1 16 11中最大的逆序差就是16-1=15) 计算机组成原理

。环境资源法学 考试题型: 1、单选; 2、判断改错; 3、名词解释; 4、简答; 5、论述; 6、案例分析; 复习重点(考试重点) 第一章环境资源与环境关系 第二章环境资源法概述 第三章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第八章环境资源责任制度

第九章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 (重点为环境资源民事责任与环境资源民事诉讼;案例分析考我国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损害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无过错原则)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内容明确不考 重点内容整理(根据考试重点整理自老师课件)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环境资源的概念亦是如此) 二、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1、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第一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和第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 2、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同,可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自然环境破坏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使得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 三、全球环境问题阶段的环境问题 1酸雨(包括酸雪、酸雾等各种酸沉降) 2臭氧层破坏 3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赛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 5大规模的生态破坏(非洲大饥荒) 四、环境法的本质特征 (一)环境法是社会法 (二)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 (三)环境法是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 (四)环境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法 五、环境法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