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一、讲述法

1、定义

讲述式教学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讲授法的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究其根源,无非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法早已被人们贴上了“灌输”的标签。在当前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同时,讲授法已被许多人所唾弃。

2、优点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讲授法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正是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

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

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它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它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可以认为,讲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师只有讲得好,其它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从学的角度来看,接受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听

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自觉系统地把教师的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掌握各种方法。

3、局限

易使学生产生“假知”

教师运用讲授法,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往往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可径直地获得知识。而实际上,学生对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而在讲授法中,教师把知识讲解得清清楚楚,学生以听讲代替思考,即使有自己思维参与,也是被教师架空起来的,因为要跟教师同步进行,这样也就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结果,学生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却又说不清,一遇新问题就会手足无措。这样不靠思维获得知识,不仅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

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

讲授法渊源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教师是知识的象征,一切知识得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所以,这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也容易使教师产生重教轻学的思想。教师往往只考虑自己怎么讲,怎样讲得全面、细致、深刻、透彻,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得越多、越好,长此以往,就会使师生产生心理定势,教师不讲就不放心,总觉得不讲学生就学不到东西,于是乎,注入式、满堂灌便应运而生,并愈演愈烈。而学生呢?也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依赖心理,一切问题等待教师来讲解,特别是教师讲得越好,这种期待和依赖心理就越强烈。正是这种期待和依赖心理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是目前讲授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病症。

二、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它把一个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念,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型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行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三、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合理分组,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由老师拟出预习题纲,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在学生与学

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分组讨论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练习法

1、定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2、分类

按性质和特点来说,练习法一般可分为 3类:①心智技能的练习,如阅读、作文、计算技能的练习。②动作技能的练习,如体育技能、劳动操作技能的练习。③文明行为习惯的练习,如卫生习惯、礼貌习惯、守时习惯的练习。从具体学科来说,特殊的练习的类别又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语文课有听、说、读、写等练习。数学课有各种运算、解题、作图、测量等练习。体育课有体操、田径、球类等练习。音乐课有唱歌、演奏等练习。道德教育课有尊师守纪、整洁卫生习惯等练习。

五、角色扮演法

1、定义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所谓情景模拟就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情景模拟假设解决方法往往有一种以上,其中角色扮演法是情景模拟活动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其测评主要是针对被试者明显的行为以及实际的操作,另外还包括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

1、优点

a参与性活动

作为受试者,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受试者一定会充分表现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作为受训者都知道怎样扮演指定的角色,是明确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扮演培训过程中,受训者会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带有娱乐性功能。

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从测评的角度看,角色扮演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为了达到测评的目的,主试者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测试主题,场景。在主试者的要求下,受试者的表现也是灵活的,主试者不会把受试者限制在有限的空间里,否则不利于受试者真正水平的发挥。从培训的角度看,实施者可以根据培训需要改变受训者

的角色,与此同时,培训内容也可以做出适于角色的调整。在培训时间上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视要求而决定长短。有关人际关际的培训,从培训设计上就已经消除了由于人际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c按自己的意愿

角色扮演是在模拟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受试者或受训者在做出决策行为时可以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完成,也不必考虑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失谈会带来工作绩效的下降或失败等问题它是一种可反馈的,反复行为。受试者或受训者只要充争地扮演好角色就行,没必要来自己的行为担心,因为这只是角色扮演行为,其产生的影响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没必要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

d需要配合

角色扮演过程中,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交流与沟通,因此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人们的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同事之间一起接受培训进行角色扮演时,能够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e锻炼机会

角色扮演培训为受训者提供了广泛地获取多种工作生活经验,锻炼力的机会。这一角色扮演法的优点是就培训而言的,因为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受训者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可以模拟现实的工作生活,从而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明白本身能力的不足之处,通过培训,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2、缺点

a如果没有精湛的设计能力,在设计上可能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和虚假人工化等现象。这无疑会造成对培训效果的直接影响,使受训者得不到真正的角色锻炼能力提高的机会。同样的,在设计测评受试者角色扮演场景时,由于设计不合理,设计的场景与测评的内容不符,就会使受试者摸不着头脑,更谈不上测出受试者的能力水平来。

b有时受训者由于自身的特点不乐意接受角色扮演的培训形式,而又没有明确的拒绝,其结果是在培训中不能够充分的表现出他们自己。而另一种情况是受训者的参与意识不强,角色表现漫不经心。这些都会影响培训的效果。在测评的过程中,由于受试者参与意识不强,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就不能测出受试者的真实情况。

c对某些人来说,在接受角色培训时,表现出刻板的模仿行为和模式化行为,而不是反映他们自身的特征。这样,他们的角色扮演就如同演戏一样。偏离了培训的基本内涵。在测评受试者角色扮演中,如果受试者也表现得剩板或行为模式化,测评就失去其意义。

d由于角色扮演时,大多数情况有第三者存在,这些人或是同时接受培训的人,或是评价者,或是参观者,自然的交互影响会产生于受训者和参观者之间,

这里的影响是很微妙的,但绝不容忽视。

e有些角色扮演活动是以团队合作为宗旨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的突出个人的情况,这也是角色扮演中很难避免的,因为,一旦某个人表现太富于个性化,这就影响团队整体合作性。

六、案例分析法

1、什么是案例分析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2、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a学员自行准备

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员。让学员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培训者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员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注意这个步骤应该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学员如果准备工作没有作充分的话,会影响到整个培训过程的效果。

b小组讨论准备

培训者根据学员的年龄、学历、职位因素、工作经历等。将学员划分为由3~人组成的几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员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地点应该彼此分开。小组应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培训者不应该进行干涉。

c小组集中讨论

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 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小组集中讨论的这一过程为学员发挥的过程,此时培训者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员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然后培训者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就将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

d总结阶段

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培训者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

经验的方式。培训者还可让学员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员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员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2)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员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员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

(3)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4)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员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4、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1)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同时,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有技能和经验。因此,案例可能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需要。这是阻碍案例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

(2)案例法需要较多的培训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5、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讨论中尽量摒弃主观臆想的成分,教师要掌握会场.引导讨论方向,要十分注意培养能力,不要走过场,摆花架子。

(2)案例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案例选择要精当,开始时组织案例教学要适度,办一次就办好一次,办出信誉来,不要一办就滥。自己砸自己的牌子。

(3)学员一般都具有实践经验,不必担心讨论不起来,但一定要有理论知识作底衬,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七、沙盘游戏法

1、定义

沙盘游戏治疗(SandplayTherapy)是由荣格的学生多拉·卡尔夫创立的一种心理分析专业技术,自从1985年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成立以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独立的心理治疗体系,成为艺术治疗和表现性治疗的主流之一,被荣格心理分析、人本主义治疗、格式塔治疗和动力整合性治疗等广泛采用。并在临床心理学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一线得以推广和应用。这种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能够广泛地适应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和作用。自从

其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具有效果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一粒沙是一个世界,这是智者的见地。沙盘中展现着一个奇妙的心理世界,这是沙盘游戏治疗的真实体验。把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治疗与治愈,获得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便是沙盘世界的无穷魅力和动人的力量所在。

申荷永教授等在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的帮助下。1995年左右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带入国内,1998年开始在广东陆续建立了20余所沙盘游戏治疗专业工作室,范围从幼儿、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社会上独立的专业心理工作室,带出10多位以沙盘游戏治疗为主要技术的专业研究生,并且与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合作,举办了系列性的沙盘游戏治疗专业培训。从国内发表的l0余篇有关沙盘游戏治疗的专业论文来看,将专业的沙盘游戏治疗技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国内发展的一种趋势,并且得到了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的肯定。同时,沙盘游戏治疗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技术,成为了广大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重要学习内容和重要的专业技术。

2、沙盘游戏的设施要求

首先,要有一间专门用来进行沙盘游戏的房间,里面放置着沙盘、人或物的缩微模型以及水罐或其他盛水器具等沙盘游戏的必需物品。水罐的作用是装一些水,放在沙盘旁边随手可得的地方,以备需要将沙弄湿时用。人或物的缩微模型则是一些能代表人、动物、植物或其他类似的小玩具模型。它们的种类应该比较丰富,能尽量满足沙盘游戏者的各种需求,比如能代表各种文化,无论是东方文明、西方文明,还是历史人物、当今潮流,都应该有相应的模型能给予表现,甚至是一些史前文化的物品、想像中的动物等等。另外,海陆空的各种交通工具也应包括在内。

沙盘是一种特殊的装着沙子的供人在上面进行建造活动的盒子,一般被放在低矮的桌子上。常用的沙盘的大小为7米长、5.5米宽、1.1米高。它的底和边框被漆成天蓝色,并且能防水,里面装的沙子大约是盒子高度的一半。一般沙盘游戏室中至少要配两个沙盘,一个装干沙,一个装湿沙,供来者自由选择。人或物的缩微模型陈列在靠墙摆放的一排架子上.可随意取用。总之.沙盘的大小要能让人目之所及,一眼看到全貌,这有利于集中和加强人的心理注意力。沙子和蓝色的底及边框之间要留有具体的空间。以能挖的深度或建造的高度为标准。同时,提供的各种模型也应该是便于操作,尤其是能够适合包括儿童在内的被试者的操作。

3、沙盘游戏的操作过程

面对一个新来的“沙盘游戏者”,辅导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彼此熟悉起来,取得对自己的信任,同时初步了解沙盘游戏者的基本情况。

然后,辅导师将沙盘游戏者的兴趣逐渐引向沙盘游戏的材料,并明确告诉他,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自由使用它们,自由建造头脑中想像出的任何图景。

沙盘游戏者在玩沙盘游戏的过程中,辅导师通常要坐在一个离沙盘较近的地方,以便及时发现其在建造过程中所泄露出的种种秘密,但这个地方又不能太近,太近了会干扰建造过程。在沙盘游戏完成之前,辅导师最好不要插话,不要问问题,也不要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只是静静地观看。当沙盘游戏完成之后,辅导师要询问每一个形象具体代表着什么,或提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既然一个沙盘布景出现了,对它任何进一步的讨论都自然地会围绕着对主题或扩展主题的兴趣展开。面对这带有积极想像的创造性过程,深入地分析理解往往比直接的解释、判断更重要。汉德森(J.Henderson)曾恰当地描绘了这种寻求领悟的态度,认为它介于朋友之间互相分享经历的态度与一个具有神话学知识的注解者工作时的专业态度之间。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面对某一具体的沙盘布景,只有那些它的创造者才能真正知道它所意味的到底是什么,以及这种游戏的体验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等等。因而,作为一个沙盘游戏法的心理辅导师,仅仅当好一个观察者是不够的,还应该尝试做一个参与者。

4、沙盘游戏的作用

面对装着光滑的沙子的平盘,旁边站着值得信任的辅导师,沙盘游戏者的心目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很多意象,而那些各种各样人或物的模型,以及对沙子和水的感官经验,也刺激了无意识的发生。沙盘游戏的本质在于唤醒人的无意识及躯体感觉,碰触里面最本源的心理内容。沙能捏造,水能倾倒,火能点燃,空气能流通,沙盘游戏中最基本的流动和平衡,能够反映出人的心灵以及整个自然界的过程。沙盘以及沙盘游戏像一面窗,可以打开人或透视人的心灵,使人能够重新体验前言语和非言语的状态。孩子们在会说话之前已能听懂语言,在回忆之前已能进行再认。成年人们也许已经忘记或者从来就没学会那些表达内部体验的词语。但有时候,他们能凭直觉认出一个人但却想不起为什么认识或这个人究竟是谁。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沙盘游戏师会说,“让那些模型挑选(pick)你”而不是“你来挑选模型”的原因。

沙盘游戏的功效来自生成沙盘布景的过程本身,就像积极想像技术那样,并不关注认知过程或完成的产品。沙盘布景的含义一般在创作过程中不给予解释,这样可以使创作者贴近自己躯体内正经历着的体验并展开丰富的想像。辅导师是一个目击者,也是第一个对沙盘游戏者给予共情反应的人。当二者通过沙盘的中介同时体验到沙盘游戏者的内心世界时,一个共同的时刻就发生了。这种共情有助于容纳和彰显出现的内部体验,以使它能对个人发生持续的作用。当然,作为心理治疗的一个方法,沙盘游戏法也有局限性,因为它有赖于操作者在游戏和想像过程中自己本身治愈力的出现与表现。通常,在进行沙盘游戏疗法时还要附加谈话疗法,谈话疗法承担心理治疗工作的解释方面。

八、参观法

1、定义

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调查,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学过知识的方法。

2、种类

参观的类型主要有四种:感知性参观,是使学生获取必要的感性材料,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而组织的参观;并行性参观,在学习某一课题结束后,为了用事实来检验和论证学生已学的知识而组织的参观;验证性参观,用事实来检验和验证所学知识;总结性参观,在讲完某一课题后,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到现场作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而进行的参观。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方法及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方法及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11T14:27:57.44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7期作者:陈文进[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开放式教学法更能够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备受推崇并且广受欢迎。 陈文进浙江省义乌市上溪小学新校区322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开放式教学法更能够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备受推崇并且广受欢迎。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问题分析 教书育人就像是艺术家雕琢一件工艺品,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与打磨,却总也没有满意的时候,精益求精成为了我们的工作态度,教学亦如此,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正常,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落实基础,一味地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消耗殆尽,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 2.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本末倒置。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甚至整个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恨不能将自己的知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正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好。 3.重成绩,轻能力,教学理念落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试教育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对学生的衡量已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更注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拓展提升,而有的地区、有的学校、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法突破,仍旧以成绩论英雄,教学显得十分功利化,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法 1.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数学这一学科,很多思考的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完成的。今天你讲了一遍你的思路,学生听懂了,明天换一种题型,对于学生而言依然是陌生的。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感,学生才会由内而外地想要去学习这门学科。 (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认识,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只是引导者,绝非课堂的主宰。(2)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并且落到实处。(3)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最大限度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在讲授《有趣的图形》这节课时,我并没有拘泥于教材和空洞的讲授,而是布置学生准备彩纸、格尺、剪刀等工具自己动手做各式各样的图形,尽管他们会失败,会做出个四不像出来,但我依然坚信经历就是收获,失败也会转变为经验,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的。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才会为学生的学习时常带来一种新鲜感,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而针对学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成为教师日常思考的一部分,选对了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节省很多力气。 (1)小组讨论法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人数多、班额大的局限性,分权至人,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事情可做。(2)多媒体教学法能够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间的距离,便于学生理解,扩大课堂的容量。(3)生活化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项基本技能,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仅仅停留在数学课和数学书上,更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例如,在讲授《最喜欢的水果》这节课时,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分别是什么,然后进行数据汇总,看一看哪一种水果最受大家的欢迎,说一说为什么。因为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又给了学生间互相交流探讨的机会,学生们显得热情高涨,十分投入。 3.为学生减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科,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题海战术”,我认为在小学阶段没有什么大的必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开启数学世界的大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只能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在书山题海之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无论是习题设计,还是作业布置,为学生挑选少而精的习题来做,避免重复的类型题出现,浪费时间和精力。再者学生的精力有限,作业数量一旦过多,他们就无法保证作业质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地保证每天结束新授后留给学生适当的练习时间,保证学生高质量地完成。 总而言之,开放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的种种局限和不足,真正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从最大限度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应努力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参考文献 [1]吴健英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读书文摘,2016,(24)。 [2]刘丽静以趣激情,以问引思——例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J].考试周刊,2013,(14)。

初探项目式教学

初探项目式教学 百根象山县第二中学315700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落实,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的信息社会,对高息技术传统教学冲击尤为突出。本文笔者以Photoshop教学为例,初步探究将教学容和工程项目实际开发紧密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方式,分析了项目式教学实施流程,有效教学的师生要素等,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实施流程;有效教学 传统接受式教学中,学生总是对教师的课堂传授、独立的课程知识有着较高的期待,缺乏对知识的在联系与实际应用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技术教学的要求。项目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将教学容和工程项目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基于该教学策略设计的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案,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实际项目开发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中,学习是个人化的行为,所有课程都是相互独立的,靠学生自己主动尝试和领悟,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整合,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它的基本模式是课堂讲授加课后练习的方案,虽然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非常接近于项目式教学,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教师在落实知识点时在不同课时可能采用不同素材,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学以致用等方面的关联性脱节。如果我们把一个模块当作一个工程来做,该工程涵盖了该模块的所有知识点,并在规定的课时完成该项目,那么就能把教学结合项目实践,对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初探 1、项目式教学的含义。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体的职业行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项目式教学就是基于学习者个体不同的经验营造知识的情景以真实任务驱动学习者主动学习构建知识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2、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初探。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围绕“项目”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合理引导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完成教学。其中教师的“适时”、“适度”、“适法”的引导十分关键。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片面”的知识传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当顾问和协调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操作,帮助学生按确定的计划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职业行为,全面提高项目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模块比较清晰,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比如在信息技术基础的EXCEL知识点,我们把学

启发式教学法的历史渊源及涵义

启发式教学法的历史渊源及涵义 伟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的教学,不在于要学生搬去可以致富的金子,而在于给学生点金的指头。教师不是给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近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在我国,“启发”一词最早源于孔子,他在《论语·述而》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教师要在学生思而未得感到愤闷时帮助开启;要在思而有所得,但却不能准确表达时予以疏导。即应在学生达到“愤悱”的境界时,教师方可“愤则启,悱则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如果举一不能反三,就不要再往下教了。强调启发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后, 《学记》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善喻”的具体做法:“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是说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指导学生的思维按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不应当被动地简单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的大脑,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加工制造精神财富的器官,教师应当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强而弗抑”是说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鼓励,而不批评压抑,即要注重学生的情绪。孔子是注重学生情绪的典范,一次甲、乙两个学生向孔子提出同一个问题:“老师,听到一件事就立刻去做么?”孔子回答甲是:家里有父兄,何不请教后再做。回答乙是:立刻去做。有人不解其意,孔子解释说:甲办事鲁莽,我教育他三思而后行;乙办事谨小慎微,我鼓励他大胆做事。[2]“开而弗达”是说点明问题的关键,而不把结论和盘托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学生画龙,教师点睛。”。教师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是指路人,教师不应以教为主,而应以指导为主。教师要重在点化,要善于引导,要指关键,教要点,释难点。 在西方,首先倡导启发式谈话的是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他认为教师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助产知识,导引知识。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臆造和传播知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真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真理。教师就应采用对话和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存在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真理,并将其引导出来。他称这种方法为“精神助产术”。后来,他的思想被其学生柏拉图继承和发扬,倡导归纳法,启发、诱导学生自我发现真理。亚里士多德主张,教师不应直接把“思想成衣”交给学生,而要使学生学会“思想服装”的裁剪,使学生在归纳推理中获得能力的发展。近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_经典阅读优秀版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阅读精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礼貌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四个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一样。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度---高深莫测。 文化纵览 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中国传统文化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对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封闭性”教学而言,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下几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教师“善意”的暗示是否多多益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想、去说,不断进行提醒、暗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于是教师抱怨自己倒霉,学生也感到自卑。这样,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厌烦。事实上,结果的获取并非重要,关键是要让学生学到方法,悟出道理,提高能力。教师的思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个别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越教师,出现新颖而奇特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少些“善意”提示,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从而让学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放手让学生参与讨论:“怎样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先测量一分钟走多远,我每天从家到学校走15分钟,就可以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有的说:“如果他在路上玩的话,15分钟就不准确了。”有的说:“我走两步是一米,数一数从家里到学校走多少步,就可以算出结果”……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非常活跃,既提出了有关的数学问题又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安全问题。创造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然放松,任何压抑、干扰、胆怯和拘谨都会冷却创造的温床、窒息创造之芽。试想,如果教师事先进行暗示,学生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吗?敢大胆地评价别人的想法吗? 二、“开放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智商吗?开放的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和知情权,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非智力因素,开启学生的智力,使智商和情商产生和谐共振。积极的情感体验,既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的实现,又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冲动以及平衡这种冲动的欲望满足的成功体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习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衡上,而要开放到整个个体充分活动的“问题”与“解决”的空间上,使他们在一次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一次次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练习里有这样一道题:“50个同学去划船,有下面两种船,大船坐6人,每条租金8元,小船坐4人,每条租金6元,请你设计几个租金方案,哪一个方案比较合理?”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多种方案。哪一个方案更合理?大多数学生觉得应该从价钱方面考虑,找出最佳方案;也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坐得舒服,价钱贵一点无所谓;还有的学生提出既要少花钱又要办好事……通过对上述生活问题的思考、观察、假设、探索与尝试解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智商和情商相得益彰,从而增强了学习教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数学素养。 三、学生的“自由”就是课堂的“开放”吗?有的教师认为,“开放式学习”就是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坐姿、采用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师或同伴不能否定学生的想法,否则就是伤害学生自尊心……一位老师在教学“两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教改汇报课上,出示算式:97+129= 356+87=;大部分学生很快做完了,可是有两个学生做得很慢。我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扳着手指计算这两道题。下课后,我和授课的老师交流,原来这位老师很早就发现这两个孩子喜欢扳手指做计算题。“你采取过哪些措施吗?”而他去振振有词地说:《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鼓励算法多样化”,既然允许算法多样化,学生就可以选择他喜欢的做法,这既是学生的自由,又体现了课堂的开放。这位同仁的话让我深思:学生的这种“自由”就是所谓的课堂的“开放”吗?如果“扳手指计算”也是一种算法的话,那么教师就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提倡算法多样化,不论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还是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时空,都应该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条件下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否则就违背了“开放式教学”的初衷,变成“放任自流”。 四、“学会了”是“开放学习”中评价的全部吗?《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采取“一个三角形剪拼、两个三角形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而自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应该说整个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可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只限于单一的“你真聪明”“你真会”来自教师的最后一问:“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这种自我评价只关注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这样问:“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一刻是什么

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教学,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学生为了成功地完成PBL项目,必须整合自己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和团队进行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所进行的探究、沟通、创新和协作等行为,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触及的,也正是通过这些行为,才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全方位的提升。除此以外,PBL教学法还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PBL教学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问题探索。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是在事实基础上建立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比如说,如何实现房屋的可持续能源,设计一款星座类的游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就充分做到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二、打破学科的界限 PBL的教学,其中涉及了数学、物理、技术、工程、设计等等的科目,所以教学内容其实是围绕各种问题所编制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学生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来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将各个学科割裂开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然而现实中许多问题错综复杂,需要联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 因此让孩子们学会打破学科的界限,有助于培养孩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自发的学习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们提出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随后独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研究等工作,最后在团队中进行讨论。 这些行为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有效运用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项目的参与者和责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只有更深刻的理解内容,学生才能长久记住他们所学的东西。 四、学会运用协作工具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要由教师来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加上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启发式教学法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这要求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随时注意开启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理解消化。课堂提问就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方法。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个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化,便于学生思考,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教学的艺术性,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思熟虑,讲课时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的编排一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原则,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避免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灵活、适当调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感受。 (二)在教学目标上,以坚持实行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现代启发性教学思想与“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的或仅注重人的智力发展的教学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它反对食而化、仿而不创的“学而优”,反对扼杀人的主体精神和个性的“死读书”。因此,现代教学思想反对那种只注重如何提高学件应试成绩的单一化教学目标,它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多元化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中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重学生能力养成,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 (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主体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念,承认学生是有灵性、有理性、有感性的能动主体,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上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一种师生为探求知识和真理而共同合作的、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教师要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面向全体学生,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 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反对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注入式”、“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强调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一种能容纳不同观点、不同思维方式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民主与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张扬与展现。 (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一、讲述法 1、定义 讲述式教学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讲授法的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究其根源,无非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法早已被人们贴上了“灌输”的标签。在当前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同时,讲授法已被许多人所唾弃。 2、优点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讲授法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正是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9 “开放式”教学法

9 “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在实践上逐步得到社会、学校、学生和家庭的认可,同时伴有扎实的教育理论依据。几十年来教育理论家对这一概念作出了丰富的理论解释,试图探讨开放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根源等。迄今已有20多个重要概念应运而生,如开放式课程,开放式教学,开放式学校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家仍在不断探索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开放式教学是:“不同理论研究的综合概念,涉及内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组织的开放等等,目的在于为变化了的学习概念组织变化了的教学情景。” 开放式教学主要特点: 1.师生关系开放。教师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递者又是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促进者;既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设计者。 2.教学内容的开放。问题的条件往往不完全,答案也常常是不确定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收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决,这就为数学教学留下了自我创造的空间。 3.教学过程开放。由于内容开放,便于学生主动参与和激起多数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由于问题的终端是开放的,起点较低,几乎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解答。因为没有唯一的解题模式,预留了想象空间,有些答案可以易于直觉地发现,解答过程也需要从多种角度思考和探索。 4.开放的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开放题的答案有易有难,反应了学生多层次参与。可能会出现两个学生都做出了某个开放题,但做出的答案的多少不同,以及参考问题是否有序,这更能反应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开放题的特征:

1.问题的答案常常是不确定的。 2.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 3.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可促进主体的认知结构改进。 4.问题的答案多,入门不难,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 5.思维发散度大,因而一般不可能采用注入式教学。 6.求解过程具有发散性,往往题中有题,可以不断引出新的问题。 开放题的类型: 1.条件开放题,即问题的条件不完备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惟一。如要使两个数相加为20,这两个是多少? 2.结论开放题,即在给定条件下,结论不惟一。如日本“五子问题”:在平面上任意抛掷5个石子,如何衡量它的散度? 3.策略开放题,即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如围着火塘一圈,一次可以烤熟一面要5分钟,两面烤熟才完全烤熟,现要烤15个红薯,至少需多长时间?4.综合型开放题,即条件、结论、策略中至少有两项是开放的。如果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剩下的部分还有几个角? 5.设计(实践)型开放题,需要用数学进行计划性预测和规划的问题。如暑假已到,上海某初中的小明和两位同学相约,到上海附近旅游城市(苏州、杭州)3日游,得到父母的同意,并答应给他们800元钱,规定旅游时间不得超过3天,回上海的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再给出到两城市的火车、轮船、汽车时间表和票价、旅游点的门票价,要求学生作出旅游计划,鼓励进一步查寻其他资料。 开放式教学中应当注意的有关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要注重启发点的"准确"和"巧妙"教师的启发要点要在要害处,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有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依据图形提问: (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3)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 (4)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二.启发式教学要重"引导"而非"牵制""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来,才有了启发式教学。为了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我想“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针对种种现象,我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三、启发式教学要注重"启发"和"尝试"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的内驱力,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要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8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我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85-9=76;有的把85分成10和75先算10-9=1,再算1+75=7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研究报告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新型教学理念。它起源于英国,最初,他不是教学法,而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后来将这一理论引进教育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法,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发现不少学者对参与式教学的特征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文献综述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1.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在《“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0(3))中认为: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它要求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运用自己合理的时间; 给予学生选择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力; 教师要评价学生,学生也要评价教师; 除班级教学外,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可以通过给学生各种层次的选择这一途径来实现。[1] 2.牛东亚在《参与式教学的反思策略》(教育研究,2014(04,128))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在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发展教师探索、反思、求精的专业素质。参与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平台。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一样,参与式教学也遵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的基本程序。但与教学不同,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过程是灵活多变、不断生成的。因此它没有十分固定统一的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的具体情况来创生符合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2] 3.王继军在《新课程下参与式教学初探》(甘肃教育,2009年04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目前普遍倡导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废弃“灌”、“注”的传统模式,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参与式教学与国家基础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名句整理 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三字经》 这几句已经给孩子解释了意思背起来应该不难。 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要相爱。头顶上的是同一个天脚下托的是同一个地。 5、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才能出众的人威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他并不是由于他说话的声音大。 6、勿谗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不要巴结富人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要讨厌故友不要只喜欢新朋友。 7、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能亲近仁德的人就会有很多的好处道德就会一天天增进错过就会一天天的减少。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现用以说明要成就大业必须立足于当前脚踏实地干下去。 ----------《老子》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能钻进老虎窝怎么能得到小老虎。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就。-------《后汉书》10、凡事预则立无欲则废。凡是有预见就能成功没有预见就要失败。---------《礼记》 11、知无不言言无不行。知道的内容没有不说的说出来的话没

有不去做的。这就是说要毫不隐瞒的说出自己的话并坚持言行一致。---------宋.苏轼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求学的人应尽心尽力不知疲倦。--------《论语》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石不经雕琢就不可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事理。------《礼记》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很多事物不懂通过教学才会发现自己知识贫乏。------《礼记》1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冥思苦想但徒劳无益还不如用心学习片刻有所得。-------《荀子》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间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去。劝告人们要珍惜光阴抓紧工作。---------《论语》 17、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少壮时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没有本领。 --------《孔子家语》 1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少年时多受点辛苦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要偷懒而虚度一寸光阴。-------唐.杜荀鹤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菁芜洲中心校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环节设置: 1、课前预习: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 2、激趣引入,提出目标。 3、自学展示:分小组汇报自学成果。 4、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对学、群学等方式合作讨论遇到的难题。 5、教师解疑: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较难解决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解疑。 6、课堂检测:当堂训练,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基本要求 教师方面: 1.根据预习情况,预设展示目标。预设的展示目标要求既要有内容方面的要求,又要有形式方面的要求,难易要适度,表述要具体简明。 2.展示内容的设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展示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预习成果都拿来展示;要引导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 3.展示的组织形式。各小组按什么顺序进行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怎样过度,衔接,时间如何控制等问题都要事先预设。 4.展示指导问题。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组展示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补充、点评,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等,都应有所预设。 5.反馈。反馈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学习内容,落实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让优生拔高,差生达标。 展示课教师的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0分钟以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学生方面: 1. 主动预习,自觉拟定学习目标。 2.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 3.梳理知识、方法与技巧,认真做好预习笔记。 4.积极参与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耐心帮助他人,别

人发言时要专心听讲,做好纠错工作。 学生按展示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展示。 三、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4)、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 (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 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是新课程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应用并生成新知识的技能。本文主要阐述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的定义、内涵、特征、注意点等。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形成信息素养,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应用于生活,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学科发展的辅助工具。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并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发展,但笔者从日常的教研听课中发现,在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全面实施“项目教学”还存在很多的虚假现象。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教师值得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 项目式教学的定义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把 日常生活中项目及其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教学,从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通过划分小组,扮演社会生活中的职位角色并借助社会生活资源开展探究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项目中的问题,最后汇总并将项目研究结果公示。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被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 项目式教学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补充,它有许多优点:学 生在完成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能体验知识、技能获得再运用的过程,学会探究,去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迁移,提高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领域,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 2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相互渗透。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作为新兴课程,在中学已开设多年了,中学信息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基本都只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其他两个重要方面的目标培养。新课程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即“项目式教学”,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都以“项目式教学”层层展开。“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