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遗传学试题

2000遗传学试题
2000遗传学试题

2000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遗传学的发展是与模式生物的应用分不开的,如孟德尔的豌豆试验、摩尔根的果

蝇试验。试举出另外二种模式生物,说明它们在推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遗传学的创

新与试验材料的创新有什么关系?

答:细菌和病毒也是遗传学中的模式生物,它们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及在推动遗传

学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1)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每个世代以分钟或小时计算。如病毒每1小时可繁殖成

百,大肠杆菌每20分钟可繁殖一代。

(2)易于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用一支试管可以储存数以百万计的细菌和病毒,操作

管理方便,可大量节省空间和培养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基因作用的研究上常需要对代谢产物或基因本身进行化学分析,而细菌代谢旺盛,繁殖又快,可在短期累积大量产物,为化学分析提供了条件。

(3)遗传物质比较简单。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包括一个位于细胞质内裸露的DNA

分子(病毒有时是RNA分子),它与真核生物不同,没有组蛋白及其他蛋白质的结合。因

为缺乏适当的名词,现仍称之为染色体。这类染色体更适宜用作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以及基因工程的操作。关于基因精细结构的研究,首先需要得到一个基因内部大量不同

位点(site)的突变型,然后通过重组决定它们的顺序。由于这些突变可能以突变子(mu—ton)为单位,它们之间距离很近,所以必须观察极大量的子代,才能看到少数的重组体。只有用细菌和病毒作材料才能满足这个要求。

(4)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细菌和病毒属于单倍体,所有突变都能立即表现出来,不

像真核二倍体生物那样,有显性掩盖隐性的问题。此外,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必须有大量的个体才能看到一个突变型。如一个培养皿有几百个菌落,而突变率一般小于10-5,

因此,至少需要上百个培养皿才能看到一个突变型。如果观察的是抗四环素突变型,只要在培养基上加入四环素,则敏感的野生型细菌不能形成菌落,只有发生抗性突变的细菌才能长出菌落。因此,用此法不难从若干亿个个体中选出个别突变。

(5)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细菌可以生活在基本培养基上,易于获得营养缺陷型,也

易于测知各种营养缺陷型所需要的物质,是研究基因作用的好材料。

(6)可用作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高等生物体内机制复杂,难于着手进行复杂的

遗传学研究,如基因表达的调控问题等。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简单,较易分析研究,可以从微生物的研究中得到模型,以便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开展高等生物的遗传研究。

正因为细菌和病毒具有以上优越性,1944年Avery等人用肺炎链球菌证实了遗传物

质是DNA。1952年Hershey等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基因就是DNA,

极大地推动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1965年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用大肠杆菌为试

验材料研究乳糖代谢的调控,提出并证实了操纵子作用调节细菌代谢的分子机制,他们的这一学说对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可见试验材料创新促进了遗传学的发展。

二、在最近利用RFLP标记建立的不同物种的连锁图中发现,近缘物种的RFLP标记

排列次序往往是一致的,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线性。但这种共线性会被倒位打断,如6个RFLP标记在番茄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排列次序为ABCDEFG ,而在同为茄科的马铃薯上的排列次序为ABFEDCG 。这说明在这二个物种进化分歧时出现了CDFF的倒位。请回答以下二个问题:

1.为什么用RFLP标记可以研究近缘物种连锁图的共线性关系?

2.你觉得倒位与物种进化有关吗?为什么?

答:1.用RFLP标记之所以可以研究近缘物种连锁图的共线性点,是因为在分子水平

上,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有着不同的DNA序列,这种差异能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RFLP)表现出来。这种DNA的多态性也可能具有表型效应,但许

多DNA的多态性并没有任何典型的形态学表现。用DNA印迹法,很容易鉴定出这种DNA序列差异而导致的多态性,从而得出大量的多态性标记位点。

一般情况下,RFLP与同功酶标记位点一样,是按孟德尔式共显性标记遗传的。在用RFLP标记定位时,并不需要知道有关性状的任何生化性质,也不必分离特定的基因,只要有单一顺序的标记即可。由于能够得到大量的这种DNA顺序标记,所以对不同物种

c1)NA来说,利用其他位点与RFLP位点的连锁分析,最终可以得出整个基因组的基因连锁图谱。

2.染色体倒位是生物染色体结构改变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物种形成的因素之一。在自然界的昆虫群体中,特别是在果蝇属及尖眼蕈蚊属的自然群体中,曾发现大量的倒位存在,主要是臂内倒位。在鸭跖草属植物中,几乎很少个体没有倒位的。

常常有多个倒位出现在同一种群的果蝇中,形成遗传多态现象(polymorphism)。但

这些倒位的分布次数随生态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曾在果蝇(D.pseudoobs-curia)的同一个自然群体中发现8个倒位,但它们的相对频率随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不

同。在美国内华达山区的低海拔区,未倒位的标准型(ST)频率较高,一种称作矢头倒位(AR)的类型频率较低。但到高海拔区,则情况恰恰相反。另一种倒位称作CH的,出现

频率不受海拔高度的影响。ST类型不管在任何海拔高度下,其频率变化都与温度相关。在温暖环境下频率较高,在冷凉环境下频率较低,而CH型则相反。这种情形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从一个D.pseudoobsuna群体中取一个样本,具有11%的ST和89%的CH。在25℃下培养,5个月时检查,ST型增加了3倍。到9个月时,群体达到平衡,ST 型增加到70%,而CH型下降到30%。同样的试验在16C温度下进行,9个月时检查,ST 和CH频率与原始群体未发生明显变化。

杂合倒位体与纯合体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选择上的优越性。例如,根据幼虫

的生活力、发育速度、产卵量、寿命长短等指标来计算各种染色体组合在25℃温度下的适合度(fitness),假定ST/GH为1.0,那么ST/ST为0.89,而CH/CH仅为0.41。

果蝇属除D.pseudoobsuna之外,由倒位引起的遗传多态现象在其他种如D.persim-

ilis、D.mebulosa和D.busckii中也普遍存在。在D.willistoni群体中,曾经发现了50个倒位,分布在从美国的佛罗里达至阿根廷的广大区域。在其中心区——巴西中部,平均每只果蝇具有9个倒位。

自然界物种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自然隔离作用。由于染色体倒位段的存在,可以抑制

交换的发生。倒位段的单交换组合常因缺失、重复而不能传递下去,这样就能使倒位段上的基因得到完整的保留,起到自然隔离的作用。一般而言,自然选择常对一段基因组团发生作用而不是对个别基因表现显著影响。倒位段内的基因组团经过后来逐渐发生而累积

的随机突变,将与原来段内的基因组有很大的差异。倒位段的长度也十分重要,如果太长,有可能因双交换作用而产生基因重组,打破自然隔离。而如果太短,又没有足够的空间来积累自发突变,因而难于对自然选择起明显反应。所以自然选择往往只保留那些长

短适中的倒位。

当种族间的遗传差异逐渐增加以后,不同种族间可能发生的杂交往往会产生杂种优

势,这对自然选择和物种保存都是有利的。

尽管臂间倒位在自群体中比臂内倒位要少得多,但小型的臂间倒位在某些动物如黑

鼠(R.attus rattus)、褐鼠(R.norvegicus)以及蚱蜢中还是存在的。它们也构成了这些生

物的遗传多态现象。在真菌中的红色链孢霉,也曾经发现3个臂间倒位存在。

三、请比较人类和玉米的遗传分析方法的异同?你觉得林木的遗传学特征是接近于

玉米还是人类?请具体说明。

答:对玉米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两点测验就是首

先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来确定两对基因是否连锁,然后再根据其交换值

来确定它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位置。例如为了确定Aa、Bb和Cc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采用两点测验的具体方法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求出Aa和Bb两对基

因的重组率(交换值),根据重组率来确定它们是否连锁遗传;再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求出Bb和Cc两对基因的重组率,根据重组率来确定它们是否是连锁的;又通过同样方法和步骤来确定Aa和Cc两对基因是否连锁遗传,倘若通过这三次试验,确认Aa和

Bb是连锁遗传的,Bb和Cc也是连锁遗传的,就说明这三对基因都是连锁遗传的,于是可以根据三个重组率(交换值)的大小,进一步确定这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三点测验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同时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位置。采用三点测验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纠正两点测验的缺点,使估计的交换值更加准确;二是通过一次试验同时确定三对连锁基因的位置。利用三点测验来确定连锁的三

个基因在染色体的顺序时,首先要在F2中找出双交换类型(即个体数最少的),然后以亲

本类型(即个体数量多的)为对照,在双交换中居中的基因就是三个连锁基因中的中间基因,它们的排列顺序就被确定下来。

虽然一般生物的连锁分析方法也可移用到人类,但人类的家庭人员少、世代长、又不

能按实验设计进行婚配,所以人类基因定位难度较大,尽管是这样,但有时可得到合适的家系,利用家系分析法计算重组率。

例如一方亲体是双杂合体,而且连锁相(linkage phase)知道,或者是AB/ab(相偶,coupling,两显性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或者是Ab/aB(相斥,repulsion,两显性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另一方亲体为双隐性,这样的婚配就相当于动植物的测交试验,所以也有可能确定连锁关系,并得出重组率。

有时把家系分析和细胞学观察结合起来,还可发现某一性状的遗传与某一畸变染色

体的传递有平行关系,由此把决定这一性状的基因定位在某一染色体的某一区域,作成细胞学图(cytological map)。例如有一家系中,红细胞型酸性磷酸酯酶1(acid phosphatase 1)

活性的缺乏与2号染色体短臂的微小相关联,从而把酸性磷酸酯酶1基因(ACPJ)定位

在2号染色体短臂的远端。

这几年来发展了一种新技术,可以绕过减数分裂过程,应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体细

胞融合、突变、分离以及连锁和交换等,也就是用体细胞遗传学(somatic cell genetics,或简称cell genetics)方法,把墓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作成细胞学图。

如果把人体细胞和营养缺陷型的小鼠细胞(或仓鼠细胞等)混合培养,再加上促融因子——紫外线灭活的仙台病毒或PEG,那么两种细胞就有可能融合。融合细胞中有两个核,是异核体(heterokaryon)。异核体的两个核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如果所用的小鼠细

胞是营养缺陷型,那么要使这种细胞能够生长,非得在培养基上添加某种营养物不可。可是我们可通过细胞融合技术,把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杂种细胞含有小鼠染色体和人体染色体,小鼠的营养缺陷可由人体染色体上的有关基因的作用来补偿,所以培养基上不添加某种营养物质,杂种细胞也可保持下去。这种细胞往往有整套的小

鼠染色体和丢失后保留下来的少许人体染色体,其中当然含有能补偿小鼠营养缺陷的那

个染色体。通过不同的选择技术,再加上机遇性的变化,可以形成各种杂种细胞系,含有不同数目和不同号码的人体染色体。

我们有不同的杂种细胞系,每个细胞系中除了小鼠染色体外,还有少数人的染色体。

我们检验这些细胞系,把某—一标记基因的在或不在与每一细胞中人的某一染色体的在或不在联系起来,从而推断某一基因是在某号染色体上。

在不同的杂种细胞系中,例如基因J和3或一起出现,或共同不见,所以我们可以下

结论说,这两基因是连锁的。还有,基因1和3的在或不在直接跟第2染色体的在或不

在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两基因是同线的,都在第2染色体上。

用这种方法,已有相当数目的基因被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可是还不能像连锁群

那样,把基因的顺序和基因间的距离都推算出来。这还有待于其他技术,例如某一染色体缺少了小小的一段,某个标记基因就不存在了,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基因就在缺失了的这一段上。例如上面提过的酸性磷酸酯酶基因ACPl就是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和染色体

微小缺失方法而被进一步正确地定位于2号染色体短臂2带3区(2p23)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木的遗传学特征是接近于玉米的,因为虽然林木的生长周期较

长,但林木的有性生殖过程及其他特征如繁殖子代较多、杂交容易控制等更接近于玉米,所以作者认为林木的遗传特征应更接近于玉米。

四、在自然群体中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如何量化和表征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如何分析和测定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在人类的群体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异?请衡量涉及人类的基因工程技术(如基因治疗)和体细胞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利

弊。

答:1.自然界的遗传变异是用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来量化和奉征的。在孟德尔的

杂交试验之后,遗传学中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基因型是基因的一种组合,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与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一个群体都是由它所包含的各

种基因型所组成的。在一个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型频率(genotyplc frequency)。

基因型是每代在受精过程中由父母所具有的基因组成的,它的频率是从杂交后F2所

占表现型比例推测而来,是一个理论概念。在一群体内不同基因所占比例,即为基因频率(gone frequency)。它是由基因型频率推算而来的,所以,它也是一个理论值。基因频率

是决定—个群体性质的基本因素。当环境条件或遗传结构不变时,基因频率也就不会改变。

例如,一对等位基因A、a是从亲代AA及aa个体传递而来,在杂交中二者相结合构

成F1,它的基因型就是Aa。杂种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基因A和a分离,构成F2的不同个体(AA、Aa或aa)。从亲代到F1、F2,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但基因A和a在每代中,只是复制自己,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并没有改变(除非发生了突变),这就是孟德尔群体的基本特征。

今设一对同源染色体某一位点上有—对基因A及a,A的频率为p,a的频率为q,

则p+q=1。由这一对基因构成三种不同的基因型AA、Aa及aa,其个体数分别为D’、H’及R’。设由这三种基因型个体构成的群体共有总个数N,则

D’+H’+R’=N

N个体共有2N个基因,其中A有2D’+H’,a有H’+2R’,因此,基因A及a的频率分别为:

如果用基因型频率来计算时,即设D=D’/N,H=H’/N,R=R’/N,则基因频

率p和q可改写为

例如假设由一对基因A、a构成的群体,它们的三种基因型可从表现型区别出来,它

们的个体数是:

按(1)式可以求出,

基因A的频率:p=(2+0.5×12)/40=(2+6)/40=o.20

基因a的频率:q=(0.5×12+26)/40=(6+26)/40=0.80

同理,按(2)式可以求出

p=0.05+0.5×(0.30)=0.20

q=0.65+0.5×(0.30)=0.80

2.人类的A、B、O血型决定于三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有人曾调查我国地区血型的组成,I A的基因频率是0.24,I B的基因频率0.21,i的基因频率是0.55,三者的总

和0.24+0.21+0.55=1。

基因频率是一个相对值,是以百分率或小数表示的,没有负值,其变动范围都在0~1

之间。

3.在人类的群体中,以下因素会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异:

(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对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有两个重要的作用:首先突变本身

就改变了基因频率。当基因A突变成为d时,群体中的A的频率就减少了,而。的频率

则相应增加;其次突变又为选择提供了材料,如果突变与选择的方向一致,基因频率改变的速度就更快了。基因的自然突变率往往是很低的。在人类中,突变率是根据家系中显

性性状和X连锁性状的出现来估计的,在这些家系中,祖先各代是没有这些性状的。

(2)选择。选择对基因频率的改变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界中一个具有生活力很

低基因的个体比正常个体产生的后代就要少些,它的频率自然也会逐渐减少。在人类中,选择的作用从受精卵开始,直到性成熟、生育等过程中都在进行,结果形成一定的适合度。所谓适合度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与其他基因型比较,对环境的相对适应适度,一般用生育率来衡量。生育率高,繁殖的后代多,这样的个体适合度高,反之,适合度低。从选择的角度来看,一种基因作用于胚胎发育,造成流产,或作用于胚后发育以致不育,都叫做致死基因。这种基因突变最为有害,选择对它们的作用是完全的。

(3)遗传漂变。Hardy-Weinbers定律的成立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这就是“在一个随

机婚配的大群体中”。所谓大群体在理论上其成员数应该是无限大的,但实际上任何群体都是有限大的,特别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区聚居成一些小的群体,他们不与外地区人通婚,或者说他们的婚配并不是随机的。这类实际上是相对近亲婚配的小群体,由于基因的交

流受到限制,经常会出现基因频率的增减现象,也就是说与理论概率不能完全一致,这种基因频率的变化叫做遗传漂变。例如在一个群体中,某一个基因的频率为2%,那么在一

个百万人口的群体中,有这一基因的为20000个人,假如在只有50人的小群体中,则只

有一人具有这一基因,他可能由于未婚或偶然机会死去,使这一基因在这一群体中完全消失,当然基因频率也就发生了改变。

(4)迁移。个体迁移同样也是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一个因素。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疾病的困扰,尤其是对那些遗传疾病更是束手无策。

现在基因治疗为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命质量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人类开拓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

系列道德、法律及伦理问题。体细胞克隆技术(如动物克隆技术)因为将对人类及社会伦

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成为最具争议的现代技术。复制人类自身的研究被禁止进行,但处于医学研究目的的动物复制在小范围内被允许进行。而实际上,目前的技术还远未

达到像复制人类这样的水平,对人类的研究还仅限于对基因结构及组成的研究。但是为

了制止危险的发生,任何克隆技术的研究都应谨慎进行。

总之,遗传工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明的前景,但也同时存在一些弊端,对道德、法律

及伦理造成一些冲击。如何保证使它走向正轨并服务于人类才是公众及政府关注的重点。

五、酵母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业已完成,结果发现根据序列确定的相邻基因间的物理

距离(千碱基对,kb)与连锁图上的相应基因间的遗传图距(厘摩,cM)不成比例,如A、B、C、D四个基因的物理距离为而遗传图距为

。请问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可否设计更精确的遗传分析实验解决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并说明理由。

答:1.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它是由于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概念的不同

理解而引起的。按照经典遗传学对基因的概念,基因具有下列共性:

(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主要特性:自我复制与相对稳定性,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

有规律的进行分配。

(2)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位置(基因座),并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

能再分隔的单位。

(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又是一个突变单位。

(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着正在发育着的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如红花、白花等。

可以把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统称为结构单位。这样,基因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

个功能单位。、

2.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一方面揭示了遗传密码的秘密,使基因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上,获得了具体的内容。另一方面,在精密的微生物遗传分析中查明,基因并不是不可分割的最小遗传单位,而是远为复杂得多的遗传和变异单位。例如,在一个基因的区域内,仍然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起作用的小单位。按照现代遗传学的概念,重组、突变、功能这三个单位应该分别是:

(1)突变子(muton):它是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

只是一个核苷酸对。

(2)重组子(recon):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称为重组子。据微生

物重组的精细研究证明,一个交换子只包含一对核苷酸。

(3)顺反子(cistron):这一术语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或

略小的单位。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平均大小为500~1500个核苷酸。

由此可知,过去作为结构单位的基因,实际上包含大量的突变子或重组子。以往认为

基因是最小的结构单位,现已不能成立了。然而关于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仍然是正确的。

3.物理距离为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概念的范畴。基因内部可能含有内含子,而遗传图距是经典遗传学关于基因概念的范畴,所以两者不一致是正常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设计以下更精细的遗传分析实验。

(1)互补作用。假定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它们具有类似的表型。如何判断

它们是属于同一个基因的突变,还是分别属于两个基因的突变?即如何测知它们是等位

基因?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双突变杂合二倍体,然后测定这两个突变间有无互补作用(complementation)。如有互补作用,个体应表现为野生型;如无互补作用,则个体表现为突变型。这是因为如果这两个突变型来自一个基因,则两条同源染色体都只能产生突变

的mRNA,其个体表现型应是野生型。

这种根据功能确定等位基因的测验称为互补测验或顺反测验。原来,杂合的双突变

体有两种不同的排列形式:顺式排列和反式排列。顺式排列是指两个突变基因座在同一

条染色体上,反式排列是两个突变基因座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顺反测验就是根据顺式表

现型和反式表现型来确定两个突变体是否属于一个基因或顺反子。实际上,顺式排列只

是作为对照,一般并不进行测试,因为它的表现型永远是野生型。测验实质上是反式测验。如反式排列表现为野生型,说明这两个突变分别属于两个基因基因座,即非等位基因;如表现为突变型,则说明两个突变属于同一个基因的不同基因座,即等位基因。

(2)基因的微细结构。20世纪50年代的生化技术还无法进行DNA的序列测定,因

此本泽尔利用经典的噬菌体突变和重组技术,对T4噬菌体rⅡ区基因的微细结构进行了

详细分析,为研究基因的微细结构提供了范例。在噬菌体染色体的三个不同部位上有三

个不同的r突变型:rI、rⅡ和rⅢ。研究最清楚的是rⅡ突变型。野生型T4噬菌体侵染

大肠杆菌B株和K12(λ)株(带有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上的λ噬菌体),经6~10小时形

成小而边缘模糊的噬菌斑;而rⅡ突变型T4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20分钟后,即形成大而边缘清楚的噬菌斑。但是rⅡ突变型只能在B株上生长,不能在K12(λ)上生长。就

是利用这个特点,让不同的两个rⅡ突变型杂交,然后在K12(λ)株上用选择方法把重组体r+筛选出来,从而计算出这两个r+突变基因座间的重组频率。具体作法如下:

用大量的rⅡ突变体对大肠杆菌B株成对进行双重感染(double infection),这里强调

要同时,不能一先一后,否则出现排斥现象。超数感染的噬菌体迅速被宿主的DNA酶所破坏,不能参加重组。形成噬菌斑后,收集溶菌液(内含子代噬菌体),把它接种到B株

上,计算溶菌液中的总噬菌体数,因为两种rⅡ突变体(r x、r y)、重组体(r+r+)和(r x r y)

都可以在B株生长。同时把溶菌液也接种到K12(λ)株上,计算野生型重组体r+r+数目,

因为只有r+r+可以生长,而其余三种基因型不能生长(包括重组体r x r y),所以在计算重

组体数目时,总要乘以2,就是因为r x r y虽然是预期的,但不能检出。

重组值的计算方法:

重组值=[2×(r+r+噬菌体数)/总噬菌体数]×100%。

=[2×(在K12(λ)株上生长的噬菌斑数)/在B株上生长的噬菌斑数]×100%

用本法可以检出小到0.001%,即十万分之一的重组值。根据大量的二点杂交法所

得的重组值,去掉%,即为两个突变座位间的距离。利用大量rⅡ区内二点杂交的结果,

可绘制出,Ⅱ区基因座间微细的遗传学图。这同二倍体通过一系列二点杂交法绘制出的连锁图是相同的。

必须指出,本泽尔所用的rⅡ突变型可分成A组和B组两类,只有当一个A组和一个

B组的突变体混合感染K12(λ)时,才发生溶菌现象,即互补现象。而用两个A组突变体

或两个B组突变体则没有溶菌现象,即不发生互补作用。

六、请说明λ噬菌体的遗传特征,为什么可将λ噬菌体改造成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如

何改造?

答:1.λ噬菌体为线状双链DNA分子,长度约为48 502bp(简写为49kb)。在λDNA

分子的两端各有12个碱基的单链互补黏性末端,当λ噬菌体进入细菌细胞后,其DNA可迅速通过黏性末端配对而成双链环状的DNA分子。这种由黏性末端结合形成的双链区

域称为COS位点(cohesive end site)。

λ噬菌体是一个温和噬菌体,其生活周期有二种不同的类型,即裂解周期和溶源性周

期。在裂解周期中,λ噬菌体的DNA分子一旦注入寄主细胞,便可借助于寄主的复制和转录系统的功能,使自身DNA大量复制,同时合成大量的外壳蛋白,并组装成大量(约100个)完整的噬菌体颗粒,最后,使宿主裂解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λDNA的复制早期是双向型的,即从单一的复制起点开始,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

进行,形成“8”形的中间体,故又称为“8”型复制。随着复制进入晚期,复制从“8”型转变成

滚环复制,结果产生成串的线状入DNA分子的多聚体。在包装过程中,由λ噬菌体A基因产物在DNA多聚体的cosR和cosL位点切割,形成单位长度的带黏端的线状DNA,最后被包装入成熟的λ噬菌体颗粒中。

在溶源周期中,λ噬菌体的DNA分子进入宿主后并不马上复制,而是在特定的位点

整合到宿主染色体DNA中,与宿主染色体形成一体,并随宿主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随宿主的分裂繁殖传给其子代细胞。

2.λDNA至少包括61个基因,除少数例外,大多数编码基因均是按功能的相似性成簇排列。值得注意的是,在XDNA分子中从了基因到N基因之间,大约占λDNA总长度三分之一的区段对于λ噬菌体的裂解周期而言是非必需的。这一区段的缺失或在此段插

入外源DNA片段,将不影响λ噬菌体的增殖。这就是λ噬菌体可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3.野生型的λ噬菌体不适于直接用作基因克隆的载体。主要原因有二:①λDNA基因组大而且复杂,特别是其中具有许多基因克隆常用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如5个BamHI

位点、6个BgI Ⅱ位点和5个EcoRI位点等);②λ噬菌体外壳只能接纳一定长度(即相

当于λ基因组大小的75%~105%)的DNA分子。λDNA只能作为小片段外源DNA分

子(即2.5kb左右)的克隆载体。这一克隆容量显然不能满足大多数基因克隆工作的要

求,必须对野生型XDNA进行改造,扩充λDNA载体的克隆容量。因此,改造工作包括:①除去裂解周期所必需的基因区域中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在非必需区引入合适的限性酶

位点;②引入适当的选择性标记以方便重组子的筛选;③通过在某些必需基因中引入无义突变使之成为安全载体,以利于生物学防护等。

(王淑芳王永飞答)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复习课程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 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联会 核型 随机交配 数量性状 遗传相关 剂量效应 等位基因 DNA的复性 基因突变 核小体 GT-AG法则 复等位基因 孟德尔群体 遗传标记 母体效应 PCR 同源染色体 基因家族 卫星DNA

基因定位 基因 遗传力 基因组印记遗传多样性图距单位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 密码的简并性移码突变 冈崎片段 不对称转录基因工程 启动子 信号肽 帽子结构RNA剪接 缺失

假显性 单倍体 嵌合体 主效基因 二、填空 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2.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为()、()、 ()和()四种类型。 3.基因的相互作用包括()、()、()和 ()。 4.在性别控制中,精子分离法包括()、()、()、()、()和激光细胞分离器法。 5.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 ()。 6.DNA二级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和()。 7.断裂基因由()和()间隔组成。 8.根据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 ()和()。 9.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和 ()。 10.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学说有()和()。 11. 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中的复制和遗传,起码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一个是(),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二是 (),使细胞分裂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2. 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其中将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而另一条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 1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缺失、()、()和易位。 14. 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则女人中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15.数量性状的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和环境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值又可剖分为()、()和(),用公式表示为 ()。

本科医学遗传学复习题答案复习课程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遗传病: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核型:一个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 染色体显带:通过现带染色等处理,分辨出染色体更微细的特征,如带的位置、宽度和深浅等技术,常见有G带、Q带、C带和N带。 基因突变:指基因内的碱基组成或顺序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并且常能导致表型的改变。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00bp左右,是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使转录开始的DNA 序列。 系谱:指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等资料,将调查的资料按一定的格式绘制成的简图。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交叉遗传:男想X染色体(及其连锁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必定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的这种遗传方式。 染色体畸变: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嵌合体: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的细胞系的个体。 易患性:一个个体在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患某种多基因病的风险。 遗传度:人体性状或者疾病由基因决定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二、问题 1. 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类?对人类有何危害? 答:遗传病一般具有先天性、家族性、垂直传递等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①先天性:许多遗传病的病症是生来就有的,如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刚出生时就表现有“白化”症状;②家族性:许多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Hutington舞蹈病患者往往具有阳性家族史。③垂直传递:具有亲代向子代垂直传递的特点,但不是所有遗传病的家系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有的患者是家系中的首例,还有些遗传病患者未活到生育年龄或未育。 分类:单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危害:①遗传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约40%是由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所致,遗传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之一,而且有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也属于遗传病。 ②遗传病总数占人类疾病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很多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一部分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都与遗传病有关。 ③遗传病不仅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和生存,同时也给家庭及其他成员带来许多精神和经济负担,既影响家庭幸福,又给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并且还直接影响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2. 简述基因概念的沿革,基因的现代概念。 答:①.19世纪:生物性状——遗传因子 ②.20世纪初:染色体学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功能单位、突变单位、交换单位 ③.20世纪中:基因是有遗传功能单位的DNA片段,由“一个基因,一种酶”发展到“一

普通遗传学习题集

一、什么叫细胞质遗传?它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二、何谓母性影响?试举例说明它与母性遗传的区别。 三、如果正反杂交试验获得的F1表现不同,这可能是由于(1)性连锁;(2)细胞质遗传;(3)母性影响。你如何用试验方法确定它属于哪一种情况? 四、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五、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有何异同?二者在遗传上的相互关系如何? 六、试比较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异同。 七、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几种类型?其遗传基础如何? 八、一般认为细胞质的雄性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DNA上,为什么? 九、如果你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你如何确定它究竟是单倍体、远缘杂交F1、生理不育、核不育还是细胞质不育? 十、用某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F1全部正常可育。将F1的花粉再给不育系亲本授粉,后代中出现90株可育株和270株不育株。试分析该不育系的类型及遗传基础。 十一、现有一个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但有的F1不育株也能产生极少量的花粉,自交得到少数后代,呈3:1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将F1不育株与可育亲本回交,后代呈1:1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分离。试分析该不育材料的遗传基础。 (参考答案) 一、 (P273-274)遗传方式为非孟德尔式,后代无一定比例.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质遗传:表现不同,某些性状只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 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 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即可传递给其它细胞。 基因定位困难。 ∵带有胞质基因的细胞器在细胞分裂时分配是不均匀的。 二、 (P274-276)。 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母性影响不属于胞质遗传的畴,十分相似而已。 特点: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三、 连续进行自交。F 2出现分离则属于性连锁;若F 2 不分离,F 3 出现3:1分离则属于母 性影响;若F 2、 F 3 均不分离,则属于细胞质遗传。 四、真核生物有性过程: 卵细胞:有细胞核、大量的细胞质和细胞器(含遗传物质); ∴能为子代提供核基因和它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胞质基因。 精细胞:只有细胞核,细胞质或细胞器极少或没有; ∴只能提供其核基因,不能或极少提供胞质基因。 ∴一切受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其遗传信息只能通过卵细胞传给子代,而不能通过精细胞遗传给子代。 五、共同点:

《普通遗传学》2004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生物类专业2004级本科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客观题答题卷 [客观题题目]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首页表中)(每小题2分,共34分) 1.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 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2.真核生物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D)。 A. 前间期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双线期 3.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子 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 A. aa B. Aa C. Aaa D. AAa 4.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A)。 A. 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 亲代的性状 D. 各种表现型

5.人类中色素缺乏症(白化病)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色素由显性基因A控制。表现型 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小孩。他们另外两个小孩均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 A. 1/16 B. 1/8 C. 1/4 D. 1/2 6.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 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 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 A. 雌果蝇:? 红眼、?白眼 B. 雌果蝇:?红眼、?白眼 C. 雄果蝇:? 红眼、?白眼 D. 雄果蝇:?红眼、?白眼 8.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身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 A. 缺失 B. 易位 C. 倒位 D. 重复 9.对一生物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表明该生物可能含有 ()。 A. 臂间倒位染色体 B. 相互易位染色体 C. 臂内倒位染色体 D. 顶端缺失染色体 10.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缺失环中包含()。 A. 一条缺失染色体 B. 两条缺失染色体 C. 一条正常染色体 D. 两条正常染色体 11.通常把一个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具有的染色体称为该物种的()。 A. 一个同源组 B. 一个染色体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 D. 一个单价体 12.有一株单倍体,已知它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发现其全部为二价体,说明 它是来自一个()。 A. 同源四倍体 B. 异源四倍体 C. 三体植株 D. 四体植株 13.假定在一个植物株高由A, a和B, b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基因效应相等且可累加。 双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中与F1植株高度相等植株约占()。 A. 1/16 B. 4/16 C. 6/16 D. 15/16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三)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医学遗传学》 1. DNA 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有哪些? 答:(1)光复活修复又称光逆转。这是在可见光(波长3000~6000 埃)照射下由光复活酶识别并作用于二聚体,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使 环丁酰环打开而完成的修复过程。 (2)切除修复。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损伤处相对应的互补 链为模板合成新的 DNA 单链片断进行修复。 (3)重组修复。在重组蛋白的作用下母链和子链发生重组,重组后 原来母链中的缺口可以通过DNA 多聚酶的作用,以对侧子链为模板合 成单链DNA 片断来填补进行修复。 (4)SOS 修复。DNA 受到损伤或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受阻时的一种 诱导反应。 2. 下图为某个遗传病的系谱,根据系谱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的基因型。 答: 此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证者的基因型为aa 。 2)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 答: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3。 Ⅰ Ⅱ Ⅲ

3)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 概率为多少? 答: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概率为1/100*1/2*2/3*1/2=1/600。 3.简述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和遗传特点。 答:(1)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 ①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基因,但是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②不同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隐形之分,都是共显性; ③每对基因对性状所起的左右都很微小,但是具有累加效应; ④数量性状的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作用。 (2)多基因遗传特点: ①两个极端变异个体杂交后,子1代都是中间类型,也有一定变异范围;②两个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2代大部分也是中间类型,将形成更广范围的变异③在随机杂交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中间类型,极端变异个体很少。 4.请写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核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答:(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其核型为45,XO。 (2)主要临床表现:表型为女性,身材较矮小,智力正常或稍低,原发闭经,后发际低,患者有颈蹼;二,患者具有女性的生殖系统,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 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 色体中的一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 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 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 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连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时发生交换,使基因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Y伴性遗传9、环境因素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 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 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 的不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 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 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 状,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 型之间,即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 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 交,F 2 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 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 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 2 代至少 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 ________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他们的比例为。 10、遗传病通常具有和的特点,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即、、。 11、基因工程的施工程序可分为四个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顺反子中,把两个突变点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称为式,若有互补,表明两个突变点位于顺反子中;若没有互补,表明它们位于顺反子中。检验两个突变点是否属于一个基因即顺反子的实验叫,是由首先提出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A、 3/8 B、 5/8 C、 7/8 D、 9/16 2、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医学遗传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讲解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考试《医学遗传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细胞周期中进行大量DNA合成的时期为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E. G0期 正确答案:B 2. Klinefelter综合征的核型为 A. 47,XXX B. 47,XYY C. 47,XXY D. 46,XX/47,XYY E. 46,XX/47,XXX 正确答案:C 3. 限制酶切割不同来源DNA时,能产生具有相同序列的突出末端的不同片段可能方式是 A. 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 B. 用识别相同靶序列的不同限制酶切割

C. 用识别不同序列但可产生一致的粘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 D. A和B E. A、B和C 正确答案:E 4. 减数分裂I 的前期中同源染色体间的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的时期为 A. 细线期 B. 偶线期 C. 粗线期 D. 双线期 E. 终变期 正确答案:C 5. 父亲并指(AD),母亲表现型正常,生出一个白化病(AR)但手指正常的孩子,他们再生孩子手指和肤色都正常的概率是 A. 1/2 B. 1/4 C. 3/4 D. 1/8 E. 3/8 正确答案:E 6. 下列哪一项不是XR特点 A. 交叉遗传 B. 系谱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C. 系谱中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 D.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E.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是从母亲遗传而来

正确答案:C 7. 癌家族通常符合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X连锁隐性遗传 D. X连锁显性遗传 E. Y连锁遗传 正确答案:B 8. 脆性X染色体的脆性部位位于 A. Xq24.3 B. Xq25.3 C. Xq26.1 D. Xq27.3 E. Xq29.3 正确答案:D 9. 癌基因erb产物是 A. 生长因子 B. 生长因子受体 C. 信号传递因子 D. 核内转录因子 E.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正确答案:B 10. 在研究尿黑酸尿症的基础上,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是 A. Morgan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客观题答题卷 [客观题题目]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首页表中)(每小题2分,共34分) 1.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 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2.真核生物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D)。 A. 前间期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双线期 3.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子 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 A. aa B. Aa C. Aaa D. AAa 4.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A)。 A. 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 亲代的性状 D. 各种表现型 5.人类中色素缺乏症(白化病)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色素由显性基因A控制。表现型

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小孩。他们另外两个小孩均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 A. 1/16 B. 1/8 C. 1/4 D. 1/2 6.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 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 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 A. 雌果蝇:? 红眼、?白眼 B. 雌果蝇:?红眼、?白眼 C. 雄果蝇:? 红眼、?白眼 D. 雄果蝇:?红眼、?白眼 8.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身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 A. 缺失 B. 易位 C. 倒位 D. 重复 9.对一生物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表明该生物可能含有 ()。 A. 臂间倒位染色体 B. 相互易位染色体 C. 臂内倒位染色体 D. 顶端缺失染色体 10.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缺失环中包含()。 A. 一条缺失染色体 B. 两条缺失染色体 C. 一条正常染色体 D. 两条正常染色体 11.通常把一个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具有的染色体称为该物种的()。 A. 一个同源组 B. 一个染色体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 D. 一个单价体 12.有一株单倍体,已知它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发现其全部为二价体,说明 它是来自一个()。 A. 同源四倍体 B. 异源四倍体 C. 三体植株 D. 四体植株 13.假定在一个植物株高由A, a和B, b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基因效应相等且可累加。 双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中与F1植株高度相等植株约占()。 A. 1/16 B. 4/16 C. 6/16 D. 15/16 14.在估算异花授粉植物广义遗传率时,可以用来估计性状环境方差的是()。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1、分离规律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就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5)rr×rr 3、下面就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与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怎样?(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 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 (2)XwDd×wwdd(3)Wwdd×wwDd (4)Wwdd×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就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就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就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就是马铃薯叶。紫茎与绿茎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就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与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_(12套_)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12套 )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 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 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 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 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 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 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 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 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 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 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 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90201

5.高血压就是___B_____。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6、基因表达时,遗传信息的基本流动方向就是__C______。 A、RNA→DNA→蛋白质 B、hnRNA→mRNA→蛋白质 C、DNA→mRNA→蛋白质 D、DNA→tRNA→蛋白质 E、DNA→rRNA→蛋白质 7.断裂基因转录的过程就是_____D___。 A、基因→hnRNA→剪接、加尾→mRNA B、基因→hnRNA→剪接、戴帽→mRNA C、基因→hnRNA→戴帽、加尾→mRNA D、基因→hnRNA→剪接、戴帽、加尾→mRNA E、基因→hnRNA 8、双亲的血型分别为A型与B型,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就是___E_____。 A型、O型B、B型、O型C、AB型、O型 D、AB型、A型 E、A型、B型、AB型、O型 9、对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而言,男性发病率等于____C____。 A、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 B、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 C、致病基因频率 D、致病基因频率的1/2 E、致病基因频率的开平方 10、从致病基因传递的角度考虑,X连锁隐性遗传病典型的传递方式为___E_____。 A、男性→男性→男性 B、男性→女性→男性 C、女性→女性→女性 D、男性→女性→女性 E、女性→男性→女性 11、遗传病中,当父亲就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就是否有病,她们子女中的女孩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就是____C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连锁显性遗传病 D、X连锁隐性遗传病 12、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就是___A_____的细胞学基础。 A、分离率 B、自由组合率 C、连锁互换率 D、遗传平衡定律 13.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有均等的机会组合到一个生物细胞中, 这就是___D_____的细胞学基础。 A、互换率 B、分离率 C、连锁定律 D、自由组合率 14、当一种疾病的传递方式为男性→男性→男性时,这种疾病最有可能就是___C____。 A、从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Y连锁遗传病 D、X连锁显性遗传病 E、共显性遗传 15、一对糖原沉淀病Ⅰ型携带者夫妇结婚后,其子女中可能患病的几率就是___D_____。 A、1 B、1/2 C、1/3 D、1/4 E、0 D22 16、由于近亲婚配可以导致何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增高最明显__B______。 A、AD B. AR C、XD D、XR E、以上均正确 17.父母都就是A血型,生育了一个O血型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育孩子的血型可能就是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ter 1 AnIntroduction toGenetics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 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1)1859 (2)1865 (3) 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2Mitosis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遗传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填空题 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就是由体质与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 尔于1866认为性状的遗传就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基因学说。沃特森与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遗传与变异以及自然选择就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 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以上均就是理想的特征 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就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就是 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就是:( ) A Avery O、 T B Barbara McClintock C Beadle G、 W D Gregor Mendel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就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就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就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就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与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就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就是新合成的。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就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联会:亦称配对,就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就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连锁遗传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

、名词解释: 1?连锁: 2连锁遗传: 3相引组: 4相斥组: 5完全连锁: 6不完全连锁(部分连锁): 7交换: 8交换值(重组率): 9基因定位: 10连锁遗传图: 11连锁群: 12两点测验: 13三点测验: 14单交换: 15双交换: 17符合系数: 18 性连锁(sex linkage): 19性染色体: 20常染色体: 21 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ee): 22 从性遗传(sex-eontrolled inheritanee): 二、填空题: 1、有一杂交:CCDD X ee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 型(eedd)所占比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e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e和abC为两种双交换型配子, 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基因型为AaBbCe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1)三对基因皆独立遗传_________ 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其中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0,—对独立遗传__________ 种,比例为 (3) 三对基因都连锁_________________ 种,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和B两基因座距离为8个遗传单位,基因型AB/ab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分别占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 5、当并发系数C=1时,表示。当C=0时,表示__________ ,即;当1> C > 0时,表示______ 。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__________ 。C> 1时,表示_________ , 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 _________ 。常在_________ 中出现这种现象。 6、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应该等于______________ , 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其连锁群数目应于 ____________。 7、如果100个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60个发生了交换,那麽形成的重组合配子将 有___ 个,其交换率为 ______ 。 8、在脉孢菌中,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分离产生的子囊属 ________________ 型的,第二次分裂分 离产生的子囊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的。

05级医学遗传学试卷及答案

新乡医学院05级临床等专业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遗传学考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A.人类细胞遗传学B .人类生化遗传学 C.医学分子生物学D.医学分子遗传学E .医学生物化学2.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由于A .着丝粒的分裂B .遗传性状的分离C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E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3.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 .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 .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 .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 .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 .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4.根据ISCN ,人类C 组染色体数目为:A .7对B .6对C .7对+X 染色体D .6对+X 染色体E .以上都不是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 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几个X 染色体。A .1B .2C .3D .4E .56.G 显带与Q 显带所得到的带型:A.完全无关系B .完全一致 C.正好相反D .基本相同E .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7.染色体臂上作为界标的带,在计算上属于下列哪一种叙述? A .属于后一个区(着丝粒远端的区) B .属于前一个区(着丝粒近端的区) C.分成两半,各归一个区D .不属于任何区 E.前一个区和后一个区重复计算 8.正常人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 .23 B .44 C .46 D .48 E .92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合计人分数 分数阅卷人

2021年春普通遗传学-作业题(整理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普通遗传学网上作业题(一)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遗传学 2遗传 3变异 4遗传学研究 二、判断题 1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2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无关。() 3进化论可以离开遗传学独立发展。() 三、填空题 1()和()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2()、()和()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3()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4()是分子遗传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四、简答题 1简述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五、论述题 1简述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普通遗传学作业题(二)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器 2细胞周期 3无融合生殖 4无性生殖

5有性生殖 6主缢痕 7孤雌生殖 8受精 9胚乳直感 10果实直感 11随体 12同源染色体 13性染色体 14联会 15单倍体 16多倍体 17拟核 18细胞骨架 19次缢痕 20核型分析 21无丝分裂 22无融合结子 23单性生殖 24单性结实 25生活周期 26世代交替 27低等生物无性世代 28低等生物有性世代 二、判断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植物细胞的DNA都储存在细胞核和叶绿体内。() 3只有高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4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是同一物质。() 5人体内不存在细胞无私分裂。() 6细胞周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 7常染色体主要是由常染色质所组成.() 8无性繁殖的后代不象有性繁殖的后代那样发生分离。() 9我们通常在分裂后期研究染色体的形态。() 10细胞周期中一个最重要的控制点就是决定细胞是否进入S期。()11高等动物都是雌雄异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