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备战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备战中考真题汇总

全国备战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备战中考真题汇总
全国备战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备战中考真题汇总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左图中所示的装置是水位监测仪,图甲是该水位监测装置的模拟电路图。柱形绝缘容器A内部左右两面插有竖直薄金属板并与电路连接,底部有一小孔与湖水相通,且容器底面与警戒水位相平。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标有“2V 2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两金属板间的湖水电阻R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x为容器内水柱高度h 的倒数,即x=h-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水柱越高,两金属板间的湖水电阻R越大

B.将电流表改为水位计,水位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大

C.当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5m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2W

D.当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0.4m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容器内水位上升时,根据图乙判断其电阻的变化;

(2)由

2

U

P

R

=计算灯泡电阻,根据图像得出R与x的关系式,再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

律得出I与h的关系式,分析关系式中I与h的关系判断两者的变化情况;

(3)由B中I与h表达式计算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5m时,电流表示数,再根据2

P I R

=

求出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据此判断;

(4)由B中I与h表达式计算湖水水位高于警戒水位0.4m时,电流表示数。

【详解】

由图甲可知灯泡、电流表与金属块间湖水电阻串联,由图乙可知,R与h-1成正比,所以h 越大,R越小;

A.容器内水柱越高时,则A内湖水电阻R变小,故A错误;

B.由

2

U

P

R

=可得,灯泡电阻

()2

2

L 2V 2Ω2W

U R

P =

=

=额额

由图像可知,R =4Ω时,x =0.2m ?1,R =8Ω时,x =0.4m ?1,设R =kx +b ,则

14Ω0.2m k b -=?+,18Ω0.4m k b -=?+

解得:k =20Ω·m ,b =0,则R 与x 的关系式

20Ωm

20Ωm R x h

?=??=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I 与h 的关系式

L 6V

20Ωm 2ΩU I R R h

=

=

?++

由表达式可知,水位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大,故B 正确; C .由B 中I 与h 的表达式可知,当h 1=5m 时,电流表示数

116V 6V

1A

20Ωm 20Ωm 2Ω2Ω5m

I h =

==??++ 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

()2

2

11A 2Ω2W P I R ==?=实

故C 错误;

D .由B 中I 与h 的表达式可知,当h 2=0.4m 时,电流表示数

226V 6V

0.12A

20Ωm 20Ωm 2Ω2Ω0.4m

I h =

=≈??++ 故D 错误。 故选B 。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开关 S 1,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 V 1 无示数,电压表 V 2 与电流表 A 示数的 比值不变

B .只闭合开关 S 3,移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 V 1 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 A 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 变

C .只闭合开关 S 2,移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 V 1 示数的变化量等于电压表 V 2 的示数的变化量

D .若不考虑电表量程等元件安全问题,当闭合开关 S 1、S 3,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时,R 1

消耗的功率最大

【答案】BD

【解析】

只闭合开关S1,R1和V1没有接入电路,电压表V1无示数;R2、R3串联,电压表V2测变阻器R3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即为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该比值变小,A错误;

只闭合开关S3,R1、R3串联,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U/R 可得,前后两次电阻R1的大小:R1 =U1/I1=U2/I2,由合分比定理可得R1 =U1?U2/I1?I2,即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B正确;

只闭合开关S2,R1、R2、R3串联,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电压表V2测R3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移动变阻器滑片,R3的电压变化量等于R1、R2的电压变化量之和,即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的变化量,故C错误;

若不考虑电表量程等元件安全问题,当闭合开关S1、S3,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此时R1与R2并联,R1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最大,根据

P=UI=U2/R可知,R1消耗的功率最大,故D正确,故选BD.

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0V

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C.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D.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答案】BC

【解析】

【分析】

从“U—I”关系图像可以看出,甲为滑动变阻器的关系图像,因为最后电压变为0,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乙为电阻R1的图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像读出电表的示数,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

【详解】

A.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两电阻串联,干路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2A,电阻R1的电压U1=2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V;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为:

122V4V6V

U U U

=+=+=,则A错误;

B.由

U

I

R

=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

1

1

2V

10Ω

0.2A

U

R

I

===,

则B正确;

C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

2

2

4V

20Ω

0.2A

U

R

I

===,

即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Ω,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

2

1

6V

0.3A

20Ω

10

2

2

U

I

R

R

'===

Ω+

+,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4.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 V 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 Ω的定值电阻,R t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闭合开关S,则()

A.环境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 Ω

B.电压表V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5 V

D.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甲图可知,R0、R1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电压

A.由图乙可知,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200Ω,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I=U

R

可知,当电压表V示数越小时,电路中的电流

越小,由R

U

I

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

以,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由图乙可知,环境的温度越低,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知,温度每升高20℃,R1的阻值减小50Ω,所以温度为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大R1大=300Ω,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最小=

1

4.5V 300Ω300Ω

U

R R

++

最大

==0.0075A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0最小=I最小R0=0.0075A×300Ω=2.25V

故C不符合题意;

D.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即U0=3V时,电路允许测量的温度最高,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0

3V 300Ω

U

R

==0.01A 电路中的总电阻

R=

4.5V

0.01A

U

I

==450Ω

热敏电阻连入的阻值

R1=R-R0=450Ω-300Ω=150Ω

由图象可知,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图甲是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身高和体重。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滑片P随身高增高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体重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小

B.身高越高通过R0的电流越大

C.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

D.体重越大电路消耗总功率越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当体重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而电源电压不变,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 正确;

B .身高增大影响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值变化,但不能影响变阻器阻值的大小,电源电压不变,因此通过R 0的电流不变,故B 错误;

C .身高越高,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越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增大,故C 错误;

D .当体重增大时,压敏电阻的电流变小,而变阻器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小;根据P UI 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D 错误。 故选A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5V ,闭合开关 S ,电压表的示数为 1V 。则

A .通过灯泡 L 1的电流比 L 2的电流大

B .灯泡 L 2两端的电压是 1V

C .灯泡 L 1和 L 2的电阻之比是 4:1

D .若灯泡 L 2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L 1两端电压,即L 1两端的电压是1V ,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的电流相等,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灯泡 L 2两端的电压是:

U 2=U-U 1=5V-1V=4V ,

故B 不符合题意;

C .通过两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有:

11U R =2

2

U R ,即: 12R R =12U U =1V 4V =14

, 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由图知,若灯泡灯丝烧断,则整个电路断路,所以电压表示数为零,故D 符合题意。

7.甲、乙两地相距40 km ,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 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R 0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A .7.5 km

B .15 km

C .25 km

D .30 km

【答案】B 【解析】 【详解】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线路总电阻R 为:

3V =6Ω0.5A

U R I =

= 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所以输电线的长为:

=30km 0.2Ω/km

又因为是两条输电线,故短路点距甲地为:

30km

=15km 2

, 选B .

8.如图,电源电压U 不变,开关S 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是5:8, 则电阻R 1 与R 2 的阻值之比是

A .3:5

B .5:3

C .5:8

D .8: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开关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 1上的电压U 1;开关闭合时,R 2被短路,电压表测量总电压U 。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则

U 1:U 2=(U -U 2):U 2=3:5

又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且U =IR ,所以

R 1:R 2=U 1:U 2=3:5

故选A 。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将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丝电阻变化忽略不计)( )

A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B .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V 2示数变化量相当

C .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不变

D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灯泡电阻为R L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 闭合后,R 0、R 1、R L 串联,V 1测R 1和R L 两端电压之和,V 2测R 0和R 1两端电压之和,A 测电路电流;滑片P 移动前,R L 、R 0、R 1两端电压分别为U L 、U 0、U 1,电路电流为I 1,滑片P 移动后,R L 、R 0、R 1两端电压分别为'

L U 、'

0U 、

'1U ,电路电流为I 2;将滑片P 向右移动时,R 1接入电路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

电压恒定,由欧姆定律U

I R

=

可知,电路电流变小。 A .由=P UI 可知,电源电压恒定,电路电流变小,电路总功率变小,故A 正确;

B .将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路电流变小,R L 和R 0阻值一定,由U

I R

=

可知,R L 和R 0分压变小,由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R 1分压变大。则R L 两端电压变化量

'

L L L =-U U U ?

V 2示数变化量

()()()()2'''

'V 0101L L L L U U U U U U U U U U U ?=+-+=---=-

2V L =U U ??

所以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V 2示数变化量相当,故B 正确; C .滑片P 移动前,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为

L 1011U U U U U U +++=+

滑片P 移动后,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为

'''

''L 1011U U U U U U +++=+

因为R 1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变大。故C 错误;

D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

1V 20101200=()()()U U I R U I R I I R IR ?---=-=?

所以

1V 0U R I

?=?

即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故D 正确。

故选ABD 。

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 为滑动变阻器,R 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滑片P 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R 0阻值是5Ω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5Ω

C .电源电压为9V

D .当滑片P 在最右端时,R 0两端的电压是

1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甲图知,定值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由乙图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7V 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电路电流为0.2A ,设电源电压为U 总,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U 总-7V=0.2A ?R 0

此为①式,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电流为1.6A ,那么

U 总=1.6A ?R 0

此为②式, 解①②两式得

U 总=8V ,R 0=5Ω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C 错误,符合题意; B .由题意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1max 17V 35Ω0.2A

U R I =

==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当滑片P 在最右端时,R 0两端的电压

U 0=U 总-U 1=8V-7V=1V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使变阻器阻值增大了5Ω,电流表示数减小了0.04A ,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A .增加了0.2 V

B .减少了0.2 V

C .增加了0.4 V

D .减少了0.4 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设通过电路的电流分别为I 1、I 2,R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U 2,因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增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 的电压减小;

1221

12U U U U U U I I R R R

----=

-=, 2112()0.04A 10Ω0.4V U U I I R -=-=?=,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到变阻器增加的电压等于R 减小的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增加了0.4V . 故选C .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L 1、L 2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从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两灯的亮度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L 1逐渐变亮

B .L 1先变亮再逐渐变暗

C .L 2逐渐变暗

D .L 2逐渐变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左图为串联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中点向右滑动,阻值变大,电流变小,L 1变暗。 右图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中点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因为灯泡L 2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故L 2两端电压也变大,根据公式

2

U P R

=知,灯泡实际功率变大,亮度也变亮。 故选D 。

1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R 1和R 2中的某个电阻,其“I-U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作出另一个电阻的“I-U ”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2可知,电压和电流值没有为零的坐标,故图2为R 1的“I-U ”图象,当滑片P 在最左端时,两端的电压最大,即为电源的电压,则电源的电压16V R U U ==,根据U I R

=可得

116V =10Ω0.6A

R U U R I I ===

当滑片在最右端时,R 1与R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 2两端的电压最大,由图象可知,R 1两端的电压12V U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216 V-2 V=4 V

U U U

=-=

U

I

R

=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211

--=6V-10

U U U U IR I

==

综上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图线为一条倾斜的线段,令U2=0,则I=0.6A;令U2=4V,I=0.2A,则故D正确。

故选D。

14.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

B.电源电压为18V

C.R2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像可知,A为滑动变阻器R2的U-I关系图像,B为电阻R1的U-I图像,故A错误;

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U-I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R1两端的电压U1=4V,R2两端的电压U2=1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为

U=U1+U2=14V+4V=18V

故B正确;

C.由A图像可知,R2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为一次函数,不是成正比,故C错误;

D.根据图像A,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 214V

70Ω0.2A

U

R

I

===

故D错误。

故选B。

15.李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测量并记录了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表所示,根据数据分析,图中所示的电路图可能是()

U/A0.30.60.9 1.2 1.5 1.8

I/A0.450.400.350.300.250.20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解:A、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电流表示数也变大,且比值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D、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故B、D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且比值改变,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会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并能正确的分析选项中电路图的特点.

16.如图所示热敏电阻1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它在温度为 80℃和 100℃时的阻值分别为 240Ω和200Ω;阻值不计的报警器在电流达到 12mA 时开始报警,超过 25mA 时将损坏;相关器材规格已在图中标明.当电路开始报警温度为 100℃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和电路的最高报警温度分别用0R和0t表示,则

A.将 P 向左移,可降低该电路开始报警时的温度B.能求得0t的值

C.利用此电路,可将开始报警时的温度设定为 80℃D.不能求得0R的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报警电流不变,即总电阻

10250Ω

R R

+=

不变,将P向左移,则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1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会变大,而1

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其电阻变大时,温度应该变低,故A项符合题意;B.热敏电阻1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题中没有具体的图象,因而无法求解;故B项不符合题意;

C.将开始报警时的温度设定为80℃,由题可知,1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240Ω,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250Ω240Ω10Ω

R=-=

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以内,但移动滑片,只能判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而不能读出其接入电路中的具体阻值.故C项不符合题意;

D.1R与变阻器0R串联,温度为100℃时,1R=200Ω,可得:

01250Ω200Ω50Ω

R R R

=-=-=

故D项不符合题意;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总电阻R总的阻值变小

C.电流表A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图可知,电阻R 1与滑动变阻器R 2并联,电流表A 1测量通过R 1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通过R 2的电流,电流表A 测量电路总电流;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

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阻R 1两端的电压和电阻都不变,根据欧姆定律

U

I R

=

可知,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A 1示数不变,A 项不合题意; 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

12

111R R R =+总可得 121

1122

1R R R R R R R R =

=

++总

由于R 2在变大,那么可知R 总在变大,B 项不合题意; C .电流表A 2示数可知是22U I R =

,电流表A 1示数是11

U

I R =,电流表A 示数是

1

212121

R U U

R U U I I I R R R ?+=+=+=

电流表A 2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是

22

1122

1

1U I R R I R R U U R R ==+?+ 由于R 2在变大,那么可知

2

I I

在变小,选项C 符合题意; D .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是

112

212

U

I R R U I R R == 由于R 2在变大,那么可知1

2

I I 在变大,D 项不合题意。

18.在如图(a )、(b )所示的电路中,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已知 R 1、R 2、R 3为定值电阻,R 4为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位置),现有两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 1与A 2示数相同,R 1<R 2 ②A 1与A 3示数相同,R 1=R 2 ③A 2与A 4示数相同,R 2>R 3 ④A 3与A 4示数相同,R 2=R 3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 ②从图(a)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并联电路,A 2测的是干路电流,A 1测的是R 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A 1与A 2示数不可能相同,① 错误;假设A 1与A 3示数相同,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

R I

=

可知,R 1和R 2两端电压相等,那么R 1=R 2,② 正确; ③由于电源电压相等,假设A 2与A 4示数相同,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

R I

=可知,图(a)中的总电阻是等于图(b)中的总电阻,即'R R =,而图(a)中的总电阻

12

12

R R R R R =

+ 图(b)中的总电阻

'34R R R =+

12

3412

R R R R R R =++

化简可得

12

3412

-R R R R R R =

+ 那么

12122

23242424121212

----0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可知32R R >,③ 正确;

④ 由题意可知,图(a)中R 2两端的电压是等于图(b)中的电源电压,并且A 3与A 4示数相同,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

R I

=

可知 234R R R =+

那么23R R ≠,④ 错误;

故选B。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电路中并联一个电压表,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从a端移至c端,电压表的示数从零变为6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

B.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伏

C.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小于3伏

D.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

【答案】B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并联一个电压表,当滑动变阻器1R的滑片P 从a端移至c端,电压表的示数从零变为6伏,电压表示数在逐渐变大,所以电压表是接在R1两端.故D错误;既然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越大,分压越大;滑片P移至c端电压为6伏,又因为与定值电阻串联,所以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应大于3伏.

故选B。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 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1A”,小灯泡L标有“2. 5V 1. 25W”(灯丝电阻不变),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6A

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Ω~ 10Ω

C.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V

D.电流表示数范围是0.2~0.5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意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1.25W

0.5A 2.5W

P I U =

=

=额额

故A 错误;

B .结合题意及电路图知,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其最大电压为3V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小灯泡的电阻

2.5V

=5Ω0.5A

U R I

=

=

额 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其两端的电压最大为3V ,则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 ,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L L max

R

U U R R = 即

max

1.5V 3V

5ΩR = 此时变阻器的电阻

R max =10Ω

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5A ,则小灯泡的电压为2.5V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V ,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min

2.5V 2V

5ΩR = 所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R min =4Ω

故B 正确;

C .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而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为4Ω,最小电压为2V ,则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能为0,故C 错误;

D .当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此时电流为

min max 3V

0.3A 10Ω

R U I R =

== 故D 错误。 故选B 。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答案附后) 1.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揭示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安培B.伏特C.焦耳D.欧姆 2.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①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③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④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A.①与④B.②与④C.②与③D.①与③ 3.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 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 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4.以下是对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由I=U R 可得R=U I ,表示在通过导体电流一定时,R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 比 B.由I=U R 可得R=U I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R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 反比 C.I=U R 表示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I=U R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 5.如图所示电路图,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 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 而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 A.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动 B.保持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 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 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分压,当滑片向左滑动,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灯泡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2.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小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磁铁的A端为N极 B. 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左 C. 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D. 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A不符合题意; B、电磁铁的B端是S极,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即N 极水平指向左,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表明了电能生磁,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磁铁,C错误,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则可得出螺线管中磁场的变化. 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 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3A D.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AB、由图象可知,乙元件中电流与两端电压图象不是过原点直线,说明乙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乙的电阻不是定值,故A、B错误; C、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甲和乙电压都为2V, 由图象可知,I甲=0.1A,I乙=0.2A,故干路电流I=I甲+I乙=0.1A+0.2A=0.3A,故C正确;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和乙电流都为0.2A,由图可知U甲=4V, 所以甲的功率P甲=U甲I甲=4V×0.2A=0.8W,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电流;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读出图象中对应的电压,根据P=UI计算甲的功率. 4.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的综合》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4Ω 0.8A”,灯泡标有“3V 1.5W”字样。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4Ω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A~0.5A C.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V~3V D.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54W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电功率公式P UI =可知灯的额定电流是 L L L 1.5W 0.5A 3V P I U === 额 额 额 还可知道灯泡的电阻是 L L L 3V 6Ω 0.5A U R I === 额 额 因为电压表的量程是0到3V,所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V,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大小是 max L 0.5A I I == 额 由此可计算得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是 min max 9V 18Ω 0.5A U R I === 总 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L min min -18Ω-6Ω12Ω R R R === 滑总 而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电流也是最小的,电路是安全的,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2Ω~24Ω;电路中的最大总电阻是 L max 6Ω24Ω30Ω R R R =+=+= 总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 min max 9V 0.3A 30Ω U I R === 总 所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A~0.5A;也可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值是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实验专题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训练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 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填序号)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按照设计的电路进行元件连接,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请你用笔划线完成图1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图示位置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较大,移动滑片两表示数不变,原因可能是。更正后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1乙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并得出结论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东将小灯泡、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连成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探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通过实验,记录多组灯泡两端电压U和电流I的数据,通过分析来找出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 ①他的设计中有什么错误?应怎样更正? ②他通过来改变电压的。 ③他改变电压的方法与小明的方法比较,有什么不好? (二)小丽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她先后将5 Ω、15 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三)。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 (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表,接在____ 。 (3)选好器材正确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 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5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便捷高效.那么,①如图4将5 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5 Ω的电阻后,电压表示数会怎样 变化:_________.要使电压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应将滑片向 端滑动。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 序号); 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示数C.电 流表示数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③他们进行三次实验后,觉得实验次数太少,于是又找来50Ω、 100Ω的电阻再继续实验,他们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他们换上100Ω的电阻后,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而且示数始终偏小,原因可能是。 (5)图5中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 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由此得到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结论是 ______ . (6)综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可知。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2.同学们学习了电阻的测量知识后,进行了电阻的测量: (一)小明要测量一个约为10Ω电阻R X 的阻值.给出下列器材: A、电压为3V的电源; B、量程为3V的电压表; C、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D、量程为0.6A的 电流表; E、量程为3A的电流表; F、滑动变阻器; G、开关及导线. (1)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应选择器材A、F、G 和、(填写器材代号)。 (2)实验的原理(用公式表示)是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 不变,灯泡上标有“2.5V ,?A ”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 ”。闭合开关,将滑片P 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 B .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 C .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D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详解】 A .此时灯泡电阻 L 2.4V 8Ω0.3A U R I =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L = 4.5V 2.4V 2.1V U U U -=-=滑 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 L L 2.4V 82.1V 7 R U R U ===滑滑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阻值不变,而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该电路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用电压为2U 的电源 替换原来的电源;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的操作有 A .只有①可行 B .只有②可行 C .①②都不行 D .①②都可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R 1和R 2并联,电流表A 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通过R 2的电流,用电压为2U 的电源替换原来的电源,两电阻不变,由I =U R 可知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大小不变,两电表示数之比也不变,不可行; 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 121 1222212 111U I I I R R I U I I I R R +==+=+=+,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即R 2的阻值变大,R 1的阻值不变, 2 1R R 变大,2I I 变大,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②可行,故选B 。 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从 b 端移动到 a 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 U 与电流表示数 I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4V B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2.4W C .R 1 电功率的最小值为 0.4W D .R 2 的最大阻值为 10Ω

全国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0阻值是5Ω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5Ω C.电源电压为9V D.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0两端的电压是1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由甲图知,定值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由乙图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7V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电路电流为 0.2A,设电源电压为U总,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U总-7V=0.2A?R0 此为①式,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电流为1.6A,那么 U总=1.6A?R0 此为②式, 解①②两式得 U总=8V,R0=5Ω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1 max 1 7V 35Ω0.2A U R I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0两端的电压 U0=U总-U1=8V-7V=1V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两个小灯泡L1和L2,规格分别是“6V,3W”和“3V,3W”,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泡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9V时,两个小灯泡都正常发光 B.甲电路中允许最大的电流为0.5A C.乙电路中,当L2正常发光时,干路电流为1.25A D.乙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W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1 1 13W 0.5A 6V P I U ===, 2 2 23W 1A 3V P I U ===, 因两灯泡的额定电流不相等,由于两只灯泡串联,所以,两只灯泡不可能同时正常发光,故A错误; B.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10.5A I I ==,故B正确; C.由 U I R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1 1 1 6V 12Ω 0.5A U R I ===, 2 2 2 3V 3Ω 1A U R I ===, 两灯的额定电压分别为U1 =6V,U2 =3V,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灯泡并联时,电源电压不超过3V,则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1 1 1 3V 0.25A 12Ω U I R '===, 2 2 23V 1A 3Ω U I R ' '===,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下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R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R与R′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D.电路中R与R′串联,当身高越高时,滑片上移,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 总电阻越大,由 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U IR =可知,R两端的电压越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C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大,故C符合题意; D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 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 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I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U减小,故A图象错误;BCD.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 U1=U总?U2=U总?IR2 因U总、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1与I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C图象正确,BD图象错误。 故选C。 【点睛】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和R2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可得图象。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1A”,小灯泡L标有“2.5V 1.25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6A B.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A~0.6A 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2V~3V 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6Ω~10Ω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欧姆定律问题题分类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的电路中,电路元件及连接均完好,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L1、L2和L3各自正常工作时流过的电流均为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1和S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6V,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变小 B.开关S1和S2断开,电流表A1测L2的电流,再闭合S2,A1仍测L2的电流 C.先闭合开关S2,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大 D.开关S1和S2闭合,有电流流过的灯泡恰好都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从实物图可以看到,当开关S1和S2断开时,只有灯泡L2和L3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示数为6V;再闭合S2时,L3被短路,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示数不变;A错误; B.开关S1和S2断开,只有灯泡L2和L3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1是测L2的电流,再闭合S2,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A1仍测L2的电流,B正确; C.先闭合开关S2,电流表A1只测L2的电流,A2所在支路断路,示数为零;再闭合开关 S1,电流表A1测L1和L2的总电流,即电流表A1示数变大,A2测L2的电流,示数变大;C 错误; D.开关S1和S2闭合,有电流流过的灯泡恰好都正常发光,这时只有L1、L2并联接入电路,流过它们的电流都是0.5A,电流表A1测的是总电流,大小为1.0A,D错误。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R1,R2,R3为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增大△U1,△U2,在这个过程中()

A .△U 2<△U 1 B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增加△U 1/R 1 C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减小△U 2/R 3 D .电阻 R 3两端的电压增大△U 2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有: U =U 1+U R2+△U R3, 即原来: U 1=U -(U R2+△U R3)-----①, 移动滑片后, U 1′=U -(U R2′+△U R3′)----② ②-①得: U 1′-U 1=(U R2+△U R3)-(U R2′+△U R3′)=(U R2-U R2′)+(△U R3-△U R3′)=△U R2+△U R3, 即: △U 1=△U R2+△U R3---③, 根据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和不变,故: △U 2=△U R3----④, 由③④得: △U 2<△U 1 故A 正确; B .由欧姆定律,原来通过R 1的电流: I 1= 1 1 U R ------⑤ 移动滑片后: I 1′=' 11 U R -----⑥ ⑥-⑤得: I 1′-I 1='11U R -11U R ='11 1 U U R -; 故通过电阻R 1的电流增加△I 1=1 1 U R ,故B 正确; CD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 3两端电压减小△U 2,故D 错误; 类似B 选项,故通过R 3两的电流减小2 3U R ,由串联电路的规律,流经R 2、R 3的电流相 等,故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减小2 3 U R ,故C 正确.

全国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调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A~0.5A B.滑动变阻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45 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1.25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当灯泡的电压最大时,即L 2.5V U=,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L L L 1.25W 0.5A 2.5V P I U === 这个电流值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 R L - 4.5V-2.5V 2.0V U U U === 这个电压大小也没有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为 R R 2.0V 4Ω 0.5A U R I === 这个阻值大小也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是0.5A; 由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只能是3V,此时灯泡的电压是1.5V,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L L L 1.5V 0.3A 5Ω U I I R ==== 这个电流大小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为 R R 3V 10Ω 0.3A U R I === 这个阻值大小也在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之内,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最小可以为0.3A,综上所述,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图是0.3A~0.5A,滑动变阻阻值变化的范围是4Ω~10Ω,A 错误、B错误;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作者:————————————————————————————————日期:

欧姆定律典型题 四、滑动变阻器电路 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 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如图所示,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9、右图所示,R 1=10Ω,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置于右端,这时电压 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 、0.2A 。 求:⑴、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⑵、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后电流表的示数如 右下图所示,求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0、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 11、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 1=30Ω,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1=0.2A ;当滑动变阻器P 移动到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2=0.1Ω。求:滑动变阻器ab 间的阻值 Rab 是多少? 三、取值范围 滑动变阻器专项 1、如图所示,R 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范围是0~50Ω,若电压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R 1=10Ω,电源电压U=12V ,(1)则R 2? V U R 1 2 R R 3 A R 1 S R 2 P V A

最新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最新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500Ω的电阻R x.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滑动变阻器R1(10Ω、1A )、电阻箱R2(0~9999Ω)以及单刀双掷开关各一只,开关、导线若干。以下四种电路中,可以较准确地测出R x阻值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只有② 【答案】D 【解析】【解答】解:①由电路图可知,被测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 x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但由于R x=500Ω>>R1=10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不变,无法多次测量减小求平均值; ②由电路图可知,闭合总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可以使电压表分别测量R x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知电阻箱两端电压,已知电阻箱的阻值和两端电压,根据欧姆 定律即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后利用即可求出被测电阻,由于电阻箱的阻值变化范围比较大,可以改变电阻箱的位置起到多次测量减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③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与被测电阻并联,闭合总开关,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 x连接,读出电流表示数,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2连接,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与原来的示数相同,读出电阻箱R2值,即为R x的阻值,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由于电阻箱R2的阻值不是连续的,则测量的值只能精确到1Ω; 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与被测电阻并联,闭合总开关,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 x连接,电压表测量R x两端电压,读出电压表示数;当单刀双掷开关与R2连接,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调节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原来的示数相同,读出电阻箱R2值,即为R x 的阻值,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由于电阻箱R2的阻值不是连续的,则测量的值只能精确到1Ω;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可以较准确地测出R x阻值的是②。 故答案为:D。 【分析】要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量测未知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各选项的电路逐个分析判断.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1、U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2、U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最新欧姆定律中考试题分类汇编.docx

最新欧姆定律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各元件连接正确且均完好,闭合电键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 A. 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 V 与电流表 A 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压表 V 与电流表 A 的示数的乘积变 小 【答案】 D 【解析】【解答】 A. 此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闭合电键 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电路 的总电阻增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A 不符合题意他. B.根据串联电阻分压关系,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分压将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 点,所以电阻 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 B 不符合题意 . C. 电压表 V 与电流表 A 的示数的比值即为电阻R 的阻值,应不变, C 不符合题意 . 1 D. 因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所以乘积将变小, D 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 D. 【分析】 R1与 R2串联,电压表 V 测 R1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分析 .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0 的最大电阻是 50Ω.当开关S1 闭合、 S2 和 S3 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 R1 的功率是P1;当开关 S2 闭合、 S1 和 S3 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R2 和R3 的功率之和是 3.2W ;当开关 S1、 S2 和 S3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1的功率是P1′;已知 R2: R3=3: 1, U1: U1′=3:2 ,P1: P1′=1:36。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最新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变亮 B. 电压表V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1示数变小 D. 电流表A2示数变大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亦即电源电压,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对灯泡所在的支路无影响,灯泡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故电流表A2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AD不符合题意;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判定其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其电流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判定电表示数的变化. 2.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R0的阻值是5Ω B.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12.8W C. R0的最小功率是1.6W D.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35Ω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1.6A, 由I=可得,R0的阻值: R0===5Ω,A符合题意;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 P大=UI大=8V×1.6A=12.8W,B符合题意;(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R0的功率最小, 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0.2A,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U R=7V, 则R0的最小功率: P0小=I小2R0=(0.2A)2×5Ω=0.2W,C不符合题意;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大===35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电路的功率最大,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0的阻值,利用P=UI求出电路的最大功率;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R0的功率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路的最小电流和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P=UI=I2R求出R0的最小功率,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阻R1的电功率变大【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电源电压一定,由 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电阻R1的电流增大,两端

初中物理__欧姆定律练习题附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是否有关,他保持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把表中合金线分别接入该电路中测出 通过合金线的电流大小进行对比研究,则正 确的是:( ) A 、采用序号1与2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 是否与长度有关 B 、采用序号1与3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 C 、采用序号2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材料有关 D 、采用序号3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横截面积有关 2.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 1和L 2的亮度变化是( ) A 、L 1和L 2都变亮 B 、L 1和L 2都变暗 C 、L 1变亮,L 2变暗 D 、L 1变暗,L 2不变 第2题 第4题 3.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 1、L 2中的电流分别为1A 和2A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3A 的电阻小于L 2的电阻 两端的电压小于L 2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不同 序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 2 材料 1 1 镍铬 2 镍铬 3 1 镍铬 4 1 锰铜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则() 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C、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压数变小 D、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第5题第6题 5.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6~3伏.则电源电压为() 伏伏伏伏 6.在图中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小灯发光较暗.过了一会儿,小灯亮度明显变亮,而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7.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 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初中物理专题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欧姆定律 考点剖析: 1.电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单位是库仑(C ) 2.电流强度(I ). (1)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定义:1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3)定义式: (4)国际单位:安培(A )1 A =1000 m A 1 m A =1000 μA (5)测量工具:电流表,符号 3.电压(U ) (1)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公式:U = Q W ,其中W 表示电功,Q 表示电量. (3)国际单位:伏特(V )1 kV =1000 V l V =1000 mV (4)测量工具:电压表,符号 4.电阻(R ) (1)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3)国际单位:欧姆(Ω) 1 M Ω=1000 k Ω=106Ω 1 k Ω=1000 Ω (4)超导现象: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它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5.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 R U 变形公式U =IR R =I U 6.串、并联电路I 、U 、R 特点 图 电流 I =I 1=I 2 I =I 1+I 2 电压 U =U 1+U 2 U =U 1=U 2 电阻 R =R 1+R 2 R 1 =11R +2 1R

2.考查并联电路的电阻 复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 R 1=1 1R +21R +…… 因为并联电路的电阻公式是一个分数公式,不易计算,记住下面的规律,可以帮助你计算电阻 (1)两个电阻并联:R =2121R R R R . (2)n 个相同的电阻R 1并联;R =n R 1. (3)并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分电阻中最小的一个. (4)两个电阻R 1、R 2并联,当R 1不变,R 2增大时,总电阻变大. 3.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I 、U 、R 4.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 例题精析: 例2、关于公式 R = I U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例3、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例4、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例5、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 )

物理专题训练---欧姆定律的综合题分类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D.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R1和R2是串联,V1测量的是电源电源,V2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所以A是正确的. 2.如图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两个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3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值电阻R1的最大功率为3.6W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15A~0.45A C.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功率为0.45W D.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0Ω~20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在一起,电压表V1测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的是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要

求定值电阻R 1的最大功率,那么需要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最大,由题意可知,当R 1两端的电压是3V 时,电压表V 1的量程没有超出,流过R 1的电流为 1113V ==0.3A 10Ω U I R = 此电流大小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也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电流,那么滑动变阻器R 2两端的电压为 21 4.5V 3V 1.5V U U U =-=-= 这个电压大小也没有超过电压表V 2的量程,所以当R 1两端的电压是3V 时能够保证电路安全,此时定值电阻R 1的最大功率为 ()2 21113V 0.9W 10Ω U P R === A 错误; B .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时,电路中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即 220ΩR =,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12 4.5V 0.15A 10Ω20Ω U I R R = ==++ 这个电流大小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电流,也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此时R 1两端的电压是 1R 10.15A 10Ω 1.5V U IR ==?= R 2两端电压为 21R R - 4.5V -1.5V 3V U U U === 这也没有超过两电压表的量程,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可以为0.15A ; 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时,假设0.45A I =,此时R 1两端的电压是 1R 10.45A 10Ω 4.5V U IR ==?= 这个电压大小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所以0.45A I ≠,所以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范围不为0.15A~0.45A ,B 错误; CD .当滑动变阻器R 2的电阻最小时,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R 1两端的电压最大,只能是3V ,由上述可知0.3A I =,R 2两端的电压为2R 1.5V U =,R 2的最小值为 2 R 2 1.5V 5Ω0.3A U R I = = = 由上述可知,滑动变阻器R 2的电阻可取20Ω,这也是R 2的最大值,所以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5Ω~20Ω; 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 ,由题意可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 ()()2 222 22222 121212121 2 -4-4U U U P 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