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光辉历程_三年级作文

中国的光辉历程_三年级作文

中国的光辉历程

导读:本文是关于三年级作文中国的光辉历程,感谢您的阅读.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光辉历程。

在这幸福的今天,我们回首曾经一起去了解我们的祖国。

当想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当看到那在空中飘扬飞舞的五星红旗时,我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个又一个的伟人。刘胡兰、李大钊、毛泽东、孙中山……他们的事迹会永远在我们心中保存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向这些伟大的人民军人致敬!

我们的祖国有着一个又一个的光辉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9月召开第一次人大代表会议:从1956年7月13日中国生产第一辆汽车,到1959年9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不断的进步着中国的进步离不开我们的努力。

让我们一起创造祖国更加璀璨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吧!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一、1978年十一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国营企业的重大改革——自主经营权、自主调控市场。 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的权利联系起来;把发包方应为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服务明确起来。 意义: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将继续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

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2、意义: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内容: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讲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视野,有了重大

中国共青团史(光辉历程90年)

光辉历程九十年 创建 20世纪初叶,八国联军肆虐京城的屈辱以及随之而来的亡国危机沉重地压在中国人的心头。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前的一声呐喊响彻了神州大地,赵家楼前的熊熊火光照亮了东方天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奏响了中国历史上的青春旋律的序章。 1920年7、8月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8月22日建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6月,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在法国巴黎创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2月,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成长 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和其他一些决议案。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组织,是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从此,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团结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1925年1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

召开,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表明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表示我们团组织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出席代表60人。大会明确规定了团的性质和使命,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1936年月11月,为了适应新的革命形势,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共中央建立各种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光辉历程 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的成功,在全国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在全国开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 1949年5月,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后改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青年运动又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中国青年运动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53年6月,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任务要求,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时全国团员数量已经达到900万人。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把解放前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

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

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近代的沉沦 (一)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在学术思想方面,我们有诸子百家,诞生了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等为代表的墨家思想;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孙子等为代表的兵家思想;以及阴阳家、名家等,并有易经等至今高深莫测的哲学思考。此外,我们还传承了佛学。 在政治制度方面,我们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秦始皇统一中国,创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行郡县制,在交通和通讯均不便利的情况下,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了中国的统一。 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汉代,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张骞出使西域,足迹遍及今日的伊朗等西亚地域。 到隋唐时期,中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一方面,中国文化影响到周遍诸国,以日本为代表,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在文字、服饰、建筑和思想方面,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至今可见。 对西方世界,中国文化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对西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此外,中国哲学对古希腊哲学,中国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均有据可考。 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在元代达到极盛疆域,北至西伯利亚,东至鄂霍次克海,共计2200多万平方公里。 最新的研究表明,直到1800年,中国依然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二)大厦将倾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长期以来处于东方文明的核心地位,是东方世界的龙头老大,包括日本在内,对中国,只有鼎礼膜拜的份。这种长期的优越感,造成了中国对其他国家不平等的态度,将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称为蛮夷之邦,不知礼义廉耻。到了18世纪末,当西方国家通过海路,与中国寻求交流时,这种视其为琉球人、高丽人的态度,依然明显表现出来。 关于通商制度,西洋的商人都限于广州。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节,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成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在广州期间,外国人不能坐轿,不能随便出游,不能带家眷进入,不能买中国书,不能学中文。第一个耶稣教传教士马礼逊博士的中文教师,每次去授课的时候,身旁必须随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去买鞋子的,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与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地位相仿佛,到了18世纪末,英帝国在西方世界占据了领导的地位。他们把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成模范的开明君主,认为在华通商遇到困难,责任在地方官吏。1792年,乾隆皇帝80寿辰,英王派马嘎尔尼使华,希望能派大使常驻北京,中国加开通商口岸,固定海关税则等。乾

从90年来几个时期重大事件中看党光辉历程

从90年来几个时期重大事件中看党光辉历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贡献及其重要意义,有助于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回顾建党90年光辉历程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从90年来几个时期重大事件中看光辉历程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上海) 2、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旗帜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先进性。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 3、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4、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先头部队出兵湖南。7月9日,正式出师北伐。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 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6、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党独

新中国成立6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1 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中国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阔步前进,1979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工作,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有了重

中国的光辉历程.doc

中国的光辉历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光辉历程。 在这幸福的今天,我们回首曾经一起去了解我们的祖国。 当想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当看到那在空中飘扬飞舞的五星红旗时,我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个又一个的伟人。刘胡兰、李大钊、毛泽东、孙中山......他们的事迹会永远在我们心中保存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向这些伟大的人民军人致敬! 我们的祖国有着一个又一个的光辉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9月召开第一次人大代表会议:从1956年7月13日中国生产第一辆汽车,到1959年9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不断的进步着中国的进步离不开我们的努力。 让我们一起创造祖国更加璀璨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吧! 昌平区二一学校五年级:bingping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光辉历程。

在这幸福的今天,我们回首曾经一起去了解我们的祖国。 当想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当看到那在空中飘扬飞舞的五星红旗时,我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个又一个的伟人。刘胡兰、李大钊、毛泽东、孙中山......他们的事迹会永远在我们心中保存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向这些伟大的人民军人致敬! 我们的祖国有着一个又一个的光辉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9月召开第一次人大代表会议:从1956年7月13日中国生产第一辆汽车,到1959年9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不断的进步着中国的进步离不开我们的努力。 让我们一起创造祖国更加璀璨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吧! 昌平区二一学校五年级:bingping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光辉历程。 在这幸福的今天,我们回首曾经一起去了解我们的祖国。 当想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当看到那在空中飘扬飞舞的五星红旗时,我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个又一个的伟人。刘胡兰、李大钊、毛泽东、孙中山......他们的事迹会永远在我们心中保存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向这些伟

新中国光辉历程篇章征文-精品文案范文

新中国光辉历程篇章征文 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篇章征文 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这是三峡大坝全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为全面展示新中国60年来的辉煌成就,新华社从7日起根据国家统计局连续发布的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开设“数据见证60年辉煌”专栏,以统计数据梳理、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取得的伟大进步。 经济总量实际增加77倍,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翻番,贫困发生率降至1.6%,文盲率降至6.67%……国家统计局7日发布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首篇。一连串的数据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图表: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gdp总量突破3万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经济核心指标。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 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gdp为3.8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当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2770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上总体小康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人民群众。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到1978年仍处在温饱不足状态,2000年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 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

To: Cc: Subject: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运动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2 获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 2003 中共16大召开 2003 非典爆发 2008 中共17大召开 2008 北京奥运会举办 中国军团获得50枚金牌 共100枚奖牌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1—1953抗美援朝 1957年反右倾、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庐山会议 1960中苏关系破裂 1959—1962三年自然灾害 1962中印边境战争 1966—1976文化大革命 1967年二月逆流 1969中苏边境战争 1971.7.13林彪逃亡坠机 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1975年初邓小平回复工作 1975年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6粉碎四人帮 1976年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先后逝世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改革开放 1979年设立特区,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 9 年那个什么学(朝) 1992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1997年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 1998年洪水 1999年澳门回归

2019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篇章征文 范文

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篇章征文 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这是三峡大坝全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为全面展示新中国60年来的辉煌成就,新华社从7日起根据国家统计局连续发布的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开设“数据见证60年辉煌”专栏,以统计数据梳理、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取得的伟大进步。 经济总量实际增加77倍,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翻番,贫困发生率降至1.6%,文盲率降至6.67%…… 国家统计局7日发布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首篇。一连串的数据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

入国家. 图表: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gdp总量突破3万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经济核心指标。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 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gdp为3.8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当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2770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上总体小康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人民群众。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到1978年仍处在温饱不足状态,2000年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

新中国前期历史回眸

搜狐博客> 梅新育> 日志> 思想战略 2009-10-21 | 新中国前期历史回眸 标签:新中国历史国庆60年工业化民主教育 (本文原稿发表于《环球财经》杂志2009年第10期,限于篇幅,发表时有删节,并作了数处修改,题目也改为《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编辑部的某些修改我相当欣赏,修订时吸取化用了一部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复兴的起点 “时间开始了!”——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开国大典现场,一位诗人心潮澎湃之余,情不自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是的,任何一个从此前那个屈辱年代生活过来而又不甘屈辱的人,都不难理解他的感慨;若是对历史背景具备足够的了解,对这句话的理解当可更加深刻。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势下滑的趋势走到了转折点,标志着太平天国军兴以来中国诞生了第一个有能力对除港澳台之外整个广袤大陆实施有效统治的国家政权,标志着志士仁人109年的奋斗、亿万国民的牺牲终于赢来了一个有能力也有意志捍卫国家独立自由的政权。放眼更长的历史跨度,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也是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以来中国第一个有能力也有意愿全力以赴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重新跻身世 界前列的政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历史的最大成就,就是在四面受敌的环境中,领导中国在保持国家主体完整的条件下赢得了平等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体系的资格。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限扩张的内在冲动决定了近代资本主义体 系一经问世,就必然要无限制地追求对外扩张,力图将整个地球纳入其统治之下,中国就是这样被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轰开大门,一步步强行拖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并按在依附的位臵上,实现民族复兴、重新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相应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那么,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完成这一使命呢? 满清王朝?否!至少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世界两千余年之久,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山海关之战则是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地位沦落的转折点。明朝后期中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发展被天翻地覆的明清鼎革打断,中国75%以上人口(根据《明史》等户口统计计算)丧身于满清入关后的战乱之中,除北京之外全中国几乎全部大中城市都在满清军队的烧杀掳掠下化为废墟,本已高度发达的中国制造业、商业和科技因此大幅度倒退。满清统治者随后又不遗余力扼杀汉族一切进步苗头,企图借此维护他们作为野蛮少数民族对一个文明多数民族的统治,从而“成功”地将中国从发达国家改造成为发展中国家。鸦片战争以来,历史上曾多次成功化解外来入侵挑战的中国不得不首次面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于自己的 对手,时人惊呼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中国长期陷入“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加剧落后”的恶性循环,究其根源,实始于清初。即使在西方帝国主义入侵之后,满清统治集团念兹在兹的仍然是“汉人强则满人亡”,宁可作为西方帝国主义代理人统治中国,也要遏制国家主体民族汉族力量上升。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结果迥异,这是关键原因之一。正值蓄意美化满清统治乃至伪满皇帝溥仪的所谓“学术研究”和文艺作品泛滥成灾之际,很有必要重述这一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