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试题精粹

04-15 2200

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部分1~6页,答题卷7~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僭越 / 谏诤膳食 / 膻气牢笼 / 笼络

B.秸秆 / 嗟叹遂心 / 燧石模具 / 模样

C.逡巡 / 疏浚飘溢 / 谥号喷射 / 喷香

D.福祉 / 桎梏震慑 / 摄录分明 / 分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创造了去年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B.面对地震和海啸,大多数日本民众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相信只有从废墟中站起来,才可以尽快进行有效的救援,尽早恢复生活。

C.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据此条例制定了拆迁细则,上下其手,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D.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B.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 针对舆论反映某些电影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 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4.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视觉接受神经系统对黑白特别⑴,这是因为构成人的视网膜边缘的一亿多个视杆细胞分辨黑白的本领特别强,即使⑵,也能⑶一个由明暗组成的黑白世界。可见,⑷,从而为黑白摄影被人的视觉接受及欣赏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

①敏感②敏锐③在深夜感觉不到色彩④在感觉不到色彩的深夜⑤感

受⑥感知⑦观众的视觉有优先唤起黑白的能力⑧黑白有优先唤起观众视觉的能力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⑦

C.①③⑥⑦

D.②④⑤⑧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3分,翻译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①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斶来②!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倨慢骄奢,则凶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③,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是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④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曰:“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柳下季:又称柳下惠,即展禽,鲁国贤士。垄:坟墓。②来:句末语气词。③约:捆缚,引申为穷困窘迫。④太璞:原始的璞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贵士之力也贵:以……为贵

B.矜功不立,虚愿不至矜:自夸

C.君王无羞亟问亟:急切

D.寡人自取病耳病:烦恼,不痛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士之贱也亦甚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君子焉可侮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召见颜斶时,颜斶让齐宣王上前,以这种看似无礼的行为来引起齐王与大臣们的不满,从而得以陈述自己关于“士贵于王”的观点。

B.颜斶以事实说明了自古就有“生王不如死士”的先例,并旁征博引,有力地说服了宣王,使宣王的认识和态度逐步有了变化,改变了对士人及自己的看法。

C.颜斶以美玉自比,认为一旦为官,自己就将高贵不存,形神鄙野。于是他谢绝了宣王的邀请,表现了他纯正自守、安贫乐道、向往自由的高尚品格。

D.全文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齐王、颜斶的个性品格及思想感情,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8.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B.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C.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D.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 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4分)

(2) 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 (3分)

(3)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明学,何不吉之有哉?(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3分)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暧暧远人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2)蔺相如固止之,曰:“?”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垆边人似月,。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

(5)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13小题每小题3分,14小题6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角色伦理: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儒学思想

安乐哲

儒家文化尊重差异,强调相互依存,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追求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子女行为不端,父母有责;人们同舟共济、休戚相关。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观念被深深地植入了儒者心中,和西方文化模式中的“个人”观念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人”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离散”,只是大家共同追求自由民主的目标而已。儒家强调家庭和社会亲密关系中的德行,这一为人处世的“角色伦理”会改变我们的文化世界吗?

儒家的“角色伦理”要求踏踏实实地逐步提升具体的人际关系。为了促进德行,儒家把家庭观念作为起点,“角色伦理”正是从个人修身出发,向外扩展,从具体、局部的关系扩展到广泛的关系,乃至增强社会联系的纽带。儒家把人看作具有复杂而生动的社会关系,并把人看成是动静复合的概念,是一种对人的深刻的经验理解。儒家“角色伦理”是从这里开始挑战了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由此,这种理论从整体性角度解释了人的意义。

儒家的“角色伦理”,通过关注日常生活行为,进一步复原了家庭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德行源泉及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按照儒家的理解,把世界变成一个家庭,就是要完善人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模式,这种模式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作用。“角色伦理”有这样一个逻辑,当一个家庭成员表现得更好时,另一个也会这样。成为名师的唯一途径是有优秀的学生,学生越是优秀,老师越是有名。

在跨文化交融的国际舞台上,儒学的“角色伦理”可以大展身手。儒家伦理不追求通行普世的东西,避免与其他文化进行棘手的道德冲突,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形中,行为合宜性应当通过持续的、多方的协商来确定,这是符合现代社会交往准则的,因为任何道德行为的互动性都要求多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儒家“角色伦理”也有其局限性。如儒家生活的目标被局限在熟人圈子中,或者囿于生活琐事(《中庸》)。因为往往过分地强调较为亲近的私人关系,对亲近关系的依赖可能会导致裙带依存、任人唯亲、狭隘地方主义和腐败等现象。

儒家把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思路,也有一定的问题。实际上,以强调家庭为儒家美好社会源泉的思想,已经使得很多人担心,对家庭和个人亲近关系的过分强调和投入。使得公共人力资源短缺,不利于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公民社会。

儒学伦理价值观的某些片面性也会对活跃发展的国际关系有负面影响。人们道德和价值观念最终来源于个人在具体环境中实践的事实,助长了某些狭隘的地方主义。这种有限责任态度有时会在国际场合有所反映。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自利主义和应急政策,使得其与不同的国家媾和,以经济发展为借口掩盖了一些本应得到国际关注的东西。

总之,在当今时代,博大精深的儒学蕴藏着丰富的能够提供给世界的精神资源,启发我们去重新思考家庭作为圆满生活和良性民主起点的角色。实际上,当民主在中国出现的时候,可以通过诉诸法治和建立正式的民主机制克服儒家武断式民主的局限性,限制过分的源于家庭生活的亲缘关系。或许有人会提出,假以时日,一个儒家式的民主——基于“角色伦理”。摆脱了个人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冲突——克服了自利的个人与自身追求繁荣共同体的努力的自我矛盾----能够成为一种代替西方自由民主的有价值的模式。

(是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摘自2010年11月《人民网》,有删改)

12.下列对“角色伦理”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角色伦理”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为人处世的观念,它也把自由民主作为追求的目标。

B.和西方文化模式中的“个人”观念截然不同,“角色伦理”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观念,它从整体性角度解释了人的意义。

C.“角色伦理”强调家庭和社会亲密关系中的德行,把个人修身视为增强社会联系的纽带。

D.儒家的“角色伦理”重视家庭关系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当一个家庭成员表现得更好时,另一个也会这样。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为了促进德行,儒家从个人修身出发,向外扩张,从具体、局部的关系扩张到广泛的关系,可见,儒家文化既追求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也不排斥扩张。

B.儒家“角色伦理”把人看作具有复杂而生动的社会关系,并把人看成是动静复合的概念,对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展开了全面的挑战,这是中西方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

C.儒家文化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形中,行为合宜性应当通过持续的、多方的协商来确定,这在跨文化交融的国际舞台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包容的特点。

D.当民主在中国出现的时候,如果限制过分的源于家庭生活的亲缘关系,就可以克服儒家武断式民主的局限性。

14.文章认为儒家式的民主代替西方自由民主的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五、现代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儿行千里

我第一次骑单车穿越中国的途中,母亲还不时将一封封家书提前寄到我将到达的地方,好让我每次到达一个陌生的城镇,都会收到家人的问候,它温暖了我一程又一程。每次风尘仆仆地归来时,我的背囊里总塞有一摞沉甸甸的家书。

在一座乡村,一个农妇的儿子爱上了美丽的贵族少女。备受单相思煎熬的他,做出了离家到庄园主家当花匠的决定。启程的那天,雨丝纷飞,孤独的母亲坐在滴雨的屋檐下目送儿子欢天喜地朝远方的庄园走去。年轻的农夫欢快地走着,他吹着欢快的口哨,始终也没有回过头。

秋收的一天,他自告奋勇爬上高高的草垛,卖力地干活,因为他心爱的少女正在楼上的阳台注视这里。高傲的少女或许也被这劳动的场面所感染,顽皮地向草垛上的人们伸出了手臂。年轻人努力地踮起脚尖,为了握一握少女的纤手,可不幸从高高的草垛上跌落,摔死了。

母亲闻讯赶来了。与儿子分别已久,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这种形式重逢。当儿子在村人的嬉笑中下葬的时候,她紧紧地搂住冰冷的儿子,没有一丝抱怨,两行热泪从这位一生倔强从不落泪的农妇的脸庞上滑落。她说:“我的孩子!”

从小到大看电影无数,许多影片别说情节,就连名字也记不大清楚了,但少年时看过的这部外国影片至今记忆犹新。

我恰恰是影片中那样一个孩子,疯狂地爱上了去远方的大路。多少年行色匆匆地穿行于中国的地图,拎起行囊道一声:“我去西藏了!”“我去黑龙江了!”头也不回便出了家门,一心直奔目的地。

直到有一天,我离开院子走了很远,忽然漫不经心地回了一下头,我发现,年迈的姥姥,两鬓染霜的父母,仍然伫立在阳台上,望着我。

也许我每次出远门的时候,家人都是这样久久地凝视着我的背影,只是因为我从不回头,所以从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即便我度完周末离家去江对岸的报社上班的时候,他们同样在阳台上目送着我的离去。

我回头的那一天,第一次向他们扬起了手。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笑容。

一年一年过去了,站在阳台上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如今只剩下母亲,以她不变的柔情站在那里。

1998年我得到去南极中国长城站采访的机会。出发的时候,①身为画家一生拿惯了油画笔的母亲为我赶织了一双厚厚的羊毛袜子。当时考察队发的靴子没有女性的尺码,是母亲织的那双厚毛袜才使我的一双脚在男式靴子里没有晃荡。在南极大陆的暴风雪中跋涉的时候,冰雪毫不留情地灌进了靴子结成冰砣,也多亏母亲给我的羊毛袜让我的双脚抵御了南极的冰寒。

四年前我受报社的派遣到海外追访郑和下西洋遗踪,连续三年在印度洋沿线的亚非国奔波。每次出发的时候,母亲都要帮助我准备行囊。她既担心携带的物

品多累坏了我,又担心哪一样物品没带上,路上会诸多不便。于是,放进行囊中的每件物品都要掂量再三。将近七旬的老人了,她甚至还吃力地将沉甸甸的行囊试着背到瘦弱的肩上,体验我将承受的分量。

我想起了徒步穿越中国的途中倒在罗布泊的余纯顺。他倒下的那年,社会对他的赞颂对他的宣传达到沸点。那年我恰好在上海,他的家乡。经人指点我找到了他的家,上海一条弄堂里一间简陋的房子。②屋子虽小,但因为只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空荡荡。老人低着花白的脑袋正在凝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中国事迹展览正观者爆满。

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有一把青菜,就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那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我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正如我难忘阳台上亲人注视我远去的背影一样。

有一年的夏天,我遇到一位长年穿行在中国大地的背包族,和我一样被人们称为所谓的“行者”,他拿出一个旅途留言簿希望我在上面写几句话,我说就不用写了吧,有件事你记住就行——下次出门时记得回一下头,在路上常给母亲打个电话。

15.请你对文中划线的两句话进行赏析。(6分)

16.文章2~4段写了少年时看过的一部外国影片,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17.举例分析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要求答出两点)(6分)

18.《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出门旅游,外出打工,异地上学,出国深造……人们有太多的理由离开亲人。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6分)

六、选做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9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篇第二》)

子曰:“君子和③而不同④,小人同而不和。”(《为路篇第十三》)

注:①周:合群。②比:音bì,勾结。③和:协和,谐和。④同:认同、附和。

(1)结合上面两选段,分析选段中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君子”观。

(2)请就上面两则《论语》中的某一点,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

20.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打工挣钱,天经地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你拖欠工资就没有良心,良心何在!我希望今年不要再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年末岁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年终工作会议上的“发飙”,这也是尹蔚民面对全国几十名厅局长的发问。虽然尹部长的“发飙”很“给力”,但农民工讨薪事件仍未绝迹。如果监管力度不加强,法律制度不健全,处罚措施不到位,明年、后年乃至更远的将来,如何解决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仍将是个难题,部长还得因此事年年“发飙”。但愿

(《现代快报》)

43名巴中籍农民工在山东务工3个月,谁知包工头留下一张80多万元的工资欠条后潜逃。走投无路的农民工被迫向当地政府求助。但在讨薪过程中,有3人遭遇保安殴打,7人被当地警方治安拘留。

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获知此事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市农办所属的民工维权中心派人前往当地维权。

记者近日从巴中市农办获悉,经过13天的艰苦维权,此事已得到圆满解决,单县县委、县政府对此表示了歉意,43位农民工也拿到了被拖欠的85万元工资。

(《华西都市报》,记者谢颖)

(1)给《现代快报》的横线上补上一个总结性的结尾。不超过20字。(5分)

(2)得知巴中籍农民工讨薪事件得到“圆满解决”,请你分别以尹蔚民部长、李仲彬书记和巴中籍讨薪农民工之一杨述贵的名义,各给《华西都市报》记者谢颖写一句话。(4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既敬重又畏惧的一种。

请以“敬畏”为题目,联系现实,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2011南京二模)word版

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数 学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70分) 1、 已知复数Z 1=3-4i ,Z 2=4+bi (b ∈R ,i 为虚数单位),若复数Z 1*Z 2是纯虚数,则b 的值为____。 2、 已知全集U =R ,Z 是整数集,集合A ={x ︱x 2 -x-6≥0,x ∈R },则Z ∩C ∪A 中元素的个数为 ____。 3、 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三个矩形随机涂色,每个矩形只涂一种颜色,则相邻两个矩形涂 不同颜色的概率是____。 (第3题) 4、 某校为了解高三男生的身体状况,检测了全部480名高三男生的体重(单位㎏)。所得数 据都在区间[50,75]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小组的频率 之比为1:2:3,则体重小于60㎏的高三男生人数为_______。 (第4题) 5、 已知向量a,b 的夹角为120°,且︱a ︱=3,︱a ︱=1,则︱a-2b ︱=________. 6、 下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e 值是_________。 (第6题) 7、 若抛物线y 2=2x 上的一点M 到坐标原点O 的距离为3,则M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________。 8、 若直线y=kx-3与y=2lnx 曲线相切,则实数K=_________。 9、 已知函数f(x)=2sin(ωx+Ψ)( ω>0),若f(3π)=0, f(2 π )=2, 则实数ω的最小值为______。 10、 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2*a 4=4, a 1+a 2+a 3=14, 则满足a n +a n+1+a n+2>9 1 的 最大正整数n 的值为________。

2018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理科

黑池中学2018级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题理科(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 -=A ,{} 2≥=x x B ,则A B =I A .{}2,1,1- B.{ }2,1 C.{}2,1- D. {}2 2.复数1z i =-,则z 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A .2x y = B .y x = C .y x = D .2 1y x =-+ 4.函数 y=cos 2(x + π4 )-sin 2(x + π4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π B. π C. π2 D. π 4 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命题“若x 2 -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 2 -3x+2≠0” B .“x=2”是“x 2 -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命题p:存在x 0∈R,使得2 0x -x 0+1<0,则﹁p:对任意x∈R,都有x 2 -x+1≥0 D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q 均为假命题 6.在等差数列{}n a 中, 1516a a +=,则5S = A .80 B .40 C .31 D .-31 7.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π16+ B .π416+ C .π8+ D .π48+ 8.二项式6 2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64 B .30 C . 15 D .1 9.函数3 ()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1,2) B .(2,)e C . (,3)e D .(3,)+∞ 10.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0.9p =,则输出的n 为 A. 6 B. 5 C. 4 D. 3 开始 10n S ==, S p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试题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8分)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拨的槲树(朝气蓬勃、生意盎然、老气横秋),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马铃薯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梅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在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晶莹.()湛.()蓝 (2)找出语段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应改为应改为 (3)在语段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2分) (4)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毛病,请加以改正。(2分) 2.默写。(12分) (1)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 (3),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表达不惧遮挡的望远境界的诗句是:,。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从以下指定的诗文中各默写出两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7)当你的同学或朋友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需要安慰和鼓励,请你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给予鼓励:,。 3.名著阅读。(8分) (1)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人物的名字或书名。(4分) ①他敢于冒险,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孤身 一人,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他: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这部古典名著的书名: ③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的情节出自哪一本名著?书名: ④“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睁开眼睛,第一句 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吗?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喜气的事情。不许说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2月月考试题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2月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5?10=50分) 1.已知集合()(){}{} 120,13,A x x x x B x x x R =--==+<∈,则A B = ( ) A .{}0,1 B .{}0,1,2 C .{} 42x x -<< D .{} 02x x << 2.复数z 满足 1+)2i z =(,则=z ( ) A .1i -- B .1i - C . 1+i D .1+i - 3.阅读如下图所示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 A . 11 B . 10 C . 9 D .8 4. 下列四个函数中,图象既关于直线π125= x 对称,又关于点?? ? ??06, π对称的是( ) A ?? ? ? ? + =32sin πx y B ?? ? ? ?-=32sin πx y C ?? ? ? ?-=64sin πx y D ?? ? ? ? +=64sin πx y 5.已知(),p x y 是不等式组10300x y x y x +-≥?? -+≥??≤? 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点,()1,2A ,O 为坐标 原点,则OA OP ?的最大值( ) A.2 B.3 C.5 D.6 6.“命题“q p ∨”为假”是“命题“q p ∧”为假”的( )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已知12,F F 是双曲线22 221x y a b -=,()0,0a b >>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左支上 存在一点P 与点2F 关于直线bx y a = 对称,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5 2 258. 某班同学准备参加学校在寒假里组织的“社区服务”、“进敬老院”、“参观工厂”、“民俗调查”、“环保宣传”五个项目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天只安排一项活动,并要求在周一至周五内完成.其中“参观工厂”与“环保宣讲”两项活动必须安排在相邻两天,“民俗调查”活动不能安排在周一.则不同安排方法的种数是 A. 24 B.36 C. 48 D.64

山东省淄博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英语)

淄博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英语2011. 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徐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遍。 1.Where has the woman probably just been? A.To a bank. B.To a market. C.To a post office. 2.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Mother and son. B.Doctor and patient. C.Teacher and student. 3.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Keep silent. B.Buy a new cup. C.Speak the truth. 4.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eat now? A.Strawberries. B.Chips. C.Cakes. 5.What time is it now? A.9:00. B.10:00. C.11:00.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A coat. B.A pair of socks. C.A pair of gloves. 7.What is the usual price? A.$15. B.$7.5. C.$5.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beautiful? A.The beach. B.The blue water. C.The sound of waves. 9.What did the man do when he first saw the ocean?

高三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科)精选

高三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0] B.(﹣∞,0)C.(0,)D.(﹣∞,) 2.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1﹣2i B.1+2i C.﹣1+2i D.﹣1﹣2i 3.已知向量=(λ, 1),=(λ+2,1),若|+|=|﹣|,则实数λ的值为( ) A.1 B.2 C.﹣1 D.﹣2 4.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4=9,a6=11,则S9等于( ) A.180 B.90 C.72 D.10 5.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2x B.y=±x C.y=±x D.y=±x 6.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A.“在三角形ABC中,若sinA>sinB,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p:x≠2或y≠3,命题q:x+y≠5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x∈R,x3﹣x2+1≤0”的否定是“?x∈R,x3﹣x2+1>0”; D.“若a>b,则2a>2b﹣1”的否命题为“若a≤b,则2a≤2b﹣1”. A.1 B.2 C.3 D.4 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 A.B.16πC.8πD. 8.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63,则判断框中的整数M的值是( )

A.5 B.6 C.7 D.8 9.已知函数f(x)=+2x,若存在满足0≤x0≤3的实数x0,使得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与直线x+my﹣10=0垂直,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三分之一前有一个负号)( ) A.C.D. 10.若直线2ax﹣by+2=0(a>0,b>0)恰好平分圆x2+y2+2x﹣4y+1=0的面积,则的最小值( ) A.B.C.2 D.4 11.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为Ω1,不等式x2+y2≤1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2.若Ω1与Ω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等于( ) A.﹣B.C.±D. 12.已知函数f(x)=sin(x+)﹣在上有两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函数f(x)=,则方程f(x)=的解集为__________. 14.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_. 15.若点P(cosα,sinα)在直线y=﹣2x上,则的值等于__________. 16.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棱C1D1、C1C的中点.以下四个结论: ①直线AM与直线CC1相交; ②直线AM与直线BN平行; ③直线AM与直线DD1异面; ④直线BN与直线MB1异面.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_.

上海市金山区初三201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金山区初三201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3.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选项上用2 B 铅笔填涂】 1.下列各数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6 B .a 2(a >0) C .21 D .2 3 2.满足不等式82<-x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3- B .2- C .1- D .0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22--=x y 的图像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一位射箭选手在训练中,五次射箭的成绩分别是10,7,8,10,10(单位: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8,7 B .8,10 C .9,8 D .9,10 5.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D .正方形的四个内角都相等. 6.在ABC Rt ?中,?=∠90C ,3=AC ,4=BC ,CP 、CM 分别是AB 上的高和中线,如果圆A 是以点A 为圆心,半径长为2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点P 、M 均在圆A 内. B .点P 、M 均在圆A 外. C .点P 在圆A 内,点M 在圆A 外. D .点P 在圆A 外,点M 在圆A 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只要求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出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得零分】 7.计算:=-2__________. 8.因式分解:=-42 x __________________. 9.方程x x =+32的根是__________. 10.方程1 112-=-x x x 的根是__________. 11.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x mx (m 为常数)有两个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020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海洋通过风、波浪和太阳等形式储存着充足的能源。现 在,所有这些能源汇聚在一起组成“能源岛”——它像提取“黑金”的石油钻井平台那样提取可再生能源。这是工程师多米尼克?米凯利斯的设想。当他发现通过用泵抽吸海底冰冷海水 来发电的海洋热能转换系统(英文缩写OTEC)发展太缓慢时,便产生了这个想法。 海洋热能转换系统的原理是利用海平面和海底水流的 温差来发电。热带海洋的浅海水温可以达到29摄氏度,而距它仅仅1公里深度的水流温度则要低得多。这种剧烈的温 差被用来驱动涡轮,后者将带动发电机发电。专家估测,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在一天之中可以吸收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热量的太阳能。 米凯利斯正在设计的能源岛的中心是一个海洋热能转 换系统,周围直径600米的平台上将安装风力发电机和太阳 能收集器。另外,整个能源岛周围还将安装水流涡轮机来收 集海水流动产生的能量。米凯利斯称,一个六边形的能源岛 可产生250兆瓦发电量,足够为一座小型城市提供能源。如 果将几个能源岛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小型能源岛群,甚至可以 用作船舶停靠的小港口或者供游客休息的“绿色”宾馆。 米凯利斯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建造一座海洋热能转换工 厂。他在美国生活科学网站介绍说:“与其他海洋能源技术相比,这项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持续性,它能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这是因为海洋热能转换系统不依赖于太阳、风或者海洋,而是以受太阳照射的海面水流和深海水流的温度差 为基础。系统从能源岛附近吸收温暖海水,用于蒸发液体 ——可以是海水本身或者氨水。该过程产生的蒸汽将驱动涡 轮机产生电能。接着系统抽吸海平面以下的冰冷海水将蒸汽 重新冷缩成液体,这个过程会使压强下降,有利于更多蒸汽 通过涡轮机叶片,从而再次产生电能。能源岛产生的清洁能 源通过海底管道运输到海岸。它还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氢,这 些氢可以运送至海岸,以氢燃料电池的形式发电。 此外,利用蒸发—冷凝循环原理,能源岛还可以充当海

2011年北京西城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及作文范文)

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高三一模试卷 语文2011.4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报不平成人之美汲.取(jí)循规蹈矩.(jù) B.打前战一如既往着.陆(zháo)兵不血.刃(xua) C.翻两番自顾不暇饯.行(jiàn)刎颈.之交(jǐnɡ) D.捉迷藏箭拔弩张甄.别(zhēn)稗.官野史(p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 ....,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上,适当加 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 ....。 C.面对强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 ....,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 D.加强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包 办代替甚至无所不至 ....,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3.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B.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C.近期,全国各地频发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案件。网络金融安全遭到破坏,一时间高度引发广大网民关注。 D.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4.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第 1 页(共8 页)

2020最新高考数学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简? --???-160cos 120cos 20cos 20sin 212 得 ( ) (A ) ?-40sin 1 (B ) ? -?20sin 20cos 1(C )1 (D )-1 (2)双曲线8822=-ky kx 的一个焦点是(0,-3),则k 的值是 ( ) (A )1 (B )-1 (C )3 15 (D )-3 15 (3)已知)(1 x f y -= 过点(3,5),g (x )与f (x )关于直线x =2对称, 则y =g (x )必过 点 ( ) (A )(-1,3) (B )(5,3) (C )(-1,1) (D )(1,5) (4)已知复数3)1(i i z -?=,则=z arg ( ) (A )4 π (B )-4 π (C )4 7π (D )4 5π (5)(理)曲线r =ρ上有且仅有三点到直线8)4 cos(=+πθρ的距离为1,则r 属于集合 ( ) (A )}97|{<

线的夹角 在)12 ,0(π内变动时,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1) (B ))3,3 3 ( (C ))3,1( (D ) )3,1()1,3 3 ( Y 6.半径为2cm 的半圆纸片卷成圆锥放在桌面上,一阵风吹倒它,它的最高处距桌面( ) (A )4cm (B )2cm (C )cm 32 (D )cm 3 7.(理))4sin arccos(-的值等于 ( ) (A )42-π (B )2 34π- (C )423-π (D )4+π (文)函数2 3cos 3cos sin 2- + =x x x y 的最小正周期为 ( ) (A )4 π (B )2 π (C )π (D )2π 8.某校有6间电脑室,每晚至少开放2间,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为 ( ) ①26C ②66 56 46 36 2C C C C +++③726- ④26P 其中正确的结论为 ( ) (A )仅有① (B )有②和③ (C )仅有② (D )仅有③ 9.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积为3,体积为,2 2E 为侧棱PC 的中点, 则PA 与BE 所成 的角为 ( ) (A )6 π (B )4 π (C )3 π (D )2 π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整理精校版)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考模拟试卷 1123 09:31 :: 2015高考模拟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试题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PK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五四时期“废文言、兴白话”,改换了一种意识形态;十六世纪欧洲印刷语言的使用,推动了民族的想象性建构。今天PK在媒体中过量繁盛,也已经超出了文化事件的范畴,开始在思想层面发挥作用。这就是令人忧虑的PK认知模式的形成。 这种认知模式首先设置了一种紧张情境。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神经在连续刺激中日渐麻痹。只有比紧张更紧张、比激烈更激烈的情境才能够留住人们挑剔的视线,PK正是这种情境的鲜明符号。媒体中诸种乔装打扮的PK,就像将黄飞鸿的“擂台赛”挪移到大众媒体上,将紧张的对决经由现代媒体多层次、高密度的信息渠道展现在更多人面前,获取了最大化的看客的关注。PK的表演性与娱乐性,注定了PK是一件公开而招摇的事。一看到这个字眼,就好似听到了“快来看呀——”的吆喝声。寻声而去,紧张激烈的场面正在眼前铺展。

这种认知模式预设了结果水落石出的一刻即将收获的精神快慰。今天,阅读内容变为浏览标题,看重结果轻视程序,人们总是行色匆匆,迫不及待。他们需要结果水落石出,需要胜负立见分晓,需要用斩钉截铁的判决抚慰等待的焦躁不安。而PK中的你死我活,不仅营造了一种紧张情境,更预售了一种水落石出时的精神快慰。实际上,这也反映了社会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 这种认知模式更蕴含着一种意在解构的娱乐化冲动。选秀的娱乐性抹平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成为一种由媒体与平民合力打造的艺术亚文化。其中PK环节奉行的全渠道全民投票规则,只取悦于注意力经济,而与艺术标准相去甚远。这样的PK,恰好迎合了在经济繁荣而话语贫困时代必须释放的解构欲望——解构权威、解构经典、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而在大众媒体上,PK的频繁出场,正是这种解构欲望的延伸。因而,媒体在哪里使用了PK语法,哪里就很可能存有解构欲望的心理市场。同时,越是权威的、经典的和主流的事物,越是在PK模式的认知中幻化出更强烈的娱乐化效果。这一点,也许是PK认知模式中最为隐秘的特点。 (《读书》2015届高考模拟第1期) 1.对作为认知模式的“PK”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PK的过量繁盛,在当今中国,不仅仅是文化事件,也已经在思想层面上发挥了它的作用。 B.在这个生活节奏日趋紧张的社会生活中,PK已经成为能留住大众视线的鲜明符号。 C.表演性和娱乐性是PK与生俱来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公开和引人注目的个性。 D.PK已成为一种由媒体和老百姓共同经营打造的艺术亚文化,在当今社会正风光无限。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媒体中诸种乔装打扮的PK,就像将黄飞鸿……”中“乔装打扮”指的是媒体对PK进行“包装”,其目的是想弱化PK本身的残酷性,使之能以温和而美好的面貌出现。 B.“将紧张的对决……获取了最大化的看客的关注。”“看客”是对喜欢看PK观众的称呼,较形象地表现了注意力经济下社会大众看重表象且没有持久关注点的特征。 C.“一看到这个字眼,就好似听到了‘快来看呀——’的吆喝声。”表现了PK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是对PK唯一优点的肯定。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数学模拟试题(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全集U ={1,2,3,4,5},集合M ={1,2,3},N ={3,4,5},则M ∩(eU N )=( ) A. {1,2} B.{4,5} C.{3} D.{1,2,3,4,5} 2. 复数z=i 2(1+i)的虚部为( ) A. 1 B. i C. -1 D. - i 3.正项数列{a n }成等比,a 1+a 2=3,a 3+a 4=12,则a 4+a 5的值是( ) A. -24 B. 21 C. 24 D. 48 4.一组合体三视图如右,正视图中正方形 边长为2,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及内切圆, 则该组合体体积为( ) A. B. 43 π C. 43π D. 27 5.双曲线以一正方形两顶点为焦点,另两顶点在双曲线上,则其离心率为( ) A. B. C. D. 1 6.在四边形ABCD 中,“AB =2DC ”是“四边形ABCD 为梯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设P 在[0,5]上随机地取值,求方程x 2+px +1=0有实根的概率为( ) A. 0.2 B. 0.4 C. 0.5 D. 0.6 8.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x ∈R ,A >0,ω>0,|φ|<2 π ) 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是( ) A .f (x )=5sin( 6πx +6π) B.f (x )=5sin(6πx -6π) C.f (x )=5sin(3πx +6π) D.f (x )=5sin(3πx -6 π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y =kx +1与A (1,0),B (1,1)对应线段有公 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0.记n x x )12(+ 的展开式中第m 项的系数为m b ,若432b b =,则n =__________. 11.设函数 3 1 ()12 x f x x -=--的四个零点分别为1234x x x x 、、、,则 1234()f x x x x =+++ ; 12、设向量(12)(23)==,,,a b ,若向量λ+a b 与向量(47)=--,c 共线,则=λ 11.21 1 lim ______34 x x x x →-=+-. 14. 对任意实数x 、y ,定义运算x *y =ax +by +cxy ,其中

201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历史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还乡后疾呼:“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勒索2100万银元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2.“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杨靖宇 3.“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以中国聪明才力,国耻足以振矣。”这段话体现了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革命派的观点 D.进步知识分子的观点 4.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源于他们都共事于 A.北京大学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5. 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 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某电视台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车轮上的记忆——奠基》,与此相关的事件可能是 A.鞍山钢铁公司的建立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C.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建立D.武汉长江大桥的竣工 7.一批外国友人要到被称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他们要参观的是A.上海 B.深圳 C.厦门 D.广州 8.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D.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9. 1980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成为中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该技术的发明人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 10.《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中国 11.有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布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布被割掉了耳朵。阿布被判的法律依据是 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12.推动美国和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旧势力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人文主义 B. 启蒙思想 C. 相对论思想 D.马克思主义 13.“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体现了哪一位科学家的观点 A.达·芬奇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4.右图是一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山姆大叔召唤小鱼过来的目的有 ①援助欧洲发展②扶持控制欧洲 ③建立北约④遏制苏联力量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 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南北战争结束分裂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非选择题( 6小题,共45分) 16.观察历史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5分) 图一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图二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 (1)这组漫画反映的内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图一中的希特勒在炫耀取得这次战争的最后胜利。 (3)在图一的时间德军占领了苏联的莫斯科。 (4)图二中的希特勒是因斯大林格勒战役而颓丧。 (5)图二预示着希特勒进攻势态在逐渐减弱。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符的得0分。 1、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够从相互碰撞中或从入射光子中吸收一定的能量,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0.2eV ,如果静止的氢原子受其他运动的氢原子的碰撞跃迁到该激发态,则运动的氢原子具有的动能 A 、一定等于10.2eV B 、一定大于10.2eV ,且大得足够多 C 、只要大于10.2eV ,就可以 D 、一定等于10.2eV 的整数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雨后路面的油膜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B 、太阳光斜射在铁栅栏上,地面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C 、对着日光灯从两铅笔的狭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 、从月亮光谱可以分析月亮的化学成份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设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飞船经历时间t 绕地球运行n 圈,则飞船离地面的高度为:(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 A 、322224n t gR π B 、322224n t gR π-R C 、3222n t gR D 、32 22n t gR -R 4、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 的运动员 踩在与水平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双手把好扶手并 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 , 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人对皮带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B 、人对皮带不做功 C 、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一定为mgv sin α D 、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5、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热点,利用超导材料可以实现无损耗输电,现有一直流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Ω,它提供给用电器的功率为40kW ,电压为800V ,若用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那么节约的电功率为 A 、1 kW B 、1.6×103kW C 、1.6 kW D 、10 kW 6、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当它们各自推下质量相同的物体后,甲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而乙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

2013届高考冲刺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会是宋代与科举有关的会社名称,或称课会,或称课社,或称文会。它和乡校、家塾、舍馆一样都是民间开办的学校,与宗学、京学、县学等国立学校并存而补充之。每遇大比之年,书会等民办学校也有人中榜及第,确实与科举考试有密切联系。抑或受到宋代都市文艺商品化趋势的左右,抑或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书会渐渐地由读书吟课的场所转变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宋代的书会应不少。由于书会渐渐走向专门化,以致被人们视同为一般的“行会”,且统称之为“社会”。书会中从事伎艺底本创作的人称之为书会先生。从有关资料看,书会先生据其专长,各有所司,分工明确。 宋代书会先生一般是没有功名而精于文艺的民间文人和艺人。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审美认识和道德评价标准去进行文艺创作,并以获得商业利润为创作目的,即以文艺创作为谋生的手段。因此.他们是一个职业化的、自治性的民间文艺创作群体。他们的生活是自由的,甚至是放纵的。北宋词人柳永可谓是书会先生的先驱。他早年浪迹市井,放骸坊曲,为歌妓作词的经历与后代书会先生的生活方式无甚差异。 宋代书会先生创作的作品应该不少,而由于失载和散佚.今天能确认为书会先生创作的作品已不多,如小说《简帖和尚》、鼓子词《刎颈鸳鸯会》、戏文《张协状元》及一些曲子词和赚词。从现存的资料看,词是宋代所有伎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决定着伎艺作品的艺术品位和语言风格。而伎艺作品质量的提高也是词的质量的提高,伎艺形式的创新也是词体的创新。书会的创作和表演有助于词的传播和发展,尤其是鼓子词、唱赚和戏文的创作,导致了词体的发展和演变,即由单章体向联章体、套曲体、戏曲体嬗变。 书会先生活动的区域一般在大都市,其“衣食父母”(作品的消费者)主要是都市居民。为了占据更大的艺术市场和拥有更多的作品消费者,他们必须符合广大市民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创作出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他们所创作的文艺作品也固然属于市民文学。因此而论,书会先生是职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是早期的市民文学作品。正如谢桃坊先生在《中国市民文学史》第三章《中国早期市民文学》中所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书会先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其创作目的不是为了…经国之大业?或…不朽之盛事?,而是服从现实的商业利益。他们必须向艺人提供脚本或刻印脚本以取得合理的报酬,这样才能在都市里维持中等以下的生活消费。由此使文学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书会先生的功绩也就在此。他们推动了都市通俗文学的发展,为词走向社会、走向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1.关于“书会”,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书会与科举有密切联系,是和乡校、家塾、舍馆一样的民间学校,对宗学、京学、县学等学校起补充作用。 B.书会的功能后来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民间学校逐渐转换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 C.书会走向专门化的原因,既有受宋代都市文化商品化左右的因素,也有书会为了解决自

2020年高三数学 高考模拟题(试卷)带答案

伽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国语班)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___ __ ___ 考场号:______座位号:__ 班级:高三( )班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 ,则集合 ( ) A. B. C. D. 1、【解析】 根据题意,集合,且 , 所以 ,故选B . 2、设复数满足,则 ( ) A . B. C. D. 2、【答案】A 3、已知函数,若,则 ( ) A. B. C. 或 D. 0 3、【解析】 由函数的解析式可知,当时,令,解得; 当时,令,解得(舍去), 综上若,则,故选D .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1 4、【解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腰长为1,高为2的三棱锥,故其体积为, 故选A. 5、某校高二年级名学生参加数学调研测试成绩(满分120分) 分布直方图如右。已知分数在100110的学生有21人,则 A. B. C. D. 5、【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分数在100110的频率为, 根据,可得.选B . 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是,则的值可以为( ) A. 2014 B. 2015 C. 2016 D. 2017 6、【解析】①,;②,;③,;④,;, 故必为的整数倍. 故选C. 7、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 项和为,则 ( ) A. 2 B. 4 C. D. 7、【解析】由题 ,故选C . 8、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5 B. -5 C. D. 8、【解析】 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为, 由,解得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故选B . 9、的常数项为 A. 28 B. 56 C. 112 D. 224 9、【解析】的二项展开通项公式为.令,即.常数项为, 故选C . ()327,1 { 1ln ,1x x f x x x --<=?? ≥ ??? ()1f m =m =1e e 1 e e 1m <3271m --=0m =1m ≥1ln 1m ?? = ? ?? 1m e =()1f m =0m =13122 3 111112323 V =????={}n a 2q =n S 4 2 S a =15217 2 ()44211512 S q a q q -==-

2013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题一

201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 重庆市涪陵第十六中学校张生云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飘舞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雪片飞扬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3.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 B.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是1m C.一部手机的质量约是1kg D.一台电脑显示器的质量约是10mg 4.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上雾B.下霜C.降 雨D.结冰 5.一个条形橡皮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 ①它的硬度大于铁的硬度;②它的导热性比铜的导热性差; ③使用后,其密度保持不变;④若把它放在水中,一定浮在水面上; ⑤无论怎样放置,它对桌面的压强都相同。合理的是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 ⑤D.②③ 6.如图,电源电压不变,两只电表均完好。开关S闭合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A.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1短路 B.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1断路 C.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2短路 D.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2断路 7.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塑料尺探究:⑴物质导电性; ⑵电动机转向;⑶电磁感应;⑷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能够完成的实验个数有 A.1个B.2个C.3 个D.4个 8.如图,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A的上端是N极 B.弹簧B具有弹性势能 C.电动机不工作 D.电灯正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