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宗教

植物与宗教
植物与宗教

收稿日期2010年9月。

植物与宗教

李婧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园艺园林学院

关键词:植物远古自然崇拜信仰当代植物崇拜思潮宗教

Plant and Religion

Lij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 Hainan University

Abstract :

From thousand years ago , plant begin to affect different people . The mystery of the plant is so attractive that almost all th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revere it .Along with it ,more and more people try to repose their trust in religion .So ,It’s nature that people begin to content plant with religion .From immemorial nature worship to systemic belief ,to present nature worship , plant acts different characters , but the reverence from people’s heart don’t change .And we all think that this contact between plant and religion will last forever .

Key words : plant immemorial nature worship systemic belief

present nature worship

religion

千百年来,植物一直以其特有的神秘感,吸引着众人,人们惊叹于植物的静谧,为它们的美丽所折服,当信仰给予了人们依附时,植物自然而然以其大自然的灵物的身份融入了宗教之中,不管是当代还是远古,人们的热爱、神往一直存在着,也不论是西欧、中东、亚洲还是北非,这种敬仰和崇拜一直都在以各个形式存在着。

世界上到处都有人相信,有些植物与超自然的力量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宗教学家、民族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认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可能相信,有一些有着自己的面孔和独立意志的生灵在操纵着这个世界,特别是大自然,比如女妖、藤精树怪或自然神。这种古老的天赋也许就是一切宗教形成的基础,我们是否利用以及怎样利用这种天赋,这仅仅取决于我们的文化环境。如果一个人出生在印度西海岸"默哈代奥克利"族的聚居区,那么他从小就会懂得,村子边上的某个树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们受到一位森林神的保护,只要有人偷了一片树叶,神就会发怒,杀了这个罪人或让他全家得重病。印度有成千上万这样的绿色圣物得以幸存下来。在一些非洲国家,如布基纳法索、加纳、冈比亚和坦桑尼亚,某些森林的残骸也是不能碰的,因为人们害怕在里面栖身的神灵。

早在789年的欧亚,卡尔大帝曾经大发雷霆:"有些蠢货对着树或者岩石或者泉水点上蜡烛顶礼膜拜,我现在颁布严令,这种陋俗必须铲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种动乱的爆发,他们都不得不看到,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是非常坚定的,于是,教皇格雷戈尔一世在公元6世纪就下了一道命令,命令中指出,对民间的信仰和风俗要加以利用,而不要试图去赶尽杀绝。如果有个团体在膜拜一棵树,那么不要把这棵树砍倒,而要把它献给基督,并且允许人们继续膜拜收稿日期2010年9月。

这棵树。通过这种途径,古老的自然拜物教中的成分渐渐转变成了基督教的中的成分。

很多古老的自然崇拜通过各种方式演变下去,很多东西只是形式和方式变了,其实质还是一样的,当古老的信仰逐渐发展为较为有组织和体系的宗教派别时,改变的只是一个寄托信仰的方式,人们内心那份需要寄托的意念是从未改变的,与之相对等的,不管科技如何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生灵的敬畏永远都是存在的,植物以其特有的神秘感永远要在宗教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

在宗教中,植物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一种象征或是寄托,另一种便是用于宗教礼仪以及各个方面的祭祀上。

比如说,在象征方面,据佛经介绍,佛主释迦牟尼的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都与植物连在一起:他降与他的外婆家花园里的一株无忧花树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下和圆寂于两株娑罗双树下。这样,佛教便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按西双版纳傣泐文经书《二十八代佛出世记》的记载,佛教共有28代佛主,每一代佛主5000年,释迦牟尼是第28代佛,每一代佛主均有其“成佛树”。在此所说的成佛树就是一个象征,平日里我们所说的佛教的五树六花也是一种象征,人们根据对这些理想中的神树的膜拜,建造起植物与宗教相结合的佛寺,这就使得植物和宗教的关系不仅仅存在与文字口头上,更是存在于现实事物收稿日期2010年9月。

之中,由此,植物更加成为了宗教中有形体又有生命的灵物,这使得一个佛寺成为了一个“佛教植物文化园”,在佛教上是这样,同等的,这也出现在各个宗教的园林艺术之中。

除了接受人们的膜拜和敬仰,许多与宗教有关的植物也扮演着祭祀用品的作用,比如十大宗教致幻植物,此类植物严格意义上是用于宗教或撒满仪式的致幻药物。几百年来,出于其本身具有的致幻作用,此类植物被应用于宗教仪式上。比如天堂蓝”(亦称“朝颜”),被称为金森草或是地狱铃铛的曼陀罗等,不同的植物以其不同的化学成分达到不同的迷幻作用。

在当代的植物崇拜思潮中,很多植物延续了其古老的神秘传说,如,时下非常流行的"巴赫花疗",用这种疗法治病的病人服用的是某些花的精髓。这个方法是英国医生爱德华巴赫(Edward Bach)提出来的,他认为这些微量液体不仅仅是安慰剂46,而是真的有效,他发现了38种药用花,根本不是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发现的,而是凯尔特人的古老传统和他自己的直觉使他获得了灵感。他看待植物就像古代的日耳曼人,认为植物是神圣的,他相信自己在植物中感觉到了某种灵魂,据他说正是这种灵魂产生的振动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还有一种把植物与超自然力量联系起来的现代学说,那就是鲁道夫·施泰讷(Rudolf Steiner)的有机肥学说。谁要是相信这个学说,并收稿日期2010年9月。

且种植注册商标为"得墨忒耳"的蔬菜,那么他不仅经营了无毒农作物,而且还可以接受宇宙力量的影响。施泰讷教导说,日月星辰和天使都会向植物发送消息,以此来控制地球上所有绿色生命的生长,施泰讷说他发明的有机肥角粪肥、角粒肥或橡树皮肥料,能把经济作物与宇宙中的控制力量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古兰经》里常常描写“天国”的旖旎风光和信徒们在那里的安逸的享乐。“所许给众敬慎者的天园情形是:诸河流于其中,果实时常不断;它的阴影也是这样。”阴影,鲜果和流水或“汹涌的泉”,这样是所有关于“天园”的描写都要提到的。对此,我们不得不体会到在宗教中,植物是如此的神秘莫测,以至于它影响着人们的敬畏崇拜之心,影响着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看法。

无论是远古的植物信仰,还是已经形成较完善体系的几大宗教,还是正在发展之中的植物崇拜思潮,植物与宗教已然成为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它们在宗教中所处的位置是什么,它们的让人敬畏,让人去崇拜信仰的精神或是作用已经植根于每个人心里,而且,我相信,这种关系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影响每代人的心。

参考文献

《圣经故事》

《古兰经》

EXOTIC TROPICALS OF HAWAII

收稿日期2010年9月。

Concepts in Plant Metabolomics

Theology, 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Jennifer Hooper McCarty,Tim WHAT REALLY SANK THE TITANIC

(责任编辑李婧)收稿日期2010年9月。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文学与宗教(大一文概期末) 曾几何时,宗教与文学的关系这个话题受到古今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因而自然地衍生出各种相关学说。然而在读完大学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以下简称《文论》)关于“宗教发生说”后,突然有所触动,觉得有必要再重谈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这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本文将简要讨论“宗教发生说”的荒诞,宗教与神话故事的辨析,以及重点讨论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关系。 《文论》中讲到了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①,不可否认,主流并且的确站得住脚的还是马克思的“劳动说”,然而书中对于“宗教发生说”却介绍得过于模棱两可,漫不经心,不负责任。何以见得呢?此学说理论来源不详,提出者无从考究。其论据倒有现场对于一些大家的与此沾边一点的话罗列出来,而断章取义的效果。 如书中将恩格斯搬出,恩格斯曾说过:“中世纪吧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②③但凡智力正常,有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在清醒状态下也不会认为这可以支撑所谓的“宗教发生说”吧? 又如最后拖出格罗塞: 德国美学家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书中认为,艺术在其活动中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审美活动只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则介于二者之间,诗人作诗是为了个人兴趣,也是一种公共的事业,他为自己也为别人创作。这样,无处在目的的艺术要超越诗人个人心灵的限度才能实现,它就同教徒虔信宗教并非一定为了长生,发财等实际目的相类似。④ 格罗塞的观点主要不在于他论证了艺术同宗教在发生学上的联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宗教。⑤ 说了一大堆似乎与所谓的“宗教发生说”没有什么关系吧,仅是提到了设计宗教的只言片语便拿来当理论依据,未免过于敷衍了吧。再说了,人家格老师怎么就“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宗教”了,不过是个比喻罢了。 由此可见,“宗教发生说”形如浮云,有形无实,风来即散,不值一提。 那么,文学与宗教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由于超自然的一些东西总是成为宗教的一大特点,所以一提到宗教,很多人总是把它与鬼神联系起来。但是,如此神话传说并不能划入宗教领域。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聊斋志异》,包括《变形记》都不能寄于宗教篱下。对此,可以将其称之为“神话文学”,或者叫“超自然文学”。超自然文学既具有违背客观事物行为规律的,又具有符合文学中对超验世界认识的审美属性。 在剔除宗教形态多余赘肉,实现瘦身后,再来谈宗教与文学,将会相对轻盈一些。 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文论》在讲文学的通行含义时说到: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或者就成为非文学了。⑥所以,宗教与文学应是在社会的文化过程中两种独立且平等的意识形态。 不仅如此,文学与宗教存在着不少相似性。它们都涵盖了彼岸世界的神秘性,人生价值的探讨和道德训诫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那个存在于美好意念中绝对真理统治的至善永恒的彼岸超验世界。神话文学在这点上很能说明问题。还有《礼记》中所讲的“大同世界”与“彼岸世界”不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诸多文学著作与宗教理念关于真善美的态度也属这一情况。 文学与宗教相互影响,着包括相互推动与相互限制。宗教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五四女性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五四女性文学的研究进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性别角度对五四女性文学做内部研究,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外部联系——基督教文化;二是将五四女性文学从属于现代文学,整体研究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性别主体特征。为准确而深入把握五四女性文学的特质,必须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就外部而言,五四女作家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从传播学角度看,在基督教文化传播的链条上,作为传播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为吸取广大中国妇女入教,抨击中国陋习、在中国办教育、兴女学,并对基督教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突出尊重妇女、民主平等的思想,对中国妇女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反抗父权压迫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优越感,其居高临下的启蒙者姿态使中国妇女在欲迎还拒的心态下接受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经传教士的传播,最终到达了接受者的头脑中,而基督教文化能否被接受者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还取决于接受者及其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就五四女作家而言,她们大都接受过基督教文化教育和影响,同时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加上个体独特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五四女作家尽管在理智上对基督教文化欲迎还拒,但内在情感上对基督教文化抱有好感,并有一定的依赖性,有的还皈依了基督教。因此,五四女作家和基督教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基督教文化深深

影响了五四女作家的创作。但是,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体验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五四女作家身份上的这一特点和第三世界的妇女主义者极为相似,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和表现与第三世界的妇女主义者对圣经的批评具有内在的关联。她们对圣经和基督教文化的认识基于相似的经验——本土妇女经验,包括民族经验,本土宗教、神话、文化遗产,女性的经验三个方面。她们都关注相似的主题,如以上帝的性别问题为核心的“上帝论”,以耶稣的性别问题、耶稣与妇女的关系为核心的“基督论”,以两个与“罪”相关联的女性夏娃、马利亚为中心的“罪论”,以男女关系、人类关系为中心的“人性论”等。因此,妇女主义圣经批评为研究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撑。由此,转入内部研究,探讨五四女作家接受和表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独特性。关于“上帝论”,尽管中国自古就有“上帝”这一观念,但五四女作家笔下的“上帝”观念和“上帝”形象却具有基督教的文化因子。在时代影响下,五四女作家舍弃了基督教上帝学说中不合中国观念且不合常理的神秘部分,在创作中表现了更具情感色彩、人格色彩、性别色彩的上帝形象,主要有造物者、母性或女性的上帝、圣言的倾听者、精神寄托的对象等上帝形象。关于“基督论”,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并不认为耶稣具有神性,而将耶稣看作一个有着伟大人格的人。但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女作家从本土妇女经验出发,看到了男性耶稣身上所具有的女性品质,如自我牺牲、受难、宽恕、博爱等,所以,她们更愿意把耶稣当作一个女性基督。五四

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关系

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塔在长安东南区,上文俯视长安是面向西北。 天宝十一载(752年),杜甫、高适、岑参、薛据、储光羲等到慈恩寺登塔游玩,除薛据外都有《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同题诗作流传后世,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 ?塔在长安东南区,上文俯视长安是面向西北。 【寺院】 ?佛寺的通称,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略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旃檀林、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清净无极园等。此外,民间也往往讹称为庙。 ?[印度]相当于‘寺院’的梵语有四︰ ?(1)音译毗诃罗,意译为住处、游行处、精舍、僧坊。 ?(2)原意指幡竿,讹译为刹。因一般习惯在佛堂前立刹,故有此称。 ?(3)音译为僧伽蓝摩、伽蓝。意译为众园、精舍。即大众共住的园林,多为国王或大富长者所施舍,以供僧侣止住。 ?(4)音译阿兰若、阿练若、兰若、练若,意译无诤、空闲处。指村外适于清静修道之所。 ?根据古寺院的遗迹,可知印度佛寺多在中央设方形佛殿,殿外有僧房围绕,殿内正面则安置佛龛。建材系采石、砖、木三种。形式有佛堂、僧房、塔婆等分别。 ?[中国]据《汉书》〈元帝纪〉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条云︰‘寺者,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入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号。僧寺之名始于此也。’ ?可知在汉代,寺原为中央与地方的政事机关,如太常寺、鸿胪寺(招待诸侯及四方边民之所)。后因西域僧东来,多先住鸿胪寺,逮移居他处时,其所住处仍标寺号。从此遂称僧侣的居所为寺。又,‘院’本是周围有垣之意,转指周垣或有回廊的建筑物,亦指官舍。至于将佛教建筑称为‘院’,则始自唐代在大慈恩寺所建的翻经院。至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称院。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尔后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创建于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为我国佛寺的滥觞,其后续有建业(南京)建初寺、武昌昌乐寺、慧宝寺、金陵瑞相院、保宁寺、苏州通玄寺、扬州化城寺、四明德润寺等。西晋初年,京洛一带造寺塔图像而礼拜之风盛行,不少达官显贵或舍旧宅,或于各地立寺塔。当时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因高峻层塔渐为寺院的重要象征,‘浮图’遂转而专指高塔。 【浮图】 ?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意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广弘明集》卷二云︰‘浮图,或言佛陀,声相转也。译云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也。’另外,《佛说十二游经》云︰‘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大智度论》卷十一云︰‘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卷十六云︰‘或焚烧山野及诸聚落佛图、精舍。’等所说即指寺塔。又,《分别功德论》卷三也有此种用例。 【塔】 ?指埋藏遗骨、经卷,或为标示特别灵地而造的建筑物。塔是略称,具称为塔婆,或窣睹波、数斗婆、私偷簸、苏偷婆等,意译方坟、圆冢、归宗或高显、聚相、灭恶生善处等。 ?一般而言,造塔是为供奉遗骨,但也有为供奉佛的爪发、牙齿、钵衣之类而造塔。或在与佛陀一生行历中主要事件有关的地方设塔纪念,如在佛生处、成道处等造四塔、八塔之类。

文学与宗教

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和影响 张蕊青 宗教与文学不是绝缘的,尤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本身很有艺术气氛,其音乐、美术以及佛典中的文学表现,对中国文人都很有吸引力,其义理也给久困儒家章句的文人开辟了新的境界。这种文字的表现具体到文坛上,则有许多作家写出了一些宣扬佛教的作品。” 从《世说新语》中有关宗教的描写,我们还可以看到,将宗教引入文学,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另一方面,由于宗教人物进入了文学,提高了宗教人物在知识阶层的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宗教的影响。因此,宗教与文学之间呈现了一种双向汇流、相辅相成的关系。 宗教渗入了文学,文学也浸透了宗教,这当然不自《世说新语》始。自从产生宗教之后,就与文学艺术形成了双向汇流之状。宗教场所的各种图像、雕刻乃至建筑装饰都是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被尊为世界艺术精品,国外亦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不就是宗教题材的世界名作吗?《圣经》既是宗教经典,也是众所周知的绝妙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的一些佛道著作也可视为文情并茂的文学佳作。同时,许多纯文学作品很多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宿命论思想和宗教意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悠悠苍天”之句,就是把天看作神灵;《楚辞》中的《湘夫人》、《湘君》、《山鬼》等篇更直接地是神话故事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世说新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是一条普遍规律,不论远古还是近代,只要有人类,就有文学,就有宗教;有宗教,有文学,就有宗教的载体。文学的内容,就是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和相互渗透,而这个“相互渗透”也不是人为的,当然这里也不排斥大艺术家、大宗教领袖的特殊选择以及特殊才能的特殊作用。宗教徒要向世人表现自己所崇拜的形象,推广宗教,唤起世人的共鸣,就必须依靠和借助文学家的妙笔和形象思维,文学家们许多时候要寻找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理想,因而也自然而然地与宗教一拍即合。宗教以文学作为自己的一半,文学也常以宗教作为自己另一半,这就形成了难舍难分的双向汇流、相互渗入的状况,这是文化发展进步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这种现象还将随着时代的步、科技的发展日益深化。宗教因有文学艺术这一绝妙的载体,其号召力更为震撼;文学艺术因有宗教的深层内蕴,其感染力也更加强烈。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它取材于《圣经》故事,抓住了最感人的一瞬间,表现出耶稣和圣徒们的种种复杂心态,令人禁不住顶礼膜拜。这就是鬼斧神工之作,是一种艺术震撼力之所在。然而这种艺术魅力的展现,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有其深厚的宗教内涵,有着其他纯艺术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功用和感召力。宗教的魅力正是与反映其内容的艺术作品的魅力成正比的。在《世说新语》的时代,一些名士之所以乐于与高僧、名僧交往,是因为高僧、名僧学问渊深,文学修养极高,名士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受到启发。支道林首先将佛理渗入文学领域,对玄言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孙卓与许询,都与支道林过从甚密,他们与王濛、许安等人一起,配合清谈活动,掀起了玄言诗的创作高潮。《文学》第55节载: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 ?”正得《渔文》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 ?”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渴。”谢后粗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

陕西理工大学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1401 学号:1418014018 姓名:李强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 儒、释、道三家,相互影响,相互交汇,各个教派有其特有的思想体系与思辨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传统宗教儒家道家佛家 中国传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宗教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儒教,也不是儒教、道教和佛教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有其归元。由学术系统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教典籍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

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此外还有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在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儒家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孔子之后,也有许多当世大儒。子思,名伋,孔子的孙子,他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诚”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孟子,名轲,子思的学生,提出了“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荀子,名况,字卿,他提出了“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汉代的董仲舒,他又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董仲舒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方

中国古典文学与宗教

中国古典文学与宗教 从创造意境的角度来看,宗教和文学堪称是一对孪生儿,它们都有一种惊人的想象力,都有一个奇丽的意象世界:仙界地府、出神入化、隐身遁迹,天上一日、世上千年……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稀奇古怪的宗教世界,给中国古典文学以不尽的养料、无穷的遐想,引发出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无数灵感。而这之中的道教则为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一个神奇瑰丽的浪漫天地、想象世界,促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 在中国道道教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从民间兴起到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文学史上,诗歌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道教对当时文学创作影响甚大,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游仙诗的创作。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之情的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如屈原的《远游》,也不乏仙人漫游的描绘,颇多浪漫色彩。还有秦始皇时期博士所作《仙真人诗》,也是游仙诗的源头之一。在道风盛行的背景下,游仙诗遂应运而生。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不等。梁萧统《文选》首列游仙诗为文学体裁之一。从作者身份来看,游仙诗可分为道人游仙诗和文人游仙诗。前者的主要作者有葛玄、吴猛、杨羲、许谧、许岁羽;后者的主要作者有:曹操、曹丕、曹植、嵇康、阮籍、何劭、张华、张协、郭璞、陆机、梁武帝、沈约、江淹、张正见、

颜之推等。道人游仙诗与文人游仙诗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是:不论是道人的游仙诗或文人的游仙诗都表现出"冲举飞升,遨游八极"的浪漫色彩和奇幻的想象力。不同点是:道人的游仙诗往往是崇道思想与神游境界的结合;而文人的游仙诗则多借神仙意象和神游广阔恢宏空间,寄托自我理想的追求。 元明清三代是道教小说的鼎盛时期。作家们在这一历史时期中不仅继续创作道教志怪传奇作品,而且注意其通俗化工作,于是出现了为民众讲故事的“话本体”道教小说。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其思想内容中充满了善恶果报、多积阴德的道教伦理观念,塑造了好些行善积阴鸷的人物形象。如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明清之际还出现大批以道教生活为题材、以宣扬道教思想为宗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些小说多描写神魔相斗和以神人、仙人为题材,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道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典型的是在唐宋时期。当时,道教由于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崇,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样一种崇道的氛围下,必然出现大量吟咏道教的诗词。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刘昚虚的"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

浅谈红楼梦中的宗教与民俗文化

浅谈《红楼梦》中的宗教与民俗文化 专业:09新闻学学号:2112509115 姓名:柳迪《红楼梦》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原因除了其自身所拥有的艺术成就之外,更因为它是一本包罗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各基本层面的巨著。《红楼梦》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总结、浓缩和艺术的表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已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和标本了。 一.《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哲学派别有:儒、佛、道。这三中宗教派教,往往是相互渗透的,《红楼梦》之中,这三种思想错综复杂的得到了体现。 《红楼梦》中,儒家思想反映的也比较复杂。这一点,在宝玉身上有所体现。虽然他“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的表率”,但是“父兄、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之遗训”,却始终是“不敢违逆”的。于是有了宝玉虽对贾政等人追求功名、专习四书五经不赞许,却也不得不勉强应对。在遵从父母之命错娶宝钗时,也并没有随黛玉而去,反而参加了科考。最后出家时,也走到贾政船头,磕了一个头。此处可见宝玉亦或是曹雪芹还是抱有一定的君臣思想的。而宝玉的自始至终,对四书五经八股,对所谓的仕途经济不屑一顾,称自己为“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对于宝钗、湘云、袭人此类的劝说均视为“混帐话”,而又与和他不同“俗人”,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可见这也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曹雪芹反对的是封建,而他也并非儒者,于是他的无可奈何便造就了《红楼梦》的亦儒非儒。 《红楼梦》一开头,叙述石头的来历,是女娲补天所遗漏后修炼通了灵性。经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这一僧一道,又贯穿全书的始终。僧、道、女娲补天,便是佛家中所言,神女仙师了。同时,书中所写前世今生,因果所报,也正是佛家所一贯提及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段《好了

论民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2009年7月第22卷第4期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Vocati onal I nstitute of Ecol ogical Engineering Jul .2009Vol .22No .4 论民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马晓军 1,2 (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00;2.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730070) 摘 要:纵观文学作品和生活中的神话、传说、故事,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中充塞着许多动人的流传千古的文学 故事和诗歌;而传世的文学作品里,有许多又流露出离奇而又虚幻的宗教迷雾,这种使人迷惘的现象,说到底就是宗教与文学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问题。以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为例,说明幻想是民间文学与原始宗教同物质间产生的中介,论述原始宗教观念是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民间文学作品又是这一类宗教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民间文学;宗教;神话;幻想;崇拜中图分类号:I 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09)04-0146-03 收稿日期:2009-04-02 作者简介:马晓军(1981-),男(回族),甘肃平凉人。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生活中的神话、传说、故事,可以清 晰地看到,纯粹的宗教作品如《圣经》、《佛本生经》、《古兰经》等等当中充塞着许多动人的流传千古的文学故事和诗歌;而传世的文学作品里,有许多又流露出离奇而又虚幻的宗教迷雾,这种使人迷惘的现象,说到底就是宗教与文学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对于一种征服罗马世界帝国、统治文明人类的绝大多数达一千八百年之久的宗教,简单地说它是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是没有说服力的。要根据宗教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所熟知的原始人类,例如:尼安德特尔人、山顶洞人或者爪哇猿人,过着动物般的所谓生活,当时,“人异于禽兽者几稀?”,而通过一系列与自然界的斗争和群居生活,在意识上逐渐使自己与周围的自然界分开。虽然那时人类对自己、对自然界还不可能有所认识,也不可能有类似宗教观念的产生。但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对于自己生活攸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的出生与死亡等等已逐渐地有了明晰的意识。于是,逐渐地把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如,生活中的欢乐———采集的丰收、打兽的胜利等等,生活中的痛苦———野兽的袭击、灾害的降临等等。火的发现,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死亡,疾病和兽害的恐怖。换句话说,就是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享受和灾害,使人们产生许多惶惑、恐惧,乃至产生某种欲望和祈求,同时产生许多幻想。这种幻想的产生是人类了不起的发展,就是在幻想的基础上,人的大脑思维活动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对于这种幻想的伟大创造性,马克思曾给予十分肯定的歌颂,他说:“想象力,这个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这时候已经开始创造出了还不是用文字记载的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并且给予人类以强大的影响。”鲁迅对这个问题也有极精辟的论述,“昔昔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之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衍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你,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这里,经典作家是把最早的文学作品的产生与对自然力的崇拜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原始宗教观念和较早民间文学是同时在同一基础之上产生的,甚至可能就是同一个东西。现在,举一个大家熟知的现象来讨论: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 过往君子念一遍。(也有的念七遍)一夜睡到大天光!” 在很多年前,在农村或较僻静的乡镇,路边墙上、电线杆上、公共汽车站旁,经常会见到贴出这样的红纸条。有的人认真地念上一遍,好像那位“夜啼郎”就会不药而愈似的。不能轻视这种迷信,它反映出人类原始的崇拜的遗迹。除了对“天”、“地”呼吁以外,还对“语言”有一种十分神奇的灵异之感,认为“语言”是有灵性的怪物,念上一遍就能逢凶化吉,遇险成祥,也许有一种“语言之灵物”能开人的心窍,给人带来幸福。这种“歌”就其形式看未尝不是一首地道的民歌:匿名的、四句的、七言的、押韵的;而其思想却是宗教的。它像一种咒语,反映出病家苦于夜啼症的折磨,希望摆脱这一苦难,乃求助于语言的心理,于是人们向天皇、地皇献上了颂赞,好像语言真会有这种伟大的魔力似的。我们还知道有若干关 于鸟语、兽言的怪事,如“公冶长的故事”(汉族),也是属于这一类思想的反映。(其实,这种相信语言的魔力的思想,直到现代人还是所在多有。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打倒×××”、“让×××见鬼去吧!”……不都是带有这样的遗风吗?可见,这种相信语言的魔法力量,不自觉地还活在许 多人身上!) 再举一个例子。曹雪芹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红楼梦》无疑是伟大的作品。请看第二十五回,描写了马道婆用魔法镇魇,陷害宝玉、凤姐,几乎让他姐弟二人同时丧命的情节。这一段文字除了曹雪芹想表现赵姨娘心术不正搞阴谋诡计之外,不是也表现出作者本人对这一类的 — 641—

宗教文学史的可能性与艰巨性

宗教文学史的可能性与艰巨性 一、宗教文学:困惑与挑战 人类当然存在着相同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可以借用任何能够反思这些本质属性的理论。但人类因时因地所创造的文化显然也存在着差异性,由此我们更必须正视这些差异性并发展出独特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反思不同文化的独特面貌。“文化”视角的辨证内涵,正在于此。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每一种反思性的概念和理论都必须符合这个对象的本质属性。任何简单机械的“格义”都会使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既无助于理解人类的共同特质,更不能认识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既不能理解“他者”,更无法观照自身。应该承认,当代中国学术语境中,并没有完善地建立符合研究对象属性的概念语义系统,“宗教”和“文学”就是最为显著的例证之一。 首先它们分别是对西方概念religion和litera-ture的迻译。“宗教”甚至并不是一个中国固定的传统词汇,而是日本人翻译时赋予新义的一个新词;“文学”虽然古有此词(孔门四学之一),但旧瓶装新酒,已经被直接作为西方literature的对应。名词如果仅作为某种物体的代号当然是无足轻重的,可是当名词指向某一概念或范畴时,其所代表的概念或范畴的内涵外延就至关重要了,它决定着我们反思的意义。于是,一个根本问题就产生了:西方文化中的religion和literature是什么?

中国文化中有religion和literature吗?至少,中国文化的religion和literature有哪些独特的内涵? 其中“宗教”的问题更为关键一些。“宗教”的普遍性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它是一切人类文明的母体。正因为如此,宗教应对于文化的差异性而呈现出复杂的内涵。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文明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实用理性昌炽,精英传统中人本主义思想成为主流,很早就出现了排斥“宗教”的倾向。另一方面,原始宗教却在民间层面上有大量遗存。原始宗教并非是原始社会的化石,而是一种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始终发挥着作用的活态宗教,并且是创生型宗教的基础[1]。更复杂的是:中国古代实用理性和儒家人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阻挡创生型宗教的产生,因为人们需要对诸如人世苦难的根由与解决办法,善与恶的来源、性质和结果,以及现世人生与彼岸世界的关系等根本问题寻找答案。然而中国的各种创生型宗教(包括外来并逐渐本土化的佛教),除了因未能妥善处理与现世伦理的关系而被社会打压转入地下的“秘密宗教”外,最后仍不免都转变为世俗伦理的附庸,逐渐丧失了其作为宗教本身所应有的“对某种无限物的体验”这一根本属性①。世俗道德伦理取代宗教,而实现了那种原本应由宗教实施的、使人相信人生问题能得到最终解决的功能。佛、道教包括各种民间信仰,最后都向这种伦理靠拢,而变成了后者的一种绝妙的补充。中国古代社会中所有的真正活跃的“宗教”因素,不仅主要呈现在世俗生活中,而且与社会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融为一体,是“世俗的”或“生活的”宗教。佛、

几种常见的仪式

几种常见的仪式 除以上所述各种礼仪活动之外,国际上还根据实际需要,举行一些其他仪式,常见的有签字仪式、谒墓、开幕式及授勋仪式等等。 一、签字仪式 国家间通过谈判,就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某一领域内的相互关系达成协议,缔结条约、协定或公约时,一般都举行签字仪式。签字人视文件的性质由缔约各方确定,有由国家领导人签的,也有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的,但双方签字人的身份应大体相当。一国领导人访问他国,经双方商定发表联合公报(或联合声明),有时也举行签字仪式。各国业务部门之间签订专业性协议,一般不举行这类签字仪式。 安排签字仪式,首先应做好文本的准备工作,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文本的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盖火漆印等项工作,同时准备好签字用的文具、国旗等物品,与对方商定助签人员,并安排双方助签人员洽谈有关细节。 参加签字仪式的,基本上是双方参加会谈的全体人员。如一方要求让某些未参加会谈的人员出席,另一方应予同意,但双方人数最好大体相等。不少国家为了对签订的协议表示重视,往往由更高或更多的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

我国举行的签字仪式,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作为签字桌。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员的座位,主左客右。座前摆的是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别放置签字文具,中间摆一旗架,悬挂签字双方的国旗(见图一)双方参加人员进入签字厅。签字人员入座时,其他人员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顺序排列于各自的签字人员座位之后。双方的助签人员分别站立在各自签字人员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在本国保存的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传递文本,相互握手。有时签字后,备有香槟酒,共同举杯庆贺。 各国举行的签字仪式的安排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安排的仪式设置两张方桌为签字桌,双方签字人员各坐一桌,双方的小国旗分别悬挂在各自的签字桌上,参加仪式的人员坐在签字桌的对面(图略)。有的国家安排一张长方桌为签字桌,但双方参加仪式的人员坐在签字桌前方两旁,双方国旗挂在签字桌的后面(图略)如有三、四个国家缔结条约,其签字仪式大体如上所述,只是相应增添签字人员座位、签字用具和国旗等物。至于签订多边公约,通常仅设一个座位,一般由公约保存国代表先签字,然后由各国代表依一定次序轮流在公约上签字。 二、谒墓 许多国家首都建有已故领导人陵墓或无名英雄(革命烈士)纪念碑。谒墓、献花圈,是对被访国人民友好亲善的表示,也是对该国先烈的敬意。所以各国领导人出国正式访问期间,都按各

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三个不可分开的体系。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我们不可否认,作为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和一般民众的文化,民间信仰是中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等重要的是,中国民间信仰是复杂社会的宗教,但它不具有制度化的宗教的某些特点、与社会中的文本传统、官方文化和社会精英有相当微妙的关系,因此,构成世界上少见的宗教类型。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人们不免会思考民间信仰作为一种传统势力是否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这个问题。因此,考察民间信仰和现代化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这种研究包括民间信仰是否包含现代化或反现代化的精神和伦理,以及现代化过程中民间信仰的实际遭遇和现状的反思。我们相信,中国民间信仰素材所能提供的理论阐述,将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体系。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宗教可以大致分为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两大类。自发宗教是非常原始的宗教,一般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宗教。而现代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人为宗教。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影响时间如此长、影响范围如此广泛、影响人数如此众多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宗教,但是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是所有成功的宗教的共性。 宗教和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深层内涵都蕴藏着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飘泊异乡的三胞和祈求外出亲人平安归来的三胞亲属前来奉香祷告,总是和爱乡认亲和崇敬故里英雄人物相联系的。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宗教并不是迷信,也不带有封建色彩,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信仰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种信仰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但有些观点认为,某个民族只信仰某个宗教。而从考古学的发现上得出的结论是,信仰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变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间信仰和宗教的影响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民间信仰和宗教。 民间信仰和宗教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从仪式看宗教活动的功能

2010年第1期 (总第325期) 湘潮(下半月) 2010年1月 在中国,特别是民间,收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此俗缘于灵魂崇拜,人们信仰万物有灵,不仅认为人死后灵魂可升天堂或下地狱,而且还以为生存时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如“灵魂出窍”。受惊吓谓之“吓掉魂了”,而“失魂落魄”。“惊魂未定”不是一般的安抚,必须招魂,呼唤魂兮归来,使灵魂复归躯体。“招魂”俗曰“叫魂”,既可以由专司其职的巫者进行,也可由亲属充任。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本文将收惊仪式定义为一种收惊者借助于言语与外物等来使受惊者获得精神上放松和对恐怖脱离的,并形成了某种符号意义的行为。此次研究主要采取参与调查的方法,并选择了笔者的家乡——— 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地点,希望能以小见大,通过特殊的事物分析来得出普遍的意义。 一、个案记录 个案的选择对象为居住于城市小区的一个七旬老人,在下文的具体记录中,以“奶奶”表示。老人出生于农村,属于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长期受家庭熏陶,信仰佛教,对佛教的一些仪式和习俗都很熟悉。并设有自己的祠堂,进行有一定号召力的小型活动。要求家中的子辈定期定时进行一些传统的佛教仪式,如观音诞辰要烧香祭拜等。 日期:5月10日。地点:奶奶的祠堂。 对象:奶奶祠堂活动的一个虔诚的参与者(以下简称小张)的女儿。 缘由:小张女儿在五一期间出去旅游。在旅游途中,被某些观赏的景物吓到。之后一直有点精神恍惚。小张曾带女儿就医,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因而央求奶奶帮女儿收惊。 过程: 1.准备阶段 在仪式正式开始之前,奶奶先准备好几杯茶,摆放在菩萨像前面。同时拿了一小撮大米放在敬神的茶几上。一般例行的敬神的贡品和香烛、鞭炮都备好在旁边。祠堂的中央摆放了一张椅子。基本物品准备好之后,奶奶将香烛都点上,并打开小收音机,里面立刻开始播放念经的音乐,祠堂开始回荡“南无哦弥陀佛”的声音,低沉而具有穿透力。 2.实施阶段 正式准备开始了。奶奶先放鞭炮,同时要求小张女儿点上三根香,并告诉她不断在心里默念自己的名字、遇到什么事情和要求菩萨的事情。磕头之后,小张女儿就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心里不断重复刚刚磕头的时候跟菩萨说的话。奶奶则端着一杯茶,口里不断念念有词的围绕小张女儿转圈,一边转圈一边用手指从茶杯中沾上水向小张女儿撒去,手收回的时候状似将什么东西从小张女儿的身体内抽出来,然后狠狠的甩开。大约这样的程序重复进行了几分钟后,奶奶突然喝了一口茶,马上用力的喷出来,水直接喷向小张女儿的头顶。这样的动作在四个方向都进行之后,奶奶将茶放回茶几上,并转身作揖,手里开始烧事先准备好的符纸,当符纸将要烧完之前,将其放进茶杯,符纸灰烬悉数掉进了茶杯。 3.结束阶段 仪式的最后,奶奶用手指轻点了朱砂,在小张女儿额头中央一按,然后抓起一把大米撒向她的头顶,同时口里念道“妖魔鬼怪悉数散去”,这样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重复进行之后,端起刚刚有符纸灰烬的那杯茶,让小张女儿喝下去。然后再放一串鞭炮,敬上三根香,仪式就完成了。奶奶告诉小张说,等到额头上朱砂印记消失,小张女儿就好了。同时还将刚刚符纸剩下的灰烬包好,要小张每天给小张女儿喝一杯放有符纸灰的茶。 二、仪式的功能 通过个案调查,对收惊仪式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以仪式为代表的宗教活动所具有的功能。 1.心理调节功能 收稿日期:2009-12-10作者简介:邓 巧(1986-),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 从仪式看宗教活动的功能 邓 巧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18) 摘 要:本文以湖南醴陵市的一位老年妇女所进行的收惊仪式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实地研究对以仪式为代表的宗教活动 的功能进行探讨与研究。在对仪式的记录和访谈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宗教仪式具有创造群体认同感、稳定社会等功能,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解决老年人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仪式;老年人;精神生活;宗教功能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42-003 42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礼仪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这是对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结汇编。这些礼仪内容,对后世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公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学习礼仪知识的的现实意义有,第一,社交礼仪是道德的示范,它代表着社会道德观念而存在,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规范而出现的。这种标准,规范、制约着社会生活秩序,推动人们沿袭着“礼”的规范生活,用以培养人们的善恶标准和美的心灵。同样,社交礼仪也要求人们将自己的行动纳入规范.将自己的本性纳入规矩,加以约束,时时用道德的力量支配自己的行动。注重社交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为着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道德面貌。第二,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有协调作用。今天的社交礼仪所表示的意义主要是尊重,尊重可以使对方在心理需要上感到满足,产生好感和信任。按着社交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交际双方互相尊重、坦诚相侍的良好关系,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情感对立与障碍。社交礼仪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的润滑剂、调节器,是协调交际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友爱,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使每个人健康、合理的心理需求得到程度不同的满足,从而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对生活更加热爱,并使整个社会保持一种稳定、融洽的秩序。通过完备的社交礼仪,一个社会组织可以沟通与各种人的感情,协调好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关系,使误会、摩擦消除,减少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第三,社交礼仪的实施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行,客观上也起着榜样作用和教育作用,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在对外交往中,注重礼仪,可以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加深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弘扬,使中国以泱泱大国之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