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作物设施环境特征及其调节

园艺作物设施环境特征及其调节
园艺作物设施环境特征及其调节

第四章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目的要求]:了解园艺设施内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等环境因素的特点,理解设施环境对园艺作物生育的影响,掌握设施内光照、温度、湿度、气体以及土壤的调节与控制措施。

[基本内容]:

第一节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1.园艺设施的关照环境特点

2.园艺设施的关照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3.园艺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第二节温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1.园艺设施的温度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2.园艺设施的温度状况及特点

3.园艺设施温度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第三节湿度环境及调节控制

1.园艺设施内的湿度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2.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3.土壤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第四节气体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1.园艺设施的气体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2.园艺设施气体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第五节土壤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1.园艺作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

2.园艺设施的土壤特点及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3.园艺设施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第六节设施园艺的综合环境管理

1.设施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2.综合环境管理的方式

3.设施园艺计算机综合环境管理系统

[教学重点]:设施内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的调节与控制方法。[教学难点]:设施内光照、温度、湿度的调节与控制原理。

[教学时数]:6

[教学过程]:

第一节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一设施的光照环境特点

农业设施内的关照环境不同于露地,由于使人工建造的保护设施,其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受建筑方位、设施结构以及透光屋面大小、形状和覆盖材料特性、干洁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环境除了从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的组成(光质)等方面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之外,环要考虑光的分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1、光照强度园艺设施内的光照强度,一般均比自然光弱,这是因为自然光是透过透明屋面覆盖材料才能进入设施内,这个过程中会由于覆盖材料吸收、反射、覆盖材料内面结露的水珠折射、吸收等而降低透光率。尤其在冬季、春季或阴雨天,透光率只有自然光的50%-70%,如果透明材料不清洁,使用时间长而染灰尘、老化等因素,透光率甚至更低。

2、光照时数园艺设施内的光照时数,是指受光时间的长短,因设施类型而异。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因为全面透光,无外覆盖,设施内的光照时数和露地基本相同。但单屋面温室的光照时数一般要比露地要短,在寒冷季节,因覆盖物晚揭早盖而使得光照时数大减,有时1天仅达7-8小时。

3、光质园艺设施内的光质由于覆盖材料的的不同差异很大,而露地栽培阳光直接照射在作物上,光质一致。

4、光分布露地栽培阳光分布均匀,设施内则不然。由于设室内光分布不均,而致使作物生长差异很大。

二园艺设施内光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1、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1)强光性植物这类植物必须在完全光照下生长,不能忍受长期的荫蔽环境,一般多产于热带或高原阳面。如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以及仙人掌类植物等。蔬菜中的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豆角以及水

生蔬菜中大多数种类。果树设施栽培较多的葡萄、桃子、樱桃等也属于喜光植物。

(2)弱光性植物这类植物不耐较强光照,荫蔽环境下生长良好,一般多产于热带雨林或阴坡。如花卉中的兰科植物、观叶类植物、凤梨科、姜科植物、天南星科及秋海棠科植物。蔬菜中的多数绿叶菜和葱蒜类比较耐弱光。(3)中光性植物:这类植物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阴下生长较好,如花卉中的萱草、麦冬草、玉竹等。果树中的李、草莓等。蔬菜中的黄瓜、甜椒、甘蓝类、白菜、罗卜等。

2、作物对光照时数的要求

光照时数的长短影响蔬菜等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光周期现象。光周期是指一天中受光时间的长短,受季节、天气、地理纬度的影响。如蔬菜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三类:

(1)长日照蔬菜:12~14小时以上开花结实。如多数绿叶菜类、甘蓝类、豌豆、葱、蒜等,如光照时数少于12~14小时,则不易抽薹开花。

(2)短日照蔬菜:12~14小时以下开花结实。如大豆、豇豆、茼蒿、扁豆、苋菜等。

(3)中日照蔬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适应范围较宽。如番茄、辣椒、黄瓜、菜豆。其对光照时数的要求不是关键,而关键的是在于黑暗时间的长短,对发育影响很大,而长光性则相反,光照时数至关重要,黑暗时间不重要。甚至在连续光照下也不影响开花结实。

3、光质及光分布对作物的影响

三园艺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1、改进农业设施结构提高透光率

(1)科学选择建筑场地及合理建筑方位依据设施的具体生产用途和当地的实际自然环境考虑。

(2)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当屋面温室主要设计好后屋面仰角、前屋面与地面交角及前后坡长度。

(3)合理的透明屋面形状拱圆形屋面采光效果好。

(4)骨架材料用材要求强度高、用量少,最大限度的减少其遮光影响。

(5)选择透光率高且持久的透明覆盖材料选用耐老化的、耐候性强、防灰。的无滴膜,有条件的可使用PC板。

2、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1)保持透明屋面干洁

(2)在确保温度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早揭晚盖覆盖材料,以增加光照时间。(3)合理密植,合理安排种植行向

(4)加强植株管理

(5)选择耐弱光品种。

(6)采用地膜覆盖

(7)使用有色膜

3、遮光目的是减弱保护地内的光照强度和降低其内温度。

(1)覆盖各种遮荫物选用遮阳网、无纺布、苇帘等。

(2)玻璃面涂白可遮光50%-55%,降低温度3.5-5.0度。

(3)屋面流水可遮光25%左右。

(4)张挂反光幕

4、人工补光

当温室内床面光照总量小于100瓦/平方米时,或光照时数不足4.5小时/天时,就可利用白炽灯、荧光灯等进行补光。

第二节温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一园艺设施的温度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1、温度三基点

不同作物都有各自温度要求的“三基点”,即最低温、最适温、最高温。这与其原产地有密切的关系,原产于温带的,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在10度左右开始生长;起源于亚热带的在15-16度开始生长;起源于热带的要求温度更高。依据温度的要求不同,作物可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和不耐寒性三类。(1)耐寒性作物抗旱能力强,生育适温15-20度。这类植物的二年生种类一般不耐高温,炎热到来时生长不良或提前完成生殖生长阶段而枯死。多年生种类或第上部分枯死,利用宿根越冬,或以植物体越冬。该类作物在华北一般

利用简易的保护地设施如小拱棚等便可越冬栽培,甚至露地越冬。如三色堇、金鱼草、韭菜、菠菜、大葱、葡萄、桃子、李子。

(2)半耐寒性作物这类作物介于耐寒性作物和不耐寒性作物之间,可以抗霜,但不耐长期零度以下的低温。一般在黄河以南可露地越冬或露地生长,在黄河以北则需要进行设施栽培。如紫罗兰、金盏菊、萝卜、芹菜、白菜类、甘蓝类、莴苣、豌豆、蚕豆等。其同作用最适温为18-25度,超过25度生长不良,大于30度几乎不能积累同化产物。

(3)不耐寒性作物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不能忍受零度以下的低温,一般在无霜期内生长,多为一年生植物或多年生温室植物。其中喜温植物如报春花、瓜叶菊、茶花、黄瓜、番茄、茄子和菜豆等,它们的生长适温为20-30度,当温度超过40度几乎停止生长,而当温度低于15度生长不良或授粉、受精不好。此类植物在长江流域以春播或秋播为主,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生产。2、花芽分化与温度许多越冬性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冬季低温时必需的,满足必需的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这在设施果树中尤为重要,果树解除休眠需要7.2度以下的一定的低温积累。

二园艺设施温度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1、保温

(1)多层覆盖,减少贯流放热量采用薄膜、保温被等进行多层覆盖。(2)合理通风量,防止热量外流

(3)增大保护设施的透光率,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量

(4)增大保温比适当降低设施高度、减少其夜间散热量。

(5)设置防寒沟,防止棚内地中热量横向流出。

2、加温

(1)炉灶煤火加温

(2)水暖加温

(3)热风加温

(4)蒸汽加温

(5)电热加温

(6)辐射加温

3、降温

(1)遮光降温

(2)通风换气降温

(3)屋顶喷淋降温

(4)蒸发冷却降温包括水帘降温、细雾降温等。

第三节湿度环境及调节控制

农业设施内的湿度环境,包括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两个方面。

一作物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及调控

1、作物对土壤湿度的要求

(1)耐旱植物

抗旱能力强,能忍受长期的空气和土壤干燥而继续生活。其根系发达、叶片较小、革质花或较厚,具有贮水能力或也便面有茸毛,气孔较少并下陷。如石榴、无花果、葡萄、杏、枣等果树;花卉中的仙人掌科和景天科植物;蔬菜中的南瓜、西瓜、甜瓜等。

(2)湿生植物

其耐旱性较弱,生长期间要求有大量水分存在或生于水中。它的根茎叶内有通气组织与外界通气,一般原产于热带沼泽或阴湿地带,如花卉中的热带兰类、蕨类和凤梨科植物及荷花、睡莲等,蔬菜中的莲藕、菱、慈菇、茭白、水芹等。

(3)中生植物

其中水分要求中等,即不耐旱,也不耐涝,一般旱地栽培要求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树中的苹果、梨、樱桃、柑橘等和大多数花卉以及蔬菜中的茄果类、黄瓜、豆类、根菜类、叶菜类、葱蒜类等。

2、土壤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设施内的土壤湿度主要受灌溉量、土壤毛管水上升量、土壤蒸发量和作物蒸腾量的大小影响,土壤湿度的调节与控制则主要与科学灌溉有重大关系,考虑到空间湿度的控制,在灌溉时最好采用以下方式:

(1)滴灌

(2)地下灌溉

(3)膜下灌溉

二作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及调控

1、作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作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蔬菜有喜湿的,有中性的,还有耐干旱的等,高湿是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设施内的高湿环境对作物生长往往不良,在生产中应合理的加以调控。

2、空气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1)通风换气

(2)覆盖地膜

(3)科学灌溉

(4)采用吸湿材料

(5)农业技术措施

(6)加温除湿

第四节气体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农业设施内的气体条件不如光照和温度条件那样直观地影响着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设室内光照、温度条件的不断完善,其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流动状况对园艺植物生育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设室内空气流动不但对温度、湿度有调节作用,并且能够及时地排放有害气体,同时补充二氧化碳以增强光合作用。

一园艺设施的气体环境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1、氧气

作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尤其在夜间,光合作用虽不再进行,呼吸作用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地上部分的生长需要空气中的氧气,而地下部分根系的形成、发展则需要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氧,否则根系会因缺氧而死。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制造养分的原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约为其的0.03%,远远不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设施栽培是在一定可控环境内的生产,它的应用,为人为的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提供了条件。

3、有害气体

(1)氨气

为设施内肥料分解的产物,其危害主要是由气孔进入体内而产生碱性损害。它的产生主要是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而导致,追施化肥不当也可引起氨气危害。其为害症状是叶片呈水浸状,颜色变淡,逐步变白或褐,继而枯死。番茄、黄瓜对其反应较敏感。

(2)二氧化氮

其往往是使用过量的氨态氮而引起的。施入土壤中的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要经历一个氨态氮到亚硝态氮再到硝态氮的过程。在土壤酸化条件下,亚硝化细菌活动受抑,亚硝态氮不能转化为硝态氮,亚硝态氮积累而散发出二氧化氮。当空间气体中的二氧化氮浓度达0.002%(2毫升/立方米)时可危害植株。其为害症状是叶片出现白斑,以后褪绿,浓度高时叶片叶脉也变白枯死。番茄、黄瓜、莴苣等对其反应较敏感。

(3)二氧化硫

其又称亚硫酸气体,是由燃烧含硫高的煤炭或施用大量的肥料而产生的,如未经过腐熟的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可释放多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它的危害在于二氧化硫遇水或高湿度会产生亚硫酸,从而破坏叶绿体,轻者组织是绿变白,重者组织受伤、脱水、萎蔫枯死。

(4)氯气

使用有毒农膜所致,有些薄膜产品所选用的增塑剂、稳定剂不当,在阳光暴晒或高温下可挥发出乙烯、氯气等有害气体,危害作物生长。受害作物叶绿体解体便黄,重者叶缘或叶脉渐变白枯死。

二园艺设施气体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1、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与控制施用二氧化碳肥的方法很多,可因地制宜地采用。

(1)有机肥发酵

肥源丰富,成本低,简单易行,但二氧化碳发生量集中,也不易掌握。(2)液态二氧化碳

为酒精工业的副产品,经压缩装在钢瓶内,可直接在设施内释放,容易控制用量,肥源较多。

(3)固态二氧化碳

如干冰、二氧化碳颗粒气肥,可放于容器内,任期扩散,起到施肥效果,但成本较高。

(4)化学反应

采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和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我国目前广为采用。

(5)燃料燃烧法

燃料来源多,但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易控制,另在燃烧过程中还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2、有害气体发生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有害气体主要是通过气孔、也可通过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它的危害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其浓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植物本身的表面保护组织及气孔开张的

程度、细胞的中和气体的能力及原生质的抵抗能力。一般是光照强、温度高、湿度太时危害较严重。

氨气和二氧化氮发生原因主要是一次施用大量的有机肥、铵态氮肥或尿素,尤其是在土壤表面施用有机肥料或尿素。防止这两种气体危害的措施主要是应避免一次施用过量的肥料,在土表施肥后应当盖土或灌水。二氧化硫气体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燃烧的煤中古有硫化物,防止措施主要是要选择优质燃煤并防止炉火及烟道漏烟。对于塑料制品中有毒增塑剂和乙烯、氯气等的危害主要应选用优质农膜,遇到危害时应及时通风换气或更换薄膜。由此,在有害气体的防治上应力求:

(1)合理施肥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不适用挥发性较强的化肥,如碳酸氢铵、氨水等,少使用尿素、硫酸铵,可施用硝酸铵。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要穴施、深施,施肥后要覆土浇水及通风换气。

(2)通风换气及时通风,排除有毒气体。

(3)使用优质农膜选用厂家信誉好、质量优的产品。

(4)科学加温加温炉体及烟道要设计合理,密封性好,燃料中含硫量低。(5)加强田间管理经常检查植株生长情况,一旦有中毒症状,及时寻找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理。

第五节土壤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都需要从土壤中获得,所以设施内的土壤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作物品质和产量,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

一设施土壤的特点及对作物生育的影响

由于设施内温度高、湿度大、气体流动性差、光照弱,而作物种植茬次多,生长期长,故施肥量大,根系残留量也较多,因而使得土壤环境与露地环境土壤很不相同,影响设施作物的生育。

1.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设施内的土壤温度几乎全年度高于露地,加之土壤湿度较高,使得土壤微

生物活动旺盛,加快了土壤养分的转化和有机质的分解速度。

2.肥料利用率高

设施内土壤不受或较少受雨淋,土壤养分流失少,肥料的利用率较高。

3.产生土壤盐害

由于温室是一个封闭的或半封闭的空间,自然降水受到阻隔,土壤受自然降水自上而下的淋溶作用几乎没有,使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不能被淋洗到地下水中。由于设室内温度高,作物生长旺盛,土壤水分自下而上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比露地强,根据“盐随水走”的规律,也加速了土壤表层积聚了较多的盐分。土壤盐渍化是主要是由于盐类聚集而引起的土壤溶液浓度的提高,这些盐类随土壤蒸发而上升到土壤的表面,从而在土壤表面聚集的现象。它是设施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危害很大,不仅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而且通过影响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干扰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而间接的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4.连作障碍

设施内作物栽培的种类比较单一,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往往连续种植产值高的作物,而不注意轮作换茬,久而久之,使土壤中的养分失去平衡,某些营养元素严重亏缺,而某些营养元素却因过剩而大量残留于土壤中,产生连作障碍。露地栽培轮作与体闲的机会多,上述问题不易出现。连作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系分泌的有毒物质积累而影响作物的生长;二是土壤中矿质营养。

5.土壤酸化

造成园艺设施土壤酸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氮肥施用量过多,残留量大而引起的。土壤酸化除因pH值过低直接危害作物外,还抑制了铁,钙,镁等元素的吸收,铁在pH小于6时溶解度降低,从而诱发作物产生营养元素缺乏症。另外,土壤酸化还会抑制士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容易发生二氧化氮的危害。

二园艺设施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1.科学施肥

设施内宜施用有机肥,因为其肥效缓慢,腐熟的有机肥不易引起盐类浓度上升,还可改进土壤的理化性状,疏松透气,提高含氧量,对作物根系有利。

设施内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与一般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区别在于盐分的组成,设施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盐分是以硝态氮为主,硝态氯占到阴离子总量的50%

以上。因此,降低设施土壤硝态氮含量是改良次生盐溃化土壤的关键。

施用作物秸秆是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措施。除豆科作物的秸秆外,其他禾本科作物秸秆的碳氮比都较宽,施人土壤以后,在被微生物分解过程中,能够同化土壤中的氮素。据研究,l g没有腐熟的稻草可以固定12~22mg无机氮。在土壤次生盐渍化不太重的土壤上,按每667m2施用300~500 kg稻草较为适宜。在施用以前,先把稻草切碎,一般应小于3cm施用时要均匀地翻人土壤耕层。也可以施用玉米秸秆,施用方法与稻草相同。施用秸秆不仅可以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而且还能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减少病害。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肥保水性能;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用,科学施用微肥;避免使用含硫、含氯的肥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2.合理轮作

轮作是指在一块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换种植几种性质不同的作物的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栽培制度,能够合理地利用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危害,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使作物在很好的环境下生长。)要充分考虑到蔬菜所需养分不同,充分发挥土壤养分。轮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要互不传染病虫害;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考虑土壤PH的变化;考虑前茬作物对后茬作物中杂草的抑制作用;考虑到作物的轮作年限。轮作或休闲也可以减轻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程度,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如蔬菜栽培设施连续使用几年以后,种一季露地蔬菜或一茬水稻,对恢复地力、减少生理病害和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显著作用。

3.更换土壤

在病虫害严重难以治理或土壤盐渍化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客土之法,换土是解决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劳动强度大不易被接受,只适台小面积应用。

4.土壤消毒

土壤中有病原菌、害虫等有害生物,也有微生物、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固氮菌等有益生物。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保持一定的平衡,但连作时由于作物根系分泌物质的不同或病株的残留,引起土壤中生物条件的变化打

破了平衡状况,造成连作的危害。由于设施栽培有一定空间范围,为了消灭病原菌和害虫等有害生物,可以进行土壤消毒。一是采用药剂消毒,把药剂灌入土壤或洒于其表面,常用的有甲醛、氯化苦、硫磺粉等;二是采用蒸汽消毒,在60度下30分钟便可杀死多数土壤病菌。

5.合理灌溉,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有利于防止土壤表层盐分积聚

设施栽培土壤出现次生盐演化并不是整个土体的盐分含量高,而是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超出了作物生长的适宜范围。土壤水分的上升运动和通过表层蒸发是使土壤盐分积聚在土壤表层的主要原因。灌溉的方式和质量是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漫灌和沟灌都将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易使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滴灌和渗灌是最经济的灌溉方式,同时又可防止土壤下层盐分向表层积聚,是较好的灌溉措施选择适宜的季节。对盐分较高的设施内的土壤,可采用灌水洗盐,让土壤充分雨淋或灌水冲洗,可解除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6.无土栽培

当设施内的土壤发生严重障碍,或者土传病害泛滥成灾,常规方法难以解决时,可采用用基质代替土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克服土壤的不利因素,使得土壤栽培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第六节设施园艺的综合环境管理

一设施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设施园艺的光、温、湿、气、土五个环境因子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综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在实际生产中各因子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缺一不可又相辅相成,当其中某一个因子起变化时,其他因子也会受到影响随之变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求各因子协调相成,抓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才能使作物生长发育正常。

因此,为了创造作物生长发育的息好环境,应将几个环境要素综合起来考虑,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节。综合环境调控就是以实现作物的增产、稳产为目标,把关系到作物生长的多种环境要素都维持在适于作物生长的水平条件下,而且要求使用最少的环境调节装置,即省工又节能,便于生产人员管理的一种环境控制方法。

如对温室进行综合环境调节时,不仅考虑室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和作物的生长、产量状况,而且要从温室经营的总体出发,考虑各种生产资料的投入成

本、产出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劳力和栽培管理作业、资金等等的相互关系,根据效益分析进行环境控制,并对各种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以及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处理等,这些管理称为综合环境管理。从设施园艺经营角度看,要实现正确的综合环境管理,必须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综合环境管理的方式

综合环境管理的方式在未普及计算机以前完全靠人们头脑和经验来分析判断与操作。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综合环境管理已越来越趋于计算机智能管理。三设施园艺计算机综合环境管理系统

1、输出原理;

2、加温装置的调控;

3、换气窗的调控;

4、保温幕的

调节;5、湿度的调节;6、二氧化碳调节;7、环流风机控制;8、营养液栽培及灌水的调控。

[思考题]:

1、设施光环境有何特点?

设施园艺考试题(答案版)

设施 一、填空 1、温室按透光材料分为哪几类玻璃温室,塑料温室,硬质塑料板温室。 2、温床有哪几个类型酿热温床、电热温床、火炕温床和太阳能温床 3、阳畦的类型:抢阳畦和槽子畦 4、河南目前冬春生产时保温措施有哪些塑料大棚、日光温室 5、设施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强制通风 6、夏季保护设施:遮阳网、防雨棚、防虫网 7、哪种条件下会加剧病虫害的传播:高温高湿 8、阳畦由哪几部分构成:风障、畦框、覆盖物 9、塑料大棚按棚顶形状分为哪几类拱圆形和屋脊形 10、完全风障由哪几部分构成篱笆,披风、土背 11、塑料大棚按连接方式分为哪几类单栋大棚、双连栋大棚及多连栋大棚 12、塑料大棚按照骨架材料分为哪几类竹木结构、钢架混凝土柱结构、钢架结构、钢竹混合结构等。 13、荫棚分类:临时性荫棚,永久性荫棚。 14、地膜覆盖方式:平畦,高畦,高垄沟畦 15、我国第一栋现代化连栋温室的出现时间、地点:1977年中国第一栋现代化连栋加温温室在北京市玉渊潭公社建成 16、我国第一栋塑料大棚的时间地点1965年吉林省长春市英俊乡创建了我国第一座竹木骨架的塑料薄膜大棚。 17、温室的演化和发展:原始型、温室型、改良型、发展型、现代型 18、温室按照透明屋面分为: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拱圆屋面温室、连接屋面温室、多角屋面温室。 单屋面形式分为:单屋面玻璃温室、单屋面塑料薄膜温室。双屋面温室可分为:硬质塑料板材温室、塑料薄膜温室。连接屋面温室可分为:屋脊形、拱圆形温室(屋面特点);硬质塑料板材温室、塑料薄膜温室(覆盖材料)。 按照建筑材料分为:①竹木结构温室②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室③钢架结构温室④铝合金温室等。按照加热时的能源分为:加热温室分为:①加温温室②日光温室 20、温室按照用途分为:花卉温室、蔬菜温室、果树温室、育苗温室等 21、土壤和基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 22、物理消毒方法:高温蒸汽消毒,热风消毒,太阳能消毒,微波消毒。 23、温室的五度是指:角度、高度、跨度、长度、厚度 24、角度分为:屋面角、后面仰角、方位角

园艺设施-教学大纲

《园艺设施》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课,是综合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栽培或育种过程中所需设施的建造及管理技术,通过实验教学体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园艺方面的研究或指导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园艺设施》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坚持课堂讲授与实验、实践相结合;②要根据园艺作物的多样性特点突出园艺设施的多样性;③要从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入手,剖析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园艺设施的特点、性能;④要通过性能及原理的讲解,突出环境调控的技术措施;⑤要使学生学会设计不同类型的园艺设施,绘出施工图,掌握设施的建造及管理技术。 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大园艺的思想,重点使其了解园艺设施的共性,并在生产实践中灵活应用。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内各类园艺设施的特点、应用,而且要了解国外园艺设施的类型特点及先进的调控技术。 三、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部分 第一节、设施栽培的概念与特点 熟悉园艺设施的概念、分类、特点与基本功能。 第二节、我国园艺设施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首先了解国外园艺设施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的园艺设施发展状况、特点、特色。其次熟悉我国园艺设施的演变过程,各历史阶段发展的重点及经验教训,目前国内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 重点难点:国内外园艺设施发展史及其特点比较分析。 教学方法:利用幻灯、录象等形式加强直观教学。 思考题:

1.园艺设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简述园艺设施基本功能。 3.分析我国园艺设施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主要园艺设施类型与建造 教学内容: 1.园艺设施的分类方法及主要园艺设施基本评价。 2.熟悉塑料中小拱棚的技术参数、性能、功能、作用,分析归纳总结塑料中小 拱棚的基本特点。 3.熟悉塑料大棚的技术参数、性能、功能、作用,分析归纳总结塑料大棚的基 本特点;掌握塑料大棚建造要求、建造技术及应用技术。 4.熟悉日光温室的技术参数、性能、功能、作用,分析归纳总结日光温室的基 本特点;掌握日光温室建造要求、建造技术及应用技术。 5.现代化温室结构、性能及应用。 6.熟悉夏季保护设施中防雨棚、遮阳网、防虫棚的性能、功能、作用;掌握建 造要求和应用技术。 重点难点:各种设施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结合生产中参观调查,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库加强直观教学。 思考题: 1.我国常见的园艺设施分哪几类? 2.简述塑料大棚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应用? 3.日光温室的规划应注意哪些问题,主要作用有哪些? 第二章园艺设施规划设计 教学内容: 1.清楚选择园艺设施场地时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园艺设施 场地的选择。 2.初步掌握园艺设施的主体规划要求。 3.了解园艺设施场地中的应具备的配套设施及一般要求。

设施园艺考试题答案版

设施园艺考试题答案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设施 一、填空 1、温室按透光材料分为哪几类玻璃温室,塑料温室,硬质塑料板温室。 2、温床有哪几个类型酿热温床、电热温床、火炕温床和太阳能温床 3、阳畦的类型:抢阳畦和槽子畦 4、河南目前冬春生产时保温措施有哪些塑料大棚、日光温室 5、设施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强制通风 6、夏季保护设施:遮阳网、防雨棚、防虫网 7、哪种条件下会加剧病虫害的传播:高温高湿 8、阳畦由哪几部分构成:风障、畦框、覆盖物 9、塑料大棚按棚顶形状分为哪几类拱圆形和屋脊形 10、完全风障由哪几部分构成篱笆,披风、土背 11、塑料大棚按连接方式分为哪几类单栋大棚、双连栋大棚及多连栋大棚 12、塑料大棚按照骨架材料分为哪几类竹木结构、钢架混凝土柱结构、钢架结构、钢竹混合结构等。 13、荫棚分类:临时性荫棚,永久性荫棚。 14、地膜覆盖方式:平畦,高畦,高垄沟畦 15、我国第一栋现代化连栋温室的出现时间、地点:1977年中国第一栋现代化连栋加温温室在北京市玉渊潭公社建成 16、我国第一栋塑料大棚的时间地点1965年吉林省长春市英俊乡创建了我国第一座竹木骨架的塑料薄膜大棚。 17、温室的演化和发展:原始型、温室型、改良型、发展型、现代型 18、温室按照透明屋面分为: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拱圆屋面温室、连接屋面温室、多角屋面温室。

单屋面形式分为:单屋面玻璃温室、单屋面塑料薄膜温室。双屋面温室可分为:硬质塑料板材温室、塑料薄膜温室。连接屋面温室可分为:屋脊形、拱圆形温室(屋面特点);硬质塑料板材温室、塑料薄膜温室(覆盖材料)。 按照建筑材料分为:①竹木结构温室②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室③钢架结构温室④铝合金温室等。按照加热时的能源分为:加热温室分为:①加温温室②日光温室 20、温室按照用途分为:花卉温室、蔬菜温室、果树温室、育苗温室等 21、土壤和基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 22、物理消毒方法:高温蒸汽消毒,热风消毒,太阳能消毒,微波消毒。 23、温室的五度是指:角度、高度、跨度、长度、厚度 24、角度分为:屋面角、后面仰角、方位角 25四比三材:前后坡比,高跨比、保温比、遮阴比建筑材料、透光材料、保温材料。 26、可控降解的地膜分为哪几种: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光生可控双降解地膜。 调光膜主要有:漫反射膜、转光膜、紫色膜和蓝色膜。特殊功能地膜有:耐老化长寿地膜、除草地膜、白黑双面地膜、黑白相间地膜、可控性降解地膜。 27、硬质塑料板材分为: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板(FRA)聚丙烯树脂板(MMA)聚碳酸酯树脂板(PC)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板(FRP) 28、根据纤维的长短,无纺布分为:长纤维无纺布,短纤维无纺布。 29、无纺布根据重量分为:薄型、厚型 30、传统外覆盖材料分为:蒲席、草帘、棉被、纸被 31、园艺设施热支出:①贯流放热②通风换气放热③土壤传导失热 土壤加温方法:酿热物加温、电热加温、水暖加温。

设施内的环境因素及调节措施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在进行:一是创造出适合环境条件的作物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二是创造出使作物本身特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环境。而设施农业,就是实现后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设施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制定作物设施栽培的环境调节调控标准和栽培技术规范,必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各个环境因子的要求。作物种类繁多,同一种类又有许多品种,每一个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生育阶段(发芽、出苗、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等),上述种种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均不相同,生产者必须了解。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5个环境因子,每个环境因子对各种作物生育都有直接地影响,作物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定性和定量的关系,这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所必须掌握的。 2.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征的机理。摸清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对设施内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有何影响,为确立环境调控的理论和基本方法、改进保护设施、建立标准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物与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一。 在摸清农业设施内的环境特征及掌握各种园艺作物生育对环境要求的基础上,生产者就有了生产管理的依据,才可能有主动权。环境调控及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使各个环境因子尽量满足某种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对光、温、湿、气、土的要求。作物与环境越和谐统一,其生长发育也越加健壮,必然高产、优质、高效。

【环境-管理】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控制.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控制 供实验动物保种、繁殖、生产的特定场所,以及动物生存的外部条件,总称为实验动物环境;其中动物房舍、辅助建筑以及所需的各种设备等,若用于动物繁殖、生产的称为实验动物设施,若是用于动物实验的称为动物实验设施。 实验动物环境可分为: ?外环境。是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以外的周边环境。如气候或其他自然因素、邻近的民居或厂矿单位、交通和水电资源等。 ?内环境。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内部的环境。内环境又细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前者是指实验动物的饲养间或实验间的整体环境状况;后者是指在动物笼具内,包围着每个动物个体的环境状况,如,温、湿度,气流速度,氨及其他气体的浓度,光照,噪音等等。 实验动物环境条件,对动物的健康和质量,以及对动物实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高等级的实验动物,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和恒定。因而,对环境条件人工控制程度越高,并符合标准化的要求,生活这样环境中的动物,就越具有质量上的保证,一致性的程度就越高,动物实验结果就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也使同类型的实验数据具有可比较的意义。 影响实验动物环境的因素及其控制: ?气候因素。包括有温度、湿度、气流和风速等。在普通级动物的开放式环境中,主要是自然因素在起作用,仅可通过动物房舍的建筑座向和结构、动

物放置的位置和空间密度等方面来作有限的调控。在隔离系统或屏障、亚屏障系统中的动物,主要是通过各种设备,对上述的因素予以人工控制。在国家制定的实验动物标准中,对各质量等级动物的环境气候因素控制,都有明确的要求。 ?理化因素。包括有光照、噪音、粉尘、有害气体、杀虫剂和消毒剂等。这些因素可影响动物各生理系统的功能及生殖机能,需要严格控制,并实施经常性的监测。普通级动物要在适当的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予以监控;尤其是清洁级以上等级的动物,应通过实验动物设施内的各种设备,按国家颁布的各个等级标准,严格予以控制。 ?生物因素。是指实验动物饲育环境中,特别是动物个体周边的生物状况。 包括有动物的社群状况、饲养密度、空气中微生物的状况等。例如,在实验动物中许多种类,都有能自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群体的特性。对动物进行小群组合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不同种之间或同种的个体之间,都应有间隔或适合的距离。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明确的要求,动物等级越高要求越为严格。国家标准规定,亚屏障系统设施内空气落下的菌数少于或等于12.2个/皿时,屏障系统2.45个/皿时,隔离系统0.49个/皿时。实验动物的房舍设施 这里指的实验动物设施是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的总称,是为实现对动物所需的环境条件实行控制目标而专门设计和建造的。实验动物设施依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各个功能区域,各自有不同的要求。 实验动物设施的等级及其规划结构要点

西南大学《设施园艺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4. 地膜覆盖对园艺作物栽培的土壤环境条件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答:提高地温、保水、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止地表盐分积累。 2:[论述题] 3. 请简述温室逆温效应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答:(1)温室逆温现象是在夜间设施内温度低于外界气温的现象。(2)温室逆温现象是由于在晴夜加微风的条件下,设施的过度热辐射又得不到补充而造成的。 3:[论述题] 2. 漫反射膜覆盖的原理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参考答案: 答:(1)漫反射膜由性状特殊的结晶材料混入母料制备而成。直射光透过后,可形成均匀的散射光。(2)在漫反射膜覆盖下,阴天的保温性能优于普通膜;晴天的棚内气温低于普通膜。 4:[论述题] 1. 设施园艺和园艺设施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 答:设施园艺指通过环境调控的园艺作物生产方式;园艺设施是指调控环境的园艺设施设备。 1:[单选题]37.营养液管理中的pH值一般是_____。 A:5.5~6.5 B:5.5~7.5 C:5~7 D:6.5~7.5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36.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中,栽培的基质中一般都含有: A:土壤 B:有机肥 C:化学氮肥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35.常见的基质无土栽培不包含: A:槽培 B:袋培 C:浮板毛管培 D:岩棉培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34.薄层营养液膜无土栽培技术的栽培营养液层约有厘米。A:0.1-0.5 B:0.5-1 C:1-5 D:5-10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33.深液流无土栽培技术又称为: A:NFT B:DFT C:DRF D:FCH 参考答案:B 6:[单选题]32.设施内二氧化碳较少来自于: A:操作人员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 C:土壤的呼吸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31. 节水灌溉技术不包括: A:喷灌

设施园艺_在线作业答案A_D

设施园艺学_在线作业_A用户名:W360201141013最终成绩:100.0一单项选择题 1. 设施园艺在我国长期以来也称其为()。 “不时栽培”或“反季节栽培” “顺时栽培”或“适时栽培” “保护地栽培”。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保护地栽培”。 知识点: 1.1 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设施园艺的()。 大国 强国 大国和强国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大国 知识点: 1.2 设施园艺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3. 设施园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涉及3个学科,即()。 园艺科学,畜牧科学和工程科学 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科学 生物科学、建筑科学和工程科学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科学 知识点: 1.3 设施园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4. 简易园艺设施主要包括两大类,即()。 地面简易覆盖和近地面保护设施 砂石覆盖与风障阳畦 地膜覆盖和阳畦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地面简易覆盖和近地面保护设施 知识点: 2.1 简易保护设施 5. 砂田覆盖的性能主要是()。 保水、保肥和增加土壤温度 C保肥、防病 保水、保肥和增加土壤湿度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保水、保肥和增加土壤温度 C保肥、防病知识点: 2.1.1 地面简易覆盖 6. 改良阳畦的结构是由()。 畦框、风障、透明覆盖物、保温覆盖物等组成 土墙、棚架、土屋顶、透明覆盖物、保温覆盖物等组成

土墙、风障、透明覆盖物、保温覆盖物等组成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土墙、棚架、土屋顶、透明覆盖物、保温覆盖物等组成知识点: 2.1.2 近地面覆盖 7. 地膜覆盖对近地面小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增加近地面光照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增加温度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增加近地面光照和增加温度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增加近地面光照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知识点: 2.2.2 中拱棚 8. 塑料薄膜大棚的基本结构是()。 拱杆、拉杆、压杆和立柱 拱杆、拉杆、门窗和吊柱 拱杆、拉杆、压杆和吊柱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拱杆、拉杆、压杆和立柱 知识点: 2.2.3 塑料薄膜大棚 9. 塑料薄膜大棚、中拱棚和小拱棚的主要区别是棚体的()。

实验的动物环境及设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及实验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同时规定了垫料、饮水和笼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场所的环境条件及设施设计、施工、工程验收及经常性监督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4792-19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排放综合标准 GB 50243-19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9-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73-19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J 68-1984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JGJ-71-19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实验动物 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3.2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 指用于实验动物繁育、生产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3.3 动物实验设施 指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药品生产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育、试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4 环境及设施 4.1 选址 4.1.1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及实验场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 4.1.2 宜选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 4.1.3 宜远离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贮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若不能远离上述区域则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1.4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设施应与生活区保持大于50m的距离。

知到全套答案设施园艺学课后作业答案.docx

知到全套答案设施园艺学课后作业答案问:二十世纪上半叶,国人发现的四大新史料分别是() 答: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 问:泡茶时冲泡器具选择,如饮用( )则重在“啜”,宜用紫砂壶来泡茶。 答:乌龙茶 问:海森堡认为“基本粒子”的观念源于苏格拉底的“理型”。() 答:× 问:以下不属于独立创业的是() 答:民营企业 问:有关心理控制源与幸福感的研究有两种结果:西方研究者认为外控者的幸福感较高,中国研究者认为内控者的幸福感较高。() 答:× 问:行政公开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 答:行政行为的依据 过程公开 行政结果公开 问:行政公文的主送或抄送一般不能是个人。 ( )

答:√ 问:行政公文是( ) 答: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是行政机关所使用的各种公务文书的简称 问:行政关系是()。 答: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问: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薪酬应计入的科目是()。 答:管理费用 问:[多选题] 高层学生宿舍火灾有以下哪几个特点?() 答:火势蔓延快 学生数量大,疏散用时长 被困学生逃生困难 消防灭火困难 问:[多选题] 高速离心机使用注意事项是 答:各转头不能超过其额定转速使用 离心管在外单独平衡后,直接两两对称地插入转头中,并拧紧转头盖后再开始离心 操作生物材料样品时,转头的装载、平衡、密封和打开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离心完毕后,转头必须作消毒灭菌处理,清洗干净后待用 问:[多选题] 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时应注意 答: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园艺设施课程作业及参考答案

园艺设施课程作业及参考 答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园艺设施作业一 1、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的作用是什么? 答: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的作用是在人为的设备条件下,调节土地和大气的环境条件栽培作物,无疑向耕地投入了较大的能量,必然带来高的生产能力。设施园艺不仅是一种最新能源的投入形态,而且是能够调节地上和地下部环境条件进行生产的,其本质是将农业从自然生态中脱离出来,产生更高的生产能力。 2、我国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设施农业数量较大,质量较差;设施种类齐全,内部功能较差;种植种类较多,栽培技术不规范;生产面积大,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市场发育不健全。 3、温室建设场地选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为了多采光要选择南面开阔无遮阳的平坦矩形地块。 (2)为了减少炎热和风压对结构的影响,要选择避风的地带。 (3)温室和大棚主要是利用人工灌水,要选择靠近水源近,水源丰富,水质好的地方。水质不好不仅影响作物的生育,而且也影响锅炉的寿命。 (4)要选择土质好,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地下水位高,不仅影响作物的生育,还能造成高温条件,易使作物发病,也比利于建锅炉房。 (5)为了使基础坚固,要选择地基土质坚实的地方。否则修建在地基土质软,即新填土的地方或沙丘地带,基础容易动摇下沉,须加大基础或加固地带面增加造价。 (6)为了便于运输建造材料,应选离居民点,高压线,道路较近的地方。 (7)温室和大棚地区的土壤水源空气如果受到污染,会给蔬菜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在有污染的大工厂附近最好不要建造温室和大棚,特别是这些工厂的下风和河道下游处。若果这些厂对污水排出的有害气体进行了处理,那么依然可以建造温室和大棚。 (8)在现代化大型温室和大棚的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用电,因此,应考虑电力供给,线路架设等问题,要力争进电方便,路线简捷,并能保证电力供应,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准备两路电或自备一些发电设施,供临时应急使用。 4、温室布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集中管理连片配置。 (2)因时因地,选择方位。 (3)邻栋间隔,合理设计。 (4)温室的出入口和畦的配置。 5、试述温室和大棚设计的主要步骤。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蔬菜栽培技术复习题

蔬菜栽培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 1.大白菜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土层,多利用浅土层中养分和水分,而利用深土层中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较弱)。栽培上在促进浅土层根系发达的同时,尽可能加深根系的分布。 2.当结球甘蓝的外叶增长到一定数量,早熟品种15?20片,中熟品种20?30片,晚熟品种30片以上时即开始(结球)。 3.萝卜和胡萝卜为(根菜)类中最重要的两种蔬菜。 4.大蒜从花芽开始(分化)到采收蒜薹,约需40天。蒜薹的伸长和增重前期较缓慢,甩 缨以后生长速度加快直至采收,日增长量达4厘米以上。 5.韭菜在生产过程中,围绕“培根壮秧”这一中心,合理解决收割与(养根),前茬与后茬。当年与来年的关系,才能使植株健壮不衰,连年髙产。 6.芹菜种子的发芽必须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一定的氧气等条件。 7.黄瓜育苗期间的温度管理要注意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播种至60%?70%出苗,要求28°C 左右,掌握较高温度有利于促进(出苗),减少养分自身消耗二是子叶展开到真叶显露,应控制较低温度形成(徒长苗),防止发生猝倒病而出现倒苗现象。 9.菜豆和豇豆是豆科蔬菜中最重要的两种。按其生长习性均可分为(蔓生)种、半蔓生 种和(矮生)种。 10.大白菜的营养生长阶段主要包括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和体眠期五个时眠期五个时期。 11.温室甘蓝要求在元旦和春节收获,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应在(9—10月)播种。 12.根菜类(深根性)为作物,主根伸人土壤底层。 13.(蚜虫)是引起菠菜冬季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14.黄瓜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完熟期)甩条发棵期和结果期四个时期。 15.马铃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病毒等原因常导致(种性退化)现象。 16.芽苗类蔬菜多数属于(速生)蔬菜.种芽菜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最快的5?6 天就可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最慢的也只有20天左右?平均一年可以生产(30)茬,复种指数是一般蔬菜生产的10?15倍。 17.窝笋为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 18.芽菜类多在保护地或其它有设施的环境里生产,一般以(水培)法为主。 19.温室甘蓝要求在元旦和春节收获,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应在(9--10月)播种。 20.大葱栽植有排葱和插葱两种方法,鸡腿葱和短白葱适用(排葱法),长白大葱适用(插葱法)。 21.番茄果实的成熟过程可分为绿熟期(白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完熟期)四个时期。 22.黄瓜苗期易发生的主要问题有:寒根(沤根)烧根、闪亩、烤苗、(徒长苗)花打顶等。 23.豆类蔬菜(氮肥)对的需求量较少,应该多施(鳞甲)肥。 24.马铃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病毒等原因常导致(种性退化)现象。 25.窝笋为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 26.大白菜一生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27.花椰菜的花球是生殖器官,又是(贮藏)器官。

第三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

第三章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园艺作物设施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园艺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蔬菜、花卉、水果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制定园艺作物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标准和栽培技术规范,必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园艺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各个环境因子的要求。园艺作物种类繁多,同一种类又有许多品种,每一个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生育阶段(发芽、出苗、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等),上述种种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均不相同,栽培者必须了解。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是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5个环境因子,每个环境因子对各种园艺作物生育都有直接地影响,园艺作物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定性和定量的关系,这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所必须掌握的。 (2)应研究各种园艺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征的机理。摸清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对设施内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有何影响,为确立环境调控的理论和基本方法、改进保护设施、建立标准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物与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一。 在摸清园艺设施内的环境特征及掌握各种园艺作物生育对环境要求的基础上,生产者就有了生产管理的依据,才可能有主动权。环境调控及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使各个环境因子尽量满足某种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对光、温、湿、气、土的要求。作物与环境越和谐统一,其生长发育也越加健壮,必然高产、优质、高效。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在进行:一是创造出适合环境条件的作物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二是创造出使作物本身特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环境。而设施园艺,就是实现后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植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光照密不可分,因为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正如人们所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它精辟地阐明了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园艺设施的类型中,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是最主要的,约占设施栽培总面积的90%或更多。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是以日光为惟一光源与热源的,所以光环境对设施园艺生产的重要性是处在首位的。

园艺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

《园艺学概论》综合练习1答案一、填空题 1.园林之母 2.果树蔬菜 3. 4.茄 5.百合 6.十字花 7.蔷薇 8.葫芦 9.芭蕉 10.仁 11.核 12.一 13.温 14.中国 15.地中海 16.沙漠 17.叶菜 18.果菜 19.胚 20.供给胚发育所需的养分 21.主根 22.生菌根外生菌根

23.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结果 24.叶面积指数(LAI) 25.雌花雄花 26.乙烯利 27.常异花授粉 28.单性结实 29.被迫休眠 30.根冠的细胞不断分裂 31.利于 32.形成层的活动不断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33.长 34.多年生 35.混合选择法单株选择法 36.系谱法混合法 37.良种繁育 38.保护地 39. 7:3 或5:5 40.无性 41.人工促进后熟、打破休眠 42.点播 43.插穗的生长具有极性,根条总是在其形态顶端长芽,茎条总是在形态下端生根44.叶插根插 45.嫩枝插 46.维管束

47.越高 48.芽 49.离体 50.连作 51.宽窄行 52.大于 53.间伐(疏除) 54.有机 55.费工 56.有机质 57.黄化 58.立体农业(立体种植) 59.相等 60.追肥 61.根外施肥 62.幼果膨大和继续开花坐果63.叶面积大量增长之前64.沤根 65.开心形 二、名词解释 1.园艺 主要指园艺生产的农业技术。2.园艺业

即园艺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果树、蔬菜、西甜瓜(西瓜和甜瓜)以及观赏植物的生产。现代的园艺生产,既是土地上的农业,又是脱离开土地的形象艺术。 3.园艺学 是研究和阐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是园艺生产的理论基础。园艺学覆盖了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育种、采后等学科的知识。 4.园艺学概论 或称初级园艺学,是园艺学的入门知识。 5.光周期 是指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的理论日照数。 6.芽的异质性 由于枝条部营养状况和外界条件的不同,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在长势及,其特性上的表现有明显的差异。 7.顶端优势 是指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顶芽或顶端的腋芽)抑制下部侧芽发育的现象。 8.叶幕 是树冠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 9.花芽分化 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形态标志。 10.授粉 也称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传到柱头上的过程。 11.生命周期 是指从生到死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12.隔年结果 在果树生产上一年产量高,另一年产量低的现象就叫隔年结果或叫大小年。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问答判断题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问答判断题 1.在蔬菜种植阶段发育中,春化作用是指春天的高温促进植物开花的现象。(×) 2.土壤根据矿物颗粒的大小和比例,将其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3.综合气调贮藏条件为氧浓度越低,温度越低,害虫越容易窒息而亡。(×) 4.蔬菜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它是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5.从狭义的角度讲“生长”是指细胞由营养体向生殖器官转变,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6.食用器官分类法是按照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分类的,所以最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 7.短日照性蔬菜在南种北引时会提前开花,缩短生育期,北种南引则相反。(√) 8.蔬菜在育苗的过程中,遇到灾害性天气,如连阴天下雪切不可揭开草毡,以免幼苗受到冻害。(×) 9.在黄瓜育苗过程中,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时,切口的方向是黑籽南瓜向斜下方切,黄瓜向斜上方切。(√) 10.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在生产上用来防止茄果类、瓜果蔬菜落花落果最常用的是2,4-D、赤霉素和防落素。(×)

11.发育是指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引起植物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12.农业生物学分类法的优点是可以明确蔬菜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凡是亲缘关系近的,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都很相似。(√) 13.茄果类蔬菜根系再生能力差,所以要采用保护根系的方法育苗。(×) 14.在黄瓜嫁接育苗时,如果采用靠接法,接穗(黄瓜)应比砧木(黑籽南瓜)晚播3~5天。(×) 15.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作用各异,其中矮壮素和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 16.“卷心”现象标志着大白菜结球期的开始。(√) 17.西芹和中国芹菜的栽培密度相同。(×) 18.茎用莴苣即是莴笋。(√) 19.防止番茄徒长常用乙烯进行处理。(√) 20.番茄果顶部缺钙是顶腐病(脐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西瓜一般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方式。(√) 22.芹菜种子在高温下不易发芽,有弱光存在比黑暗下发芽率高。(√) 23.叶用莴苣又称生菜。(√) 24.应用植物生长剂不会引起番茄畸形果的发生。(×) 25.黄瓜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维持10℃左右温差

【西南●最新版】[0720]《设施园艺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720]《设施园艺学》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5.风障畦的组成里没有: A:栽培畦 B:篱笆 C:披风 D:薄膜透明覆盖 参考答案:D [单选题]33.深液流无土栽培技术又称为: A:NFT B:DFT C:DRF D:FCH 参考答案:B [单选题]6.阳畦是由床框、栽培畦、、透明覆盖物及不透明覆盖物等构成。A:风障 B:酿热物 C:玻璃 D:薄膜 参考答案:A [单选题] 4.设施内高湿会引起作物病害,常用的除湿方法不包括 A:通风换气 B:加温除湿 C: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

D:安装湿帘 参考答案:D [单选题]34.薄层营养液膜无土栽培技术的栽培营养液层约有厘米。A:0.1-0.5 B:0.5-1 C:1-5 D:5-10 参考答案:B [单选题]37.营养液管理中的pH值一般是 A:5.5~6.5 B:5.5~7.5 C:5~7 D:6.5~7.5 参考答案:A [单选题]28. 在园艺生产中,遮光的目的可能不会是: A:降低温度 B:减少光合作用 C:减弱光照强度 D:增进品质 参考答案:B [单选题]14.一天内,从早到晚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为: A:没有变化 B:比较高 C:低-高-低 D:高-低-高 参考答案:D

[单选题]11.标准塑料大棚的跨度为米。 A:6 B:7 C:8 D:9 参考答案:C [单选题]13. 小拱棚内环境受外界环境影响大,但不具有的特点。A:升温快 B:降温快 C:清晨湿度高 D:夜晚湿度低 参考答案:D [单选题]16.设施园艺中的节水灌溉不包括: A:浇灌 B:喷灌 C:滴灌 D:渗灌 参考答案:A [单选题]24.塑料薄膜不包括: A:无纺布 B:棚膜 C:地膜 D:有色膜 参考答案:A [单选题]29. 设施建设时彼此的间距应保持在的一定比例为宜。A:宽度 B:长度

设施农业 光照及其调控措施

学习情境一光照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知识要点: 1. 学会设施内光照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 2. 学会设施内温度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 3. 学会设施内湿度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 4. 学会设施内气体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 5. 学会设施内气体环境的特点及其调控措施; 6. 了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技能要点: 1. 能对设施内的各个环境特点进行检测; 2. 会根据测出的环境特点进行合理地调控。 3. 能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 园艺设施是在人工控制下的半封闭状态的小环境,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气体、肥料等。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好坏,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日光温室在建造前要考虑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建成以后主要日常管理就是对环境条件进行调节控制,才能保证为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最佳环境条件,以达到早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但温室内的环境条件调控十分复杂,一方面各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作物种类、生育阶段、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只有对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调控,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光照条件对日光温室的园艺作物生产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光照是日光温室的唯一热源,光照条件好,透入温室内的阳光多,温度就高,对作物的光合作用也越有利。另一方面,光照是蔬菜作物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从而明显影响到产量的高低。 一、园艺作物对光环境的要求 (一)园艺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艺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饱和点以下),光照越强、光合速率越高,产量也越高。温室蔬菜的产量与光照有密切关系,如番茄每平方米接受100mJ的产量为2.01~2.65㎏/m2,降低光照6.4%和23.4%,其产量分别损失7.5%和19.5%,黄瓜也有类似的情况。

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摘要在设施环境栽培中,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和土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论述了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等环境调控技术,以期在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时段,科学调控每个环境因子的参数指标,达到设施栽培的高产、高效、高创收的目标。 关键词设施环境调控;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 设施园艺实现了可调控内部环境因子量值、改善内部作物生长环境的小型人造“温室效应”,打破地域、气候、环境差异,创造作物正常生长的环境载体。通过配套设备或设施分别调控与控制各个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生物)的量值幅度与状态,给作物提供最佳的适宜生存环境,以达到市场供求及个别需求,实现经济收益。 1温度环境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作物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体内一切生理生化过程,都有一定的“三基点”温度要求。根据作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不耐寒性等3类作为温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栽培中,目前主要推广的是棚室四段变温管理,即把一昼夜24h分成4个阶段,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上午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为目标,进行高温管理;下午和前半夜温度逐渐降低,以便把光合产物运送到各个器官;后半夜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进行低温管理,防止消耗更多的养分。 1.1温室加温 冬季,温室内部温度受到室外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可能降至作物生长温度最低基点以下,若不及时采取加温措施,将很难维持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温度环境,因此需要加温。一是空气加温。常用的主要有热水供暖系统和热风供暖系统。前者主要热媒为水,介质热容量较大,系统热稳定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后者热媒为空气,介质热容量较小,热稳定性较低,适用于短时间补充热量,用以短期维持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或提高。二是土壤加温。多采用土壤下埋入电热线和埋设酿热物。前者又称电热温床,使电能转化成热能,实现土壤温度的自动调节,保温效果好,设备简单,用途广泛。后者温室土壤下面埋1层酿热物,既能提高地温(10cm 深土层温度提高1.5~2.0℃),又能补充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2温室降温 温室的降温在夏季尤为重要,降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通风换气,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二是遮阳降温,主要包括设置内、外遮阳幕系统、采用布织布覆盖、

设施园艺在线作业 C

设施园艺学_在线作业_C用户名:W320301132010最终成绩:95.0一单项选择题 1. 塑料大棚与小拱棚相比,日温差()。 更小 更大 相同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更小 知识点: 2.2 塑料薄膜拱棚 2. 目前我国单屋面温室透明覆盖材料主要是()。 塑料薄膜 硬质塑料板材 玻璃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塑料薄膜 知识点: 2.3.2 单屋面温室 3. 对保温覆盖材料的保温性,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与传热系数无关,与覆盖材料厚度有关 传热系数越低,保温性越好 传热系数越高,保温性越好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传热系数越低,保温性越好 知识点: 3.3.3 日光温室保温外覆盖材料 4.

氟素膜的最大特点是()。 高透光和极强的耐候性 生产容易,价格低 回收处理简单,对环境无污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高透光和极强的耐候性 知识点: 3.2.1 农用塑料薄膜的种类、特性及应用 5. 塑料大棚的建筑方位以()光分布更均匀。 与方位无关 南北延长 东西延长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南北延长 知识点: 4.1.3 光质及光分布对园艺作物影响 6. 园艺设施的传热方式是辐射、对流和传导,其中最主要传热方式是()。 对流传热 传导传热 辐射传热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辐射传热 知识点: 4.2.2 园艺设施的温度状况和特点 7. 热水采暖的特点是()。 加温迅速,成本低 温度变化剧烈,温度稳定性差

园艺设施课程作业及参考标准答案

园艺设施作业一 1、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的作用是什么? 答: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的作用是在人为的设备条件下,调节土地和大气的环境条件栽培作物,无疑向耕地投入了较大的能量,必然带来高的生产能力。设施园艺不仅是一种最新能源的投入形态,而且是能够调节地上和地下部环境条件进行生产的,其本质是将农业从自然生态中脱离出来,产生更高的生产能力。 2、我国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设施农业数量较大,质量较差;设施种类齐全,内部功能较差;种植种类较多,栽培技术不规范;生产面积大,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市场发育不健全。 3、温室建设场地选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为了多采光要选择南面开阔无遮阳的平坦矩形地块。 (2)为了减少炎热和风压对结构的影响,要选择避风的地带。 (3)温室和大棚主要是利用人工灌水,要选择靠近水源近,水源丰富,水质好的地方。水质不好不仅影响作物的生育,而且也影响锅炉的寿命。 (4)要选择土质好,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地下水位高,不仅影响作物的生育,还能造成高温条件,易使作物发病,也比利于建锅炉房。 (5)为了使基础坚固,要选择地基土质坚实的地方。否则修建在地基土质软,即新填土的地方或沙丘地带,基础容易动摇下沉,须加大基础或加固地带面增加造价。 (6)为了便于运输建造材料,应选离居民点,高压线,道路较近的地方。 (7)温室和大棚地区的土壤水源空气如果受到污染,会给蔬菜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在有污染的大工厂附近最好不要建造温室和大棚,特别是这些工厂的下风和河道下游处。若果这些厂对污水排出的有害气体进行了处理,那么依然可以建造温室和大棚。 (8)在现代化大型温室和大棚的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用电,因此,应考虑电力供给,线路架设等问题,要力争进电方便,路线简捷,并能保证电力供应,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准备两路电或自备一些发电设施,供临时应急使用。 4、温室布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集中管理连片配置。 (2)因时因地,选择方位。 (3)邻栋间隔,合理设计。 (4)温室的出入口和畦的配置。 5、试述温室和大棚设计的主要步骤。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设计常包括结构计划结构计算,完成设计文件和进行工程造价计算等四个步骤。结构计划是按给定的条件对温室结构及形式等作初步选择工作。结构计算是根据民用与工业建筑规范进行的。设计文件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