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增加水泥用量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不增加水泥用量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不增加水泥用量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永城职业学院

Yongcheng Vocational College

建筑工程系毕业设计

不增加水泥用量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096班

学号:2009226014

姓名:李雯

学校指导教师:张伟

工地指导老师:陆增荣

2012年3月目录:

1.1混凝土的概述

1.2混凝土的分类

1.3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

1.4影响混凝土的因素

1.5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1.6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结论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混凝土的种类按胶凝材料分类

①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

②有机胶结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分类

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

2500Kg/m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

2500Kg/m³;,集料为砂、石。

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

1950Kg/m³;的混凝土。它由可以分为三类:

1.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Kg/m³;,轻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矿渣、矿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1000Kg/m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Kg/m³;,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

1500Kg/m³;,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按使用功能分类主要有

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按施工工艺分类主要有

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分类

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

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进而通过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凝结硬化而产生强度。一般说来,饮用水都可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过量的酸、碱、盐和有机物都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的影响。集料不仅有填充作用,而且对混凝土的容重、强度和变形等性质有重要影响。

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质,可加入外加剂。由于掺用外加剂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它日益成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或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节约水泥,在混凝土搅拌时也可掺入磨细的矿物材料──掺合料。它分为活性和非活性

两类。掺合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水化热、抗渗性和颜色等。

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水利及特种结构的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混凝土结构物主要都是用于承受荷载或抵抗各种作用力,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通常用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评价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指标。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组成原材料的影响,包括原材料的特征和各材料之间的组成比例等内因,以及养护条件和试验测试条件等外因。

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成正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水泥强度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细度。水泥强度主要来自于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而且这些影响贯穿于混凝土中。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来制作混凝土,其强度增长较快,但在后期可能以较低的强度而告终。而无论通过改变成分、养护条件或者利用外加剂而比较缓慢地水化,都可使水泥产生

较高的最终强度。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就导致较高的强度增长率。但应避免细磨粉的含量。因为当颗粒很细时,间隙水可引起一些高W/C区域。

而水泥质量的波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应引起注意。水泥厂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不可避免地会在质量上有波动。水泥质量的波动,毫无疑问地在混凝土强度上反映出来。采用具有相同平均强度而离散系数小的水泥,

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质量波动大多是由于水泥细度和早期强度的差异引起的。而这些因素在早期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即水泥质量波动引起的混凝土强度的标准离差,不随龄期而增大,但混凝土强度的离散系数却因强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泥质量波动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大

2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也看出,C/W 即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即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底。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捣实程度,两者都对混泥土体积有影响,水灰比-孔隙率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着水泥浆基体和粗骨料间过渡区这两者的孔隙率,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孔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两者都对混凝土体积有影响,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水灰比程度下的毛细管空隙率由水灰比所确定。当混泥土混合料能被充分捣实时,混凝土的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而提

高。在使用同种水泥的情况下,水灰比

越小,与骨料粘结力越大,混凝土强度

越高。

(一)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主要有: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并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反之,水灰比越大,用水量越多,多余水分蒸发留下的毛隙孔越多,从而使强度降低。

2)改善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级配良好的砂,空隙率较小,不

仅可以节省水泥,而且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

3)合理选择水泥品种,但是水泥的品种有很多,所以对水泥的选择又必须慎重,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被破坏,因此水泥的选择需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耐热性,抗水性,抗腐蚀性,抗冻性能好的水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水泥强度并非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唯一标准,如用较低标号水泥同样可以配制高标号混凝土。因此,工程中选择水泥强度的同时,需考虑其工程性能,有时,其工程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4)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尽管强度与耐久性是不同概念,但又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基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都与水灰比这个因素直接相关。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条件下,随着水灰比

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因而各种耐久性指标也随之提高。在现在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除掺入高效减水剂外,还掺入了活性矿物材料,它们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致密性,而且也降低或消除了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在排除内部破坏因素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破坏的能力也越强。

5)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02及活性Al203,它们能和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映,生成强

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

6)掺入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

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当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时,消除毛细管孔隙的目标便可以实现,而掺入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将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

不增加水泥用量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冻性、强度和耐久性随着混凝土密度的提高而提高。而且,密度与很多因素,其中包括混合料矿质部分各组成成分的级配密切相关。受力后,荷载在粒料之间分布,单位体积内的粒料越多,混凝土承受荷载的能力就越大。

混凝土在低温冷冻时,由于各种组成成分的温度传导性和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其内部产生的变形也是不均匀的。

此外,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因此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应力,首先导致局部破坏,而后导致混凝土整体破坏。孔隙率较大的混凝土表层,由于负温的作用,特别容易受到破坏。根据调查,混凝土表面脱落和破碎的破坏占混凝土结构物破坏总量的%8以上。这种破坏首先使结构物截面松弛,而后导致裂缝的形成。究其原因,这种破坏时由于混凝土的抗冻性不足所致,而抗冻性又与碎石和沙的级配组成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必须使碎石和砂混合料具有最大的密度最小的孔隙率。

后天的养护对混凝土的强度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摘要:混凝土强度是确定新建和已建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等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是工程结构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对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处理;加固 1引言 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大类: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 2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2.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⑴ 该方法优点: ① 传统加固方法,技术成熟,便于操作; ② 质量好,可靠性强; ③ 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 ⑵ 该方法缺点: ① 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这样会造成整体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 ② 加大构件截面,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很有可能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 ③ 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④ 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 2.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工期短,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小;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必须采取可靠防护措施,以提高其耐久性。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工程的混凝土因强度不足而造成不少质量问题。混凝土强度低下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结构构件承载力下降;二是抗渗、抗冻性能及耐久性下降。因此对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一、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 1. 原材料质量问题 (1)水泥质量不良 1)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又在水泥28d强度试验结果未测出前,先估计水泥强度等级配置混凝土,当28d水泥实测强度低于原估计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二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 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CaO)或游离氧化镁(MgO),有时也可能由于掺入石膏过多而造成。因为水泥熟料中的CaO和MgO都是烧过的,遇水后熟化极缓慢,熟化所产生的体积膨胀延续很长时间。当石膏掺量过多时,石膏与水化后水泥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铝硫酸钙,也使体积膨胀。这些体积变化若在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都会破坏水泥结构,大多数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表面虽无明显裂缝,但强度极度低下。 (2)骨料(砂、石)质量不良 1)石子强度低:在有些混凝土试块试压中,可见不少石子被压碎,说明石子强度低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下降。 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有些由多孔燧石、页岩、带有膨胀黏土的石灰岩等制成的碎石,在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作用下,常表现为体积稳定性差,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3)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针片状石子含量高影响混凝土强度。而石子具有粗糙的和多孔的表面,因与水泥结合较好,而对混凝土强度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是抗弯和抗拉强度。最普通的一个现象是在水泥和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高10%左右。 4)骨料(尤其是砂)中有机杂质含量高:如骨料中含腐烂动植物等有机杂质(主要是鞣酸及其衍生物),对水泥水化产生不利影响,而使混凝土强度下降。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浅谈不增加水泥用量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与措施 混凝土做为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组织结构和构造状态。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的强度和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水泥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与水灰比。水泥石与骨料的粘结力,也同样与水泥标号和水灰比有关。由此可见,水泥的强度等级及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水泥用量过大,一方面会造成水化热过大而产生裂缝,另一方面也不经济。那么在不增加水泥的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1、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基础。 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粗、细集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各种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考虑不增加水泥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通过对原材料的控制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1)对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用,不仅要使所配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而且和易性和耐久性也必须满足施工和规范的要求,提高混凝土强度但不增加水泥用量,应尽量考虑使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但应注意满足和易性的要求。水泥品种的选用时应注意各种水泥的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

(2)细集料的质量控制:通常混凝土中的细集料为砂子,根据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应注意到,砂子过粗,容易使新拌混凝土产生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由此可知,当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为一定时,为了节省水泥而又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另外,砂中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对重要工程使用的砂,还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3)粗骨料的质量控制:通常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为石子。使用人工碎石比使用天然卵石可以增加混凝土强度,除此以外,在使用中应注意石子的最大粒径、颗粒级配、强度与坚固性等指标。粗骨料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由于连续级配含有各种大小颗粒,互相搭配合理,拌制成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但由于石子总表面积比较大,所用水泥比较多。用间断级配来拌制混凝土,可以节约水泥,但和易性不好,容量产生泌水等离析现象。但对于低流动性和干硬性混凝土来说,如果采用强力振捣来施工时,则采用间断级配是较为适宜的。 (4)混凝土用水的控制: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拌合用水不纯,可能产生多种有害作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使用合格的水来拌制混凝土,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均可用于拌制混凝土,地表水或地下水首次使用应进行适用性试验,合格才能使用,混凝土拌制用水应符合JGJ63-19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中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基础,在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上更应该确保质量,科学合理地选取,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2、合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前提

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摘要:混凝土的耐久性又包括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而强度又和耐久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耐久性强度 (一)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主要有: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并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反之,水灰比越大,用水量越多,多余水分蒸发留下的毛隙孔越多,从而使强度降低。 2)改善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级配良好的砂,空隙率较小,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而且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 3)合理选择水泥品种,但是水泥的品种有很多,所以对水泥的选择又必须慎重,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被破坏,因此水泥的选择需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耐热性,抗水性,抗腐蚀性,抗冻性能好的水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水泥强度并非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唯一标准,如用较低标号水泥同样可以配制高标号混凝土。因此,工程中选择水泥强度的同时,需考虑其工程性能,有时,其工程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4)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尽管强度与耐久性是不同概念,但又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基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都与水灰比这个因素直接相关。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条件下,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因而各种耐久性指标也随之提高。在现在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除掺入高效减水剂外,还掺入了活性矿物材料,它们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致密性,而且也降低或消除了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在排除内部破坏因素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破坏的能力也越强。 5)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02及活性Al203,它们能和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映,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 6)掺入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当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时,消除毛细管孔隙的目标便可以实现,而掺入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将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

每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设计各材料用量 1、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2、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3、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 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 .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摘要: 混凝土强度是确定新建和已建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等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是工程结构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对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 处理;加固 1引言 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 大类: 直接加固法、间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 2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 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 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 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2.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 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 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 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⑴ 该方法优点: ①传统加固方法, 技术成熟, 便于操作; ②质量好, 可靠性强; ③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 ⑵ 该方法缺点: ①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 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 这样会造 成整体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 ②加大构件截面, 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 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 很有可能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 ③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 养护时间长, 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④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 2.2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 (分干式、 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 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 现场工作量少, 工期短, 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小;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 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C ;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 必须采取可靠防护措施, 以提高其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的分析及确保强度的主要措施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的分析及确保强度的主要措施 摘要:混凝土的强度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性能指标,它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也常用来作 为一般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因素;确保措施 Abstract: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fers to the performance index, it for the structure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are also used to as a general assessment of the concrete quality indicators. Key words: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Factors; Ensure tha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的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弯及抗剪等,其中以抗压强度为最大,故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受压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最重要的一项性能指标,它常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也常来作为一般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目前我国以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特征值。(根据标准实验方法,标准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标准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来确定) 混凝土是多项的,非匀质的混合材料。普通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子(细骨料)、石子(粗骨料)、外加剂及掺和料,按适当比例,经搅拌振捣而成。其组成基本原理是:水泥(交结材料)加水形成水泥浆,填充骨料空隙,并包裹骨料表面。水泥浆未凝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便于施工,水泥浆凝结后,将其松散骨料粘结成为一坚实人工石材。实践证明:在一般生产工艺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只要在完 全密实状态时其强度与水灰比为线性关系W/C=α a ·α b /(f cu·o +α a ·α b· ·f ce )强 度关系式。从这个经验公式中得知,普通混凝土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水泥砂浆(强度)的高低;水灰比的大小;密实度优劣等,这三个因素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唯一的,它依赖于下列条件:即原材料质量的好坏;配合比计算是否合理;搅拌、

C25混凝土配合比

C25混凝土配合比 一、水泥28天强度(32.5-40MPa), 砂子为中砂,含泥量不超过4%, 混凝土坍落度30-50mm,混凝土配制强度30MPa,则: 水泥用量442-388 水193-190 砂子554-599 石子1234-1243kg。 二、施工配合比例: 水泥:301千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655千克(中砂) 石:1305千克(5~40mm的碎石) 水:149千克 该方案使用环境为干燥的办公室房内 坍落度要求为35~50mm 三、 C25 32.5级水泥20~40粒经石子,中砂,自来水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材料密度 1. 3 2.5水泥和42.5水泥:密度2.85- 3.15g/cm2 锥积密度1200-1250kg/m3 2. 中砂:密度2.6-2.7g/cm2 锥积密度1400-1700kg/m3 3.水泥沙子1.3-1.8吨每立方 沙子沙子是2600公斤即等于2.6吨每立方 高密度的石子,可以达到每个立方2.7吨 混凝土配合比表 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普通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20 混凝土标号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水泥标号 3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425 525 425 525 525 5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水泥kg 294 354 297 41 2 34 3 47 4 390 436 383 482 424 464 504 2 中(粗)砂m 3 0.50 0.48 0.50 0.46 0.49 0.4 4 0.47 0.46 0.48 0.4 5 0.47 0.4 6 0.44 3 碎(砾)石m3 0.88 0.8 4 0.88 0.80 0.8 5 0.77 0.82 0.80 0.84 0.79 0.81 0.79 0.77 4 片石m3 ————————————— 续上表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普通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40 混凝土标号 10 15 20 25 30 35 40 水泥标号 3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425 525 425 52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 水泥kg 255 28 2 255 338 27 3 390 318 432 365 406 350 447 387 2 中(粗)砂m 3 0.52 0.51 0.52 0.49 0.52 0.47 0.50 0.46 0.49 0.48 0.50 0.47 0.49 3 碎(砾)石m3 0.91 0.89 0.91 0.85 0.90 0.82 0.87 0.81 0.85 0.83 0.87 0.82 0.85 4 片石m3 ————————————— 续上表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普通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片石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40 80 40 20 80 混凝土标号 45 50 10 15 20 20 25 25 15 20 15 水泥标号 525 525 325 325 325 325 425 325 425 425 325 325 3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水泥kg 424 461 255 277 331 446 360 515 420 365 344 411 235 2 中(粗)砂m 3 0.47 0.46 0.52 0.52 0.49 0.47 0.53 0.45 0.50 0.49 0.60 0.57 0.44 3 碎(砾)石m3 0.83 0.81 0.91 0.90 0.86 0.69 0.78 0.66 0.7 4 0.8 5 0.73 0.70 0.77 4 片石m3 ———————————— 0.21 续上表单位:1m3混凝土 序号项目单位泵送混凝土 碎(砾)石最大粒径(mm) 20 40 混凝土标号 20 25 30 35 40 45 50 10 15 水泥标号 425 325 425 325 425 425 525 425 525 525 525 325 325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1 引言 混凝土强度的不足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以及耐久性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其不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选用的加固方法有3大类,直接加固法、间 接加固法、综合加固法。 2 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结构抗力。加固前最好能在原结构上卸载,经加固后再恢复使用荷载,但在原结构上往往很难实现。工程中,国内、外直接加固技术主要有如 下几种, 2.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满足正常使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混等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和 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1)该方法优点, ①传统加固方法,技术成熟,便于操作; ②质量好,可靠性强; ③提高构件抗力R及刚度的幅度大,尤其对柱的稳定性提高较大。 (2)该方法缺点, ①如果设计中未能从整体结构角度上分析,仅仅为局部加大而加大,这样会造成整体 结构其它部分形成薄弱层而发生重大破坏。 ②加大构件截面,其质量和刚度将发生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也随之改变,很有可能 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频率中而产生共振现象。 ③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④对原有结构的外形以及房屋使用空间上有一定的影响。 2.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构件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加固。此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中的柱以及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工期短,受力可靠,对建筑物外观和净空影响

关于水泥的配比

C15 C25 C30 C15、C30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应在15MPa、30MPa以上。 以下给出我曾经用过的混凝土配合比 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 水160 (27.5水泥) 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 水167 (32.5水泥) 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C30 水泥430 耗子530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以上数据仅为我当时施工用材料所确定的配合比,如工程使用,必须做试验配合比,并按施工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实际配合比。 没有3天抗压强度要求。 标准养护下,到达100%需要28天以上,若在现场养护,要看温度和湿度情况。一般养护好的在35天到40天能达到100%。养护不好就难说了。 前面说的都是普硅水泥,要是矿渣,还要晚2周以上。 混凝土中符号C 为Concrete 缩写第一个字母,15、30等数字代表的是混凝土的28天标养抗压所达到的强度C15混凝土P.O42.5水泥配合比:水泥70;I级粉煤灰100;S95级矿渣粉100;中砂840;碎石1080;总水量190~195;外加剂要看你的品种了 评论者:河北嘉华建材- 试用期一级C是指混凝土的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字母,15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就是指混凝土在标准养护下28的强度为15MPa. 评论者:jak2292 - 初学弟子一级楼下的,也许是大了,但是他用的是32.5水泥,你的事42.5的 它的配合比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比如你用的砂子含泥量多少能影响到你的水泥用量,砂子级配是否合理;你用的石子是河石还是碎石,含泥量多少,级配是连接级配还是单粒级;水泥你使用的是什么牌号,型号是32.5还是42.5的;搅拌采用机械搅拌还是人工搅拌; 用水是普通饮用水还是河水、水灰比是多少......这些都影响并决定着水泥的用量。除此之外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做为工程使用的砼配合比国家要求必须按工地拟使用的实际材料进行试验室试配。 各种品牌的水泥体积安定性及早期强度等各项指标都是不一样的,施工中如果不进行试验及试用,会造成很大的水泥浪费或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严重质量事故。 如果是农民自建房屋或工程量不大的修补项目,可以采用加大水泥用量的办法,C30混凝土按C35-C40的配,反正用量不大,省下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费加到了混凝土中去也可,但也应找个有经验的师傅加以指导。 以下给出我曾经用过的混凝土配合比 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 水160 (27.5水泥) 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 水167 (32.5水泥) 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C30 水泥430 耗子530 河石1309 水170 (32.5水泥) 以上数据仅为我当时施工用材料所确定的配合比,如工程使用,必须做试验配合比,并按施工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实际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2009年05月25日星期一 21:46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mfcu: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fcu,k:设计要求强度值 fcu,min: 同一验收批强度最小值 1、非统计法:mfcu≥1.15fuc,k fcu,min≥0.95 fcu,k 2、统计方法: mfcu-λ 1 Sfcu≥0.9 fcu,k fcu,min≥λ 2 fcu,k Sfcu=每组试验值的方差 (N=10-14: λ 1=1.7 λ 2 =0.9) (N=15-25: λ 1=1.65 λ 2 =0.85) (N=25组以上: λ 1=1.6 λ 2 =0.8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工程的混凝土因强度不足而造成不少质量问题。 混凝土强度低下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结构构件承载力下降; 二是抗渗、抗冻性能及耐久性下降。 因此对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一、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 1. 原材料质量问题 (1)水泥质量不良

1)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又在水泥28d强度试验结果未测出前,先估计水泥强度等级配置混凝土,当28d水泥实测强度低于原估计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二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 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CaO)或游离氧化镁(MgO),有时也可能由于掺入石膏过多而造成。因为水泥熟料中的CaO和MgO都是烧过的,遇水后熟化极缓慢,熟化所产生的体积膨胀延续很长时间。当石膏掺量过多时,石膏与水化后水泥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铝硫酸钙,也使体积膨胀。这些体积变化若在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都会破坏水泥结构,大多数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表面虽无明显裂缝,但强度极度低下。 (2) 骨料(砂、石)质量不良 1)石子强度低:在有些混凝土试块试压中,可见不少石子被压碎,说明石子强度低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下降。 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有些由多孔燧石、页岩、带有膨胀黏土的石灰岩等制成的碎石,在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作用下,常表现为体积稳定性差,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水泥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m2) 配比适用于配置的混凝土类别 水泥 水 沙子 石子 32.5 32.5R C15 300 185 730 1165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性混凝土 C20 350 185 690 1160 C25 400 185 650 1180 C30 450 183 600 1192 C35 480 180 580 1230 C40 520 178 525 1220 C20 350 185 795 105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 流态性混凝土 C25 405 185 758 1061 C30 450 183 752 1045 C35 480 180 705 1040 C40 520 180 655 1070 42.5 42.5R C20 290 185 725 118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 的塑 性混凝土 C25 345 185 670 1195 C30 380 185 648 1198 C35 430 185 615 1205 C40 460 185 590 121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C454801805701215 C505101785451220 C203001858301056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253401858001045 C303851847751050 C354201857501060 C404601837301065 C454851807001080 C505151806751085 62.5 625.R C303401856751200 适用于配料混凝土坍落度在30mm-70mm的塑 性混凝土 C353751856501205 C404051856251215 C454401855951220 C503681835601240 C605251805301250 C303501908001045 掺入适当高效减水剂,适用于配置混凝土坍落 度大于80mm流态性混凝土 C353851887801050 C404201857651055 C454501857501060

砼强度不足加固方法 原理和案例

砼强度不足加固方法原理和案例 第一部分砼强度不足基本知识 1)概述 因施工和使用不当而引起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将会使结构的 承载能力和刚度下降,挠曲变形加大,同时使结构的抗裂、抗 渗和耐久性降低,影响结构使用。下图是两例砼强度不足的图片。2)引起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表现 强度不足的表现:混凝土强度不够必将伴随有抗渗能力降低,耐久性降低,更重要的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1降低结构强度、刚直下降。 2抗裂性差、产生大量宽裂缝。 3构件变形,变形大到影响正常使用。 3)引起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 1 原材料质量差: (1)水泥质量不良:1.水泥实际活性低;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2)骨料(砂、石)质量不良:1.石子强度低;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3.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4.砂、石中有机杂 质含量高、粉尘含量高,砂中云母含量高; (3)拌合水质量不合格;

(4)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或组成配比不当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少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从而造成强度不足事故。 (1)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有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不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甚至在浇灌地点任意加水等; (2)随意套用配合比; (3)外加剂掺量不准; (4)外加剂使用不当; (5)砂石计量不准和水泥用量不足。 3 施工工艺不正确 (1)搅拌不佳,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不匀; (2)浇筑时水泥浆漏失严重;混凝土假凝、初凝;振捣不实; (3)养护不当;如早期缺水干燥,受冻等. 4 试块未经标准养护或未按规定制作 对于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补救和处理一般采用测定实际强度,利用后期强度,减少结构荷载,结构加固、分析验算,至拆除重建等。 4)典型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 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和提高措施 1混凝土原料构成及其作用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和,经一定时间硬化而形成的人造石材。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和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混凝土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安全,情况严重的将造成建筑物倒塌,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对混凝上的强度应有足够的重视。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强度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差确定的,保证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具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地保证结构的安全。从这个定义推定,抽样检验的N组件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一定不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而强度平均值的大小取决于标准差的大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明确,不但要使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大于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更要使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降低到最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是行之有效的节约措施。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普通混凝土受力破坏一般出现在骨料和水泥石的分界面上,是常见的粘结面破坏的形式。在普通混凝土中,骨料最先破坏的可能性小,因为骨料强度通常大大超过水泥石和粘结面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而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又与水泥标号、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当水泥石强度较底时,水泥石本身容易受到破坏。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龄期的影响。 3.1水灰比和水泥标号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fcu.o=A?fce(C/W-B)可以看出,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标号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当水泥相同时,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灰比。当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的23%左右。如果结合水较大(约占水泥重量的40~70%),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分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气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大大地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可能在空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在水泥标号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愈大,混凝土的强度就愈高。如果加水太少,拌和物过于干硬,在一定的捣实成型条件下,无法保证浇灌质量,混凝土中将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混凝土强度也将下降。 3.2粗骨料的影响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和提高措施 1 混凝土原料构成及其作用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和,经一定时间硬化而形成的人造石材。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和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混凝土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安全,情况严重的将造成建筑物倒塌,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对混凝上的强度应有足够的重视。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强度分布的平均值减去645倍标准差确定的,保证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具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地保证结构的安全。从这个定义推定,抽样检验的N组件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一定不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而强度平均值的大小取决于标准差的大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明确,不但要使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大于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更要使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降低到最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是行之有效的节约措施。 3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普通混凝土受力破坏一般出现在骨料和水泥石的分界面上,是常见的粘结面破坏的形式。在普通混凝土中,骨料最先破坏的可能性小,因为骨料强度通常大大超过水泥石和粘结面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而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又与水泥标号、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当水泥石强度较底时,水泥石本身容易受到破坏。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龄期的影响。 1 水灰比和水泥标号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fcu.o=A?fce(C/W-B)可以看出,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标号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当水泥相同时,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灰比。当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的23%左右。如果结合水较大(约占水泥重量的40~70%),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分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气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大大地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可能在空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在水泥标号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愈大,混凝土的强度就愈高。如果加水太少,拌和物过于干硬,在一定的捣实成型条件下,无法保证浇灌质量,混凝土中将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混凝土强度也将下降。 2 粗骨料的影响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决定于骨料的表面粗糙度。

如何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砂石的用量完整版

如何用混凝土配合比计 算出水泥砂石的用量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如何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砂石的用量比如我们的C25是石1019 砂1006 水泥340 液剂,本车次打了8方,那么我要得出石的用量,是不是要用1019*8,砂的用量是1006*8.,水泥就是340*8,液剂是*8。。。。是不是这样呢 不同回答: 1、你的理解和算法是正确的,注意乘以8得出的是公斤,不是吨。 配合比已经提供,里面有每个标号各种材料用量。 你就把混凝土的方量相乘就行了。 2、设计配合比C:S::G:W=439:566:1202:193;砂子含水率Ws为3%,石头含水率Wg为1%,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水泥c=439kg 砂s=S(1+Ws)=566(1+3%)=583kg 石子g=G(1+Wg)=1202(1+1%) =1214 水w=W-SWs-GWg=193-566*3%-1202*1%=164kg 故施工配合比为439:583:1214:164 搅拌站提供了配合比应该是设计配合比,你根据上面的方法换算就可以得到施工配合比了 有了施工比用土方量直接相乘就行 3、如果你的砂是干砂的话就不需要考虑砂的含水率,材料量各自*方数就行。但应该考虑一下外加剂的含水率。 砂为湿砂,实际投料量的话,得考虑以个砂石及外加剂的含水率。将材料中的水要从用水量中扣出。你的外加剂真好啊,用水量才35kg。以你给出的配合比,砂含水率:% 外加剂含水率:60% 估计你的用水量:35kg 水泥:340*8=2720 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