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简介

阿姆斯特朗简介
阿姆斯特朗简介

阿姆斯特朗简介

假如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动物飞得最高吗?”很多人肯定会回答:“鹰飞得最高。”假如有人告诉你鹰能飞上月亮,你肯定会认为这个人脑子出了毛病。

1969年7月20日,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美国人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当时所有听到这条消息的人,都知道他的脑子的确没出毛病,而且他报告的消息的确是事实。

阿姆斯特朗所说的当然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鹰,而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地球上的十几亿人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亲眼目睹了阿姆斯特朗缓缓地走下飞船,小心翼翼地把脚踏上了月球表面。“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的这句名言成了人类征服月球的伟大宣言。

作为第一只飞上月球的太空雄鹰,阿姆斯特朗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人类的英雄。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城。小尼尔从小就对飞行非常着迷,15岁开始学习飞行课程,学费靠他自己打工挣得。由于学习成绩优异,1 6岁他就获得了实习飞行员的驾驶执照。当时,他甚至还没有取得汽车驾驶执照呢。用一句中国话来说,小尼尔还没学会走,就已经学会跑了。

1947年,阿姆斯特朗高中毕业后,获得美国海军提供的奖学金,进入著名的普度大学学习。1949年小尼尔应征入伍,正式成为美国海军的飞行员。这以后的十几年中,阿姆斯特朗驾驶过200多架各式飞机,包括滑翔机、直升机、喷气机等等,最著名的机型要算速度达到6500千米/小时的X15型超高速火箭飞机。这期间,阿姆斯特朗还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了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62年,阿姆斯特朗被美国宇航局选中,成为美国第二批宇航员。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为飞船指令长,和斯科特一起驾驶“双子星”8号飞船与太空中的一颗卫星对接。在成功实现对接后,飞船突然开始旋转。阿姆斯特朗操纵飞船脱离了卫星,但飞船仍在太空中翻着筋斗。阿姆斯特朗启动了16台喷气推进器中的一台,飞船仍在旋转。他们又启动了第二台推进器,30分钟后,飞船终于稳定下来。根据地面中心的指示,他们终止了这次飞行任务,成功地飞回地面,降落在西太平洋的指定水域。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开始了人类首次征服月球的壮举。7月21日,他们到达了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正要准备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如强行着陆,他们的登月舱很可能会被这些石头撞得粉碎,而继续往前飞的话所剩燃料又不多了。阿姆斯特朗应付紧急情况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发挥,他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手动驾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由于高度紧张,此时他的心跳已由每分钟77次上升到了156次。

登月舱终于安全地在月球表面着陆了。阿姆斯特朗立即向地球报告:“休斯顿,我们在月球‘静海’报告,鹰已着陆!”

经过几小时的准备工作后,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登月舱,用他脚上特制的大号胶鞋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些科学仪器,包括宇宙射线计数器、测震仪、激光反射器等。他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采集了一些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个多小时后,他们返回了登月舱。

7月25日,他们三人成功地返回地球,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其他星球的壮举。

1971年,阿姆斯特朗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学任航空工程教授。1981年,他从辛辛那提大学退休,到航空计算机技术公司任总裁。1993年,这位太空雄鹰被有关部门选中,进入了美国宇航员名人殿堂。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

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介绍

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介绍,及对香港与大陆理财投资 全球经济周期景气数据分析

长周期 中周期

短周期

1989年12月13日, 全球经济到达大顶峰。(1989年12月29日本股市见顶)。 1994年4月1日,全球经济见底。(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8年7月20日,全球经济再次到达顶峰。 1998年7月从香港股市楼市逃跑还来得及,8月就不行了,香港股市楼市在1998年8月被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恒生指数16820点被叫做索罗斯大顶,没有索罗斯,香港经济就能幸免于难吗?2003年香港房价跌到1993年水平,人口800万的香港,财富总损失达2.2万亿港币。 以香港著名大型低密度楼盘愉景湾为例(该岛由金庸的同宗同乡查济民先生70年代买入,该岛以外籍人士多而著称),1990年开发初期,平均价格为1000元/平方尺(1平方市尺略多于0.1平方米)。一年之后的1992年,楼价就上升了一倍,达到2000元/平方尺。1997年则炒高到5000元乣6000元/平方尺。2003年,该楼盘的价格回退到10年以前,也就是1992的价格水平,均价在2400元/平方尺,2010年又涨到4500//平方尺(约5万人民币/平方米),2011年6月会是什么价呢? 2002年11月6日。全球经济又一次见底。(这个时候在全球大部分地方买房买股票,以后都是赚的,这个时候的大陆与香港房地产处于历史性低点)。 2007年2月27日,全球经济的顶峰。(这个时间之后再作投资则充满了风险,可以认为是进入了博傻阶段,依靠后面更多的“投资者”接盘,而不是靠经济的基本面。) 2011年6月13日,8.6年世界经济周期大底,全球经济又一次见底。(这个时候在全球大部分地方买房买股票都是低风险的,准不准确,有待时间的检验。2011年6月,投资香港楼市的投资者是否还有时间逃跑,我很怀疑。我认为索罗斯等在2010年10月份可能有所动作,最迟不会拖过2011年6月,香港股市是否在2011年6月前后再次跌穿16820点这个索罗斯大顶,我认为很有可能。)2013年8月6日,世界经济阶段小顶部 2014年9月3日,世界经济阶段性回调的低部 2015年10月1日左右, 全球经济又到达顶峰。(阿姆斯特朗说道琼斯股指将到达30500点左右,刘军洛也说过类似美国股市将飞涨的话,金融专家周洛华说通缩里孕育牛市)。 以上是阿姆斯特朗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预测。

首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简介

首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简介 本文导读: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而其搭档巴兹·奥尔德林也成为了第二位及登上月球后安全返回及踏上地球的第一人,两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两个半小时。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星座8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 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在执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时,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2012年8月25日,因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并发症逝世,享年82岁。其家人在一份声明中称,阿姆斯特朗死于8月初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并发症。美国总统奥巴马27日下令,

全国将在首位成功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葬礼举行之日全天降半旗,向这位传奇人物致敬、寄托哀思。阿姆斯特朗逝世消息公布之后,美国及世界各地民众也通过各种方式缅怀这位登月先驱。美国航天局月球科学研究所则通过网络呼吁大众“对月亮眨眨眼睛”向他致敬。 人物简介 1955年,尼尔·阿姆斯特朗进入国家航空技术顾问委员会(即后来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刘易斯飞行推进实验室工作,后在委员会设在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兹高速飞行站任试飞员。1962年至1970年在休斯敦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载人宇宙飞船中心任宇航员。1966年3月为“双子星座-8”号宇宙飞船特级驾驶员。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

1969年7月16日,同奥尔德林和柯林斯(由他担任指令长)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纵“鹰”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与美国时间当天下午10时左右他和奥尔德林跨出登月舱,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他们在月球上度过21个小时,21日从月球起飞,24日返回地球。同年获总统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1970年至1971年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总部任高级研究和技术办公室副主任。1971年从宇航局退职后,任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教授至1979年。1985年3月任太

爵士乐介绍及分类

爵士乐介绍及分类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它吸取了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的特点,以丰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兴为其赢得了流行音乐"王者"的地位。爵士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不了解爵士乐的朋友在欣赏这种音乐时的感觉总是觉得有点乱而且还不知该从何入手,因此无法领会爵士乐的精华所在。所以,要向开启通往爵士乐的大门,首先需要了解爵士乐的各种风格与流派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及背景;其次对爵士乐的演唱特点、乐队形式以及节奏、音阶与和声等具体因素也需要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去熟悉不同时代的爵士名人并分析他们的演奏(演唱)特征。通过这样“分解欣赏法”将它分解之后再将其组装起来,爵士乐的面貌便一目了然了。 一、爵士乐的分支 1、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是指三十年代(指二十世纪,下文中如未作注明均指二十世纪)以前的传统爵士乐,兴起于新奥尔良,盛行于芝加哥,是迪克西兰爵士(Dixieland Jazz)和芝加哥爵士(Chicago Jazz)的总称。我们所能听到的最早的爵士乐就是新奥尔良爵士,它出现于1917年(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诞生于1917年)。从唱片的音质上辨认,这个时期的唱片大多数都是用留声机播放的密纹唱片,音质较差,带有沙沙的噪声,并且缺乏立体感(第一批立体声唱片诞生于1958年)。从音乐形象上辨认,新奥尔良爵士讲究合奏,给人的感觉是激烈、兴奋并充满生机的。乐队编制一般为小号(或短号)一至二人吹奏主旋律,单簧管一人吹奏副旋律,长号一人吹奏固定低音,贝司(或大管)、鼓各一人担任节奏。后来又增加了萨克斯,使其从此成为爵士乐队的一大特色。新奥尔良爵士作为最早的传统爵士乐已被历史永久记载,但是作为有声爵士乐的源头,如今听起来还是别具一番风味。代表人物及乐队: “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查尔斯·博尔顿(Charles Bolden,1868~1931,擅长乐器:短号) 杰利·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1890~1941,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金·奥利佛(King Oliver,1885~1938,擅长乐器:短号) 西德尼·贝彻(Sidney Bechet,1897~1959,擅长乐器:高音萨克斯、单簧管)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1901~1971,歌手,擅长乐器:小号)比克斯·贝德白克(Bix Beiderbecke,1903~1931,擅长乐器:短号) 范茨·沃勒(Fats Waller,1904~1943,歌手、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 基德·奥赖(Kid Ory,1886~1973,擅长乐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出生于1930年8月5日,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在执行第一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任务时成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类而闻名。 1969年7月16日,同奥尔德林和柯林斯(由他担任指令长)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纵“飞鹰”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当天下午10时他和奥尔德林跨出登月舱,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他们在月球上度过21个小时,21日从月球起飞,24日返回地球。同年获总统颁发的自由勋章。 1970年至1971年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总部任高级研究和技术办公室副主任。1971年从美国航天局退职后,任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教授至1979年。1985年3月任太空问题全国委员会成员。1986年2月任调查航天飞机事故的总统委员会副主席。八十年代起,他还曾担任多所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 1999年7月20日,美国在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戈尔副总统在仪式上将“兰利金质奖章”授予首次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同伴埃德温〃奥尔德林以及驾驶指令舱的迈克尔〃柯林斯。

登月舱 登月舱是用来载送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上的飞船和月球表面之间往返的交通工具。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舱只能用火箭引擎推送,并可像直升机一样作垂直升降。 登月舱分上升段和下降段:上升段有乘员室,气温24度,室内充满1/3大气压的纯氧。下降段装有登月舱向月面降落减速使用的逆喷射火箭,备有火箭的燃料、氧化剂槽、水和氧气槽,还有登月舱调查月面的科学仪器。登月舱在月面时,上升、下降段合二而一,但从月球表面再度起飞时,保有上升段起飞,下降段则是发射架,发射完毕后置留于月球表面。 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登月舱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出生於1901年8月4日,他出生於一个新奥尔良的贫穷的黑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工厂的工人,母亲是一名女佣。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13岁时,由於在圣诞之夜,他拿了一把不知道从哪搞到的左轮手枪向天空开枪,因此被送进了当地的一家感化院。在那里,一名小号演奏家Peter Davis成了Armstrong的小号启蒙老师。Armstrong在感化院呆到18岁,在那里度过了其演奏生涯的最初岁月。 离开感化院后,Armstrong开始加入了一支乐队,该乐队中拥有当时著名的小号演奏家Joe Oliver。Oliver从一开始就对Armstrong的才华十分看中,并带Armstrong加入了他在芝加哥的乐队。最让Armstrong兴奋的事情是进录音棚,而录音师不得不将他的位置放在其他乐手的后面20米处,因为他的音色实在太有力量了,即便Oliver也无法盖住他的声音。 在1925年,Armstrong在芝加哥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号演奏家之一。同年,他开始进行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专辑的录制。在后来的四年里,最著名的是Armstrong在Hot five乐队及Hot Seven乐队时 录制的唱片。这些唱片标志著爵士乐从以合奏为主导型向以独奏为主导型的转变,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在1926年,年仅25岁的Armstrong已经被认为是爵士乐的标志。他演奏的音色、力度、音域及技巧被无数的演奏者嫉妒和模仿。他的即兴演奏,更是为爵士乐从传统的黑人民歌和户外行进音乐中分离出来,形成特定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1926年以后,Armstrong开始拥有自己的乐队。他来到纽约,录制他的新唱片,同时晚上参加当地电台的广播节目,这些都提高了他的知名度。1931年,他带领他的乐团远赴英国和欧洲,在那里他们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Armstrong 成为世界公认的爵士乐演奏家。 到了摇摆乐Swing盛行的年代,Armstrong的事业仍然处於高峰,他甚至还参加了几部电影的拍摄。他组织了一个很大的摇摆乐乐团,但在大乐队中,Armstrong 的创造力似乎受到了限制,他的表现远不如在这之前在那些小型乐队中的表现。

作文素材整理:阿姆斯特朗

作文素材整理:阿姆斯特朗 作文素材 2014-10-23 10:06 阿姆斯特朗已无立足之地 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UCI)22日在日内瓦宣布,该组织决定取消曾七夺环法自行车大赛冠军的美国运动员阿姆斯特朗自 1998年8月1日以后参加的所有 比赛的成绩,其中包括他从1999年至2005年获得的七个环法个人总冠军头衔。 该组织主席帕·麦奎德当日在日内瓦酒店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该组织认可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对阿姆斯特朗的处罚决定,并且不会向体育仲裁法庭提出申诉。他宣布取消阿姆斯特朗自1998年8月1日以后参加的所有比赛的成绩,其中包括他从1999年至2005年获得的七个环法个人总冠军头衔,并称“要让阿姆斯特朗在自行车界没有立足之地”。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就公布了对阿姆斯特朗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长达202页,更有长达1000页的纸面证据,来详证阿姆斯特朗是如何成为这起堪称职业体育历史上最大一桩禁药案的中心人物,这其中包括11名阿姆斯特朗以前的队友所提供的证据。该报告向人揭示了“一个团体兴奋剂阴谋。该阴谋是系统、持续,且高度专业化。”如今麦奎德的发言,表明UCI完全认同USADA的这份报告。 爱尔兰人麦奎德是在2005年接任维尔布鲁根成为自联主席,而那年也正好是阿姆斯特朗完成7连冠之时。麦奎德上台后,在处罚禁药上手腕强硬,非常著名的“血检”就是在麦奎德大力倡导下实施。在他亲口宣布对阿姆斯特朗的处罚之后,UCI官网曾一度被黑,后又迅速恢复。 虽然麦奎德如今亲口说出对阿姆斯特朗的处罚决定,但他依然重压在身,外界最大的质疑就是,既然你手腕强劲,怎么会在那么长时间里对阿姆斯特朗和他的队友服药传闻都没有采取措施?但麦奎德表示,他不会因此而辞职。不过作为阿姆斯特朗辉煌成就的真正经历人,已经成为名誉主席的维尔布鲁根更应该被质疑,2005年阿姆斯特朗被指控服药之时,维尔布鲁根曾公开宣布支持阿姆斯特朗,如今他被怀疑曾接受过有关资金,而将药检结果瞒天过海。 由于抗癌经历和惊人的体育成就,阿姆斯特朗曾被认为是职业体育历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但随着东窗事发,阿姆斯特朗一夜之间名声扫地,大批赞助商已经离他而去。而对职业自行车本身来说,偶像崩塌的负面作用还在发散,荷兰拉波银行就宣布不再赞助车队,从而结束了这支已经存在17年历史的著名职业车队的历史,该银行有关人士表示,职业自行车运动整个内核“病入膏肓”。 特评:真相面前,阿姆斯特朗一文不值 新闻背景:在8月24日,阿姆斯特朗被曝出服用禁药,将被剥夺环法冠军后,美国反兴奋剂组织又公布了阿姆斯特朗禁药事件的1000页报告,这份被誉为"运动史上最复杂、最专业、最成功的反兴奋剂报告",终于将阿姆斯特朗钉 在了禁药的耻辱柱上。(资深体育评论员:李建国评) 面具带久了,就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往下摘时,会伤筋动骨。 41岁时,兰斯·阿姆斯特朗正逐渐被还原成另外的一种样子。过去的十余年里,他一直是以“斗士”的形象示人的,他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自行车运动,他就 是革命样板戏里的高大全。但现在,根据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他当年在运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浸染了兴奋剂的,也就是说,这样一个人其实是个骗子。 在这场猫鼠游戏中,阿姆斯特朗一直被诸多围观者报以同情的态度。有人认为,放过这样一个“只有一个睾丸”的男人吧,他喝得那点药,比起他做得贡 献实在微不足道,更何况在自行车项目上,兴奋剂就是旅行比赛的必备良药。更有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选择了眼不看为净,微博上,一个叫花花君子的人说:“在我心目中,阿姆斯特朗永远是环法的王!只有道德洁癖的人才会要求别

爵士音乐发展介绍

爵士音乐发展介绍 爵士音乐发展介绍 爵士乐以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30年代以前的早期爵士乐、30 年代大乐队(big band)演奏的摇摆乐(swing)、40年代的比博普(bebop)、40 年代末的冷爵士(cool jazz)、50年代的硬博普(hard bop) 、60 年代的自由爵士(free jazz) 、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jazz-rock),而后拉丁爵士(latin jazz) 、融合爵士(fusion jazz)……一张张爵士唱片汇集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它吸取了blues(布鲁斯)和ragtime(拉格泰姆)的特点以丰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兴为其赢得了流行音乐"王者"的地位。爵士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不了解爵士乐的朋友在欣赏这种音乐时的感觉总是觉得有点乱而且还不知该从何入手,因此无法领会爵士乐的精华所在。所以,要向开启通往爵士乐的大门,首先需要了解爵士乐的各种风格与流派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及背景;其次对爵士乐的演唱特点、乐队形式以及节奏、音阶与和声等具体因素也需要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去熟悉不同时代的爵士名人并分析他们

的演奏(演唱)特征…… 一、相关乐曲推荐: 1.generique 2.roundmidnight 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1926~1991,作曲家,擅长乐器:小号) 戴夫·布鲁贝克(dave·布鲁贝克,1920~,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 切特·贝克(chet baker,1929~1988,擅长乐器:小号) 盖瑞·穆里根(gerry mulligan,1927~1996,作曲家,编曲,擅长乐器:上低音萨克斯) 吉尔·伊文斯(gil evans,1912~1988,作曲家,编曲,擅长乐器:钢琴) 二、爵士乐的分支: 1.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是指三十年代(指二十世纪)以前的传统爵士乐,兴起于新奥尔良,盛行于芝加哥,是迪克西兰爵士(dixieland jazz)和芝加哥爵士(chicago jazz)的总称。我们所能听到的最早的爵士乐就是新奥尔良爵士,它出现于1917年(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诞生于1917年)。从唱片的音质上辨认,这个时期的唱片大多数都是用留声机播放的密纹唱片,音质较差,带有沙沙的噪声,并且缺乏立体感(第一批立体声唱片诞生于1958年)。从音乐形象上辨认,新奥尔良爵士讲究合奏,给人的感觉是激烈、兴奋并充满生机的。乐队编制一般为小号(或短号)一至二人吹奏主旋律,

世界航天成就简介(PPT讲稿)

世界航天成就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10硕Wang Sai,Zhang Jingwei 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从踩着风火轮满天飞行的的哪吒三太子,到莱特兄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几千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飞天的尝试和探索…… 世界航天成就部分 1883年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使用火箭发射太空船的伟大构想。 1926年3月16日美国科学家哥达德制造的世界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试飞 成功,飞行时间2.6秒。 1934年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把液体燃料火箭A2号发射到两公里的高度。 1942年10月3日德国的V2液体燃料火箭在佩内明德试验场发射成功,是 世界第一枚导弹的原型。 1957年6月苏联成功地发射重80吨,射程达八千公里,世界第一枚洲际导 弹T3号。 ●时间车轮行驶到了20世纪50年代,一声巨响,前苏联的伴侣号卫星的发射升空,宣布了人类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时代的到来,人类航天的序幕由此真正拉开!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伴侣1号”于1957年10月4日在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它近地轨道上运行了92个昼夜,绕地球飞行1400圈,总航程6000万公里。 ●仅仅不到4年之后,27岁的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便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太空的壮举, 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飞船,成功去遨游太空,在围绕地 球一周,飞行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为了纪念着历史的一刻,从1969年起,人们把每年的4月12日称为“世界航天日。

●在加加林进入太空前数周,“东方3KA-2”号太空舱搭载这只名叫“莱卡”的俄罗斯猎犬成功进入地球轨道,“莱卡”成为世界上第一只遨游太空的动物。遗憾的是,由于氧气耗尽,“莱卡”在太空存活了7天时间后窒息而亡。 美国也特意培训了40位黑猩猩宇航员,“哈姆”便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1961年1月31日,“哈姆”进入太空。返回地球时,太空舱坠入大西洋。营救人员随即出发,打捞太空舱。出舱后的“哈姆”获得一个苹果和半个桔子,以示奖励。此次太空之旅让“哈姆”毫发未损,后被送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它共在这里生活了17年。“哈姆”最后在北卡罗来纳州动物园去世,享年25岁。 这些为人类首次载人航天任务铺平道路的动物们将永远的被人类记住! ●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不能近仅仅限制在航天器中,更多的科学活动要在舱外进行。人类首次太空行走是由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的。1965年3月18日,由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入太空,他靠一根15米长的“缆绳”与飞船相连,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进行了24分钟的太空行走。这时距加加林第一次飞入太空仅三年。 航天员在舱外行走有两种方式:地球的外太空环境中,温度非常低,而且充满了辐射,另外也没有供人类呼吸用的氧气。一种是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乘员舱连接,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载人航天器提供的。 另一种是后期发明的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 ●在征服了地球的外太空之后,人类并没有满足,而是将目光放到了更远的月球。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

阿姆斯特朗公司1880年代-1890年代的出口防护巡洋舰谱系

阿姆斯特朗公司1880年代-1890年代的出口防护巡洋舰谱系 扬威、超勇中国撞击巡洋舰 李鸿章通过中国海关向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订造,由乔治·伦道尓(Georg e Rendel)设计,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Mitchell)船厂建造。造价共计65万两银。 “超勇”舰于1880.1.15开工1880年10月14日下水(一说11.4)1881.7.15完工 “扬威”于1880.1.15开工 1881年1月29日下水 1881.7.14完工 两舰于1881年11月18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两舰于1894.9.17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战沉 排水量:正常1380吨(另有1350吨的记载)、满载排水量1542吨 尺寸:长64米、宽9.75米、吃水4.57米 动力:2座霍索恩(Howthorn)公司生产的卧式往复蒸汽机,6座(一说4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600(一说2887)马力、航速16(一说16.5)节、续航能力5000海里/8节 ,煤舱正常载煤250吨,最大载煤量300吨 防护:舰身为木质外包钢板、甲板装甲0.27吋(仅延伸至锅炉,引擎和机械室),炮塔装甲1吋,司令塔装甲0.5吋 全舰编制:137-140人(一说177人),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规定,管带为参将衔。 武器:阿姆斯特朗10吋主炮2门(26倍口径)、阿姆斯特朗40磅副炮(4.7英寸)4门(2 2倍口径)、阿姆斯特朗9磅舢板炮(2.75英寸)2门、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4管诺典费尔德炮2门、舰载杆雷艇1艘,舰艏水线下11英尺处装有撞角。 筑紫撞击巡洋舰 和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为同级姊妹舰。该舰最初由智利海军订造,命名为“Artur Pratt”,于1879年10月2日开工,1880年8月11日下水,1881年完工。同年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舰也建成回国,曰本海军随后跟风于1883年6月16日从智利政府手中转购得该舰。 舰船资料:舰体为木质外包钢板,排水量1350吨、舰长64米、宽9.8米、吃水4.1米、动力为2座往复式蒸汽机,双轴推进,功率2887匹马力、航速16.4节,载煤300吨,编制177人。 主要武器:250mm阿姆斯特朗主炮2门,120mm阿姆斯特朗副炮4门,9磅炮2门,1磅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360mm鱼雷发射管2具。 舰史:“筑紫”舰原为智利海军订购,后来委托英国代为转售。阿姆斯特朗公司曾准备向 中国政府兜售,李鸿章在对“扬威”、“超勇”二舰进行考察后,认为这种军舰防护薄弱 ;首尾火炮过大,遇到大风浪便无法射击;军舰的航速也过于缓慢,无法与新式的穹甲巡洋舰相比,而予以回绝。随后这艘军舰被曰本买去,命名为“筑紫”。“筑紫”在甲午战 时隶属于常备舰队,参加了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三舰队第七战队参战。1906年成为靶舰,1906年5月25日除籍成为废舰,1910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973 年6 月,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世界经合组织(OECD ) 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 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马丁?特罗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 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 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 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 时, 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 转向大众化。如果这个过渡成功, 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 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 时, 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化阶段。” 马丁?特罗的《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文中,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阐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普及”阶段过渡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以毛入学率为指标,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并且对每一阶段的量的变化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他提出了三方面的数量指标:“成长率”———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巨大化”———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在校率”———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占适龄人数的百分率。接着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发展观出发,剖析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在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他认为,伴随高等教育对象从少数精英向大众化过渡,直到普及化的发展进程,在观念上,接受高等教育从“少数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

阿姆斯特朗1880-1910巡洋舰出口单

扬威、超勇中国撞击巡洋舰 李鸿章通过中国海关向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订造,由乔治·伦道尓(Georg e Rendel)设计,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Mitchell)船厂建造。造价共计65万两银。 “超勇”舰于1880.1.15开工1880年10月14日下水(一说11.4)1881.7.15完工 “扬威”于1880.1.15开工 1881年1月29日下水 1881.7.14完工 两舰于1881年11月18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两舰于1894.9.17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战沉 排水量:正常1380吨(另有1350吨的记载)、满载排水量1542吨尺寸:长64米、宽9.75米、吃水4.57米 动力:2座霍索恩(Howthorn)公司生产的卧式往复蒸汽机,6座(一说4座)圆式燃煤锅炉 双轴推进,功率2600(一说2887)马力、航速16(一说16.5)节、续航能力5000海里/8节 ,煤舱正常载煤250吨,最大载煤量300吨 防护:舰身为木质外包钢板、甲板装甲0.27吋(仅延伸至锅炉,引

擎和机械室),炮塔装甲 1吋,司令塔装甲0.5吋 全舰编制:137-140人(一说177人),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规定,管带为参将衔。 武器:阿姆斯特朗10吋主炮2门(26倍口径)、阿姆斯特朗40磅副炮(4.7英寸)4门(2 2倍口径)、阿姆斯特朗9磅舢板炮(2.75英寸)2门、11mm10管格林机关炮4门、4管诺典费 尔德炮2门、舰载杆雷艇1艘,舰艏水线下11英尺处装有撞角。 筑紫撞击巡洋舰 和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为同级姊妹舰。该舰最初由智 利海军订造,命名为“Artur Pratt”,于1879年10月2日开工,1880年8月11日下水,188 1年完工。同年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舰也建成回国,曰本海军随后跟风于1883年 6月16日从智利政府手中转购得该舰。 舰船资料:舰体为木质外包钢板,排水量1350吨、舰长64米、宽9.8米、吃水4.1米、动力 为2座往复式蒸汽机,双轴推进,功率2887匹马力、航速16.4节,

二战英军坦克全系列图文介绍

二战期间英国军队装备的全部坦克及其产 量: 一、型号及产量 巡洋坦克 A9 (A9E1) 巡洋坦克Mk I,1935 建造数量125辆 A10 (E1, E2) 巡洋坦克Mk II。1934 建造数量175辆 A13 Mk I (E2, E3) 巡洋坦克Mk III,1937 建造数量65辆 A13 Mk II 巡洋坦克Mk IV,1937 建造数量655辆 A13 Mk III 巡洋坦克Mk V"盟约者"(Covenanter),1937 建造数量1771辆 A15 (A15E1) 巡洋坦克Mk VI"十字军"(Crusader),1938 建造数量5300辆 A24 (A24E1) 巡洋坦克Mk VII"骑士"(Cavalier),1941 建造数量500辆 A27 (A27M) 巡洋坦克Mk VIII"克伦威尔"(Cromwell) 1942 建造数量4016辆 A30 巡洋坦克"挑战者"(Challenger) 1943 建造数量200辆 A34 巡洋坦克"彗星"(Comet),1944 建造数量1186辆 步兵坦克 A11 (A11E1) 步兵坦克Mk I"马蒂尔达"(Matilda),1936-38 建造数量140辆 A12 (A12E1) 步兵坦克Mk II"马蒂尔达",1938-39 建造数量2987辆 A10 (A10E3) 步兵坦克Mk III"瓦伦丁"(Valentine), 1938 建造数量8275辆

A22 步兵坦克Mk IV"丘吉尔"(Churchill) 1941 建造数量7368辆(所有种类合计) 空降坦克 A17 (A17E1) 空降坦克Mk VII"领主"(Tetrarch), 1939 建造数量177辆 A25 (A25E1) 空降坦克Mk VIII"哈利·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1941 建造数量100辆 二、各型号性能介绍 A10 (A10E1, E2) 巡洋坦克Mk II In service服务- 1938-1941 Production history生产历史 Designer设计师Sir John Carden Designed设计时间1934 Manufacturer制造Vickers and others维克斯 Produced制作1938- Number built建造数量175 Specifications规格 Weight重量14.3吨 Length长度5.5米 Width宽度2.6米 Height高2.5米 Crew乘员5 (Commander, loader, gunner, driver, Hull MG gunner指挥官,炮手,驾驶员,装填手,前机枪手) Armour装甲6-30毫米 Primary主炮 armament装备2磅(40毫米),炮弹100发

阿姆斯特朗介绍

尼尔·阿姆斯特朗-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1930年8月5日凌晨12点31分39秒,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沃帕科内塔(Wapakoneta)。由于父亲是公务员,阿姆斯特朗一家人在14年里多次搬迁,曾在16个城市安家,最终回到了沃帕科内塔,此时尼尔·阿姆斯特朗已经加入了鹰级童子军(Eagle Scout),后来就读于布鲁梅高中(Blume High School)。1947年,阿姆斯特朗进入普渡大学,两年后在海军服役三年,再继续学习并于1955年毕业,后来在南加州大学获得了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大学生。阿姆斯特朗虽然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但他认识的唯一一个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建议他不要去,认为最好不要离家太远。阿姆斯特朗在普渡大学的成绩普通,GPA最高的学期是在服役后,大学四年的平均GPA是4.8。 参加朝鲜战争 1949年1月26日,阿姆斯特朗被征召入伍,在彭萨科拉海军飞行基地(Naval Air Station Pensacola)进行了一年半的训练,于1950年8月12日结业。阿姆斯特朗最初被派到圣迭戈湾的飞行基地,两个月后被分配到VF-51“猎鹰”中队。阿姆斯特朗在朝鲜一共执行了七十八次任务,飞行时间达到121小时,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在1952年1月。因为他在朝鲜的表现,他获得了飞行奖章、金星奖章以及朝鲜服役奖章。阿姆斯特朗1952年8月23日离开了海军,在海军预备队担任上尉,在1960年10月20日离开了预备队。 试飞员 从普渡大学毕业后,阿姆斯特朗决定当一名试飞员。他向爱德华空军基地的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递交了申请,但当时没有名额,他被安排到了克里夫兰的格伦研究中心,1955年2月正式开始试飞的工作。五个月后,阿姆斯特朗去了爱德华空军基地,在爱德华空军基地的第一天,阿姆斯特朗就被安排了飞行任务。他的前几次任务是驾驶改装的轰炸机投放跟踪机。阿姆斯特朗前后飞七次X-15,驾驶X-15-3达到了约63000米的高度,驾驶X-15-1达到了5. 74马赫的速度(6,615千米/小时)。离开飞行研究中心时,他已飞过超过五十个机型,飞行时间达到了2450小时。 宇航员选择与早期训练 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选择第二批宇航员四到五个月后,他对阿波罗计划的前景越来越感到兴奋,希望能有新的挑战。事后很多年才被发现的是,阿姆斯特朗的申请表比1962年6月1日的截止日期晚了一个星期才到。阿姆斯特朗在爱德华基地的同事迪克·戴(Dick Day)当时已经在载人航空中心工作,发现了一份迟到的申请,趁没人注意把文件悄悄塞进了其他申请表中。6月,阿姆斯特朗在布鲁克斯空军基地接受了一次健康检查,很多宇航员都认为这个测试较为痛苦并且没什么大用。1962年9月13日,飞行任务成员办公室主任迪克·斯雷顿给阿姆斯特朗打了电话,询问他是否有兴趣成为新的九名宇航员之一。阿姆斯特朗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宇航员的人选三天后才公布,虽然报纸中几个月前就已经报道他会被选为“第一名平民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所有时代的英雄_名人故事

阿姆斯特朗:所有时代的英雄 传递愿意探索并超越极限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这应该是他成为所有时代英雄的理由。 2012年8月25日,“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走完了82年的人生。去世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给予他的评价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不单是他的时代,还是所有时代的英雄。” “时势造英雄”,如果一个英雄能超越所有时代成为永恒,那么以后所有时代的人们都会感兴趣于同一个问题: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 温故1969 1969年7月20日,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小乡村,20岁的小学教师奥尔

森告诉他的33个学生,今天不用上课了,跟他一起看电视直播。学生们有些茫然,他们对电视直播还比较陌生,因为村子里一共只有4户人家有电视机。 这33个孩子无疑十分幸运,他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了终生难忘的奇异景象:两个身着白色宇航服的人从登月舱缓缓走入一个奇怪的空间中。小学生们当时也许并不清楚,这个地方离地球有38。4万公里。 在地球更多的地方,人们没有条件看到电视画面,甚至无法及时从媒体获知这个本该传遍地球每一个角落的重大消息。当时的中国风雨如晦,据说在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的次日,《人民日报》上唯一一则关于美国的消息是“备受种族歧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国黑人群众,掀起了日益高涨的抗暴斗争浪潮”。尽管当时《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对登月事件做了一些报道,但限于受众范围的狭小,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情,而知情的少数中国人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也很难有兴

奋感。 在当时的另一大阵营——苏联,获知这一消息后,人们震惊异常。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一圈,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欢呼声一片。8年后,美国人却率先登上了月球。 从肯尼迪发誓要在太空竞赛上超越苏联开始,美国在整个“阿波罗计划”上耗资巨大,亦有不少美国人对此心生埋怨。但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一刻,电视机前的美国人兴奋得难以自已。 今天的人们还可以从新闻图片和电视纪录片中看到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同伴从月球回到美国后受到欢迎的盛大场面,其中包括持续数周的游行、总统晚宴、28个城市的亲善旅行,所到之处欢呼声山呼海啸。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介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介绍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带答案) 一. 字音法庭。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 灼伤zuó zhuó 松懈jiě xiè 狡黠xiá jié 藐视miè miǎo 似的shì sì 轿车qiáo jiào 挫伤cuō zu 勘测kān shèn 二. 生字盘点。10分 1.神农氏找出了高liánɡ 等五谷,袁隆平却ménɡ 发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的想法,重于培育出了mǔ 产近一dūn 的杂交水稻,硕大的稻suì 非常喜人。 2.詹天佑带领学生,背着经wèi 仪,设计的线路非常准确,不piān 不离,他还和工人一起用水tǒnɡ 挑水,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士气,提前完工是对帝国主义者有力的bó 斥,也是民族精神的最好诠shì 。 三.词语世界。24分 1. “然”的亲戚很多,你能帮忙找到几个吗?给“然”组词,然后填空。4分 1我早就听爸爸说冷宫崖很陡,一到那里, 如此。 2这的变化搞得他手无足措。 3这次的语文竞赛题目很难,而他获得了一等奖,真不容易。 4一个很的机会,让他长了见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轻:A重量小。B负载小,装备简单。C 数量少,程度浅。 D轻松。 E不重要。F用力不猛。G轻率。H不庄重,不严肃。I轻视。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2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3“轻伤不下火线”是战士们常说的一句话。 4他只轻轻地用脚扫了一下,球就进网了。

5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轻歌曼舞? 3.比一比,再组词。5分 竣浸劫挠测 峻侵却扰侧 4.补充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10分 籁寂喜望胸有郑其 沁心相觑翼翼悬峭 写话: 四.句子广角。12分 1.照样子,写句子。6分 1然而,水稻杂交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 然而,。 2从那以后,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日落黄昏;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不论,还是 ;不论,还是。 3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连都,。 2. 课外积累吧。6分 1科学家在困难面前毫不气馁,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收集一些你感触深刻的标语或者谚语作为激励自己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还知道关于读书的名言吗?写出两句。 五.课文回顾。11分 1. 《詹天佑》这篇课文按工程进展的顺序,从、、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他是一位的工程师。3分

【人类名人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人类名人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 中文名: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外文名:Neil Alden Armstrong 国籍:美国 出生地:俄亥俄州的沃帕科内塔 出生日期:1930年8月5日凌晨12点31分39秒 职业:宇航员 毕业院校:南加州大学 主要成就: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宇航员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 粤语译音:岩士唐。 (193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Neil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在执行第一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任务时成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类而闻名。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太空任务是1966年执行的双子星8号的指令长。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一道完成了第一次航天器的对接。阿姆斯特朗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就是著名的1969年7月的阿波罗11号。在这次“人类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

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月表行走(迈克尔·科林斯在指令舱中环绕月球)。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是家中长子。1947年入普渡大学学习,1955年毕业获得航空工程学学士。1970年在南加州大学获得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在成为宇航员之前,阿姆斯特朗曾作为飞行员服役于美国海军,参加过朝鲜战争。此后,他担任过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高速飞行器的测试飞行员,据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的记录,他曾在多种飞行器上执行超过900次的飞行任务,而且做得很完美。作为一名试飞员,阿姆斯特朗执行过F-100 Super SabreA型和C型,F-101 V oodoo 和Lockheed F-104A Starfighter的飞行测试项目。同样的,也试飞过Bell X-1B、Bell X-5、North American X-15、F-105 Thunderchief、F-106 Delta Dart、B-47 Stratojet、KC-135 Stratotanker以及Paresev 人物简介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市,他从小学习认真,理想是长大当飞行员,14岁即开始接受飞行训练,16岁获得飞行员证书,1949—1952年成为海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员。1953年7月阿姆斯特朗服役期满后进普渡大学学习航空技术,毕业后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任试飞

阿姆斯特朗炮—搜狗百科

阿姆斯特朗炮—搜狗百科 简介制造方为埃尔斯维克军械公司(Elswick Ordnance Company)和皇家军备局(Royal Arsenal)的伍尔韦奇工厂(Woolwich)。阿姆斯特朗炮是英国陆海军使用的早期后装炮。在后来的英国海军的铁甲舰上也有搭载。阿姆斯特朗乃是一个世界军事史上有着盛名的武器家族。广义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泛指由19世纪英国著名火炮专家Sir William Armstrong所建立的阿姆斯特朗公司所开发的一系列大中口径火炮。该炮在日本家喻户晓,与日本近代史有巨大渊源,同时与我国也有巨大渊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利用阿姆斯特朗炮迅速攻破了大沽炮台。起源 1854年,阿姆斯特朗爵士与英国战争部接触,得知战争部需要一种新的火炮设计。为此,他开始设计阿姆斯特朗炮,最开始的设计是一种3磅的后膛装填线膛炮。后来,他将设计改为5磅炮。设计提交后制造方迅速就制成了样品。英国战争部最终于1858年决定采用阿姆斯特朗的设计。期待着该炮作为最新锐武器能有优秀的表现。为此英国政府购买了火炮专利权并立法禁止输出该火炮。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战争部仅将此设计用于小型火炮上来完成“特殊野战用途”。最开始完成三种是6磅的山炮和小型野战炮(64毫米)。为马拉炮兵制造的一种9磅炮(76毫米)和12磅野战炮(76毫

米)阿姆斯特朗最开始并未考虑要设计更强劲的火炮。但是他的设计在测试中表现很好,所以战争部要求他拿出更强力的设计。于是阿姆斯特朗拿出来几个新设计。主要的设计有三种。第一种设计是20磅(95毫米)野战炮,第二种则是40磅(121毫米)的攻城炮,第三种是110磅(180毫米)重炮。这三种设计完成后,1859年英军使用装甲靶舰“特鲁西”(Trusty)号来实弹射击测试各型阿姆斯特朗炮。受测火炮为40-100磅之间的诸版本(120-152mm),测试中发现均无法穿透特鲁西号的102毫米锻铁铁甲。但是测试中英军认为该炮在射程和准确性上都十分让人满意。基于这些理由决定采用该炮。除了一种为新西兰设计的20磅短程野炮以外基本都先后为英国海军所采用。英军采用该炮之后最开始仅在巡洋舰等大型军舰装备2门左右。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阿姆斯特朗爵士完善了他的设计,并成功的设计出了口径更粗的版本。新版本最终成为了实战用阿姆斯特朗炮。1861年下水的铁甲舰勇士号(Warrior)上装备了大概10门左右。随后英军舰队逐渐增加这种火炮的装备量。但是因为该炮过于精密,生产量上不去,所以仍然还是大型战舰使用的装备。1862年萨英战争结束后,因为在战斗中阿姆斯特朗炮屡出问题,英军内部对火炮的可靠性及其怀疑,英国政府随后决定组成一个委员会来处理阿姆斯特朗炮的问题。1863年英国军械评议委员会(Ordnance Select Committee)开始调查阿姆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